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范文

时间:2023-11-30 17:45: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

篇1

关键词:计算机;现代社会;课程整合;辅助教学;媒体工具

运用计算机地理辅助教学,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内容,用更少的时间教授更多的内容,在教学中能帮助学生在重点和难点上,寻找到突破口,同时让学生能够自己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运用多媒体工具,实现地理教学。

一、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在重、难点找到突破

对于正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缺乏阅历,而地理这门学科,难点往往是一些难以直接观察到的地理事物,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很难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可以实现这一功能,帮助学生建立相关知识网络,在感官上形成地理表象。

如地球的公转、公转的轨迹、公转所形成的现象,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如果我们通过多媒体进行演示的话,效果可以事半功倍。在过去只是通过教材上的插图,教师讲起来很费劲,学生听起来也很吃力,现在通过动画进行演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也让他们增强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增强师生互动环节。

二、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对教学的参与程度,决定了教学的质量。在现代社会,为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和社会的进步,更加强调一定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为了更好地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教学中必须创设学生独立探索的教学情境。例如,台风变化的影响因素,让学生观察台风扫过的地区,所带来的气象灾害,绘制出台风符号、风力级别和朝向符号,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由原来的被动学习方式变成主动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性,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的最佳方式。

三、教学内容应具有拓展性,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对知识的认知、接受程度千差万别,所以,在整体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个别化教育,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而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增强能力的培养,通过“游戏”过关的模式,由学生控制计算机,根据自身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练习,从而达到理想的

效果。

CAI可以说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个别化教学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能力培养结合在一起,可以使学生最大限度地介入学习过程。计算机练习不仅形式多样,而且情境逼真,同时反馈及时,难易程度可以因人而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实施个别化学习模式。

四、在原有的课堂内,传授更多的地理信息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进度,为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学习更多的知识,特别是对升学考试的学生来说,时间宝贵,效率优先。是现代社会高效率的象征,使高效传授知识成为现实,并且是在不增加劳动强度的原则上。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利用计算机的高速处理数据的优点,对于复杂的、繁琐的计算过程,计算机辅助软件会帮你高速处理,完成复杂的中间过程,大大提高处理信息效能。通过计算机的辅助,能有效地实现地理课程的开放性、互动性,增加课堂教学的密度。通过可视化界面,配有声音效果,在学生观看的动画演示过程中,增强对知识要点的掌握,增加对情境的记忆效果,提高学习效率。

随着计算机发展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更多的信息,帮助我们提高对知识点的掌握,扩大我们的视野,增加对知识的网络框架。教师可以通过这些信息,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不断丰富地理课堂教学的内容。

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给我们的教育改革带来了勃勃生机,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的崭新课题。

总而言之,计算机辅助教学给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和挑战。

参考文献:

[1]胡军强.GoogleEarth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应用[A].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3):87-89.

篇2

【关键词】创设情景;突破重难点;图像教学;大信息量;信息反馈

高中地理课程是中学课程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之一。地理课程的知识体系具有时间的长久性、空间的无限性、内容的广泛性及复杂性等特点,甚至有些内容还具有抽象性特点,其知识体系涵盖了从宇宙至地球的演变、从地球内部结构到世界各地等方面,既有自然环境的,也有人文经济的,其间脉络纷繁复杂。单靠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很难把众多的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向学生生动地呈现及再现,很难条理清晰地为学生解构复杂的地理现象,更别说要引起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强烈兴趣,所以必须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来解决地理教学中的以上难题。

中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逐步向多样化、小型化、智能化发展,达到了人机互动、人机对话的模式,由单一的视觉显示发展为多媒体交互的 辅导教学,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概括起来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

一、再现问题情景,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传统教学,教师只凭“三个一”教学,即一张嘴、一支笔、一幅挂图。教学手段单一,在阐述复杂或抽象问题时,其单调、呆板的特性尤为突出,枯燥抽象的讲述容易让学生产生烦躁和乏味的情绪,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而计算机辅助教学,特别是声音、图像、动画等多媒体手段的应用,能恰当地还原真实的情境,创设适当的教学情景,吸引学生参与教学与问题探究。笔者在讲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时,播放一段阿根廷牧牛业视频,使学生了解牲畜对象、自然环境对畜牧业发展的影响。极富阿根廷特色的色彩及音乐让学生以身临其境般的感觉地融入教师所创设的教学环境,积极主动地对教师所设置的问题进行探究分析,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这种集声音图像于一体,动静结合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符合了中学生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变被动为主动。设问若没有安第斯山脉阻挡,还能否发展大牧场放牧业?适时从逆向进行问题推导,吸引学生的思维焦点,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使认识转化为能力的提高。教师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问题情景,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信息源――感光――听视中枢――表象――综合思维材料。由于素材逼真,感染力强,使学生较容易利用已有知识和地图资料进行分析得出自己的看法,降低学习的疲劳程度,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突破教学重难点,提升教学效果

地理教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地理现象是比较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也有许多地理过程比较空洞、晦涩。单纯考教师枯燥的讲解难以妥善解决教学的重难点,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如果巧妙地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手段,可以生动地再现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的运动过程,形象展示各种因素之间的互相影响与制约作用,化抽象为形象,化静为动,配之以精练的讲解,知识重难点会因势利导得以突破,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讲解“地球运动”一节时,过去只是教师抽象讲解,学生很难接受,效果很差。现在用计算机来模拟全过程,一看便懂,印象深刻。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还可以说明概念规律,简明准确,省时省力,同时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轻松的课堂学习环境 ,充分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增强了理解力。

