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服务的理念范文
时间:2023-11-30 17:46: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精致服务的理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优质护理服务已经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其科学、有效的护理程序以及"以患者为中心"的程序化、人性化的主要特征,也为医护人员提供了全新的临床护理理念,同时,既利于护理人员提高专业技能、拓展知识面、提升主动服务意识,也极大地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1]。本文通过对笔者单位2013年1月~2014年4月间收治的50例实施腹腔胆囊手术患者进行常规临床护理和优质服务护理的对比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文中资料均源自笔者单位2013年1月~2014年4月间收治欲实施腹腔胆囊手术的50例患者。其中,22例男性,28例女性;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49.1±2.9)岁。50例患者中,40例为胆囊炎胆囊结石,6例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4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所有患者均经CT、B超检测确诊。排除严重心肝肾以及其他机体系统严重疾病者。按患者入院顺序分成两组,常规组:25例;优质组:25例;组间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常规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行常规抗感染、留置引流管等对症支持治疗。常规组:行常规临床护理。优质组:常规临床护理基础上结合患者实际病情等设计围手术期护理方案。具体方法如下:①入院护理。当接到患者入院通知后,协助患者进行相关入院手续的办理。安置好患者之后,应及时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情感沟通与交流,以进一步增强患者的归属感与安全感[2]。②术前护理。虽然腹腔镜下胆囊手术具有极高的安全性,但很多患者仍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护理人员要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向其详细介绍相关疾病知识、手术方法和步骤等[3]。并于术前一天,协助患者进行各项术前检查;依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术前宣教工作。术前12h禁食,4h禁水;做好脐部及周围皮肤清洁。术日晨灌肠。③术中护理。保护手术室室温在22~25℃左右;以防因CO2气腹导致患者体温下降。同时,协助患者采取平卧位,将床头摇至头高脚低、左侧斜卧位。护理人员还须密切观察术中患者的各种反应及生命体征变化。④术后护理。术后,使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全面保持其呼吸通畅;严密观察其生命体征变化以及切口的渗血、渗液等情况;另外,还应加强对患者的切口疼痛以及肩背部酸痛护理工作。⑤饮食护理。因物刺激,一些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等,护理人员可根据反应程度的不同建议医生给予口服多潘立酮或禁食等措施。同时,还应嘱患者术后第1d时可进半流质食物;并逐渐转为进全食。⑥术后住院护理:患者在术后住院期间,优质护理服务对患者的恢复会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护理人员必须注重人性化服务细节,如睡前将窗帘拉上,对探访时间加以适当的限制等。对一些行动不便的患者要定时为其翻身、按摩;并保持患者伤口干燥、整洁[4]。⑦出院指导。护理人员应在患者出院前,应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忌食油炸、油煎、肥肉等高脂食物。
1.3观察指标 患者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 利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
2结果
优质组患者无并发症发生,而常规组则有4例(16.0%)发生切口感染,两组比较(P
3讨论
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两大主要特征就是:科学、有效的护理程序化和以及"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本文经对50例实施腹腔胆囊手术患者进行常规临床护理和优质服务护理的对比研究发现,优质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
参考文献:
[1]胡琼梅.优质护理在腹腔镜胆囊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09):135-136.
[2]蓝闹群,罗永丹.全程优质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1):336-337.
篇2
关键词:老年性精神障碍;优质护理;服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
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其老年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数量也逐年递增,对于高质量医疗服务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老年性精神障碍一般发生在老年期(通常>65岁),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疾病,俗称老年痴呆症。临床上病理改变主要体现为大脑萎缩和神经细胞退变,病因多种多样,尚不明确,因此又称为原发退变性痴呆[1]。本病发病过程缓慢,多数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差,对社会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本文将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对老年性精神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进行分析,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选取2015年3月~10月我院收治的76例老年性精神障碍患者,其中男42例,女34例,患者年龄65~89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男20例,女18例,平均年龄(70.5±5.5)岁;观察组男22例,女16例,平均年龄(72.5±6.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一般的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提供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 老年性精神障碍患者具有步态不稳、反应迟缓的特点,容易在平时生活中发生摔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因此,给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尤为重要。病房环境应安静整洁,物品摆放固定,地面干燥、平坦,活动室应安装扶手,患者避免穿拖鞋,以防患者在活动过程中跌倒。老年患者的病房应安置在靠近厕所的区域,便于老年患夜间起夜,同时保证病房内灯光微光,有利于患者观察地面情况。老年人动作迟钝,床边应安装护栏,防止患者因起床时不稳而发生坠床。厕所铺防滑垫,地面保持无水渍,预防患者滑到。对于兴奋躁动的患者夜间应单独安排在一间病房,必要时给予患者安全约束,保证其他患者的正常休息。
1.2.2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 老年性精神障碍一般起病隐渐,病程呈进行性发展,临床表现以记忆障碍和个性改变并进行性全面性痴呆。发病初始常表现为健忘,症状较轻,容易被忽视。由于患者记忆力下降,护理人员在陪同患者检查或外出内活动时,保证患者在视线范围内,避免患者走丢或迷路,对于步态不稳的患者,护理人员应搀扶,防止患者跌倒摔伤。患者使用指甲刀等危险物品时应单独看护,用后及时收回,避免患者因为遗忘丢失,致使其他患者捡到对他人进行伤害。由于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中枢神经功能和感觉系统功能减退,对疾病的机体反应缓慢,容易发生合并其他疾病而使病情加剧恶化,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做到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患者对药物的消化吸收及代x能力逐年减弱,长时间服药易发生药物的蓄积中毒,自身其他一些疾病需服用其他药物,因此,护理人员应掌握各种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保证患者的安全用药。服药前护理人员解释治疗药物的使用剂量以及注意事项等,争取患者的理解,配合服药。在患者服药期间,护理人员应按医嘱逐渐递增药量,密切观察患者药物的不良反应。服药时,应全程看护患者,让其缓慢服下,不要催促患者。对于服药困难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协助服药,服药后检查患者的口腔、手掌及衣兜,避免藏药。
1.2.3加强生活护理措施 由于病情的发展,患者各种自理能力日益退化,因而对其加强生活护理的需求也日益迫切。生活护理根据患者自理程度选择“半补偿”、“全补偿”或“支持教育法”[2]。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咀嚼无力,味觉减退,牙齿脱落,食管蠕动及收缩力减弱,胃的消化作用减弱。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营养丰富、易消化、易咀嚼的食物。部分患者受精神症状的支配,会出现抢食、拒食,甚至噎食、藏食,把饭菜偷偷倒掉,在患者进食时,应有加强巡视,必要时给予喂食。精神药物的不良反应会导致患者的尿潴留,同时老年人胃排空延迟,也常伴有便秘的情况。每天询问并观察患者的二便情况,对于尿潴留患者可给予听流水声,冲洗等护理措施,必要时留置导尿管。便秘的患者嘱咐其多饮水,多服用水果、蔬菜。护士可鼓励其喝些蜂蜜水或用手掌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腹部,这样有利于肠蠕动[3]。鼓励患者经常锻炼身体,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皮下脂肪减少、萎缩、汗液分泌减少,定期给予洗澡、更衣,水温适中,避免烫伤。对于卧床的患者要及时翻身,保证皮肤的表面干燥,实施床上擦浴,勤更换衣物。定期督促或协助患者晨晚间洗漱、梳头、剪指甲等,保持患者身体干净舒适。
1.2.4个体化心理疏导 从患者入院当天开始建立信任感,护理人员应热情亲切的接待患者,主动介绍主治医生的相关信息和医院环境的情况,尊重患者,减轻陌生环境带给患者的恐惧感。在住院期间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暴躁等精神症状,护理人员通过沟通了解其产生的原因,结合患者的年龄、家庭结构、教育背景等因素,给予患者鼓励和劝导,耐心倾听老人的需要,鼓励其用平和的方法宣泄自己的情绪。对于言语不清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尽可能的使用形体语言与患者进行交流,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细心地观察患者的反映变化,可以选着封闭式提问方法,患者通过点头或摇头来表达自己的意愿。记忆力减退的患者根据其自身文化程度可以选择背诗,讲述过去经历,下棋等活动来增强自己的记忆力。生活自理能力差的患者不仅要求护理人员在语言上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还要在平时生活中协助老年人患者做好生活护理工作。患者情绪不稳时,应适当给予护理干预,包括安慰性语言、纠正负性思维,安抚其负面情绪,待情绪稳定时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即将出院的患者根据其自身特点做好患者与家属的健康教育,积极地进行康复性训练,帮助患者树立积极向上的态度,重拾建立良好生活的信心。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服药依从性情况,主要分为3个级别,分别为完全依从、基本依从以及不依从。①完全依从:患者积极按时服药;②基本依从:患者起初有抵触行为,待沟通后,患者愿意服用;③不依从:患者直接拒接用药。组患者在出院当天均接受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选项采取密闭式答案,分别为非常满意(>90分)、满意(70~79分)及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对服药依从性分析 通过统计学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服药总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
2.2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分析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统计分析显示,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73.68%,其中:13例非常满意,15例满意,10例不满意;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4.74%,其中:23例非常满意,13例满意,2例不满意。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差异(P
3 讨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在社会中的表现越来越明显,优质护理服务在其他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对老年性精神病临床护理工作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护理人员要积极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准确把握老年性精神病治疗时的原则,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熟悉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加强患者的生活护理措施,根据患者的自身特点实施个体化心理疏导,选择优质护理模式,使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得以强化,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护理服务,减轻患者病情,激发患者独立生活的信心,训练其基本生活能力,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使医患关系更为和谐。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对老年性精神障碍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显著,具有较好的临床护理疗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程香.老年性精神障碍的临床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03):249-250.
