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的基本要求范文
时间:2023-11-30 17:45: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闻传播的基本要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而近年来,一些媒体或是为在竞争中求生存,或是打着所谓“新闻自由”的旗号,放松对新闻职业道德的要求,虚假新闻、低俗新闻随之出现,有的媒体的公信力遭到质疑。
媒体的报道都可信吗?我们还能相信媒体吗?媒体的公信力是自封的吗?……一连串的问题引发我们思考现象背后的本质,让我们回到原点:究竟何为公信力?媒体公信力从何而来?且听专家们探讨其源。
所谓“传媒公信力”,是指传播媒介所具有的能够赢得受众信任与信赖的各种专业品质和能力的总和。它是受众在接触传播媒介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切身体验所形成的对媒介信誉度和影响力的一种判断与评价。
既然传媒公信力取决于传播媒介所具有的那些能够赢得受众信任与信赖的专业品质和能力,那么,要评价传媒公信力,就需要认识形成传媒这些品质和能力的要素及条件。
根据对新闻专业内涵的理解以及对新闻传播基本规律的认识,传媒公信力的形成,以及对传媒公信力的判断与评估需要考虑以下一些要素和条件:
一、真实准确
按照唯物论的观点,在新闻和事实之间,事实是本源,是决定新闻存在的基础,新闻只是事实的报道,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和写真。因此,内容真实准确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对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新闻一旦失实,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基本条件,也违反了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新闻传媒只有准确地报道客观事实,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充分地满足人民群众获取各种真实新闻信息的需要,才能得到人民的认可和欢迎,才能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那些违背真实准确原则,任意搞虚假报道,甚至不惜靠造假和欺骗去达到自己目的的某些人、某些新闻传媒,终究要遭到人民的唾弃。
因此,新闻传媒要想获得公信力,首先必须做到新闻报道的真实准确。换言之,要判断一家媒体是否具有公信力,首要的标准和条件就是看其报道是否真实准确。
二、客观公正
“客观公正”是新闻界公认的报道原则,同时也是使新闻传播增强说服力和可信性的重要条件。
新闻传播的“客观”,是指新闻传媒必须以新闻事实的客观实在性为依据,尽可能做到客观地叙述事实,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通过事实内在的逻辑力量来对受众施加影响。这就是新闻界常说的要“用事实说话”。
新闻传播的“公正”,是指新闻传媒要站在社会与公众的立场,公平地对待新闻报道所涉及的人和事,真正严格以事实为依据,以公理和民意为标准决定对报道内容与报道方式的选择和取舍。特别是对那些有争议的矛盾双方或多方,应当尽可能采取客观的立场和平衡的报道手法,公平地报道他们之间的争议和矛盾,平等地给予他们利用新闻媒介陈述自己观点和为自己进行辩护的机会。
“客观”和“公正”都是新闻传媒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是新闻传播取得良好效果的有效方式,也是新闻工作者所追求的一种职业境界和道德理想。
三、全面深刻
“全面深刻”是新闻报道取得良好传播效果,赢得公信力的重要条件。因为新闻报道只有全面深刻,才能给受众提供认识事物全貌,把握事物内在品质的基础,同时也才能使受众在事物扑朔迷离、瞬息万变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充分地了解其来龙去脉和发展变化,从而做出正确的行动选择。新闻传媒要赢得公信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众对新闻传播内容为其释疑解惑的程度和能力的评价。也就是说,当受众对事物不了解,或是了解得不深、不透的时候,如果你能够向他们及时提供可以帮助他们消除疑惑,并能认清其实质的东西,那么,这样的媒体自然会得到受众的信任,其公信力自然也就高。
如今我们的社会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面对四处涌流的多元和海量信息,受众需要新闻传媒能够更加及时、充分地为他们提供全面深刻的报道,以帮助他们去分析、判断和辨别事物,从而正确地确定自己的思想立场和行动方向。近年来,许多揭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深层次问题,反映群众所关注的热点、疑点和难点问题的深度报道,之所以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就是明显的例证。
如果新闻报道所提供的东西是支离破碎的、互不关联的,是表面化的、浅层次的,受众从中得不到能够帮助自己了解事物和把握事物内在品质及其规律性的东西,那么这样的新闻传播显然就难以得到受众的认可和欢迎。久而久之,媒体也就会失去在群众中的公信力。因此,新闻传播一定要注意讲究信息内容的全面性和完整性,以及思想上的针对性和深刻性,努力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
四、及时有效
新闻传媒最基本的职能就是每日每时不间断地向受众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各种关于周围世界变动情况的新闻信息。而受众之所以需要新闻传媒,其根本原因也正是他们从新闻传播中能够得到这种新闻信息上的需求满足。特别是当某一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发生,而人们对其情况还一无所知的时候,哪家媒体能够用最快的速度、最充分的材料关于这一事件的有效信息,这家媒体肯定会赢得受众的认可和尊重,会增强自己对受众的影响力。自然,受众对这家媒体的信任度和依赖度也就会得到提升。
因此,对新闻媒体来说,要想赢得受众,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保证自己的新闻传播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要尽可能做到重大新闻能够在第一时间,并通过连续报道的方法,随时跟进,及时而又充分地进行全方位的报道。如果在受众急需了解新闻信息的时候,媒体出现“缺位”和“失语”的情况,或者是出现报道迟缓和拖延的情况,那么就会失去受众的信任和信赖。
例如,我国媒体在第一时间向广大受众及时有效地报道了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消息,受到了公众的好评。这说明要想提升公信力,新闻传媒就要在报道的及时和有效上下大功夫,这样才能增强受众对媒体的信任度、依赖度和忠诚度。
五、有益有用
人们需要新闻传播最基本的出发点,就在于希望所获得的新闻信息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能带来某些利益和好处。可以说,在受众所接受的新闻信息中,能够满足其生存与发展的各种利益需求的内容占有重要位置。换言之,那些与受众的生存与发展的利益需求紧密相关的新闻信息往往是最能得到受众欢迎的。
例如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公众急于了解有关地震灾区的真实情况,特别是由于各种有关地震传闻的出现,大家急于知道近期还会不会有破坏性地震发生,这时新闻媒体及时提供了相关信息,遏制了流言的传播,消除了群众的疑虑,受到了他们的欢迎,也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和信任。
上述事例说明,新闻信息对受众的“有益性”直接决定着传媒的公信力。因此,新闻传媒应当充分考虑受众的这种得益心理,满足他们从新闻信息中得到某种利益和好处的愿望和需求,尽可能地选择那些与受众的各种利益关系相关联的新闻信息组织报道和传播,来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除了“有益性”之外,新闻信息的“有用性”也是影响和决定受众选择和取舍新闻信息的重要因素。人们都希望媒体提供的新闻信息对自己的劳动、学习和生活能够产生直接的效用,简言之,就是希望新闻信息能够对自己“有用处”。
六、可信可亲
通常情况下,“可信”是某一事物获得人们对其品格认同和思想信任的基础,而信任的体验和不断累积则会使人们逐渐对这一事物产生情感的依赖,并最终导致产生一种信赖感。同样的道理,受众对新闻传播的信赖首先是建立在可信的基础上的。新闻传播只有可信才可能得到受众的品格认同和思想信任,而信任的体验和不断累积才能使受众对其产生情感的依赖,这样才能最终赢得受众的信赖。
前面所论述的,主要是关于新闻传播具体的内容和形式取信于受众,得到受众信任的基础条件和基本要求。而要使新闻传播让受众感到值得亲近,可以信赖,除了做好上述各方面以外,还需要新闻传媒在整个工作和整体形象上给受众以积极的认同和评价。这主要是通过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良好的职业精神和道德操守来体现的。这里面涉及了新闻传播的产品质量及效果和新闻传播者的道德素质及行为表现两方面的问题。
一家新闻媒体和一个新闻工作者,要想使受众感到可信可亲,值得信赖,需要有良好的职业精神和道德操守。