三、扩大教学深度和广度,进行大信息量教学

由于计算机具有快速信息处理和图像传输的特点,可节省时间,以便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讲课和照顾学生,能及时注意学生的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因而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加大课堂教学密度。同时,随着信息载体的增多(除了教材、黑板外,增强了计算机),信息传输渠道增加了(过去是人与人,现在增加了人机对话),计算机让学生视、听、触等感官同时使用,所获得的信息又相互强化,因而学生接收信息的效率更高。比如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区能否借鉴由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模式?在课堂上展示大量内蒙古、新疆牧区资料,让学生了解该地经营方式、专业化、商品化、经济效益、科技应用等方面有何特点,进一步对资料进行归纳小结,使书本知识迁移拓展,使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扩大,增加了教学活动的信息量。

四、强化图像教学,训练读图能力

地理教学与地图是无法分割的,可以说,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可是,一般的教学地图较为繁杂,针对性也不够强,与主题不够贴切。使用计算机媒体教学,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把一幅幅图展现在学生面前,采用各种动画效果使知识具体化。如介绍我国行政区时可制作幻灯片,可利用自定义动画各种效果展示行政区名称、省会名称和位置,上课时展示行政区图,进行读图提问、课堂训练,字体、图例呈现各种动态效果,动态事物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同样,适当地运用图像的移动与转换方式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通过移动飞入文字,闪烁图例等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促使学生掌握知识,尤其对学生读图能力、填图能力训练上受益菲浅。

五、促进信息反馈,减轻学生负担

“精讲精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要遵循的教学原则,合理利用课堂45分钟,极力提升教学质量,尤其对大量教学来说,这45分钟的分量更重。传统教学方法一般注重教师的满堂灌,而学生的练则相对较少甚至没有,老师课堂灌输之后,学生还要课后花时间去背,去回味教师教授的知识。这样,教师就没有办法及时掌握学生的接受程度,而且学生负担重,效率也低。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师可以提前把有些教学内容准备好,这样,课堂上就节省出相应的时间,而节省出来的时间则可以用于进行教学效果的信息反馈及辅导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同样的,教师也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提前制作好适当的、针对性强的题型练习、知识图表进行课堂教学的检查、验收、补充讲解。学生还可以选择教学方向,解决计算机提出的问题,对学生完成情况,计算机可立即反馈判断正误。这样做,相同的时间可以完成更多的事情,既实现了及时、全面、准确的信息反馈,也减轻了学生课外的负担,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计算机多方面的功能和用途对教学具有极好的辅助作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实际上是一个针对全体学生的个别教学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知识的传授与能力培养、技能训练三者结合在一起,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融入学习的过程,提高学习的效益。从这个意义上讲,把计算机技术引入地理教学中,是地理课程教学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对地理课程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估等环节的深入改革,以实现教学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孙大文.《地理教育学》主编[M]浙江教育出版社

[2]湛蓊才.《课堂教学艺术》主编[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3]李晴: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的功能及当前存在的问题[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0年第5期

篇3

一、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创设地理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地理学科主要是研究客观事物的空间结构、分布、变化规律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利用影视资料、自制动画、景观图片、地图等手段,为地理教学营造声、像、图、文并茂,形象、生动、逼真的情境,其效果是任何单一形式无法比拟的。营造地理情境,变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使学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通过内心情感体验,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布鲁纳)学生只有对地理学科有了兴趣。才能品味地理、把握地理。

例如,在执教《印度》一节时,从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截取几段场面,反映唐僧师徒到了天竺国的画面,古印度的介绍,把这些影像、图文等资料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学生熟悉的情境,缩短了学生和这片国土的距离,很快被这种情境所吸引,融进了这个国家当中。激发起了他们学习新知识的浓厚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提高地理课堂效率

初中地理学科的特点是它的综合性,区域性,它涵盖了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很多方面,兼有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内容,涉及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等部分。而多媒体网络本身就是一个突破空间限制的巨大的信息库,加之它强大的处理、综合信息的功能,这一特点在和地理学科教学的融合中,可以得到酣畅淋漓的发挥。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对基本知识的落实和一些课堂上较难表达的地理知识、地形地貌、可以分专题到Intrnet的有关网站上查找相关资料,搜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文、声、像材料,然后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来组织课堂教学。这种多媒体课件不仅能将大量的资料呈现给学生,大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在说明地理知识时材料集中、简明准确、省时省力,从而达到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现代课堂教学要求,大大地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执教《对外开放的前沿――珠江三角洲》一节时,先播放《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声像资料,仅用了六七分钟就介绍了从党的开始的改革开放过程,以及中央建立经济特区的情况。然后引导学生边浏览课件边重点分析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有利因素,特别是引导学生分析珠三角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在这里不仅给出了珠三角地区的区位因素、人文因素和政策因素,而且适时点拨评价的方法,通过学生的讨论、发言,形成对我国改革开放政策正确性的认识。如果用传统的授课方法来讲授这些内容,一课时是难以完成的,根本不会有这样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浏览教材以外的材料,更没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因此,多媒体网络技术下制作的课件能高度浓缩教学内容,使得课堂教学节奏明快紧凑,从而可以留出更多的时间与‘同学们一起展开讨论,培养学生们积极思索、掌握要点、理清线索等方面的能力,这可以说是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三、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学习地理的目的不在于单纯地记忆一些地理知识,知道一些地理现象,而在于通过阅读图和资料、形成综合、分析、运用地图和分资料的能力,真正逐步使学生“形成地理技能”。这种能力的形成,仅靠薄薄的一本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而现代信息技术为实现这个目的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多媒体和网络可以为学生提供众多的信息,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扩展思维空间,为学生比较辨别、思维、综合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篇4

——初中地理CAI课件的应用体会

温州实验中学分校 邱建伟

【摘要】本文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功能入手,结合地理CAI课件的运用体会,总结了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对发展学生思想素质、认知能力、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同时也阐述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推广应用对提高教师素质的作用。

