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对人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1-30 17:45: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等教育对人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等教育对人的重要性

篇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满足了不同年龄层次的成人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需要。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社会转型和建立学习型社会,成人高等教育却显露出诸多不适应,道路越走越窄,地位越来越低,声誉越来越差。成人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具有整体性、内生性的特点。文凭至上、学历导向的价值观是其根本原因。成人高等教育该何去何从?是在烈火中灭亡,还是象凤凰涅磐,在困境和危机中找到新的发展契机,实现其持续健康的发展。因此,思考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成人高等教育的现“型”

自从高考制度恢复以来,成人高等教育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的补充力量,在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解决了当时人们对于学历的需求问题。但是,随着普通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各种办学形式的兴起,成人高等教育的生存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生源缺乏、质量下滑、发展不力,社会对这张“学历”的关注度在减弱。成人高等教育存在如下问题。

(一)学历为主,定位不明

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大都采取与普通高校相近的教育形态,必须通过全国或地区组织的统一考试才能录取入学,通过业余时间实行“半工半读”的方式完成所规定的课程学习后,将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可见,成人高等教育在实践中一味追求和认同的学历教育概念,成为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追随者,完全没有自己的特色,因而,在普教大规模的扩招声中几乎被淹没。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高等教育被称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两条腿”,两者应该是有区别的。第一,教育功能不同。普通高等教育的功能主要是职前一次性教育,而成人高等教育则具有职后教育和职前教育的双重功能。第二,教育机制不同。普通高等教育的招生计划控制得比较严格,而成人高等教育在招生时一般采用指导性计划,招生人数相对控制得比较松,尤其是非学历教育,完全可以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举办学校的条件而确定。第三,外部结构不同。普通高等教育的外部结构有学生、家族、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而成人高等教育除了具有以上因素外,更多地体现为社会劳动者及其所在单位、培训机构、群众团体等。可见,成人高等教育面向的对象更广泛、功能更灵活、结构更丰富。而成人高等教育似乎只看到学历教育这—领域,面对一棵树,失去了身后的一片森林,不但发展受到限制,还引发了矛盾的出现并危及自身的生存,抹杀了成人高等教育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因而,关于成人高等教育可被替代、被兼并、被涵盖甚至可被取消的各种说法不绝于耳。成人高等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质疑和挑战,似乎出现了合法性危机。

(二)对象单一,生源缺乏

生源是教育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理由和基本前提。成人高等教育的生源受到很多限制。其一,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以学历教育为主,学历教育是有门槛的,必须通过全国统一的成人高考选拔,才能享有教育的机会。那么,一些年龄偏大和知识欠缺而又迫切希望获得教育机会的成人被挡在了门外。其二,普通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各种教育形式的兴起,生源之间的竞争日益严峻,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一块蛋糕分到成人高等教育这儿已经所剩无几了。据统计,1986-1996年期间,全国成人高等教育报考人数为1800万人,录取550万人,录取率为30.6%。到2004年,报考人数为286.99万人,录取193.03万人,录取率为67.26%。到2007年,报考人数为292万人,录取220万人,录取率为75%。生源明显减少,尽管成人高考分数一降再降,甚至出现平均每门课程的考试成绩不足30分,但还是出现一些成人高校招生计划多于报考人数的无奈局面。由于成人高等教育生源缺乏、对象单一,加上市场的激烈竞争,造成了成人高等教育生存的困境。

(三)经济效益至上,质量下滑

质量是成人高等教育永恒不变的主题,是成人高等教育的“生命”和“灵魂”。但是部分高校对举办成人高等教育的目的认识不足,把普通高校的全日制本科学生作为学校的“正规军”,而把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视为“编外军”,视为一种创收的途径,不断地要求成人教育扩大招生数量,而不注重成人高等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教学管理。成人高等教育办学类型复杂,形式多样,有普通高校、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民办高校的成人高等教育;有脱产、业余、函授教育;有自学考试、网络、远程、开放教育。各种成人教育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标准来评判孰好孰劣。因此,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主要依靠学校自律,而各成教办学机构对质量标准的认识分歧较大,把握不够。从深层次看,原因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的追求功利,把学历、文凭作为成人高等教育的主要价值追求,单纯为创收、为获得经济效益而办学,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千方百计“偷工减料”、压缩教学成本。办学目的商业化倾向明显,致使教学效果无法保证,严重影响了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和社会信誉。

(四)地位堪忧,发展不力

成人高等教育虽然是教育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在我国,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都有特定的教育对象和任务,在教育结构体系中有自己的专属地位,并得到《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国家专门法律、法规的确认和保障,它们的合法性得到认可。然而,成人高等教育存在的合法性却一直备受质疑。一是成人高等教育办学类型复杂、形式多样、任务多重,与其他各类教育之间存在着交叉重叠的关系,人们很难在传统教育体系结构中准确、清晰地界定它的位置,成人高等教育也长期迷失在对自我身份的探寻和期盼国家专门立法确认的困境中。二是政府职能机构对成人高教重视不够,对成人高教管理缺乏思考,对高校成人教育地位没有准确定位,没有统一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扶持,更没有相应的立法。到目前为止,虽然在我国的《教育法》及相关法律中,原则上确认了成人受教育的权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为成人高等教育建构的法律支持体系一直是相对疲软和滞后的。在函授、夜大课堂上,成人学生的出勤率低,旷课的理由大部分是工作忙,单位不让请假;在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了多年的人,也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外出学习或进修的机会,这些现象屡见不鲜。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的权利无法得到保障,一些单位对员工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意识不强,国家也没有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保障成人学习的权利,致使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缺乏保障。

二、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动力

成人高等教育在生存危机下,迎来了新一轮机遇。随着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的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成人教育需求:社会转型带来的人员结构的变化,新兴行业劳动就业岗位的出现,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需要,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生活品质的追求等,都必须通过成人教育得以完成。可见,成人高等教育不仅未走到尽头,而且前途光明,动力十足。

(一)社会转型带来的“新人”为成人高等教育提供了潜在市场

我国社会已进入快速转型时期,即由农业化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变,由计划经济社会向市场经济社会转型,从而引起就业结构和城乡结构的变化。中国开始从一个以农业就业为主的农业社会的就业结构,转变为以第二、三产业为主的工业社会就业结构,农民工在就业人口结构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以上,就业岗位稀缺。再加上城乡结构的转变,2004年中国城市化率达到41.8%,在5.4283亿城市人口中,约有1.4亿人是进城半年以上的农业人口和外地城镇人口,其中约有1.2亿农民工。到2008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亿人,城镇人口有6.06亿人,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7%。无论是就业结构还是城乡结构的变化,都可归结为“人”的变化。如何使这些“人”能尽快地适应社会地位的变化、社会角色的转换、生存环境的变迁,承担起新的社会责任,发挥新的社会作用,这一问题成为社会转型对中国教育,特别是成人高等教育未来发展提出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也是成人高等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和发展的潜动力。

(二)新兴行业的劳动就业岗位为人的继续教育提供了机遇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许多新兴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诞生了,许多新兴的行业诞生了。新的行业产生了人们更为喜欢和理想的职业,新的技术对生产组织和管理人员不断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因而,参加继续教育和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成为必然。其一,一次性教育根本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从业人员需要及时补充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提高职业能力。其二,2005年统计,在我国的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仅占5.17%左右,这个数字不仅低于发达国家,比其他低收入国家的6.7%也低出很多。w国民受高等教育的水平很低,而提高劳动者素质最有效的途径即是优先发展成人继续教育。其三,据有关专家预测,未来社会一个人一生中将从事至少四种不同职业,这种职业的变化更加大了人们为了胜任新职业而进行的知识更新和岗位技能培训的要求。面对不断增加的新兴技术、新兴行业及新的就业机会,成人自然会产生通过学习以保障或争取到让自己称心的岗位的意愿,实现自我的价值。因此,加快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开发人力资源,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追随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成为社会的时代背景。这样的时代背景为成人高等教育的大力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成人高等教育成就了他人,也成就了自己。