对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来说,职业精神和道德操守的内涵非常丰富,要求也很多,但从赢得受众信任和信赖的角度看,最重要的是要讲究诚信、维护正义、敬业守法和清正廉洁。
“讲究诚信”,是说新闻工作者要以诚信为本,要坚持讲真话,报实情,办实事。“维护正义”,是说新闻工作者要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己任,要有勇气敢于同一切邪恶势力,同一切侵犯与损害社会及人民群众公共利益的行为作坚决斗争,要真正做人民群众的益友和知音,努力去争取他们的信任,赢得他们的信赖。“敬业守法”,是说新闻工作者要忠于职守,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自觉地为国家的稳定、人民的团结、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好新闻工作,决不允许丝毫的马虎大意,不负责任,更不应该把新闻工作作为谋取私利的手段。“清正廉洁”,是说新闻工作者要坚决反对“有偿新闻”等不正之风,做到洁身自好,决不把新闻工作当作获取个人虚荣利禄的工具。
篇2
关键词:增强能力 采制 “土特产品”新闻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B
打造新闻精品是发展广播影视事业和提高广播电视传播能力所必需的。在新的形势下,要打造更好更多的广播电视新闻精品,需要大力增强学习与实践的能力,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着力在采制“土特产品”新闻方面做好文章。
纵观各类广播电视节目,在打造新闻精品方面,我们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需要加强的地方,特别需要增强我们的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强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人强我特”的理念,围绕“做什么新闻和怎样做新闻”这一问题,着力在采制具有地方牌子的“土特产品”新闻上下工夫、求实效。毕竟,“土特产品”具有独特的风味,一直得到人们的喜爱和青睐。因此,应在“土、特、产、品”四个字上分别着眼、着力、着手、着意,以打造既好又多的“土特产品”新闻。
一、从“土”字着眼,把做好本土新闻作为打造广播电视新闻精品的内在要求
立足本地新闻资源,做好地方性新闻,是广播电视媒体围绕地方发展大局、服务当地百姓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讲,要打造广播电视新闻精品,就必须把做好地方性新闻作为最基本、最基础的工作。我们知道,新闻从本质上来讲没有地域限制,但新闻资源、新闻媒体则有明显的地域性。现代社会,人们每天接受的新闻信息可谓“铺天盖地”。处于这样的时代,面对这样的形势,地方广播电视媒体把本土新闻做得更好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毕竟,人们的情感与地域密切相关。地方广播电视媒体只有不断地推出好的本土新闻作品,才能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赢得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如果离开地方新闻素材、新闻题材而去采制、打造所谓的“新闻精品”,就会与“三贴近”原则相悖。很显然,把打造广播电视新闻精品立足于本土化、地方化,将本地新闻内容做得更丰富、更深入,不仅切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而且能较好地反映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情况,反映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和切身利益;能更好地服务群众、引导群众,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闻需求。
二、从“特”字着力,把做好体现时代特色的新闻作为打造广播电视新闻精品的必然要求
我们知道,新闻六要素中的时间要素是排在第一位的。在打造新闻精品中坚持时间性、时代性原则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广播电视新闻媒体要为地方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足够的精神动力和舆论引导,不仅需要新闻的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而且需要体现时代性,体现改革开放这一当代最鲜明的时代特征。为此,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紧跟时展潮流,用改革开放的眼光,注重把握当今时代脉搏和时代要求,认真把握现阶段本地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特点;还要善于调查、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以新闻人思想的敏锐性和鉴别力,对本地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及时、认真、深入的分析与研究;还要改进工作方法,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把广播电视新闻精品打造工作对准基层火热生活,关注百姓生活细节,聚焦现实生活场景,使新闻报道充满生活色彩,富有时代气息。要通过做好具有浓厚时代气息、鲜明时代特点和彰显时代特色的新闻,唱响主旋律,把体现党委、政府的决策同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统一起来,把新闻的可听性、可视性与思想性、特色性结合起来。
三、从“产”字着手,把做好新闻的“挖掘性生产”作为打造广播电视新闻精品的基本要求
要打造好广播电视新闻精品,离不开把新闻生产做好。这比如要生产出好的劳动产品,离不开搞好劳动一样。有人说,“新闻与媒体,就像玉石和工匠,玉不琢,不成器”,这很有道理。而把“玉石”找到,这是做好新闻生产的重要环节,是打造新闻精品的基本功。没有事实便没有新闻,但事实不会自动地变为传播媒体的报道对象。如果不善于捕捉、不善于发现,那无论具有多大新闻价值的事实,也不会成为传播媒体报道对象的好新闻。因此,为寻找“玉石”,找到新闻线索,发掘新闻题材,需要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具有高度的新闻自觉、新闻敏感和新闻鉴别力,要有前瞻性的思维、思考和判断,能够及时地鉴别、判断哪些题材具有新闻价值,值得去采访。尤其是一线新闻记者要有识别哪些是“宝石”的眼力。这一识“宝”眼力,既要靠眼睛,更要靠思维、靠脑袋对所了解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和理性判断。要用善于捕捉新闻的敏锐眼光及时地捕捉新闻题材,采制新闻精品;要经常、主动与各级各有关方面特别是基层的同志联系,切实做到记者去找新闻而不是等着新闻来找记者;要注意紧盯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和突出问题,仔细观察,以采制出有分量、有价值的新闻。
四、从“品”字着意,把做好高品质新闻作为打造广播电视新闻精品的硬性要求
篇3
关键词 科技新闻;科学素养;科技信息;信息安全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8-0006-01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最新科技理论的发现和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数量越来越多,可以说,科技正全面深入人们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科技也更多的成为寻常百姓的聊天话题。广大群众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参与到对科技新知的了解和应用中。我国民众的科学素养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也有了很大提高。在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社会科学素养方面,科技新闻报道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科技新闻工作与全民科技新闻的关注热情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正确选择科技新闻报道的切入点,提高报道的水平和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力,是摆在每名新闻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笔者从长期的新闻报道实践中,就下面几个影响科技新闻报道效果方面的问题,谈一下自己粗浅的认识。
1 避免大量采用专业术语,造成大多数受众理解困难
时下一些科技新闻报道,选题涉及科技前沿和科技新知,专业术语、专业名词和理论公式很多,只有具备一定基础的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才能理解和关注。采用这种方式报道科技新闻,会使科技新闻变得枯燥乏味、晦涩难懂,仿佛是在搞技术讲座,受众很难对此产生兴趣,不仅使科技新闻作为新闻本身的价值大打折扣,其传播效果也很难令人满意。那么如何报道科技新闻才能使报道更加形象生动、为广大受众所接受呢?
