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创意学范文

时间:2023-11-30 17:45: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学艺术创意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学艺术创意学

篇1

(一)提高师资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设备的质量我们都知道,高校美术学教学的改革创新需要大量的专业师资和教学设备,所以,高校要想将自己的美术学教学的改革创新工作做好,就必须提升其师资的专业素质,首先,学校应该高薪聘请有才能,有能力的专业美术教师来主导学校的创新改革工作,其次,对于学校现有的美术教师,学校应该定期对他们进行专业的培训,培养教师改革创新的工作思想,并且实施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严格审查教师的教学工作,对他们适当的实行奖惩制度,以激励他们用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教学的改革创新工作中去。此外,学校应该派遣有能力的教师去其他模范学校进行沟通交流,借鉴其他学校的优势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发展自己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工作。最重要的是,学校及时审查改革创新方案实行的预况,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状况,并且及时高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并且对此加以改进改革创新的教学方案。对于教学设备的购进,学校一定要严格审核,购进适合自己学院发展的教学设备,并且购买的教学设备必须是高质量的,先进的,能够适应教学的改革创新,这样,学校才有足够的后备力量来发展美术学教学的改革创新工作。

(二)教师应该因材施教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得背景下,教师对于学生的美术学教学的引导方式是多重多样的,但是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善于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学生实行对其最有效的教学方案,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对于美术学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定期检察学生的美术作品,认真分析他们存在的问题,然后认真监督他们认识自己的不足,并且加以修改,尽量确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向,重点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审美能力和优秀的创新能力和以及实践能力,对其作品进行点评,并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方式。此外,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积极的帮助学生去解决这些问题,把自己当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能够完全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理解他们,然后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掌握他们性格以及兴趣和风格,从而引导每个学生走自己的风格路线,积极创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有创意的美术风格。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和行事方式,教师应该尽量让自己的教学方式灵活,保证每个学生都可以自由发展自己的个性,从而更加有效的学习美术,提升自己的创新思维。

(三)培养学生对于美术学基础课程的兴趣美术学基础课程是一个学生学好美术的根本,所以教师一定要努力提升学生对美术学基础课程的兴趣。首先,教师应该让自己的课堂活跃起来,美术学基础课程不一定要上的那么枯燥,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讨论发挥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或者教师也可以通过野外写生的方式来上美术学的基础课程,这样,学生既可以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还可以高效学习。

二、结语

篇2

【关键词】 数学教学 问题情境设计

G633.6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正是关于激励、唤醒、鼓舞的一种教学艺术。好的情景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而且有利于培养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呢?

一、趣例激疑,营造和谐氛围

兴趣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在课堂上教师要依照知识的科学性和趣味性,选用适当的趣例来设置疑问,诱发学生急于解疑的心态,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力。

例如,在“等比数列求和”的教学中,我先讲述一个故事:从前有人卖了一匹马得钱1560元,但买主反悔,认为这匹马根本不值这么多的钱,要把马退给卖主。可卖主提出新的条件:“既然你嫌贵,如果你能改买马蹄子上的钉子,我就把马白送你如何?”买主听后略加思索便问卖主怎个卖法。卖主讲,每个马蹄子上有6枚钉子,共24枚,第1枚钉子只要 分钱,第2枚钉子只要 分钱,第3枚钉子只要1分钱,即后面的钉子是前面钉子的钱的2倍。买主听后动心了,认为24枚钉子花不了几个钱,请同学们想一想,果真花不了几个钱吗?大多数学生的想法跟买主的想法一样,此时教师可点明大约要42000元。学生大吃一惊。象这样利用趣例激疑,使课堂气氛与学生的思维活动波澜迭起,改变了那种死气沉沉、淡然无味的局面,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引入矛盾,于无疑处生疑

古人云:“于无疑处有疑,方为进矣”。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书上怎么说,学生就怎么回答的情况,“书”云亦云,如何医治这种毛病?有效手段就是教师要适时引入矛盾,于无疑处生疑,活跃学生思维,树立创新意识。

例如,在“双曲线概念”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已有椭圆概念的基础上,通过预习,对课本所述双曲线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 距离的差的绝对值是常数(小于 )的点轨迹叫做双曲线。”似乎没有什么疑问了,其实这种无疑往往不是真正无疑,而是没有用心体会定义,没有深入思考的表现,这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问:

(1) 定义中“平面内”三字可以去掉吗?

(2) 如果把定义中“绝对值”三字去掉,其轨迹又是怎样呢?

(3) 定义括号内的条件“小于 ”改为“等于 ”,这时点的轨迹又是什么呢?

在这里,于学生“无疑”处生疑,让学生经历了“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使学生对此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理解得更加深入和透彻。

三、课堂开头,巧妙设置悬念

悬念是指学生对新学知识感到不解而产生的迫切等待的心理状态。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精心设计悬念,“吊”足学生的胃口,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丰富了想象。

例如,在教学“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时,我们是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到的。但这种方法很不严密,有时得出荒谬的结论。比如,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当n=1、2、3、4时 ,我们能说对于任意 吗?不能!那么要证明公式 。对仅仅 都成立。因为自然数的个数有无穷多个,无论如何也试不完,用完全归纳法是行不通的。对于这类问题,有没有一种既可靠严谨,又易于操作的方法呢?有!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讲的《数学归纳法》。这就诱发了学生心理上的悬念,使学生有一种追根求源之感,求知的热情自然而生,因此对接下来课堂的内容也会更。

四、疑感错误,善于设置陷阱

教学中,针对学生对某些数学概念、法则、定理、公式等方面理解肤浅而表现在判断、推理及解题上的失误现象,有的放矢地选编一些颇具迷惑性的题目,在易错的节骨眼上布设“陷阱”,“诱”使学生误入歧途,引发争论,辨析正误,使学生增长防御陷阱的经验,取得学习的主动权。

