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精神的主要内涵范文

时间:2023-11-30 17:45: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新精神的主要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创新精神的主要内涵

篇1

关键词:大学精神;高职大学精神;内涵;培育;塑造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2

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加大,高职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高职院校若想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发展壮大,作为决定学校发展方向的高职精神,必将成为高职院校发展成败的关键点。由此,高职大学精神的建构是指引高职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也是提高此类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需要。高职院校既然属于高等教育学校,便具备一般高校的基本特征,普通高校具有大学精神,因此,高职大学精神既有传统的大学精神,又有自身特有的文化气质。不同的大学院校可以有不同的办学风格,在追求理想状态上,不应有高低之分。不同院校的大学生给社会带来的价值会不同,但其为社会服务的精神却不应否定。因此,高职院校也应具备自己的“大学精神”,这也是多数研究者认同的观点。

一、传统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在学校办学之初打下基础,能弘扬学校文化并通过持续的文化熏陶形成的一种对学校师生都产生极大影响的某种力量和共同的价值理念。大学精神是高校的灵魂,是高校凝聚力和竞争力的源泉。“大学精神是关于大学发展的价值取向及其在大学设置与运行中的体现。”[1]大学精神是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光辉旗帜。在保障高质的大学建设的方面,大学精神比任何理论和规定都更有效。因此,大学精神作为这所大学的灵魂,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其群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充实。一所真正的大学,不仅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而且要有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精神”。这能体现出这所大学与其他大学的不同的精神气质。

传统的大学精神是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基本内容,既包括普遍的自由精神、独立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等。还包括一些大学在实践中形成的有自我特色的大学精神。如哈佛大学的“与真理为友”等。[2]自由精神主要包括思想自由和学术自由,是其他大学精神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大学精神的灵魂。非独立不能自由,非自由不显独立,只有具有独立的思维才能保证其思想和学术的自由。独立精神主要表现为独立人格、独立思考、和独立担当等。人文精神主要包括道德、理想和情感三个方面的内容,以人的全面自由和实现人的价值为目标。高职教育应坚持以人的发展作为永恒主题,特别是要坚持以学生成才为本,通过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精神以求真为主导思想,是体现在科学的海洋中追求真理的精神。

二、新时代高职大学精神的内涵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特性,其大学精神不仅应体现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涵,还应显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高职院校大学精神在具备大学精神的共性内容之外,还应有自身特有的内容。

一是职业精神。职业精神包括职业价值观、职业态度、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道德等要素。[3]“职业精神事实上就是一种对职业的深情投入、一种专注度,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职业水平和职业成就”[4]。

职业精神是指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形成的对职业的理解与认知的态度。职业精神是高职学生必备的敬业意识、职业操守,同时,高职教育也应当融入国际元素,面向世界开放自己并吸收国际社会的先进经验。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世界情怀,成为适应现代社会的职业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所以,在高职大学精神的塑造与培育中,我们要紧密结合教育实践,学习借鉴其他院校的经验,并结合校情,不可盲目仿制,这样才能彰显高职教育的职业特色。

二是服务实践精神。高职教育实践要始终围绕着服务于社会的理念开展。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首先要树立服务社会、服务于实践的理念,因为高职教育培养的大多是实践型人才,因此,是否具备实践能力是评价学生是否能适应社会的一个标准。高职教育应坚持“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教学方法,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服务于实践的理念渗透到教与学的每一个环节中。

勇于将所学理论用到实践中去,强调学理论要会用、能用,产教融合、校企结合的办学模式是高职院校区别于普通高校的主要方面,因此,将把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紧密结合的方法对于培养学生服务实践精神起到重要的作用,使高职学生在毕业后能很快进入社会角色中。这也是高职毕业生区别于普通高校毕业生的重要方面。

三是创新精神。创新精神的培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的重要内涵。在科学技术迅猛增长的新时代若要取得发展的主动权,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在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因此,创新精神是高职教育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是其自身发展和肩负使命的内在要求。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期,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都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只有具备高素质的创新能力,才是符合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要求的人才。有了技术创新能力,学生才有自主创业的勇气,这也大大响应了我国政府提出的“全民创业”的口号。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才会保持无穷的生命力。要树立一种创新无处不在的教育理念,将创新着力于办学发展理念上,提升社会贡献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落实全面质量观;创新合作发展机制,推进校企一体化。

三、高职大学精神的培育与塑造

由于各高职院校对高职教育的客观规律还没有充分的认识,因此,许多高职院校的高职精神的培育还需要继续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自己办学特色的路。只有通过对高职大学精神的培育与塑造,才能发挥高职教育的优势,以达到促进高教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实践是基础,没有实践支撑的精神是不存在的。因此,重塑高职院校大学精神是一项系统工程,加之高职院校的特殊性,不能简单的照抄照搬其他大学培育大学精神的方法。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理念为核心,坚持以创新精神为导向,以校训建设为载体,以文化传统为基础塑造高职大学精神,才能促进高职院校的健康持续发展。一、以技术创新理念为核心重塑高职院校大学精神。技术创新理念对高职院校的发展至关重要,他是高 职院校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所谓技术创新理念是指人类的技术创造、提升和超越的理想和信念。只有具备技术创新理念的人,才能敢于打破常规,敢于超越现实,挑战未来。因此,高职精神的培育只能从规范高职教育行为入手,只能依赖于合乎规律的、扎扎实实的高职教育实践活动。[5]

(一)坚持以人为本,实施品牌化管理的办学理念

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决定其生存发展的主要方面是其办学特色。因此,准确定位便成为高职院校塑造大学精神的前提。明确高职院校办学的价值取向,进而明确高职教育办学理念,突出办学特色,为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养成提供基础。因此,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塑造必须以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为中心,充分体现其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使高职精神既能体现大学精神的共性,又能凸显自身的特色。

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贯穿于高职大学精神之中,表现在学校一切以人为出发点,尊重人,理解人,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潜能。学校一方面要尊重人才,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工作重心,积极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其创新精神。这种办学理念既迎合了时代的精神,又能满足社会对高职教育的期待和要求。

(二)激发师生共同参与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高职大学精神的培育不仅要充分发挥学校各级组织的积极作用,还要发挥教师在培育高职大学精神中的重要作用,高校教师是大学精神的传播者和继承者。教师通过渊博学识和人文修养影响着高职大学精神的培育。学生则在教师的带动下,充分发挥其自我管理能力,他们不仅传承学校的大学精神,而且其优秀的表现将实现高职大学精神在社会上的传播。因此,全校师生共同参与,为高职大学精神的培育营造良好的氛。

(三)优化校园文化建设,打造育人新环境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精神的塑造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载体,大学精神的内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得以深化。高职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校园文化依托并通过学校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各种文化现象,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和精神力量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成员在思想观念、行为准则上受到影响[6]。

各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掘各种资源创新校园文化活动。通过校园网络阵地,打造校园网络文化精品,拓展校园文化建设渠道。将学生置身于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并使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入职业文化,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工学交替、项目合作等方式,培育出适应新环境的人才。

(四)以校训建设为载体塑造高职大学精神

校训是一种格言、篇言或座右铭,它代表了学校所倡导的某种道德价值及其追求,是学校对其历史文化传统、校园精神的概括和认同。如北京大学“自由、平等、民主、科学”的校训就比较集中体现了“兼容并蓄、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大学精神。校训能最简明深刻地反映学校的文化,体现学校的精神。在某种程度上,大学的校训铸就了大学的灵魂,是大学精神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同样也比较重视校训的培育。许多高职院校都制订了校训,但仍有一部分高职院校至今还没有校训,或者就算有,也无特色,同质同面化、标语口号比较严重。因此,各高职院校通过校训建设重塑其大学精神的任务还很艰巨。

通过校训的建设促进高职院校创新精神的培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科学技术的创新已越来越成为我国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我国许多大学对创新精神的培育都非常重视,如南开大学校训是“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武汉大学的校训是“自强弘毅,求是拓新”;华中科技大学的校训是“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等,从这些校训里,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其对创新精神的重视。

(五)结合时代精神,注重高职院校的教育功能

育人是高职大学精神的塑造的根本目的。杜威曾说:“职业教育并不是“营业教育”(trade education),不是做专门行业的教育。做专门行业的教育是机械的,用不着心思和高深的学问,只希望养成本行的专门技能就算了。[7]这说明职业教育必须重视其教育性,不能将培训职业人的活动代替教育人的活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承担了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这要求高职大学精神在保持传统大学精神的前提下,应顺应时展,不断汲取时代精华,与时俱进,以先进的职业文化、时代要求为基础,不断彰显现代高职大学精神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储朝晖.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与省思[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68.