篇3
近年来国内冰洗行业动荡、国际品牌长驱直入、民族品牌衰退重组的形势,整个行业竞争异常激烈,激烈的“价格战”一直未能休止,这样的竞争使得商家筋疲力尽,价格竞争已不在是竞争优势了,因为每个竞争者个个手中都有一个诱人的价格,那么什么是企业的竞争优势呢?
纵观家电行业数一数二的品牌,究其根源为何能成为行业的领导品牌,主要是因为其产品的品质得到消费者的认同,海尔因砸质量不合格冰箱而名扬,格力因其过硬的质量,受到世界人们的认可,我们从这些鲜活的例子中可以得知,行业的最终的竞争要回归到品质战略上来,企业只有过硬的品质才能在行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吉德在2010年将品质发展理念提升到战略的高度并非偶然,其从诞生至今的三十年里,始终坚守品质发展的理念,实现了OEM第一品牌向发展自主品牌并成为国内知名品牌的转变。
吉德开始发展自主品牌时,严格坚守“追求完美品质”的理念,其自主品牌一上市,就受到消费者的好评,并在很多地区的销售量都排到了第一的位置。据调查显示,高达95%的消费者对吉德的产品质量都给予了好评,同时官方的数据也显示吉德产品的在返修率为行业内为最低的。
吉德在追求品质发展的路上,抓品质,首先从源头上抓起。
吉德所制造的产品的原材料都是采取的进口原料或国内一流供应商,并在制造过程中严格把控产品的质量。车间生产负责人介绍说:“我们对产品质量的管理十分严格,职工在完成操作前先要对上一道工序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为了给产品出厂把好关,吉德电器成立了质量检测中心,并在管理上贯彻“100%品质”理念,要求职工在生产心态上追求产品尽量达到100%令人满意的目标。
吉德经过严格把控每一道程序所制造出的产品合格、精致、耐用,消费者也比较认可。吉德不仅在产品上要求品质,在与吉德品牌接触点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吉德从大事到小事,从领导到员工在每一个点上都力争精致,这样的工作态度也受到了经销商的好评。
在某次吉德冰箱启动大会上,其一个经销商这样评价吉德品牌:“这些年来,我为什么一直做吉德,就是因为吉德品牌在细节方面做的很到位,企业的配套设施做的精致,比如吉德做的展柜、地台一年两年后还是老样子,而有些品牌即使是一线品牌所做的展柜、地台三个月后,要么褪色,要么破损,给人们留下很差的印象,而吉德从上到下一直追求好的质量、好的产品、好的品质,连一个不是产品部件的展柜都能做成这样,产品就更不用说了,所以我愿意跟着它。”这就是吉德,这就是品质。
2010年,吉德站在三十年厚重文化的历史基点上,重新审视品牌的发展。
面对整个行业激烈的竞争,有的企业品牌不顾消费者的利益,大力宣传自己的产品,不断制造出不合实际的卖点,夸大自己的产品,甚至是欺骗了消费者,尤其是在家电下乡这个大好形势下,新生家电品牌开始了新一轮的角逐,谁能占据消费者的心智,谁就取得了将来的成功。
篇4
精致教育激活了教育体制,精致教育让他扬名“十里沙场”。
他就是长春市第二中学校长戴久来。
一、育精品人才,努力把学校办成吉林省重点高中
2001年初,组织上安排戴久来同志到长春市第十七中学任校长。当时,全国教育界处于“抓住机遇、规模办学”的一片扩张声中。办分校,盖新楼,招新生,各校纷纷招兵买马;比建筑面积,比扩张能力。面对如此的市场,占地只有区区不到一二万平方米的十七中,只能望而兴叹。当时的十七中,地处繁华地段,没有任何扩张的空间。善于思考的戴久来校长,审时度势,冷静思考,高瞻远瞩,果断决定走多渠道、多方式办学之路。根据十七中当时的情况,走出了一条“办精致教育,育精品人才”之路,试图把学校办成吉林省重点中学。
2001年,戴久来校长以“精致教育”为主线,全面解读精致教育的内涵。“精致教育”就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树立精品意识,全民参与,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细致周到的工作,创设精美的环境,造就一支精良的教师队伍,努力培养在学习上具有最强的毅力,在生活中充满自信。在机遇面前勇于迎接挑战的,具有较高文化品位、强烈的创新欲望、强壮体魄和高尚人格的精品人才。
精品教育在十七中从2001年摸索经验到2004年全面结硕果,3年的时间里十七中的教育教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学校高升学率一直稳定存80%左右,像北京邮电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辽宁财经大学、吉林大学等名牌大学,十七中的学子榜上有名!“精致教育”使十七中拥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管理,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积累了大量把“二类苗儿”送入一类高校的成功经验,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合格人才。办精致教育,育精品人才的经验得到了长春市教育局的高度重视。2003年底,长春市教育局王树彬局长、李敏副局长、朱彤顺副局长,朱杰主任专程到十七中调研。戴久来校长详细介绍乐“办精致教育,育精品人才”的实施步骤和取得的成果,得到了王树彬局长的高度评价。“精致教育”的办学理念作为成型的办学经验开始向全市兄弟校推广。
二、融精致教育于自主办学理念之中,塑精品思想,办学府式示范高中
2004年,戴久来调任长春市第六中学校长。六中始建于1952年,是吉林省首批重点中学,占地7万平方米,规模比原来十七中的3倍还多。六中是长春市的体育强校,体育项目的优先发展是学校的办学特色。初来乍到,戴久来校长没有话语权,他每天6点多钟就来到学校,对学校的情况逐一了解,认真分析,经常到各班察看师生的情况,抽查老师上课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定位准确。并对广大师生敞开了自己的心扉:“我是一名责任心很强的服务者。”服务于学校,服务于师生的姿态震撼了每个老师的心灵。当时,六中还不是示范高中,为了让六中尽快成为省示范高中,戴久来校长在六中全面开展了精致教育。由于六中多年来频频更换校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戴久来校长主动召集老师开恳谈会,在会上,他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你的工作还有激情吗?还爱孩子吗?上完一节课后,想没想过我今天采用的教育方法是最好的吗,还有没有更好的,我这样讲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吗?”一席话引起了老师们的共鸣,老师们一连几天吃不下,睡不着,纷纷向戴校长表态要以崭新的面貌回报学校,回报学生。
戴校长经常和老师们谈企业的发展,谈海尔的文化观,比如:海尔的各岗位要求一日一清。“你今天的任务完成了吗?明天的任务明确了吗?(提示语)”。用戴校长的话:“隔行不隔理。”戴校长不断从企业文化中汲取营养,他经常告诫老师,要想思想不落伍,学习是保持永久性竞争力的源泉。为此,他对老师提出了三点希望:在比较中学在反思中学,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在发展中学,促进专业发展。
从2004年2月到2005年2月,一年的时间里,精致教育让长春六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高了,自律性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气浓了。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2005年2月,长春市第六中学被评为省级示范高中。
三、走内涵式发展,办精品学校
以精致教育为切入点,铸师魂,塑师德,造就一支高素质、高学识、高技能、高效率的教师队伍
精致教育实质是一种细节教育。对老师做过细的思想工作,是戴久来校长的口头禅。2005年10月戴久来同志被任命为长春市第二中学校长,他到校的第一件事就是继续完善全面推行《师表录金星奖》实施细则,《师表录金星奖》开创了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的先河,该实施细则从18个方面对教师进行考核,通过多年的实施,考评细则不断完善,考评功能不断强化,获一等奖的教师从2004年的102人上升到去年138人,教师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榜样激励是二中精致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突出教师的自律精神,学校树立了用心灵沟通,实现理想的教育典型一长春市师德标兵周琳老师;树立了春风化雨般把对学生的关爱播洒在点滴之间,使学生时刻感受到教师的尊重、关怀和期望,用爱心使学生鼓起奋进风帆的典型――全国优秀教师邵红月老师;树立了具有渊博的学识,又有高尚师德的省特级教师王本辉老师;树立了在管理中育人,在育人中重管理的典型郭宁老师等代表,在教师和学生中间大力宣传他们的优秀事迹,起到了典型引路的作用。
创建和谐社团组织,展现自主管理的德育原则
创设自主发展空间,让每一个学生在参与中成长、体验中成人是二中学生德育工作的一大特色。学校成立了校学生会,下设有文学社、诗社、棋社、舞蹈队等各种社团组织,其中“心韵”文学社是集策划组、编辑组、美术编辑组、发行组等为一体的较完善的一个组织,出版了校刊《心澜》,并在校内、其他市直高中推售,受到广泛好评。文学社还发起六校联合办报倡议,组织召开“七校文学社座谈会”,筹划创办七校学生杂志……这些无不在实践着二中“全人教育,自主发展”的办学理念。在2007年长春市教育局举办的第五届成人节的辩论会上,二中取得冠军的优异成绩。