(三)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国民素质是成人高等教育的现实任务

综合国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经济规模、地理空间、人口规模等显性的实力,也包含政府工作效率、外交能力、民族文化的凝聚力以及知识转化为技术的应用能力等隐性实力。因此,综合国力竞争是国家和国家之间总体实力的竞争,其本质是经济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和教育的竞争。教育成为一个与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重大问题。为促进国家和民族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提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以期通过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变人口负担为人力资源和智力优势。而成人高等教育具有投入少、周期短、学有针对性、用有及时性、见效快、产出显等特点,它必将受到各国政府的特别青睐。因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将成为未来成人高等教育必须承担和努力完成的一个现实任务。

(四)生活品质的提升和精神生活的渴求为非学历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人们在物质财富增长到一定程度时闲暇时间增加了,对精神生活的渴求将成为富裕了的人们另一个普遍追寻的生活目标。教育的目的是人的完善、人格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精神世界的提升。随着成人高等教育的不断完善,它除了满足生产劳动和成人谋职、谋生的需要外,还应根据不同群体、不同情趣爱好,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和学习活动,使成人丰富知识、提高能力、愉悦身心、增强体质、陶冶情操、提高生活与生存质量。因此,丰富多彩的成人闲暇教育和老年教育将成为未来社会的时尚。它是其他教育所不能完成的,只有通过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来不断满足和提升人们对的精神生活的渴求。因为,成人教育以其多样性和多维性的学习特点为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满足了人们“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需求目标,也为成人高等教育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

三、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路径

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丰富实践见证了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渴求和对人的素质的要求。同时,作为构建创新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它的存在形态以及发展模式也应当适应社会的不断变化,在发展中实现创新。因此,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加强成人高等教育的功能与目标定位的研究,通过转变教育观念、延伸教育渠道、拓宽教育对象、重视教育质量等,才能实现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

(一)转变教育观念:从追求学历到追求学力

学力和学历有着本质的区别。学历仅仅是一个人学识水平的基本标志,而学力是反映一个人全面素质的根本要件。“学力是最可贵的生命力,最活跃的创造力,最本质的竞争力。”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主要以学历教育为主,为满足人们对学历、文凭的追捧,表现出明显的普教化倾向。1992年《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的意见》等政策的相继颁布,推动了成人教育向岗位培训和职业教育为重点的转变。进入21世纪,社会进入了一个开放的时代,终身教育理念日益为人们所接受,多样化的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人高等教育以各种符合条件的在职和非在职成人为对象,不仅重视教育的育人功能,而且注重成人全面素质的培养,成人高等教育开始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以不同时段出现的价值取向为标准,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学历取向类型、职业取向类型、学力取向类型。而实现从学历取向到学力取向的转变,从追求学历教育到追求学力教育,才是成人高等教育走向终身教育的关键。《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指出:“今天,一个人如想在美国生活得好,仅有工作技能是不够的,还须不断学习,以成为更好的家长、邻居、公民和朋友。学习不仅为了谋生,而且为创造生活。”而且未来社会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知识的更新不断加快,知识的总量呈几何极数增长,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只有不断学习,学会学习,具备学习的能力。

(二)延伸教育渠道:从单一办学到合作办学

发达国家越来越意识到成人高等教育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办学主体方面,形成办学主体的多元化,不仅政府与企业直接举办各种成人教育,高等院校、职业学校、社会各界以及私人、社区也都积极参与举办成人教育。在美国,国家办学占24%,社会学术团体办学占20%,私人办学占6%,工矿企业办学占50%。目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主体已由政府一家变为多种经济主体和利益主体,且配置方式也从过去的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变为以市场调节和竞争为主要手段的分散管理。这一变化必然要求改变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亦即成人高等教育从主要由国家包办、集中管理、单一办学的成人教育体制,转变为国家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办学、互为补充、竞争共存的多元办学体制。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已经同企业、私人、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进行了合作,这是成人高等教育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是成人高等教育从学校教育到校外教育的开始。因此,成人高等教育要继续探究和开拓校外教育途径,主动深入广大的社区、企业、农村,共同促进社区成人教育、现代企业成人教育、新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让成人有针对性、适切性地参与学习。这将是学校与合作方双赢的选择,也是成人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和完善的途径。

(三)拓宽教育对象:从学历补偿者到学习志愿者

随着学历教育的萎缩,高校应当明确成人高等教育在推进终身学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主体作用。社会个体需要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的需求量还很大,成人高等教育还存在着大量的潜在生源。拓宽教育对象的关键是敢于改革创新入学制度和挖掘生源市场。首先,建立一个开放、灵活的成人高等教育体系。通过改革,减少成人接受教育的障碍,逐步取消全国统一的招生制度,考生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实际工作绩效和实际工作能力或者参加普通高考的成绩进入成人高校学习,宽进严出。其次,大力开拓农村成人高等教育新市场。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成人高等教育非常薄弱。发展农村劳务经济,促进“三农”合理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对发展农村成人高等教育提出了迫切要求。再次,从单纯学历教育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培训并重转变,落实非学历教育在成人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开展各类教育培训,如开展职业资格培训教育、执业素质和水平提升教育、职工转岗培训教育、新农民培训教育、新市民培训教育、老年教育、闲暇教育等校外非学历教育培训项目。最后,还可推出“带薪休假制度”、“教育开放制”和“学分银行制”,为成人接受教育提供多种便利方式。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原局长、法国学者保罗.朗格朗所说:教育应该是每个人从生到死都在继续着的过程,在每个人需要时,应以最好的方式提供知识。1990年,德国联邦议会发表了名为《未来的教育政策:教育2000》的总结报告书,报告提出:高等教育机构应向人人开放,无论男女均享有在高等教育机构中继续接受教育的均等机会。[8]今后,人们对生活质量有越来越高的要求,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主动要求学习的人将会越来越多,参与终身教育的愿望将越来越强烈,这些必将大大拓宽成人高等教育的生源市场。

(四)重视教育质量:从经济效益到品牌效益

品牌就是生命,品牌就是效益,品牌是成人高等教育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成人高等教育要做到不被其他教育类型所取代,就要办出特色、办成品牌,发挥其他教育类型所不可代替的作用和功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人们知识价值观的转变以及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人们对成人高等教育的“特色”要求必然高涨。要想办出特色,需要从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改革:第一,改革评价机制。在教学质量评价主体和评价程序上转变观念,由专家评价、政府主管部门的评价为主扩大到社会层面,如用人单位、劳动力市场、学生家长等参与评价,从而建立起上下结合、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质量评价机制。第二,规范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成人高等教育管理机构、管理队伍及师资的逐步专业化。学科设置、课程设置、教学活动都要适应社会需求,使教师和学生保持教与学的活力。第三,建立弹性的学分制管理模式。采纳开放入学制、自由出入制、学分互换制,使课程安排灵活多样,改革考试方法,实行生活经验学分等,允许学员在一定限度内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方便成人学员参与学习。第四,设置终身学员制。承诺本校毕业的成教学生可以终身享受本校学生待遇,回炉继续学习享有优惠政策。成人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人们通过不断地学习,使其才智得到不断的开发,个人价值得到最好的体现,最终提高教育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的目标如此之高,教学质量保障是前提。

篇2

人本主义即人文主义,人本主义指的是以人为出发点,作为尺度和标准来衡量事物,也就是常说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主义思想还有另外一个称呼,即“人文主义思想”,是作为封建社会时期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反对中世纪教廷统治的思想武器。在19世纪,随着经典物理学的快速发展,科学主义在当时已经变成了西方哲学界的主流思想。但是到了上世纪中后期,量子力学以及相对论是对当时经典物理学颠覆性的发展,基于此也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并开始怀疑科学主义,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更是不得不让人们重新对科学技术发展的负面作用进行深入思考。与此同时,人文主义思潮与后现代主义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在西方,人本主义思想与科学主义思想一直都是并存并相辅相成的,两种思潮共同组成了西方两大辩证统一的思想潮流。人本主义思想也在不断地促进着西方社会民主程度不断提升。上世纪西方教育理论经历了古典教育组织理论效率为本模式、人本主义教育管理理论以人为本模式、教育管理科学理论理性为本模式以及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多元整合模式四个阶段的发展。这四个阶段的发展模式体现了西方教育从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个人中心与社会组织本位二元论到以人为本的多元论的发展过程。在人本主义管理理论中,其根本任务为改善高校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在西方教育管理中,以上的四种模式是可以并存的,其中的后现代教育管理思想对人的中心地位更为重视,在管理过程中强调人性化即人本主义的管理。但是,重视人本主义也并不意味着否定科学性及客观性的管理理论,相反,其多元性也说明其对科学化及组织化的管理制度的接纳和吸收。因此,西方教育理念由科学主义转化到人本主义的过程,并不意味着背叛了科学主义,而是在对古典教育理论重视的基础上,以人本主义为原则的教育管理理论中,加强了对人的中心地位的重视。