[2]侯长林.技术创新文化: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的生态基础 .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11-09-06.

[3]刘清香.高职院校精神文化的内涵与建设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6):73-78.

[4]骆潇.我们需要它――职业精神特别调查[J].职业,2008(19):10.

[5]陶榕.高职精神刍议.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04-28.

篇2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创新精神;培养

一、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创新精神

学生个性化的创新精神包括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及学生个性化认知的内容,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使我们的学生去获取较为直接的感性认识,达到丰富学生表象的效果。还要引导学生去积极思维,并能给予适当的想象空间,尊重学生个体的感知,以达到开启学生思维大门的目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的合作体验,感受生活,积极实践,不断丰富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参与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为学生良好的想象力铺路。

二、有效的情境是创新精神培养的关键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要懂得,我们手中的美术作品仅仅是静态事物的一种展示,开始我们所关注的内容却往往又是动态的效果。那么,我们美术教师肩负着带领学生由动态向静态的转变任务,其转变的过程实质就是引导学生的一种创造过程,那翱翔的飞鹰、哗哗流动的溪水、奔驰的骏马等等。用静态的作品来展现动态之美同样也是美术的一种展现手法,重点是创造的美术创作学习活动,要求美术教师格外重视给学生提供美术素材,指导学生如何去观察美术素材的方法,在观察过程中展示美术素材的情境空间创设环节,这是引起学生感知美术素材的主要途径。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描述的情境空间具备丰富的内涵,有美术观察素材、图画空间背景、景物描绘等。当然,这里面同样也包含我们的学生。我们所关注的情境便是学生可以走进空间,形成情感与学生共鸣,迸发出情感的火花。

篇3

关键词:民办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精神 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2-0229-02

一、 引言

现阶段社会生活呈现多元化的发展,再加我国与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外来思想的大量涌入,在国内掀起了多元化文化的浪潮。广大大学生面临着各式各样的价值选择,多元化的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这个不断发展的社会,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呈现出积极性低下,甚至出现反感的情况。另一方面,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呼声越发高涨,但又缺乏现实的立足点。

二、大学生具备创新精神的重要意义

就民办高校而言。“大学”二字自古以来就不仅指的是知识方面的渊博[1]。它同时还具有人格方面的深层次含义。学以致用,要求大学生不仅要见多识广,而且要利用知识发现、处理问题的能力。这种“发现”与“处理”并非是书本知识的照搬,而是知识的融会贯通后,不拘囿于现成的东西;创造性地形成自身独特的见解与处理方式,从而使问题通过最简单地方式化解。因此就民办高校而言,积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前提。

就大学生成长而言。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基于其身心的全面发展。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是其创新精神发源之土壤。因此重视大学生的个性健康、独立和全面发展,就能够为创新精神的萌发提供有力的平台。因此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应当针对当前青年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帮助他们培养自身自律、自爱、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品格,要使他们学会如何面对挫折,克服困难,并通过自我调节来不断的奋进。促使其精神成人,才能有效地催生创新精神。

就社会外部环境而言。当前全球化已成为了必然趋势[2]。不仅是从人类发展层面、国家强盛层面以及社会进步层面,还是从社会期望与人才需求的层面,创新精神都是对大学生的必然要求。创新精神甚至可以说是“人才”的代名词。因此面对外界的多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难以满足要求,为此我们必须要转变思想,创新思政教育方式。

三、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机制

1.坚持学生本位,强化创新意识

思想是一切行为的导向,而在思政教育的进程中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想,是将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转化为符合当前社会的先决条件。创新精神的具备与否与思想主体本身有着必然联系。在思政教育中,应当积极摒弃传统的说教式教育,重点关注学生主体意识的养成。这是因为学生主体意识的养成需要有一个宽松的外部氛围。学校及教师应当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开展思政工作。充分给予学生自主空间,促进其思维之活跃,激发其想象之丰富。这实际上是改变了以前学生完全被动的位置,尊重了学生自身的人格与尊严,有效维护了学生的独立性,从而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促进学生不断健全自己的人格,开启自我控制能力与自身的智力,迸发出发展自己的愿望。从而促使学生从创新的思维来发现与解决问题。

2.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创新氛围

高校校园物质文化的各种组成部分是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要资源之一,应当将高校物质文化当中的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的模式充分发挥出来。高校的物质文化能够从侧面映衬出这个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创新思维与综合素质。而高校物质文化所营造出来的意境与环境,对于长时间处在其中的学生能够起到良好的“环境育人”效果。采用学生共同构建的周围环境,积极构建思维创新的氛围来实施创新教育,这本身也是思政教育进程当中无容忽视的环。譬如在校园当中重要马路的两边,依靠主要的建筑物及教学楼内外,在学生聚集较为密集的地方设置标语牌、标识牌或者宣传栏,运用丰富多彩的文字,通过各类型的报纸或板报等来构建高校文化场景。此外还可依托校园广播、校报校刊等资源。在思政教育积极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在无形中感受到创新思维的熏陶,从而将创新思维逐渐内化为个体自身的创新精神。

3.依托课外创新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

社会实践、课外调研、科技竞赛、社会调查报告等活动可有效锻炼主体的创新能力,丰富主体的实践经验[3]。因此高校的思政教育应当将鼓励大学生参与科技实践活动作为工作重点。重视这些活动中对学生质疑与开拓品质的形成,培养他们探求真理、崇尚科学的求真志向。笔者在长期工作中也发现,事实上当代大学生是具有较为强烈的创造热情的,但是他们往往缺少对社会与世界的认识与了解,使得他们的这种创新热情难以付诸现实。通过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能够促使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与科学,从而将科学知识与创造热情转变为个体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实践体验是思政教育的立足点,也是塑造大学生品质与能力的重要途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当结合本校与各专业实际,积极举办或联办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适当给以物质奖励,甚至是将其作为学期考评、优秀毕业生申请等的参考指标。

4.健全思政教育新机制,创新教育途径

高度重视思政教育质量评价的机制建设[4]。特别是要将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包括创新精神培养在内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健全与否,是思政教育质量高低的主要判定方式。它体现了高校思政教育质量评价机制的健全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事业的发展。笔者认为,思政教育质量评价需要由政府带头,教育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依据现行的法律规定,尽快出台相关意见,正确进行设置高等教育的评价主体、要求、顺序等。特别是要关注大学生社会品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不同的个体情况实施不同的管理方式,从而确保高校思政教育的质量,确保创新精神的渗透。因此笔者建议当前思政教育中创新精神的培养应当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一方面,将集中教育与随机教育进行结合。进行集中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正统教育与思想熏陶。而随机教育主要侧重的是渗透,例如多和学生进行日常的交流或者是多播放一些具有创新教育意义的影视。另一方面,将思政教育、创新精神培养与专业教育进行结合。鼓励学生参与或自发组织本专业的科技竞赛、社会调查,创新多种教育形成。此外,广大思想政治教师仔细分析大学生成长规律和互联网文化发展规律之间的联系,充分利用互联网文化的特点,运用这些特点来对大学生实施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比如,高校可以在互联网上创建自己的主页,透过主页向广大学生传递思政教育的信息。同时要加大校园网络的管理力度,注重网络游戏、BBS文化、短信文化、QQ文化以及微博文化等的管理,并通过这些平台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精神培养。

四、结束语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在培养他们的知识能力的同时,还应当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引导其精神成人。因为有了过硬的知识能力,还要配合积极、健康的精神思想,才能使得他们为社会的发展做出切实有效的贡献。

在以人为本理念下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体现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够有效的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傅钰.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作用与途径方法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3,07(21): 621-622.

[2] 张向飞. 以创新精神驱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02(16): 108-109.

[3] 王勇. 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视域下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02(01): 74-76.

[4] 王百齐,陈慰宗,杨涛.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与创新精神的培养[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5(04): 48-50.