例如,已知 的最小值。我根据学生平时练习反馈的信息,有意识地出示以下两种错误解法。

错误解法一: ,并且仅当 即 时取“=”号。所以 。

错误解法二: ,所以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辨析,找出错误的原因。在解法一中,由于没有注意到 应为定值,而 不是定值,因此解法一是错误的。在解法二中,由于 无解,“=”号不成立,故解法二也是错误的。最后引导学生给出如下正确解法: 。当且仅当 ,即 时,取“=”号,

通过上述引导,不仅使学生从“陷阱”中跳出来,更主要的是能使学生逐步养成用批判的态度来对待每一个问题的习惯,从而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总之,作为数学教师应当把创设最佳的问题情境作为自觉设计教学过程的产物,并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以获取最大的教学效益。换句话说,创设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更好地抓住青少年学生的好奇心理,引起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以达到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篇3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思考是数学的核心。学生心中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明确的方向,探索才有充足的力量。一个恰切的数学问题情境,能够打开学生情智的闸门,伸展学生联想的翅膀,诱发学生获取知识的勇气,坚定学生解决问题的主张。正如《数学课程标准》所说:数学教学应结合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模式展开。是的,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够萌生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能够激起学生对问题认真思考和努力探究的欲望,从而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研究习惯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那么,究竟如何来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呢?我结合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要有“吸引力”,从“外在化”到“内在化”。

许多老师把“创设问题情境”仅仅看作提高灌输教学效率的手段,而忽略了“问题情境”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因素,具有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作用。为了迎合学生的喜好,通过问题情境设计、媒体使用、活动组织、物质刺激等外在手段达成目标。这种“外在化”有一定的效果,但会随着外在因素的消失而消失,是短暂、肤浅的。只有让学生在思维冲突中发现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本身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持久、深刻。随着年级的增高,年龄的增大,教师就不宜再采用直观形象外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应提升问题情境创设的层面,问题要侧重于有助于学生持续发展的:如学会自主探究,学会合作交流,学会深层挖掘教材的问题情境创设,尽量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去征服学生,注重内心的体验和情感的满足,从内化角度触动其自身的学习动力。因此,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角度上,应变“外在化”为“内在化”,把学生对外在学习的兴趣转移到数学问题本身上。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平移》时,某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金鱼吃小虫子”的童话情境,巧妙地设计了“小金鱼”向左平移几格才能吃到小虫子”这一挑战性的问题,很自然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对金鱼中有特征的部位,让学生在观察和交流中分析、探索、比较、体悟,从而提出什么是平移?平移应注意些什么?等有效数学问题。尽管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有过挫折,有过怀疑,有过失误。但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究,在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并发现判断图形平移的方法。学生在这样的有效问题情境中学习,不仅兴趣盎然,学得主动,而且对知识的理解也更为透彻。

二、要有“数学味”,从“生活化”到“数学化”。

《数学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孩子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因此,我们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感悟、有趣的问题情景,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提出数学问题,解决现实问题。如在教学《角的认识》时,课前可以安排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有角的实物,课堂中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实物,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实物有什么共同点,并组织讨论、交流,抽象出角的特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创设开放式的问题情境,通过找一找、指一指、摸一摸、说一说的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对角的认识有形象感知过渡到建立表象的层面,完后再组织学生探索生活中角的运用及好处,提出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比如:能收缩的躺椅的椅面和椅背成大小不同的角(教师用图示展现在黑板上),你更愿意坐哪N形状的椅子呢?为什么?等等。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解决学习内容,让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然后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和现象,同时也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三、要有“发展性”,从“接受化”到“创造化”。

篇4

一 小学数学教育中创新意识的研究意义

创新就是任何事情都需求保持持续的发展,继续存在的必要手段;创新也是一个国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创新更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在文章《大学》中,有句话是这样说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其主要说的是创新的灵魂,若是不可以进行创造性革新的,则避免不了灭亡,不可以进行创新的民族,就意味着它是一个没有生命的民族,举个例子,中国在清朝时期是个闭关的国家,以至于最后国家面临衰败,更让中华民族有着亡国灭种的险境!再说个例子,一个人总是墨守成规,思想固执僵化,也不上进,那么就注定他一生不会有什么大的成就,纵观以前的历史,这样的例子到处可见!最大可以谈及一个国家,最小可以说到一个组织,个人也是这样!从而知道创新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强调创新的重要性,以及知识的传播,包括小学数学教育的普及也是如此,如果时间跳转到21世纪的信息时代,而教师们的教育概念还滞留在古代,其中包括讲座的方法;并且他们的教育理念和学生的沟通方法,仍然止步不前,或是抱着: 老师是课堂的主人,老师决定一切,的态度,当然是不可行的!因此一定要要求老师能不断推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教学方法。在日益发展的今天,思想教育观念等各个方面都要不断的改善。

简而言之,就是在数学教学的方方面面的创新,这样做的目标就是一个,即:为适应学生而完成自身教学任务,让这门学科能够受到同学们的青睐,从而培养学生全面的,独立的思维方式,为日后的学业留下过硬的基础。

二 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方法

1.诱发灵感

灵感其实是一种直觉思维。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会突然产生富有创造性的点子,这就称之为灵感。在认识上它是质的飞跃。它的发生通常都带有突破和创新。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捉到和引发学生学习中闪现的灵感,对于学生巧妙的构思,突破常理的回答,哪怕是一点点的奇想,要及时给予肯定。此外,让学生学会应用数形结合、变换角度、类比形式等方法产生灵感,这样就可以越过逻辑推理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通过相关的数学问题,有效的进行引伸

