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学的意义和用途范文

时间:2023-11-30 17:45: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量子力学的意义和用途,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量子力学的意义和用途

篇1

图景。

一、量子力学突破了经典科学的机械决定论,遵循因果加统计的非机械决定论

经典力学是关于机械运动的科学,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简单也是最普遍的运动。说它最简单,因为机械运动比较容易认识,牛顿等人又采取高度简化的方法研究力学,获得了空前成功;说它最普遍,因为机械力学有广泛的用途,容易把它绝对化。[2]机械决定论是建立在经典力学的因果观之上,解释原因和结果的存在方式和联系方式的理论。机械决定论认为因和果之间的联系具有确定性,无论从因到果的轨迹多么复杂,沿着轨迹寻找总能确定出原因或结果;机械决定论的核心在于只要初始状态一定,则未来状态可以由因果法则进行准确预测。[3]其实,机械决定论仅仅适用于宏观物体,而对于微观领域以及客观世界中大量存在的偶然现象的研究就产生了统计决定论。[4]

量子力学是对经典物理学在微观领域的一次革命。量子力学所揭示的微观世界的运动规律以及以玻尔为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对量子力学的理解,同物理学机械决定论是根本相悖的。[5]按照量子理论,微观粒子运动遵守统计规律,我们不能说某个电子一定在什么地方出现,而只能说它在某处出现的几率有多大。

玻恩的统计解释指出,因果性是表示事件关系之中一种必然性观念,而机遇则恰恰相反地意味着完全不确定性,自然界同时受到因果律和机遇律的某种混合方式的支配。在量子力学中,几率性是基本概念,统计规律是基本规律。物理学原理的方向发生了质的改变:统计描述代替了严格的因果描述,非机械决定论代替了机械决定论的统治。

经典统计力学虽然也提出了几率的概念,但未能从根本上动摇严格决定论,量子力学的冲击则使机械决定论的大厦坍塌了。量子力学揭示并论证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具有不可避免的随机性,它不遵循严格的因果律。任何微观事件的测定都要受到测不准关系的限定,不可能确切地知道它们的位置和动量、时间和能量,只能描述和预言微观对象的可能的行为。因此,量子力学必须是几率的、统计的。而且,随着认识的发展,人们发现量子统计的随机性,不是由于我们知识和手段的不完备性造成的,而是由微观世界本身的必然性(主客体相互作用)所注定。

二、量子力学使得科学认识方法由还原论转化为整体论

还原论作为一种认识方法,是指把高级运动形式归结为低级运动形式,用研究低级运动形式所得出的结论代替对高级运动形式的本质认识的观点。它用已分析得出的客观世界中的主要的、稳定的观点和规律去解释、说明要研究的对象。其目的是简化、缩小客体的多样性。这种方法在人类认识处于初级水平上无疑是有效的。如牛顿将开普勒和伽利略的定律成功地还原为他的重力定律。但是还原论形而上学的本质,以及完全还原是不可能的,决定了还原论不能揭示世界的全貌。

量子力学认为整体与部分的划分只有相对意义,整体的特征绝非部分的叠加,而是部分包含着整体。部分作为一个单元,具有与整体同等甚至还要大的复杂性。部分不仅与周围环境发生一定的外在联系,同时还要表现出“主体性”,可将自身的内在联系传递到周边,并直接参与整体的变化。因而,部分与整体呈现了有机的自觉因果关系。在特定的临界状态,部分的少许变化将引起整体的突变。[6]

波粒二象性是微观世界的本质特征,也是量子论、量子力学理论思想的灵魂。用经典观点来看,也就是按照还原论的思想,粒子与波毫无共同之处,二者难以形成直观的统一图案,这是经典物理学通过部分还原认识整体的方法,是“向上的原因”。可是微观粒子在某些实验条件下,只表现波动性;而在另一些实验条件下,只表现粒子性。这两种实验结果不能同时在一次实验中出现。于是,玻尔的互补原理就在客观上揭示了微观世界的矛盾和我们关于微观世界认识的矛盾,并试图寻找一种解决矛盾的方法,这就是微观粒子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即波粒二象性。这就是整体论观点强调的“向下的原因”,即从整体到部分。同样,海森伯的测不准原理说明不能同时测量微观粒子的动量和位置,这也说明绝不能把宏观物体的可观测量简单盲目地还原到微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造成经典科学观与现代科学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不同的根本在于思考和观察问题的层面不同。经典科学一味地强调外在联系观,而量子力学则更强调关注事物内部的有机联系。所以,量子力学把内在联系作为原因从根本上动摇了还原论观点。

三、量子力学使得科学思维方式由追求简单性发展到探索复杂性

从经典科学思维方式来看,世界在本质上是简单的。牛顿就说过,自然界喜欢简单化,而不喜欢用什么多余的原因以夸耀自己。追求简单性是经典科学奋斗的目标,也是推动它获取成功的动力。开普勒以三条简明的定律揭示了看似复杂的太阳系行星运动,牛顿更是用单一的万有引力说明了千变万化的天体行为。因而现代科学是用简单性解释复杂性,这就隐去了自然界的丰富多样性。

量子力学初步揭示了客观世界的复杂性。经典科学的简单性是与把物理世界理想化相联系的。经典物理学所研究的是理想的物质客体。它不但用理想化的“质点”、“刚体”、“理想气体”来描述物体,而且把研究对象的条件理想化,使研究的视野仅仅局限于人们自己制定的范围之内。而客观世界并不是如此,特别是进入微观领域,微观粒子运动的几率性、随机性;观测对象和观测主体不可分割性等都足以说明自然界本身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在现代科学中,牛顿的经典力学成了相对论的低速现象的特例,成为非线性科学中交互作用近似为零的情况,在量子力学中是测不准关系可以忽略时的理论表述。复杂性的提出并不是要消灭简单性,而是为了打破简单性独占的一统地位。复杂性是把简单性作为一个特例包含其中,正如莫兰所说的,复杂性是简单性和复杂性的统一。复杂性比简单性更基本,可能性比现实性更基本,演化比存在更基本。[7]今天的科学思维方式,不是以现实来限制可能,而是从可能中选择现实;不是以既存的实体来确定演化,而是在演化中认识和把握实体。复杂性主张考察被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在对其作出层次与类别上的区分之后再进行沟通,而不是仅仅限于孤立和分离,它强调的是一种整体的协同。

