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业发展前景范文

时间:2023-11-30 17:45: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产养殖业发展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水产养殖业发展前景

篇1

世界水产养殖中国水产养殖发展前景问题思考

一、何为水产养殖

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

二、水产养殖的分类

广义上的水产养殖有粗养、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粗养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如湖泊水库养鱼和浅海养贝等。精养是在较小水体中用投饵、施肥方法养成水产品,如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高密度精养采用流水、控温、增氧和投喂优质饵料等方法,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从而获得高产,如流水高密度养鱼、虾等。

三、世界水产养殖世界概况、现状和启示

水产养殖业是弥补全球水产品供给不足,成为世界粮食生产发展最快的部门之一。世界水产养殖业现状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各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在海洋资源衰退、资源保护力度加大的国际趋势下,主要渔业国家对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关心和扶持力度明显增强,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以弥补消费市场的供给不足,并使其迅速成为世界粮食生产产业中发展最快的部门之一。

随着世界水产品需求量的持续增加,养殖生产成本特别是饲料价格将进一步上升,利用少量谷物和鱼粉生产动物性蛋白质将成为发展方向,低价格、低负荷、高性能、低(无)鱼粉替代饲料的开发利用和研发将成为重点。

近年来,受鱼粉生产原料的资源量急剧减少和畜牧业养殖鱼粉使用数量的增加,使得鱼粉价格不断上涨,导致养殖成本不断上升,养殖者经营环境以及饲料使用带来的养殖环境进一步恶化。因此,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快研发鱼粉替代产品;同时要加快建设水产养殖饲料合理化、效率化供给和高品质苗种供应体系,建立合理、科学的养殖管理模式,进一步促进水产养殖业的产业升级,以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养殖生产量的可持续增长。

四、中国水产养殖的现状

1、中国水产养殖的问题

尽管我国渔业在渔业综合生产能力上已进入世界前列,但随着人口的增加,资源、环境问题将日渐突出。尽管近年中国的渔业发展较快,但从技术、经济上,从产业化和工业水平上等等与发展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 根据我国国情,水产养殖业的可用面积实际上还有很多,在技术改革不断加快的今天,如何利用经济学规律、尊重自然发展来建立完整科学的养殖模式,将水产养殖推向可持续性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养殖水域和自然资源,保护养殖水域生态平衡,是水产养殖业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

2、水产养殖业发展创新性趋势

创新性养殖模式:低密度、高效益。目前来说,养殖的高密度、低收益往往是制约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因素之一。在高密度的养殖作业中,鱼病虫害的发病率往往较高,收获的鱼类身体内往往残留有大量的农药等化学残留物,水质也会因此恶化。在今后的水产养殖中,必然会在低密度的养殖环境中进行自然养殖,尽量避免农药的使用及污染。

创新性养殖方法:立体型、复合型养殖模式。水产养殖的模式不再仅仅局限于单一性养殖,会慢慢趋向于复合型和立体型养殖模式。

创新性思想:改变养殖从业人员的思想观念,改变营销策略。从业人员不再仅仅局限于技术性、单纯性的养殖作业,在今后的发展趋势中,养殖人员的养殖方向将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真正做到将生产重心转变到水产营销上来。

创新养殖资本:养殖业的发展是以市场需求为风向标的。在国内水产养殖渐成规模的今天,应当紧抓机遇,创造自己的特色品牌,走健康、环保的水产养殖路线,例如号召水产养殖低脂肪、高蛋白、高营养等特色养殖,真正做到特色养殖,提高养殖资本。

创新性养殖品种:我国养殖业逐渐发展的今天,多品种的区域养殖将逐渐偏向于独一品种的特色化养殖,单一的养殖品种更加有利于形成强势品种,加强养殖业的地域独特性,拉大与周边养殖业的差异,在激烈的养殖产业竞争中加大自己的养殖优势和竞争力。

3、对于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建设性意见

(1)继续深化养殖结构改革

养殖结构的改变应当从养殖属性和养殖方向来进行更新改革。例如沿海地域的滩涂养殖比较普遍,但也有必要尝试工厂化作业养殖或者深海养殖,将养殖空间最大化扩张。在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心理需求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从前满足于温饱,而现在观光旅游已然较为常见,所以养殖业可以向观光类、休闲类方向发展,利用养殖业天然的地域优势来吸引消费,带动地域化养殖业的发展,继而带动该地域的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

(2)加大养殖品种优化

在养育品种上,需要注意的是必须选一种稳定性较强的鱼种,类似于草鱼、鲈鱼、大白鱼等需求量较大的淡水鱼类就可以大规模养殖,另外也可以引进其他有优势的鱼种进行实验性养殖,例如一些高蛋白低脂肪的鱼种在市场上就颇受欢迎。需要注意的是,养殖珍稀或者外地鱼种过程中必须有相关技术专家的监督和指导,尽量避免因鱼种养殖的技术性问题所造成的资源和资金的浪费。

(3)不断提升养殖区域优势

在水产养殖业中,往往地域化较普遍,在这个基础上引进政府的参与,建设区域性的养殖培育基地,最大化利用地方政府的牵头作用。地方政府需要尽量调动水产养殖业的群众参与性和企业合作性,建立公众的技术小组,真正带动该地域的水产养殖业共同发展,从而提高该地区水产养殖业的整体优势。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大力发展现代渔业,实行以科学性、高新技术应用为主的生产模式,形成“种质-养殖”或“捕捞生产-加工保鲜-销售”的新观念,将渔业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争取给中国和世界人民体更更为丰富和充足的水产品。

参考文献:

[1]刘焕亮.中国水产业及其养殖业的发展与科技成就——庆祝建国五十周年[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1999,(03).

篇2

中图分类号: S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6-87-1

0 引言

阿鲁科尔沁旗地处大兴安岭山脉南麓,赤峰市东北部。由于自1999年以来,自然灾害频发,阿旗的水产养殖业面临严峻考验。因此有必要对阿旗水产养殖现状进行分析与思考,摸清了阿旗渔业发展情况,找出渔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提出推动渔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以期达到加快阿旗水产渔业健康发展,提高水产品综合生产能力,促进渔业增效和渔民增收的目的。

1 阿旗水产养殖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1.1 水面资源丰富

阿旗现有水面4万多亩,其中万亩左右的大水面就有3个,水库两座。丰富的水面资源为水产渔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此外,在这些大水面的周围还分布着数十个大小不等的天然泡沼,如何开发利用这些小水面,也为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

1.2 水质清新无污染,天然饵料丰富

阿旗的这些水面都位于草原牧场或自然保护区内,远离工业区和居民区,水质清新无任何污染,天然饵料十分丰富。其中两个比较大的水面和白音花水库已经成为无公害水产品产地。在这些水面生产的鱼类在市场上被称作天然野生鱼,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1.3 具有发展休闲渔业和旅游度假的优势

