人文主义的核心思想范文

时间:2023-12-01 17:30: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主义的核心思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文主义的核心思想

篇1

关键词: 起源人文主义思想发展

Abstract: the humanism is the Renaissance period of the formation of a new life attitude and idea. The Renaissance of the nearly one thousand years ago, the European social cultural spirit is mainly embodied in propaganda suffering,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at the world Christian thought, this kind of Christian culture in violation of human nature, tied the thoughts of spirit, contain the people in this pursuit of happiness.

Keywords: origin humanistic ideas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B50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一种新的生活态度和思想理念。文艺复兴以前的近千年,欧洲社会的文化精神主要体现为宣传现世苦难、追求幸福来世的基督教思想,这种基督教文化违反人性,束缚了人的思想精神,遏制了人们对现世幸福的追求。因此改变现状的新文化、新生活的出现就成为历史必然,而这种新文化的核心就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属于感性的、个人主义的文化范畴,有其进步意义也有它的局限性。

人文主义(humanism)是指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反对暴力,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的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

人文主义这个词实际上很晚才出现,它来自与拉丁文中的humanitas,古罗马作家西塞罗就已经使用过这个词了。德国启蒙运动时代的哲学家将人类统称为Humanity,当时的人文主义者称他们自己为humanista。而Humanism这个词却一直到1808年才出现。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核心思想,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也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最初形式。它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而作为历史概念的人文主义,则指在欧洲历史和哲学史中主要被用来描述14到16世纪间较中世纪比较先进的思想。一般来说今天历史学家将这段时间里文化和社会上的变化称为文艺复兴,而将教育上的变化运动称为人文主义。

从另一个角度说,人文主义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因为许多不同的人称自己或被称为人文主义者,而他们的世界观以及他们对人的观念可能很不相同。有些人文主义观念互相之间非常矛盾。约翰・沃尔夫冈・歌德和弗里德里希・席勒的人文主义往往被称为历史主义,而威廉・冯・洪堡的人文主义则与启蒙运动的人文主义完全不同。文艺复兴时期哲学被看作是思想的根本,而在洪堡的时期科学被看作思想的根本。

人文主义是一种哲学理论和一种世界观。人文主义以人,尤其是个人的兴趣、价值观和尊严作为出发点。对人文主义来说,人与人之间的容忍、无暴力和思想自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最重要的原则。现代的人文主义开始于启蒙运动,在启蒙运动中人文主义被看做是不依靠宗教来回答道德问题的答案。在启蒙运动的人文主义中,超自然的解释一般被忽略,人们将这种人文主义也称为“世俗人文主义”。

相信人的本性有巨大的潜力,而不相信宗教的超验的价值。

人文主义作为一种文化和文学力量在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达到,这与那个时期对古典文学和艺术的热情,正在增长的个人主义,多才多艺的男子应当成成为国务活动家、诗人、学者和勇士的理想是一致的。

人文主义一词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专业意义上的术语;一是对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文化思想化理想一种概括性总结。前者是狭义的人文主义,后者是广义的人文主义,它们之间有区别,也有区别之处。人文主义者认为哲学派的逻辑学太枯燥无味,而且完全与实际生活脱节,所以他们用一种感性的态度―――也就是世俗化、生活化的态度来对待古典文化,希望通过学习使人们更加重视道德,对现实生活更有责与贡献。但这种对古典语言、文风的过于狂热爱好,使有些人走向琐碎与极端,所以后来些名人于与这样的人文主义者为伍。但在这样一种热爱古典文化的风气影响下,整个意大利以及后来的社会都形成了一种思想理念:重视人,肯定人,强调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他们认为在上所有造化物中,人的“尊贵”是最优秀的,仅次于天使―――因为人是尘世间唯一能够获得上帝意旨化物。有些人则更进一步强调了人自己具有掌握自己命运和在尘世间幸福生活的能力。这就是文兴时期作为文化思想、文化理想的人文主义。但不管是狭义的人文主义还是广义的人文主义,“文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都一致坚信人类具有崇高的品质和美好的希望”2也就是说在重视人、肯定精神上它们是一致的;另外,文艺复兴时期这种对人的重视与肯定都属于一种感性意义上的范畴不具备深沉的理性色彩。我们这里说的人文主义是指广义上的人文主义,也就是指在文艺复兴时成的一种新的生活态度和思想理念。,然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文主义也是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早期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世界观。人文主义的含义十分复杂,它的核心内容在“人”,布克哈特认为人文主义的最突出之点在于人的发现,“认识和揭示了丰满的完整的人性”3,人是万物之本,所以人文主义也称人本主义,其中心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张人性、人权,否定神性、神权人文主义者肯定和注重人、人性,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要求在各个文领域里把人从基督教神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鲜明充分地展现人的一切特性。他们歌颂人性的力量,肯定人的价值,把人看作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莎士比亚说:“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4,赞美人的精神和肉体,颂扬人的力量和智慧。

2.主张个性解放、个人享乐,反对禁欲主义在漫长的中世纪,教会这个代表着上帝在人间的权力机构竭力宣传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宣传“原罪救赎”、“来世报应”、“天堂地狱”等,强迫人们放弃尘世的生活享受,放弃对现世幸福的追求,禁绝,忍受痛苦,追求永恒的天国的快乐。人文主义者反对“天堂”和“来世”的精神寄托,强调天国在人间,重返人间乐园,肯定人的伟大,肯定现实生活,热情歌颂爱情,认为爱情是人的最高尚的感情,认为人有追求荣誉和财富的权利,反对教会鼓吹的人生是苦难的来世思想和爱情是罪恶的禁欲主义,提倡个人自由、个性解放。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人文主义者所反对的主要是教会的强权统治,它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基督教信仰―――对基督教信仰的动摇怀疑要到18世纪启蒙时期,由启蒙主义思想家们来完成。因此,人文主义的基本特点不是理性的批判,而是激情的宣泄,它在思想上并不是以深刻著称的。

3.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蒙昧主义

人文主义批判中世纪教会对科学文化的摧残,反对蒙昧主义,提倡学习文化和追求知识,全面发展个人才智。在中世纪,知识文化掌握在少数教会神职人员手中,成为他们控制愚弄人民的工具,他们还宣扬知识会带来罪恶,对人民实行蒙昧主义创办大学的本意也是为了更好地传教,在人文主义兴起以前,大学里讲授的最重要的科目是神学,到文艺复兴时期,渐渐增设了修辞、文法、历史、诗歌等科目,这些科目都以古希腊罗马文化为研究载体,研究有关人的知识,因而被称为“人文学科”,它摆脱了神学在大学里的首要地位。更重要的是,人文主义学者在对古代文化的研究过程中,逐渐摆脱了教会的蒙昧主义束缚,表现了对理性知识的推崇与追求,他们探索自然,研究科学,追求真正的学知识,全面地发展个人的才智。

4.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反对世袭等级制度中世纪的意大利名义上属于神圣罗马帝国,但由于教皇、教廷势力越来越大,一直与世俗的罗马帝国君主争权夺利,加上意大利素有的自治传统和因为商业经济发达所带来的自由城邦体制一切使中世纪的意大利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的松散状态,这种状态有利于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初步发但不利于它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当后来法国、西班牙相继侵占意大利时,松散的意大利根本无来犯之敌对抗。因此,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希望建立一个统一强大的国家,结束分裂动荡的局面。其他国家情况虽有差异,但也都希望出现强大统一的民族国家,因为羽翼尚未丰满的资产阶级还依仗仗一个强大稳定的国家来发展自己的力量,而封建割据、国家分裂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样,等级制度是维系封建社会的政治基础,随着市民阶层势力的壮大,这种制度就限制了资产阶级的步发展,他们被排除在国家政权之外,为了进一步争取自己的权利,实现个人的发展,人文主义者力反对封建世袭等级制度,实现个人的彻底解放。总之,人文主义的核心是“人”,人不是为上帝而存在,而是为生活而存在;人不是上帝的羔羊是生活的主人。

结语

文艺复兴虽然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基本结束,但实际上,我们从欧洲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发展的角度去看,它们并没有真正的结束,我们今天正在提倡以人为本、人文关怀,这就是人文主义―――只不过不是放纵的人文主义,而是更广泛普遍理性的对人的关怀与重视。欧洲社会在文艺复兴过后就转入了更加理性的思考,人文主义在完成上一阶段任务以后,并没有销声匿迹,它在人性解放的道路上继续发展,到18世纪,就形成了人道主义思想―――与人的自由、平等、博爱这些更加理性的要求结合在一起。所以,我们说:人文主义并没有真正结束。人道主义在今天仍然是进步的、有价值的思想,还在推动社会发展。审判萨达姆,其一大罪状就是反人类罪,反人类罪就是不人道,所以我们现在还要提倡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

注释:。

[1] 罗伯特・E・勒纳,等.西方文明史[M].王觉非,等,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第285页

[2] 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第152页

[3] 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戏剧集:哈姆雷特[M].卞之琳,等,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第365页

[4]启良.西方文化概论[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 第84页

参考文献:

[1] 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2]罗伯特・E・勒纳,等.西方文明史[M].王觉非等,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

篇2

要想深化课堂教学,教师就必须要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在如今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依旧可以发现有很多老旧的观念主导着语文教学。如果教师不能做到自身观念的更新,不能摆脱陈旧观念的影响,就不能真正培养好学生的能力。语言的学习和应用是语文这一学科的本质属性,而语文课是读、写、听、说、修辞、逻辑等的结合,但每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全部涉及到,所以教师须将教学目标加以明确,将教学重点突出出来,这样才是符合学生学习能力的学习,才能让学生从中收到良好效果。“人的发展”是高中语文教育的目标,所以,对于教师的要求就是,教学必须要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注重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和能力的训练,有机结合课堂内外的语文知识。不过我认为,应以“能力训练”为核心,展开两个基本点,即课内和课外。课内要注重练习,课外就要致力于阅读。这样将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才能不受教材的限制,把语文学习拓展到课外去,这对于活跃教学气氛、深化课堂教学很有帮助。

