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基础知识范文

时间:2023-11-30 17:46: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土壤学基础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土壤学基础知识

篇1

【关键词】高等教学 土壤学 创新型人材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221-02

1.引言

土壤学是高等林业院校中生物类(包括林学、植保、园艺、园林等)和资源与环境类(包括资源与环境城乡规划、环境科学、旅游、农林业与资源环境等)等专业的极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土壤学广泛应用和服务于农林业持续发展、环境生态建设、区域治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等各项事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科学,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并对学生后续系列课程的学习有重要的影响。

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培养创新人才是新时期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高校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最主要方式[1]。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目前通式教育模式的专业培养计划中,实践教学学时数普遍较少,教学过程也不够重视。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探索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是十分迫切的问题。鉴于此,作者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这一目标,从通式化研究性教学模式、强化专业特色教学体系改革、野外实习与室内实验有效地结合、英文《土壤学》系列教材的筛选以及教学尝试等方面对《土壤学》课程进行了改革尝试, 使本课程的教学更好地服务于生物资源与环境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目前《土壤学》教学体系现状与问题

90年代以来,我国提出了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人才的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特点是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了计算机、外语等基础课的学时数,大大缩减了专业和专业基础课的课时数,淡化专业教育,土壤学学时也在压缩之列。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土壤学为例,教学学时数从原来120学时紧缩为42学时,野外实习从原来的1周缩短为3天,实验课只占12学时,且在土壤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诸多方面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陈旧,对前沿理论和课程的最新发展情况的介绍不多;课程内容过于理论单一化,没有凸现不同专业对土壤学特色知识的应用;缺乏与国际化办学培养人材的教学内容系统,再加上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进一步学习的主动性,抑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成为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创新能力比较薄弱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土壤学系列课程主要包括《土壤学》、《环境土壤学》、《地质地貌学》、《土地资源学》、《土地整理》等。这些课程主要针对林学、园艺、园林、生态,生物科学、环境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旅游规划等十余个专业开设。这些专业中有几个对土壤学知识的要求有相似之处,而另一些专业则差异较大。在教学学时数大量减少的情况下,如何针对不同专业开展不同教学模式的探索,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土壤学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高质量完成土壤学教学过程成为急需研究的课题[2]。

3.《土壤学》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善

社会的发展一日千里,原有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人才需求,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实现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基础、以研究型人才培养为重点,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创新型人才的人才培养定位目标,学校对本科生培养方案进行了多次修改,课程体系日臻完善。目前在农林院校的《土壤学》课程教学别注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培养, 其知识结构表现为横大于竖,为扁平式“T” 字形;在能力结构上更注重实践应用能力、综合性能力的培养[3]。为了使培养的学生符合当今农林业、园林及环境部门对人才的要求,尝试建立了与时俱进的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改变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态度, 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4-5]。我校基于土壤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培养创新型人材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土壤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尝试:

3.1建立林学、园艺、生态、生物科学专业土壤学课程的通式化教学体系

基于上述几个专业对土壤学知识的共性要求,在土壤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制订了统一的教学大纲,实验、实习教学大纲;采用了材和参考书;建立统一的教学课件、习题库等,有利于精选教学内容,集中精力提高教学质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土壤学课程2012年被列为湖南省高校教学质量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为土壤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很好的支撑。

3.2强化园林、资源城乡规划与管理、旅游、环境科学专业土壤学课程的专业特色教学

对于上述几个各有特点的专业,在完成土壤学课程基本内容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每个专业不同的特点强化专业特色教学:园林专业土壤学课程名称改为《岩石与土壤》, 课程中强调植物种植要求和园林规划、园林建筑方面的岩石造景与风景规划要求;林学专业强调生产性;环境科学专业课程名称改为《环境土壤学》,强调环境污染物质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转化以及对环境生态系统的影响。

3.3 编写《岩石与土壤》和《土壤学实验实习综合指导书》

关于土壤学实验实习的指导书已经不少,但都有一个共通的缺陷就是实验方法没有及时更新且实验内容繁多,缺乏先进性和实用性,通过文献检索、兄弟院校调研以及国外动态跟踪等方式,在掌握土壤学实验课程的最新进展和前沿动态的基础上,参考传统《地质学》、《土壤学》和《土壤肥料学》、《地貌学》、《园林土壤肥料学》等教材和书籍,广泛吸纳与《岩石与土壤》相关的资料内容,增强了该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编制了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知识体系的两本新教材。

3.4土壤学系列课程实验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改革

综合性实验是指在学生具有一定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考查学生运用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多个知识点构思实验,并对学生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进行综合训练的一种复合型实验[6]。除了重新编写了具有先进方法和实用性的实验实习的指导书外,还对实验实习的时间安排进行了改革。除了矿物、岩石观察实验仍按课程要求安排在与理论课教学同步进行外,所有理化分析类实验全部推迟到课程结束前1-2周时间内进行,为了使实验与实习有机结合,把野外实习时间从课程结束后,提前到课程结束前2-3周左右,即先进行野外实习,再进行室内理化性质分析实验。其次,进行综合性实验尝试。野外实习取来土壤样品后,任课老师只简单介绍实验方法原理和注意点,所有理化性质测定过程全部由学生摸索完成,2人一组可自行在2天时间内完成全部分析内容。再者,训练学生实习、实验报告的综合写作能力。实习、实验连续完成后,让每位学生独立完成1份《土壤学实习、实验综合报告》。要求学生描写野外观察到的岩石及其与形成土壤的关系、土壤剖面挖掘观察注意点以及所处气候带主要土壤类型基本性态外,着重要求学生对采集样品进行分析的目的、分析后所得的结果能否说明目的、原因以及如何进一步来阐述所要弄清的问题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专业写作技能。

3.5土壤学系列课程双语教学方法改革

考虑到我校国际办学的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还对土壤学双语教学进行了探索,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①双语教学教材筛选与确定:国内调研采用网络通讯、实地走访进行,国外调研主要通过网络、电话等通讯方式以及参加国际专业学术交流大会时或国外相关专家到访时进行;通过国内相关学校《土壤学》、《土壤肥料学》及其它相关课程双语教学经验调研,以及对国外高校相关专业《土壤学》、《土壤肥料学》3门课程教材使用情况、教学方式方法与经验、教学模式等的调研,通过比较、确定与中文版教材内容基本一致的《地质地貌学》、《土壤学》、《环境土壤学》原版教材。②双语教学课堂教学内容:根据中文教材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的要求,结合英文版教材、双语教学的特殊性,编写用于英语课堂教学的教学大纲和确定教学基本内容。为了使学生掌握中、英文基本概念、基本术语等基本知识,基础知识内容部分采用双语双向教学;专业应用、深化部分视具体情况采用双语或英语教学。③双语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探讨:课堂上主要通过教师讲述、结合提问――学业生回答、或学生提问――教师解答等相互交流和讨论的方式,以及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主题发言(presentation)等形式,使学生掌握中英文概念、专业用语及其内涵,力求学生在基本知识方面的中英文用语及其理解能够融会贯通;实验及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室内实物、标本、图像及室外实地教学等形象传输的教学形式与方法;课外通过网络及其它传媒查阅大量的英文资料,练习小论文写作等形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应用英文专业知识,为学生们将来考研及从事相关科学研究打好基础,受到了同学们的好评。

3.6土壤学系列课程网络课堂教学平台的建设

运用天空教室软件构建了土壤学系列课程网络课程,将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授课录像、多媒体课件、教案等材料电子化,放在网络课堂上供学生下载学习,将土壤学实验过程拍成录像文件,供学生下载观看学习如何做实验;将作业布置在网络课堂上,让学生在网络课堂上完成作业;在网络课堂上开发了聊天室和BBS功能,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3.7改革考核方法

闭卷考试是土壤学考核的通行方式,虽有一定的片面性,但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闭卷考试还是必不可缺的一种方式,完全放弃闭卷考试方式会导致大部分学生疏忽于土壤学基本知识的掌握,即便是考试前突击复习,对土壤学基本知识面的掌握还是有相当大的作用,但闭卷考试不能做为唯一的考核方式,这种考试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符合创新型人材教育的要求。通过探索,笔者认为考核的方式应为:闭卷考试+实验考试+综合能力测评(包括专业英语能力)+考勤。野外实习考核单独记入成绩。各考核方式的比例应为:①闭卷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主要测试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与综合知识的应用。②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25%,考察成绩包括实验态度(10%)、实验操作(40%)、实验报告(50%) 这种考核方法比较全面、公正地反映了学生学习土壤学实验课的情况。③综合能力占总成绩的10%,由课堂讨论、及相关专业英语的能力等综合评定。④考勤占总成绩的5%。作者认为考核方法的改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方向,这样不仅避免培养高分低能的学生,还能促进学生朝着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向前进,这将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意识的开发。

4.结语

通过不断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我校的《土壤学》课程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较大的收获。我们紧密结合生物类和资源环境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了融基础内容与学科研究前沿、经典内容与现代内容为一体的课程教学体系, 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与板书结合的教学手法,教学方法上实现了由单向灌输式向多项互动式转变、从被动接受式向自主探究式转变,建立了与时俱进的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通式化研究性教学与专业特色教学相结合的通专结合一体化教学;实验与实习相结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网络课堂建设,优化课程教学方法和进行考试方式方法改革,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等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改变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态度, 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宁滨.创新型人才培养应把握三个着力点[N].中国教育报,2010-01-28(3).

[2]周建利,应兵,朱建强.农业院校《土壤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01(6).

[3]戴良香,刘东强.土壤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5,01(10).

[4]赵秀兰,江长胜,胡必琴.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环境土壤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5(6).

[5]徐秋芳,姜培坤,钱新标.高等林业院校土壤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04,22(5):64-65.

[6]李志涛. 高校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与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J].科教论丛, 2008,02(4).

