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发展趋势范文
时间:2023-11-30 17:46: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理信息发展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海洋地理信息系统 现状 发展趋势 空间地理信息 问题
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a)-0139-02
海洋地理信息学科理论的不断丰富,为世界各国了解海洋地理环境提供了参考信息,确保地理信息相关问题的高效处理。提高对海洋地理信息的采集、分析与处理的正确认识,可以为海洋地理环境研究工作开展提供科学的参考资料。实现这样的发展目标,应构建功能强大的海洋地理信息系统,促使海洋地理环境相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得以快速处理,为海洋地理环境研究工作推进注入活力。同时,地理信息系统(GIS)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海洋渔业、资源开发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也为海洋地理信息系统(MGIS)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需要从以下不同方面对该系统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1 海洋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海洋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国家海洋测量局在航海自动化制图中提出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海洋数据管理及数据库系统的显示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海洋地理信息三维空间建模分析展开了讨论。随后,美国、英国等国家的海洋地理科学家实现了数据模型系统构建,为海洋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了海洋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并提出了“以海岸链为基线的全球数据库”的构想。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也逐渐成为了国家的重点研究项目。自90年代中期开始,在全球地位及遥感技术的支持下,开展了海洋带空间研究,并对海洋地理数据进行了分析与管理。当前“海洋渔业遥感信息服务系统技术和示范试验”专题活动的开展,对渔业方面海洋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产生了较大影响。
在长期的实践活动总结分析中,发现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系统共同支持下的GIS能够对空间地理信息进行高效采集、存储、分析与处理等,可以进行三维空间内的可视化研究。因此,构建海洋地理信息系统(Marin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GIS)中可借助GIS的优势,加强对海洋环境的深入分析,获取丰富的海洋数据,以便适应海洋科学的发展要求。海洋地理信息系统构建融合了海洋科学、计算机科学、测绘学等多种学科,并借助GIS、数据库等技术的作用,扩大了其实际的应用范围。
MGIS是在计算机硬件条件和软件系统的支持下,以海底、海面、水体、海岸带及大气的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为研究对象,对各种来源的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存储、集成、显示和管理,进而作为平台为用户提供综合制图、可视化表达、空间分析、模拟预测及决策辅助等服务,并且结合Web技术可以实现海洋数据和相关MGIS功能的实时共享,逐渐优化了海洋科学发展中各类数据的管理方式。
2 当前MGIS的应用现状分析
2.1 海洋渔业方面的应用分析
在可靠的MGIS系统及软件的支持下,海洋渔业的发展速度正在加快。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建立海洋环境模拟实验室,结合海洋地理信息系统(MGIS)的优势,促进了海洋渔业发展。相对而言,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在国家专项资金的大力扶持下,构建了性能可靠的GIS平台,并采取设置数据库的方式,实现了海洋渔业的生产调度指挥,并在渔业渔政综合管理系统的作用下提高了海洋渔业信息采集效率。这些方面的内容,都与MGIS密切相关。
2.2 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方面的应用
为了提高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获取更多的矿产资源,应注重MGIS空间分析功能与虚拟现实技术的合理运用,全面提升海洋资源开发中的综合管理水平。灵活运用MGIS,可以为海洋资源综合评估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构建出科学的海洋油气评价模型,确保海洋资源开发作业高效性。同时,结合MGIS的作用注重海洋地理空间遥感信息的合理使用,有利于构建出可靠的海洋数据库,全面提高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质量。
2.3 海洋环境评价与保护方面的应用
海洋地理环境复杂,各种环境因素的客观存在影响着海洋环境评价结果准确性。因此,需要注重海洋地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应用,以动态化、可视化的方式增强海洋环境评价结果的合理科学性,并为海洋环境保护提供策略。在MGIS的作用下,可以为海洋环境质量评价、保护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并通过设置基础平台的方式实现海洋环境动态分析、三维空间动态模拟分析、流场动态显示等,为灾害预测、海洋环境保护等提供参考信息。
2.4 区域海洋综合管理方面的应用
作为地球表面最为活跃的自然区域,海洋带的存在丰富了海洋科学的研究内容。针对海洋中包含的丰富矿产及生物资源,运用MGIS可以对蕴藏这些资源的专属经济区进行科学的考察、监测、规划与管理。有利于提升区域海洋综合管理水平。同时,在海洋地理信息系统的作用下可以对海域海图及相应功能的划分、海上石油平台、遥感影像等进行综合管理,为区域海洋综合管理提供了强大的信息系统支撑。
3 海洋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
3.1 缺乏有效的数据,数据异构性突出
虽然海洋探测技术和相关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环境、生物、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数据资料呈指数增长,但是由于海洋面积广阔,这些数据资料往往分布离散,而且由于信息技术更新速度快,以往调查获得的许多数据由于精度不够、存储格式不统一、数据字段不足等种种原因无法使用于MGIS,需要挖掘与提取所需的信息,M一步开展大范围的海洋科学调查,同时注意海洋科考数据精度的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由于海洋科学考察工作开展中需要多种专业设备、多个部门的协调配合,实际的工作开展中往往存在着数据结构标准、存储格式、空间参考标准等不统一,加上海洋数据采集精度、图像分辨率等有所差异,致使海洋数据异构性对MGIS的实际应用造成了影响。
3.2 数据难以进行有效表达,缺乏专业MGIS软件
海洋环境复杂,与其相关的数据和事物难以进行直观、形象的表达,加深陆地测绘中获取的地理信息数据、比例图等难以应用到海洋研究中,影响着相关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加上海洋科学在处理实际问题中对其中的要素场未进行合理的组织表达,致使海洋数据表达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同r,当前构建海洋地理信息系统中经常采用的是传统的GIS软件处理模式,为充分地考虑海洋数据的离散型,加大了海洋三维甚至四维空间数据处理难度,客观地决定了重视专业MGIS软件开发必要性。
3.3 开放性有待增强
由于海洋调查通常都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部分数据在军事、国防建设上也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海洋数据通常保密性较高,但是大部分非保密海洋数据由于所在系统开放性不足及不同系统间构建标准不一等原因无法实现数据和服务的共享,影响了实际的研究工作效率,降低了海洋数据利用效率,造成了相关信息资源浪费。这些内容客观地说明了MGIS系统未来建设中开放性有待增强。
4 未来MGIS的发展趋势分析
4.1 Web技术与MGIS技术的有效结合
由于当前我国拟在MGIS研究中主要依赖于科研机构及政府的相关部门,难以实现资源共享,造成了海洋信息资源浪费。因此,需要注重Web技术与MGIS技术的有效结合,通过在Web上各类空间数据,确保用户能够通过计算机网络浏览到这些数据,从而为空间数据高效利用、各类决策制定等提供参考信息,减少MGIS重复建设,保持信息资源利用高效性的同时全面提升MGIS研究水平。
4.2 不同维度MGIS与虚拟现实技术的结合,实现MGIS产业化
相对而言,海洋环境更为特殊,在开展研究工作时需要注重三维空间、四维空间数据使用,并保持这些数据的表达效果良好性。因此,需要注重虚拟现实技术与不同维度MGIS的有效结合,实现虚拟环境中海洋环境的模拟分析,增强海洋数据表达效果,提升对海洋环境研究过程中的整体感知水平,促进MGIS的快速发展。同时,需要结合MGIS产业化的发展趋势,重视其产业化发展,开发出更多的专业MGIS软件,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及科学决策,实现MGIS产业化。
4.3 多学科融合,全球尺度MGIS的有效把握
作为一种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科学,MGIS建设中需要充分地考虑多学科的优势,确保其在测绘、遥感、地理空间分析、管理等方面应用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因此,未来MGIS建设中应注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等多学科融合,最大限度地满足使用者的实际需求,推动海洋科学的稳定发展。
5 结语
丰富的海洋资源,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强大的GIS技术支持下,MGIS的发展速度正在加快,逐渐应用于海洋各领域。与此同时,当前我国在海洋地理信息系统(MGIS)应用方面面临着较大的挑战,需要不断加大对这种先进技术的研究力度,促进海洋科学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海龙,马志华.我国海洋渔业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现状[J].海洋通报,2012(1):113-119.
[2] 王会平,王知.海洋地理信息在航运中的运用与发展趋势[J].水运管理,2010(8):4-6.