作者简介:朱玲(1980年12月),女(汉族),广东省潮州市人,外国语学院党总支书记兼教师,广东白云学院工作,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研究。

篇4

摘要:企业家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人力资本、物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一种最佳结合,是从事创造性破坏的创新者。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的一种品质、一种思想方式或是一种意识形态。在企业家精神中,进取精神、冒险精神、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这四个要素最为重要。要培育企业家精神,可以塑造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为企业家精神的形成创造良好的环境,构建有利于培育企业家精神的社会文化教育体系。

关键词:企业家;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培育

一.前言

法国经济学家萨伊最早提出“企业家”一词,他在其1803年出版的《关于财富生产、分配和消费的政治经济学论文》和1815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精义》中指出,企业家是“将一切生产手段:如劳动、各种形态的资本或土地等组合起来的经济行为者”。“企业家精神”则可以看成是企业家特殊才能(包括精神和技巧)的集合。或者说,“企业家精神”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综合才能的体现方式,它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无形生产要素。这种无形的东西往往可以维系一个公司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比如说,企业家沃尔特•迪斯尼最伟大的创造不是《木偶奇遇记》和《白雪公主》,也不是迪斯尼乐园,而是沃尔特•迪斯尼公司及其使人们快乐的超凡魅力;伟大的企业家、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和井深大,他们最伟大的创造不是收录机,也不是栅条彩色显像管,而是索尼公司及其它所代表的一切;萨姆•沃尔顿最伟大的创造不是持之以恒的“天天平价”,而是一个能够以最出色的方式把零售要领变成执行力的组织——沃尔玛公司。在英文术语使用上,企业家(Entrepreneur)和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常常互换。

长期以来,企业家的概念通常是从商业、管理及个人特征等方面进行定义。进入20世纪后,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的定义就已拓展到了行为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分析的领域。而在当今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家转到政府或社会组织工作非常普遍,也不断提出和实施用企业家精神来改造政府服务工作和社会管理工作。

二.企业家

企业家是指那些具有创新精神、进取精神和冒险精神,能有效组织和利用经济资源,敢于承担经营风险,为企业和社会创造财富的具有特殊素质的人。企业家可以分为三类:传统企业家、内部企业家和社会企业家。

传统企业家包括私营企业的创立者和国有企业的优秀领导者。前者让一个企业从有到无,从弱到强,他们承担企业的全部经营风险,而最后他们往往会成为企业的最高领导者或者拥有企业的控股权,并通过纳税等方式回报社会;后者本身并没有企业的所有权,他们通过卓越的领导,使国有企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为国家和社会作出了贡献。

内部企业家是存在于已建立起来的企业内部的一类管理者。德鲁克认为,并不是只有创立全新企业的人才能称为企业家,他把企业内部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管理者称为企业家型的管理者。内部企业家是现代大中型企业的产物,处于企业最高管理层与普通员工之间,是连接企业上下关系的纽带。

社会企业家的分类很多。其中,经济学家德鲁克认为,社会企业家是一类特别的经济参与者,他们注重的不是慈善和问题本身,而是变革和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他们通过各种努力将社会资源配置到最需要它们的人群身上。戴维·伯恩斯坦认为,社会企业家以改善社会造福人类为己任,目标是改变艰辛、贫穷的世界角落,为那里的人们建立更适合生存的条件。他们具有“强大的道德推动力”,乐于“自我纠正、分享荣誉、自我突破、超越边界、默默无闻的工作”。从这些定义上来说,社会企业家比单纯的志愿者、慈善家更具长远目光,更注重发展性、根本性地解决问题,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三.企业家精神

(一)企业家精神的含义

理解了企业家的概念后,这就为研究企业家精神提供了一些理论基础。但究竟什么才是企业家精神呢?企业家精神又包括了那些要素呢?在通常的理解上,企业家是指具体的人,而企业家精神,通常是指抽象的企业家概念,即企业家们的共性所在。下面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着手分析企业家精神。

首先,从内涵上分析。企业家精神应该是一种抽象的价值概念。它可能是一种品质、一种思想方式或是一种意识形态。企业家精神应该是所有企业家群体所共有的特征,是这个群体抽象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模式的抽象表达,是对企业家概念的抽象和升华。这样一来,企业家群体就和其他群体区别开来,人们也就可以此标尺识别、挑选和任用企业家。

其次,从外延上分析。许多经济学家也都对此做过阐述,比如哈耶克认为企业家是“人类合作的扩展秩序”的代表,应该具有使大家合作工作的精神感召力;熊彼特认为企业家精神即“经济首创精神”是实现“新组合”的原动力,是为建立以自己的家族为核心的私人企业王国而发挥出来的创造力与坚强的意志;马克斯·韦伯则讲企业家从事企业经营活动是出于一种“敬业精神”,这种精神源自于对“神召”的感悟等等。我国学者汪丁丁从以下三个主要方面来阐述企业家精神:他认为,企业家精神的第一种精神是创新精神,第二种精神是由韦伯提出来的资本主义精神,也可以把它简单地归纳为理性精神和敬业精神,第三种精神就是合作精神。其中,创新精神是处于绝对主导地位的核心要素。

(二)企业家精神的构成要素

在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使人们把讲科学的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赋予了企业家精神新的内涵。但是构成企业家精神核心的却是创新精神、进取精神、冒险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这四种精神是一切企业家所必须具备的,是构成企业家精神始终不变的核心要素。尤其是创新精神,更是一个企业家必

1.创新精神

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是企业家面对动态的经营环境,寻求思维的革新,不断拿出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对一个企业而言,产品需要不断更新,服务需要不断上新台阶,市场需要不断开拓,管理方法不能囿于旧习,这些变革的实现需要企业家思维的创新,因为只有思维的创新才能领先、才能大步发展。正如在熊比特的理论中,创新包括了生产一种新的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来源、实现一种新的工业组织等五个方。企业家的这些创新活动正体现了他们寻求新思路、冲破旧框框的创新精神。须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

2.进取精神

企业家的进取精神表现在企业家身上,就是一种对大事业的热情,做大事业的理想,他不会满足于已有的成就。因为在企业家看来,只有大事业才能激发他的勇气、才智和昂扬的斗志,才能使他的能力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这是一种内在的根本动力,使企业家拥有了强烈的创业愿望、永不满足的事业心和百折不挠的意志。富于进取精神的企业家才会在市场中抓住机会,又快又好地经营企业,永远地进击,作出长远而有价值意义的决策。

3.冒险精神

商场如战场!企业的经营活动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进行,在这一过程中没有风险几乎是不可能的。商品经济的动态性、开放性和经营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企业家必须拥有冒险精神,没有一定的冒险精神是无法经营企业的。企业家敢于冒险在于他相信风险有时可能成为企业成长的契机,甚至是企业家个人成长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企业家的冒险精神并不等同于赌徒的盲目冒险,面对风险与否的选择时,他会考虑风险吸引力的大小、冒险成功和失败的相对概率,他更会去思考如何通过努力采取各种措施来降低风险,从而增加冒险成功的可能性。

4.社会责任感

一个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它做得再大,对社会又有什么意义呢?通常意义上说,社会责任感就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每个人在心里和感觉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因为社会是一个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由不同的个体组成。没有人可以在没有群体交流的情况下独自一人生活。因此我们要有对社会负责,对他人负责的责任感。不以个人私欲而存在,坚持社会原则的情况下懂得为社会无私奉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

企业的社会责任综合起来就是企业家在经营、做事、生活中对他人利益、情感的关注。它虽然来自不同的方面,但终究是承担起了作为社会角色的自律、利他以及更高精神境界的所能做到的无私善举。我们无法用目的去解释这一切,在这里我们脑海里出现的是“意义”。企业作为社会公民是人格化了的,而企业家就是这个代表。这背后可能是对人生意义的答案。