篇2

关键词:土壤地理学;教学内容;实验;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03-04-158-02

土壤地理学是土壤学与地理学、环境科学、地球化学、生态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学科,属于高等师范院校自然地理与环境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与高等农业院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必修的主干课程之一。该课程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土壤圈圈层特点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土壤的基本特征、形成演化及土壤剖面形态特征以及土壤野外描述,不同空间的土壤分布规律,土壤景观的认识以及土壤系统分类等基本知识[2]。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土壤资源、土壤资源的变化以及人类影响下土壤资源的演化趋势进行预测。

对于师范院校来说,土壤地理学可以分为两大部分来学习,包括理论与实验实习两大部分。理论部分包括土壤学基本概念的学习,如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土壤的形成、分类体系等,接着是土壤的地理分布规律的学习。在试验实习部分主要涉及到土壤的李欢分析手段与方法以及土壤野外调查与制图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总的来说土壤地理学教学、实验、实习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也是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中学地理教学以及组织学生进行第二兴趣小组,开展课外活动的能力。土壤地理学的实验、实习也为日后学生从事研究生工作、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传统教学模式与当今社会需求不相适应[3] 传统的土壤地理学教学内容陈旧,应与当前社会需求相适应。随着科研的不断提升,土壤方面的热点问题不断涌现,最新的科学研究热点问题、最新的研究方法应及时补充到大学教材中去。这样才会达到科研促进教学的目的。如土壤碳库变化、古土壤解译古气候、土壤中碳氮元素循环等。

1.2 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中,多是采用老师教授,学生听的方式[4]。尤其是在大学授课当中,两节课的大课所涵盖的内容多、知识量大,学生很难对课中所讲解的内容全盘理解和接受。并且在讲授过程中,土壤地理学的一些理论,如土壤发生学原理、土壤分类体系等,比较枯燥、乏味,很多学生对于空洞乏味的讲授毫不感兴趣,缺乏兴趣,以致学生不爱听课,或是听课当中开小差,玩手机现象较多。针对这一现象,土壤地理学在授课过程中应多增加实习授课,在实习过程中讲授理论。如土壤剖面的观察,让学生亲自参加土壤剖面的挖掘过程,并且讲授挖掘剖面所要注意的事项,如挖掘剖面方向的选择,要大致计算好太阳角度的变化,计算好剖面挖掘的时间,这样才会使得剖面挖掘完给土壤剖面照相才不会有阴影。让学生在参与土壤剖面挖掘的过程中,随着挖掘的难易程度就能感受到土壤的硬度,对剖面挖掘好后土壤层次的划分打下了基础。若只是在课堂中采用土壤剖面照片进行讲授,学生很能理解土壤的结构、颜色、质地等,在野外实习中,通过学生自己亲自挖取土壤剖面,在剖面中讲授土壤相关的物理性质,学生会理解的更加透彻,从而增加了学生的兴趣,为以后从事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实验仪器缺乏 目前各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开设的实验课程主要包括3个项目。分别是物理性质的测定,如容重、水分、土壤颗粒组成的测定以及土壤pH的测定。而关于土壤地理学中的实验例如土壤氮、磷、钾、有机质等传统实验都没有开设。而大多数师范院校在开设地理科学专业的同时,配备的实验课非常少,远远不能满足土壤地理学实验的需求。因此,师范院校应该在土壤地理学仪器购置时,应投入一定的资金力度,比如建立一个土壤地理学实验室,不仅可以满足传统教学的需求,对于学生日后做毕业论文,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验平台。

2.2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

2.2.1教学模式 目前大多数院校开设的土壤地理学实验多是验证性的实验,学生只要按照实验方法、步骤去做,都可以完成,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缺乏自己思考的空间,缺乏对学生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5]。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学生被动的记忆、被动的接受知识,增加了学生的记忆负担。因此,应该除了传统土壤地理学实验项目的开设以外,还应增加探究性实验,例如不同立地条件下土壤养分状况对比研究、不同区域土壤结构分析等,使得学生在掌握实验分析的同时,去设计整个实验的设计过程,初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

2.2.2 实验的前期准备 前期的实验器材以及实验药品的配置,都是实验员准备,学生完全不知道药品怎么配,尤其是对于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由于没有分析化学的基础,缺乏对药品试剂配置的基本能力[6]。但是土壤地理学侧重土壤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只有学生之前了解样品采集地的地理发生、发育环境,才能对实验所做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从而得出合理的结论。用老师准备好的实验样品,学生就不会对样品采集地的环境有所了解,学生就会对所做的数据凭空分析,造成一定的误差。因此,在开设实验分析项目之前,让学生参与样品采集的过程,样品的前处理过程以及药品的配置。

2.2.3 实验考核方式 学生完成实验后,大多数都是抄写实验报告,而我们的考核方法大多是以学生抄写的实验报告作为打分的依据。并且实验过程中,都是小组的形式,很多学生不动手,不参与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应把实验的考核等同与基础理论课的考试,不能对实验课的考核流于形式,确实有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不够或者实验过程中不参与的,可以给予挂课或者不合格处理,下学期继续补考。这样有了严格的实验考核机制,学生才会重视实验。

2.3 缺少研究性实验 基础性实验可以锻炼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与技能,比如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技能的训练等,但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创新精神的锻炼确有着明显的不足。研究性实验可以围绕当前土壤地理学的科研热点,引导学生选题、进而解决问题、分析问题,最终使得学生学会研究成果的表述[7]。这样一个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使学生学会了怎样去学习。

3 组织好土壤地理调查实习

土壤地理学属于交叉学科,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在平时理论课讲授过程中只接受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的教育,对土壤类型的认识,土壤剖面的观察,仅限于图片,很难对土壤地理学的知识有深刻的理解。首先在野外实习过程中,要带领学生到野外观察土壤剖面,这个土壤剖面要让亲自参与挖掘过程,要在老师的严格指导下,按照专业的标准,挖取标准的剖面。其次,要划分土壤发生层次,土壤发生层次要依据土壤颜色、质地、结构、水分、新生体等进行划分。接着要按照野外土壤剖面描述手册的要求,对土壤发生层的各层次进行描述。最终采取土壤样品。这样一套土壤地理学的剖面描述、观察、采样,学生全程参与,不仅掌握了土壤地理学理论课中很多难理解的知识,而且学会了土壤样品的一种采集方法。在实习过程中,还可以利用简单的野外工具做室外实验,如利用稀盐酸看土壤样品是否有气泡冒出,进而推测该样品是否有碳酸钙的存在。

我们可以开展一些特色的教学实习,如结合伊犁本地特色,伊犁气候、水资源丰富,是盛产苹果的区域。我院地理科学专业还可以与当地林果业相关部门合作,通过老师的指导,开发一些无公害苹果、树上干杏、桃等,从而理解这些无公害生产需要怎样的土壤条件,从而使学生掌握野外土壤调查的基本技能。

4 实验与实习有机结合起来

目前大多数院校开始的土壤地理学实验课程,实验分析中所需的样品都是老师事先准备好的,学生没有参与前期样品的采集过程,或者说分析的样品与后期野外实习采样的样品不是同一个样品。这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所得到的数据分析中,很难对土壤所处的地理环境很好的把握与理解,势必造成一定程度的误差,因此,应把学生在野外采集的样品作为室内分析实验的样品,从而为分析结果提供准确可靠的保障。

总之,土壤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学习自然地理学的基本专业知识,只有安排好教学、实验、实习,使得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的实验操作技能及初步的科研思维,为以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天杰,郑应顺,王云.土壤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朱鹤健,何宣庚.土壤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3]房莉,余健.对土壤地理学传统教学方式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1,11(31):99-100.

[4]华珞,王学东.关于 “土壤地理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0(3):44-47.

[5]李粉如,段立珍,张永峰.土壤地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2):207-209.

[6]李春红,冯维波.地理专业《土壤地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10(30):198-199.

篇3

(阿荣旗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内蒙古 阿荣旗 162750)

【摘要】植物生产与环境是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园艺、作物生产技术等专业的基础性课程,该课程涉及了植物学、土壤学、植物生理学、气象学、肥料学等多种学科知识,具备实践性、操作性、综合性较强的特点。为了有效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将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基于此点,本文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方法入手,对植物生产与环境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职业中专;植物生产与环境;教学;方法

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所必需的植物生产与环境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奠定基础。

1 要明确教学目标,确立课程教学原则

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目的,始终保持强烈的学习动机,对课程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教学活动。其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乐观、积极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能够在掌握正确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增强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可以通过主动学习、自主探究从各种信息源中获取知识信息。其三,学生能够掌握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的基本知识点,可以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生产实践问题,为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基础。

2 要运用有效教学方法,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在植物生产与环境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职高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合理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1)运用现场教学法,增强教学直观性。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应当结合职业院校不同专业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并带领学生到实训基地或野外作业场所完成教学内容。如在教学植物生产土壤环境内容时,教师可以针对园林专业的特点重点讲授园林土壤,带领学生到园林工程现场,就土壤改良这一问题进行现场教学。

(2)运用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景,向学生展示真实的案例,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主动思考、自主探究、小组讨论,从而在案例分析中获取新知。植物生产与环境的案例教学必须选择生动形象的案例,精心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问题。在案例讨论中,给予学生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观点意见,并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营造师生平等、互动、活跃的课堂氛围。

(3)运用实践教学法,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教师要适当增加实验实训课时量,制订完善的实践教学计划,将植物生产环境实验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为学生提供到生产单位进行实验实习的机会。

3 要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植物生产与环境是一门涉及内容较为广泛的学科,并且教学内容的学科跨度也相对加大,若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将如此大量的信息全部传递给学生。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工具,其以自身强大的交互性和图文并茂等特点,不但使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有所增强,而且还使整个教学过程得以丰富。同时教师还可以按照实际的教学需要,补充与之相关的材料,这是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例如,在教学土壤胶体的阳离子交换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flash软件,将胶体颗粒的双导电结构绘制出来,并设置好阳离子的交换过程。通过动态的画面、文字和音像,再加上计算机的缩放和转换功能,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一目了然,原本抽象的问题也随之变得直观、具体,教学效率自然会大幅提高。又如,在教学水分问题时,为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土壤水分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利用Powerpoint软件将水分类型制作成幻灯片,并在课堂上给学生设置问题,由他们进行分组讨论。这不但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而且还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获得充分体现,教学效果随之显著提升。