篇2
关键词:3D-GIS 应用现状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06-0249-01
自上个世纪60年代在加拿大首次开发了地理信息系统(GIS)以来,不到50年间,GIS技术得到了迅速的成长,在交通、电力、水利、土地管理、电信、消防以及城市规划治理等领域都有了广泛和高效的应用。当前,这一技术已突破了从二维到三维的“瓶颈”,出现了三维空间内的GIS技术,给人们带来了新的视觉冲击,成为一新的发展方向。
1、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是以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作为依托,以空间数据库技术作为基础,对本维空间数据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管理,为决策、规划和研究、管理提供逼真信息的一项全新的技术,这是一种介于空间技术、地理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多方向、跨学科的新兴研究领域。
三维GIS,又与虚拟现实(VR)紧密相联,是随虚拟现实这一新技术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VR技术是逼真模拟人在现实世界中的人机交互响应,应用领域极为广泛。因此三维GIS系统在一些国家也被称为VRGIS系统。
2、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现状
我国对三维GIS研究较晚,可是却获得了相对突出的进展。据统计,我国在这一行业中的规模可达1000亿元,有大约40万的从业人员,许多领域已达到或超过国际领先水平,在三维GIS方面的成就尤其突出,在北京就有灵图、时空信步、国遥新天地等多家主流3D软件商。当前,三维应用所涉及的行业或领域超过40多个。下面通过举例来对三维GIS的应用现状进行简单的说明。
2.1 土地资源规划
利用三维GIS系统,可以建立起三维地理国土信息系统,能够实现三维建筑及其分布的精确可视化,使国土资源的规划和决策、审批得以更加准确、科学。特别是在系统中可以实现灵活、方便的更新和扩展,能够动态更新,获得实时的城市最新三维规划模型。同时还可以对规划中的城市进行三维模拟仿真,演示未来城市的景观和效果,作为设计和规划的依据,提高城市规划和管理的效率。
2.2 矿产资源遥感监测
根据对地下及海洋中的矿产资源遥感监测结果,资源的开采规划和执行状况、地质环境数据等信息,可以构建出三维平台,展示、分析、查询、统计资源的状态,这一方法具有多参数、多层次、实时或预测等功能和特点,满足对矿产资源的遥感监测及可视化应用。
2.3 矿井操作安全监控
利用矿山企业的基础数据信息,可以建立矿山企业的运行分析系统,实现对井下操作工(人)的定位,对设备(物)的状态监测及远程控制,对井下瓦斯(环境)等的指标进行监控,使企业可以实现实时、有效的层层管理和控制,提高矿业企业的生产安全状况,还可根据该系统的反应分析或预测当前的生产作业是足够科学和合理,从而防范事故的发生。
2.4 旅游景观服务平台
为了展现旅游景区的自然和历史风貌、文化景观,可以利用三维GIS技术建立网络化平台,向访问者提供动感、直观和交互式的旅游信息平台,推广宣传旅游资源和产品,提供相应的信息服务,助推客户和投资企业的对接,大大提升景区的对外形象和品牌效应。
2.5 军事和公安指挥系统
三维GIS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建立实时的、动态的三维地形地貌平台系统,对于军事学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当前,这一技术在军事方面的应用水平高低,也是体现各个国家军事实力的重要方面。
另外,三维GIS系统还可以应用于公安110指挥系统,辅助进行警情的实时监听,借助于摄像头的实时监控,了解治安及警力分布状况,对于提高治安效果,打击犯罪,提高警力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2.6 防洪防汛的预警和管理
根据水利资源和数据,可以建立交互式的三维防汛防洪预警和管理调度系统,对防汛预案进行制定、修改或实时更新和维护,作为抗洪减灾的决策平台,为抗洪防汛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
当然,三维GIS的应用领域不止上述几个方面,随着这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必将获得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
3、发展前景
3.1 GIS的高维化趋势
当前,GIS软件基本上能够用数字高程技术模型或处理三维空间的实体坐标,可是,因为无法有效地建立三维实体的拓扑关系,有些真三维的操作在实现起来就比较困难,也无法持续地体现实体的时间维度上的变化。所以,GIS将会进一步向四维或多维化发展。
四维GIS,是指在原有的空间三维的前提下,加上时间维度或变量而成。以地质特征为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呈动态变化,有的变化较缓慢,而像地震、暴风雨、水灾和滑坡等这些现象,却往往会在特定的机制和条件下出现剧烈变化。所以,在三维基础上加上时间维度,就会逼真地体现出这些变化。当然,增加了时间维度,会产生很多问题,其数据量也将呈几何级数变化,导致在采集数据、存取和处理等各方面产生一系列的难度。可喜的是,这些难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都会在不远的将来得到解决。
3.2 三维GIS的智能、网络以及高集成化趋势
随着我国网络的飞速发展,在网络上浏览以及数据是GIS发展方向,所以说,网络化是可以说是三维GIS的最流行、最前沿的操作平台之一。
传统的GIS的应用主要是在空间的叠加分析以及数据库方面,但知识处理方面和推理能力上相对欠缺,不难预见,3D-GIS系统会在智能化方面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也能更好地为人类社会服务。而智能GIS技术也必然会促进其向高度集成化方向发展,并将在未来的应用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
参考文献
[1]刘增良,陈品祥,贾光军,李扬.虚拟现实技术在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J].测绘通报,2010,(5):45-47.
[2]刘学党,伊尧国.基于WEB的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构建方法研究[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6,12(1):9-13.
[3]江岩,张尚弘,赵登峰.1VR2GIS技术在城市“数字防洪”中的应用[J].地球信息科学,2006,8(2):66-70.
篇3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利用率;对策
计算机和网络的产生将我们带入网络时代。档案信息化是档案部门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开发和利用的一个必然发展趋势,它把分散的信息资源以信息化的形式储存,以标准化的方法管理,以网络化的方式连接,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资源共享。
一、档案信息化的概念
档案信息化是指在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档案管理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并提供利用服务。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直接带来档案管理模式的革命便从以档案实体保管为重点,向以档案实体的数字化信息为主要形式对社会提供服务为重心的转变。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内涵。①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推动力量是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广泛运用。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阶段性目标是提高档案工作现代化水平和确立网络环境中档案管理与服务的基本框架。③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重新思考档案管理的原则、理论与方法。如档案部门的职能与档案工作体制的变化问题、档案职业走向问题、电子文件管理系统问题、电子档案鉴定问题、数字档案馆问题等。④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公众满意的档案信息社会化服务。其目标是在建立良好信息基础设施的前提下,逐步实现档案信息公开,以提高档案信息利用率。
二、档案信息化必要性、重要性以及主要任务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及逐步推广应用,对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的条件也已日趋成熟,档案管理信息化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必要性
1.档案信息化管理不但能减少档案管理人员手工操作的错误,同时也能提升档案管理人员对其管理的各类档案案卷属性的掌握度与认知度;
2.档案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为客户服务的效率,从而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3.档案信息化管理可以增加信息存储量,合理利用馆藏空间,大大减少不必要的空间浪费;
4.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可以让机关内部员工自行查询所需信息,并且能和档案管理人员及时沟通、联系,提高本单位的工作效率。
(二)重要性
1、档案信息化,可改善档案管理工作。
2、档案信息化,可用翔实的档案信息支持决策和管理。
3、档案信息化,可为科学研究和知识普及等提供智能化服务。
4、档案信息化,可避免出现“时空黑洞”。
5、档案信息化,可拓展档案工作的服务领域。
(三)主要任务
1、以研制和指引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的标准为重点,加快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标准规范的制定和推行。
2、以档案部门的内网、外网,党政机关专网的建设为重点,加强档案信息化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
3、学习引进先进地区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偏远地区档案管理应用系统的建设。
4、以馆藏档案的数字化为基础,以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为重点,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
5、以档案专业人才,计算机专业人才为基础,以复合型人才为重点,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专门人才队伍建设。
三、偏远地区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缺少规划。2、偏远地区数字档案资源短缺且结构不合理。3、受到经济发展和基础建设等制约,偏远地区档案信息化的重要地位与作用还未充分显示出来。档案信息化在偏远地区各项建设过程中的作用不够突出。4、档案信息化人才匮乏。5、偏远地区档案信息化规范管理体系不够健全。6、偏远地区档案信息化建设具有明显的自发性、分散性特点。
四、针对档案信息化的几点认识与看法