在数学的解答过程中,我们往往需要举一反三,来进行反复的练习和总结。这是在小学的数学教育中重要的方法之一,因为我们并不是要求学生简单的通过某种方法或是某种途径来解答难题,而是通过数学的教育,遇到相似问题,能灵活的去解决相关的问题。教师在这一点上应相当重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学生的思维培养要是全方位的,并不是拘泥的,这样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和创新是密切相关的,它可作为创新意识培养的源泉和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小学的数学教育工作中,我们不要只是要求学生注重逻辑思维的培养,还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这样学生才会用新的思维解决部分问题。在数学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可以营造和假设一定的生活情景,让学生们发挥想象,同时引导他们在实际的情境中发掘一些问题。虽然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科目,但在严密逻辑的背后创造性问题也会出现。

篇5

关键词:数学教学 创设 问题情境 方法

数学改革如火如荼,减负增效势在必行,如何提高45分钟的效果是每一个老师研究的课题。近年来,我们在各级领导的组织指导下,进行了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的探索,通过互听探索公开课、听后进行讲座和总结的方法来研究。通过教学实践的探索、检验探索的效果,最后总结出以下方法:

一、利用和现实生活中的现象类比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

例如:在整式同类项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和实际中的例子相比较,把数学分类的思想形象化。在电化教室对一群猪羊的图片进行分类,分类的方法:无角的是猪,有角的是羊。这基本就是一个游戏,每个同学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到,对于七年级的同学,还感到新奇以致于达到情绪高涨。这时抓住时机自然地过渡到同类项的分类中来,分类的方法: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学生乘胜追击,很自然地应用刚刚在猪羊分类中形成的程序,先看字母,再看字母的指数。

即:猪羊的分类(按外部形态)多项式的分类(按字母和字母的指数)。

在初二根式的加减运算中也可以做这样的比喻,实际上它们和合并同类项是一样的,这样不仅降低了问题的难度并且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同时让学生接触了数学分类的思想。

二、利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

例如在教学扇形的面积问题时,课题引入的部分可设置一段《上甘岭》机枪扫射的战争场面,把学生的情感激发出来,然后,话题一转:“同学们,假设敌人碉堡的机枪射程是100米,机枪转动的角度是60度,那么敌人机枪的控制区域是多大?”自然地引入了扇形的面积问题,同时也让学生接触了用数学建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利用数学建模的方法来创设问题情境,要选择绝大多数同学所熟知的、感兴趣的、比较容易的事物,毕竟我们只是利用模型,而不是学习数学建模。

三、利用联想来创设问题情境

匈牙利数学教育家乔治·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指出:“要联想有没有做过类似的题目、有没有做过条件相似的题目、有没有做过结论相似的题目。”例如在做好了这样一道题目后:线段AB中点为D,若线段BD的长度为5cm,那么线段AB的长度是多少?我再给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已知∠AOB的角平分线为OC,∠AOC的角平分线为OD,若∠COD的度数为50°,那么∠AOB的度数是多少?这两道题目的考察角度不同,但方法完全一样,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学习几何问题是很好的启发。利用联想来创设情境的关键是要找出问题相似的地方,即“形似”(条件或结论一样)、“神似”(方法或解题的思路一样)。“形似”我们称之为一题多变,而“神似”我们称之为多题一解。 转贴于

四、利用简单的数学实验来创设问题情境

利用数学实验的方法来创设问题的情境在低年级的实验几何阶段是很平常的事情,可先让学生观察实验,然后总结得到数学结论。如求圆柱的体积,我们采用了把圆柱进行分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分得越多,越接近一个长方体,让学生观察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了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在初中的高年级,数学实验几乎为零,但我们可以通过数学软件来模拟实验的过程。例如讲解勾股定理时,让学生通过观察不同的直角三角形三边平方的关系来得到勾股定理,如图所示。

/

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代表了三边的平方。定义一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个面积单位,通过查小正方形的个数就可以得到三边平方的关系了。《几何画板》可以演示较多的数学实验特别是几何中的数量关系。

五、利用数学故事、数学典故来创设问题情境

篇6

目前常应用去除白细胞输血的方法有:(1)细胞洗涤法:此方法可去除80%以上的白细胞,但红细胞回收率不足80%,红细胞损失较大。(2)离心去白膜法:此方法可去除65%~80%的白细胞,不如细胞洗涤法,不足以预防HLA同种免疫,但能降低FNHTR发生率,红细胞回收率<90%。(3)过滤法(白细胞过滤器):此方法是迄今最常用、最有效的去除白细胞输血的方法,是采用白细胞专用滤器滤除血液制剂中的白细胞。近年临床上去白细胞输血使用的多为第三、四代滤器,上世纪90年代推出的第四代过滤器,则以多种新型材料复合制成,可使残留白细胞<104。

二、去白细胞输血的作用机制

血液制品在保存前去除白细胞,可以避免由亲白细胞的传染性病原体导致的血源性感染,还可以减少由白细胞或与白细胞相关的产物如补体裂解成分等导致的不良输血反应。在应用白细胞滤器滤除白细胞时,由于白细胞滤器的有效孔径很小,使得一些较大的微生物、游离癌细胞等被滤除,从而减少传播传染病的危险性和通过血液途径输入癌细胞。去除白细胞的时机选择很重要,在血液保存前去除白细胞对防止不良反应的效果要优于保存后再去除白细胞,主要原因是血液在保存过程中由于白细胞的解析和血液成分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活性物质是无法用白细胞滤器滤除,同时这些活性物质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三、去白细胞输血的临床应用

(一)去白细胞输血减少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发生原因主要是白细胞释放出热源物质引起发热反应和妊娠或反复输血,受血者体内产生了白细胞抗体,而抗体破坏了献血者的白细胞,释放出致热源而引起发热。非溶血性输血发热机理主要是白细胞来源的与发热反应有关的细胞因子主要包括IL-6、IL-8、TNF–α[1]等;血小板输注后发生的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主要与血小板保存过程中产生的多种细胞因子和补体裂解成分、组胺等活性物质有关,这些活性物质随保存时间延长而增加,引起发热反应的机率就越高。对于输注血小板、妊娠及多次输血者更应该用去白细胞成分血输注[2]。