4 改革传统考核方法,构建科学评价模式

以往传统的教学考核中,多以闭卷笔试为主,内容也都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这种考核方式的记忆性成分过于明显,而实践演练和操作能力的考核却少之又少,从而造成了大部分学生为了取得好成绩而死记硬背,这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此,学校应当积极改革考核方式,构建科学的评价模式。在实际考核中,应当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采取以实践能力考核为主,以基础知识笔试为辅的考核方式,这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笔试考核中,试题应当多采用问答和选择题的形式,理论部分应尽可能减少概念性的试题,多增加一些案例分析,这样能够检验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进行实践考核时,可将重点放在技能的考核上,多结合一些学生未来的实际工作情况,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此外,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也比较重要,教师可在新章节教学前,给学生布置一些与该章节相关的问题,并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预习,然后由教师在课堂上提问,并按照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打分,这样的评价方式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4

大学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知识生产、社会服务”三大功能,需要进行一种专业目的的学科群建设,以学科群组织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在对环境科学学科群和相应的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进行探讨,为建立适应新时期要求的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也为专业建设提供一种新范式。

1专业学科群

高等学校的专业是一种传承知识、培养人才的组织方式,主要指学术和人才培养的人为分类,起着目录性的指导作用,规定着师生探索的方向和范围,也起着范型的作用,是人才培养的范式。从知识角度讲,专业也是实现知识领域专门化的一种方式,是知识、学科及学科群的一种组织形式,既是具有一定共性和内在联系的学科群的集合体。

专业学科群包括基础学科、带头学科和外延学科三个层次。学科群建设就是要加强基础学科的理论源头作用,发挥带头学科的牵引作用,使多形态的学科结构产生协同效应,紧密联系交融形成一个学科整体是学科发展的一个新模式。学科群必须有带头学科。带头学科领域内的知识内容必须是学科群中心任务所涉猎的内容的大部和关键所在,是众多学科之中的核心学科和首席学科,担负起领导和组织的功能,连通、协调着各个学科、各层次学科,起着牵引作用。根据环境科学专业的发展演变过程和传统特色,环境科学是其带头学科,也是环境科学专业学科群的主干课程。基础学科是学科群的理论源头,环境科学专业的基础学科为地学、化学。

2环境科学专业学科群分析

2.1环境科学专业渊源

环境科学就是研究人及其生存环境间关系的一门学科。环境科学学科都是在传统学科中衍生、发展、壮大起来的,在环境科学的初级阶段,与环境科学的相关学科分别从解决环境问题的不同角度出发,形成了具有各自学科特点的环境类专业,如环境化学、环境地理学、环境地质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工程学等,形成了各类环境科学分门别类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样环境科学学科都以二级学科的形式附属在传统学科内。例如,综合性和师范型大学的环境科学体系主要起源于地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学科,农业大学的环境科学体系主要起步于土壤农化和农业环境保护,海洋大学的环境科学体系主要侧重于海洋环境科学等。随着环境科学进入综合发展阶段,由于实际环境问题的综合性,前述学科通过相互联系、联合、融入和融合,并逐渐综合、归并为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两个专业。1998年国家对学科设置体系进行了调整,新设了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其下包括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两个二级学科,其中环境科学所涵盖了原来的环境地理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海洋学等多个二级学科,成为一个覆盖面非常广的一个新的二级学科。

2.2带头学科的演变

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强的科学,研究核心是人地关系。研究对象是人地系统,是指环境与人类活动两个子系统相互作用,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机制的复杂巨系统。按照研究人地关系系统相互关系的课程设计,环境科学专业主干课程是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是一门年轻的交叉科学,环境问题是环境科学发展的根本驱动力,环境科学发展以环境问题为导向。20世纪50年代初,环境科学是在人类认识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而在国外被提出,随着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关注的不断加强而得到发展,特别是进入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后,得到了迅速发展,逐步形成了一门具有领域广泛、内容丰富的独立新兴学科。

环境科学是多学科、多门类的综合性科学,不过主要是移植其他众多自然科学学科如生物学、地学、化学、气象学、经济学、工程学、规划学等的原理和方法应用,及相关学科分化,并随着科学和技术进步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从地球科学分化出的环境地学包括环境地理学、环境地质学、环境海洋学、环境地球化学以及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和环境大气学等。生物学分化出环境生物学和环境医学包括环境生态学、环境水生物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生理学和环境毒理学等。由化学学科分化而来的环境化学包括环境分折化学和环境工程化学、环境有机分析化学、卫生工程化学、用水废水化学、大气污染化学、土壤污染化学和海洋化学等。环境物理学,包括辐射生物学和辐射医学以及环境声学、环境空气动力学等。工程类的环境工程学包括给水排水工程、给水及污水处理工程、供热工程、空气调节技术、除尘技术、冷冻技术、“三废”综合利用等。环境社会科学是从社会学科发展而来的,包括环境发展史、环境污染史、环境经济学、环境规划和环境管理学等。90年代前后,才开始注意到社会科学在研究和解决环境问题中的重要作用,环境哲学、环境社会学、环境伦理学以及环境法学等学科才逐渐形成。

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人与生物圈”的研究列为全球性课题,强调从宏观上研究人与环境的规律。人类面临的人口、粮食、能源、环境、健康等重大问题都是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既要从广义的科学、技术和社会角度解决,更是从生物认)与环境角度来解决。这样,“环境科学”以其与时倶进的强大生命力,不断地扩充其学科视野,扩展其理论视界,扩张其应用视域,直到全面关注并深层关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生态文明前景。这样不仅形成了众多的环境科学分支,还与其他一些应用学科甚至社会学科相互渗透,产生了许多应用科学。人类环境学基础理论包括环境动力学、环境控制论和环境系统学;从应用上分有环境工程学、环境规划学和环境管理学;从层次等级分有个体环境、家庭环境、企业环境、社区环境;从系统类型分,有农村环境、城市环境、工矿环境、交通环境;从学科领域分,有经济环境学、文化环境学、社会环境学、行为环境学、环境伦理学、医学环境学、教育环境学和技术环境学等。

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围绕生物界泡括人类)并构成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的外部空间和无生命物质,如大气、水、土壤、阳光及其他无生命物质等。环境科学的主体是人,人的活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向自然界索取资源,产生出一些新的东西再返回给自然。环境科学的目的就在于弄清人类和环境之间各种各样的演化规律,包括人和环境的关系;人类活动引起环境质量的变化,这种变化又反过来影响人类活动,使我们能够控制人类活动给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它的任务就是要揭示人和环境的这种相互作用的客观规律,以及运用这个规律来保护和改善环境。环境科学的研究从宏观上讲,研究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由此揭示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规律。从微观上讲,环境科学要研究环境中的物质,尤其是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及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变、积累、归宿等过程及其运动规律。还要研究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技术和管理措施,寻求环境污染的预防、控制、消除的途径和方法。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学科内容进一步细化、深化,分支成环境科学学科群。环境科学学科群包括生态环境学科集、环境学学科集和应用环境学学科集。

2.2.1生态环境学科集

生态环境科学学科集包括基础环境因子学科子集和生态环境学科子集。

环境科学研究的环境是围绕着人的生存环境,包括自然界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基础环境因子学科子集细分为地质学、地貌学、气象学、水文学、土壤学、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等环境因子,每个环境因子都包括一个系列学科,如土壤学系列学科包括基础土壤学、土壤地理学、土壤资源学、环境土壤学、土壤调查与制图、土地评价、土壤改良治理工程与技术、水土保持、土壤社会学等课程;同时包括地质环境学、地貌环境学、大气环境学、水文环境学、水资源环境、土壤环境学、生物环境学、植物环境学、动物环境学、微生物环境学等环境因子系列学科。

生态环境学科子集细分为海洋、河流、沙漠、草原、森林、农田、湖泊、沼泽、平原、山区、高原、丘陵、盆地等类型,包括海洋学、流域学、草原学、森林学、农田学、湖泊学、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等学科;海洋环境学、流域环境学、沙漠环境学、草原环境学、森林环境学、园林环境学、农田环境学、湖泊环境学、河流环境学、城市环境学、聚落环境学等系列课程;同时包括生态系统工程学、海洋环境工程、水利工程环境学、沙漠环境工程、草原环境工程、森林环境工程、园林环境工程、农田环境工程、湖泊环境工程等系列学科。

2.2.2环境学学科集

环境学学科集包括基础环境学学科子集、社会环境学学科子集和环境工程学科子集。

基础环境学学科子集包括环境科学概论、环境地质学、环境地球化学、环境海洋学、环境土壤学、污染气象学、环境化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生物学、数学环境学、化学环境学、环境医学、环境毒理学、环境生态学、环境监测、环境质量及评价、环境仪器分析等系列学科。

社会环境学学科子集包括环境哲学、环境科学方法论、环境统计学、环境伦理学、环境社会学、自然环境保护学、清洁生产概论、环境信息系统、环境保护学、环境管理学、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环境美学、景观环境学、环境政治学等系列学科。

环境工程学科子集包括环境规划学环境工程学、环境生态工程学、环境保护工程学、环境系统工程学、环境地球化学工程学、水污染防治工程学、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学、固体污染防治工程学、噪声控制工程学、环境材料等系列学科。