1.档案信息化包含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内容。宏观层主要应由各地区人民政府相关部门承担,主要研究制定各地区对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政策,如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定位、方针原则、发展规划、工作体制、法律框架等,使档案信息化建设明确基本走向和获得基本保障;中观层主要由各地区信息建设管理相关厅、局承担,主要研究制定档案信息化建设具体实施的制度,形成科学、配套、使用的制度体系,如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相关方面的管理制度、管理程序、技术标准,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适当的技术环境支持;各地区信息管理具体应用单位及各单位档案部门承担微观层,主要研究解决档案信息化建设具体实施的项目与措施保障问题,包括重要项目规划、项目实施中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立项项目主要涉及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和电子档案资源建设,如“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功能需求规范建设”、“数字档案建设布局和计划”,微观层的作用主要是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技术应用不断加快、全面实施和走向成熟。
2.档案信息化组织原则和方法。将档案信息化建设提升为各地区统筹发展战略目标,目的是要改变各自为政的分散现状,加强政府和各具体实施单位层面的统筹、规划、研究和推广,大力提高档案信息化工作的组织程度,整合各类社会组织、机构的工作优势和资源,自上而下地有序推进工作发展。
3.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与社会的信息需求相协调。作为档案职业生存发展依据的社会档案需求,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推动力。档案信息化建设是社会对档案信息需求不断发展的结果。近年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科技文化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档案信息的利用发生了新的变化。因此,与社会信息需求相协调,理应成为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设定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目标、方案时,必须立足于社会的档案信息需求,关注这种需求的变化态势。因此,其规划建设必须立足于信息技术的现状与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态势相协调。在设计档案信息网络的体系结构、选择网络的软硬环境、确定相关的技术标准时,一方面,应尽可能采用已成熟的信息技术及其成果,确保其可行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要考虑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档案信息网络系统在技术上具有先进性、前瞻性和可扩展性。
4、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注意前瞻性与安全性。现代信息技术和社会信息需求都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因此,设计建设档案信息网络时,必须充分考虑这种需求与技术的变化,在立足现实的基础上把握未来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注意技术标准的更新。安全性是发挥档案信息网络功能的前提条件。信息网络在带来数据共享等优越性的同时,也相应地带来档案信息利用方面的安全性问题,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安全性原则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信息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上网档案信息的准备、网上档案信息管理服务及网络环境的维护等各个环节安全问题都密切相关。
五、档案信息化建设需注重档案信息化资源建设
档案信息化资源包括数字信息数据的构成形式和来源两个方面。数字信息数据的构成形式主要有文本文件、图形文件、图像文件、影像文件、声音文件及其他文件。数字信息数据的来源和采集范围包括以下方面:
1、通过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数据压缩技术、网络技术等手段,将现存各种载体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并整合到相应的档案信息数据库中。
2、收集和接收各种形式的电子文件。有两种形式:①网络在线移交接收,②介质移交接收。
3、采集各种具有档案性质的政府和行业信息及专题资源库,主要途径有:①通过网络在线采集网络上现有的各种信息资源库的信息,如国土信息资源库、人口统计数据库等;②根据社会需求,采购一些全文光盘数据库补充数字档案馆数字资源建设不足,如《中国科技文献数据库》等。
4、互联网上其他具有档案价值的信息。
六、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标准化
标准、规范建设是对电子文件的形成、归档和电子档案信息资源标示、描述、存储、查询、交换、网上传输和管理等方面制定标准、规范,并指导实施的过程,建设内容包括:
1、管理性标准。是对电子文件、档案信息进行管理的一套规则,包括计算机安全法规与标准,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合法性的确认等,标准由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统一制定并推广实施。相关法规与标准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计算机病毒防治的办法》等。
2、业务性标准规范。是对电子文件,档案业务处理的规范,其范围包含电子文件、档案的术语标准及管理规范。它包括与档案信息化建设相关的术语标准、资源的标示、描述数字档案文件格式、元数据格式、对象数据格式等标准。
3、技术性标准规范,包括电子文件、档案的数据存储压缩格式规范、数据交换标准规范、数据加密、水印技术规范和系统软硬件技术标准等。标准化是网络的生命,档案信息化建设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在统一规范、统一标准的基础之上。网络建设的目的是实现网上信息的共享,而共享是以标准为前提的,在开放式的网络体系中,缺乏标准化的任何信息或技术都会被拒之网外。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自始至终地强调标准的制定和推行,否则无法实现信息联网、资源共享的目的,而且将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网络建设标准是一个庞大复杂的标准体系,包括网络体系结构方面的标准、网上数据方面的标准及网上信息管理与服务方面的规范等。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标准,不仅体系复杂,而且因信息技术的急速发展而处于相对的变动之中。
七、提升档案人员素质,适应档案信息化管理要求
档案信息化建设,人才是关键。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它既需要档案专业人才,计算机专业人才,更需要既懂档案业务,又熟悉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方面的复合型人才。
1、转变观念,改变角色。档案工作者应从根本上转变观念,立足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培养新的合理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档案信息化的需要。档案人员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应由传统向现代、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成为信息专家,凭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除了从事信息的收集、整理、编研、提供利用等工作外,还应帮助利用者建立其所需要的数据库。档案人员不仅成为信息的提供者,更是管理者对信息进行甄别和选择,进行信息资源重组以方便快捷提供利用;还要成为系统专家,负责本部门系统与外部信息网的联系与协调,维护系统的正常运转与信息安全。
2、更新知识结构适应工作需要。档案工作者在信息化建设管理的今天,应该是具备多学科知识,掌握新技术,具有一定专业能力、技能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既要掌握档案学、情报学知识,又要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信息处理知识与经营管理知识,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使自己开拓视野,增加新知,与时俱进,全面提高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成为档案管理现代化与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3、档案信息化人才必然是档案信息化建设事业发展的核心。首先,在知识、技术方面,要求档案管理人员有较高的知识层次和先进技术水平,不能仅仅满足于一般的计算机操作,还需要具备档案软件系统的开发与维护、档案数据库系统的建立与维护等高一级的能力。如既懂现代档案管理基本知识,深谙计算机技术及网络知识,又能独自开发、使用、维护档案管理软件,进行档案信息的编辑、存储、检索、利用等工作的实用操作人才。其次,在思想政治方面,相应的要求则更严格些。因为档案或多或少涉及到一些企事业单位乃至国家的机密,必须加强对档案信息化人员的培养与选拔。
篇4
【关键词】测绘制图信息化;趋势;对策
地理信息是一种重要的、基础性的信息资源,它能够对现实世界各种目标的空间分布情况及相关信息进行描述。信息化技术则是通过对各种信息资源的开发、处理和利用来促进信息交流和共享,从而为科学研究、经济增长提供可靠的参考,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全面到来,社会各个领域均呈现出信息化的我发展趋势,测绘制图工作也不例外。测绘制图工作在历经了漫长的模拟时代后,仅过了数字化改造,如今正想着信息化的方向不断发展,相信随着信息技术在测绘制图工作中的广泛运用,信息化测绘时代将迅速到来。
一、测绘制图工作信息化发展概述
信息化时代下,人们对测绘制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测绘制图工作对象范围进一步扩大,测绘成果更为多样性,测绘制图工作的服务领域更为广泛,测绘制图成果准确度要求更高,地理信息的涉及范围、涵盖内容更为广泛,现势性和精确程度更高。面对这样的要求,我们必须突进测绘制图工作的信息化进程,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为准确、及时、可靠的测绘信息。
测绘工作信息化趋势在近年来的测绘制图工作中日益凸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测绘生产信息化,以信息的形式从事原始数据的采集;
(2)测绘成果管理信息化,信息技术被应用于对测绘数据的审核与质量监督工作中;
(3)应用服务信息化,测绘数据信息资源共享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测绘产品和测绘服务实现了社会化;
(4)后台监管信息化。设置用户命令窗口,加强信息权限管理,满足客户对信息的需求。
为了适应新时期测绘制图工作需要,适应测绘制图工作的信息化发展趋势,相关行政部门和科研单位应加强对测绘制图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具体包括: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完善数字化测绘技术,形成信息化测绘的技术体系,为测绘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2)建设地理信息资源,加快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为各类信息资源整合和利用提供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