四、量子力学使科学活动中主客体分离迈向主客互动

经典科学思维方式的一个指导观念就是,认为科学应该客观地、不附加任何主观成分地获取“照本来样子的”世界知识。玻尔告诉人们,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真实”,除非你首先描述测量物理量的方式,否则谈论任何物理量都是没有意义的!测量,这一不被经典物理学考虑的问题,在面对量子世界如此微小的测量对象时,成为一个难以把握的手段。因为研究者的介入对量子世界产生了致命的干扰,使得测量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在海森伯看来,在我们的研究工作由宏观领域进入微观领域时,我们就会遇到一个矛盾:我们的观测仪器是宏观的,可是研究对象却是微观的;宏观仪器必然要对微观粒子产生干扰,这种干扰本身又对我们的认识产生了干扰;人只能用反映宏观世界的经典概念来描述宏观仪器所观测到的结果,可是这种经典概念在描述微观客体时又不能不加以限制。这突破了经典科学完全可以在不影响客体自然存在的状态下进行观测的假定,从而建立了科学活动中主客体互动的关系。

例如,关于光到底是粒子还是波,辩论了三百多年。玻尔认为这完全取决于我们如何去观察它。一种实验安排,人们可以看到光的波现象;另一种实验安排,人们又可以看到光的粒子现象。但就光子这个整体概念而言,它却表现出波粒二象性。因此,海森伯就说,我们观测的不是自然本身,而是由我们用来探索问题的方法所揭示的自然。[8]

量子力学的发展表明,不存在一个客观的、绝对的世界。唯一存在的,就是我们能够观测到的世界。物理学的全部意义,不在于它能够描述出自然“是什么”,而在于它能够明确,关于自然我们能够“说什么”。

[摘要]20世纪三次物理学革命之一的量子力学突破了经典科学的机械决定论,使之转化为非机械决定论;使得科学认识方法由还原论转化为整体论;使得科学思维方式由追求简单性到探索复杂性;确立了科学活动中主客体互动关系。

关键词:量子力学;经典科学世界图景;

参考文献:

[1]林德宏.科学思想史[M].第2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70-271.

[2]郭奕玲,沈慧君.物理学史[M].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1-2.

[3]刘敏,董华.从经典科学到系统科学[J].科学管理研究,2006,24(2):44-47.

[4]宋伟.因果性、决定论与科学规律[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11(9):25-30.

[5]彭桓武.量子力学80寿诞[J].大学物理,2006,25(8):1-2.

[6]疏礼兵,姜巍.近现代科学观的演进及其启示[J].科学管理研究,2004,22(5):56-58.

篇2

1937年爆发,杨振宁随家几经折,迁入内地昆明,1938年他高中二年级时考入西南联大,得到许多良师的教诲,开始对物理学产生兴趣。在吴大猷指导下,他完成了关于群论及分子光谱的学士论文。这段工作引起他对对称性特别的兴趣。其后,跟王竹溪做的硕士论文涉及的统计力学,也成为他以后研究的方向之一。

1945年杨振宁赴美进入其父曾就读的母校——加哥大学,三年后获物理博士学位。在芝加哥大学,他接触到许多世界第一流的物理学家。其著名者有论文主任泰勒(Teller),和一代大师费米(Fermi)。1948年他与费米提出π介子是质子及反质子束缚态的可能性,开研究粒子内部结构之先河。

1949年,杨振宁应奥本海默(Oppenheimer)邀请,赴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做研究工作,不久升为教授。1954年他与米尔斯(Mills)发表的规范场理论,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作,不但成为今日物理理论的基石,并且在相对论及纯数学方面也有重大意义。

1956年他与李政道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次年获诺贝尔奖。从1966年至今,杨振宁主持纽约石溪州立大学的理论物理研究所。

1986年,杨振宁南开数学研究所参观,并与该所所长著名数学家陈省身一道创立了南开数学所理论物理研究室,具体指导量子可积系统的研究。笔者有幸在该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学习期间,深感杨先生思想的博大精深,对他那种朴实无华的科研作风敬佩不已,下面结合自己的学习心得,简单介绍杨振宁的科学哲学思想。

一、爱憎决定风格

“在每一个有创造性活动的领域里,一个人的爱憎,加上他的能力、脾气和机遇,决定了他的风格,而这种风格转过来又决定他的贡献。”①杨振宁在解释他的这段话时说,物理学是一门客观地研究物质世界的学问,然而物质世界具有结构,而一个人对这些结构的洞察力,对这些结构的某种特点的喜爱,某些特点的憎厌,正是他形成自己风格的要素。因此,爱憎和风格之于科学研究,就象它们对文学艺术一样至关重要。杨振宁对物理学的爱憎基本上是1938年至1944年在昆明当学生时形成的。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为了取得学士学位,杨振宁跟吴大猷做了有关群论和分子光谱方面的论文,接触了群论在物理学中的应用。他读了狄克逊的一本名为《现代代数理论》的小书,从中学到了群表示理论。这一优美而又有巨大动力的理论,使杨振宁认识到群论的无以伦比的美妙和力量。从而激发起对于对称性原理的兴趣。而从群论到对称性原理上所得到的物理学与数学的结论,又对杨振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此后杨振宁在清华研究院,在王竹溪先生指导之下写作关于有序——无序转变的论文,对相变发生了浓厚的兴趣。1951年以后,他在统计力学、多体问题等方面写过许多文章,至今对这方面的工作仍很感兴趣,由他指导的南开数学理论物理室主要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杨振宁强调,“学一个东西不仅是要学到一些知识,学到技术上的特别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对它的意义有一些了解,有一些欣赏,假如一个人在学了量子力学以后,他不觉得其中有的东西是重要的,有的东西是美妙的,有的东西是值得跟别人辩论得面红耳赤而不放手的,那么,他对这个东西并没有学进去,而只是学了很多可以参加考试得到好分数的知识,这不是真正做学问的精神,他没有把问题里面基本的价值掌握住”。②学一个学科,不只是物理学,不但是掌握这些知识、定理和公理,更要掌握这些知识、定理和公理的意义、精神及其重要性,等到你觉得这些重要到一定程度时,你才是真正地把这些东西吸收进去了。