二、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

有教育学家曾经提出:“一个人要不主动学会些什么,他就一无所获,不堪造就……人必须主动掌握、占有和加工智力。”这就说明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是很重要的。所以,教师要想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就需要把教学主动权交给学生,引领学生对学习目的加以明确,主动提出问题和积极思考问题,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比如,教学过程中,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读课文,把不理解的地方标记出来,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互相帮助对方解答问题;如果还有不理解的地方,还可以向教师提出。通过互助学习和积极思考的方式,学生可以自己弄懂一些问题,使得学习主动性得到了提高。随后,教师可以从学生提出的问题出发,对教学进行及时的调整。因此,教师一定要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的方法。

三、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过程中要注意师生的双边作用

教育的核心就是教和学,它是人施之于人的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发生双边作用的过程。因此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双方的主体,要注意双边作用,以实现教学相长、相辅相成,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另外,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在教学改革中收到良好的成绩。

四、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过程中人文教育必不可少

篇3

关键词: 文艺复兴 历史价值 文化

作为欧洲社会所特有存在的历史时期,“文艺复兴”的开始和“复兴”是伴随着神学文化的没落与衰退,由意大利的文化和艺术的全面兴起延绵发展到欧洲各国,从而产生巨变和伟大的历史影响。文艺复兴起始于14世纪经过300多年的发展实现了艺术与文化的鼎盛,感受到了社会全面的繁荣。历史的进程往往都伴随着产生这种现状的历史诱因,而历史的诱因则成为发展的导火索。在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社会进步性的飞跃。资本主义工商业作为当时先进的生产力,使原本处于普通市民阶级的人民,所拥有的社会地位得到显著提高,不仅仅是在财富上,物质的丰满也带来强烈而巨大的精神需求和渴望。在如此环境中,人们对精神生活中的审美意象、审美意识有更高层次的美学要求。这种美学理念与思想反映在对文学和艺术的推崇欣赏之中,思想观念的改变,使得新艺术理念不断创新,艺术审美意识不断增强。文艺复兴的产生中其核心思想,是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的人文主义古典艺术,反对中世纪以来被封建神学所禁锢的“人性”思想,以改变封建神学中对于人性美的极端压抑与蔑视。把文艺复兴与古希腊罗马艺术进行比较而言,文艺复兴并不是单纯直接地对文学艺术进行复制模仿,作为欧洲艺术中最绚烂的一章,其本质是以艺术的精神进行再创造,是文化艺术领域的一场伟大的思想革新。

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中最突出的一点,即它的核心思想“以人为本”,作为以“艺术”为表象的革命核心议题“人”,他的世俗欲望与精神追求,内在气质与个性的描绘体现在艺术的创作价值之中。文艺复兴是对人的内在心灵进行探索和自我价值的肯定,其根本目的是区别针对神权统治,并且提出与之完全不同的思想观点,反对神权主义的压迫。文艺复兴即是人文主义,相较历史而言,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界限与界定,而在文艺复兴中则需要以人文主义作为艺术的探讨思想与框架,以人文主义为基本内涵探索文艺复兴中的历史价值。

起初文艺复兴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只是被认为简单肤浅地追求了古典文化的外在表象,并非拥有实际意义与内涵。但其实,文艺复兴的根本目的并非追寻与恢复古希腊罗马的艺术与文化,而是以更深刻的古希腊罗马存有的高度精神文明和思想内涵抨击当时社会所积累困束旧的文化和制度,反对其枯朽不堪的内在,并且为即将进行的新的思想方向与新的社会制度进行舆论的铺垫和基础的培养。从根本上说,“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以复兴古典文化为源头,改变人们的精神思想状态,使其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利器反对旧时代的封建神权制度的腐败与黑暗。

在欧洲封建社会的中世纪,思想精神长期被教会控制与束缚,神权与皇权相互斗争,同时也像两座大山一样压迫着人民。当时社会,所受到和影响的所有精神主张都来自于教会的宣扬与自身信条,随着时间的推移,资产阶级的财富与思想不成正比,教会宣扬的主张却与资产阶级的要求产生矛盾。在资产阶级寻求精神引导和自我主张的同时,却又不能迅速地提出适应自己的思想解放要求的精神理论。在苦苦寻求中,他们发现古典文化的民主自由思想,正好契合新兴资产阶级的精神需求,使得由文艺复兴作为思想斗争的利器,与黑暗的中世纪与教会皇权进行斗争。同时选择以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基础,不是以历史为甜蜜的外衣,在其包裹下避免与教会产生冲突,由此谋求利益的最大化和对人民精神需求的充实。古希腊罗马文化在中世纪被视为教会的敌人与异类,其所承载的文化思想受到鞭挞和戕伐。在文化与艺术的精神发展中选择古典主义为思想的核心,其实根本上是放大教会之间的斗争和矛盾,无论输赢,无论结果如何,文艺复兴的勇士们艺术家们以自己所拥有的最有利的最强大的力量,与黑暗的教会进行殊死搏斗,文艺复兴唤醒了人民对教会的怀疑与反感,如路德的“我是一个人,这个头衔比君主还重要些”反映的是对人本身的渴望,“神并没有创造君主,神却创造了人,而我是一个人”这些思想表明文艺复兴的内涵,对于教会与教义的反抗,为这个世界有不知、不为到可知、可为,精神的复兴创造了灵魂与自我。

从时间上来说,文艺复兴并不是一小段一小段时间的文化变革,而是以逐步的发展和思想事件作为精神的体现,点点滴滴地影响人们的生活。文艺复兴并没有像其他历史事件或历史革命一样,有明确的分界线和事件,但是一点一滴地改变了当时文化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与精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历史学角度认为,如“地理发现”、“科学发展”、“民主国家的产生”,其根源与开端都是来自于文艺复兴所延绵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文艺复兴新兴的思想观念改变人们对“科学的态度”。中世纪被称为思想文化的“黑暗时代”,相似于我国清代康熙乾隆的“文字狱”时期,而文艺复兴则是摆脱中世纪的黑暗腐旧,是近代科学文化复兴发展的分水岭,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急先锋和精神的支持者,它不仅仅为革命创造了舆论与基础,更以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持着革命者们。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在于,以文化艺术作为精神基蕴,在黑暗的旧社会中力图摆脱欧洲封建宗教的束缚,吹响世界性科学文明的前奏曲,使思想得到进一步的繁荣,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奠定思想基础。

对于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与历史评价很多,如恩格斯曾经写道:“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为伟大的变革与进步,是一个需要巨人的时代而且产生了巨人。”文艺复兴是人类对未知的精神文化世界的开发、交流与融合,以追寻精神的道路,在不断的探索中感悟文化精神的内涵,以丰富自我价值,展现自我精神的“人性”,并感受文化艺术的美妙。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中最重大的是促使欧洲社会以“神”到“人”的中心思想,以“人”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展现精神世界的觉醒,由往生到达现世。文艺复兴的存在价值,唤醒了人们思想中积极进取永不言弃的精神渴求,以“人”的力量创造觉醒,放弃鬼神,开启科学创新之路。

文艺复兴不仅仅从精神与文化方面增强了资本主义的信心,更开辟了新的胜利道路,确立了以科学思想观为主体的精神世界。在历史发展中,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没有任何革命可以完全摆脱历史固有的束缚,文艺复兴中虽然突破了精神领域的束缚,但没有完全跟宗教划清界限,在信仰的文明与科学的同时也有大量的宗教信徒,但是早已区别对“鬼神”苦苦信仰的旧教徒。他们不再受思想的束缚,不是因为渴求而信仰,只是为了“信仰”而“信仰”。其实从根本上说,文艺复兴并没有否定宗教所拥有的独特意义和内涵。

文艺复兴的根本是思想的解放和文化艺术的革新。如“文艺复兴前三杰”但丁的《神曲》、彼特拉克的《歌集》、薄伽丘的《十日谈》在文化上的创作,无不强调人的理智,反对盲目的精神崇拜,从精神方面解析受困的意识。“文艺复兴后三杰”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米开朗基罗的《大卫》、拉斐尔的《椅中圣母》都摆脱了神的形象,文艺复兴把圣母变成了普通而又慈爱的人间妇女,或是对于人体艺术的赞颂,都表现艺术中的“人性之美”。文化与艺术的复兴,使得人民的审美与精神不断提高,人性思想因为得到理解而解放,彼特拉克说:“真正的贵族并非天生,而是自为之。”文艺复兴的精神,否定了封建,否定了教会,否定了鬼神,开了资本主义的先河,奠定了社会发展的基础与变革的舆论。文艺复兴是对黑暗的旧世纪的反抗,是一场残酷的较量与决裂。它不仅仅局限在精神中,更冲破了神学对人身心的局限和封建社会的专制,使得欧洲开始思想文化的繁荣,由思想到现实,为资本主义的诞生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春生.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个体精神[J].学海,2008(01).