由学生会主创的“长春二中校园文化周”活动,已成为学校的品牌活动,每年三月第四周举行。每届“文化周”都有不同的主题,“青春无悔,激情无限”,“展现自我才华,诠释青春旋律”主题活动展现了青年学生无限激情和活力,异彩纷呈的节目为每位学生送去节日的大餐。英语口语秀、历史剧、辩论赛、卡拉OK大赛、书画比赛、配乐朗诵比赛、原创诗歌大赛、校园文学大比拼都是学生自己设计的,活动开展、场地协调等都由学生自己完成。各活动充分体现了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这一理念。每届活动都给全校师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学生家长中间引起强烈反响。
在二中的校园文化建设上体现出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弘扬儒家思想,把“礼”作为学生人格的一种现实标准,把“仁”作为学生人格的一种理想追求。学校一楼正厅竖立乐“圣人”――孔子全身雕像,在屏风的正面刻有《论语》一文,屏风的后面介绍孔子生平。学生每次走进学校楼内,首先就从视觉上感受到孔子的思想,并以此作为自己行为举止的典范。二是再现红色文化。在走廊楼道的两侧布置了有关内容的壁画,再现了国家和民族争取独立和解放斗争的历史,使学生时刻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三是高举科学的大旗。学校在教学楼两侧竖立了中外8名科学家的塑像,在楼内每一层走廊更换和增添了以自然科学和人为科学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板,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激发孜孜以求的探知欲望。
篇5
关键词:创新;高校;图书馆;服务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服务需求日益增加。高校图书馆要顺应高校教育的发展要求,不断创新服务,提升服务水平,为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本文综合分析我国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实践,认为高校图书馆要积极推动理念、技术、内容等多个层面的创新。
一、转变服务理念,构建开放式图书馆
1.推动区域化建设
目前高校图书馆建设存在严重孤立化现象,不少高校闭门造车,导致图书馆建设水平不高,缺乏开放性。这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不相吻合,高校图书馆建设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推动图书馆区域化建设。
首先,高校图书馆建设要加强区域内高校的图书馆共建,各高校在图书馆建设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走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图书馆建设道路。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果高校能够加强区域合作,形成区域战略同盟,必将提升图书馆建设水平。
其次,高校图书馆建设要加强与社会图书馆的合作。随着社区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社区集中了一个地区的优质资源,蕴含着丰富的图书馆信息资源。高校可以加强与社区及区域内社会机构的合作,优化图书馆资源。
2.尝试社会化服务
高校图书馆服务理念比较落后,目前主要定位在图书馆信息服务。这种狭隘的服务理念,大大削弱了图书馆的功能定位。高校图书馆要进一步提升思想认识,尝试推行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高校图书馆在向全校师生提供图书信息服务的同时,还要面向社会,向社会提供图书信息资源服务。这样不仅能够拓展高校图书馆服务领域,也必将大大提升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使高校图书馆获得更好发展。
二、提升服务技术,推动数字化图书馆
1.推动数字化图书馆建设
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成为图书馆发展的大趋势,在高校的积极推动下,高校数字化图书馆获得了快速发展,极大地提升图书馆服务面。高校数字化图书馆要进一步加强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融合,利用科技提升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呈现方式,优化图书馆信息资源,使不同的用户能够便捷地获得所需的信息服务;还要利用信息技术与现代互联网技术,积极推动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互动,促进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根据用户的互动与信息反馈,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
2.尝试开发图书馆APP
随着智能手机与无线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微服务成为图书馆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智能手机与平板等设备,大大改写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微服务能够充分利用人们零碎的时间,使信息获取渠道更加便捷。高校应基于图书馆发展定位与校情实际,尝试开发图书馆APP。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图书馆的资源空间,而且能够更好地为用户提供图书信息服务,推动馆读互动,提升高校图书馆建设水平。
三、优化服务内容,打造精致化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同质化现象,这需要高校创新图书馆服务内容,为用户提供特色化、个性化的服务,打造精致化图书馆。
1.特色化服务
高校图书馆要获得更好地发展,提升行业竞争力与影响力,必须打造特色化服务。第一,要体现校情特色。高校图书馆建设要与高校自身的发展结合起来,融入高校文化建设理念,使图书馆成为高校展示文化、凝聚人心的重要阵地。第二,要融合时代元素。高校图书馆要进一步丰富馆藏内容,根据新时期用户的信息需求,改变单一的、以学术为主的馆藏资源服务现状。
2.个性化服务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资源呈现出爆炸式涌现的现象。用户资源获取渠道与资源量的剧增,改变了用户信息需求方式,用户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图书馆必须创新服务内容,向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体现用户特色。目前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教师、学生、社会用户等群体,高校图书馆要基于不同用户群的信息需求,为不同客户提供多样化服务,使服务更体现人性化服务特色,更贴近用户的信息需求习惯,满足用户个性化信息资源需求,使图书馆服务的触角更加细腻。
总之,高校图书馆要实行可持续发展,必须不断创新,积极转变服务理念,运用先进的技术提升服务质量,立足于用户的信息需求。唯有创新,才能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提供新鲜的活力,提升图书馆行业的影响力,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明昭.高校图书馆的创新之路[J].中外企业家,2015(11):34
篇6
一、真实:校长必有的品质本色
真实,顾名思义,真心实意,和客观事实相符。真实,含义不复杂,践行很困难。且看当下,浮躁的社会、功利的现实,无法回避地影响着学校教育,无处不在地渗入教育田地。在这样的大环境中,真实办学、真心管理,需要校长的诚意和良知,决心和勇气,需要一点实干的意志和“牛马”的精神。毕竟,当下的校长,并不是一个很潇洒的职业。
1.校长要有表里如一的办学主张。办学主张事关学校教育宗旨、办学走向、发展前途。如果说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那么办学主张就是校长思想的魂魄。学校办学主张,必须回答学校为何存在、为谁而办、办什么、如何办等问题,而这些命题的解答,来自校长作为知识份子的良知和良心,来自校长作为教育者的理解和认识。然而基于当下的现实,言不由衷、心口不一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比如,学校教育的功能是有限的,但被放到了无限大,于是被冠以“对学生一切负责”的帽子;比如明知义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奠基,但这样表述过于保守,于是就出现了“培养如何如何优秀的人才”等豪言壮语,等等。明知表里不一为何如此说话?大环境所致。顺从上意、随波逐流出不了大错,跟得上时代步伐。反之,则有可能与群体舆论格格不入乃至被边缘化。因此,校长的人品与勇气,校长的人性与意志是学校能否办有良心教育的支柱和动力。在当下的语境中,恪守良知、表里如一很难,坚持自我、岿然不动不易,但是,校长自身的独立人格和思想精神决定了校长必须发出自己的声音,表明自己的态度――那就是真实!