二、高等教育管理中构建人本主义理念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原有的传统管理体制已经不能满足现代高校的发展要求,所以对西方国家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的引入,成了加强现代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现代高校教育管理制度正面临着理性管理、法制管理的改革时期,传统的高等教育管理理念已经不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而新管理体制的建立需要人本主义来对教师的管理教育工作及教学活动进行指导。在宏观教育管理过程中,需要从高等教育与政治、经济及社会的相互关系去考虑其功能,高校培养学生的目的是增强学生在社会谋生的能力和手段。但一定不能将学生个人塑造成一个辅助社会经济发展的工具,而忽视了从对个人的生命意义来衡量。否则会忽视高等教育育人,以及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个性的不断完善的根本目的。在围观教育管理过程中,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源泉,同时也往往是道德的标准,以及规则、秩序的化身。在这种制度下,学生便多按照标准学习,听从指挥做事。这容易失去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及对学生自身权利的关注。随着新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技术创新及知识创新不断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社会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也即高等教育的竞争。良好的高等教育体制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应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理念,推动人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实施人本主义理念的措施

制度建设是大学教育管理工作中很重要的部分。所谓制度指的是对规则、活动空间及范围的界定,也是一系列的权利、义务及责任的集合。制度的形成是需要一定的理论及价值观的指导的,是为了保证理论和价值观的实现而对人及事物进行界定和规范下的产物。建立科学的教育管理制度是现代高校教育管理制度建设工作的目标。

(一)重新认识高校教育的本质

高校从中世纪时期诞生以来,人们有着很多不同的认识,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但是认识高校教育本质,对高校教育工作的展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对高校所需什么样的人才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对需要什么人参与人事决策及政策制定有着一定的影响。这就导致了在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对人本主义不同程度的重视。如果以行政理念管理高校,那么在制度建设中就会更为偏重于科层制模式,其管理主体也是以行政人员为主,在权力上也就更加突出行政权力,所以也就必然会忽略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思想。所以,要想建立人本主义教育管理制度,就需要对高校的本质进行重新认识,在制度建设中突出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思想。

(二)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人”

有一种观点认为,在高等教育工作中,应该充分认识学生的重要性,要做到以学生为本,强调“人”即学生在高校教育中的主体性。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在高校教育工作中,学生和教师都是教育之本,应该强调学生和教师共同的主体性。高校教育的服务对象是学生,而提供服务的则是高校及高校教师,而服务质量则取决于服务对象的质量及服务对象即学生对高校教育的满意度。由此看来,高校教育的主体应该是教师,而高校教育的客体则为学生。高校教育以人为本中的人应该是指教师,以教师为本,而作为法人的学校应该尽量采取合理的方式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尽可能地提高教学质量,以便给作为客体的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服务。

(三)实施人性化的管理理念

所谓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实际上指的是采取合理的方式尽可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潜能,并充分开发潜能。教育管理过程也就是人实现自我全面发展的过程。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主体,都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体系,而人的本性即是自身的内在价值实现的过程。当真正激活人的内在价值时,这个人就能以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体现管理体制中主体的功能特性,也才能实现管理目标,提高管理绩效。在高校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肯定人的主体性,对人的主体地位、生命价值以及基本权利进行充分尊重,并将高校教育管理的终极目标定位于谋求人的全面发展。在形式上采取目标激励、情感激励、评价激励、成就激励、奖惩激励等多种形式来调动各成员的积极主动性,充分发挥成员的创造性,努力地为实现自我价值创造机会和条件。

(四)在管理过程中确立正确的管理关系

篇3

(1)成为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份重要力量

目前,中国教育事业的主流仍然是国有的高等教育体系,而这种高学府制度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是一些理论知识过硬的考试型人才。然而,中国社会主义体制从根本上来说需要的并不是只会书本知识,只懂得理论而不能应用于实践的“虚人才”,社会的发展还是依赖于实用型技术人才的维持,依赖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因而这就造成了市场上实用性人才短缺,求大于供的不良现象,因此,仅通过国家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多方面人才已不足以填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空缺,民办高等教育却恰恰为此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相较于国家高等教育偏向于多方面人才的培养,民办高等教育则更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实用型人才,因此民办高等教育学校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更快的适应社会,从而填补了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不足之处,因此,民办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了中国现存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份中坚力量。

(2)满足了人民群众不同的教育需求

民办高等教育的迅速崛起,对现有僵化的办学体系也有了一定的改善,民办教育体系能够调动社会各行各业领军人物投资建设教育的积极性,能够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同时也给了一部分没有机会或者没有条件接受国家高等教育的人一次新的机会,这就通过多渠道的教育模式,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于不同教育需求的渴望和不同人才对于多种教育模式的期望。

(3)充分利用整合了我国的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

众所周知,我国治国的基本方略是“科教兴国”,这就使得国家的教育体系对人才的培养有着很高的关注度。对于民办高等教育而言,与国有教育不同的改革和创新不仅为我国人才的培养做出了贡献,而且还通过建设校园,教育投资等各种渠道使得国家的资源向教育领域有了更多的倾斜,同时,民办高等教育还能充分地利用其社会的影响力,对社会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给许多濒临破产的国有企业带来了一线生机。

二、浅析我国民办教育在飞速发展中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

(1)师资力量匮乏

相比于国家高等教育,民办教育在师资力量方面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资金缺乏所造成的师资力量捉襟见肘是制约民办高校发展的一个重大因素。纵观目前的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多是以退休教师和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为主,再辅以少量的兼职教师。根据资料显示,60岁及60岁以上的退休老教师占了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25%,这就使得民办高校的教学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削弱,不利于民办高校学术研究的发展,更不利于民办高校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讨。由于缺少一支高质量的教学队伍,民办高校自身的学术氛围相比于国家高等教育的浓重学术氛围而言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继而限制了民办高校的迅速发展。

(2)民办教育产权的混乱

除了教学队伍存在一系列问题以外,民办高等教育的产权问题同样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不得不面对的重大困难。随着社会教育体系迅速发展,应当怎样处理民办高等教育的不动资产,是影响着民办高等教育生死存亡的关键。在民办高等教育的产权问题,全社会的焦点在于民办高等教育院校财产的所属权(即民办高等教育持有者的财产隶属)和收益权(即民办高等教育投资者的财产收益)之间的产生的问题。按照当前的政策规定,对于民办高等教育院校的举办方和投资方而言,无权享受民办高校财产的任何权利,包括财产的所属权和民办高等教育院校盈利所得的收益,这就使得民办高等教育院校的投资方只能“捐资”而无法“投资”,没有法律的保障,使得很多民办企业家拒绝对民办高校进行投资,严重制约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民办高等教育想做到可持续发展需采取的相应措施

篇4

一、人才及多样化人才观

(一)人才的概念

人才一词最早出于《诗经·小雅》:“君子能长育人才,则天下喜乐之矣。”在古代汉语中人才一词的使用频率并不高,人们更多使用“君子”、“鸿儒”、“贤士”等词语,其实这些也就是人才的意思。

不同时期的人才有不同的标准。20世纪以来我国人才研究者对人才的定义仍然是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的几种解释:

“我们所理解的‘人才’,是指那些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效果,对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对认识社会、改造社会,对人类社会做出某种较大贡献的人。”

“人才是指在才能和贡献两方面都比较突出的人。”

“人才就是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进行了创造性劳动,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或某一工作上做出较大贡献的人。”

“人才,是在品德、智能、创造性三者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其实际水平和实际成果都杰出的人。”[1]

在上面人才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的国情和我们所处的历史环境,我们把现时代的人才定义为具有一定的才能和创新能力,已经或者将要为社会做出一定贡献的人。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这一时代所需要的是包括知识、能力在内的,具有人文素养与科学素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才。一定的才能和创新能力便是这种人才观的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已经和将要对社会作贡献,这一规定就把现在的人才和即将成才的人才包含在内,扩大的了人才的外延。

