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新趋势范文

时间:2023-11-30 17:45: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发展新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技发展新趋势

篇1

【关键字】机车车辆技术;线路、隧道、桥梁工程技术

1 铁道运输业科技发展的必要性

面对中国13亿人口的旅客运输市场,铁路、公路、民航客运竞争越来越激烈,根据中国铁路客运的现状分析,铁路客运要实现增运增收,必须发展稳定中长途客运市场,积极开发短途客运市场。而铁路运输的竞争对手首先是公路运输,其次是航空运输。因此,铁路要想稳固和开拓市场,保持所处战略集团中的领先地位,必须坚持改革的方向,开放市场,引进竞争,充分发挥产业的吸引力,开发新的运输产品,提供比公路、民航运输更高的顾客认可价值。为了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货主和旅客安全、准确、快速、方便、舒适的要求,各国铁路客运发展的共同趋势是高速、大密度,扩编或采用双层客车。在货物运输方面,集中化、单元化和大宗货物运输重载化是各国铁路发展的共同趋势。

2 运载工具应用工程学科―机车车辆技术

2.1 高速列车技术

速度是机车车辆技术发展的一个综合指标。到2012年,我国高速铁路总里程将达到1.3万公里以上,其中350公里高速铁路达到8000公里左右,京哈、京沪、京广等主要干线通道将开通运营,“四纵四横”的高速铁路网初具规模。自2007年国产高速列车投入运营,特别是京津城际、武广、郑西、东南沿海等高速铁路陆续开通运营后,高速铁路这一现代化的交通方式已被普遍接受,并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与百姓对高速列车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铁路全面推进“走出去”战略,已取得重大进展,已有十几个国家明确提出与我国在高速铁路技术与装备领域开展合作意向。当今世界正迎来高速铁路新一轮发展,德、日、法等高速列车原创国的创新一刻也未停步。

2.2 重载列车技术

重载运输是国际上公认的铁路运输尖端技术之一,代表着铁路货物运输领域的先进生产力。20世纪20年代,重载铁路在美国首次出现。当时,美国东部的煤矿与铁路合作组成总重约1万吨的单元列车,将整列车煤炭直接送往发电厂或港口,中途不经过任何编组作业,堪称高效。目前,世界上开展重载运输的国家还不是很多,只有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南非、美国、俄罗斯、巴西等国土幅员辽阔、资源丰富、铁路较为发达、大宗货物运输较多的国家。当然,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重载运输对铁路线路、机车车辆、行车组织等方方面面的要求比较高,一般国家目前还难以达到。尽管国外重载运输起步较早,但要满足大秦铁路这样一种大运量、高密度、快速度的运输需求,我们必须重点发展适合自己国情、路情的重载技术。

3 我国铁路机车车辆技术的最新进展

高速列车是高速铁路的技术核心,是机车车辆现代化的具体载体。如果说高速铁路是现代高新技术的综合集成,则高速列车是机械、电子、材料、计算机、控制等现代技术综合集成的集中体现。

3.1 旅客列车速度不断提高

最高试验速度已经突破300公里/小时。国产“先锋号”动车组和“中华之星”动车组的最高试验速度2002年分别达到292公里/小时和321.5公里/小时。

3.2 旅客列车的种类多样化

由过去单一的集中牵引方式发展为多种形式,包括动力分散型和集中方式的内燃动车组、电力动车组以及各种形式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满足了旅客运输的各种需求。

3.3 货物列车重载技术取得新进展

2002年25吨轴重的大型货车首次在大秦线投入正式运营。以双层集装箱车为代表的专用货车研制取得成功。三种新型的120公里/小时货车转向架研制成功并投入批量生产。

3.4 磁悬浮列车技术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末从德国全面引进常导高速磁悬浮技术,于2002年底建成了上海浦东机场到龙阳路地铁站30公里长的磁悬浮线,并投入试运用。

4 线路、隧道、桥梁工程技术

4.1 线路技术

2002年建成的秦沈客运专线是我国第一条250公里/小时的快速铁路。全长404.651公里,其中231公里地势平坦,地形地貌良好,其基础设施速度目标值为300公里/小时。在线路建设中采用了一系列高新技术、正在建设中的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44公里,最高海拔5072米,海拔高程大于4000米的地段为965公里,为全长的86%,是多年冻土地区。关键技术是冻土地段路基热稳定性。根据格尔木―拉萨段冻土地区的分布特点,研究路基设计采用了三项原则:(1)保护冻土原则:适用于多年冻土年平均地温低于-1℃的区段;(2)控制融化原则:适用于多年冻土年平均地温-0.5~-1℃的区段;(3)破坏冻土原则:适用于多年冻土年平均地温高于-0.5℃的区段,2002年根据上述原则进行设计和施工的路基,都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4.2 隧道技术

正在施工中的兰新复线新乌鞘龄隧道设计长20.4公里,为双孔单线隧道,11‰坡道。由于取消了盘山越岭的展线,铁路比原来缩短了20多公里,最小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等技术标准都有根本的改变,为铁路提速创造了优良的线路条件。隧道掘进设备可分为三类:盾构掘进机、岩石掘进机、顶管掘进机。秦岭隧道是引进直径8.8米TBM敞开式硬岩掘进机。我国近年也自行研制了部分掘进机械,其中直径3.8~6.3米的土压盾构掘进机,国产化率为70%,技术水平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地质预报是隧道施工的依据,超前进行地质预报,可以减少施工的盲目性,特别是确保恶劣地质条件下的施工安全。渝怀铁路是一条山岭铁路,在11公里长的圆梁山隧道施工过程中,采用地质雷达、TSP202探测设备、钻孔法等综合技术,对隧道地质进行超前探测和预报,超前地质预报。

4.3 桥梁技术

秦沈客运专线建设中修建的桥梁,以双线和单线整孔预应力混凝土箱型简支梁为主导梁型,24米为主导梁跨;还采用了装配式双向预应力混凝土T形简支梁、预应力混凝土箱型连续梁、小跨度钢筋混凝土刚构连续梁、钢混结合连续梁等新型桥跨结构。该桥设计方案,是在多次实体梁试验和计算机仿真计算的基础上充实和完善的。在工艺细则指导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构成了我国完整的快速铁路桥梁设计和施工技术。

5 结束语

我国高速列车科研、设计和制造企业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要树立忧患意识,按照“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的要求,全力以赴推进以新一代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以面向世界的眼界和胸怀,坚持以我为主、开放创新,继续发扬“苦干实干拼命干”的精神,推动高速列车技术再创新发展跨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彭丽娟,铁道运输业科技发展的新趋势;2003(6)

[2]程晓卿,孙全欣. 入世过渡期内我国铁路货运的发展趋势[J]. 铁道货运,2003(4):1-3.

篇2

刘向永:王老师您好,的确如您所说,我国自从1982年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以后,历经了多次变革,当前就是又一次信息技术课程的转折期。您有许多关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与思考,并富有特的价值观点,很高兴能有机会与您就信息技术课程发展话题进行深度的对话。

信息技术课程价值

王爱胜:刘博士,您长期研究信息技术课程价值,构建了信息技术课程价值体系,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取向进行过实际的调查分析,先后出版了《信息技术课程价值论》《信息技术课程价值实现的困境与机制》等专著和论文。您为什么会关注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问题并就此开展研究呢?

