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11-30 17:45: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闻传播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闻传播的特征

篇1

微博主不受时间、地点、写作语法格式的限制,以一种类似口语的表达方式,把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通过手机、电脑等上传到自己的微博客,或者记录生活点滴,或者对时事发表看法,这种简单而又率性而为、随意的信息方式,非常适合现代都市人群碎片化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奔波忙碌的生活状态,甫一推出,便受热捧。

新浪在2009年8月份率先推出新浪微博,其后,腾讯、搜狐、人民网、网易等都跟进推出了微博。2010年3月4日,新浪CEO曹国伟在新浪2009年度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透露,新浪微博用户已达500万,现在新浪微博用户仍在不断增加。

一、微博客的传播内容

通过分析微博传播内容可以看出,虽然微博有作为个人使用者日常事件书写记录作用,但是,在微博上引起用户广泛传播的,显然还是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热点。尽管用户也在关注某些名人的微博,但“转发”更多的还是名人对社会事件的观点看法。具体来讲,微博传播内容,可以分为这样几类:

个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您可以随时随地将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情写成一句话(不超过140个字),或发一张图片,或发一个网页链接,这些内容可以来自现实社会,来自你的身边,也可以来自网络,通过电脑或者手机分享给朋友。您的朋友可以第一时间看到信息,随时和您一起分享、讨论。

个人对传统媒体报道事件的转发、评论。经常关注网易的用户大都比较熟悉网易的新闻在线评议功能,网易跟帖形成的“盖楼团”成为网民草根力量的形象说明。而在微博客上,一定时期内的媒体热点也是微博上的关注热点话题。4月14日,青海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新浪微博“1小时话题榜”马上就出现有关内容,截止到4月15日下午3点,新浪微博“1小时话题榜”上排在前5位的话题是:地震、祈福、玉树县、玉树、倒塌。在地震后的两三天时间里,尽管每小时话题榜都在不断更新,但是在10个话题中,仍然会有超过一半的话题是跟玉树、地震有关。

以上两点内容构成了微博客传播内容的主要部分。另外,从用户身份角度来看,基本是名人和普通人也就是草根两部分,显然,名人的微博客受到关注更多,新浪微博“人气关注榜”前十位分别是姚晨、赵薇、李开复、黄健翔、李冰冰、周立波、潘石屹、陈坤、周笔畅、俞敏洪,其中前两位的关注人数分别是140多万和120多万,第十位是70多万,可以看出,名人微博更能彰显设置议程和引导舆论的强大传播功能。

这种主动设置议题引导舆论的服务功能也为传统媒体所重视,已经有不少报纸和杂志在新浪微博上安家,利用微博这种快速的新闻传播渠道,通过新闻作品的内容摘要、关键词,以及重要新闻链接,及时对自己的新闻内容进行推广,吸引微博用户回头点击有关资讯内容,实现深度阅读,提升报刊的舆论影响力。

截止4月16日,新浪微博上已经有报纸81家、杂志106家,这个数据跟现实社会中的报纸杂志数量相比,还是微不足道,但是,借助微博,这些报纸杂志在微博上吸引了众多“粉丝”的关注,提升了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如《中国新闻周刊》已经有10万“粉丝”。

二、微博客的新闻传播形态特征

首先,信息和传播,不再依赖于传统专业媒体,个人可以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角。早在博客时代,一些博主就开始在自己的博客上独立一些社会热点和重要信息。但是,就时效性和影响力来讲,还是落后于更加先进的微博客。

2009年9 月4 日11点17分,谷歌中国负责人李开复通过新浪微博和新浪博客同时了离职声明。随后一小时内他多次利用新浪微博澄清外界传言,他的微博被博友大量转发和评论,同时成为各类媒体报道的主要来源。

其次,微博的字数限制,要求新闻信息的传播必须精简,只能保留新闻信息的最核心要素。因此,对于微博客上的首发者,必须对原有新闻报道内容经过筛选过滤,保留个人认为有价值的内容,及时进行转发,以便引起“粉丝”的广泛关注,这实际上实现了媒体把关责任向个人的转移。

再次,微博转发,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带有个人评议,微博上的转发,在广泛传播的同时,具有内容再造特点。不少转发者都实际参与了内容再造。微博客上人人都可以对信息进行加工补充,对新闻进行评论;人人都是把关者,可以自主决定什么转发,什么不转发,决定什么内容可以评论后转发,或者直接不加任何评论进行转发。因此,传播过程中的内容再造与自我把关,成为微博新闻传播的重要特点。微博时代,传播的并不仅仅只是新闻,观点和情绪同样在这简短的140字内容里面获得了传播。

第四,微博客上,在简短的140字容量内,一种“新新闻文体”正在形成。如果说论坛发帖回复有纵向特征,那么微博就呈现一种横向特征,更能体现一种新闻“转”和“传”的特点。微博对新闻信息的传递和转发,在语言使用上出现了个性化、生活化、零碎、全景的特点,新闻进入微博渠道后,新闻语言显得原汁原味,更贴近了社会实际生活,更适合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微博是对原有网络交流方式的创新,在微博之前还出现了很多其他网络交流工具,如聊天室、论坛、贴吧、博客、SNS、QQ即时通信等,从形态上看,微博集成了Web2.0时代网络交流工具的许多特征,包括博客的记事,聊天室的即时滚动,论坛的跟帖排列,SNS的好友添加,即时通信的快递交流和传递等。”①

三、微博客带来新闻传播方式的变革

微博的传播路径一般有两个:一个是“粉丝路径”, 名人信息后,名人的粉丝A、B、C、D……,都可以适时接收信息;一个是“转发路径”,如果甲觉得乙的某条微博不错,他可以一键转发,这条消息立即同步到甲的微博里,同时,甲的粉丝A、B、C、D……,也都可以实时接收到这条信息,以此类推,实现急速裂变式传播。

4月21日,玉树地震全国哀悼日,凌晨蓝天救援队(已经通过新浪微博实名认证)一条救援信息,当天上午,该微博信息获得8000次转发,排名新浪微博转发第一名。虽然这只是一条求助信息,但是,如果是条爆炸性的突发事件性新闻呢?

这种传播方式既不是传统媒体的单向垄断性传播,也不是网络媒体的网络传播,而是一种新技术条件下的裂变传播,可以说是对传统人际传播方式的一次技术升级。这种传播形态的传播速度是几何级的,远远高于之前任何一种媒介产品的传播速度和传播广度。

传统媒体时期,媒体基本垄断新闻资源,受众只能被动接受新闻信息,新闻是单向垄断式传播。

在网络媒体时期,新闻网站实现了对传统媒体信息容量的限制,反而海量和冗余信息成为个人关注网络新闻的负担,网络上不缺信息,缺的是对信息的过滤和筛选。对新闻网站来说,首页具有了报纸头版导航栏的功能,在网页上显示标题字体、字号基本一样的情况下,标题的内容便成了吸引用户的第一要素。对用户来讲,标题吸引人,才能引起网友主动关注并点击,网络媒体背景下,网友对新闻信息的阅读拥有主动选择权。

微博时期,新闻信息传递借助@功能实现了精准到达,网友重新回到信息被动接受阅读阶段,跟传统媒体时期的信息传递特征类似,但又有微博的独特之处。

微博的出现,在信息传递过程中,改变了以往“媒体受众媒体”间的互动传播模式,增强了受众之间的互相传播,传播主体的主动性筛选与过滤能力提高。不同于博客时代的RSS订阅工具,RSS实现的信息筛选和过滤只是一种关键词为标的的机械化过滤②,缺乏人情味和评论的感彩。而微博时代,受众之间,借助微博的互相“关注”,实现了互动传播。这里虽然仍是被动阅读,但却带有了一定的主动参与特征。

公众之间对信息的回应几乎是透明的了,媒介把关者角色淡化,受众可以同时传阅彼此对新闻的观点和意见,这使得传播理论中的“第三人效果”大打折扣。而传播过程中,网友个人的评论,则又可以回馈给提供新闻信息的传统媒体,出现了多级多层互动传播的特征。

在微博时期,新闻信息也经过了过滤,但过滤者却是阅读者本人,而不是RSS提供的机械化过滤。同时,微博时代的过滤者也是信息中转者,信息、传播、阅读,实现了三位一体,集于受众一身。

“在微博平台上,一方能够提供有价值的即时信息,另一方能从这些信息中筛选出对自己有价值的内容,这是微博得以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因。”③

注释

①刘国锋:《微博的两会作为及发展前景》,《中国记者》,2010年第4期,P30

②张燕:《传播系统内个体地位的持续提升――RSS的传播学意义》,《新闻记者》,2010.02P86

篇2

一、新闻传播策划的三个操作层面

在当代传播实践中,作为人们对传播活动过程的创造性主动介入,新闻传播策划在运作方式上日趋多元、精致、曲折而复杂,并广泛地渗透到日常传播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总体而言,新闻传播策划可分为三个不同维度的操作层面,即传播内容策划、传播方式策划和媒介品牌策划。所谓传播内容策划,是指以传播内容选择为中心对象的组织策划,它通常由一线新闻采编记者来具体承担,主要解决哪些社会事件应当进入新闻报道的视野,哪些信息内容应当重点报道,以及应当从哪个角度去报道等诸多问题。从现有研究成果看,传播内容策划不但是传播策划研究最早关注的学术领域之一,而且是整个传播策划活动开始运作实施的起点和基础。在日常传播实践中,传播主体总是根据某种价值标准来展开传播内容策划的运作,进而实现对特定新闻信息资源的选择、发掘、重组和配置等,并为下一个传播活动流程实施做好必要的材料内容准备。在更多的时候,人们通常又把它称之为“新闻选题策划”。具体地讲,虽然其操作方法往往是因人、因事而有所不同,但一般都包含着媒介议题设定、报道选题开掘和传播规模控制等三个操作环节。首先,记者编辑面对着各种不同的新闻题材类型,总是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来进行选择性采访和报道,此所谓媒介议题的设定。其次,记者编辑通常是按照一个特定的观察思考视角,对新闻题材中蕴涵的意义、内容作合理解读与阐发,此所谓报道选题的开掘。再者,记者编辑还须根据特定的传播效果要求,对新闻信息的时效和规模实行相应控制与管理,此所谓传播规模的控制。由此可见,传播内容策划并不是一个总体化的信息选择过程,而是由三个关注重点不同的操作环节构成的连续运作过程。与此同时,随着传播主体关注重点和选择标准的不同,各个操作环节也由此呈现出差异多样的行为方式特征。