(3)加强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推进地理信息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和社会化应用, 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
(4)加强测绘与地理信息标准体系建设,为地理信息采集、数据库建设、信息交换与共享、应用服务等提供技术规范和标准支撑。
二、测绘制图工作信息化发展对策
测绘制图工作的信息化发展需要有关行政部门、科研部门及其他社会阶层的通力合作,具体应采取以下发展对策。
(一)测绘成果数字化
随着测绘制图工作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测绘制图成果脱离了原先的纸质形式,逐渐向数字化方向发展,主要体现在:
(1)测绘成果信息更丰富。除了传统地图上所表示的自然地理要素或者地表人工设施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及其属性外;
(2)测绘成果现势性。息社会具有变化快的特点,测绘成果必须准确反映现势性的地理信息,而数字化将确保这一要求的实现;
(3)测绘产品多样化。
随着测绘成果的数字化发展,逐渐派生出多种多样的测绘产品,如满足各种需要的数字地图、各种地理信息数据产品、各种功能的地理信息系统等。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测绘制图工作中的推广应用,测绘成果数字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对此,相关部门应强化对地理信息一站式服务系统的建设与完善,建立集成化的地理信息门户网站,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其需要的地理信息服务,使测绘成果得到更广泛的分布,使其为用户提供更为及时、可靠的决策依据。
(二)提升测绘过程标准化程度
提升测绘制图工作的标准化程度是促进测绘制图工作信息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此,相关部门应强化对测绘过程的标准化管理,测绘过程标准化管理是一项技术性、行政性较强的工作,它对于构建信息化测绘制图工作制度有着重要的意义。回顾我国测绘制图工作近两几的发展情况,随着信息化建设已经引起了相关行政部门、主管单位的重视,但测绘制图信息化建设工作却进展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是行政管理与测绘技术部门缺乏协调沟通,使测绘制图工作信息化建设目标不统一,建设对策不明确。对于此,相关行政部门应联合测绘单位指定规范、明确的强制性工作标准, 将测绘制图工作信息化建设纳入日常工作范围,提升测绘制图工作标准化程度,强化对信息化测绘制图工作的监督与检查,指定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的测绘管理制度,促使测绘制图工作信息化、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
(三)测绘服务可视化
地理空间是动态的三位世界,而地图一般都是平面的和静态的,如果能用三位的方式再现地理空间,必能极大地提升测绘制图工作成效,并未客户提供更为可靠的决策支持。
信心化时代下,立体显示技术被运用到测绘制图工作中,观察者可通过佩带立体眼镜实现对地理空间的观察和研究。为了促使测绘服务向着可视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应采取以下对策:
(1)结合测绘制图工作需要,凭借PC和图形加速卡搭建起基于微机的VR环境,为可视化测绘服务奠定技术基础;
(2)构建企业级三位地理空间数据库,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可视化测绘服务,运用支持立体化显示的客户终端向用户提供网络服务。
三、结语
近年来,测绘制图工作正由数字化向信息化方向转变,在此背景下,认清测绘制图工作的信息化发展趋势,并就信息化测绘制图工作采取合理的发展对策显得极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玛依努尔・米吉提.新时期下信息测绘技术的发展[J].商情,2012(45):182.
[2] 王洪涛,校莹.测绘强国必须用信息化测绘体系来保障[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2(7) :272.
[3] 袁建峰.数字化测绘至信息化测绘学科研究进展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理论版,2012(1) :259.
篇5
【关键词】工程;测绘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工程测量在我国国力发展的大趋势下,不断创新,不断取得突破,现在我国测绘技术已经较之前有了十分的的改观,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有关工程测量的发展趋势。
工程测量的现状
概述
本世纪是数字化和信息化的世纪,地理信息产业在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和日益激增的市场需求这两大主推力的作用下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升,这表现在:一、地理信息产品由静态模式向实时动态模式转变。二、地理信息产品将会在政府部门和各行各业中得到更加广泛应用。三、GIS和图象处理软件将由专业团体的专门应用发展成为办公和生活的普通工具。
国家测绘局原副局长、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杨凯同志就测绘与地理信息的关系是这样描述的:“测绘是地理信息产业建设的主体力量,地理信息是测绘现代表现形式。”测绘工程侧重于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和实地测设,地理信息侧重于地理信息的可视化表达、空间分析与查询。虽然这几年社会上对地理信息追捧过热,许多院校的专业纷纷靠向地理信息方向,但这几年毕业的学生仍多在测绘行业就业。不过从长远来看地理信息的时代将要来临了,随着3S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测绘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测绘行业正在迅速向地理信息产业转化。传统的测绘生产主体模式已发生根本性变化,产品由模拟形式转为数字形式,大量的外业测量被室内地理信息采集所取代。地理信息的采集、存贮、加工和分发已成为一种全新的概念。卫片的分辨率、航测的精度在逐渐提高而其成本则在逐渐下降。
地理信息自古以来被视为国之重器。《山海经》是我国最早的地理信息著作,历代君王对地图的重视和渴求从未停止过,建国以来我国对测绘工作非常重视,不断的出国学习并引入先进技术,尤其近十年来变化更大。但我国的地信产业仍存在太多的问题:1、数据库建设中的重复建设问题严重存在,数据共享机制不健全。2、国家对测绘的投入不足,测绘队伍不稳定。3、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程度和开发利用水平较低。4、理论研究、技术进步和产品发展三个层次中,放在第一、第二层次的注意力显得不够,等等。这些都为测绘单位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阻碍。不过随着我国基础测绘的不断加快,统一监管和测绘保障也会不断加强。
技术
(一)地图数字化技术
在建立各种GIS系统时,对原有地图进行数字化处理,在建库工作中占据了相当大的工作量,各工程测绘部门都投入相当大的人力和财力。对于已有纸制地图,若其现势性、精度和比例尺能满足要求,就可以利用数字化仪将其输入计算机,经编辑、修补后生成相应的数字地图。当前有手扶跟踪数字化和扫描矢量化两大类仪器,针对大比例尺地形图,大多数扫描矢量化软件能自动提取多边形信息,高效、便捷、保真的对地图进行数字化处理。
(二)数字化成图手段
大比例尺地形图和工程图的测绘是传统工程测量的重要内容,常规的成图方法野外工作量大,作业艰苦,作业程序复杂,同时还有繁琐的内业数据处理和绘图工作,成图周期长,产品单一,难以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而数字化成图技术具有精度高、劳动强度小、更新方便、便于保存管理及应用、易于等特点。目前,数字化成图技术有内外业一体化和电子平板两种模式。内外业一体化是一种外业数据采集方法,主要设备是全站仪、电子手簿等,其特点是精度高、内外业分工明确、便于人员分配,从而具有较高的成图效率。
(三)数据库技术与GIS技术的应用
随着测量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的逐步自动化、数字化,测量工作者如何更好地使用和管理好长期积累或收集的大量测绘信息,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其最有效的方法是利用数据库技术或GIS技术建立数据库或信息系统。我国国民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力地推动了GIS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已成为当前新技术应用的“热点”之一。GIS作为信息科学和信息产业的一部分,在面向21世纪这个信息社会里的价值是不容怀疑的。为了使GIS技术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应给予重视和支持,各有关专业部门要加强合作,努力开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新局面,去迎接信息时代的到来。
GIS是集计算机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测绘遥感科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学科为一体的新兴学科。已成为多学科集成并应用于各领域的基础平台和地学空间信息显示的基本手段与工具。其技术优势不仅在于它的集地理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三维可视化显示与成果输出于一体的数据流程,还在于它的空间提示、预测预报和辅助决策功能。
测绘技术的发展趋势
1.概述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测绘技术由传统测绘模式进入了数字化测绘模式,数字化测绘模式不仅提高了测绘的工作效率,也推动了其他各行业的发展,自上个世纪90 年代以来,信息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起来,世界范围内测绘界已经出现了面向地理信息服务的变革新动向。我国也正在努力建设一个高效、完善、先进的国家公益信息基础网,例如: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数字城市、数字地球等项目,这些可为中国地理空间信息服务提供宝贵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因此我国测绘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信息化测绘事业在数字化测绘的基础上飞速发展,我国开展了国家基础测绘项目,也就是“大专项”工程,它的建立不仅标志着我国由传统测绘向数字化测绘转变,也标志着由数字化测绘向信息化测绘的飞跃。与数字化测绘机制不同,信息化测绘的优势特征就是它能够实现实时高效的地理信息综合服务。它升级实现了信息服务社会化,信息共享合法化,功能趋向服务化,信息流通网络化等内容,然而,信息化测绘仍然是一种数字化测绘体系,以数字化为基础。
