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的起源范文
时间:2023-11-30 17:46: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土木工程的起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混凝土 模板裂缝 原因
引 言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钢筋混凝土桥梁在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之产生的病害问题也日益尖锐。病害的表现形式多样,引发原因也不相同。本文对模板引起的混凝土桥梁病害和混凝土桥梁中最常见病害形式――裂缝的引发原因及破坏机理进行讨论,并提出一定的防治措施。
模板引起的桥梁病害
模板工程是为混凝土成型用的模板及支架的设计、安装、拆除等一系列技术工作和完成实体的总称。桥梁外观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板的质量,模板的制作、安装质量是关键,混凝土的平整度、光洁度、色差度都与模板直接相关,如模板不平顺,板缝不严密,发生渗水、漏浆,甚至支架松动,模板跑模、变形等都将引起混凝土质量不良或外观粗糙现象。
模板原因造成的病害现阶段不能得到彻底根除,只能预防和采取补救措施。以下就是模板产生的桥梁病害和相应处理方法进行分析。
1.1病害形式及成因
1.1.1麻面
麻面是指混凝土表面上呈现出无数绿豆般大小的不规则小凹点。直径通常不大于5mm。 由于钢筋密集,混凝土振捣不足,气泡未完全排出,部分气泡残留在混凝土与模板之间;新拌混凝土浇筑入模后,停留时间过长,振捣时已有部分凝固;浇筑前没有在模板上撒水湿润,或湿润不足,混凝土的水分被模板吸去、钢模隔离剂涂刷不匀,排气不畅;模板拼缝漏浆,靠近拼缝的构件表面浆少;模板表面未清理干净,附有水泥浆渣等杂
蜂窝
是指混凝土表面无水泥浆,骨料间有空隙存在,形成数量或多或少的窟窿,大小如蜂窝,形状不规则,露出石子深度大于5mm,深度不漏主筋,可能漏箍筋。模板漏浆,加上振捣过度,漏浆严重;混凝土塌落度偏小,加上激振力不足或漏振;混凝土浇筑方法不当,没有采用带浆法下料和赶浆法振捣;混凝土搅拌与振捣不足,使混凝土不均匀,不密实,造成局部砂浆过少。
1.1.3孔洞、狗洞
孔洞是指混凝土表面有超过保护层厚度,但不超出截面尺寸1/3的缺陷,结构内存在着空隙,局部或部分没有混凝土,狗洞是指内外模板距离狭窄,振捣困难。骨料粒径过大,腹板钢筋过密,造成混凝土下料中被钢筋和抽拔管卡住,下部形成孔洞;混凝土流动性差,或混凝土成分出现离析,粗骨料同时集中到一起,造成混凝土浇筑不畅;未按浇筑顺序振捣,造成漏振点;没有分层浇筑,或分层过厚,使下部混凝土振捣作用半径达不到,形成松散状态;水泥结块、骨料中含有冰块、泥块等杂物。
1.1.4“烂边”和“烂根”
烂边”和“烂根”主要是由于模板拼缝不严密、接缝处止浆不好,模板下底边与台座包边角钢结合不紧密,振捣时混凝土表面失浆造成。漏浆较少时边角出现“毛边”,漏浆严重出现混凝土蜂窝麻面。模板底部未留置清扫口或浇筑前未清理干净;另外附着式振捣器布置过密、过低、太靠近拼缝也是造成梁“烂边”和“烂根”的一个原因。
1.1.5 错台、跑模
模板拼缝经反复拆装企口变形严重或支模时模板垂直度控制的不好,相邻两块模板本身嵌缝;相邻两块模板对拉螺杆松紧程度不一,模板激振后涨开程度不一;混凝土侧压力比较大;拉杆滑丝、螺母丝扣有损伤,激振过程中出现螺母脱丝。
1.1.6切角
切角指梁张拉起拱后,梁端头马蹄底边混凝土发生斜截面破坏后掉角。
1.1.7 裂缝、掉角
一些工程中因模板材料缺少,为加快模板周转速度,往往在混凝土尚未达到拆模强度要求时间就进行模板拆除,这样做不安全,也不能保证工程质量。拆模过程中模板对构件冲击或集中堆载,也可导致混凝土构件出现裂缝。
1.2 防治措施
1.2.1支立模板
混凝土的外观即外露面的形成直接取决于模板,而模板的选择和支立质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外观,如果模板本身质量低劣,生锈变形,加之支立不规范,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蜂窝、麻面、表面无光泽、跑模等外观缺陷。施工中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控制:
(1)模板要选择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不易变形、表面光洁的板材,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有明显挠曲和变形。混凝土外露面的模板板面适合采用胶合板或钢模板。
(2)对大面积的混凝土,适合选择模数少、单块表面积较大的模板拼装,这样可以减少模板的拼缝数量,从而减少混凝土表面的错台和不平整现象。
(3)模板拼缝要保证搭接平顺、严密,不能错台和大的缝隙,对于局部缝隙难以整合的地方要加贴胶条,保证不漏浆。
(4)支架必须稳定、坚固,可以抵抗施工中偶然发生的冲撞和振动。支架立柱要安装在有足够承载力的地基上,保证浇筑混凝土后不发生超过设计规定的允许沉降量。对于蹬立在土地上的支架,做好排水措施,防止雨水浸软土体导致支撑松动。
(5)支架在模板背面的支撑要分布合理,两模板拼缝处可用木条垫平再加以支撑,防止浇筑振捣过程中模板错动,形成错台。转贴
1.2.2涂脱模剂
(1)脱模剂最好选用干净的机油、色拉油或市场上出售的专用脱模剂,其脱模效果远远好于一般调配的脱模剂。
(2)脱模剂涂抹时间最好在立模前30分钟涂抹完毕并加以保护,防止污染。要均匀涂抹,厚度一致,不能有漏涂、沾有污渍和滴流现象。
(3)脱模剂不可随意更换,要始终固定使用同一种,减少色泽差异。
1.2.3混凝土浇筑
(1)在浇筑时对混凝土表面操作仔细周到,使砂浆紧贴模板,以使混凝土表面光滑、无水囊、气囊或蜂窝。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不应超过30cm。浇筑要连续不间断,以防间隔时间过长形成断层纹。
(2)浇筑混凝土期间,必须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体等稳定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
(3)混凝土初凝后,模板不得振动,伸出的钢筋不可承受任何外力。
1.2.4 混凝土捣实
(1)不能在模板内利用振捣器使混凝土长距离流动,以致引起离析。混凝土振捣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冒气泡、翻浆、表面平坦。
(2)浇筑前检查模板拼缝,对可能漏浆的缝,设法封堵;模板表面清理干净,隔离剂应涂刷均匀。
(3)浇筑过程中要有专人检查模板质量情况,并严格控制每次振捣时限;振捣工具的性能必须与混凝土的工作度相适应;一名振捣手跟着灰斗粗振,另一名振捣手随后细振,按规定的振捣间距精心振捣,尤其加强模板边角和结合部位的振捣;严格执行带浆下料和赶浆法振捣,注意混凝土振实的五点表现;混凝土拌制时间应足够;分层厚度不得超过规范规定,防止振捣不到位、不密实。
(4)采用流动性良好的混凝土,在钢筋密集处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筑,振捣时设专人在模板外敲打协助振捣并检查混凝土振实情况。对构件角点和结合部重点检查,特别注意振捣,不能用机械振捣时,可改用人工插捣,插捣应反复数次,确保混凝土不出现孔隙;混凝土配比中掺加高效减水剂,确保混凝土流动性满足工作要求;在混凝土运输、浇筑的各个环节采取措施保证混凝土不离析;振捣应密实,不允许出现漏振点,吊斗应按布灰厚度,走动卸灰,避免吊斗直接将混凝土卸入模板内,一次卸料过多;防杂物出现在拌制好的混凝土当中。
(5)接缝处夹带橡胶海棉条或无纺土工布止浆,拼缝设计成搭接企口缝,并用钢木压板、橡胶压条止浆,预制台座包边角钢表面粘帖橡胶海棉,防止模板激振时底边脱开台座;在保证马蹄振捣的情况下,将最先每两道横隔板之间4个附着式振捣器减少到3个,并将振捣器位置调高,避免振捣器太靠近模板底边、拼缝。
(6)预制梁浇筑顺序一般从模板一端开始水平分层浇注,当梁较高超过2.5米时,采用马蹄、腹板、翼板同时浇筑。从模板一头开始,先浇筑一段马蹄,反回头浇筑腹板段、翼板,再向前浇马蹄,再回头浇筑腹板、翼板,如此反复保持浇筑斜面不断推进。由于正截面段马蹄部分抽拔管集中、变截面段的起始部分腹板较薄,横隔板钢筋密集,大料混凝土流动性不如小料,下料过程中容易卡料,导致马蹄、横隔板下耳出现孔洞。所以针对这些部位要采用小料、大料两种配比的混凝土,前两罐灰拌小料,水平分层浇注马蹄部分,附着式振捣器振捣,其它部位混凝土采用大料按上述方法浇筑,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停歇后继续浇筑,虽未超出施工缝停歇时间,亦应参照施工缝的要求进行检查,情况严重时严格按照施工规范的规定处理好施工缝;精心组织振捣,注意混凝土振实的5点表现,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10厘米,避免混凝土发生离析;涂机油时以模板现油光为准,采用质量品质较好的机油涂刷均匀。
1.2.5定期修整模板
确保模板底边和拼缝处平整度满足规范要求;设专人紧固模板,手劲一致保持对拉螺杆松紧一致;装模时叮嘱操作工人检查拉杆的工作情况,杜绝使用坏丝的拉杆螺母和已变形拉杆。混凝土侧压力比较大时,拉杆上双螺母。激振强烈时螺母底下加垫减振弹簧垫片,防止拉杆崩丝,出现跑模。
2 裂缝
混凝土桥梁裂缝的成因复杂而繁多,甚至多种因素相互影响,但每一条裂缝均有其产生的一种或几种主要原因。裂缝的种类就其产生的原因大致分以下几种。
2.1裂缝原因分析
2.1.1荷载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桥梁受静、动荷载及次应力产生的裂缝称荷载裂缝,主要有弯曲裂缝、剪切裂缝、扭曲裂缝和局部应力引起的裂缝。荷载裂缝依荷载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特点。这类裂缝多出现在受拉区、受剪区或振动严重部位。如果受压区出现起皮或有沿受压方向的短裂缝,往往是结构达到承载力极限的标志,是结构破坏的前兆。根据结构不同的受力方式,产生裂缝特征如下:(1)中心受压,沿构件出现平行于受力方向的短而密的平行裂缝。
(2)中心受拉,裂缝贯穿构件横截面,间距大体相等,且垂直于受力方向。
(3)受弯,弯矩最大截面附近从受拉区开始出现与受拉方向垂直的裂缝。
(4)受剪,当箍筋太密时发生斜压破坏,沿梁端腹部出现大于45°方向的斜裂缝;当箍筋适当时发生剪压破坏,沿梁端中下部出现约45°方向互相平行的斜裂缝。
(5)受扭,构件一侧腹部先出现多条约45°方向斜裂缝,并向相邻面以螺旋方向展开。
(6)受冲切,沿柱头板内侧发生约45°方向斜面拉裂,形成冲切面。
(7)局部受压,在局部受压区出现与压力方向大致平行的多条短裂缝。
2.1.2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有热胀冷缩性质,混凝土受水泥水化放热、阳光照射、大气及周围温度等因素影响而出现冷热变化时,将发生收缩和膨胀产生温度应力,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强度时即产生裂缝。温度裂缝区别于其他裂缝主要在于随温度变化而扩张和合拢。
2.1.3收缩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凝固时,由于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过快或者是基础、模板吸水过快,以及混凝土本身的水化热高等原因使混凝土产生急剧收缩,此时混凝土强度很小,不能抵抗这种变形应力而导致开裂。