首先要有好的新闻导语,导语会起到画龙点睛、吸引眼球的效果。构思巧妙的导语应该具备如下两个特点:一是要提纲挈领,正确表达事件的核心内容;二是抓住受众好奇心,吸引受众了解事件的全过程;其次,尽量提供与科技新闻相关的背景资料,通过背景资料,受众可以了解更多报道本身无法提供的科学术语的解释和技术产生的过程,作为报道的一个补充,可使读者有更深刻的理解。此外,还应该善于把高深的科技原理和尖端的技术发明创造,用平实易懂、生动形象的通俗化方式表达出来,这样才能被受众接受。
2 充分运用科技新闻自身规律特点,提高民众科学素养
作为科技新闻报道对象之一的科技活动,一般属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近代科学发展特别是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和国计民生中的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常常涉及不同学科的相互交充满和相互渗透,产生了许多跨领域、边界交叉的新兴边缘学科,如物理化学、技术经济学等。所以,对于科技活动不能按照传统意义上简单理解为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而是人类社会对整个世界的了解、适应、改造和影响的过程。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传播科技新知和重大科技活动的同时,还要承担起普及科学,提高全民族科学素养的重任。
我国民众的科学素养,虽然同几十年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与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相比,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近些年来,严重违背科学、甚至愚昧无知的群体性谣言和行为经常发生。比如今年3月日本地震、海啸发生后,福岛核电站因地震和海啸导致放射物质泄漏经媒体报道后,造成我国全国范围内民众抢购和囤积碘盐的事件,就是典型的因为公众对未知危险的恐慌导致的,后来经过媒体对核污染相关知识的报道和预防核污染正确措施的讲解,使民众消除了恐惧,没有造成更严重的社会危害。因此,从事科技类报道的新闻工作者,应该充分理解和运用科技新闻自身规律,在做好新闻报道的同时,更应该具有民生关注意识,发挥好媒体的传播作用,做好科学普及工作,让公众通过新闻报道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消除不确定性和恐慌。从全社会层面形成消除蒙昧和迷信,崇尚科学的良好风尚,进一步推动社会公众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变和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3 严谨扎实、科学准确,是科技新闻的基本要求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的基本原则。科技新闻的报道对象是当今社会的重大科技活动,这就要求新闻报道必须科学准确、逻辑严密、真实可信。科技新闻报道中,受众关注的重点和最具新闻价值的是事件的科学性。新闻报道的科学性包括对科技事件、科技现象本身的报道要符合基本科学原理,经得起科学实践的检验,还应该包括对科技事件中的科研人员的科学态度、工作作风和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科学精神的报道。这些内容,都必须真实准确,哪怕有丝毫的夸大或虚假,整个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必然受到质疑。这样,不仅影响科技新闻的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力,还会造成负面的社会效果。
科技新闻报道注重内容的准确性,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具有扎实的基础和全面的知识储备,提前做好功课,虚心向相关专家求教,听取意见,绝不能一知半解,凭主观臆想,随意演绎。对科技事件可能产生的作用和意义的评价,必须以权威机构的科研专家的结论和鉴定意见为准,不应把科研成果的作用和可能产生效果随意夸大,不使用“国际领先水平”和“世界第一”等哗众取宠的词语,避免对社会公众的误导。
4 严把稿件审查关,防止机密信息泄露
篇4
关键词:新闻摄影;图像;形象性
一、新闻摄影的主题
图像作者向受众传递一种讯息,就要使信息内容服从于传播主题。主题则代表了照片具备的意义,同时也限制了观者的阐释与回应的范围,实际上题材的选定就等于传播意义的选定。对于图像传播而言,图像意义是其根本所在,图像意义的产生依赖于:图像作者再确立图像主题时,往往是根据传播意图,使用心像去关照物像,这时会再脑海中形成许多不同的视像,此外,作者还要顾及到主题的可表现性的物质媒体特性,决定从视像中确立的形象,这个形象就会去承载主题的涵义,完成故事的叙述。
我们对新闻摄影的基本要求是满足承载新闻信息的功能,而画面各要素则构成了图像,图像又成为沟通传受双方的媒介,受众通过图像获取信息,才能完成传播过程,有效的传播依赖于图像表意的清晰程度。
二、新闻摄影报道的形象性问题
合格的新闻摄影作品必须具备三大要素:
首先,传递及时准确新闻信息;
其次,真实记录新闻现场的形象;
第三,具备必要的文字说明。
具备了这三个基本要素的摄影报道才能称之为新闻摄影作品,想要成为优秀新闻摄影作品在满足以上基本条件后,还要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强调图像传播了什么样的新闻,即新闻价值的大小和摄影
记者挖掘新闻的深度,实际上就是对新闻价值的判断;
第二,是什么样的摄影图片,即拍摄水平的高低,包括摄影手段的运用情况、信息传递总体情况的视觉效果;
第三,新闻照片传递的新闻信息量与新闻摄影图文两部分传递的全部新闻信息量的比率,这个比率越高,说明摄影手段在传递新闻信息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大。实际上是涉及新闻信息传达的效果,是评选优秀新闻摄影作品的核心和归宿,也是最重要的一条。(下转第63页)
新闻摄影抓取的真实的典型性瞬间形象,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整个新闻事件过程中多次或反复出现的瞬间形象,记者有机会可以等待、选择;另一种是突发性瞬间形象,一旦错过时机,就再也不可能拍到。这些突发性的珍贵镜头,只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新闻摄影记者,才能抢拍到手,这就是说,新闻摄影一记者既要深入生活,长期构思,又要有随即应变、当机立断的能力,对任何突发事件做出最迅速的职业反应。
照片所表现的可视的形象,强调的是真实的、对现场的抓拍,能传递准确、有效信息的,所以不是所有的照片都是真正的新闻照片。新闻形象主要包括以下两点:画面凝聚的信息量和形象的典型性。前者是就报道题材来讲的,后者是对新闻内容的提炼选择瞬间精华。具体到实践中就是用科学的手段,记录和反映的直观可视的形象,是对时间、空间、对象的三位一体的纪实。图像传播的信息可信程度更大,是文字新闻不可替代的,借用图像承载信息的新闻事实在题材特征上必须具备强烈视觉特点。在捕捉形象的过程中,要更加重视的独特性和典型性,“决定性瞬间”将成为摄影记者关注的重点。因为形象新闻可视性强,要求内容新、立意新,摄影记者要有新闻敏感和政治敏感,不光用手照相,更要用脑照相,拍摄之前要有采访,有构思,寻找新思路,采用新手法,将形象新闻的形象价值发挥到淋漓尽致。
三、新闻报道与摄影的匹配
新闻摄影作为一种报道形式,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将新闻图像化,形象性就成为其最大的卖点。为了突出新闻形象,为受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图文结合的新闻摄影报道,我们还要强调新闻报道题材与摄影体裁的适宜性问题。新闻摄影报道的内容,应该是适合用摄影去表现的题材,新闻摄影的内容与摄影体裁要相适宜,不能只顾内容不顾形象,也不能只顾体裁而忽略题材。