刘向永:课程价值其实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课程到底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这些就是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追问。我们要认识到价值研究的重要性,所有学科都是高度重视学科核心价值研究的,否则就会如吴正己教授所警告的一样:“对信息科技课程未来地位的迷茫,主要是对课程核心目标没有定见或共识,如果我们这些从事信息科技教育的学者对课程的核心目标都无认知或形成共识,当然会迷茫,最终走向消亡之路将不可避免。”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研究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更深入的研究。那么,是不是信息技术课程只需要研究者关注和研究就够了呢?其实,课程价值关系着教师的教学决策与行为,所以信息技术教师也必须时刻思考所教授内容的价值。例如,我在与一线信息技术教师交流时,会问教师们为什么要在初中教授Flash,许多教师回答不出来,只是因为教材内有这部分内容就去教授而已。正如吴正己教授所说的:“理想的信息科技课程应该回归到教育本质去思考:到底这一门课对学生现在及未来发展有什么帮助?应该教些什么才能让学生终身受用?”对课程价值不明确或者存在理解上的偏差,会导致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行为缺乏明确的指引,甚至导致错误的教学行为。

王爱胜:刘博士,您说得很对,我在教材开发与教学实践过程之中也认识到了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重要性。我也曾经就信息技术课程核心价值有自己的探索。诚如您所讲,我探索的初衷就是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关于板报的制作提出疑问。文字处理为什么以板报为主要形式呢?文字的书写、编辑、传播等原本是人的一项基本能力,板报制作本是一种在电子化时代应被淘汰的形式,但却被广泛拿来教学甚至比赛。为此,我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中曾经通过专栏文章,以探索技术的核心价值去追问课程本身的核心价值在哪里。例如,通过研究,我认识到学操作系统更应关注以“控制面板”为代表的“系统本身的应用与管理”,学文字处理要注重“写作与交流的价值平衡”,学数据技术要形成“从运算到分析的升华”,学动画技术要讲究“从表达效果向过程描述递进”,学多媒体集成要讲究“必要性决定表现力”的体验,学编程要注意“从想法、算法、软件,勾画思维、技能发展路线”等,可以说是从技术核心价值去自发地寻找类似计算思维的一种探索。在此观点支撑下,我所主编的山东省信息技术教材(泰山小学版)很早就关注了真实问题情境的教学,在最新主编的山东省信息技术教材(泰山初中版)中首倡项目学习、微项目教学,以此为平台广泛推进在课程中以技术的价值去真实、主动、有用地学习,更重要的是在学习中通过“科学探究”“技术探索”去研究、实验,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中科学技术原理、应用、创新等的理性学习,夯实课程学习的认知根基,以逐步摆脱课程的虚无主义。但我也观察到,许多教师不同的教学行为背后是他们的课程价值取向不同。由此,我也想进一步请教您,您认为一线信息技术教师在课程价值取向方面,面对的主要差异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差异?

刘向永:关于信息技术教师课程价值取向问题,我曾经访谈过不少信息技术教师,最后发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很多信息技术教师秉持着“什么实用教什么”的价值认知。信息技术教师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信息技术知识与操作,认为操作是学生马上能够学以致用的。有的教师就直接说:“我觉得什么有用,我就给他们讲什么。”“什么实用教什么”的认识是有些短视和不全面的,这过分强调了信息技术的工具价值,而缺乏对学生的发展价值等方面的关注。

我借鉴了国际上通用的课程价值取向量表,从学术理性、认知过程、社会重建、人文主义、科技发展和生态整合等六个取向方面对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了课程价值取向的问卷调查。信息技术教师对社会重建取向认可度最高,但并不排斥其他五种取向,接着是生态整合、认知过程、人文主义取向、科技发展取向、学术理性取向。社会重建取向最高,可见信息技术教师倾向于把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个体进入社会的方法和工具。对学术理性取向认可度最低,是因为相对于数学、物理等学科,信息技术教师认为信息技术课程本身指向操作性技能,并不太具有系统知识性,这显示教师并没有把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门严谨的学术型学科。当然,影响教师课程价值取向的因素有很多,正如刘旭东教授所言:“实施主体对规定课程的价值认识或者理解,不是从文件课程中背诵而得来的,而是受到其对课程本质及其属性认识的影响,也受到其对自身需要的认识和理解的制约,还受到实施主体所处的时代条件和民族文化的影响等。”

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动力分析与趋势

王爱胜:刘博士,从您和您团队细致的调研中,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价值取向及其差异的确是存在的。信息技术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教学范围太广,并且内容时时更新,似乎价值差异很难避免。而无论是从课标、教材还是教学管理,大家却都期待一种更稳定的课程体系出现。例如,目前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的重建与梳理,目的就是想寻找一些更加稳定的内容,在思维方式、生活技能、社会责任、创新意识等方面给出一些框架式、体系化、方向性的定义,更开放地采用不断更新的内容进行填充与补充。当然,这些想解决更多人、更深层的课程价值取向的方式也不都能得到认同。例如,相当多的学派会从自己的视角,要么突出创新行动(如创客)而忽视科学体系,要么突出考试评价(如教研)而忽视非标准化的包容,甚至有些也会突出思维能力(如编程大赛)而忽视实践应用等。这其中的原因,很多并非由经济、师资等客观原因造成的,而是由招生、比赛、特色学校、学派竞争甚至商家利益驱动有目标性地片面强调某一价值取向。这些问题的解决任重而道远,尤其是建设纯粹面向学生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还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在动态、变化、充满挑战和机遇的社会变革里,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一种生存常态。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信息技术课程不可能一成不变,即使在某一历史时刻看起来很完善,但是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不再完善。当前,我国信息技术课程正处在发展的十字路口,繁琐操作训练式课程内容难以满足当前社会以及个人的发展要求,信息技术课程亟待发展变革。刘博士,您对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深层问题有很多的见解。所以,请您对促进当前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动力体系进行剖析。

刘向永:王老师,您所说的关于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话题,我的博士生导师董玉琦教授在2008年就申请了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研究”,我本人有幸参与到董老师的课题研究中。董老师团队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在他的著作《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研究导论》中看到。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其实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但是能够研究发展机制从而预测发展趋势是我们努力在做的。

根据原理,任何事物发展的原因都不外乎从事物的外部系统和内在体系两个方面来探寻。根据动力理论,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动力可以分为外源动力与内源动力。2016年5月,我在江苏省委党校学习期间认真研读了的重要讲话读本。其中,总书记曾用的一句话“知其事而不度其时则败也”,就是说做事不衡量当时的时势就会失败。基于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而产生的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机会称为外源动力,主要表现为社会发展、技术发展以及学生发展等。当然,信息技术课程并不是被动地等着被改变,其自身也在主拥氐魇砸约笆视ΑN医来自信息技术课程自身实践与认识的深化称为内源动力。随着研究与实践的深入发展,人们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以及理解更加深入,从而激发了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活力,促进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与变革。特别是国内许多实践者的成长和实践,推动了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步伐。例如,您在山东所做的实践,就凸显了关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深度思考与超前实践。

王爱胜:刘博士,您从内外两个角度对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趋势及动力的分析,让我豁然开朗。困扰我们很多人的一系列问题,由此找到了根源,也明确了奋斗的方向。尤其是,我对您对学术界重提“计算机科学”的概念非常受益。毕竟信息技术是基于信息科技领域的课程,对比物理、化学、生物学科是基于科学技术的课程,我们明白了目前课程体系以及未来课程体系中应重视的方向就是科学技术。说到科学技术,第一个内涵就是科学,最基本的方向就在于科学要研究理论、原理、道理、方法,不论是计算思维、计算机原理,还是网络技术原理等都是基于底层的构造、运行的科学知识,由此打好基础并为将来进行原理的应用、创造等更高层次的发展提供保障。第二个内涵是技术,我们在上一轮课程建设中虽然也注意到科学,但更多比例的技术占据了主流,而技术又不是从技术的价值、规律、应用、创造的多维结合立体发展的,而主要是面对应用操作训练或任务完成,层次非常浅,这就导致课程发展的动力不足,甚至带来了阻力。可见,我们能否抛开越来越盲化且操作的技术应用,走向科学引领、原理打底、技术创新的新路上去,就要看我们新一轮改革的力度了。刘博士,信息技术课程发展自然需要关注国际最新动态,您一直在跟踪研究英国等国家和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能给我们介绍一下相关国家的最新动态及启示吗?