【关键词】CAI,CAI课件,地理教学

在现代信息社会,计算机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自然也对教育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自然而然地走进了课堂教学中,这必将导致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重大变革。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简称为CAI)在教学中的应用即是教学手段的一大变革,这种变革同时也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开辟了灿烂的前景,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正是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因为在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科技、军事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只有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我国才能在二十一世纪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仅以初一社会(地理)教学为例,就CAI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浅谈几点体会。

一、运用CAI有助于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和道德行为意识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中学地理教学内容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德育因素,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党的基本路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教育、科学世界观教育、法制和道德教育、环境保护教育等五个方面。我们国家在1991年曾经颁布过《中小学地理学科国情教育纲要》,其目的就是要加强地理教学中德育功能的落实。要使思想素质教育融入到地理教学中,运用CAI课件进行教学应具有独特的明显功效。例如:学习“黄河”一节内容时,利用CAI课件,一开始便是一曲慷慨激昂的“黄河协奏曲”,配以黄河汹涌澎湃、排山倒海之势的壮观画面,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爱国之情;讲到黄河下游“地上河”的特征时,利用电脑动画演示“地上河”的形成过程,启迪学生考虑“地上河”的形成原因主要是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所造成的,使学生感受到植树造林、保持水土的重要性,从而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讲到我国政府对黄河治理开发的巨大成就时,又可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教育。

中学地理德育教学目标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次,其中行为目标是最高层次,也是德育教育的最终目标。因为学生一切认知内容和情感倾向,只有最终转化为学生自觉、自愿的行为意识,才说明德育工作真正做到了家。在地理教学中,全球观、环境观、人口观、资源观、可持续发展观等均可以影响到学生的道德行为意识。所以在地理CAI课件中,运用一些生动的事实,如“黄河”一节内容中,可引入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关注三江源》,激发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思索,促进学生道德行为意识的发展。

二、运用CAI有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地理学习过程是特殊的认识过程,根据认知结构理论,地理学习认知过程的结构模式如下:

感知(形象思维为主)阶段 理解(抽象思维为主)阶段 巩固阶段 应用阶段

地理事实性知识体系 地理理论性知识体系 地理知识 地理技能

意 创

向 造

动 机 原认知结构 新认知结构 地理问题的解决

创造思维的培养

地理学习认知过程的一般结构模式图

从上述结构模式图可看出:地理学习认知过程从“动机形成”开始,中间经过感知、理解、巩固、应用等若干阶段,最后以“创造性解决地理问题”为终端。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运用CAI,组织与发展学生地理学习的认知结构,对提高地理学习质量、促进地理学习能力关系极大。

利用CAI可以大大拓宽学生地理感知的范围、加强空间感知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起丰富而正确的地理表象。例如,本来在偏僻内地山区的学生对河口三角洲景观、海岛风光或沿海平原的学生对内地沙漠景观、高原草原风光等无法正确进行地理感知,但现在有了CAI的运用,一切都迎刃而解了。这就为学生后续阶段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使他们在地理的理论性知识的学习中建立起感性认识的基础。

利用CAI还可以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包括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成因、地理规律等,而这对于地理学习至关重要。在CAI课件中,一可以化繁为简,突出重点,如《北美洲》课件的设计制作中,把位置、地形、河流、湖泊、气候等各个地理要素分开显示,起到帮助理解的作用;二可以化静为动,形象直观,如“季风的形成”、“地球的运动”等课件,用动画进行模拟显示,就使学生原本难以理解的地理概念等变得形象、直观;三可以化远为近,生动逼真,如课件“月球”中,有“月球漫步”、“阿波罗11号登月过程”、“月食形成”等一些视频片段,带领学生遨游太空,提高他们对天文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利用CAI也可以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巩固和运用。有一些课件制作工具如Authorware等具有非常强大的管理教、学功能,它可以随时跟踪学生的学习进程,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的熟练程度。不同类型的课件都能起到巩固和运用知识的作用。如操作练习型课件通过反复地练习使学生巩固和熟练某些知识技能;教学游戏型课件用来产生强烈的竞争性或自我挑战性的学习环境,特别适合于地理课中地图知识的巩固和运用如地图的分割和拼接等;模拟演示型课件用计算机模仿真实现象或实现理论上的“理想模型”,极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地理学中的行星运动现象等。

三、运用CAI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

智力是一个人的各种心理能力和认识能力的总和,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地理教学中的各种知识、技能都具有一定的智力因素,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力去挖掘。另外,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各种智力因素的价值也在发生变化,因此,教师应随时注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革新。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手段来挖掘智力因素、促进智力发展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例如,在课件《南极洲》中,我们以斯金纳等人提出的程序教学法的思想为基础,设计了这么几步:第一步,设计了两个问题:(1)、从温州坐飞机一直往南飞,中途不改变方向,最终会到达什么地方?(2)、若要建一座四面八方都朝北方的房子,应建在哪儿?这两个问题一下就促使学生作出了积极的反应,激发了他们的兴趣;第二步,把南极洲的自然环境这一重点内容细分为三个小步骤:(1)、感受南极独特的景观(冰雪世界),(2)、了解南极独特的地形、地势(冰雪高原、海拔最高),(3)、理解南极独特的气候(严寒、大风、干燥);第三步,根据上述三个小步骤,针对性地设计了一些有趣的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这三步内容,并及时对学生的反应进行反馈、巩固。这样设计制作的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经过刺激、反应、强化,循序渐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在这个课件的应用中,我们体会到:

(1)、CAI课件在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等,促进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从而为智力的良好发展创造了条件;

(2)、CAI与一些教学方法如程序教学法的结合运用,体现了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学习主要应着重发展学生能力的教育思想,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思想给学生的智力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3)、某些CAI课件,如课堂演示型课件,有利于教学进程的控制,使学生学习过程随着学生智力发展的程度,循序渐进,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4)、利用CAI可以促进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发展,而观察能力是人们智力总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是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前提。例如,在课件《南极洲》中,我们先后用了南极洲“海陆位置图”、“纬度位置图”、“地形剖面图”、“矿产分布图”以及南极各种风光图,借此来训练学生的地图观察能力,包括目的观察、全面观察、对比观察等。而如果离开计算机,利用传统的教学挂图,将很难达到这种效果;