2009年,白音花水库通过招商引资建设水上乐园旅游开发区,投资2000多万元,到现在已建成了集宾馆、酒店、会议、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两栋4000平米楼房。水产养殖方面投入进一步加大,共投放鱼种5.2万斤,投入资金30多万元。养殖品种除传统的四大家鱼外,还增加了团头鲂、黄金鲫等新品种,可以说白音花水库休闲渔业建设实现了阿旗水产养殖的新突破。

1.4 水产品消费潜力巨大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日益多样化,水产品以其高蛋白低脂肪的产品优势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食用水产品可以预防某些疾病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已经得到人们的共识。据不完全统计,按人均水产品占有量4公斤计算,仅天山镇及社区约需消费水产品总量340吨,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

2 阿旗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2.1 养殖户思想观念陈旧

养殖户科学养鱼意识不强,仍然延续传统的养殖模式,小富即安,知足常乐,不求创新。

2.2 服务体系不健全

全旗只有旗水产站3个水产科技人员,乡镇水产科技力量几乎没有。对渔民的技术指导不到位,农村水产科普面不广,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

2.3 投入低,单产低,经济效益差,是严重制约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瓶颈

阿旗现有养殖水面面积4万多亩,全部是大水面粗放型养殖模式,受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平均单产仅为10~20公斤/亩。经济效益差,渔民收入低,劳动积极性下降,导致经济效益进一步降低,形成了制约水产养殖业发展的恶性循环。如何打破这个循环,建立新的良性发展模式,是每个水产行业工作者都需要面对的课题。

2.4 养殖品种单一,名特优新品种引进速度过慢

阿旗水产养殖鱼类还是以传统的老三样:鲢、鲤、鲫为主,养殖品种十分单一。虽然我们引入了大银鱼、河蟹、黄金鲫、团头鲂等名特优新品种,但是引进速度过慢,要么没有形成可持续的发展能力,要么没有形成有效的发展规模,制约了水产行业的发展。

3 建议与对策

3.1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增强科学养鱼意识

一定要将水产养殖业作为一种致富增收的有效手段,深入挖掘水产行业的发展潜力,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高度重视起来,用切实的行动来说话,用经济效益来说话。

3.2 健全服务体系,加强宣传力度

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认真做好水产养殖技术服务和指导工作,送科技下乡,将科学养鱼知识送到水边库头,让广大养殖户切实感受到知识的力量,科技的伟大。

3.3 增加投入,提高单产,创造好的经济效益

我们知道,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阿旗的水产投入,不论是基础设施方面还是鱼种投入方面,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今后,我们一方面要做好渔民的思想工作,动员他们自己筹措资金,增加投入;另一方面要协调有关部门在银行信贷和项目投资等方面,给予必要的倾斜和照顾,以促使阿旗水产渔业逐步走向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

3.4 充分利用水面资源优势,适水适鱼,加快名特优新品种的引进步伐,走高产、优质、高效的发展道路

要打破传统养殖业老三样的观念,在大水面引入一些大银鱼、黄金鲫和团头鲂等优良品种;在中小水面引入河蟹和泥鳅等生长周期短,见效快的新品种,从而实现渔业增产,渔民增收,科技致富。

4 总结及展望

篇3

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根据我单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我们积极行动,由局长牵头、各股站负责人组成的调研工作小组, 就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内涵,并结合我县水产事业发展、队伍建设、技术更新等工作实际,边学习边调研,采取走访、座谈、书面征询等多种形式,深入干部职工、深入群众开展调研和征求意见。

通过调研活动,一方面了解到广大干部职工对科学发展观是衷心拥护的,也在努力学习力求深刻掌握、认真实践,从而形成推动我县水产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但是,在调研中我们也查找出不少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还需要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措施,才能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引向深入。

一、我县水产养殖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1、有利条件

一是有资源优势。全县水产养殖总面积9万亩,其中:水产养殖场两个,面积3.9万亩;水库8座,面积0.55万亩;池塘面积4.55万亩;而精养养殖户仅拥有水面2.2万亩,占总养殖水面的24%。还有6.8万亩待深度开发。

二是具有发展绿色水产品的优势。9万亩水面80%为天然水库和塘坝,生态条件保持良好,无工业区、无污染,特别是岔林河流域及山区塘坝发展冷水养鱼具有独特的自然条件。

三是具有发展旅游业和休闲渔业的优势。二龙潭水上观光别具特色。8座水库风景秀丽,山区塘坝乡土风情浓厚。对发展以观光为主的旅游渔业和垂钓为主的休闲渔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不利因素

一是水产业起步晚、发展慢、基础设施十分薄弱,没有形成规模。科技含量低,没有成型的养殖场,在鱼池、塘坝中大多数均无路、无井、无电,养殖条件原始,与外地相比十分落后,基本上靠天养鱼。

二是养殖户思想观念陈旧。延续传统的方式养殖(粗养),技术水平低,品种单一,全县基本上还保持着鲤、鲢、鲫老三样。生产的效益差。

三是资金短缺。农民缺少资金的投入,制约了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精养生产模式的推行。

四是没有真正列入产业结构调整之中。如何积极发展水产养殖业,开发**名、特、优品牌,这一问题应引起县、乡领导、农业部门及农业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五是典型不突出,牵引能力弱。在多年的水产养殖业发展中,没有形成让农民学什么、看什么,怎样发展的典型,使农民盲目,不知道怎么干。加之外出学习、引进外地经验不够,影响水产业的探索和发展。

六是服务体系不健全。乡镇水产业科技力量薄弱,对农民的技术指导不到位,农村水产科普面不广。

二、发展的基本构想

篇4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山塘水库无公害养殖现场会,主要目的是认真总结交流经验,深入研究探讨问题,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山塘水库养殖工作任务,进一步推动我县山塘水库养殖快速健康发展,努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充分认识发展山塘水库无公害养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近年来,我县渔业发展速度较快,在养殖面积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渔业产量和产值大幅度增加,渔业产业结构有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名优水产品养殖产量比例不断上升,养殖品种不断丰富,养殖模式呈现多样化,稻田养鱼、网箱养鱼、山塘水库养鱼等养殖模式都有一定的发展。预计20__年渔业经济总产值30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5%。

全县有山塘530座,水库68座,山塘已养面积2535亩,水库已养面积5505亩。前几年我县山塘水库养殖水平基本处于半荒芜或粗放型养殖状态,产量不高,效率低,农户养殖积极性不高。虽然的近几年由于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下,总产量有也提升,但幅度不大,还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与发达地区(如衢州、金华)的差距更大。20__年全县山塘水库养殖总产量只有416吨,其中山塘平均亩产也只有126斤/亩,只有20__年全省山塘平均亩产的三分之一。反过来说,我们的增产潜力仍很大。

大力发展山塘水库养殖,不仅可以调整优化渔业结构、改变渔业经济增长方式,也可以增加山区农民收入,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举措。山塘水库养殖具有投资风险少,成本低、效益高、发展前景好的特点,推广发展山塘水库无公害养殖,开发休闲渔业,又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因此,山塘水库无公害养殖发展潜力很大,前景很好。

