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的差异范文
时间:2023-11-30 17:45: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外文化的差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H31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4-0332-01
Abstract:Idioms is generated from the long. Long ago, people began to use some or humorous or ironic metaphor or method for example out their own idea, as time passes, having the idioms. Thus it fully reflects the other nations of the world cultural tradition, life custom, understanding, can understand idioms a history。
Key words: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Characteristics; Cultural differences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就其广义而言,它包括成语(idioms)、谚语(proverbs)、箴言(mottoes)、俗语(colloquialisms)、俚语(slang)以及典故(allusions)等。它是民族风格的提炼与升华,是语言实践的集中体现与结晶。英汉两种语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丰富的习语,它们或含蓄幽默,折射出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或庄严典雅,承载着厚重的民族文化信息和悠久的文化传统。
一、习语的产生与特点
习语的产生亦如人类语言的产生一样,都是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等社会实践,是劳动人们语言智慧的结晶。任何一种语言的习语,都无一例外的是人们在生产过程和日常生活中,通过使用一些短小精悍的词句,创造出一些生动活泼、耐人寻味的比喻,来表达与他们工作和生活有关的思想观念。以下我们来做简要的对比说明。
(一)语言的形象性
英汉两种语言中有许多习语非常形象,用它们来比喻事物或说明事理,既生动,又达意。由于这些习语用词简练,言简意赅,常能引起丰富的联想。汉语中通常用“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来形容那些身强力大,头脑空空的人,而英语中就有ThereismoreofSampsonthanofSolomoninhim这个句子来表达此意。Sampson是基督教《圣经》中力大无穷的勇士;而Solomon则是古代以色列贤明的国王,以智慧著称。
(二)意义的整体性
习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不能按字面意义来理解,因为很多习语的意义往往借助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典故而形成,约定俗成地构成整体意义。如汉语中的“开夜车”不可理解为“晚上开车”;“高山流水”不可能解释为“高高的山,流动的水”。同样,英语中的“theskeletoninthecloset”、“toputheadstogether”。不能将其对应地翻译成“壁橱里的骷髅”、“把头放在一起”,而要将它们分别理解为“家丑(shamefulfamilysecrete)”、“大家一起商量(thinkoutaplanwithotherpeople)”。
(三)搭配的稳固性
所谓稳固性,指的是组成习语的各个部分(即单词)是固定的,不可随意拆开和调换位置。汉语中的“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不可改为“八上七下”;“雪中送炭”不可变为“雪中送煤”;同样,英语中的“atsixesandsevens(乱七八糟)”不可换为“atsevensandeights”;“fishintheair(海底捞月)”不可改为“fishmooninthewater”。
二、英汉习语中的文化差异
(一)文化背景差异
英汉两种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反映在语言上,就产生了许多来自古代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事件以及文学典故的习语。但由于两种文化渊源和发展轨迹不同,这些习语均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蕴藏着特殊的文化背景知识,其比喻意义深远,非字面上所能理解的。
如汉语中常用“夜郎自大”来形容那些“妄自尊大”的人;用“南辕北辙”来比喻“办事不按事理,倒行逆施,结果必然与愿望相反”。同样,英语中也有许多习语来自希腊神话、《圣经》故事、《荷马史诗》和《伊索寓言》。如出自希腊神话中的“Sphinx'sriddle(比喻难题)”;出自《圣经》的“aJudas'kiss(喻可耻的背叛)”等。
(二)风俗习惯差异
英汉风俗习惯的差异是英汉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最典型的莫过于有关动物形象之指称意义方面的习语。在这方面,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非常明显。汉语说“身壮如牛”,英语却说“asstrongasahorse”;汉语表示一个人大口大口地喝水,常说“像牛饮”,英语里却用“drinklikeafish”来表示。
(三)差异
英汉两个民族有着各自的。因此,不同的宗教文化就潜移默化地融入了英汉两种语言中,于是就有了反映宗教文化的习语。中华民族的宗教文化主要是佛教(Buddhism)文化。佛教传入我国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人们相信人世间的一切都由“佛祖”在左右。因此,汉语中有许多习语是和“佛”、“庙”、“和尚”有联系的。如“借花献佛”、“立地成佛”、等。而在西方文化里,特别是在英美等国,影响最大的要数基督教(Christianity)文化了。因此,英语中有不少与“God”,“Devil”,“Hell”,“Church”等单词有关的习语。如“Godhelpsthosewhohelp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也)”;“aspoorasachurchmouse(一贫如洗)”等等。
三、结语
本文探讨了英汉习语的产生及其所具有的特点,并分析了英汉习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然而语言是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文化交融是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英汉习语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知识,教学中或学习时经常将二者进行对比,既可以加深我们对两种语言的认识和理解,也可以提高我们对民族文化和异国文化的敏感度。正因为丰富的文化知识为语言表达提供了大量潜在的可能性,所以在真实的语言交际中,我们就能准确地理解他人的思想,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自觉”。
参考文献
[1]张宁.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J].中国翻译.1999(3)
篇2
关键词:文化差异;并购;整合
一、文化差异的表现形式
文化差异是指不同文化之间的不同特点。文化差异既存在于文化的各个层次上,也存在于企业的环境、组织之间、组织及经营等各个层次上。
1 并购企业的自身文化差异
不同的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和摸索出来的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由于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习惯性等原因,在企业并购后并不能在短时间内通过“凌越”和“妥协”进行整合,而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并购双方各恃一端,导致了冲突在所难免。
2 并购企业的区域背景差异
文化的异质性不仅体现于企业文化的差异,而且体现在企业生存发展的国别、产业及地域的差异上。
(1)治理理念的差异。在经营管理中,西方管理者的根本出发点是企业效益,而中方企业的管理者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中国文化以关系为导向,崇尚人际关系的和谐,是一种以情为特质的软管理。而国外很多企业则更注重以“法”治企,将法律条文作为其行为的根本依据。因此,企业购并后,“情治”与“法治”激烈冲突。
(2)价值观的差异。国内企业由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员工形成了知足常乐、随遇而安、抱残守缺的价值观,却易使得外方管理者认为其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不思变革,创新意识不强等。国外企业员工长期以来形成了以机会均等和冒险挑战为特色的价值取向,表现在更习惯于主动工作,坚持己见。可能被认为纪律性差,缺乏群体意识等。
(3)人员管理的差异。中国企业强调情感沟通,员工归属感较强,对待成绩和责任习惯由集体接受,不轻易突出个人作用。在西方企业,人员关系由等级和职位来确定,强调的契约和理性,人与企业之间为简单的契约关系,归属感较弱。
3 并购企业的员工个体文化差异
每个员工在其成长过程中,都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个性特征。而这种个性由于其存在年限及员工自身的习惯性导致了其根深蒂固的特性,不论通过公司的严格培训,还是个别思想教育,都较少由于并购而被冲淡或消失,而这些在并购过程中极有可能引起冲突而增加并购的困难。
二、文化差异对企业并购的影响
文化差异一直被认为是影响企业并购成功的重要因素,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其对企业并购的双重作用。
1 文化差异对企业并购的积极作用
(1)企业文化差异促进企业创新。企业文化差异是文化多样l生的体现,可通过各方共管促进企业在经营模式、管理模式甚至技术方面创新。不同文化能扩大员工的视野,激发员工的灵感,更好的挖掘员工潜力,逐渐聚合成―种新的适应当前企业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2)企业文化差异有助于人们客观审视企业不足。企业并购后,由文化差异导致的文化冲突可以让原来安于现状、盲目发展的企业看到自身比较隐蔽的问题。对于大企业,它可以提醒其盲目自信,从而从机构规模精简的小企业中学习。对于中小企业,也可以帮其树立信心。因此它可以增进人们的理性态度,借助于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暴露企业存在的问题,同时扬长避短,有助于解决阻碍企业发展的问题。
(3)企业文化差异能增强企业活力,丰富员工生活。并购企业中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文化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使得员工感受到公司的人本关怀,同时企业文化差异的碰撞也增加了员工的阅历,为员工提供了文化选择和生活方式选择的空间,最终为整个企业的文化注入了活力。
2 文化差异对企业并购的消极作用
(1)文化差异易产生“文化冲突”,影响并购企业发展。由于并购企业双方在并购前都已经形成自己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模式及企业核心价值观,因此,并购之后,如果不能很好的做到文化融合,则容易疏远员工之间的社会距离,进而影响沟通,由文化差异导致“文化冲突”。
篇3
关键词: 思维方式 文化 涉外英语广告及商标 设计 教学
一、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中国同其他各国之间的经贸来往日益频繁,中国的商品也日益走向世界。因此涉外英语广告及商标设计便应运而生,而且这方面的需求也日益看涨。
学术界对涉外英语广告及商标设计的语言层面上的研究颇多,详尽地分析了涉外英语广告及商标设计中的词汇特点、句法特点及修辞特点等。
可是涉外英语广告及商标设计仅仅是语言层面上的问题吗?前不久看到一则新闻,说中国广告界多次参加国际广告大赛,每次都铩羽而归,而参赛的作品在国内都深受好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究其原因,是因为评委多为西方人士,思维方式及文化背景皆不同,难以沟通。
这就给我们的涉外英语广告及商标设计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怎样适应异域文化及思维方式?