(5)、CAI课件的设计和运用,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如:通过“季风的形成”课件,引导学生揭示“海陆热力性差异——海陆间气温差异——海陆间气压差异——风向的季节变化——季风”之间的内在联系。课件的运用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掌握、运用地理概念、地理判断、地理推理,揭示地理现象的内在联系,从而获得地理规律性的认识,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6)、利用CAI还可以促进学生地理空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美国心理学家西莱辛格和格德曼认为人的三大类能力是:“空间能力、计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地理空间能力是人的基本能力之一,判断空间方位,确定事物之间的空间联系及结构,是人的基本素质之一。对初中学生而言,要他们掌握一个街区、一个城市的空间方位或许不难,但要掌握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大洲乃至整个地球或是太阳系等的空间方位,就比较难了。不过,利用CAI,我们可以比较好地帮助学生形成地理空间概念,帮助他们更容易地确定空间方位,从而为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运用CAI有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心理学家燕国材教授在“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文中指出:从广义上讲,凡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都可以总称为非智力因素;从狭义上说,非智力因素主要是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五种基本因素组成。作为一个整体,非智力因素的具体作用主要表现在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和强化等六个方面。这六大作用都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灵活地培养智力和能力,从而为他们的成功学习创造条件。因为根据非智力因素理论,一个人学习的成功是由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决定的。所以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就显得非常重要了。CAI的推广应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

第一,可以利用CAI,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培养非智力因素。都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良好的教育、学习气氛是培养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条件。运用一些精心制作的,具有一定视觉美感、听觉美感、操作美感的CAI课件,使学生在内心燃起求知的渴望,激发起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于学习,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产生更深层的愉快,从而帮助他们主动有效地学习。

第二,在CAI课件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有利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必需有新的需要,这里所指的需要,就是非智力因素的个性倾向性,其表现形态有兴趣、爱好、动机、目的、理想和信念。可以利用CAI课件,激发学生产生新的兴趣、爱好、动机等,一旦新的需要与他们原有的心理水平或结构构成了矛盾,就产生了心理发展动力。因此,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的CAI课件有利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五、运用CAI有助于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所以素质教育实施得怎么样,关键因素是教师,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角度来看,取决于教师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意识和计算机技能。CAI的推广应用必然会带动教师素质的提高。一方面,CAI的推广应用会促使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而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立足点;另一方面,CAI的推广应用也会促使教师优化教学方法,而这是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再一方面,教师通过运用CAI课件,掌握和提高了计算机技能,提高了教学设计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同时,教师对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的需求也会使这一方面经费投入加大,促进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总之,计算机辅助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具有强大的功能,并且必将会在今后教育改革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推动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可以这样说,教育改革愈是深入,计算机辅助教学愈是有用武之地。所以,计算机辅助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协同发展,将会使21世纪的中国教育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①、孙大文主编,《地理教育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②、杜士珍主编,《现代教育技术基础》,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5

3.2 软件的技术构成分析 决策型模拟教学软件的技术构成是由几个大的模块组成。见图2。 图2 软件的技术构成

3.2.1 活动模块 活动模块是模拟课程构建的外显层次。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在活动模块中展开的。活动模块应该提供适宜的学习情境、学习内容的展示、学生选择功能。 在《工业区位》软件中,根据地理教学的特殊要求,活动模块由以下内容构成: 虚拟的地理区域。软件提供了一张地图,见图3。其中包括一个虚拟的城市、一条穿城而过的河流、一条主要公路、一条铁路、一个码头、山脉等自然背景、一个煤矿。这个简化的地图及其要素包容了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 可以选择活动内容。学生可以在查询资料和模拟实践中进行选择或切换。 可以选择的工厂类型。由学生而不是教师选择需要定位的工厂,是这种软件的主要特点。因此,活动模块中提供了一些工厂的标志,用于学生在屏幕上进行操作。操作的方式是用鼠标将选定的“工厂”拖拽到自己认为合适的地方,如果感觉不满意,可以重新拖拽。 图3 虚拟的地理区域图

3.2.2 判断-反馈模块 判断-反馈模块是所有类型软件都具备的模块。但判断的内容依据软件类型不同而不同。简单的判断是根据用户输入的信息决定程序运行的方向,例如,用户输入一个信息表示“继续”,计算机就转换到下一个画面。比较复杂的判断常用于对学生学习内容正误的判断,例如,学生回答计算机提出的一个问题,计算机判断正误,根据结果或是继续下一题,或是结束练习,或是重新回答,或是转向计算机提供的补充知识。更高级的判断是开放型的,当学生输入自己的选择后,计算机判断该选择与“真实”情况的相关度,并列出计算机对相关因素的判断,再由学生决定下一步操作。例如,当我们把一个“城市”建在地图上的某一点时,计算机马上显示城市的自然条件、水资源、外部的交通条件等,学生可以根据计算机的判断结果,决定是否把“城市”建在这里。因此,决策型模拟教学软件的判断-反馈模块,不仅要包括简单的程序顺序的判断,而且要有对学习内部过程的高级判断。模拟教学的反馈结构很大一部分是内部反馈,即学生活动产生了结果,这个结果本身即是对学生活动的反馈,而不需要教师再做外部反馈。 在《工业区位》软件中,高级判断是通过显示一系列指数实现的。见下表: 表1 指数汇总表

