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文化资源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3-11-30 17:46: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与文化资源的区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与文化资源的区别

篇1

    从文化类型看,草原文化为地域文化之一种,而游牧文化则为经济文化之一型。

    从地域分布看,草原文化基本同草原地带的分布相一致,而游牧文化则不尽然。

    从文化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历程看,草原文化和游牧文化并非一直处于同步发展状态。

    从建构特征看,草原文化是一种复合型文化,而游牧文化是一种单一文化。

    近两年来,随着草原文化研究的逐步深入,梳理和辨析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已成为该领域学术研究不可回避的重要学理问题。虽然学界至今尚未就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展开专题讨论,但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认识或分歧已有所表现,其中较为普遍的倾向是,把草原文化简单地等同于游牧文化,从而对开展草原文化研究提出质疑。本文试就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从内涵、分布、起源和建构特征等几个方面进行专题讨论并重点说明二者之间的非等同性,以求教于有关专家学者。

    一、研究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

    关系问题,首先应当明确界定什么是草原文化和什么是游牧文化。虽然作出这一界定并使之能够得到学界较大范围的认同并不容易,但这是我们必须要作出的尝试。我们认为,所谓草原文化,就是世代生息在草原这一特定自然生态环境中的不同族群的人们共同创造的文化。它是草原生态环境和生活在这一环境下的人们相互作用、相互选择的结果,既具有显着的草原生态禀赋,又蕴涵着草原人的智慧结晶,包括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基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宗教信仰、道德情操等。可以说,草原文化是一种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形态,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文化形态之一。

    所谓游牧文化,就是从事游牧生产、逐水草而居的人们,包括游牧部落、游牧民族和游牧族群共同创造的文化。它的显着特征就在于游牧生产和游牧生活方式——游牧人的观念、信仰、风俗、习惯以及他们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价值体系等等,无不是游牧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历史反映和写照。游牧文化是在游牧生产的基础上形成的,包括游牧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文学、艺术、宗教、哲学、风俗、习惯等具体要素。

    从上述简略的界定中不难看出,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确实具有一些重要的相同或相似之处,在一定范围和一定历史时期内具有内在的同一性,实际上,不少学者把草原文化直接指称为游牧文化,或者把草原文化视为草原游牧文化的略称,都是从这个特定范围、特定时期出发作出的界定。然而,超出这种特定的范围和时期,再把草原文化简单地等同于游牧文化,进而质疑草原文化概念的提出,显然是缺失必要的逻辑基础和科学依据的。因为一旦超出特定的范围,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就完全从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领域。前者从属于区域文化类型,可列入海洋文化、大河文化、森林文化序列;后者从属于经济文化类型,可列入狩猎文化、采集文化、农耕文化序列。明确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不同类型,不只是界定概念的需要,更是从内在属性上把握其同一性和差异性的需要。

    二、从草原文化和游牧文化的区域分布看,二者之间也有

    很多不尽相同的地方。由于草原文化是依草原生态环境生成的,因此草原文化实际就是依草地资源的分布而蔓延于世界各地的。现在我们确切知道的是,草地资源分布于世界各大洲,草原面积约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5以上。其中最大的一片是欧亚大草原,从我国大兴安岭东侧到欧洲多瑙河下游,东西跨110个经度,绵延万余里。这些草原由于气候和植被条件不同,又分为典型草原、草甸草原、荒漠草原及山地草甸类、沼泽类等不同类型。而生活在这些不同区域、不同类型草原上的人们所创造的草原文化虽然存在地域的区别,但都是以草原这一自然生态环境为载体的,具有内在的联系与统一性,因而在更高层级上都属于草原文化。

    如果说草原文化是紧随草地资源分布的话,那么游牧文化的分布就不尽其然。据ThomasJ·Barfield的《游牧选择》一书介绍,现今世界上存在着五个主要游牧地带:1、横贯非洲大陆的撒哈拉沙漠以南至非洲大裂谷一线的东非热带草原。2、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沙漠。3、地中海沿岸经安纳托利亚高原、伊朗高原到中亚山区一线。4、从黑海延伸至蒙古的欧亚大陆草原。5、西藏高原及其邻近山区高原。还有一些学者对游牧文化的分布作出另外的归类和划分,这里我们不再详细引述。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学者对游牧文化分布的划分不管有多么不同,但有一点却非常一致,即他们都没有把游牧文化的区域分布同草原地带的分布完全等同起来,有的甚至认为只有欧亚大陆草原地带才是游牧文化的真正分布区域。

    从上述草原文化和游牧文化不尽相同的分布情况来看,作为地域文化的草原文化和作为经济文化的游牧文化,具有很多质的差异性。作为地域文化的草原文化,主要是以自然地理条件为依据的,作为经济文化的游牧文化则主要是以生产方式为依据的。三、从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起源和形成期看,二者之间也具有明显的非同步性。

    关于草原文化的起源问题,包括草原文化兴起的区域、起源的时间、最早的主要生产门类和经济文化形态等等,似乎至今还未得到专门的研究,更谈不到有确切的结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作为预设(也只能作为预设)提出的基本看法是,草原文化同其他古老的地域文化如两河流域文化、古埃及文化、黄河文化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以中国北方地区为例,从距今大约70万年前开始这里就有远古人类繁衍生息。到旧石器晚期、新石器早期阶段,这里相继出现以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等为代表的早期草原文化繁荣景象,被学者确认为中华文明曙光升起的地方。

    关于游牧文化起源问题则早已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已有相当集中的讨论,我们可以将之概括为四种有代表性的意见,即:“狩猎说”、“农耕(畜牧)说”、“气候说”、“人口说”。后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尽管视角更加新颖,但主要的进展也只表现于提出“混合经济说”和不同来源说,由于对游牧文化起源缘由的不同认识,导致学界对其起源时间的认识出现重大差异。对于这一问题,我个人的看法是,游牧文化起源可追溯到较早时期,例如狩猎或早期畜牧阶段。虽然我们不能把早期畜牧业视作游牧,但起源阶段的游牧又很难同畜牧作泾渭分明的划分。这一时期大致在公元前9000年至7000年间,而其形成期应在青铜器时代中晚期,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500年之间。

    四、根据上述游牧文化

    起源问题的讨论情况,我们试采用一种“相互印证”的方法,具体讨论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在起源、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联系与区别。为此,我们将草原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分为如下三个历史阶段,并加以简要说明与阐释。

    一是前游牧文化时期。这是草原文化的起源和形成期,时间大致在从远古到游牧文化形成期。这一时期草原文化的基本特点是多种文化,即采集、渔猎、畜牧、农耕等相继出现并处于交互作用状态。由于草原各地类型、气候及族群不同,这些经济文化类型在各地出现、持续及处于主导地位的状况也千差万别。但总的看,在这一时期的草原文化中,采集、狩猎文化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一直处于主导地位。

    二是游牧文化时期。这是草原文化的兴盛期,时间大致从游牧文化形成期到其衰退期。这一时期草原文化的基本特点是,游牧文化处于主导地位,在很多草原文化分布区域,特别是在欧亚草原地区,草原文化同游牧文化完全交融在一起。因此研究这一时期的草原文化完全可以与研究游牧文化等同起来。

    三是后游牧文化时期。这是草原文化的转型期,时间是大致从游牧文化衰退期开始的。这一时期草原文化的基本特点是,游牧文化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局面开始被打破,农业、工业作为新兴文化的因子,其影响不断扩大,地位不断提升,草原文化再度迎来了多种经济文化并存的格局。

    通过上述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历史分期的对比分析,我们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在不同历史时期,草原文化同游牧文化的关联状态并不完全一致,即:在前游牧文化时期,草原文化主要是以狩猎、畜牧、农耕文化形态存在的,如果说这一时期的草原文化同游牧文化有什么关系的话,只不过是为游牧文化的孕育、产生创造条件而已;后游牧文化时期,草原文化更多的是同新的文明形态结合在一起,游牧文化在草原文化中已处于“隐而不彰”状态;只是在游牧文化时期,草原文化同游牧文化才大致处于重合状态。因此,我们不能不分时期、不顾历史条件简单地将草原文化指称为游牧文化。

    五、从上述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在内涵、分布、起源、发展历程中的比较分析,我们还看到这二者之间在建构特征上也有明显不同。