刘向永:我想可以主要从国际经验和本土行动两个路径开展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研究。学习外国经验并非盲目照搬外国的经验和模式,而必须结合国情。我长期跟踪关注英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动态,英国从ICT 到Computing的课程变革对我国具有较强的启示意义。英国信息技术课程变革是从民间批判反思开始的,经历学术组织研究之后,再到官方政策改变。虽然不能确信英国变革之路就是正确的,但英国的中小学Computing课程变革给我们来很大的启发,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研究者也应及早解决课程价值取向技能化、过分强调实用性的问题。因为,信息技术实用技能过于简单,学生不需要在学校中就可以学到,当任何学科教师都可以来教信息技术课程的时候,信息技术课程的必要性就会受到强烈的质疑,这样的话,信息技术课程就非常有可能从正式课程中消失。因此,从英国的信息技术课程变革的经验来看,在学术与实用价值取向的平衡上,我们应该未雨绸缪,超越单纯的技能化实用取向,重新思考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目标在哪里。

关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王爱胜:新一轮课标修订稿正喷薄欲出,当它的光芒照耀信息技术课程的前沿阵地之时,我们是否会胜券在握?通过阅读新的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刘博士对它的理念定位、课程体系、内容结构、评价机制等有些怎样的认识?

篇3

关键词: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未来发展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信息技术的革命,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在这一阶段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也成为了推动一个国家进步发展的重要因素。这种技术虽然是一种新兴技术,但是却已经成为了决定未来走向的一大重要推动力。对于这种技术,它的概念较为宽泛,据专家学者的定义,它包括了电子科学技术,规模型集成电路,信息工程,通信互联网等技术。所以,中国应该紧随时代的步伐,大力发展这一新兴技术,但也因为时间较短,全世界在这一技术的应用上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一、在应用中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存在问题

电子科学技术由于是一门新兴技术,起步较晚,因此,在当代和未来,包括中国乃至整个世界在其应用上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但主要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由于起步较早,利用其先进的技术仍然占据着优势和主导地位。关键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1、人才培养问题

人才问题可以与教育问题划分为一类,由于整体起步较晚,虽然在各大院校都开设了与这一技术所相关的专业,这些院校所培养的人才大多只能从事较为低端的技术工作。而众所周知的是,电子信息科学技术需要不断进行开拓创新,这直接导致了院校中所培养的人才不能与相关技术发展实际需要相结合。这一问题较多地存在在发展中国家。因此,发展中国家必须向发达国家吸取经验,大力创新,培养高端的技术人才。

2、产业环境问题

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市场竞争主要由市场经济这一只看不见的手所进行调节,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代表着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受到巨大利益的驱动,大量的资本和社会资源都投入到这一新兴行业的发展,这直接导致了不正当竞争的产生,也对这一行业的发展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第二,相关的法律法规仍然较为不健全,尤其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一种新兴行业的发展必然伴随着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完善,缺少了它们的保驾护航,这种行业的发展必然困难重重。

二、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在未来的发展

1、物联网技术的发展

物联网又称为传感网,它的用途广泛,可用于教育、交通、生产等各个领域。随着物联网的逐步实现和发展,许多科幻电影中的场景得以实现,例如,借助一个遥控器,出行在外的人就可以控制家中的电器,环境等。因此人们的生活水平将得到巨大提高。在未来物联网将得到大规模普及,新的产业即将诞生,将会推动各个行业的更新换代。可以说,物联网技术是未来的焦点。

2、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

人工智能一直是社会的热点问题,它不仅关乎着科技,也与道德与伦理有着一定关联。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要求逐渐提高,人工智能也必然会走进千家万户,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目前,人工智能虽然已经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但依旧存在着许多技术瓶颈需要突破。计算机技术虽然发展较快,但如何实现人工智能仍然是一个难题,需要软件硬件的技术突破。近年来,我们已经享受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带来的生活变化。智能手机,无人驾驶技术说明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在未来我们仍然任重而道远。

3、自主研发与集体合作研发相结合

集体合作研发是一种传统的研发方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进行合作开发新技术。但不可否认的是,发达国家在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上占据着主导地位,仍然掌握着核心技术。为了保持其优势,西方发达国家采取技术封锁的政策,在合作中也有所保留。而任何一种技术的发展又需要不断地进行开拓创新,因此,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投入人力物力并大力推动技术的自主研发是十分必要的。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利用好自身的优势,推动自主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科技强国,掌握主动权,在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中占据主导地位,取得更大的利益。坚持自主研发,同时与其他国家保持良好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才是保障发展的正确道路。由此可见,在未来自主研发与合作研发将会成为一种新兴趋势,推动着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在未来的发展。

4、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

互联网将更进一步普及到全世界各个角落,wifi实现全球覆盖。同时,网络速度和所能提供的服务进一步升级。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将得到广泛普及,无线传输将真正成为主流,互联网终端设备也将经历革命性的发展。互联网与现实将结合得更加紧密,两者互补,将极大便利人们的生活。

三、结束语

当代与未来社会是一个充满变革的社会,其中也蕴含着发展与进步的机遇和挑战。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毫无疑问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新的动力源泉,它的飞速发展将会带动其他领域的变革。而我们所要做的又是顺应时展的潮流,推动这一新兴技术的发展,抓住机遇并迎接挑战。在本文中,笔者分析了现在和未来这种技术所以仍然存在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预见了其在未来发展的趋势,希望能为这一技术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童琛博.浅析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在未来的发展[J].电子世界,2016,(20):23+31.

[2]张寿玲.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未来发展刍议[J].科技展望,2016,(29):5.

篇4

Abstract: The land area of the central city is small.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it gradually formed "the central city incubati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round four districts" mode. The article ha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s it mainly summarizes the methods of develop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terprises in recent years in center of Tianjin.

关键词: 中心城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启示

Key words: City Center;small and mediun sized enterprises;innovation enlightenment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1-0001-03

0 引言

2010年9月19日,天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动员大会,这是天津经过认真调研、深思熟虑,面向“十二五”天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指拥有一定科技人员,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专有技术或先进知识,通过科技投入开展创新活动,提品或服务的中小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是指年销售收入在1亿元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技术和产品,在行业内居于全国前列,具有较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代表着中小企业发展方向,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力量。截至2011年12月31日,天津市经市科委认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共达到21763家,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科技小巨人企业达到1063家,科技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小巨人“顶天立地”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其中,天津中心城区作为天津市的核心经济区域,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

中心城区主要包括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河北区、红桥区等六个城区,2011年GDP总量约占全市三分之一,六区区级财政收入总额达到了166亿元,是2006年的2.864倍,为更多财政向科技等产业倾斜提供了充足保障。虽然中心城区土地面积狭小,但地理位置优越,商贸商业发达,所以在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创新经验和着法,现分析如下:

1 探索飞地模式,探索突破科技成果产业化空间的瓶颈

中心城区最大的比较优势源于土地,而最大的瓶颈依然是土地。因为地理位置优越,所以商贸商业繁荣,写字楼林立,服务业发达,土地寸土寸金,十分稀缺。也因为土地面积小,土地使用价值高昂,所以在发展科技产业的时候遇到了最大瓶颈也是土地。中心城区孵化,环城四区转化,已成为一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典型发展路径与模式,这其中固然有创新研发小试、中试等内在科研规律对产业化空间的动力驱使,但更多的还是企业对生产制造成本核算的客观考量。

在现行行政区划体系下,为了突破土地资源瓶颈,中心城区已经做出了一些有益探索与实践,红桥区就开了个好头。2010年4月28日,红桥区政府与山东省德州市政府联合成立了红云高新区领导小组和红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决定采取“政区合一”的行政管理体制,下设“七局一办”,由红桥区和红云高新区管委会共同负责高新区的规划、建设、运营和发展等事宜。双方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进行会晤,并提出创新性的利益分成机制,红桥区与庆云县共同开展招商引资,通过招商落户高新区的企业所形成的税收双方进行分成,实现互融互惠、合作共赢。