2.1.4原材料质量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主要由水泥、砂、骨料、水及外加剂组成。混凝土所采用的材料质量不合格,可能导致结构出现裂缝,主要表现在砂石含泥量超标、砂石级配差、骨料中还有泥性硅化物、拌合用水或外加剂中含有氯化物等杂质对钢筋腐蚀有较大影响。
2.1.5施工工艺质量差引起的裂缝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浇筑、起模、运输、拼装及吊装过程中若施工工艺不合理、施工质量低,可能产生各种形式的裂缝,特别是细长薄壁结构更容易出现裂缝,裂缝出现部位和走向、裂缝宽度因产生原因而异,如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过厚、混凝土振捣不密实、不均匀、混凝土浇筑太快、水灰比过大、混凝土早期受冻、拆模过早等。
2.2混凝土桥梁裂缝的修补
在设计、施工、运营阶段都应根据不同的成因采取预防措施,很多裂缝是可以克服和控制的,但仍有一部分裂缝是不可避免的。有些裂缝在使用荷载作用或外界物理、化学作用下,不断扩展,引起保护层剥落、钢筋腐蚀,使混凝土性能和耐久性降低,危害桥梁的正常使用,必须尽早修补。
2.2.1表面封闭法
(1)表面封闭法是最简单和最普通的裂缝修补方法,对宽度较小的裂缝通过密封来防止水汽、空气、化学物质的侵入。
(2)封闭前应对裂缝表面进行处理,用钢丝刷等工具清除裂缝表面的灰尘、浮渣及松散层等污物,然后再用酒精等有机溶剂沿裂缝两侧擦洗并保持干净。
(3)裂缝处理好后,先在裂缝两侧涂一层环氧树脂,然后抹一层薄的环氧树脂胶泥,表面刮平整,保证密闭。
2.2.2灌浆法
(1)对于较宽裂缝应进行压力灌浆处理。灌浆处理一般采用环氧树脂进行灌浆。
(2)对裂缝表面进行处理,沿裂缝用钢钎凿成“V”型槽或“U”型槽,槽宽与槽深可根据裂缝深度和有利于封闭来确定。凿缝时先沿裂缝打开,再向两侧加宽,凿完后用钢丝刷和气泵将混凝土碎屑、粉尘清除干净。
(3)埋设灌浆嘴的间距可根据裂缝的深度确定,埋设时先将灌浆嘴用环氧树脂胶泥粘贴在预定的位置上。
(4)裂缝封闭后,待密封胶泥达到一定强度后应进行压力试漏,检查密封效果。
(5)灌浆机具、器具在灌浆前应进行检查,运行正常方可使用。灌浆结束后立即拆除管道并用丙酮冲洗管道和设备。
(6)灌浆结束后用环氧树脂胶泥将灌浆处抹平,最后对每一道裂缝表面刷环氧树脂水泥浆,确保封闭严实,并使其颜色与桥梁混凝土尽量保持一致。
结论: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加强对原材料、模板的质量进行控制,并及时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针对容易出现的通病,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预防。当发现影响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问题或事项要立即解决,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自始至终处于受控状态,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防止出现病害。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2001.3.15
[2] 胡文峰,李健,王宏涛.《针对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一些质量通病的现象进行分析,提出防治办法》河南建材 卷(期):2009,(1)
篇2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ESP;教学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5-0262-02
ESP(Enge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即专门用途英语,又称专业英语。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是二战后国际文化科技全球化背景下各专业领域内部科研成果交流的产物。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各高等院校普及ESP课程,时至今日ESP课程的开设在高等教育中已达到全面覆盖。然而各高等院校过分片面注重基础英语教学,从而忽视专业英语教学的现象普遍。就课程本身而言,土木工程专业是专业性与实用性较凸显的一门理工学科,其专业性的语言叙述(如专业词汇、句式)与日常生活交集甚少。这一特点导致其专业英语(ESP)领域内容偏僻性较高,是基础英语教学(EGP)所不能满足的;就专业发展而言,我国土木工程专业相对美、日等国仍处于发展阶段,需不断汲取与借鉴专业发达国的研究成果以壮大自身行业发展。因此提高专业英语水平,增强科研交流能力势在必行。如何提高专业英语能力水平?究其根本在于“教学”。综上,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探究土木专业ESP教学现状,分析其问题。
一、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ESP教学现状分析
结合现有文献资料记载,通过调查结果分析,可见现今学校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ESP课程设置与教学中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为解决难题,扭转ESP教学“鸡肋”之境地,本文从硬件设施、软件设施两方面对现有ESP教学情况进行剖析。
二、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ESP教学“硬件”现状。
教学硬件设施原指教学基础设施配备。本文中在原有内涵下将“国家政策”加入此类,意指ESP课程开展的背景、基础设施等客观外环境,它的优劣关系到课程顺利开展与持续发展的态势。现今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ESP教学硬件状况主要呈“政策指导缺失,设备配置不足,教材资料匮乏”的总态,客观上诱发了ESP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1.政策指导缺失。2004年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要求》中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提出了:一般、较高、更高三项要求。纵观其中,虽明确了大学英语由基础英语(EGP)和专业英语(ESP)两部分组成,但全篇对专业英语(ESP)提及甚微。时至2007年,为进一步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满足国家人才战略需求。教高厅印发[2007]3号文件,新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新《要求》中延续试行版中三项要求,在“更高要求”中括大了对ESP能力要求的阐述,却仍未如EGP教学一般提出指导性的ESP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仅要求各高校和各院(系)根据本校情况进行教学安排。这从侧面上降低了学校对ESP教学的重视程度,加之英语四、六级通过率要求的影响,更促使ESP教学问题的激化。
2.设备配置不足。我国高等院校在教学设备上主要配备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三类型。语音教室是语言类教学课程重要的教学工具,是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译全面发展的优质设备,据已有调查在EGP教学中的利用率较高,在ESP教学中的利用相对较低[1]。根据研究的问卷调查结果所示:院(系)问卷结果中土木专业ESP课程教室配置上多媒体教室高达80%,而专业语音教室仅占20%。另学生问卷结果中多媒体、专业语音教室的调查比例与院(系)调查的结果虽略有差异,分别为75%和17.2%,但总体比例上专业语音教室的利用率仍旧较低。综合文献资料查阅发现,因多数高校将ESP教学统筹权下放到各个院(系),而院(系)自配的教学设备条件十分有限,多数难为ESP课程配置语音教室。至此教学工具的落后,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收,客观上限制了教学效果。
3.教材资料匮乏。由于我国ESP教学起步较晚,现有的ESP教材资料较有限。整理出已编的各版本《土木专业英语》教材,如表1。现有土木工程专业ESP教材共五版,由2001年至2010年间陆续出版。由表可知,第一版与第二版间相隔8年,而最近的版本也距今有5年的时间,可见ESP课程教材版本更替上所隔年限较长,且数量较少。另一方面,纵观各版教材的内容设置发现,并无统一具有指导性的教学纲领,各版教材采用各自依据进行教材内容的设置与分章,没有统一的规范。教材是课程的指南针,教材的不规范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兴趣。
三、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ESP教学“软件”现状
篇3
关键词:力学 土建工程 建筑力
1 力的概念
“力”作为物理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基本概念,是指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当一个物体受到其他物体的作用后,物体获得速度或者发生的变形我们都称之为“力”。在力学的范围内,我们将物体形状以及体积的变化称之为形变,而将物体的速度变化(包括速度大小以及方向的改变,即产生加速度)称之为运动状态的变化。力作为物体或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后,一定存在另一个对其施加这种作用的物体,我们将前者称之为受力物体,而后者则成为施力物体。只要存在力的作用,就一定存在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并且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而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由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步建立起来的。
2 建筑力学的任务
建筑力学的任务就是:使所设计的建筑必须是一个结构,且其结构构件(主要是杆件)要既安全可靠(即满足刚度、强度、稳定性的要求)又尽可能地节约使用原材料,以达到最大经济。
3 建筑力学的研究对象
建筑力学的研究对象为建筑(工程)结构和构件。结构:建筑物中承担荷载的体系(承重骨架)。如:梁柱体系、板壳体系、网架体系、水塔、桥梁、土坝、挡土墙等。构件:组成结构的各单独部分。如:基础、柱、梁、屋面板等。
4 建筑力学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