纵观市场,对新闻摄影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与高度重视新闻图片的时效性。这是构成新闻的硬标准。及时性与时效性是新闻摄影“形象价值”的时空要求所决定的。当社会步入市场经济时代,信息大量、迅速、可靠的传播,更成为新闻媒介的基本功能。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的流动不仅疾速,而且有严格的时间坐标。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信息才会具备传递价值,有满足读者认识外界事物的效用。新闻图片在这方面有着“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特点。但如果仅仅满足报道时机和时效要求,新闻摄影还不足以具有夺人眼球的注目率。视觉文化的现实反映是大量的图片充斥媒介,同时形成的负面作用就是受众的接收状态渐趋麻木。新闻图片在主体表现上一旦缺乏视觉冲击力和刺激性,对受众的吸引力就会大打折扣。我们必须利用新闻摄影在报道新闻方面有独到的优势,运用技术手段,将现场拍成近景的细节展示、中景的形象描述以及全景的全方位报道来满足受众的视觉需求。还可以运用系列报道、追踪报道、对比报道等多种手法,将事件主题渲染得淋漓尽致,既有当前的现状,也有历史的回眸,还有发生发展过程。通过对新闻形象的真实再现,完成一记录历史和传承文化的功用。同时,新闻摄影在题材选择上的具有一定的广阔性,凡是能够通过图像很好表述的题材都可以被用来作图像展示。因而,我们不能将新闻内容的价值和新闻图片的价值简单地划等号,当然优秀的新闻摄影图片必然是两个价值标准的统一。
四、摄影与文字报道结合强化传播力
图像与文字共同构建了一个信息载体—新闻摄影报道,两大构成元素之间形成了互相依存、互为说明的紧密关系,通过图像的现场实证性、视觉冲击力为受众再现了新闻事件的真实面目,文字信息的补充说明填补了图像不能言说、无法叙述的内容。这种信息传播的方式吻合了当下受众的接受心理和阅读习惯,而在“读图时代”这一心理和习惯又被媒介反复强化,所以在媒介自身发展和受众的信息需求双重作用下,新闻摄影迎来了发展的契机。以报纸为例,如《东方早报》明确了使用图片新闻的三个要素:
1.说什么,是图片的内容评价原则,合格的图片必须符合报刊的新闻传播需要,有完整的信息传达。
2.怎么说,试图片的视觉评价原则,合格的图片必须符合报刊视觉个性要求,给受众愉快的视觉感受同时满足信息需求。
篇5
关键词: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主持人;情感
在电视节目中,新闻播报过程中必然需要播音员和主持人的言语交际,也需要有效的情感表达和语言表达。这些能力需要培养,更加需要给以明确指导,本文针对播音主持语言交流以及情感表达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简明分析,通过下面分析也旨在提高我国电视播音节目的沟通艺术,积极让听众乐于接受,易于听取。
1播音主持语言交际及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首先,从播音主持语言交际出发,在交际过程中会涉及情感的表达,这一过程中是通过节目的形式为载体的,从各个节目中分析得出,情感表达为辅助,所以,播音主持工作过程中主持人的情感交流与表达更需要有所深化,避免表达过程中无法及时传输给人们有效信息,造成观众数量的减少,影响播音事业的发展。其次,从节目质量看,每一类节目都是受质量的提升而影响,在现阶段,节目主持过程中,播音主持应该积极以语言的交际与情感表达为重要传递方式,做到节目的有效衔接,也积极通过这种方式,提升节目的总体质量。节目主持过程中,播音主持人与观众之间会形成有效沟通,这种沟通方式更是受到语言交际与情感表达制约,播音主持过程中需要提升自身修养,从语言能力的表达入手,提高主持人心理素质,使其更好的利用语言,展现出播音主持语言的优越性,所以,可以说播音主持语言交际与情感表达方式是提高节目质量的关键。
2电视新闻播音主持语言交际及情感表达的基本要求
2.1播音主持情感表达及语言交际过程中需要提高正确的舆论引导。
这也是播音主持的基本要求,通过有效信息渠道,进一步提高各类新闻传播效率,使传媒事业不断发展,在如今的网络时代,各个媒体也层出不穷,传播的信息更是良莠不齐,所以,也给播音主持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要求播音主持工作要引导正确舆论,向着健康,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播音员主持人是节目中的纽带,在传播过程中,声音是主要传播方式,受到广大群众的关注,在表达情感过程中更是要从国家政策方针出发,并且积极传播与传达。
2.2符合大众审美观念。
新闻消息的类型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多种多样的,针对各种类型的信息,播音员主持人在播音主持工作过程中采用的语音语调也应该是不同的,表达感情也要针对不同的信息类型,要做到运用得当、有分寸,不能太夸张了,要符合大众审美,否则就失去了新闻的严肃性,也不能太生硬,不贴近群众、不接地气。
2.3感悟生活不断积累。
新闻节目的情感表达不是表达主持人或者播音员自身的情感,它是要在播音主持工作中把符合节目定位、信息类型的情感表达出来,需要一个好的播音员主持人经常性地习惯性地去观察生活细节,捕捉点滴间的感动和收获。
3电视新闻播音主持语言交际及情感表达的技巧
3.1播音主持在情感交际过程中
需要结合自身情感,并且要从稿件文字本身出发,明确组织情感方式,让本来没有感情的文字变得生动,通过有效组织提高内容的情感性,为了进一步提升播音主持的感染力,作为播音员不但不可以照本宣科,还要积极进行稿件阅读,提取情感因素,读透吃透内容,这样融入与自身情感,使语言变得流畅,充满有效的交际情感,此外,播音工作是艺术的再创作,在此过程中必须要从稿件的情感内核出发,进一步强化自身的理解能力,从思考出发,不断使稿件情感得到升华,使其更加自然、生动。
3.2体现出时代感。
新闻节目的播音主持具有非常鲜明的特性,比如时代性。社会文化的发展、价值的变化,都会引感标准、判断的变化。在不同的时代,新闻播报的主题、风格都不尽相同。新闻节目一个重要的责任就是体现时代主流思潮,所以在实际的播音主持工作中,播音员主持人应该在情感表达中体现时代性的色彩。为此,播音主持应该做到在新闻播音主持的过程中,体现出时代性,需要结合时代背景表达情感。进入新时期以来,社会文化、思想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不断提高,新闻播报形式更为多样。如今,采取播报式新闻形式的播音主持方式不在少数,甚至这种播报式的新闻进一步影响了民生类、娱乐类新闻。总的来说,播音在情感输出、表现的过程中,要善于汲取时代文化精华,适当地调整播音的形式、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新闻播音主持的发展。
3.3提高应变能力。
在节目内容播报过程中,播音主持工作除了要严肃、多变,认真读稿件外,更要熟悉其中的内容情感,也会涉及到一些场所之间的互动,对于实时报道过程中,前方记者发来的新闻消息,播音员也要迅速做出应变,融入于报道情感中,有效进行捕捉外场记者新闻观点,从信息的处理与情感表达过程中看,这些都需要播音主持人员提高应变能力,从而使情感进一步升华,得到语言交际效果,从提高这种能力出发,要求播音主持应该具备几方面能力,首先提高播音主持洞察能力,播音过程中的新闻时间发生变化快,并且持续性强,在突发性内容上,必须提高播音工作人员的洞察力,从而保证舆论的客观性,提高舆论引导。其次,播音主持过程中要有全局意识,以大局为主,必须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专业素质为基础,进行政治素质与综合知识的学习,不断升华自身播音主持水平。
3.4控制情感节奏。
播音主持的语言表达要有情感,但是这样的情感不是任意宣泄、为所欲为。情感输出是为了更加声情并茂,为了正确传达、引导大众,得到积极的反馈。在这种表达的过程中,主持人要控制好节奏,必须适当、理性地进行情感表达才能打动、感染观众。只有这样,才能让新闻得到观众的认可,传递积极、正能量的新闻价值、舆论导向。
4结论
总之,播音主持过程中需要通过有效语言交际与情感表达方式的提升,进一步促进播音主持事业的发展,从人们生活质量水平提高方面看,当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文明时,播音主持工作更应该顺应时代,与时俱进。通过有效方式,积极提高信息传递的有效性,也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基于此,为了进一步保障播音主持事业发展,相关工作人员更加需要积极进行情感表现力的掌握,积极培养语言交际能力,最终推动节目的质量,使其最终效果向更好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袁金星.播音主持言语交际与情感表达刍议[J].戏剧之家,2015(1):164.
