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知识点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30 17:45: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生物知识点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概念图;高中;生物教学;应用
概念图最早是由美国学者JosephD.Novak教授所提出的,简单来说它属于知识表达的一种方式。概念图的应用能够很好地将知识与知识间的逻辑关系通过概念连线或词语联结的方式清晰地展现给人们,如此一来不但能够使得受教者在繁杂的学习中准确地掌握知识点,而且该教学方法的应用也能有效地培养受教者的分析能力。高中生物作为一本科学性与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其知识点不但专业性以及难度较高,同时部分知识点较为相近,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而概念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一、概念图的应用必须做好三要素的链接
要想充分发挥出概念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巨大作用,做好核心概念、支概念以及连接词这三要素的链接至关重要。这主要是学生在高中生物知识学习中,时常会因某些相近的知识点而产生对概念理解错误或不能很好以某概念为中心辐射出相关知识点的情况,从而致使他们无法准确地掌握生物知识点。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用概念图时必须将核心概念、支概念以及连接词这三要素做好,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清晰的概念图中准确地掌握相关知识点。例如,在《基因是有遗传效益的DN段》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要想用好概念图进行教学,那首先需要确定染色体作为核心概念,随后在这一核心概念下划分出诸如基因、染色体、DNA以及脱氧核苷酸这四个支概念,然后在用适合的连接词将这四个支概念链接起来,最后教师再以染色体这一核心概念将同源染色体、显隐性基因、染色质以及脱氧核苷酸的构成等概念辐射出来,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该知识点教学中通过概念图便能一目了然地准确掌握。
二、概念图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设计中
教学设计作为指导教师实施教学行为的纲领,其设计的合理与否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度,因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广大教师必须做好教学设计。对此,笔者认为将概念图应用于教学设计中能够较为有效地促使其设计更为合理。首先,概念图的应用能够使得高中生物教师能够以清晰的概念图作为指导教学思路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其次得益于概念图良好的逻辑关系,使得教师能够将教学方向、重点等内容有效地设计进去。最后,概念图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可以让教师将教学内容与章节前后的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学生能够在联系上下知识点的情况下更好地掌握这一生物知识点。通过这样的细胞结构设计,不但能够使得教师的教学更具有条理性,同时也能够让学生非常直观地掌握细胞结构的知识点,利于他们学习这些知识以及形成牢靠的知识记忆。
三、概念图应用于高中生物知识复习中
概念图除了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外,还可以将其应用于生物知识的复习中。得益于概念图在知识结构上所具有独特承上启下的作用,将其应用于高中生物知识复习中时不但能够让学生很好地将所学的生物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复习,同时概念图应用于复习中能够为他们的复习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从而使得学生的高中生物知识复习更有效率。因而,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在高中生物复习课中广泛地应用概念图。对此,教师首先需要根据具体的复习课内容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概念图。其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联系上下知识点教师应当在概念图制作过程中加入与该知识点有关联的上下知识点。例如在基因知识的复习课中,教师应以基因作为核心概念,随后以基因结构、基因工程、基因复制与表达作为支概念,然后分别将各支概念的知识点填充进概念图,如此一来能够使得学生的基因知识复习在清晰的主线作为引导,将原来零散杂乱的基因知识通过组织及联系、整合成生命本质遗传专题复习内容,使得学生的复习更具有效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更强调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性,提高教学的质量已经成为了广大高中生物教师急需解决的重任。随着概念图在教育行业应用的范围不断扩大,将其应用到高中生物教学是一种必然的趋势。通过上文所述,我们不难发现概念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不但能够有助于教师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也能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识。因此概念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值得广大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应用。
作者:秦宇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1]许海云.例谈概念图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生物学教学,2010(7).
篇2
【关键词】高中生物;思维导图;应用对比;教学实验
前言
思维导图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主要利用的是人脑的思维特点和记忆特点。在生物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直观的了解生物知识体系,将生物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理清楚,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的内涵和外延。人的右脑主管空间方位,想象力和颜色等,也就是说右脑主要起着形象思维功能。人的左脑主管顺序,数学,逻辑和文字等。在课堂上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将学生的左右脑都调动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形成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有助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1.思维导图应用于生物学科发展进程的教学中