当代的语言学研究已经从过去的局限于句子本身的分析跳出来了,更多地研究影响句子意义的句子之外的因素,随之而来的是语用学、语篇分析、跨文化交际等研究的兴起。比如一句简单的汉语“你吃了吗?”就蕴涵着很强的文化色彩,其本意并不是真想知道对方吃了没有,而是一种问候。西方人却不能理解这种问候,如果照着字面意思翻译成英文“Did you have breakfast?”,把个人隐私看得很重的美国人会觉得你侵犯了他的隐私,因而造成了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
同样,在涉外英语广告及商标设计中,不能认为只要语言正确就万事大吉了,而是要充分考虑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及思维方式。因为广告和商标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树立品牌形象,使别人能够接受该品牌产品。而消费者能否接受的关键就在于消费者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能否接受。比如,我国的芳芳牌化妆品的商品在外销时采用汉语拼音Fang Fang为其商标名,殊不知fang在英语中是“毒牙,狗牙,狼牙”的意思,故一位外国记者曾评说,“将这个商标用于小孩爽身粉上会使人感到恐怖”。像这样的商标外国消费者肯定难以接受。
二、中西文化背景及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在广告及商标设计中的体现
那么,究竟中西方在文化背景及思维方式上有什么区别呢?这种区别体现在广告上又有什么差异呢?
1.线型思维和螺旋型思维的差异
1966年,美国人Robert Kaplan提出,英美的思维方式是直线型的,东方人的思维模式是螺旋型的。上海的胡曙中与加拿大的R.Coe也证实了这一点。中国人讲话或写文章的语篇模式是由远及近,转弯抹角,娓娓道来,直到最后才引出目的;而西方人则是习惯于开门见山,直抒胸臆。因此英语的文章通常以一个主题句开头,直接点明中心思想,然后在以后的各句中发展这一思想,而汉语文章多采用迂回的方式加以阐述。
这种差异也反映在英语和汉语的广告中,试比较下列两则广告: br>
在上面这则英语广告中,我们可以看到,第一句就说Yes,this is the original StairMaster 4000PT,立刻点名产品名称,构思方式完全呈直线型。而上面这则汉语广告用大部分的篇幅回忆儿时的情景,直到最后两句,才知道是嘉士利饼干,很明显采用了螺旋型的方式。
2.同中求异与异中求同的思维差异
1971年总理和美国基辛格国务卿在讨论起草“中美上海公报”时,曾经对基辛格说过,我们东方人的思维习惯是在“异”中求“同”,西方人是在“同”中求“异”。而早在19世纪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就曾明确指出:“东方人见到了统一忽视了区别,西方人见到了区别遗忘了统一。”
这种差异造成了中西方人在接受心理上的差异:中国人的群体倾向――从众心理;西方人的个体倾向――个体心理。中国人大都认为“大家用的一定是好货”,喜欢跟着流行走。前几年呼啦圈刚兴起,很短的时间内就“风靡大江南北”,“男女老少齐上阵”,从众心理可见一斑。因此,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类似于这样的广告:我们都喝某某某,今天你喝了没有?
而西方人则讲求个性、独立和隐私等,请看下面一则广告:
这则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德国的子公司欧宝汽车公司的广告。它主要是强调该公司生产的汽车具有与众不同的技术特点,并以“个性”作为诉求点。广告的标题写道:“在这个技术共享的时代,那么个性呢?”在广告的正文部分又引用了消费者的话:“现在所有的汽车都一样。”继而引出广告的主题“欧宝汽车卓然出众,与众不同的技术”。
3.综合型思维和分析型思维的差异
季羡林先生在《神州文化集成序》中认为:“东西方两大(文化)体系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处,相异者更突出。据我个人的看法,关键在于思维方式:东方重综合,西方重分析。”贾玉新先生认为“西方人见长于分析和逻辑推理”,“而东方人长于整体式,他们富于想象和依靠直觉”。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民族的这种综合型思维源于东方民族的哲学思想,中国传统哲学孜孜追求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庄子・天地篇》)的思想致使汉民族的思维方式表现出习惯于从整体上观察事物的特征。中医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中医的传统理论基于阴阳二气之调和,以及金木水火土五行之相生相克。这些概念都是从整体出发抽象概括出来的,其实质是将各个器官及各种因果对人体的影响作通盘考虑,以综合法辨证施治。
西方哲学把人和自然看作是两个永恒的矛盾对立体,认为认识宇宙、征服自然是人类的根本任务,这种哲学也就决定了西方人的分析型的思维方式。以西医为例,它以人体解剖为基础,层层深入分析:从器官到组织,再到细胞、细胞核、染色体、基因……找出病因,对症下药。
这种差异反映在广告上,表现为中国的广告多用模糊的、直觉的依据来说明该产品的质量或功用,如“延年益寿”、“对多种症状都有显著疗效”、“获得某某金奖”、“国有企业”、“宫廷秘方”、“国宴饮料”等。加拿大多伦多约克大学来斯等两位广告和市场营销专家曾对我国的杂志广告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含有“厂家调研”信息的广告数小于百分之一;而英语国家广告多用事实或实验数据作依据。比如下一则广告:
这则是宝洁公司的牙刷广告。它引用了一项实验室的测试结果,证明新的Crest Complete牙刷进入牙缝的深度要比常用的平头牙刷深百分之三十七,因此使用新的Crest complete牙刷,就如同牙医在家里帮忙清洁牙齿。
实际上,像“包治百病”之类的模糊广告在美国是被禁止的。
4.文化背景的差异
文化是指人类历史所积累的一切成就的概述,它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传承和交流文化的工具;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只有充分地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才能更好地达到涉外英语广告和商标的设计目的。
有一则中国名茶的广告,它的中文意思是:中国茶叶,历史悠久,品质超群,名扬四海,生津止渴,提神益思,消食除腻,健美减肥,延年益寿,增进健康。设计者按照中文的意思直接译成英文,其中有一句“promote the secretion of saliva,quench thirst”意为“促进唾液分泌,解渴”,然而对中医了解甚少的外国消费者往往会迷惑不解,“促进唾液分泌”有什么好处呢?