四.企业家精神的培育

有一些人认为企业家精神表现为一种突发的灵感或“天才的火花”。当企业家提出一个新颖独特的观点或推出一种新的管理方法等时,被视为是“企业家精神”的显现。但笔者认为企业家精神并不只是一种偶发的灵感或“天才的火花”,因为这根本不具备持续性和可复制性。而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主体在剧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下形成的超凡心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精神素质。其体现应是一个从产生创意到创新结束的动态的有计划有行动的过程。因此,对企业家精神的测量是可以用频率、程度来具体度量的。所以,企业家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是虚无飘渺的东西,而是可以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经过千锤百炼沉淀在企业家身上的相对稳定的品质,是可以经培育而形成的。下面将谈谈培育企业家精神可以采取的措施和方案。

(一)学校开设专门的企业家精神教育课程

从理论上讲,人人都或多或少拥有企业家精神所具备的特征,例如冒险,创新等,而早期的创业意识教育会在年轻人心中扎根,这会使他们以后具有更强烈的责任心和进取心。出于这个原因,在美国,许多学校都开设了企业家精神教育课程,甚至幼儿园都开始了启蒙教育。而且许多学校实现了“干中学”和“学中干”的有效结合,学校的教学案例就直接来源于企业。所以,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的企业家在社会上很受尊重和追捧的缘故。

(二)学校应当与优秀企业结对,进行密切的合作

现在,很多人发现在学校学的东西到社会上根本用不上,究其原因是学校的教育与社会发展现实脱钩。所以既然要学以致用,学校的课程就应该与社会、与企业建立密切的联系。尤其是注重与企业合作,让企业管理者到学校亲自授课,讲解企业运作方式和经营历程等。而且还可以让学生亲自到企业参加实践,真正做到用“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再反过来丰富和发展理论”。

(三)整个社会应当积极营造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

美国的硅谷是一个为管理和技术天才提供极富神奇魅力的创新的摇篮,是孕育企业家精神的“风水宝地”,而不怕失败是硅谷最大的魅力之一。在硅谷,每天都有许多企业倒闭,但还是成为许多人终生梦想的地方。为什么?因为那里的文化非常宽容,人们具有足够大的胸怀去接纳失败和承受失败。失败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下次成功的黎明前的黑暗而已。所以,要培育真正的企业家,宽容失败的文化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在这样的氛围才能为众多人提供勇于创业的动力和再次出击的机会。

(四)倡导义利共存的价值取向

真正的企业家有着达则兼济天下的经营哲学,希望自己的成功能给他人带来福祉。实践已经证明,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也不会取得真正的成功。通用电气原总裁杰克韦·尔奇在谈到他经营企业的目的时说:经营的第一目的应该是贡献社会,以社会大众经营为考虑的前提,才是最基本的经营秘诀。

五.结语

篇5

关键词:中小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家精神

在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在就业岗位提供、产品质量把控、废弃物排放等方面既影响世界经济的复苏,也制约世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为地割裂两者的联系,任意地偏颇其一,已给经济社会带来了沉重的思考。如何妥善地处理两者的关系成为理论与现实都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也将成为解决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当前与未来等矛盾的抓手。把握好中小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家精神之间的关系,对于中小企业本身更具有现实可行性与紧迫性。

一、中小企业社会责任

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定义是件困难的事情。对社会责任的正确理解须建立在对责任概念的准确把握上,简单地说,责任是分内必须做的事情(法律、职业要求)和分外应该做的事情(道德要求);不做就要承担后果。斯蒂芬・P罗宾斯(2004)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超过法律和经济要求的、企业为谋求对社会有利的长远目标所承担的责任。在笔者看来,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应该承担的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在内的一种综合责任,其中经济责任与法律责任是企业对社会的义务,企业必须承担,道德责任是社会对企业的期望,企业应该承担。历史地看,企业往往迫于社会压力而承担社会责任,社会责任也往往外在地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起到约束的作用。

德鲁克(1987),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是一个法律的问题和简单的立法过程,而是作为一个社会的最基本单元组织,他们应当主动承担的责任。中小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个主要器官,不仅要创造经济价值,更要创造社会价值,承担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中小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实现其社会性的组织作用之需要,是企业保持和发展与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契约关系之需要,是企业自身伦理道德的需要。中小企业在为社会生产产品或提供某项服务的同时,也在生产或提供一些社会所不需要的副产品。我们并不否认中小企业在能力、实力等方面的差距,但现代的企业社会责任,是内在于企业的发展之中的,是作为企业的一种定位和一种必须担当的意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只会存在履行的方式差别,并不存在应不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的说法。中小企业在初创期时,其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有限,其主要目标是企业生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维持生存方面,更多地要承担法律责任与经济责任。

二、中小企业企业家精神

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企业家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经营理念决定企业的整体态度和行为。企业家精神充分体现了一个公司的创新与风险行为,有助于公司获取新的竞争能力,并提高公司的业绩水平。企业家精神是在不可靠的情况下,以最能动最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去开辟道路的创造精神和勇于承担风险的精神。熊比特(1932)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一种经济首创精神,即创新精神。在熊比特眼中,企业家精神代表着一种适应市场挑战不断进行创新活动的品质。企业家成为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载体,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对于企业家精神的界定,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但是。对企业家精神的所有界定中,其共同具有的核心观点是:企业家精神主要体现的是企业家创新精神与风险承担精神。首先,企业家必须具有创新精神。企业家是创新的倡导者,是创新组织者和激励者,创新精神是企业家精神的精髓,是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家素质的最基本要求,职业化企业家不仅要进行企业制度的创新,而且还要积极诱发和引导市场的新需求,开拓新的市场,他们是“创造性的开拓者”,是“建设性的管理者”。其次,企业家还需具有风险承担精神。企业家之所以必须富有承担风险的精神,是由企业家面临的环境以及从事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不确定性决定的,包括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性及时效性。

三、中小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家精神关系分析

中小企业实力有限,社会责任履行状况取决于企业家精神张扬所带来的能力的提升程度;企业家精神属于企业智力因素,其中蕴含的社会责任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的成色决定企业能走多远。

(一)中小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家精神伦理基础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家精神是企业伦理的理论范畴,也是企业重要的管理工具。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两者共同的伦理基础,逻辑地要求我们全面、准确地把握两者的关系。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是一个利益相关体,企业经营是一种合作活动,企业要有所有者。否则就不可能有企业,顾客是企业的服务对象、是企业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企业为顾客创造价值是企业存在的基础。员工是企业主体,员工素质越高,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程度越高。工作效率越高,也越容易对企业形成忠诚。企业要有供应者,企业不可能所有原材料、零部件都自己生产,不可能所有技术都自己开发。企业要面临竞争,离不开竞争对手的合作,还要有政府、社区、公众的理解、合作与支持。所有者、顾客、员工、供应者、政府、社区和公众也能从与企业的合作中获得好处。可以说,企业的任何决策、任何行为都会对利益相关者产生影响。怎样处理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是企业不可回避的问题。社会经济学理论也认为,管理当局的社会责任不只是创造利润,还包括保护和增进社会福利。公司并非只是对股东负责的独立实体。它们还要对社会负责,社会通过各种法律法规认可了公司的建立,并通过购买产品和服务对其提供支持。无论是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冒险精神,还是其他企业家精神,他们都是企业在与利益相关者交往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以创新为例,创新的源泉与归属都来自于为顾客创造价值。

(二)中小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

众多企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只有那些能够深刻认识到社会的变化,并预计到这些变化如何影响企业自身运作,并与政府监管机构相处融洽,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的需要比较了解,与社区的互动有效的企业,才能成为市场竞争中的幸存者。企业是企业家精神的投射,是企业家精神的具体化。德鲁克(1987)认为,管理是一项崇高的使命,企业管理需要设立营销、创新、人力资源、资本资源、物质资源、生产力、社会责任及利润八个方面的目标,八个目标之间应该达到平衡,管理重心是使工作有生产力,并使员工有成就感,管理需要以社会影响和社会责任为支柱。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商业惯例和企业家精神的重要内容,成为企业家个人和企业发展的驱动器,企业家个人因责任而生活的更加精彩,企业也会因承担社会责任而发展和成长得更快。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的精神支柱,企业