2.校长要有言行一致的教育行为。校长是办学团队的核心人物,校长的一思一语、一举一动往往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的运作与走向,必须慎思慎言慎行。要有学校发展的使命感,要有育人至上的敬畏感。校长是普通人,有短缺薄弱之处;校长又非普通人,肩负责任无比重大,要有担当的神圣感。因此,言行一致必须是校长管理的基本原则。言必行、行必果是校长管理的基本底线,言行一致是校长治校的不二选择。要知道,校长是教师、学生关注的焦点,校长是家长、社会瞩目的公众人物。言行一致意味着决策要慎重,言行一致标志着管理要严谨,言行一致昭示着治校要真实。言行脱节、言行不一、朝令夕改、朝三暮四、见风使舵、八面玲珑,也许表面看来头脑灵活点子多,实则是没有原则、没有信念甚至缺失价值观的本性流露,乃校长治校大忌。言行不一往往和个体人品有关,但影响的是治校信誉、管理效度乃至办学形象。言无信,宁毋语,我们需要的是言行一致的管理,因为这也是学校育真人的特征使然。
3.校长要有真诚服务的管理行动。校长不是官,千万别把校长当官做,何况时下的官员不好做。校长是集教育者、管理者、服务者等多重角色于一身的综合型职业。服务必须成为校长的重要意识和实在行动。校长为教师创造了优质的工作环境和坚实的发展平台,校长为学生创设了优美的学习环境和灵动的成长环境,则师生的发展成长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而这,需要校长的理念、思维、决策、行动来支撑。说到底,需要的是校长的用心和用情。投入了,关注了,研究了,个人和团队自然会积极行动,作出反应。比如为教师办公室准备点护嗓良药,冬季为教师办公室配个空气加湿器,细微的举动带来的是教师的小感动;比如妇女节送教师一束鲜花、道一声祝福,言语之间换来的是教师的小惊喜;比如给学生一个优美宜人的校园,温馨可人的教室,舒适可口的营养餐,无不体现了学校及校长管理服务的真诚与真情。服务管理贵在有恒有心,重在平常平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付出必然会有收获,校长的真情实意换来的必定是师生的成长,学校的兴旺。
当下社会,真实的想法和做法也许会和周边环境格格不入,但只要于办学于师生有益,就算另类又何妨,毕竟,在其位谋其政、在其位谋好政,是校长的基本职责和权利。
二、坚持:校长必备的办学恒心
坚持,说说容易实践难,忍耐和坚持的确是痛苦的事情,但却能渐渐为你带来好处。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说的是坚持之效;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指的是坚持之功。学校办学,需要坚持,校长治校,更需坚持。与其说坚持是校长的一种品质,不如说坚持是校长的一种职业操守。一个优秀的校长必定会有坚持的品格和意志。
1.学校办学需要坚持正确的目标。如今的教育与办学,步入了一个过度多元的时代。今天一个观点,明天一个理念;今天一个改革,明天一个创新;今天一个模式,明天一个品牌。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面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场景,如何根据自身实际和办学规律划定科学正确的办学目标,如何在这风起云涌的教育教学大潮中坚守自我的办学目标毫不动摇,是在考量校长的意志与决心,是在叩问校长的良知和良心。目标关系到学校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而培养什么人,又取决于校长对教育功能的把握和对教育规律的洞察及对社会需求的认识。人云亦云、左右摇摆,也许让人产生跟潮流、合节拍的假象,但是没有主心骨,没有主方向的办学定会如没有根系的浮萍一般不知漂向何方,也许永远也到不了教育美好的彼岸。目标是导向,目标是灯塔,目标是照亮学校前行之路的一缕阳光。坚持正确的办学目标,很不易!