    首先,草原文化是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统一。作为地域文化,草原文化首先是指孕育、成长于某一草原地域的文化,包括原生文化、次生文化和共生文化在内。这里,草原既是一个自然地理、历史地理概念,又是重要的文化地理概念,蕴涵着特有的普遍意义。草原文化作为地域文化,相对于两河流域文化、黄河流域文化这些大的地域文化而言,重要区别之一在于它是一种多民族文化,是由部落联盟、民族族群共同创造开发的文化,而不是单一的或单一民族主导的民族文化,因而使草原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民族形态和族群文化样式。而游牧文化,作为一种经济类文化主要是产业经济与民族的统一,虽然游牧生产也离不开草原区域,但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作为经济文化的游牧文化同作为地域文化的草原文化还是有重大区别的。

篇2

关键词:文化:差异性;不适应症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8-0068-04

文化,不仅是作为一种历史现象、社会现象和人类所特有的现象而把人与动物相区别,而且它还作为一种社会因素,影响着生活在此空间下的个体和群体的心理、人格和健康。文化与心理、人格及健康之间的关系极为复杂而难以道明。古往今来,国内外不少学者从各自的视角探讨文化与心理、人格、健康之间的关系。

一、研究文献回顾

在世界史中,社会文化学派和文化人类学派都试图从文化的角度探讨对人的影响,社会心理学派的一支——社会文化学派的上将——德国的卡伲·霍妮(1895-1952)。在她的《精神分析的新道路》(1936年版)中指出:“心理活动是文化的反映。也就是说,个体潜在的内心冲突实际上乃是他们所处的文化中某些特定矛盾的反映,社会上神经病发病率的增加,表明了生活于其中的现实条件发生了问题。”同时,该学派的集大成者,德国的埃里希·弗洛姆(1900-1980)也认为,社会通过它的“过滤器——三种文化因素:语言、逻辑、禁忌来塑造社会成员的性格和潜意识。”其主张人是社会的产物,文化决定着人格。“病态社会必然产生病态的人格。”他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制度造成西方病态的人格性格。

而与此同时,文化人类学的杰出人物,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露丝·富尔顿·本尼迪克特(1887-1948)和玛格丽特,米德(1901-1978)也分别从自己的角度去阐述文化对人的影响。本尼迪克特在1934年出版的《文化模式》一书中指出:“社会与个人并不是对抗的两极。社会文化提出了个人赖以生存、创造的原材料。……文化贫脊,个人便会受害;如果它丰富灿烂,个人便可以得到大大发展的机会。”她强调文化对社会成员的制约和决定作用,但也不否定社会成员的生活有其自主性。她多次申明:“具有某地文化经历背景的人类学者中,没有一个曾经相信,个人不过是一些机械地执行其文明指令的自动机。”而被称为人类学“创业之母”的美国女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1907-1978)在其名著《来自南海》(此书由1928发表《萨摩亚人的成年》、1930年发表的《新几内亚区儿童的成长》和1935年发表的《三个原始部落》的三部曲组成卜一书中,通过对上述原始部落的对比研究得出结论:“诸如青春期危机等原先我们一归诸于人类本性的东西,绝大多数不过是我们对于生活于其中的文明施加给我们的种种限制的某种反应。……所谓男性与女性的特征并不依赖于生物学的性差异,相反,它是其特定社会文化条件的反映。……?”

上述学派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不同的文化塑造了不同的人格特征,不存在什么永恒的超文化的人格特征。不考虑特定社会的规范,就没有人格的变态与常态之分。”

篇3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既与行业文化相互交融,也与地方文化互动,苏南地区高职院校主动对接地方经济和地方文化,加强地方特色学科建设,开展吴文化的科学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文章旨在探讨构建吴文化传承与高职院校文化交融的途径与方法,高职院校在传承吴文化的过程中,要突出高职特色,努力实现吴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对接;突出专业特色,努力实现吴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突出创新特色,努力实现吴文化与创新型社会的结合。

论文关键词:吴文化;传承;高职院校;校园文化

一、吴文化与地方高职院校文化

文化,《现代汉语辞典》是这样解释的: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关于吴文化的概念,学者们有不同的表述,莫衷一是。有人从历史的角度界定,认为它是指西周到春秋时期的吴国特色文化;有人从地域的角度界定,认为它是指孕育在长江下游杭、嘉、湖、苏平原上的一种文化。笔者认为,对吴文化概念的界定,不应只从历史的角度来界定,因为在历史上,吴国的版图曾发生过巨大的变化,也不能单从地域的角度来界定,因为从地域角度,又出现了“宁镇”和“苏锡”两种说法。在此,笔者比较认同吴恩培教授对吴文化的界定:“它泛指吴地区域人群自泰伯勾吴以来,在这一区域创造出的与自然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其物质的、精神的成果总和。”二千多年以来,以苏州为中心的一带普通百姓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生活方式,苏州的评弹、昆曲、建筑、缂丝、刺绣等等都有着自成一帜的特色,因此,本文中关于吴文化涵盖的地域范围主要是以苏州为中心,同时兼顾辐射苏南一带。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高职院校,其主要定位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地方文化对“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具有辐射和融合作用”,具体表现在“地方文化对校园文化具有浸润作用,地方文化与校园文化互动、地域文化催生并凝炼校园文化”。可见,地方文化与地方高校校园文化之间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目前,苏南地区不少高职院校都主动对接地方经济和地方文化,加强地方特色学科建设,开展吴文化的科学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传承吴文化的同时也应看到,文化的传承不应仅是学生文体活动、社团活动的开展,还应当全方位的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参与到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与校园文化产生互动并凝练、提升校园文化。

二、构建吴文化传承与高职院校文化交融的途径与方法

1.把吴地文化物质元素融入到校园环境,做到环境育人

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高职院校的环境要体现培育人才的目的,就要赋予其灵魂和功能。良好的富有特色的、和谐而优美的校园环境,会使学生在求知、求美当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熏陶,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

把吴地文化融入到校园环境,具体来说:一是有意识地将吴地文化元素融入到校园环境布置当中。我们可以将吴地历史故事、吴地优秀人物、吴地风物等展示在学生活动的各个场所,让学生时时刻刻都沉浸在吴文化的氛围当中,利用校园小景布置、宣传橱窗、楼道走廊等将吴地文化展现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二是创造性地发挥吴地文化作用,赋予其时代特色。吴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文化,它同样也需要不断地创新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环境的变化、时代的变化、人需求的变化,赋予静态的校园以生命力,从吴文化当中挖掘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校园精神和教育理念。

2.把吴文化精髓融入到校园规章制度中,做到管理育人

吴文化是一种区域文化,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的思想、观念、行为、习俗等等无不受其影响,“崇文”、“尚德”、“开拓”、“创新”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在吴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在“至德名邦”的光照下,在“泰伯精神”的感召下,吴地人民不断传承“尚德”文化,形成了特有的崇文重学、至善务实的朴实民风。这些隐性的德育资源,应当与校园的规章制度相结合,使之制度化、健全化,为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服务。

一是将学校的办学理念、规章制度等和吴文化结合起来。学校在制订制度时要将吴地文化中的“崇文”、“尚德”、“开拓”、“创新”、“致远”等精神融合进自己的办学理念、发展战略、治学方略当中,结合自身特色,凝炼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精神,规范师生的理想信念、奋斗方向、做人准则,把精神要求和具体规定有机的结合起来。

二是提高师生员工的执行力,提升师生的制度意识。学校要加强对校园规章制度、校风校纪的教育,主动营造制度育人的环境和氛围,使师生对学校的规章制度、校风校纪、校训、办学定位等产生认同感,使制度能深入到每位师生的心中,并内化成自己的行为习惯,转化为全体师生的自觉意识。

3.把吴文化的德育资源融入到人才培养当中,做到教学育人

吴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资源独特,弥足珍贵;吴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吴文化内涵丰富,是一座宝库。吴地不仅在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有杰出的成就,而且蕴含着崇高的民族气节、爱国精神和传统美德;不仅孕育着无数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而且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工艺珍品和世代相传的雅风美俗,这些都是宝贵的德育课程教育资源。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要积极利用吴文化的德育资源,把地方文化的宝贵资源融入到人才培养当中。