二、充分发挥优势,大力发展山塘水库无公害养殖。

推动山塘水库养殖业向生态渔业转变,由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是我们面临的全新课题和重要使命,根据中央农业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县渔业实际,发展山塘水库养殖,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以现代科学技术和设施装备为支撑,运用先进生产方式与经营管理手段,推进山塘水库现代渔业体系形成和完善,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和谐发展。

(一)推行无公害养殖技术,水产品市场竞争力。在鱼种放养、投饲施肥、鱼病防治等各个养殖环节,要推行无公害养殖技术,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一是加大对省、市制订的水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的执行力度,加强行业管理,对水产品质量的安全进行监管;大力推行无公害、绿色水产养殖技术与模式,发展绿色无公害渔业生产。二是进一步打响我县山塘水库渔业品牌,提高我县渔业生产档次与市场竞争力,努力培植优势主导产业,实行规模化生产,发展集约化渔业生产,提高水产品市场竞争力。

(二)调整品种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把山塘水库养殖作为农民增收的一个渠道,就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依靠科技投入,不断地调整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目前,我县山塘水库养殖均以田鱼、花链、白链为主,草鱼较少,其它名优品种很少。今后要调整引进一些优良的品种,提高经济效益。在不断引进高产优质鱼种同时,拓展养虾、养鳝、养蛙等产业,不断优化品种结构和提高经济效益。

(三)发展多种经营,增加收入渠道。山塘水库地处山区,不仅水域资源丰富,而且库区、库湾及空地较多,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发展立体养殖,增加多种经营收入。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如何开展多种经营,值得各地去研究去探索。

(四)发展休闲渔业,拓展渔业功能。我县山清水秀,具有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发展山塘水库养殖不能单纯追求产量,要同渔业休闲旅游联系起来,把水库“蓝色”旅游与山区“绿色”旅游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渔家乐、垂钓乐、划船乐等休闲娱乐活动,增加农民收入。同时,鼓励发展水产品加工,拓宽渔业发展空间,拉长渔业产业链,为农民增收开辟新途径。

(五)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养殖水平。未来山塘水库养殖业的增产、增效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用现代科技来武装水产养殖业,提高水产养殖水平。要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结合,引进新技术、新方法,提高科技进步对山塘水库养殖业的贡献力。积极搞好“科技推广、科技培训、科普宣传”工作,不断提高养殖户养殖水平。加强科技队伍的建设,采取培养、引进的方针,培训技术骨干,提高养殖户的技术素质,壮大县级水产科技力量。

三、加强引导,促进山塘水库养殖业健康发展

大力发展山塘水库养殖,是各级党委、政府抓好“三农”工作的一个重要着力点,也是农业部门的重要职责,各有关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促进全县山塘水库养殖业健康发展。

一是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广泛宣传山塘水库养殖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宣传先进典型,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社会大力支持和参与山塘水库养殖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山塘水库发展的资金投入,主要用于扶持发展龙头企业,特色渔业以及新品种的引进研发等。同时提高对养殖业的典型示范带动项目的支持力度。

三是健全服务体系。一方面加快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监督、监测体系,提高产品质量,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加强种苗体系建设,搞好良种的引进、选育、驯化、繁育。同时,健全信息服务体系,加强信息的收集、传递。

四是部门合力协作。发展山塘水库养殖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系统工程,各部门要合力协作。农业系统要承担起主管部门的指导职责,制订好发展规划;

篇5

关键词:水产养殖废水 废水处理技术 综合利用

引言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养殖废水任意排放造成的环境问题已成为国家和业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在高密度的水产养殖水体中,鱼虾排泄物和食饵的残渣在细菌的分解作用下会是随之迅速恶化,若不及时处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不但会影响养殖生物的数量和质量,随意排放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因此,综合相关资料,对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的现状作一总结,并对今后发展动向作一展望。

1.物理法

物理法是根据用水和废水的物理特性,通过机械、物理的方法除去水中悬浮物质或有害气体,常用的方法有:沉淀、过滤、泡沫分离、逆渗透、吸附等。

2.化学法

2.1氧化处理

即用臭氧、高锰酸钾、次氯酸等氧化剂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加以氧化的方法。有效氯不仅能杀菌,也能与存在于水中的其它还原性物质如Fe2+、Mn2+、NO-2、S2-等发生氧化还原作用。而针对水体定物质的去除,利用添加不同的化学物质。从而达到净水效果也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处理法。

2.2混凝

在水域中利用电子中和产生混凝效果,是水域中胶状例子凝集在一起,因重力作用下沉,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常用的絮凝剂有铝盐、铁盐、石灰及有机絮凝剂等。10-20ml碱式氯化铝水溶液(固液比1∶50)可澄清1吨浑水,5分钟内水中泥沙含量减少90%以上,而且防止了鱼病的暴发,促进鱼类的生长。

2.3离子交换

其原理是设计填充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以及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当水流经过时水中阳离子和阴离子分别被交换树脂上的阴阳离子吸附,从而降低水中离子浓度。此方法主要应用于科研和水族馆。

3.生物处理法

3.1生物过滤

生物过滤是指任何采用活体生物去除水中杂质的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植物过滤、微生物过滤、动物过滤等。

生物过滤器的主要影响因素:(1)氨氮浓度;(2)溶解氧浓度;生物过滤器工作中需要大量溶解氧。因此,溶解氧常常成为过滤器氨态氮去除率的一个限制因素(3)有机物含量;(4)pH 与碱度;(5)水温;(6)水体的对流混合作用

目前集约化水产养殖水处理中使用最广泛的是微生物过滤,即各种类型的生物膜滤器。但生物膜滤器存在生物膜熟化时间长,需要定期反冲洗,容易造成硝态氮积累等缺点,又植物滤器单独使用对养殖废水中有机物去除效率较低,因此通过大型海藻过滤、生物膜过滤和动物过滤复合处理养殖循环水技术,优势互补,达到水质净化和废物综合利用的目的。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还欠缺。

3.2好氧处理

目前好氧处理在污水处理厂中是最常用的一种处理方法。它是由活性污泥中的好氧菌在好氧条件下,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在不影响养殖物生长的情况下,使水中的BOD和COD得到降低。

3.3特定生物处理

实践证明,光合细菌等微生物,水浮莲等高等水生植物,高羊茅、黑麦草等陆生植物,螺、贝类,以及适当放养量的鲢、鳙、鲫、罗非鱼等鱼类都有一定的净水作用。

光合细菌是一类以光为能源,以CO2或有机碳化物为碳源进行生长繁殖的特殊生理类群。光合细菌能够提高溶解氧浓度、降低氨氮、消除硫化氢和有机物,从而达到有效改善养殖水质的目的。光合细菌包括两大类群,即不产氧型和产氧型光合细菌。不产氧型光合细菌-紫色非硫细菌(红螺菌科) 在72 h内可去除高达90%的氨氮,对有机质COD的去除,净化水产养殖水域及增加溶解氧的作用也十分明显。

水培高等陆生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是一种新型的,具有经济、社会、生态等多种效益的新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在工程的实际应用和生产上,还需要做深入细致的工作。例如工程的最优设计参数和水力学参数,黑麦草、高羊茅等在不同季节和生长期对养殖废水的适应性方面,都需要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4.消毒杀菌