生物学科发展进程是高中生物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教师要重视。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让学生理清文字叙述内容,掌握生物发展进程的脉络。例如:高中生物有一节内容是“光合作用”,其中涉及很多实验和科学家。如果只是让学生看课本或按照课本的表述讲解,学生只能掌握零散的知识点。各个知识点的层次和逻辑性不强,学生也只能是机械的记忆。随着学生知识储备的增多,很容易造成遗忘或混淆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思维导图教学就会发挥重要作用。如果教师应用思维导入,加上对学生合理的引导和启发,就会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课堂。通过思维导图,可以整理不同科学家的代表实验,学生掌握的知识更牢固。具体可以按照下图所示的思维导图整理。这样的教学模式,课堂效率和课堂质量会大大提升。
2思维导图应用于解决生物问题
学生在高中生物学习过程中,要取得进步,对生物问题的解决是必不可少的。学生解决生物问题的基础是要掌握充分的基础知识,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如果学生只是凭借已有零散知识点,很难抓住问题的关键,理清思路并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利用思维道理解题。由于思维导图主要利用的是重要的关键词。学生可以通过关键点顺利解决生物问题。另外,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简单框架,可以在里面添加细小的知识点。学生脑海中有了知识储备的体系后,可以筛选有用的信息解决问题。例如:高中生物有一节内容关于“植物生长素”的,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植物具有向光性的原因。如果教师只是向学生提出这一问题,学生会感到很茫然。如果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如下图)剖析这一问题,可以对这一复杂的问题进行分解,使其形成多个简单问题,并利用思维导图表示多个简单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就会非常清晰,会节省很多学生苦思冥想的时间,课堂效率也会更高。
3.在高中生物概念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
学生学习高中生物的基础就是掌握概念。高中生物学科中的概念较多。学生只有掌握了概念,才能更深入的学习和探究。因此生物框架的核心就是生物概念。通过生物概念,可以将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特征反映出来。因此教师可以在概念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例如:高中生物有一节内容是关于“减数分裂”的。学生在入门时,首先需要掌握“减数分裂”的概念。如果教师只是根据概念的字面表述给学生讲解,学生可能感X很抽象,无法理解,从而影响更深入知识点的学习。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可以将这一概念作为本节教学内容的核心,通过思维导图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整合,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可以使学生从多个维度掌握知识,可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结
高中生物属于重要的自然学科。学生学习这门学科需要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现象力。很多零碎的知识点,都需要学生牢固掌握,并达到记忆的目的。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经常会对杂乱的内容感到力不从心。一旦某一个问题没有理解,那么后面的学习可能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思维导图教学就可以发挥作用,将纸质化繁为简,并梳理出清晰的脉络,这样教学效果更加显著。文章主要从“思维导图应用于生物学科发展进程的教学中,思维导图应用于解决生物问题和在高中生物概念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等方面高中生物思维导图应用对比教学实验。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高中生物思维导图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陈小梅.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复习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0.S1:133-135
[2]任梦然,夏晓烨.例析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3.10:80-81
篇3
【关键词】高中生物;模型建构教学;初探
在教学高中生物中,学生往往觉得高中学习的生物学知识与初中学习的生物学知识有质的不同,学生初中学习的生物学知识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很直观的知识,而高中学习的生物学知识则有太多比较专业的概念,学生在学习时,光记背概念就容易记错,而且常常记混,应用的时候更是张冠李戴。过于抽象的概念给学生学习时造成障碍,如果学生始终觉得生物学习太困难,就会容易对这门科学产生消极抵抗的情绪。学生不能学好生物,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学生没有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学生在高中生物学习时还在用感性的方式去理解知识、用记背大量零碎概念的方法去掌握知识。而高中生物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远远比初中学习的概念知识要多,同时这些知识概念性更强。如果学生不能用一套更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习高中生物,将会学习得非常吃力。
模型建构的方法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所谓的模型建构是指找出一个知识的关键知识点,然后根据它的知识点进行构建一个系统,然后研究系统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这个模型建构的过程学生可能一开始不能马上划分准确,但是当学生可以对系统分类进行最优化、每个系统的关系可以最简练概括、只要看到这个系统就可以直观的了解这套知识的全貌时,这就等于学生建立了一个知识的模型。当学生能准确建立一套知识的模型时,学生就等于不知不觉的吃透这套模型里涉及的所有知识,此时学生就已经把课本上相关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理解。
一、模型建构能直观的描述一个知识的系统
一个模型的建构有很多种方式,但是以高中生物要涉及的模型建构来说,它有点像一个树型的流程图,学生找出一个知识的关键词,然后对它分类描述,学生通过不断的分类,直到这个分类既能最简练也能最完整时,它就是这套知识的全部系统。而学生只要看到这套系统,就能知道这套知识的全貌。
比如在教学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一关于细胞的知识时,如果零散的记背细胞相关的知识,会感觉到概念太多、知识零碎、分类困难,难以记背,于是学生在学习时,以细胞这个核心,开始对每个学习的时逢开始画树型分类图,等到每一个概念都有最准确的分类,而且不重复分类时,即已建立好模型建构图。学生再观看自己建立的模型建构图,就能俯览所有关于细胞的知识,由于学生心中已经建立了细胞系统的知识概念,那么无论提出细胞知识中的哪一个概念,学生都能详细的做出自己的解释。
二、模型建构能准确描绘这套系统的实质
高中学生在学习生物的时候,常常在困惑一个问题:我们到底在学什么?虽然学生从概念的理解上能知识生物学知识,就是对一个生命体进行研究,研究它生存的条件、生活的状态、繁殖的方法、繁殖的规律、死亡的时间、死亡的条件、生命的转化等等过程,可是高中生物学习的知识与初中生物学习的知识有太大的不同。学生在初中学习时,看到的生物、植物都是活生生的,学生能直观的了解他们的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而在高中时,无论谈到细胞还是DNA,学生都看不到,只能跟着概念去学习,学生甚至难以理解我们正在学习生物吗?它们真的是活生生的生命体存在吗?而模型建构能够揭示高中生物学的本质。