近些年来,我国在信息化测绘建设方面也加大了力度,例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是第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充分利用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发展地理信息产业”由此可见在实现地理信息综合服务和推动信息化发展方面,信息化测绘的重要意义。我们在数字化测绘的基础上建立了信息化测绘系统,初步建立了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实现了基础地理信息的获取和更新、网络化管理与分布服务,服务水平的增值,地理空间资源的融合,从而逐步达到信息化测绘功能取向服务化,信息沟通网络化和基础设备公用化等服务项目。
技术
(一)GPS 技术的采用
以前,大地测量只能在地球局部区域进行静态测量,现在由于GPS 技术的采用,实现了整个地球表面的动态测量,研究范围也从研究地球表面的几何特征变为研究地球内部的结构和特征,同时,对于地壳运动和海平面变化,也可以精确地监测到,这样就能加强对自然环境中自然灾害的监测,提前预报,减小人类损失。
工程控制网与监测网的优化
控制网的观测数据采集和处理将走向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同时将更加广泛地应用监测网优化设计软件,对于观测数据的处理也将进一步智能化。
空中摄影测量技术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三维地面主体模型将更加广泛地应用在诸多领域。这种三维地面主体模型是由全自动数码航测相机结合激光扫描仪,再连接全球定位系统制作而成。这种三维地面主体模型将更加广泛地应用在工业精密仪器的安装与设备的定位测量领域,同时在大宗物体变形监测、外形测绘等方面将得到广泛应用。
遥感技术将得到更全面的应用
遥感技术正向多频谱、多级分辨率,多时相的信息获取以及快速实时的智能化信息处理的趋势发展,我们将可以运用RS 对地面进行实时卫星遥感监控,在监督违法滥占耕地,扩展用地规模等方面将得到广泛应用,此外,运用遥感技术勘探地球资源将成为今后重点研究的方向。
结束语
随着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可以再次取得大的突破,从而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虽然现有的技术已经有了不小的改观,但是,在某些领域还有局限性,所以就需要我们来努力改善了。
参考文献:
篇6
Abstract: Nowadays, major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modern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and these changes are mainly embodied in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ory,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is helpful to the study of the earth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can help human to explain some natural phenomena, and even contributes to solving major problems existing i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national economy. The func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modern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are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P键词: 现代测绘技术;作用;发展趋势;数字化;信息化
Key words: modern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effect;development trend;digital;information
中图分类号:P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4-0200-02
0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先进科学技术的不断深化,现代测绘技术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其应用领域在不断的拓宽。现代测绘技术产生的条件是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三者的有机结合[1]。在国际领域,传统的模拟测绘技术正在或已经被现代数字测绘技术所代替,数字信息开始实现网络化,这预示着又一新的时代即将来临,这个新的时代就是数字化时代。最近几年,由于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持续提升,致使数字化测绘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当今,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时期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要想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自然资源开发上取得更好成果,就需要进一步提高测绘技术。所以,本文中具体阐述了现代测绘技术的作用及发展趋势。
1 测绘技术的含义
作为一门学科,测绘学的应用性是很强的,传统的测绘技术由五部分组成,包括施工测量、竣工测量、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和变形检测。现代测绘技术则是在传统测绘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了新手段、新方法和新仪器[2]。探讨测绘技术,要理清测绘的定义。测绘是一门与地理和空间分布相关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实体,其包括的内容为采集、量测、处理、分析、解释、描述、分发、利用和评价。基础性、前期性和公益性是其特征。测绘产品的出现是为了把地表上自然人工要素及地理空间的位置属性信息反应出来,为社会经济的建设发展提供保障。控制测量,碎步测绘,线路测绘,施工放样等是测绘的主要任务。
2 现代测绘技术的作用
2.1 辅助城市信息化管理
运用现代测绘技术对自然地理要素和地表人工设施进行测定获得的信息被称之为测绘结果。此结果可以为人们在城市规划和地理管理等方面提供帮助。测绘资料是一个地形图,这个地形图由各式各样的比例尺和不同等级控制点坐标构成,它里面包含着精确的、详尽的地理信息,为现代城市信息化管理获得地理信息提供了唯一的来源[3]。例如,在城市建设中,为了更好地规划某一区域,城建和土管等部门需要较大比例且信息量大的地形图,以达到对该区域建筑物布局和土地使用情况的了解,而负责水电的部门需要更加详细的单体房屋类型和结构的地形图做依据来进行管线的铺设。
2.2 现代测绘技术符合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需求
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和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构成了地理信息系统,而这两个系统的建设都需要现代测绘技术做支撑。地理位置信息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日常生活中用到的交通路线地图就是地理信息的真实再现,而交通路线图绘制的前提条件就是现代测绘技术的应用,一份高质量的交通路线图的制作完成需要精确详细的测绘资料做依据。
2.3 现代测绘技术的实际应用
现代测绘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公路工程实施中就离不开现代测绘技术的运用,并且测绘技术在其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公路修建过程中需要开挖隧道,架设桥梁,施工点布置、测试以及地质勘探等,这些都需要有依据作参考,而依据的来源就需要进行测绘工作,利用现代测绘技术对公路工程范围内土地的地质、地貌、地形条件等进行测绘,并与区域性地质资料结合分析,绘制出带状地形图。并在图纸上设计路线,把路基纵坡、平面、边坡位置标记出来,为公路工程的实际建设提供帮助和指导。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如需在河流上修建桥梁,还需要测绘出河流两岸的地形图,并对河床断面、河流比降以及待建桥梁的轴面进行测定,从而获取精确的数据为设计桥梁建设方案提供指导。所以,公路工程的设计施工离不开现代测绘技术的使用。现代测绘技术的使用有助于公路工程建设安全性、合理性的提升,并呈现出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未来发展趋势
3.1 发展海洋测绘技术
我国海洋资源丰富,海岸线绵长。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离不开测绘技术的使用。现如今,海洋测绘技术的发展方向呈现出以下特征:高精度、全覆盖、全过程自动化。海洋测绘技术定位精度的提高可依靠卡尔曼滤波或卫星定位的方法,全面覆盖的目标可依据高精度条带式测深系统或航空航天遥感测深系统来完成,并使海洋测绘技术过程自动化进一步提高。把海洋测绘技术获取的资料与自动制图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建立起丰富的海洋图数据库,并最终实现海洋测量信息系统的建立[4]。
3.2 发展遥感技术
人们要想对地球表面的陆地、海洋、气候等的变化实施长时间的观察和研究,就离不开遥感技术的使用。目前,遥感技术的发展呈现出多种传感器、多频谱、多时相的信息获取和信息处理智能化的特征。
3.3 发展地图学技术
当前,地图学的发展方向呈现出多领域、多层次、多功能和多时态的特征。地图学的理论、技术和工艺随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自动制图技术、多媒体技术和遥感技术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改变。地图学技术发展的最高目标是开发出地图设计专家系统、自动标记制版系统和信息分析专家系统,而这个目标实现的前提是遥感技术与其它迅速刷新地图信息的方法相结合[5]。
3.4 发展数字化摄影测量技术
众所周知,模拟摄影测量和解析摄影测量是传统摄影测量的两个发展阶段。社会发展到今天,数字化摄影测量的时代已经到来。数字化摄影测量技术与其它技术结合使用,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其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使用促进了测绘过程的数字化,其与全球定位系统的结合实现了航空摄影测量,从而减轻了野外摄影测量作业的难度。
3.5 发展空间定位技术
随着空间定位技术的发展,大地测量的状态正在慢慢地由静态向动态转化。动态大地测量技术的使用扩大了大地测量范围,转变了研究对象:测量范围由局部延伸到了全面,研究对象从地球表面延伸到地球内部。空间定位技术的发展从技术和理论上改革了传统的大地测量方法。例如,某工程中几条高速公路采用了1:2000数字地形图和DEM制作,该过程选取1:10000的地形图,以航飞像片的每六条基线量取两个地物点的坐标,作为像控点使用,进行空三加密和物方相关等,得到像对的DEM成果。
综上所述,人类社会发展离不开现代测绘技术的使用。现在,我国的测绘技术水平与国际测绘水平还存在着差距,表现如下:数字化测绘的技术问题的解决还没有实质性的进展;测绘生产存在着周期长、质量较低等缺陷。所以我们应当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在各个领域充分地发挥现代测绘技术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罗兵.浅谈现代测绘技术的作用及发展趋势[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2(4):318.
[2]QIN Ke.浅析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趋势[J].山西建筑,2015, 34(23):358-359.