所谓传播方式策划,是指在传播内容策划完成之后,传播策划者还需要考虑采取什么样的传播手段和传播策略,才能获得最佳的传播效果并达到传播活动的预设目标。它通常是由媒介编辑部来进行设计、组织和实施,并需要经历一个新闻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过程。笔者认为,作为对新闻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过程,传播方式策划一般从三个环节依次展开:一是传播策划依据传播时机与传播语境的特征而展开;二是传播策划围绕着新闻报道的话语方式和文体样式特征而展开;三是传播策划从如何充分发挥不同媒介形式的传播特性入手而展开。与传播内容策划专注于新闻信息资源的内在特质不同,传播方式策划往往更专注于对新闻传播形式(态)特征的设计与策划。在日常传播实践中,这三个操作环节呈现出从重内容到重形式的演变过程特征:最初,传播方式策划通常是以新闻信息资源的内在特质为起点和支点,围绕着传、受主体间的互动关系特征而展开;随后,其操作过程开始逐渐脱离对新闻信息资源特征的基础依赖,进而使传播方式策划表征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美学效果机制。对此,麦克卢汉用信息的“内爆”、“媒介即信息”等概念作了比较充分的说明,即在当代传媒技术进步的支持下,各类媒介形式已逐步衍生出许多崭新的传播可能性,并进而改变了新闻传播活动的运作模式和生态格局。所谓媒介品牌策划,是指通过提高传媒机构在公众心目中的正面社会评价,进而实现以传播致效为核心的传播策划活动目的。作为新闻传播策划的最高操作层面,它通常是由传媒机构管理层来统一组织和实施的。从其运作方式来看,媒介形象策划是在前两个操作层面基础上展开的媒介品牌营销过程,其关注重点也从单纯依赖于媒介产品内容的有形(使用)价值,进而上升到如何充分发掘媒介形象品牌的无形(增量)价值。一方面,其媒介品牌培育过程与前两个操作层面紧密相关联,是在日常传播实践的长期反复积累中得以实现的;另一方面,其媒介品牌推广过程则往往采取相对独立的运作方式,并在多样化的营销推广中培养出大量忠实可靠的受众。在日常传播实践中,媒介品牌策划主要包括媒介品牌培育和品牌形象推广等两个主要环节。其中,媒介品牌培育通常属于一个自我内在强化的运作过程,主要围绕着如何构建传媒品牌的内在品质特征而展开。它以某种特定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理念为内在依托,通过多次连续展开的从吸引受众注意到产生社会影响的传播循环,使广大受众对该媒介品牌由陌生到熟知并产生积极效果。媒介品牌形象推广则集中表征为一个外向延展扩张的运作过程,主要围绕如何进行传媒品牌价值的对外营销推广而展开。它通常以如何增进传、受主体间的多元互动为中心环节,以一种卷入(参与)式的过程化传播为其内在运作机制特征,以提高广大公众对传媒品牌形象的美誉度和忠诚度作为传播价值目标。

二、新闻传播策划:从简单零散到协同运作

从其历史发展来看,新闻传播策划在诞生之后的较长时期内,始终处在以简单化和零散化为特征的运作阶段,其三个操作层面也往往处于各自为政的孤立运作状态中。但随着当前大众传媒竞争业态的不断加剧,新闻传播策划已经从过去那种简单零散的运作方式,转化成为三个操作层面协同运作的行为模式,并对新闻传播实践产生重要而复杂的深远影响。第一,三个操作层面的日趋成熟并在实践中得以广泛运用,体现了人们对传播策划运作机制的全面认识和深入理解,它表征为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由浅层次至深层次的变化发展过程。我们知道,新闻传播策划的兴起主要源于人们对传播活动效果的不懈追求,并以传播能否致效作为评估其运作成功与否的导向标。在最初发展阶段,人们虽然发现借助于传播策划的运作过程能够有效提高新闻传播活动的接受效果,但并不真正清楚它何以能改善新闻传播活动的效果,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改善新闻传播活动的效果。而且,早期传播策划运作主要是针对媒介信息内容处理而展开,一般局限在新闻传播策划的第一个操作层面,它通常是围绕如何进行新闻信息资源的重组和配置来组织实施,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新闻选题策划过程。

然而,由于受到传播真实性要求的本质限定,以信息处理为核心的新闻传播策划存在着某种显而易见的局限性,其操作合理性的临界度也经常成为一个非常不易把握的实践难题。与此同时,作为社会信息内容的公共传播平台,新闻传播活动乃是传、受双向价值诉求差异的平衡过程。实际上,传、受双方之间的价值诉求通常多有不同,因此,围绕着信息内容处理而展开的新闻传播策划,并不必然能产生人们所预期的传、受互动效果。在这一问题上,英国著名媒介文化理论家霍尔曾作过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并总结出三种行为方式特征与传、受互动效果不同的受众阅读模式。也正基于此,从多个层面上纵深拓展就成为新闻传播策划发展的应有之义,而这种纵深拓展的真正实现则正是以其三个操作层面的日趋成熟与完善为重要标志的。第二,从其内在发展成因来看,三个操作层面的成熟与完善主要得益于当代媒介技术进步的支撑与产业经济运行(营销)模式的植入。众所周知,麦克卢汉说过一句“媒介是人的延伸”的名言,它曾经让人耳熟能详却又似乎颇有些难以理解。实际上,这句名言精辟而深刻地描述了这样一种现象,即在当代传媒技术进步的支持下,各类媒介形式正不断衍生出许多崭新的传播可能性,并由此改变了新闻传播活动的运作模式和生态格局。更具体地讲,这些崭新的传播可能性主要通过在媒介传播方式上的改进与革新,从而对传播效果机制产生一系列显著而深刻的影响。比如,直播技术的出现对电视媒介传播效果的明显改善,互动技术的出现对传统媒介传播方式的显著革新,等等。与传播方式策划的发展不同,媒介品牌策划的兴起与成熟并非源于传播实践发展的内在支撑,而是与经济生产活动中市场营销策略的快速发展息息相关。现代营销实践发展已经证明,任一产品的市场价值首先在于它针对特定人群需要的实用性满足功能,其次则在于该人群对于这个产品的认知、理解、评价等主体情感态度。其进一步的重要发现就是,后者不但主要围绕着特定产品的品牌形象特征而运行,而且所生成的市场价值往往更高于前者生成的产品市场价值。在日常营销实践中,基于追求产品市场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要求,产品品牌营销就顺理成章地占据了市场营销策略中极为重要的结构地位。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以追求传播效果最大化为核心的媒介品牌形象策划,实质上乃是市场营销策略在新闻传播实践活动中的具体运用和普及推广。第三,三个层面的协同运作不但大大改变了日常传播实务的操作模式,而且有效增强了新闻传播策划活动的系统性与整体性,并由此明显提高了新闻传播活动效果及其媒介影响力。在很长一段时间,以记者一线采访为核心曾经是最普遍也最为重要的业务运作模式,后期新闻编辑则似乎属于一种辅的传播实务。但其最大弊端就是整个新闻报道因缺乏组织过程的统一性而往往难以产生最大的整体合力和规模效果。所以,传播策划实践发展对日常新闻采编模式的最大改变就是,新闻传播实践开始从以记者一线采访为中心转变为以编辑部后台策划为中心,并借助编辑部后台策划的精心筹划与统一组织,进而使整个新闻采编活动呈现更加明确一致的目标和方向。进而言之,三个操作层面协同运作方式的日趋成熟与最终形成,主要表现在三者的运作总是围绕着一致性的价值目标而展开,同时其运作过程呈现相互配合与彼此支撑的结构方式特征。与早期新闻传播策划不同的是,一方面,三个操作层面已覆盖至新闻传播活动的全过程中,并由此对新闻传播活动产生出全方位与整体性的影响;另一方面,三个操作层面虽然在不同维度上相对独立运作,但其运作效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具有更加鲜明的系统整体性。显然,对传播实践发展而言,其协同运作方式就具有一种实践性极强的媒介攻略意义,它不但极大改变了新闻传播实务的传统运作模式,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有效革新并重塑了新闻传播活动的效果影响机制。

三、当代新闻传播策划存在的负面问题

尽管新闻传播策划的不断深化拓展极大提高了日常传播实务的水平和质量,进而有效推进了当代新闻传播实践的快速发展。但因受各种内外环境因素的复杂影响,其存在的问题及其负面影响也同样不可低估。首先,由于传播策划实践的日趋普遍运用,传播主体有可能过度介入到传播过程之中,从而给新闻传播活动带来诸多不利的负面影响。我们知道,新闻传播活动以传播真实性要求为主要的理论预设,并由此将新闻传播活动与其他社会实践区分开来。然而,在日常传播实践中,传播的真实性通常需要间接依赖于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也正基于此,随着传播主体对传播活动过程的过度介入,其痕迹往往表征为新闻传播活动的主观性特征,从而使传播真实性的保障失去了传播活动客观性的支撑和确证。实际上,在最初关于新闻策划争论中,这也是新闻策划反对者所秉持的最重要理论依据之一。