建筑师要设计出适用、经济、美观的建筑物,必须具备美学、艺术、生成等各方面的理论知识。其中包括建筑力学和结构方面的知识,以便在建筑设计工作中能够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在安全和经济的前提下,实现自己的建筑构思,体现力与美的完美结合。
建筑师要在各专业工程师之间做好协调工作,在初步设计阶段作出选用何种承重结构的决定,向结构工程师提出合理的结构要求,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与结构工程师共同研究和解决建筑和结构之间可能出现的矛盾。
例如:要建造一栋展览馆。当场地、层高、跨度等确定后,屋架选用什么形式、哪些位置放置梁等问题,都要用到结构的知识,而结构受力知识的基础是力学。
5 建筑力学的发展过程及应用实例
一切研究对象受力和受力效应的规律和应用的学科总称就是力学。所谓的七大自然科学是指力学、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以及地理学和生物学。
力学最早是起源于观察自然现象以及在生产劳动中的经验。从新时期时代开始改善巢居穴的条件开始,一直到17世纪中叶前是土木工程从萌芽到发达的时期,这个时期奠定了静力学也就是平衡理论的基础。古希腊的阿基米德系统研究了杠杆平衡、水中物体重心位置受到的浮力等,并且对他们的基本规律进行了进一步的确定。随着古代文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的创造的无数伟大的工程建设,已经成为灿烂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土木工程从17世纪中叶一直到20世纪的三百年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不仅脱离了经验阶段,同时还形成了学科的理论体系。在建筑以及灌溉的劳动过程中,人们通过使用杠杆、斜面以及汲水等器具逐渐积累了对物体平衡受力的认识,而伽利略和牛顿所阐述的力学原理是近代土木工程发展的起点。土木工程作为一门学科,也是逐步建立起来的,而其前驱是法国。为了培养建造道路、河渠以及桥梁的工程师,法国于1716年成立了道桥部队,1720年成立了交通工程队,并且在1747年创立了巴黎桥路学校。但是当时的工程师与古罗马时代的人们一样,对于构件的尺寸仅凭借经验和臆断进行决定。
1856年,发明贝塞麦转炉炼钢法后,土木工程中越来越多的应用到钢材,这也成为土木工程的第二次飞跃。18世纪下半叶发生的规模宏大的产业革命,为土木工程提供了性能优良的建筑材料以及施工机具。随着波特兰水泥的制成,形成美观的工程结构以及混凝土给建筑物带来的新的经济,19世纪20年代土木工程迎来了第三次飞跃,这时的土木工程产生了新的施工技术以及工程结构的设计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以及出现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土木工程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土木工程前20多年的最大特点就是进一步扩大工业化规模,而后20多年则是对土木工程进一步渗透现代科学技术。规模极大的工程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如1974年美国建筑的西尔斯大厦(高443米)、1975年加拿大建筑的多伦多电视塔(高553米)、1980年英国建筑的亨伯桥(跨度1410米的悬索桥,)、1988年日本青建造的函海底隧道(长53.85千米)、1993年中国建造的杨浦大桥(跨度602米的斜拉桥,)。这些工程其特征是工程功能化、城市立体化、交通高速化,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在这些特征的影响下,构成土木工程的材料、施工和设计理论3要素也出现了新趋势,理论研究精密化、材料轻质高强、施工过程工业化。
6 结束语
土建工程力学应用是一门研究物体平衡规律以及构件及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科学,它涵盖了刚体静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的主要内容,土建工程力学应用所研究的问题主要有三类:第一类研究物体的平衡规律:第二类是研究力使物体变形的规律,即研究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变形之间的关系;第三类是研究结构的承载能力问题。建造建筑物前,依据学到的分析及计算方法对建筑构件进行受力分析从而确定构件具体尺寸大小、材料及排列,计算后制作的构件能满足,能安全正常使用,不易破坏及产生过大形变,节约材料成本,降低工程造价(经济)。
总结:建筑的发展和力学是不可分的,可以说没有可靠的力学与结构分析就没有安全而又实用的优秀建筑。尤其是对于现代建筑的意义更为重要,每一座好的建筑建造前都要通过很多次的实验验证。如何用最少的材料建造最安全适用的房屋是有一套过程的,通过对建筑模型的力学分析,如它的抗弯能力,弹性性能等。尤其在一些大型桥梁建筑中使用的钢筋结构和拉杆等,在长期的负荷作用下如何保持结构的受力均衡和稳定,在做工程建造前必须有着严密的计算分析及准备方案。例如,在建设青藏铁路时,为了保证铁路地基的长年冷冻状态,在铁路两旁的地基中插入了数千根散热棒,否则地基会由于长期的工作解冻,坍塌裂缝,造成铁轨受力不均,造成不可预计的损失,这些都是要在实际工程中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只有正确地利用力学才能把一座座优美坚固的建筑呈现在大地上。
参考文献:
[1]石立安主编.建筑力学[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08-
01.
[2]邹建奇,姜浩,段文峰主编.建筑力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08-01.
[3]陈栩主编.建筑力学[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09-01.
篇4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土木建筑施工;土木工程;技术研究
Pick to: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 once occupied 60% of the country's total, on our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tability play a crucial role. As the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field expands unceasingly, also i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development, among them, the mass concrete in civil construction in the process of gradually popularization, and occupies the important position; Throughout the huge demand for concrete construction market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also reflected from the side of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remains to be improved. This article mainly aims at in the process of civil construction of mass concrete technology is analyzed, expound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technology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 safe and reliable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large volume concrete; Civil construction; Civi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在现代土木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等建筑是最主要的形式,尤其在高层建筑日益增多的情况下,除了要满足安全、稳定和功能外,也要满足外观设计的需求。在高层建筑林立的城市环境中施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很多的优势,在承载力和模型构建方面比砖土结构的施工效率提高很多。但是就目前而言,究竟什么是“大面积混凝土”国内同一的定义。
根据我国《普通混凝土配合比例设计规程》中的规定,利用混凝土构建的结构中,实际尺寸最小部分大于等于一米的实物,就可以称之为是“大体米混凝土”。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和建筑需求的提高,这一说法显然存在不科学的方面。比如说在很多独立的结构中,混凝土实体的尺寸小于一米以下,但是本身整体的构建体积却很大;同样,一些整体体积较小的混凝土结构中,存在最小尺寸大于一米的情况,但是本身却又较小。所以这一规定存在一些自相矛盾的地方。
由于混凝土在构建方面体积方面并无法体现出“大面积混凝土”的个性,因此可以参考国外的一些制定标准。如美国混凝土学会将降低水化热和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实体体积变化率作为评判标准,这是比较科学的。所以当前我国还需要加大对这一技术课题的研究力度,制定适合我国土木建设施工的大面积混凝土接结构标准。
大体积混凝土的概念及要点分析
“大体积混凝土”的概念起源于水利水电工程,这是由于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许多成型逐渐作为岩土层的稳定部分。这一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恶劣的施工条件中得到了验证,并形成相对成熟的施工方法,极少出现渗水和裂缝等问题。
尽管大面积混凝土结构的标准还存在争议,现代建筑公司仍然采取了适应自身的标准,在高层土木建筑当中,混凝土构件最小部分超过80公分以上的作为大面积标准,同时考虑到水化导热,内部温度与外界温度差值超过25℃,也成为判定标准的一部分;在进行大面积混凝土构件制作中,除了水泥之外还有一些添加剂和骨料,具体配合比例按照国家颁布的《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作为参考。
相对而言,土木建设工程中与水利水电工程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工程的规模、结构设计、混凝土配料成分、钢筋比例等等,总体来说土木建设项目要比水利工程小,所使用的混凝土规模小,施工条件复杂。