一是要注重德育课程开发建设,把德育放在育人的首位,在开发吴文化道德课程中,应以吴文化特质为主线,以吴文化史料为依托,利用地域特有的教育资源,在把握吴文化特质的基础上,撷取吴文化所蕴含的思想品德、人格精神、高尚情操等优秀教育资源进行课程开发,建立吴文化教育体系,培养学生文明、包容、开放、开拓、创新的精神。

二是注重德育资源与现代课程的结合,在建设校本课程的同时,要把吴文化的德育精髓与校本课程开发、实训操作、生产应用、实践创新等方面结合,突出职业特色,以规范性要求为基础,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依托,做到以德育人、以德化人,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三是认真开展赋予校园精神的各种文化活动,将育人工作延伸到课堂以外,培育学生向往学习和生活的美好情感,实现以美唤情。由此,将吴文化资源导入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就会把浓郁的地方特色带入学校,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有利于形成学校文化特色,铸就学校品牌。

三、突显高职特色,把吴文化传承内化为苏南地区高职院校文化自觉的选择

1.突出高职特色,努力实现吴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对接

高职教育既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部分,也是最贴近社会、经济和市场变化的教育,它的宗旨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学生要以应用性人才为主,所以它与普通的高等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它的校园文化建设与普通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也不尽相同。根植于吴地文化的高职院校,其校园文化建设应与吴地文化相结合,为吴地的文化传承与发展服务。高职院校可以利用地方的文化资源,主动服务地方需求,为地方文化的发展和保护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如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依托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成立了桃花坞年画研究所、桃花坞年画研究会,为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学术研究、课题开发、理论研讨提供了稳定的研究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相应的产品,使之走向市场;又如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成立了太湖船菜研究中心,为太湖船菜的传承与发展进行着努力;再如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苏州市吴文化研究会共建了“苏州市吴文化传承与实践中心”,通过开设专门的吴文化课程,开展吴文化专题宣传和组织学生参与吴文化实践活动、展演等方式,积极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这些颇具特色的做法,不仅使吴文化融入到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当中,而且还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相结合,参与到育人的过程当中,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促进高职院校形成独特的文化品牌。

2.突出专业特色,努力实现吴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高职院校作为地方高校,一方面它要为区域经济文化建设服务,另一方面高职院校通常由行业办校转变而来,行业特色由来已久,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将吴文化与行业文化、企业文化相融合,打造出独具一格的校园文化品牌。

首先,加强与区域相关企业、行业的联系和互动,经常邀请一些行业、企业专家,技能人手进校园,养成关注行业企业发展的习惯,实现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的互动和对话,从而融合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其次,开展专业教育,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现在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对自我有着比较高的期待,缺乏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所以很多高职院校学生在毕业后不会主动的去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而是对用人单位和岗位有着比较高的期待,导致学生在岗位上通常需要很长的适应期,因此,学校应当利用各种形式,如专业座谈会、专业技能比赛、行业参观等等开展专业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在实践中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为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

最后,加强企业文化与地方文化的沟通和交流。在平时的学生管理上,可以参照企业的管理模式,按照企业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行为养成教育。与此同时,引入地方文化的人文关怀因素,更加关注学生个体的成长,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供条件。

3.突出创新特色,努力实现吴文化与创新型社会的结合

篇4

关键词:现代装饰画;民族文化;发掘;创新

中图分类号:J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7-0201-01

一、现代装饰画与民族文化

(一)现代装饰画及其多样性分享到

所谓装饰画,就是指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艺术风格来展示世界的一种艺术品,是绘画的众多形式中的一种,是在继承和学习传统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它是一种历史文化产物。同时,装饰画又区别于传统的绘画,没有绘画的特定要求和严格技法。现代装饰画是现代艺术和装饰画结合的产物,具有多样性的表现风格和多样性的表现手法等特点。现代装饰画具有丰富的色彩和多样化的创意构思,用色大胆、表现夸张,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立象”表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装饰画运用于室内装修、广告、建筑、工艺品设计、雕塑等各个领域,现代装饰画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巨大的应用价值。

(二)民族文化在社会当中获得的广泛认同

我国是一个具有56个少数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它是我国各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极具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包括语言、文字、饮食、衣着、风俗习惯等。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崇敬,如彝族的火把节、回族的开斋节。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民族文化被卷入了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中,严重威胁了民族文化的生存与延续,有些民族文化在这股浪潮中正在逐渐消逝,引起了国人的忧虑。在民族文化受到严重威胁的今天,我们必须作出深刻的反思,进行认真的思考——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怎样保护好民族文化,使民族文化在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二、以现代装饰画为基点的民族文化运用建议措施

(一)政府把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纳入到城市总体规划

对于现阶段的民族文化,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广泛吸收其他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借鉴他们的有益成果。对于政府来说,我们应该首先将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纳入到城市总体规划中来,明确出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引导和激励措施、大力打造和建设发展民族文化的基础设施。其次,可以在市政建设时在主要街区建设具有标志性的雕塑、建筑等,不断提醒人们要牢记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最后,要统筹本地区的民族文化资源配置,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民族文化。

(二)改革创新,发掘更深层次的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时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共同思想认同和共同的文化习俗,因此,在继承弘扬民族文化时,本地区、本民族的人们应该拥有一种共识。在继承发扬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人才是发展民族文化的核心,是弘扬民族文化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要进行改革创新,培养更多的人才。

首先,要加强民族文化在学校中的教育。我们应该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学校教育不仅仅是教育学生科学文化知识,也应该重视人文知识的教育。要广泛开展民族文化课程,培养更多的民族型人才。其次,我们要打破常规,不能只一味地继承,对于民族文化,我们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挖掘民族文化中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民族习俗的继承。第三,引进人才,通过各种激励措施、奖励政策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于民族文化的挖掘与创新上来。优秀人才具有对事物敏锐的洞察力和创新力,因此,在挖掘与创新民族文化中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三)将民族文化与现代产业结合起来,开发多元化的民族文化产品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育的今天,要想将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下去,向世人展示,光是继承民族习俗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要将民族文化与现代产业结合起来,利用本地区、本民族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将民族文化产品化,并且要开发出多元化的民族产品、广泛发展旅游业、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有益成果,真正做到走出去。

如同上文所提到的,将民族文化与现代装饰画进行结合就是弘扬民族文化的一种有效形式。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字、建筑、风土人情、习俗等通过现代装饰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广泛投入到市场,不仅可以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发展、解决更多的就业问题,也真正意义的弘扬的民族文化,成效不言而喻。

三、结语

总之,通过上文的分析,本文提出将民族文化纳入到城市总体规划中、改革创新和挖掘民族文化、将民族文化与现代产业结合起来等三点建议,旨在弘扬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出更多的民族文化瑰宝,展现出多民族国家的伟大魅力。

参考文献:

篇5

怎样培养动机?

怎样制定目标体系?

激励理论有哪些?

举例说明目标冲突时的决策与行为选择?

说明信息沟通过程。

中国当代主流文化与亚文化分别是什么?

学了管理心理学后,以后若要进入企业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怎样将所学到的知识很好地运用到实际中去?

学习管理心理学之后,有什么启迪?(对你的生活及以后的工作)

在管理中如何有效地激励员工?

领导的类型及优缺点

如何解决跨国公司中的文化冲突?

领导者的角色知觉的意义

人际关系的分类

内外部招聘的比较

人际关系在管理中的作用如何?

什么叫职业倦怠?如何应对?

什么是组织文化资源?组织文化资源在组织中的地位?

信息沟通与情感沟通的区别?

领导者风格在组织结构中的运用有何技巧?

目标管理的过程中,如何使企业目标与员工目标相协调?