与此同时,随着传播策划实践的日趋普遍运用,传播主体对传播过程发展走向的控制力也变得更强,从而在传、受互动过程中占据着优势性的结构地位。归根到底,新闻传播活动之所以显得极其复杂就是因为它在本质上是一个主体间利益价值的博弈过程,故各种社会利益集团总是千方百计地加强对新闻传播活动的争夺与控制。在以往社会时代中,这种争夺与控制通常采取政治、经济等外在手段来展开实施,但这些外在性的控制手段大多呈现相对简单、直白的特点,也因此往往难以产生较好的传播控制效果。与此不同的是,以策划之名而展开的传播控制不但显得更加曲折和复杂,而且更能产生一系列显著而深刻的传播控制效果。其次,三个操作层面的协同运作在改变传播新闻传播实务操作模式的同时,也使新闻传播活动发生了从以内容为主到以形式为主的转变,从而对新闻传播实践造成了一系列负面影响。起初,“内容为王”、“新闻立台(报)”是新闻传媒机构所奉行的基本实务法则,它旨在强调能否满足受众信息需求对于新闻传播活动的重要性。但当传播策划活动进入到第二、第三个层面上运作时,传播策划活动往往不再以新闻信息内容为最坚实的行动基础,而是转向诉诸于传播方式的过程策略机制和媒介品牌的情感认同机制,并由此制造出一种强烈而虚幻的传、受互动效果和媒介参与。这样,新闻传播活动虽然具有较强的媒介吸引力,但实质上却变成了一个内容极为空洞的过程形式而已。

篇3

[关键词]大数据;新闻传播;影响

引言

大数据时代主要就是在个人计算机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所带动发展的,这一发展对传统的媒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新闻数据的采集以及分析等方面,使得人们在工作的效率上得到了提升,让新闻传播更加迅速快捷。在这一背景下对大数据新闻传播理论进行研究就有着实质性意义。

1.大数据的主要特征及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1.1大数据的主要特征分析

大数据的主要特征就是体现在大上,体量相对较大并有着其多样性,在传播的速度上也相对较快,这一技术能够从海量信息当中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对此次的处理问题就比较有效。大数据的作用不只是能够获得定量信息,同时也能在有价值信息获得基础上在技术的研发上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而来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大数据作为是信息时代所产生的,将其在新闻行业当中得到应用就有着姣好的作用发挥,能够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得到保障[1]。数据处理技术能够对新闻数据加以处理,从而实现数据的提纯,并且在大数据下媒体也不需局限在事件间的因果关系。

1.2大数据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大数据对新闻传播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对传统新闻表达的形式有了相应的改变,传统新闻传播过程中,在表达的形式上相对比较单一化。而大数据的出现就使得新闻在表达的形式上多样化,丰富了新闻媒体的传播形式。在互联网以及高科技含量的信息化处理终端的大数据下,能够将新闻传播的方式综合性的得以体现,这就对新闻传播渠道得到了有效拓宽。

再者,大数据使得新闻传播在交互的关系上得到了进一步强化,新闻传播中能够通过大数据进行,并且民众也能够得到多个个性化数据或者是原始的数据,能够及时准确的让民众对所发生的新闻事件得以全面了解,让民众能自发的参与到新闻传播过程中。大数据的作用在这里就成了新媒体和民众交流的桥梁[2]。

另外,大数据的发展也对独特新闻媒体传播的形态及格局产生起到了促进作用,能够在大数据作用下在高效以及具象的效果下来传达新闻,能够动静结合的对新闻进行传播,所以在新闻传播的表现形态上得到了体现。还有就是大数据使得数字化新闻传播的范围愈来愈广泛,在移动通信以及互联网等作用下,对新闻传播的数字化也得到了实现,这就对新闻传播的效率得到了提升,人们通过移动终端能够随时的新闻,这一发展对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就形成了很大的冲击,促进了传统新闻传播的改革。

2.大数据背景下新闻传播发展策略

2.1新闻传播的重构

大数据背景下对传统的新闻传播起到了促进改革的作用,新闻传播重构就成了必要,由于大数据对传统新闻的传播方式和格局有了影响,就迫使新闻传播力进行重构。而新闻传播力主要就是通过技术以及内容、表达、渠道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而成的。新闻传播技术的先进性对传播力有着很大的影响,大数据这一技术对传统新闻信息选择方式有着改变,并在这一技术的熟练运用下对民众的新闻需求的满意程度也会逐渐的提升[3]。要能够实现新闻传播的重构就要能够对大数据的能力进行最大化的整合与优选,并加强对大数据当中新闻价值能力的挖掘,最后就是事实精确、快速及时的传播。大数据的发展在当前已经成为趋势,在这一过程中对新闻信息的混杂情况要能够得到充分重视,对新闻信息的收集以及跟踪并作出预判等,这也成了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的要素。通过大数据技术来对新闻质量进行提升,这是比较重要的一个课题,由于信息源的混杂,所以民众对新闻的理解及把握是不深的,标题式的新闻对人们的吸引愈来愈重要,所以必须要能够保证新闻的质量才能够对传统新闻的传播能力得到提升。在大数据的平台以及技术基础上能够将人们的视野得到有效拓展,对信息的来源也能得到拓展,能够有效对以往的报道单一以及信息量贫乏等问题得到相应的解决。

2.2新闻传播的新方式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一些新的技术也受到人们的关注,新的媒体也成为新闻传播的焦点。通过媒介的融合传统的广播电视传媒也有着一定程度的发展。在媒介融合的速度上得到了加快,技术融合对传统媒体间的隔阂得到了打破,从而提供了共同的平台,能够得到资源上的共享,在新闻采编的流程上也得到了加快,在各种媒体的优势作用下新闻传播的速度得到了加快,所以在成本上就得到了相应的节约[4]。再有就是社交电视产品的出现对新闻传播也有着促进,在使用社交服务电视服务的用户数据实施分析挖掘的过程中,也能够对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得到预测,移动终端也对社交电视进程得到了加快。数字化的广播以及网络广播等对新闻传播的速度加快也有着明显的体现,大数据时代将多种媒体进行有机融合,能够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满足不同受众的要求,个性化的服务也能够得到体现,能够根据受众的要求来传达内容。与此同时的微博微信等新的传播工具的出现,对新闻传播的效率又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自媒体的发展使得新闻的传播方式更为方便快捷,人人都能够成为新闻的第一传播源,这是传统的新闻传播所不能达到的。网络用户在自由度层面也有了比较重要的体现,用户主导新闻的走向已经有了相对比较明显的呈现,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加强对新闻传播的质量管理也是一件比较重要的任务。

3.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大数据时代的新闻传播要能够从多方面进行考虑,找到适合受众的传播方式并制定详细的规划,将多种媒体得到有机结合,将新闻传播的效率最大化的呈现出来,这样才能将大数据的作用充分利用,才能为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做出贡献。由于本文篇幅限制不能进一步深化探究,希望此次努力对新闻传播的发展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刘世同.用数据说故事――大数据时代下的新闻业态重构[J].新闻窗,2015(03)

[2]黄杰.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模式的变革研究[J].视听,2015(06)

[3]刘常安,柯安民.大数据与新闻创新[J].新闻前哨,2015(06)

[4]丁凤泽.报纸副刊版面创新的三项注意[J].科技资讯,2015(01)

作者简介

唐魏(1987.09―),男,汉族,重庆,高级记者、特聘研究员,博士,全国十佳选派干部,乐山师范学院客座教授,新闻文学教育、经济及管理方向.

谢少克(1972.11―)南,汉族,河南洛阳,乐山师范学院组织部,干部管理方向.

*通讯作者:董小玉(1956.03―),女,汉族,重庆,博士后、博导,西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新闻传播、文学与文化传播方向.

篇4

 

1.从计算到数据新闻:计算机辅助报道的起源、发展、现状

2.大数据与新闻报道

3.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叙事模式

4.著作权法中不受保护的“时事新闻”

5.全球视野下的“数据新闻”:理念与实践

6.重造新闻学——网络化关系的视角

7.整体转型:关于当前中国新闻传播学科建设的一点想法

8.影响公民新闻活动的三种机制 

9.“理想”与“新媒体”:中国新闻社群的话语建构与权力关系

10.作为开放新闻的数据新闻——英国《卫报》的数据新闻实践

11.中国新闻从业者的社交媒体运用及其影响因素:一项针对上海青年新闻从业者的调查研究

12.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生产:理念变革、产品创新与流程再造

13.作为社会史与新闻史双重叙事者的阐释社群——中国新闻界对孙志刚事件的集体记忆研究

14.搜索类新闻聚合APP的侵权认定分析

15.新闻媒体报道与资本市场定价效率——基于股价同步性的分析

16.微信公众平台:新闻传播变革的又一个机遇——以“央视新闻”微信公众账号为例

17.新媒体革了新闻专业主义的命?——公民新闻运动与专业新闻人的责任

18.新闻社群的专业主义话语:一种边界工作的视角

19.公民参与时代的新闻专业主义与媒介伦理:中国的问题

20.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技术:新闻传播的新范式——“大数据与新闻传播创新”研讨会综述

21.从出现到扩散:社会实践视角下的数据新闻

22.数据新闻:大数据时代新闻可视化传播的创新路径

23.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学研究十五年:1998—2012 

24.数据新闻:“讲一个好故事”?——数据新闻对传统新闻的继承与变革

25.中国新闻类APP的市场竞争格局及其盈利模式探讨

26.新闻漫画多模态隐喻表征方式研究——模态配置的类型、特点及理据

27.虚拟/增强现实技术的兴起与传统新闻业的转向

28.实践新闻专业性 实现新闻公共性——基于新闻观的视角

29.试论《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新闻评论的话语方式

30.一种基于特征演变的新闻话题演化挖掘方法

31.当代中国主导新闻观念的可能选择:发展新闻专业主义

32.数据新闻:一个亟待确立专业规范的领域——基于国内五个数据新闻栏目的定量研究

33.语言语境与新闻理解——英语硬新闻语篇评价策略解读

34.基于语料库的英语财经新闻汉译本的词汇特征研究

35.众筹新闻:变革新闻生产的权力结构

36.基于增强现实媒介的新闻叙事创新策略探索

37.新闻专业主义的本土化探索

38.新闻业的未来:网络新闻

39.媒介融合时代的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基于18所国内新闻传播院系的调研报告