目前,采用杀菌方法主要有两种:臭氧和紫外线。臭氧杀菌有以下优点:(1)增加溶氧、脱色、氧化可溶性污物。(2)不受水中氨氮含量及pH 值的影响。(3)高效、快速、消毒时间短。(4)不增加水体中的固形物,有利于循环用水。但还存在设备费用高,维护较困难,对人体和生物有害等不足。紫外消毒的优点:(1)无需化学药品。(2)杀菌作用快,效果好。(3)无臭味,无噪声,不影响水的口感。(4)容易操作,管理简单,运行和维修费用低。

显然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从费用和操作维护方便性考虑,有使用紫外线方法的趋势。进入21世纪后,随着对污水消毒的日益重视和运行经验的积累,尤其是在循环水产养殖废水处理中,紫外线消毒技术定将得到发展。

展望

随着世界性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今后各国将采用封闭式循环水养殖方式。单一处理已经不能适应水产养殖废水处理的需要。因此,集合多种处理方法设计低耗高效的水产养殖水处理工艺,达到养殖废水的回复利用和对环境的无污染,是今后的水产养殖废水处理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魏海峰,代智能,刘长发. 复合生物过滤技术在水产养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渔业现代化,2008,35(1):28~31

[2] 杨丹菁,靖元孝. 植物在水产养殖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J]. 生态科学,2008,27(6):522~526

[3]曹涵.循环水养殖生物滤池滤料挂膜及其水处理效果研究[D].山东:中国海洋大学 2008

[4] 孟范平,宫艳艳,马冬冬. 基于微藻的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 微生物学报, 2009, 49 (6) :691 - 696

篇6

关键词:科学养鱼;水产

中图分类号:F426.8 文献标识码:A

1 我国渔业出现的问题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各工业的发展,生态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相应的鱼类养殖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例如,我国的很多水域的生态环境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养殖品种种质退化、病害防治水平落后、饲料研究及其产业发展落后、渔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等。

1.1 水域污染严重

由于我国工业的蓬勃发展和人口的不断膨胀,过量地围湖造田、填海围垦,工厂富含重金属离子废水的大量排放和高密度养殖带来的自身污染,使渔业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没有经过基本处理的各种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经过下水道、湖泊江河等流入海洋,与船舶排污、疏梭物倾倒、海洋倾废和船舶泄露等污染源同时作用,导致沿岸海域尤其是河口区和半封闭港湾的有机污染严重,富营养化程度加剧。20世纪末,我国就出现赤潮300多次,并且随着时间的推进赤潮的发生率和有毒赤潮海生植物类型也在不断增加,给广大渔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虽然海洋系统是一个具有很强自处理能力的生态系统,但是人类的过度开发也使得海洋的自我恢复能力越来越差。比如,沿海地区虾的养殖过程中投放的大量饲料加大了水体富营养化的进度,促进了赤潮的频繁发生。海水养殖也使近水海洋生物种群受到了严重干扰。野生海洋生物种群的生存领域越来越狭窄,红树林等生态系统的破坏也使很多生物种群走到了种族灭绝的境地。

1.2 养殖鱼类质量降低

对任何行业来说,质量保证是行业发展的前提。但是,我国的渔业的质量却没有随着市场的增长而增长,相反我国的鱼类品质越来越差。虽然20世纪50年代末期,我国成功突破了4大家鱼的人工培育方法,改变了我国4大家鱼一直依靠人工捕捞鱼苗的情况,推进了我国淡水养鱼业的发展。我国还对外引进了白鲫鱼、罗氏沼虾、淡水白鲳、罗非鱼等优质鱼类品种,还开发了牙鲆、银鲫、团头筋等野生鱼类,还对鲤鱼的品种进行了选育。但是,相比鱼类的巨大市场我国可人工培育的质量优异的淡水鱼类品种还不多。我国鱼类市场上出售的鱼类大多是没有经过人工改良的野生品种,而且随着繁殖代数的增加,很多鱼类品种都在退化,成熟期变短、生长速度变慢、抵抗各种疾病能力变弱、这些情况严重影响了我国渔业的发展。

1.3 我国渔业的抗风险能力低下

随着我国经济和经营理念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渔业也经历着从粗放型养殖模式向集约型养殖模式转变。生产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得我国的水产养殖技术总是在创新-适应-报废-接着再创新的怪圈中循环,造成我国的水产生产水平不稳定的局面。科研成果的滞后性使我国的水产生产水平总是达不到最高标准。科研工作者对水产生产科学知识的普及力度也不够,使得渔民完全没有能力抵抗病害和人为灾害。由于鱼类市场化时间比较晚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抗病抗灾系统,我国的科研工作者并不能准确地诊断出鱼类的病原菌,不能实现鱼类疾病的对症治疗,这也制约了我国水产业的发展。

1.4 鱼类饲料产业化水平低下

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我国的水产养殖总量占据世界养殖总量的70%以上,所以,我国水产饲料的消费和生产也处于世界之最。但是,由于我国渔业市场化起步较晚,政府对渔业的重视程度也不够,相关领域的研究也较少,造成了我国的水产饲料生产工业和工艺较发达国家的饲料生产工业差距很大。我国已经开发出来的饲料大多针对半成鱼或者成鱼,能够用来饲养幼鱼的饲料很少。而且饲料直接关系着鱼类的成长期和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饲料工业的落后也造成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落后。我国的饲料生产量不能满足我国水产业对饲料的需要量,造成了我国不得不从国外进口昂贵饲料的局面,增加了养殖成本,制约了我国水产业的发展。

2 我国渔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为了满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对鱼类食物的需要,也为了提高我国渔民的经济水平,应该加快现代化渔业生产管理体制的建设,将渔业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充分表现出来。

2.1 渔业要以人为核心

渔业的领军者要明确市场风向,使渔业结构和鱼类品种与时俱进,带动我国渔业朝着健康、高效的方向发展,努力增加渔业利润。建设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渔业结构保障渔民的经济来源,保持渔民养鱼捕鱼的积极性。渔业管理者还要努力为渔民建设减灾防灾体系,为大户型渔民开设养鱼保险,保证保障渔民生命财产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2.2 保证鱼类的质量

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是各个行业的生存法则。鱼类养殖业也要树立起牢固的质量安全意识,保证水产品的安全,全面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健全水产品质量监控体系,加强水产品生产质量安全管理,大力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2.3 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为了使我国水产业具有长远的发展前景,我国的渔民应该使用合理的养鱼捕鱼模式,在谋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开展好对鱼类生长环境的保护工作,保护并恢复海洋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保护野生鱼类的生长空间、保护好濒危鱼类,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协调一致,全面推进资源保护和环境修复事业。

篇7

关键词 水产养殖专业;实践教育基地;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1-0331-02

1 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在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水产养殖专业属于比较典型的应用型专业,培养的人才要求有较高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现场工作能力[1],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其他教学方法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重视实践教学和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也是该专业多年来的办学传统和主要特色。