上海凤凰牌自行车的商标一直译为Phoenix,在汉文化中凤凰意味着“吉祥、如意、高雅”,而在英美文化中,则意味着“再生”,看到这个商标会使人想到“死而复生”,令人难以接受。
无独有偶,我国的“金鸡”牌闹钟在国内市场上有一定的声誉,然而投放到国外市场销路却不好,经调查,原来它的英译商标名Golden Cock让国外的消费者望而却步,因为cock一词除有“公鸡”的意思外,还会使人产生“男性性器”的不雅联想。
三、文化背景及思维方式的差异分析对广告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
总之,文化背景及思维方式的差异对涉外英语广告及商标设计的影响非常关键。在教学中,除了对语言层面上的诸如语言特点、句式特征及修辞等的分析之外,更重要的是还要对异域文化及思维方式进行深入的考虑,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该设计的成功与否。
参考文献:
[1]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1990――1994).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2]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篇4
中西文化的差异以及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1.词汇方面的差异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中西文化在语言层次上最突出的差异是词汇,而且涉及面很广。有时词面意思相同内涵却不同,如“lover”一词在中文里是爱人、妻子,但在西方人眼里是爱人,但指的却是情夫(妇),内涵完全不一样。有时词汇之间虽然存在着对应关系,但在不同的文化环境里也会产生差异。如由于中西方的习惯及心理因素的不同,对“红色(red)”的理解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中国人看来,红色往往象征幸福、吉祥和昌盛,而在西方人眼里具有类似意义的颜色却是绿色。因为在西方,西班牙人“斗牛”的文化传统中,红色为不祥之兆,意味着危险。所以,我国名著《红楼梦》中的“怡红院”常常被西方翻译家们译成“绿色庭院”(HappyGreenCourt),而把怡红公子译成了“绿色公子”(HappyGreenBoy)。再如:“democracy(民主)”一词在汉语和英语中的含义也有区别,它们所概括的词义范围也不一样。如果我们在具体使用时前面不加诸如“Wester”或“社会主义”这类限定词的话,就会因含义不清而引起某种程度上的理解困难。
2.文化交际方面的差异
文化交际方面的差异常常是影响学生用目的语进行有效交流的重要因素。成人学外语不同于幼儿学母语。幼儿学母语的过程是思维能力形成的过程,而对于成年人来说,本民族文化的语言已经形成,于是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学的是外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而套用的是自己国家的文化和语言形式,因此,常常犯一些语际方面的错误。在西方有一句谚语:“Amanshomeishiscastle”(一个人的家就是他的城堡)。这里是说,一个人的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个人的事也是如此。所以,西方人很忌讳别人过问自己的年龄、收入、家庭及子女的情况,这些都是个人隐私。而在中国,人们一旦相识之后,就会彼此询问这方面的情况以表示关心。中国人面对别人的夸奖常常自贬以示谦虚,如“YourEnglishisverygood”或“No,myEnglishisverypoor”,英美人士听了这样的回答常常会感到莫名其妙。西方人在听到别人的夸奖和赞扬之后,一般都用“Thankyou!”表示感谢,然后再实事求是地陈述自己的观点。以上只是简单列举了一些中西文化在词汇和文化方面突出的差异。引起语言表达错误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是对于母语和目的语语言文化差异了解不够。传统的成人英语教学只停留在语言层次上,并没有上升到语用层次和文化层次上,这就造成学生虽然具有相当的语言基础知识,但是在实际交际中常常出现语用问题,因此达不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英语学习中提高文化意识的几点提议
1.成人外语教学要求教师首先树立正确的观念和教学原则
概括地讲,教成年人语言必然要向他介绍这种语言背后的文化,不同文化各有其特点和渊源,无所谓优劣,不同文化可以互补,学习者要善于辩证地吸收与扬弃。在具体授课时,要遵循以下原则,即引导学生不用本国文化标准去衡量外国文化,不敌视外国文化;还要让学生尊重与本国文化不同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同时,要防止学生产生殖民外语的思想,通过文化差异的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防止学生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崇洋”。简言之,就是不以本国文化为标准评论外国文化的是与非,对外国文化要持正确态度,有宽容精神。
2.因势利导,提高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深入了解中西文化差异
中西文化在历史传统、地理位置及社会制度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如果忽视这些文化的差异,势必会影响英语学习并造成交际中的失误。因此,要提高英语水平,首先要重视文化意识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努力做双重文化人,平时不仅要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还要积累广博的文化知识。在外语教学中只有掌握了坚实的语言基础和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才能够真正教好英语这门课。融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于一体,才能在更深的层次上掌握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教好成人英语。
第一,外语教师应当成为连接中西两种文化的桥梁。在教学中,教师应当介绍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而不是单纯地停留在讲解语法和词汇上,要让学生尽可能感受到另一种文化的氛围,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还会引发他们的兴趣,有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使用正确的语言,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对他们形式正确但不符合身份或场合的话语应当及时指出,逐渐培养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第二,开设一些有关西方文学、历史以及社会学方面的选修课程,让学生了解掌握与西方文化有关的概念与指导原则,让学生对本国及别国的文化进行仔细对比,学会正视文化差异,减少在文化问题上存在的偏见。
篇5
关键词: 英汉文化 差异 涉外礼仪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外国的交往越来越广泛。在任何形式的交往中,礼仪都是必不可少的,同时,礼仪是我国传统美德,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与道德原则,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差异型、规范性与传承性。对此,在与国外好友进行社交的过程中,既需要遵守自身的礼仪文化,又需要照顾对方的礼仪文化,如此才能够真正体现礼仪美德。
1.英汉常规语言文化差异
1.1介绍语差异
在中国,首次见面时,介绍普遍是以夸奖、表扬的语言开头[1]。但是,在国外,例如美国,领导如果这样介绍一位新教师,“My fellow teachers and all the students,I would like to introduce to you a beautiful new teacher,this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is very strong,she come from China,I hope you can take care of her”,这位女教师必然会显得非常难堪。因为在国外,尤其是英美等国家,在初次见面的时候,不喜欢直接对其进行评论。许多国外友人认为,如果在你并不了解我的情况下就对我直接进行主观性的评价,尽管这是褒奖的话,受恭维的感受非常强,普遍会导致被介绍的人有种强加、唐突的感受,这样的介绍在我国却非常普遍。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介绍国外好友应当以对方的身份、学历或能够直接观看到的事物进行介绍,不得直接进行抽象或外貌的评论。对此,可以这样对其进行介绍:“My fellow teachers and all the students,I would like to introduce to you a new teacher,graduated from Beijing University,she is a professional English teacher in China.”
1.2称呼语差异
在一般的情况之下,英语文化中称呼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其中一种是直接叫对方名字,例如“Tom,My dear。等[2]。这种方式在英国较为少见,但是在美国非常突出,特别是在初次见面时。这样的方式不仅在年龄相等的人之间有,在年龄相差较大、在我国看来有辈分差异的人之间也能够称呼,在美国,直呼其名并没有不尊重的意义,这样的方式可以应用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这样的方式不会让人感受到没有受到尊重,反而会让人感觉自己平易近人,对方愿意与自己待在一起。
1.3问候语差异
在中国,朋友或亲人之间见面,首先就爱说“吃饭没有?”,这是因为在中国,吃饭是非常重要的,中国人认为“民以食为天”,这一问候语也是出于关心对方[3]。在国外,这一问候并不适用。如果向外国人询问“What are you in the mood for?”,那么这位外国人首先会想,问我吃饭是什么意思,是想邀请我一起吃饭还是没钱想让我请客。在我国一句常规的问候,在外国人看来意义并不简单。除此之外,朋友之间在街上见面,我们就会习惯性地问一句“你去哪?”或“干什么去?”,被这样问之后也会下意识地模糊性回答“出去一下。”或“买东西。”这样的答非所问两者之间并不会介意,因为这只是朋友之间的常规问候而已。而在国外,在街上相遇,如果你问“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或者“Where would you like to go?”,那么对方会认为你是在干涉他,想要“拷问”他。由此可见,我国常用的问候语并不能用于涉外礼仪当中,外国人非常强调自己的隐私,在问候时,尽可能地避免涉及对方隐私。
1.4隐私差异