40.新闻从业者的工作自主性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新媒体环境下的考察

41.“共”时代的开创——试论新闻传播主体“三元”类型结构形成的新闻学意义

42.数据新闻:价值与局限

43.自媒体力量的想象:基于新闻专业主义的质疑

44.自媒体时代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和反思

45.突发公共事件舆情传播特征与规律研究——以新浪微博和新浪新闻平台为例

46.数据新闻:大数据时代新闻生产的核心竞争力

47.困境中的重构: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转向

48.“大数据”时代:新闻业面临的新震荡

49.“数据新闻学”的发展路径与前景

50.创新与坚守:美国经验与新环境下国内新闻教育路径探索  

51.关于当前新闻传播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 

52.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新闻生产:现状、影响与反思

53.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理念与路径

54.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聚合的著作权法规制——以网络商业模式的创新为视角

55 .移动新闻推荐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综述 

56.财经新闻报道中数据的功用——以彭博新闻社财经报道为例

57.“风险规避”逻辑下的新闻报道常规——对国内媒体社会冲突性议题采编流程的分析

58.大数据对于新闻业态重构的革命性改变 

59.新闻话语表征的形式、功能和意识形态 

60.2014年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

61.记者为什么成了不可爱的人?——兼论网络时代新闻生产者、使用者的“冲突”

62.大数据与新闻理念创新——以全球首届“数据新闻奖”为例 

63.大数据方法与新闻传播创新:从理论定义到操作路线

64.移动化、智能化技术趋势下新闻生产的再定义

65.新闻权威、职业偶像与集体记忆的建构:报人江艺平退休的纪念话语研究

66.“他者”的媒介镜像——试论新闻报道与“他者”制造

67.“国际新闻”与“全球新闻”概念之辨——兼论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68.伪新闻:虚假新闻的“隐存者” 

69.新闻生产即记忆实践——媒体记忆领域的边界与批判性议题

70.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新闻报道——以英国《卫报》为例

71.未来新闻的知识形态

72.新媒体与新闻生产研究:语境、范式与问题

73.新媒介环境下新闻真实论视野中的几个新问题

74.新媒体时代时政新闻如何突围——也谈澎湃新闻的竞争策略

75.新媒体环境下我国电视新闻的嬗变与发展

76.塑造新闻权威:互联网时代中国新闻职业再审视

77.澎湃新闻,能否成为新闻客户端的标杆?——对澎湃新闻的几点思考

78.《新闻联播》简史:中国电视新闻与政治的交互影响(1978-2013)

79.“再叙事”视阈下的英汉新闻编译

80.浅议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中新闻发言人的发言与舆论的关系

81.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国际发表现状与格局——基于SSCI数据库的研究

82.面向Web新闻的事件多要素检索方法

83.重建新闻的公共性共识是否可能?——从近期的传媒伦理争议谈起

84.一种中文微博新闻话题检测的方法

85.网络新闻“标题党”的现状与叙述策略——对8家网站新闻排行榜的定量分析

86.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的困境与革新

87.《新闻联播》:从信息媒介到政治仪式的回归

88.新闻客户端:信息聚合或信息挖掘——从“澎湃新闻”、《纽约客》的实践说起

89.为什么我们没有“新闻法”——反思我国新闻传播立法研究

90.网络新闻从业者的基本构成与工作状况——“中国网络新闻从业者生存状况调查报告”之一

91.翻译中的超文本成分:以新闻翻译为例

92.社会化媒体时代中国新闻从业者的认知转变与职业转型

93.数据新闻学的发展现状与功能

94.学术文献的文体特征及其检索意义——计算机科学文献与相关新闻报道文体的比较研究

95.众筹新闻:网络时代美国新闻业的创新及启示

96.新闻编译中意识形态的翻译转换探索

97.新闻工作者微博应用的困境及其根源

98.职业理念够了吗:新闻专业主义话语的另面 

篇5

【关键词】极致新闻;受众本位;创新路径

极致新闻完全是为了受众,而不仅仅是为了吸引受众。

尽管目前人们对受众本位的提法还有争论,但不可否认的是,从传播者本位到受众本位是媒介内容产品发展的趋势。尤其在新媒体的环境之下,受众的需求持续释放,传统的新闻生产已经无法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新闻开始以受众为转移,呈现出生产、渠道、文本与接受的形态变化,极致新闻便应运而生。

一、产生背景:受众需求的持续性释放

所谓的极致新闻是一种新闻产品的新形态,具有区别于传统新闻的内容生产,重视受众体验与信息接收的呈现特征,其由媒体竞争加剧、受众需求增加、新闻采写变化等多种背景共同作用下产生,具有释放新的受众需求,提供新的新闻供给的特征。

极致新闻的核心在于创新。

当今世界,新发现、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工程科技创新成果层出不穷,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动力远远超出预测,人类的创新潜能也远远超出想象。新闻产品亦是如此。互联网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对很多领域的创新发展都起到了很强的带动作用。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深化,在如今的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欲知”与新闻的“告知”紧密结合,呈现出了全新的受众观念。更为关键的是,媒体激烈竞争中所产生的新闻产品刺激着受众需求的持续性释放,受众对于新闻信息日益依赖,促进新闻产品逐渐以受众的需求、认可、接受为实际意义。

传播者处于传播过程的首端,对信息的内容、流量、流向以及受传者的反应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1]在受众需求的持续性释放下,新闻生产者不仅要实现满足受众需求的“有效供给”――存量,而且还要创造出引领受众新需求的“新供给”――增量。当然,这不能以违背党的方针政策、牺牲新闻品格、违背新闻规律等触及“底线”的行为作为代价。

从新闻生产的角度来说,极致新闻的出现改变了新闻生产现有的生产流程与结构,新闻生产将会呈现出受众转向的趋势。从传播渠道来说,技术创新使极致新闻的生产依托于各种软件程序、内容聚合工具以及运营商的技术性等,将其技术中介、运营中介变为了新闻中介,形成了从渠道上的内容聚合与生产转变。从内容生产来说,极致新闻的产生重点以受众的需求为对象,对当代受众的接受心理、接受态度、接受方式等产生重要影响。具体表现为在求新与求快的心理基础上,呈现出求趣、求短、求近(内容的贴近性、即时性)的传播特征,其自主的选择性、新闻的参与性、对日常叙事的重视程度、渴望娱乐化程度增高,对追求视听兼备的以及对故事化、情节化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

可以说,极致新闻时代正在到来,新闻传播业在内容生产上将会出现变革性发展。要跟上极致新闻时代的发展步伐,就要厘清其创新性发展的多维路径。

二、极致新闻:三种路径的创新性发展

极致新闻的核心在于新闻内容生产的创新,这种创新以最基本的新闻采编为基础,呈现出了新闻形态的转向与发展。尽管对其认识尚显碎片化,但就目前采编探索来看,仍具一般性规律可循。其个性化、介入性、体验式的特征,共同形成了极致新闻创新性的发展路径。

(一)“个性化”:极致新闻的受众分析

新闻的个性化随着历史时代与社会变迁的发展呈现出了不同的特征。新闻个性化的提出源于文学写作,就内容方面,主要体现在新闻写作及其内容的灵活性、可读性、服务性、实用性、广泛性、特殊性、针对性和地区差异性等。[2]同时,新闻的个性化也体现在写作方式、写作结构、语体修辞等诸多方面的不同。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极致新闻本质上就是一种个性化的竞争,如何凸显新闻个性,如何凸显传播个性,如何呈现风格个性就成为打造“极致新闻”的关键。

极致新闻的个性化还不仅仅只是新闻的个性化呈现,其更加凸显的是对受众的个性化分析,形成“传者个性”―“受众个性”的互动。极致新闻以迅速分裂出的受众为切入点,分析日益明显的个性受众中的不同特征与特色,通过各种互动渠道发现潜在的受众需求,从而为其“定制新闻”与“信息传播”。

需要注意的是,在目前一些新闻类PC端或移动端的运作中,已经出现了以技术为基础建构的对受众需求的大数据分析。但技术始终为平台,落点在新闻中应始终以内容的个性化生产为基本标准,即强调新闻的个性化表达,增强新闻的个性化呈现,分析新闻的个性化受众,传播新闻的个性化概念。我们这里强调的极致新闻依旧是一种新闻生产的形态而并非技术逻辑。因此,技术可以看成是一种平台架构的框架,却并非极致新闻的核心。今天,极致新闻的个性化依旧落脚在新闻的内容生产中,并试图摆脱传统新闻的生产藩篱,创造出符合时代的新闻生产范式。

(二)“介入性”:极致新闻的受众引导

如果说个性化是极致新闻的基本表征的话,介入性则呈现在极致新闻采写过程的生产中。不同于传统新闻“反对”以记者的身份、角色、话语的介入,极致新闻则将介入性视为了一种更被包容的生产方式。

从采访过程看,极致新闻的生产因为记者角色的高度介入,呈现出角色转换下的多重倾向,其主动策划、充分地挖掘新闻题材,记者在新闻活动中的主动性增大,也就是说记者从一开始的新闻生产便呈现出了“新闻介入性制造”。新闻以服务于受众的态度产生出了自由市场的逻辑,受众成为逻辑的终点并被广泛接受,极致新闻的受众服务性特征凸显。

可以说,新闻人逐渐以专业主义的标准来理解他们的工作和他们的角色,[3]其“介入性”的凸显展示了极致新闻高度的受众引导性,具有了极致新闻区别于他者新闻的特征与方式。其对于主动策划新闻事件、充分挖掘新闻题材、形成角色转换等具有新的意义。

(三)“体验式”:极致新闻的受众沉浸

“沉浸”是本世纪以来被学界业界关注的一个新概念。沉浸传播以个人为中心,融合即时与恒久,兼顾固定、移动、虚拟,呈现出了边界消除等特征,从而引起了多维度的效应。就极致新闻来说,个性化是其表征,介入性是其过程,那么体验式所带来的沉浸效果则是其终点,也就是新闻达到的最终性目的。

极致新闻的体验性不仅体现在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的深入观察与情感体验,还表现在新闻的最终呈现上具有高度的阅读与阅读观感,通过多种技巧来营造一种难以脱离的新闻感受,从而进入新闻营造的“沉浸”之感。此时的新闻呈现努力追求的是一种以受众感官、阅读为基础的综合性表现,以内容增强体验之感,从而达到吸引受众之目的。