施工方面。在认识方面土木建筑施工中已经达成一致,进行大面积混凝土作业的时候需要较高的施工技术保障,这其中不仅包括机械设备的调配和人工协作,同时也要注意其他的施工条件,如气候和温度控制;在外界温度或者水化热温度过高的情况下,大面积混凝土很容易发生变形。
养护方面。实际上,混凝土施工都需要养护,但是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主要集中在施工完成初期。浇筑工作完成后要对混凝土的湿度进行控制,在逐渐硬化的过程中要注意温度的控制,这样得到的施工结果才能够满足土木建筑工程的需要。具体来说有一下对策。
首先,做好检测和监控工作。土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该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对大面积混凝土的时时情况进行监督,例如采取蓄水的方法进行养护。蓄水养护的标准是保证混凝土的湿润,适当控制加水的频率,在表面平定之后采用草垫或者麻片一类的湿润材料进行覆盖,减少因空气流动或日照带走的水分。
其次,在气温骤降的时候可以采取加温措施,一般采用60~80摄氏度的热水,加热骨料的温度控制在20~40摄氏度之间。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分析
大面积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是最为常见的问题,较大的裂缝甚至可以引起断裂,造成施工事故,对后期的工程质量也存在隐患,所以在操作的过程当中要格外注意这一问题;不难看出,混凝土本身是一种有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材料,包括水泥、砂子、石料以及其他添加剂等等,其组织结构较为松散,呈现出脆、硬的特性。
按照裂缝的大小来划分,可以划分为两种:一种是肉眼不可以识别的裂缝,也可以称之为“围观裂缝”。由于本身的松散结构特点,围观裂缝在混凝土结构中天然存在,依靠自身的分子引力维持,可以承受一定范围的压力;一种是肉眼可以识别的裂缝,也可以称之为“宏观裂缝”,它是由微观裂缝通过一定的作用形成的。对大面积混凝土结构造成影响的主要是宏观裂缝,它的出现意味着混凝土结构存在质量问题。
宏观裂缝产生的原因有三种,可以看作是微观裂缝收到一定作用力的刺激之后形成的。这三种作用力分别是外力荷载、结构次应力和变形应力;例如,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遭受一定的重力作用后,会造成荷载裂缝,甚至发生断裂。由于温度、膨胀和内部沉淀不均匀引发的结构改变,在张力不均匀的情况下形成裂缝等等。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要点
材料品质。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中,首先要确定好各种材料的品质。如水泥在选购的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用途和性能进行分析,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普通水泥等等,实际用途有很大的不同;骨料、砂子等掺合物也要控制品质,并严格按照比例与水泥进行混合,一般来说不会超过43%。
搅拌工作。在进行混凝土的搅拌工作之前要对所使用的机器进行清理,减少废弃物和杂物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同时要控制要及其的运转速度和搅拌时间,目的是实现均匀、融合。
浇筑过程。浇筑过程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最为关键的一步,具体情况要参考实际的施工环境和作业需求。如进行地下注桩需要严格控制注入速度和渗水速度;简单的来说,浇筑过程要做到均匀、连贯,形成整体,以减少裂缝出现的可能。
【参考文献】
[1]侯君伟.现浇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杨南方.混凝土结构施工实用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篇5
【关键词】砌体结构;历史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6-0142-1.5
砌体结构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许多名胜古迹都是古人留下的砌体结构。砌体结构就是由砖砌体、石砌体或砌块砌体建造的结构。在土木工程中砌体结构是一种主要的承重结构。
一、历史发展
石材和砖是两种古老的土木工程材料。石材砌体结构的应用屡见不鲜。据记载世界奇迹之一的长城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春秋时期的楚国,它就是我国比较古老的砌体结构之一墙的结构内容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而定的,总观万里长城的构筑方法,有如下几种类型:版筑夯土墙;土坯垒砌墙;青砖砌墙;石砌墙;砖石混合砌筑;条石;泥土连接砖等等。用砖砌、石砌、砖石混合砌的方法砌筑城墙,在地势坡度较小时,砌筑的砖块或条石与地势平行,而当地势坡度较大时,则用水平跌落的方法来砌筑。隋代时,由著名工匠李春建造的赵州桥,净跨37.37米,全长50.82米,宽约9米,拱高7.2米,是世界上最早建造的空腹式单孔圆弧石拱桥。
砖的使用也有较为悠久的历史。人们生产和使用烧结砖也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我国在战国时期已能烧制大尺寸空心砖。南北朝以后砖的应用更为普遍。建于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公元520年)的河南登封嵩岳寺塔距今已有1470年,该塔底部在低平的基座上起两段塔身,中间砌一周腰檐作为分界。其中下段高3.59米,为上下垂直的素壁,比较简单,仅在四正面有门道;上段高3.73米,为全塔最好装饰,东、西、南、北四面各辟一券门通向塔心室,四正面券门与下段门道通,券门上有印度式火焰券门楣,其余八面各砌出一座单层方塔形壁龛,各转角处砌壁柱。中部是十五层密叠的重檐,用砖叠涩砌出,檐宽逐层收分,外轮廓呈抛物线造型,其意匠显然来自中国的重楼,其内部则是一个砖砌大空筒,有几层木楼板。最高处有砖砌塔刹,通高4.75米,以石构成,其形式为在简单台座上置俯莲覆钵,束腰及仰莲,再叠相轮七重与宝珠一枚。该塔塔心室作9层内叠涩砖檐,除底平面为十二边形外,余皆为八边形。塔下有地宫。岳寺塔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多角形密檐式砖塔。该塔虽然高大挺拔,但却是用砖和黄泥粘砌而成,塔砖小而且薄,历经千余年风霜雨露而依然坚固不坏,至今保存完好。以上这些历史上有名砌体结构建筑都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对我国后来的砌体结构建筑的研究起到了借鉴作用。
砌块的发展在我国起步比较晚。砌块中以混凝土砌块的应用较早,混凝土砌块于1882年问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起源于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混凝土砌块的生产和应用技术传至美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继而又传至亚洲、非洲和大洋洲。
1949年建国以来,砌体结构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60年代以后,我国粘土空心砖生产和应用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南京建造了8层空心砖承重的大桥旅馆。根据进一步节能要求,近年来我国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制造出规格为280mm×2mm×19mm孔洞率为40%的烧结保温空心砖,这种保温砖的密度为1012kg/m3,抗压强度10.5MPa主要力学和热工性能指标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吸收和消化国外配筋砌体结构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具有我国特点的钢筋混凝土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体系,大大地拓宽了气体结构在高层房屋及其在抗震设防地区的应用。除了以上的技术革新之外,近些年我国砖的年产量达到了世界其他各国产量的总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墙体都采用砌体作为材料。
二、趋势
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砌体结构已具有了自身的特性和理论,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应向新型的绿色材料的方向发展。砌体结构有着如下的特点,不得不让我们去重视对砌体结构的研究。砌体结构是由砌块和砂浆砌筑而成的构件,而砌块有多种材料的砌块,我国最古老的砌块即为砖和石。几千年来,由于砖、石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可就地取材、生产和施工方法简便,造价低廉等优点,所以至今仍为我国主导的建筑材料。解放后我国也确实研制出多种材料的砌块,但都存在着自重大、强度低、生产耗能高、毁田严重、机械化水平低、耐久和抗震性能差的特点,所有这些都抑制着砌体结构的发展,砌体的这些特点不得不让我们去考虑怎样发展其特点,消除其弱点。
首先,我们要致力于发展高强轻质的砌体材料,现在我们国家的砌体材料要赶上发达国家,是存在很大距离的。从强度上来说,我国粘土砖的抗压强度一般为7.5-15Mpa。而发达国家的砖抗压强度一般均达到30-60Mpa,甚至可达到100Mpa。根据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我国的条件,只要在配料、成型、烧结工艺等进行改进,可显著提高砖的强度和质量等等。其次我们要积极的研究节能环保的新型材料,这正是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我国经济发展已经消耗了太多的不可再生资源,破坏了很多不可恢复的自然环境,这对我们子孙后代是非常不利的,我们在发展新型材料的时,要订立一下目标:依据环境再生,协调共生,持续自然的原则,尽量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尽可能对废弃物再利用和净化,保护生态环境,以确保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以上目标,我国已在这方面做出来了努力,如我国现已加大力度限制高能耗、高资源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产品的生产等等。
【参考文献】
[1]熊仲明,许淑芳,韦俊.砌体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
[2]王庆霖.砌体结构[M].北京:地震出版社.
