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数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范文
时间:2023-12-01 17:30: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口数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区域人口发展的主要任务包括人口数量的控制和人口素质的提高,这两个方面都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明显的影响。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78年的12‰下降到2012年的4.95‰,大专及以上文化人口比重由1982年的6.15‰增长到2010年的89.30‰,而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23倍。一方面,人口增长的有效控制缓解了人口过多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所造成的压力,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人口素质的提高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但是人口增长率的下降对经济增长究竟产生了多大的影响?人口素质的提高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究竟有多大?目前对这两个问题少有深入的研究,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定量测算区域人口控制和人口素质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人口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人口经济学家研究的焦点,本文根据所分析问题的特点,对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为三个方面:①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互动关系的研究。Bloom等[1]研究了世界范围内人口变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讨论了年龄结构的变化对各项政策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张广海等[2]运用区域重心和地理集中指数等方法,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2000-2010年的人口和GDP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经济区人口与经济的耦合特征,并通过不一致指数对经济区发展类型进行划分;李新运等[3]通过构建经济社会发展人口承载力指标体系,对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人口承载力进行估算,并对人口承载力的盈余情况进行分析;郑萌萌[4]突破人口老龄化负面影响的惯性思维,分析了我国未来劳动力变化趋势对经济转型的推动作用,合理预计了我国未来劳动力的发展趋势。②人口控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李建民等[5]运用经济计量方法,建立了人口—经济运行动态模型,从人口作为消费者影响资本积累和作为劳动者影响生产两方面入手,研究了中国人口生育率下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此后周德禄等[6]又运用类似的方法,模拟得出人口控制条件下山东省宏观经济可能的发展状况,然后将模拟结果与实际数据相比较,判定了人口控制对山东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③人口素质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蔡增正[7]将教育的全部作用与外溢作用模型化,然后分别估计它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表明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而具实质性;刘林等[8]采用丹尼森和麦迪逊的算法,计算了中国1982-1990年间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发现中国的高等教育贡献率非常低;蔡昉[9]从人口红利的角度讨论了人口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从已有研究看出:①有关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互动关系的研究起步较早,近年来不少学者对二者的关联关系、因果关系、数量关系等进行了各种实证分析,而有关人口控制和人口素质提高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研究则相对较少;②通过建立联立方程组模型来研究人口控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以表示出互动关系,但主要分析的是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在动态模拟方面明显不足;③对人口素质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往往集中在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测度,关于人口素质综合指数对经济发展贡献率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为了定量测算区域人口控制和人口素质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分别提出了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人口控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测算模型和采用扩展生产函数模型测算人口素质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测算模型,并以济南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分别测算1978-1990,1978-2000、1978-2011三个时间段内,济南市人口控制和人口素质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验证测算方法的可行性。
二、研究方法
系统动力学作为主要进行仿真预测的分析方法可以很好的模拟不实行人口控制政策时的人口和经济发展状况,通过把模拟结果与实际的区域经济增长状况相比较,推导出区域人口控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生产函数模型往往被用来定量分析和解释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各项人口素质指标加权求和求出人口素质综合指数,进而将其作为一个单独的因子带入生产函数模型,直观的测度人口素质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一)人口控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测算方法
1.人口—经济发展因果关系图
人口—经济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主要涉及到人口发展和经济发展两个子系统,虽然它们是不同领域的概念,各有其自身变化的客观规律,但是作为一个完整系统的组成部分,各子系统及其内部众多变量之间连锁互动,具有复杂的因果关系。系统动力学认为系统可以抽象成具有多重反馈回路的机制,因果关系图正是表示系统反馈结构的重要工具。
建立系统的因果关系图,关键在于分析系统中的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关系。因为本课题主要是模拟在不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下,即不控制人口数量时的经济发展情况,所以人口发展子系统中,主要选取了能够影响并反映人口数量变化的相关指标,如人口总量、出生率、死亡率以及机械增长率等。经济发展子系统中,人口数量控制的目的就是促进社会进步、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目前大多以GDP来作为描述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的通用指标,同时在经济增长中,资本也是重要的经济要素,资本投入和积累决定着经济规模,因此在经济发展模块中主要选取GDP、人均消费支出、总消费、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存量以及GDP增长率等能够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潜力的变量。
人口—经济发展系统具有比较复杂的因果关系:首先,人口数量本身同时受人口机械增长率、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人口控制主要通过控制总和生育率来降低出生率,从而达到控制人口数量的目的。其次,人口可以分别从两方面影响经济增长。一方面从人是消费者入手,人口数量增加会消耗更多的资源,从而使得消费增加,在地区生产总值一定的条件下,消费增加,投资就会减少,通过固定资产存量又会受到投资的制约,因此固定资产存量与人口数量呈反方向变化;另一方面从人是生产者入手,假设从业人员占总人口数量的比例不变,则从业人员数量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呈增长趋势,从业人员的增加又会促进经济的 增长,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地区生产总值与人口数量呈同方向变化。最后,经济发展子系统内部固定资产存量与地区生产总值之间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地区生产总值通过影响投资而影响固定资产存量,固定资产存量的增加也会促进地区生产总值的提高。
四、结论及分析
本文分别提出了基于系统模拟的区域人口控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测算方法和采用扩展生产函数模型计算人口素质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测算方法,并以济南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总体来讲,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
1.研究方法是科学合理的,本文所提贡献率测算模型均是在查阅大量文献和相关书籍的基础上,经反复讨论确定的;以济南市为例所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符合济南市的实际发展状况,是比较合理的,这也验证了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2.从济南市的实证研究结果可知,人口数量的控制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非常显著的,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贡献率呈增长的趋势。在现阶段我国拥有13亿多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巨大的国情下,需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关注人口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应对未来时代的挑战。
另外,本文的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人口—经济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中考虑的因素仍然不够全面,例如人口发展子系统中,在以后的研究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入人口结构与人口分布等因素,经济的增长也会相应受到环境、资源、科技和教育的影响;相关参数设置时的一些前提条件在实际中也不一定像我们假设的那样乐观,对于这个问题还有待开展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2010,26(4):583-612.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3(1):64-70.
[3]李新运,任栋,苟延农,董俊丽,张晓青.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人口承载力预测[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3(3):70-77.
[4]郑萌萌.劳动力变迁助推经济转型:基于人口结构的研究[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3(1):59-63.
[5]李建民,王金营.中国生育率下降经济后果的计量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0(1):8-16.
[6]周德禄,卢笋.山东省人口控制对经济发展贡献率研究[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5):51-53.
[7]蔡增正.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J].经济研究,1999(2):39-48.
[8]刘林,崔玉平,杜增吉.利用数学模型研究高等教育对江苏经济增长率的贡献[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9,39(3):54-62.
[9]蔡昉.人口、资源与环境: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1996(6):1-10.
篇2
关键词:长沙;人口;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C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2
一、区域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概念在1972年提出,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的方式。有内聚力和同质性的地区称为区域,具体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在该区域的细化。人口的是具有一定共同点的个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在可持续协调发展系统中,人口这一基本要素既是系统主题的承受者,又是系统作用的施加者。人口数量的多少影响社会的发展,人口总量在区域承载力范围之内,人口要素有人口总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等,人口素质高和人口结构合理是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实现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14版总规中确定主城区规划面积扩大到496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人口控制目标提升到629万人,建设用地控制目标扩大到629平方公里。可见合理控制城市规模已经取代了严格控制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按照规划长沙市城市面积和人口规模快速扩张,总人口在2020年将达到1000万人,城镇人口810万人。在高度扩张的同时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协调好人口与发展的问题。