2.2.3应用环境学学科集

应用环境学科是飞速成长的环境科学学科群中另一个重要学科子集。环境学与经济学相结合产生了经济环境学,同理如农业环境学、资源环境学、城市环境学、产业环境学、家庭环境学、工程环境学、环境教育、放射性环境学、农村环境学、区域环境学、全球环境学和宇宙环境学等都是环境科学应用的重要研究领域。出现了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科双向同步发展的景象,如与前述应用环境科学学科相对应的农业环境工程、资源环境工程、城市环境工程、产业环境工程、家庭环境工程、环境教育工程、放射性环境工程、农村环境工程、区域环境工程、全球环境工程和宇宙环境工程等学科纷纷出现,这样就逐渐形成了飞速成长的应用环境学学科集。

2.3环境科学专业学科群的外延发展

环境科学专业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交叉渗透形成的、与人类及生物生存息息相关的前沿学科集其知识体系涉及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的高效利用、浪费、污染及控制、生态与环境建设的各个方面。因此人和环境科学集向外延拓展:(1)人一方面外延发展成人、生物科学与技术进而发展成包含现代生物认肢术与工程的生物(人)科学集;另一方面人口资源外延发展成自然资源,发展成以人口资源为主体的自然资源调查与保护、管理,进而发展成为资源科学学科集;(2)环境科学由人类生存环境发展成为生物(人)环境系列课程,外延发展成社会环境、人类环境系列课程,进而发展成为包括自然环境学科、社会环境学科、人类环境学科的环境科学学科集。

2.4农业大学环境类特色学科

农业大学最大的特色学科是农业学科群属于生命科学群的重要组分。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农业己经形成了许多传统学科,与环境科学专业有关的课程有:普通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物化学、农业概论、作物栽培学、园艺学概论、生物保护学、设施园艺环境调控工程、养殖环境工程、农业生态学、农业病理学、植物保护学、试验设计与生物统计、农业仪器分析;农业气象学、农田水利学、土壤肥料学、农业环境学、园林环境学、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绿色(有机)食品工程、建筑环境学、环境景观设计等。

2.5地方环境特色学科

青岛农业大学位于美丽滨海城市一青岛市的腹地城阳区,濒临黄海,东接崂山、西邻胶州湾,湿地广布,水域(湿地)环境研究方便。学校具有强大的农业技术背景,依托这一背景,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将在农业环境保护、湿地(尤其是海洋)环境保护、区域环境规划、农业环境工程等方面独具一格。

3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高等学校的“专业”指的就是一个系列、有一定逻辑关系的课程组织151。因此,专业就是培育学科群的组织保证,是围绕社会需要,尤其是人才培养的需要,组织多学科协同攻关,形成一些由若个具有某一共同属性的分支学科构成的学科群体和人才培养的范式。

环境科学着重研究区域生产(生活)活动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和工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其工作重点是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努力提高环境容量,注重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环境质量的改善,保证区域环境健康和优质农产品生产,确保生物认)生存的环境质量,是人们生活、生产和环境保护的理论基础,也迫切要求用较为完善的理论去对许多应用性问题提供专门指导。“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要”161中指出: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建立合理的农林牧副渔复合生态体系。发展生态建设工程,开展温室效应、酸雨及臭氧层机理,及其对环境和人体影响的研究。是中国21世纪初环境科学研究发展的前沿和核心领域。由于环境问题涉及面广、性质复杂,其解决需要各相关学科的知识,环境科学专业也就需要同时具备相应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迫切性,要求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必须具备广博的理论基础和扎实地掌握相应的技术手段。针对环境科学涵盖面的广泛性和所研究问题的复杂性,客观上需要专业方向各有所侧重的人才多样化,需要具有深厚理论基础的综合能力和适应性强的专业人才的特点。这就要求学生掌握环境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环境管理的基本训练,熟悉国家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了解环境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状况;同时通过学科交叉、渗透,加强基础理论教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强化专业基本技能、基本实践的训练,培养学生具有系统扎实地环境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管理规划能力,具备区域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生态环境建设、资源利用技术、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质量保障方法和可持续发展方法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成为基础扎实、适应性广、能力强、素质高的区域环境系统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技术人才,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等工作。高等学校应在教育部颁布的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基本框架下,根据环境科学专业学科群发展的要求,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原则,结合自身特点和所处环境,从有利于学生就业和继续深造两方面着手构建环境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学科群是本专业的主干课程的细化、交叉融合形成的系列课程的集合,以本专业的主干课程系列课程为核心,以专业主干课程的外延课程系列为支撑,加上这些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群,形成金字塔型学科群。地方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学科群包括化学科学学科集、生物浓业)科学学科集、生态环境科学学科集、环境科学学科集和环境工程科学学科集。青岛农业大学将前述的环境科学专业学科群分成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等层次,形成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针对庞大的课程体系,特别是众多的选修课,学生们往往很迷茫。为了学生们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很好地在环境科学领域定位自己、发展自己,在宽口径的基础上,能有一技之长,毕业后成为能在产业环境保护、生态农业、循环生产、污染监测及控制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我们结合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的发展趋势,紧密结合中国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与社会需求,尤其是“三农”领域的广泛需求,考虑到农业院校的基础和环境科学领域的特色,根据市场的需要考虑设立多个专业方向,来培养多层次、多样化、适应性强的各类人才。按照“基础+模块”模式设置了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将环境科学专业选修课程分设三个方向,每个学生至少选修一个方向的课程、至少选修8个学分人文社科类课程和一定任选课。湿地晦洋)环境科学方向:主要选修课程有水生生物学、水文与水资源学、海洋学导论、自然资源学、水域生态学、水污染与控制、水污染治理、海洋环保技术、水土保持、环境生态工程学等;

污染控制方向:环境工程原理、CD制图、产业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环境风险评价、环境土壤学、清洁生产概论、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物理性污染控制、水处理新技术、室内空气污染控制工程等;

篇5

关键词:花卉栽培 教学改革 考核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183-02

《花卉栽培学》是高职院校园艺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主要讲述花卉的分类、花卉的生物学特性、繁殖、栽培管理及应用,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根据市场需求、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本地自然、资源等实际情况探索教学改革,通过教学改革完成培养既有丰富的花卉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同时,又具备基本技能的专业智能型人才的教学任务。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深刻理解花卉栽培在人类生活、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获得花卉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备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1.1 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2]16号)指出: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逐步成为社会共识,职业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职业教育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正是基于发展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进行课程改革是必然的,更是必须的。

1.2 园林园艺职业岗位的要求

根据职业教育发展的理念和指导思想,教学以岗位要求和社会需求为导向,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

根据职业岗位要求,使学生掌握花卉种植的土壤耕作整理和改良;花卉播种、育苗、栽培管理、收获贮藏、采后处理等。学生通过在校内外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能承担在花卉生产企业从事花卉栽培与养护管理、花卉繁殖的工作,并具备生产指导和管理的职业岗位能力;能承担城市园林建设单位、物业管理公司的园林绿化与管理工作,并具备花卉养护与景观维护指导与管理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在激励的行业竞争中的竞争力。

2 课程改革的内容

2.1 教学内容的优化

以陈瑞修、王洪晶主编的教材《园林花卉栽培技术》(北京大学出版社)为主讲教材。根据教学实际,理论知识的学习遵循“适用、够用”的原则,对于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要点详细讲授。花卉学是一门内容多,花卉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学科,由于学时的限制,每类花卉选取有代表性的2~3种花卉进行理论讲授学习。

教学内容根据生产实际、岗位要求进行选取,同时注意相关课程的衔接,舍去其它课程中的主干教学内容,避免为追求本课程的完整性而造成教学内容上的重复讲授。如“土壤的性状、花卉生理发育、病虫防治”等内容主讲在土壤学、植物生理学、园林植物病虫防治等课程中学习。通过教学内容合理取舍和重组,达到优化教学内容的目的。

2.2 改革教学方法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由传统的“填鸭式”向“启发式、参与式教学”等教学方法转变,引导学生自我思考、自我学习、自我动手,产生学习兴趣、达到主动学习、快乐学习的目在。

2.2.1 启发式教学的引入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改变以往“填鸭式”教学,采用启发式的教学,对高职学生这是可行的。根据教学中的体会,总结了如下几点:首先,建立良好的交流与沟通平台。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沟通,鼓励学生,形成参与教学的氛围;其次,建立项目或学习任务。通过项目或学习任务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引发学生的自我思考,并通过课堂讨论、辩论等形式,激发起学生追因寻原的欲望;最后,通过自主性思考和学习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此强化达到启发式教学的目的。

2.2.2 参与式教学的应用

参与式教学,就是师生共同参与教学,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对于花卉栽培这门综合性、实用性强的学科来说,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是必须的。在充分了解学生,对学生个性及自身能力掌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共同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尽可能将任务落实到每个学生,并能听取学生的想法和建议,让学生的想法在教学和生产实训中得以体现。在生产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计划,并把握好每一阶段的任务与要求。在实践教学中,我体会到:平易近人,关心学生,与学生共同劳动,更能赢得学生的心。

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及时总结,写生产实训报告,并对实训成败进行分析,查找原因,为以后的生产积累经验(如月季的绿枝扦插,请同学们分析成活率高低的原因);同时在条件充许的情况下,学生可对自己的产品进行销售,对实训的投入与产出可进行一定的成本分析,培养学生的成就感、自豪感。

2.2.3 参观学习式教学

花卉种类复杂、繁多,而花卉分类对学生难度大,要想在短时间内认识大量的花卉是很困难的。教学中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花卉生产基地进行参观实习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根据所见花卉进行形态特征、识别要点的直观描述,易于学生的识别和记忆。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使学生学会自己去了解、观察、思考,增进学习兴趣,并对我国花卉事业发展及自己从事这一职业充满信心。

篇6

关键词:双语教学;植物学;探索;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5-166-02

Abstract:Botany is a basic course of each agriculture major.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botany bilingual teaching to follow the international frontier disciplines and promote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Botany in line 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ccording to the curriculum reform and the practice of Botang,this paper from the teaching content selection and arrangements,the reform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teaching evaluation on the explo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bilingual teaching in botany teaching are analyzed.