由于传统的理论教学及校内实验室教学无法满足侧重于生产实际的实践教学的要求,建设高质量的实践教育基地也就成为水产养殖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要求[2]。大连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多所相关高校的水产类专业都十分重视实践类课程在教学中的应用,并建有为数众多的校内外实践教育基地,其中很多基地尤其是一些规模较大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发展生产诸方面都取得明显效益,这些实践教学基地具有较好的实践教学条件和指导力量,其中一些基地成为学生就业的稳定场所[3]。效益良好、运行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也为学生参加实践教学、深入了解社会、生产实际提供了保障条件。

2 传统的实践教育基地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高等教育形式、海洋经济及水产养殖业呈现快速深度发展,尤其是农业类高校的大规模扩招,使原有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难以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运行模式和管理机制与社会实际出现了脱节的状况,各种问题逐渐显现。企业如何保障经济效益和学校如何保障学生培养质量成了困扰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和发展的主要矛盾。企业追求高额利润,在生产过程中强调低成本、高效益,学校为了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更注重生产中教学效果,希望学生能在生产中学到有用的知识,强调生产的具体过程和科学内容。比如在淡水鱼类繁育实践教学过程中,学校更希望能完成鲢、鳙、鲤、鲫等常规养殖品种的繁育过程,因为这些传统鱼类的繁殖能够使教学过程更有代表性,学生能学到更有价值的专业知识。但是企业更注重龟、鳖、黄颡鱼、怀头鲇等经济型鱼类的养殖,甚至有些基地为了节约成本,干脆取消繁殖过程,从南方运来鱼苗进行养殖,以追求更快更高的经济效益。还有些基地完全以生产经营为中心,过分强调经济利益,根本不关注也不重视基地的实践教学任务,甚至在经营效益不佳的情况下排斥实习师生。该种情况造成实践教育基地难以发挥真正的教学作用,也失去了基地的实际价值,造成实习基地难以维系甚至名存实亡的窘境。

3 新形势下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校外实践基地越来越难以满足学校人才培养的需要,而侧重应用的水产养殖专业离不开实践教学,也离不开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高质量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提高高等农业院校水产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和保障[4]。新形势下,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适应社会实际需要,适应学生不同的就业取向,选择效益良好、发展前景明确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并做好建设、维护,最终实现校企共建双赢是保证基地长远发展和教学质量长久不衰的关键和基础。在近年来的学生培养和基地运行实践过程中,笔者经过有针对性的研究,在基地建设与维护方面提出如下对策。

3.1 设置合适的管理模式和科学的运行机制

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必须设有基地合作共建管理委员会,一般由企业领导作为基地的主要负责人,学校领导担任第二负责人,由双方其他领导担任委员。委员会根据需要可下设基地建设部、生产管理部、教学管理部等专门机构,处理基地建设的日常管理和教学工作。基地建设的所有重大事项均由基地管理委员会讨论决定,委员会定期召开合作共建工作会议,研究处理合作共建中的重要事项,部署基地年度工作计划。企业方面重点负责基地的建设、维护和发展工作,并承担基地的日常管理职能;学校负责基地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包括教学计划制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课程改革、教师培养、教学质量保障等。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整套灵活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实习基地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同时要建立完备的基地管理规章制度,确保学生校外学习阶段的安全;在管理办法上,校企双方应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以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宗旨,更新观念、调整思路,不断加强和改善基地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方式,建立全新的校企联合管理体系。基地建设的所有重大事项均由基地管理委员会讨论决定,委员会定期召开合作共建工作会议,研究处理合作共建中的重要事项,部署基地年度工作计划。企业方面重点负责基地的建设、维护和发展工作,并承担基地的日常管理职能;学校负责基地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包括教学计划制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课程改革、教师培养、教学质量保障等。

3.2 建立完备的基地管理规章制度

科学合理的基地管理制度是保证基地长期稳定发展的必要保障和坚实基础,为了加强校外基地的建设和良好运行,必须建立完备的基地管理规章制度[5]。在实践中,笔者认为校企双方应共同协商并制定基地的管理制度,如“实践基地管理规定”、“实践教学工作管理办法”、“实习工作质量评价指标”、“实践教育基地安全管理规定”、“实习中期检查制度”等相关规章制度,对实习的组织管理、成绩评定、学生安全以及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和管理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和质量标准。从制度上确保实习和实训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从而不断推进基地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保证在基地运行过程中,校企双方能够达到互惠共赢,可持续发展。

3.3 建设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是保证基地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建设一支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专兼结合、经验丰富、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校外教育基地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的基础和保证。

由于水产类院校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一般都远离城市,交通不畅,生活条件落后,缺少娱乐设施,生活条件单调艰苦,而且实习工作量低,在职称评审中不计入教学学时,因此现在学校青年教师一般不愿意参加实习指导。种种原因导致目前普遍存在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存在整体年龄偏大、学历偏低、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由于缺乏有效机制,基地的兼职指导教师队伍发挥的作用还不够大。随着社会的发展,基地的运行越来越受到师资力量的困扰和制约。为了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应通过专门人才引进、工作量减免、特殊补助、评职称倾斜等激励措施,鼓励广大年轻教师、青年博士积极参加实习指导,以此提高师资队伍学历结构、改善队伍学缘结构,形成良好的师资梯队。另外,还要通过横向联合、科技合作等方式,大力加强企业人才培养,并采取聘用等方式吸纳引进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加入指导教师队伍,组建一支专兼结合、实践经验丰富、权威高效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在基地现场讲授企业课程。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在评职评优等方面对实习教师予以倾斜,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鼓励校内有企业经历教师参与实习指导,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3.4 投入必要的经费和加强实践条件建设

一般来说,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是基于各自不同的需求由校企双方共同设立的生产、教学、科研三位一体的一个组织机构。要保障基地的长期稳定发展,前提是必须使基地能够满足双方不同的需求,对企业来说就是在保证或提高自己的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能够满足学校的教学需要,对学校而言,就是在保证或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的前提下不影响甚至提高企业的经营利润和发展空间。

基于以上分析,为提高实践教育基地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断扩大基地容纳能力,保证基地的长期稳定发展,校企双方都应该在基地建设中投入必要的经费,一方面要加强实践条件建设,另一方面要购买必要的实验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如企业应不断加强实验室建设、教师食堂建设,逐步改善实习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同时校方每年应投入必要经费,用于购买校外实习必要的仪器设备、药品、消耗品,解决师生的交通费、劳动保护以及实习补贴等。

4 结语

综上所述,水产养殖专业的人才培养离不开实践教育基地的支持。而新形势下,建设一个设施完备、效果良好并长期稳定,能够形成双赢局面的校外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校企双方必须共同努力,不断改革思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科学的管理模式和合理的运行机制,改善实践教育基地的教学条件,更新教学内容,强化实践育人、协同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经得起考验、可持续发展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5 参考文献

[1] 刘焕亮,高悦勉,张泽宇,等.水产养殖学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1999(6):53-54.

[2] 库夭梅,温小波.水产养殖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04(3):39-40.