篇4

【关键词】人文思想 起源 希腊 海洋文明

1 人文思想简述

人文思想或人文精神,从狭义角度指的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一种思潮;而广义的人文思想或人文精神,指的则是起源于古希腊罗马的一种文化传统。它的核心观点是:以人为本,强调人本身的价值;主张灵肉和谐,强调现世生活,也强调人的精神追求;同时宣扬人的理性思考。希腊罗马是西方文明的诞生地,同时也是西方人文思想的孕育地。人文思想首先就孕育于古希腊的文化土壤里。人文思想可以说是西方文明的核心思想。研究西方社会,生活及文化,或进行积极有意义的东西文化对比,人文思想都是不可回避的重要内容。

公元前5世纪左右开始,古希腊哲学家开始从认识自然发展到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这也是人文思想的萌芽期。而人文思想在希腊罗马时期的诞生及发展在西方人文思想整个的发展过程中属于它的起源期。本文正是对西方人文思想在希腊海洋文明的孕育下的起源过程进行了梳理。

起源时期人文思想有两大学派:其一为智者学派,代表人物为普罗泰戈拉,他的主张为人是万物的尺度。他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他的观点推崇了人的价值,树立了人的权威,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醒悟。但他的观点的缺陷在于忽略了人内在的道德理性,否定了社会制度,道德和法律对于人类某些行为的约束。第二大学派为苏格拉底,他主张美德即知识,弟子包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等。

2 希腊海洋文明为人文思想的诞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与东方的农业文明稳定封闭的特性相比较,起源于希腊罗马的海洋文明有着非常鲜明的不同特点。海洋文明代表着开放,流动和变化。人们长期与大海搏斗,逐渐培养了强烈的竞争和斗争意识。贸易活动频繁,工商业发展迅速,文化交流和融合普遍,所以人民的思想意识方面都具有灵活的包容性。所有这些特点非常有利于人文思想的诞生。

2.1 希腊的地理环境

希腊三面环海,拥有优良的港湾,海上交通非常便利,与小亚细亚和非洲(埃及)都距离较近。而“与优越的海洋条件相比,爱琴海世界的陆地环境却恶劣的多,克里特岛,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各岛屿上的土地大都是不适宜耕作的山谷和丘陵。加上降雨量不足,水源匮乏,无法满足大面积的灌溉需要,因此农作物以橄榄,葡萄等较耐旱品种为主。”这些地理特征保证和推进了希腊昌盛的商业贸易活动和频繁的文化交流。海外贸易要求开放,外向和竞争,这使得人们会更积极活跃、勇敢和富于进取。这正是海洋文明不同于我国农业文明的一个巨大特点。海外贸易兴盛,培养了活跃的殖民及其他经济和文化交往活动,这帮助古希腊形成了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也让希腊人民较早地接受了平等互利的观念,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古希腊民主政治建立的肥沃土壤。而希腊半岛上纵横的山岭,交错的河流还有海洋的天然阻隔,把希腊人分割在彼此相对孤立的山谷里和海岛上。这造成了希腊小国寡民的政治体制,也帮助了希腊的城邦民主制的形成。

2.2 希腊的经济

早在爱琴文明诞生之初,希腊半岛的海上贸易活动就已经非常频繁了。在公元前8世纪左右,古希腊开始出现奴隶制城邦。由于广大奴隶的劳动和工商业的发展,古希腊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公元前6世纪,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经济非常繁荣。“到了马其顿王国称霸地中海世界的希腊化时期……希腊对东非,阿拉伯,中亚和印度的商业贸易大发展,并开始与更遥远的中国有了商业交往。这时,工业和商业的主要控制权都集中到国家手中,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兴旺繁荣,大都会式的城市成倍增长”良好的经济基础永远是思想文明发展的先决条件。

2.3 希腊的政治

古希腊奴隶制下经济繁荣,欣欣向荣。这为希腊的民主政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希腊民主政治的主要形式为城邦民主政治。这其中又以雅典的城邦制发展的最好。城邦是由拥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公民所组成的一种团体。它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城邦通常面积狭小,人口相对集中,这使得公民能更直接积极地参与城邦政治,更主动便利地追求民利。在城邦体制中,贵族制取代了君主制。而平民又在长期的斗争中,获得了一定的权利。在雅典,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等的先后建立使得人民的民主政治思想得到了良好的生长和巩固。“而这一新型社会关系和国家制度的确立,促进了希腊罗马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和经济文化的繁荣 ”虽然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民主政治体制,并不是广泛意义上的民主,而只是针对男性公民的民主。但在当时的时代,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进步。同时伴随着海洋贸易和的对外文化交流的持续发展,以及希腊自身民主政治的发展,每个公民参与政治的权利得到保证,“人”的地位也逐渐提高。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使得普通市民的地位日益突出,自我意识逐渐开始预备超越宗教宣扬的神的意志。这些都为人文思想的诞生进一步做好了铺垫。

3 希腊海洋文明背景下人文思想的起源综述

希腊的海洋文明不但带了繁荣的经济和开明的政治,还培养了希腊人开阔,勇敢,和善于竞争,勇于交流的个性。这些正是人文思想诞生的肥沃土壤。

3.1 智者学派

大约在公元前600年开始出现的自然哲学家们排除了神造万物世界的迷信,这为人文思想的最终诞生奠定了必要的思想基础。公元前5世纪左右,希腊出现了智者学派,这也是有史记载的代表希腊人文思想萌芽的最早学派。

在雅典,由于公民大会等政治机构的出现,雅典公民经常就社会各个方面的问题表达自己的看法,进行公开演讲,陈述或辩论。而雅典法庭则规定每个公民必须自己为自己辩护,不许旁人代辩。因此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希腊渐渐出现了一批职业教师。他们专门教授人辩论、演说、修辞的技巧和参政知识等课业,以此为职业。这批职业教师大多在哲学、逻辑学、认识论、伦理学、政治学、讲演术和其他知识领域内有自己精深的造诣,同时也提出很多大胆的改革建议。与以往的自然哲学家们相比,他们的更多开始关注人本身。也正是因为对人的关注,这批学者才被统称为智者学派。

智者学派开始将人和社会作为探索和思考的整体,将人而不再是将神的意志奉为判断一切事物的标准。他们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标准是人为的产物,其兴废都要以人为尺度。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否定了神的意志,注重人的尊严和权威。他的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被誉为吹响了人文主义的号角。他宣扬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这其实就是对神的存在的一种质疑,鼓励人取代神。这种对人的价值尊严的强调和肯定,正是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

但智者学派对于个人主观感受的过度重视,而忽略了伦理道德,这也导致雅典社会的很多问题,而招致了许多批评的意见,其中以苏格拉底的观点最为卓越。

3.1 希腊三贤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399)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公元前427―347)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被称为希腊三贤。人文思想由智者学派倡导后,正是由苏格拉底进一步升华的。而希腊三贤在思辨过程中,更严密,更强调客观和逻辑体系。这也表明人文学家和哲学家们对于人的关注进入到了更深的层次。这深深得益于海洋文明不断探索未知新世界,新领域的天性。这与我们农业文明求稳求固的特质截然相反。

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一样,将人作为研究探讨的主题,这正是人和人性的推崇和重视,也是人文主义的核心。“古希腊思想最大的魅力在于以人,而不是以上帝为中心。而苏格拉底之所以受到后人的极大推崇,就是因为他将哲学‘从天上召唤下来’(西塞罗语)。历代人文主义者所反复重申的一点事,哲学应当是人类生活的学校,致力于为人类解决所面临的普遍问题。”但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则非常重视伦理道德,主张“知德合一”。针对普罗泰格拉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将其升华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他很反对过激的政治行为,希望唤起雅典人民的道德感,从而挽救日渐颓废的城邦民主制度。他最为人知的一些观点还包括“美德即知识”, “善是人的内在灵魂”,“认识你自己”等等。他的主张更加关心人内在的精神世界,也使得哲学从此真正开始研究人本身。

苏格拉底之后,他的学生柏拉图和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继续将人文思想向前推进。柏拉图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唯心论哲学家。他非常强调人类的理性。他认为思想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因此他认为在客观存在的世界之外还有一个理念世界。理念存在于人的思想中。而人类应该尽力去深入了解自己思想深处的理念。在他的著作《理想国》中,柏拉图将人类分为三个等级,鼓励人们进行积极的理性思考。而亚里士多德则创建了非常严密的逻辑论证体系,将人文主义的发展推上了更理性更合理的发展大道之上。亚里士多德本人博学多才,精通逻辑,伦理,政治,经济,文艺,动植物学和物理学多门学科。他曾被马克思誉为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之人。由于他渊博的知识体系和开阔的胸襟头脑,亚里士多德非常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他主张在严密的逻辑体系下,以科学调查的方式研究自然。“到了希腊哲学百川归海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哪里,希腊神话中喧闹不已的神和神秘诡异的‘命运’都完全淹没在严谨的逻辑范畴和抽象的哲学概念之中,一个充满了理性色彩的形而上学体系和自然物质世界成为人们所面对的唯一真实的思想背景和生活世界。”他强调在整个自然中,人类是最高级的存在。这再次凸显了人文思想的核心和精髓。他鼓励人们不断追求真理,探索未知:“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人文思想历经三位伟大的哲学家在希腊海洋文明的土壤中得到更好的孕育,并在文艺复兴时期得到质的飞跃,最终成为了西方文明的思想基石。

4 结论

“西方从古代袭来的海洋文化起,就企图征服自然,战胜自然,争取个性解放;在个人奋斗中克服常规,求变,求动是他们精神的动力,并在做事中发展这一动力 ”。事实上,希腊海洋文明带给西方人的不只是做事上的改变和动力,还有对于自我或者说 “人”的积极探索和思考。人文思想倾作为西方文化的精髓,对其进行研究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对于我国的高等教育极具现实意义。从海洋文明角度来回顾人文思想在希腊的起源不止可以更好更深入梳理西方人文思想的脉络,更可以“以西观东”,这是任何西方文化研究的最终目的。这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同时在英语教学中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赵林. 西方文化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

[2]徐行言. 中西文化比较[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8.