(二)多样化的人才观

人才观念,是指人们对人才的识别、选拔、管理、培养、保护等方面的根本看法。人才观念,是一种长期形成的人才意识,它影响和支配着整个人才队伍的建设。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人才观念。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说这种人才观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的话,那么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的今天则必须得到根本性的转变。必须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何谓科学人才观?就是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眼光和科学的内涵,去看待和衡量人才。科学人才观认为,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对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有积极贡献的人,就是人才。人才与学历、经历、资历、职称、身份等因素有一定联系,却并非因果关系。在人才构成要素中,第一位是能力,其次是经验,最后才是知识。人才观念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与社会其他构成因素的变革不完全同步。

科学的人才观与传统人才观相比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按照这种观念,谁勤于学习,勇于投身时代创业的伟大实践,谁就能获得发挥聪明才智的机遇,就能成为对国家、对人民、对民族有用之才。这将极大地激发千千万万人释放潜在才能,鼓励人人做贡献,人人争成才,创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

“学而优则仕”的传统的精英教育的质量观和人才观再也不能适应我们这个时展的要求了。当今社会的发展更加依靠全体国民素质的提高,二战后日本的迅速崛起便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对于像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更是如此,我们必须把人口众多的劣势转化成人力资源的优势。这就需要国民素质的的普遍提高,就要求国民成才。这里所谓的“才”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衡量标准,在当今由于教育的多样性和个人的需求,现今人才的形成便应该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二、传统的精英高等教育质量观的转变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以及高校数量的快速增长,我国高等教育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我国高校自1999年开始大规模扩招新生,当年,全国高校就扩招了45万新生,2000年招生220万人,2001年共招生260万人。此后,每年至少以10%的速度递增。2009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已经达到2826万人,成为世界上高等教育发展规模最大的国家。而200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4.2%,继续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轨道上前行。

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一个直接的变化,便是学生规模的扩大,规模的扩大不完全的等同于大众化,他还有赖于其他各项制度的变化,在现实当中制度的变化是比较缓慢的。这一点1973年马丁·特罗发表的关于高等教育阶段过渡的著名论文,有精确的阐述:

“虽然变化的是类型,但学生数的增加的发生,几乎毫无例外地先于其他制度上的变化。”“数量规模扩张发生之后,在构成制度的诸要素中,首先是大学生的地位所具有的意义和选拔的原理发生急剧的变化。”“其他的构成要素与此相比,变化的速度慢,有时还会对变化有抵触。”特罗在这里所言的“其他的构成要素”,就包括人们对人才质量的评价因素。在我国的突出表现便是用传统的精英教育质量观来衡量大众化时期的高等教育,这样做必然会对我国大众化的进程产生不利的影响。[2]

不容否认,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之内,传统的精英高等教育质量适应了历史发展的需要。但是,任何一种质量观的产生都依赖于特定的历史阶段,并且为这一历史阶段服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势在必行的今天,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由这种趋势的影响将会发生改变。因为接受高等教育已不再是某些人的特权,而已经成为人们必要的生活准备,甚至是一种权利和义务。它开始像任何产品和服务一样,其质量所表明的更多的是消费者对它的满意程度。从这种意义上讲,从精英到大众高等教育质量内涵的最大变化是,质量不再是一种标准,而变成了一个相对的概念。进一步说,精英阶段的高等教育质量更多的是一种绝对意义上的质量,或者可以说是一种标准,不管哪种类型的高等学校,都必须达到某一最低要求,它们之间的差别是这一标准之上不同水平之间的差别。但大众高等教育质量内涵则不同。高等教育系统内不再有最低的质量标准,而只有不同的质量标准。进一步说,质量标准开始多样化,它们依不同目的和不同需求而定[3]。

高等教育大众化作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在我国的顺利推行有赖于人们教育质量观的转变。教育质量观是人们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教育价值选择。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一直是高教界和全社会经常关注的问题。但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大一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处于发展相当缓慢的精英教育阶段,很多人并未认识到高等教育质量观应随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变化而相应变化,因而仍在不自觉地用单一的精英教育质量观来评价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潘懋元先生在1999年我国高校刚扩招时即一针见血地指出:不少人“正是由于将传统精英教育固定不变的准则来面对数量增长而感到困惑,处于两难境地”。正是由于上述的种种原因,我国现在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仍然停留在精英教育的阶段,这种单一的质量观与多样化的人才观之间产生了巨大的矛盾。传统的、单一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已经给我们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诸如前几年出现的大学“升级”热现象,等等。如果不及时纠正这种单一的质量观,必然导致千校一面的现象,不利于高等教育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高等教育已经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成为社会发展的轴心机构。正如上文指出的,高等教育这一轴心机构职能的实现主要依靠人才培养的质量。衡量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主要是以高等学校毕业生的质量作为评价依据,社会对毕业生质量的整体评价,主要是评价毕业生群体能否很好地适应现实发展的需求,能否能很好地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服务。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之下,我国的人才观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传统的唯学历取才的做法正在遭受挑战,市场在面对高学历人才时也显得更加沉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质量过硬的技术学校所培养的人才却备受青睐。一些高校的质量观没有很好的和社会的人才观进行融合,两者之间的鸿沟已经造成并将继续造成众多的社会问题,比如大学生就业难等等。二者必须达到一定程度上的整合,就当前我国的具体国情和世界大背景而言,传统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必须向多样化的人才观靠拢,高等教育的质量必须多元化。

社会需求是多样的,学校规格是多样的,学科门类是多样的,学生个性是多样的,这些都决定了质量标准的多样化。单一的、统一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必将束缚人们的思维,形成了僵化的教育质量观,成为一种固定模式、思维定势。高等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必须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如果大学只能培养少数精英人才,只能满足少数部门的需求,这就忽视了社会的需要。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适应社会需要。

1998年在巴黎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所通过的《21世纪高等教育和行动宣言》指出:“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要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马丁·特罗指出:“大众型的高等教育系统是多样的,因此,它的社会功能、标准等也是多样性的。”潘懋元教授也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前提是多样化,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要有多样化的培养目标和规格,从而也应当有多样化的教育质量标准”[4]。由此可见,多样化的观点已经被广泛接受。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已经面临巨大的挑战,这种挑战既有来自高等教育内部的,也有来自高等教育外部的。建立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刻不容缓。

三、建立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以上对于多样化人才观和现今高等教育系统中仍然存在的单一的质量观的分析,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建立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的重要性。笔者认为这种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是与多样化的人才观相联系的,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必须以社会需要的多样化的人才观为指导。人才观的多样化是高等教育质量多样化的依据。为社会服务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三大职能之一,这一职能的实现有赖于高校培养的大批多样化的人才,而不单单是传统的精英型人才。多样化的人才观已经为社会众多机构所接受,由于上述的原因,这种多样化的人才观在高等教育机构内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其表现之一便是上述提到的高等教育机构仍在实行的单一的精英的学术型的教育质量观。但是大众化做为不可阻挡的潮流,最终多样化的质量观、人才观必将占据主导地位。由于社会对人才观念多样化的呼吁,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已经日益深入人心,结合我国当前的具体环境应该如何克服阻力谋求建立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努力转变教育观念

在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的进程中,要建立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转变观念是先导。没有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高等教育大众化就很难健康持续发展,质量的多元化就是一句空话。这是大家的共识。教育观念的转变包含很多内容,高等教育的人才观和质量观的转变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要强调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融为一体,重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共同培养和综合提高。这就要求进行一系列的变革,比如,改革高等教育的教学观,要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培养。教育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须做好新时期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多元化的宣传工作。

(二)建了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系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必须以多样化为前提,这在高等教育界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应有各自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各自的特点和社会适应面,从而也应当有各自的教育质量标准。