一个人喜欢考虑什么问题,喜欢用什么方法来考虑,这都是通过训练得出的思想方法,也就是爱憎决定了科学研究的风格。

二、传统与科研

杨振宁认为文化传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西方和东方的文化传统的确大不一样。中国的传统,重视每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从小就讲先天下之忧而忧。相反地在西方这种观点非常少,甚至不存在,可是我们看到,西方传统也可以产生出灿烂的文化。在这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学物理和方法了不同。

美国学物理的方法与中国学物理和方法不一样。中国学物理的方法是演绎法,先有许多定理,然后进行推演;美国对物理的了解是从现象出发,物理定理是从现象中归纳出来的,是归纳法。演绎法是学考试的人用的方法;归纳法是做学问的办法。做学问的人从自己的具体工作分析中抽象出定理来,这样所注意的就是那些与现象接近的东西。另外,最重要的就是科研方向的问题。杨振宁向吴大猷学了分子光谱学与群论之间的关系,学的方法主要是演绎法:是从数学推演到物理的方法;泰勒所注意的是归纳法,它要从物理现象引导出数学的表示,杨振宁从泰勒那里学到了这种思想方法,获益非浅。因为归纳法的起点是物理现象,从这个方向出发不易陷入“泥坑”。在当时芝加哥大学的研究气氛中,杨振宁接触到一些最可能有发展的研究方向,这是十分幸运的。在联大,杨振宁有了一个扎实的根基,学了推演法,到了芝加哥,受到新的启发,学了归纳法,掌握了一些新的研究方向,两个地方的教育都对杨振宁的工作有决定性的作用。40年代末、50年代初,物理学发展了一个新的领域,这个新的领域是粒子物理学。杨振宁和同时代的物理学家是与这个新领域一同成长的。这个领域到今天,一直有长足的发展,影响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结构的基本认识。这说明如果进入的领域是将来大有发展的,那末他能够做出比较有意义的工作的可能性也较大。这是方向问题,至于方法问题,杨振宁给出了一个很恰当的比喻。他说:“研究物理学好象看一幅很大的画。整个自然界的结构好比这幅画。看这一幅画可以有几种看法。适当的时候应当氢这几种看法结合起来。一是必须在近距离仔细研究,因为这幅画画得很仔细,每一部分都不一样,因此你必须用放大镜仔细研究它的细部。一是你应当在远距离去看它,你可以看到近距离看不到的一种大范围的规律,还有中距离的看法,物理学需要近、中、远三种看法。当然,如果你能一下子就看出远距离所能看到的规律,这当然是大贡献,但是这种可能性很小,甚至不可能。所以必须从近距离开始,总之,知识的流向是由近到中、再到远的,而不是反过来。”③例如,量子力学建立以后,它对哲学有很大的影响,但是海森伯和薛定谔不是从哲学出发,而是从研究原子光谱出发建立量子力学的。在此我们不难看出,杨教授对哲学与物理学研究关系问题的基本态度。

三、对称性决定相互作用

对称观念有很悠久的历史,远在上古时代,人类就有了对称观念,我们的祖先通过对许多自然现象的接触,渐渐形成了这一观念,这个对称观念的发展对上古的音乐、文学、绘画、雕刻、建筑,都有极其密切的关系。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在国内外的一些文物古迹上,随处可见我们祖先对自然现象中的对称性的偏爱。到了有史时代,对称现象在各种艺术的发展中更加显著。对称既然在人类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非常基本的地位,哲学家和科学家便很自然地对之加以广泛的应用。有许多早期用到科学上的对称原理,例如,天文学家开普勒,就曾经想用一些几何的对称来解释太阳系中各行星轨道的直径比例,尽管没有很大的成果,可是它说明科学家很早就对对称性发生了兴趣了。对称在科学界开始产生重要的影响始于19世纪。发展到近代,我们已经知道这个观念是晶体学、分子学、原子学、原子核物理学、化学、粒子物理等现代科学的中心观念。近年来,对称更变成了决定物质间相互作用的中心思想。

对称观念对20世纪物理产生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麦克斯韦公式利用向量的方法,得到了比较简单的表述,可以说是对称原理在物理学中的第一个主要贡献。因为对称原理与方向和向量的关系十分密切,而我们所以能够把那20个方程式写成4个方程式,就是因为这20个方程式含有对称性,把这个对称性很根本地写到方程里面去,就可以写出精而简的方程式。通过方程式的精简,我们才可以把电磁学发展到更基本、更深入的程度。在物理学中对称的第二个重要的用途与晶体的构造有关。晶体结构的对称性,经过许多重要的科学家的努力提炼,形成了空间群的观念,这可以说是对称对于物理学的第二个重要贡献。随着人们对对称的更加深入的认识,物理学家开始用数学上已发展得十分成熟的群的方法来描术对称性,群和连续群的观念把代数、解析与几何连在一起,而通过这许多关系(尤其是解析跟几何的关系)更和粒子现象,以及物理原理发生了密切的关系,又通过几何这个关键,引进了拓朴的观念,这正是近40年来出现的物理与数学交织在一起的现象。尽管物理学家很早就知道守恒定律,然而直到20世纪初,才有人了解,原来守恒的观念与对称性有密切的关系。通过一系列的发展,人们才知道原来对称性与守恒定律可以说是同一回事。到了本世纪50年代,人们对对称原理又有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认识。物理学家发现原来认为的对称并不是绝对的,在某些相互作用下,会有一些纰漏,这些不对称的影响是很小的,不过假若你知道在什么地方发掘的话,你就可以发掘出不对称的现象。关于这方面的第一个实验是关于宇称守恒的。通过这个实验,人们认识到宇称不守恒是弱相互作用的一个基本特征。对称原理经过了50年代的发展,在物理学中已经占有了一个比以前更加重要的地位,而近年来,进入了深的层次,这个发展起源于规范对称。我们知道,世界上各种不同的基本粒子之间有四种不同的相互作用,叫做强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引力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就是力量,因此,各种不同的基本粒子之间,就有四类不同的力量。近20年来,大家认识到这种所有的不同的力量,都是不同的规范场,对称性是决定相互作用的要素。杨先生说:“对称决定相互作用”①。当然,决定相互作用还有其他的中心观念,因为在今天的基本物理中,有很多复杂的困难,要解决这许多困难,必须引进一些跟数学有密切关系的新观念。