Key words:Bilingual teaching;Botany;Exploration;Application

2001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条件》中要求各高校在3a内开设5%~10%的双语课程,2003年又提出继续推进双语教学[1]。可见,双语教学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高等院校进行双语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改变应试型本科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具有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流与竞争能力人才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国实施双语教学最主要的出发点是提高英语水平,培养双语人才,以满足国家、地方和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2]。随着改革开放的日趋深化,中国正走向世界,世界也正向中国走来,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使得对双语人才的需求程度迅速提升。同时,实施双语教育也是为了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学生将来的科研工作、获取信息、出国深造以及在合资企业谋求职业等都必须具有双语能力。

1 双语教学在植物学教学中的实践

《植物学》课程是高等农业院校农学、植物保护、园艺、园林、资源与环境等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因此,在农业高等院校开设植物学双语教学非常必要。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植物教研室在网络课程建设、课程教学改革及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制作了校级《植物学》精品课,完成了省级《植物学实验实习网络教学系统》项目的建设,同时拍摄了植物形态解剖结构显微图片近500张,大庆周边市县、帽儿山等地植物照片500余种3万多张,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植物图片资料。本院将以这些资源为依托,大力开展双语课教学,提高了本科生的专业和外语水平,培养了具有高水平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

2 双语教学在植物学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方案

2.1 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 教材是课程教学的载体,是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重要源泉,教材的选择要坚持适用性原则。在双语教学中,一般采用国外原版教材,优秀的英文教材可以指导学生正确使用专业词汇,充分把握专业教学思路。Arthur Cronquist 教授是世界著名的植物学家,提出了著名的克朗奎斯特被子植物分类系统,我们选用他撰写的植物学教材《Basic botany》的第二版(Arthur Cronquist1982)[3],该教材内容丰富,结构合理,英文语句也自然易懂,十分适合教师。此外,我们以东北农业大学胡宝忠教授编写的《植物学》作为中文教材,该教材简明扼要,内容全面,使用效果良好。同时我们将这2本教材进行了有机整合,使之更适合于农业院校学生使用。

并且,我们对植物学双语研究性教学内容进行了筛选,教学过程中根据知识点的特征将教学内容分为多个模块,一些概念性强、较难理解部分的知识仍以讲授为主;对于通俗易懂的部分可留给学生课后自学或由学生自己备课,充当教师讲解,教师负责引导和指导;以往教师讲授时学生提不起兴趣,采取由学生主讲、集体讨论的方式,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对动态发展的知识模块,则交由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最新前沿知识,整理成果并在课堂上交流讨论,根据内容和难易程度可选择团队合作或个人独立完成等方式。

2.2 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 在双语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以研究性教学方法为主,以互动式教学方法为辅,突破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弊端,转向以协作、创新、基于资源学习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素质教学模式;重视实验教学,在设计性实验中,主要采用师生互动式的讨论式教学,强调学生实验前预习,训练他们用英语思维思考专业问题的能力,形成较好的学习习惯;在验证性实验中,要求学生学习实验基础知识和操作技术;对于综合性、设计性和开放性实验则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充分利用本课题组在校园局域网已建成的《植物学实验实习网络教学系统》,将植物学双语研究性教学模块补充到该系统中,其中的研究性教学模块具有小组建立与划分、讨论交流、学习效果评价等功能,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方便。教师可进行研究性课题的布置、了解学生学习讨论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题目,自由组建研究性小组,在讨论区进行相互讨论或与教师交流,成果共享及进行小组或个人评价,保证教与学的高效交流和反馈。同时本课题组将近几年拍摄的植物显微结构及植物形态结构照片附以中英文解释,通过按钮交互功能实现植物学专业术语与专业词汇间的转换,并借助计算图标实现词汇的跟读功能,同时将录制的植物视频用真人双语解说,进而利用Indesign软件将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融为一体制作出一部引起视觉刺激的精美多媒体电子书,不仅增强学生学习植物学的热情,还方便了学生用手机下载,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植物学,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还可使学生快速掌握本学科相关的英语专业词汇。

2.3 注重教学评价 目前双语教学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将现代教育手段、网络信息技术资源运用于双语教学,仍属新生事物。因此,应灵活采用多种考核、考试形式,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双语教学实效。在双语教学中,传统的考试模式不利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定,我们把形成性评价应用于植物学双语教学评价中,在学习中测评学生学习情况,并依此获得反馈信息,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总体学习能力并改善教学过程,提高教育质量。通过双语教学的实践,我们体会到进行双语教学的目的并不在于用外语讲授该门课的基础知识,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尽快掌握学科的专业知识和相对应的外语词汇的机会,使他们在本专业的学习和研究实践中提高灵活运用外语技能获取专业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

3 结语

总之,要明确双语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以及授课学时,不断加强师资培养,灵活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因材施教,分阶段、分层次地传授英文理念、营造英文环境,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专业英语能力。

参考文献

[1]崔娜,林凤,张春宇.高等农业院校植物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陕西教育,2010,1:119.

[1]王斌华. 学习双语教育理论透视我国双语教学[J].全球教育展望,2003(2):8-13.

篇7

关键词 草坪 建植与管理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12.053

Abstract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of turf establishment and management is the inevitable demand for the current rapid development of turf industry and social and economic applicable talents need. In the current study,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y on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of turf establishment and management course is simply analyzed. Updating teaching contents, combi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strengthening practice teaching and teaching method play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changing teaching quality, the role and process of these measures we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s of present study will provide some useful reference for reform of turf establishment and mange course in our Country University and College.

Keywords turf; establishment and management; teaching quality

草坪建植c管理草一门将有关基础学科(土壤学,植物分类学、植物营养学、植物生态学、病理学、化学保护、昆虫学、运动场管理、娱乐场管理、园林学等学科)知识综合综合为草坪建植与管理服务的应用型科学。其主要内容有草坪生物学基础,草坪与生态环境,草坪建植、修建、施肥,草坪病虫杂草防治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使培养对象具有一定的草坪科研工作能力和建植、养护管理草坪的实际工作能力。近些年来,随着草坪在环境保护、园林绿化、城镇建设、体育运动、休闲娱乐和水土保持等方面的广泛普及应用, 草坪绿地面积不断增加。为我国草坪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加之人们对自身生活环境质量的高度重视,草坪建植与管理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管理受到人们空前的重视,草坪业的不断发展对草坪建植与管理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2000年以来,多数院校草业科学,园艺、园林、农学等相关专业相继开设了草坪建植与管理这一课程。草坪建植与管理已列为我校园艺专业选修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就所教学的园艺专业本科生草坪建植与管理课程,结合自身教学体会,从教学体系与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和实践教学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其为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提供有益参考。在教学手段改革方面,着重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大力推进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学校建立了教育技术中心,多媒体技术研究所,多媒体制作中心,重点建设了基础教学实验中心,着力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

1 更新教学内容

草坪建植与管理内容庞杂,主要包括草坪学基础,草坪建植、草坪养护管理、草坪保护、草坪机械、专用草坪、草坪质量评价等知识结构体系。以往教授过程中,因教学内容过多,容易导致重点不突出,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为此,基于该课程的特点、目的和任务,对某些章节的学时数进行调整,简化一些基础理论教学,而将重点放在与实践操作联系紧密且对实践技能具有一定指导作用的知识理论,进而引导学生就生产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思考。此外,草坪建植与管理所选教材出版时间已久,有些内容跟不上草坪建植与管理实践需求,与草坪建植理论和实践相脱节。这样对现有教材内容的及时更新则显得尤为必要。其中引用国内外最新资料,介绍草坪管理与建植中的一些最新技术、方法与设备,对完善优化草坪建植与管理学科体系,提升教学质量以及培养草坪专业人才均有很大的帮助作用。课堂授课中结合生产实践、科学研究、实践经验、将一些草坪相关的科研进展、草坪业发展国内外新动态、新技术、新成果渗透到教学中,不断充实、丰富教学内容,是学生能及时了解到草坪建植与管理发展的最新动态,掌握草坪建植与管理的新知识和新技术。草坪生物学主要涉及草坪植物、不同草坪草的品种特性及其生态适应性,不同生态环境对草坪建植的影响和草坪对生态环境的反馈,新技术应用研究等内容。目前,教科书在介绍常见的草坪草种论述方面,着重涉及暖季型和冷季型草坪草种较多,而有很多草种在当地既没应用,也没野生分布,在这部分内容讲述过程中,主要介绍当地常见的草坪草种。还有,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地形气候条件差异明显,草坪建植与管理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在该课程的教学当中,应紧密结合当地的土壤气候特性,草坪使用范围,在遵循草坪建植与管理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应因地因时制宜,及时调整和更新具有地域特色教学内容。

2 理论结合实践

教学当中注重课堂理论讲授,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体系。不仅如此,在授课过程中,主要要理论结合实践,要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释说明实践中遇到发现的问题,并结合实习或生产实践经历和体会在课堂进行讨论,这样可以培养独立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鉴于本课程理论知识点的多学科综合性,可充分将已经学过知识点与现有课程有机整合,从不同学科各个角度分些解决同一问题。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思考发现新问题, 也可提出探索性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一起探讨解决方法。将发展生产所需的新理论、新技术、研究新成果及时补充到教学中。不时灌输一些相关学科发展的前沿热点问题,引导或挖掘学生潜在创新能力。通过课程理论知识学习、实践,学生可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把生产实践基础理论相结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3 改进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主讲、学生听的填鸭式硬性灌输教育,这种被动教学模式现在已经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分析判断的能力,也很难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和尝试各种与教学层次相适应的新型教学手段与方法。当前,科学技及的快速发展为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更新和丰富提供了便利条件。在草坪建植与管理中可应用多媒体、网络和专家等教学手段,以文字、图片、动画、音频和视频相结合,将庞杂抽象、难以理解、枯燥的课程内容变成生动、丰富、容易掌握和学会运用的内容,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所难以实现的。尤其针对一些特殊生境条件草坪建植管理等内容,包括退化土壤改良与草坪建植技术、干旱区草坪节水灌溉技术研究、无土草毯的建植管理、不同类型边坡绿化技术研究等,可通过多功能计算机多媒体教室播放视频、图片展示、专家讲堂等方式进行,这样既可消除时间界线,突出难点和重点,扩大学生的观察、延伸了思考范围,增强对象的真实感,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激发学生兴趣爱好,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还有,也可在教学方法进行一些革新。教学方法要符合学生自我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升,针对草坪建植与管理课程自身的特点,注意传授获取知识的方法,经济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在W习中获取理论知识,同时应用理论知识,系统、全面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力图达到“教为不教,学为会学”之目的。比如,我们尝试转变传统老师主讲学生被动来听方式,采用老师先让同学课前准备简述内容,之后再课堂上由学生讲述,教师根据学生多媒体课件制作、简述调理、表达、逻辑关系等方法由替他同学进行点评,指出其优点与不足,最后由老师进行全面点评,并针对学生理解讲述点内容的现状及能力,及时调整教学重点,以做到有的放矢。这种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课件制作能力、课堂演讲能力,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 加强实践教学