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是什么?举例说明

篇6

关键词:终南山;终南文化;地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146-02

终南山,以其居天之中、都之南,故称“中南山”。据考证,“终南”之名始见于《尚书・禹贡》。《诗经》、《山海经》称其为“南山”。汉武帝于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祀太乙神于此,建太乙宫,故又名“太乙山”(也做“太一山”)。《括地志辑校》卷一云:“终南山,一名中南山,一名太一山,一名南山,一名橘山,一名楚山,一名泰山,一名周南山,一名地脯山,在雍州万年县南五十里。”《雍录》卷五《南山》记载了终南山的地理范围:“终南山横亘关中南面,西起秦、陇,东彻蓝田,凡雍、歧、、、长安、万年,相去且八百里,而连绵峙据其南者,皆此之一山也。”今天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讲的终南山,是指秦岭山脉的主峰之一,具体讲就是秦岭山脉的中段。终南山位于西安城南,近傍十三朝都城,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历来为世人所称道。

一、终南文化的概念、内涵与外延

终南文化目前尚缺乏清晰的界定,我们不妨可以这样来界定:终南文化是以终南山为载体的文化。它是数千年来活跃在终南山地带的人们创造的以自然地理景观为表征,以政治经济为背景,以人文精神为内涵,以宗教文化为特色,以文化交融为特征,以民俗心态为内核的对陕西、全国乃至世界产生过重大的影响的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终南文化是一个相当大的概念,它是对终南山地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个总揽。就内涵而言,可谓博大精深,其所包含的自然资源、历史资源、宗教资源、哲学资源、民俗资源等,足以构建起一个专门学科“终南学”来对其进行科学研究。

终南文化又是一个有着广泛外延的文化概念。它与秦文化、汉文化、唐文化等历史文化,长安文化、关中文化、三秦文化等地域文化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尽管内涵不同、表现不同,但就本质而言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这几种文化虽有分野,但始终有一种共同性的东西蕴含其中,使得它们虽“貌”离,但“神”合。终南文化与这几种文化相比更具有广泛性、典型性和代表性,终南文化从内涵上“统领”着这几种文化。

二、终南文化的定位

1.终南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终南文化就本质而言它首先是一种地域文化。终南文化不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关中地域文化中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地域文化研究的兴起是中国文化走向深入的重要标志。

2.终南文化是根文化、原典文化。终南文化带有深厚的根性文化特色,在许多方面构成其它几个大文化板块的历史底色,对整个中华文化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终南文化具有原创性,几乎它的每一个组成都牵扯到中华文化的根。譬如:终南文化中的“隐士文化”。隐士文化很大程度上属于儒家文化,是不同于仕宦文化的一种隐逸文化。但隐士文化从思想的根底和精神的底色而言又带有浓厚的道家色彩。这是就其内在品质而言,就外在表现而言,隐士文化又和佛教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此可见,终南文化蕴涵之丰富、影响之久远。

3.终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摇篮和发祥地。终南山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终南文化与中华文化在起源上具有一致性、完整性和持续性,特别是以周、秦、汉、唐文化为代表的文化体系,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征和核心。从中国文化的源流发展来看,炎黄神农后稷均活动于终南山一带,周公姬旦辅佐成王“制礼作乐”在终南山麓,《尚书》《诗经》等基本元典多处记载终南山,《道德经》则诞生在终南山。再加上更早时期的蓝田猿人,半坡仰韶文化,中华文化的起源之一就在终南山。

三、终南文化的特点

1.多样性。终南文化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多样性。它既有自然资源又有人文资源,既有物质文化又有非物质文化,既有有文的文化又有无文的文化,既有显文化又有隐文化。自然景观构成了终南文化的外在主体。众多的宗教古迹和著名文人雅士的佚闻事迹、民间传说则又构成了终南文化的人文景观,二者相辅相成,融为一体。

2.包容性。终南山地带是中华文化核心儒、释、道三家的重要策源地。西周建都终南山下,确立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礼制,直接影响孔孟儒家文化。中国佛教的八宗有六宗都发源于终南山一带,足见其在佛教史上的重要。终南山也是道教的发祥地之一,老子在楼观台写就《道德经》流布全世界。从基督教来说,最早传入中国的空间遗迹在终南山大秦寺。从民间信仰来说,财神赵公明的故乡和修道的地方在终南山,药王孙思邈长期活动在终南山,驱鬼逐邪的钟馗也在终南山。终南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堪称“五千年中华文化的一个浓缩”。

3.交汇性。终南文化不同于其它文化一个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地理位置的交汇性。终南山位于我国南北分界线秦岭的中部,横亘于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之间。它既是南北自然地理分界线,又是代表黄河流域文明的秦陇文化与代表长江流域文明的巴蜀文化和荆楚文化的交汇点。三种文化集于一身,这本身,就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很值得探讨和研究。

4.兼融性。终南文化包容着各种文化形态、文化内容、文化样式。它涵盖和交融着帝王文化与民俗文化、官吏文化与隐逸文化、科学文化与艺术文化、宗教文化与哲学文化,它们相互结合、相互融通、彼此感应,共同发展,统一于终南山这一载体中。

5.模糊性。梁漱溟先生在谈到中国文化时曾说,中国文化一面明明白白有无比之伟大力量,一面又的的确确指不出其力量究竟在哪里。中国文化是这样,同样终南文化也有这样的特点。关于这点我们是不是可以称其为模糊性或不确定性。终南文化之所以难以总结恰恰就在此。我们明显地能感觉到终南文化的存在,它是那样的强烈,几乎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但是,要我们说出似乎又不大能说得清。或者这正像老子说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正是因为无声无形才无所不包、无所不容,这就是“道”。

6.历史延续性。终南文化资源源远流长,具有历史的延续性。终南山很早就引起了世人的关注。《括地志》、《秦风・终南》、《小雅・节南山》、《禹贡》、《左传》、《史记》等史书都谈到终南山。此后,历史一直延续不断,到了唐宋两代终南文化达到了顶峰。明清之后开始萧条,但一直没有中断。民国时终南文化特别是终南文化中的宗教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近年来,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的一部《空谷幽兰》更是将终南文化推向了全世界。

四、终南文化的研究要点

1.廓清终南文化所囊括的地域范围。终南文化是个地域性概念,但真的要认真推敲,其范围又似乎模糊不清。终南文化的覆盖面到底有多大,哪些文化可以划归到它的范围是大可研究的。由于终南山本身的地理概念就多有争议,因此,终南文化的地域范围也就更成为一个问题。在地域文化研究中,只有把地域性看作是贯彻始终的首要原则,才有利于充分揭示它的特性和得失。

2.找准终南文化的研究对象。所谓研究对象,也就是终南文化研究什么的问题。人是文化的核心载体,研究文化、尤其是研究像终南文化这样博大精深但又缺乏准确史料记载的文化型态,必须紧紧抓住历史上终南山地区的人的活动。正是数以千万计的终南山人一代代地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终南文化。

3.采用正确的研究方法。研究终南文化要有大思维。不要拘泥于一朝一代,一事一人的研究,而是要从各代互相继承、互相联系的角度去开展研究。要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来对比终南文化与其它文化类型的异同,进而总结出终南文化的内涵特点。研究终南文化最大的困难在于缺乏史料的佐证和实物的支撑。因此,进行终南文化研究一个关键的问题在于研究角度的切入问题。终南文化研究要史论结合,史、论、人物、专题、资料全方位展开,但当下最重要是要对终南文化从学理上作一个统摄性的研究,使终南文化有一个大致的定位。

五、终南文化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

有关终南文化的研究目前显然是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开发和宗教研究这两个方面。另外,现有的研究只重视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忽视人文资源的挖掘。客观地讲,目前的终南文化研究在许多方面都是空白,有待拓荒。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视野下的终南文化,是地域文化学发展的理论自觉,是从文化比较和当代文化功效的层面,重新审视终南文化与华夏诸多民族文化关系的需要;开展终南文化研究对于解读终南山在人类文明史和世界文化大格局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彰显终南山独特个性与精神,将是一个全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2]袁伟时.历史大转折中的迟疑――两次期间的岭南文化[A].中国现代思想散论[C].上海三联书店,2008.

[3]王晓如.宋代终南山地区文化资源研究[J].唐都学刊,2007,(1).

[4]赵馥洁.终南文化与关中精神[BD/OL].(2009-10-25).