[3] 郭启炜,杨小林.浅谈水产养殖专业就业实践基地的建设—以长江大学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8(5):263-266.

篇8

饲料或是养殖水体中的益生菌被养殖生物所摄食,进入肠道后,在生长代谢过程中产生促生长因子,产生各种酶类并提高消化道内消化酶的活性等,芽孢杆菌能产生具有高酶活性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同时还能产生能降解饲料中复杂化合物的酶:果胶酶、葡聚糖酶、纤维素酶和葡萄糖异构酶等,且其代谢产物中有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类物质,有助于养殖动物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14]。多数水产无脊椎动物以体表坚硬的钙质或几丁质外壳作为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物理屏障,但一些病原体仍然可以通过创伤和摄食等途径突破这道物理屏障;与脊椎动物不同,虾蟹、贝类等水产无脊椎动物是开放式循环系统,体液中也没有T细胞和免疫球蛋白,因而不具备复杂的特异性免疫系统,主要依靠血细胞和体液因子组成非特异性免疫系统来提高其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15]。肠道黏膜面积巨大,约2倍于皮肤表面,不仅是消化吸收的重要场所,同时每时每刻黏膜都要接触大量病原体,担负着重要的免疫功能。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包括肠道相关淋巴组织和有关细胞、分子成分,如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粒细胞、和溶菌酶、抗菌肽等,可抵御细菌、病毒和毒素从消化道入侵。黏膜免疫主要是通过维持肠道的微生态平衡发挥免疫抑制作用[16]。益生菌在肠道黏膜免疫作用中发挥重大的功效。当外界条件恶化导致消化道疾病时,有益微生物菌群与肠黏膜构成肠道生物屏障受损,并可能导致其他的疾病发生。益生菌进入肠道后能刺激肠道黏膜免疫系统,通过取得竞争优势形成优势菌群,抑制病原菌生长,恢复改善肠道的微生态平衡,达到治疗疾病和增强免疫力的效果。Gibson等发现,中间气单胞菌对大多数贝类和鱼类的病原菌有抑制作用[17]。相关研究表明,益生菌取得竞争优势的机理主要有3点:①竞争附着点:通过对体内固定位点的竞争,使益生菌自身在体内占到优势,降低病害菌的数量和密度,这可能是益生菌进入体内后发挥的第一个作用[18]。②竞争营养物质:益生菌进入肠道后与病原菌争夺有限的糖类、有机酸等营养物质进行大量繁殖,减少有病原菌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抑制其生长繁殖。③分泌抑菌物质:益生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能够分泌多种抑菌物质,抑制病原菌的过度生长及外来病原菌的入侵,维持肠道的微生态平衡。益生菌除了可以通过抑制病原菌生长来减少疾病的发生,还可以通过提高养殖生物的免疫力,增强其对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的抵抗能力。益生菌能增强单核吞噬细胞、多形核白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活力,刺激干扰素、活性氧、溶酶体酶和单核因子等因子的产生和分泌,从而增强机体非特异性防御机能,进而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8]。

2益生菌在水产无脊椎动物养殖中的研究进展

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起步较晚,Kozasa[19]于1986年首次将益生菌应用于水产养殖,此后,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上应用的研究迅速发展,益生菌对虾蟹、贝类、海参等无脊椎动物的应用研究也有了较大的进展。益生菌既可以作为饲料添加剂饲喂养殖动物,不会出现耐药性菌株,更没有残留或污染等副作用。从食品安全、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讲,益生菌作为饲料添加剂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饲料业发展的必然方向。此外,还可以作为水质改良剂,能有效改善养殖水质,抑制有害微生物繁殖,减少养殖动物发生病害的机率。目前应用的益生菌主要有乳酸菌(Lactobacillus)、芽孢杆菌(Bacillus)、酵母菌(Saccharomyces)、光合细菌、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等。

2.1在虾蟹类养殖中的应用

国内外对益生菌在虾养殖上的研究比较多,表1列出了目前研究的简要现状.姚东瑞等用3种微生态制剂河蟹池塘养殖水体进行原位净化研究,单独和组合处理的池塘养殖排放水水质均优于未经微生态制剂处理的对照组,与对照相比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化学需氧量降低51.97%~54.26%、氨态氮含量下降41.77%~44.94%、总磷含量下降40.00%~43.33%、悬浮物含量减少78.81%~80.01%,具有良好的原位净化效果[10]。

2.2在贝类养殖中的应用

沈文英等在三角帆蚌(Hyriopsiscumingii)养殖水体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可提高三角帆蚌消化酶活性、免疫指标和抗氧化指标活性,促进蚌体生长;最适添加水平和间隔时间分别为1.0×106CFU/mL和15d[31]。张信娣等将红螺菌科的红假单胞菌应用于三角帆蚌养殖水体,研究表明,光合细菌可稳定养殖水体,去除氨氮、亚硝基氮、总氮,降低COD,改变水体氮磷比;光合细菌能有效控制异养细菌、弧菌、气单胞菌数量,对真菌的增殖也有一定抑制作用[9]。刘丽等的研究表明,在皱纹盘鲍育苗生产中,添加红假单胞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混合菌液能提高皱纹盘鲍的成活率、壳长、壳长日增长量,并能提高酚氧化酶,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等免疫指标[32]。王芳等从海水中分离出一株红假单胞菌属菌株RPD-1,将其应用于菲律宾蛤仔育苗中,结果显示,该菌株不仅能提高菲律宾蛤仔幼虫的存活率和变态率,还能显著降低养殖水体中的氨氮[33]。

2.3在棘皮动物养殖中的应用

益生菌在棘皮动物中应用的报道常见于海参养殖。阳钢的研究表明:在养殖水体中泼洒一株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制剂对水体和刺参肠道内菌群结构和丰度均具有显著影响;在106CFU/m3、108CFU/m3泼洒浓度下有效提高刺参的生长速度、降低刺参生长的个体差异[34]。田功太等在海参养殖水体中添加益生菌,研究表明,益生菌能显著增加水体氧化还原电位、溶解氧、透明度。其中添加益生菌原液4×109CFU/m3的试验箱效果最好,氧化还原电位和溶氧分别平均增加3.39%和26.20%,试验池塘的氧化还原电位、溶氧和透明度分别平均增加8.38%、18.58%和54.67%[11]。

2.4在其他水产无脊椎动物养殖中的应用

除以上常见的水产无脊椎动物外,益生菌在卤虫、轮虫等水产动物中也有报道。Murillo等利用蜡样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对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plicatilis)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菌的体外分泌物都对溶藻弧菌(Vibrioalginolyticus)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两种病原菌有抑制作用;在轮虫养殖水体中加入枯草芽孢杆菌,能显著提高轮虫数量,并能减少弧菌数量[35]。Ahmadnia等研究了不同水平的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对卤虫(Artemiaurmiana)的影响,结果表明,益生菌显著增加了卤虫的长度和肠道中芽孢杆菌的数量,能提高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性;最有效促进卤虫生长、肠道菌群和消化酶活性的用量是104、106CFU/g[36]。