红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我国北方首个异地联合开发区,是天津市与山东省发展飞地经济的有益尝试,也是对环渤海区域产业相互配套、功能相互衔接进行的大胆探索。

河东区与宁河县也探索性地开展了尝试。2010年9月,河东区与宁河县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决定建立东宁高科技产业园和科技小巨人产业基地。该产业园座落在宁河县现代产业园内,面积2平方公里(3000亩),总建筑面积140万平方米,工业厂房面积126万平方米,公共配套面积14万平方米,分为电子信息产业区、软件开发产业区、环保技术产业区、生物技术产业区、新能源新材料技术产业区、其他产业区和公共配套区7个功能区。

2 老旧厂房楼宇盘活改造,为科技载体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中心城区以前很多区域是天津市老工业企业聚集地,随着工业战略东移计划的实施,许多工业企业外迁,大量工业旧厂房闲置,面临改造提升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在这个大背景下,很多城区大力实施筑巢引凤、腾笼换鸟的战略,利用厂房迁移后的空闲场地新建一批科技楼宇;对老工业区、闲置废旧厂房投资改造,提升一批标志性载体;对不适合城区产业定位的通过政策引导更新转变,想法设法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发展空间。

和平区鞍山道科技金融大厦前身是天津警备区招待所,2012年和平区采取政企合作模式,引导社会企业家投资2500多万元进行装修改造,提供创业风险投资、银行信贷、科技保险、科技担保、金融产品推介、企业上市等一站式咨询、代办服务,重点打造路演推介服务平台、企业项目信息资源库、投融资服务平台、专业中介服务平台、交流培训平台、行业发展平台等。截至2012年6月底,已签约入驻科技总部、金融机构20多家。

河北区绿领产业园前身是天津纺织机械厂厂房。该厂始建于1946年,随着本市工业布局调整,纺机厂外迁建厂,6.1万平方米厂房被闲置出来。2011年初,经河北区政府批准,绿领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与天津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整体租赁闲置资源,用于建设创新创业载体,利用老厂房发展新产业。通过创意策划、腾笼换鸟,对老厂房进行整修改造后,载体面积增加到10万平方米,成为新型都市产业和创意产业的标志性园区。截至2011年底,园区已聚集6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绿色照明、新型能源、创意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取代了传统仓储物流和加工业,产业结构、从业人员、产值税收的层级均得以显著提升。

河西区陈塘科技企业孵化器原为天津市第二监狱原址,总占地面积15732m2,建筑面积10400m2。2010年12月河西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出资注册成立孵化器管理公司,投入1700万元进行陈塘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软硬件升级改造工程,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房租减免力度,搭建了多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管家式贴身服务”。

3 充分发挥区街优势,推动街域经济与科技产业协作发展

街域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热点和亮点。区街一级地理面小,工商、税务等服务功能全,易于形成文化和服务范围,在发展科技企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2011年以来,河西区尖山街努力为驻街企业服务,解难题,办实事,不断扩大招商引资渠道,进一步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尖山街根据地区实际情况,确定了以发展纳税经济促进街域经济发展,不断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楼宇经济发展,进而带动企业落户尖山地区的工作思路。该街实施了“重点企业优先服务、新兴企业跟踪服务、中小企业大力服务、科技企业贴心服务”的工作举措,2011年一年引进10多家高科技中小型企业。

南开区鼓楼街加快转变街域经济发展方式,依托街域资源,在实现企业健康发展的同时,提升经济实力和水平。截至2011年底,该街已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24家。同时,按照市、区有关部署和要求,鼓楼街将发展楼宇经济与抓好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相结合,加强与楼宇主办方沟通,做好楼宇资源开发利用,吸引科技型中小企业进驻,掌握进驻企业第一手资料,为入驻企业提供优惠便利的工作生活条件,最大限度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实现二者互利共赢。

4 不断提升金融、商贸等中心城区优势产业创新实力,推动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

现代服务业相对于传统服务业,更侧重于知识的积累和文化创意的注入,天然地与科技相同,与创新相连。在注重培育科技创新企业的同时,天津中心城区也注意促进金融、物流等服务业转型升级,成为科技服务企业。渤海商品交易所成立于2009年9月,坐落于河北区意式风情街,是我国第一家现货商品交易所,也是河北区高端服务业的龙头企业。该企业成立2年以来,注重金融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相继推出原油等18个现货交易品种,2011年全年实现1.2万亿元的交易额,缴纳所得税和营业税7000多万元,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现货交易平台。以董事长阎东升博士为代表的创新创业团队首次提出并实现了现货交易模式,并将此创新成果申请了中国专利和PCT国际专利;通过构建市场服务网、资金结算网、仓储物流网和信息网,服务于实体经济,体现现货交易、实物贸易、电子商务功能。企业成立以来,河北区科委多次深入企业,积极提供专利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及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咨询服务,促进企业发展。目前,该公司正在准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小巨人”。

5 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助推科技企业

红桥区把整合科技资源,提高服务水平作为提升科技支撑能力的一项重要途径。2011年,先后走访天津工业大学、科技大学、理工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等多所大学,并成功与四所大学和民盟天津市委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成功促成十几个项目在红桥区企业落户。成功创建中心城区唯一的“院士专家工作中心”。整合吸纳全市的科技资源,建立“专家人才库”、“科技成果库”和“仪器设备库”,建设“红桥科技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提高高效快捷服务。促成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沙龙正式成立,搭建起企业间相互学习沟通的桥梁。

河西区科委组织天津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冯志勇教授带领专家一行,赴河西区环渤海宜家网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调研考察,并就双方产学研合作事宜进行了充分沟通。河东区已搭建帅字号企业研发中心25家,先后与南开大学、财经大学、北京航空大学、浙江大学等全国20多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为企业提供充足外脑。

6 将大项目、小巨人、亿元楼建设紧密结合,形成工作联动机制

2011年,红桥区为保证五座亿元楼宇的打造任务,明确了责任分工,确定了各楼宇的工作目标和计划。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一是协调推动虹桥科贸大厦四家单位搬迁工作,引进滨海农村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中心和结算中心;二是完善金兴科技大厦硬件提升改造工作,进行业态调整,引进一批优质企业;三是推动卓朗科技引进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四是促进木箱一厂改造提升和腾笼换鸟,将其作为意库创意产业园的分园,引进一批创意企业和科技企业;五是利用育英职专引进天津城建设计院,并将其并入科教产业大厦亿元楼宇范畴,促进富康时代公司和重方科技尽快成长,增加税收。

参考文献:

[1]天津市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文件汇编.

篇5

关键词:信息技术;继续教育;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7-0239-02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将全面迈进信息化时代。如今,信息技术正在深刻影响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将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制高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笔者根据继续教育课程发展的实际,结合信息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就信息技术与继续教育课程整合的发展趋势,谈几点认识。

一、信息技术与继续教育课程整合的背景与意义

从20世纪90年代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在当今世界快速崛起并风靡以来,许多国家纷纷制定各种相应的政策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每个国家的教育现代化进程下发展的重要举措。2001年,在我国教育部颁发的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了“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的过程中普及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之间的整合,并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及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继而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巨大优势,为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发展状况都提供了比较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巨大用处的学习的工具。”近年来,伴随着现代社会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对原有的继续教育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所以,未来的继续教育课程的发展将会迎来巨大且深刻的历史变革。继续教育课程的不断革新与变革,对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要加快继续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

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的余胜泉博士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策略》中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下了这样的一个定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Integration)意味着在已有的课程的学习活动中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它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仅是被动的加入其中去,而是应该主动地适应和变革课程的过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强调的是信息技术要服务于课程,强调信息技术要应用于教育中去,强调信息技术被应用于哪些地方可以最好的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本身并不能被自然而然的引入到课程中去,而是课程改革的有力的促进条件。所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在于把先进的教育理念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研制,构建出一系列信息化的课程文化。