注释:

①②杨振宁:《读书教学四十年》,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5年版,第22页,第121页。

篇3

2012年7月,有5个周一、5个周二和5个周日,你没有注意到吧?这种现象每823年才发生一次。7月16日,月亮、金星和木星在天空形成笑脸;7月25日,火土合月。天象大吉呀!你在7月可有喜了?

对于想弄清宇宙终极真理的科学界来说,喜报频传。7月3日和4日,美国费米实验室和欧洲核研究组织相继十分高调地宣布,发现了一种亚原子粒子,极可能是有“上帝粒子”之称的“黑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

你在普遍奉行庸俗实用主义的当下中国,尽可理直气壮地问:黑格斯玻色子有什么用?答:除了支持物理学的“标准模型(Standard Model)”理论,现实中尚无用——但无用之用,多是大用。此时此刻,正如彼时刻——1897年,汤姆逊发现了电子,其实在现实中也是无用之用,而电子已经与今日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了。

发现“基本粒子”的历程

我们所生存的这个宇宙,是大约137亿年前从一个质点的“大爆炸”而“无中生有”地产生的。而宇宙万物是由数种相同的微小粒子构成的,认识这些粒子及其构成宇宙万物的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科学家们原来认为原子是构成物质世界的最小粒子,而电子的发现打破了原子“不可分”的观念,又打破了物质结构的“终极”观念,科学家们面临一个陌生的美丽新世界。科学家提出“基本粒子”概念,指构成物质的最基本、最小单位的粒子,开始以为是亚原子结构,但后来认识到“基本粒子”也有能再细分的复杂结构,即基本粒子的定义随着人类的认识而有所变化。质子、中子的大小只有原子的1/100000,而轻子和夸克的大小还不到质子、中子的1/10000,在现有最高倍的电子显微镜下也不能观察到。

发现电子不久,科学家们发现了放射性;上世纪20年代,利用放射性射线这把“刀”切割原子,发现其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上世纪30年代,用放射性射线轰击原子核,又发现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约在同期,还发现原子核的弱衰变中一定伴有不带电的中微子。上世纪40到60年代,用外层空间高能的宇宙射线和人造高能加速器,发现了多种亚原子结构的粒子。科学家们把所认识到的粒子分为轻子(lepton)和强子(hadron)两类。

至今实验上还没有发现轻子有任何结构,所以常被认为是最基本的粒子之一。除了电子e-,1953年,发现电子中微子e;1962年,发现μ子μ-和μ子中微子μ,且中微子有不同类型;1975年,发现了τ子τ-;2000年,发现τ子中微子τ。即“标准模型”中的12种基本轻子都已在实验中发现了:3种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粒子e-、μ-、τ-及与之对应的3种不带电的中微子e、μ、τ,加上这6种粒子各自的反粒子。

上世纪60年代,盖尔曼和茨威格提出,强子是由更基本的粒子“夸克”(quark,此词来自乔伊斯小说《为芬尼根守灵》中的诗句)组成的。夸克带有分数电荷,是电子电量的2/3或-1/3倍,自旋为1/2。最初提出有3种(称作“味”)夸克,分别是上夸克u、下夸克d和奇异夸克s。上世纪70年代,发现J/ψ和Υ粒子,又引入粲夸克c和底夸克b。1994年发现顶夸克t,许多人认为这是最后一种夸克。这6味夸克也各有相应的反夸克。强子包括重子(baryon)和介子(meson);在夸克模型中,重子即是由3个夸克组成的复合粒子或3个反夸克组成反重子,介子是由1个夸克和1个反夸克组成的束缚态,这一对夸克和反夸克可以是不同味的。

夸克和轻子两个家族可分为3代。第1代的粒子质量最轻,而第3代的粒子最重。现存的物质主要是由第1代的基本粒子组成,而第2、3代粒子大多已衰变成为第1代粒子。轻子和夸克是科学家们迄今认识的物质最小单元的最前沿。

四种力及“标准模型”理论

构成物质的微粒之所以能聚集到一起,是因为微粒之间有相互作用力“拉聚”它们。牛顿首先发现了万有引力;科学家们后来又发现了电磁作用力,而放射性与电磁力和强作用力、弱作用力都有关。即物质间已知的基本相互作用力有四种:万有引力、强作用力、弱作用力和电磁作用力。引力和电磁力,凭着肉眼的经验也能察觉,即它们在日常尺度上还有明显不为0的强度。强作用和弱作用只在原子核的尺度内,才有明显不为0的强度,超出微小的距离则速趋于0;强作用的力度又比弱作用大得多。轻子是只参与弱相互作用、电磁力和引力作用,而不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强子是所有受到强作用力影响的亚原子粒子。量子物理学认为,粒子之间的基本相互作用是通过“交换”某种粒子来传递的,即基本相互作用力都是由媒介子(mediator)传递的。