3益生菌应用于水产无脊椎动物养殖所面临的的问题与前景

3.1存在的问题

由于益生菌在水产生产中应用较晚,相关研究起步也较晚,在应用研究中不可避免的存在有一些问题。目前关于益生菌的作用机理的研究还不够明确,益生菌在水体和宿主体内的生长繁殖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的情况仍存有很多困惑,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细致研究;很多应用于益生菌制剂的菌种在稳定性方面存在缺陷,生产加工和运输过程及长时间存放对菌体活性的影响很大;益生菌菌种不足,目前已确认可作为生产用的益生菌只有乳酸杆菌、芽孢杆菌、双歧杆菌等少数菌种;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及益生菌的抗药性引发的安全患,这些都是发展益生菌必须进一步考虑的问题。

3.2发展前景及意义

篇9

(1.承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河北 承德 067000;

2.承德市水产工作站,河北 承德 067000;3. 北京市水产研究所,北京 100075)

为摸清冷水鱼资源情况以便对冷水鱼今后发展进行初步规划,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承德冷水鱼和稻蟹生态养殖技术综合试验推广站对全市冷水鱼资源情况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结果看,承德市的冷水资源对于发展冷水鱼养殖发展潜力很大。

1承德市冷水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承德地处燕山山脉,位于滦河、潮白蓟运河和辽河三大水系上游,属河北省的东北部,全年平均气温8.9 ℃,年均降水量400~800 mm,各类水域总面积9 533 hm2,宜渔面积6 333 hm2,全市常年水温在2~20 ℃的较好冷水泉有33处,重点分布在丰宁、滦平、围场、平泉、承德县等地,其中丰宁县有9处、围场县有7处、兴隆县5处、平泉县有4处、承德县有3处、滦平县有3处、隆化县有2处,这些丰富的冷水资源,为承德的冷水鱼养殖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此外,承德市还有大型水库2座、中型7座、小型水库93座,水库养殖水面占73%,池塘水面仅占27%;其中有30余座水库表面水温最高24 ℃,底排水在20 ℃以下,均适合冷水鱼养殖,据统计目前仅有23座大中小型水库利用了水库资源养鱼,养殖种类主要是鲢、鳙、草、鲤、鲫鱼,底排水多用于灌溉发电,只有滦平利用底排水养殖了冷水鱼。由于人口增加、土地资源日益减少等原因,增加温水性鱼类养殖面积难度较大,而相对于冷水鱼养殖比较灵活,不需要大面积,只要水流量充足,就可以修建鱼池,发展前景广阔。

从全市渔业资源调查分析看,冷水资源主要类型有山泉水、地下冷泉水、水库底排水,可利用资源达到14.5 m3/s,已利用资源1.3 m3/s,养殖品种主要有虹鳟、金鳟、鲟鱼,另还有少量的大鲵、硬头鳟、哲罗鱼、西红点鲑、江鳕等冷水鱼类,此外还有增殖放流种类细鳞鱼和池沼公鱼。养殖方式主要是设施化养殖和一般性常流水养殖。

2冷水鱼养殖业规模初成,效益初步显现

承德市冷水鱼养殖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到“十五”期间,加快了发展速度。到目前为止,冷水鱼养殖面积已达74 350 m2,产量491 t,养殖品种由原来的只有虹鳟鱼、金鳟鱼发展到现在的虹鳟鱼、金鳟鱼、大鲵、鲟鱼等十来个品种。全市养殖企业或专业户发展到23个,设施化养殖规模已达到2.1万m2,涌现了天河龙养殖有限公司、君发渔牧业有限公司、平泉柳溪冷水鱼养殖基地、滦平虹鳟鱼孵化和苗种繁育基地等冷水性鱼类养殖龙头企业,形成了龙头企业+个体户联户经营、从亲鱼培育到商品鱼养殖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模式。

3发展冷水鱼养殖具有广阔的前景

从广义来讲,冷水性鱼类是指人们按照鱼类生活的环境,特别是生活水温不超过20 ℃左右生活的鱼类,多为吃食性名贵鱼类,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特别是鲑鳟鱼的鱼卵营养丰富,已逐渐成为消费人群的高级营养品,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推动了冷水鱼养殖业的发展。

同时冷水性鱼类适应高密度流水养殖,可以在有限的水体中养殖大量的食用鱼,可以灵活利用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流水养殖溶氧高、养殖密度大,可达到20~30尾/m2,单产可达到75~90 t/hm2,比普通的池塘养殖高出几十倍,是其他鱼类无法比拟的。特别是承德地处山区,有丰富的冷泉水和流水资源,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发展高密度冷水养鱼,实现单位面积产量的大幅提高(据统计,承德市目前鲑鳟鱼单位面积产量仅为4.5 kg/m2,开发潜力非常巨大),对促进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和促进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4 存在问题

4.1苗种生产体系没建立,科技攻关任重道远

承德市还没有规模性的冷水鱼原良种场,养殖生产所需要的苗种主要靠外部引进,自身育种能力不能满足冷水鱼养殖快速发展的需要。同时承德市在人工繁育、养殖模式、病害防治、饲料营养、加工工艺等方面的研究攻关能力还很弱,成套的繁育养殖先进技术还有待总结推广。

4.2资源利用率不高,产业化水平较低

目前承德市冷水资源利用率不到30%,年产量仅400多吨。冷水鱼养殖的龙头企业不多,规模较小,布局不合理。尽管冷水鱼产业对旅游、餐饮等有了一定的带动,但产业化水平仍较低,产业链条也较短,产品的加工能力还很弱,国际国内市场还有待进一步拓展。

4.3规模小、不规范

目前承德市冷水鱼养殖建池标准低,建设布局缺乏科学规划,且专业从事冷水鱼养殖的公司和繁育基地较少,养殖者多数为山区个体经营的专业户渔场,规模小、设备简陋、管理粗放。承德市冷水性渔业资源还处于小规模、浅层次、低水平开发状态。

4.4宣传力度较弱,消费市场有待拓展

冷水鱼是欧美国家的传统食品。以鲑鳟鱼为代表的冷水鱼适宜生鱼片、烧烤、熏制等吃法。由于消费习惯和消费宣传不到位,承德市生产的冷水鱼主要在产地通过农家乐消费,还没有完全走进百姓餐桌,消费市场还有待进一步拓展。

4.5政策支持不够,发展资金不足

目前,承德市水产养殖业投资渠道单一,主要是来自民间和社会团体,缺少国家投资,资金主要用于苗种采购、池塘改造,冷水鱼养殖只能维持简单的再生产。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的新技术、新品种开发、推广的投入明显不足,养殖生产水平不能提高,尤其是冷水鱼加工业、休闲渔业方面的投入至今仍是空白,省、市财政每年投入水产发展的资金较少,更没有支持冷水鱼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

5采取多种措施,促进产业发展

5.1明确发展思路,建立优质良种场

承德市冷水资源充沛,水质符合NY5051《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冷水长年水温不超过24 ℃,适合优良品种的培育和苗种繁育。因此,借助淡水养殖产业体系这条主线建立优质良种场,引进高品质的养殖品种进行苗种繁育,可供本市养殖户养殖外,还可向其他临近省市提供苗种,从而改变苗种外购的局面,降低成本,促进冷水鱼养殖发展。