篇6
【关键词】结构损伤;检测方法;加固
1. 结构健康检测
1.1 结构健康检测定义。
1.1.1 监测最早起源于航天器、飞行器、机械工程,结构局部的检查称为检测,结构整体的检查称为监测。检测一般使用无损检测技术(NDE),包括:目测、混凝土强度试验检测、超声波探测、声发射法、冲击回音法、红外线法、热相仪成像法、透地雷达法以及其他方法,如磁泄漏、磁粒子等等。监测是利用结构现场测试信息,识别结构的整体性和损伤。一般在不影响交通的情况下全局性测试。分为四个层次:损伤是否发生、损伤位置、损伤程度、损伤影响。
1.1.2 结构健康监测(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SHM)是指利用现场的无损传感技术,分析通过包括结构响应在内的结构系统特性,达到检测结构损伤或退化的一些变化。结构健康监测是一种实时的在线监测技术,国外己在土木工程(大跨桥梁、高层复杂建筑、海洋平台等)、机械以及航空航天工程等领域有较多的应用。
1.1.3 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主要包括四部分:(1)传感器系统;(2)数据采集、处理与传输系统;(3)损伤识别、模型修正、安全评定与安全预警系统;(4)数据管理系统。
1.2 结构健康检测的方法结构发生损坏后,其物理性能就会发生改变,所有的检测方法正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现实的检测方法总的能分为两大类:基于结构响应的损伤识别方法和神经网络方法。
1.2.1 基于结构响应的损伤识别方法又可具体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1.2.1.1 基于频率观测的损伤识别。结构的固有频率是表示结构固有特性的整体量,当结构的局部出现损伤时,结构的固有频率将发生变化,随着刚度的降低,结构的固有频率将会增大。正是由于这一特性加上结构固有频率易于测量和测量误差小,所以,很多研究者将结构的固有频率作为结构损伤识别的损伤标示量。但是,利用频率作为损伤诊断的标示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对损伤位置的不敏感性。不同形式的结构损伤可能引起相同的频率改变,在对称结构中,两个对称位置上结构相同程度的损伤将引起结构固有频率相同的改变。
(2)结构不同位置损伤对结构各阶固有频率的影响是不相同的,有的位置的损伤对低阶频率影响较敏感,对高阶频率则不敏感,有的位置损伤则对高阶频率影响敏感,对低阶不敏感。而在实践中容易测得的结构固有频率是前几阶低阶频率,高阶频率则不易测出。因此,用频率作为结构损伤标示量对结构某些位置的损伤不易探测到。
1.2.1.2 基于结构固有阵型变化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相对结构固有频率而言,结构的固有振型包含了更多的损伤信息,特别是对结构损伤进行定位,利用结构固有振型要更加准确。因此,国内外众多研究者运用结构固有振型作为损伤标示量对结构的损伤问题进行了研究。大量试验表明,基于结构固有振型变化的损伤识别方法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结构振型对结构的局部变化较为敏感,可以用来确定结构模型误差和损伤的可能位置。然而其缺点是模态振型的测量由于系统噪声和观测噪声的影响存在较大的测量误差,使得特征振型的变化常常被测量误差所掩盖,给基于振型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造成很大的困难;另外,由于现场条件的限制,实际的观测振型数据是不完整的,而基于自由度不完整振型数据的结构识别方法研究得还很不充分。
1.2.1.3 基于结构柔度变化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结构一旦发生损伤则意味着结构刚度的降低,即结构的柔度将增大。正是基于柔度的这一特性,中外较多研究者以结构的柔度作为结构的损伤标示量对结构的损伤问题进行了研究。通常,通过对比结构损伤前后柔度阵的变化或对比实测柔度阵与FEM(有限元法)分析柔度阵的差异,可以探测结构的损伤或确定结构模型误差,由于观测柔度阵正比于观测频率的逆矩阵,因此观测柔度阵对结构低阶模态的变化更加敏感,适用于使用低阶模态数据进行结构识别。基于柔度阵的结构识别研究表明,结构柔度矩阵在低阶模态条件下包含了有关结构特性的丰富信息,为低阶模态条件下的结构识别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途径。但是,对数据不完整、不精确条件下结构识别柔度法的研究目前进行得仍然比较少。为了充分利用柔度矩阵的低阶模态敏感特性,仍需进一步深入开展基于柔度矩阵的结构识别研究。
1.2.1.4 基于模态应变能量变化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定义了每个单元的模态应变能及其计算方法,然后利用结构损伤前后每个单元模态应变能的改变来检测结构损伤的位置和大小。
(1)利用模态应变能方法进行结构的损伤检测时,主要步骤如下:A.对未损伤结构进行有限元建模与分析,得到结构的频率、模态振型以及各单元的刚度矩阵;B.由振动试验和模态分析,获取损伤结构的频率和振型。测量振型不完整时,用振型扩充法扩充;C.由单元模态应变能变化比方法确定结构可能的损伤单元;D.求得损伤单元的损伤系数,得到结构损伤的大小。
(2)试验证明模态应变能方法具有以下优缺点:A.基于单元模态应变能变化的结构损伤检测方法简便有效,便于实际应用。B.振型的不完整性和测试振型的随即噪声都对结构损伤定位和损伤大小的确定有较大影响,采用多阶模态叠加的方法,能较好地改善结构损伤检测的结果。C.在实际应用中,结构刚度的破损多种多样,如何模拟刚度的各种破损情况将直接影响损伤大小的确定,为此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1.2.2 神经网络方法。神经网络是由大量神经元广泛互连而成的。在神经网络中,信息处理是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只是信息的存储表现为网络元件互连问分布式的物理联系。学习与识别取决于神经元与连接权系的动态演化过程,因为神经网络具有较强的容错性,较强的非线性性能,因而在控制、优化、识别等领域被广泛应用。神经网络法不仅适用于线性系统,尤其适用于非线性系统,它比模态修正法及信号处理法的适应性更强,其另一个优点是处理环境振动的能力很强,省略了激振设备,更容易应用于工程实际中。总的来说,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用于结构损伤检测中其检测的准确性,对多位置损伤的同时检测以及神经网络结构的确定等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些因素限制了神经网络的实际应用,因此如何确定一个神经网络使其对结构损伤进行精确的检测是有待研究的课题。
2. 结构损伤探测的实施技术
2.1 常规方法。
(1)回弹法:为适应商品混凝土、高强混凝土技术的发展,研制出了冲击能量较高的高强混凝土回弹仪,使回弹法能检测高于C60的混凝土。
(2)超声回弹综合法: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于2005年颁布的最新修订的《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02:2005),不仅将检测的强度范围扩大到10.0MPa~70.0MPa,而且还引入了超声角测、平测等方法,提高了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的适应范围。
(3)钻芯法:2004年颁布实施的《钻芯检测离心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方法》GB/T 19496-2004,对钻芯法应用于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等采用离心工艺成型的混凝土强度检测领域作了规范。
(4)超声法:为适应钢管混凝土等钢-混凝土组合构件的推广应用,2000年颁布实施的《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 21:2000)收入了超声法检测钢管混凝土缺陷等内容。
2.2 最新发展的无损检测技术。
(1)冲击回波检测技术:冲击回波法是基于应力波的一种检测结构厚度、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该方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砌体结构中的孔洞、蜂窝、裂缝、剥离以及其它缺陷,而且能快速确定结构构件的厚度以及缺陷的深度,其特点是只需一个测试面。同时,在传统的单点式冲击回波仪的基础上,目前已出现了扫描式冲击回波法,将固定的单个传感器变为滚动式传感器,采用螺线管冲击器进行连续冲击,极大地提高了检测效率,并已成功地用于大型预制板预应力管道灌浆效果的测试。
(2)雷达法检测技术:雷达法在地质探测、路面检测、结构检测等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钢筋检测只是其应用的一个方面,还可用于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检测,其特点是只需一个测试面。
(3)红外热像法:红外热像法是根据物体向外进行热辐射的原理,通过采集物体热辐射信号来检测其表面温度分布并以图像方式表现的一种检测技术,其特点是无接触、遥感、可大面积测试,对多层材料的脱粘较为敏感,适用于检测建筑外墙饰面层的剥离、结构渗漏部位的检测、建筑外墙保温隔热效果的检测、加固材料粘贴质量的检测等方面,具有结果直观、检测快速等优点。
(4)声发射:声发射是材料内部在发生形变或断裂而自发产生的应力波。它是一种常见的物理现象。材料声发射的特征和强弱程度,携带着材料组织结构变化的动态信息。它是材料性能的研究、监测和预报构件运转过程的形变、疲劳、失稳等危险信息动态检测的有效手段。目前国外主要用于桥梁运行状况的监控、大型起重设备的应力状态测试等。
(5)超声成像测试技术:美国Olson公司将断层成像技术应用于超声波检测,采用改进的超声探头在被测部位表面移动,经过数据采集、处理,形成被测部位断面图像,结果直观。国内不少专家学者也开展了超声断层成像理论及技术的研究。
(6)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更加先进的检测技术不断涌现,而且,建筑材料的千差万别,使得各种技术也有它自己的适用范围,在这里只是简单的列举了几个比较基本的技术,当我们在进行检测时,应该根据经济条件,环境条件等合理进行选择。
3. 混凝土结构损伤确定后的加固
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分为直接加固与间接加固两类,设计时可根据实际条件和使用要求选择适宜的方法和配套的技术。
3.1 直接加同方法。
3.1.1 锚固法。该法适用于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C60的混凝土承重结构的改造、加固;不适用于已严重风化的上述结构及轻质结构。该法施工工艺简单、适应性强,并具有成熟的设计和施工经验; 适用于梁、板、柱、墙和一般构造物的混凝土的加固;但现场施工的湿作业时间长,对生产和生活有一定的影响,且加固后的建筑物净空有一定的减小。
3.1.2 粘贴钢板加固法。该法施工快速、现场无湿作业或仅有抹灰等少量湿作业,对生产和生活影响小,且加固后对原结构外观和原有净空无显著影响,但加固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胶粘工艺与操作水平;适用于承受静力作用,处于正常湿度环境中的受弯或受拉构件。
3.1.3 粘贴纤维增强塑料加固法。除具有粘贴钢板相似的优点外,还具有耐腐蚀,耐潮湿,几乎不增加结构自重,耐用,维护费用较低等优点,但需要专门的防火处理,适用于各种受力性能的混凝土结构构件和一般构筑物。
3.2 间接加固的一般方法。
3.2.1 增加支承加固法。该法简单可靠,但易损害建筑物的原貌和使用功能,并可能减小使用空间;适用于具体条件许可的混凝土结构加固。
3.2.2 预应力加固法。
(1)该法能降低被加固构件的应力水平,不仅使加固效果好,而且还能较大幅度地提高结构整体承载力,但加固后对原结构外观有一定影响,适用于大跨度或重型结构的加固以及处于高应力、高应变状态下的混凝土构件的加固,但在无防护的情况下,不能用于温度在60°以上环境中,也不宜用于混凝土收缩徐变大的结构。
(2)各种技术中,碳纤维技术有着较多的优点,总结开来就有:耐腐蚀,质量轻,抗震能力强,耐久性好,寿命长,操作安装容易并且速度快。以前我国所使用的碳纤维全靠国外进口,价格昂贵,这就限制了这种材料的大范围使用,现时,我国已经可以自主生产碳纤维了,相信在以后,碳纤维一定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 小结
(1)前面介绍的方法都是应用在破坏出现之后,是一种由结果导出原因的方式,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能不能把这种检测变为主动的,自内而外的,持久时段的结构在线监测。
(2)人们逐渐发展起了智能检测技术,这种技术是把监测系统事先安装在了结构之中,从而能随时掌握结构的最新状态,以便采取应对措施。但是由于技术的实施耗费巨大,多应用在桥梁上面,并没有在与我们切实相关的建筑物得到很广泛的推广。
(3)近年来,由于新材料技术,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与其他传统行业的逐步结合,高技术正迅速渗透到包括土木工程在内的各行各业之中,具有仿人智能功能和生命特征的土木工程结构正在一步一步变为现实。
参考文献
[1] Doebling S W.A summary review of vibration based damage identification methods[J].The Shock and Vibration Digest,1998,3:92~105.