篇7

如今知识更新换代加快,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必须实现知识型企业的转型,要实现这种转型便需要一批高素质的科技型人才,因此企业以人为本的发展宗旨尤为重要。因此拥有优秀的企业文化进而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至关重要。企业文化主要包括行为、物质、精神和制度四个方面的文化。企业文化是以企业价值观为基础的企业发展内核。创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充分激发出企业员工的工作学习热情,刺激其劳动积极性,正面引导企业员工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从而促使企业稳健发展,实现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机结合,促进企业的文化与经济实现良性循环,实现以企业文化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和特色企业文化统筹兼顾,促进企业发展,大方面来说可刺激中国市场经济,为国内企业市场注入新的活力。然而纵观我国国内企业,有相当一部分尚未意识到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没有创造企业自身特色文化的意识,对人力资源的管理缺乏一个科学合理的正确管理模式系统,并没有进行严格规划,造成企业竞争力较弱。反观现在国内有名的企业“海尔”。是由一个连年负利润营销的濒危小企业转变为如今全国知名的大品牌企业,原因则是它在领导者所创造的优秀企业文化下逐渐发展茁壮。因此,创造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而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发展的必要资源,对于实现企业科学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合理发挥人力资源,实现资源最大利用化,对企业转型有着积极影响。实现优秀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的有机统一,让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员工的工作生活中,对于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有着深远影响。因此,以企业文化为导向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系统的管理,是实现企业更快更好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以企业文化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建议

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中起着基础性的建设作用,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需要一个鲜明的企业文化进行引导渗透。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应注意以人为本的管理宗旨,充分认识到知识型人才、劳动型人才等的区别,注重引导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实现企业内部的和谐良好的竞争工作氛围,实现企业员工在合作中进步的良性循环。接下来针对以企业文化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几点研究建议。

(一)创造优秀企业文化,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一个企业要想发展首先需要具备吸引人才的文化实质,并能产生一定的市场经济效益,因此创造属于自己的特色企业文化及其必要。企业应该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站在市场发展的角度,联系发展目标宗旨,创造出属于企业自身的特色文化,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丰富企业精神内涵,规范企业员工行为准则。打造企业文化首先需要建立端正的企业价值观,围绕企业价值观为核心逐步打造包容兼顾、独具内涵的企业文化。发扬企业精神,鼓励员工在企业精神的影响下树立工作价值观,带动企业追求精品、追求卓越、求真务实,实现企业价值观与企业精神有机结合,保证企业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紧跟市场发展潮流,实现企业文化的基础建设。企业还需要诚信经营,以国家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利益,坚持为人民集体服务的企业宗旨,保证工作质量,树立诚信经营的良好企业形象,同时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为以企业文化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创造基础前提。

(二)建立正确独到的人才观

人才资源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石,优秀高素质的人才资源可以说是企业发展的血液,为企业提供知识科技基础,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做出贡献。因此人才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企业需要树立独到的人才观,善于纳贤,为企业输送新鲜的血液。在招聘企业工作人员时,应该结合多方面因素考虑,选用责任心强、专业知识素质能力过硬、具有创新能力、善于团队合作、能吃苦耐劳的优秀人才。举个例子,日本的享誉世界的电器制造公司:松下公司,其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先生就具有独到的人才观。他的观点认为,人才的质量决定了公司的质量,人才是推动公司发展的重要基石,因此他十分重视企业员工选拔,并且他认为,只有拥有集体意识、对工作有热情、具有创新意识、能够自主经营的人才可以担当公司重任。这样独特的人才观使得松下公司发展成为世界瞩目的优秀企业。企业应该善于选用人才,并考虑企业员工的自身特点,安排适合其发展的岗位,实现人才的全面发展。

(三)实现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相互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

企业文化的打造需要人力资源管理做保障前提。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促进企业文化的丰富有着重要意义,而日渐丰富完善的企业文化对企业人才资源管理又有着导向作用。因此企业应该把握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平衡点,鼓励企业工作人员参与到企业文化的建设中来,促进企业文化不断创新丰富。同时人力资源在优秀企业文化的引导下逐步建立自身工作价值观,工作积极性提高,钻研探索兴趣被激发,从而进一步主动建设企业文化,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真正实现了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良性循环,这就需要企业家善于在企业员工的工作生活中加强企业文化的渗透,同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将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统筹兼顾。

三、结语

篇8

关键词:资源型省市;文化转型;山西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10-23(4)

党的十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趋势。我国共有118座资源型城市。因资源而兴的城市,也有可能因资源枯竭而亡,其命运不外乎“春蚕型”和“蝌蚪型”。“春蚕型”城市就像春蚕作茧、丝尽而亡,整体沉沦。“蝌蚪型”城市则像蝌蚪跳上岸,蜕变成“青蛙”,摆脱对资源的依赖,大力培养接续产业,推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全方位转型,即使资源枯竭,城市也可持续发展。

山西是我国典型的资源型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基地,但由于过分依赖煤炭等资源开发,发展方式粗放,导致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浪费严重、生产事故频发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山西加快了资源型经济转型,2010年国务院批复成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2年国务院批复《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2013年6月,文化部与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同签署《文化部、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共同推进文化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破解文化发展难题、策划重大文化项目、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形成特色文化产业格局上寻求文化转型。

1 山西实践:从昔日的“挖煤”到如今的“挖文化”

山西是文化资源大省,拥有晋商文化、根祖文化、太行文化、黄河文化、红色文化、佛教与边塞文化等丰富的文化资源,地上文物居全国首位,不仅是华夏文明的源头, 而且是多元文化汇集的窗口,民间、民俗、民族文化“百花齐放”。省委书记袁纯清多次提出:“要像做好煤炭资源的延伸一样,做好文化这篇大文章。”山西的11座资源型城市在转型过程中不约而同选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一定程度改变了“矿业兴则城市兴,矿业竭则城市衰”的命运。2012年,文化部文化产业司联合的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报告显示,山西的文化产业驱动力指数排位第二。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山西转型发展最具前景的“潜力股”和新亮点。

1.1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山西全省130个市县全部成立文广新局,文化行政体制改革全面完成。积极协调成立山西省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工作全部到位。按照“分类改革,区别对待,整体部署,有序推进”的要求,山西省演艺集团挂牌成立,全省163个国有文艺演出院团全部完成改制。完善内部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三项制度,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取得进展。

1.2 突出艺术精品创作,全国影响力显现

《千手观音》成为国家大剧院的开年大戏;《粉墨春秋》在北京首演,获得空前的轰动效应;《解放》获得“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大红灯笼》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资助剧目”;《立秋》演出600场,《一把酸枣》演出860场,《解放》演出260场,票房收入突破5800万元……这些艺术产品的不断涌现,标志着山西艺术精品创作迎来了新的高峰期、高产期。

1.3 文化与旅游、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一是文化与旅游融合。山西省文化厅、省旅游局在意大利罗马举办“中国文化旅游推介会”,“一市一景区一文艺团体一台演艺剧(节)目”项目被确定为文化旅游重大标杆建设项目。二是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动漫游戏、数字电影、数字出版等新兴文化业态崛起,例如太原高新区动漫游戏产业基地研发的全息影像技术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太钢不锈新型创意产品成为文化科技融合新成果。

1.4 扶持文化企业发展,培育活跃的市场主体

在民间资本助推下,一批上规模、有市场竞争力的山西民营文化企业迅速崛起,呈现出集群、集聚的发展态势。以山西省首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为例,民营企业占到半数以上,其中不乏宇达集团、皇城相府、广灵剪纸、嫦娥剧团等全国知名文化企业。

2 山西困惑:文化产业遭遇成长的“瓶颈”

尽管文化产业成为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与山西发展诉求相比,特别是在全球文化产业洗牌重组背景下,由于历史文化资源较为“同质化”,各地资源整合动力不强, “千城一面”产业布局明显,阻碍了山西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产业强省”升级。

2.1 规模“难”做大

2012年山西文化产业(含旅游业)增加值不到2000亿元,仅相当于北京市海淀区的产值,在一个较低发展水平基础上赶超跨越,无疑难度巨大。

2.2 创新“难”突围

文化产业最大的竞争优势在于创新,只有创造出别人没有的文化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才能获得发展。目前山西文化产业创新元素缺乏,例如,出了一个“乔家大院”,“大院”景点蜂拥而起。

2.3 形象“难”改观

随着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山西给人传统印象是污染、低端,与文化产业绿色、高端的形象较难融入,制约了文化产品跨省际流通。