篇5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思路 反向探求 实践探求 全身心探求

一种新的课程理念正在形成:从科学主义的精细处理到和人文主义的机智探索相平衡,以人为本成为基本趋势。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确定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改革方向,已出台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做出了进一步的阐释。

一、从追求讲什么,到追求不讲什么――反向探求教什么

高中必选的传统课文《荷塘月色》的传统讲法是:

(一)背景介绍。

(二)分段解析具体内容,归纳段义。

(三)结合各段落,整合成较为明晰几个板块归纳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人物性格特征等。

(四)布置作业,巩固扩展

据此《荷塘月色》可以解析为: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中国现代文学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宁肯饿死不吃美国的救济粮,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文章写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作者心里非常苦闷。

文章分为12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意义段。第一段写作者郁闷散心来到荷塘边;第二段描写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第三段写作者由荷塘想到江南,不知不觉中回到家门口。第二段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四自然段为第一层,描写月色下的荷塘,荷塘里的荷叶、荷花;第五自然段为第二层,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第六自然段为第三层,描写荷塘的四周。

文章通过描写荷塘月色,展现无比优雅、朦胧、幽静的自然之美,同时借景寓情,透露出内心的不平静。本文在写作上最大的特色是善于运用比喻(尤其是通感式比喻)和拟人修辞格描摹景物,精心选用动词和叠词营造优美语境。

作业:评说比喻、拟人、动词、叠词的妙用,背诵4、5、6自然段。

对于已学过上百篇如此课文的高中生来说,感觉上就过于重复嗦了,这就需要创新,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意味着要走自己的路,要实现从知识层次的传授进步到方法层次的考究,再到素养层次的追求。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在《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一文里,引用清初画家笪重光《画筌》里的话说出了这种境界:“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景逼而神景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语文教学能不能上升到这种境界:从追求讲什么,到追求不讲什么--反向探求教什么。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反思“求全求细求深求透、包教包学”的做法,更要思考不教什么,从不教什么中明确教什么,然后留出学生思维、感受的空间与机会,让不教的东西连成一条学生学习、发展的线索。

二、从用理论检验言语,从学语言到用语言理论――实践探求怎么学

《荷塘月色》最大的写作特点是语言美。为了表现荷塘月色的柔美,它运用了汉语独有的叠词叠音、双声、叠韵。叠词叠音有:曲曲折折、峭楞楞、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阴阴、隐隐约约等;双声词有:袅娜、仿佛、渺茫、霎时等;叠韵词有:零星、宛然、酣眠、和谐等。为表现荷塘月色的优美意象,它非常注意炼字:弥望、点缀、颤动等;为表现荷塘月色的意境美,它精心打造了一系列比喻和拟人。比喻有:(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拟人有:羞涩地打着朵儿,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脉脉的流水等等。

这些言语特点,教学中一是就语言分析语句,“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另一种是为了达到最佳表达效果而探求最佳表达形式,“同学们,荷塘月色的意境非常优美,我们想过没有,作者用什么样的语言技巧营造了如此优美的意境?”前者是肢解教学式,后者是联系教学式。前者只告诉学生“是什么”,后者不但告诉学生“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用什么”和“怎么用”。前者告诉学生的是僵硬的事实性知识,后者教给学生的是运用事实性知识。

新的课程标准讲感悟,感悟什么呢?感悟情感,感悟道理,当然也包括感悟规律,语法就是规律之一。我们要引导学生从大量的语言现象中感悟语言规律,并把它运用到语文实践中去,更要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感悟内化规律、理论,并借此完善和促进后面的语文实践。这是新语文的方向。

本着这种方向性的变革反思,我们必须增加运用技巧的练习,并且在课堂上予以落实,而不是“留”给课外。同时要探究从用理论检验语言,到学言语用语言到理论--实践探求怎么学。这是人文主义的机智感悟的必然结果。要求我们明白学习语言的根本目的与目标: 不是为了分析语言而分析语言,而是为了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而分析语言,总结语言规律,而且要把语言规律落实到具体的语文实践中去,让学生学会运用,提升人生体验。

三、从默默接受,隐形思维和感悟,到用听、说、读、写、唱、表演、活动等显形思维和感悟――全身心探求语文的魅力

推出《荷塘月色》的写作技巧,从方式方法看,一种是教师讲解,学生领会;一种是教师讲解,学生领会,辅以诵读、写作两种巩固手段,即让学生读读课文体会用词之妙,运用叠词叠音、双声、叠韵等描写一处景致。

篇6

关键词:历史教学;“神入”;实践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2-088-1

“神入”意为使学生置身于历史发展的环境中去观察历史,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上去研究历史,从而把握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信仰、动机和意图等,并理解他们思想的发展变化,即“主体进入客体之中去想象客体”的研究活动。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如课件、录音、投影等,合理利用历史教学资源如:史料、历史图片、历史故事、影像资料等,精心设问,创设情境,引领学生神入历史进行学习与探究。笔者在此仅以《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一课为例,从利用史料、历史故事、设计问题创设历史情境、引领学生“神入”历史的角度进行探讨。

一、新课导入的“神入”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学生对新课的学习欲望及其学习效果与教师的导语有着很大的关系,成功的导语有如精美的乐章序曲,使学生一开始就受到强烈的感染;又象是打开了殿堂的大门,诱导着学生竞相登堂入室。

因此在本节课的导入上教师先讲“雅典娜的出生”及“金苹果的故事”两个希腊神话故事,再提供宙斯、雅典娜、赫拉、波塞冬等希腊众神的雕塑图片,进而向学生提问:“请大家对比下自身思考古希腊的神在外形和性格上具有怎样的特点?”学生思考得出具有人形化和人性化的特点,教师进行总结,从而导入新课。

此环节利用神话故事和历史图片将学生带回到古希腊时代,通过设问引导学生总结古希腊神所具有的特点。此种导入一开始就牢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有助于学生直观地理解“人文主义”的内涵。

二、教学过程的“神入”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充分利用了提供历史史料、讲述历史故事以及师生对话互动的方式来创设相应的历史情境,引导学生“神入”古希腊时代,探究古希腊先哲的思想。

1.提供历史史料。

在讲授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时,笔者提供了三则史料:

材料一:公元前8、9世纪:希腊人称宙斯是众神之王、人类之王,人们按神谕安排事情。

材料二:公元前6世纪:希腊有学者提出“万物皆源于水,又复归于水”、“世界是一团永恒的火”。

材料三:公元前5世纪以后:智者学派以人的眼光去考察和认识社会,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设问:古希腊人关注的焦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公元前5世纪学者们会由关注自然界到关注人本身?引导学生探究智者学派关注的主题及产生的背景。

在讲授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时同样提供三则史料:

材料一:“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材料二:“事物的好坏优劣是什么?要以人的感觉为标准。一阵风吹来,你觉得冷,它就是冷的;我觉得热,它就是热的。风本身无所谓冷热。”

材料三:“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设问:智者学派对于神持怎样的态度?智者学派认为衡量事物的尺度是什么?智者学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引导学生逐步分析和理解智者学派的核心思想的内涵。

通过提供史料的方式,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历史情境,搭建探究思考的平台,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通过层层设问,激活学生思维,促使学生主动而又积极地投入到整个学习活动中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智者学派诞生的背景、思想主张的内涵,同时学生阅读史料的能力及历史思维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训练。

2.讲述历史故事。

在讲授智者学派思想主张的消极影响时,笔者给学生讲述了智者学派“半费之讼”的故事,从而引导学生得出消极影响。在讲授苏格拉底时,由学生讲一、两个关于苏格拉底的故事,来感受古希腊先哲的的智慧和美德,进一步理解其思想主张的内涵和意义。

3.师生对话互动。

在讲授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时,笔者设计了三个问题:针对智者学派没有节制的自由,苏格拉底给其加了一个条件或限制,提出了什么样的人才是万物的尺度?思想力即理性,理性是人的美德,那么美德来自哪里呢?美德就是关于善的知识。强调知识的重要性,鼓励人们求知,那获得知识和美德的途径是什么呢?

通过三个环环相扣的设问,师生一问一答,一步步引导学生认知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

三、课后升华

设计学生活动:美国哈佛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它的其中一条校训是:“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以真理为友。”最后就让我们到古希腊先哲的思想中去汲取营养。教师提供若干条古希腊先哲的名言,请学生阅读古希腊先哲的名言,挑选自己最喜欢的,说说理由。

篇7

【关键词】西方美术 自律观 中国书法 精神内涵

书法艺术是中国特有的艺术种类,中国书法和西方美术这两种艺术形态,是在东西方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发展和并存的,在两种不同的社会形态中,都经历着从“模仿”到“表现”的共同规律。

中国的书法艺术建立在汉字的基础之上,汉字和其他文明的文字起源一样始于语言,形成于绘画,在文字产生的早期阶段,都是作为象形符号发展而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既没有完全停留在象形中,也没有像欧洲文字那样逐步转变为表音文字。同西方绘画一样,中国书法是建立在中国自身社会形态学基础上的艺术形态学,它包含着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宇宙观,并承载着中国古老文化的精神观,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变化着自身的精神结构和外部形态。

一、模仿的汉字

文字起源于绘画,而这种绘画处于透视学、解剖学还没有产生之前的模仿客观对象阶段。早在几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出现了大量以简洁手法在甲骨、石、陶器上用工具雕凿的各种绘画形象,其造型来源于对现实生活的模仿。所描绘的内容是与人类当时生活有关的狩猎场景,形象以动物、人、自然形象为主。这不仅反映了当时人类的生活状况,同时和远古时代巫术以及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了解程度有很大关系。

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说,模仿在原始文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原始绘画对自然模仿的本身反映了原始人类适应和改造自然的生存手段。模仿始终贯穿于原始人类的一切活动当中,是原始的物质生产和文化艺术创造的重要方式。在原始社会的文化和艺术中,模仿既是手段也是目的,他们的模仿手段和目的表达着原始人类的集体意识和集体经验。模仿活动和被模仿物始终互相渗透、贯穿始终。这种原始模仿文化甚至一直影响到中世纪和古希腊的艺术。

从远古时期人类对自然的初步认识和崇拜,到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以前的探讨自然本质的哲学,再到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降到人间,以及中世纪的哲学和艺术以宗教为目的的基督教美术,人类对客观事物还没有形成完整科学的理论认识。在文艺复兴时期科学的透视学、解剖学等学科发展和逐步形成以前,西方美术都以模仿客观事物为主要表现形式。

虽然到东汉末才发生书法艺术的自觉化,但书法艺术萌生于汉字。我国东汉时期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写到:“皇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说明古人开始明白,可以用形状来区分事物的差异。他们把自然界的客观事物形象经过简化,取其主要特征,开始了文字的创造。在原始社会时期,由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有限,在一些如祭祀等重大活动中,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之上,作为内容――产生于3000多年前中国商朝的甲骨文,本质上,就是以象形文字为基础的形符文字。它来自于图画文字,字体结构模仿事物的形象,如“日”“月”“山”“水”等。字体结构注重客观对象的特征,后来,其图画性逐渐减弱,象征性逐渐增强,又有了指事、会意等造字方法,并朝形声字的方向发展,很好的保存了汉字的象形特征。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念模仿”学说中提出三种世界:理念、现实、艺术,并举出三张床的例子,理念的床、物质的床、模仿的床。理念的床在先,木匠造的床是对这种理念的床的模仿,而他认为艺术作品中的床是对模仿的模仿。从他的理论中可以看出,先有客观存在的世界,言语是对理念的模仿,而甲骨文作为书法艺术的起源是对客观世界的模仿。