依然以以上教学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一关于细胞的知识为例,学生在建构知识模型时,就会发现原来细胞与普遍的生物一样,它也是有生存的条件、有生存的方式,同样它也有繁殖的方式,也有死亡的方式,纵观一个细胞的生存,它不是孤立的一个概念,它就是一个生物,只是像小动物这类的生殖方式我们能看到,而细胞这个生物太小了,我们看不到。于是,我们就能通过以往学习的知识找出生物的共性对细胞进行了解,当能最本质的了解细胞的生存和死亡时,学生就会发现高中生物的学习并不困难,它不过就是换了一个学习的领域,换了很多新名词。
三、模型建构能指向知识和知识的联系
在学习高中生物学知识时,如果学生以直观的、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生物,学生就会被知识与知识之间大量的关系弄糊涂,由于要记背的概念太多、要理清的关系太多,学生很容易就会混淆概念。比如细胞、分子、原子的概念是什么,它们分别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而建模的方式在划分模型建构时,能准确的指向每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它能用转化的方式描述两者之间的关系,当学生描绘出整个模型建构的指向图时,学生就能清晰明了的理清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
比如以以上细胞的模型建构图来说,它就能准确的指定癌症转化的条件,学生通过纵观整个模型建构图能得出得癌症的必要条件,同时也可以得出对得癌症的几个必要条件进行控制就能控制癌症的发生。
高中教学的生物学知识其实并不像学生想像的那么困难,学生之所以感觉很困难,是因为被一堆堆抽象的名词、被一堆堆字母描述给吓倒,模型构建的方式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它需要学生总结、分类、归纳、联想等,学生完成一幅生物模型构建就等于用科学的方式把这项知识思索了一遍。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这套科学的思维方法,它能让高中生物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高中的学生学到新的生物知识就习惯性的去画模型构建,并能准确的描述这套知识时,那么对学生来说,他就能用一套科学的思维方法轻松的掌握这种知识的本质。
【参考文献】
[1]陈卫东.模型建构在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1(04)
[2]江宜博.例析模型建构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05)
[3]刘新刚.高中生物新教材中模型建构研究[J].魅力中国.2010(13)
[4]倪以章.渗透建模思维教学,培养学生建模能力[J].生物学教学.2009(11)
篇4
关键词:过渡 生物教学 补充和递进 反思
初中生物与高中生物看似两个界限分明的知识领域和知识层次,实质上却有着密切的联系。初中生物知识是高中知识的铺垫与前沿,扎实的初中生物知识为高中的学习和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进入高中阶段后,大部分学生表示无法在短时间内调动自身已学的初中生物知识的基础,无法适应和接受高中新的高层次的知识点,这种现象致使学生原本薄弱的初中生物知识在新的复杂的高中知识面前显得更加不堪一击。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不可避免会涉及到初中生物的知识点,不少学生因初中生物基础知识的欠缺或习题熟练度的缺乏使得学生在高中生物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感觉力不从心,这种现象也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导致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教学中无法找到开启学生记忆窗口的切入点,无法使学生基于已有的生物知识开展更深层次的高中生物的学习,因此产生了学生厌学的现象和教师厌教的怨言。
解决这一问题不仅需要老师对症下药,而且需要学生也寻找到解决此类问题的突破口。做好初中生物知识和高中生物知识的衔接就显得相当重要。教师既需要在初中生物的讲解中为高中生物知识更好的理解做铺垫,也要在高中生物知识中贯穿更多的初中生物知识,使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不间断的学习系统。
一、初中生物教学向高中生物教学过渡的优化性初探
初中向高中生物教学过渡给了学生一个学习知识理解知识的缓冲期,针对知识点,初中课本先初步进行涉及和提及,让学生在头脑里形成一个大概的知识概念,等到高中再接触到这些知识的时候就不会觉得陌生和突兀,同时也能自然而然的把其与初中已学的知识点联系起来。
初中生物一般着重于生物现象,而高中阶段则会对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做深入浅出的分析。从现象到揭示这种现象的原因就需要这样的一个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从表象到本质的过渡。例如在高中生物中学习达尔文的进化学说时,如果只单纯的向学生解释进化的内容和实质,学生可能短暂性的了解和记忆,但是如果我们把初中课本中提到的克尔格伦岛上的植物为什么都那么矮小,学生就会自然而然的想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条生物进化论中亘古不变的真理,这个真理同时也能在其他的很多初中生物所学知识点中举出实例来证明它的科学性,比如说为什么长颈鹿的脖子那么长,为什么不同的动物有自己适合的栖息环境。然而,这样的一个教学过程其实就是很好的把初中生物知识向高中生物知识过渡的运用。
高中生物教学与这样的一个过渡过程存在着相得益彰的关系,这样一个过程对高中生物教学的优化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①导入高中生物知识的新课程,用先复习初中旧知识的方法更加的有效。传授新知识如果直接进入知识点,不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不从以往的所学知识中找到切入点,这样的教学方法的效果是不明显的。而通过复习或者向学生提问初中知识的方法则能起到很好的切入作用。②生物教学上要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如果只照本宣科的介绍知识点,不进行直观演示,学生对知识点的吸收和消化能力得不到体现,教师应该通过直观演示和实验的方法,让知识点更加的具体化、生动化,教师如果在授课的过程中只是枯燥无味的讲解,不仅学生的抵触心理会很强烈,老师也会失去教学的兴趣和激情。而通过有实物的直观演示和实验,则会让课堂气氛相当活跃,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例如在洋葱表皮实验中首先教师会让学生了解到显微镜的具体结构和操作方式,然后再介绍实验的基本过程和实验的目的,老师先做好实验的示范,侧重学生自己动手,在动手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二、教师需在过渡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一)制定合理的过渡教学方案
新课程改革下的生物教学不仅仅对初中生物教师的教学要求更加严格了,同时对高中生物老师的教学更加苛刻了。初中生物老师需要明确哪些知识点在初中阶段必须解决,哪些知识点需要反复强调以便于高中学习这一知识点时更加的深刻,高中教师同样也需要做到深入研读生物新课程标准,在了解高中教材的基础上还要对初中教材有一定的钻研,比较初高中生物知识的联系和区别,从而更好的进行针对性教学,要了解到初高中教材在哪些方面存在知识点的脱节,在初中知识向高中知识的过渡中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初中生物教材一般情况下都通俗易懂,知识点涉及的点和面都不如高中生物广泛,也只要求学生做到基本理解,高中生物则是义务教育的基础上知识更加的理论化更加的思维缜密。初高中生物教师需要做到的就是因材施教,制定好合理的教学方案有针对性的对生物教学的素质教育阶段和更高层次的基础教育阶段进行不同的教学。
(二)引导学生适应教学过渡