[2]高勇.播音主持言语交际与情感表达对策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5(15):142.
[3]许秋源.浅析播音主持言语交际与情感表达策略[J].新闻研究导刊,2015(17):130+229.
篇6
1跨文化新闻传播问题及我国现状
跨文化交际或传播的研究,均以各种符号系统里的人群行为及其行为动机为首要研究对象,这其中所涉及到的正是文化习俗以及其基础思维。故而即便跨文化新闻传播的内容看似与政治或是经济相关联,但实际上精神文化才是其最值得关注的核心内容。跨文化新闻传播是信息与背景的全球化体现。而信息全球化则是信息领域中全球化的具体体现,其应该高度关注的是,相比其他领域的全球化它对全球化的反作用力更甚,通俗来说,全球化进程如何取决于信息全球化的发展。那么,在这样一个信息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对外新闻的挑战源自何处呢?笔者认为,其主要源自于两方面:
1)跨国媒体集团所带来的压力,就目前国际上的局势分析来看,最大的五家跨国媒体集团全部来自于西方发达国家,而其中在中国大陆地区落地的就已占两个之多,如今在广东地区已有时代华纳和新闻集团,另外贝塔斯曼及迪士尼也通过各种渠道大张旗鼓的进入中国市场。
2)国际传播秩序不均衡,其实纵观现阶段全球新闻传播的现状不难看出,世界大部分地区的新闻传播,其中80%~90%被美国为首的西方通讯社占据,也就可知当前国际传播秩序尚需调整。其实,早在1995年便有学者进行了跨文化新闻传播相关的探讨,而这一探讨用时长达十年之久,直至2005年才最终归纳出跨文化新闻传播主要的三大体现方面:
1)误读,即中西方双方对新闻报道的误读;
2)编、解码,其主要是通过对霍尔理论的讨论,而得出跨文化新闻传播产生误读的原因机制;
3)文风,即通过文字报道的具象层面对中西方新闻进行对比。而之所以研究跨文化新闻传播,大部分原因在于跨文化传播令人忧心的现状。失衡问题向来是世界范围内新闻传播最典型的表征之一,它的背后隐藏着经济和政治的博弈,可更多是根植于文化层面的原因。中国目前尚处在发展中,自然避免不了在占据垄断地位的西方新闻中以丑态出现,相对具有积极意义的正面报道人权问题、发展失衡等负面报道明显更多,这也是我国必须亟待改善的新闻现状。
2中国跨文化新闻传播应对建议
2.1全面认识到文化的差异性
针对我国跨文化新闻传播而言,首要任务是充分认识到不同文化间的诧异,夯实其文化基础。全球化涉及范围广,而不同区域间的文化均存在差异性,特别是中西方国家间文化差异破巨,故而只有认识到这一方面的差异,才能真正找到打破文化交流差异的有效手段,由于不同国家、地区、民族以及对于文化的接受程度千差万别;而异种文化的传播必然需要客服差异所造成的困难持续进行。因此,在我国当前新闻媒体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对目标文化具有全新的认识,根据传播目的文化的差异性做好适当的调整,切不可对本民族文化过分守旧,造成文化交流障碍;另一方面,在对新闻国际化的过程中,必须从多个视角来观察,考虑不同文化以及不同地域特征的文化群体所注重的视角,以包容开放的新视角去探索和交流其他文化;此外,从新闻的基本功能点看,我国新闻的传播还必须对世界各国不同的人群心理进行深入了解,对西方媒体受众的心理进行充分研究考虑,由此把握出中西方新闻观察角度的正负方向。
2.2坚持创新,提高认同感
众所周知,新闻传播过程中利用文化的亲近性,对拉近不同文化背景及主体间的心理距离意义重大,其奠定了不同文化背景群体必要的心理接受基础。笔者建议,我国在跨文化新闻传播方面,应坚持以人为本的传播,充分考虑各个文化背景下的国家或区域差异,在每篇报道每个字符间,透露出必要的人文性关怀,方可取得良好的跨文化新闻传播成效。实质上,整个新闻传播的过程,就是对文化认同感提示、文化亲近性创新的过程,同时,也体现出了对不同文化背景下新闻传播规律的尊重。
2.3协调本土化和国际化文化间的关系
上述分析中指出跨文化新闻传播最关键所在,便是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性,针对目前西方主流媒体独霸新闻控制的现象,我国新闻传播还应注意处理本土化与国际化文化间的关系,要做到不过分追求西化新闻,从而对于西方新闻的过分个性与极端观点加以改正;同时还要避免使用固步自封的单一新闻视角,绝不将新闻视角仅仅局限在本国以及本民族视角的限定之中。综上所述,新闻在文化传播方面的本土化与国际化之间的矛盾,实际上是对于观点与视角的基本要求。新闻传播的全球化与本土化并非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只要新闻传播能够做到对外来文化以及其他观点的客观分析,就能够在的基础上使新闻的本土化与全球化矛盾不断调和。故而,新闻传播在主要依托于优秀的本土化文化,坚持其特质的同时,合理借鉴全球化文化的精髓,会增加新闻传播的生机与活力。值得肯定的是,中国五千年来沉淀下来的文化博大精深,但在全球化和信息时代背景下现代化人文气息又略显不足,进而,站在新闻传播角度来看,在认识全球化过程中本土文化现状的前提下,应夯实历史性民族文化彰显其优势,并积极吸收借鉴全球文化的优点,切不可冒昧的使二者对立,以免造成新闻传播的固步自封。
3讨论
篇7
关键词:法制报道;内容要素;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1)10-0019-02
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法制的恢复与建设逐步兴盛发展起来的法制报道,具有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监督法律实施、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推动法治实践完善等功能。这些功能的提升与发挥,对于国家法制建设或社会法治化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就法制报道活动系统本身而言,其多样化功能的发挥依赖于内容、方法、传者、受传者等要素对于报道活动或传播系统所具有的积极效能。其中,内容要素是构成特定报道活动系统所必不可少且至关重要的因素、元素;所谓“内容为王”强调的就是内容质量或内容有效性的重要性。法制报道功能发挥的重要性及内容要素在报道活动有效性实现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决定了我们从报道内容要素出发探讨法制报道内容有效性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法制报道内容的“两个层面”
法制报道内容主要是指在报道活动中传播者所意欲传递给受传者的法律知识、法治观念或法制信息等。从传播目的角度看,法制报道是具有一定目的性的法制传播活动,也就是说其内容是蕴含着“普法”宗旨的载体。法制报道的内容可以划分为这样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即外部社会环境或进一步说是中国法制建设及普法教育所要求的法制报道内容。这一层面的内容可称为“输入状态的内容”。
第二个层面即在具体的法制报道活动中,媒介法制传播者根据相应的传播目的或社会目标要求,遵循新闻与传播的规律,对较为抽象、专业的法制报道内容进行组织、编制,以直接用于报道活动的内容。这一层面的内容也可以说是“输出状态的内容”。这两个层面之间有密切关系,但又不能混为一谈。法制报道的有效进行,既有赖于第一层面内容的选择与制定,也有赖于第一层面内容向第二层面的有效转换,或有赖于第二层面内容有效性的确立。
关于法制报道内容由第一层面向第二层面转化的问题,有点类似于学术论著与大众宣传问题。恩格斯在1882年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出版而写的序言中明确指出:“这一著作原来根本不是为了直接在群众中进行宣传而写的。这样一种首先是纯学术性的著作怎样才能适用于直接的宣传呢?在形式和内容上需要作些什么修改呢?”[1]恩格斯在这里指出了如何将专业性、抽象性或理论性比较强的知识转化为深入浅出、明白易懂的通俗知识或大众文化问题,即我们所说的法制报道内容由第一层面向第二层面转化的问题。法律法规知识或法制信息无疑是法制报道的主要内容,但这些知识、信息不是一般的知识、信息,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抽象性,是难以通过一般的知识普及或信息传递的方法就能使人们尤其是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的受众理解和接受。因而,探讨法制报道内容的有效性,应同时分析这两个层面内容的特点及有效性。