中国的史前社会神农氏结绳记事,黄帝时期仓颉造字,作为书法的萌芽时期,巫术和宗庙活动帮人们创造了文字。史前时期,古人对自然崇拜和鬼神崇拜非常盛行,他们把日月星辰、云雷雪雨加以神化,认为那是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并加以膜拜。到了殷商时期,统治阶级极为崇拜和畏惧神灵,并有专门的巫术占卜凶吉。这些原始的宗教占卜活动促进了文字的创造和发展。由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和敬畏,文字的结构形式以模仿自然物象为特征。当然,文字是对语言的模仿,在生产生活中语言的产生又是对生活或者自然本身的模仿。比如“爸爸”“妈妈”可能是对吃的渴望和哭声的模仿。同西方美术一样,模仿在艺术萌芽之初始终是艺术创造的主流方式。

二、再现的文本

在古代中国,随着殷的消亡,最早的甲骨文随之消逝,商代后期金文代替了甲骨文,并作为周的主要字体,因其铸造于铜鼎之上,故也称其为钟鼎文。钟鼎文图画形式减弱,符号性更加突出,象形意味较甲骨文减少, 只有3000多字,因为要表达更多情感和语意,自然中模仿的对象没法满足造字的需求。西周后期,汉字逐渐演变成为大篆。其造型线条化,由均匀柔和的线条代替了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同时,字形结构更加整齐,逐渐脱离了模仿自然的原形,日趋走向方块化。广义的大篆包括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和六国文字。秦灭六国后,采取中央集权管理,推行“书同文”,以小篆代替了大篆。小篆字体结构更加规整,笔画圆润,减弱粗细不均的形态特征,字体结构方正,更加摆脱象形的拘束。在中国书法史上的突破性革命是隶书的出现,它使汉字更加方正,摆脱了单一的中锋运笔,成为以后书法发展的楷模。

秦统一六国以后,为了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以小篆的形式统一了文字。到了战争频繁的汉代,由于木简的应用,为了方便大量文字资料的编写,汉代隶书简化了字体,代替了秦的小篆。由于战争频繁,死亡人口也随之加剧,为死亡将士立碑也加快了书法史的演变,产生了介于隶书和楷书之间风格的魏碑风格。

春秋战国时期,儒、道、法、墨、兵、杂、名等不同学派不断涌现。秦汉以来,农业取得了进步,铁器已经在生产中应用,冶炼技术得到发展。科学、纺织、天文、数学、医学都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已经摆脱了原始的蒙昧时期,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西汉初年,政治稳定,人们的思想十分活跃。频繁的日常事务和人际交流推动了汉字的发展,需要更加简洁的书写方式。

魏晋之前流传至今的书法作品都是书写实用性文本,如文书、碑铭等,由于这个时期的书法还处在书法作为艺术的“能指”层面,目的在于记录和书写特定的语言文本,只是作为文字符号出现,并没有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文本的“语意”在书法中占据绝对的地位。此时,书法强调实用性,文字只是对语意的再现,并没有“诗意”书写本身。

同样,再现的风格在欧洲13世纪以来的美术作品中出现。在古希腊时期,无论在哲学、文学和艺术等方面都有了高度的发展和进步。作为欧洲文明的起源,在公元前5世纪和公元前4世纪之间,古希腊的文明已经取得相当的发展,孕育了像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样伟大的哲学家。同时,来自周边的小亚细亚、艾吉、波斯的学者也为这里带来了哲学、修辞学、物理学、天文学、数学等方面的飞跃。这些都为后来的欧洲文艺复兴提供了灵感源泉。

随着欧洲各国在冶金、制造、军事等工商业等方面的发展,封建经济逐步解体,并在封建社会内部产生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同时,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以及新的哲学体系也正孕育在这种生活和文化方式中,相继出现了人文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思潮,从而与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基督教及其经院哲学相抗衡。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文化运动的中心思想,它和古希腊的人本主义有着渊源关系,并在文艺复兴时期得到发展。人文主义的艺术和当时的哲学、科学等领域一样,核心就是对人的关注,反对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以神为本的思想,主张以人为本,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同时,现实主义在文艺复兴时期也逐步形成,艺术作品以描绘人和人类的崇高为主题,用个性反对和解放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现实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思潮和创作方法,让艺术回到主体“人”认识、体验客观世界和表现自身思想感情的手段而存在,以再现真实形象,表现人的内心世界为主要特征。

当文艺复兴发展到鼎盛时期,现实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思想与科学的认识有机会结合起来,人们对解剖学、透视学都有了深入的研究。现实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意识形态以及科学的解剖学、透视学原理,使得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在二维平面上创造三维立体空间错觉成为现实,而且产生了一套全新的观察、再现和研究自然的视觉语言。

三、表现的艺术

19世纪以来,欧洲相继进入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西方工业文明不断丰富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同时也改变着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一切都给艺术家带来了崭新的体验和激情,同时激发了他们思维方式的改变,使得艺术家不能满足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从当下的经验出发,寻找一种新的语言方式。现代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拓展了人们的视野。在艺术创作上,艺术家开始寻找新的表现形式并建立新的艺术法则。科学的方法和逻辑此时影响着艺术家的思考方式,并不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生着变化,用科学的成果不断地实践着新的艺术语言。每一次科学思潮的变化都必然影响着艺术思想的变化,从文艺复兴“人的发现”到现代人文精神的反思,可以看到哲学在这几百年间发生的变化。叔本华认为人的真正本质是意志,人最根本的东西是情感和欲望。同时他认为要获得具有客观意义的真理只能通过非理性的直觉。这种直觉发生于时空之处,超出经验和思维的范围。他的本体论和直觉论让艺术家的天才和灵感升华为艺术创造的根本。同时,尼采的“上帝死了”也结束了西方传统哲学的崇高理论,结束了西方文明的权威和标准。19世纪,法国人对照相术的发明是人类科学的又一个突破点,它改变了人们的现实生活,大大影响了艺术的创作思路,再现写实主义的绘画已被摄影所威胁。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哲学的重新思考以及艺术的自律,使艺术家开始以最大的热情和开放的思想不断尝试和探索新的艺术语言。从此,艺术不再是对客观世界的再现,而是注入了更多个人情绪和痕迹,由再现走向表现,用“表现”的手法确立自我中心的方式,用表现带出内容,带出精神。

艺术经历了千年的变革,从模仿、再现到主观的精神表现,放弃了绝对的统一标准。艺术家开始以个人的情怀重新面对自己、面对别人、面对眼前似乎陌生的一切,灵感成为艺术创作的源泉。这一切由印象派绘画的出现而开始。19世纪后期诞生于法国的印象派面对工业革命给人们带来的热情和影响,以全新的意识和感受否定传统的艺术语言和主题,给艺术重新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思想。

在古老的东方,从秦代到汉代,经过漫长的演变汉字已具备一定的审美趣味,但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到了公元2世纪,也就是东汉时期,随着历史的演变,汉字书写发生了变化,同时,随着科学的进步,纸张的发明也使得纸张书写有别于石刻和木简,它的便利使得汉字的书写向实用性与审美性分化。

到了魏晋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人们对新的外来文化不断吸收,出现了继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又一次文化解放。在政治方面,秦以来的中央集权体制被动摇,动荡的格局形成多元的政权格局。多元的政治机构,同时需要多元的文化开放与之相适应。此时,中国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玄学,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现的一种哲学思想,是以老庄思想为主导的哲学思潮,是与科学相对的理论。玄学在问题研究上和科学有本质区别,玄学不同于西方科学求证的思维方法,而是用纯解释的思路作研究。它的含义是指立言与行事两个方面,并多以立言玄妙,行事雅远。因为“玄远”的哲学思想,使得立言行事远离具体事物,而专注于超经验的某些事物,即今天所说魏晋风度的哲学背景。当时的士人学子言行清谈,追求即时的超脱与放纵,体悟并意识到人的存在价值,张扬个性的人的自觉带来了魏晋时期书法的自觉。

篇8

笔者试图从STS的角度对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六章万有引力定律的教学进行分析和设计。

一、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科学要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而技术设计要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当前国际科学教育的核心是科学探究,技术教育的核心是技术设计;科学探究的起点是“问题”,而技术设计的起点是“难题”;科学提出了对自然界的解释,而技术给出了人们在改选环境时遇到的难题的解决方案,STS教育把教学探究和技术设计融合了起来。

1.在科学探究中适当结合技术设计内容。科学探究中体现的技术设计的全部标准,它更强调与设计的关的能力的培养。在推导万有引力定律前,笔者提出了两个问题:行星绕、太阳做椭圆轨道运动的原因是什么?万有引力有什么规律?而且引导学生设计出了推导框架,即一个简化:椭圆运动转化为圆轨道运动:一个模型: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一个假设,如果引力与行星的质量成正比,也就应该和太阳的质量成正比(对称思维)。在学生自主探究得到万有引力公式之后,教者又提出引力常量如何测定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确定的实验思路,分析测量中的主要困难,并针对这些困难设计有效的测量方案。最后,让学生带着问题了解卡文迪许实验装置和测量原理,思考卡文迪许实验的精巧之处(特别是测量转换思想),明确这些精巧的设计解决了测量中的哪些困难,深刻剖析卡文迪许实验的理论背景(G是一个常量;任何两个物体间都有引力;天上和地上的引力性质相同),进一步反思自己的设计思路。

2.在技术设计中以科学理论为依托,利用科学知识对该设计做出解释。牛顿早在1687年就比较了抛体和星体运动,提出了发射卫星的原理。1957年人类终于发射了和一颗人造卫星,实现了人类的社会愿望。教者引导学生用牛顿的人造卫星运动原理图理解卫星发射技术,使学生明白科学技术是改变社会的工具,是个人发展的文化资本;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课题“自制水火箭”,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并通过对影响火箭飞行速度和稳定性因素的分析解释,不断改进“火箭”的性能。