初中生物对新知识点的引入往往会更多的举出生活中接触的实例,对于高中人教版较难掌握的知识点,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应该算的上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在初高中阶段都有出现,不同的是在初中阶段学生只要做到了解这个试验以及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这个原理,但是高中对这个试验的要求则更高层次,需要学生阐明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从这个典型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初高中所学的很多知识有很大的关联性和递进性,学好初中生物知识是打好基础,学好高中生物是对生物知识更高层次的理解和吸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实验法、观察法等让学生全方位的理解,还可以采取回忆初中知识引出高中知识的方法,增加学生的记忆。这些不仅需要试验感知和观察,还需要学生把抽象思维运用到这一知识内容上来。面对这样的一个过渡转变,学生学习上的不适应肯定还是存在的,这样就需要教师在当中发挥一个积极指导和合理教学的作用,教师既需要关注学生在生物学习心理上的变化也要根据这种变化找到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让学生更好的适应这样的一个过渡过程,从而在学习上达到双赢的局面。考试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一个方面,考试要根据新课程下生物改革的具体要求出题,制定合理的考试方案,不仅以卷面考试的形式,更好要把动手实验操作能力纳入学生的考试范围,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全方位发展,考试内容要立意新颖,杜绝为了考试而考试的行为,考试内容也要全方位,涉及到生物所学知识的核心和细节,检验学生对这个过渡过程的适应能力究竟如何。例如:考试可以按照卷面考试成绩和动手实验成绩各占一定百分比的方法进行,找出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不一味的过分强调考试成绩,更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初中生物是高中生物补充和递进的基础
从初中向高中过渡,本身就是学习能力、思想方法和思维能力的补充和递进的过程,生物的教学亦是如此。生物教学既具有所有学科教学的这点共性,同时也具有知识点这不同教育阶段的特点。高初中联系密切的知识点:叶的结构;根尖的结构;茎的结构;花的结构和果实的形成;神经元的结构;食物的消化、吸收及人体营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传、生态系统等。以上知识点都需要在初中初步接触高中逐步巩固,中学生对生物的学习需要掌握十大主题,首先生物多样性、生殖和发育等主题在初中阶段就会要求学生掌握和理解,在高中知识板块中也不会着重讲述和涉及,而像细胞、物质与能量、遗传与进化、生物与环境则需要初高中都全面了解和运用,贯穿生物教育的初级和高级过程。生物学的十大主题在学生学习生物的阶段,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初中生物教学是高中生物教学补充和递进的基础这样的一个局面。每个主题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重要性,相互衔接、互相补充、共同发展。对于高中人教版较难掌握的知识点,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应该算的上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在初高中阶段都有出现,不同的是在初中阶段学生只要做到了解这个试验以及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这个原理,但是高中对这个试验的要求则更高层次,需要学生阐明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从这个典型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初高中所学的很多知识有很大的关联性和递进性,学好初中生物知识是打好基础,学好高中生物是对生物知识更高层次的理解和吸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实验法、观察法等让学生全方位的理解,还可以采取回忆初中知识引出高中知识的方法,增加学生的记忆。
四、生物教学过渡对其他学科的示范作用
生物教学过渡在现实的教育中运用的相当成功,在这个过渡过程的运用中同样也存在过抛开初中教材教高中、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补充和递进的关系、忽视对原有初中有偏差的知识的纠正。教师会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并加以改正,这样就给其他学科的过渡起到了一个积极的示范作用,具体的策略方法就是重点抓好知识的衔接、注重知识的补充和递进、做到教学有方指导有法。生物教学的过渡在学科的过渡中具有很典型的意义,生物是一门亦文亦理的学科,既注重学生的理解能力又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初中阶段生物学习和高中阶段的生物学习又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生物教学的过渡过程,总结出其中切实可行的方法,用于更好的指导其他学科的过渡。
五、结语
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更加注重教学的实践性和衔接性,需要老师更新教育思想、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科学求实的态度、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和强烈的创新意识。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切实抓好生物概念、生物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具体教学中,讲清生物概念的定义、含义及特性等,有时要通过举例、作图等手段让学生加深对抽象生物要领的理解。对生物规律的讲解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结论,同时也要指出这些结论的内在规律和别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做到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做到这些才能避免在生物教学的过渡过程中出现更多的矛盾。学习是一个老师授之以渔的过程,关键还是在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自主性,只有双方面都作出努力,才能克服初中生物教学向高中生物教学过渡的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学习是一个老师授之以渔的过程,关键还是在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自主性,只有双方面都作出努力,才能克服初中生物教学向高中生物教学过渡的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恩山,方红峰,郑春和.生物教学研究与案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2].刘恩山.高校生物教学改革与教师观念的转变.[J].生物学通报.2006年第4期.
[3].王小波.高中生物教学实施科学教育的策略.[J].新课程(教师版).2007年第10期.
[4].李锦.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面临的困难及对策.[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5].侯喜瑰.浅议生物教学中新课的导入.[J].保定师专学报.2001年第10期.
[6].赵贵玲.生物教学中兴趣的诱发和培养.[J].青海教育.2000年第8期.