5.2整合和优化技术优势力量

借助淡水养殖产业技术体系是由全省农科教三方共同组成的技术群体,大幅度提高渔业生产科技含量。建立冷水鱼高标准养殖示范区,在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和推广中,树立典型,起到带头作用,以点带面辐射全市的冷水鱼养殖业发展;同时以龙头企业和科技型龙头企业为载体,以中青年专家及学术、技术带头人为研究骨干,建成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渔业科技创新体系;以国际国内需求为导向,推进冷水鱼养殖、加工,销售及相关产业的稳定发展;以无公害标准化养殖为目标,严格控制冷水鱼养殖环境质量及投入品,提高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5.3把项目建设作为做强冷水渔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建立多层次、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冷水鱼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招商引资,培育产业,壮大龙头,提升承德市渔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5.4开发冷水休闲渔业,打造新亮点

虹鳟鱼养殖密度大,吃食比较凶猛,适合垂钓。而承德市景色优美,空气清新,又是理想的旅游度假胜地,可以结合旅游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因地制宜地发展休闲渔业,深挖鱼文化,打造乡村旅游特色景点,突出地方餐饮文化特色,吸引广大游客,提升承德市冷水鱼产业发展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形成以养殖、加工、餐饮、旅游为一体的冷水鱼产业链。

5.5开拓多种市场运营方式,增加效益

篇10

我受乡长的委托,向主席团汇报*乡2009年上半年的农业生产情况,请给予审议。

2009年,*乡在十七大、十七大三中全会精神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农业发展的步伐。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大惠农政策力度,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不断提高,全乡农村经济继续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

一、上半年农业生产情况

*乡农业工作,紧紧围绕乡第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确立的发展目标,做好农业生产技术服务工作,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借助开展“解放思想大大讨论”工作为契机,总结经验,查找存在的问题,探讨发展思路。

(一)积极抓好粮食生产,稳定粮食生产

1.冬农生产情况,20*年底*乡结合实际,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讲求效益”的整体思路,共完成冬农开发面积16150亩,其中玉米2500亩,小麦2000亩,黄豆1300亩,洋芋800亩,干薯类4000亩,蔬菜2500亩,冬荞1000亩,其他2050亩。完成小麦示范地100亩,脱毒马铃薯200亩。经过冬季农业开发,促进了全乡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2.全乡农业生产稳步推进,年初大春作物计划种植水稻11651亩;玉米16567亩;花生种植300亩;黄豆种植351亩。目前完成情况:稻田栽插11286亩,现全乡已结束栽插任务。玉米种植面积17416亩,今年雨水较好,玉米长势普遍较好,预计将丰收、增产;花生已种植300亩。

(二)积极做好农村经济产业培植发展工作

1、民营橡胶累计开发种植面积55143亩,四月份雨水充沛,胶乳产量大增,但受全球金融危机等多种因素影响,橡胶价格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胶农收入很难出现大幅上升趋势。

2、全乡共开累计发种植茶叶24596亩,受五月份冰雹灾害影响,*茶厂等一些受灾地区相当一部分茶叶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生产。但今年茶叶价格相对有所回升,茶农收入较去年有所增加。

(三)积极开展科技培训,做好农村实用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和培训工作

农村实用技术是农村经济实现更快发展的助力器,是农民实现增收的最有效措施。加强科技试验、示范、推广和培训工作,是农科站最主要的任务之一。半年来,农科站共举办橡胶种植、茶叶种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20期,1360人次;同时,举办了25期种桑养蚕技术培训,培训460人次。其中,到县农业局蚕桑办培训8人次,历时32天;采用新型高效的化肥和农药,开展玉米种植试验、示范项目一个,水稻种植试验、示范项目一个,试验已初现良好效果。

(四)积极抓好农机管理工作

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极大的改变了农村落后的生产方式,减轻了劳动强度,促进了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现全乡共有耕田机等农用机械524台,并有上升的趋势。加强农用机械管理,确保人民的财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做好安全监理工作越来越重要,上半年,全乡共组织农机操作人员上岗培训2期148人次,检审拖拉机512台。

(五)积极想办法,做好蚕桑的发展工作

种桑养蚕项目,是普洱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又一支柱产业,是为了促进全市农业发展、农民增收采取的战略举措。县、乡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相应机构,专人负责抓此项发展工作。人民群众对蚕桑的发展前景有所看好,全乡开发种植速度,在去年的基础上,稳步推进。现全乡有8个村、16个村民小组、107户农户种植桑树327亩。其中包括乡党委书记示范地60亩,乡长示范地82亩,副乡长示范点32亩。养蚕方面,石头寨组已初现效益。到目前春蚕已产鲜茧9张,共计288.3千克,产值5576.30元,夏蚕养殖26张,现已全部上蔟,正等待收购。但种桑养蚕对全乡人民来讲,还是新生事物,需要一定的技术,因此,乡人民政府选派了两名农科站技术人员、一名蚕辅员、三名种桑户深入村寨,手把手教桑农做蚕台,置办养蚕用具,现正进入关键时期。

(六)积极做好农资的供应工作

农用物资的供应,是粮食生产的关键。1—6月份,农科站植物医院共调运化肥102吨,农药7吨,农科站调运水稻杂交种子78吨,玉米种子500公斤,指派专门人员负责农资的调运工作,同时,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防治技术讲解等服务工作。

(七)农田水利建设

1、基本农田耕地

20*年底全乡有效灌溉农田面积有11807亩。其中:保水田面积有6069亩;二水田面积有2253亩;雷响田面积有3485亩。

2、水利设施

全乡大小沟渠有824条,全长988800米,其中:1000米以上的水沟有360条,三面光沟有3条,现施工的有二条。

(八)加强水产渔政管理工作

*乡由于山高箐深,水产养殖项目一直都是弱项,但在乡党委、政府的关心扶持下,我乡水产养殖业有了一定的发展;此外农科站渔政执法人员对全乡江河流域进行严格的监督,严禁在本乡水域内炸、毒、电鱼。

(九)做好农经管理工作

上半年来,在农经管理工作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宣传、贯彻农村土地承包法;

2、指导帮助各村社搞好农村承包土地的纠纷调解;

3、进一步完善农村经济统计工作;

4、继续抓好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二、存在的问题

1、农资价格上涨,老百姓对农作物种植投入少,增产幅度不大。

2、受冰雹、风灾等灾害影响,经济作物受害,同时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老百姓的收入很难有较大幅度增长。

3、农科站缺少必要的实验经费,许多试验、示范项目难于进行,制约了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开展。

4、农业基础设施脆弱,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低,极易遭受各种灾害的影响。

三、下半年农业工作计划

农业社会经济无粮不稳。我乡是以粮食为主的农业乡镇,且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极易发生各类灾害,为使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稳定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今后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加强对大春作物的产前、产中、产后的一体化服务。抓住近期降雨量较大的有利时机,力争雷响田满栽满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