[2] 崔飞,袁万城,史家钧.基于静态应变及位移测量的结构损伤识别法[J].同济大学学报,2000,28(1):5~8.
[3] 张丽卿,韩兵康,李春祥.基于振动的土木工程结构损伤诊断研究进展[J].自然灾害学报,2004,13(5).
[4] 梁伟,王宗贤,顾琦.浅谈土木工程损伤检测技术[J].科技信息.
[5] 陈,罗跃纲,白秉三,唐忠.结构损伤检测与智能诊断[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6] 施斌,徐洪钟,张丹,丁勇,崔何亮,陈斌,高俊启.BOTDR应变监测技术应用在大型基础工程健康诊断中的可行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3):493~499.
[7] 邓 焱,严普强.桥梁结构损伤的振动模态检测[J].振动、测试与诊断,1999,19(3):157.163.
篇7
关键词:工程监理 发展阶段 对比研究
1.前言
工程建设监理是指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通过委托和授权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建设监理单位,监理单位根据经过国家主管部门批复的工程建设项目文件及相关项目建设的法律法规签订的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及其它工程建设合同,对委托的工程建设项目进行专业化监督管理。
我国在1988年开始实行工程建设监理制度试点到1990年全面实行工程建设建立制度,工程项目己实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三方共同管理的模式。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取得了很大的提高,有效遏制了建设工程项目质量下降的趋势。
在我们看到工程建设监理行业经过发展和完善取得系列成效的同时,我们也深刻的发现,我国工程建设监理与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2.我国监理行业的发展
我国的监理行业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发展阶段为试点阶段,这一阶段从1988年7月至1992年。
1988年,国务院提出在土木工程建设领域实施工程质量监督体质的决定,并在国家建设部城里了建设监理司,主要负责管理指导全国的建设监理工作。1988年7月,建设部颁发了《关于开展建设监理工作的通知》,并在北京、天津、上海、沈阳、宁波、哈尔滨、交通部、能源部进行监理试点工作。1989年建设部颁布了《建设监理试行规定》,这是我国首个关于开展建设监理工作的政策性文件。1991年,国务院在全国建设工作会议报告上指出,建设部组织的监理试点工作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完全符合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及方向。1992年,国家相继颁布了《关于工程建设监理费用有关规定的通知》《工程建设监理范围资质管理试行办法》《监理工程师资格考试和注册试行办法》等规定,城市建设监理有试点城市推广到全国大中城市的进一步实施,建设监理政策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第二个发展阶段为稳步发展阶段:1993年到1995年。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健全监理法规和机构,形成比较完善的监理法规体系和管理体系;大中型工程项目和重点开发工程项目都必须实行监理;监理队伍的规模和监理水平基本满足国内监理任务的需要,并开始着手进入国际建筑市场。于1993年在北京成立中国建设监理协会,于1995年国家建设部、国家计委正式颁布了《工程建设监理规定》,同时对1989年建设部颁布的《建设监理试行规定》实行废除。全国己有29个省、市、自治区和39个部门推行建设监理制度,意味着我国己进入全面推行建设监理阶段。
第三个发展阶段为:全面推行阶段。从1996年开始至今,一是要实现工程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监理,包括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招标、施工等各个阶段;二是监理队伍要实现产业化,使之成为建筑市场富有活力的主体之一;三是监理制度规范、统一、有效,监理能力要接近国际水平。
3.国外监理行业的发展
国外工程建设咨询行业起源于产业革命发生以前的十六世纪,,是社会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工细化以及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16世纪,由于社会上对建筑技术要求的不断提高,使传统的建筑作法不能适应,从而开始发生变化。建筑队伍开始专业分工,设计方与施工方开始分离,部分设计师开始从事为建设单位方提供技术服务,也有人员直接为建设单位方所聘用对施工单位进行监督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负责监督工程质量,计算完成的工程量和进行验方,这可以说是世界上建设监理业的最早雏形。
随着土木工程建设技术的逐渐提高,在欧洲发达国家, 1830年,通过使用法律手段,英国政府首次推出总承包合同制度,这就意味着每个在建工程项目都由某一个承包方进行承包,工程项目的招投标交易方式也就随之孕育而生,工程建设监理制度在社会环境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1913年,欧洲境内五个独立的工程师协会联合成立了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工程建设咨询开始走迅速发展;但是国际上工程建设咨询真正获得迅猛而高速的增长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都加快恢复建设,土木工程基础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的这段时间,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和国防建设的需要,以及人民生活需求的提高,一些投资多、技术复杂的大型工程需要建设,而这些大型工程迫使投资者聘请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对投资的项目进行论证和可行性研究,然后进行决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代替投资者对项目进行监督管理"此时期的工程建设咨询已比19世纪的建设咨询又有了较大的发展,即由项目的实施阶段向前延伸至项目决策阶段,建设咨询覆盖整个建设活动的全过程。
1957年,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为“独立的工程师”进行建设监理而编写的国际通用的“FIDIC”条款较集中地反映了国际上实施建设监理的情况。“FIDIC”条款中把测量师、咨询工程师、建筑师进行的工作内容称为建设监理(construction supervision),并规定了工程师所具有的一般职权,如对工程材料的检查控制权,工程开、停、复工的指令权,工程变更、工程合同的解释和管理权,施工总进度的监控权,额外工程价格的确定权,工程款支付的签发与否决权,工程延期及费用索赔的审理权,合同争端协调权,工程质量的确定与否定权,竣工图的确认与否决权等。透过“FIDIC”条款可以看到国际上施工阶段建设监理的全貌。
80年代以后,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开始效仿发达国家的这种做法,并结合本国实际,建立了社会监理机构,对工程建设实行监理。世界银行和非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也都把实施工程监理制作为提供建设贷款的条件之一,建设监理制成为了工程建设的国际惯例。
国际上工程建设咨询的产生和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与专业化分工、社会化生产密切联系的,是建设领域的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具体体现。工程建设咨询行业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对建设活动进行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于不是以建设管理为日常工作的建设单位,不可能拥有这样一支高水平的专业队伍,应当有专门从事这项工作的队伍来帮助他们。
4. 我国监理行业与国外监理行业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我国工程建设监理的发展是借鉴与比较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并结合国内改革开放和我国具体工程实践发展起来的,在本职上是相同的:都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实施监督与协调,为业主提供咨询服务,以帮助业主达到预期的组织目标为目的。
(2)区别:
1)发展历程不同。国外工程咨询行业是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化分工的要求而产生的,具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我国的工程建设监理行业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而发展起来的,仅有二十年的发展历史。
2)在具体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参与的程度不同。国外工程咨询行业由于发展历程长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全程参与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包括前期论证、勘察设计、组织施工和工程造价等;而我国工程建设监理行业由于起步较晚经验不足,虽然当初设定的任务是“三控二管一协调”,但在实际中往往仅在质量控制方面发挥作用,没有全过程参与的能力。
5.结束语
我国的监理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参与市场竞争, 赢得业绩和声誉。我国的监理行业要认知到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差距,抓住机遇, 推进我国监理行业进一步发展,使我国监理行业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门建. 监理行业现状及转变策略的探讨[D].山东大学,2011.
[2]段联保. 监理行业现状之分析与对策研究[J]. 建设监理,2011,No.14709:3-4+48.
篇8
关键词 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4-0029-03
Reform of Tutorial System, A Way to Nurture Individual Talents: Take Law Schoo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for Example//Deng Beiyan, Huang Yuxin
Abstract Tutorial system is one of the highlights in China’s talents cultivation reform program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an important education model which focuses on multi-standard qualified, individual and creative talents building. Based on the enforcement of tutorial system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round the country, the authors point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system, such as obscure identification, ineffective guidance, disproportion between students and tutors and deficiency in operation and awarding. Significantly, considering the existing situations, it endeavors to seek effective measures for modification and improvement.