三、信息技术与继续教育课程整合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1.课程传授方式的转变。在信息化时代下的科学技术水平快速发展的洪流中,出现了一种知识快速膨胀的现象。曾经有个人这么推测,在2050年前后,人们当前所获得的知识量将仅仅只是所有知识总量的1%左右,这也说明了这样的一个事实,在社会进入信息化,人们将更新创造出大约达到99%以上的新的知识内容。这种知识的快速更新和极度膨胀,让课程迈向了一个非常尴尬的情景。首先庞杂的新的知识将会被加到课程内容当中去,其次就是不可避免的课程的难度也随之增大了,同样的学生的负担也会越来越繁重。但是每节课程所开设的多长时间是固定无法改变的,这就是说教育者不可能随便把学习者的上课学习时间延迟,然而随着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不断更新,接踵而来的知识的量度也随之飞速增多。那么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解决它呢?人们一致同意其最本质的出路在于改革这种观念“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简单的继承。”教师在给学生们讲解一些基础知识课程的时候也同样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们的适应性和创新性能力。针对学习者来说,最迫切的是要学会如何进行学习活动,并且要培养自己养成终生学习的能力和终生学习的动机,也就是说要要求学生最起码具备对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行更新的实力。

2.课程培养方式的转变。未来的社会是以信息为主流的社会,那么它最基本的特点就是信息,信息就变成社会活动和社会生产的核心。第一点,在当今信息化社会大潮下,知识的信息产业的发展状况将决定着经济的走向,知识经济又是经济的奠基。根据一系列的报道所说的,目前欧盟主要成员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以知识为基础的内容。在信息社会的大洪流下,信息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能否及时的获取并且利用它,基于知识的信息产业目前位置是竞争最激烈、变化最迅速的产业。在这一领域中,知识就是生命线,谁能及时地获得并且完善利用知识信息,谁就是胜利者。其次,在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知识,是通过对大量并且复杂多样的信息进行加工,然后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然后加以存储重组,最后对其进行利用而得到的一系列信息。信息时代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信息大爆炸,所以这些信息将会是纷繁无章的,我们只有针对这些大量的信息进行分析并且综合提炼和加工,最终才能从其中获得我们所需要的知识,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在信息的洪流中迷失。

四、信息技术与继续教育课程整合发展的个性化特征

在信息社会的大背景下,课程整合的变革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了开拓,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的影响。首先,在课程整合的实施与设计方面,信息技术为其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使课程整合设计的范围得到了大幅度的拓展与开阔。其次,信息技术促进了课程向个性化的方向发展。课程的个性化最主要体现在以下这两个层面上:一层是各个学科课程向其个性化的方向发展,这就是说不同的学生对同一课程都有不同层面的要求;二层是课程结构的个性化发展,这就是说不同的学生选修的课程有所不同。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继续教育课程的四个基本的要素都有了很大的变革,这就是说课程发展对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课程方法到课程的实施手段和结构等,进行比较全面的革新。在当前的教育界中,有一种强烈的呼吁,就是要求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新课程模式、新课程设计理论的诞生。这对于创新继续教育课程理论和课程设计模式拥有极其深远的意义。不单单是因为在信息社会的背景下,文化基础包含信息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然而信息能力和知识的培养明显依赖于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而且教育技术理论对计算机为基础的教学氛围和继续教育的每个学科以及教学的深化改革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五、信息技术与继续教育课程整合的发展展望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看法在不断更新中,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新的教育理念。同样,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这些新的教育理念也可以有不同程度的实现,从而诞生一系列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教育分支结构。在移动通信技术不断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移动学习这种方式应运而生。在现如今这个社会中,移动通信技术正在以迅猛的速度快速发展,相继的移动通信设备正被人们广泛应用,手持移动设备的更多的功能正在被不断开创出来,这就保障了人们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应用它。人们现已不满足于在固定的某一时间和某一地点进行学习活动了,而是转变于可以在任意时间和任意地点进行学习活动,从而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到知识。而为了满足人们的这种诉求,移动设备的这种模式的学习方式被人们普遍看好,从而使得人们的这一学习意愿得以实现。在以后的社会发展环境背景下,信息技术会毋庸置疑地被广泛地应用到继续教育的课程教学中来。

六、信息技术与继续教育课程整合的误区及改进方法

在信息技术与继续教育课程整合的发展中,虽然使得教学活动得到了一些改变,然而有些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往往会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中不能自拔。例如,有些教师为了追求可以在课堂中更多的使用信息技术,从而改变了原来计划好的一些非常优秀的教学计划,这样做就难免有些本末倒置了;还有一些教师为了使用更多的信息技术在课堂上,而开展了一些相应的教学活动,这些活动也许能达到活跃课堂的效果,但对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来说效果可能不尽如人意。那么最后总结造成以上这些问题的原因都有哪些呢?最后发现这些原因大多数源于人们对于信息技术与继续教育课程整合概念的理解不正确,往往只一味的追求形式,而不是对于最后课程的真正效果的关注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

那么,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如何解决它呢?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这就是说,教师应该在课程的整合中更加地侧重于信息技术与继续教育课程整合之后的具体所达到的实际课程教学效果,这应该主要体现在更加侧重信息技术与继续教育课程整合最终是否真正的使得学科教学得到了相应的优化、是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其次,教师应该对信息技术与继续教育课程整合有一个比较客观的、合理的评价整合课程的观念。从以往的只看重形式而忽视内容的思想观念中走出来,真正的关注课程教学自身的好坏。最终,达到逐渐提高每个教师对于课堂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正确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张海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的现象思考[M].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6).

[2]张宁.基于网络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6.

篇6

:五月底,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在贵阳召开,来自国内外的著名专家学者围绕“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的主题,把脉贵州发展。你认为科技创新对处于加速发展的贵州有着怎样的意义和作用?

陈 坚:创新驱动是科学发展的根本之策。当前,贵州正处于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关键时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持。

东部地区现在的很多产品,过去是靠人口红利,靠改革开放初期低成本的市场优势占领国际市场。但国际贸易发展到今天,这些优势已经不那么明显。现在的市场,必须要考虑资源、环境和人力等各方面的问题。由于在国际市场受阻,所以,目前东部很多地区的生产力有不少是过剩的。反过来,贵州因为工业欠发达,发展比较滞后,也跟国内其他地方一样,很多工业品都是过剩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引进一些过剩的产业,就是难上加难。东部地区的物流条件,配套条件,人才资源,金融资源,比西部地区要好很多,我们现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还没有真正的形成,如果还是按照东部地区发展的那条路子走,是不可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的。怎样才能跳过这个陷阱?就必须要创新发展,通过科技创新走出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利用好贵州的独特资源,把各种红利叠加起来,这样才能形成我们后发赶超的优势。

:科技创新被视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力量,近年来,贵州对科技创新也越来越重视,不断加大科技投入,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陈 坚:“十二五”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召开了两次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和一次人才会议,出台了一系列文件,科技工作呈现出良好态势。至2012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由2010年的893.54亿元提高到1402.64亿元,年均增长25.1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生产总值比例20%,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排全国第22位;区域创新能力持续提升,2012年达到全国第23位,较2010年上升6位;省级财政研发投入保持20%以上的年均增幅。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0年的39.83%提高到42.02%,增长了2.19个百分点,为撬动各方资源共铸创新大业提供了基本保障。

但是,2012年,我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仍排在全国第30位,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排位挂末,差距很大,任务艰巨。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重视科技创新的作用,这正是加强贵州科技创新能力的原因所在。

彰显优势 突破瓶颈

:虽然贵州科技创新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正如你所说,与全国相比差距还很大。此次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又把加快科技创新作为今后我省工作的重点。不管是现实情况还是决策要求,推进科技创新势在必行。你认为推动贵州科技创新重点和难点在哪儿?