二、 科学、技术与社会

科学求真务实,人文求善求美。STS支持者认为,科学同时又是人文主义的,有价值取向的。

自古以来,天体运动问题举世瞩目。遨游太空,探索太空,探索宇宙奥秘一直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它对制定历法、生产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古代,人们根据直觉和美学原理,得出了“地心说”,后经古希腊天文学家、教学家、地理学家托勒密的推演论证,使它进一步系统化了。“地心说”认为地球静止不动地居于有限的宇宙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运转。教会借助这种理论来证明:地球中心、人类中心的教义,并说上帝创造了地球,并让它居于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上帝创造出来的有于点缀宇宙的装饰品。

起始于14世纪末的文艺复兴运动,追求思想自由,尊重科学,崇尚人文主义,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哥白尼用自制的简陋仪器,经过30年的天体观测,对托勒密的“地心说”提出了大胆地怀疑。他在《天体运行论》中写到:“中心就是太阳,在这华美的殿堂里,为了同时照亮一切,我们还能把这个发光体放到更好的位置上吗?太阳被称为宇宙之心,宇宙之灯,宇宙的主宰”。

当时的社会环境对科学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哥白尼本身就是弗罗恩堡大教堂的教士,他知道他的“太阳中心说”将给封建教会以沉重的打击,所以他踌躇了很久,直到已是60岁的老人时,才同意将他放置了36年之久的《天体运行论》出版。

哥白尼的日心说改变了旧的宇宙观,揭穿了宗教神学伪造的谎言,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变革。恩格斯称《本体运动论》是自然科学向神学递交的一份绝交信。

伽利略用自制的天文望远镜对天体运动进行了详细观测确信太阳是宇宙的中心,为了避免教会的迫害,他竭力想分清宗教和科学的界限,认为前者属于人们的道德行为范围,后者属于自然界和人的关系的范围。在写作《关于两种世界体系之间的对话》时,教皇马尔班要求他把对“日心说”赞成和反对的论点一起写出来,但不允许他得出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结论。伽利略在书中巧妙地阐明了自己支持哥白尼学说的证据,而反对哥白尼的“日心说”的人的辩解却愚蠢而无力,以“曲折”的方式宣传“日心说”。不久,伽利略便一次又一产次的押上宗教法庭,受到残酷迫害。1983年,罗马教会终于为伽利略公,并且在罗马成立了一个由不同的著名科学家组成的委员会,它们宗旨之一便是研究科学同的关系。

科学的发展过程,技术发明过程是一种文化活动过程,是通过一定社会情境中的合、交流和对话进行的。牛顿在科学的伟大上吸收了伽利略笛卡尔等人的研究成果,同时也与他和同时代的科学家象胡克、惠更斯、哈雷、等的社会交往是分不开的。惠更斯首先提出“向心力”的概念,雷恩悬赏40先令求证平方反比的力场中物体的轨迹形状。不同的人根据自己的喜好平等地对行星运动原因进行各种猜想等,都体现了科学活动的文化性。

哥白尼在《天体运动论》一书中指出:“我们的理性总是要求任何东西都处于最完美的秩序之中”。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始终体现着一种人文关怀下的完善、和谐,体现着一种价值取向。即使在观测数据已经表明行星轨道是椭圆,而不是完美的圆,行星运动是变速运动的事实面前,开普勒有点无奈地说:这是上帝地开玩笑。其实如果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他们就会认识到椭圆比圆包含了更丰富的信息,椭圆比圆更美,椭圆运动虽不是匀速运动,但仍是一种匀面积运动。

篇9

一、文字、思维、文化

对中西文化系统上的差异,近代以来,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反复讨论。笔者试图从文字对思维、思维对文化的影响方面作一尝试性探索。

现代脑科学研究证实,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分工是不同的。右半球主要处理各种各样的形象,左半球主要处理形形的语言符号。这表明左右两半球的思维工具不同,右半球的主要思维工具是形象,我们可以称这种思维为形象思维;左半球的主要思维工具是语言,我们可以称这种思维为语言思维。语言是形象的象征性符号,形象是语言代表的意义。在大脑中,形象和语言、形象思维和语言思维之间并不是漠不关心的。相反,连接大脑两半球的胼胝体以难以想象的速度传递左右脑的信息。

人们常说,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不同。这是毫无疑问的。然而,它们到底是如何不同呢?这种不同是怎样形成的呢?

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我认为,中西书写文字的差异,是造成两者思维方式不同的根本原因。固然,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它不同于语言,不等于思维的工具。但是作为人们最经常使用的交流工具,文字对思维无疑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西方语言的书写形式是字母文字,这种文字既不表形,也不表意,而仅仅表音;也就是说,它完全割断了与形象的直接联系,是一种纯粹的记录语言的符号。这种纯粹记录语言的字母文字频繁地、广泛地刺激人们的大脑,就逐渐地形成了西方人长于语言思维的特点,使之语言思维特别发达。而汉语书写符号是方块汉字,它不仅表音,而且还能表形、表意。这种音、形、意互相联系的文字,为形象思维提供了方便的工具,使中国人长于形象思维。

文字影响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又影响文化的发展特点。中西文字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使中西文化表现出各自的独特风貌。西方学者认为,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依赖的。如黑格尔就声称:“思维形式首先表现和记载在人们的语言里。”杜威也指出:“吾谓思维无语言则不能自存。”而我们的语言学教科书则反复强调,语言和思维是外壳和内核的关系。与此相反,许多中国学者却认为自己思想的最高境界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今本《老子》一章)、“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庄子·秋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周易·系辞上》)、“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诗品·含蓄》)等等。

中国人和西方人在思维和语言关系上的差异,直接影响了他们对语言学的兴趣。为了更好地发展、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西方人很早就很重视对语言的研究。从古希腊时期以来,语言学就“变成‘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一枚独立学科”,一直到近现代,西方的语言学一直是遥遥领先的。而中国人的思对语言的依赖性小,此相应,中国对语言研究就不那么重视。在中国古代语言学一直没有得到独立发展。孔子早就提倡:“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的音韵学就是文学和经学的附庸,人们只是为了写好诗赋和第才去研究它。学者们甚至把文字、音韵、训诂贬称为“小学”。直到十九世纪末,马建忠才照搬西方的语言理论,写成中国第一部语法著作《马氏文通》。此后,中国的语言学才逐渐独立发展起来。

中西思维的这种不同特点,还深刻地影响了中西文化的不同气质。中国哲学史上的三大流派儒道佛都强调内心的反省、体验与觉悟。儒家先贤曾参早就说过:“吾日三省吾身”(同上书《论语·述而》),以反省为必不可少的修身手段。道家则更进了一步。王弼认为:“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周易略例·明象》)语言,甚至图象都成了束缚思想的桎梏,思想修养达到了一定程度,图象和语言都不存在了。这个传统在佛教徒那里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慧能虽然不识文字,却能以力主“顿悟”成为禅宗南宗的鼻祖。后来,禅宗干脆主张“不立文字”,彻底抛弃语言文字,而完全用纯粹的直觉传递那些被认为不可表达的奥妙,“棒喝”就是其主要形式之一。因此,佛教之所以在中国发展起来,禅宗之所以在中国产生,中国形象思维的土壤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与此相应的是,在中国学术史上形成了一系列玄而又玄的概念,如阴阳、元气、意境、神韵、风骨、虚实……举不胜举。

在语言思维影响下的西方文化和西方哲学,表现出了另一种风格。西方哲学家们总是以语言的严密性和思辩性见长。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如此,近现代西方哲学家们也如此。因而,在某种意义上讲,西方哲学是一种语言思辩的哲学。当然,西方学术史上的概念也是相当明确的。

专家认为,形象思维具有模糊性,这大概是中国人思维的特点;相对地讲,语言思维具有精确性,这是西方人思维的特点。中西思维的这种不同特点,在各自的语言体系中都留下了自己的痕迹固然,这同中国人和西方人对语言研究的不同态度也有一定关系。也就是说,西方语言是比较精确的,汉语,尤其古代汉语则比较模糊(由于大量西方译名的输入,现代汉语正在向精确化发展)。同一个意思,中西哲人的表达风格各异。如老子说:“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简本《老子》第二篇第九章)类似的意思在赫拉克利特那里却变成了“统一物是由两个对立面组成的,所以把它分成两半时,这两个对立面就显露出来了。”孔子对智慧的定义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亚里士多德却说:“智慧就是有关某些原理与原因的知识。”[4]虽然把赫拉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的语录译成了现代汉语其精确性仍未泯灭;而老子和孔子的语录就必须通过一番领会才能得到其真谛。

从上述比较中,我们还可发现,表面上看,古希腊哲学家的语言具有鲜明的抽象性、概括性,而中国先哲的语言具有突出的具象性、比喻性。但这并不是说中国人的思维缺乏抽象。其实,在这种具象性、比喻性的背后,却表达了与西方哲人所揭示的同样抽象的道理。所以,有些人认为西方人的思维富于抽象,中国人的思维缺乏抽象,这是一个错觉。有谁能说“得意忘象”不是一种抽象?有谁能说“心通”、“冥合”不是一种抽象?只是它们扑朔迷离、难于表达而已。甚至一向贬斥中国哲学的黑格尔也不得不承认,《周易》中“那些图形的意义是极其抽象的范畴,是纯粹的理智规定。”

由于长期以来人们把抽象思维(确切地说是语言思维)与逻辑思维混为一谈,所以那些认为中国人的思维缺乏抽象的人,也往往断言中国人的思维缺乏逻辑。这同样是错觉。所谓逻辑,就是客观规律性。其实,反映客观规律性的思维就是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也反映了客观规律性,当然也是一种逻辑思维。

当然,我们不否认,语言思维和形象思维的抽象性、逻辑性具有不同的特点。语言思维的抽象性、逻辑性存在于语言之中,在语言表达中显而易见,因而是外在的;形象思维的抽象性、逻辑性存在于形象之中,在语言表达中则不那么显著,因而是潜在的。这正是造成以上各种错觉的根源。