Key words tutorial system; talents cultivation; stimulation mechanism
Author’s address Law Schoo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Chongqing, China 401120
1 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各高校的施行现状简介
本科生导师制(以下简称“本导制”)起源于14世纪英国牛津大学,后经浙江大学竺可桢校长引入我国。这几年很多高校都开始尝试施行本导制。在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各高校实行的导师制定位并不相同,有的借用英国对导师制的定位是一种教学制度;有的确定为学生管理与教育制度;有的定义为进行个别指导的顾问制度;有的把本导制视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
西南政法大学2009级学生入学之初便首先推行学分制,并配套施行本导制,各学院按每30~50名学生配设1名导师的比例选聘导师,导师每学期初与学期末必须与学生见面;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每学期集体指导不少于2次,个别指导不少于1次,对有特殊学业需求的学生应及时给予指导。据了解,每班的导师均能围绕本科生大学4年每阶段遇到的不同问题进行专题座谈,囊括学业、科研、就业、考研等多个方面。
据调研小组对全国25所高校的部分学生的访谈和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学生每学期填写的导师评价,笔者得知超过80%的学生认可本导制的地位和作用,认为本导制构建了教师与学生间定期交流的平台(受访学生之一老家隆: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2009级学生);补充了课堂教学所不能触及的缺失部分(受访学生之一曾倩: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2008级学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术素养的养成(受访学生之一施虹:南京财经大学金融系2009级学生)。
但不容忽视的是,本导制在施行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从学生的回馈中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1)个别指导次数几乎为零。在现实操作中,学生没有很大的积极性主动联系导师;导师也因指导学生众多而无暇顾及,由于工作压力过大、时间紧张等原因缺位个别指导。
2)集体指导次数过少。每学期2次的集体指导一般安排在学期初和学期末以班会形式进行,但仅有2次见面让很多导师都无法记住本班所有学生的名字,集体指导次数的有限导致导师与学生之间无法建立紧密联系。
3)导师的指导实效不大。本导制的内涵在于因材施教,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对学生选课、选择专业方向以及学习方法、科学研究、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进行指导。实际上,导师见面会往往是蜻蜓点水,没有就某一板块深入展开。学生也只能机械地接受导师的指导,很多情况下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4)部分导师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尚未充分调动。导师们虽然对学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目的、意义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多数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与此同时再担任导师职位,难免力不从心,尽管很多教师非常愿意与学生交流。另外,由于导师本人因指导学生数量较多,很难对每个学生都有具体的个性的指导。
2 本科生导师制施行过程中的困境
篇9
[关键词]工科院校 导师制 三位一体 应用型人才
[作者简介]贾绍宁(1981- ),女,河北张家口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毕全超(1981- ),男,吉林农安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结构力学;王媛丽(1988- ),女,河北张家口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社科部,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心理学及思想政治教育。(河北 张家口 07502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4年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基于高校职业与创业耦合教育模式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Z14108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3-0115-03
14世纪起源于西方的导师制,经过浙江大学的引入进入我国,在几十年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导师制逐步凸显出其局限性,已经不符合高校人才培养及发展状况。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简称学院)基于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提出了在工科院校采取学业导师+人生导师+社会导师“三位一体”的导师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旨在适应新情况、新变化,加强对学生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培养和指导,全面提高工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一、“三位一体”导师制基本实践
(一)以“三进”模式发挥学业导师人才培养效应,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素养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学业导师的素质水平至关重要。鉴于目前多数高校师资同化、“近亲繁殖”的现象,学院在学业师资培养模式上,采取投入人才资金“引”、拿起法律武器“卫”、集中岗前培训“育”、选送人才外出“学”、提高生活待遇“留”、开展思政教育“激”、立足本职岗位“炼”、赋予重大任务“压”、参与科研项目“训”、进行专业竞赛“培”、大力评选表彰“促”、选拔创新人才“用”等方式,调整学业导师结构,盘活学业导师资源,提高学业导师能力,培养学业导师情感,开发学业导师潜力,发挥学业导师效应。
1.组织学术沙龙,“培训”学生锻炼开放活跃的学术思想。高校作为建设人才培育基地,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职责。学术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一所高校的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质量。在新时期,只有更新学术交流理念、提升学术交流质量,才能为高校的发展和学术的进步提供不竭的动力。组织学术沙龙是学院在改进学术交流方式、提升学术交流质量方面采取的有效尝试。学术沙龙一改传统的“你说我听”报告式学术交流模式,采取定期组织、全员参与、形式多样、广泛涉猎、定向讨论、畅所欲言等方式,为学术交流提供一个轻松愉悦、畅所欲言的环境,更有利于专家、教师、学生之间的深度交流。
2.赋予科研攻关,“培养”学生树立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当今社会,具有创新思维是人才评判的重要标准。创新之精神,在于培养学生生存发展的能力,提高学生创新创造的意识。学院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过程中,坚持“以专业为基础、以兴趣为引导、以科研为手段、以成果为目标”的指导方针,采取科研信息“公开”、研究教师“公开”、科研任务“公开”、报名流程“公开”、选拔人员“公开”,研究进程“公开”、研究成果“公开”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树立开拓创新精神。
3.参加专业竞赛,“培植”学生开发快准细实的实践能力。大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弱一直为社会所诟病。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高校的重要使命,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高校在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上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础、注重社会的合理需求、彻底摒弃“校本位”的僵化思想,以“快、准、细、实”为培养方针,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专业竞赛。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学院通过学生自由组合结团队、层层选拔赛创意、专业老师指导巧安排、与兄弟院校交流学方法、以赛代练提水平、现场观摩换理念、比赛结果促斗志等方式,结合各个学院自身的专业特点,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专业竞赛,在比赛的过程中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加专业领域内的交流合作,开阔学生的视野。
(二)以“三化”模式提升学工干部思政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愿景的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青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要培养人才正确的世界观、人才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高校学工干部队伍的培养尤其重要。鉴于目前多数高校依靠辅导员抓思想工作,单打独斗、教书育人“两层皮”的局面,学院在学工队伍培养模式上,采取进行理论辅导举“旃帜”、投入资金引“才子”、集中交流培训谋“路子”、赋予职责任务压“担子”、鼓励继续深造出“点子”、请名师现场辅导教“法子”、组织技能竞赛比“脑子”、开展工作例会扶“梯子”、提供教学任务开“口子”等方式,使人生导师成为学生的“六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员、政治法规的解说员、学习风气的督导员、师生之间的联络员、心理问题的疏导员、公寓生活中的服务员),实现育人工作点面结合,提高人才质量。
1.开展“三项教育”促“内化”。学院在抓好思政队伍培养学生思想情感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着力在创新教育方式、完善教育内容、增强思政教育的渗透性上下功夫,以大白话讲清大道理,以正气歌聚集正能量,以新办法占领新阵地,积极开展学“三史”教育实践活动。一是学习党史,坚定永远跟党走的政治信念,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爱党、爱国、爱校的高尚情操,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教育实践活动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学习地方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依托学校厚重的人文社科学科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对张家口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和人文厚重“古色”文化的整理、挖掘与研究,继承与弘扬了张家口优秀文化,推动了老区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发展;三是学习校史,凝练和弘扬学校精神文化,进一步挖掘、凝练、培育、传承和弘扬“建院”精神文化中的群众路线思想,为创建特色鲜明建筑大学提供精神思想保证。
2.实施“五知五帮”促“深化”。学院紧紧围绕“育人”这一根本,秉承“人本、和谐、服务”的原则,结合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实践教学中,实施“谁带班、谁负责;谁上课、谁负责;谁首遇、谁负责”的“三个第一责任人”制度,要求学工队伍在组织学生实践过程中深入开展“五知五帮”(知学生学习状况,帮学生找准方向;知学生家庭困难,帮学生走出困境;知学生行为习惯,帮学生规范言行;知学生个性特长,帮学生树立自信;知学生专业兴趣,帮学生规划发展)亲情育人主题特色实践活动,以“三困生”(家庭经济困难生、学习困难生、行为偏差生)作为重点帮扶对象,采取经济上帮困、精神上抚慰、成长上引领等方式,引导学生牢固树立“五心”(把忠心献给祖国,把爱心献给社会,把孝心献给父母,把关心献给他人,把就业创业信心留给自己),学会与人交往,积极融入社会,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3.增强说服诱导反“西化”。学院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为契机,通过抓典型、抓先进、发挥人才导师的重要作用的方式,让学生学会感恩,积极进取,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开展丰富“五红”(讲红色传统故事、看红、唱红色革命歌曲、发红色短信、记红色名言警句)等丰富多彩的校园红色文化活动,教育激励学生坚持“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通过有针对性的说服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实现自我人生规划、具备自我心理疏导能力和调整能力、增强面对困难挫折的耐受力、学会破解矛盾,反对西方自由思潮。