家必须具备强烈的对社会负责任的一种心态,就是说作为一个企业家不仅是企业的主人,还应是对社会做出重要贡献,对整个人类、整个国际社会做出或准备作出贡献的人。国内外的经验表明,企业经营和发展必然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与社会发展、社会建设相适应已成为现代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市场经济进程中,企业和企业家承担社会责任不仅是法定的义务,而且也是一种道德的底线,是企业家精神的重要体现。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时也就是企业家精神得到最好诠释的时候。企业要做一个社区合格公民,关注环境的保护,量力而行,奉献爱心,回报社会,积极参与一切与人有关的社会公益事业。我国一些有远见的民营企业家提出,企业的增长不等于发展,企业不仅要通过竞争的胜利获得增长,还必须在竞争中与社会协调发展。企业主动承担了对员工、消费者和社区的社会责任,其结果是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也会获得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社会赞誉,实现了企业与社会共同可持续发展的双赢。只有企业家和企业有了社会人格的时候,才会有一个健康心理去对待社会,不会有投机心理,不会有取巧、假冒伪劣来讹诈社会利润的心理,才会更加积极的承担社会责任,才能更加丰富企业家精神的内涵。

(三)中小企业企业家精神对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

中小企业发展的前提是大批企业家的涌现,而企业家不断涌现的前提是企业家精神能够获得政府和社会的认同。积极培育企业家精神可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可以促使中小企业更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这个特殊群体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它是以企业家自身特有的个人素质为基础。以创新精神为核心,以风险承载为标志的一种综合性的精神品质和意志。对于企业家群体而言,企业家精神展现的是这个特殊群体共同的本质特征和职业属性。企业家精神象征着一种与普通人明显区分的个人禀赋,不仅仅体现为财富的多与寡或地位的高与低,这种禀赋使得企业家自然成为社会福利增进的主要承担者,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的强大动力。

企业家精神具有诸多功能。首先,企业家精神虽然不能直接创造经济价值,但作为衡量企业经营者是否是企业家的一个重要标准,在企业家选择和任用机制上具有指导意义,它也能够更好地激发企业家的潜力,使之以最佳的状态投身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对企业家精神的培养也能从整体上提高企业家的素质,使之能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为社会的发展做更多的贡献。其次,虽然企业家精神代表的是企业家这个群体所特有的精神品质,但它对其他领域、其他的社会群体有着强烈的示范效应。究企业内部而盲。企业家精神的奉献精神对企业推行社会责任制度是一种催化剂,企业家精神可以推进社会责任制度系统化。最后,企业家精神其实也可以被看做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体现的是企业家的优秀品质,这对营造一种良好的、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氛围和企业文化氛围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企业家的带领下,企业从小变大,从弱变强。使企业生存、发展、繁盛。在此前提下,企业更愿意自律的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家个体成长中的精神和其他各方面素质因素与外部激励约束的环境相互作用,它对其他各因素起到指导、传接和凝聚的作用。企业家素质、能力及其成长必然受到企业家精神的影响,并且在一些情形下,企业家精神直接决定了企业家把握企业创新和寻找潜在机遇的能力能否得到有效的发挥和运用,这就间接地决定了企业是否能够做大做强,从而决定企业是否能够自律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四)基于创新的中小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家精神的耦合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市场化的推进,中小企业需要通过更高水平的创新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其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不断创新是中小企业应付竞争、发展壮大的责任。目前,从我国中小企业的内部环境看,企业技术水平偏低、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技术人才短缺等方面是中小企业缺乏竞争力的共性问题。中小企业的发展所依赖的最重要的力量是创新,包括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融资创新。从西方中小企业发展的历程来看,中小企业发展所依赖的是它们的创业者所具有的一种不同于大企业经营者的创新精神。可以说,企业要取得长远发展必须不断创新,如果总是受一定的固定模式制约。最多只能取得与其他企业相同的业绩,若要进一步发展,必须创新。中小企业的经营者与管理者,不要把创新神秘化,不敢轻言创新,也不要把创新庸俗化,把每件事每个行为都说成是创新。对企业而言,创新的本质就是不断调整,不断变革,勇于探索,创造新价值,创造新客户,进而创造新财富。一般而言,与大企业一样,中小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对于立志成长,追求成功的中小企业而言,在机遇与挑战面前,不断创新其实是一种责任,这在后危机时代尤其明显。

创新精神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创新精神是企业家角色的本质规定性,中小企业创新的动力,来源于企业家对自身价值和使命的自觉,企业创新的成功,离不开企业家强烈的创新意识和信念。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薄弱,往往与企业家创新精神的缺失有很大关系。在这个意义上,我国不是缺乏企业家。而是缺乏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是企业创新的主体条件,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基于对事业的热爱和全身心投入,只有当创新成为广大企业家内心对卓越人生价值的主动追求时,才能有创新灵感的激发、创新潜能的发挥、创新活力的保持,才能够在既有条件下取得卓越的创新成果。

篇6

关键词:企业家;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培育

一.前言

法国经济学家萨伊最早提出“企业家”一词,他在其1803年出版的《关于财富生产、分配和消费的政治经济学论文》和1815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精义》中指出,企业家是“将一切生产手段:如劳动、各种形态的资本或土地等组合起来的经济行为者”。“企业家精神”则可以看成是企业家特殊才能(包括精神和技巧)的集合。或者说,“企业家精神”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综合才能的体现方式,它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无形生产要素。这种无形的东西往往可以维系一个公司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比如说,企业家沃尔特•迪斯尼最伟大的创造不是《木偶奇遇记》和《白雪公主》,也不是迪斯尼乐园,而是沃尔特•迪斯尼公司及其使人们快乐的超凡魅力;伟大的企业家、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和井深大,他们最伟大的创造不是收录机,也不是栅条彩色显像管,而是索尼公司及其它所代表的一切;萨姆•沃尔顿最伟大的创造不是持之以恒的“天天平价”,而是一个能够以最出色的方式把零售要领变成执行力的组织——沃尔玛公司。在英文术语使用上,企业家(Entrepreneur)和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常常互换。

长期以来,企业家的概念通常是从商业、管理及个人特征等方面进行定义。进入20世纪后,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的定义就已拓展到了行为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分析的领域。而在当今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家转到政府或社会组织工作非常普遍,也不断提出和实施用企业家精神来改造政府服务工作和社会管理工作。

二.企业家

企业家是指那些具有创新精神、进取精神和冒险精神,能有效组织和利用经济资源,敢于承担经营风险,为企业和社会创造财富的具有特殊素质的人。企业家可以分为三类:传统企业家、内部企业家和社会企业家。

传统企业家包括私营企业的创立者和国有企业的优秀领导者。前者让一个企业从有到无,从弱到强,他们承担企业的全部经营风险,而最后他们往往会成为企业的最高领导者或者拥有企业的控股权,并通过纳税等方式回报社会;后者本身并没有企业的所有权,他们通过卓越的领导,使国有企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为国家和社会作出了贡献。

内部企业家是存在于已建立起来的企业内部的一类管理者。德鲁克认为,并不是只有创立全新企业的人才能称为企业家,他把企业内部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管理者称为企业家型的管理者。内部企业家是现代大中型企业的产物,处于企业最高管理层与普通员工之间,是连接企业上下关系的纽带。

社会企业家的分类很多。其中,经济学家德鲁克认为,社会企业家是一类特别的经济参与者,他们注重的不是慈善和问题本身,而是变革和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他们通过各种努力将社会资源配置到最需要它们的人群身上。戴维·伯恩斯坦认为,社会企业家以改善社会造福人类为己任,目标是改变艰辛、贫穷的世界角落,为那里的人们建立更适合生存的条件。他们具有“强大的道德推动力”,乐于“自我纠正、分享荣誉、自我突破、超越边界、默默无闻的工作”。从这些定义上来说,社会企业家比单纯的志愿者、慈善家更具长远目光,更注重发展性、根本性地解决问题,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三.企业家精神

(一)企业家精神的含义

理解了企业家的概念后,这就为研究企业家精神提供了一些理论基础。但究竟什么才是企业家精神呢?企业家精神又包括了那些要素呢?在通常的理解上,企业家是指具体的人,而企业家精神,通常是指抽象的企业家概念,即企业家们的共性所在。下面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着手分析企业家精神。

首先,从内涵上分析。企业家精神应该是一种抽象的价值概念。它可能是一种品质、一种思想方式或是一种意识形态。企业家精神应该是所有企业家群体所共有的特征,是这个群体抽象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模式的抽象表达,是对企业家概念的抽象和升华。这样一来,企业家群体就和其他群体区别开来,人们也就可以此标尺识别、挑选和任用企业家。