二、长沙市人口基本状况
1.长沙市人口现状
长沙位于湖南省东北,湘江下游和湘浏盆地西缘,是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核心城市,国家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点开发区域,也是湖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商贸中心。在中国中西部地区是最具竞争力的城市,同时也是南方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南中国综合通枢纽。
2.长沙市人口结构及变动(1990―2010年)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和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如表二所示统计对比数据可以得出长沙市的人口特征为:总人口数量持续增长;家庭户人口数量下降;年龄构成出现老龄化趋势;性别构成逐渐合理;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
三、长沙市人口特征与可持续发展
1.人口数量
人口数量的多少会影响社会的发展。一定数量的人口在提供劳动力的同时刺激经济不断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为了消除人口增长过快对经济发展的阻碍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持适度的人口数量和增长率。2010年长沙市人口总规模达7044118人,20年增长了150.76万人。受到人口净流入保持相对稳定、育龄妇女人数减少等因素影响,长沙人口总量保持低速稳步增长。
2.人口年龄结构
人口老龄化会导致经济活动人口的不足和活力的缺乏;若人口过于年轻化又会导致就业压力过大。长沙市近20年人口结构变化按照老龄化的标准,从2000年开始长沙市进入老龄化社会,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且老龄人口比例不断增加,老龄化的同时出现老龄人口高龄化的问题导致赡养压力增大。劳动力人口是一个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动力要素,长沙市劳动力人口比例在逐步降低,每年进入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小于每年退出劳动年龄人口数量。
3.人口性别构成
合理的性别比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口再生产活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长沙市人口性别比整体呈现逐年降低趋势,已由2000年的107降103的正常水平。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下降,性别比呈下降态势,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得到缓和。
4.人口城镇化质量
2000年长沙城镇人口城镇化率44.63%,2013年达到70.6%,内六区接近90%,进入城镇化发展后期阶段。但非农业人口仅37.7%,非农业户口占比低表示仍有大量居民没有城市户口,无法享受相应的福利待遇,降低了城镇化质量和农村居民资源的拥有程度。
5.人口素质
随着近年来长沙市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居民收入逐年增加,教育制度不断完善,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大,受教育人数和比例明显提高,大大提高了社会整体的受教育程度和素质。长沙市“教育强市”的部署加吸引的大批人才,使得长沙市目前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人均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人口素质得到提高。
四、长沙市人口问题解决对策
1.完善养老体系
长沙市人口年龄结构中处于中间位置的劳动力人口赡养压力越来越大,不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虽然目前长沙养老机构数量在增长,但是养老机构规模和发展速度跟不上快速增长的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导致养老方式仍以居家养老为主。2013年全市养老机构149家共计仅2万个床位左右。要从用地、税收、财政补贴等多个方面给予投入,引导养老事业社会化,减轻赡养压力,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2.改革户籍制度
随着城镇化范围扩展重点要解决户籍问题。周边农村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满足农民需求。农村人口数量多,人均农业资源少,人地关系难以缓和,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城镇化率的提高和农村人口的户籍转变可以增加农村居民人均资源,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3.提升承载力
当前长沙市人口结构现状和发展规划需要大量外来劳动力补充劳动年龄段减少的人口,解决赡养压力剧增的同时会出现的劳动力不足问题。因此要合理构建城镇体系和城乡空间布局,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基础设施和服务的吸收承载能力,在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的同时避免承载力不足引起的社会问题。
4.加速一体化
篇3
中图分类号:DF45文章编码:
1 基于人口数量用地预测
人口是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人口的增加及人类活动目标的变化,必然导致对土地数量、类型上的需求和土地利用方式、强度、结构、布局上的变化,伴随着人口规模和城镇人口比例的变化。
1.1人口变化特点与预测分析
(1)规划基期年人口数量
2005年底,沁水县全县常住人口215044人,其中男性110100人,女性104944人,性别比为110.1:104.9。全县全年出生人口2318人,人口出生率为10.8‰;死亡人口1546人,人口死亡率为7.2‰;全年净增人口772人,自然增长率为3.6‰。在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70779人,乡村人口134387人,城镇化率为34.5%。
2005年末,全县户籍人口205166人,其中农业人口165191人,非农业人口39975人,人口非农化率为19.6%。全县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76.7人。
(2)人口增长变化特点
建国以来沁水县人口增长相对缓慢,1949年全县总人口125528人,56年间总人口增加了79638人,年均增长率为0.88%,其中非农业人口年均增长率5.42%,农业人口年均增长率0.52%。平均自然增长率为10.85%,机械增长率为负数。按人口普查资料,1990—2000年人口年均增长率为0.41%。
表 11996-2008年人口数量的变化表
针对人口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表现出以下的特点:人口数量的变化不大,总人口数量增长较缓,近年来农业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人口增长速度逐年下降,近年来出现负增长;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机械增长率大多年份为负值;非农业人口增长不稳定。
图11996-2008年人口数量的变化图
(3)总人口数量预测
可以看出,用一般的数量性对于时间序列的分析,不容易得出较准确结果,根据沁水县域历年特别是1996年代以来的人口发展特征,并结合《沁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采用综合分析法预测县域人口。
公式:Pt=P0×(1+r)t+P0×(1+n)t-P0
式中:Pt-规划期末县域总人口
r-规划期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
n-规划期人口年均机械增长率
t-规划年限
P0-规划基期县域总人口
考虑到国家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结合沁水县“十一五”计划确定主要参数,其中P0取县域常住人口数215044人;r取2010年3.5‰、2020年3.0‰;n取2010年2.5‰、2020年2.0‰,得出相关结论:
2010年县域总人口22.2万人左右,2020年县域总人口23.3万人左右。
(4)城市化率预测
城市化率是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表示,在城市发展变化过程中会遵守一定规律。下图中反映了从1996年至2008年的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变化,基本与年数的变化呈现一定的线性关系。
图2城市化率
考虑到,城市化水平与总人口数量等变化呈一定的关系,而不仅只是参照年份来预测数量的变化。于是本研究中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来进行预测分析。结果如下:
表2 回归统计分析
按照目前的方法,采用公式:
Y=A1X1+A2X2 +B
对于人口数据进行相关的预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2010年的城市化率可达17.18%到2020年这个比例可达19.14%。
(5)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数量预测
经过上文对于人口总数及城市化率的测算,2010年,非农业人口的数量可以达到38149人,农业人口数量可达183851人;2020年,非农业人口的数量可以达到45996人,农业人口数量可达人187004人。
(6)人口预测结论
根据上文中对人口测算结合相关规划,得出主要的总人口、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的数据,如表7所示;
表3 人口预测
1.2 农用地需求分析
总人口对农用地的影响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总人口的增加会直接加大粮食和农产品的需求量,造成耕地和其他农用地的需求增加,二是总人口的增加也会导致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需求的增加。为了满足前一方面的需求,人们可以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工程,增加耕地和其他农用地面积;为了满足后一方面的需求,会直接导致农用地面积的减少。2个方面的结果均衡后,总人口增加会导致农用地增加或减少,取决于农用地实际增加和减少面积的比较。
为了进一步分析农用地与人口之间的关系,对1999年至2006年,人口的变化与各个地类的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所得出的结果如下:
表4 农用地与人口关系
通过上表可以定量的加以分析,得出本研究的理论假设基础:就是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与各个地类,呈现出了较大的相关性,特别是非农业人口体现了较大的相关性。为了进一步说明选取的标准,人口对于各个地类面积的变化进行相关性的绝对值进行叠加,其中总人口数得出的数值是3.59,农业人口得出的数是4.79,而非农业人口得出的数是5.26。可以选取非农业人口作为预测其它各类用地数量的因变量,通过回归分析可以得出,各个地类与非农业人口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图9 农用地与非农业人口关系
农用地总面积与非农业人口之间呈线性相关的关系,从线性的拟合图上可以看出,两者的相关系数比较高,R2可达0.90,用非农业人口预测耕地的数量是比较合理的。
图10 耕地与非农业人口关系
在下面的图中较好的反映了耕地数量与非农业人口之间的负相关的关系。一般来说在人口数量变化较小状况下,非农业人口变多时,从事农业人口的人数就会相应的减少,城镇的发展同时也会挤占,周边的耕地,因此,耕地的数量会随之减少。
可以通过对几个数量的关系进行线性分析,把非农业人口作为因变量,利用线形函数,Y=BX+A得出以下的结论:
表9 农用地与人口关系表
1.3 建设用地需求分析
人口对建设用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总人口的增加,导致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的增加,二是人口结构的变化,主要是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导致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
1996-2005年,沁水县总人口由20.97万人增加到20.66万人,年均增长率为-0.1%,同期,居民点建设用地由3657公顷增加到3845公顷,年均增长率为0.5%。相对于农业人口的变化而言,农业人口在这九年内一直在减少,而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居民点用地数量的增长的弹性系数远大于1.12这一被公认的合理值,说明城乡居民点用地的年均增长率远高于人口的年均增长率。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超标准用地和外延扩张,不管是农村和城市,都存在比较普遍的超标准用地问题,同时,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集约用地和内涵式发展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一些建设项目出现建设用地的低效利用和浪费问题。二是在城市化过程中“两栖”人口导致的双重占地问题。近些年来,伴随工业及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城打工,属于城市流动人口的范畴,增加了城镇居住用地,但农村居民点用地并未减少。
国内外城市化发展研究分析表明,当城镇化发展初期时,城镇快速发展,对建设用地需求较大。进入中期特别是城镇化水平达到30%以后,城市发展进入快速增长期,城镇用地规模出现加速增长。后期城市化水平达到60%以后,城市发展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对建设用地规模趋于平缓。城镇人口与建设用地的关系是正相关关系,根据分析,1996—2005年人口增长呈缓慢平稳增长。城镇用地增长速度高于人口增长速度,这是由于城镇各类用地规模决定着人口规模,城镇居住、生产及各项设施建设必须超前进行。今后在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的影响下,城镇人口将快速增加,对工业用地和基础设施用地的需求也将增加,城镇用地的扩张趋势必然明显加快。从总的变化趋势看,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和城镇人口规模有着相同的增长变化趋势,说明建设用地规模和人口之间的密切关系。
城市发展占用的主要是耕地,所占比重达到31.5%。因此,需要解决好城镇发展与耕地(特别是高质量耕地)保护的关系。
为了进一步分析建设用地与人口之间的关系,对1999年至2006年人口的变化与各个地类的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所得出的结果如下:
表10 建设用地与人口关系
从相关分析的角度可以看出,对于人口的变化,建设用地的变化并不明显,其中主要的原因在于沁水县的地类缺少变化,同时人口数量也不容易体现出变化的特点;因此两者的变化情况不明显。如果用一般的线性或是多元回归的方法去预测未来的土地利用不够合理,鉴于建设用地数量预测的重要性,选用非农业人口作为因变量去预测建设用地的数量,得出一个相对比较合理的结果。