2.4 文化品牌“难”打造

2012年山西旅游局组织了十大景区评选,五台山、平遥古城、云冈石窟、晋祠、洪洞大槐树、壶口瀑布、雁门关、李家大院、绵山、皇城相府榜上有名。如果将这些文化品牌放在全国、全球的视野来看,真正具有知名度、影响力的恐怕不到三成。

2.5 企业“难”培育

目前山西文化市场发育不健全,产业环境发展滞后,仅有产值超亿元文化企业20多家,产值500万元以上文化企业700多家,大部分中小企业生存空间小。

2.6 专业人才队伍“难”培育

山西现有大专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主要是服务于传统经济,文化产业相关的职业教育也较为落后,特别缺乏善创意、懂技术、通经营的高层人才。

3 山西突破:文化转型关键在文化产业功能区布局优化

产业功能区是区域内部某种新兴或强势产业集聚发展、规模扩大在空间地域的表现,是自身资源环境条件、经济社会基础所决定的,也是更高层级的区域所赋予的。各地因为核心功能不同,区域发展模式自然会有差异,而通过分工协作,实现携手并进。综合考虑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文化资源、主导产业选择、产业关联度、市场潜在需求、新型城镇化等因素,山西文化产业功能区可布局为“一轴一带五功能区多园区”。

3.1 一轴 —京津冀配套协作轴

山西东与河北省北部为邻,属于京津冀经济区辐射区域。随着高铁、高速公路等交通改善,与北京的交通距离仅有数小时。太原、忻州、大同作为京津冀经济区的配套协作辐射区,承接发展与京津冀文化产业链相配套、延伸的影视、演艺、休闲娱乐、印刷、工艺美术、动漫游戏、会展等文化产业,特别是为北京供给满足全球市场的文化产品进行生产环节配套,并快速形成技术、人才、资金储备。

3.2 一带—延黄河文化休闲产业带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具有天然的全球文化认同,是最具价值的文化资源,为流经城市及中华民族共享。以山西黄河百里风情线为纽带,以沿黄一带的古渡文化、古镇文化、名楼文化、山水文化、红色文化和民间民俗文化等资源为依托,按照黄河风情线、黄河景观带、黄河文化长廊“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思路,在黄河两岸规划建设一批反映黄河文化内涵的主题公园、标志性建筑、专题博物馆和大型文化产业实体,把沿黄河文化休闲产业带打造成全国唯一以黄河为轴心的文化产业带,形成“山上走、两岸看、水中游”的全方位多视角文化休闲产业格局。

3 五个功能区

3.3.1 总部型文化产业功能区

太原是山西省会、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华北地区重要的节点城市,经济水平最高,其它产业配套协同能力最强,对全省具有直接的辐射效应,重点发展文化旅游、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演艺、休闲娱乐、印刷复制、艺术品与工艺美术、动漫游戏、文博会展等文化产业的区域性、全国性总部基地,成为全省、区域性的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资源集散中心,打造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引领、辐射和带动全省文化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3.3.2 佛教与边塞文化旅游功能区

以北部大同、朔州、忻州一带的佛教文化、边塞文化、古都名城文化、长城关隘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等资源为依托,开发宗教文化游、古城风貌游、边塞风情游等多种旅游产品。以旅游市场为重点,延伸开发演艺、影视、娱乐、艺术品与工艺美术、节庆等产业,打造“大旅游”产业链。

3.3.3 晋商创意产业功能区

以中部太原、晋中一带的晋商文化为依托,以商帮鼻祖感召力吸引全球华人,打造晋商主题的文化旅游、影视、演艺、休闲娱乐、艺术品与工艺美术、动漫、文博会展、培训等文化产业,特别是要突出文化与旅游、文化与科技融合、文化与传统产业融合,提升产业层级。

3.3.4 根祖历史文化产业功能区

以南部临汾、运城一带的根祖文化为依托,加大研究开发和宣传推广,首先树立根祖文化发源地品牌,进而围绕“寻根寻祖”,开发以文化旅游与根祖文化产品生产双轮驱动的历史文化产业。文化旅游要围绕根祖文化做文章,还原历史场景,挖掘历史中的现实关注点,注重观光旅游与体验旅游相结合。根祖文化产品生产重点是将尧舜禹等文化符号嫁接到旅游纪念品、食品、工艺品等文化产品中,实现文化、品牌附加值提升。

3.3.5 太行文化休闲产业功能区

以东南部阳泉、长治、晋城一带的关隘文化、红色文化、民间民俗文化、山水文化、神话传说等资源为依托,山水养生,,宗教养心,文化养神,运动养性,突出生态资源与人文资源的融合,打造文化旅游、演艺、休闲娱乐、节庆等休闲产业,开发快乐经济。

3.4 多园区

园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保障,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担负为企业成长提供各种资源的职责。在功能区确定后,可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在符合产业和市场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发展一批产业型、机构型、博物馆型、都市型等不同类型的文化产业园区。

根据作者梳理,可纳入省级层面重点扶持发展的文化产业园区如下,其余已建、在建、新建的园区应采取合并、整合、优化、撤销等方式予以改造。

4 结语

山西的实践、困惑、对策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其它资源型城市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状况,其启示在于,首先,文化产业完全可以成为转型升级的抓手;其二,在经济水平、资源条件、观念意识、管理体制、人才积累等因素短时间内无法快速补齐的情况下,加强对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把优化产业布局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依托大型城市和城市群建设文化产业带,支持中小城市和农村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群,形成区域、城乡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格局,不失为一条破题之道,而“差异化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是其中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孙雅静.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发展道路[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1.

[2] 姜云,吴立新.中国煤炭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及规划对策[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

[3] 朱秀君.衰退产业识别指标选择及要素退出援助机制的构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12):20-24 .

篇9

关键词 旅游文化 教材内容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旅游文化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无论是中国的旅游本科教育,还是旅游专科教育,其教学计划中均有旅游文化的设置;到目前为止,有关旅游文化课教材体系建构的研究非常薄弱。课程体系的建构仍处于混乱状态,拼凑现象突出。因此,有必要对旅游文化课教材体系的建构进行一番理性的反思。

1旅游文化教材编写重要性

中国的旅游业目前正在处于一个发展的转型期,转型期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中国的旅游事业由单一的经济目标向融摄了文化、休闲等综合目标的转变,这个转变必然在本质上改变中国旅游业的面貌,而引发旅游业转型的关键环节就是旅游文化的不断发展,这就使旅游文化教材编写成为旅游文化学科自身发展的自觉行动。旅游业文化属性的日益突出是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的必然结果和内在规律。旅游文化应尽快从总结性研究、概念性研究等理论抽象的研究阶段进入到理论具体的研究阶段,使旅游文化研究尽快进入一个崭新的层次。如果没有旅游课程的设置,旅游文化的研究就只能成为无本之木。伴随着旅游者的日益成熟和自身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旅游目的地文化内涵的丰富程度如何,将对本地区的旅游经济产生决定的影响。而旅游者旅游方式的改变,必然引发旅游业一系列的适应性调整,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旅游文化,市场对旅游文化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必然最终指向旅游文化的教学成果和教材体系的完善上。旅游文化对旅游景区的文化开发有指导作用;对旅游酒店、旅游商品、旅游娱乐业和旅游餐饮业的设计和开发有基础作用。可以说,旅游文化对旅游产业的各个要素均有强大的指导作用,旅游业界迫切需要来自于旅游文化的理论指导。可以说,旅游教材编写是有着深刻的经济原因和丰富内涵的现象,旅游文化研究的学术动向,旅游文化课程的前途和命运,和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

2旅游文化课教材体系的主要问题

2.1未能确立统一的旅游文化本体论

近二十年来,伴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许多学者对旅游文化研究包括旅游文化的概念、特征、研究对象、功能和意义等方面内容。但是,不同的教材对以上本体论的认识是不一致的,有时差别还很大。例如,有关旅游文化概念的表述有几十种之多;有关旅游文化特征的论说各有不同;研究对象的差别更是突出。对旅游文化基础本体论存在较大的差别,导致旅游文化教材也千差万别、良莠不齐。不少研究者都基于自身的学术背景展开对旅游文化教材的编写,有的偏重于社会学,有的偏重于历史学,有的则是各种具体文化的拼凑,缺乏具体而科学的体例。