其次,从外延上分析。许多经济学家也都对此做过阐述,比如哈耶克认为企业家是“人类合作的扩展秩序”的代表,应该具有使大家合作工作的精神感召力;熊彼特认为企业家精神即“经济首创精神”是实现“新组合”的原动力,是为建立以自己的家族为核心的私人企业王国而发挥出来的创造力与坚强的意志;马克斯·韦伯则讲企业家从事企业经营活动是出于一种“敬业精神”,这种精神源自于对“神召”的感悟等等。我国学者汪丁丁从以下三个主要方面来阐述企业家精神:他认为,企业家精神的第一种精神是创新精神,第二种精神是由韦伯提出来的资本主义精神,也可以把它简单地归纳为理性精神和敬业精神,第三种精神就是合作精神。其中,创新精神是处于绝对主导地位的核心要素。

(二)企业家精神的构成要素

在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使人们把讲科学的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赋予了企业家精神新的内涵。但是构成企业家精神核心的却是创新精神、进取精神、冒险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这四种精神是一切企业家所必须具备的,是构成企业家精神始终不变的核心要素。尤其是创新精神,更是一个企业家必

1.创新精神

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是企业家面对动态的经营环境,寻求思维的革新,不断拿出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对一个企业而言,产品需要不断更新,服务需要不断上新台阶,市场需要不断开拓,管理方法不能囿于旧习,这些变革的实现需要企业家思维的创新,因为只有思维的创新才能领先、才能大步发展。正如在熊比特的理论中,创新包括了生产一种新的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来源、实现一种新的工业组织等五个方。企业家的这些创新活动正体现了他们寻求新思路、冲破旧框框的创新精神。须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

2.进取精神

企业家的进取精神表现在企业家身上,就是一种对大事业的热情,做大事业的理想,他不会满足于已有的成就。因为在企业家看来,只有大事业才能激发他的勇气、才智和昂扬的斗志,才能使他的能力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这是一种内在的根本动力,使企业家拥有了强烈的创业愿望、永不满足的事业心和百折不挠的意志。富于进取精神的企业家才会在市场中抓住机会,又快又好地经营企业,永远地进击,作出长远而有价值意义的决策。

3.冒险精神

商场如战场!企业的经营活动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进行,在这一过程中没有风险几乎是不可能的。商品经济的动态性、开放性和经营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企业家必须拥有冒险精神,没有一定的冒险精神是无法经营企业的。企业家敢于冒险在于他相信风险有时可能成为企业成长的契机,甚至是企业家个人成长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企业家的冒险精神并不等同于赌徒的盲目冒险,面对风险与否的选择时,他会考虑风险吸引力的大小、冒险成功和失败的相对概率,他更会去思考如何通过努力采取各种措施来降低风险,从而增加冒险成功的可能性。

4.社会责任感

一个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它做得再大,对社会又有什么意义呢?通常意义上说,社会责任感就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每个人在心里和感觉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因为社会是一个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由不同的个体组成。没有人可以在没有群体交流的情况下独自一人生活。因此我们要有对社会负责,对他人负责的责任感。不以个人私欲而存在,坚持社会原则的情况下懂得为社会无私奉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

企业的社会责任综合起来就是企业家在经营、做事、生活中对他人利益、情感的关注。它虽然来自不同的方面,但终究是承担起了作为社会角色的自律、利他以及更高精神境界的所能做到的无私善举。我们无法用目的去解释这一切,在这里我们脑海里出现的是“意义”。企业作为社会公民是人格化了的,而企业家就是这个代表。这背后可能是对人生意义的答案。

四.企业家精神的培育

有一些人认为企业家精神表现为一种突发的灵感或“天才的火花”。当企业家提出一个新颖独特的观点或推出一种新的管理方法等时,被视为是“企业家精神”的显现。但笔者认为企业家精神并不只是一种偶发的灵感或“天才的火花”,因为这根本不具备持续性和可复制性。而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主体在剧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下形成的超凡心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精神素质。其体现应是一个从产生创意到创新结束的动态的有计划有行动的过程。因此,对企业家精神的测量是可以用频率、程度来具体度量的。所以,企业家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是虚无飘渺的东西,而是可以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经过千锤百炼沉淀在企业家身上的相对稳定的品质,是可以经培育而形成的。下面将谈谈培育企业家精神可以采取的措施和方案。

(一)学校开设专门的企业家精神教育课程

从理论上讲,人人都或多或少拥有企业家精神所具备的特征,例如冒险,创新等,而早期的创业意识教育会在年轻人心中扎根,这会使他们以后具有更强烈的责任心和进取心。出于这个原因,在美国,许多学校都开设了企业家精神教育课程,甚至幼儿园都开始了启蒙教育。而且许多学校实现了“干中学”和“学中干”的有效结合,学校的教学案例就直接来源于企业。所以,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的企业家在社会上很受尊重和追捧的缘故。

(二)学校应当与优秀企业结对,进行密切的合作

现在,很多人发现在学校学的东西到社会上根本用不上,究其原因是学校的教育与社会发展现实脱钩。所以既然要学以致用,学校的课程就应该与社会、与企业建立密切的联系。尤其是注重与企业合作,让企业管理者到学校亲自授课,讲解企业运作方式和经营历程等。而且还可以让学生亲自到企业参加实践,真正做到用“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再反过来丰富和发展理论”。

(三)整个社会应当积极营造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

美国的硅谷是一个为管理和技术天才提供极富神奇魅力的创新的摇篮,是孕育企业家精神的“风水宝地”,而不怕失败是硅谷最大的魅力之一。在硅谷,每天都有许多企业倒闭,但还是成为许多人终生梦想的地方。为什么?因为那里的文化非常宽容,人们具有足够大的胸怀去接纳失败和承受失败。失败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下次成功的黎明前的黑暗而已。所以,要培育真正的企业家,宽容失败的文化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在这样的氛围才能为众多人提供勇于创业的动力和再次出击的机会。

(四)倡导义利共存的价值取向

真正的企业家有着达则兼济天下的经营哲学,希望自己的成功能给他人带来福祉。实践已经证明,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也不会取得真正的成功。通用电气原总裁杰克韦·尔奇在谈到他经营企业的目的时说:经营的第一目的应该是贡献社会,以社会大众经营为考虑的前提,才是最基本的经营秘诀。

五.结语

篇7

21世纪将要来临,人类即将跨入一个新的千年。新世纪将对人的培养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制定新的改革策略,探索新的教育。刚结束的第三次全教会对我国跨世纪教育改革与的战略目标作出了全面规划,对以创新精神培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实施提出了新的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发表的一份重要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出,教育应为人的一生幸福作好准备,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一报告对新世纪教育的使命作了全新的注解,从中不难窥见21世纪教育发展的基本图景。新世纪究竟对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无论作何种解释和推测,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未来的教育决不能只满足于给学生一点知识和技艺,它必须将学生置于一个有尊严、有个性、有巨大发展潜能的活的生命体的位置上,全面关注他们的发展需要,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不断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和生存价值,进而使他们在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过程中真正为自己一生的幸福作好准备。这是一个至高的目标和境界,它要求我们必须对传统教育从思想观念到操作方法进行彻底的全方位的变革。活动教学实验研究是一项立足课堂教学改革,面向未来人才培养的新的探索和实践,它力图根据跨世纪教育改革的总体要求,特别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现实需要,在合理借鉴中外历史上活动教学思想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现行课堂教学存在的诸多弊端的必要改造,探索一条适合于儿童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及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的路子,寻找一条有利于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中切实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

活动教学认为,活动与发展是教学的一对基本范畴,活动是实现发展的必由之路。学生主体活动是学生认知、情感、行为发展的基础,无论学生思维、智慧的发展,创新精神的培养,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是通过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实现的,而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正是学生参与的各种活动。教育要改变学生,就必须首先让学生作为主体去活动。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在学生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实现的,不是外界强加于学生的。从这个角度看,创新教育的关键或教学的直接任务,是要创造出学生的活动,是要给学生提供适宜的活动目标和活动对象,以及为达到创新精神培养目标所需的活动方法、条件和环境。因此,活动教学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现行以知识为难、教师传授和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造,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促进他们主体性、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