(二)去白细胞减少输血性传染病的发生并预防潜伏病毒的活化

一些亲白细胞病毒,如EB病毒、艾滋病毒(HIV)、巨细胞病毒(CMV)等,无法从受感染的供血者的血浆中分离出去,其与白细胞结合得相当紧密,只有去除白细胞才能有效阻止这些亲白细胞病毒通过输血传播。同时研究表明输含有白细胞的血液,可促使艾滋病毒(HIV)、巨细胞病毒(CMV)复发和复制,而使用去白细胞成分血可以有效预防这些潜伏病毒的复发和复制。

(三)去白细胞输血防止血小板输注无效和HLA同种免疫的发生

血小板输注在临床输血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由于无法去除白细胞,这样会使受血小板者发生非溶血性输血反应,从而危及到受血者的生命。若去除血液中的白细胞,则可防止血小板输注无效。防止同种免疫对于需要器官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长期输血等病人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HLA抗原主要存在于白细胞上,所以去除血液制品中的白细胞对防止HLA同种免疫有良好的效果。

(四)去白细胞防止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

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是一种少见而死亡率比较高的输血并发症,多数患者死于严重感染,是由供者血液内活性淋巴细胞引起的同种免疫反应。其高危人群包括经放化疗患者、免疫缺陷患者、新生儿等。若输注经过去白细胞的血液制品,可使发生输血后移植物抗寄主病的危险大大降低。

(五)去白细胞输血预防输血相关性免疫抑制

上世纪八十年现输血后可以引起肿瘤治愈后的复发率增加,经研究表明输入的白细胞可以引起免疫抑制,从而导致手术后感染率增高、肿瘤易于生长和复发,使用去白细胞输血可以有效预防输血相关性免疫抑制[3]。

篇7

大家好!

在这生机勃发的美好时节,我们迎来了全省首届大学生创意文化节。值此,我代表全省大学生,向全省首届大学生创意文化节启动仪式隆重举行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关心、帮助我们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各级领导和老师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向为举办创意文化节辛勤工作的老师、同学表示诚挚的感谢!

创意开发智慧,创意增强灵感,创意创造价值,创意美化生活,更重要的创意展示青春魅力,激发我们挑战自己,超越自己,走向成功!

首届大学生创意文化节,是我们大学生展示自我的大舞台,这里有我们思想的翱翔、青春的旋律、激情的澎湃、灵感的释放、智慧的点燃、观点的碰撞、创意的遐想、成果的展示、自信的增强、想象的丰富、收获的喜悦、过程的享受、参与的快乐!还有我们厚积薄发、标新立异、奇思巧想和创新创意活力的体现!本次文化节也是我们大学生创意的盛典,因为她不仅能启迪我们的创意智慧、点燃我们创意激情、激发我们的创意思维、展示我们的创意成果、培养我们的创意能力,拓展我们的创意视野,还能培养我们的竞争意识、团队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是一个让我们发挥想象、施展创意、张扬个性的大舞台!

作为创意文化节主体,我代表全省大学生庄严承诺:崇尚科学、尊重创造、立足原创、积极参与、团结协作、追求创新、激情创意、激发灵感、展示智慧、提升能力,立志成为高素质创新人才,服务创意产业发展!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千帆竞发,尽展学子风采!用我们的创造,唱响火热的青春;用我们的创新,跳出蓬旺的激情,用我们的创意,勾勒出美好的明天!

让我们亲历创意音乐的激荡!让我们领略创意设计的奔放!让我们享受创意策划灵动!

同学们,帷幕已经拉开,青春早已飞扬!积极行动吧!让我们携手同心,舞动青春的彩带,放飞创意的鸿鹄,一起走向明!走向成功!走向辉煌!

预祝同学们取得优秀的成绩!

篇8

手术前的自动控制镇痛泵的控制是以消耗手术后的整体控制,防止出现一系列的镇痛问题,合理的控制整体的循环系统,实现有效化的自动控制镇痛护理管理,加深综合性的呼吸监控、循环控制护理,实现合理的综合性呼吸频率和幅度控制,逐步加深综合性的呼吸抑制控制,防止出现低氧血症,定时加强血氧的饱和度,按照医生的需求进行合理的血压控制,监控其脉搏、体温、呼吸等问题,指导PCA的系统控制结束。由于会造成紧张的问题,会影响患者的整体睡眠问题,按照患者的整体镇痛问题防止出现疼痛问题,从而有效加深综合性的镇痛效果。观察患者的综合性的镇痛泵导管的整体畅通问题,防止出现一定的皮肤红肿问题,逐步改善患者的整体导管的控制,防止出现扭曲,影响药物的整体输入,防止出现镇痛效果。由于麻醉或镇痛药物的控制造成的一系列的不良反应,造成呼吸中枢的抑制问题,影响患者的整体呼吸衰竭问题,PCA的阵痛造成呼吸的抑制比率逐渐降低,造成整体危害逐渐增加,呼吸运动、口唇颜色和整体临床表现进行合理的控制,手术后需要合理的进行吸氧控制,加强综合性的临床护理状况控制,改善患者的呼吸频率,观察患者的整体神智状态,改善患者的整体表情变化情况。患者一旦出现嗜睡、表情淡漠或呼吸减慢等问题,需要合理的控制整体患者的•综合性临床性状况,加强氧量的给予,停止综合性的镇痛泵,及时汇报患者,完成相关的处理过程控制,采用镇痛药物完善综合性的呼吸观察控制,防止出现综合性的观察管理。