例如,学生在为啤酒厂选址时可能会出现下列环境综合指数与经济效益指数: 环境综合指数 16  经济效益 16 这两个指数就是计算机高级判断的结果。学生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决定自己的下一步学习:对这个结果是否满意?为什么会产生这个结果?是否要改变这个指数?如何改变?他可以继续操作,直到在程序限定的范围内取得满意的结果为止。 作为决策模拟型教学软件,良好的判断-反馈系统是十分重要的。它既是学生活动能够按既定目标持续开展的保证,也是计算机软件优势的体现。从软件试用中,我们认识到,好的判断-反馈系统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评价指标的含义和构成要明确。有了明确的评价指标,学生就可能在学习活动中随时了解自己活动结果的意义,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学习活动的开展,也会使学习更有效。 反馈的信息量要足够大。计算机快速处理信息的能力是计算机的优势,我们可以利用这种优势,适当增大评价指标的数量,例如,将某个工厂的各项污染指标都尽可能地列出,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有必要的资料。对地理、环境、历史、社会等学科来说,有一定的信息量对有效完成教学任务是十分重要的。在学生使用决策型教学软件学习时,学生需要根据资料作出决策,因此,强有利的资料背景更是不可缺少。这是与一般教学课件不同的地方。 《工业区位》软件的资料模块由两大类组成,一类是信息源,一类是信息形式。信息源根据学习内容分为“气象局”、“工业局”和“环保局”;信息形式主要是图片和文字。资料的内容主要是各个工厂的生产场面图片、所需自然和社会条件、造成的环境污染等。下图是资料模块中的一个内容。 图4 纺织厂资料库中的一幅图片

3.2.3 导航模块 导航模块是一智能型检索系统,主要功能有两个,一个是方便的识别和检索软件中各个部分在软件整体中的位置,二是识别软件内容在学科知识系统中的位置。在决策模拟型教学软件中,第一个功能的作用不是很明显,所以《工业区位》软件的导航模块主要实现了后一个功能,下图是其中的一个画面: 从右图中,可以清楚地识别软件涉及的工业区位问题在整个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系统中的位置。 图5 软件的导航系统

4 决策模拟型教学软件的课堂教学应用 决策型模拟教学软件的使用本质上是一个个性化程度较高的学习过程。但是目前中国大陆的教学仍是课堂集体授课模式,因此,如何在课堂集体授课教学模式下应用这种软件,需要进行尝试。我们在北京市区和郊区各一所学校试用软件,使用者是初中二年级学生,人数不限。教学过程由执教的教师设计。最初的目的是检测软件,但通过总结软件的试用情况,我们也对使用决策模拟型教学软件进行教学的特点有所体会。 4.1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 虽然模拟教学软件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学习软件,但在软件研制和使用都处于刚刚开始尝试的阶段,教师的集体指导作用仍十分重要。在《工业区位》软件的试用中,不同教师都采用了以下类似的集体指导方式: 集体导入,解决背景知识问题。 就地理教学过程来说,使用决策模拟型软件是嵌入式的,而不是连续的,即只是在以传统讲授式为主的教学过程中插入使用模拟软件学习,所以,需要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背景状况。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也需要教师掌握学生已有知识情况,但总体来说,是一线性关系。我们一般假设,学生掌握了前面教学学过的知识,就可以理解新课知识。而模拟式学习过程更接近网状关系,涉及的知识及知识之间的联系往往要超出教师讲授的内容,因此,确定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并对需要的背景知识进行补充,是模拟学习成功的一个必要措施。《工业区位》软件是针对国家课程大纲中高中一年级教学内容设计的,而软件的试用在初中二年级进行,知识背景的确定就更加重要。 教师在试教中主要是解决对工业区位概念理解的问题,通过探讨工业分布的有关学说,使学生明白什么是工业区位,什么是工业分布,为学生进行模拟学习打好基础。 集体导入的另一个方式是使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讲课前,教师先提出问题:我们生活在北京这个大城市中,我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北京的经济发展均离不开电力供应,有没有发现对城市发展其关键作用的火电厂并不是建在市区内,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的提出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工厂的布局是受诸多因素影响的,为下一步使用软件进行模拟学习做一过渡。 出示学习目标。 用简短的话语向学生展示学习目标,可以帮助学生尽快地确定问题和学习要达到的目的。例如,有的教师为学生出示了如下学习目标:第一,了解工业布局概念;第二,了解工厂布局与环境的关系。 利用练习题对学生进行学习过程的引导。 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充分地利用软件,拟定了一些练习思考题,供学生使用。 对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 学生第一次使用模拟教学软件学习,不一定会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概括,也就容易忽略一些应该掌握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在学习结束时进行了简单扼要的小结。 对学生进行外部评测。为了了解学生使用软件的学习效果,教师在学习结束后使用测试题对学生进行了外部测试。 4.2 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 尽管我们的试教仍受现行教学模式的限制,但学生的参与程度已经明显不同。学生普遍喜欢这种上课形式,认为寓教于乐,气氛活泼,能较好地通过自己动手掌握这些知识,学习效率较高。虽然有些学生因计算机操作不熟练速度较慢,但总体来说涉及到的计算机知识不多,不影响对地理知识的掌握,不能熟练使用计算机的学生也没有心理负担。 4.3 对今后地理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由于软件内容属于高一地理课程,初中学生能否接受是我们很关心的问题。教学试用结果表明,初中学生使用该软件可以掌握原本高中学生学习的某些知识,这使我们会在今后的地理课程研究中重新思考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下,中学地理课程应该有哪些变化。 5 结 语 该软件的制作和使用都只是在小范围内的一次尝试。由于地理学科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决策模拟型教学软件的开发和使用在地理教学中有着广阔的前景。我们进一步的工作是完善此类软件,建立更广泛的资料库的链接,增加软件的信息含量,增强软件中学生的选择性,使软件更吸引人。同时,在完善软件的基础上,研究与此相关的地理教学模式的改革问题。