由上可知宇宙间的基本粒子有:轻子、夸克和媒介子。量子物理学里,所有这些粒子都有标定各自基本特性的四种量子属性:质量、能量、磁矩和自旋。按这些粒子在高密度或低温度时量子属性(主要是自旋)的不同,在量子物理学中又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以费米的名字命名的“费米子(fermion)”,另一类是以玻色的名字命名的“玻色子(boson)”。费米子的自旋为半整数,费米子遵循费米—狄拉克统计规律和泡利不相容原理,即没有任何两个费米子能有同样的量子态,即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不可能有特性(电荷、动量和自旋朝向等)完全相同的费米子,就像飞机上同一个座位不能同时坐着两个孪生乘客。玻色子的自旋为0或整数,由玻色子或偶数个费米子组成的复合粒子的自旋也是0或整数(即也是玻色子),玻色子遵从玻色—爱因斯坦统计规律,但不遵守泡利不相容原理,即一个量子态可以容纳无穷多个玻色子,所以低温时可出现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现象。在形成宇宙万物中,费米子和玻色子的“用途”是:费米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玻色子是传递作用力的粒子(又统称为规范玻色子),或说费米子通过玻色子的联结作用,而形成了物质世界。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解决了重力问题之后,理论物理学家开始尝试建立统一的模型,以解释通强作用、弱作用、电磁作用三种力相互作用的所有粒子。科学家们较早认识到,电磁力和强作用力在相对论变换下都具有“矢量(轴矢量)”的性质;1956年,李政道、杨振宁提出宇称不守恒,开辟了认识弱作用也有矢量(轴矢量)性的正确道路。强作用、弱作用、电磁作用三种作用力都有这种性质,保证了它们可能成为与时空联系起来的规范相互作用,这为后来建立标准模型起了重要的作用。而1954年,杨振宁和米尔斯提出“杨—米尔斯理论”,为现代规范场理论——非阿贝尔规范理论奠基。1962年,格拉肖在杨—米尔斯理论基础上初步提出弱作用和电磁作用的统一模型。1964年,黑格斯机制(自发破缺机制)在理论上成功地解决了规范场量子的质量问题。为温伯格和萨拉姆的弱电统一模型的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理论。1968年,温伯格和萨拉姆在黑格斯机制和格拉肖的基础上完善了电弱统一理论,这是后来标准模型的重要基础。1972年,特霍夫和威特曼证明具有自发破缺的规范场论是可重整的,可重整是后来建立标准模型的重要原则。1973年维尔切克、格罗斯和波利策提出一种关于夸克的渐近自由理论,解释了质子和中子的成分夸克为何从来都不会分离,这导致了量子色动力学的诞生,量子色动力学也是标准模型的重要基础。

1975年,格拉肖等在前述科学探索的基础上,把弱作用、电磁作用、强作用三种作用力统一起来建立了标准模型。由于引力的强度很弱,在构成日常尺度物体时可完全忽略,所以,标准模型在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中只涉及强作用、弱作用和电磁作用三种力,让这三种基本相互作用“原初性”地作用在夸克和轻子之间,其相互作用的形式都由具体的规范对称性规定,其中的强作用、弱作用还能在各自的量子(规范场粒子)之间作用,因而能成功地把它们相对统一起来,用以解释组成宇宙万物的最基本粒子及其间的交互作用力。标准模型所涉及的是极其微观的物质世界规律理论,在这个世界中,所有物质单元都具有粒子及波动二相性,且符合20世纪前期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狭义相对论两个理论体系中的量子化和相对论性规律。量子论和相对论的结合推动了量子场论的建立,量子场论是粒子物理的主要理论工具,也是标准模型的基础理论。标准模型中,对应万有引力、强作用力、弱作用力和电磁作用力的媒介子分别是:引力子(尚未在实验中发现引力子)g、介子或胶子(gloun)、玻色子(如W±、Z0)和光子γ。

黑格斯玻色子为什么是“上帝粒子”

有多位物理学家在探索标准模型理论的过程中获得了诺贝尔奖。但在建立标准模型的过程中,有一个“拦路虎”,不去除则后边一切都免谈——自从1666年苹果砸中牛顿,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之后,物理学家就在寻找什么是质量?质量从何而来?轻子、夸克及传递的弱作用规范粒子都是具有静质量的量子,但用一般方法“产生”质量,规范场粒子的规范性质,会破坏色荷、电荷或时空的对称性(洛仑兹不变性)。或者说,统一描述电磁作用和弱作用的对称性必须是自发破缺的,否则所有粒子都将没有质量。自发破缺就是某一个场在能量的最低态(即真空态)不具有这种对称性。

1964年,英国物理学家黑格斯(今年83岁)提出,存在一个不带色荷和电荷的标量粒子场(称黑格斯场),能够在真空态具有非0的取值(即真空期望值)实现电弱对称的自发破缺——电磁作用和弱作用在能量低于一定条件后将呈现为不同的相互作用;进而预言存在黑格斯玻色子,黑格斯玻色子是物质的质量之源,其他粒子在黑格斯玻色子构成的场中,受其作用而产生惯性,最终才有了质量。即是说,黑格斯场造成物理真空的对称性破坏,而实现规范粒子质量的“产生”。

通俗地说,黑格斯提出,在宇宙大爆炸中,黑格斯玻色子使粒子得到质量(万有引力则将质量变成重量),使星辰得以诞生。如果没有质量,粒子只会以光速乱窜,无法结合起来成为物质世界。黑格斯假定宇宙间存在一片波浪场,无数的黑格斯玻色子减慢了粒子的飞行,就像蜜糖粘住苍蝇一样,并使粒子获得质量。越容易碰撞黑格斯玻色子的粒子,越难以被加速。黑格斯粒子具有质量,在宇宙创生之初完成使命之后即衰变了。黑格斯理论被视为了解宇宙的关键。

标准模型理论认为的基本粒子可以分为轻子、夸克、规范玻色子和黑格斯玻色子四大类,所有的粒子在强作用、弱作用和电磁作用三种力的框架内相互作用,统一在标准模型之下。这个理论看似完美和谐,其预言的62种基本粒子中,迄今已经被实验证实了61种,但第62种即黑格斯玻色子,虽然早几年前就有消息说在实验中发现了,但至今还未最终确证其是否存在,这也成为标准模型的命门。