正如里蒙・凯南所说:语言是叙事过程中的一种媒介,就像其他媒介的特质一样。语言既开放了某种可能性,也同时加强了某些限制。语言建构了叙述、文本与故事。在极致新闻的生产之中,对于语言的要求会日益提高,对于如何创新表达的探索也将持续性发酵,其创新点或将呈现两个方面的转化:其一为增加现实与叙事关系的链接,用语言来增强虚拟叙事,是一种采写技能方面的提升;其二则为增加的移动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程序开发与应用,如目前已经在美国高度应用的Junaio和Aurasma两种应用程序就是将数码消费者与传统媒体密切相连,呈现出较强的融合特征。今天的《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波士顿环球报》都开始了将印刷媒介嵌入虚拟现实的内容与实验,其目的是使用户通过体验基于特定位置的信息,叠加到真实世界,从而有助于对现实世界的认知。

有观点认为,人是终极媒介状态,是真正的超媒介,也是未来生物媒介的主体。[4]极致新闻追求的沉浸效果将最终体现在受众身上,比如作外宣报道,若国外受众能够“沉浸”其中,那么这条报道所产生的作用就会成倍扩大。这表现在,一方面看这则新闻的人本身能够接受;另一方面他们自身也会变身为一股强劲的传播力量,成为新闻“中介者”讲给更多的受众听。

三、实践思索:受众本位的回归性路径

极致新闻并非一种“概念性游戏”,在媒介融合趋势下,尤其是手机等一系列移动终端带来新闻形态变革性发展,极致新闻的影响已经逐步凸显,并成为新闻的拓展性形态种类。今天的新闻一线的实践中,极致新闻提供了新闻的一般规律性方向,并鼓励新闻从业者形成自己对于极致新闻的个性化凸显。

就中国新闻社的实践来说,我们追求“讲好中国故事”,什么才能称得上“讲好了中国故事”?笔者认为,受众的接受度至关重要。所以,长久以来,中新社都强调采用民间视角和海外受众习惯的语言,努力做到“长话短说、官话民说、硬话软说、空话不说”。不居高临下讲话,不要贴意识形态标签,坚决反对说官话、说空话、说假话,在报道中呈现实、宽、短、快、活的特性,渐渐形成了中新社独特的、以受众为导向的新闻风格。随着极致新闻时代的到来,这种风格也面临引领受众新需求的问题。根植于战役性和日常性报道中,中新社无论是个性化,还是介入性、体验式方面,都进行着创新性实践。

以2016年全国两会报道为例,中新社会前对200多家境外华文媒体进行两会议题的调查,提前掌握海外受众的关注点;以融媒体的思维,全新策划各平台适应性更强的“大通稿”产品;在议程设置上加强介入,根据自身特色,策划以“华侨华人”为主题的系列报道。这些特色稿件实现了新供给。如全新推出“对外新媒体通稿”,向五大洲79家华文媒体新媒体端口推送稿件,不少华媒都不做删改,大篇幅刊登,彰显出创新的力量。

再以里约奥运会报道为例,中新社报道组以多媒体融合为方向,以网络移动端及社交媒体为稿件第一落点,创新报道和传播的新模式。前方记者除了传回成品稿件之外,还同步发回大量碎片化信息与素材,后方报道团队不同平台编辑各取所需,对信息进行“深加工”,重新“排列组合”,生产出大量不同形态、适合不同受众主体的特色稿件。

极致新闻以其契合受众需求的优势,必然成为新闻发展的一股新兴力量。需要警惕的是,“以受众为导向”也会有“片面迎合受众”的危险,应在创新过程中“屏蔽”低级、庸俗以及不健康的内容,所以在实践中必须坚持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坚守“极致新闻”的底线。

可以说,极致新闻的提出为新闻的受众本位概念的回归提出了一种新的路径。当新闻生产既成为受众传播的起点,又成为受众接受的终点之时,极致新闻在双向的互动中展示了笔触鲜活、语言生动、细节真实、贴近读者、导向正确、立意新颖、内容灵动的多维特征,其既有着尊重新闻规律的传播脉络,又有着新闻专业化趋势的传播理想,是新媒体时代中全新的新闻形态与表征。

四、结语

受众主动表达和互动沟通的愿望与需求提升,对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因而倒逼传统媒体在信息采集、制作、传播、接收方式等方面,要适应受众需求的多元变化而进行主动调整。[5]应该说,极致新闻的适时提出是“受众本位”的一次理性回归,也是新闻生产的一次创新化方法改革,其未来发展有待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57.

[2]刘宇浩.论新时期新闻个性化写作――以国内都市类报纸为例[J].中国报业,2015(8).

[3]罗文辉,陈韬文.变迁中的大陆、香港、台湾新闻人员[M].台北:巨流图书公司,2004.

[4]李沁.沉浸传播的形态特征研究[J].现代传播,2013(2).

[5]郑艳华.为受众提供回归新闻本质的新闻[J].传媒评论,2014(6).

篇6

关键词 电视新闻;媒介融合;栏目创新

中图分类号G0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3-0012-02

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更加成熟,在新闻传播呈现出了不同以往的发展趋势。媒介融合是未来电视新闻的重点发展方向,与传统新闻传播方式相比,媒体融合带来了更多的新考验,改变传统传播观念,找出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方式,将是未来新闻传播的主要目标之一。

1媒介融合的改变特点

1.1无限的新闻信源

当代媒体的生存环境已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新闻信源呈现出无限增长模式,这也是快节奏社会发展过程的必然趋势。媒介融合使多种媒介呈现出一体化趋势,不仅改变了新闻传播系统的发展方式,还解放了新闻传播的单一渠道模式,一种范围广阔的一体化市场正在逐渐成熟,其中以门户网站为主的新媒体,逐渐改变了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传统媒体逐渐被新媒体、自媒体、私媒体取代。全媒体具有多种综合表现模式,其独特的信息传输特点,为新闻媒体发展带来个更多可能性,也使新闻信源呈现出无限化发展的趋势。

1.2合作型新闻采编

媒介融合为新闻采编工作创造了新的工作方式,合作型新闻采编模式也是新时代媒体生存环境经过媒介融合后发生的具体改变。新的新闻采集模式与传统模式有很大不同,媒介融合的传播背景下,对传统的分工式采集方式进行了优化,不仅在新闻采集中兼顾了分工形式,而且也使团队合作式新闻采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现实。媒介融合使新闻信息得以共享,通过不同媒体的通力合作,使合作型新闻采集团队应运而生,这就是合作型的新闻采编变化。根据电视新闻进行分析,电视主要通过视频传播信息,在新闻融合中有很大优势,而媒介融合在此基础上扩大了传播范围,将音频、文字、图像完美结合,加强了信息的共享性,也是手段最多样化的媒体平台。

1.3新闻表达多元化

媒介融合使新闻表达更加多元化,这也是新闻传播改变的具体特征之一。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中,无限的新闻信源,合作型新闻采编,这些改变使得新闻表现更加多元化。新闻传播在媒介融合中发生了许多改变,在设置媒体议程的时,传统一家独大的媒体议程方式将发生改变,在相同新闻的报道中,不同媒体会得出独特的新闻报道内容,表达特征十分多元化。不同媒体会在同一事件选择不同的切入点,可以得到不同的侧重点、视角、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新闻特征。在激烈的媒体竞争环境下,新闻表达的特点直接影响媒体核心竞争力。例如在报道地质灾害新闻时,媒介融合的传播方式会根据门户网站需求进行报道,可以提供搜索、目录等服务,并且根据市场的不同需求,实时调整传播方式。

2电视新闻创新措施

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电视新闻必须挖掘出自身优势,主动出击,加强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性。媒介融合虽然使新闻传播发生了一些改变,但是其实质并没有脱离新闻的本质,电视媒体应当提高信息,加强职业记者与职业编辑的工作效果,通过专业的媒体传播让观众得以接受。

2.1直播常态化

数字信息时代,新闻时效性是媒体竞争的关键要素,只有第一时间提供正确的新闻,才能使观众更加愿意接受。电视新闻的最大优势就是现场直播,以现场作为电视新闻的基础,充分发挥出现场的真实感。将传统的电视新闻前线封闭性报道转变为直播状态,通过实时的新闻事件让观众更加有代入感,观众切实的感受到新闻事件的全过程,并且对事件的发展有所了解,这样就可以提高观众的互动与参与,使现场直播的魅力完全得以体现。现场直播中,新闻记者是第一时间接触新闻事件的人员,也是决定新闻材料切入方向的关键人物。记者独特的视角,不仅可以体现出媒体特征,也能展示记者与媒体的实力。虽然现在许多新闻媒体都在广泛收集群众素材,但是往往这种第一手资料较为粗糙,视角十分主观,缺少新闻敏感性,这点恰恰是专业新闻从业者的绝对优势。以数字网络技术的支持,直播成本逐渐减少,操作也更加简单,这些条件为实现直播常态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2提高整合能力

媒介融合使信息来源与传播渠道更加多样化,这就为媒体提出了问题,如何处理大量信息,提高核心竞争力,是媒体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信息整合是媒体处理信息的关键能力,媒体每天都需要进行大量新闻的加工、筛选、组合,形成独特的观点框架,通过编辑部完成知识管理职能。

2.3强化互动

电视新闻与新媒体相比,最大的弱势在于参与性与互动性上面。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必须提高新闻采编人员的观念,改变媒体作为主体的方式,而是将群众作为主体,根据群众不同的需求,认真研究收视心理与规律。数字时代实现了观众与媒体的实时交流,通过微信、电话、短信、网络等方式,使电视新闻获得了更多的反馈,呈现出几何增长。特别是现在电视新闻与合作网站的联合播报方式,使得电视可以与互联网进行联动,通过新闻采编人员与观众的联动,为节目营造出活泼、亲密的氛围。

3结论

媒介融合为电视新闻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更大的机遇。解决媒介融合变化带来的问题,使电视新闻获得新的突破。积极促进媒介融合,使电视新闻栏目更加人性与自由,采纳各种优秀的融合方案。通过媒介融合使电视新闻实现高效的整合与传输,通过有效的管理提高新闻操作效果,实现电视新闻栏目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李弋.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直播的商业盈利模式[J].电视研究,2010(6):26-27.