参 考 文 献

[1] 林培英,《计算机辅助地理学习》,测绘出版社,第1版(1995)

篇6

新学期开始,地理教学计划如下:

根据预测,复习初中地理大约需要40个课时,每周为二个课时,加上晚自习,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但力争在13周时结束复习。所使用的教材是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教科书》编写的人教版地理老教材。虽是老教材,但得按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进行教学,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为了培养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力争把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环境,完备的地理教具作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应对初中升学考试的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顺利地通过升学考试。

二、具体工作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

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4、申请购置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软件。做好器材的登记,使用,保管工作。

5、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6、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Ji发学生学习兴趣。

7、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8、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9、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

10、每次月度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三、教学课时安排

课题

课题内容

课时

1

地球

2

2

利用经纬网定位

2

3

地图

2

4

大洲和大洋

1

5

世界五种主要地形

1

6

世界的气候和自然景观

1

7

东亚

1

8

东南亚

1

9

南亚

1

10

中亚、 西亚和北非

2

11

欧洲西部

1

12

欧洲东部和北亚

1

13

美洲

2

14

大洋洲

1

15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1

16

中国的地形

1

17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2

18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1

19

中国的自然资源

2

20

中国的农业

1

21

中国的工业

1

22

中国的交通和旅游业

2

23

中国的区域地理

5

总复习

篇7

关键词:地理教学;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软件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成功与否,软件是重要的因素之一。现在市场上也有不少现成的教学软件,但地理教师在使用过程中总觉得不大如意,于是有不少地理教师开始自制地理CAI课件。自制的教学软件可以充分体现教师个人的教学意图,但是过分追求软件完美的倾向使软件的制作成为十分费时费力的工作,许多时候还要请计算机教师协助。另外一个限制因素是缺乏足够的素材。因此,计算机辅助教学往往停留在试验课、公开课,未能实现常规化。这一点本人深有体会。近几年,本人在自制面向课堂教学的地理CAI课件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制作了多个课件,如《黄河》、《巴西》、《气温与气温的分布》、《日本》等。课件虽然是超媒体、超文本的,但课件所包括的内容始终有限,而且这样去制作一个课件所耗的时间很多,要每一节课都这样做是难以实现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做了多种探索尝试。根据地理教学需要大量图像资料、解决了素材问题就解决了软件制作关键的特点,我把主要精力从只注重精心编辑软件转变到教学素材库的建设上,终于摸索出一条比较可行的路子来推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常规化。2006年我开始搜集资料建设地理素材库,并在此基础上制作数据库型的CAI课件,这对推动计算机辅助教学常规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在我已实现了每节课都能利用自制CAI课件上课这个目标,以下就谈谈我在地理素材库的建设与应用方面的一些体会。

一、素材库的建立

1.收集和制作素材

素材的收集是素材库建设的基础工作,主要靠地理教师平时的积累。其实可用于地理软件制作的素材来源很多,只要做个有心人,就可以收集到各种素材。找到的地理素材可以用扫描、复印、下载等方法存放到自己的素材库中。可利用绘声绘影剪辑有用的视频素材;一些动画、声音可以通过自己制作、录制等等。总之,我们收集的素材应该是全面的。另外,素材收集要持续,要不断补充新内容。例如:在2008年春节中国南方出现罕见冰雪,抢险除冰的视频片段要及时收集,补充到素材中去。又如现在科索沃独立的事件,大家都很关心,在讲“欧洲”时可适当补充相关的一些时事素材。

2.整理和加工素材

收集、制作的素材开始是杂乱无章的。要充分利用,就要及时地整理加工。首先,把收集回来的大量文字、图片、动画、声音、影像等素材进行加工处理。然后,把加工后的素材根据章节分类,把与某一章节有关的各种素材内容编辑在一起,编辑时要注意素材的通用性,尽可能使教学资源的利用更为充分;在每一节里我又把各种素材分为:文字资料、地图、景观图、动画、视频、声音等目录,这样一个实用的素材库就建立起来了,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随时调用。

二、素材库的实际应用

1.突出教师的教学特点,制作实用的CAI教学课件

CAI课件是一种教学系统,课件的基本功能是教学功能,课件中的教学内容及其呈现、教学过程及其控制的设计应由教学目的所决定。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教师利用编著工具和素材库自制体现自己教学风格的CAI课件是一种发展趋势,也是教师自身的愿望。素材库可以帮助教师实现这个愿望。

使用素材进行课件编辑时,首先要考虑素材的实用性、代表性。第二,要根据教学设计,把文字、图片、动画、声音、影像等素材以恰当的显示方式进行有机的组合,而且可利用编著工具本身的功能来绘制、加插有关的地理要素,从而形成一个具有教师自己个性化的实用的CAI课件。

2.学生参与,开阔视野

复杂的课件设计,学生很难参与其中,但素材收集、修改、编辑、简单的课件制作,则可以发动学生参与。平时我要求学生注意收集各种与地理有关的图片(旧挂历、画报、明信片、照片等)、文字资料、视频录像等地理素材,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教会学生扫描、改图、下载、编辑等基本技能,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我的课题研究中来,从而让学生也品尝创造的乐趣。

3.资源共享,提高利用率

一个完整的教学课件,对于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科往往是不通用的,而素材本身却有着他的通用性,更有利于资源共享,提高利用率。一条教学信息,只要信息本身不过时,可以为不同学科、不同的人使用无数次。

参考文献

[1]李克东主编,现代教学媒体的分类,《新编现代教育技术基础》

[2]王树声主编,中学地理教师的努力方向,《中学地理教材教法》

篇8

关键词:教学媒体;运用策略;地理教学

教师、学生、教材、媒体是课堂教学的四要素。教学媒体是促进教师和学生有效沟通的工具,教学过程中教学任务的完成需要教学媒体进行有效串联;教学媒体在地理教学中不仅是教师课堂教学必须的辅助工具,也是学生地理知识学习的认知工具;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与细化,教学媒体在地理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教学媒体概述