篇7
关键词:卫生资源;地理分布;网络
1、引言
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指卫生资源高效益的配置,能够公平地为人民提供卫生服务,单位投入获得最大程度的卫生服务产出,卫生服务供求平衡,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国当前卫生服务中存在的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与卫生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密切相关的[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我国的医疗卫生资源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缺医少药的落后状态得到了明显好转,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但是,医疗卫生资源具有稀缺性。近年来,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更深刻,对卫生服务的要求也更高,有限的卫生资源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我国人口众多,分布不均,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卫生资源是短缺的;从微观上来看,某些地区某些卫生资源又是充裕的或过剩的。
2、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公共卫生领域中的应用
2.1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是基于计算机的决策支持系统,它由相应的硬件、软件和数据组成,在综合多方面因素的环境下对空间数据进行收集、储存、操作、分析和显示。GIS区别于一般信息系统的关键在于其处理空间数据的能力,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公共卫生领域,GIS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如分析疾病的空间分布、空间和时间发展趋势、潜在高危人群分布、危险因素分层分析、资源分配评估、疾病监控规划、疾病监测报警等。
2.2GIS的组成和功能
2.2.1GIS的组成
GIS在多种学科与计算机科学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其核心是计算机科学。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即:①计算机及其附属设备;②空间数据库及具有相应操作和分析功能的数据库管理系统;③各种制图及输出工具等。
数据库是 GIS最重要的组成部分。GIS数据由与地理空间位置相关联的、以地理坐标为定位的多源数据组成,主要包括 2类数据:表示地理要素的空间数据和描述地理要素的属性数据。空间数据以数字化坐标来标记地理要素,可以是来自传统地图的点(如医院的位置)、 线(如公路、铁路) 、面(如区域) ,也可以是来自全球定位系统( GPS)的监测信息、航空图片、卫星图片或其它图片。通常 ,同一类型的数据集合被保存在相同的层面,但在综合分析多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时,可以对不同层面的数据用不同方式叠加处理。属性数据用于定义空间数据所表示的内容 ,即描述地理要素的某些特征,如地形地貌、 温度湿度、人口密度、年龄构成、免疫接种状况、空气质量和交通状况等。
2.2.2GIS的主要功能
(1)数据操作与处理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属于空间型数据管理系统,但它同样具备一般数据库管理系统所具有的数据输入、存储、编辑、查询、显示和输出等基本功能。另外,它还有一系列独特的数据管理和分析功能。GIS的主要优势是数据单元转换和分析,包括坐标变换、投影变换、空间数据类型的转换、地图边缘匹配、数据提取和叠加、数据管理以及其它内容。根据需要,GIS的输出结果可以是数据、数据库表格、报表、统计图、专题地图等多种形式,实现所见即所得的目的。传统上,流行病学专家一直采用地图去分析位置、环境和疾病之间的关系。GIS诞生后,就为地理位置、环境与疾病之间关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
(2)制图显示功能
制图显示系统是 GIS地理环境仿真制作系统,它允许用户从数据库里摘选必要的素材,如空间特征和属性,并在屏幕或其他设备上快速生成仿真图。还可利用高速静电绘图仪、专用笔式绘图仪和激光打印机生成大众化格式的图像文件。
(3)空间查询与分析功能
该功能是 GIS的核心功能,也是 GIS与其它计算机系统的根本区别。它可进行空间图形与属性的双向查询,既可根据空间图形查询其有关属性,也可根据属性特征查询到空间图形。但是, GIS面向用户的应用功能不仅表现在它能提供一些静态的数据检索功能,更大的意义在于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建立一个应用分析模式,通过动态分析,为评价、管理和决策服务。这种分析功能可以在系统运算功能的支持下或建立专门的分析软件来实现,如统计分析、缓冲分析、叠加分析、网格分析和决策分析等。
2.3地理信息系统在领域中的作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高技术系统。它区别于一般信息系统的关键在于处理空间数据的能力。IBM副总裁 GerryEbker曾经预测,“在不久的将来,GIS的应用将像今天的文字处理系统一样普及” [2]。在国土资源、城市规划、道路交通甚至航空航天等领域,GIS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同样,GIS也在医疗卫生领域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GIS在公共卫生领域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应用:疾病的空间分布、空间和时间发展趋势分析、潜在高危人群分布、危险因素分层分析、资源分配评估、疾病监控规划、持续疾病监测控制、疾病监测报警等。具体来看,GIS已在医疗指挥急救调度中的应用,流行病学的研究,急性传染病的监控预测与报警等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
GIS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发展日新月异,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由于 GIS的成功应用,越来越多的医疗界人士开始接受并运用这一先进的、科学的研究手段。而且,随着 GIS及其周边技术的日益成熟,GIS和GIS,RS的集成应用程度也越来越高。可以相信,GIS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应用将更为广阔和深入。
3、卫生资源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已深入到各行各业。据抽样调查,我国25个省市、19个行业中不同程度地使用了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日趋广泛,已成为城市规划、设施管理和工程建设的重要工具,同时还进入到军事战略分析、商业策划、移动通信乃至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其社会地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地理信息系统已被公认为21世纪的支柱产业。
由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化管理、可视化管理以及海量数据管理等特性,可以预测,目前几乎所有的管理系统都可以整合于其中,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也必然为多种应用提供更丰富的管理手段和强大的扩展性。在未来,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的信息整合数字化平台将成为最有效的信息化管理手段。
卫生资源的信息网络化能用前所未有的手段收集分析卫生管理、人口和生命统计,医疗保健及医药科技等方面的信息,使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就卫生规划、卫生资源分配和利用等做出科学的决策。卫生资源信息将逐渐地向网络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柯, 马英鹏. 当前我国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J]. 中国疾病控制杂志, 2008, 12(6): 626-628.
[2]吴信才.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及应用[M]. 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0.
篇8
关键词:测绘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化测绘和地面测量技术;
测绘作为国家一项极为重要的包含基础性、前期性的工作,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据报道,我国目前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保持快速为8%~9%左右,测绘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技术进步贡献率在60%~70%左右,作用明显。随着现代化技术、仪器的发明和使用,测绘技术的方法和手段也逐渐丰富多样并且准确性更高。现在测绘技术的核心是卫星导航式定位技术、遥感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随着社会的进步,测绘技术必将向着测绘数据采集和处理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以及测绘数据管理的科学化、规格化发展。本文就测绘技术的应用状况和发展前景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测绘技术的种类和作用
测绘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促进作用积极,地位明显,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其作用更加重要。本文以1995-1998年数据为样本,说明测绘技术产值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以及探头其发展趋势。下表1为测绘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表:
表1 测绘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根据上表数据可以看出,测绘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尽管是属于服务型辅助产业,但是其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刺激还是有一定贡献,从而可以推断,随着新技术的使用,该比例势必在将来会逐步扩大。因此,测绘技术应用是重要的。
目前来讲,测绘技术大概可以分为: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数字化测绘和地面测量技术。
二、测绘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1、全球定位系统(GPS):
全球定位系统(GPS)作为一种新的测绘测量手段,其广泛的应用为工程测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定位测量手段。所谓全球定位系统(GPS),其全称是“卫星授时测距导航/全球定位系统”。 GPS的基本原理是使用卫星发射的无线电信号进行导航定位,为人们提供军事导航和定位服务,已经渗透到国计民生的多个领域。
GPS可为用户提供连续的动态目标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以及时间信息,具有定位精度高、功能用途广、测量时间短、操作运行简便并且能够实施全天候全球覆盖定位的特点。