黑格斯坚信有黑格斯玻色子存在,但当别人提到“黑格斯玻色子”时,黑格斯总是诚惶诚恐,因为他觉得“不配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这种粒子;而且对“上帝粒子”的外号更加反感,因为黑格斯坚称自己是无神论者。这个外号来自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莱德曼在1993年的科普著作《上帝粒子:假如宇宙是答案,究竟什么是问题?》,莱德曼后来说自己本来叫它“Goddamn particle(××粒子)”,但书商觉得三俗,改成了“God particle”。这本书中的结尾表达了物理学家们对找到“上帝粒子”的期望:“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炫目的光芒,一束光亮照亮了我们这位沙滩主人。在巴赫B小调弥撒曲庄严、的和弦配乐下,也可能是在斯特拉文斯基的短笛独奏《春之祭》中,天空中的光慢慢地变成了上帝的脸,微笑着,但带着极度甜蜜的悲伤表情。”

霍金打赌100美元,怀疑有黑格斯玻色子的存在,不过这次他很可能要输了——他也不是头一次在科学打赌中输了。霍金在其著作《大设计》中说,宇宙创生之初,至少人格(或神格)化的上帝没有起作用。而我从佛教的经典看,如果实验证明存在黑格斯玻色子,也不过是又一次证明了佛陀关于宇宙创生的说法——佛教也是无神论的宗教。本文讲科学,文字又长又不轻松,此话题就按下不表也。

未来之路

不管黑格斯玻色子是否存在,标准模型都是物理学取得的最重大成就之一。

篇4

[摘 要]生成论思想促成了新的生态世界观的产生。关于世界生成理论的探讨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精华,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宇宙生成与发展的思想。老子的生成理论作为先秦道家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明显的生态学取向,其中蕴涵着深层的生态意识,对于当前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老子;生成论;生态

[中图分类号]G410;B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3)02-0005-07

[作者简介]吴承笃(1979—),男,山东曲阜人,文学博士,博士后,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文艺美学、生态美学研究。(山东济南 25001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9年度重大项目“生态审美观基本理论问题研究”(2009JJD750010)子项目“中国古典生态审美范畴”和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西方自然语言观与当代生态诗学、美学的语言哲学基础建构”(09CWXJ08)的阶段性成果。

Title: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Theory and Lao Zi’s Generative Theory

Author: Wu Chengdu

Abstract: Generative theory contributed to the generation of new ecological world view. The world generation theory is the essence of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 Lao Zi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aoist thoughts comprehensively elaborated the thought of the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e. Lao Zi’s generative theory, a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aoist thoughts, has obvious ecological orientation, which contains deep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and it’s positiv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Key words: Lao Zi; generative theory; ecology

在生态文明的转向过程中,传统的对于世界的认知方式因新的科学图景的出现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从而直接推动了生态观念的产生。从17世纪以来的300多年时间里,传统的科学观念一直统率着西方的主流文化,它高歌猛进的发展态势以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使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无暇顾及其自身存在的问题。传统的科学观念在引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方面的确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但也正在将整个世界引入一场无法挽回的灾难。在阿尔·戈尔看来,灾难的根源“部分由于科学上的革命,我们对于自然界的认识分离成越来越小的片段,以为这些分离成份之间的联系其实没什么要紧。我们对自然的各部分着了迷,但却忘了看一看整体。”①

以量子力学和自组织理论等为代表的新物理学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物质结构观以及“新的世界图景”。新的科学观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超越:首先,物质的潜在关联性与世界的整体性。构成主义尽管在宏观层面上具有普遍适用性,但在物质粒子的内部则并没有确定形式的客观粒子存在,它更接近于一组向外扩展达到其他事物的关系。在新的研究范式中,把知识比作建造已被网络的比喻所取代,部分本身已不具有进一步分析得可能性,只有通过整体的动力学才能理解部分的性质。其次,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依赖于认识主体的参与。在量子力学中,微观粒子以潜在的形式存在,究竟以何种形式显示其现实性则要根据研究的方式和测量者的实际参与,这需要研究者极大的发挥积极性和主观性。由于主体的参与,物质从潜存到现实的道路就不会只有必然性,而且存在偶然性,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第三,世界是生成的,处在一个生长的过程中。科学研究从减法式的规律探寻向“复杂性自适应系统”转移,世界的创造性与生成性成为关注的焦点问题。如怀特海的宇宙哲学论就认为,世界是由多种事件交织在一起综合形成的有机体,而事件永远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各种事件的变化使得世界成为具有个性和自我创造能力的有机体,而有机体的根本特征就是其存在形态表现为活动的过程,因此世界是活生生的、有机的。

新的科学观念推动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向生成论转变,进而影响了生态理论的产生。具体而言,生成论思想对于生态理论的贡献不仅仅在价值论与道义论(Deontic)的层面上,而是从更为根本的层面为生态理论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或世界观。生成论否定了以做减法的方式将世界归因为几条定律或者几种基本粒子,而是强调宇宙存在的复杂性。由于复杂系统中存在突现(emergence)的现象,使得不同的因素在聚合时会产生新的属性和特征,因而无法通过还原的方式在组成要素中获得解释。复杂的系统往往通过突变或越迁的方式保持动态的平衡,通过事件突现、结构突现、复杂适应系统的突现等不同类型的突现模式达到新的平衡。①由于生成论关注生成的过程,因此对传统的实在论提出了挑战。系统的组成元素所构建的实体只是标识其生成过程的某个阶段,而支配其实体性质与行为的运动或关系可能被看作是更为根本的东西。过程与关系决定了实体的存在,一切实体都在生成的之中聚合离散,只有那自然界的生生不息的整体过程才具有永恒性。生成论所揭示的情形并不局限于自然科学,而是普遍存在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领域,只是体现的方式与程度有所不同。