2.学校办学需要坚持长久的实践。办学没有速成,教育没有快餐。育人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办学是一个积淀的过程。校长坚守自己的理想很不易,坚持自己的做法尤为可贵。当下,学校非单纯的学校,教育也非单纯的教育,教育者的办学行为时时受到政府、社会、家长、专家等外在的影响,谁都可对教育指手画脚、说三道四,要想保持自我、坚持自我就如同带着镣铐行走。在这种形势下校长引领学校向着理想的目标行进,需要坚持,需要毅力。要知道,学校办学每一个教育目标的实现,每一项教育项目的实施,每一个育人特色的形成,无一不需要长久的实践和意志的坚持。坚持――需要耐心、需要恒心、需要付出。数十年如一日践行自己的理想让人尊敬,长期沉稳专注地做好一件事让人敬服。反观时下的一些学校,朝三暮四,今年书法特色,明年体育强项;前任校长打造艺术教育,现任校长强化科技教育。犹如熊瞎子搬玉米棒,掰一个扔一个,最终难以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持久的办学实践需要一种“教孩子六年为之计六十年”的心态,需要一种“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气度,说到底还是需要一颗有恒之心。静等花开需要足够的耐心,需要长久的劳作,短期的催生也许能换来瞬间的绚烂,但难以创造经久的辉煌。厚积必能薄发,聚沙也能成塔,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平常,经过长久的积聚,必能换来风光无限――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发展、学校的提升。
某种意义上坚持是“他我”和“自我”的一种较量,坚持是外部作用和内心意志的一种比拼,当校长具有独立的思想,超脱的内心,刚毅的品格,那么坚持也就成为推动学校向前发展的强大的驱动力。
三、细节:校长毕生的敏感触角
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育管理由一个个细节组成,教育价值正蕴藏在这无数的细节中,无数个细节构成了教育的完整价值链,链接着人的拔节成长。细节,必须成为校长管理的敏感触角;细节,必须纳入校长的视线和心灵。
1.校长管理宜精细不宜粗放。精细与粗放,一对反义词,两种品质和风格,如是人性特征也无可厚非,如是学校组织管理、团队建设,我们倾向于精细管理。为什么?孩子的成长如庄稼的生长,教师的教育如园丁的作业,对此的管理,不精耕细作、不精打细算难有收成。试想,粗线条、粗放式的管理,也许会别有一番境况,但我们不敢预料作为学校教育主要对象的孩子,在这种管理下会长成什么状态。毕竟,学校作为专业育人之地,事关人的成长成事,一丝一毫不能大意,一点一滴不能马虎,同时也难以将孩子当做“小白鼠“。也许是性格决定思维,思维决定行动,导致管理的精细与粗放。但对于学校这个特殊的组织,我们坚信管理宜精不宜粗,当然那些看似粗放实质细腻,甚至“别有用心”的管理细节、育人技巧另当别论,这里且不作阐述。
2.校长要抓大事但不能放小节。有人说校长应该出思想、定方向、做大事,小事小节自有人做可以放手,校长管细管小完全没有必要。诚然,我们不否认校长的管理重点应该是学校的宏观决策、办学思路、规划发展。然而,校长首先应该是一个教育工作者,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校长能置那些事关孩子成长、学生发展的“小事”不顾吗?能放那些影响孩子教育、影响教师发展的“小节”不管吗?陶行知说:“本来事业并无大小,大事小做,大成小事;小事大做,则小成大事。”教书育人确是大事,而与育人相关的看似微小的“小事小节”,小中见大,见微知著,不可小看,更不能不管。当然这里的“管”不一定是校长事必躬亲、亲力亲为,但关注关照是必然的。在校长的重视过问下,“小事”亦能被当作“大事”来做,做好了、做细了便是“育人大业”。说到底,育人又哪有什么小事呢?因此,不重视“育人小节”的校长,想必也谋划不了“育人大计”。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教育的伟大价值正蕴藏在这点点滴滴的“小事小节”之中。不管是从办学的层面还是管理的角度来说,校长在抓大事的同时不能放小节。切记,不起眼的小事里面有大宝藏,不经意的小节里面有大文章,这都是育人的可贵资源。
3.校长要关注细节并做到极致。校园细节汇聚成教育生活,细节管理反映出办学层次。每个细节背后都有其独特的教育价值和意义,每个管理行为都将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效应。细节决定成败,不是一句空话。一个真正为孩子成长着想,为教师发展考量的校长,必然不会放过每一个有利于师生的小细节、小事件。比如学生喜好的课间活动器材、可口的饭菜食品、整洁温馨的如厕环境、高低适宜的课桌椅凳、丰富多彩的社团组织等等;比如教师工作环境的美化、业余生活的丰富、个人情绪的释放等等。看似细微,其实要关注。重视这些细节,做好这些“小事”,如能做到极致,那么,看似细微的教育管理细节必将释放出巨大的教育能量,受益的是师生、受惠的是家长,无数个细节的极致必将推动师生及学校健康稳步向前发展。
当下教育现象纷繁复杂,管理创新五花八门,发展步伐大步流星,如此办学节奏下的管理细节,看似细微不起眼,往往离我们渐行渐远。但是如能让师生真正得益,还请校长的管理触角敏感一些,延伸一下,踩一下地面,接一下地气,毕竟,我们行走在大地上。“大事”要抓,“小事”也别放过,因为这也是校长的使命所然。
四、精致:校长必要的超我追求
精致,即精巧细密,乃至极致。往往精致和艺术品联系在一起,精致的作品必然完美理想。校长之于学校,犹如艺术家之于作品,用心经营,技法娴熟,情感注入,追求超越。往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现代校长具备精致思维、形成精致理念、实践精致行为、确立精致追求,是其寻求更高目标、超越自我的一种方式途径,是有作为校长的本质体现。
1.管理的精致决定办学的品位。管理的精致和粗糙往往反映了校长的追求和价值观。一个凡事不怎么讲究、过得去即可的校长想必也不会有什么精致的意识和行动。反之,一个凡事力求完美,刻意讲究的校长,其办学品位、管理层次肯定也不低。精致,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态度,一种取向,一种行动目标,一种理想追求。管理的精致与否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办学的品位高下。精致似乎并无明确标准,但精致的管理必然是相当讲究的管理。比如,校园的环境管理,可以使其绿树成荫、四季花开,也可致其杂草丛生、林木凋敝,管理优劣不言而喻;教学场室的管理,可以是井然有序、规整有加,也可以是杂乱无章、满眼狼藉,管理高下一目了然;校门交通的管理,应该是长幼有序、谦让有礼,也可以是人车混杂、拥堵不堪,管理精粗一窥而知;学生素质的培养管理应当是体系健全、训练有素,也可以是任其自然、随意而为,办学成败不言自明,等等。讲不讲究都在日常行为中,管理事务中。校长管理的讲究必然带动管理团队的讲究,从而引发教师群体的讲究,进而促使学校整个办学层面的讲究。如此,学校的育人工作必将精益求精趋于完美,办学目标的圆满实现也就成为现实,办学品位的不断提升也将顺势而成。
2.管理的精致注定办学的超越。精致的管理往往追求理想完美的成效,以最少最佳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换取最大限度的产出和回报。管理的精致必然以精细为基础,历经“精细―精简―精致”的轨迹,精到极致,精到完胜,而不仅仅是细致。管理的精致必须以“精”为核,讲究精心、精密、精炼、精巧,力求有效而不费力。比如制度并非越多越好,而是讲究执行和实效;比如教育教学活动并非越多越好,而是讲究教育性和整合性;比如管理措施并非越细越好,而是讲究繁简适度;比如对教师的工作要求并非是单一的高要求就好,而需循序渐进、分层提升。概言之,管理的精致必须以人为本,以“效”为上,实现从条线走向整体、从常规走向改革、从静态走向动态的大变革,同时辅以灵活的调控和多样的实践。现实中的考虑细、规定细、制度多、执行烦,可能是出于校长的良苦用心,但未必能达到管理的精致,甚至会异化成前行的阻力及上升的顶板,乃至带来负面的作用和消极的影响。精致的管理讲究精益求精。精益求精是一种突破,是一个不断提出目标不断实现增值的过程;精益求精是一种创新,是一个对原有管理和组织不断改进不断优化的过程;精益求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没有终点的方向,是一种高达的境界。试想,如能达到如此境界,那么不管对于校长的个人职业生涯抑或学校的发展态势,都将带来质的飞越,最可贵的还是对自我的超越。如此,最终受益的还是师生和社会。“凡事讲究精致”希望能成为校长管理的一种本能思维、执著信念和坚实行动。
时代在发展,分工在精细,教育要进步,办学要有效,必然要求校长有精致的“头脑”和精致的行动,要有超我的追求和超我的目标。否则,很难成为专业化程度很高的职业校长。毕竟,教育是个特别的行业,学校是个特殊的地方。
当下,做校长不易,做优秀校长更不易,做教育家型的校长尤是一种梦想。办学校、做教育需要情怀和理想,更需要意志和操守。仰望星空还需脚踏实地,低头拉车也需抬头看路,这就要求校长在肯干、实干的同时学会巧干,毕竟,我们生活在这个大环境与大时代。
篇7
关键词:学校;管理;校本;校长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校管理工作也要顺应时展,与时俱进,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立足学校的长远发展,结合学校的实际,探索、研究适合本校的校本管理途径。
一、对校本管理的理解