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系必然会产生多样化的质量体系。美国的高等院校,按照一定的规定划分成10个等级档次。处于最后档次的学校生均成本只有1800美元,而处于第一档的学校生均成本却高达22800美元!我国的高等学校,虽没有进行名次排队,但大致也是分类的,比如一流水平的大学、全国重点大学、普通本科高校、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教体系的多样化在我国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办学主体的多样化,初步形成了国家办学为主多种力量办学并举的多元化的格局;办学形式多样化,有全日制、非全日制,有成人高等教育、远程高等教育、高等自学考试等;培养目标多样化,有理论型、应用型、管理型等多类型人才。各高等学校都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分类定位,按不同类型和档次的高等院校定出不同的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标准。既不能用精英型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规格、学术取向与标准来规范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也不能用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规格、职业技术取向与操作技能来衡量精英高等教育的质量。但是如何克服长期存在的传统观念的束缚,使多样化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各安其位,发挥自身特色培养人才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

篇5

新形势下,面对成人高等教育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作为教师既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基本的教学目标,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另外,面对高校扩招、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下降的情况,成教工作者必须严格控制好各个教学环节的课堂效率。

1 成人高等教育存在的基本问题

1.1 办学基本理念较为狭隘,管理不严

面对一些已经走向社会的工作人士对于学历提升的要求,一些高校不顾自身办学条件和基本师资配备,单纯地以招生为主要目标,这样不仅使学校的内部管理无法跟上,而且教学质量很难过关;还有一些学校甚至连办学条件都不具备,或者没有办学能力,根本无法保证正常的教学质量,这当然不利于成人高等教育教学发展。此外,有一些学校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不注重提高学生的教学质量,在教学和考试上对学生要求不严格,对教学时间、课程安排甚至基本的教学内容都进行了一定的删减,很显然,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肯定是不符合要求的。同时,个别学生由于单位对学历的要求,学习上会急功近利,如在考试中作弊或开后门寻求过关,正是由于学校管理松懈,才让学生可以轻易地钻空子,这样做最终还是会影响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办学信誉。

1.2 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社会脱节

在某种情况下,成人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基本教学内容之间的取舍关系缺乏独立的论证,加之当前成人高等教育深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影响,造成一些专业一味去强调自己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没有充分结合当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科技发展的变化,课程设置的内容往往比较落后,课程缺乏实用性。因此,也就造成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缺乏与时代联系,所以基本的教学目标很难达成。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的课程设置必须经过科学论证之后,根据教育发展的规律去设置。另外,学校所设置的教学内容一般是与学历证书相关联的,但是成人高等教育注重的应该是职业教育教学。从基本的教材设置和教学计划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成人高校主要都是一些理论知识,而很少有一些基本的实践安排,这种重视理论知识教学,忽视社会实践课程安排的现象依然可以在很多学校看到,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几乎一样去培养,这显然是与教学要求是不一致的。当前成人高等教育应该更多地去注重实际教学实践,培养人才的目标要与市场经济环境下对人才的要求相一致。

2 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2.1 转变传统观念,充分认识成人高等教育的重要性

高等教育要求所培养出的人才必须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对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无论是建国初期关于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社会主义道路,曾经都面对着许多争论,但最终确定了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反观到教育事业上,也必须要坚持走专业化的道路,必须将多种教育路线进行协调,构建相对完整的教育体系。因此,成人高等教育正是对普通高等教育体系的补充,让全民都可以去学习,让人才发展成为全社会都可以去关注的事情,让终身教育伴随每个人的一生。成人高等教育的确立可以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但不能只是一味地增加数量,而是要提高办学质量,教育行政部门必须狠抓教学质量,树立正确办学理念。

2.2 教学改革必须深化到学校和学生中

篇6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 能力 职业素质

一、素质与能力

根据课题组成员的调查,发现高等职业院校的不少教育工作者对人文素质这一概念的认识普遍存在模糊的倾向,大家普遍无法清晰界定职业能力与人文素质的关系,对人文素质及其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了解。这种状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省高等职业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尴尬处境。

《辞海》①中的“素质”有四项释义,第4项:“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先天特点。亦指素养。”由此可见,“素质”是一个强调人文主体性的抽象概念,素质是以人的先天遗传为基础的,是作为主体的人在后天环境影响条件下通过实践所内化的稳定性素养品质,素质和素养意义相近,可以通称。

“能力”与“技能”二者之间的关系大家都能作出清晰的界定。“能力”是指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辞海》将能力分为“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两类,前者指大多数活动共同需要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像力、注意力等;后者指完成某项活动所需的能力,如绘画能力、音乐能力等。”②与能力相比较,“技能”的概念则带有职业性和专业性的特点,指的是“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③,“技能”与能力层次中的“特殊能力”更具亲缘性,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专业能力”指的就是教育对象从事某一具体工作所应具备的“专业技能”。

“素质”与“能力”经常通用,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在人才培养目标中人们常常强调“职业能力”、“专业技能”,并常用“职业素质”、“综合素质”泛指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严格来讲,这类说法都存在着认识上的盲区。

在《人文科学导论》中,尤西林教授区分了“素质”与“能力”④。简言之,(1)“素质”与“能力”都为主体自身所拥有,(2)“能力”却包含着对运用能力的客观条件(无论是工具设备的“硬件”还是程序或概念体系类“软件”)的倚赖,(3)作为实践活动者的主体,素质确实是一种(实践活动的)能力,素质独特的含义指向内化于主体自身而不能剥离的能力,如一个人的身体素质、敏锐辨别力、气质、品德意志力等等。“素质概念下的诸种能力因素有机地统一于特定的个体生命体中,而不能游离存在。素质因素构成主体之为主体最基本、也是最基础的材质……素质这种纯然本已我属的人文主体性质,使之成为判定一个人本身人性品级的核心依据……因此,素质在严格的意义上是人文性的,并不存在与人文素质并列的科技素质或其他素质。后者乃是人文素质在不同实践情境条件下的变化运用形态。”⑤

素质的人文性意义在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实践中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这是一个认知上的偏差问题。导致这一偏差的根源在于人们对素质一词的狭隘理解,当然,这种狭隘来自于“实用主义”、“工具理性”对高职教育理念的冲击。当高等职业教育把“技能型”、“应用型”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时,强调“专业性”、“技能性”是必然的。在此情况下,素质中的“人文性”就被边缘化了,但须知,“人文性”强调的恰恰是生产劳动主体作为人的基础素质,“人文性”直指“人性、教养”两个方面的内容。

二、学生人文主体素质的层次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中学生所应具备的“素质”,包含一个内在的结构。那么这类“素质”呈现出怎样的结构性呢?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不同院校对学生所应具备的素质做出了不同的分类,如“职业素质”、“心理素质”、“科学素质”、“文化素质”、“人际交往素质”、“思想素质”等等,或者是“一般素质”、“特殊素质”、“综合素质”、“身心素质”等。这类分类都试图从职业特点、专业需求的角度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一种合理的“素质”结构,并使该结构呈现出层次性、完整性、和谐性的特点。但因为对素质教育理念缺乏深入的认识,在教育实践中偏离了学生“人文主体”这一中心立场,所以在分类上呈现出一种“组合”、“拆解”的混乱现象,无法将无形的主体性素质和主体的生产性(如人才培养目标中对“应用性”、“技能性”的强调)、能动性(如国家文件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爱岗敬业、踏实肯干、谦虚好学和与人合作的精神,安心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的态度)完整地结合在一起。

在《素质教育的人文本质》一节中,尤教授依据主体性素养能力和主体关系的密切程度以及衣服与外在技术目标的程度,详细分析了素质构成的不同层次:

(1)拥有操作特定技术程序(包括一切技术性或工具性知识)的能力;(2)拥有基础性技能与原理性知识;(3)作为主体自身的素质:主体素质是人文文化性的,是无形的。主体性素质又可以进一步区分为以下层次:a.维持与保证现实活动最基本的能力,这类素质基本属于认知与实用工具型。离开了上述基本素质,主体基本的生存活动将无法支撑。b.支持与调控实用型素质的素质:以自制力、毅力、直觉、想象力等为代表。这类素质一般不属于直接的技术能力,但却直接支持或调控着技术能力。这一层面的素质作为技术操作后盾仍然在根本上属于生存。C.反省与超越生存现状的品质能力:“前述素质第一层面作为直接的生存操作性能力,第二层面作为支撑直接生存操作的更高综合与动力,它们在总体上都属于生存性主体,其功能属性是技术涵义(meaning)性的。但人文主体性更高的层面表现为对生存现状的反省与超越,与这一层面相应的是反思、信仰、终极关怀与激情等素质,其功能属性是意义(significance)性的。”⑥