生成论思想促成了新的生态世界观的产生。生态世界观反对在人与自然之间人为划定的主客二分界线,认为这种思维模式把人与自然相对立,割断了人与自然的血肉联系,淡化了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和受动性的认识。生态世界观强调世界的生命存在属性,这不是从物种的个体存在方式来看待生命,而是从生命的普遍性和整体生成的角度来把握。生态论认为世界是一个巨大的生命体,处于永恒的生成与发展的过程之中。世界从系统的自组织演化出发,将存在理解为自组织演化的动态过程。著名的“盖娅假说”提出,地球以及所有的有机体都具有一个完整的生命体所有的全部特征,世界的存在是有机的、生成的。在这一巨大的生命体中,人的生存活动(包括科学活动)都以自然世界的生成发展为背景,认识活动本身就参与了世界的进程。因此,生态的世界观主张以介入主义的方式去把握包括科学活动在内的一切人类活动,实现认识与存在的统一。此外,不同的生命之间,乃至无机物与有机物之间都存在着普遍的联系,任何物种的产生和消亡都会对其他的生命造成影响,任何无机界的变化也会相应地影响有机体的生命存在。在整体论中,关系性存在先于实体性存在,个体的存在价值只有在与他者的联系中才能得以彰显。世界的生命性特征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世界是由各部分复杂交织在一起的有机网络,世界中的各部分的性质从根本上决定于网络中的位置与关系。人类不能离开其他的生命链环,更不能代替其他的链环,只有尊重并维护这一生命链环才能得以生存。

生成论思想不仅有可信的学科出处,而且有着深远的历史文化根源。中国传统的生成论思想与当代生成理论遥相呼应,通过科学探索与哲学构建共同推动生态文化的建设。中国古代思想中存在一个普遍的观念,即认为世界是一个不断运动、不断发展的过程。世界不仅是一个运动开放的系统,而且周行不怠、循环生成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天道生生——中国古代哲学关于天道有一个基本观念曰‘生’。所谓天道即是自然界的演变过程及其规律。所谓‘生’指产生、出生,即事物从无到有,忽然出现,亦即创造之意。”①关于世界生成理论的探讨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精华,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宇宙生成与发展的思想。

老子的哲学源起于观“变”而思“常”,其生成论的思想也肇始于“变”与“常”的辩证关系。老子认为:“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也,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人乎?”(二十三章)万象流逝,皆不能久,现象界中的事物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老子没有像西方传统哲学家一样,选择一个形而上的概念作为确定事物内在规定性的根据,而是肯定万物的变化,并试图探索事物变化的缘由、动因和规律,即超出经验世界的恒常。老子认为,万物生成变化的总根源与总根据在于道,道不仅是宇宙的根源,是万物之母,而且决定了变化的内在规律。

首先,道虚而生万物。道作为世界之根本,万物皆由道所生,可以说生是道的核心与灵魂。“道”作为世界的总根源是形而上的实存,其存在无法名状,因此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一章)对于道的描述,老子还提出:“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道的存在虚无缥缈,超越了人的感官,是我们的感官无法把握的。这里的无法言明、无法名状的状态就是“虚”状的存在,“虚”是道的基本属性,在老子学说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中就指出,道家思想以“虚无为本”。道能生万物的奥秘也正在于这种“虚无”的状态中。老子在《道德经》中论及“虚无”时往往与道的创生性相联系。“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四章)此处“冲”训虚,“道冲”意指道的存在是虚状存在的,无形体且无法言明。但是这种虚状的道体却是万物的根源,它所发挥的用途是不可穷尽的。虚空的变化永不停竭,这是生成天地万物的根源。“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第六章)道“常虚”,其自身永不会变成盈,因此“玄之又玄”,为众妙之门。正因为道不被任何规定性所束缚,无形无名且无迹可寻,才能够虚位以待,能够拥有生成万物的潜质,以其无穷的创造力生成万物。

“虚”状存在的道虽无形无名,但却并非空无一物,不能等同于绝对的“无”。老子有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老子》第二十五章)此处所谓的“有物混成”与“道虚”都是对于道的形容,两种界说可以互训,“虚”实为“混成”之物所形成,而道之“虚”的生成性也可从“混成”中探出缘由。这里的“有物”非实有之物,有物混成说明道的存在是浑朴状态的,是天地之根本,同时具有生成万物的能力。道存在于有无之间,即能以物存,此为有;能时刻向他物生成,向他物敞开,此为无。处于有无之间既不为形名所束缚,同时又不是空无一物,包含丰富的创造性,这正是“虚”的本意。“虚”的生成性在于道兼有“有”与“无”的属性。道之无推动了物向有的生成,而万物之有又非恒有,总是在向其将成而未成虚其位、守其无。所谓“有无相生”正反映出道不断生成的事实。“这样‘道’就更有可能脱出传统神学宇宙论的理解框架,不再被视为是一实体,而是那天地之间万事万物生长成灭的自然历程和道路。这种万事万物的生长成灭乃是由‘有’和‘无’两股力量相激互荡而成,老子将之称为道之为道、‘同出而异名’的两面。”①由于有与无的力量强弱而使物在“无形”、“无象”与“有象”、“有精”、“有信”之间循环往复,因此老子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复其根。”(第十六章)

其次,道不仅以其虚无产生万物,还直接推动了事物的生成与发展。物的生长兴衰是道生万物的完整的过程。作为推动万物生长的力量是道本身所具有的,道依靠自身的力量生成物,万物依道而生,凭道之力自然生长,无须外力的干预。高亨说,“道者,宇宙之母力也……此力生育万地万物,而子母未尝相离。此力包裹天地万物,而表里本为一体。未有天地之先,既有此力存。既有此地之后,长有此力在。天地万物之便,即此力之体。天地万物之隙,亦此力之体。天地万物这性即此力所予。天地万物之变,既此力所动。”②道作为天下之母力不仅在于其作为宇宙初始的创生力,不仅具有宇宙发生学的意义,更在于这种力量是万物在生成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所依凭的根本动力。道在生成万物之后,并没有退隐或消失,而是化为万物与天地为一体,推动万物的发展。“故道生之,德蓄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盖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第五十一章)道生万物有一个中间环节,便是“气”论。老子把道的力量看作是阴阳之气相互作用的结果,阴阳乃是两种对立的力量,阴阳之气交汇中和才能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四十二章)阴阳是万物生长的根本动力,“有生者,莫不背于幽而不测之阴,向于明而可见之阳,故曰:万物负阴而抱阳。”③阴阳是万物的一体两面,万物虽然都呈现为有形有象的阳性的表象,但是却需要无形无象的阴性的隐性的内相才得以实现。所谓“冲气以为和”则体现出阴阳相生的动态平衡与转化机制,阴阳二气在一体之中相摩相荡、互为消长,而新的和谐体就在这两种力量作用下产生出来。庞朴将整个先秦中国思想传统关于天地万物的观点归结为“阴阳:道器之间”,并且指出了老子阴阳之说的形而上的意义。“这个阴阳,固不是人事上的阴阳,也并非自然中的阴阳,正就是原始的阴阳。形象地说,它是二神;抽象地说,它叫两仪,或者叫‘二’,道生一、一生二的二。它自己是唯象无形的;唯其如此,它可以体现为万物万事之形,万物万事负抱它而生而成。万物万事既生既成以后,又各有自己的具体而微的阴阳。”①