GPS系统是一个具备极高精度和使用方便的定位系统,其在测绘中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多领域、多模式、多用途的技术。其主要应用包括:(1)在工程细部测绘和房屋地形测图中的应用。工程细部测绘是工程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GPS技术可以在街坊界址点以及街坊内界址点间距误差缩小,确保测绘的准确,并且仅需要一个人背着仪器把一个区域内的地形地物点测定然后利用绘图软件绘制,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2)用于确定和测量施工临时水准点。在工程测绘的水准测量中,采用传统测量技术由于未进行严密预算和考察而导致得出水准点距离较远,通过采用GPS进行水准点的测量和确定,更好的协调好外业观测的进程,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测绘结果的精确度。
GPS应用于工程测绘是一次伟大的技术突破,未来在工程测绘方面,将会建立区域性GPS网即城市或矿区GPS网,各种GPS工程网等,这类网是专为工程项目不测采用GPS静态相对定位技术、精密度高的网,用于地面沉降监测、大坝变形监测、高层建筑物监测,能够达到高精度、使用频繁的要求,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2、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
目前,数据采集以及数据处理逐渐的向自动化、数字化发展,测量工作者开始着手利用数据库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更好的管理长期积累的或搜集大量的测绘信息数据,更好的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以及国防建设。
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信息科学以及其延伸的信息产业的一部分,在现代信息社会里作用将是积极且不可取代的。GIS技术是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空间科学信息科学与技术、测绘遥感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技术和管理科学与技术等融为一体的新型学科。目前,随着其发展,已经科学集成并应用于很多领域的基础平台和地学空间信息显示的必要的基本手段与工具。
由于采用了诸多领域的科学与技术的集成,该技术优势不仅在于它的集地理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三维可视化显示与成果输出于一体的数据流程,它还能进行空间提示、预测预报和辅助决策等功能,可谓功能强大丰富。
在未来几十年内以至更久时间,地理信息系统(GIS)将向着数据标准化(Interoperable GIS)、数据多维化(3D&4D GIS)、系统集成化(Component GIS、系统智能化(Cyber GIS)、平台网络化(Web GIS)以及应用社会化(数字地球)的方向发展。
3、数字化测绘和地面测量技术
数字化测绘和地面测量技术主要是指地图数字化技术和数字化成像技术。地图数字化技术主要是指对原有地图进行数字化处理,对已有纸质地图假如其现势性、精度和比例尺能满足要求,就可以利用数字化仪将其输入电脑,经编辑、修补后生成相应的数字地图。目前可用于进行数字化转化的仪器主要有手扶跟踪数字化和扫描矢量化两大类仪器。数字化成像技术针对以前作业艰苦、作业程序复杂、内业数据处理和绘图工作繁琐等特点而出现的具有精度高、劳动强度小、更新方便、便于保存管理应用、易于等特点的新型技术。主要设备有全站仪、电子手薄等。
数字化测绘技术,它可以通过计算机的模拟,在屏幕上直接生动直观地反映地形、地貌特征以及地籍要素,更具通俗易懂性;同时在使用、维护和更新上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能够随时保持产品信息的现势性并且可以随时补充修改;还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需要对产品进行各种要素数据再加工,用途更为广泛。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内容有:(1)原图的数字化。该方法适用于一个地区需要用到数字地形图而一时因其他因素控制没有完成的情况,能够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图,配备计算机、数字化仪或者是扫描仪,再配以数字化软件就可以开展工作;(2)地面数字测图。如果没有合乎要求的大比例尺地图的地区,可直接采用地面数字测图的方法,得到的地图精度高,可以控制在5cm范围内;(3)应用于数字地球。该方法就是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加载于一个统一的地理坐标框架中按数字形式存储与计算机中,做到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三、结束语
总之,测绘技术已经成为了获取工程数据的重要手段,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测绘技术日新月异,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提供了科学精密的手段。现代测绘技术势必在将来有更大的突破和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洪立波. 我国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现状与成就[Z].
篇9
关键词:计算机;GIS;数据
中图分类号:P208
GIS技术是基于计算机的应用工具,其主要功能包括对数据进行采集、管理、分析和应用,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与空间及其地理分布进行描绘。GIS的发展一方面使得计算机知识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我国信息技术。对基于计算机技术的GIS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能够有效的指导GIS研究工作的开展。
1 GIS发展趋势
1.1 GIS的信息处理模式
传统的GIS所采用的是集中式的信息处理模式,在钢铁企业的生产现场中,GIS应用软件由客户机来处理,GIS数据的存储以及响应客户机对GIS应用功能的服务请求都由服务器来完成。开发面向用户、资源共享的,建立在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客户/服务器技术、ODBC(开放数据库互联)技术基础上的开放式GIS(Open GIS),使得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和易扩充性得以保障。
1.2 GIS的集成化的智能化
就目前该技术的应用而言,GIS与GPS相互结合,GIS空间数据库的更新可以用GPS完成,而各种实时的车辆导航和自动驾驶信息系统可以利用GPS接受机的实时差分定位技术和GIS中电子地图,这种系统能够在火警指挥、交通运输、医疗急救、生产指挥等方面进行利用,通过利用DPS(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和CCD立体摄影系统,建立的实时监测动态GIS系统,能够在公路、铁路和线路状态的自动监测和管理方面,以及战场的实时侦察和指挥方面进行利用。将ES(专家系统)技术和神经网络应用于GIS,能够在地理数据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智能式地分析和运用,将科学的决策咨询提供给用户,以便解决用户的复杂问题。
1.3 GIS软硬件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幅度的提高了CPU的处理速度,而日益成熟的计算机并行处理技术和网络技术,让GIS能够将更为复杂、更为大量的计算任务完成,使其所处理的空间分析和图形更加复杂;由于上千兆字节(GB)的大容量存储装置和光磁盘的采用和大容量低成本计算机内存的出现,大大降低了GIS存储海量数据的费用,并且能够在线而快速的对更大量的数据进行存取;图形图像的显示和进行空间分析所需的工作环境和用户界面,是由带有真彩色立体显示的高分辨率显示屏和高性能低价格的工作站。此外,努力改善开发平台能力能够决定GIS技术的发展,并能将软件的可移植性增强和其所应用的领域扩大化,PCI是目前较好的GIS开发平台;而国内中国地质大学的MAP/GIS和北大遥感所的CITYSTAR软件也比较好。这些都是较为强大的二次开发功能;但在各个领域的开发利用的重点不一样,在数据结构、集成化和智能化都有所不同,例如扩展模块ARCSTORM支持客户/服务器模式,ARC/INFO支持矢量栅格一体化查询,但是价格比较高;MAPINFO的三维功能较为弱;作为国家科委向全国推荐的唯一的GIS平台软件,MAP/GIS的功能相对较为全面;但是脱离硬件平台后就无法运行,使其开发应用领域的推广受到了限制。
2 计算机技术与GIS的完美结合对钢铁企业发展的影响
2.1 Open GIS―开放式GIS
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Open GIS)这一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和通信环境下,针对不同行业标准和接口建立起来的。在它的作用下,能够在应用系统内和系统间使数据流动起来。Open GIS能够让不同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间产生良好的互操作性,并且实现异构分布数据中的信息共享。开放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简称OGC所制定的开放标准和接口就是Open GIS规范。而OGC的组成成员涉及到钢铁企业生产中的各个部门,这样就能够最大限度的获取地理信息处理市场的互操作。
2.2 VGIS―虚拟GIS
虚拟GIS指的是将GIS同虚拟现实技术结合起来。当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相关技术的进步,诞生了VR技术,它能够在自然环境最为有效的对视听动等行为进行模范,是一种人机交互技术。虚拟技术的特点之一就是发展了在传统观念中只能进行数字处理的单维信息的计算机,使其能够对处理适合人的特性的多维信息。虚拟是目前虚拟GIS主要研究对象。
2.3 MGIS―多媒体GIS
多媒体技术能够将声、像、图、文和通讯等集合到一体,通过最为直观的方式和感知信息,以及形象可感的、甚至能够声控对话的人机界面对信息处理进行操纵。GIS的系统结构、系统功能及应用模式的设计深受多媒体技术的影响,多媒体技术能够让呈现更为丰富、灵活、友好的表现形式。多媒体地理信息系统(MGIS)实现了文字、图形(图像)、色彩、声音、色彩、动画等技术的融合,使得GIS应用的市场和领域更为广阔。它一方面能够将生动直观、高效快捷的信息服务提供给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旅游、商业和决策管理等领域,另一方面能够让电脑技术真正渗入到人们生活当中。多媒体技术在GIS领域的应用以及具有良好集成能力的MGIS的出现,都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2.4 GIS软件抗干扰处理
在计算机控制的同时进入控制系统的干扰信号随机性很强,频段较宽。尽管采取了硬件措施,仍会有干扰信号进入系统。GIS控制系统是依赖于对开关信号及模拟信号的采集来完成控制操作的,一个错误信号就可造成程序的紊乱或死机,给系统造成不可预料的严重后果。所以软件抗干扰以其灵活多变、节省硬件资源、可靠性好的优势得以普遍采用。常用软件抗干扰方法如下:
滤波算法:采用算数取平均值法、比较取舍、中值法等软件算法滤掉由于干扰信号造成的错误采样。我的经验模拟量采样32次或16次然后取平均值,这样可有效的消除信号的波动对采样结果造成的影响。
冗余法:在软件中关键多字节指令后加入NOP指令,可有效地防止因干扰造成的程序走错。
开关量多次判断。一次判断过后,经一段延时(比如5ms),再进行判断一次,若两次判断一致,则认为次信号有效。
3 结束语
当今面对快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和充满生机和活力的GIS,我们应当抓住机遇,不断的研究探索,进行创造性的开发,推进GIS技术的发展。可以看到的是,未来在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和逐渐完善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带动下,以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平台,以信息高速公路作为纽带的数字地球,定会革新人类的信息交流和共享方式。
参考文献:
[1]滕学伟.GIS人机交互界面可用性评估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2]王坚,李雪枫,刘国道.海南省天然草地禾本科植物资源与利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02):419-420+422.