篇7

【摘要】三网融合既为传统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提供了诸多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如何抓住产业发展趋势,加强对节目形态的创新,从而塑造新的竞争优势成为各电视新闻节目制作者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在系统总结三网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节目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情况下,从节目风格、节目结构、节目元素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电视新闻节目模式创新策略。

关键词 三网融合 电视新闻 节目模式 创新策略

2001 年3 月15 日,我国“十五计划纲要”中首次提出了“三网融合”的概念,由此开启了我国电信、广电与互联网新旧媒介融合的历程。随后,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我国三网融合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而2011 年“三网融合”试点工作的全面展开和“2013 年至2015 年三网融合规划”的提出,预示着我国三网融合进入了实际实施阶段。我国媒介产业的大变革时期即将到来。电视新闻作为一种电视节目样式,承担着信息传播、思想教育、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方面的任务,在三网融合背景下,一方面将打破行业壁垒,拓展电视新闻传播范围,加强行业合作,提高电视新闻创作质量,行业间互通交流,有效利用电视媒体基础设施资源等等;另一方面也面临着产业竞争态势加大、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等方面的问题。基于此,如何抓住机遇创新节目模式,由此增强节目竞争力成为电视新闻节目制作者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创新电视新闻节目的风格类型

1、节目情感风格的创新

众所周知,传统媒介环境下观众可选择空间比较小,电视新闻处于绝对主导的地位,由此形成了严肃甚至是冷漠的风格特征,缺乏情感韵味和亲和力。而诸如网络、手机、Ipad 之类的新媒体的出现,大大增强了观众对于新闻节目的选择能力,尤其是诸如各种民生新闻、网络新闻的出现,更是激发了人们对于电视新闻节目个性化、自主性的消费意识,而具有强烈亲和力、幽默性、情感性、轻松性的电视新闻作品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青睐。基于此,伴随着三网融合时代的到来,我国电视新闻节目应当顺应观众观看习惯的变化,从传统严肃而冷漠的节目风格转变成具有一定亲和力、幽默性、情感性和轻松性的节目风格,使广大观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深化对新闻内容的认识。

2、节目内容题材的创新

三网融合背景下,我国电视新闻节目应从题材来源渠道和题材内容风格两个方面进行创新与变革。首先,从新闻题材来源渠道的角度来说,传统电视新闻主要依靠民众提供线索、新闻记者进行采访的方式来获取特定的新闻作品,虽然能够大大提高节目内容的真实性,但却缺乏应有的时效性,而诸如网络、手机之类的新媒体不仅互动能力强、信息传播速度快,而且新闻线索、新闻内容很多都是由全国各地的网民自发传播的,由此大大提高了新闻内容的多样性与时效性,因此,传统电视新闻节目应借助三网融合优势,将新媒体作为自身的新闻题材来源渠道,以弥补传统渠道题材来源范围小、时效性差等方面的不足。其次,从新闻题材内容风格的角度来说,应在深入分析其他新闻节目内容特色与风格特征的基础上,加强对新闻节目内容风格的定位,并以此为基础选择合适的新闻事件内容,由此塑造个性化的节目风格特征。

3、节目传播模式的创新

媒介融合最大的特征就是加强了电信、广电、互联网之间的互融互通,由此为电视新闻节目拓展传播渠道、扩大观众覆盖范围带来了机遇。首先,传统电视新闻节目应借助网络媒体互动能力强、点播特征明显、网民规模大的优势,开设网络电视台或者是综合性的视频网站,由此将电视节目内容拓展至网络媒体之中,拓展对目标观众的覆盖。其次,传统电视新闻节目不仅要依靠自己的能力来建设网络电视台或者是视频网站,而且还可以借助优酷、土豆、爱奇艺、乐视之类的平台,借助其品牌知名度高、观众群集中的优势,进一步拓展节目传播范围,提高节目收视率。第三,传统电视新闻节目也可以借助手机电视、车载电视媒介等等,来拓展节目传播范围。伴随着3G 网络甚至是4G 网络的发展,这将成为我国传统电视节目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二、创新电视新闻节目的结构形式

1、兼具“新闻串播”和“结构完整”双重特征

通过对当前《观点致胜》、《网览天下》、《全媒体时空》和《打鱼晒网》等几档热门电视新闻节目结构形式的分析可以看出,其无一例外地表现出“新闻串播”和“结构完整”双重特征。前者是指将各类焦点新闻事件以最简洁的语言串连在一起,进行浏览式的播报,由此丰富观众对于新闻事件的认知范围;而后者则是指整个节目从标题、电头、导语、主体、背景与结尾都是呈现出完整的结构形态,由此提高新闻节目内容的系统性。基于此,我国电视新闻节目应吸取其先进经验,实现节目模式“新闻串播”和“结构完整”双重特征,达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节目模式设计目标。

2、借助多媒体平台实现全方位互动

当前,电视新闻节目要想深化观众对于节目内容的了解和认识,尤其是提高观众对于新闻节目的美誉度与忠诚度,实现节目的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单向的节目传播方式,加强与电视观众之间的互动。这在传统电视媒介环境下不太现实,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则变得十分容易。基于此,借助三网融合的产业政策,我国电视新闻节目应加快升级采编技术,拓展传播渠道等等,从而建构起一个多媒体节目内容采编与传播平台,利用电话、微博、微信、视频连线的方式与场内外嘉宾进行互动交流,由此丰富节目内容,增强观众对于节目的参与度,塑造个性化节目特征。

3、兼具“并列式”与“倒金字塔式”的内容特征

当前,电视新闻节目在外部形态方面加强“新闻串播”和“结构完整”建设的同时,也应当在内部内容方面实施“并列式”与“倒金字塔式”的内容形态建设。具体来说,“并列式”节目内容形态也即是依据节目风格定位,选择一系列主题相同、风格相似的新闻事件一个一个地进行陈述;而“倒金字塔式”的内容结构形态主要用于深度分析,也即对特定新闻事件从主到次进行剖析,从而使观众对此事件有一个深入、全面的认识。因此,“并列式”与“倒金字塔式”的内容特征既满足了观众多样化的内容需求,同时也深化了其对焦点新闻、焦点事件的认识,是电视新闻节目未来需要重点发展的一种节目模式。

三、创新电视新闻节目的表现元素

电视新闻节目的表现元素涉及到声音、画面、文字等方面的内容,任何一个元素的创新都有可能塑造节目个性化特征,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视听感受。基于此,电视新闻节目元素的创新首先应加强对节目场景的设计,能够营造出特殊的意境氛围,吸引观众注意力,并强化其对特定节目内容特色、风格特征与思想观念的理解和认识。诸如《全媒体时空》中的3D 立体空间设计便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与技术感。其次,电视新闻节目应加强语言设计,或者是增强主持人个性化的语言特征,或者是加强对画外音、同期声或者是特殊音效效果的独特性设计等等,由此强化节目风格特征,增强其个性化特点。第三,要加强节目背景音乐的设计,一方面可以增强节目内容或情意浓烈、或风趣幽默的韵味特征;另一方面也可以强化节目内容的节奏性、层次感等等,从而便于观众对于新闻内容的认知。

总体来说,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媒介融合已成为我国媒介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电视新闻应秉承舆论引导、政治宣传、社会教化方面的责任意识,抓住行业发展趋势,加强节目形态创新与变革,提升电视新闻节目质量,从而发挥其应有的、独特的节目价值。

参考文献

①鲁帆:《三网融合产业链研究》[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

②徐威:《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与播出》[M].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05

③韩杨,《“三网融合”下的广播电视新闻内容生产研究》[J]《. 西部广播电视》,2014(22)

④郎立斐,《“三网融合”下的电视新闻节目发展问题浅论》[J].《东南传播》,2011(2)

⑤闫旭,《三网融合背景下的电视新闻相关探讨》[J]《. 中国传媒科技》,2013(2)

篇8

关键词:媒介融合;融合新闻;传播效应;策略

自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信息技术开始高速发展,在人们生活中的渗透力度也不断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新媒体已经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媒体形式,但是随着新媒体类型的不断增多,媒体的多样性不断提升,同时逐渐开始形成媒体融合的基本态势。在这样的背景下融合新闻逐渐开始出现,融合新闻与传统新闻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因此,必须要对新闻传播效应进行分析才能促进融合新闻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此种情况,在本文当中笔者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必要的分析与研究。

1媒介融合与融合新闻

1)媒介融合。现阶段关于媒介融合的基本概念还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现阶段大部分学者对于媒介融合的基本认识都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一般来说媒介融合体现在狭义与广义两个不同的方面:从狭义上来看所谓的媒介融合就是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媒介融合在一起,并形成一种全新的媒介。而广义的媒介融合则不仅需要将相关的媒介融合到一起,同时还需要实现不同媒介元素的整合以及不同媒介运行方法的整合。从媒介融合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不论是狭义的媒介融合还是广义的媒介融合都强调了必须要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融合发展,同时还需要实现彼此之间的相互渗透,同时这种融合与渗透往往也是体现在多个方面的,不仅体现在传播技术层面,同时还体现在媒介运行与管理等多个不同的方面。在媒介融合当中,由于融合了多种不同媒介的内容,因此,媒介融合会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征,即媒介都是以多媒体的方式表达出来,例如,新闻内容都是以文字、声音、视频等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融合媒介中的信息就是不同媒介之间的简单相加,同时还需要实现不同信息表达方式之间的优化整合,即利用最佳的表达方式将内容有效的表达出来。2)融合新闻。融合新闻是融合媒介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与融合媒介一样,现阶段关于融合新闻也并没有完全统一的定义,但是在形象中融合新闻是一种极为典型的新闻形式,往往也被人们称为多样化新闻。关于融合新闻的定义笔者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认为融合新闻应该是以一种新闻工作者通过融合媒介中的信息表达方式将融合新闻直接表达出来的一种新闻模式,在这种新闻模式中新闻内容的表达呈现出明显的多样化特征,即并不是采用单纯的文字、视频以及声音的方式进行表达,往往融合了多种不同的信息。融合新闻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新闻的新闻类型,因此也具有较为鲜明的个性特征,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多样性,即融合新闻的表现方式极为丰富,往往包含了多种不同类型的信息;(2)多渠道性,由于融合新闻融合了多种不同内容的信息,而不同信息在传播渠道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现阶段融合新闻的传播渠道相对较为丰富,例如,可以通过专业新闻网站、门口网站以及手机App进行传播;(3)针对性,融合新闻是新闻精细化发展的重要体现,一般情况下融合新闻都能够有效实现针对特定受众的快速传播。因此,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2融合新闻的传播效应分析