建设镇用地与非农业人口数量关系,可以用一个直观的关系加以计算与分析,如下图所示。
图11 建设用地与人口数量
依照1999年至2006年的数据变化的情况,建设用地与人口数量呈现的关系是三次方函数的关系,可理解为建设用地的数量与人口的数量呈现出的是在人口较少的情况下不明显变化,当人口发展变化到一定的阶段时,用地的数量会随着人口而出现递增,这个解释对于整个变化的过程是合理的。并且,对于目前的人口数量与规划一段时期内预测的人口数量,正好处于建设用地快速增长的时期。
依照目前的方法,对建设用地内部的各个地类进行比较客观的预测与估计,采用三次函数的方法进行一般性的计算。
预测采用的函数为:Y=AX3+BX2+CX+D,通过一般性的计算,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如下表所示。
表11 建设用地与人口关系及预测
1.4 生态用地需求分析
生态用地包括林地、草地、及一些未利用的土地。其中在农地预测的部分已经对林地与草地的变化进行了一定的预测,在下面的研究中将重点考查人口的变化对于未利用土地的影响。
从近年来其它土地变化入手,可以看出近年来其它土地的数量的变化很小,平均变化率不到1%,只有略微的减少。
图12 2001-2006其他土地变化
由于近十年来其它土地变化太小,对其它土地变化分析进行预测分析就不够准确,可以预知的是,未来的数量一定会相应的减少,其减少动力主要是来自一些重大的开发整理工程,以及政策变化。
2 基于经济发展用地需求分析
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最重要的资本之一。经济发展离不开土地,同时对土地利用的数量、结构和格局也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主要从GDP、固定资产投资和产业结构3个方面分析沁水县经济发展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2.1 GDP增长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
GDP能够较好的反映出地区经济发展的情况,三个部分内容相关的程度较高,其中对于不同用地的结构类型可以找出一种变化的情况,最后得出其变化与各类土地利用结构的关系,同时,也可以合理确定中心城区城镇建设用地规模。
2.2 GDP变化关系情况分析与预测
从1996-2008年的统计年鉴中,可以大致看出近年来GDP的变化情况,主要特点如下:从1996年至2001年GDP总量的变化不大;从2001年至2003年,GDP的总量开始出现较大程度的增长;从2006年至2008年增长的速度开始明显变快,需要注意的是从2006年以后,数据的统计口径发生了变化,也是GDP增长变快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对于产业内部的变化而言,第一产业的的变化并不大,第二、三产业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所占比例也不断提高,具体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13 1996-2008三产关系
通过构建线性相关的模型,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14 GDP与年份关系
由上图可以看出,按照1996-2005年的GDP的数据变化的情况而言,其年均增长率可达15%,综合考虑,并参考城市规划中对于发展的预测,可得到经济指标预测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12 经济指标预测表
2.3 GDP变化关系情况与各类用地的规模预测
为反映出各类用地数量的变化与GDP增长之间的关系,把1999年至2005年的GDP的变化与土地数据进行汇总,首先考查的是相关关系的分析,通过13年的变化数据与其余的主要数量的分析可以得出主要的变化关系如下表。
表13 土地类型与经济指标关系
通过上表的计算结果,根据相关系数大小来选取相应的预测方法,按照一般的数据分析原理,相关系数越大,表示两者变化的相关程度越高,而正负表示为正相关或负相关。
经过对与上表的计算结果,可以确定农用地数量可以用第二产业值进行预测,而建设用地数量也能够用第二产业值进行预测,因为用地总量是一定的,所以对于其它土地不做预测。
(1)农用地需求预测
通过上面的测算,农用地数量和第二产业的相关性比较大。为了比较客观的体现两者之间的关系,对1996-2005年近7年来的数据进行一般性的分析与研究,构建相应的模型,进行相应的预测。
图15 农用地预测
对于经济增长而言是没有上限,而对于农业用地的数量而言,却很容易达到一个极限值,所以在预测采用的是对数模型。按照对第二产业数量预测,可知到2010年时,农业用地的数量可达207278公顷,而到了2020年时,农用地的数量可达233595公顷。
(2)建设用地需求预测
建设用地的需求变化与第二产业体现出了负相关的关系,在1999至2002年随着经济增长和社会的发展,建设用地的总量会有略微的增加,到2002年以后由于采用的分类体系发生变化,建设用地的总量变小,但是在2002年至2005年这个阶段,按照新的分类体系的划分建设用地的总量仍然在不断增加。这种情况对于数据预测结果的影响会比较大。所以,预测时采用二次函数模型,来相对客观的分析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图16 建设用地预测
根据第二产业的数量的变化,对于建设用地总量的需求,预测到2010年建设用地的数量可达8657公顷,至2020年可达9620公顷。
2.4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各产业以及内部各部门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将会导致土地资源的重组。根据库兹涅兹、钱纳里、西姆斯等人的研究成果,当第一产业比重为20%,第二产业比重相对较低时,工业化处于初级阶段;当第一产业比重低于20%,第二产业比重超过第一产业时,工业化进入中级阶段;当第一产业比重低于10%,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时,工业化进入高级阶段。在工业化初级阶段,土地利用变化处于稳定型和相对稳定型,土地利用内部结构递变速度较小。中级阶段,由于工业化比重达到最高水平,工业企业扩展迅速,工业用地需求猛增,部分农用地主要向工业用地转变,致使土地利用结构转变相对较快。进入工业化高级阶段,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产业类型不断丰富,产业结构的迅速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土地利用结构内部递变速度加快,在这一时期,土地利用变化处于剧变阶段。
工业化过程中的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是第一产业逐渐萎缩,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稳步发展。因此,产业结构从“一、二、三”向“二、三、一”转变的过程中,必然引起第一产业农业用地向第二产业建筑用地转变,同时第三产业的商服用地面积也在不断增加。在以产业结构升级为特征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即随着产业的升级,建设用地的面积逐渐提高,到了工业化后期,建设用地内部结构调整速度加剧,减少了对外扩张的程度,建设用地面积扩张速度表现有减速的趋势。
在规划的基期年,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8:55:37,沁水县主要是以第二产业为主,即以煤炭为主,所以产业中其影响是重要的;据预测,至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之比可达7:56:37,GDP的总量几乎番了五倍,结构的构成基本没有发生改变。而根据预测,在2010年时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5:76:18,这个比例中,以第二产业为主,可见整个发展的过程中,产业结构是一个不断调整与变化的过程中,而不是一直保持静态的情况。在规划的前期,随着第二产业的不断加强可以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发展动力,但是到后期时,逐步要从发展第三产业入手,土地利用的特点则体现在,先要保障一定数目的采矿用地的需求,随着经济发展,城镇用地的数量开始不断的增加,两者的变化将呈现出不断增加的状况,当发展到一定程度将不再增长,而农用地则一直处于缓慢增长的状态。
3 各类用地的需求分析结论
篇4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生育政策;徐州
0 引言
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比例的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比例的7%时,称为老龄化人口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对徐州劳动人口和社会经济结构等各个方面产生诸多影响,妥善解决和预防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相关问题,是实现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1 徐州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1.1 老年人口的规模大 资料显示,至2006年底徐州市老年人口总数达132.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4.2%,80岁以上高龄人口约占老龄人口的16.5%,到2020年将达到190万,约占总人口的18.5%。
1.2 老龄化发展速度非常快 2005年全市总人口比2000年减少了8.86万人,下降0.99%,而同期的老年人口却增加了16.22万人,增长了22.8%。显然,徐州老年人口增长不仅绝对量大,增长速度远远快于总人口的增长速度。
1.3 老龄化在城乡间的发展非常不平衡 2005年徐州城镇、 农村 的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8.91%和10.78%。
1.4 老龄化要超前于经济发展 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的时候,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在5000到10000多美金,而徐州人均gdp刚刚超过1000美金,属于中等偏低收入水平的地区,应对老龄化的经济实力还比较薄弱。
2 人口老龄化对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1 消费结构面临转变 老年人口的增加,用于医疗方面、老年服务的消费需求将增加。对消费总的影响不大,但会引起消费结构的变化。大量资金转向老年人消费,将直接导致从事生产方面的投资相对下降。
2.2 影响科技创新 老年人口的增加,会降低整个社会吸收新知识和新观念的速度,导致技术创新能力下降,从而诱发采取贸易措施来保护国内劳动力市场,削弱了技术进步和灵活劳动力市场对长期增长的贡献作用。
2.3 劳动力比例下降 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及其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2.4 养老、医疗保障压力加大 随着人口增长率的下降,生命周期的延长,在不远的将来,一对年轻夫妇可能要赡养4至6个以上老人。养老压力和老年人医疗卫生资源消费压力较大。据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患病率的3.2倍,伤残率是全部人口伤残率的3.6倍。
3 现行生育政策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从封闭人口看,只有生育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才会影响人口结构的变化。西方人口学家在生育率和死亡率对老龄化进程的影响研究中,得出了明确的结论:人口老龄化的决定性因素是生育率下降,而不是死亡率下降而导致的平均寿命的延长。这一结论无论是对发达国家还是对发展
4 建议
4.1 认清现状,着眼未来,转变观念,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更要重视人口质量和人口结构:徐州的城乡计划生育政策存在二元化,既 农村 的二孩生育政策比城市宽松,例如在农村,一方是独生子女户结婚,即可生育二孩,而城市里必须是双方都是独生子女才能生育二孩等。这些政策很大程度降低了徐州市城市妇女总和生育率的水平,使得城乡新增人口数量差别加大,导致徐州城市新增人口数量明显少于农村新增人口数量,反过来由于农村 教育 条件、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可及性和 经济 条件较差,其新增人口未来的综合质量明显低于城市新增人口,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 发展 ,也不利于解决未来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的调整是要遵循人口自身 规律 的,是要有前瞻性的。例如现在出生的人口只有在15年或20年以后才能进入劳动力人口的行列,届时如果感到人口过于老化或劳动力不足,再以计划生育来调节将是无济于事的。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构建小康社会也是一个社会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人口质量的重构过程。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文明加快向农村扩散。由于目前是以城镇人口数量作为衡量城市化标准的,所以许多城市政府部门往往会出现通过行政区划的改变,例如“县”改“市”等方法,来提高城市化水平,但是却忽视了城市化发展的质量,忽视了城市化后人口结构、质量和综合素质水平。城市化不能就城市而论城市,应当以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依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提高城市人口的生育率水平,增加高素质人才的“储备”。
不同的生育政策将决定徐州未来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发展趋势。我们不能再以计划经济的眼光来看待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而是要适应社会时代的变化,适时地将计划生育政策纳入到市场经济的大舞台中,调整计划生育的运行机制。同时,要在稳定现行政策的前提下,认真研究未来人口发展态势,有针对性地研究各种可供选择的政策方案。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计划生育政策的积极作用,而将计划生育政策所带来的消极作用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4.2 把现行的追求低生育率的生育政策平稳过渡为“低生育率水平与调控人口年龄结构质量并举”的政策
4.2.1 具体是指高于生育率更替水平的农村地区,应继续搞好控制人口数量的工作,使生育率水平降低到2.0左右;另一方面,对生育率保持较低水平的主城区,则不再是继续维持这样低的生育水平,而是应该采取合理措施,把生育率的上限调控到1.8的合理水平左右,以达到调控人口结构、人口质量的目的,改善出生性别比问题。
4.2.2 为避免回升过快,作为过渡措施,先允许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家庭且只有一个孩子的夫妇再生一个孩子,如响应者过少,再考虑全部放开,让愿意生育者再生一个孩子,当然生育二胎是上限。实际上,受环境污染、结婚年龄越来越迟影响,现在不孕不育的家庭正越来越多,已占12%多;另外受经济条件和社会综合因素影响,城区有生育二胎或多胎意愿的育龄群众比例不高,有的还选择丁克,不要孩子!因此,对计划生育搞得好的徐州城区,合理调整生育政策,总和生育率是不会回升过快的。
参考 文献 :
[1]龚幼龙,严非.社会医学[m].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1:44-45.