学校的管理离不开校本管理。何谓“校本管理”?顾名思义,就是结合实际建立规章制度进行学校管理。“校本管理”有着丰富多彩的内涵。从学术层面看,它是一种从“外控式管理”转向“内控式管理”的西方教育管理哲学的再现;从操作层面看,它是一种“权力下移,自主发展”的管理模式或方法。对一所学校而言,“校本管理”就是在市、县或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宏观决策引领下,学校因地制宜去处理和落实一些具体问题,而不是刻意地去创造什么新的管理机制。如学校各部门的微观管理、资源配置中的细节打造、改善学校管理流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等,都属校本管理的内容之列。
二、校本管理的具体要求
1.科学管理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教育。学校管理更是涉及面广、错综复杂,难于管理。因此,校本管理制度必须是符合国家的教育法规和行政指令。需要刚性执行的政策,就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一些具有弹性或松动性的文件精神,就应该根据校本实际,灵活安排。有些校本管理中的制度或规定,并不可能找到具体的政策条文。这就是校本管理中的创新。但必须强调:这些制度或规定,必须以上级相关文件为依据, 不能超越有关文件规定的精神范围。只有这样,我们的校本管理制度才可能是科学的、规范的,才可能是行之有效的。
2.创新理念
管理制度是死的,具有一定的机械性,但管理的过程是活的,具有相当的变动性。就“管”而言,及到很多的“事”,但“事”中有人。所以,管理的实质是“人”。如果光靠科学规范地执行管理制度,往往会陷入僵化。这就需要管理者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正确地认识与合理地调配各种管理资源,及时地发现与艺术地调整管理过程中的偏差,全面总结管理经验,客观分析管理失误,运用创新理念,做到智慧引领、智慧推进、智慧评价;同时,还必须注重科学规范与人文滋养相结合,注重被管理者对管理制度的认同,甚至,强调将管理制度更多地内化为被管理者的内在需求。如在教师管理方面,应坚持以“以师为本”,不断探索“激励教师责任意识,促进教师成就自身价值,保障教师合法权益”的三位一体的师资队伍管理机制。让学校管理成员清楚地知道:每一项管理工作,都必须蕴含智慧元素,都必须以智慧眼光去审视管理中每一个流程,以便激励自己,焕发出更高的工作积极性.。
3.精细精致
学校管理和耕田一样,也要“精耕细作”。只有融入智慧的精细管理,才有可能达到精致的管理深度、宽度和高度。精致的依据是科学,精致的基础是精细,精致的支柱是智慧,精致的形态是高雅。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应着力打造学校的主流文化,在制度建设上,应着力完善一套校本管理细则;在学生管理上,应坚持以“以生为本”,注重对学生的心灵体贴,体质关注,主体尊重,生命关爱;,坚持以“体验”代替“说教”,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得到锻炼;用“感化”代替“管制”,让学生在悄然无痕的教育熏陶中得到智慧的启迪。
三、发挥的校长职责,促进校本管理
1.加强学习,不断充电
校长管理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一所学校的校本管理水平的高与低。校本管理的水平如何,取决于校长的学习态度及管理思想与管理行为的素质高低。所谓“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说的就是校长的管理理念与管理行为对改变学校现状、促进学校发展、明晰办学方向、形成办学特色、取得社会评价、得到群众认可等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校长的素质高低,体现在如下多个方面。诸如:学识是否渊博、理念是否先进、能力是否高超、人格是否具有魅力、能否因校制宜地分析判断问题、履行管理职责、进行管理创新、激励创新精神;能否挖掘多方资源、协调社会各种力量形成教育合力、调动全体教职员工工作积极性、建设和谐平安校园等。因此,作为校长,应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学习,努力用如上的一些条件来鞭策自己,力争让自己成为一个高素质的校长、高水平的学校管理人员。
2.放下架子,融洽关系
校长是学校领导集体中的班长。首先,要摒弃居高临下的姿态,附下身子,平易近人,处理好与其它领导群体之间的关系,如与党支书、副校长、工会主席、政教主任、教务主任、总务主任、科研主任、共青团书记等之间的关系,团结他们,齐心协力,对学校各项工作,全面齐抓共管;处理好与教师群体的关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全面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处理好与学生群体的关系,做到管教管导,教书育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处理好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举办家长学校,加强交流沟通,形成教育合力;处理好和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创设优良的育人环境,营造平安和谐校园。
3.以身作则,当好班长
校长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团结行政一班人,朝着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努力奋斗、同舟共济、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共同依存、协调成长,形成一个言行默契、情感深厚、色彩和谐的优秀团队。而其中的每个成员,都要严格筛选,有一定的特长或优势,要任人为贤,不能任人为亲。要有“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荣辱感。
4.文明建设,躬身垂范
篇8
站在现代教育的角度,用批判与继承的思维审视书院积累的教育文化内涵,确有许多精粹的教育思想,如:教育、教学与研究相一体;教育重在讲明理义,躬行实践;教育强调质疑问难;提倡不同学术自由交流;师生以道相交,关系融洽等等。这些书院文化的精粹我们称之为“新书院文化”,它是中国教育的源头活水之一,是可以充分融入现代学校教育文化的。
为此,我们对旧书院文化的批判重构之后形成“新书院文化”的要点为:一是将书院的教育、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具有既是教育机构,又是学术研究机构的特色,融入当下办学以科研兴校、造就研究型校长、研究型教师,并确定探究型的学习方式要求的实践之中。二是书院教育注重讲明理义、躬行实践的传统,转化为今日教育重德育先导、重躬行实际的方向。三是书院的教学方法采取个人自学、集众讲解与质疑问难相结合,与现代教育以学生为本、实施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发展可以一脉相通。四是师生以道相交、关系融洽、情感深厚的书院传统,也完全可以融入现代教育之以人为本、师生平等与人际和谐的自由精神。学院允许不同学派互相讲学,学者可往来问学的制度,亦可与当今提倡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勇于创造、敢为人先的时代精神融为一体。我们立足于这样的文化根基,融合现代教育文化的元素,积极寻找“新书院文化”与现代教育的结合点,将“新书院文化”作为学校教育文化的个性特色,提出了“承传书院文化精粹,打造现代精致教育”的办学理念。
一、 构建具有指导力的教育理念文化
我们承传书院文化精粹,构建了学校的校风“博爱、精致、至真”。教育的本源是“博爱”,没有博爱就没有教育,用博爱铸造师魂,用博爱建立友情,用博爱共创和谐;教育的过程要“精致”,让精致成为我们的教育理念,让精致成为我们的管理常态,让精致提升我们的教育品位;教育的目标在“至真”,教育学生求真知、做真人。学校教育最终目标要为奠定学生未来的幸福和谐人生服务。以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朱熹在白鹿洞书院制定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五条教规中提炼出学校的教风“学思并进、教研相融、德行一致”,以此勉励教师做一名学习型、研究型、魅力型教师;从孔子的名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中引申出学校的学风“快乐读书、快乐交友、快乐实践”。
二、 建构“书院式“的校园环境文化
校园环境文化是一种显性的学校文化,环境文化只有在学校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才能体现其真正的内涵与品位;在校园环境中融入学校理念文化元素,才能彰显个性与品质。基于这样的考虑,学校积极推进“书院式”环境文化建设,以此来印证学校的办学理念。如将学校的教学楼分别以书院的思想命名为“厚德楼”“躬行楼”“博学楼”。以与书院相关的素材作为环境布置的内容,精心布置“儿童经典国学”“德育三字经”“书院名人”为系列的走廊文化。借鉴书院教育内容,联系学校教育的特色,设立鉴湖小学“单门独院”的儿童礼乐教育院、诗书教育院等,对学生进行艺术特长教育、国学启蒙教育。在视觉感官上,坚持以书院风格为基调,给人以精致雅气的感受。“书院式”环境的外部表现精致而不失活泼,内容主题系统而不失活力。从而达到以环境文化彰显学校的办学理念,使全体教师能时时铭记学校的办学愿景,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
三、 构建具有生命力的活动文化