二、法制报道内容的“第一层面”及有效性
相对于法制报道的普法宗旨而言,其内容的有效性主要表现为报道内容是否有利于在受传者或受众身上引起预期的变化、形成预期的法治观念和相应行为。对于法制报道的有效进行而言,第一层面报道内容应具有法制性、真实性和公正性。这既是“第一层面”内容的主要特点,也是提升“第一层面”内容有效性的基本要求和路径选择。
(一)“法制性”特点及要求
“法制性”是法制报道的灵魂和本质特点。所谓“法制性”问题,也就是法治精神或理念在法制报道中的贯彻和体现问题。法制报道的法制属性是它区别于一般报道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体现了法制价值,遵循了法律规范,凝聚了法治精神”[2]。有学者将这种“法制性”概括为“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3]:所谓“一个中心”,即中国传媒法制报道要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的法制建设,围绕着经济建设和依法治国方略;所谓“三个基本点”,即法制报道在伸张和维护法律的基本精神――保护老百姓的利益、公平公正、合情合理的前提下,做到普及法律知识、监督法律实施、促进立法和社会进步的统一。法制报道只有体现或提升这种“法制性”,站在这个高度上,才可能发挥其应有功能。
(二)“真实性”特点及要求
法律讲究客观、真实,以法律信息为主要传播内容的法制报道在真实性、客观性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首先,法制报道的事件必须是客观的、真实的,不能为了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而夸大、歪曲事实,应力求报道内容的每一个细节都能与法制新闻事实相吻合,合乎法律的规范;其次,法制新闻评论也应当源于事实,力求客观,并符合法律事实,不能因主观偏见或感情因素而违反真实性原则;此外,法制报道尤其是案件报道也不能仅止于涉案题材的表象真实,而必须上升到本质,因为法制报道的目的不是案件展览而应该是案件背后所隐藏着的法律和社会的正义,是对案件在法律原则下的分析和提炼。概而言之,法制报道追求的更是法理的真实、本质的真实。
(三)公正性特点及要求
法制报道的公正性主要是指维护法律的公正和坚持报道及评论的公正性两个方面。首先,维护公众的正当权益和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法律及法制传播的基本精神。法制报道在维护和推进法律社会公正服务方面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功能。这一方面体现为传媒法制报道能够借助其媒介优势,通过适当的介入使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者和无助者得到法律救助,使法律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得以体现;另一方面法制报道的社会公正服务功能还体现为通过积极的反馈尤其是舆论监督报道来促进立法、执法及司法等法治实践的完善,从而推动社会法治化发展的进程。因而,法制报道的公正性要求不仅是新闻报道公正性原则的基本要求,也是法制传播“社会公正”服务功能及价值追求的内在需要及要求。
三、法制报道内容的“第二层面”及有效性
如果说第一层面内容是外部环境或政治因素等在法制报道活动展开之前便已给定,并以专业的、抽象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话,那么,法制报道第二层面内容则是直接应用于报道活动,并根据报道活动所特有的逻辑进行重组和编制了的内容。如果说判断法制报道第一层面内容是否有效的标准主要是其与报道目的或“普法”宗旨的吻合性,那么,判断法制报道第二层面内容是否有效的标准则是除了上述的要求外,还要看其是否有利于受传者的接受,是否有利于法制报道多元化功能的发挥。从这一层面的意义上看,法制报道第二层面内容的有效性,除了受制于第一层面内容的“有效性”外,还应具备或符合法制报道的新闻性、透彻性和契合性等特点和要求。
(一)新闻性特点及要求
如前所述,法制报道具有很强的“法制性”,这种“法制性”在新闻实践中的过于强化或凸显,往往会忽略、淡化甚至背离其“新闻性”属性及要求,致使法制报道的书面化、专业化或宣传工具化倾向,其传播效果可想而知。随着新时期以来新闻改革及法制新闻事业的发展,各大媒体越来越注意法制报道的新闻性问题,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法制报道及节目层出不穷,在语言表述、时新性等方面逐渐在追求着“新闻性”、“法制性”及“宣传性”的最佳结合点。如在语言表述上,注意采用通俗的、口语化的,适合听说表现的语言;在时效性上,注意以最快的速度报道法制新闻;在案件报道中注意融入故事性、趣味性或可视性元素,等等。
(二)透彻性特点及要求
透彻性是传媒深入报道法制题材问题所必须的,即通过对法制事实、案件过程及法律问题的多层面的辨析和阐述,向受众解释清楚案件发生的社会根源,揭示违法犯罪行为或涉法案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及动机,并同时突出法制报道及节目的法理性,深入到法律精神、法律实质的层面进行层层剖析,而不能只局限于就事论事、就案说法或简单肤浅的宣传和条文解释。当然,这种“透彻性”或“透彻性”的获得,首先在于传播者对“第一层面内容”的特性尤其是法制性或法理性的深刻理解。传播者只有在深刻地领会法制报道“第一层面内容”特性的基础上,才能把握其精髓,才能基本预见进行这一层面内容报道时可能碰到的、必须涉及和解决的一系列相关的社会问题和法制问题,也才可能周密而深刻地确立“第二层面”的内容,并对有关内容进行具体形象、深入浅出的阐释。
(三)契合性特点及要求
法制报道的有效进行还要求其第二层面内容或输出状态的内容具有契合性。契合性即吻合性、相关性。主要体现在这样三个方面:
一是法制报道内容应与接受对象尤其是目标受众的现实利益、法制信息需求及社会法制实践状况相契合。只有与人们的相应需求、日常生活经验及法制实际有一定的相关性或贴近性的内容,才能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二是法制报道内容应与法律知识的内在特点和要求相契合。法律知识作为法制报道的主要内容有其内在的特点,即它不是外在于法律主体的条文或文本,而是和法律主体的参与、实践融为一体的知识和精神,有一般知识所没有的内在结构。这种结构的突出特点是“参与性”、“实践性”和“论辩性”。所以,法制报道第二层面内容的采制和传播须在接受主体“参与”、“实践”和“论辩”的过程中进行。
三是法制报道内容还要与受传者对法律知识认知、理解的心理结构及接受特征等相契合。受传者对法制信息的接受和理解,由于受以往经验、文化背景、需要与动机、态度与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只有充分考虑到受传者的这些因素,才能进行有效的传播。
综上所述,我们从法制报道内容效能提升的角度初步探讨了其两个层面及有效性问题。只有全面而准确地把握这两个层面内容的特点及有效性提升的内在要求,才能够科学规划与编制法制报道内容,从而增强报道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篇8
报考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的考生请注意,考生关注的2011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分数线、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已公布!