篇5
【关键词】教学方式;思维导图;高中生物
高中生物作为一门中学学习的基础学科,对学生了解及认识自然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要求学生们理解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内涵,但由于传统教学方式的限制,不重视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很清楚明白的将生物概念教给学生,将生物的知识点展示给学生,但往往忽略了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导致学生对生物学习出现断层,无法对生物有全面认识和了解。因此,培养学生对高中生物知识进行整合联系的能力,是学生学习高中生物的首要任务,是学好高中生物的前提,针对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生物概念的建构,我有以下几点粗浅的看法和认识。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是由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东尼・博赞提出的,它主要是利用图形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多维的层级图表现各级概念。思维导图的作用是组织和表现知识,从一个中心点向四周发散,形成一个个的分支,每个分支的又可以作为中心点,继续发散分支,以至于形成一个全面的信息网络,进而较为全面清晰的表现知识之间的联系,构建成一个大的体系。思维导图充分利用思维,记忆的规律,以图像的方式连接概念,有助于学生平衡逻辑、科学及想象之间的联系,激发大脑的潜能,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散思维,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二、思维导图的应用
每个理论知识点的出现,都不是独立事件,不是某个科学家独立创造出来的,知识点的形成必定和其他知识点有一定联系,生物的历史发展是具有一定脉络的,不是信息简单拼凑而成的,因此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体系至关重要,思维导图可以作为教师和学生进行知识表达的工具,将知识点客观全面的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来,有利于学生对生物概念的深刻理解。
(一)思维导图绘制方法
教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第一步,在上课前教师要阅读了解文章主旨以及段落主体,确定学习的中心知识点;第二步,根据确定的知识点,联系课本,找到与中心知识点相关的结构点,一级一级的往下分析,从而制定出将要学习的整个知识体系;最后,根据确定的各级知识点,通过线条箭头等方法,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来。这样一节课的思维导图就完成了,在学期末,将每节课的思维导图根据知识关系连在一起,方便学生确立该学期生物概念之间的联系。
(二)培养学生绘制兴趣
思维导图能够辅助学生更加充分的了解知识概念,详尽的展现出生物概念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生物概念的构建。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在教会学生绘制方法后,倡导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创新思维,绘制出充满个性的思维导图,也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绘制出满意的思维导图,并且对其中优秀的导图,进行展示,激发学生绘制欲望,使得学生在充分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逻辑思维及创新思维,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意识。
(三)学生之间彼此学习
学生与学生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是可以彼此学习的,每个人及各个小组的思维导图绘制必定会有一些疏忽的地方,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并且鼓励其他人进行评价和补充,通过学生彼此的交流讨论,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四)课后反馈以及评价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学习工具,可以帮助老师看到学生思维方面及知识方面的不足,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思维导图进行交流,促进了彼此的了解,便于师生沟通。在观察学生绘制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不了解的知识点,不懂的概念,适时的帮助学生,重点讲解学生的薄弱环节,从而促进学生的生物概念构建。老师通过思维导图可以清楚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完善自我。
(五)课后复习以及回顾
思维导图回顾课堂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课后复习方法,这样能够充分帮助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明白复杂的生物概念,也能够把思维形象化,有效的理清逻辑思维。根据思维导图绘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有的放矢的进行学习,不断完善,及时参与学习,构建相应的概念,从而能够高效的完成课后复习及回顾,加深对生物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快速了解学科知识,一方面也让学生掌握了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拥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学习方法。在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不仅仅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及概念的构建。
【参考文献】
篇6
一、概念图在高中生物备课中的使用
备课是生物教学的前提,有效的生物教学离不开教师的备课.由于生物学科的知识点具备联系性,各个知识点之间往往是环环相扣的.通过概念图的使用,教师可以归纳整理出教学思路,将生物知识结构展示给学生们.同时,利用概念图还可以实现对新旧知识的联系教学,帮助学生做到融会贯通.在生物备课中,教师可以利用概念图活化课堂教学,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灵活性.
例如,在进行高中生物“细胞结构”章节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概念图来明确教学目标,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展示给学生们.细胞结构大致可以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部分组成,对于各个不同部分,有着不同的教学要求.教师可以通过概念图将各个细胞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和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们.对此,教师为学生们制作了如下的概念图.
[JZ][HT6]细胞膜制备方法主要成分功能
细胞质细胞质基质成分功能
细胞器(功能)
双层膜:线粒体叶绿体单层膜: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无膜:核糖体中心体
细胞核核膜:双层膜有核孔核仁:功能染色体:与染色体的关系
通过对该概念图的使用,教师首先将细胞结构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展示给学生们,即是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这是学生们需要掌握的三个主要内容.在细胞膜教学中,需要学生掌握其制备方法、主要成分和功能.对于细胞质和细胞核部分,同样利用概念图将其主要教学要求罗列出来.同时,对于细胞质和细胞核进行进一步细分,按照不同类型阐述教学要求.在此概念图中,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对各个知识点之间的教学要求也是十分清楚.如此一来,教师的备课就显得简洁高效,有利于生物课堂备课效率的提高.同时,在概念图的备课应用中,教师不仅仅需要将知识点展示给学生们,更要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将各个知识点的要求掌握程度也介绍给学生们,提高学生预习的针对性.