(三)以“三化”模式发挥社会导师功能,培养学生适宜社会的职业素质
进入21世纪,用人单位对学生的素质要求提高,充满机遇的经济形势也充满挑战。在这种情况下,要把学生培养成具备高远协调的自我发展、严谨细致的逻辑思维、开放活跃的学术思想、快准细实的工作作风、雷厉风行的工作干劲、精通专业的职场能力,必须充分发挥企业、校友、典型、专家等社会导师的综合功能,全方位培养学生适宜社会的职业素质。
学院综合采取了“看、听、问、访、合”等方式,组织学生走进企业,观察企业运作模式;聘请创业人士讲解创业经历,拓展创新思路;组织二级学院举办专业双选会,和用人单位面对面交流;定期组织专业教师走访用人单位,了解社会和单位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打破自我办学的固定模式,和企业联合,共建合作平台,推动校企联合发展等,加大社会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力度。
1.“细化”职业生涯设计。就业是一项民生工程,事关学生个人前途和家庭福祉。细化职业生涯设计有助于大学生明确职业生涯目标、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助于大学生明确个人奋斗方向,增加成功的机会;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达到人职和谐。
学院在学生培养工作中广泛实施“GPS导航”(生涯辅导(Guidance)、能力提升(Promotion)和就业服务(Service)三者有机结合)加“六个一”(指导学生制订一份自己的就业能力提升计划,提供一份求职费用补助,至少与学生进行一次面对面的沟通交流,至少给予一次求职简历指导,至少开展一次面试技巧培训,至少推荐一个就业岗位)工程,激发学生职业发展自主意识,提升学生生涯管理能力,帮助莘莘学子圆了自己的成才梦。
2.“优化”社会教学资源。教学资源一直是高校发展命脉所在。优化教学资源是高校履行教育职能的基本要求,也是高校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的基本内涵。
本着“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理念,学院积极引进社会教学资源,为我所用,在“协调、结合、渗透”上下功夫,努力推进教育创新,不断提升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鼓励“学”,提高社会导师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充分发挥社会导师的育人功能;实施“带”,鼓励学生走进企业,通过社会导师传帮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强化“树”,通过社会导师树立先进典型,注重学生实战能力的培养;落实“创”,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开展科研、社会实践和学生社团活动;确保“实”,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和专业设置,使学生的职业意识扎实有效地落到实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贡献。
3.“深化”学校企业合作。校企合作是经济发展对高校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是高校由规模扩张转向实现内涵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实现以服务为宗旨,培养经济建设所需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学院本着“以为地方区域发展和建筑行业经济发展服务为宗旨”的办学理念,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以“产学研”为指引,促进学校科研成果向企业转化;校企共建实验室,开展科技项目攻关;以设备、场地、技术为投入,与企业建立实体合作;和企业签订协议,对学生实行“订单式”培养;将实验、实训、实习结合,教学内容与职业目标对接,建立现代教学工厂;联合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完成实践教学任务。
二、“三位一体”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效果
通过在学院土木工程专业2010级学生中试行“三位一体”导师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发现学生整体素质大幅提高,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和社会效益,并对本科教育培养模式向研究生教育专硕与学硕相结合的二维培养模式的过渡起到了良好的衔接作用。
(一)学生学习风气大有好转
实行“三位一体”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班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高,班级凝聚力强,学习风气浓厚。学生“坐得下来”,所有的班级都自发组织学生晚自修,学习自主性、自律性强;“静得下心”,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知识面拓展不仅有广度而且有深度;“学得进去”,学生无旷课、迟到、早退现象,学习态度端正;“学得深邃”,一半以上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平均成绩在80分以上,班级不及格率在2%以内,英语四级和计算机一级的一次通过率高于其他班级20个百分点,毕业班的计算机通过率达到100%,考试风气正;“用得到位”,学生思维更加活跃,参与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的热情空前高涨,在省级以上相关专业刊物中十余篇,实现了近几年本科学生零的突破。
(二)学生动手能力稳步提升
在实行“三位一体”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班级中,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强,实验数据翔实、准确,实验效果好;学生专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积极参与专业科技竞赛活动;对所学专业和领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参与和专业相关的生产实习活动意识强,实习经历更加丰富,且在实习过程中能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社区志愿者服务、环境保护宣传等社会服务活动。
(三)学生就业质量整体跃升
在实行“三位一体”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班级中,学生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高,动手实践能力强,被用人单位普遍看好;一次就业率达到98%以上,远远超过学校平均就业率;大部分同学签约中建一局、中建三局等中央直属大中型企业,就业的层次和质量得到大幅提升;研究生入学比率显著提高,占毕业生总数的10%。
[参考文献]
[1]廖怡华,刘岚.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思考与探索――“专业成长导师+辅导员”制[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
[2],王萍霞.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辅导员+班导师”育人机制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9(29).
篇10
关键字 交通工程;轨道交通;生态工程;绿色运输
生态工程并非全然的钢筋混凝土硬工程,工程建设也可以融入到大自然中,成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此正是庄子所提出的人类应走的路线。以往的道路工程施工,多以混凝土作为主要施工材料,以强调安全性及耐久性,此种施工方式虽然较注重安全,却忽略了生态的考虑。造成地景切割的冲击。公路建设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公共建设,对国土空间生态结构与功能之影响十分深远。
一、轨道建设与生态环境概念
(1)轨道建设。现有的轨道工程的运输系统有三大类,即:传统铁路;捷运系统(包括地铁和轻轨);高速铁路。轨道运输之发展起源于十九世纪初,在汽车尚未普及之前,其为都市中发展最快的大众运输工具。直到二十世纪中叶,随着都市范围不断扩展与小汽车大量生产,轨道交通因与汽车对于道路使用产生排挤效果,相对于同时期之公路建设,轨道建设开始呈现式微的趋势。唯近年来,环境永续发展意识逐渐抬头,各国均重新重视轨道运输之低污染、省能源与大众化等“绿色”特性,故转而增加轨道运输的投资与兴建。
(2)生态工程之沿革与定义。有关生态工程之解释及内涵,因各相关研究专长领域不同,对该等名词之理论架构、实务工作内涵及研究范畴之认知亦差异甚大。生态工程引进国内乃最近十年之事,目前社会环保意识提高,与“生态工程”相关之理念提出不少,尤其常有将景观设计、自然工程、亲水设施与生态工程等相混淆之情况发生。综观世界上生态工程之发展沿革,可清楚发现生态工程之观念最早系源自于德国与瑞士,其理念备受肯定。近年来,各界致力于生态工程之研究、应用以及推广,且依领域之差异而不断被赋予不同之内涵,并逐渐推广至全球各地。
(3)生态工程之理念整理。生态工程是在往昔传统工程中融入生态思维之工程方法;其中“生态”意指生物与环境之互动关系,而“工程”则是人类在环境中利用土木工程构造物,以提供安全之工程方法。生态工程与传统土木、水利工程之最大差异在于其理念是以生态系统之自我设计及调和能力为导向,并尊重环境中各生物之生存权利。例如先民以溪石围拦溪河之简易引水工程,不仅提供人类取水用途,溪石间之孔隙则是水生物之通道,此乃一种近自然就地取材,并可减轻对水生物冲击之典型生态工程。因此,生态工程实为减轻工程造成之生态问题而衍生之工法,同时重视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之维持与延续。
二、轨道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轨道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类别
2002 年,欧盟科学与技术联合组织(European Co-operation in the Field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Research,COST)曾指出陆路交通建设对生态环境之主要五大影响,分别为:①栖地切割与削减效应(Habitat Loss);②障碍效应(Barrier Effect);③生态廊道与栖地之破坏(Corridor Habitat);④干扰(Disturbance)与边缘效应(Edge Effect);⑤动物意外死亡率之提升。
(2)栖地切割与削减效应。公路与轨道建设等运输路网是连接城市与城市的通道,是人力互相联系与沟通的走廊。但是,对于生物而言,尤其是对地面的动物来说却是一道屏障,造成分离与阻隔的作用。栖地切割效应是个综合的生态负面效应,严格而言,包括栖地消失、干扰、路缘效应、屏障与阻隔效应。
(3)气候效应。的沥青和水泥土路面比热容小,反射率大。蒸发耗热几乎为零,近地面温度高,升温快,灰尘和二氧化碳含量高,形成一条“热浪带”,使局部的小气候恶化,气候异常衍伸对工程的影响。
(4)物种迁徙习性的改变。运输系统之路体建设成为野生物种之障碍原因具有多元性,包括干扰、威胁(例如,列车快速行进所产生之噪音、车体移动与重压造成之轨道地面震动、污染物排放、以及经常性的人为活动等)、物理(开放性空间、路体铺面、路缘栅栏等等)、以及车辆撞击死亡率等,均会致使野生物种产生不适及回避行为,降低其迁徙穿越轨道之意愿,进而改变当地野生物种之原始迁徙习性。
(5)障碍效应。交通运输建设所衍生之各种干扰效应对栖地所造成的冲击会降低某些特定物种族群的存活机会,影响其生态系统稳定,许多生态资源供给来源地可能因此而被隔离,并导致栖地孤立,例如,觅食区域与栖息区域如被隔离,将会剥夺许多物种的生存要件,降低该族群的存活率,对该地区之生态价值与生物多样性造成巨大之冲击。
(6)噪音效应。轨道交通噪音与一般道路交通噪音之特性不同,道路交通为连续式车流,轨道交通则属于间歇性车流,每日交通量少于1000veh/day,为间歇性音源。列车在行驶过程中会产生高分贝音量,但其音量有持续时间短之特性。
(7)其他物种干扰效应。根据调查,交通公共建设对于周遭自然栖地环境及野生物种所产生的干扰包括下列数种,即:环境水文变迁、化学物质污染、噪音及震动干扰、强光及视线干扰,以及边缘效应对生态栖地环境所带来之负面影响。
三、总结
公共建设如果缺乏生态理念,仅顾及工程结构体表面近自然的协调和美观,是无法维护生态机能的平衡,此乃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实则美中不足。因此,生态工程应涵盖“生态保育”和“生态技术”两个层面,遵循自然法则,采取顺应自然的工法,减轻对环境的损伤或者使生态恢复原有的自然。
- 上一篇:母婴专科护士个人总结
- 下一篇:幼儿保健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