上述分析清晰地界定了“素质”、“能力”与“人文素质”的内涵,大家一般说的“职业能力”、“专业技能”或“职业素质”,其实对应于素质构成层次中的前两个层次,重点指向生存操作性能力;而主体素质中更高的“意义性”内容则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对某个历史时期的理解首先有赖于该时期的人对他们自身是如何理解的。在科技时代,人类主要把自身理解为生活在容器和设备当中,生活在机器和技术装置当中的人:简言之,就是‘工具人’。”⑦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文件中的“高技能人才”,如果在教育过程中仅仅强调“专业技能”教育,那就是一种片面的教育,这样的“人才”就会成为德国哲学家舍勒所批评的可悲的“工具人”。

“工具人”(People assume that tool)⑧曾经是一度盛行于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产业工人,这些具有“一技之长”的工人在管理领域,只是生产线上被动听命于管理者的“劳动机器”,他们的人性被抽象地和“机械性”相类比,他们的劳动在标准化作业的机器大生产中被抹去了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卓别林的电影《摩登时代》就是对这种情形的辛辣讽刺。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突出的是“职业技能”,即要有“一技之长”,但不可忽视的是对劳动者“职业技能”之外的主体素质的培养,如非专业性的职业知识、职业态度等人文性素质的培训。传统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存在这种把培养对象视为“工具人”的倾向,这种狭隘的理解方式导致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实践领域出现了相对严重的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问题。受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社会生产方式的影响,高等职业教育以市场需求为目的、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越来越明晰,在办学特色上越来越突出专业性,在职业教育中越来越强调技能性,在素质教育中矮化综合素质、排斥人文素质,这种状况严重背离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背离了高等教育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宗旨,这就势必导致人文素质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结构性缺失问题。这种致命的缺失具有“多米诺骨牌效应”,它不仅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道路上的障碍,而且严重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体办学质量;不仅使人才培养规格在实践领域日益走向狭隘,而且严重制约着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其职业生涯中的发展潜力。

三、人文素质教育的三个层次

人文素质教育是全面的教育,不仅仅包括生存操作性能力的培养,而且包括无形的人文文化性素质——“作为主体自身的素质”这一层面。换言之,“职业能力”、“专业技能”包含在“人文素质”之中。

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不仅是“技术涵义性的”,而且是“意义性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在强调“拥有操作特定技术程序的能力”——即“专业、职业技能”——的同时,自然含摄“支持与调控实用型素质的素质”和“反省与超越生存现状的品质能力”这类更高的素质,而这正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认识不到位的地方,也是高等职业教育需要认真反思的地方。

国家、教育部多次发文强调提升学生素质的重要性,并给予方向性的政策引导。进入21世纪之初,教育部就了指导高等职业院校加强素质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该文件指出:

“要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高专教育的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学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以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观念为指导,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使学生既具有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又具有爱岗敬业、踏实肯干、谦虚好学和与人合作的精神,安心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这里的素质,在强调职业技能的同时,也强调了非专业性的职业知识、职业态度培养的重要性。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必要的人际交往技能与不可或缺的合作素质,都是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中“素质教育”的内容。这些内容均可在“人文素质”的意义上理解,其内容和范围都突破了“专业性”的狭隘限定。须知,上述素质都是“支持与调控实用型素质的素质”,这类素质的缺失将使劳动者不可避免地沦为“工具人”,在机器大生产中面临“劳动异化”的危险,其身心健康将受到影响,严重的将酿成惨剧,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就是一例警示。

结构决定功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素质结构中人文素质的缺失,必然成为制约“高端技能型”人才综合能力提升的短板。仅仅“拥有操作特定技术程序的能力”是不够的,机器人也拥有这项能力;注意培养“支持与调控实用型素质的素质”,这就使高等职业教育的受教育者摆脱了“工具人”或者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面临的生存困境,从而保有自我的人文主体性,在劳动中能够“物物而不物于物”(庄子)——不为“物役”,不丧失人的尊严,在生存操作性的实践活动中与现实保持一定的弹性距离,保有一种心理、精神上的调控能力,这是劳动者“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而能“安心”的必要条件;而“反省与超越生存现状的品质能力”的培养则是人文素质教育更高层次的要求,涉及反思与批判现实的能力、对人生意义的终极思考、信仰问题以及形而上的对事物本质的探究等素质,这类素质构成了“人文精神”的实质内容。

高等职业院校需要通过相应的措施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切实将素质教育的精神落到实处。河北省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方法、对策,请参阅课题组相关论文。

本文系2012年河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1-2012年度立项课题《高职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困境与对策》(课题立项编号ZJY11097)中期研究成果。

[注释]

①夏征农,陈至立.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②同上.

③同上.

④尤西林.人文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02.

⑤尤西林.人文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03.

⑥尤西林.人文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05.

⑦【美】M.S.弗林斯.舍勒的心灵[M].上海:三联书店,2006:215.

篇7

关键词:以人为本;成人教育;学籍管理;改革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105—040—03

成人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而其中学籍管理贯穿于成人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是教学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加强和完善学籍管理,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稳定教学秩序和学生的学习秩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005年9月1日,教育部正式实施的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进一步明确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即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为根本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新形势下高校成人教育学籍管理的研究,努力探索适应成人教育发展的以人为本的学籍管理体系。

一、成人教育学籍管理中“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基本内涵

(一)“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含义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活动离不开人,人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以人为本,就是把人作为社会主体和中心,一切以人为目的,摒弃传统的把人作为工具和手段的物本主义倾向,在社会发展中以满足人的需要、提升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教育中的以人为本是以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为本,尊重学生人格,保障学生权益,理解学生需求,激励学生上进,培养学生丰富多彩的社会属性与个性,关注学生的全面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开掘、发展学生的潜能,培养能够适应未来工作需要、能够终身学习的人,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二)成人教育学籍管理中“以人为本”的含义

学籍管理是依据有关政策、法规,采取有效的手段、方法和程序,对学生从人学到毕业整个培养过程的记载和管理,包括接受教育、参加学习等方面表现和各个教学阶段与教学环节中的学习效果、质量考核、评价。成人教育的对象往往是普通高校选拔落榜的学生或者是已经走上工作岗位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学历或知识的社会人员,他们自身的素质和自我约束力是无法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同日而语的。另外,他们还面临工作、家庭和学习之间的压力和矛盾。因此,应充分考虑到成人高等教育的现状和学生的特点,在学籍管理上树立以成人受教育者为中心的理念,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以学生为本,想学生之所想,思学生之所思,改变管理理念,从“制度化”向“人本化”转变。

二、成人教育学籍管理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必要性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必然要做到以学生为本。而成人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籍管理的规章制度、思想观念以及实践经验也将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管理水平的高低,随着高等教育日趋向社会化、大众化以及法制化等方向发展,为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对高品质、高素质、复合性人才的需求,成人教育学籍管理改革势在必行。

(一)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是体现成人高等教育本质的需要

成人教育的本质就是人的终身全面发展,以提高全体民众的全面整体素质为目标,其内容也应该以成人的实际需要来进行安排。因此,成人教育是个体通向充分、自由和全面发展的桥梁,是最能满足人的充分、自由和全面发展需要的一种教育形态。由此可以看出,成人教育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给学生以最大的自由发展空间。但是成人学生很大一部分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他们比普通高校在校学生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与艰辛,困难重重。因此,作为高等学校成人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籍管理,更是要充分考虑到成人学生的特殊性,在学籍管理工作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各类人才,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是满足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成人学生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选择专业进行学习。对于一些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发现自己所学习的专业跟工作岗位专业要求不一致;对于未参加过工作的学生,他们不了解所学专业或了解不全面,对自我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估计不足,或者不了解市场需求等原因盲目跟风选报专业,或觉得自己不适合所学专业并或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还有一些已参加工作的人员因为工作形式或岗位调动等种种原因提出转学、转专业或转变学习形式的申请。因此,成人教育学籍管理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现实情况,根据市场经济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满足学员对教育多种多样的要求,帮助他们实现为职业需要而进行的知识扩展和自我完善,进一步更新知识层次和工作理念,以适应当前工农业生产和技术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三)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是保证成人高等教育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根据成人教育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当学生需要办理学籍异动相关手续时,必须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说明变动学籍的原因,并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经学院审核后报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当学生的学籍变动申请未被批准,有些学生只好放弃继续学习的机会,这无论对学校或是学生来讲都是是巨大的损失,元法继续深造,而对于学校来说也会导致生源的流失。在面对普通高校扩招,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变,成人教育如何保障生源,巩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基础,这势必要从根本上改革以前落后、死板、不合理的学籍管理模式,建立灵活的、人性化的制度,简化操作流程,方便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达到培养高素质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目的,促进成人教育的良性发展。