[3]徐冠华.发展地理信息系统产业[R].全国道理信息系统工作会议,1997.
[4]边馥苓.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和方法[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6:172-175.
篇10
关键词:GIS技术;水文水资源;应用;现状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以处理空间数据为基础的应用技术,而地质信息的特点决定了使用GIS技术的优越性,从而使该项技术在水资源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在水文水资源中的综合应用,也使得水文水资源研究工作逐渐走向系统化、网络化。
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GIS是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的简称,借助计算机技术,通过对地球表层空间的地理信息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及分析来辅助科研的系统。
GIS的主要构成核心是处理空间数据的子系统,这是它作为地理科学研究工具的关键所在,该子系统分要分为两部分,空间数据分析及处理。数据主要来自遥感图像、统计数据和实测数据等。GIS主要功能有四个方面:一是对具有典型的空间性和动态性的数据信息的采集、分析管理和输出;二是对区域空间分析和动态预测能力,尤其是在地学模型的应用方面更具备优势;三是借助计算机通信技术以及遥感技术对数据进行管理,提高数据信息的可靠性,从而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当前GIS技术正不断地向着集成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相信在未来能够为水资源及水文的研究提供更有效的信息和资料。
图1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组成
二、GIS技术在水资源领域应用现状
GIS技术在水资源领域的应用现状主要包括5个方面:GIS技术在地下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GIS技术在水质模型中的应用、GIS技术在防洪减灾中的应用、GIS在水利工程方面的应用和GIS在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联合研究中的应用。
(一)GIS技术在地下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地下水问题具有明显的时空维,地下水模拟强调地下水在介质中的运动情况。GIS应用在地下水模拟中,可用来获取、操作、显示与地下水模型有关的空间数据和预期的成果,使模型进一步细化,从而深入认识地下水在含水层中的赋存、运动情况,为合理开采、保护地下水提供基础。
(二)GIS技术在水质模型中的应用
GIS能够通过各种数据模型和数据结构将多源的地理数据进行统一存储和管理。水质预测模型建立之初所需的大量相关的地形、水、土壤、气候以及经济、人口等统计数据,可以通过建立GIS数据库的空间特征数据和属性特征数据管理。
蒋海琴等结合江苏省环保信息系统的建设,对WebGIS与一维水质模型集成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阐明了模型计算中评价河段截取、空间离散及空间数据重采样的方法和过程,对实现水环境模型的跨平台操作和数据信息共享做出了尝试。
罗畏以基于投影寻踪的水质评价模型为基础,结合GIS技术进行水质分析和评价,以太湖为实验区域,根据2000年该区域的水质监测数据做了实例分析,验证了新理论和方法的可行性。
(三)GIS技术在防洪减灾中的应用
我国是一个地理条件复杂、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每年因洪涝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常严重。近年来,我国的防洪工作逐步实现了从“以洪水为敌”的控制洪水向体现水资源特性的洪水管理转变。新技术在防洪减灾领域得到广泛应用,GIS新技术与传统的防洪减灾技术的相结合,使水利防汛工作迈向了新的纪元。
(四)GIS在水利工程方面的应用
在水利工程应用中,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和图形显示功能为工程设计和研究成果的可视化表达提供了有力的现代化手段。
通过GIS可以将施工过程通过图像的方式动态的显示出来,而GIS先进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为水利施工过程提供便利的分析工具,通过数字地形模拟,可以用离散分布的平面点来模拟连续分布的地形,进而进行坡度坡向分析、断面图分析等,从此实现水利工程信息的科学、高效的管理。
此外,GIS的可视化表达功能可以对每一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和全程监测,为设计人员提供直观形象的信息支持,为决策者提供精确、科学的可视化分析手段,为优化施工过程提供技术支持。
(五)GIS在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联合研究中的应用
流域是由分水线所包围的河流集水区,在地域上具有明确边界的区域。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统一调度和科学管理一直是水资源领域一个重要的实际问题,GIS的引入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Maidment等(1993年)的研究成果表明:水文模型空间要素主要是由分水岭、排水渠道、湖泊和三角洲构成,并且水流状况也由这些要素所规定,而在地下水模拟、资源评价与管理工作中,这些地表水方面的高质量研究成果是非常宝贵和必不可少的,GIS为区域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联合研究提供了高层次的综合环境和工作平台。
Maidment应用GIS做了比利时Voer流域的降水和径流相关情况的空间分析,为该流域的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联合调度与管理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当前GIS技术已逐步应用到了水文水资源领域的各个方面。除上述几个方面外,GIS技术还在水资源管理、水污染控制规划、旱情分析预测、库区地质分析、水环境监测评估等多方面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三、水文水资源领域GIS应用的发展趋势
(一)GIS应用规范和标准继续完善
在实际的情况下,一般GIS的应用与开发大多是分开进行的,各部门是要根据具体的生产以及需要而独立开发的。所以我国缺乏完整的技术规范体系和设计应用标准,开发平台的多样化以及数据格式的繁琐已经给我国的地理信息共享机制造成了较多的阻碍。虽然国内部分地区进行试点行业规范的相关工作已经展开,但是仍然存在缺乏国家层面的一致规范的问题。因此应加强GIS应用规范和标准继续完善。
(二)水资源及水文地理空间数据库更加完善
水资源及水文地理空间数据库作为GIS系统的关键,对于决策起到基础的作用,所以必须在保证提高GIS应用越来越标准、越来越规范的条件上积极进行基础数据库的建设,特别是对于具有水资源及水文领域特色的数据库,例如雨情和水情数据库以及水旱灾情数据库等等。除此之外,数据库中必须要有大量的流域内关于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基本数据,而且要保证数据库中的数据采集能够具体并准确,且能够及时进行更新。
(三)GIS与水资源及水文专业模型能够充分融合
在目前我国的一些水资源及水文方面的模型中,虽然GIS大多数都具备关于水资源及水文信息的详细具体的数据,且具有存储、管理和输人输出功能,但是其核心主要还是仅限于数据方面,缺乏表达水文地理空间、水文现象空间分析的能力,缺乏有效支持决策的能力,特别是在基于GIS、RS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方面表现的还远远不够。我们必须要结合当前的各类计算方法,利用各类软件逐渐过渡到以栅格为计算空间单元的分布式模型,能够充分利用GIS所具有的空间数据管理功能,从而实现水资源及水文的专业模型与GIS的紧密结合,这要作为我们的研究重点。
(四)软件向多维发展
目前社会上开发的GIS软件,多数都不具备真三维的分析的功能,在几何建模和分析方面都不能满足水文水资源时空动态变化的要求,如比较成熟的GRASS、SGM、IVM等系统,功能也明显不足。因此,急需开发一些具有三维甚至四维功能的GIS水文水资源空间分析软件。
随着水文水资源管理发展的要求及以计算机与空间技术的进步,GIS将从二维走向多维,从独立走向兼容与集成。
(五)完善基于GIS的灌区的地下水资源评价系统
灌区不同于一个完整的流域或行政区域,它是有可靠水源(地表水、地下水)和引、输、配水渠道和相应排水沟道的灌溉面积,是人类水事活动的产物。灌区地下水的循环不仅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而且还主要与地表水灌溉及地下水开采活动密切相关,因此,研发基于GIS的灌区地下水资源评价系统也非常必要。
结束语
当前,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在水资源科研以及管理中应用GIS是一件非常具有前景的工作。但是如何建立一种综合性资源信息系统是我们目前面临的困难。但不管怎样,使用GIS能够促进水资源利用和管理领域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要认识到水资源科学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变化的概念,技术的进步以及变化的社会需求必定使其含义也会发生深刻的变化。
参考文献:
[1]王光明,梁秀娟,肖长来,于景录.GIS技术在水文水资源领域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吉林水利,2009,06:1-5.
[2]蒋晓辉.GIS在水文水资源领域的应用研究与发展趋势[J].科技风,2010,10:253.
[3]涂永彤,丁铭.我国水文水资源领域技术需求情况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