对于隐私,相对于外国人,中国人并不那么注重,中国人会问对方是否结婚、收入、年龄、等。在国外,这些所有问题都是涉及隐私,都是侵犯隐私[4]。对此,与外国人谈话时,应尽可能地避免这些问题。同时,对于年龄的认知态度差异非常大。在中国,“老”这一字代表着自己年龄较高,应当受人尊重;在国外,“老”代表着自己年龄大、没有价值了,是社会的累赘。所以,在涉外交际时,尽可能不询问对方年龄,尤其是年龄较高、身体健壮的老年人。
1.5请客差异
饮食文化在国际之间的礼仪文化中差异非常大,我国人在这方面非常热情,但是如果不清楚对方的饮食文化,过于热情的行为就会产生负面效果[5]。例如,我们在请客吃饭时,无论菜是否多样,种类是否齐全,总会客气地说“今天没什么菜,将就吃。”或“照顾不周。”等客气话,而外国人在听到这样的客气话时,会产生两种想法,一种是“明明这么多菜,为什么骗我?”,另一种是“既然要请我吃饭,为什么不做好菜,真没诚意。”除此之外,中国人表示热情的夹菜行为,外国人也是非常无法接受的,外国人请客会说“Please help yourself.”表示热情。对于请客,英美等国家的请客吃饭在我国看来可能极为难以接受,这些国家的友人如果请你到餐馆吃饭,最终结账时并不是他付,而是各付各的账。
2.英汉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差异
2.1对非语言交际的重视差异
交际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没有良好的交际能力,人与人之间就无法沟通。交际除了语言交际以外,非语言交际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中国,人们并没有非常重视非语言行为,而在国外,重视程度非常高。在交际中,非语言交际主要有身体姿势、穿着、眼神、手势及表情等。例如,在我国,教师在课堂上一直都比较注重自身的威严形象,尊重自古以来的“尊师”,在课堂上普遍不会展现过于夸张的行为动作。而在国外,特别是美国,课堂上,教师非常习惯也比较重视自己的肢体语言,教师在课堂上常常利用肢体语言进行教学,尤其是在讲授动物的时候,教师一般会模仿动物的叫声、动作等,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引发与学生之间的共鸣。国外教师更加看重自己非语言的教学,也就是非语言交际,而在我国,教师则要求学生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教师在讲课时不得说话,想要发言必须举手等。再如,在礼物的接受方面,我国常常在接受礼物之后习惯性地将礼物放在一旁,待没人之后再打开,而西方则不一样,西方人认为放在一旁是一种轻视的行为,西方人习惯性当着送礼物人的面拆开礼物。对此,在接受西方人所送礼物时,应当当面直接拆开,而不是放在一旁。
2.2相互之间距离与空间习惯性差异
距离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人与人交往过程中说话的距离及个人空间。相对于我国,国外友人与人交流时习惯保持一定的距离,尤其是美国人,认为10英尺左右才是正好的交流距离,他们不习惯别人过于靠近,认为过于靠近是侵占空间的行为。同时,如果侵占对方空间不及时进行道歉,对方就会产生厌烦情绪。对于空间的保护,不仅是我国,整个亚洲人都没有考虑私人空间的习惯,许多人认为,距离越近就代表关系越亲密。对此,日本人在与人交流时,常常会刻意靠近对方,这也是日本人与美国人在交流过程中,常常发生美国人一直“退让”的原因。除此之外,我国人习惯性将左边的位置视为上座,而西方人则是习惯将右边位置视为上座,这也是在涉外礼仪当中应当注意的事项。
2.3身体姿态差异
身体姿态主要包含手势、脚的抖动、头部摇动等。在不同的社交礼仪文化当中,身体姿态的要求差异非常大,尤其是在跨国家的文化交际中,身体姿态的异常行为极容易导致参与者有难以忍受的感受。例如,“OK”这一手势是国际上都较为普遍的一种手势,这一手势在我国、美国等国家能够表示“可以、好”等意义,但是在其他不同地区的国家所代表的意义差异巨大,例如,在巴西、意大利等国家,这一手势代表藐视、不屑,在法国等国家刚好相反,这一手势则表示价值意义为“零”,在日本则是代表“钱”的意思。由此可见,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交文化中,这一手势所代表的含义也有所不同。所以,在国际社交时,必须注重自己的身体姿态,不能乱用,否则会适得其反,让对方认为自己被侮辱、贬低等。
2.4表情差异
在我国,微笑代表礼貌,代表友好,是一种积极的行为,而在东南亚等国家,微笑是用于表示内心的难受、尴尬的。与此同时,浪漫之都法国,微笑是不能平白无故的,在俄罗斯,如果在公共场合微笑,则代表这会让人感到可疑。由此可见,在涉外礼仪当中,如果对方所习惯的文化差异中,微笑并不是正面的、积极性的行为。例如,中国人与外国人在同一餐桌吃饭时,如果外国人不小心打掉一个盘子,中国人习惯性地用微笑表达“没关系”,而外国人却不会理解,反而会认为他受到了嘲笑,会非常恼火。
眼神在不同文化差异当中使用目的也有所不同,在美国,眼神接触太少便表示两人之间关系较差,而在中国,会因为尊重、礼貌或服从等目的不会长时间注视对方,长时间注视普遍适用于表示惊讶、好奇等。在中美社交礼仪中,如果眼神注视时间过少或眼神一闪而过时,对方就会认为自己受到了藐视,认为中国人对自己有反感情绪、看不起自己等。中国人却极不习惯对方一直盯着自己。
结语
英语是当前常用的国际交流语言,在涉外交际时必须深刻了解英文的社交礼仪。在商务行为中,一般而言,对对方礼仪文化上的认同、了解及熟悉越深刻,就越有可能成功。对此,在认识并掌握国外文化、对方国家文化知识背景的同时,还需要深刻认识对方国家的礼仪文化,清楚对方利益交际当中的敏感点,如此才能够有效沟通,促使彼此之间达成合作与友好。
参考文献:
[1]杨莹.跨文化视角下的中西文化差异在商务礼仪中的体现[D].中南大学,2009.
[2]王驰.浅谈文化差异和文化空缺问题在英汉商标翻译中的体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旬刊,2012(2):55-56.
[3]郝佳丽.从涉外礼仪谈跨文化交际――兼议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在跨文化交际中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J].新西部旬刊,2011(06):130-130.
篇6
旅游外宣翻译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主要作用是向国外游客介绍旅游景点及旅游文化,注重语言、文化、心理等多方面的交际翻译,为外国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文化的途径。由于中西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会出现一些文化词汇空缺和文化错位现象,本文以中国桂林国际旅游博览会外宣文本翻译为基础,分析旅游外宣翻译中的文化信息,探讨旅游外宣翻译中文化信息的传达方法。
一、旅游外宣翻译中的文化信息
旅游外宣文本的翻译工作能够有效地向国外游客推广中国民族文化。不过英语、汉语是两种不同的文化语言,在英译过程中,必须要注重文化信息的恰当处理,使西方受众能够比较充分地理解中国民族的文化特色。
桂林有国家4A级以上的景区16个,其中有“名人之乡、状元之乡”的临桂、江山会景的叠彩山、世界遗产喀斯特峰林、历史悠久的古城全州、魅力名镇兴安、雁山等等。早在214年,秦始皇为了统一中国,在兴安修建了天下闻名的水利工程一灵渠,成为了中国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袁牧被这里的景色触动,曾写下了别人交口称誉的诗句“江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对这句诗句的翻译,首先要了解其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在结合这个文化信息的基础上,外宣文本将其翻译为“river is theclearest in xing'an,row upon row of mountains are surrounded bywaters.Mountainous ranges.”
不过在一些情况下,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旅游外宣文本中所表达的内容无法充分地诠释出文化信息,造成影响是多方面的,比如环境因素、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等等。因此,汉译英旅游外宣翻译中可以采用直译、音译、音译以及注释法等多种方法。在中国桂林国际旅游博览会外宣文本中出现的一些专有名词,大多参照官方网站,不过文本中也出现了数量较多的机构、公司、节日等名称,这就需要借助互联网查询进行分析,采用平行文本对照翻译。如中国桂林国际旅游博览会:ChinaGuilin International Tourism Expo。在中国桂林国际旅游博览会宣传文本原文中提到了很多具备文化内涵的节日名称,比如“资源河灯歌节”,根据其文化信息,翻译为“Ghost Festival ofZiyuan County”。此外,也可以借用外来词,比如在中国的“香客”一词就是比较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由于中西方所信仰的宗教不同,就可以奖其翻译为朝圣者“Pilgrim”。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用词相对西方比较含蓄,在中国桂林国际旅游博览会外宣文本中有大量的四字词语,这些四字词语朗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能够强有力的烘托气氛,在旅游文本中,浓墨重彩的四字词语能够惟妙惟肖地描绘出景区的独特之处,从而吸引游客前往。不过在外宣文本的翻译过程中,无法以直译的手法展示出原文的优美之处,这时需要采用虚实转换的翻译手法,将汉语中的“虚”转换为实,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汉语中的意境。在中国桂林国际旅游博览会外宣文本原文中,“四季如春、美丽如画”描写了广西美轮美奂的风景,在翻译“四季如春”时,文本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其译为“ever-green”,“美丽如画”则用“picturesque”来翻译,体现了汉语的意境。
二、旅游外宣翻译中文化信息的传达方法
在进行英文翻译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这就需要及时的查找资料,寻求恰当、合理的翻译策略。首先,要充分做好翻译前的准备工作,以最大程度地掌握相关背景资料,对于外宣文本中所涉及的文化现象进行充分的了解,大量地查阅资料;其次,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运用,理论知识是进行翻译的基础,如果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就会遇到重重困难,从而对翻译的进度造成严重的阻碍;再者,译者要充分了解西方文化,译者不仅要了解我国的民风民俗,还要了解西方的民俗习惯和宗教思想,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意识,才能够准确地传达出我国的传统文化。
对中国桂林国际旅游博览会外宣文本进行翻译时,译者必须要建立在充分理解中国文化信息的基础之上,遵守以传播中国文化为取向、以游客心理为出发点的处理原则,之后在对信息予以准确、恰当的传达。在进行信息处理时,中国桂林国际旅游博览会外宣文本采用了多种处理方法,包括文化信息的增删、转换、重组与调整以及译+释的处理方法。