为了方便考生及时查询,
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一、统考
学科第一单元
(政治理论)第二单元
(外国语)第三单元
(业务课一)第四单元
(业务课二)总分02经济学5050909033503法学5050909033504教育学5050180
32505文学0502外国语言文学506085903300503新闻传播学5050909035007理学5050808030008工学0808电气工程
0809电子科学与技术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50508080310其他5050808030011军事学5050808030012管理学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
1202工商管理505090903501204公共管理50509090330专业学位0552翻译硕士405085903000553新闻与传播硕士505090903300852工程硕士504580802851251工商管理硕士
4590
1601252公共管理硕士
4090
1551256工程管理硕士
5090
160
二、单考
学科第一单元
(政治理论)第二单元
(外国语)第三单元
(业务课一)第四单元
(业务课二)总分04教育学6055260
310其他60558575310
三、强军计划
学科第一单元
(政治理论)第二单元
(外国语)第三单元
(业务课一)第四单元
(业务课二)总分所有60406060260
四、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按国家初试成绩基本要求执行。
注:1、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统考考生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单科、总分各降低5分,但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① 报考我校且毕业后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就业的少数民族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②工作单位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范围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须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且申请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定向或委托培养方式)。原始分数已达到学校复试分数线不享受照顾政策,目前在三区就业报考我校,且定向或委托培养回原单位的在职考生,不享受照顾政策。
2、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包括经教育部批准备案的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项目),完成服务期并考核合格的考生(名单以全国研招网yz.chsi.com.cn公布为准),三年内可享受初试总分加10分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政策。
篇9
【关键词】 网络传媒; 新闻写作 ;特质
进入21世纪的一个明显标记就是进入网络时代,继报纸、期刊、通讯之后,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络、手机媒体相继问世,新闻传播的媒介日趋多元化,对新闻媒体的研究也日趋多样化,包括新闻媒体编辑、媒体经营管理、媒体采访、媒体评论、新闻写作等。网络时代新闻写作的实质是传播介质的不同使网络时代新闻的采写有着与传统新闻相比更为特殊的要求,如何运用网络新闻传播自身的特殊规律使用专门技术运用特殊技巧以保证满足受众需求实现传播目标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一、网络新闻的先天性缺陷
在网络媒体出现初期,网络媒体上的文字新闻大都来自传统媒体,各个网站对这些来自传统媒体的新闻一般是原文转发,有时可能会对标题进行一下修改,至多是对原文进行一下删节编辑,很少有依据网络新闻传播规律而进行结构性编改的网络新闻,致使网络媒体新闻的文字描述方式和内容布局结构都无大的改变,呈现出单一的平面媒体新闻的结构形态。既未充分注意网络受众的特殊需求,又未按网络新闻的特殊规律写作的新闻,对网络新闻传播的效果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
首先是影响阅读率。适合于平面媒体刊载的新闻往往不能适应读者进行扫描式和跳跃式的阅读,进而会与他们在互联网上高速阅读新闻、主动选择新闻、深度索取新闻的需求发生种种冲突,从而限制了读者在网络新闻传播中应该拥有的主动权的实现,影响了阅读的效率。
其次是影响搜寻率。目前国际互联网上的大型搜索引擎,一般是根据文章前几十个字的关键词语进行数据库信息的收集与编录,而如果不能严格遵守诸如“重要结论前置”、“重要的关键词前置”这类网络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再重要的新闻也难以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数据库中崭露头角,更难以在信息的再度利用领域有所作为。 最重要的是会影响媒体的传播影响力,难以实现传播目标。
如今,多媒体和超文本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新闻传播的内容和形式,网络新闻的传播实现了以线性文本为主到以超文本结构为主的转变。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关键人名、地名、时间,甚至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都可以链接到另一个声音文本、动画文本或影视文本。通过这种超文本结构,记者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声情并茂、图文并茂地报道新闻事件和现实生活,并使之得到全方位地、历史地、客观地再现。
二、网络新闻的基本特征
通过实践可以看出,网络媒体时代的网络新闻,其新闻信息的联结不再只是单纯线性的,而是网状的。新闻报道与写作的文本结构也不再仅仅是线性文字的,而是超文本结构的。所谓“超文本结构”,就是文本的构成,不仅有文字文本,而且有声音文本、图画文本、动画文本甚至影视文本。
网络新闻通过网络链接,以分层形式出现,报道其容量更为巨大。打破了传统媒体有限的版面、时间及其他因素的束缚。超文本写作用梗概的方式将重要新闻一一列出,条理清晰,既符合读者的视觉习惯,又能满足不同读者对各种材料的选择。
网络新闻的超链接方式排列还有利于对新闻进行动态更新。由于其层次清晰,因而很容易在骨干层次上,用简短的文字加入新的角度与重要信息,再用链接方式进行深入报道。这种超链接方式还便于记者用各种新闻体裁对同一新闻事件进行报道。对于角度很多的新闻事件,第一层次的报道可以简单提供文摘式的梗概,而用超链接的形式让读者点击进入。
网络新闻可将深度报道、连续报道、评论、相关新闻搜索等都作为链接的内容,对事件作更深入、详尽的报道。
三、网络新闻采写的特殊要求