二、概念图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使用
生物知识之间存在较大的关联性,各个知识点之间是相互贯穿和渗透的,生物课堂需要学生对生物知识做到全面的认识.通过生物概念图在课堂中的使用,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定位生物知识的细节内容,有利于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在生物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概念图将生物知识的层次和意义展示给学生们,从而不断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进行高中生物“DNA分子结构”章节的教学时,教师围绕DNA结构的组成,为学生们制定了如下逐层递进的概念图:元素组成:C、H、O、N、P基本单位:脱氧核甘酸单链结构:脱氧核苷酸单链结构双链结构:脱氧核苷酸双链,即是DNA的平面结构DNA双螺旋结构.在进行DNA分子结构的教学中,教师不妨按照以上的主线,进行该章节的教学.首先是介绍其基本组成元素,即是碳氢氧氮磷.然后是其基本单位,在介绍其基本单元时,教师再进一步介绍其分类,即是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胸腺嘧啶.对此,教师可以进一步绘制针对脱氧核苷酸绘制列表式概念图,帮助学生认识其分类.然后依次是单链结构及其双链结构的教学,教师在进行双链结构教学时,按照双链结构、盘旋方式、碱基配对、单链排列的顺序展开平行教学.此时,教师必须详细向学生们介绍DNA的双链结构,反向平行、脱氧核糖与磷酸碱基的交错排列、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等等,这些详细深入的生物知识点必须在此时进行渗透教学.最后,为了帮助学生从主观上认识DNA的双螺旋结构,教师可以将其螺旋双链模型展示给学生们,帮助学生得到感性上的认识.在高中生物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大小概念图的交错组合,将这些知识点融入各个概念图体系中,从而绘制出层次清晰、内容全面的概念图.
三、概念图在生物复习教学中的使用
在传统的概念图教学中,往往是教师为学生们绘制好概念图,学生们只需要记忆就好.但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为了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将概念图绘制的工作也交给了学生们.尤其是在高中生物的复习课堂上,学生们在概念图的自主绘制过程中,实现了对生物知识的整理和归纳.对此,教师必须明确对学生的概念图绘制要求,包含尽可能多的知识点、清晰明了的概念图结构以及准确合理的绘图思路.
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图文声并茂的课件展示生命体的美感.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认识理解生命活动规律时感悟生命所存在的深刻的内在美.例如DNA双螺旋结构所蕴含的对称美,DNA采用边解旋边复制的复制方式并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最大程度降低差错率的严谨的科学美.
篇7
关键词: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应用
初中阶段学生会接触到生物知识,基于此,高中阶段的生物课程过渡较为平缓。高中生物教学应当依据新的大纲要求,调整教学方法和途径,积极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入手研究合适的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高中生物教学质量。因此,广大生物教师应积极研究启发式教学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一、提高学生兴趣,引导独立思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过去的高中生物课堂中,教师更多地注重书本知识的直接讲解,通常是把知识内容板书在黑板上。同时为了赶进度,教师会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较难顾及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因此,学生普遍失去生物课程的学习兴趣,影响对生物知识的掌握。启发式教学遵循新课标精神,要求高中生物课堂分清教学活动的主次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知识的理解和观点把握。积极调动学生的生物学习积极性,是生物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能够对生物知识和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是学生学会的表现。高中生物知识点琐碎复杂,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过分注重将每个知识点进行透彻讲解,忽略了给学生时间让其独立思考,结果出现学生“上课听得懂,下课不会做题,但老师一讲解就能恍然大悟”的现象。有些教师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因为学生本身对知识点掌握不够熟练,殊不知,是教师教学方法不当。这时,注重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教学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中“呼吸作用”时,生物教师应让学生自主思考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只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琢磨,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有关“呼吸作用”的知识点。启发式教学的运用,能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二、运用生动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
生物毕竟是一门理科类的科目,难免会有一些专业术语让人难以理解。如果生物教师一直使用呆板、沉闷、机械的语言为学生讲解,那么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兴趣会大大降低,不利于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高中生物课程时间紧,知识点繁多而琐碎。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生物知识,生物教师应运用启发式教学。生物教师要结合自身和学生的特点,将不易理解的生物知识,用生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同时,生物教师也可根据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编一些生物知识口诀,以方便学生记忆。例如,苏教版高中生物“细胞的生命历程”中,有一节是“细胞的增值”,讲述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内容。在授课过程中,生物教师就可以编成口诀,如“两消两现一散乱(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纺锤体出现,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纺锤体的中央),丝牵点排赤道板(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点裂丝牵向两极(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变成姐妹染色单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两消两现新壁现(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新的细胞壁出现)”。这样一来,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就能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中。这些口诀的点缀,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激发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三、构建实物模型,提高课堂效率
高中生物关于概念性和规律性的知识点较为烦琐,知识点或者生物实验较为抽象。如果仅仅以生物教师口头教学的方法为主,那么学生很难理解、掌握生物新知识。高中生物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一样,需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水平的飞速发展,生物教学要注重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启发式教学效率。例如,教授必修一“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中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性模型时,生物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利用废旧物品动手制作生物膜模型。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磷脂双分子层”,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膜的结构,更加了解糖蛋白和蛋白质分子在生物膜上的分布。在学习必修二DNA分子的结构时,学生很难想象沃森和克里克创建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这时,生物教师可以利用曲别针、泡沫塑料、纸片、牙签、橡皮泥等常用物品,动手制作DNA双螺旋结构。这样,就能让学生透彻理解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提高生物课程学习兴趣。
四、结束语
生物课程作为高中理科学生的一门重要课程,对高考成绩的提升意义较大。高中生物教学是一项繁重的任务,注重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使其掌握独立思考的能力,是高中生物教师的新挑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教育改革的需求,要注重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模式,引入启发式教学。要注重提高学生兴趣、引导独立思考,运用生动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构建实物模型、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邹小红.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理科考试研究,2014(15).