1)融合效应。新媒体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相对较短,也是最近几年才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媒体,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新媒体在我国的发展异常迅猛,已经成为现阶段人们最重要的信息来源。由于新媒体的发展历程相对较短,因此,现阶段的主流新闻媒体依然是以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为主要形式,同时也是融合新闻最重要的传播渠道。现阶段传统纸质媒体在进行融合新闻的传播过程中也逐渐实现了新媒体之间的融合发展。例如,现阶段许多传统媒体都开始建立自己的网站,实现线上与线下的双重传播,还有部分传统新闻媒体还加强了与新媒体之间合作,利用新媒体实现相关信息的传播。因此,虽然传统媒体现阶段占据了融合新闻传播的大部分,但是往往都是以融合媒介进行传播的,体现出较为明显的融合性。2)叠加效应。现阶段叠加效应是融合新闻传播的另一个基本特征之一,所谓叠加效应就是不同传播渠道最终会导致信息在传播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叠加性能,从而使得融合新闻在影响力以及传播范围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优势。例如,融合新闻不仅会通过电视新闻进行传播,同时还能够通过门户网站、手机移动终端进行传播,因此,不同受众基本都可以有效接受融合新闻的内容,这就很容易在社会当中形成叠加效应,从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3)窗口效应。融合新闻以融合媒介作为发展平台,通过电视、互联网等多种类型的媒介通道来捕获和传播新闻被称为窗口效应。窗口效应模式下,融合新闻可以利用多方渠道即时捕获热点新闻,扩大传播市场和增强传播影响,为融合新闻在新闻市场立足创造条件、彰显地位。如近一段时间热议的薛之谦人设崩塌事件,就是融合新闻以互联网为窗口传播消息,即时跟进相关问题产生的窗口效应。

3媒介融合背景下融合新闻传播策略研究

1)注重内容多样化。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之下,融合新闻想要实现有效传播,其首先需要注重保障内容的多样化。受到过去传播技术和传播媒介的限制,各路媒体能够获得的新闻资源十分有限,而在媒介融合的新时代下,其可以通过强大的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并运用各种各样的新闻媒介如网络新闻、手机新闻媒体等随时随地掌握第一手的新鲜新闻资讯,受此影响,融合新闻资源得到极大丰富。因此,媒体工作者需要及时利用先进的媒介技术快速搜集和分析处理各种融合新闻资源,从而有效增强新闻内容的多样化,避免融合新闻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换汤不换药”的问题。例如在传播广东阳江特大暴雨的新闻内容时,央视新闻在其传统媒介即电视、报纸、广播当中侧重对灾情的传播报道,而在其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账号当中则将传播内容聚焦在“灾难无情人有情”方面,重点对灾情发生中的好人好事进行报道,从而在进一步扩大新闻影响力的同时,有效保障了融合新闻的多样性,防止出现融合后的媒介传播完全相同的新闻内容的尴尬情况。2)进一步提升媒介融合力度,形成合力效应。针对于现阶段传统媒体在社会中依然具有大量受众的基本现象,当前阶段必须要进一步加大媒介融合力度,最终形成合力效应,提升融合新闻的传播力度,具体来说主要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将信息技术融合到传统媒体当中,即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有效融合,例如,可以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建立网络电视台,引导受众通过互联网进行电视新闻的收看;(2)加大新媒体的应用力度,毋庸置疑,新媒体必然是未来最终的媒介,当前阶段必须要进一步加大新媒体的使用力度才能促进融合媒体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从融合媒体的具体内容来看,多样性的内容也必须要以新媒体为基本传播渠道。3)实现与受众之间的双向沟通。在传统媒体时代,受众只能被动地接受媒体所传递的信息,在这种媒体形式当中,受众的意见无法得到体现。但是在融合媒介当中不同受众的声音都能充分的体现出来,并能引起较大的反响,因此,当前阶段必须要进一步加大与受众之间的双向沟通,尊重受众的意愿,并将这种意愿融合到融合新闻制作的全过程当中,满足受众对于信息的实际需求,促进融合新闻的进一步发展。

4结束语

在融合媒介的背景之下融合新闻的诞生是必然的,但是融合新闻在传播方面与传统新闻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只有进一步加强对融合新闻传播效应的分析才能有效促进其发展。基于此种情况,在本文当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旨在促进融合新闻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磊.媒介融合背景下灾难性新闻报道研究——以天津港“8•12”爆炸事故为例[J].新闻知识,2016(2):81-83,80.

[2]王燕.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方式的变化及应对[J].视听,2015(11):129-130.

[3]郜书锴.媒介融合视域下新闻学研究的8个新议题——基于国外新闻学研究者的文献综述[J].新闻记者,2012(7):20-24.

[4]李莹.微博对日本地震相关信息传播的正负效应——以新浪微博为研究对象[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10):163-164.

篇9

网络新闻传播是必修课程

网络已经迅速成长为一个重要的新闻获取渠道,哥伦比亚大学这一传统媒体学术大本营敞开胸怀拥抱网络媒体,这是一个重大变化,反映了目前正在不断增长的网络新闻及其教育的重要性得到了全美新闻传播教育界的肯定。此外,美国网络新闻奖(Online Journalism Awards)始于2000年,每年一次,迄今为止已举行六届。由美国网络新闻协会(Online News Association)联合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南加州大学安纳堡传播学院共同主办,旨在表彰在网络新闻报道做出突出贡献的网站。在此环境下,美国网络新闻传播已经成为所有新闻传播高校的必修课程。

尽管美国网络新闻传播的课程名称并不统一,但其教学内容却比较一致。主要包括:网络新闻传播定义、特征,从互联网收集信息进行报道的方式与特点,网络新闻写作,网络新闻编辑,网络中的新闻摄影学,相关伦理问题,在网络新闻报道中图像与动画的应用;网络新闻报道中音频与视频信息的应用与处理;新闻网站设计,网络新闻受众分析;网络新闻法规、案例分析等。

课程名称多样

美国网络新闻传播课程来源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美国高校新闻传播学中开设的Online Journalism。当时授课内容是新闻类与学术类数据库的检索,及计算机辅助报道。自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出现了网站设计、网页制作等内容。

但是,Online一词的本义是联机、在线。根据美国《桌面型计算机百科全书》(Computer desktop encyclopedia,2003版)的解释,虽然人们现在可以将与因特网(Internet,也译为互联网)相连接称为Online,但是Online也可以指一个设备(如打印机)与计算机相连。但是人们所称的“网络新闻传播”中的“网络”一词无疑是指因特网。可见,将“Online Journalism”与“网络新闻传播”或“网络新闻学”等同起来并不准确。

因此,出现了Web Journalism、Digital Journalism等新名称,但是并没有引起教育界与学术界的共鸣。因为,Digital(本意是“数字的”,此处也可以指“数字媒体”)一词的内涵与外延超出了因特网。而且随着数字电视的兴起,Digital Journalism是否也应该将数字电视纳入这一门课程的教学范畴?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笔者要特别强调,美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界与学界没人使用“InternetJou-rnalism”或“Internetcommunication”一词作为课程名称或学科名称。值得指出的是,“网络传播”也不能翻译为“Internet Communication”,在美国凡是冠以“Internet Communication”的书籍无一例外属于计算机类或通讯类图书,这是因为Communication是个多义词,除了有传播的意思外,还有通讯、交通等含义;此外,Internet也已经是一个被人用滥的词。

但是笔者发现,使用“Interactive Journalism”或“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作为课程名称的院校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趋势。的确,从技术上看,网络新闻传播的根本特征是数字化;从传播学角度看,网络新闻传播的根本特征是互动性(Interactive也翻译为交互性)。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一些大学新闻学院积极推进“媒体融合”专业,而不是推进名为“网络新闻传播”“新媒体”等专业。例如:从2005年开始,密苏里新闻学院增设了“媒体融合”的本科专业。在当今时代,由于各种新媒体不断涌现,新闻传播手段多样化,传统媒体之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界限正被不断突破,各种媒体由冲突、竞争走向融合,已经成为媒体格局变动的大趋势。因此,培养出来的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在采写编、录制制作新闻的时候,应具备突破媒体界限的思维与能力,能同时适应不同新旧媒体的需要。在研究生教育中,也对“媒体融合”给予高度的重视,开设了相应的方向和课程。

与业界联系密切,重视参与实践

美国新闻传播学院的师资来源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教授传播理论、研究方法等课程;另一类是专业实践教师,一般都具有丰富的新闻从业经验,或有突出业绩的新闻工作者。

美国新闻传播学院的兼职教师非常多,在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等知名高校,兼职教授数量超过全职教师。大量兼职教师来自业界,使得新闻传播学院与实务界关系十分密切。

美国新闻传播学院不教新闻理论,也不招收新闻理论方向的研究生,这与中国的新闻教育差别很大。在网络新闻传播的教学内容上,也体现了美国新闻学教育的实用主义传统,即重网页设计制作技术、网络新闻编辑实务,轻网络传播理论。

美国大多数新闻传播学院办有小型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站,一般由教授担任主编,并做指导,学生负责采访写作、网页设计等具体业务。此类由学院办的媒体,主要由学院投入资金和人力;但亦有一小部分广告收入,可以弥补部分开销。例如哥伦比亚新闻学院网站就完全由学生制作各类新闻作品;但是由学院出资聘用网站管理人员作为技术支持。