旅游资源不仅涵盖了附带的欣赏价值,而且还蕴含着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内涵。中国用语较为委婉,而西方用语比较简洁,因此一些背景资料对于外国受众来说很难理解,文化信息的增删是在译文中对这些背景进行清晰化,从而可以准确地传达出信息。如在中国桂林国际旅游博览会外宣文本中原文一句“展示了桂林国际旅游城市的魅力和风采”,在这里“魅力和风采”所体现的意思相同,在翻译时减译为“charm”一词,体现出简洁性。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一些典故、成语等对于外国受众来说十分难懂,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就可以采用文化信息的转换。在中国桂林国际旅游博览会外宣文本原文中“全市会展业在旅博会等品牌展会的辖射带动下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发展局面。”这里是指桂林会展业的兴盛与可观的发展,其中的“辐射带动”是一个动词,根据文化信息的需求可以将其转换为名词“influ-enee”。
中国文化倾向于理性思维,而西方文化侧重于形象思维,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使中西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意合与形合的不同要求译者在翻译时要遵循多种不同的语言特点,在充分分析汉语的逻辑关系之后,把流水句予以重组与调整。在桂林雁山区政府展位介绍中,,分别从漓江的东岸和西岸例出了雁山园、神龙水世界等8个景区,是召唤型旅游文本,由此可以依照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进行重组,将主题句话在首位,之后在进行分类罗列,由此体现出旅游文化的多元性,促进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播。
为了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可以采用译+释的传达方式,不仅能够保留文化信息,又可以使外国受众容易接受。比如对兴安的“秦皇宫”进行翻译时,用“Emperor Qin palace”,后面可以加一些对秦始皇介绍的注释,可以有助于国外旅客的深入理解。
三、结语
篇7
【关键词】文化 冲突与调和 广告 运用
中外文化有着一定的差异性,在广告的运用中,会呈现出相应的表现形式,在注重广告宣传中中外文化差异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特色进行深入的分析,对于在广告中的整体运用都将有很大的效果。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广告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它不仅要在本国传播,而且还要跨出国界,融入世界经济文化的大潮中。广告传播中所带来的正面或负面影响也是有目共睹的,它是影响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安全,还是促进了人类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文化交流,有必要对此进行探讨。
1 阐述在广告传播中跨文化带来的相关影响
1.1 文化传播的精髓运用
在广告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广告作为一项重要的传播载体,在整个运用过程中都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在吸引消费者购买产品,加速商业的流通,都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在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的基础上,一些广告也承载着对本土文化传播的需求性,在经济全球化以及文化霸权的影响下,就会给整个文化的差异性带来影响,广告作为物质文化的一种,对于价值观的影响有很大帮助。
1.2 国外广告的创意性运用
在中外文化背景差异的作用下,中外广告的融合度越来越高,并在整个过程中收到本国文化的相关影响,从国外广告的整体表现来看,主要包括有原版广告与进版广告两版本,这些广告在不同文化载体的体现中,呈现出相应的文化气息,在文字翻译、创意、图像以及音乐配乐等方面保持一致的前提下,也能保持好一份独有的原汁韵味的广告味道,因此,对于整个广告商品的文化特质形成了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内容。
2 分析中外文化在广告中的冲突
2.1 冲突一:与社会道德之间的矛盾
在中外文化的一些表现中,有些跨国的广告文化,在广告策划者的自我认知中,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伦理道德的影响,广告中传递的一些内容与采用的形式与当前的一些现象相违背,不能符合其他国家在整个消费上的需求,也会带来相应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整个广告的运用中,对于广告图像的语言、图像、文字等在突出健康、积极向上的基础上,抛却一些世俗的东西,在广告中将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体现出来。
2.2 冲突二:与广告过文化背景与特征的差异性
在中外广告的宣传中,跨国广告的应用会在实际的运用中带来不同的文化情绪,在结合本土习俗、民情与习惯的基础上,也要增强与整个商品文化的融合度,如果脱离这样的氛围,就会带来相应的广告冲突。从立邦漆这个广告策划的本意讲,也许很有创意,但它却忽视了一个重要方面,那就是不应当拿龙来作文章。因为龙是中国的象征,中国人自誉为龙的传人。拿中华民族象征的东西来做广告,甚至滑落成一堆,将其任意解构,自然会引起中国人的反感。
2.3 冲突三:广告传播在引领世界潮流中接受当代强势文化
如“摇滚文化”、“追星文化”、“怪异文化”、“我的地盘听我的”等,传递了异类的文化信息。西方MTV音乐频道入主中国,使附着在音乐背后的西方文化价值理念,对青年一代的影响极为明显。一些年轻人努力追求的“酷”装束时尚、半土半洋的的口语交流,都表现着外来文化对中国当前社会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在全球化时代,各个民族的文化难以自主地被放在一个平台上进行交流和碰撞。
2.4 冲突四:广播传播方式中的文化差异性
从中外文化的整体发展来看,在广告的技术控制中,作为有强大影响力的广告艺术,这些都能从文化的差异中体现出来。从当前电视娱乐文化的整体来看,从《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等电视节目的出现,在中外文化吸收融合的过程中,这些广告效应的文化传播方式,在中外表现中也呈现出相应的误差,这些冲突主要是体现在中国几千年文明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与国际经济接轨的过程中,这些文化元素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广告方式,在中国文化元素中,更好的体现出一种强大的文化动力模式,并在广告的植入中,侧重于对中国地域文化与汉字文化的融入,形成与中国民众心理相吻合的广告模式,并能在软广告的效应中发挥出一定的作用。
3 探讨中外文化在广告运用中的交流
3.1 先进文化产业的整体融合
产业与广告文化的融合,是中外文化调和中的一个重要体现,通过在各自的广告中形成文化背景的运用,体现出对先进文化产业的传播技术。从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来看,许多能与国际文化接轨,在一些发达国际经济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将一些创新的、开放式的广告理念融入到经济较为落后的国家。中国经济呈现出来的发展态势,在国际社会中产生了很大的作用,也给物质精神文明的传播带来更多的元素。从整个经济发展的趋势分析,在广告中穿插文化的运用,主要是突出对本土文化的引领效果。譬如,在万宝路的广告策划过程中,通过融入中国元素的广告形态,将一些传统的锣鼓比赛、舞狮比赛等融入到广告之中,与中国文化中的吉祥如意、幸福安康形成链条方式,并将中国传统节日中的春节展示出来,形成一股喜气洋洋的氛围,这种广告艺术的运用,在融入更多的中国古朴元素,将中国特有的诗词、民歌俗语、地域性歌舞等,展示出一种独特的广告艺术,通过这样的传播模式,既能展示出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能让全世界了解中国的这些文化魅力,并在广告中让全世界进行了解,形成整体的认知与接受。
3.2 创新文化体制机制的整体改革与融入
文化体制机制的改革,需要形成一种强大的广告支撑。在中外文化与广告的综合运行中,加强文化领域的调和,在综合各种文化气质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国家在文化品位的展现上,形成―种有强大魅力的广告声音。这些整体融入的方式,主要是加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并将这些文化元素在整个广告产品的宣传中形成不同文化价值观念的渗入,才能形成彼此相互交融的广告文化气质,在这种气质的带动下,形成更多的文化体制创新,并将―些在国际市场中尤其是跨国公司的主要产品进行广告效益的形成。譬如,在一些广告的整体形成中,将中国传统的经典故事包括有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形成整体的品质宣传,将厚德载物、在这种跨国际的广告文化调和中,形成内外兼容的文化精神,并在相互碰触中形成一股强大的文化内生力量。
3.3 克服思维定势,增强跨文化传播能力
文化的传播是通过多种综合媒介的,在这个国际化的经济潮流中,中国要通过自身文化品位的宣传,不但要走出去,更要引进来,在加强文化产品出口的基础上,在广告宣传中植入更多的中华文化,这样,才能形成鲜明的中华特色。当然,这种文化特色应该是具备有正能量的,是能够代表文化凝聚的整体力量的,也是能为整个文化融合做出更大的贡献的。譬如,在可口可乐的文化广告宣传中,将“中国人自己的可乐”作为广告词,当然这种暗含民族排外的广告词,要是在国际市场中的广告宣传,那应该是行不通的。相反,国际品牌可口可乐却形成“泥娃娃阿福”的广告系列贺岁形式,能紧紧抓住消费者的心,也能体现出一种跨国文化的宣传,在整个广告的技术处理中将文化韵味巧妙的调和进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广告气场。
结语
中外文化的不同,在广告宣传中就会形成一定的冲突,这种冲突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对于整个经济的共融,会形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加强中外文化的对接,并在广告艺术的创作中形成有全面内容的创新模式,增强中外文化在广告运用中的交流与完善,将有很大作用。在全面推动中外文化冲突与交流的表现形式中,形成文化渗透与综合管理的有效方式,在扩大中外经济交流的同时,在建立文化形态的基础上,加强广告传递信恩的能力,将不同文化背景的优质一面展示在广告中,增强广告带来的整体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姚艳梅.从广告语言透析中西文化的差异[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杨伟明.中西文化融汇的创意[J].广东建材,2007年11期.
[3]华佳.冲突与融合的边界――关于设计的文化思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4年01期.