草坪建植与管理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通过一系列实践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草坪植和管理的一系列工作,如草坪草种选择的识别,建坪场地基况调查,建坪材料选择和采购,坪床准备和播种,草坪病害、虫害、杂草识别和防治,高尔夫球场的建植与养护,幼坪的观察和管理、不同草坪质量评定项目和评定方法的选择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遵循统一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自主性原则,既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要统筹兼顾,将各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整个班级的实践内容进度保持统一,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草坪建植与养护管理的实践技能。此外,对教学实践内容可分版块进行,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判断和动手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等。实践可包括内容有:自学基础知识、检索查阅文献、自行设计、制定方案和实施,制作草坪建植管理实践课件幻灯。在此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包括试验方案的可行性分析、文献资料的查阅和后期实践总结撰写。参观实习也是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充分利用学校、周边公园绿化工程带和草坪实训基地,带领学生进行草坪修剪、草坪施肥、草坪灌溉、草坪保护等方面的实习,使学生全程参与生产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草坪建植与养护管理技术和技能。实践教学的各环节呈现可以选择课程的方式、对其进行管理、规范,进行相应的考核。对学生的整个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测评、调控、反馈,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考核测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实践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实践教学体系和内容,既能增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实践技能,解决草坪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5 小结

在草坪建植与管理教学过程中,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通过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时和简化基础理论教学,而将重点放在与实践操作联系紧密且对实践技能具有一定指导作用的知识理论,进而引导学生就生产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思考。通过改进教学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所学内容能与时俱进,缩小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差异;注重理论结合实践,以理论指导实践。通过课程理论结合实践,学生可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把生产实践与基础理论结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通过加强实践教学,使之更加贴近社会发展需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整体素质,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会科,王健,李凯荣.论草坪学课程教学质量提高之策略[J].教育探究,2006(3).

[2] 谢修鸿,王晓红.提高园林专业本科生草坪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探究[J].长春大学学报,2007(8).

[3] 张英,孙海群,李希来等.草坪学课程教学与实践改革创新[J].大学教育,2015(3).

篇8

关键词:跨专业生源;补修课;植物保护;地方院校;农业硕士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6-0141-03

2011年,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成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工作单位,获得了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培养与学位授予资格。目前,学校在农业硕士类别下设置了植物保护、作物、农村与区域发展、农业信息化4个领域的培养方向。对于该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学校在转变教育理念、主动服务需求、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与探索,创造性地提出了适合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三双、四模块、七学段”人才培养新模式。试点工作以“服务需求、突出特色、创新模式、严格标准”为指导思想,引导高等学校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推动科研和教学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依托现有农业硕士平台,本文从科学合理的农业硕士培养定位入手,探讨现阶段植物保护领域专业补修课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为植物保护领域提出一套与专业相符合的系列补修课程,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具备一定专业实践经验的应用型植物保护人才,满足湖南省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一、我校研究生生源现状

自奈夜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改革后,跨专业报考研究生的考生人数逐年增加,同时录取的比例也在同步增加,主要原因有:(1)入学考试科目改革后,考试的科目除了英语和政治外,学校只考两门专业基础课,减少了跨专业考生备考难度;(2)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学生对各类专业有进一步了解后,对喜欢的专业定位更明确,此时想通过考研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3)有些学生追求热门专业,如近年来农学学生就业率开始居于各专业之首,因此选择跨专业考入农学相关专业的研究生;(4)大多在职的及少数应届考生仅仅为了获得学位而考研,部分应届考生为了推迟就业,因此选择较容易上线的专业[1];(5)目前我国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大多为2年,少数为2.5年,故因工作或考博需要而跨专业选择学习时间短的农业硕士。基于以上原因,近年来跨专业考生及录取的比例一直呈上升的趋势,跨专业研究生也成为研究生中的一个重要群体。

按照本专科专业与研究生专业跨度的大小,可以把跨专业研究生分为以下三大类:(1)一级学科内各二级学科之间的跨专业考生,如从植物病理学、昆虫学专业跨入农药学专业。(2)相同学科门类下各一级学科之间的跨专业考生,如从园艺学、作物学等专业跨入植物保护学专业。(3)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跨专业考生,如从英语、中文等专业跨入植物保护学专业[1]。据统计,近年来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报考人数中有将近50%的考生是属于跨专业的。也有学者曾对华东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做过调查问卷,调查发现,跨学科的考生占57.3%[2]。通过对近4年我校植物保护专业考生生源分析发现,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跨学科考生的比例就达60%以上,加上跨一级学科及二级学科的考生,跨专业考生超过80%。我校跨专业考生第一学位的专业有汉语言文学、英语、物理学、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运动训练、公共事业管理、农林经济管理等。在不同专业之间日益交叉融合、跨专业研究迅速发展和社会问题日趋复杂化的背景下,跨专业研究生培养已成为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跨专业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

我校农业硕士属于新申报的硕士点,对校外生源的宣传力度和吸引力均有限,主要以本校的应届各专业毕业生及在职教职工为主,造成生源质量参差不齐。这种跨专业考生学位培养存在以下问题。

1.跨专业学生学习硕士专业课程很吃力。非植物保护特别是非农学专业的本科生缺乏对植物保护专业的知识基础,在第一个学习阶段突然面对大量的专业课程学习,显然无法接受、理解和及时消化所学知识。

2.无法在第一、二学段带着目的去学习。学生在第一、二学段面对大量专业课的学习,依然只能像本科生一样被动地去接受知识,甚至不知道课后应该要去学习什么内容,因为学生并不知道以后所要从事的职业和所要研究的课题。

3.获得的实践知识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学生在每门专业课的校内实践,学习到的只是病虫草害发生的典型案例,而那些以为自己全面掌握了相关知识的学生们,到生产实际中去重新了解和认识病虫害时,才发现两者相去甚远。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们在每门课的教学实习过程中只是看到了病虫害发生发展的一个小的部分,对于病虫害发生发展的实践知识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3]。

跨专业研究生学习上存在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因为缺乏系统的植物保护专业知识的学习,而解决以上问题的常用方式为入学后补修部分相关专业课程。

三、补修课程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研究生教育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是我国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它对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特别是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如何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已经是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重要任务。而占有较大比例的跨学科研究生,其学习的好坏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体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因此,如何提高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我校跨专业考生的来源及存在的问题,对跨学科研究生学习现状及特点形成了全面认识,并根据跨专业考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补修部分课程,并依此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同时引起教育工作者对跨学科研究生的关注并形成正确的认识,也促进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理论的科学化,并为提高其他跨学科研究生的学习质量提供借鉴[4]。

四、现阶段补修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经调查发现,学校目前在落实补修课教学工作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导致了补修课的教学质量难以达到预期要求。

1.补修课程组织落实不够。按照研究生管理部门规定,每门补修课程的学习与本科生同时进行。但调查发现跨专业学生在补修课程中普通存在学习课时数不足的现象,学生的到课率并不高,有的甚至直接参加考试以达到拿分数完成任务的目的。造成以上结果,一方面是因为补修课的授课时间与研究生课程、外出实践等存在时间上的冲突;另一方面是由于补修课并不计入学分,仅作为毕业的一个附加学习要求而未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

2.学生学习过程中监督不足。相对于研究生学习期间纳入毕业学分内的课程而言,补修课的考核比较宽松。学校对学生的考核只要求提交一份补修的考试成绩,往往不关注平时作业、教学活动、学习小组活动等传统的考核项目,造成学生到课率及是否认真听课全取决于学生的自觉。

3.考试难度低而应付现象多。目前,补修课由本科教师自行组织命题、考试和阅卷,一般多采取开卷形式,考试难度小。学生即使平时不看书、不听课,临时应付一下也能过关,因此天生的惰性使学生对补修课不重视,学习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4.相关文件资料管理不够。补修课程相关文件资料应该包括教学计划安排、教学过程记录、学生学习情况记录、考试试卷、成绩等,由于管理人员和学生普遍忽视补修课程的重要性,造成目前对学生补修课完成与否的检查往往只有试卷和成绩[5],同时对相关文件资料的保存也降低了要求。

五、解决补修课教学中的问题的几点思路

针对补修课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立足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补修课教学实施办法,在制度上保证、思想上重视、过程中加强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解决目前补修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体方法如下。

1.制度上应保证补修课程有序进行。完善补修课教学实施管理办法。招生人员在新生入学前汇总跨专业新生补修课信息表,要求根据是否跨专业,填写所需补修的课程和免补修的课程,管理人员将此表报教务处审核、签字确认;需要补修课程的学员,按照本科手续报选修课,教务人员组织相关教学,安排补修课考试等一系列考务工作,最后将考核结果反馈回研究生管理部门[6]。

2.思想上应重视补修课程。补修课程的实施,直接关系到绝大多数跨专业学生能否顺利修完专业课程。所以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和学生都必须改变观念,不能因为不计入毕业学分就轻视补修课程的学习。同时管理人员应在新生入学时做好宣传工作,使其从思想上对补修课程加以重视。