中西思维方式的这些不同特点,造成了中西学者在理论体系上的独特风格。也就是说,中国学者的理论体系是潜在的、模糊的;西方学者的理论体系是外在的、清晰的。也就是说,中国的学术并非没有自己的体系,那种认为中国缺乏理论体系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形象思维是通过直观或直觉把握事物的,这就自然地决定了这种思维方式把握的是事物的整体,而非局部人们用直观或直觉去感知一个事物的局部而舍掉其它部分是相当困难的。当我们想象桌子的形状时我们的大脑中出现的总是整个桌子,既不只是桌子面,也不只是桌子腿;同样,我们想象桌子面或桌子腿的形状时,它们总是同整个桌子合为一体的,难分难舍。因而,这种思维方式具有整体性。相反,语言思维的工具是语言,这就给具体分析带来了方便。人们在运用“桌子”、“桌子面”、“桌子腿”等语词概念进行思考的时候,它们都是完全独立、互不牵制的。因而,这种思维方式具有分析性。

形象思维的整体性和语言思维的分析性各给中西文化打下了自己的烙印。中国学者的著作,大多是非常综合的,一部《论语》,囊括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教育思想、心理学思想、伦理学思想等内容。而西方的学术著作,一般是分门别类的,如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著作是《工具论》,心理学著作是《论灵魂》,美学、艺术理论方面的著作则以《修辞学》、《诗学》为代表,此外还有《政治学》、《雅典政制》等政治学方面的著作。在物质文化方面,以北京故宫、曲阜孔庙为代表的中国建筑,具有鲜明的完整性,而西方的建筑则颇具错落有致、不拘一格的情趣。

语言思维的分析性与精确性是相辅相成的。为了更加精确,必然要求具体分析;只有具体分析,才能更加精确。它们表现在艺术创造上,是求真与再现。西方的艺术家们为了把人体画得更逼真,往往在人体解剖学上下功夫,他们力图再现艺术创造的对象。古希腊、罗马艺术家们的雕塑品,使当代艺术大师们叹为观止;达·芬奇的画蛋的求真态度,已成为妇孺知的美谈。这种真的、再现的艺术是符合西方之审美观的。亚里士多德就说过:“维妙维肖的图象看上去却能引起我们的。”西方艺术的特色,就在于这种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貌的真实感。

形象思维的整体性与模糊性表现在中国人的美学观上是求似与超脱。中国的艺术家们不在求真上下功夫,而是追求一种“超真”的艺术效果;中国画的特色就在这里,几条线、几点墨就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这就是国画大师齐白石老人所说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无独有偶,司空图早在《诗品》里就说过:“离形求似”,可见这是一个传统。无论是中国的画,还是诗,总能给人一个无限想象的天地,使人们回味无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苕溪渔陷从话》前集,卷十五)坡对王维的定评,一语道破了中国艺术的特色。其实,在中国艺术史上,何独王维的诗是如此呢?“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这不正是一幅用饱醮忧愁的笔墨描绘出的图画吗?又何独王维的画是如此呢?敦煌壁画中的佛像,那种既大智大悟,又天真纯净;既莞尔而笑,又庄严静思的神态,不正是一首绝妙的诗吗?这都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结出的硕果。

至于在科学技术领域,为什么中国在古代占优势,西方在近代占优势呢?这个问题迷惑过不少人,包括爱因斯坦这样卓越的科学家也感到惊奇。我以为,这是由于中西不同的思维方式在不同历史时期显示出来的不同的优势。分析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首先明确两点:第一,确切地讲,科学不等于技术,前者是指一种以理论为主的学术体系,后者主要是指在实践经验基础上的发明创造;第二,科技也是由技术创造向科学理论发展的,古代的科技形态以技术创造为特征,近代以科学理论为主要特征。既然古代科技形态的显著特征即技术创造以实践经验为基础,显然中国人的形象思维会大显身手,而西方人的语言思维就相对逊色了。所以,中国能够成为四大发明的故乡四大发明基本上是技术创造。中国古代的科技著作,主要也是技术方面的,《天工开物》是宋应星对明代手工业生产经验的总结,《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对中草药的功能与用途研究的记录。另外,中国学者在理论体系和学术概念上的潜在性、模糊性、玄奥性表现在哲学、美学等方面是别具一格的,但与生性精确的近现代科学理论背道而驰。这或许是近现代以来中国科技发展一落千丈的一个深刻原因。而以语言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的西方科学家,却正是在这方面得天独厚,故能在近现代科学理论的许多领域中独占鳌头。牛顿的力学、达尔文的进化论等科学理论体系在近代科技史上显示出了语言思维在这方面的优势。

我时常有这样一种想法:中国的科技形态基于人类的原始经验,而西方的科技形态则是对人类原始经验的转折。原始思维研究证明,原始人具有超乎寻常的直觉能力和经验积累。我认为,中国的方块汉字和形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这种原始经验,从而形成了中国的科技形态;西方的字母文字和语言思维则在一定程度上割断了与原始经验的联系,使之另外开辟出一块天地,从而形成了西方的科技形态。西方科技在现代社会的优势已为人们所共睹。其实,中国的传统科技,尤其中医学,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有待人们去发现、去挖掘。

综上所述,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是人类思维之树上的两朵奇葩,互有优劣,各具独特风貌,在历史上争奇斗艳,各领。因此,不能笼统地划分谁好谁坏,贬低一方,抬高一方。那种贬低方块汉字和形象思维、抬高字母文字和语言思维的论调,事实证明是站不住脚的。

二、哲学与宗教

哲学与宗教是文化的更深的层面,而二者之间的关系又反映了各个文明的不同风貌。在我看来,哲学和宗教的含义,是一个需要重新界定的前提性问题。这两个概念都来自西方,所以,一般人观念中的哲学与宗教,都是西方意义上的哲学与宗教,可谓之狭义的哲学与宗教。以这种狭义的哲学与宗教来考量中国的学术思想,严格地说,中国既没有哲学,也没有宗教。如果一定要以这个意义上的哲学与宗教来分析中国学术思想,我们当然可以找到类似于西方的哲学和宗教。依此,或许可以这样说:西方思想的特质在于哲学与宗教相分离,印度思想的特质在于哲学与宗教相合一,而中国思想的特质在于以哲学代替宗教。各国的宗教都是为了解决人生的问题,但在中国,哲学就是为了解决人生的问题,不需要宗教来扮演这一角色。中国哲学通过两条途径来安顿人生,一是自然,二是人自身,它们又往往交织在一起。由于它们都为人生而设,所以都具有人文主义特点。就此而言,我们又可以说中国哲学的特质是人文主义。

不过,我们尤其应该注意到,中国的传统思想有自己独特的风貌。按照西方的标准来讨论中国的学术思想,是不客观的,也是不公正的。所以,我们应该打破西方中心论的束缚,在更超越的层面上去理解哲学和宗教,对这两个概念从广义上进行重新理解和诠释。我想,如果把“哲学”看作关于世界根本观点的学说、关于对存在问题的思考,如果把“宗教”看作关于人生的学说、关于信仰的体系,那么,那么就可以说中国思想具有哲学和宗教的两重性;它既是哲学,也是宗教。中国思想立足于人自身,所以这种哲学是人文主义的哲学,这种宗教也是人文主义的宗教。

中国传统思想的这种特质,是殷周之际经过一场以人为本位的深刻的宗教反思和批判运动形成的;这场思想风暴,标志着中国哲学的建立。也就是说,中国哲学是从探究人的本质即人性(德)开始的。透过这场宗教批判运动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哲学是从原始宗教中转化出来的。

西方的情况完全不同。西方哲学尽管也萌芽于宗教,但它是从探究客观世界开始的。所以它的最初形式是自然哲学,然后才转向人,从而具有人文主义性质。不可否认,西方早期的这种人文主义和中国早期的人文主义有许多一致之处。例如,伦理学一度成为古希腊哲学的主要课题,研究形上学是为了解决道德问题。这和先秦哲学家的思路不谋而合。

中西哲学不但出发点不同,而且发展进路迥异。希腊哲学没有经过殷周之际那样的宗教反思和批判运动,这就为宗教留出了一定的空间。所以,在希腊哲学发展的后期,哲学终于和来自东方的宗教合流了,由此导入中世纪。然而,正是由于西方没有经历过殷周之际那种宗教反思和批判运动,所以西方的哲学和宗教始终禀性各异。其哲学是理性的、人文主义的,其宗教是非理性的、神本主义的。终于,经过文艺复兴运动,哲学与宗教又一次分道扬镳了。就这样,西方重新确认了久违的人文主义传统,并跨入近现代社会。可以说,西方的近现代文明是西方人的思想从中世纪的枷锁中挣脱出来的结果,所以它表现出对中世纪激烈批判的意识。

但是,由于经历了殷周之际的宗教反思和批判运动,所以从那时起,中国的思想就一直是人文主义的。正因如此,中国没有中世纪,也不存在什么封建社会,就象不存在奴隶社会一样。也正因如此,中国人没有必要从中世纪的枷锁中挣脱出来,重新认定人文主义传统,因而也不可能象西方那样经历文艺复兴运动。

多少年来,在西学的一片凯歌中,学者们千方百计地用马克思的五种社会形态来对中国历史进行分期,费尽心思地寻找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运动,煞有其事地猛烈批判中国的封建主义、专制主义,……所有这一切,皆迹近无的放矢。诚然,中国古代社会有它的弊病、有它的缺陷,甚至严重的弊病和缺陷。然而,这就是封建主义吗?这就是专制主义吗?对此,需要重新考量。我想,中国古代至少没有西方那种封建主义和专制主义。如果说中国有西方意义上的专制主义的话,那应该是斯大林主义传入以后的事情,而是其顶峰。所以,中国的许多问题,我们应该好好反省自己,直面现实,不要总是把账算到古人的头上、总是把祖宗当作替罪羊、总是王顾左右而言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切实地提高自己,发展社会。