[2]徐州市统计局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z].
[3]徐州市统计局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z].
篇5
关键词: 财政支出水平 ;地区差异 ;影响因素
一、序言
我国是一个地区差异明显的发展中大国,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却呈不断扩大趋势,财政支出水平的地区差异矛盾不断突出。
在财政支出差异方面,罗丽英、汤薇(2007)用锡尔系数衡量了三大地区财政支出的差异程度。李凌、卢洪友(2007)揭示1980 年以来我国省际间财政差异的变化趋势, 以及这种变化趋势的影响因素。在财政支出的效应分析方面,曾明、华磊、刘耀彬(2014)从财政自给和转移支付角度进行论证中央转移支付与地区间公共服务等化的关系。曾淑婉、刘向东、张宇(2015),从财政支出的时空效应角度,得出一般预算支出规模越大越有利于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结论。
但是,目前我国学者缺乏对全国各地区财政支出水平的地区差异的研究,而且也很少关于全国各地区财政支出水平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章通过全国2004-2013年的省级截面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考察了我国各地区财政支出水平现实状况和影响因素。
二、计量经济模型假设及设计思路
1、基本假设
根据科学性和数据的可获得性原则,文章以人均财政支出作为被解释变量来衡量全国财政支出水平。
区域经济水平差异是影响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的根本原因。特别是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承担了更多的基本公共服务,其直接后果是经济实力强大的发达地区才有能力承担优越的公共服务供给。因此,文章假设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财政服务水平呈正相关。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认为,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对效率存在重要影响。在集聚机理的作用下,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受人口聚集程度和区域地理位置的影响极大。因此,人口因素和区位因素是影响财政服务水平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人口数量越多,越容易产生集聚效应,财政支出水平越高。因此,文章假设财政服务水平与人口数量存在正向关系。
2、数据来源及变量的数据应用
本文数据来自于《中国财政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及各个省的统计年鉴。收集整理共31个省市数据。
其中被解释变量:财政支付水平,我们用财政支出来表示cz。
解释变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我们用各省的人均GDP来表示,变量为gdp人口数量用省统计年鉴的户籍人口表示,变量为n。最后,文章将区位因素作为虚拟变量引入进来。设东部为D1=1,中部为D2=1
3、计量经济模型的构建
构建财政支出水平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以及区域因素的经济模型
iczi=β0+β1*gdpi+β2*n+β3D1+β4D2+εi
其中,czi表示财政支出水平。β0为截距项,β1、β2、β3、β4分别代表各变量弹性。gdpi、ni分别表示区域经济增长水平、人口数量,D1、D2分别表示东部地区省份、中部地区省份,当D1=D2=0时,代表西部省份。εi表示随机扰动项。
三、全国财政支出水平差异分析
加权变异系数(CV)是对变异系数进行人口加权,以衡量人均财政支出的均等程度或差异程度。其数值介于0与1之间,数值越接近于0,表示财政支出水平地区差异越小;越接近于1,表示财政支出水平地区差异越大。
其计算公式为CV= ∑ N i (yi-y)2 Pi P y ,其中y是全国各年度人均财政支出,yi表示各地区各年度的人均财政支出。P表示全国各年度总人口(户籍人口),pi表示各年度各地区总人口。
通过统计我国2004-2013年的人均财政支出数据,得出我国2004年-2013年的财政支出差异变动趋势。
表一 2004-2013年中国各地区人均财政支出加权变异系数
表一说明2004年以来,全国各地区人均财政支出变异系数不断减小,地区差异呈现收敛状态,而且变异系数减小幅度呈现先递增后递减的倒U型特征。在2004年,全国人均财政支出变异系数高达0.55,随后变异系数呈现加速减小的趋势。2010年,变异系数为0.37,地区差异明显减小。2013年,加权变异系数达到10年来的最小值,为0.35。但是2010年以来,全国各地区人均财政支出减小趋势有所放缓。实证结果表明国家对各地区的财政支出更加均衡,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趋势不断加强。
四、计量经济模型的构建与检验
czi=β0+β1(gdpi)+β2(ni)+β3D1i+β4D2i+εi
(一)、计量经济模型的ols估计:
(1)检验表明,人均gdp、人口数量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检验,统计结果非常显著,区位因素也都通过了0.05的显著性检验。但是截距项P=0.546,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2)①此时β1=0.03,说明人均财政支出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正向关系,符合经济假设。②β2=0.62,说明人口数量与财政支出存在正向关系,人口每增加1个,财政支出就增加0.62个单位,呈现出边际支出递减的规律。③D1、D2都远远小于0,其中D1=-670,说明东部地区的平均财政支出比西部地区平均财政支出规模少了-198-670=868个单位;D2=-564,说明中部地区的财政支出平均比西部地区少了-198-564=762个单位。总体来说我国财政支出西部大于东部,符合经济性检验。
(二)、计量经济模型的经济分析
1、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财政支出规模的重要因素。只有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才有财政支出水平的提高。文中人均gdp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证实了以前学者的结论,也符合我们的经济预期。2、人口规模是影响财政支出非常重要的因素。人口数量前面的系数为0.63小于1,但却与人均财政支出呈现正向关系。其原因是人口规模一方面降低人均财政支出的水平,使得平摊在每个人的财政支出减少。另一方面,人口规模的增加,财政支出的规模随之增加。
3、区位因素是影响财政支出水平的关键因素。我国地区经济差异越来越突出,东西部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财政支出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体现在财政上就是中央对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比重和规模不断扩大,对东部的转移比重越来越少。因此,我国财政支付有区域经济差距的收入分配效应,符合我国所倡导的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结论
文章实证分析我国财政支出水平的地区差异,得出我国地区差异依然很大,但收敛趋势明显。通过计量经济模型研究分析,证实了文章的基本假设。人均gdp对财政支出产生了正的影响,促进了全国各地区财政支出水平的提高;人口数量对财政支出产生了边际小于1的正向影响;中央对西部地区的财政支出规模大于中部和东部。因此,继续加大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国策,提高落后地区的人均gdp比重,提高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密度有利于缩小财政支出水平的区域发展差距。但是,影响财政支出水平的因素有很多,文章难免忽略重要因素的影响。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郭庆旺,贾俊雪,高立.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与地区经济增长,[J].世界经济.2009(12),
[2] 李凌, 卢洪友.我国省级建财政差异趋势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7(8),
[3] 罗丽英,汤薇.我国财政支出地区差异的研究[J].经济研究.2007(12)
[4] 曾明,华磊,刘耀彬.地方财政自给与转移支付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效应,[J]财贸研究.2014(3)
篇6
我国人口问题研究观点综述
根据国家计生委的统计调查,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中国妇女生育水平开始持续下降。总和生育率从1970年的5.81降到1980年的2.31,首次接近更替水平,2000年第五次普查数据显示,中国总和生育率下降到1.30,达到低生育率水平,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基本控制。针对在低生育率水平下,我国21世纪人口问题的核心及人口政策的导向,成为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关于未来人口战略目标的不同观点
就未来人口战略目标而言,目前的主要争论集中在:是否应以减少人口数量为战略目标。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形成了以下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应以减少人口数量为战略目标。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有叶文振(2002)、李小平(2004)等人,他们认为在新的百年里继续有效地减少人口数量依然是我国人口政策必须考虑的主要矛盾和先于一切的大事。理由有三:其一,人均意识与人均资源劣势要求减少人口总量;其二,资本有机构成的潜能,要求减少劳动力供给总量;其三,人均收入水平的加速提高,要求缩减人口总量。最后的结论认为,中国应以减少人口数量为战略目标,在100年后将中国人口降到8-10亿并力争更低,200年后降到3-5亿。与第一种观点截然相反,另外一些学者认为,结构问题已经一跃成为21世纪中国人口问题的核心。宋健(2002)认为人口数量问题成为“笼中之虎”,尽管威猛,却尽在掌握之中,中国人口转变的独特性,造就了中国人口结构问题的独特性,随着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21世纪人口战略目标应该由数量问题转移到结构问题上。持此观点的学者虽然不是很多,但这至少警示人们人口结构问题的严重性。第三种观点认为,统一人口数量与结构、提高人口素质才应成为长期追求的目标。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们从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多方位的寻求平衡发展。李建新(2001)驳斥了“一味追求人口数量减少的观点”,认为在追求减少人口数量过程中所引起的加速年龄结构老化则必然会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他引用中国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变迁的历史事实,论证了“人口数量多少并不决定一个国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命题。蒋正华等人(2000)认为根据中国的国情目前追求最优人口数量是不现实的,当前所做的是将总人口控制在人口最大容量内的前提下,实现人口结构、人口地区分布的合理布局,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学术界在人口战略目标上的激烈辩论,说明中国人口未来长远发展目标的确定是一项异常复杂、困难的任务,需要慎之又慎。
关于有无必要进一步降低生育率的不同观点
在人口总量压力与人口结构压力并存的情形下,能否进一步降低生育率,是学者们关注的另一热点问题。对未来人口目标的不同观点,体现在对于生育政策的走向问题上有不同的见解,归纳起来有三种意向:1)进一步降低生育率,将总和生育率降到1.5甚至1.0以下,并长期保持下去,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人口过多与人均资源长期紧张的问题,这样才可能在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上追赶发达国家;2)稳定目前低生育率,这是人口总量未来能否停止增长并转向负增长,最终实现现代人口转变的关键;3)提高生育率,稳定总和生育率在更替水平2.0左右,是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最优的稳定状态。这些意向最终体现在对生育胎次政策的主张上:1)主张继续推行一孩化,从而进一步扩大独生子女家庭的比例(;叶文振,2002;李小平,2004);2)维持目前的生育胎次政策或稳定总和生育率于1.5~1.8左右(马瀛通,林富德,2000);3)调整现行的胎次政策,扩大二胎比例或逐渐向二胎政策过度(李建新,2000,2001;于学军2000),一方面,对生育率水平特别低的地区(如北京等地生育率已降到1.0以下),应采取措施,刺激生育率回升到更替水平;另一方面对生育率较高地区,通过生育政策把生育率控制在2.0左右的水平上,这样既达到控制人口增长,又达到调控人口数量的目标。以上学者们对未来生育与政策调整问题基本上属于理论探讨,目前尚无严密的计算和论证,对这些调整可能带来的后果也无系统的论述。