[4]张娟,云双庆.设计中的民族文化特征――中西文化的差异对设计的影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篇8
一、《推手》和《喜宴》的相关背景
《推手》是李安导演的第一部作品,于1992年拍摄。该片一经上映,惊艳四座,好评不断,并且在台湾金马奖上获得了八项提名,同时还摘得亚太影展最佳影片的桂冠。而拍摄于1993年的《喜宴》,则将李安导演真正地推向了世界舞台。该片荣获诸多奖项,如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金球奖等。《推手》和《喜宴》为李安导演电影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李安的电影中,文化冲突是其标志性的特色,文化身份的多样化,使他的电影充满了多元文化的影子,中西方文化成为其影片里别具一格的审美对象。在《推手》和《喜宴》两部影片中,李安通过宏大的文化背景之下的家庭情节来对中西方文化进行展示,以家庭成员来表现中外两种文化的冲突,以及二者日渐走向融合的经过,将文化的冲突和融合置于一个家庭的进展之中,将深厚的文化内涵淋漓尽致的展现给观众。身为一名具有多重文化身份的华人导演,李安如何将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展现的恰到好处,并且被中外观众所认可,这些都值得深思。
二、 从电影《推手》看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推手》以一个中外结合的家庭作为故事的背景,讲述了美国儿媳和中国父亲在日常生活中习惯、文化和观念方面发生的冲突。影片以二者不同的生活习惯拉开序幕,在打太极拳的中国父亲老朱,神情专注、动作轻盈而缓慢,而另一个镜头中的美国儿媳玛莎正快速地敲击着电脑键盘,两个画面一动一静,体现出两种文化的不同。中午,玛莎以饼干和水果沙拉作为午饭,而父亲老朱吃的是米饭和炒菜,典型的中国餐。饭后,美国儿媳习惯于练习西洋拳和跑步,而中国父亲则喜欢静坐和练习中国书法。待在客厅里的中国父亲和坐在书房的美国儿媳之间,有一道坚实的墙壁,两人在近乎封闭的两个空间里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情,这也是一种暗示,暗示了两人之间的隔阂以及中外文化的间的冲突。[1]父亲老朱在气定神闲的练习书法,而美国儿媳却在一旁生闷气,认为父亲打扰到自己写作。中国文化中超然淡泊的人生态度,在这次中外文化的较量中占据优势。随着故事的发展,文化的不同和生活习惯的差异,使得双方的矛盾日益增加,终于在一次全家聚餐的时候爆发出来。父亲的自信淡然在一瞬间轰然倒塌,强烈的沧桑感和漂泊感侵袭而来。在这个时候,陈太太的出现,使父亲的精神重新振作起来,两人同处异国,感同身受,成为彼此的精神依靠。然而当父亲偶然获悉和陈太太的相处是儿子设计的,而目的是为了甩开父亲这个累赘时,老朱心灰意冷,选择了离家出走,以保住最后的尊严。在中国餐馆打工时,因为和流氓起了冲突,父亲大打出手。警察的出现及对事件的处理,将中外文化的冲突完全呈现了出来。此时,父亲也意识到自己打破的不是外国的社会秩序,而是中国传统文化所理解的均衡,也就是说自己一生的处世原则被彻底粉碎,“炼神还虚不容易啊”这句台词道尽了父亲的无奈和悲凉。
在这部电影中,“推手”的场面出现很多次,展现出一种淡然平静的心态,也是父亲的一种心理期望,想要在繁杂的世界里为心灵找到一片纯净的栖息之地。但是父亲期望的平和却无法实现,整日深处西方文化之中,眼睁睁的看着传统家庭模式的消解,却无力阻挡。[2]在电影的最后,父亲选择搬到中国城独居,在那里,再次邂逅陈太太,他们聊天的背景是美国的国旗,示意着他们还是深处西方文化之下,老人的身后是属于子孙后代的世界,而自己身上的传统文化难以传承下去。而父亲和陈太太站在阳光之下的场景,或许暗示了他们虽然身处西方文化之下,但可以组建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家庭,两人相互依靠,彼此抚慰漂泊的心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融合本就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两种文化产生冲突时,怀疑和接受都是必经过程,但是这并非妥协,而是一种超越文化意义的包容。
三、 从电影《喜宴》看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喜宴》以传统中国家庭遭遇同性恋作为故事发展的引线,呈现中外文化从冲突走向融合的过程。在电影中,父亲和儿子形象对比鲜明。父亲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象征了中国文化中不可忤逆的父权力量。整部电影中,父亲出现的场景并不多,但是整个事件的发展却全捏在父亲手中,有一种无法抗拒的传统伦理的压迫感,不管是在台北,还是在纽约,父亲的精神影子充斥在任何地方。台北的电话、美国的相亲,这些事件里都展露出父亲的权威。“儿子”的形象和父亲相对立,代表了西方文化和观念。生活在西方文化环境下,生活理念不同,崇尚自由。父亲和儿子两个形象在影片中都具有深层涵义,价值观的差异和生活习惯的不同,使他们冲突不断,而造成这种冲突的原因,正是他们各自身处的文化大环境的不同。如此一来,中外文化的冲突就在这个家庭中父亲和儿子的矛盾中一次次展现出来,并且愈演愈烈。尽管电影只是选取了一个家庭作为故事来叙述,但是际上是对中外两种不同文化的较量的展示。
在电影中,儿子伟同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儿子必须承担起为家族延续香火的重责。因此,父亲和母亲对伟同期以重望,期待儿子能够将家族的根延续下去。但是,在西方开发的文化环境中生活的伟同,性取向却恰恰和父母的期望背道而驰。在中国传统文化伦理理念中,特别看中家族子孙后代的繁衍,而儿子伟同的性取向打碎了父母亲的期望。所以,两种不同的文化观念有产生了矛盾和冲突,一发不可收拾。儿子追求自由平等,而父亲更看重中国传统文化。儿子渴望自由和解放,并且尊重个人的隐私生活;父亲为了延续家族香火,可以选择放弃感情和幸福,甚至通过父权来干涉儿子的私生活。整部电影由此铺展而来,将中外文化冲突的细节展露无遗。
父母的身上,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比如旗袍、书法和喜宴。特别是喜宴,一直贯穿在影片始终。于伟同而言,为了避开父母的压力,和薇薇假结婚是个不错的办法,可以缓和家庭矛盾。因为是假的,所以他选择一切简单进行,只做登记和宣誓。但是换个角度来看,伟同长期生活在国外,思想早已被西化,就算是真的结了婚,也不会固守于传统的风俗习惯。但是就伟同的父母而言,结婚就应该举办喜宴,而且是很自然的事情,喜宴的举办就会象征婚姻被世俗所认可,会受到大家的祝福,也预示着婚姻美满幸福。在电影的镜头中,拗不过父母的伟同,还是和薇薇举办了喜宴。这场喜宴热闹而隆重,在曼哈顿的一座现代化大楼里举行,大厅的布置极具民族化。虽然参加婚礼的大多数都是中国人,但镜头时不时闪过几个西方面孔,这就提醒观众,尽管这场喜宴极具民族意味,但始终是在外举行,外场观众都是外国人。[3]他们用西方的眼光看着这群举办喜宴的中国人,感到非常惊讶。一场喜宴,将中国文化中的家庭伦理观和西方文化中崇尚自由的家庭伦理观之间的矛盾充分的展现出来。
电影并不是单纯的展现中外文化的冲突,李安导演巧妙地将两种文化间的冲突逐渐化解,使二者得以融合。在《喜宴》中,其实父亲早就知道儿子伟同的性取向,却一直闭口不言。他将原本打算送给薇薇的礼金,送给了过生日的赛门。换个角度来看,其实是父亲以另一种形式接受了伟同的选择,但是为了维持所谓的家庭颜面而不愿意公开。面对现实,父亲选择了妥协,这种妥协无可奈何,却也是一种为寻求新的平衡的处世态度。仿佛父亲有一只无形的手,一边像个局外人般观看事态发展和人物的悲喜,而另一边却又站在幕后,将整个事态的发展牢牢的握在手中。电影中有一个场景,父亲和赛门一起坐在风中,神情无助,身上原本威严的光环早已消失不见,眼睛里也看不见往日的自信,在西方文化的大环境下,他只是和赛门平等的一个个体。电影的结尾意味深长,全家人一起回顾婚礼相册,父亲仿佛重新笼罩上了过往威严的光环,他的脸上泛起笑容,但是当看到伟同、赛门和薇薇三个人的合影时,整个人仿佛怔住了一般,有一瞬间的失神。照片将父亲重新拉回了现实,脸上的笑容不再,起身就要道别,将最初对薇薇说过的谢谢照顾伟同的话在这一次说给了赛门,转身对薇薇说了句“高家会谢谢你”,这句话意味深长。电影的最后一个场景,是父亲站在安检口,对着西方人的质疑,将手臂高高的聚过头顶,动作十分夸张。电影在这里结束,发人深省。虽然最终的结果父亲比较满意,但是其所代表的中国文化还是有一定的退让,而儿子伟同则重新组成一个特殊的家庭模式,以妥协于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从某种角度来看,父亲和儿子达成了共识,而两者所象征的文化也找到了交融的平衡点,即中外文化得以融合。
结语
《推手》和《喜宴》两部影片,将中外文化从冲突走下融合的过程展现的淋漓尽致。而电影的成功也离不开李安导演深厚的中外文化内涵,以及包容对待两种文化的态度。这两部电影意义深远,旨在告知观众,在全世界多重文化共同发展中,我们不但要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还应当适度的接受其他文化,不但可以加强民族间的交流,同时还能使自身的文化特色得到保护,进而打破中外文化的冲突,逐渐走向融合,从而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彤.跨文化视角下东西方文化融合与冲突――以电影《推手》为例[J].采写编,2016(1):200-201.