一、活动教学的内涵

(一)活动教学的内涵

1.活动的基本范畴

篇8

论文内容摘要: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等重要。创新精神的培养,离不开对知识的广泛接纳和吸收,离不开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艺术设计理论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在当今大多重技能、轻理论的情况下,加强对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投入,是一项艰巨而又意义深远的工程。

我国1998年8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而,当前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设计人才。“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其中“道”是无形的、本源的物质本身所遵照的运动规律;“器”是有形的、现象的技能、技法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系犹如“道”和“器”,创新精神是实践能力的根本、源泉。创新精神从何而来?它来自于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培养。

一、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任务

1.艺术设计理论概述

艺术设计理论是一门对艺术设计的基础知识、基本问题和基本原理做专门综合探讨的知识体系,主要包含艺术设计史的研究、艺术设计基础理论的研究、设计批评、艺术设计实践理论的研究等内容。艺术设计史的研究包括:通史通论——中外设计史、中外美术史等,专史专论——中外广告史、中外服装史、中外陶瓷史、平面设计史、工业设计史等。艺术设计基础理论的研究包括:设计概论、艺术概论、设计心理学、设计方法学、设计文化学、设计美学、艺术美学、艺术心理学、设计艺术原理等。设计批评是对与设计相关的对象的评价和判断。艺术设计实践理论是针对每一门具体设计专业的专业理论,这种理论不是简单的对技法和工艺的概述,而是对技法和工艺一般规律的总结,是对技法和工艺本质及外延的研究。艺术设计理论是一个综合性的、交叉边缘学科,其知识体系涵盖了哲学、美学、艺术学、心理学、社会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生态学、仿生学、人体工学、自然科学等诸多领域;因而,艺术设计理论课程的开设,是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指导学生设计实践的重要途径。

2.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任务

①艺术设计理论教育是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

李砚祖先生认为艺术设计是“人类为生存而进行的造物活动,是人为实现实用功能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物化劳动形态。这种造物具有一定的审美属性和精神价值,因而是一种艺术质的造物”。①诸葛凯先生也认为艺术设计的本质是“按照美的规律为人造物的艺术”。②从以上的观点中可以分析出艺术设计的两大要素:“造物”体现的科学精神,造物之“美”蕴含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艺术设计实用功能性决定了它必须要遵循一定的科学原理进行造物,因而科学精神是艺术设计的内涵之一。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价值的维护、追求,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珍视。艺术设计具有审美属性和精神价值,体现了其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和重视。若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很好地融入到艺术设计中、渗透到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中,需要合理解决科技发展与文化心理之间的矛盾,需要学习生态学、仿生学、人体工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需要研究历史、哲学、美学、艺术学、社会学、心理学、民族民俗学等相关内容。艺术设计理论知识体系涵盖了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的方方面面,因而,艺术设计理论教育是树立、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是使艺术设计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重要渠道。

②艺术设计理论教育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当今时代,一方面人们对艺术设计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越来越多样,另一方面,艺术设计已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多种风格与流派并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若想设计出既符合大众需要又与众不同的艺术作品,需要的是创新精神。创新需要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艺术设计理论包含艺术设计史知识、艺术设计基础理论知识、设计批评、艺术设计实践理论知识等内容——知识体系庞大而丰富,所以艺术设计理论教育是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理论修养的根本途径。

艺术设计教育不是培养技术工人,而是培养具有理论修养,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艺术设计教育不应只传授技法、技能,同时也应传授“道”(即技法之外的艺术设计创新的本质、内涵),重在授之以“渔”而非“鱼”。 艺术设计理论揭示艺术设计的客观运行规律、总结艺术设计现象背后的本质,因而,艺术设计理论教育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指导设计实践的基础。

二、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现状

1.对待艺术设计理论不够重视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甚至是一部分老师,都没有充分认识到艺术设计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认为理论可有可无。这与有些人的浮躁、急功近利思想分不开。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活动中,学生更偏爱能够迅速带来设计成果的设计实践课,而艺术设计理论课相对枯燥乏味,不能立即物化出设计成果,较少受到学生的喜欢、重视。事实上,没有艺术理论知识做支撑的艺术设计作品,不过是没有灵魂的视觉元素的简单组合。艺术设计教育,不是仅仅教会学生能创作成果,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掌握创作成果的方式、方法、规律和内涵等本质性的东西。艺术设计实践课程是教学的显性课程,教给学生的是“形而下”的“器”;艺术设计理论课程培养的是设计师的气质、创造意识和设计的综合素质,教给学生的是“形而上”的“道”,所以应加强学生的理论意识。同时,教师的艺术设计理论意识也有待提高。教师在进行艺术设计实践课程的教学时,可用相关理论知识来指导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充实教学内容,授技的同时,也要传“道”,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学生对艺术设计理论知识的重视。

2.艺术设计理论课程设置不大科学

目前高校的艺术设计理论课程体系不够完善,理论课程开设参差不齐,有的高校只开设了设计史、设计概论和中国工艺美术史。科学的艺术设计理论课程体系应该包括:基础理论课,如设计概论、设计心理学、设计美学、设计方法学等;艺术设计史论课,包括通史通论(如中外设计史)和专史专论(如工业设计史、平面设计史);相关的设计批评课程和艺术设计实践理论课程等。

3.授课方法单调

传统的艺术设计理论课一般都是教师讲解,学生听,教学效果较差。现在多媒体引入教学,但是教学方式依然是灌输式的,多媒体成了第二黑板。这一方面是因为教师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声、光、色的优势,另一方面也因为理论课往往是以合班形式的大班上课,听课人数众多,限制了互动式、灵活式教学手段的实施。另外,多媒体教学依然局限于狭小的教室空间,学生缺乏消化理论知识的身临其境的客观环境条件。

三、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改革措施

1.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艺术设计理论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因此艺术设计理论教育对教师综合素养的要求就相当高。不仅仅是艺术设计理论课教师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艺术设计实践课老师也同样要具备。由于艺术设计理论教育必须紧密联系设计实践,所以对教师的要求就是双重的:既要懂设计理论知识,又要会从事设计实践活动。专职的艺术设计理论课教师,在专心研究、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了解相关的艺术设计实践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深入到艺术设计理论研究的本质问题,避免纸上谈兵的尴尬。专职的艺术设计实践课老师,在掌握和教授设计技能、技法的同时,也要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不仅仅包括设计实践课的专业理论,也包括基础理论、艺术设计史论及设计批评等。教师队伍是培养人才的核心,只有教师的全面发展,才可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提高教师素质、建设教师队伍是教育的大计。 转贴于  2.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改革

艺术设计理论课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都带有较强的主观性,所以理论课教学在形式上要更为开放与自由,使学生由以前被动的听课变为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不应只局限于教室范围,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安排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学习,针对现成作品进行理论讲解和分析;也可以针对某一艺术设计理论观点,进行课堂辩论或讨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要为理论而理论,艺术设计理论知识要和艺术设计实践紧密结合,要提炼出设计观、美学思想及其对现代设计实践的影响与实用价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体会到理论课程的实用性和指导性。

3.考核方式的改革

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最终的考核方式一般是写论文或闭卷笔试。写论文并不能检验学生真正的学习效果,因为历年来的学生论文抄袭现象较严重,很多学生的论文都没有实质性内容;试卷考核方式考查的只是学生的死记硬背能力。所以艺术设计理论课的考核方式需要改革,可以以论文加设计作品或试题加设计作品的方式来考核。论文加设计作品,是在写论文的同时,要学生根据所写论文的论点,设计出能反映论点思想或与论点思想相关的作品,并把作品附在论文后面;试题加设计作品,就是把传统的题型变化一下,把纯文字型的试题,改为根据已知理论来设计相应作品的画图题或者是分析图片作品的分析题。这样,才能真正考核出学生理解、分析、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在运用理论知识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艺术设计理论知识的价值。

结语

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综合素质的培养,而综合素质中很大一块是艺术设计理论修养。设计师不可能都是设计理论家,但只要是在专业设计上有一定成就的设计师,就一定是具备相当理论素养的人。艺术设计理论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关键因素,所以我们应抛弃重技能、轻理论的思想,应加强对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重视和投入。

注释:

①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13.