媒体是指承载、加工和传递信息的介质或工具。当某一媒体被用于教学时,作为承载教育信息的工具,被称为教学媒体[1]。可见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它起到了承载教学内容和信息的作用。教学媒体按照发展的历史可以分为传统教学媒体与新教学媒体,教学媒体大致经历了从语言到实物、图像、图表,模型与模具再到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教学媒体。实物、语言、图表包括部分图像都是属于传统教学媒体,而新型的教学媒体更多是借助于计算机技术来实现的图像和动画以及能够展示具有时间与空间特征的事物运动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媒体。

二、教学媒体与中学地理教学的关系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强调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同时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查和地理实验等实践活动[2];并强调信息技术的应用;众所周知,地理知识具有较强的空间性,例如地球运动、区域地理和城市地理等内容,要实现教学目标的完成和教学效果的优化,符合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在地理教学中必然会使用大量的教学媒体来支撑教学活动。

教学媒体能让教学内容从抽象变为直观具体,将教材内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便于学生进行观察和认识,降低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接受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学生有效的学习地理知识有着巨大的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育投入的增加,教学媒体中的多媒体技术将与网络技术结合的更为紧密,使得学生获得地理知识的途径变得更加多样,促进了地理教学方式的转变,使得教师的教学思维需要调整,在教学设计中不仅要注重地理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掌握地理知识传递和讲解的方式和策略,因此教师应了解教学媒体的特点,善于利用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新的教学媒体去联系生活实际,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求教师认真的研读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教学设计,选择适用于当前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和教学内容的教学媒体来进行教学。

三、新教学媒体与中学地理教学的适应

1.新教学媒体的主要类型

新教学媒体主要包括投影仪、计算机、多功能黑板等[3],其中能体现地理时空运动规律的媒体包括晨昏仪、三球仪等,师生通过对地球自转公转二合一模型的演示和操作,较为清楚的认识到地球公转和自转形成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抽象的空间知识转变为较为形象的认知符号。

2.新教学媒体的使用原则

新教学媒体是在传统教学媒体的基础上的进步与改良,个别老师对新教学媒体趋之若鹜,舍弃了大有可为的传统教学媒体[4]。对于教学媒体的选择是基于其对地理知识的解读是否具有作用,是否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合,不能忽略教学媒体实施的条件;作为一名合格的地理教师对教学媒体的选择必须要做到“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只要依据各类教学媒体的选择原则,选择适宜的、能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媒体才是正确的。

四、新教学媒体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投影仪和计算机

这类教学媒体的产生给地理教学带来了变化;没有投影仪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时,师生在学习地理景观时只能有限的借助地理图册中的景观图片来感触,通过计算机和投影仪的配合使用,教师可以搜集和整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表格、数据等资料来传递地理知识,能更好的为学生地理知识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flas的制作和播放,可以将地球运动、昼夜长短变化、大气运动等空间思维较强和富有动态过程的地理呈现出来,有利于学生体会地理现象的形成过程,便于更好的学习地理规律,利用flas制作填图游戏,将需要记忆的地理名称和地图位置等知识转变为填图游戏的方式学习,有利于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2. 多功能黑板

多功能黑板是推拉式黑板的升级,具有传统黑板的功能,同时带有小型投影仪,在推拉式黑板的内部有一个小型的白色的黑板,白色的黑板配套对应的彩笔,彩笔与投影仪、电脑相连,通过彩笔的使用能实现操作、控制、书写等功能,特别是在讲解试题和对比分析地理知识具有独特的作用,增强了教师课堂教学的灵活性。

3. 三球仪

三球仪由三个大小不一的球来代表太阳、月亮、地球,并运用物理机械装置的原理将三者结合在一起,用以演示日地月三者的关系和由此产生的一些地理现象。为了使三球仪能够尽量达到真实情况,太阳采用发光的灯泡,以照亮地球和月球。地球倾斜在轨道上绕日旋转(需要人工手动操作),月球绕地球轨道和地球绕太阳轨道相交成一个角度。这样三球仪就可以演示日食和月食、月球的盈亏、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昼夜和四季的交替等现象。三球仪很好的将地球运动的知识,四季与五带的划分,月相知识最大化的模拟再现,三球仪的使用,将自然地理当中较为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形象,利于地理知识的教学。三球仪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进行实践,三球仪的使用仍然需要结合传统教学媒体才能够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故而黑板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

基金项目:内江师范学院科研项目(13ZB10);

篇9

一、多媒体教学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较完美、较理解地融合到课程之中――就像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把计算机作为自己真正的教学工具。现代教育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地理课件的设计和使用要体现这一观点。如在讲解中国行政区划这一节课时,教师播放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划的位置、轮廓特征及轮廓像什么等课件,然后学生开始小组活动,进行省级行政区划的拼图游戏,学生在行政区划的拼图课件上利用鼠标左键拖动省区到该省区的所在位置,如果放对了位置,计算机给予鼓励“恭喜你,拼对了”,如果放错了位置,计算机也给提示“对不起,你放错了位置,请继续努力!”该省轮廓又回到了原来的地方。就这样通过人机交互,多次练习拼图,学生能够在中国行政区划空白图上熟练找到各省的位置,说出其轮廓特征及简称,这样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发挥,形成了多方面交流的交互式学习氛围。

二、多媒体教学可使教学内容系统化

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具有可存储性,使教学资源的利用更为充分,使教学更具开放性。“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模式,可代替教师现场的讲解、板书和演示。在练习、复习过程中更显出它代替板书的优势。复习的时候,可把平时讲课的课件复制修改成含重点内容而简练的课件,非常方便。例如,每一节课都设计制作了课件,提高了课堂的时间利用率,不但顺利地完成了课本教学任务,而且有更多的时间渗透了具体的学习方法指导,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调控教学进度、组织讨论和即时解答反馈的问题,还扩大了其他方面的素质教育。