篇9
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安全已成为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文化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其主要表现为教师缺少辨别中外文化差别的意识、缺失甄别外国文化优劣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讲授外国文化、轻视中国文化、偏爱打包介绍外国文化。相应的对策是:中学英语教师应加强中华传统文化、主流意识形态与价值观的修养与培训,在教学中坚持多元文化理念,甄别教材中中外文化差别,课堂教学中兼顾中外文化介绍,转变“僵硬灌输教学方式”为“生动启发教学方式”。
关键词
英语教学;文化安全;对策
人类已进入全球化时代,各类文化信息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快速传播。国家间软实力竞争不断加剧,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文化的渗透与反渗透、扩张与反扩张日趋激烈。相应地,国家文化利益和文化安全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近年来,已有许多研究讨论大学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安全问题[1][2]。中学英语教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涉及许多文化安全问题。这些问题与中学英语教学的主体———中学英语教师有密切关系。但是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多见,本文讨论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文化安全问题,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一、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安全的内涵
许多人对文化安全下过定义。“文化安全主要指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价值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等各个组成部分健康发展,文化不受外来因素的威胁,文化自觉不被压抑,文化特性不被其他文化取代或同化,保持自身的独特性、独立性、完整性并不断传承和发展的状态。文化安全以文化为主体,以安全为本体,关乎国家的存在性、安好性、稳定性、完整性和发展性。”[3]实际上,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稳定及发展。文化安全是国家政治安全的核心内容,也是民族团结、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基础。文化安全与外语教育密不可分。“外语教育是国家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语教育政策的恰当与否不仅关系到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安全、文化传统的传承以及下一代整体素质的提高。”[4]中学英语教育是国家外语教育的基础,所以,中学英语教育对维护、提高国家文化安全具有奠基作用。文化安全存在于各种文化现象的激烈碰撞中,并通过各种文化现象表现出来。而中学英语教育能否有助于文化安全,很大程度取决于中学英语教学的主体———中学英语教师。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发挥很大作用,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外国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向主流文化靠拢,有意识抵制外国文化对传统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冲击,对外国文化进行扬弃吸收,促进中学生形成自觉维护民族文化、提升国家利益的价值观。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价值思维和价值选择方式尚未定型,不同类别的文化附带的价值观几乎同时对他们产生影响,使他们在建构价值观时产生矛盾、对立与冲突,同时,也自然会对我国政府倡导的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主流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产生弱化影响,甚至产生完全负面的影响。在这个时期,如果不用正确的、主流的价值观去引导他们,错误的、非主流的价值观就会占主导;如果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都不关注文化安全问题,那么可能会使相当多的中学生文化价值观发生错乱或缺失。
二、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安全问题的表现形态
1.教师缺少辨别中外文化差别的意识
中学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从备课到讲授,再到批改作业、讲评作业,较少有意识主动地去分析和教授中外文化存在的差别。许多教师认为讲授中外文化差异与自己的工作相去太远,他们认为中外文化差异的问题或是研究性的问题,或是比较抽象的问题,或是与英语语言知识点不相关的问题,或是与考试不相关的问题,即使在教学中遇到与中外文化密切相关的语言问题,也只是生硬地告知学生,这是英语固有的习惯表达,不需要理解为什么,只需死记硬背,在考试中原封不动照搬照套就行。这等于是对外来文化不设防,任其进驻中学生大脑,这自然造成中学英语教学可能产生文化安全问题的漏洞。
2.教师缺失甄别外国文化优劣的能力
中学英语教学以升学为目的,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很多老师把精力放在给学生教授如何应对考试题,以便在各种考试中取得高分,不太注重科研工作。因此,他们的科研能力不强,甚至缺失,他们不会判别教材和教学中遇到的中外文化的优劣问题,更谈不上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向学生讲授中外文化的优劣,帮助学生提高辨别中外文化优劣的能力。
3.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讲授外国文化,轻视中国文化
目前我国供中学生使用最多的英语教材是由人教社出版、中外学者合作编写的教材。一方面,这些教材展现了地道的英语语言和文化,有助于中国学生学习纯正的英语语言和文化,但是,另一方面,这些教材也带有明显的强化宣传西方文化而淡化中国文化的特征。教材的篇章主要由外方人员负责,他们在选材时难免会偏重选用能突出表现外国文化价值的篇章。而中国人员更多地负责知识点注释及编写练习题,他们对介绍外国文化的专有名词注释详细、清晰,而在介绍中国的专有名词时,则想当然地认为学生对这些专有名词已了解,则不注释或注释很简洁。教师在讲授时,也是详细地讲授英语文化,对中国文化轻描淡写,甚至忽略不讲。这导致学生了解、吸纳中西文化的不平衡现象。思维也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向学生强调要用英语思维,摈弃汉语思维。实际上,语言不但具备社会服务功能,而且具备文化建构功能,不同语言通过人的不同思维活动构建不同的文化。一些英语教师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学生们也就偏重于用英语思维,结果是学生潜意识高度重视英语,认可英语及英语文化,从而轻视汉语语言及汉语文化。更为糟糕的是,整个学生群体的集体意识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会形成盲目的、群体性的崇洋。另外,教师引导学生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解、认知英语文化,而对了解、认知汉语文化给予较少时间。很多中学英语教师都有教学秘籍,可以用独特的方法快速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但是不注重指导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在口语表达方面,很多学生可以用比较流畅的英语谈及英语文化,甚至对一些英语文化信息讲得口若悬河,如数家珍,但是在说到中国事物时,则不能清晰地介绍,甚至对许多表达中国事物的信息断章取义,望文生义,或胡乱解释。同时,在表达中国文化时,学生们也不能用规范的英语句法表达,而是经常生搬硬套汉语句法和词汇,自己“创造”出汉语式的英语表达[2]。在书面表达方面,学生可以写出正确英语单词、英语句型、符合英语语篇思维模式的短文,但是有关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却错误很多。在一定程度上,这也影响中学生的汉语写作能力,一些中学生的汉语写作能力每况愈下,提笔忘字、错字连篇、句法错误、语篇逻辑混乱、主旨不清、内容空洞等现象屡见不鲜。
4.教师偏爱打包介绍外国文化
一些英语教师在讲授西方文化时,不对其进行客观分析,而是直接将其“打包”强行灌输给学生。具体而言,他们向学生介绍西方文化时,直接把自己从网络上或其他渠道搜集到的所有相关信息原封不动地传递给学生,在讲授时,不区分外国文化的良莠,不对外国文化作客观分析和评价。而在这些打包式文化信息中,总会包括有一些可能与中国传统文化、当今主流文化相背离的信息,学生可能会对这些打包式信息全盘接纳,并认为所有信息都是先进的、有用的,这就有可能引起文化安全问题。
三、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安全问题的应对策略
1.提高教师文化安全方面的素养和教学能力
育人者先育己,中学英语老师应该认识到中学外语教学中文化安全的重要性,并且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自觉地修身立德,通过自修或培训,努力提高与文化安全有关的素养,提高与文化安全有关的教学能力。具体而言,就是教师要树立强化传统文化、主流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中学英语教师是外语教育的主体,他们必须提高文化安全方面的教学能力。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一直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学英语教师要担负起重要职责,他们不但需要有丰富的讲授英语语言、文化的能力,也要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素养,并有用英语简明清晰讲授中国语言、中国文化的过硬本领。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自觉地、方法独特地引领学生理解、掌握传统文化、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在外语教育过程中,他们须决定教材中相关文化内容的取舍、讲授的详略程度,研究这些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健康成长发挥的作用。另一方面,提高教师文化安全方面的素养和教学能力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中国英语教学的目的。中学英语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跨文化教育活动。跨文化教育不仅要让中学生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也要让中学生理解母语文化,并尊重和共享两种文化。在此基础上,中学生们才能辨别外国文化的优点与缺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用英语将本土文化表达出来,积极地向外传播。要实现跨文化教育目标,教师不能只讲授外国文化,而对中国文化知之甚少,所以教师要强化传统文化、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素要和教学能力。
2.用“生动启发教学方式”取代“僵硬灌输教学方式”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维护文化安全本质上是面向中学生从事精神和心灵的工作,是具有一定难度的。许多老师采用的是僵硬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要求学生认真记录各种相关文化信息,并死记硬背,这显然不利于学生接受。教师须适应时展的要求,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结合与课堂教学相关的主流文化和传统文化信息,精选符合当代青少年易于接受的中外文化信息,生动形象、方式多样地启发学生认知、对比学习中外文化。
3.认真研究教材,科学设计教学内容
(1)教师须认真面对教材中原汁原味的西方文化内容。认真地研究这些内容,对其充分分析,适当取舍,合理归类。同时,教师还要加强中华文化的讲授,在备课时搜索相对应的中国文化内容,用生动浅显的英语将其转换,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对比的方式向学生讲授中外文化,也要引导学生坚决抵制外国文化的侵蚀。(2)教师须科学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生动有趣,主次分明,以便增强学生对主流文化、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感、归属感,培育他们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自觉抵制西方文化以各种形式的渗透,从根本上保障我国的文化安全。
(3)教师须有效掌控课堂上的中外文化碰撞现象。学生能够接触到许多教材以外的其他众多的辅导材料,这些材料会选用外国报刊上的篇章,他们也会从网络等媒介上接触众多的英语原版电影和英语歌曲等,这些英语篇章、电影、歌曲也会向学生宣传西方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在教学互动环节,一些学生们会炫耀自己对这些外国文化十分了解,并表现出对这些电影和歌曲的狂热,影响其他同学的情绪。这无疑为宣传西方价值观提供了有力的舞台。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讲解这些英语篇章、电影和歌曲,分析其优点和不妥之处,引导学生对其有正确的了解。
(4)教师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对比中外文化。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对比分析中外文化,有助于他们识别中外文化纷繁复杂的现象,有助于他们提高在多元文化环境中传播主流文化、传统文化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以积极的态度主动面对多样的、繁杂的、外来的挑战,提高与多元意识形态的能力,积极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主流文化和传统文化传播的安全。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文化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安全问题也成为我国面临的最具挑战性问题之一。中学英语教师站在文化安全问题的最前沿,责任重大。中学外语教师应该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文化安全意识,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创新方面多下功夫,既重视向学生传授英语语言基本技能,讲解外国文化,还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文化、传统文化,维护和捍卫我国的文化安全。
作者:成瑛 戴玉霞 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教育学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4]王克非.外语教育政策与社会经济发展[J].外语界,2011(1).