2.临床外科的其他的相关护理过程

在手术中,需要合理的控制血量,逐步改善综合性的血容量控制,防止出现低血压问题。术后的护理需要合理的观察血压变化问题,改善整体的记录过程,防止出现血压的降低,快速地输液控制速度,实现有效化的血压下降,造成低血压的20%降低,采用合理的镇痛药控制,逐步完成充分的血容量控制。恶心呕吐问题的临床医学护理过程控制,是采用术后的镇痛药物控制,减少患者的整体胃肠道反映问题控制,以防止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患者在主观上会出现一系列的相关心理影响,会出现烦躁、恐惧等问题的心理控制,距离的呕吐会增加腹部压力,防止引起上口的初学问题,造成疼痛控制,影响患者的整体食欲。患者一旦出现强烈的呕吐现象,应该及时告诉汇报医生,完善整体的协助护理,加强患者的综合性呼吸状态控制。尿潴留需要合理的对镇痛药进行中枢的神经系统控制,防止出现一系列的反射作用控制,改善患者的综合性腹肌收缩管理,改善患者的综合性生理干扰控制,加深综合性的个体差异管理,防止出现一系列的心理因素的影响,防止出现PCA患者的整体尿滞留问题。在术前需要合理的在控制患者的整体大小便,防止出现一些列的膀胱按摩方法控制管理,采用合理的留置导尿控制。拔管钱需要合理的综合性•功能锻炼,需要合理的综合性尿道管理后进行排尿,做好护理过程控制,改善综合性的负担问题,实现合理的综合性术后排尿时间控制管理,改善患者的综合性尿管滞留时间,实现有效化的综合体优化控制。的排气时间控制采用合理的综合性胃蠕动抑制控制过程,改善PCA镇痛的整体效果,实现合理的病人术后活动管理,加深综合性的护理过程情况分析,实现有效化的术后1过度,加强患者的整体创下活动能力,改善患者的整体地位变化,保护胃肠患者的综合性恢复能力控制,防止出现一些列的腹部控制问题。改善患者的皮肤状况,防止出现瘙痒问题,逐步采用的组织释放完善综合性的护理过程控制,实现合理的皮肤清洁护理。采用抗组胺药物进行合理的控制,逐步缓解患者的整体皮肤状况,病情严重的问题需要合理的降低或停止PCA。对于PCEA的综合性护理主要是对于防止托管问题的护理过程控制,采用合理的镇痛控制,改善患者的综合性护理过程控制,护理人员需要和医生进行合理的沟通,保证三通的效果,实现合理的综合性治疗过程控制,实现合理的药业渗透静脉炎控制。

3.结语

篇9

关键词 创业意识 核心内涵 现状调查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Students' Awareness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Literature Review

WANG Tao

(College of Teacher Education,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Zhejiang 325035)

Abstract Entrepreneurial awareness is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hotspot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literature on entrepreneurial awareness of the core concepts; survey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collated and put forward their own views, and hope to be able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search scholars.

Keywords: entrepreneurial awareness; core concept; situation survey; impact factors

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过程中,对个体起动力作用的个性心理倾向,是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创业意识支配着创业者对创业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创业的首要前提是要有超前的创业意识,因为创业行为是建立在创业意识基础之上的。因此,高等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广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国内外学者对创业意识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理论方面,主要是对创业教育的核心概念进行解读,在实证方面,主要对当代大学生的创业意愿进行调查。笔者关于创业意识,对国内外部分文献进行研究,整理出有关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文献综述如下:

1 国外研究

在国外,最具代表性的学者是美国著名创业教育家Timmons,他的研究与实践成果集中体现在《创业学》(New Venture Creation)一书中。内容包括战略与商业机会、创业者、资源需求与商业计划、创业企业融资和快速成长等五部分。①而关于创业意识的单独研究几乎没有涉及。

国外学者有对大学生的创业意愿进行实证调查与研究:Scott、Twomey和Blackburn对英国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进行调查发现,54%的学生有创业方面的意愿。②Sandholtz对美国匹兹堡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有44%的学生想去创办企业。③Brenner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超过55%的美国大学生希望自己将来去开办公司而不是被企业雇佣。④这些研究都说明国外大学生的创业意向是比较明显的,从而也反映出他们具有较高的创业意识。

另外Garavan和 O’Cinneide对欧洲国家的创业教育现状进行了实证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过创业教育的学生,往往都有着较强烈的创业意识:在丹麦,接受过创业教育的学生,有将近50%的都想创业;在法国,则有35%的学生有这一想法;而在爱尔兰,这一比率竟高达58%。该研究表明,创业教育能教给学生创业意识,指导学生进行创业活动。⑤Webb等人发现在美国的百森商学院(该学院致力于创业领域的研究,在全国排名为第十五位)的学生更倾向于创办企业。⑥LarsKolvereid对所学专业是创业学的以及非创业学的人进行比较,发现专业是创业学的学生中已创业人数,以及他们的创业意识都高于非创业学专业的学生。⑦

从以上的文献来分析,可以看出国外学者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业意愿的实证调查方面。但笔者认为这些研究都不完善,并没有从各方面对学生创业意识的差异进行全面的分析,加之国内外高等院校的培养模式和教学理念有很大的差别,因而这些研究对于我国创业意识的研究指导性十分有限。

2 国内研究

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对于创业意识,国内许多学者都做过详细的调查和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创业意识的概念解读、创业意识所包含的内容、创业意识现状分析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笔者查阅相关创业方面的著作以及从中国学术期刊网中搜集有关创业意识的论文,现将相关研究成果归纳如下:

2.1 创业意识的概念研究

目前国内研究者多采用彭刚的《创业教育学》一书中关于创业意识的定义:“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人起动力作用的个性心理倾向,包括创业需要、创业动机、创业兴趣、创业信仰和创业世界观等心理因素。”⑧