陈 坚:贵州科技创新工作是个系统工程,是有难度的。我们在某些领域有些超前的东西,这和贵州本身条件有一定关系,但是,在大部分领域,我们是相对落后的,尤其是工业,我们对市场的需求不旺盛,导致科技资源在这里聚集的机会少,相应的项目就比较少,而人才又是附着在项目上的。因此,从这个方面来说,我们推进科技创新是有难度的。

但是我们又有相应的优势。这一方面来自于我们欠发达,有后发优势,可以想方设法绕过东部地区走过的弯路,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走出一条适合本省发展的科技之路。另一方面,贵州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比如矿藏资源,长江以南我们煤矿最多,另外还有磷矿、铝矿等。再一个,自然条件好。贵州是山地,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动植物资源丰富,烟酒茶、生物制药和一些特色农业在全国乃至世界盛誉不断。但是,如何把这些优势变为经济优势,还需要做很多工作。

:科技创新与人才总是紧密相连,而人才在贵州一直都是稀缺资源,这对贵州科技创新发展来说,似乎是一个瓶颈。

陈 坚:要突破人才短缺的瓶颈,就要打破地域的观念。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现在省里一再强调改革和开放,在这两者之中,开放更重要,这不是说改革不重要,而是要用开放倒逼改革,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我们的生产关系没有很好地适应于生产力的发展,而是变成生产力的一种障碍。所以,赵克志书记在这次报告中的第三个重点就是对干部提要求,对我们的各项工作提要求,要不断改掉工作中的陋习,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要更多的强调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科技人员服务,为项目服务。怎样改变?这是我们每一个党委政府同志必须思考的问题。人才愿意来是因为他觉得这里有他施展才能的机会和场合。就像今年年初的人才博览会上引进的一个国外人才,他就是看中了中科院的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也发现他主攻的方向和贵州天然生物在某些方面有可结合之处,他才愿意来。我们现在就是要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人才感觉到这个地方有发展的机会,有研发成果的可能。要有开放的意识,用这种意识来推动改革,吸引更多的人才到贵州干事创业。

把握契机 加快发展

:你本身是自然科学类专业毕业,又曾在中国贵州航空工业总公司等大型国企工作过,现在又任职科技厅,对科技工作应该有很深的认识和感受。

陈 坚:我个人觉得推进科技工作有几件事是非常重要的,一是全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这个指数来自各方面的指标,包括教育、通讯、金融、生产力发展、高科技等,这是全省各方面要共同努力的。

第二是科技成果的转化力。我们不像京广沪那些城市,他们基础研究多一些,我们更多的是要实用研究,是对经济有直接帮助的研究,这就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来做。企业最清楚市场的冷暖,最清楚发展方向在哪里,这就要求科研院所必须要瞄准企业的需求,市场的需求,要在这个基础上找科研项目,想方设法在企业和市场中找到科研的定位。还有一点,科技服务、政策服务、金融服务等各方面的服务也得围绕这些科技活动展开,也必须围绕市场、围绕企业、围绕人才去做,这样才能把科技成果转化好。

第三就是高新技术产值指标。要求年均增长要达到30%,要达到这个水平,光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政府的积极性是不够的,还要调动国内外的各种要素的积极性,企业的积极性,科研院所的积极性,以及市州县区的积极性,让科研人员能在这里找到发展的机会。

:下一步,省科技厅将采取哪些措施提升贵州的科技创新能力?

陈 坚:为实现我省“十二五”科技发展目标,我厅将以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召开为契机,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搭平台。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园区载体和平台建设,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推动符合条件的产业园区上升为高新区,力争在每个市州建设1个省级高新区。加快建设贵州科技城,引进中科院等重点院所、高校建立研发分支机构,组建贵州省产业技术发展研究院、省应用技术研究院,到2015年,大学科技园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企业基地达到20家,孵化面积达到300万平方米。

聚人才。实施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和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推动科技创新、技术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把人才、项目、平台、资本结合起来,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考评激励机制,着力把我省建设成为中国人才创业首选地。

抓创新。围绕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领域建好项目库,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强化产业集群发展。以“5个100”工程、“四个一体化”、“五张名片”为载体,努力选好一批项目立项,以对口帮扶城市为依托,助力推进一批项目落地;以国家部委给力支持为引导,优化整合一批项目实施,确保高新技术产业年产值平均递增30%以上。

篇7

关键词:可穿戴设备;发展趋势;信息安全风险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09 文献标识码:A

可穿戴设备是一种新型的电子产品,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广泛受到人们所关注,从本质上来说,可穿戴设备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以往对电子产品的认识与应用,实现了电子信息技术设备的革新,对于我国信息化技术未来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对可穿戴设备的概念与实际运用情况进行探究,就可穿戴设备的发展趋势与安全风险问题进行分析,以此为我国今后的信息化技术设备发展与运用提供可行性参考。

1 可穿戴设备的概念以及发展趋势

1.1 概念

可穿戴设备具体指的是可以直接穿戴在身上的信息化便携式设备,通过将用户的衣服与便携式信息化配件整合到一起,使用户能够通过穿戴的方式来实现便携式信息化设备的操控。用户在使用可穿戴设备的过程中还能够在云端、数据与软件的交互作用下实现信息互联与智能化的控制操作,进一步提升用户的感官与视觉体验。

1.2 可穿戴设备的发展趋势

1.2.1 可穿戴设备发展前景广阔

在2014年年初的全球最大消费类电子产品展会和移动通讯及智能终端展会上,几乎行业内所有知名公司都展出了自己的可穿戴设备,电子通讯行业外的知名公司也参与进来。近一年来的许多会议、论坛、和网站等都新增可穿戴设备板块进行此类产品的宣传和讨论。国内的各大科技公司也陆续推出可穿戴新品。据HIS于2013年10月30日的研究报告《全球可穿戴技术市场(2013版)》显示,2012年全球可穿戴技术市场的营业收入约为85亿美元,预计到2018年有望达到300亿美元,如果乐观预计的话,有望接近500亿美元。这些都表明,可穿戴设备的未来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1.2.2 可穿戴产品形式更加多样化

目前,眼镜、手表、手环是市场上较常见的可穿戴设备,但智能可穿戴设备今后的发展会更加多样化。可穿戴设备将嵌入到衣服、首饰、鞋子、背包等日常用品中,甚至有可能直接嵌入人体之中,而不再作为身体外的附属配件。作为个人装饰的一部分,未来的可穿戴设备会越来越精巧、别致,个性化设计也会更多的融入到产品之中。

2 可穿戴设备的信息安全风险对策

2.1 可穿戴设备的安全风险分析

2.1.1 用户个人隐私容易泄露

可穿戴设备在实际使用时需要与互联网相连接,在接入网络的过程中实现信息技术内容的管理与控制,但在网络环境当中,用户的个人隐私又会存在泄露的风险。可穿戴设备可以记录使用者的健康指数、地理信息、行为习惯等数据,而这些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容易遭受拦截,造成隐私泄露。

2.1.2 黑客远程攻击风险

可穿戴设备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较高,在网络环境当中,可穿戴设备受无线网络支持,很容易遭受网络黑客的远程攻击,致使可穿戴设备的安全性大打折扣。当可穿戴设备接入其他操作平台或接入工作局域网时,黑客可通过穿戴设备,对操作平台或网络进行攻击,盗取用户数据,修改平台指令、功能,操纵平台,造成不可预知的后果。

2.1.3 核心数据信息存在被窃取的风险

由于可穿戴设备的便携性和隐蔽性,使用者可以方便的将可穿戴设备带工作场所,一旦可穿戴设备进入工作区域的局域网,工作区域的信息将面临威胁。使用者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盗取局域网的数据资料,导致工作区域核心数据被窃。

2.2 可穿戴设备安全防范的措施

基于可穿戴设备在网络信息环境下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可知,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可穿戴设备的安全性,设计人员理应加强对可穿戴设备安全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在提升可穿戴设备使用质量的同时,通过现代化、信息化的安全方案措施有效降低可穿戴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安全风险的几率。