[1]王烈琴.全球化背景下的语言观及其对国家语言教育政策的影响[J].外语教学,2013(5).
篇10
关键词:教学方法;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5-0173-03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已把“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列入中学英语课程的内容和目标之中。它提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文化主要指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所以教师要在课内外着重上述文化内容的渗透。
在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通常使用“直接法”、“听说法”等教学模式,较注重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均有提高,但在真实的情景交际中却常常会犯一些语用错误,造成语言交流障碍甚至误解。分析其中的原因,这主要是由于我们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忽视了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联系,认为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表达出意思正确,句子符合语法规范的句子”的能力,不重视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途径和方法
1.利用实物与图片,让学生直观面对社会文化知识。由于学生对外国社会文化知识一般没有亲身经历的经验,仅依靠阅读一些书面材料或讲解抽象的概念很难达到社会文化知识的教学目的,因此,为使学生感受到异域文化,理解其真正含义,在教学中应尽可以能多的使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其中实物、图片和照片是比较容易就地取材的。
实物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课本、报刊杂志的插图、邮票、明信片等都可以利用。如美国出版了20世纪每十年重大事件一组的纪念邮票,其中有马丁・路德金代表20世纪六十年代的民权运动、人类登月、激光技术的首次运用等。这些都是很好的教学工具。
利用图画的长处是可以利用多幅图画形象地表达意义,而且针对性较强。如在讲解手势语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简笔画来讲解。如利用简笔画画一个人伸出大拇指表示“That’s great!”,画一个人伸出食指和中指表示“We’ve won.”等。这样讲解就比教师讲解省时、清晰。
但是,在社会文化知识教学中使用这些教具时应注意,它与外语听说课不同,后者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外语思维与语言交际能力,使用食物、图画与照片是为了引导学生多思考与多练习外语,在语言方面对学生的要求较高;而前者则是为了使学生掌握社会文化知识的内容,选材的主要标准是内容必须符合教学要求。在使用语言方面,如学生已达到价高的外语水平,固然可用外语表达,但如文化知识内容的难度较大,也不排除采用以母语讲解或讨论的方法,以求达到理解内容的目的。
2.利用电视、录像与网络,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和理解社会文化知识。录像、电视、电影与网络它们包含了大量的有声与无声、有形与无形的社会文化知识。这些知识是与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们生动自然地反映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思想和观念。而且,它们通过曲折的故事情节与动态的表演,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弥补了书本知识仅有文字的不足。与图片相比,它们表达的内容更为丰富与深刻,更有助于理解文化知识的内涵。因此,它们是社会文化知识的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但是在日常的教学中,很难找到适合的教学素材,即使有了素材,还需要编辑和剪辑。因此,教师平时要注意素材的积累。在使用这些媒体的时候,还应处理好音像与文字、外语与母语的关系。在社会文化知识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掌握内容,应该将它们与书面的文字相结合进行教学,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当然,这并不是说不需要考虑培养学生的外语语言能力,而是不能让培养语言能力的教学分量过重。因为这毕竟是社会文化知识的教学,而不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教学。例如,使用录像进行听力教学时,为了社会文化知识教学,可以在听和看了一两遍录像后便可让学生看文字材料,以便较快地扫除语言障碍,集中精力根据教学要求讨论材料内容。与教学无关的语言难点,无需仔细讲解。看完录像、电视或电影后,一般应进行口头问答或讨论,也可做书面练习。、
3.利用课堂练习,创设语言情景,让学生操练和巩固社会文化知识。利用课堂练习来教授社会文化知识,主要是先创设一定的语言情景,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情景回答问题。常用的练习有以下三类。
(1)填空。填空是提供情景后让学生回答问题。它要求学生把答案写出来。如:
A.Situation: Your friend Lucie invites you to her house for the first time.
Lucie: Why not come in?
You: Thank you.(after looking around)________you have!
(Answer: What a great house)
B.Situation: You have been invited to dinner at an Lucie’s home.
You are about to sit down to eat, but you want to use toilet.
You: _______________before dinner?
Lucie: Sure.
(Answer: Could I use the toilet?)
以上两个情景分别是赞美与允许的习惯用语。他们的目的都不是掌握语法规则,而是练习运用社会文化知识。这是我们在做这类练习时需要注意的。
(2)选择题。在选择题练习中,题干往往是提供一个情景。如:
A.You have been introduced to an American friend Lucie’s parents. What would you do?
A.Smile,go up and shake hands.
B.Smile,say “hello”,and bow.
C.Say,“Hi,how are you doing?”
D.Say,“Nice to meet you”,and shake hands.
(正确答案是D)
(3)模拟角色练习。模拟练习比选择题与填空题复杂些。它不仅提供情景,而且还要求学生扮演情景中的角色,把整个对话活动生动地展现出来,其中涉及到的文化知识更为多样和具体,所以难度相对来说要大。如:
Situation: At a restaurant
A has ordered food and the server brought him a different dish.
B knows that she brought the correct meal and that the customer has forgotten what was originally ordered.
这一练习要求学生通过扮演饭店与服务员的角色,练习使用“澄清事实”和“争议”的语言功能,虽然这两项功能并不容易,但是由于语言环境设在饭店,内容较具体,涉及的词汇大多是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词汇,因此难度不是太大。当前教材中也有很多这类练习,许多老师都采用了这一练习形式,但是在教学中存在着不注意语言确定性的倾向,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将注意力集中在词汇和语法机构上,忽视了特定的语境,特定的身份对语言的要求。因此,在做这类练习时,应注意语言的内容和形式都应该符合情景的需要和角色的不同身份,不能根据自己的观点来发表见解,否则达不到模拟练习的目的。
4.利用中外文化进行对比教学,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中外文化的差异,从而更好地掌握异域文化。
不少实验证明,利用学生已掌握的本国文化知识和相对应的外国文化知识进行比较,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社会文化知识。只有先发现中外文化的差异,然后才可以对中外文化进行对比,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已有的条件,引导学生寻找中外文化的异同点。
(1)利用教材提供的内容与本国文化进行对比。尽管外语教材编写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语言的教学服务的,但是教材中也包含了丰富的异域文化知识。例如,教育部2003年审查通过的,现在某些地方试用的牛津版新教材中就包含了丰富的社会文化知识,其中有英语语言、餐桌礼仪、音乐艺术等。可以通过将他们与本国文化进行比较,既可以让学生学到生动地社会文化知识,又可以加深对外语的理解。例如:
a.我们可以利用国内的一些节日,比如中国的新年,就可以引导学生将它与国外的圣诞节相比较。
b.我们在教授餐桌礼仪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将西方的社会习俗与中国的风俗习惯相比较。
c.我们在讲解英语语言的时候,可以将其与中国的汉字进行比较。
(2)择适当的练习,比较中外文化的特点。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发现中外文化的差异,在选择练习的时候,尽可能地选择一些带有明显文化差异的练习,做完练习后再进行讨论。如:在中国询问同事或朋友物品的价格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在西方文化中这是一种禁忌。尽管老师已经讲解多次,但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形成习惯,在与外国人进行交流的时候,很难避免提出这样的问题。通过课堂的练习和讨论,可以减少这样的错误。
虽然这类练习有助于增长学生对所学语言国家的社会文化知识,但是他们只能起到引导的作用,对比分析的能力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得到增长。这里的关键就在于人人动手,人人参与实践,绝对不能由教师包办。以往在中外文化的对比教学中,学生的发言很少,实际上学生的知识面很广,老师只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配以适当有意义的练习,对学生学习异域文化是非常有好处的。
二、结束语
外国文化不可能是自然习得,它必须通过学习才能够掌握。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非常重要,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利用实物、图画、电视以及网络等手段进行社会文化知识的教学是非常有利于学生对异域文化的掌握和吸收的。
参考文献:
[1]何安平.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英语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左焕琪.外语学习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