张文平对创业意识的内容进行了详细、具有逻辑性的论述:“一切的创业活动最开始是有创业需要而引发的,当创业者的创业需要逐步强烈,升级成创业动机时,那创业活动也就开展起来了。而创业兴趣是能够让创业者保持长久的激情与坚强的意志力的。⑨创业者进行创业活动都会对自己所进行的项目有长期的目标和追求的向往,这就是其创业理想。创业理想是创业者最为重视的,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创业者往往都会努力拼搏,通过艰苦磨练,建立起一种为完成理想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当创业者在逐步的创业活动中不断跌倒再爬起,慢慢走向成功时,其思维和心境也随之升华,逐渐形成对创业的最高层次的认识——创业世界观, 这种世界观是能够把创业者个性发展的方向与社会义务感、责任感与使命感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去不断追求创业更新更高的境界。

李运华和许文兵则认为创业意识是整个创业教育的开始,如果没有创业意识,那自主创业就是空中楼阁,无从谈起。创业意识是大学生进行创业活动的内部动机,支撑着整个创业活动的运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的话,创业意识是创业者心理活动能动性体现,是创业者来源于自己的生理动机和心理动机,对客观事物的感觉、知觉进行加工,从而形成的创业设想,是创业者内在的强烈需要和创业的强大动力。⑩

关于创业意识的核心内涵,国内学者都有详细的论述,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说服力,但要对大学生创业意识进行测量的话,就必须对创业意识的内涵进行具体的概述。个人认为,创业意识应这样去理解:创业意识是指人们对创业正确认识、理性分析和自觉决策的心理过程,是由创业需要意识、创业机会意识、创业规划意识、创业风险意识和创业个人品质组成的个性心理系统。

2.2 我国大学生创业意识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相关学者对我国大学生创业意识现状做了实证的调查和详细的分析。谢志远等人对温州地区的大学生创业意识进行实证调查,并与其他地区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温州地区的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和创业意识都高于其他地区,并且毕业后更善于创业。因此他提出要以温州人创业精神来指导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 孙志艳等人对哈尔滨地区的大学生创业意识进行调查,发现高职院校中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比率远远大于本科院校。 周斌对西安718名大学生的有关于创业方面的调查分析发现,西安地区的大学生创业意识较强,但真正进行创业的较少,创业行动较谨慎。

何婷英、曾晓玲等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做过问卷调查,他们认为大学生就业观陈旧,享乐思想严重、有很强的依赖性、就业心理准备不足、创业意识不强,主要表现有:(1)大学生虽然具备初步的创业意识,但主动性还不够;(2)虽都有从市场为导向出发创业,但缺乏创新性;(3)虽有较多的创业想法与项目,但缺乏对风险的考虑;(4)虽有创业的心理准备,但缺乏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品质;(5)虽能认识团队的重要性,但缺乏团队形成的氛围。对于这些现象的存在,他们认为这与我国的社会环境、教育培养方式以及学生缺乏对自身条件的正确认识等有很大的关系。

邹华认为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被动接受创业、对创业认识不足、在创业行动上盲目,大学生普遍还没有自觉的、理性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行动。

总之,我国学者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研究集中在对创业意愿的实际调查,这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当今大学生创业意愿的现状,对于大学生创业现状也作出了一些分析与总结,可以看出当今大学生创业意识的现状是存在诸多问题的。但目前国内学者的现状分析有的是以一个学校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有的是以一个地区的大学生为对象,还没有从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我国的高等院校学生创业意识进行实证调查,另外现有的调查都很少有对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学校资源以及大学生本身不同的个人特质进行分类调查,因而研究不够全面,代表性不强。

2.3 大学生创业意识现状影响因素的分析

许多学者对于大学生创业意识影响因素进行了一些理论和实证分析。其中周秋红主要从以下几个因素加以剖析:一是个人特质,人格特质是个体的心理、思维以及行为模式的综合,对个体解决问题有较大的影响作用,她认为个人特质表现力跟创业意识的形成是成正比率的;二是家庭与知识文化背景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形成有重要作用,另外是否接受过创业教育、是否参与创业团体并进行创业活动,与其创业意识形成也是呈正相关;三是创业环境对于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形成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社会地域文化环境、学校教育环境以及网络环境等因素都会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四是社会风气浪潮,近些年来,我国社会上创业浪潮的广泛兴起,对于激发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热情是非常有作用的。正是在这种典型事迹与模范带动下,更多大学生不愿做被雇佣的工作,他们敢于成为“吃螃蟹的一代”。因此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都参与到加入到创业的活动中去,从而也较大地影响了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形成。

袁泉通过实证调查发现我国大学生创业意识普遍不高的情况,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传统的就业观仍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模式与就业选择倾向;二是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与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形成有较大的束缚作用;三是整个社会对于鼓励与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氛围还不够浓厚,大学生创业还面临很多的现实阻碍。