[2]孙艳娟.巧用多种启发教学法优化高中生物课堂教学[J].学苑教育,2013(03).
[3]王雪梅.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12.
篇8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优化设计;方法
【中国分类号】G633.91
1、前言
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主要包括了高中阶段的生物学科所涉及的全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以及价值目标。与此同时要包括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具体活动。在设计高中生物教学的时候,要从宏观到微观来开展教学活动。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要形成教与学的互动形式,并且要充分利用科学的教学评价方式,从而可以使得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2、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提高学习效率
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只有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从而可以使得生物课堂的教学方法得以提高。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新课的导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合理的导言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问题情境,而且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高中生物课堂中的精心设计导言是非常重要的,有趣的导言可以引导学生不断思考,并且可以启发学生的自觉思维,最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记忆。兴趣可以引导着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并且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兴趣可以使得学生的推理、思维、决策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高中生物教师要营造一个探究性学习的环境,从而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在探究式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探究精神,而且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究性材料,不断引导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
3、探索与完善生物课堂的教学方法
对于一名高中生物教师来说,要用新的观念来确保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并且要敢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尝试引导启发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要求高中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按照科学的教学目标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与此同时要充分结合教学中的具体内容,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教师在教学生学习方法的时候,还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然而引导启发教学法主要包括了讲述背景法和提示要点法等教学方法。第一,讲述背景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由于有一些理论以及概念比较简单,学生可以自学掌握其中相关的概念。在这种情况下,高中生物教师没有必要为学生讲述这些理论以及概念,教师只需要将背景知识介绍给学生,从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最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第二,提示要点教学法。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现学的内容与以前所学的知识有密切的联系,此时高中生物教师要通过这些知识点来引导学生回忆旧的知识点,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巩固以及复习旧的知识,最终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学习技巧得以提高,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4、注重教师与学生的生物互动教学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高中生物教学课堂中要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教学互动,从而能够建立起高效的生物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并且要自觉的转变自身的角色,这样做可以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最终使得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以及创造性,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与此同时教师要创造生动的教学情境,从而可以营造民主以及和谐的教学氛围,这样可以鼓励每一位学生不断思考,最终培养学生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师教学过程中,教学大纲以及课本是依据,并且在生物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按照相关的教学目标来开展教学活动,从而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由于生物教学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要紧密联系实际生活,这样做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化,从而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
5、结束语
在高中生物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生物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来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高中生物课堂的整体效率。与此同时,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且要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从而使得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李述友;贺宝柱.浅谈生物课堂教学的几种导入方法[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10(04):90-92.
篇9
【关键词】 高中生物 复习方法
高中生物课程涉及生命系统的复杂性,高中生物教学系统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它的复杂性。复杂性科学的新进展为我们研究高中生物课程与教学系统的复杂性提供了新的视野与方法论。基于复杂性科学的基本观点,高中生物课程涉及生命系统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生命的非线性、自组织性和系统性。高中生物教学系统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教学目标的不确定性与非预期性;教学过程的非线性和突现性;教学内容的动态性与生成性;教学方法的无序性与互动性。读写复习法 [提要]阅读过程包括对课文的感知、识记和理解。认真地通读统编教材,是搞好生物复习的基础。对于原理、规律、概念要认真阅读,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阅读主要是默读,还包括看图、识图、画图、图解。也可以以图带文,看图理解,加强复习效果。
一、以点代面牢固每个知识点
在高中生物的学习阶段,很多知识点都是依循着每个单元按照一定顺序展开的.但是在复习阶段开展的教学,并不是对知识进行一个全新的学习而是重新梳理知识点,完善知识系统。所以,我认为教师在开展复习时就完全可以脱离单纯的单元框架,跳出来,对知识点逐一进行复习,用以点带面的方法来达到牢固知识点复习的目标。
这种方式不同于以往的按部就班的复习方式.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掌握的知识点进行一个汇总,然后再梳理出一个全局的知识点以共享。这样就能够有效地破除往常的单元复习思维,也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高中生物的总复习阶段,学生面对的是所有生物知识点,而且很多知识点具有相似性,容易混淆。以点代面的复习方式就是要通过打乱知识体系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牢固记忆所有的细小的知识点,进而强化学生的记忆。
二、加强基本功训练,增强生物学术语表达的准确性