关于人口调控的不同观点
从上述的讨论中可看到,无论从我国目前人口数量问题还是结构问题上看,我国的人口是需要进行调控的。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并逐步完善,人口控制机制应如何确定,现行的管理体制有无存在的必要或应向什么方向发展,已倍受关注。在人口调控问题的研究中形成了以下观点:第一,只能由政府计划调控,理由有二:其一,由于市场经济对人口调节的时滞性,即使对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而言,政府对人口的宏观调控也是必不可少;其二,人口的生产不同于物质资料的生产,通过对两种生产的调节机制进行比较分析,认为人口生产并不受劳动力市场供求规律调节,因此人口控制不应该也不可能由市场调节,只能计划生育。第二种观点认为,今后的人口调控应主要通过竞争、劳动力市场等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家庭的生育行为、控制人口数量,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一方面,随着生育率的下降,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边际效应必然出现递减的现象;另一方面,通过对20世纪最后20年来中国妇女生育水平变动的研究,认为近20年来人口发展主要由经济等客观因素所决定,当人口政策符合经济规律的要求时才能起到显著的作用,主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该转变职能,把婚姻、生育之类的私权归还于民。
我国人口问题研究观点述评
我国学术界在上述三方面的人口问题研究中既存在不同的立场和视角,也存在差异显著的推断和论证逻辑。总体来看,各观点均有其合理性与局限性,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人口转变的特殊性及目前我国人口问题的复杂性决定。
一方面,历史上长时期人口快速增长,导致人口基数庞大。人口基数庞大、增加速度快,对中国资源环境能源形成严重的压力。再加上人口运动的惯性和人口再生产自身规律的作用,人口与生态环境的矛盾还会进一步尖锐化,因此人口数量问题是理论界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近几年中国人口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如果按照自然趋势发展,中国现在及未来一段时间内会像许多发达国家一样持续处于人口转变的第二个阶段,但是由于70年代开始实行了较为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发生了快速转变,致使中国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发达国家上百年才完成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这就导致了我国人口结构问题日益突出,使得21世纪中国面临着人口数量及结构的双重压力。
第三,中国人口转变的经济基础不同于发达国家。中国的人口转型是在经济追求高速发展的时期出现的,与工业化几乎同时发生,而欧洲是在工业化完成后的经济高度发达的背景下才出现的。西方发达国家进入人口老龄化时,人均GDP一般在10000美元左右,而中国仅为1000美元,显然,中国的人口的转变缺乏经济基础。
总体而言,对前面提到的人口问题虽然存在不同的观点,但各种观点的争论使人口问题的研究更加全面。具体而言:
在未来人口战略目标上,学术界把人口目标与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并深刻认识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人口问题,找到了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研究的视角更加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性:在确定人口的最大容量及适度人口方面将人口学、经济学、资源环境学等结合起来,跨学科的特点突出;在分析人口结构问题时,选取了改进之后递进式生育预测方法,这种预测方法更适合于中国人口发展的规律。在人口生育政策的导向及人口控制的调节机制上,对人口政策的探讨不再仅限于关注人口数量,而是从多角度多层面去审视人口政策实施的条件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和影响。对于这些方面的探讨,可使未来的人口政策更符合实际,从而能尽可能的缩小负面效应,这是其合理的一面。其不足之处在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城市地区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技术条件与经济条件已经完全成熟,因此全国的人口的生育率水平更多地取决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对我国未来人口研究及人口政策制定的启示
上述针对人口问题的观点,是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我国人口问题而提出的,这些观点对我国未来制定人口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从中得到以下启示:
第一,在不断完善的市场机制下,生育政策应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无论原有的生育政策在过去发挥了多大的作用,但人口政策总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它也只有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才能发挥其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及完善,无论生育政策的导向如何,对生育的调节手段应该发生转变。
第二,生育政策应分地区区别对待。虽然改革和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地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在生育政策的选择与方式上也应有所不同。在上海、广州等地综合生育率低于1.0的地区,特别是佛山(0.55)等超低生育率、经济基础好、思想观念超前的城市,稳定低生育率水平的条件已经完全成熟,应将低生育率稳定机制从政策控制机制向群众自我约束机制转变。在经济基础落后的西部高生育率地区,应深入群众实地调查,确定出与当地实际情况相宜的生育调节方式。
第三,促进人口流动,改变生育观念。在城市总和生育率已经较低且基本稳定的的条件下,控制农村人口成为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关键。而促进人口流动,加快城市化建设不仅是人口向城市的简单的转移,更重要的是人口生活方式、思想意识的转变。发达地区经济条件的引力,与落后地区人口过剩的推力,使得落后地区人口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在流动中改变生育观念,转换生育行为。
参考文献:
1.李小平.论中国人口的百年战略与对策[D].战略与管理,2004
2.叶文振.数量控制:21世纪中国人口生育政策导向[D].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
3.宋健.结构问题是21世纪中国人口的核心问题[D].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
4.蒋正华.面向21世纪的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D].中国人口科学,2000
篇7
[ 考查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例1 人口金字塔是按人口年龄和性别表示人口分布的塔状条形图,下图中甲、乙两国人口金字塔图,读图回答(1)~(2)题。
[女][男][男][女][甲][乙][%][%][%][%][4%][2%][2%][4%][6%][4%][4%][2%][2%][6%][85以上
80~84
75~79
70~74
65~69
60~64
55~59
50~54
45~49
40~44
35~39
30~34
25~29
20~24
15~19
10~14
5~9
0~4][80以上
70~74
60~64
50~54
40~44
30~34
20~24
10~14
0~4]
(1)有关甲、乙两国人口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国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调
B.甲、乙两国人口出生率都高
C.甲国新增人口数量比乙国多
D.甲国人口就业压力比乙国大
(2)甲、乙两国人口问题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
A.甲国严格控制人口迁移数量
B.乙国调整人口生育政策
C.甲国人口数量多,主要发展第一产业
D.乙国严格控制老龄人口数量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特征,读图可知,甲、乙两国人口性别比并没有严重失调,甲国虽然人口出生率高,但由于不知道甲、乙两国人口数量,所以不能说明甲国新增人口数量比乙国多;甲14~24岁人口比重最大,所以甲国人口就业压力比乙国大;甲国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出生率高,所以要采取措施控制人口增长的速度;乙国人口主要是老龄化问题严重,人口年龄结构失衡,所以要调整人口生育政策;由图中信息不能得出甲国人口数量多,因此不能主要发展第一产业,从经济发展规律看,应该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乙国人口老龄化严重,但不可能控制老龄人口增长的数量。
答案 (1)D (2)B
例2 年龄中位数又称中位年龄,是将某区域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列,位于中点的那个人的年龄。年龄在这个人以上的人数和以下的人数相等,下表是2011人类发展报告中四个国家人口中位年龄表。据此回答(1)~(2)题。
[国家\&日本\&美利坚合众国\&中国\&刚果民主共和国\&人口年龄
中位数(岁)\&44.7\&36.9\&34.5\&16.7\&]
(1)四个国家中( )
A.日本比中国老龄人口多
B.美国人口平均年龄为36.9岁
C.日本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
D.刚果民主共和国年轻人最多
(2)有关年龄中位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年龄中位数的变化随时间减少
B.美国年龄中位数增加速度比中国快
C.它的变化只反映人口数量的变化
D.它向上移动反映了人口老龄化的过程
解析 日本国人口平均年龄中位数最大,老龄人口比重大,是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由于人口总数量比中国少,所以老龄人口数量比中国少;美国人口平均年龄中位数是36.9岁,不是人口平均年龄为36.9岁;刚果民主共和国是人口平均年龄中位数最小,由于人口总数量的关系,不是年轻人口最多的国家。一般来说年龄中位数的变化随时间增加,它向上移动反映了人口老龄化的过程;由于美国人口出生率比中国高,加上人口迁移的影响,美国年龄中位数增加速度比中国慢;年龄中位数的变化的反映了人口数量的变化,也反映了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答案 (1)C (2)D
点拨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生存条件的改善导致了死亡率的下降,因此,转变首先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然后出生率下降,最终二者均达到较低水平,完成转变过程。
[ 考查人口迁移与环境]
例3 下图表示1998~2008年期间,甲、乙、丙、丁四个城市人口变动统计情况(人口迁移差额率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图完成(1)~(2)题。
[人口迁移差额率(‰)][甲][乙][丙][丁][人口自然增长率(‰)][5][-5][-5][5] [O]
(1)下列关于四条曲线的描述,最合理的是( )
A. 甲城市人口增长速度日趋缓慢
B. 乙城市人口问题最严峻
C. 丙城市人口总量不断增加
D. 丁城市的工业化水平最低
(2)与我国东部沿海城市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变动情形最相似的是( )
A. 甲城市 B. 乙城市
C. 丙城市 D. 丁城市
解析 读图可知,甲城市人口迁移差额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越来越大,所以甲城市人口增长速度日趋加快;乙城市人口迁移差额逐渐减小,但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加大,所以人口数量与年龄化问题并不严重;丙城市人口迁移差额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但二者的和大于0,所以人口总量还在不断增加;丁城市人口迁移差额不断上升,人口自然增长率都不断下降,说明城市工业化速度加快,城市工业化水平高。我国东南沿海城市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有区位优势,工业化速度快,大量吸引人口;由于经济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自然增长下降,所以丁城市最符合。
答案 (1)C (2)D
例4 下图是某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净迁入率的变化示意图,回答(1)~(2)题。