承传“百家争鸣、自由交流“的书院文化精粹,学校特设立了“鉴湖大讲堂”,每年11月份学校都要组织教师开展活动,具体涉及教育科研、课堂实践、德育研讨、校本课程等内容,包括了与专家面对面、与作业面对面、与科研面对面、与教育面对面、与好书面对面、与名人面对面等活动系列,以此激活每位教师的教育智慧,让每位教师过一种幸福的充满诗意的教育生活。与此同时,也组织学生开展“鉴湖小讲堂”活动,让学生“爱学校,讲一讲鉴湖文化”“爱人生,讲一讲立身立业”,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为了弘扬“自主成才、自为人生”的书院育人思想精粹,为更好地激励每一位学生成为精良人才,学校还要举行“小院士”评比,制定评比的具体条例,每年“六一”节都要举行隆重的表彰,对一些素质特长优异的学生给予最高的荣誉,让学生在激励中成功,在成功中成才。
学校文化只有以前沿性的课堂教学理念与特色性的校本课程做支撑才有生命力。我们以“走进新书院”的系列活动为依托,构建了校本课程体系。这是学校发展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和表征,它呈现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显示了学校文化的内涵和品质,体现了学校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哲学。优化课程能有效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达到培养精良人才的目的。学校组织编印了《德育三字经》《走进书院名人》《儿童经典国学》三个内容系列的校本教材,作为学校校本课程教学内容之一。对校本课程实行规范化管理,切实提高校本课程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
四、 构建自我教育的“自为人生”德育文化
传承“关注社会,德行一致”的书院德育的精粹,我们开展“立社会志,做自为人”为主要思想的“自我教育”,要求学生行为自律、管理自治、活动自主、精神自强,培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自主发展,创新有为”的“鉴小”学子。
为此,我们进一步提升全体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加强班主任培训,通过班主任成功教育分享会,促进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打造智慧型班主任团队。建立班主任导师工作室,发挥德育骨干引领、辐射和孵化作用。
为进一步彰显“自为人生——德育系列化活动”的品牌效应,我们通过拓展和细化其中的关键内容,从而突显自为人生所具有的规范要求。在习惯养成上,深化“德育三字经”的教育活动,将行为规范教育细化为规则到位、意识到位、落实到位。同时通过系列化的“自为人生”讲堂活动,促进学生全人格与好习惯的养成。
学校还深化校园文化建设。结合重大节庆日、传统节日和重要仪式的文化内涵,突出校园文化活动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整合小海燕摄影俱乐部、明珠合唱团、金色童年管乐队、太阳花美术工作室、小孔雀舞蹈队等十余个红领巾精品社团,让孩子们在参与过程中能自由发挥特长,让具有个性特长的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五、 构建“先学后导、探究实践”的课堂文化
新书院文化的教学思想精粹主要体现在教学与研究相结合、躬行实践、强调自学,开展探究与活动,提倡交流与宽容、师生沟通有道等方面,它在课堂文化方面倡导的是:教学要树立“实践第一,认识第二”的理念,学生自学为主,先学后教,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质疑问难,营造“尊师爱生,以道相交,互尊互爱”的教学氛围,从而培养研究型教师、探究型学生。我们积极汲取书院的教学思想精华,做好与现代课堂教学的无痕对接,进行了“先学后导、探究实践”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所谓“学”即把课堂变为学堂,要求学生先学、自学。首先是先学,我们传统的教学思路是先教后学,这不符合实践第一的要求。所谓先学就是要把预习引进课堂,造成教学的现场生成,学生先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才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真正资源,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有目标、有方向。我们相信,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学生好奇、好问、好玩,具有天生的学习潜能,提倡学生自学就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
所谓“导”就是引导、指导。教师的教学要做到“引而不发”,千万不要包办,引导就是导而不包。凡是学生能做的,都让学生做,教师绝不代劳。“指导”即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有疑难而不能解决时,老师就要指导。只有学生遇到困难,自己不能解决时,教师才去指点。
篇9
【关键词】新课程 管理 实践
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推进,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也必然面临着深刻的变革。作为学校的管理者特别是校长必须正确认识新课程给学校管理带来的巨大变化,并通过管理创新来适应新的变化,确立新的学校管理观。如何通过科学精致的管理来保证新课程顺利实施,促进教师学生健康发展,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应是学校发展永恒的课题。近年来,在落实新课程中,我校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上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和深入的实践,今天借《呼伦贝尔教育》这一平台,我将我校的一些做法和思考与各位同仁交流汇报如下,希望能抛砖引玉,有更多管理者把自己的好想法、好做法公布出来,供大家学习借鉴。
一、 教师管理人文化
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教师是育人的人,在新课程“以人为本”理念下,教师的管理就是“以教师为本”。即以教师的成长、发展为本,尊重教师的意愿,尊重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规律,使教师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展现,提高教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1、规范制度
围绕新课程的实施,近年来,学校在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进行了广泛而富有创造性的探索实践。先后制定了《教师专业发展五年规划》、《青年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教师工作规范》、《教学精致化管理方案》、《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制度》、《微型课题研究和管理制度》等各类规章制度,科学操作、规范管理,为建设一支爱岗敬业、团结奉献的管理、教育、教学、科研队伍提供了制度保证。
2、科研引领
2003年起,学校先后承担完成了国家和自治区的多个科研课题。2010年末开始,承担教育部“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梯队建设研究》,2011年,承担国家级“十二五”德育科研课题《中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及策略研究》和呼伦贝尔市“十二五”课题《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承担各级科研课题同时,为更好的落实新课程,学校结合实际确立了“有效教学微型课题研究”校本课题,本着“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 成长即成果”的科研理念,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微型课题研究,追求“有效教学”、“高效课堂”,强化教学有效性,实现教学的效益和效率最大化。将教育科研与教师专业化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把教育教学工作、教学研究、科学研究融为一体。每周安排固定时间以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以常规教学为依托,教研活动为载体,把教师专业化发展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通过“备、讲、批、辅、考、析”各教学环节的精致化管理,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学期初,制订可行的教研计划;学期中,落实活动内容,修正研究方向和策略;学期末,任课教师、班主任、备课组、年级部、教务科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全面的分析、反思、总结。最终把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拟定成课题或专题,开展专项研究。2011年学校被自治区教育厅教研室确定为教育科研样板校。