三、“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成人教育学籍管理改革中的实现

以人为本的学籍管理理念就是要在管理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关心、尊重、激励、理解、发展学生,使学籍管理成为发挥学生潜能,促进学生成长的助力器。“以人为本”理念在成人教育学籍管理中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在管理思想上,牢固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学籍管理的主体是学生,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原则,突出“以人为本、以生为先”的管理思想,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际工作中要转变思想观念,全面贯彻以生为本的理念,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实现从训导型向咨询服务型转变,从以往的“管理”理念日益转变为“服务”理念。因此,学籍管理者也必须淡化管理意识,摆正位置,增强平等与服务意识,从而提高管理效能。

(二)在管理模式上,推广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

在成人教育中推行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能充分发挥成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籍管理制度和教学方法的提高,有利于成人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人学生由于各自的生活、学习、工作等环境背景的不同,使得个体之间差异显著,简单统一的培养模式不利于学生个性多样化的发展,满足不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应允许学生有充分的选择权。学生可以选择专业、选择课程、选择教师、选择学习时间和地点,不受学习年限的限制,只要达到规定的学分就可以毕业。实行学分制以后,学年制就可以变为弹性学制,一般是从正式录取到毕业不超过7年,弹性学制的优点是适合各类学生的需要。有能力的学生可以提前修满规定的学分,缩短正常学习年限,提前完成学业;而对于一些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则可以在规定的年限内延缓毕业。这样既能缓解学生的工学矛盾,减少学籍变动的几率,又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在管理内容上,简化手续,方便学生,利于管理

学籍管理贯穿学生从报到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它的内容复杂具体,主要涉及入学与注册、考核与成绩记载、休学与复学、转专业与转学、退学、毕业、结业与肄业等方方面面。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除了具有与普通高等教育学籍管理一样的规律性,还有自己的特殊性。由于成人教育通常是针对在职工作人员而进行的培训和进修,他们有的是为了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有的是为了提高职业技术水平,甚至有的是下岗人员为再就业做准备,还有更多的是为了更新和扩展原有知识。虽然学习的目的不同,但都面临的共同的问题就是除了承担工作岗位的职责,大部分学生还有家庭负担,尤其是中年学生。因此,为了能让学生安心学习,顺利完成学业,成人学籍管理工作就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对于因生病或其他原因不能报到入学或参加考试,因岗位变动需要转专业,因生儿育女问题需休学,因工作调动需转就近教学点就读等学生,只要本人提出学籍异动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经主管领导审批后,应及时给予办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四)在管理手段上,加大投入,推进信息化建设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学校应该加大对成人教育学籍管理经费的投入,至少给每位学籍管理人员配备一台计算机,并且要配备专门的服务器和专职的计算机管理维护人员,及时升级现有学籍管理系统或引进开发新的学籍管理软件;另外,充分借助网络技术的发展,加强学籍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管理人员要与计算机技术开发人员多合作,逐步完善学籍管理系统,搭建网络化的学籍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确立一致的数据信息录入标准、划分不同级别的使用权限,使校本部和教学点之问、学籍管理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之间,建立起一个各取所需、畅通无阻的信息获取以及彼此间信息交流的渠道,使校本部的各种学籍信息能及时传送到教学点,学员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相关信息,实现高校与学生的零距离接触,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对学籍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我们的管理只有做到为学生所用才是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五)在管理人员上,加强培训,配备一支高素质的专职学籍管理队伍

篇8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困境

一、成人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

对于成人教育来说,存在着广泛的定义。这里用《学会生存》里的描述来介绍成人教育。“对于今天世界上许许多多成人来说,成人教育是代替他们失去的基础教育。对于那些只受过很不完全的教育的人们来说,成人教育是补充初等教育或职业教育。对于那些需要应付环境的新的要求的人们来说,成人教育成人教育是延长他现有的教育。对于那些已经受过高级训练的人们来说,成人教育就给他们提供进一步的教育。成人教育也是发展每一个人的个性的手段。”①由此描述可以看出,成人教育不能只限于对少数人的文化教育,也不能仅仅局限于初级阶段了。成人高等教育应该成为成人教育的重要方面。

“成人高等教育是对符合规定标准的在业或非在业成年人实施的属于高等教育水平的教育,属继续教育(含职业培训)性质。与普通高等教育相对。旨在满足成人提高自身素质或适应职业要求的需要,也是扩大高等教育机会,培养专门人才的途径之一。”②成人高等教育的主要特点是办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教学形式分为面授、函授、远程教学等,教学内容包括职业培训、专业教育或专门课程等。

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由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学院、各类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等组成的庞大体系,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生力军。到2013年,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达600多万。但与此同时,问题也随之产生,地位较低,生源不足,质量下降等,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

二、新时期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困境

当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面临停滞不前、饱受争议的现状。认识的偏颇、政策的滞后、质量的问题都严重影响着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本文试从认知层面、政策层面和实践层面来分析当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

1.认知层面:地位尴尬,视野狭窄

首先,成人高等教育面临角色定位的困扰。在我国,无论是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技术教育,都有自己特定的教育任务和教育对象,彼此之间分界明显,并得到《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或《职业教育法》等法律的合法性保障。然而,成人教育,特别是成人高等教育却很难找到清晰的定位,其合法地位也一直饱受争议。成人高等教育长期迷失在对自我身份的探寻和期盼国家专门立法确认的尴尬困境。“1998年教育部实行机构改革,长期独立存在的成人教育管理部门―成人教育司被撤并,原有的管理职能被一分为三:一部分划归高等教育管理部门,一部分并入职业教育管理部门,还有一部分被统合于基础教育管理部门。”③这一改革解决了教育行政管理职能的重叠问题,但对成人教育的合法性产生重大冲击。包括成人高等教育在内的整个成人教育地位更显尴尬。

其次,成人高等教育发展面临认知视野狭窄的困境。经济和科技的全球化对于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提出了新要求。国际承认的成人高等教育更强调的是对人的文化和技能等实质性能力和综合性素质的培养,强调的是成人在市场需求和自主选择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适应社会的发展,促进自身的发展。在我国普遍认可以文凭的高低来选拔人才的机制,造成了成人高等教育片面追求学历教育的后果。由此看出,我们缺乏用全球化的视野来审视中国的成人高等教育,走出发展的困境。

2.政策层面:重视不够,监管不严

一方面,国家虽然在政策文件中提及成人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但在现实中却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正如上文中提及的,成人高等教育缺乏相应的国家专门立法保障其合法地位。目前成人高等教育在办学资格、专业课程设置、质量标准、检查评估等方面基本上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对其应有的特殊要求没有明确细化,似是而非。而且,对于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给予的支持不足。这一问题在经费投入方面尤为突出。

另一方面,政府虽然对成人高等教育的管理出台过若干文件,但在实际监管中是明显缺位。对于成人高等教育的实际监管中要么依据陈旧的政策,与现实问题不相适应;要么针对爆发问题出台文件,缺乏系统性和长效性。这样导致的后果是成人高等教育的招生办学秩序混乱,质量下降严重,社会认可度持续走低。

3.实践层面:主体单一,质量下滑

首先,成人高等教育的主体单一主要表现在办学主体单一和教育对象单一。办学主体单一,主要是颁发学历的高等院校。虽然高校与社会机构也有合作,但还局限在招生领域,还未做到协同办学和多主体办学。教育对象单一是说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教育对象还局限在想要获取学历文凭的青年人群,成人高等教育还没有普及为面向所有成人,对所有成人的知识、技能、素质提高都有帮助的教育活动。

其次,由于一些学校的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思想不端正,办学条件不足导致教育质量下滑。主要表现为:有些学校把学历、文凭当作成人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与价值,在实践环节上缺乏能力、素质培养,学历文凭造假;有些学校违规办学招生,办学质量达不到最低要求。质量是教育的生命,没有质量保证,教育将很难维系下去。

新时期,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正确分析当前我国成人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对促进成人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注解:

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47.