②诸葛铠.图案设计原理[M].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65.

参考文献

[1]曾小红.高等学校艺术设计理论教育初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2]朱和平,王美艳.谈艺术设计专业理论课程体系的构建[J].当代教育论坛,2007(2).

篇9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观;创新能力

一、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课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1.树立全新的教育观。明确教育是面向全体,要用素质教育教育每一名学生。

2.树立全新的教学观。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使现代的课堂大大区别于传统课堂。传统的课堂变成班级学习、小组学习、网络学习等。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3.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与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相整合。不仅要培养学生有道德观、社会责任感,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创设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是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主要阵地,应当成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的摇篮。而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创设问题的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而且还可通过变化无穷的画面刺激学生大脑的兴奋区,为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有利的条件。例如,我在讲授电脑动画《让小球动起来――运动渐变动画》时,自制了课件,是“神舟六号”火箭升天的画面,通过火箭的位置移动、火的旋转,然后由大变小,最后消失的过程,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好奇感和兴奋感,然后让其自学教材,做出相应的动画,一改以往传统课堂死气沉沉的局面。此外,针对本课的四个动画,让学生自己创设一种相关的动画,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推行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任务驱动”是一种适用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是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方法。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应向学生明确布置本阶段、本单元或本课时的学习任务,并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1.要求学生带着要完成的“任务”,或者说是带着问题读书,明确书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要求学生敢于动手,勤于实践。把计算机真正当成工具,提倡探索式学习,许多知识都是通过上机实践获得的,这样做不仅知识掌握得牢固,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自学能力。

3.要向学生讲明掌握计算机知识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次性就能掌握的,所以要动手实践,然后才能通过知识的积累,逐步掌握计算机的知识与技能。同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这样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有利于学生主体创新的发挥。

四、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

新型的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教师从主要的讲授者转变为主导,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主体,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上,这种关系体现得更是明显。在一节课中,教师主讲的时间一般是五到十分钟,给学生留有很长的操作时间。虽然这段时间主要倾向于基本功的训练,但是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思想上的指导,让学生在完成本课操作知识的同时有时间去发挥,而且学生也可以在每周的自主应用课上,发挥联想的翅膀,创造出自己的作品来。如学生在学图像处理部分的《贺卡自制――巧用工具加工图像》中,通过分组协作自制了各式各样的圣诞贺卡,然后用Email发送给同学。这节课中,学生既练习了贺卡的操作知识,又增加了其创作的欲望,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篇10

[关键词]素质教育 创新求变 美术创新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深化改革的迫切需要,是培养跨世纪人才、迎接新世纪挑战的紧迫任务。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彻底转变思想和认识。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在现代美术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显得尤为重要。正是有了创新,才使得我们今天的美术教育内容变得极其丰富且更具有挑战性。

一、创新求变是美术发展的永恒主题

艺术从本质上说是创造革新的,艺术创新是艺术的生命之源,这是我们在美术教育本质中首先要接触到的重要命题。艺术创造是一切艺术作品的生命之源,一切艺术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都来自于前人的总结。创作是在继承借鉴前辈大师的优秀文化的同时做好消化的准备,力求融会贯通。艺术家的构思和塑造,都离不开创造性想象。艺术家常常强调的创造性或所谓原创性实际上是推动艺术发展的原动力。

二、美术创新对现代美术教育的启示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创新精神是社会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全球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现代美术教育中引发一场重大的革命。我国要复兴民族、振兴中华,必须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教育成为影响国民素质的关键所在,时代呼唤充满创新精神的新型教育。回顾美术的发展历程,我们从中发现,美术发展史就是美术创新史。美术创新对现代美术教育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1. 现代美术教育应注重“创造”与“继承”的关系

近年来,我们的艺术教育一直处于一种尴尬的处境,原先的教育模式(重技巧轻理论)逐步被打破,新的教育(创新)机制还有待于完善,在艺术教学、教研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这给从事艺术教育的老师提出了新的课题。一段时间来,随着艺术信息的广泛交流,尽管我们所面临的是林林总总的各种流派的教育模式,但是强调注重现代美术教育 “创造”与“继承”的关系已经日益明朗。现代美术教育注重“创造”与“继承”的关系,将有助于广大艺术教育工作者摆脱尴尬的处境,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 编写有地方特色的教材

加强美术课程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是课程改革的重点。义务教育要面向学生,课程应具有发展性,应加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淡化学科的界限,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适应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我国各地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教育水平极不平衡,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现代美术教育的课程结构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价值观,依据多元智能理论规划课程,在保证修完必修课程的前提下,准确把握纲要精神,编写有代表地方乡土气息的教材,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拓展学生智能,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对地方艺术的热爱。

3. 注重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时下,如火如荼的课程改革“席卷”神州大地,而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美术老师又处在“教改”前沿,理所当然的成为时代的“弄潮儿”。美术课程改革应倡导美术创新与继承的精神,采取多种教育方法,重视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努力给学生提供一个最适宜创造性活动的环境,促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最终实现现代教育目标。

三、人类的思维是多元的,从而构成了我们的多元社会,我们不满足于只培养单一修养的师资

人类需要的是发展,发展需要的是构想,构想需要的是创新。素质的核心是创新,创新的主要动力之一是想象力,赋予创新深刻思想内涵的是丰富的文化理论。但是,文化理论必须具有先进性、方向性和实践性。

马尔库塞曾说过:“美学的向度,也就是依靠着美育,才能培养出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统一的,更高文明程度,更健全的人格与思维,个性高度发展的‘具有新质的历史主体’。”作为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主要功能的审美教育,已成为发展现代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并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高校的艺术教育专业,在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不仅要通过专业实践教学,达到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更要通过大量的先进文化理论、审美理论、教育理论和艺术实践类课程的教学实践,达到对学生教研和赋予创新深刻内涵能力的培养,才能培养出具有真正审美和教研能力的美术师资。让“教”复位,让“美”普及,让国人真正懂得美的内涵和社会意义,美术教育应该培养的是美术教育工作者,这才是美术教育的真正目标。

高校作为高素质艺术创新人才培养重地,要研究和健全美术教育的教学体系,加强美与美育的教育教学,尽快使下一代具备较强的审美鉴别和批判能力,不再陷入误区。真正发挥出我们对其培养的创造力,能转化为有效的先进生产力,这样美才有市场,这样的教育才能称之为有效的教育,这是我们的义务。

因此,改革我国现有美术教育专业的教学体系迫在眉睫。然而,建立健全美术教育专业体系,仅靠美术教育家是不够的。如果美术家只顾个人的艺术实践,专营艺术的塔尖,不问美育普及实践,是一个严重的失误。可以说,真正的美术家不仅是一个画家,而且是一个美育家;真正的美术教育家不仅是一个教师,更是一个美育学者和实践者。没有群众基础的艺术是没有生命的艺术,就像一台戏,既要有高水平的演员,还要有素质高的观众,我们既需要拔尖专业人才,更需要广大的美术爱好者。从这一基点出发,我们的教学思维和方法,应当以多元化角度去实践解决人性的需求,培养提升人的自动能力和自控能力,达到培养普及美育人才的要求,这样才能有效促进知识经济,以及促进这一阶段性社会加快发展。大众艺术教育,担负着探索人生要义的使命,承担着指导人生道路的责任,这是我们美术家和美术教师的责任。

四、美术作为艺术学科,确实需要提供较多的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但作为素质教育,却又必须保证教学的基本

内容与质量,要求科学规范,不能有较大的随意性

通过实施规范化、标准化、层次化,将对艺术素质教育学科进行一次全面深层的重新组织与建设:确定重点、基础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确定教学的层次性结构,引入最新的艺术教学内容,组织规范的指导性教材编写,制定参考书目,建立标准化题库等等,使得艺术素质教育的实施有章可循、有材可教、有法可依,同时,这一系列工作也能够帮助大多数专业艺术院校毕业的教师较顺利地投入到普通艺术素质教学中,避免艺术素质教学专业化倾向。当艺术素质教育学科建设走上了规范、科学、健全之路,艺术教育才能真正起到素质教育的作用,真正提高全体学生的艺术素养。

参考文献:

[1]《浅谈普通高校艺术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