三、形上学

形上学不但是某种哲学的核心,也是某种文化系统的核心,所以它最能反映一种学术思想的特点。

形上学所探讨的最普遍的存在是超越一切的,是与现实世界无对的。这就是说,它完全由人心所设。这样,我们就无法回避心这个概念。

上文谈到,心包含生命之心和认知之心两个层面。我认为,相应地形上学也有两种类型,即生命形上学和认知形上学,它们分别由生命心和认知心所构造。前者乃生命根本特质的投影。哲学家们把他们对心(或者说生命)根本特质的体悟和把握投射到最高形上概念上,然后用它来规定心、安顿心。后者乃客观世界根本特质的投影。客观世界的根本特质首先投射到认知心,然后又由认知心投射到最高形上概念上。

由于哲学家们对生命根本特质的体悟和对客观世界根本特质的认识各有不同,故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生命形上学和认知形上学。黄梨洲说:“心无本体,工夫所至,即其本体。”[6]这里,我要接着他的话说:存在(最普遍的存在)无本体,工夫所至,即其本体。既然最高形上概念为心的投影,所以,存在的本体,也就是心的本体;“工夫”的不同,决定了心之本体和存在之本体的不同。“工夫”,当然是心的工夫。

中西传统的形上学属于不同的类型。西方哲学一开始就是一种“爱智”的学问,由此形成的亚里士多德以后的西方传统形上学的主流是用科学性的概念、判断、推理的理论知识体系来把握的,这当然是一种认知形上学(前苏格拉底哲学或有所不同)。

中国哲学一开始就立足于生命的价值,因而其传统形上学的主流是生命形上学。儒道佛三派形上学的最高范畴分别为天、道、真如,这些范畴的实质分别为善、自然、空。就是说,三派对生命根本特质的体悟分别为善、自然和空。不过,宋明新儒学中的程朱一派的形上学则是一种认知形上学。它虽然声称其最高范畴“理”具有普遍性,但在实际论证中更侧重社会人伦的一面,所以与西方的认知形上学有所不同。

既然生命心的功能是对其自身的体悟,所以它既是主体,又是客体,而归根结蒂它是主体性的实际承载者。这正是中国哲学主客合一特点的根源。与此相反,对象化是认知心的鲜明特征。它总是把客观世界作为对象去认识;即使对自身,它也是先将其对象化,然后再去认知。换言之,认知心与客观世界本来二分。另一方面,认知心与作为主体性实际承载者的生命心与本二分。这就导致了西方传统哲学主客二分的特点。

由于中国哲学脱胎于早期宗教,所以它难免带有中国早期宗教的特征。就象在原始宗教中人的命运是由天所赋予的一样,在中国哲学中,人性也是由天、道等最高形上实体赋予,从而内在于人自身的。这一点,也是与西方形上学大相径庭的。

需要指出的是,西方近代以来尤其现代以来怀疑、否定传统形上流的实质,在于对认知形上学的背离和对生命形上学的靠近。这样,一些西方哲学家自觉地从中国哲学中吸收养分也就不足为怪了。

以上从三个由浅入深的层面分析了中西学术思想的特点。事实上,这三个层面是相互关联的。

参考文献

[1]黑格尔《逻辑学》,第7页,商务印书馆版。

[2]杜威《思维术》第174页,中华书局1933年版。

[3]《语言与语言学词典》第201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版。

[4]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3页,商务印书馆版。

篇10

关键词:人文精神;田径运动;融合

前言

人文思想是西方哲学的重要思潮之一。“人文精神”广义是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通假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之意;所谓人文精神,是人性――人类对于真善美的永恒追求以及表现在这种追求中的自由本质的展现……人文精神本质上是一种自由的精神、自觉的精神、超越的精神。

1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与田径运动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人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中的“文”以人为本,“人”以“文”为本性或自性,它通过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和人身心灵的诸关系合乎中庸和平的协调,以教化天下,并由此而诞生出礼乐文化、人伦文化、仁爱文化、人神文化、自然文化和生生文化等。所谓人文精神,是人性――人类对于真善美的永恒追求以及表现在这种追求中的自由本质的展现……人文精神本质上是一种自由的精神、自觉的精神、超越的精神。其基本内容是“天人合一”,其特点是“内在与超越的结合、自然与人文的结合、道德与宗教的结合”。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讲的“重人”,并非尊重个人价值和个人的自由发展,而是将个体融入群体中,强调人对宗族和国家的义务。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与现在所谓的“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等概念不完全相同。“人文”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原是与“天文”一词对举为文的。“天文”指的是自然界的运行法则,“人文”则是指人类社会的运行法则。具体地说,“人文”的主要内涵是指一种以礼乐为教化天下之本,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一个人伦有序的理想文明社会。

有学者曾考证中国古代就存在田径运动,这是不准确的。严格地讲,中国体育起源早,而成熟晚,在漫长历史长河中,中国体育主要以一种泛体育形态存在着,它之所以没有出现浸泡着“公平”和“竞争”这一核心思想的体育观,它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并且历代延续,主要与封建的体制有关,在持续了长达2000余年的封建社会中,那种等级森严、尊卑分明,绝不可能出现规则统一和公平竞争以及推崇个性,以民为尊的竞技体育运动。受传统儒、道、佛三家的中庸、和谐、刚柔、平心等哲学理念的影响下,根本不可能出现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反而逐步形成了一种逆体育内涵的发展趋势。也就不可能形成多种技艺高度融合的体育形式。而田径运动以竞赛为其基本特征,它的突出特点就是具有鲜明的比赛性和对抗性。田径运动所展现出来的竞争、拼搏、顽强精神,田径运动所体现出来的平等、秩序、规则,田径运动所蕴含的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理念,田径运动所体现出来的个人奋争、拼搏、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田径运动所体现的个性张扬、自尊、朝气,这些无疑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所无法体现出来的。中国古代只有类似于田径运动的身体活动,根本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田径运动。

2田径运动与中西人文精神的融合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与西方人文精神并不存在实质上的背离。对于人的发展来说,中国人文精神和西方人文精神各有其侧重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和熏陶了优秀的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而西方人文精神则促进了西方社会发展。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合外来文化的精华,使中国人文精神在现时条件下发扬光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构建和谐社会是历史的选择,是中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追求个性解放,追求美与尊严,实现自我发展刚刚起步,沐浴传统文化,感受人文精神的熏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是当前社会基本任务和本质特征。

当前田径教学内容和方式割裂了田径与自然的融合,隔断了田径与人的交互联系,抛弃了田径的文化属性。田径运动的发展和壮大与国家荣誉紧密相关。运动员从事田径运动为的是为地区和国家的荣誉。从组织者到教练员、运动员都把成绩放在第一位,田径运动本身所包含的公正、公平、秩序、规则等积极向上的因素被忽略;田径运动所体现的拼搏、竞争精神被忽略;田径运动所蕴含的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理念被忽略,田径运动体现出来的个人奋争、拼搏、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的特点被忽略,田径运动所体现的个性张扬、自尊、朝气被忽略。在当前的教学改革下,田径运动仅仅成为一种简单的为健身服务、为学生学习其他运动项目打基础的运动工具。我们所理解的田径运动枯燥了、乏味了、无趣了,学生自然不喜欢了。导致这项文化底蕴丰厚、形式多样、贴近自然的优势项目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被边缘化了。时至今日,学校体育已经避开了田径,避开了田径文化,避开了体育教学内容必须面对的体育文化问题。仍然纠缠于具体的教学内容置换、教学方法的改革。我们的学生已无法接触田径运动,更无法提及理解田径运动。当青年学生不认可田径运动,当体育学者不认可田径运动,田径――这项在国际上的主流运动在中国就已失去了发展的基础。

在中国体育现时的发展环境下,我们应全面理解田径运动文化,理解田径运动所蕴含的西方体育竞技思想和人文精神,认识田径运动的本质,弘扬田径运动的竞技精神,为古老的中华文明汲取积极因素,为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融合西方人文思想而探索和努力。

3田径运动的人文化发展

作为竞技项目的田径应在大力提倡国家荣誉前提下将人文精神的要旨灌输给组织者、教练员和运动员。田径运动最能体现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体育运动之本。也是人文精神――自由、超越精神的本质特征。它对于一向以谨敛、内倾为文化与生存规范的国人来说,参与者个体体验到完全不同的情感释放与张扬的感受,这也正彰显了人类对于真善美的永恒追求以及表现在这种追求中的自由本质。田径运动的大多数项目是个人项目,表现了个人的尊严、价值,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是一种肯定和塑造。它在促进中国文化从群体型向个体型、从传统型到现代的转型变迁中,亦将起到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田径运动的一个显著特征还在于竞争和超越,没有竞争,没有超越,便失去了体育精神的弘扬。竞争出成绩、出人才、出精神。田径运动所体现出来的自由精神、自觉的精神、超越的精神与人文精神不谋而合、相得益彰。

作为教学内容的田径应以田径文化为主线、以田径运动项目为表现形式、以田径运动竞赛项目为载体建立以增进健康、培养运动兴趣、获取运动知识为目的的多元体系。今后,在继续坚持教授田径运动项目的同时必须深入研究田径文化的人文内涵。在坚持田径教学科学化、规范化的同时应重点强调田径教学的人文化、自然化。田径教学活动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知识和理论,同时,要通过田径文化传播让学生认识田径的多元价值,培养学生热爱田径运动的态度,学会欣赏田径运动美。并以此为着眼点,深刻感受和理解人文精神,以完善自我、塑造性格,促进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的社会氛围形成。为此,当前的首要任务是重新建构田径运动的教学内容体系,而不是将这项古老的、人文精神底蕴深厚的项目从学校体育中排除。这就需要广大体育工作者从历史、文化、社会、生物等多维角度出发重新审视田径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理顺田径的理论体系和思想方法。用现代的人文精神观理解和塑造田径的理论主线,重新整合田径资源,开发田径运动的人文特质,为古老的中国体育文化注入自由超越的元素,弘扬和光大田径运动的人文精神,为新世纪田径运动的发展而努力。

田径运动的健康发展需要我们的理性思维。认识田径运动的本质,把握田径运动的真谛,弘扬田径运动的竞技精神和人文精神是我们神圣的使命。

参考文献:

[1]楼宇烈.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现代教育,2000.3.

[2]史兵.田径教学的困惑与对策――兼论体育教学内容改革[J].体育文化导刊,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