第三,道生成的路径——依自然而法自然。物自道始,无形无名。道因其化成天下的力量,不断地将自身物化,通过自然物的呈现而实现自身的彰显。在宇宙万物生成的过程中四种因素共同起作用,分别是道、天、地、人。老子说,“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在这四大中,天、地、人均为道所生,于是便形成了道与天、地、人之间的生成的层级关系。自然在老子那里却是道所效法的对象,道无法言名,弥散于万物,需要通过自然出场来展现它的生成性。道生万物就体现为自然与天、自然与地、自然与人的相互对应的关系,天、地、人皆效法自然推动道的物化。王庆节在论及老子的自然观时,提出自然的“自己而然”可以解析出“积极性”意义与“消极性”意义。自然的“积极性”意义与“消极性”意义是“自己而然”的一体两面,是指一切事物的生成与发展都遵循其自身特殊的道路而毋须他者的压制、干涉和破坏。②一切都自然而然,无需用外力进行调节和参与。但是应当注意的是,“自己而然”并不排斥他者,天地万物之间的“自性而然”才是万物生存发展的根本目的。道生成万物不像“太一”流溢而产生万物,不是不可逆的过程。“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第二十五章)道生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伸展向遥远而又返归本原,其间万物可以互生互化,人与天地自然在生成之力的推动下保持着和谐的关系。除了道以外,万物的存在皆非恒在,它们的内在属性决定于其生成的过程,自然万物都是在与他者共在的基础上不断生成而实现自身的。因此虽然自然强调万物自身的自我与独立,但并未刻意为自我设置绝对对立的他者。“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第二章)在道生成的基础上,没有绝对的“我”与“他”的对立,善恶美丑没有永恒不变的标准,旦夕祸福因时因地皆有相互转化的契机。总之,“道法自然”不仅道出了宇宙万物在生成发展的过程中各随其性、自由发展的本性,同时也彰显了万物自性与他性的统一,描绘出一幅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作为“四大”之一的人是天地间最具能动性的参与者。人既是自然之子,同时又独具理性能力与道德能力,是自然生命价值的承担者与实现者。“人有一种‘天赋’的责任、义务和使命,或‘天职’,就是实现自然界的‘生道’,而不是相反,更不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利益而去任意破坏自然界的‘生生之德’。人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此,人的‘安身立命’之地也在于此。”③人如何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得当,老子在“法自然”的基础上提出了“无为”的思想。这里的“无”不是空无之无,而是与前面所提及的“虚”相呼应。无为并非无所事事,“无为而无不为”,无所作为也是一种作为。这种作为表现为对宇宙大化流行的尊重,对道生成万物的积极响应。老子在《道德经》中多处形容“无为”,如“简”(第六十七章)、“柔弱”(第七十九章)、“慈”(第六十七章)以及“不敢为天下先”(第六十七章)等。从这些词句中,我们可以看出,具有主动性的人在“法自然”的统摄下应处处采取被动、柔弱的行为方式。但是这种“守弱”的姿态也是人的主动行为的能力的表现,它一方面强调人应当限制其欲望,不应该凭借其独特的地位与能力侵害自然的权利,另一方面则主张人应通过“守弱”为万物的“自己而然”让行,从而推动道的生成与物化。“守弱”并非简单的珍惜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是要以“无为”的行动承担起“生养万物”的使命。因此,老子说“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第六十四章)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无为”不是人臣服于物,而是听命于道。“事实上,《道德经》告诉我们,由于道的微妙、仁慈的行为,我们可以放心,生命会朝它应该发展的方向发展。”①人应该承认自然物存在的价值与独特性,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尊重道的生成与展开。唯其如此,人才能真正成为自然界中的“大”。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在生态文化转向的过程中被不断地发现和阐释,深刻影响了当前的生态文化的发展。老子的生成理论作为先秦道家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明显的生态学取向,其中蕴涵着深层的生态意识,对于当前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首先,老子的生成论思想通过“道生万物”的观点突显出“生”的本源性意义,从而将生态思想从价值论与道义论的层面上升到本体论的层面。从价值论或道义论的角度研究生态问题,往往依照伦理与宗教的信条衍生出相应的生态观念。这种推演方式缺少理论与实证的支持,会被打上复古主义或浪漫主义的标签。老子的生成论思想赋予了“生”以本体论的地位。万物的生生不已是道的显现,也是自然界生态的本相。人世间的诸种真善美皆源自于维护万物的生机,因此生态以道的生成性为基础,就是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源头。因此从这个层面上来看,所谓生态平衡、众生平等等观念皆出自于“生”本身。刘恒健在论及生态美学的形而上基础时,就指出了生态美学的本源性意义。“生态美学是一种以大道形上学为基础的美学,生态美学的本源性即它的大道性”,这种“大道性”指的是向老子、庄子所说的“大道”的超越性回归,回到天人一体、万物一体、同生共运、圆融共舞的大道本源性上来。②明确了“道生万物”的本源性意义,有助于将生态从狭隘的生命哲学中释放出来。老子将个体的生命视为大道循环往复的组成部分,生态理论把整个宇宙看成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一个生生不息、创生不已的有机体。生态是广义的,生态之“生”就体现在整个生态系统一气贯通的大化流行之中。它不仅是实体生命的外化、呈现,而且是指在自然往复循环的过程中一切元素的互生互长,反映出对一切生命体、存在物的尊重与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