[-2] [1992][1995][1998][2001][2004][2007][2010][2013][净迁入率(%)][自然增长率(%)][-1][-1][1][2][1 2 3 4 5] [O]
(1)该地区( )
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人口迁移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口老龄化
C.自然要素是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
D.可能从2010年开始产业结构调整
(2)图示时期( )
A.2010年是人口总量最多的年份
B.2001年自然增长人口比迁入人口多
C.人口总量从1995年开始增加
D.2004年自然增长率和净迁入率相同
解析 读图可知,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由于迁入人口多为青壮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老龄化;影响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从2010年开始,人口迁移入率开始下降,说明该市劳动力密集产业开始调整。从1992年到199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没有变化,但人口净迁入率为负数,且大于人口自然增长率,所以人口减少,到199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净迁入率持平,所以人口总数最少,此后人口迁入率上升,人口总量开始增长;2004年以后人口增长主要是人口迁移导致的;2010年虽然人口迁入率下降,由于目前人口净迁入率大于人口自然增长率,所以人口数量增长。
答案 (1)D (2)C
点拨 人口曲线图判读方法:一是读轴,即明确横轴、纵轴各表示的是什么要素,弄清楚含义,做到读图识变量;二是看线,主要是看各曲线变化趋势,曲线变化说明了什么,做到看线理关系;三是抓点,即抓住曲线上的一些特殊点,如极值点,起止点等,这些特殊点通常是解题的突破口,做到抓点求突破。
[ 考查人口问题]
例5 劳动参与率是用来衡量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状况的指标,劳动参与率=(有工作人数+目前正在找工作人数)/(16岁~64岁人口)×100%,下图是我国劳动参与率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
[年龄组(岁)][劳动参与率(%)][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16~19][20~24][25~29][30~34][35~39][40~44][45~49][50~54][55~59][60~64] [2000年][2010年]
(1)我国劳动参与率( )
A.劳动参与率变化说明劳动者受教育年限延长
B.随着人口年龄的增长劳动参与率呈下降趋势
C.45岁后劳动参与率下降与人口死亡率关系密切
D.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人口严重不足
(2)随着人口变化与经济的发展,我国未来( )
A.45岁相对高龄劳动人口劳动参与率降低
B.劳动参与率达到高峰的年龄可能推迟
C.64岁后高龄劳动者参与率可能不会变化
D.第一、二产业将决定劳动参与率的大小
解析 读图可知,从2000年到2010年30岁以前劳动参与率明显降低,说明劳动者受教育年限延长;从16岁开始随着人口年龄的增长劳动参与率呈上升趋势;45岁后劳动参与率下降是人口自然特征的反映,并不是人口死亡率导致的;目前我国还没有出现劳动力人口严重不足现象。随着人口变化与经济的发展,人口出生率下降,我国未来45岁相对高龄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参与率会上升;劳动参与率达到高峰的年龄可能推迟;64岁后高龄劳动参与率可能会有所上升;经济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引导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再向第三产业梯次转移,形成劳动力产业分布呈现第一产业减少,二、三产业增加的趋势,所以不是第一、二产业的决定劳动力参与率的大小。
答案 (1)A (2)B
篇8
关键词 县城经济增长;资源承载能力;实证分析
瑶族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之一。为了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中央政府在广西瑶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先后成立了金秀瑶族自治县(1952年5月28日)、都安瑶族自治县(1955年12月15日)、巴马瑶族自治县(1956年2月6日)、富川瑶族自治县(1984年1月1日)、大化瑶族自治县(1987年12月23日)、恭城瑶族自治县(1990年10月15日),成为一级民族自治地方。全国12个瑶族自治县,广西占6个。广西的瑶族人口50%集中居住在金秀、都安、巴马、富川、大化和恭城瑶族自治县,恭城县瑶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最高,为15%。上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全面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使广西瑶族地区进入经济不断加快发展的新时代。20多年来,各县国民经济以超常的速度增长,人民生活发生很大的变化。这是广西瑶族地区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好的时期。
但是,广西瑶族地区自然资源、经济社会资源差异较大,不仅表现在各县经济总量的差距,2005年恭城县GDP为22.75亿元,高于金秀县15.5亿元;更主要表现在各县域人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上的差距,2005年恭城县人均GDP是都安县的3.3倍,农民人均收入是巴马县的1.67倍。显然,缩小县域之间的差距,促进瑶族地区协调发展,让100多万瑶族群众脱贫致富,享有温饱甚至是小康的生活,这是广西瑶族地区发展的最终目的。考虑到广西各瑶族自治县的历史沿革、现状和统筹发展的要求,综合运用经济学理论对各县的资源承载能力进行评估,这对于促进广西瑶族地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广西瑶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使广西金秀、都安、巴马、富川、大化和恭城瑶族自治县从长期缓慢增长的状态中走出来,显示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局面。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地经济社会取得了较大的成就,这是广西瑶族地区发展史上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
1978年以来,各县经济增长快,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民族经济实力日益增强。2005年,都安、巴马、大化、恭城、富川、金秀县国内生产总值为92,57亿元,人均GDP为5019元,排在前位的有恭城县(8089元)、富川县(6320元),恭城县基本上接近广西(8311元)的平均水平。总体上看,瑶族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出较好的格局(表1)。
为了反映瑶族地区经济增长情况,以下选择1990~2005年广西公布的统计数据,分析瑶族地区经济增长的历程。
图1反映出以下的事实:
1、国民经济总量不断扩大
1990年以来瑶族地区经济建设力度大,经济总量逐年增加。按1990年不变价计,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比1990年增长了2.82倍,经济总量的扩大,是改革开放以来瑶族地区经济保持不断加速增长取得的。恭城、大化、富川和都安县经济总量增加的幅度较大,恭城2005年比1990年增长了3.83倍;金秀和巴马县经济总量增加的幅度较小,金秀2005年比1990年增长了2.27倍,各县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为今后瑶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基础。
2、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快
1990~2005年,瑶族地区GDP年平均增长10.3%。增长速度最高的年份是1995年。增长24.8%。最低年份是1998年,增长3.7%;“十五”时期平均增速达到8.09%,高于“九五”时期0,36个百分点。2000年以后,平均增速为两位数的只有恭城县,为10.4%,金秀县(9.87%)、巴马县(8.46%)、富川县(8.14%)在“十五”时期经济增长速度也比较快。
3、经济增长过程呈现波动性
根据经济增长的波动规律,对15年瑶族地区经济增长的各阶段进行分析,经济增长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90~1995年为经济快速增长阶段,GDP年均增速16.3%,出现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幅增加,1995年比1990年增长1.4倍;1996~2000年为经济增长下滑阶段,在当时亚洲金融危机等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的影响下,瑶族地区GDP增长速度与全区一样都出现了滑坡,而这几年固定资产年均仅增长2.3%;2001~2005年为经济持续增长阶段,年均增速为7.3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7%,在投资强力推动下,各县经济开始回升,2001年开始出现经济增长的拐点,此后,县域经济重新走上了新的发展轨道,但要恢复到1995年的最高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
4、人均GDP增长稍慢于GDP增长速度
在发展过程中,人均GDP增长基本上慢于GDP的增长速度。“八五”、“九五”和“十五”时期人均GDP分别比同期GDP增长率低0.69个百分点、0.3个百分点和0.4个百分点。分年度看,1997年人均GDP增长率与同年GDP增长率的差额达到1.44个百分点,2005年接近1个百分点。这种现象与瑶族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有关。近几年,瑶族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步上升,2005年与1999年相比,6个瑶族自治县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动情况为,金秀(+2.49‰)、巴马(+2.35‰)、恭城(+1.44‰)、都安(+1.36‰)、富川(+0.47‰)、大化(+0.35‰),显然,瑶族地区面临人口加快增长的压力。
二、相对资源承载能力评估理论及方法
资源承载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尤其是对于经济贫困和生态贫困重叠的广西瑶族地区来讲,其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控制在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内,这样才能通过资源的持续利用、环境的明显改善,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1、资源承载力的理论
资源承载能力是指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在合理限度内对该空间内人口所能容纳的极限量,以及该空间环境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的阈值。一个地区能够容纳多少人口并不取决于当地的幅员大小,而是取决于当地的资源能够承载多少人的生存和发展。以下我们主要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评估方法对瑶族地区进行评估。
关于相对资源承载能力的理论解释。国内外资源承载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领域,其中又以土地资源承载力(土地资源人口承载量)的研究时间长、成果多。该类研究以土地资源一食物生产一人均消费一可承载人口为主线。随着形势发展变化,仅考虑自然资源(土地、水和关键矿产资源等),这样来理解资源的概念有失偏狭。在经
济全球一体化下,各区域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封闭的系统,区域之间资源的相互依赖性和互补性日益增强,区域内外的资源流通和交流逐渐增多,以至于一定区域内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对区域内已有自然资源存量的依赖性越来越低,从而不断扩展资源承载力中资源的范围。从属性上看,资源应是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
2、相对资源承载力评估方法
近年来,国内有学者提出了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即在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中,选取一个比具体研究区域更大的一个或数个参照区作为对比标准,根据参照区的人均资源拥有量、消费量以及研究区域的资源存量,来计算出研究区域的各类相对资源承载力。
3、瑶族地区资源承载能力分析框架
瑶族地区资源承载能力分析框架设计如下:
(1)将瑶族地区作为一个研究区与参照区进行对比,计算相对意义上的资源在瑶族地区可承载的适度人口数量,以此得到瑶族地区经济资源承载能力的总体状况;
(2)分析恭城、富川、巴马、都安、大化县1995~2005年相对资源承载力及其演变。