三、多媒体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利用课件中插入的影视片段或歌曲,创设情境,使课堂教学趣味化。多媒体课件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用影视片段来导入新课,一方面通过对学生的感官刺激,引起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影视片段的形式较新颖,可以一下子把学生分散的心集中到课堂上来,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自然,从而激发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

四、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表现内容丰富多彩,能给学生展示一些非传统意义上的问题,提供便于探究的环境,创设一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情境,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创造。教学中教师应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一切有利于创造活动的教学条件,对学生的创造给予及时的激励和肯定,引导学生养成勤思考的习惯,在碰到问题时多问几个“为什么”,解决问题后要进行反思,不断地在创造性活动中总结教训、吸取经验。

五、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制作课件时,尽可能采用易于操作的计算机软件设计课件。教学课件要从符号、图形、色彩、声音、节奏等多方位的视觉和听觉心理功能进行设计和开发,还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环节选择最合适的媒体。

六、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多媒体课件能够渲染气氛、创设情景、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够根据教学需要采集和编辑录像、VCD的内容在适当的时候播放,能够配以文字、旁白,使学生在获得感官刺激的同时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通过课件中插入的具有可视性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处于一种亲切的情境中,增强了他们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增强了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培养了学生美好的道德品质,同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实践证明,巧妙地、恰当地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进行地理教学,既能节省教学时间,增加课堂容量,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中学到知识,使地理教学收到形象、生动的效果。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就同地理中的地图一样,将渗透到地理教学当中,作为地理教师的我们更应当利用好这个“活”地图,让它在地理教学中发挥它的独特魅力!

篇10

关键词:优化;初中;地理 ;课堂;教学 ;

初中地理这一学科较为抽象、枯燥而乏味,因而,不少学生对它兴致缺缺,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然而,传统的教学手段难以改变初中地理教学面临的困境。于是,不少教师跃跃欲试,企图找到扭转困境的新举措。就在这时,先进的教学设备涌入课堂,课程改革也随之推出。让初中地理教师有种久旱遇甘霖的感觉,积极投身于课改浪潮中。 

作为一名初中地理教师,我在教学实践中正视地理教学的现状,也找到一些较为有效的教学措施,现分享给大家。 

一、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 

(1)板书过多,黑板不够用。地理教学因为自身教学内容的特点,导致了板书、图画等内容的丰富,这一复杂多样的内容使黑板的空间变得狭小。 

(2)教师在课堂上完成这些板图、板画,不但费时费力,而且相对说来不够准确。 

(3)教学挂图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是,挂图要素繁多、主次不分,而且无法向学生展示教学过程,缺乏层次感,违反了教学的一般规律。 

(4)地理是研究自然界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演变规律的科学,因而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熟悉地理地貌,还要让他们了解世界各地的人文特征、生产发展以及人地关系等问题。但常规教学手段难以实现这一教学目的,这就妨碍了学生认知过程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发展。 

二、优化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措施 

1.多媒体成为辅助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手段 

在地理课堂上,利用计算机高速处理信息的特长,对复杂的过程、烦琐的计算或者动态的图形提供高速处理,可以大大提高信息的效果;同时,课本繁杂的文字通过计算机简单的图像表现出来,或者生活中丰富的自然地理现象,通过计算机再现出来,都能有效地实论文现地理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增加课堂信息的密度。像大规模的自然灾害,可以用图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 

2.教案要求因人而异 

地理教案要求因人制宜,因师而异。从形式要求上说,对新教师应提倡写详案,因为他们驾驭教材、学生、教法的经验不足,能力也相对较差,教学时需要较详细的教案作参照,以确保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实践经验比较丰富的中青年教师则可以写简案,提纲挈领,画龙点睛,富于个性与创造性的教案是我们的追求。对于老教师,教案要求可以更灵活些,教学过程的设计可以更简略,但对于引证资料和新的知识信息则要详细记录备案,以显示出老教师治教治学的活泼与严谨,科学与创新。 

3.处理好理论与实际的关系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任何一门课程都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中学地理课程更是注意到这一点。新编高中地理教材应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体现高中阶段应有的教学要求,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地理理论来源于实践,又运用于实践,深化他们职称的地理认识过程;同时也有助于开阔视野,扩展思路,培养应用意识,提高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 

4.走出去看看 

地理教学的特点是强调直观性,野外是地理教学的最好课堂,我们可以走出去,让学生亲历地理事象,感受地理变化,了解地理规律,积极培养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弥补学生课堂直接经验的不足。这样可以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把抽象深奥的地理知识同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更高。 

5.处理好课文、图像、练习三者之间的关系 

课文、图像和练习三者是地理教材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课文系统主要以文字形式传递知识内容,所以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科学性强、语言简洁的优点,同时还要注意文字抽象性的缺点。具体教学过程中,还要结合图片,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具体的问题抽象化,突出重点,强调要点,设置难点,解决疑论文点,从多方面强化地理教学信息。练习是供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的部分,容量适当的训练,不但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而且起到了巩固知识的作用。题型多样化的练习,可以增加学生探究性、开放性、应用性学习的兴趣。当然,练习的设计要注意主次分明,具有层次差异,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单调的训练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处理好课文、图像、练习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最大限度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 

6.教会学生自主学习 

为了避免学生听课的被动地位,就要增强听课的针对性。教师可以根据大纲的要求,把课本知识转化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自学,边阅读边做习题。采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自学选编习题很重要,要求选编的题目与课本内容有密切联系。主要知识点都应在题目中显示出来,而且题目要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启发性,但难度要适中,以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都能得出正确答案为宜。 

7.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