2.2.1 重视可穿戴设备的安全问题

目前我国非常重视可穿戴设备的发展,但并未出台可穿戴设备的安全管理方面的管理措施。建议国家重视可穿戴设备的使用安全问题,由国家出台安全管理方面的相关的管理措施,使不同的可穿戴设备能够依靠网络环境安全的安全保障措施来实现风险防范,从多个角度入手,完善政府各部门的监督与管理机制,定期对市场上流通的可穿戴设备进行摸查与质量检验,并进一步从法律法规层面对设备可采集信息的范围、隐私保护措施等予以明确规定。

2.2.2 加强可穿戴设备的安全防护体系建设

目前我国对可穿戴设备的信息安全技术关注较少,缺少配套的防护产品。提高可穿戴设备的安全防护能力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可穿戴设备的生产厂商应该积极与专业的信息安全厂商合作,加大对设备信息安全技术的研发投入力度,增强可穿戴设备的安全防护能力。相关服务提供商应加强与设备相关的服务平台的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和安全防护工作,提高设备相关服务中的数据保护能力。可穿戴设备开发者应提高软件开发水平,避免安全漏洞,给用户带来信息安全隐患。

2.2.3 引导用户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

我们应当引导用户学会自我保护,增强信息安全意识。要使用可靠安全来源的应用程序,定期检查与可穿戴设备相关的应用程序是否非法读取数据,及时更新设备固件系统,避免将重要信息与可穿戴设备相连,从源头上杜绝数据的泄露。同时在使用可穿戴设备时,要注意对核心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降低数据泄露的可能性。最后,要使用值得信赖的安全的网络环境,避免将设备接入公共场所的开放网络。

结语

综上所述,可穿戴设备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子产品,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广泛受到了人们所关注与重视,从本质上来说,可穿戴设备有效改变了人们对电子产品的认知与使用,实现了电子信息技术设备的革新,对于我国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具有现实意义。在明确可穿戴设备发展趋势的前提条件下,如何提升可穿戴设备安全风险管理的质量,已经逐渐成为相关部门应当关注和重视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金融危机;高校科技创新;区域经济

近年来,金融危机频繁发生,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困难。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看到经济发展的新希望,利用高校科技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成为新的研究课题,受到社会各界普遍重视。因此,在金融危机视角下,研究高校科技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对于缓解金融危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1、高校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逐渐渗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科技在经济领域的巨大优势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各高校也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不断深入市场经济规律以及科学技术研究,积极培养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进入经济技术前沿,丰富知识,提高创新能力。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新型人才,能够极大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2、高校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2.1投入力度小

高校极其重视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科技创新研究。虽然高校开设了许多科研项目,但是仍有一些高校科研项目投入力度小,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这使得这些科研项目的研究难以取得有效成果。

2.2科研水平不高

高校的科研项目大多由学校教授负责,而教授不仅负责科研工作,还要负责教学以及学生管理的工作,难以集中精力进行科学技术研究。另外,大学教授的专业知识相对与国家科技人员来说相对薄弱,技术知识的缺乏使高校科研项目缺乏专业的科研人才,科研项目的研究层次相对较低,无法满足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2.3科技创新成效不明显

在高校进行科技创新研究的过程中,由于过分强调创新,有些科研项目存在研究时间长,师资力量投入大,科研成效不明显的问题。同时,高校的科技创新研究大多重视理论知识,缺乏实践锻炼。这使得高校科研成果在现实经济生活的使用中出现一系列问题。另外,高校教师同时面临繁重的教学任务,竞争激励的职称评估等压力,在科技创新的研究中,缺乏足够的投入,甚至出现应付上级的浮躁心理。这些问题造成高校科技创新研究成效不明显。

3、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

3.1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关键。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对我国经济造成极大的冲击。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校在进行科技创新研究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首先,要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在教育过程中不仅强调学生对社会经济生活的适应,也要注重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加以思考分析。通过这种方式充分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另外,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大多以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为测评依据。这种评价方法使得学生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实践技能,造成大学生在走进社会后,能力受到质疑。因此改进传统的教学评价观念,在教学评价中,加入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测评,全面考察学生素质;其次,高校教育应面向大众、积极推广终身学习的观念。高校教育对于专业人才培养,道德素质提升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国家应继续实施高校扩招的方针政策,为我国经济发展准备人才。国家在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中,不仅要注重知识型人才的培养,还要注重技术型人才的培育,积极支持技术型学校的发展。同时,国家应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高校办学。社会力量能够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工作提供资金、就业岗位、科研项目等方面的支持,高校科技创新与企业经济利益挂钩,实现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区域市场经济发展相互促进;最后,开设网络课程,实施远程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下,有些人缺乏系统的高校教育,知识技能不过关,无法适应经济发展。对于这种情况,高校应加大投资力度,开设网络课程。远程教育的实施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有利于人们在市场经济生活中及时充电,完善技能,提高创新能力。

3.2健全高校管理体制

由于传统的高校管理体制受政府限制,高校在管理上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健全高校管理体制。高校应借鉴国外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方式,积极引入企业参与学校科技创新能力研究,建立完善的产学研合作体制。高校要加强科研组织之间的沟通合作,相互学习,促进科技资源共享。产学研合作有利于充分调动高校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为企业提供创新型人才。同时,高校应对科技创新提供制度保障,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积极鼓励高校教师进行科研训练,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另外,高校应将科技创新工作纳入教师评估体系中。在高校教师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方面加入科技创新成果测评,激发教师进行科技创新的热情。健全的高校管理体制是进行科技创新研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

3.3完善科研体系

首先,提高科研人员知识技能。高校在进行科技创新研究时,应注重提高科研人员技能。引进先进人才对科研项目进行指导,鼓励科研人员积极进修,完善自身知识储备,提高科研技能。另外,加强高校间合作,促进人才的流动,相互借鉴科研技术和科研成果,组织相同领域的科研人员进行技术经验交流;其次,高校应建立健全的奖励机制,将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同教师工作和经济利益评定挂钩。对取得巨大科研项目的教师进行资金和职位提升奖励,培养优秀的科研人员。

3.4高校科技创新工作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

首先,高校要认真审视自身特点,找准自己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位置。对于政府重要扶持的高校,应增加对这些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投入,引进先进师资力量、提供优质设施服,提高科研水平。对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处于辅助地位的学校,这些学校的科研水平相对较低。高校应正确对待自身特色和不足,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寻求新的科技创新途径。科研水平相对较低的学校应积极开展与其他高校及企业间的合作,在实行产学研合作模式,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其次,各高校应逐步推广科技创新工作,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有一些省份的普通本科院仍未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没有具体的科研项目。针对这一现象,高校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办学水平,找到本校的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特长,逐渐开展相关科技研究。

3.5重视企业主体地位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大多采取与企业合作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因此,应积极重视企业的主体地位,加快企业转变经营方式,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作用。首先,政府应积极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工作。政府要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制定有有利于企业科技创新的相关经济政策,为企业的经济技术创新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同时,政府要积极完善经济生活中的各项制度,贯彻实施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对企业的经济技术创新予以充分支持;其次,企业领导应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建立健全企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将科技创新成果与员工的经济利益和工作岗位调动相联系,加快企业科技创新工作进程。另外,企业应加强信息建设,积极搜集市场经济信息和科技创新信息,深入探索科技创新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促进企业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最后,企业应加强制度改革,健全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大科技创新在利益分配中所占比重,促进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企业通能够过科技创新解决在市场经济中遇到的问题。