在复习备考过程中,有些同学做题时错字连篇,书写格式不规范,语言表达能力差等,这些基本功的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成绩的提高。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不要怕出现问题,而是要有意设置考题让学生尽可能暴露问题,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弥补教学中的不足。
有些同学做题只爱做选择题,不爱做主观题,即使做也只是粗略想想,不愿写出答案,嫌麻烦,这显然不利于主观题答题能力的提高。现行高考试题中的主观题占总分值的一半还多,为避免主观题成为同学们的弱项,在平时的训练中,就要刻意找一些典型例题,要求学生一定要把答案写出来,再对照标准答案,查找自己的问题所在。通过经常性的训练,使学生的思维方式逐渐接近出题者。要让学生相信,只要勤加练习,语言表达能力就会逐步提高,就能做到表述准确、简练。
三、增强实验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复习教学中不断总结近年高考的实验设计题,认为实验在高考中仍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复习时加强了对学生实验设计能力要求的专题研究,要求学生学会根据给出的条件,自己设计实验合理科学的步骤。如,给一定浓度的KNo3和洋葱等必要的材料器具请设计一个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的实验。要求学生在获得相应实验能力基础上来科学地设计实验步骤,以求得对实验原理、步骤、结果严密的结论。这样的专题复习,更具有开放性,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更大的空间,让学生顺着题意发挥思维想象,进而得出相应的答案。符合创新思维的要求和学生思维活动、认知水平,更有利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学习生物高考大纲的基础上,突出能力的培养,在选择题目时,立意于能力,注重学生对知识分析和运用,但有不忽略基础知识的复习,生物教学中始终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出发点,改变教法,消除了以满堂灌、简单地重复知识来扼杀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以题海战术来泯灭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的传统复习方法,重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四、注重图表图解表述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
篇10
体验学习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的过程是知识建构的过程。这种建构的过程包括学生对课程的体验和对课程的自我了解,进而使学生构建出属于自己的生本课程。体验学习是学生生本课程构建的过程。在体验学习中,学生要不仅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接受知识、了解知识,更要将自己置身于知识所体现出的逻辑关系以及与社会的关系当中。高中生物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有着密切的自然关系,通过营造体验学习的情境和过程,建构出体验学习的路径来实现高中生物课堂的高效开展与社会价值。
关于体验式学习,教育领域的学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陈霞认为,体验式学习体是指“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历从观察、思考、反思到实践的流程,从行为和感情上直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通过自身的体验和亲历来建构知识”。则认为体验学习是“学生以自然或结构性的方式获得亲身体验和实践,接着反思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直接、具体的生活事件,得出抽象、概况的结论,并据此调节或指导自己的后继行为。简单地说就是‘从做中学’”。不论何种定义,我们都可以看到体验式学习并不是将学生的学习停留在经验的层面,而是要将经验或表象内化为学生专属的概念。这种概念和思维的形式是反思得到的,反思得出的概念则要为后续的学习和生活作指导。这并不是原地画圈,而是一个螺旋向上的过程。体验式学习的重点和核心在体验,体验的材料要丰富,体验的过程要生动,体验的主角要主动,体验的效果要多元。体验式学习的种类有很多,常见的如情境体验、角色体验、实践体验等。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班级学生的特点,科学合理灵活地使用体验式教学法,构建体验式教学的生动课堂。
一、多媒体技术的融入与体验情境的营造
体验式学生置身于某种特殊情境下的行为和感受。高中生物在进行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科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其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每一课时的内容都要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有所斩获。这就需要教师通过科学合理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学科、体验课程内容、体验生物的奥秘。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就是增强学生体验从而派生出其中蕴含的核心概念的重要工具。由于实验器材的欠缺和实验步骤的复杂程度,教师不可能为所有学生十分精确的演试每一个实验的过程,有些实验也不适合在课堂上进行演试。此外,对于一些生物与人文学科交叉的内容,仅凭单纯的文字则无法达到学生丰富体验的效果。这时将多媒体进行合理地运用则可以达到创设良好体验情境,增强学生具象材料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并积极转化为抽象的概念之目的。《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一课介绍了ATP作为生命的直接能源所拥有的地位及其在生物代谢中扮演的重要角色。ATP在现实生活当中的体现,ATP在植物的光和作用中的作用等都是学生了解ATP的重要知识点。教师可以通过一段萤火虫的视频或照片让学生产生对ATP现实存在的体验,进而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萤火虫为什么能发光”,从而引出ATP是直接能量物质的概念。在展示ATP的分子结构式时,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对分子结构式进行分解解释,并利用Flash技术制作短片向学生展示绿色植物通过呼吸和光合作用如何将ADP转化为ATP。学生的体验正是在这些生动形象的展示与对生活情境的体验之中逐步得到升华。
二、“双实”活动的灵活运用与生物知识的生活迁移
生物课实践及实验活动的灵活运用是学生体验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课程是理论课程的补充,是对较为静态化的知识的有益补充,也是增强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度。实践活动则是学生对知识转化过程的真切感受。课程的实验和实践活动可以发生在课堂之上,也可以在教室外由教师带领学生,甚至由家长配合完成。《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一课重点要求学生认识到“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才能实现内环境的稳态”这一生命运行的基本规律。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身体体温入手,在这一节课之前布置家庭作业,那就是按照课本上的要求完成“体温日变化规律的调查”。在课堂之初请同学汇报体温调查的结果,并根据调查的结果回答问题诸如“同一个人在一天内的体温变化有和特征”“年龄和性别不同的人在体温变化上又有何异同点”等。体温测量及其与课程内容的紧密结合就是实践教学的典型案例。教师可以设计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流程(如下图),并根据课程内容保证核心知识点的逐步渗透,就可以达到实践教学应有的体验效果。学生也正是在这种对自己体温的亲身体验中完成对核心概念“内环境稳态”的认识,实现生物知识的迁移。
三、生命科学的人文化拓展
生命科学与人文社会的关系十分紧密。不仅表现在生命科学直接服务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更在很多方面体现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或是中国传统思想中蕴含的辩证法思想等。将生命科学与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相关联,是对生命科学的尊重和再认识,也是增进学生对生命科学体验的举措。例如前面提到的内环境稳态的知识点渗透的就是“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此外,将生物中的生命科学知识与社会当中的疾病救治、社会关爱、健康维护、社区帮扶、医疗补助等知识进行关联,既能够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科学的普遍运用和重要地位,同时借助生命科学的平台让学生体验到其具备的重要的社会价值和人文情怀,使学生能够学习到不一样的生物课,形成学科间协同创新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陈霞.高中生物“体验式学习”的教学探析[J].海峡科学,2009,(4):83-84.
[2].体验式学习理论及其在成人培训中的运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7.
[3]姚秀荣.高中生物课堂体验式学习教学实践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2.
- 上一篇:家政服务概念
- 下一篇:医学伦理学的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