2.2缺乏旅游文化的方法论研究

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去研究旅游文化,这是旅游文化教材编写的重要理论问题,可是,在所有的旅游文化教材中,笔者均没有发现有旅游文化方法论的研究,从目前已出版的有关旅游文化的著作中就可以窥豹一斑。不少教材中最有理论意义的部分基本上集中在前两章和结尾一章,仿佛戴着一顶旅游文化的帽子,而主干实际上并非基于旅游文化的本体开展研究,大部分是旅游学其它分支研究成果的移植,没有形成一门独立学科应有的完整体系。

2.3缺乏明确的研究目标和取向

旅游文化课教材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取向。不少研究者都是就一种具体的旅游文化现象进行探讨,比如研究旅游文学、旅游文化史、某一地区的民俗、某一风景名胜的旅游文化、旅游文化的某种影响,很少把具体的旅游文化现象和旅游文化整体联系起来,并不能使人明了旅游文化的整体面貌。还有学者把旅游文化的研究对象泛而化之,强行纳入了一些本不属于旅游文化教材体系的内容,比如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法律、旅游心理、旅游管理等,使得旅游文化有“越位”之嫌。而这些实际上都不是旅游文化教材的特殊要求,这种盲目和凌乱的状况,说明我们对旅游文化教材的目标和任务还缺乏明确的自觉意识和研究取向。

2.4旅游文化课教材指向性狭窄

绝大多数旅游文化教材的内容体系主要集中在对导游讲解提供基础知识方面,把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姓氏文化、旅游文学等作为旅游文化教材体系的主体内容,实际上,这缩小了旅游文化教材的现实意义,导致旅游文化课程指向性狭窄的问题。大多旅游文化课教材体系没有根据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专业特点进行构建,如本科、专科均突出了旅游文化知识的介绍,忽略了旅游文化开发、旅游文化载体和旅游文化结构的相关内容,使得旅游文化课程实际上变成了导游基础知识,忽略了景区文化、商品文化、旅游策划和开发方面的东西,不足以满足当前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3新旅游文化教材体系构建思路

3.1要有二级体系的建构

旅游文化课程可以分为基础理论课和基础知识课,仅仅有一级课程的讲授,很难使学生对旅游文化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完全可以在旅游文化基础理论课的基础上,针对区域旅游文化的实际,编写具有较强针对性的二级课程体系,对特定区域的旅游文化进行定向性研究,从而使旅游文化成为一门系列课程。目前旅游文化的定向性研究还处在较低的水平,对旅游文化的整体把握还是笼统的和不切合实际的。其实旅游文化有很多组成部分,比如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历史文化、博物馆文化、民俗文化、姓氏文化等等,这些文化本身都有非常完备的文化形态,都有方方面面的组成部分,如果不对其开展定向性研究,就很难把握其中可以异化为旅游文化的部分,使导游讲解和其它旅游文化开发难以从旅游文化课程中汲取有益的营养。

3.2要有明确的研究对象

旅游文化的教材体系必须紧扣旅游经济的脉搏,其确立的研究对象必须能够匹配于旅游经济的实践。因此,旅游文化课教材确立的研究对象应该是非常明确的,它的研究任务应该具备强大的应用价值,始终代表先进旅游文化的发展方向。对此,旅游文化教材体系应研究旅游文化作为一种具体的和整体的文化现象及其发展和变迁规律;应研究旅游文化系统内部各有机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应研究旅游文化的设计与开发;应研究旅游文化在整体旅游业中的地位及其影响。

3.3要有深入的专项研究

专项研究主要包括旅游文化的经济性研究、旅游文化开发问题研究、旅游文化与一般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旅游文化载体研究、旅游文化结构研究、旅游文化的定向性研究、旅游文化的参与性研究等等。例如,参与性旅游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外旅游业的主流,相对而言,中国整体旅游文化的开掘远远没有达到一种理想的层次和高度,旅游文化参与性研究的相关理论还没有成形。参与性文化旅游项目在实践上已经走出了第一步,但是相关的理论研究却还没有出现,这就对旅游文化教材内容的提升提出了要求。又如,什么样的文化才是能够转化为经济收益的旅游文化,其有无标准和模式。而旅游文化的固化、失传文化的复原、传统文化的异化、高雅文化的通俗化等方面的专项研究更是长时间付之阙如。因此,旅游文化教材体系中应有深入的专项研究,提升课程的整体理论水平。

3.4旅游文化课新的教材结构

旅游文化新教材结构的确立,将使旅游文化不再只是旅游经济的附属物,不再只是现有旅游资源的一种诠释和注脚,而是把旅游文化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开发和再开发的前瞻性纲领。笔者设计的旅游文化教材体系分为以下十一章:

第一章,旅游文化的概念。主要介绍旅游文化概念研究状况;对旅游文化概念研究成果的看法;和旅游文化概念的重新界定。

第二章,旅游文化的研究对象、方法和意义。主要介绍有关旅游文化研究对象的不同意见;对旅游文化对象研究状况的评价;旅游文化研究对象的新选择;旅游文化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重点强调旅游文化是旅游业文化属性的鲜明代表,是旅游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旅游从业者的必备素质,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第三章,旅游文化的特性和任务。主要有旅游文化特性研究成果的述评;旅游文化研究与旅游研究的关系;旅游文化区别于一般文化的特性;旅游文化研究的任务。

第四章,旅游文化与一般文化的关系。主要有旅游文化与传统文化;旅游文化与宗教文化;旅游文化与民俗文化;旅游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

第五章,旅游文化开发中的问题和认识误区。主要谈旅游文化开发中形形的问题和认识误区。

第六章,旅游文化的设计与开发。主要结合案例谈旅游景区文化设计;旅游商品文化设计;旅游娱乐文化设计;旅游餐饮文化设计;旅游酒店文化设计等。

第七章,旅游文化的定向性研究。主要内容是介绍旅游文化定向性研究的必要性;旅游文化定向性研究的方法;旅游文化定向性研究的成果形式等。

第八章,旅游文化的参与性研究,主要内容是参与度、参与形式、参与规模、参与方法等。

第九章,旅游文化载体研究。主要介绍旅游文化载体的各类;当前旅游文化载体存在的问题;旅游文化形体的创新思路等。

第十章,旅游文化结构研究。主要介绍有关旅游文化结构的研究成果及述评;旅游文化结构的分类标准;科学的旅游文化结构等。

第十一章,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阶段。主要介绍中国旅游文化的三个阶段,静态观光产品为主的阶段;印象产品为主的阶段;体验产品为主的阶段。

4结语

旅游文化教材体系的构建,必须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1)建构科学的旅游文化本体论和方法论体系,确立科学的研究对象;(2)要针对不同的层次,编写不同内容的旅游文化教材,由单一为导游讲解服务转变为旅游产业整体提供理论指导。只有科学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旅游文化才能确立较为合理的教材体系。

需要强调的是,笔者建构的旅游文化教材体系主要针对本科教育阶段,而且也只是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得出的一点体会,难免挂一漏万,提出来供方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张红.以素质与能力培养为核心进行旅游文化课教学改革[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1):78-80.

[2] 陈红玲,陈文捷,潘兆光.旅游文化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高教论坛,2007(5):95-97.