美国网络新闻传播教育也存在一些不足。最明显的在于普遍没有对网络媒体赢利模式、经营管理进行教学研究。这在一个媒介经济、网络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度里令人难以理解。这或许与美国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教师不少出身于记者编辑,对网络新闻实务有特殊偏爱有关。此外,美国的手机媒体不如日本发达与普及,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新媒体教学研究的完整性。(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背景资料

美国网络传播比较有影响的参考教材

Mike Ward,《Journalism Online》( Focal Press,2002);

James Glen Stovall,《Web Journalism:Practice and Promise of a New Medium》(2003);

James C. Foust,《Online Journalism: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Of News For The Web》(Holcomb Hathaway Publishing,2004);

Kevin Kawamoto,《Digital Journalism:Emerging Media and the Changing Horizons of Journalism》(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2004);

篇10

【关键词】民族新闻 记者 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能力,对事物发展变化的反应能力,对新闻线索的识别能力,以及对新闻事实的分析能力的综合表现,其核心就是政治敏感。民族新闻是我国新闻事业色鲜明的一个分支,在多民族共存的现实国情下,这种特殊性决定了民族新闻工作者必须具有特殊的新闻敏感。

一、民族新闻敏感的内涵

1、一般意义上的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所具备的一种发现新闻事实及其价值,判断最佳表现形式、报道时机和预测报道效果的能力,是衡量新闻工作者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①这是一般意义上对新闻敏感的界定,其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的政治意义以及预见可能产生的政治作用;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在全局中的地位、在事物发展阶段上影响大小;迅速推断某一新闻事实引起受众的反响程度;在貌似无关紧要的事实中发现具有重大价值的新闻。

2、民族新闻敏感

对“民族新闻敏感”的概念及表现,目前学界还没有明确的界定。笔者认为,在探讨民族新闻敏感之前,首先应明确民族新闻的涵义。“民族新闻是中国少数民族新闻的简称,是对新近发生的中国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事实的报道。”②民族新闻敏感首先应包含一般意义上的新闻敏感的所有内涵,其次应根据其工作内容和性质的特殊性进行具体探讨,这对民族新闻工作的理论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民族新闻敏感是民族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职业素质,体现为对涉及民族元素的新闻事件的发掘、价值判断和效果预测的综合能力,是对新闻性、民族性、政治性、影响性的敏锐认知和综合考量,直接影响新闻作品的质量。

二、民族新闻敏感的特殊性

民族新闻敏感的特殊性表现在诸多方面,本文尝试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受众和传播效果的特殊性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传播主体的特殊性: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

民族新闻敏感的产生主体也就是民族新闻的传播主体,即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根据《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生平检索》中的探讨,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是指“从事新闻工作的少数民族同胞。既包括在民族地区报社、电台、电视台、通讯社从事新闻采编、新闻学研究和管理的少数民族,也包括内地新闻单位的少数民族同胞,更包括主要以民族语文传播事实的新闻单位工作的少数民族同胞。同时,在以民族语文传播事实的新闻单位从事采编、校勘、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并做出一定成绩的汉族同胞,特别是那些‘民文’、汉语皆通的汉族同胞也应当归入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③

概括起来,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应包括两类:(1)从事新闻工作的少数民族同胞,(2)从事少数民族新闻工作的汉族同胞,共同特征是处于双重甚至多重文化圈,对文化差异和文化交融的认识更加深刻,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也受到多种文化的影响。此外,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多深入民族地区,进行调查和采访,亲身感受到少数民族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质,因此对少数民族地区同胞和各民族文化的感情深厚。这些决定了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面对新闻事件时更加敏感,能够迅速感知和判断新闻事件的民族性和文化意义。

2、传播内容的特殊性:民族新闻工作的敏感点

民族新闻敏感具体表现在民族新闻工作中,主要以民族新闻作品的形式呈现,而民族新闻报道内容的敏感点也成为其特殊性构成之一。“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是民族新闻的三个敏感点,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形式去反映敏感问题,久而久之,敏感问题可能会越积越深。”笔者认为,随着社会生活和媒介自身的发展,民族新闻工作的敏感点发生了变化,不再局限于语言文字、风俗习惯、三个方面,重大突发事件成为第四个重要的敏感点,民族新闻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第一,语言文字。每一个民族对本民族语言文字都有着深厚的感情,都非常关注外民族对自己民族语言文字的态度。如果语言文字问题处理不当,就容易形成民族纠纷,进而影响民族关系的正常发展。新闻传播是以语言文字为基础的,在民族新闻工作中,语言文字因其敏感性和特殊性尤其需要重视。

第二,风俗习惯。民族风俗习惯是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经济生活、历史传统、文学艺术、心理素质、等物质生活、文化生活和思想观念的反映,是一个民族的民族性的突出表现,民族新闻工作不是猎奇的展览,而应是对民族风俗的合理展现。

第三,。融入到民俗风情、文化艺术、生活习惯、道德规范等之中,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 “的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和长期性,使其成为一个复杂的敏感问题。除了表现在历史上与社会各个方面发生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外,还体现在宗教本身就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④民族新闻在处理涉及的报道时,就更需要提高政治觉悟,慎重对待这一敏感问题。

第四,重大突发事件。近年来,自然灾害、公共性事件、等重大突发事件频发,尤其在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使民族新闻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如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都涉及到藏族同胞,这些重大突发性事件不仅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关注,还吸引了全世界媒体的目光。

以上四个敏感点是民族新闻不能忽视和回避的内容,也成为考验民族新闻工作者专业精神和政治素养的关键点,能否正确把握敏感点的报道力度更是民族新闻敏感的衡量指标之一。

3、受众对象的特殊性:少数民族的心理特点

民族新闻敏感的特殊性还体现在其受众对象的特殊性方面。迅速推断某一新闻事实引起受众的反响程度是新闻敏感的表现之一,在民族新闻工作中就体现在对少数民族受众心理特点的重视和研究上。民族新闻的受众构成中,有一大部分是少数民族同胞,而少数民族因历史文化、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不同因素的影响,民族心理特征也各有不同,这也是众多文化人类学和民俗学家研究的内容。

民族心理特征不同,对某些事物的看法和态度就不同,各种民族禁忌就是典型的表现。这不仅会导致民族阅读习惯、收视习惯、收听习惯等信息接收行为的不同,更重要的会形成不同的理解和反馈。民族新闻工作者在选择新闻事实,报道新闻事实的过程中就必须尊重相应的民族心理特点,研究不同民族历史文化的特征,才能使新闻采写制作具有可操作性,才能获得受众的认可和接受。

4、传播效果的特殊性:民族新闻工作的重要意义

民族新闻工作是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担着民族政策的宣传和普及的责任,还是展现各民族文化的窗口和平台。在一个多民族共存的民主国家,民族新闻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是对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政策的实践,影响着各民族的沟通和交流,甚至是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工作的组成部分,民族新闻工作的重要意义就在于此。

与之对应,民族新闻工作具有一般意义上新闻工作不具有的特殊传播效果,因此民族新闻敏感也就需要更多的重视和研究。每一条新闻线索的发现,每一个新闻事件的采访,每一个新闻作品的写作和,都需要建立在民族新闻敏感的基础之上,对其重大的政治意义和文化意义进行评估。新闻敏感不仅体现在新闻业务开展之前的价值判断中,也体现在新闻业务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和结束后的效果评估中。进行实时的监测和反馈,保证民族新闻的正确价值导向,也是民族新闻敏感的价值所在。

三、培养民族新闻敏感的途径

新华社前社长穆青同志对新闻敏感的论述中提到:“记者的新闻敏感,归根结底……在于思想解放,多学习,更多地关心社会、关心人民,才能发掘更多的新闻题材。当然这不是一两天就能做到的,要不断地努力。”具体到民族新闻敏感,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途径进行培养。

1、加强民族理论学习,提高责任意识

政治敏感是新闻敏感的核心,那么对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深入理解即是民族新闻敏感的核心。民族新闻工作者必须通过加强民族理论的学习,了解更多更具体的民族知识,掌握更多更翔实的民族事实材料,才能深入认识民族新闻工作的重大意义,这也是其提高责任意识、慎重对待每一个新闻事实的基础。因此,加强民族理论的学习,提高责任意识是民族新闻工作者培养民族新闻敏感的重要途径之一。

2、研究科学思维方法,破除僵化思维

思维方法是工作高效有序开展的前提,也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基础。培养民族新闻敏感需要研究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比较不同思维模式的特征和优劣,增强理性判断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民族新闻工作者注意有意识地学习和应用思维方法,破除僵化思维,是培养民族新闻敏感,创作更多优秀作品。

3、深入民族地区实践,拓宽灵感来源

鲜活生动的新闻素材来源于生活实践,来源于新闻记者对事实材料的熟练掌握。民族地区地域广大、民族文化各异,这为民族新闻工作者拓展灵感来源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诸多著名的民族新闻工作者如萧乾、萨空了、马占高、额尔德尼、张小平、丁宝臣、刘孟扬、冯特民、博彦满都等等,无不是常年深入民族地区、与少数民族同胞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民族新闻敏感的培养需要民族新闻工作者克服工作上的重重困难,深入到民族地区开展调查实践,亲身感受少数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民族文化,采集更多鲜活的新闻素材,这是创作优秀民族新闻作品的必备条件。

结语

美国新闻学者卡斯柏・约斯特在《新闻学原理》中说:“一个不善于辨别色彩的人,不能成为一个画家。一个不懂得和谐的人,不能成为一个音乐家。一个没有‘新闻感’的人,不能成为一个新闻记者。⑤”新闻敏感是新闻记者必备的业务素质,对“民族新闻敏感”的准确把握,则是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的特殊素质之一。这不仅要求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丰富的民族知识、娴熟的专业素质,还需要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宏观的民族意识和开放的时代观念,唯有如此才能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新闻报道,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实现民族新闻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①陈峰,《浅谈记者的新闻敏感与热点报道的关系》,《新闻传播》,2009(9)

②白润生:《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下)》,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3)

③白润生:《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生平检索》,贵州民族出版社,2007

④谢会时,《对做好宗教问题新闻报道的几点思考》,

⑤冀春艳、屠善智,《五条路径培养新闻敏感》,《新闻传播》,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