三、瑶族地区相对资源承载能力评估分析
进入新世纪新的发展阶段,瑶族地区必须加快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民族经济,才不至于影响广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加快发展,要求我们必须着重解决好两方面的重大问题和矛盾:一是经济建设对资源、生态的压力与破坏;二是资源、生态保护对经济建设的持续支撑。实质上这两个问题都可以归结为资源承载力问题,即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的支撑能力。因此,分析评估广西瑶族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以下从总体上分析瑶族地区的相对资源承载力,再进一步分析恭城、富川、巴马、都安、大化县相对资源承载力及其演变,以期达到研究的目的。
1、瑶族地区相对资源承载力评估
广西6个瑶族自治县分属于桂林、贺州、来宾、河池4个地级市,显然,把瑶族自治地方作为一个研究区,是一个国土空间分隔、跨地区的地域系统。研究区最为明显的特征是开放性,即研究区与周边地区的关系密切,资源的流通和交换频繁,经济上的依赖性和互补性较强。研究区另一个重要特征是为我国瑶族人口聚居地区,是一级瑶族自治地方。民族问题是首要的问题。瑶族地区的开放性、民族性,需要我们从更大区域的视角来研究其资源承载力。
在分析瑶族地区相对资源承载力时,考虑到研究区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空间分布的特殊性,对参照区的选择应讲求合理性,参照区比具体研究区域的范围更大,参照区与研究区之间具有可比性、可评估性。据此,我们选择了广西12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作为参照区,根据参照区的人均资源拥有量、消费量以及研究区域的资源存量,来计算出研究区域的各类相对资源承载力。
由表2可知,瑶族地区相对资源承载力存在着区域差异,大体上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恭城、金秀、富川县为综合承载力富余的县域。
2005年,恭城县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为54.8万人,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为33.2万人,其综合承载力为44.0万人,实际人口为28.2万人,该县可多承载的人口占实际人口的56.0%,意味着恭城县为瑶族地区相对资源承载能力富余程度最高的县域。
富川县土地资源可承载的人口数量与实际人口的比值处于临界状态,但经济资源可承载的人口数量与实际人口的比值却是富余的,经济承载力比资源承载力富余较多,其综合承载力也处于富余状态,这表明富川县经济发展条件较好。
金秀县可承载人口数量与实际人口数量的比值为1.3,应该是属于相对资源综合承载力富余县域。金秀县土地资源承载力大,有6.9万人口数目的富余,经济资源承载力富余2.4万人,综合承载力则富余3.6万人。早在1982年金秀大瑶山就成为国家自然保护区,1987年自治区政府成立了广西大瑶山水源林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通过立法。把森林资源保护纳入法制轨道,全面实行封山育林。经过20多年的强制性保护,使得金秀拥有十分丰富的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达到87%以上,使金秀县自然资源承载力大于经济资源承载力。
另一类是都安、巴马、大化县为相对资源综合承载力超载地区。
巴马县、大化县的超载人口与实际人口的比值(超载指数)分别为20.5%和15.4%,均没有超过25%,属于轻度超载地区;而都安县的这一比值为27.9%。属于严重超载地区。石山县普遍存在土地资源质量差、耕地薄瘠、易涝易旱者多、保水田很少的问题。这里石漠化发生率高,石漠化加剧了大石山区生态环境恶化,这种生态贫困必将导致瑶族自治地方的绝对贫困。在环境恶劣和人口增长的双重压力下,为了生存的需要瑶族群众采取原始落后的经济开发方式,使得大石山区自然生态环境继续遭到破坏,进一步加剧了这类地区的贫困程度,且积重难返,从而使地区贫困和生态贫困陷入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
2、各县相对资源承载能力及其演变
依据上述理论和方法,进一步分析1995~2005年恭城、富川、巴马、都安、大化县相对资源承载力及其演变。
(1)恭城、富川瑶族自治县相对资源承载力及其演变。1995~2005年,恭城、富川县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综合资源承载力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一是从土地资源承载力来看,1995年恭城、富川县土地资源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分别为29.7万人和28.5万人,2000年分别上升到30.1万人和28.7万人。2005年则达33.2万人和31.5万人。土地资源的承载力在“九五”时期表现为缓慢上升,到了“十五”时期出现了加速上升的态势,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参照区人口变动过大,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左右,而恭城、富川县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保持在5‰,从而使得其土地资源的承载力上升。
二是从经济资源承载力来看,经济资源的承载能力大大高于土地资源的承载能力,1995年恭城、富川县经济资源承载力分别为44.8万人和28.5万人,2000年分别上升到48.4万人和44.3万人,2005年分别为54.8万人和45.2万人,尤其是恭城县经济资源承载力呈现强富余状态。近10年来,恭城、富川县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对综合承载力的贡献超过了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这得益于这两县坚持不懈地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县域经济实现了快速积累和扩张,到2005年,恭城县GDP为广西瑶族地区的24.59%,而该县人口仅占地区总人口13.88%。
三是从综合承载力来看,该区综合承载力呈现富余状态,且综合承载力不断上升,经济资源承载力对其综合承载力的贡献为60%强,远远大于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贡献(30%)。
(2)巴马、都安、大化县相对资源承载力及其演变。1995~2005年,巴马、都安、大化县相对土
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均为超载状态,致使综合资源承载力呈现为超载状态。
一是从土地资源承载力来看,巴马县土地资源承载力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为16.5万人,2000年下降为15.9万人,2005年再降为15.5万人;都安县土地资源承载力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为56.3万人,2000年下降为55.9万人,2005年下降为54.5万人;大化县土地资源承载力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为26.7万人,2000年下降为26.1万人,2005年下降为25.5万人。近10年来巴马、都安、大化县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均处于超载状态,2005年三县土地资源承载力分别超载8.8万人、8.7万人和16.5万人,表明三县实际人口数量高于土地资源承载力。
二是从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来看,巴马县经济资源承载力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为22.6万人,2000年上升为23.4万人,2005年上升为23.1万人;都安县经济资源承载力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为36.3万人。2000年下降为35.1万人,2005年上升为36.7万人;大化县经济资源承载力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为36.9万人,2000年上升为26.1万人,2005年上升为45.6万人。近10年来巴马、都安、大化县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均处于超载状态,其中以都安县最明显:1995年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超载24.42万人,2000年超载25.7万人,2005年超载26.5万人。虽然都安县经济资源承载力逐年上升,但超载状态仍然严重。
三是从综合承载力来看,近10年来巴马县、大化县综合承载力从严重超载状态逐步过渡到超载状态,都安县综合承载力超载状态却日益加重。巴马、都安、大化县经济资源承载力对其综合承载力的贡献与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贡献相比稍高一些,大约高出10%左右。制约三县综合承载能力的主要是土地资源承载力,现实中反映在人地矛盾高度紧张上。在生态环境恶劣、土地资源贫乏的大石山区,土地等资源浪费现象主要表现为:一是刀耕火种,广种薄收使土地资源严重消费;--是乱砍滥伐,重伐轻种,使森林资源严重破坏;三是陡坡耕种,粗放耕作,使水土严重流失;四是缺乏利用,效率低下,使各种资源浪费严重。特别是近年来,经济建设偏重于铺新摊子、上新项目,几乎每个县都设立一两个工业开发区,沿公路线的乡镇纷纷搞起各式各样的“经济带”。这使得本来不丰富的耕地资源、水资源成为瓶颈。瑶族贫困县一方面资源相对缺乏,另一方面却大量浪费资源,过度的资源开发及浪费给生态环境带来压力和破坏,最终危及山区瑶族群众的生存和发展。
四、问题与启示
1、人口多是瑶族地区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
从以上分析得知,都安、巴马、大化县的综合承载力远远小于实际人口数量,呈现超载状态,其中,都安县超载指数为27.9%,大于25%的评估值,是严重超载地区。至少可以这样认为,广西瑶族地区有50%的县域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综合承载力始终不足问题,人口一直处于超载状态或严重超载状态。因此说,人口多是瑶族地区面临的首要问题,人口多、素质低,且人口贫困程度深是制约瑶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瑶族地区人地矛盾日益尖锐,尤其是大石山区呈现出高度紧张的人地关系。部分县域土地资源承载力虽为富余状态,但实际上瑶族地区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地表渗漏性强,土层瘠薄,生态敏感度高,水土流失量大,致使粮食生产水平很低。在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都与瑶族地区对人口的承载能力超过负荷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推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2、经济落后是瑶族地区一个更重要的问题
2005年,经济资源承载力呈富余状态的县域有金秀、恭城、富川县,呈超载状态的县域有巴马、都安、大化县。然而,尽管经济资源承载力呈富余状态,但金秀、富川县的经济资源承载力与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差距较小,这表明经济资源承载力还是相对不足的。分析瑶族自治县经济发展情况,2005年瑶族县人均GDP为5019元,仅相当于广西的60%;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为1913.65万元,仅相当于广西的53.27%;人均财政收入为351.59万元,仅相当于广西的36.42%。“十五”时期瑶族自治县GDP年均增长速度低于10%,而广西同期GDP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0.6%。由此说明,瑶族地区必须扩大经济总量,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增强经济资源承载能力。再以恭城瑶族自治县为例,1995~2005年,恭城土地资源承载力从29.7万人上升到33.2万人,而经济资源承载力则从44.8万人上升到54.8万人,经济资源承载力远远超过其土地资源承载力,其综合承载力比值为1.56,恭城县综合承载力处于富余状态,这与其较高的经济资源承载能力不无关系。因此,增强瑶族地区经济资源承载能力,必须大力发展经济。
篇9
环境人口容量又称为环境人口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环境下,一个地区所能抚养的最多人口数,也称最大的抚养能力或负荷能力,主要研究的是一个地区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则是在满足人们最佳营养或消费水平的条件下,环境所供养的最适宜人口数量或理想人口规模。前者强调的是一个地区的资源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极限人口)。后者强调的是在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和在能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的适度人口(最佳人口)。一般来说,人口合理容量小于环境人口容量。
二、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制约因素