马书臣也从传统文化观念、社会环境条件、学校教育与社会的联系、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以及大学生创业的社会保障五个方面对当前大学生的创业意识缺失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以上学者的观点主要是从大学生本人、家庭环境、学校教育以及政府政策等几个方面来分析造成我国大学生目前创业意识薄弱等问题,另外也有从地区地域特点来分析,囊括了内在和外在两方面,较为全面。但目前对于影响因素的分析,还不够系统全面,针对我国目前大学生创业意识存在的诸多问题,在通过文献的分析总结,笔者认为影响创业意识的因素为社会文化条件、父母工作经历、学校资源及个人特质四个方面:(1)不同的地域文化对于大学生创业意识有较大的影响。一个地区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和当地的大学生创业意愿与创业行为有很大关系。综合近几年来的文献,很多学者都发现我国沿海地区的城市经济发达,地域开放程度高,创业氛围浓厚,创业政策与条件都比较齐全,因而该地区大学生创业率也相对较高;而中西部地区从整体上看都相对薄弱,因此学生创业偏保守,说明了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的重要性。(2)家庭有无创业背景。很多研究者通过实证调查发现,如果大学生的家庭有人进行创业活动的话,创业意向都要高于一般家庭背景的大学生。家庭成员的创业会潜移默化给大学生本人带来影响,耳濡目染的作用往往大于刻意学习的效果。另外,中国的中小民营企业大多还是以家族制为主,子承父业的观念使得大学生在主动与被动中都选择了创业这条路,因而创业意识也会受到影响。(3)学校资源。目前国内很多大学都建立了创业孵化园等创业基地来支持大学生创业。此外,还会组织大学生创业规划大赛等一系列创业活动来鼓励大学生创业,这对于大学生创业意识会有较大的外部影(下转第7页)(上接第4页)响。另外,许多学校与当地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聘请优秀企业家开班讲座,组织学生到优秀企业实习等,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理论与实践经验。这些对于大学生创业意识都具有较大的影响。(4)个人特质。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必须具备六个方面的素质:竞争、合作、创新、诚信、勤劳、风险。从以往的研究中可以得出,创业意识较高的大学生都具有果断、大胆、敏锐、领导气质等这些品质,这些都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意识的主观核心要素。

注释

① Timmons J A. 1999.New Venture Creation [M]. Singapore: Mc-Graw-Hill.

② Ajzen I. 1991.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J]. Organizational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③ Burkheimer G J, Novak T P. 1981.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Sponsored Research Report Series Research Triangle Park [M]. Center for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

④ Bjorn Hoagland, Marcus Lundgren, Robert Songsong.2001.The Unit of Analysis in Entrepreneurial Research:A Survey of 130Articles[J]. Working Papers of PEG.

⑤ Busenitz et al. 2003.Entrepreneurial Research in Emergence:Past Trends and Future Direction [J].Journal of Management.

⑥ David J. Ketchen, Jr. 2003.Why Do Firms Use Franchising Asian Entrepreneurial Strategy a Meta-Analysis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⑦ Elizur, D, &Sagie, A. 1999.Facts of personal values: a structural analysis of life and work values [J].Applied Psychology: Interview Review,48(1):73-87.

⑧ 彭刚.创业教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⑨ 张文平.推开创业虚掩的门——谈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8(6).

⑩ 李运华,许文兵.广东省“211”高校大学生创业意识及创业教育调研[J].航海教育研究,2012(2).

谢志远,林茹.温州大学生与其他地区大学生创业意识比较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61-63.

孙志艳,索志林,韩雪.哈尔滨市大学生创业意识瓶颈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149-150.

周斌.区域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意识调查[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

何婷英,张丽萍.大学生创业意识的调查与研究——以温州高校大学生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07:15-17.

邹华,叶建国.浅析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0(9).

周秋红.试论新时期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养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11).

篇10

(一)大学生创业能力

大学生创业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过程,要求大学生创业者不仅要拥有创业精神、创业意识,还要有足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实践训练,向成功的企业家学习,在实践中提升和练就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业能力,然后再去创业,无疑可以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和成就感。

(二)大学生创业现状

近年来,随着各大高校扩招,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2011年为660万,2012年为680万,2013年为700万,2014年已达到730万。大学毕业生数量多,就业压力大,已经成为一个不得不引起社会高度重视的问题。尽管各级政府部门出台了优惠政策促进大学生创业,但传统就业观念对于大学生影响深远,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把毕业后创业当作除就业、考研和出国等之外逼不得已的选择,缺乏创业的积极性和创业成功的雄心壮志。

二、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基本情况调查

本次调查采取便利随机抽样,通过网络直接发放问卷,利用微博、微信和即时通讯软件等工具进行相关传播,共收回320份问卷。其中男生153人,女生167人;大一学生125人,大二学生89人,大三学生69人,大四学生37人。调查主要针对艺术院校在校大学生,集中体现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的行为特征。

(一)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情况调查数据汇总

根据问卷设计,将数据分成四个部分进行汇总和分析。第一部分是艺术院校大学生及其家长对创业的认识;第二部分是艺术院校大学生群体对创业的了解;第三部分是艺术院校大学生群体对创业的看法;第四部分是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对社会、学校创业扶持的需求。

(二)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情况调查数据分析

1.艺术院校大学生及其家长对创业的认识。通过调查,发现320人中220人现在或者毕业后有创业的想法,占总体调查对象的68.75%;而家庭支持的有165人,不支持也不反对的有81人,分别占总体调查对象的51.56%、25.32%。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及家长对创业持认同的态度。

2.艺术院校大学生群体对创业的了解。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大学期间接受过创业知识培训的占166人,是总体调查对象的51.88%;专业课教学期间接受过专业创业教育的有197人,占总体调查对象的61.56%;课外实践参与过创业大赛或者创业实践有161人,占总体调查对象的50.31%。由以上数据发现,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艺术院校大学生仅半数对创业有所了解。

3.艺术院校大学生群体对创业的看法。通过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占总体人数51.25%的164人了解政府新的有关大学生创业相关政策;在调查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形势看法发现88人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创业困难,占总体调查对象的27.5%,认为形势一片大好的才22人,仅占6.88%,整体而言,有62%的人认为目前创业困难;在调查创业最大的障碍时,有180人选择知识不足,占总体的56.25%;在调查艺术类大学生创业优势中发现有166人认为独特的个性与思维模式是制胜关键,有165人认为艺术类专业特色是获胜法宝,还有167人认为是艺术专业的创新意识,分别占调查总数的51.88%、51.56%和52.19%;但究其至今没有创业的打算的原因,有180人是选择缺乏商业头脑,占总数的56.25%。综上,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对于艺术院校大学生都有在专业领域创业的想法,但苦于没有商业知识的积累。.艺术院校大学生群体对创业政策扶持需求。在调查艺术院校大学生对社会、学校创业扶持政策扶持需求时,有占61.88%的198人认为政府提供创业培训、指导机构,有占50.63%的162人、占49.38%的158人和占41.25%的132人认为艺术院校应将商业运营、创业课程纳入必修课,建立配套的指导机构和创业网站,并组织或者参加各级商业创业大赛。可见,政府和学校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艺术院校大学生将创业想法付诸实际。