3.教学前应加强组织管理。补修课程设置的目的,是解决跨专业学生突然面对大量专业课出现学习难的问题,所以补修课的开设时间必须在专业课之前,一般是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段,管理人员要在这段时间内做好补修课程的教学安排,不能因故推迟,并与硕士专业课程做好协调工作,避免时间冲突[7]。

4.过程中应注重学习效果。补修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补修课的教学效果,直接体现在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整个过程中。所以,补修课的教学,更应该注重平时的过程管理。任课教师应将学生的到课情况、平时作业完成情况、教学活动参与情况、学习小组活动情况等纳入到补修课的考核中,作为学生课程考核成绩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时教学点要建立O管机制,形成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以保证整个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补修课程的期末考试,应该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考试命题应该增加实用性、灵活性更强的题目,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做出解答,尽量避免让学生“抄书”。

5.考核上应改进资料管理。研究生管理人员除保存学生补修课程的教学记录、考试试卷和考试成绩外,还应将学生的补修课程进度详细记录在学籍档案中,包括学生参加补修课程学习的时间、取得的成绩情况等,最终作为学生毕业的考核内容[8]。

六、我校植物保护领域跨专业研究生补修课程的设置

我校植物保护领域设置的专业课程有植物有害生物鉴定与监测、植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植物保护技术与应用、农药管理与营销、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市场化运作的原理与实践、农业生物安全、农药剂型加工与残留分析、绿色植保与农药无害化应用、农田杂草、植保机具、农药活性天然产物及其分离技术等。这些专业课程的设置是以学生掌握了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植物病理学、农业生态学、农业昆虫学、植物检疫学、农药学、植物保护概论等课程为基础的。而植物保护领域硕士入学考试的课程包括:植物学、遗传学、植物生理学、农业生态学、植物育种学、土壤学、植物保护概论,复试课程为植物化学保护,除农业植物病理学与农业昆虫学外,已基本覆盖所有基础理论课。

目前我校植物保护领域跨专业硕士的补修课程为农药学和植物保护概论,其中农药学的内容与复试课程――植物化学保护相似度很高。植物保护概论为初试课程,而跨专业考生已通过了这两门课程的考试,所以可不再需要补修该课程。综上所述,现可考虑对以下课程进行补修。

1.农业植物病理学与农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与农业昆虫学是高等农业院校植物保护专业的两门重要专业骨干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能否掌握植保专业知识以及高水平、高质量人才的培养,目前这两门课程仅为同等学历考生的加试课程,而跨专业考生同样需要加强这两门课程的学习。

2.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植物保护领域学生在实践及完成毕业论文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实验工作,而对于跨专业,特别是对于不同学科门类跨专业的考生来说,显然不具备进行试验设计及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的能力,因此可考虑将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作为跨专业考生的补修课程。

参考文献:

[1]孙淑萍.提高跨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9(5):60-62.

[2]李中亮.跨专业研究生教育:问题与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3,(Z1):104-108.

[3]蒋琳玺.跨专业研究生学习困境及对策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3,(2):229-230.

[4]王珍珍.跨学科研究生学习状况的调查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3.

[5]王炫.有效分配资源 完善质量保证――关于开放教育基层教学点开展本科补修课教学的思考[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4):25-27.

[6]景姗娜.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学院补修课程教学管理办法探讨[J].教育观察(上旬刊),2014,3(19):35-37.

篇9

近年来,随着甘肃省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的建设,甘肃省对该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量逐渐增长,进一步促使甘肃农业大学对该专业的教学投入不断增加。2006年在水土保持及荒漠化防治专业开设了水土保持及荒漠化监测专业选修课,2013年调整为专业必修课。为了提高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学生的水土保持监测能力,笔者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一、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的地位及重要性

水土保持和荒漠化监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课程。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它被安排在气象学、土壤学、生态学、树木学、水文学及地质地貌等课程之后,学生综合所学知识直接服务于现代水土保持和林业建设,具有鲜明的生产实践意义。

国家林业局自1994年以来组织开展了4次全国荒漠化监测。2013年度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项目全面启动,这些国家监测项目的实施需要一定数量的具有专业监测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所以与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监测相关的课程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中的地位不断得到提升。

目前,我国已经在很多水土流失地区开展了多年的水土保持治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治理措施的成效如何,则需要通过水土保持监测才能确定。如果没有高质量的水土流失监测管理,那么就会出现比雾霾更为严重的环境灾害,所以水土保持和荒漠化监测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特别是开发建设中的水土流失防治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相应的水土保持和荒漠化监测课程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核心知识领域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率先在国内为水土保持及荒漠化防治专业开设了水土流失及荒漠化监测与评价专业课,并在2006、2008年对该课程进行了2次教学大纲的修订。

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无法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目前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使用的教材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编的全国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水土流失及荒漠化监测与评价》,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主编的《水土保持监测理论与方法》,李智广主编的《开发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等。

而以上教材的涉及面和侧重点各有不同。《水土流失及荒漠化监测与评价》主要侧重基础理论知识、监测方法和评价预测,缺少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监测方法;《水土保持监测理论与方法》内容较广,既涉及了水土保持理论与实践,也涉及了传统、成熟的监测方法和最新的监测方法,作为监测技术人员使用的工具书较好,但作为高校教材,其内容繁琐;《开发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主要涉及了开发建设项目,而对宏观设计涉及较少,所以也不能完全作为高校教材使用。由此可见,适用于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教材相对较少,教材内容无法满足实际的需要。

(二)单一的教学方式影响了教学效果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通常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只讲述课程内容,缺乏与学生的交流。这种传统的板书讲授方法,缺少对野外监测实践的分析。每节课超负荷的信息量使学生来不及理解消化,更不可能对众多的基本监测理论、监测方法及实际应用方法吃透和掌握。教学方式的单一使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只能被动听课,学习效果差。虽然多媒体的引入使课堂教学中监测实践分析变得容易,弥补了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效果,但是多媒体教学缺少互动环节,使学生思维变得迟钝,无法成为教学的主体,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要提高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的教学效果,必须对教学方式和手段进行必要的改进。

(三)实践教学学时有限甘肃农业大学现行的教学计划中,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的学时较少,仅有40学时,其中包括10学时的实验课。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的教学内容庞杂、概念繁多,尤其需要野外观测及室内测定的实验内容较多,但由于受实习经费和教学时间的限制,学生只能在室内做一些简单的土壤性质分析实验,而对野外观测只能在综合实习中出去考察一些科研院所的监测,且只能走马观花,对具体的方法了解较少。同时,由于缺少实习基地,学生们所见到的监测仪器和设施少之又少,影响了学生对各种水土保持监测措施的感性认识和教学效果。

(四)课程考核方式不合理目前,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考核方式仍以闭卷书面考试为主,学生只要在考试前死记硬背一下就可以应付。然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授课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背诵一些概念和理论,而是要让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对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状况及治理措施的效益进行实时监测,以了解水土流失的治理成效并做出相应评价。例如考核学生对径流小区监测的掌握状况,书面考核只要学生背出小区定义和指标即可,而对于学生在实际径流小区监测的动手能力却很难考察。因此,如何减少书面考试带来的弊端,真正激励学生为熟练地运用知识而学习,而不是为考试而学习,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教学改革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三、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优化教学内容,满足水土保持监测实际工作的需要

1.课程教学突出重点内容针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学时少、内容多,尤其是实践內容更多的情况,应把握课程的重点,合理选取、整合教材内容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的授课过程中,笔者在考虑课程自身系统完整性的基础上,挑选出一些重点内容在课堂上着重讲解,如径流小区监测、小流域控制站监测、水土保持效益监测、风力侵蚀监测及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等。同时,对这些重点内容不但在理论课上讲,而且在实验课时也要重点讲解,以加深学生的记忆。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重点内容,而且有助于学生的记忆和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水土保持监测的相关术语,只着重介绍学生以前课程没有接触过的新内容,而对其他课程已经讲过的内容,只是简单的提示,避免与其他课程内容重复。

2.补充学科发展的前沿内容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层出不穷。因此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既要加强原有的、成熟的原型监测技术和方法的教学,夯实基础知识和理论,又要紧跟学科发展的前沿,及时补充新的监测方法和知识,介绍学科发展的最新动向。因此,笔者参考近年来发表在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关于水保持监测方面的文章,将甘肃省水保局进行水保监测培训的资料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让学生了解目前水保监测做了哪些工作,出现了什么样的新技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实验课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实验内容方面,笔者尽可能减少其他课程已经做过的实验,将降水径流冲刷侵蚀沟量测、风蚀量监测、不同降雨强度(人工降雨仪控制)的径流小区监测及遥感在野外水土保持调查监测中的应用定为主要实验内容。结合生产实践编写监测规划、监测实施细则和监测报告,要求学生撰写不同水土保持措施效益监测的计算方法及土壤理化性质方面的监测方法,以增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1.诱导式教学法在理论教学的第一堂课上,教师应向学生介绍当今国家和社会对水土保持专业的重视,逐步引入本课程当前发展的现状,向学生介绍从事本专业的优秀人才及成果,从而诱发学生为美好前途而发奋学习的雄心壮志。首先,从国家政策入手,向学生讲明水土保持监测既是国家生态建设的重要依据,又是国家评价所实施生态工程的理论基础。通过监测掌握水土流失动态,认识水土流失规律,评价水土保持和生态工程的防治成效,建立土壤侵蚀模型,预报土壤流失量。以甘肃省案例来说明水土保持监测的重要性,如舟曲泥石流的发生,就是由于缺少水土保持监测方面的资料,导致舟曲人民损失惨重。生活中的实例最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明白水土保持监测的目的就是为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合理利用山丘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实现山川秀美的生态梦而服务。