3.6积极发挥政府作用

政府应转变自身职能,积极探索适合科技创新的经济体制。首先,政府要制定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制。政府要制定相应法律政策,支持区域经济发展与高校科技创新。为高校科技创新研究提供法律保障。另外,政府应放宽对高校的管理,鼓励高校自主办学,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自;其次政府应针对高校的各项科研项目制定相应的政策,积极发挥政府作用。科技创新工作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从而获得社会的认可,得到相关部门的资金支持;最后政府要加强对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监督和引导。政府要正确认识产学研合作模式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将其纳入区域经济宏观调控规划。同时,对于产学研合作模式,政府应设立相关法律进行法律保障,规范产学研合作模式,使高校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有法可依。另外,政府应对产学研合作模式提供政策支持,减免相关税收,提供财政补贴,设立专项基金,促进产学研合作健康发展。

4小结

近年来,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发展造型严重影响。在探索新的经济发展出路中,科技创新能力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成为新的研究课题,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不仅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于我国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出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明杰 单位:河北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篇9

到目前为止,在资源城市转型上的研究仍然存在不足。为什么要转型?理论上来看,国内占主流基本上是两种解释:一种就是矿竭城衰。就是说,因为自然资源是越采越少,资源开发的成本越来越高。随着资源的枯竭,如果一个地方不能及时的培育、接续替代产业的话,那么这个地区,或者这个城市就可能面临着经济衰退的危险。比如,当这个地方的资源由创业期、青少年期、大规模开采期、进入枯竭期,那么顺利发展相关的接续产业的话,可以避免矿竭城衰的问题出现。第二个是市场风险论,资源型城市转型存在风险,因为资源型城市多数是资源结构单一、产业结构单一。那么一个地区的经济、一个城市的经济,集中在单一某一个产业上,一旦遇到市场的波动、变化,就可能导致主导产业及其相关产业面临冲击,所以叫市场波动论。

这两种理论应该说都认为一个地区的资源开发对地区的贡献是正面的,是积极的。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有抑制作用的。资源贫乏的地方往往反而是经济有活力的地方,如日本、新加坡、香港这些资源相对比较贫乏的国家和地区。那么相对应的一些资源富足的、资源丰富的非洲国家、印度尼西亚、拉美国家经济并不是很好。这种情况具有相当的普遍性,我们国内这种情况更是典型。浙江是中国经济最有活力的地方之一,浙江恰恰是资源贫乏的地区。为什么?理论上也有几种解释:

一是创新动力说。资源贫乏的地区,为了摆脱资源约束,会抛弃一些传统的发展模式,依靠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来实现更快增长,资源贫乏地区有技术创新的紧迫性。那么在资源富足地区,往往可能会陷入资源依赖的陷阱。由于创新动力不足,导致一个地区学习效应弱化,就是说只靠采资源、只靠挖煤就能发展,就没有很大的动力去进行学习和技术创新。

二是所谓的波动性影响。资源有低供给弹性的特征,而产品的价格往往波动很高,我们知道最典型的就是石油价格,过去十几美元,现在已经达到80美元左右一桶,还有有色金属的价格、棉花等农产品价格,在国际市场上波动都是很大的。这种波动造成了政府很难对这类产业发展制定长期的规划。由于这种波动,也会导致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不快。

另一种解释叫做荷兰盾效应。早先像荷兰等国家,主要的经济收入靠出口资源,收入大幅增长,导致本国货币升值。同时,由于本国货币的升值,导致出口竞争力下降。那么这个国家整体出口会减少,形成贸易保护,导致这个国家的经济衰退。

我认为可能还有一种情况,是某地区的机会成本。当一个地区的投入资金存在投入选择上,投资煤炭而不是其他产业,就会产生机会成本。

资源富集地区转型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

现在面临非常难得的机遇,这个机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国家对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这个政策大的战略有36条,具体的政策还在逐步的细化。现在出台的是关于增值税抵税的扩大范围,可以有一个很大的增值税抵扣,所以对于发展工业、推进技术改造应该是非常有利的。另外,中部地区这些老工业基地社会保障问题,还有一些城县区治理问题等,可能还有一些具体的政策出台。

那么第二个机遇是国家在山西出台的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试点,这个试点对地区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我觉得有些政策可能会增加一些企业成本、增加资源税,对企业来说会有一些负面的效应。

第三个机遇就是从大的宏观形势来讲的,我们国家现在还是处于一种工业化加速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大的环境应该说对于像大同这样的城市,跟它的资源结合还是比较稳定的。重工业的发展,可能还会持续相当一个时期,因为这个发展是和我们的整体,和全国消费结构升级相关的。由于人民生活达到一定的水平,引起的消费升级,从而产生的一系列的重大需求,这个时间我们认为可能至少还会有10年至20年的时间,对于资源富集地区还会有好的机遇。

怎样摆脱资源依赖

实现科学发展,摆脱资源依赖,首先要从宏观上把握区域发展总体态势,目前我国区域竞争不仅仅是针对要素资源的直接争夺,针对要素资源的间接竞争或竞赛也日趋活跃。如GDP的规模和增幅、产业结构高级化等竞争。在资源富集的地区,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任何一个地区的资源禀赋只有与全国的市场需求一致时才能凸显其优势。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富集,但长期以来却陷入“资源诅咒”的窘境。除了有资源价格管制的原因外,最重要的在于对资源开发的盲目性,与国内市场需求的结构变化不衔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许多资源品,像煤炭、电力、有色金属矿产等生产都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形,那时拥有丰富资源的地区并无比较优势可言。能源矿产资源若脱离国内重化工需求,或仅面向本地区使用,也不会有现在快速的发展。因此,考虑资源开发的市场导向,尽力满足区外大市场的需求,是资源富集区获得大发展的一个关键所在。

其次,提供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投资软环境,是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前提。目前国家对西部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已经开始发挥效益,但对于地域广袤、山多山高的西部地区而言还远远不够,要多方融资继续改善西部的基础条件,使得西部特色优势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

第三,推动优势资源的“就地转化”,拉长初级产品产业链,是西部特色优势产业得以发展的关键。西部地区特色资源优势转化缓慢,被人们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重化工布局原则的违背。根据一般理论,加工比重大的产业要布局在原料产地,以节约运输成本。如火电厂通常要建在燃料产地,输电比输煤更经济;发展坑口电站,实行煤电联营,是国际普遍做法。而长期以来我国的火电厂大多建在负荷中心,造成大量煤炭长距离运输,60%的铁路运力都用来运煤的不合理格局。即使近些年提出了要“西电东送”,东部地区的火电装机容量仍在大量增加,这也是我国总是出现“煤、电、运”紧张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四,品牌战略是带动优势资源转化的加速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是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内蒙古从政府到企业十分重视自主产品品牌的培育,强势品牌不仅拓宽了市场,也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加盟,加快了企业和产业的做大做强,带动了农民增收、城市就业和区域经济的繁荣。

篇10

金融危机后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出新趋势、新特点。首先,各国将科技创新作为参与全球竞争的核心内容。为抢占新一轮科技竞争制高点,欧美日和新兴经济体加大创新投入,纷纷推出新兴产业规划和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发展战略,争夺创新资源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二是对创新体系的开放性日益重视,“创新的开放性和国际合作”成为各国创新战略的突出特点。创新战略新趋势,客观上要求各国进一步扩大开放,深化国际合作,融入科技全球化,把握科技革命和创新前沿技术的发展趋势;三是原始创新能力成为决定国际分工地位的一个基础条件,科技创新的集成趋势明显。作为创新的核心与前沿区域,科技园区成为一国或地区综合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和支撑。而体制开放和国际化发展,成为决定科技园区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为此,各国政府积极通过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放松管制等多种措施打造更加开放的创新环境,促进对人才、技术、资本、信息和服务等创新资源的全球配置,提升对高端产业活动的吸引力,为科技园区发展释放活力、开拓空间,进而增强国家和创新区域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开放式创新,将是我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有益尝试和重要举措,是我国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以体制创新和政策突破为动力,改善创新环境,将增强我国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创新要素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有助于打造世界级创新区域并引领开放式创新,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供有力支撑,助力我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科技全球化中赢得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