三、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缺乏的主要原因

通过以上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和家长对创业持认同的态度,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仅半数对创业有所认识且有在专业领域创业的想法。究其原因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艺术市场的特殊性,艺术院校大学生进入存在壁垒

艺术市场的特殊性,使学生的艺术作品出炉后,往往由于知名度不够而无人问津。很多艺术院校缺乏对艺术专业学生艺商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走上创业之路后难以适应艺术市场的特殊性。

(二)艺术教育多侧重专业教育,忽视创业教育且缺乏良性的创业教育保障体系

尽管我国出台了支持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但大多数创业教育研究及应用都是从国外引入的,它要适应中国国情与国内大学生的创业需求,还需要一段长期的过程。尤其是艺术院校更侧重于专业知识技能的教育培养,忽视了创业教育,缺乏完整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业指导、扶持和保护等仍是空白。

(三)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空间过于狭窄,实操性较差

学校所提供的实践场所与设备有限,校企型的设计实践结构不够完善,实习基地建设停留在表面层次,导致学生了解社会需求、行业发展和接触生产实践的机会较少,设计实践机会更少。

(四)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内容空洞

部分艺术院校把大学生创业教育安排在大学一年级基础课程教学中,学生刚刚进入大学校园,根本没有创业理念,仅仅局限于纸上谈兵。创业教育课程也仅是简单的职业生涯规划、创业策划书撰写注意事项,亦或是创业团队组建及管理等,所有的授课内容都只是简单介绍或者是案例讲解,均没有从创业本身教学,没有商业运作、经营管理,更没有资本、风险和社会价值等相关知识的接入,造成了学生认为“此类课程没用”。

(五)艺术专业教学无法满足创业型人才培养需求

目前,艺术专业教学还是采用大课堂、公共教室授课的方法,大量的实践过程都是学生在课后去完成,直接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和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违背了艺术教学的过程性、实践性、创新性的规律,变成了单纯理论的教学,遏制了创新成果的产生。

四、艺商衔接的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育路径

由此可知,艺术院校大学生都渴望提高自己的创业能力,都希望在创业过程中得到专业知识的积累和锻炼。而仅仅当前的创业教育是无法达到的,必须形成完整的科学有效的创业能力培育路径。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并对照国内外艺术院校发展情况研究,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育可采取如下路径

(一)开展创业实践训练,形成创业学分制教学模式

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教学经验和教学模式,对课程、师资、硬件等条件进行以学生创业能力培育为根本的教学改革。艺术类专业教学开展创业实践训练,采用创业学分制模式,通过创业课程和创业学分模式,将创业学分纳入教学过程,积极辅导学生参与创业实践、模拟创业、创业比赛等,并通过盈利、获奖等方式获得创业学分。

(二)设立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室

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高,需要加大对创业教育师资的培养,设立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室,注重提高创业教育的师资素质,造就一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从事创业教育的基础教育教学、实践管理等工作,对创业课程教育活动进行规划、组织管理和绩效考评。创业教育研究室可以面向社会聘任专兼职研究人员,主要由创业成功的企业家、技术专家、政策专家、艺术行业协会成员、法律专家等在内的各行专家构成。研究室通过对艺术市场的政策分析、法律研究、风险投资等内容研究,指导学生在创意概念、策划方案进行市场需求分析、技术可行性分析、经济可行性分析与人力资源状况分析,让艺术院校大学生在创业道路上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有效的指导。

(三)开设管理、商务类创业教育选修课

艺术类创业教育可以通过开设管理、商务类创业教育选修课的模式,打破传统学科界限,形成学科间的优势互补,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帮助艺术专业学生剖析艺术市场,增进创业技能,增强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如开设《管理学基础》、《项目管理》和《商业运作》等课程,在课程上可采取团队合作方式,进行市场调查,形成创意并设计产品,然后根据市场需求情况,撰写营销策划,并设计出产品推向市场。这种过程式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掌握创业过程中的全部内容,增强了艺术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商业运用能力,诠释了创业的本质在于创新,创新是创业的首要条件。

(四)定义概念创新模式,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概念创新模式是大学生根据自己的新颖构想、创意、点子、想法进行的创意活动。概念创新集中体现在艺术、装饰、园林、环境和网络等新兴行业,创业者需要独特的个性特征和创业欲望,善于观察周边环境、商业机会,在行业市场迅速占据先机,实现产品宣传、推广和销售。在创业教育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角色扮演、团队模拟和成功经验分享等课堂实践教学,或带学生去创业企业参观、考察的课外实践教学。如此双轨制教学过程不仅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就业者,还培养出具有高素质艺术创作和实践能力的创业者。

(五)积极备战商业竞赛,创建工作室,开展商业运作实践

1.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商业竞赛活动。艺术院校大学生以自身专业特点或艺术创意参加各种商业竞赛,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和提高观察力、思维力和想象力,以其敏锐的艺术视角,独特的创新意识,在各类商业竞赛中获得竞赛奖励,实现创业梦想。

2.创建专业工作室。创业并不是一个人单枪匹马所能实现或完成的,它需要组建起互补的团队。艺术院校大学生通过对市场、社会的深入了解,挖掘具有发展前景的创业项目,吸引一批有能力、有胆魄、学科交叉的志同道合的人建立专业工作室,通过有效的管理实现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