鉴于受众在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心理及行为方式出现的新变化、新特点,网络新闻传播在遵循新闻写作基本原则的同时,也要探索网络新闻传播的特殊规律,使用专门技术,运用特殊技巧,以保证满足受众需求,实现传播目标。
1.标题意识的强化
由于网络媒体信息容量巨大,并且为突出超文本链接功能,通常采用在首页集中展示新闻标题的逐层导入式版面结构。在这样的网页结构中,最先呈现在受众眼前的是由大量新闻标题组成的链接群,每条新闻的具体内容需要通过点击标题的链接才能索取。
在网络新闻传播中,新闻标题已经成为受众决定是否索取网站深层内容的第一引导力量。好的标题会吸引、刺激、引导读者点击链动索取下一层新闻内容,这更能保障在搜索引擎上清晰地显现。
网络新闻标题制作应达到以下的标准:一是要清晰准确地说明一个新闻事实;二是要突出一条新闻中的最为重要的新闻因素;三是要强调一条新闻中最新的变动;四是要揭示新闻中最为本质的变动意义。
对于重要的新闻,如“头条新闻”,可采用“标题+提要”的形式,在新闻标题下面加一句类似新闻导语的内容提要,概括新闻的内容要点和最吸引受众的信息,便于受众对是否阅读该新闻进行取舍。
传统印刷媒体的新闻标题通常有实题和虚题之分,而网络新闻则不宜使用虚题。但是需要说明的是,网络新闻在首页(目录页)上的标题只能采用单行标题且只能是实题,但在报道新闻具体内容的正文网页上,则可以采用与印刷媒体一样虚实结合的双行标题。
2.新闻背景穿插并行:网络新闻中交待背景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将新闻背景与新闻事实融汇在一起,而不成为独立的结构,穿插在导语、主体或结尾中。第二种方式是将新闻背景与主要新闻事实区别开来,放在不同的网页上通过链接的方式供读者查找阅读。
3.正文的分层表述:在正文的写作上,由于受众网上阅读方式往往是“快速扫描”与“深入阅读”相结合,网络新闻写作还必须适应受众搜寻信息和深入阅读这两种阅读方式的需要,利用网络所独具的非线性超文本链接功能进行网络新闻分层写作。同时,为了让受众快速准确捕捉新闻的核心内容和信息,在网络新闻正文的写作中,首先可以采取一段一个内容。其次,每段开头安排一个段旨句,用以概括全段内容要点,便于受众阅读每段的第一句即可把握该段基本信息。对于扫描式阅读的受众,如果一段的开始句不能吸引住他的注意力,那么其余内容就可能被忽略掉。第三就是要将最重要的新闻要素置于最前面,要遵循“重要信息优先”的原则。这与传统新闻写作中的“倒金字塔结构”比较类似。最后,要尽量采用排行榜的形式将内容逐条排列出来,这是尼尔森所推崇的“便于浏览的写作技巧”。
因此,从事网络新闻写作需要建立起分层表述的概念,特别是要建立起立体分层表述的意识。永远需要以“对读者有用的”的方式去进行写作,让读者很快发现他们想要的信息。 准确,简洁,突出――这三个要求在新闻主体的构造过程中需要同时完成,这样既方便浏览,又大大提高了新闻的可用性。
4.语言的平民化趋向
在网络传播状态下,由于受众对网络新闻的选择有着极大的自由度,信息者与接受者之间互动性极大,网络新闻更加必须具备可读性、知识性、趣味性以及平民化。在语言表述上则要更为口语化、轻松活泼,只有幽默、犀利的新闻,才能具备极强的可读性,才能吸引受众阅读。此外,网络媒体时代的到来,博客、播客等新兴技术的普及,使得受众既可自由选择信息,又可能随时变成信息的主体。一个媒体、甚至一个人,只要是合法登载新闻,即可向世界他想的信息。这种自主性也使得网络新闻在语言表达上要较传统新闻更加随意、更加直白、更加亲切。
篇10
一、新闻信息具有公共物品特性
从经济学关于物品性质的分类上看,电视新闻信息应被视为是一种产品,被购买才会实现价值,同样,电视新闻信息只有被传播才会产生价值,因而新闻信息具有产品特性。电视新闻信息具有共享性,只有得到更多地被复制、更快地再传播、更广地被接收,才能产生更大更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从社会的角度看,电视新闻信息的始发者都希望自己的电视新闻信息被接收、被复制、再传播的越多越广越好,因为这样其电视新闻信息的社会价值就越大,社会成本就越低。所以,电视新闻信息一经,它就是具有了公共物品特性的产品。在全媒体时代,由于电视新闻信息的制作相对新媒体需要较长的周期、较多的经费投入、存在较大的制约风险等原因,加之电视新闻信息具有较强的多样被获取性,这就导致相当多的新媒体可以不需额外对信息付费而却享受新信息带来的效益。此外,由于网络媒体不受政治属性制约而特别注重刺激性,反而带来了对首发者的电视新闻信息的消费(接收)排他性。因此认清电视新闻信息做为产品所具有的公共物品特性,不仅是传统电视媒体追求政治属性目标的基本认识,也是产业属性的基本要求。
二、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信息的供需矛盾
任何一种媒介的出现,都是由需求带动的。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技术的进步在促进信息传播迅捷性和广泛性方面发挥了极为显著的作用。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表现形式也日益丰富。在全媒体时代人们不仅能够接受信息,也可以提供甚至创造信息,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全媒体时代带来了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从而影响着人类的思维方式、交流方式、艺术形式等。进一步分化了受众群体,使个人对信息消费趋势加剧,新媒体技术还改变了受众对媒介消费的习惯,使受众的主体性增强;由于打破了传统大众媒体的单向传播方式,新媒体使信息传播有了双向交互和一对一的特点。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区别在于传播状态以及表现形式的改变。传统媒体是编辑决定报道主题,记者收集事实,然后包装成新闻,以报纸或电视节目形式传播给受众。与传统媒体相比较,新媒体具有传播范围广、交互性强、互动性、传播成本低等优势,更显示了新媒体对传播领域的冲击力强度。这种传播特点决定了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发现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这就使电视新闻信息和受众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实际上也产生了电视新闻信息供给与受众需求变化的矛盾运动,这也是传统媒体制度改革的基本动力。
三、电视新闻媒体的组织改革逻辑
电视新闻媒体依靠现有机制很难实现信息的供求平衡和资源的最优配置,于是理所当然地产生了组织改革的必然性。赋予传统媒体政治属性的管理者承担着电视新闻媒体的组织改革重任。因为管理者的最大化目标就是在既定的政治属性的约束条件下,通过对电视新闻媒体的新技术的有效供给,使其资源优势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壮大,从而更有效地为国家治理、政权维护与发展提供保障;这是电视新闻媒体管理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一个刚性的目标。当然,传统媒体管理者在传统媒体向全媒体转型时期面临严重的资金短缺,这也是它实现自身利益目标最大化的主要障碍。在刚性责任与履责能力的两难冲突中,传统媒体管理者的理性选择就是进行组织改革创新,建立具有多元投资主体和多种功能特性及运行机制的全媒体电视新闻组织,这将是这种组织改革创新的有效途径,也是维护传统媒体管理者自身利益(执政收益)和传统媒体政治属性的必然手段之一。
- 上一篇:思想道德与法治精品课程
- 下一篇:对畜牧兽医专业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