1.资源丰富程度。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人类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就越多。资源种类繁多,在进行环境人口容量估计时往往主要考虑的是人类生存所必须依赖的某一种或几种资源持续供养的人口数,作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
2.科技发展水平。人类社会获得资源的数量,与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科技通过影响资源的开发影响环境人口容量。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将不断发现新资源,探索资源的最新利用方法、手段,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一般来说,科技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3.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由于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并不相同,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也在不断变化。确定具有什么样的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不同的消费水平,就会有与之相对应的环境人口容量。生活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4.地区的开放程度。如果一地区是封闭的,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取决于本地的各种资源和其他条件,会受到较大的限制。而对外开放的地区,由于外部资源和其他有利条件得到利用,其人口容量就会比封闭时大得多。地区开放程度越大,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5.环境的地域范围。一般地域范围大,区域内各类资源数量、种类相当丰富,环境的承载能力大,则容纳的人口数量相对较多;反之,则容纳的人口数量相对较少。
三、环境人口容量的特点
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不确定,时期不同,制约因素必然发生变化,导致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从而使得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使它不是一个具体明确的数值,而是一个取值范围或估计值。但是在具体时期,假定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不变(实际上是变化不大),可以对环境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的估计,称之为相对确定性,如根据与人们生活密切的基本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等,可大致估算出一定时期的环境人口容量值。
四、如何理解合理人口容量
首先,明确自然环境的优劣对合理人口容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其次,理解地域的开放程度对合理人口的影响。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资源的互补可以大大提高一个地区的人口容量,而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由于某种资源的匮乏会使得这一地域的人口容量大大降低。生产力愈发达、交通愈便利,人类利用系统外资源的能力就愈强,人口容量就愈大。第三,正确理解人口容量的相对性。
①环境一旦变化,则该地区的合理人口容量也将发生相应的波动。
②人类科技水平的提高,一方面会减少人们对环境的依赖,提高合理人口容量;但另一方面因人们对较高生活质量的追求,消费需求也会不断提高,当人们的实际消费水平超过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时,合理人口容量就会降低。
③一个地区短期内的人口容量会高于保证其长期发展的人口容量,因此短期内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会造成未来人口合理容量的降低。
④不同的分配方式将导致人口合理容量的差别,一个平均分配资源和财富的社会,人口合理容量无疑大于一个贫富悬殊的社会。
篇10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全国房地产市场都呈现出高涨势态,从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来看,影响市场需求的主要经济因素可包括城镇人口数以及居民可支配收入。对于西部地区房地产市场的研究,本文先从该地区的两个主要经济指标入手,对其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以观察房地产市场的需求状况。
关键词:西部;房地产;经济指标
1. 概论
从我国政府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的各项发展都受到国家的高度关注和各方面的大力支持,西部地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状况也成为我们研究的主要方向。
所以,对于西部地区房地产市场的研究,本文先从西部各省份最基本的经济指标入手,选择城镇人口数量,地区生产总值以及家庭可支配收入作为该研究对象,来反应市场所能接受并承担的房地产产品的需求量。对该两个研究数据运用图标结合比较分析的方法,观察研究西部地区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区域差异,并提出西部地区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建设性意见,使得市场有效发展。
2. 城镇人口数比较分析
从对房地产市场的各项研究中,专家学者把房地产需求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所带来的正常居住需求;第二类便是投机需求。本文选取城镇人口数量为研究对象,从市场的正常需求来研究市场的发展状况。
由于2000年2001年人口为当年人口普查推算数,其余年份人口为年度人口抽样调查推算数据,直到2005年起,个地区人口数据统一为常住人口口径。因此,为统一比较分析,我们的研究数据采用了05年到12年西部地区各省份城镇人口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四川省近10年来一直为西部地区人口大省,根据数据年份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四川省一直处于西部第一,并与其他省份差价逐渐拉大,从05年2710万人口增长到2012年的3516万;省处于最低,每年增长量仅1-2万人,年增长率也仅有1%-3%,城市人口增长缓慢, 12年总城镇人口数量仅为70万,与其他省份相差甚远;除了以外,处于最低水平的省份还有青海和宁夏两省,城镇人口数也仅有300万人左右;其次为新疆,甘肃,到12年统计数据截止,其人口数量都在1000万人口以下。其余西部省份——贵州,内蒙,重庆,云南,陕西和广西6省份,城镇人口数为1000万到2000万之间。
3. GDP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较分析
我们选取西部各地区年度生产总值以及该地区的城镇人口可支配收入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从发展趋势可以看出四川省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也一直处于第一位置,并逐年呈现增加态势,从03年5333亿元持续上涨达到12年的23872亿元,10年间总增长额达到348%,07年以后增长趋势加快,从11和12年发展趋势来看,经济持续发展;,青海,宁夏三省在西部地区生产总值中居末位,最低。其余8个省份12年地区生产总值先后排名份依次为内蒙15880亿元,陕西14453亿元,广西13035亿元,重庆11409亿元,云南10309亿元,处于中等位置,整体均处于向上增长趋势,09和10年两年间增长幅度最大,发展最快,但增长幅度在11年后有所放缓,也符合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趋势;经济发展处于中下位的为新疆,12年地区生产总值仅为7505亿元,贵州6852亿元和甘肃5650亿元,这三个省份,虽然与最低的三省有一定差距,但仍处于缓慢增长阶段,经济发达程度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属于经济发展初期阶段。
除了地区生产总值数据分析,我们还搜集了西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02年到13年的数据,从图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趋势图。我们可以看到,从整体发展趋势来看,12省份均为指数缓慢上升趋势,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12年达到西部地区最高值,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3150.3元,其次为重庆市22968.1元,最低为甘肃,仅有17156.9元,最高与最低两省相差达到5418.9元;其余省份均处于18000-20000之间,如果按照月份平均来算,西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月也仅有1500元。
由以上数据分析可见,西部地区整体发展水平仍处于初级低等阶段,虽然有部分省市地区发展较快,平均水平也相对较高,如四川,重庆两省,但也有很多欠发达地区,如,青海,贵州等省,对于西部地区总体发展趋势,与其他地区相比,仍然呈现出区域分布不均匀,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态。
4. 结论
结合上述西部地区三个主要经济指标:城镇人口数,地区生产总值以及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历年数据分析,由于区域分布不均匀,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出现,我们可以大致把西部各省份对于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不同状态划分以下为4类:
第一类:有较大的需求空间,且具有消费能力
综合对比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四川省为人口大省,地区生产总值也为西部最高,但其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却没有达到西部最高,从四川省目前的经济状态分析,其处于经济发展对房地产有足够的需求水平较高,且有该需求的消费能力,但是对于房地产市场的供给来说,中低档房地产供给应该占据大多数消费群体。
同时,重庆在西部地区,也属于中上等发展城市,而且人口数量较多,有很大的潜在需求市场。
第二类:有一定的需求空间,但消费能力有待发展
划分为第二类的地区有贵州,广西,陕西,云南四大省份,根据以上数据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他们所具有的几个相同特征:1.经济水平有待发展,整体经济水平不高,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其他中东部地区相对较少,偏中下水平;2. 由于人口的持续增长,对住房存在潜在的需求,但由于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低,对房地产市场的需求主要以中低住房为主,中高档住房以及投机需求较少。
第三类:需求空间较少,但相对具有较高消费能力
该类只把内蒙古一个地区划为一类,主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其地区人口稀少,但是相对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该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多,属于地广人稀资金充裕的地区,我们认为该地区对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可以从中国高档住房供应入手,但由于人数量的限制,供应量不宜太大。
第四类:需求较少,经济欠发达
最后一类地区包括经济欠发达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五个省份,该类地区主要存在人口稀少,对房地产的相对需求也少的同时,地区生产总值偏低,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低,每有满足自身住房需求的水平,对房地产市场的需求甚少,还处于初期有待发展阶段。
由于西部地区各因素的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居民人口对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有所不同,呈现出高度的地区差异,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地段的房地产市场发展,我们需要分类分别处理,对于仅有的数据分析,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日清、杨海平.房地产市场研究综述[J].华北金融,2010.
[2] 蔡穗声、王幼松.中国房地产市场地区差异分析[J].房地产市场,2004.
[3] 靳允彤.试论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J].行业研究,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