2.多媒体互动教学法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是一门研究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应用性课程,具有鲜明的生产实践性,且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实践的发展,监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监测方法不断更新,这对该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在授课过程,采用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授课方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利用挂图、视频、实景图片和案例结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接收较大的信息量,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气象要素监测的教学中,笔者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目前常用的气候和水文观测方法、观测仪器、数据处理方法等,重点讲解气候和水文要素的观测步骤和观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分析各种观测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各种观测仪器的适用范围。同时,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了解校园内的各种气候和水文观测设施,并做成PPT,在下节课讲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每节课结束时,安排4~5个学生在课后搜集一些水土保持监测的新进展和新方法,也可以选取自己家乡的某个小范围为监测区域,介绍如何用所学的知识对当地水土流失进行监测,并做成PPT在课上展示给大家,让同学们提出意见和看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2010年,学校和学院投资50余万元,建成了土壤分析实验室,学生可以从监测土壤理化性质中了解水土保持措施的效果。水保系老师结合各自课程需要,安装了水土流失径流监测固定小区、移动式微型径流小区,人工模拟降雨系统、GIS图像处理实验室等监测实验设施,购置了侵蚀因子监测仪器设备,包括自动气象站、降雨、蒸发、风速、温湿度等监测仪器,购买了风蚀监测的风蚀自动监测仪,基本满足了校内实验教学的需要。同时,学校还建立了腾格里沙漠南缘马路滩林场和定西安家沟流域水土保持野外教学基地,开展综合实习。学院目前正在积极和甘肃省治沙所协调,准备建立风蚀监测野外实习基地。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笔者还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带学生去甘肃省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西果园示范区进行考察,了解常规监测、调查监测及生态效益监测的方法及实验设施。同时,部分学生通过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了解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常规监测和航空、遥感监测技术。

(四)制定科学的考核标准,综合评定学生的课程成绩以往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考核方式多以最终一次的考核成绩为准,不能客观反映学生的水平。为了全面、准确、客观地考察学生学习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的效果,应优化考核标准,重点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并以平时的学习表现及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等为参考。以此为标准,确定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的考核比例:平时成绩占15%,实习实验成绩占20%,监测报告占5%,期末考试成绩占60%,这种考核标准综合考察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全程表现,较客观地反映了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的掌握程度,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考试制度方面,课程实行了考卷责任制度,由任课教师出题(按照教学大纲命题,实行 A、B卷制度),系主任检查签字,主管教学领导批准。考试由学校教务处考试办公室统一组织,监考人员由学院教学工作人员安排在职教师监考,同时教务处和学院派教师巡考。这样的考核方式杜绝了学生平时不学习,考试作弊的现象,体现了客观、公平的原则,使学生端正了学习态度。

四、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通过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的改革,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课程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极大提高。

篇10

关键词: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与改革

一、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的意义

我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由原来的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演变而来的,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在199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当时在房地产专业领域有“五朵金花”之称,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在2001年才开始招收本科生,目前在校生达300多人,已有毕业生近千人。尽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几次调整,但仍存在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特色不鲜明、优势不突出等问题,因此,进一步探索土地资源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既突出我校的专业特色、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又符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科委员会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求非常有必要。现在又面临新一轮教学计划的调整,该课题的研究将为新一轮教学计划的调整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有力推动我校的教学改革。

二、各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60多所高校开设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由于不同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背景不同,各类院校在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上各有侧重,但大致可分为偏重技术型人才培养和偏重管理型人才培养两大类。其中农业类、经济类院校多偏重于管理型人才培养;理工类、地质类院校多偏重于技术型人才培养。

(一)各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现状

1.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基本结构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实践必修课―选修课”的分段组合模式,构建了公共基础类课程模块、土地资源类课程模块、信息技术类课程模块、土地经济类课程模块、工程技术类课程模块和土地管理类课程模块六大课程模块。

土地资源类课程模块课程设置有:土地资源学、土壤学、景观生态学、土地评价等课程。

信息技术类课程模块课程设置有:土地信息系统、测量学、土地资源遥感、GIS原理与应用、GPS原理与应用等。

土地经济类课程模块课程设置有:土地经济学、不动产估价、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城市土地经济学、物业管理等。

工程技术类课程模块课程设置有:地籍测量、农田水利、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整理复垦等。

土地管理类课程模块课程设置有:土地管理概论、地政学、土地政策与法规、地籍管理和国土资源管理学等。

2.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如下:

主干学科:公共管理学、应用经济学。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政策、城市经济学、城市经营与管理、城市规划、不动产管理概论、不动产经济学、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市场营销、不动产估价、不动产政策与法规、不动产投资分析、不动产金融、不动产市场分析、土地资源管理、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行政学、土地资源评价、土地信息系统、土地政策与评价、地籍管理、统计学、测量学。

3.广西师范学院

广西师范学院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如下:

专业必修课程:土地管理学、土地经济学、土地法学、土地资源学、土地规划学、土地信息系统、土地利用管理、地籍管理学、不动产评估。

专业必选课程:西方经济学、管理学、自然地理学、地图学、测量学、地籍与房产测量、遥感概论。

专业选修课程分为土地资源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不动产评估和资源环境管理四个方向。(1)土地资源管理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土地行政管理、土地整理与耕地保护、数据库技术、地图制图技术、专业软件操作及应用、城镇规划、土地可持续利用;(2)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房地产投资分析、房地产营销与策划、物业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市场学;(3)不动产评估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房地产基本制度与政策、房地产估价实例分析、资产评估学、建筑工程概论;(4)资源环境管理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可持续发展引论、环境学概论、土壤地理学、矿产资源管理、资源环境经济学、区域分析与规划。

实践类课程:测量学实习、地籍与房产测量实习、地图学实习、设计、土地资源学实习、地籍管理实习与设计、土地规划学设计、不动产评估实习、土地信息系统设计、毕业论文、综合实习。

4.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如下:

主干学科:土地资源学、土地管理学、土地规划学、土地经济学。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地学基础、地籍测量、土地资源学、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制图学、土地制图技术、土地信息系统、土地资源评价、土地管理学、土地政策与法规、土地经济学、土地利用工程、土地规划、水资源与农田水利、不动产评估、测量学计算机应用、专业英语、应用写作。

(二)启示与借鉴

从各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来看,各高校的课程设置都是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设置课程,没有统一的课程体系,因此培养方案的修订关键是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三、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与改革思路

经过与专家、教师、已毕业学生及在校学生研讨,我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与改革思路确定为:突出自己的优势与特色,为首都服务。根据该思路,制定了2008版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要点如下: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本专业培养为首都经济服务,掌握城市土地管理、房地产管理等相关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从事土地管理、土地利用规划、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房地产项目投资分析、房地产市场研究、物业管理等相关工作的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课程体系的修订与改革特点

1.专业特色

以土地管理为专业基础,以房地产经营管理为专业特色,突出城市土地开发与利用,结合房地产业运作结点,将知识体系、课程体系、产业运作体系和就业岗位体系相互贯通。

2.人才培养特色

倡导理论联系实际,使课程设置与就业充分链接;通过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强化专业技能的训练;通过考察、实习、实验课等环节,整合专业知识并与操作实践紧密衔接。

3.课程特色

本专业包含“土地资源管理模块”、“房地产开发经营模块”、“城市经济与管理模块”和“工程与技术”四大课程模块,四大模块都设置了基础性课程和专业性较强的深化课程,既考虑了课程设置的规范化要求,同时又强化了房地产经营管理的专业特色与优势。

(三)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

2008年起新实施的土地资源主要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通选课、实践教学”组成。

其中,学科基础课有:经济学原理、会计学、公共经济学、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学、经济法、市场营销学、统计学、城市经济学。

专业课有: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土地管理学、房地产开发经营、住宅经济学、房地产金融、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土地利用规划学、地籍管理、土地信息系统、物业管理理论与实务。

专业选修课:城市规划与管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城市生态学、房地产投资分析、建筑工程识图与应用、北京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遥感技术概论、不动产制度分析、房地产市场理论与实务、建筑工程概论、房地产企业融资筹划、国外不动产理论与实践(双语)、房地产信息管理与应用、城市管理制度与政策、房地产估价案例、城郊土地流转与管理、智能建筑管理、房地产税收、城市基础设施经营管理、房地产策划案例、建筑工程造价。

该课程体系凸显了“土地资源管理”、“房地产开发经营”、“城市经济与管理”和“工程与技术”四大课程模块,既考虑了土地专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规范化要求,同时又强化了我校房地产经营管理的专业特色与优势。

“土地资源管理”模块的主要课程有: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土地管理学土地利用规划学、地籍管理、土地信息系统、城郊土地流转与管理。

“房地产开发经营”模块的主要课程有:房地产开发经营、住宅经济学、房地产金融、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房地产投资分析、不动产制度分析、房地产市场理论与实务、房地产企业融资筹划、国外不动产理论与实践、房地产信息管理与应用、房地产税收、房地产估价案例、房地产策划案例。

“城市经济与管理”模块的主要课程有:城市经济学、城市规划与管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城市生态学、北京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城市管理制度与政策、城市基础设施经营管理。

“工程与技术”模块的主要课程有:建筑工程识图与应用、遥感技术概论、建筑工程概论、建筑工程造价、智能建筑管理。

通过这次课程体系调整,更加明确了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定位和专业特色,既贯彻了2004年全国土地资源管理院长系主任联谊会会议精神,把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土地利用规划学、地籍管理、不动产估价和土地信息系统6门课程作为核心课程,又体现了我校房地产经营管理的鲜明特色;进行了课程体系的优化,使课程的先后顺序更加合理;为学生自由发展提供了较大空间,专业选修课给出了46学分的课程,学生在其中选购30学分即可;重视实践教学,增加了实践环节,增设了实操性很强的一些课程,如房地产企业融资筹划房地产估价案例、房地产策划案例等。

参考文献:

[1]周伟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与特点[J].中国地质教育,2004,(4).

[2]王永东等.构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J].中国农业教育,2007,(3).

[3]袁春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