②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3卷)[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349-400.

③ 余小波.我国成人教育的困境与转型[J].教育研究,2008(12):84―87.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3卷)[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篇9

我国大学在很早就进行探索并开始了与企业的合作,对校企合作、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也做过类似许多的研究,但其合作水平、层次、模式相比较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许多地方实践的经验有待积累。近年来,几乎所有的普通高校都先后开办了成人高等教育,而且其招生数也是逐年攀升,大有赶超其他成人类教育的趋势,但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教育与继续教育缺乏特色,趋于“普教化”,采用的教材与教学计划大多是普通高教的“翻版”,在本质上就是普通高教的强加硬性移植,脱离了企业的实际需要,特别是还没有真正认识到与企业合作举办成人高等教育与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这样的校企合作很难发挥合作的优势,更难达到合作的目的。

二、校企合作对于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意义

普通高校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不仅能够很好的解决企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帮助企业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在短时期内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员工整体素质。同时对于参加合作的高校来说,通过合作的深入发展,对于其完善自身人才培养体系,明确产学结合目标,培养出更多既具备专业素质又“接地气”的毕业生也是很有帮助的。

1.有利于高校发展

首先,学校通过合作就能够清楚地明确企业对人才有什么需求,并以此为标准和目标制定配套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案,有针对性地为企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达到培养目标与用人规格的一致。通过合作,校方对于提高师生实践能力和水平会获益很多。

2.有利于企业发展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通过合作,企业方不仅能够直接接触到最前沿的科学技术,还能得到最先进的技术培训等服务,这对于提高员工技术素质和专业水平,提高企业竞争力是很有帮助的。企业通过合作能够在时展中始终站在技术的最前沿,轻松面对信息化社会带来的全方位改革,顺利完成产业升级。

3.有利于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

校企合作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在原来人的教育往往局限在青年时期,很多人的受教育生涯和机会就结束于大学本科教育或者更早。校企合作模式的建立,能够提供给更多人更深层次教育的机会,这对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三、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几种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1.送教上门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师资技术水平相对较弱的企业来说,送教上门的模式相对来说比较适合。由企业方提出需求,校方提供专业人员到企业进行评估,和企业方一同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制定。在合作中,由校方派出专家以及专业管理人员,并携带仪器和设备等到企业,由讲师制定学习计划,到现场为学生进行服务,是学生能够在校外也能享受先进的学校教学资源。

2.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顾名思义,订单式就是企业方将明确的人才培养需求交由学校,学校和企业仪器制定培养方案,双方在资源共享,技术上充分合作,采用多种方式组织教学,学生可来自各方,在完成教学培养后对学生进行考核,并与企业签订技术协议。学生在这种模式下既能够在学校学到专业知识,又与企业进行了具有一定层次的接触,属于为企业量身定做的优秀人才资源。同时,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一种新型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综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3.校企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师资、技术、资金能力相对较强的企业,为了更好的完成教育和人才培养目的,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和企业的现有资源,可以选择合适的地方建立校外实习和实际训练的基地。这样的合作模式更能体现企业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也有利于校方培养计划的实施。专门的资源有利于学生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的提高,可以练就学生过硬的技术素质。

四、结束语

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人文精神;高等教育

高职院校是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普通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即目标是实用化,是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出一批具有大学知识,而又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人才,其知识的讲授是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基于这种理解,很多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导致了部分学生人文意识不强,文化的缺失,校园文化建设畸形发展。

1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特点及内涵,以及与人文精神之关系

1.1 校园文化包含了三层结构

表层:主要是表现在物化环境、设施设备方面的文化形态。 中层:主要是表现在文字、语言方面的文化形态。 深层:主要是表现在师生员工自身文化气质方面的文化形态,但是这三层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的,必须全面的、协调的发展,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其中第三层是校园文化的深层体现,是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在历史上的沉淀,反映了学校广大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学习氛围、行为规范以及文化传统的价值体系,是一所学校的整体面貌的体现,也是最为人称道的地方。

1.2 人文精神,指人类的文化精神

一般以为,“人文”范畴起源于14世纪欧洲的资产阶级文艺复兴时期,是文艺复兴文化的基本范畴。它提倡个人在自由的生活空间的同时承担着不可推卸的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当人文精神被整合到意识主体之中,成为意识的一部分时,即为人文意识。人文意识从感性的层次来讲,是对人的理解,对人的容忍,对人的接纳,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爱护和关怀;从理性的层次来讲,是对人终极价值的追寻,对人类命运的忧患。

1.3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文建设之间的关系

放眼今日之高职院校,可以发现很多热点,比如创业热、社团热、勤工助学热等,也有很多不好的,比如恋爱热、游戏热、攀比热等。据笔者调查,在大学三年时间内,除了上课教材之外没有涉猎其他书籍的大有人在,甚至有的同学没有读过一部文学名著,连基本的文化常识都不具备。当然这些只是表面现象,很多学生进入高校校园后,出现了很多的不适应,比如不善于与老师同学交流、不懂得规范时间、出现心理问题等。这些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使健康的、科学的、活泼向上的校园文化牢牢占据主导地位。

2 当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存在的问题

2.1 思想认识和价值取向存在偏差

随着社会的发展,无论学生还是教师,都会不同程度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观念: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功利性色彩浓厚,从而淡化了人文精神的指导作用,忽视了教育人、培养人、改造人之间的有机关系。大学生的学习倾向和价值取向趋于功利化和实用化,大学生愈来愈注重从自身实际出发,希望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能收获到看得见、用得上的东西,以利于毕业后派上用场,比如考证热,有选择性的参加集体活动,有选择性的听课,导致一些基础性的课程,比如大学语文、思想政治教育等课程,学生缺课严重。

2.2 娱乐化、网络化倾向严重

当代大学生,特别是90后大学生,课后活动存在着娱乐性和网络化过度的问题。大多学生追求享受,比如恋爱热、网购热、网聊热、游戏热等等。由于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正在形成中,很容易受到社会的不良影响,这时就需要健康的校园文化加以引导,人文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学校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活动,特别是着力打造的关于人文精神的活动,每个院系都建立了相应的文化阵地,有鼓阵、旗阵等活动,不仅让学生在课后有活动可以参加,也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洗礼,而且也让学生有了一技之长。在训练中,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帮带,也传承了这种文化,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关系。

3 构建优质高职校园文化的对策

3.1 根据时代需求,注重创新型人才培养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者是。广大的教师和学生,这就决定了校园文化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文化,它必定具有不同于一般社会文化的特质和精神。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处理好娱乐性文化与创新性文化的关系,突出创新性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体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娱乐,而是以文化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2 科学合理的制定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案

不仅要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且要意识到校园文化建设在高校发展中占据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培养人才,打造良好的校园氛围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学校党政部门要齐心协力,院系共管,师生共建,各个部门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才能使校园文化有序的、健康的、科学的发展。

3.3 建设独具特色和内涵的校园文化

正如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杨叔子指出的:“一所现代化的大学必须具有一个很高的文化品位。构筑一个富有活力的高尚的文化生态环境,形成一个朝气蓬勃的浓厚的学术氛围。充满着求真的科学精神和求善的人文精神。教育人、启迪人、感染人、熏陶人、引导人。充满着对人的终极关怀。充分调动人的主体的自觉性与积极性。滋润着优秀人才的成长。”杨叔子的一番话,充分体现了人文精神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体色,就需要打造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而不是雷同,或是模仿。

3.4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校的职责就是教育、培养学生,所以学生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校园文化建设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强化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良好校园文化环境的受益者。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紧紧围绕教学和科研这个中心,提高认识,加强引导,努力创造一个团结向上、文明健康、奋发进取、求新求精的良好环境和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 高长梅,吴玉红,校园文化建设全书[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

2 王邦虎.校园文化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