3、培训提高
2004年正式启动的“青蓝工程”, 确立了“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地区名师”四级培训体系,为青年教师成长搭台铺路。至2010年,共培训了合格教师114名,骨干教师35名,合格班主任20名。组建高考研究、学科竞赛辅导、班主任培训、学科教师培训等四支队伍,鼓励教师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理念、模式和方法,形成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
根据教师和学校发展实际,每学期都以讲座、报告、会议、座谈等形式进行各级各类的专业培训,开展优质课评比、教师基本功比赛、论文教案评比等活动,组织名师示范课、教研成果汇报课、校内青年教师验收课、会诊课、研究课等,举办论文评比、优秀教案展示,促进教师自我反思、自我校正、自我完善,最终实现自我发展。学校规定所有参加上级学会组织的教学基本功比赛和优质课评比的选手均由参加教研组比赛、学校比赛获胜选手中推荐参加,实现科学选拔,从而使全体教师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并努力争取好的成绩。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开拓教师参与学习、培训、学术交流的渠道。近两年来学校每年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超过300人次,外出培训的人员回到学校后对全体教师进行二次培训,达到资源共享,引导教师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际积极反思,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多次接待周边兄弟学校参观、学习、交流、合作,并承担呼伦贝尔市教育研修学院组织的各类教学教研活动,被呼伦贝尔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确定为校本培训样板校。
二、 教学管理精致化
教学管理的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2006年学校开始实施精致化管理,本着“着眼全局、跟踪全程、关注全员”的三全质量观,制定规范流程图,将整个教学过程量化、细化,责任明确到每一个人,每一节课,加强对各个教学环节的检查监控。
篇10
2014年8月,笔者调任至新建的国办园――杭锦后旗第一幼儿园(以下简称“一幼”)工作。新园初立,如何引领幼儿园稳步快速发展?是我们全体教师共同思考的问题。鉴于此,我们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推进园所文化建设,打造幼儿园文化力,提升竞争力。坚持文化立园,文化育人,以文化人,以文聚心,以文化力,以此助推幼儿园发展。幼儿园把“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定位为园所精神。一幼的办园宗旨是“为幼儿提供最科学的教育,为家长提供最贴心的服务,为教师提供最佳的成长空间。规范办园、精细办园、特色办园,把一幼建设成为河套地区的高品质幼儿园”。在“文化育人”的园所氛围中,师幼由行为的规范,逐渐内化为无意识的自觉与自然,使幼儿园呈现出一幅幅独具特色、富有活力的文化画卷。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在以“精致管理”为核心的特色管理文化理念指引下,我们构建了“和乐教育”为标识的一幼园所文化,形成了“环境文化、管理文化、活动文化、行为文化”四大文化体系。
环境文化篇――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一幼的显性文化尽显“自然、多能、温馨、互动、和谐”的特征。走进园内,姹紫嫣红的月季,四季常绿的桧柏,品种丰富的果树,富有趣味的养殖区,各具特色的种植区,配以憨态可掬、深受孩子们欢迎的十多种卡通雕塑,既是美丽的花园,又是孩子们的开心乐园。
进入“笑脸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微笑的“太阳花”造型和“阳光宝贝”们绽放的笑脸。韵味深长的成长树、琳琅满目的师幼作品等体现了一幼“和乐”“精致”的文化特征。廊道文化主题鲜明:一层 “我与自然”,引领幼儿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美;二层“我与艺术”,幼儿大量的“姓名画”“剪影画”“联想画”“葫芦彩绘”“衍纸”“脸谱”等作品,让我们看到每个孩子都具有成为艺术家的潜能;三层“我与梦想”“小小宇航员”“宝贝你真棒”等主题设计体现了“追梦――筑梦”的文化基调。廊道内还设有如“我长高了”“班级最宝贝”“家园互动栏”“主题墙”“作品墙”“班级艺术秀”等具有展示互动功能的班级特色展示区。
进入班级,老师们为幼儿创设了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及内容丰富、材料充足的活动区,营造了“自主乐学、合作分享、彰显个性”的班级文化氛围。
管理文化篇――流程监控 至精至细
一幼以“和乐教育”为文化之源,力求实现“快乐共享、文化共生、生命共长”的教育理想,努力构建成熟而完善的管理体系。一幼的园务管理,是以“六精”为核心的“精致管理”模式,即目标精准、服务精心、管理精细、合作精诚、成果精美、教师精英。在管理中,坚持以爱为源和以细为要。
“爱人者,人恒爱之”。以“爱心”为特征的管理文化是一种新型的、更高级的管理形态。幼儿园管理在细微之处彰显爱心,管理者树立精致管理意识,坚持从细节做起,切实考虑教师和孩子的要求,丰富完善制度体系,最终实现管理的高品质和高效率。一幼推行“部门负责制”下的“主体工作负责制”,保教处、保育处、总务处、餐饮部主体责任明确,各负其责。园内推进信息化管理,建立了部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要求各部门每周至少进行一次专项突击检查,周总结要细致到位,公正而有力度;每周五出“周安排”,列任务清单。从而强化“抓计划、抓安排、抓检查、抓落实、抓整改”,提升了执行力和工作效率。
活动文化篇――发现兴趣 多元发展
幼儿园着眼幼儿身心需求和兴趣点,通过知行活动的实施、兴趣活动的实践、园本特色活动的开展构建起以幼儿“快乐地玩,大胆地说,探索地做”为主体的多元活动文化体系。
知行活动。生活即教育。根据《幼儿一日活动常规细则》,分阶段提出活动目标,在活动细节中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例如,利用入园和离园活动对幼儿进行礼貌教育;利用喝水、入厕活动对幼儿进行规则教育;利用户外活动对幼儿进行交往教育;利用区域活动对幼儿进行合作教育;利用优雅进餐、愉快散步、温馨午睡等对幼儿进行习惯教育等。
兴趣活动。舞蹈、体能、创意美术、科学发现、绘本阅读等为全园幼儿开设的兴趣活动,培养阅读、科学、艺术兴趣,使游戏与活动互生互长,幼儿综合素养在活动过程中得到发展。主持、奥尔夫乐器、电子琴、歌唱、剪纸、泥塑、棋类、插塑、养殖等自主选择活动,满足了幼儿的个性发展需求,这恰如一粒粒珍珠,点缀着幼儿园生活。
园本特色活动。绘本阅读是园本特色活动之一。园内以市级课题《幼儿园绘本阅读教育的实践与研究》的研究为契机,组织教师开发了《一幼宝贝必读绘本》电子读本。每周三的绘本阅读、自制绘本、组织表演、亲子共读等阅读活动营造了浓浓的书香园所氛围。。
行为文化篇――文化共生 生命共长
文化是一种“场”,在这种“场”的影响下,师幼意识浸润,习惯养成,逐渐内化为无意识的自觉行为,久而久之,积淀为一幼特有的行为文化,塑造了鲜明的文化形象。
善学乐教的教师形象。幼儿园用“终身学习”的理念引领教师沉浸书香,购买大量专业书籍,订阅近万元报刊,成立“读书群”,通过读书演讲、读后感评比、教师自主购书读后报销书款等举措,使“读书―学习―反思”成为教师的习惯。强化“每个孩子都是我们的宝贝”的服务理念,让家长感受到教师的真爱与奉献。园内多层面开展一课三研、全园教研、年段教研、社团式专业成长、晨会专业展示等教师研训。每月组织教师专业技能提升活动,用简笔画、书法、弹唱、韵律操、演讲、讲故事比赛等以赛促练的形式推动提升。采取外出培训、园本培训、导师培训、“菜单式”培训、参培者归来培训等多种方式为教师“充电”。启动名师评聘机制,逐步形成“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园级名师”的教师专业发展梯队。
开朗活泼的幼儿形象。园内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全员参与的诸如“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宝贝故事秀、泥塑大赛、插塑创意赛、跳K拍球小达人、自理能力比赛、小公民公益体验活动、节奏乐展示、节日画展、舞林盛会”等活动。班内结合节日主题,每两周至少组织一次“爱满重阳、教师节献礼、安全伴我行、种植小能手、爱心义卖、端午粽飘香”等“节日+”幼儿活动。多元的活动给幼儿更多的锻炼展示空间,尽享童年生活的乐趣。
明理重教的家长形象。幼儿园不断搭建家园之间平等合作、共育提升的平台。及时与家长沟通孩子的发展情况,充分发挥家委会作用,对幼儿园管理、保教起到监督、促进作用。幼儿园根据家长的需求开设专题家长讲座、培训等,建立教育合作伙伴关系,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家庭原创摄影大赛、圣诞喜乐会、亲子运动会、亲子服饰秀、亲子迎新年游园活动”等活动让家长更加支持园所,参与家园共育。
- 上一篇:保护视力的食疗方法
- 下一篇:文化与文化资源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