篇10

关键词: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措施

近年来,文化旅游逐渐受到了众多旅游者的追崇,越来越多的旅游者不再只满足于单纯的观光游览,深度体验式的旅游产品对游客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茶文化旅游就是这样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同时兼有丰富的体验参与方式,融合了文化旅游、自然景观和衍生的购物游、养生游等内容的休闲旅游产品。目前,我国很多产茶区也认识到茶文化旅游的可行性,并对自身的茶区开展旅游开发,有较为成功的,也有效果平平的。本文就是针对与当前我国茶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该类资源的深度开发,以期为我国茶文化旅游的长远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1茶文化旅游的特点

谈及茶文化旅游,其核心的内容就是将传统的茶文化与现代旅游活动融合,从而形成一种带有浓郁特色的文化体验式的旅游产品。这种旅游产品带有明显的茶文化要素,包括:茶叶种植、茶叶生产、鉴茶品茶、茶艺表演和茶道精神。这些文化要素按照现代休闲旅游活动的特征可以开展诸如:茶园观光、茶叶采摘、品茶、观赏茶艺、购物等项目。这些旅游项目整体参与度较高,游客互动体验性较强,是很好的休闲旅游形式。茶文化旅游通过这样一些休闲、放松的旅游方式,让游客细细体会茶的文化、内涵,体味茶的风俗、礼仪,鉴赏茶叶的品质,参与其间进而陶冶旅游者身心[1]。所以,茶文化旅游是以茶园生态环境、自然资源、茶叶生产、茶文化内涵等为基础,结合当地的自然旅游资源、历史文化,将茶业资源与旅游资源有机结合而展开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旅游活动[2]。

2我国茶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当代的茶文化旅游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以中国茶叶博物馆落户杭州,并在1990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为代表,一批以茶文化展示、演绎、体验等为特色的旅游项目先后落地,茶业与旅游业初步结合[3]。随后,多个产茶区也都加入到茶文化旅游开发的队伍中,并且也形成了一些知名度较高的茶文化旅游品牌。比如:福建安溪作为铁观音的故乡,以打造“现代山水茶都”为目的,以“品茗+赏景”为特色,围绕茶文化旅游推出了“安溪茶文化之旅”特色旅游项目;杭州梅家坞茶文化休闲旅游项目,整合了9个休闲文化景区,深度打造以乡村旅游与茶文化旅游相结合的休闲旅游项目。当然也还有一些地区开发的一系列的旅游项目反响平平。当前我国茶文化旅游发展主要存在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1茶文化的内涵还有待挖掘

首先茶文化的挖掘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很多地区的旅游开发,关注的是茶园景观建设和一系列茶类商品的销售;其次一些旅游项目与茶文化联系不紧密,或流于形式。比如像四川乐山地区的花茶产区开展都是观茉莉花等项目,与花茶文化联系不够,无法让游客体验其特有制作工艺及流程;此外还有一些地区的茶文化主题挖掘不清晰,与其他产茶区茶文化形式、内容上都存在雷同的情况,无法真正展现地域独特的茶文化特征。这样的茶文化旅游产品对于游客而言缺乏吸引力。因此,需要对茶文化开展深度分析,挖掘地区茶文化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将茶文化与旅游体验有机的融合起来,形成对游客的吸引力,产生良好的口碑和经济效益。

2.2茶文化与其他资源的整合开发存在不足

我国产茶的区域众多,形成的名茶种类也繁多,不同的类型的茶所产生的诸如种植、生产、品鉴等茶类文化也有所区别。当前很多茶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单纯地考虑茶固有的文化,而忽视茶文化的地域特征,没有将特定自然生态环境、历史因素和民俗文化等要素结合起来,造成现有很多地区的茶文化旅游产品单一,旅游产品要素的附加值不能体现出来,这无疑对茶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因素。

2.3茶文化旅游体验性还有待深化

我国种茶、饮茶的历史悠久,茶文化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一直是中华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目前,我国对于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还是以观光类或静态展示类为主,对于游客求新、求奇、求愉悦等参与性的体验需求研究不够深入,相关项目产品参与体验性不强,游客对于茶文化只能流于形式地走马观花。如何将茶文化资源中深厚的历史积淀向游客展示,从而让游客感受茶文化有的制茶文化、茶俗文化和茶道精神,便成为当前开发的重点和难点。只有深度的体验感受才能真正让茶文化旅游具有强有力的吸引力,才能在如今的休闲旅游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2.4茶文化旅游品牌还有待强化

在主流旅游产品中,茶文化旅游只是一个冉冉升起的后起之星,所占比重较小。造成这种现状不仅因为茶文化旅游开发较晚,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该类型旅游产品的品牌意识单薄,品牌效应不太明显。现阶段我国众多茶区开展茶文化旅游,注重的是产品内容和旅游活动形式的开发,而对于茶文化旅游品牌的塑造还未提上日程,国内也缺乏此类明星产品,这也导致了产品内涵的普遍雷同。此外,对于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宣传力度也不够,没有积极的借鉴当前多种有效的营销策划,处于无人吆喝、独处深闺的境地,游客多以本地区消费者为主,相对于外地游客而言由于宣传的缺失游客感知度不够,影响力较差,旅游客源市场还有待深入挖掘。

2.5人才储备不足

茶文化历史悠久、积淀深厚,茶文化旅游这种新型旅游产品的开发需要对其文化内涵展开深入挖掘,将一些传统文化与游客体验需求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打造出优秀的旅游产品,进而产生良好的旅游经济效益,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相关专业人才的参与。当前,我国茶区的从业者多是种茶、制茶等方面的技术人员,而具备种植、生产和旅游等专业素养的复合型人才较为缺失,这一方面使得前期的景区开发可能存在技术风险,另一方面对于旅游活动的开展也容易造成体验方面的缺失。

3体验经济视角下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的措施

针对当前我国茶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基于体验旅游的特征,就深度开发茶文化旅游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挖掘茶文化内涵,充分提升茶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度

茶文化内涵丰富,但与旅游业结合过程中不能简单的“拿来主义”。需要对茶文化本身的文化内涵加以分析,摘取与旅游活动联系度较好的要素(诸如采摘、品鉴和茶俗表演等文化要素),并依据现实情况需要加以提升文化内涵,以满足传统生产和旅游开发的需求。同时,还需要加强茶文化与旅游活动的结合度。比如,茶园建设除了考虑种植的要求外还需考虑游客游览路径和观光节点的建设等;采茶、制茶可以开展体验性较强的旅游项目,但又要注意采摘、制作的活动要求,避免对茶资源造成浪费和破坏;茶俗表演除了可以观赏还可以开展学习体验项目;茶道演艺活动可以结合禅茶养生体验等等。

3.2打造多元茶文化旅游产品,提升游客的体验参与度

产品单一对于旅游活动的开展是极为不利的,当前我国茶文化旅游就存在产品单一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对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时,一方面应继续挖掘茶文化内涵,提升茶文化旅游产品品质,另一方面需要借鉴其他资源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丰富茶文化旅游产品类型,提高茶文化旅游产品的体验性,进而强化产品新颖性,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在产品类型方面,可以依托茶园生态环境开展茶乡生态观光园项目;依托地区悠久的种茶历史建设茶文化博物馆、茶文化体验馆等项目;依托种茶、制茶、贩茶古遗址开发茶文化遗址遗迹园区项目;依托丰富的茶俗文化开展茶俗、茶艺表演项目;利用一些地区的禅茶文化开展禅茶养生体验项目等。

3.3加大宣传力度,塑造茶文化旅游品牌

茶文化旅游需要加大宣传力度,除了利用传统的媒介进行广告宣传外,要多借助新兴的营销手段,将传统传播模式如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等形式与现如今的互联网、展会、节庆活动、学术交流等形式进行良好互动和衔接,借助一些地区开展旅游交易博览会等机遇,积极走出去,并依托现如今自媒体的宣传形式,搭建茶文化自媒体平台,将景区植入相关宣传资料、旅游地图等公众信息中,从而扩大宣传的效果。此外,对于茶文化旅游的品牌也需要着重打造,积极展开以茶文化节庆、茶文化遗迹遗址以及特有的茶民俗等为特征的产品开发,设计精品旅游线路,强化茶文化旅游的体验参与度,只有获得游客的认可,才能塑造出吸引力强的旅游品牌,带来相应的品牌效应。

3.4加强政策扶持,关注专业人才培养

旅游资源的开发一般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各茶区也应积极争取政府的统一规划和指导,综合协调各方面的资源,从而加快景区的建设。另外,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可以与相关研究机构和高校教育系统培养相关人员,另一方面也可以积极吸引外来专业人员快速补充人才梯队,从而为茶文化旅游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总之,我国茶文化旅游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存在部分的不足。鉴于当前消费者不断变化的旅游需求,强化茶文化的体验性,设计参与度较高的旅游产品,将是茶文化旅游这类文化旅游的发展趋势。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对茶文化旅游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它也必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在将我国传统的茶文化发扬光大的同时,也会对茶区带来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和地域文化等方面新的发展契机。

参考文献

[1]李海平.浙江茶文化旅游开发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07(2):55-57.

[2]吴倩.茶文化绿色生态旅游发展思考[J].贵州农业科学,2011,39(12):275-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