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教育思想范文

时间:2023-11-30 17:45: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论语的教育思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论语的教育思想

篇1

关键词:《论语》;孔子;教育教学;思想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为中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从事教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教学思想。

高校语文教材中《论语》12则分别选自《为政》《公冶长》《雍也》《泰伯》《子罕》《宪问》《卫灵公》《季氏》《阳货》等十二章,从不同层面反映了孔子的诸多教育教学思想。教师在《论语》教学中,可以更深入地解析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及其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从更高的层面领悟《论语》的精神境界。

一、因势利导

《子罕》篇记孔子言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村野农夫问事于孔子,孔子对事务事理并无了解,却能通过“叩其两端”的反问方式,层层剥笋,引导村夫自己得出解决问题的答案。这条语录不仅启示了我们学习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提供了教育的方式,即启悟式教学。孔子以能否在教学中实现对学生的启发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准之一。《卫灵公》篇记孔子言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季氏》篇子曰:“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这些言论都充分反映出孔子在教学上坚持启悟的方法。

二、学思兼修

孔子有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此话阐明了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学思兼修的重要性。孔子始终强调“学”的重要性:“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学”的内容又须不断温习,才能充分掌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即言从已掌握的旧有知识中启悟出新的理解和认识,是学习的重要窍门,做到这一点就能为师了。新的学识来源于旧的知识,这一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是学生的主动思考。学生能否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决定了能否成功“知新”。显然,孔子认为应当学思兼备,缺一不可。学习需要明确思考方向,要抓住根本的东西。

三、有教无类养境界

“有教无类”是孔子首倡的教育主张。这一思想对古今教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教育的国别、地域、种族等方面的限制,使得人人都有机会学习,地位均等。孔子所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乃认为教师应力求道德修B的自我完善,达臻“教书育人”的崇高境界。孔子还主张教师能够把“仁者爱人”的思想灌注到学生身上,做到真正的无私奉献。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勤奋不怠、孜孜不倦固然重要,道德修养也是不可忽视的。作为教育家的孔子以身作则,《诗》《礼》是孔子教育的主体内容,但更为重要的是,孔子在教育过程中对弟子和儿子一视同仁,施教无内外之别,这就凸显了孔子公正无私的品德。

四、诗教礼教育情操

孔子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诗教”与“礼教”的传授,以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孔子十分重视《诗》《礼》,反复强调学习《诗》《礼》的重要性。孔子教导孔鲤要学《诗》、学《礼》,以说话立身。又强调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凡此均可见出孔子重视《诗》《礼》的程度。教师在讲解此类篇章时,可以补充有关《诗》《礼》的具体内容,而不必拘泥于作者的表层含义。孔子曾感叹:“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述而》)教师应向学生解释“周公”即代指“周公之道”,说明孔子期待恢复周礼。这也是孔子重视礼教的表征之一。孔子也十分注意教育内容的广泛性,如注重“文、行、忠、信”的培养等。这些都与当代培养社会文明、诚信和健全人格的社会公德教育内涵十分接近。

五、学以致用创价值

为学生开设大学语文,不仅要提高大学生的文学阅读能力和人文素质,更要促进大学生学以致用,能将所学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成功运用于教学实践,以真正实现其人生价值。所谓“学而优则仕”,孔子教导学生所要达到的人生目标,是通过优异的学习获取治理政务的权力,并借此服务社会、服务民众。当今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目标,与此颇为一致。从教育对象来看,大学生应当明确学习目标,懂得为何而学。孔子特别强调学习的目的性:“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古代的学者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身的学问道德,而现代学人的学习目的却是用知识装饰自己,以图名利。这说明,孔子认为学习是丰富自身知识、提高自我道德修养的最佳途径,却不是评价个人能力的标尺,更不是用来炫耀学问、追名逐利的工具。所以他说:“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泰伯》)由此可见,儒家学派更注重通过学习来达到道德修养的自我完善。这对今世浮躁、喧嚣的学习态度有深刻的警示作用。

孔子作为一位著名的哲人、教育家,他的一系列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促进了其教育活动的发展,也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现在我们的课程改革、素质教育中还在进行这样的教学方法的应用。足可见孔子教育影响之深远。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其思想,应用其做法,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冯文全,冯碧瑛.论孔子对老子德育思想的借鉴――基于《论语》与《道德经》的解读[J].教育研究,2010(12):94-97.

[2]俞晓红,吴卉.高师院校《大学语文》课中《论语》教学的内容与价值[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6).

[3]严军.由《论语》看孔子的教育观[J].当代教育科学,2003(15).

篇2

关键词:论语;教育思想;中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1-0211-02

两千多年来,《论语》一直在封建社会的治国安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其中所涉及教育的主张、思想和理念等是孔子经过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本文就《论语》一书中所所体现出的教育主张、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其对语文教学的作用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教育主张

孔子倡导“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提倡不分长幼,不论贵贱,不分种族,人人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对受教育者不规定年龄,他认为学无止境,年长者也可以学习,教育可以是一种终身教育。

这一教育主张是以培养“德才兼备”的仁人君子为教育目标的,目的是通过他们去传播“仁爱”思想。作为最早的老师,孔子为之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同时他还对仁人君子的“德”与“才”提出了“智、仁、勇、艺、礼、乐”等六个方面的标准要求,这就把教育主张具体化了。时至今日,当我们再回望孔老夫子的这些教育主张时,仍然不得不感慨这些观点的先进性与科学性。

二、德才兼备、学行并重的教育内容

孔子的教育思想还体现在教育内容的完备性和科学性方面。概而言之就是德才兼备、学行并重,使道德修养、书本知识、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一)道德教育

孔子把德育放在教育首位。其道德教育的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道德信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培养。《论语》中有许多章节论述了人格修养和品德的重要性,如“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在他的教导下,弟子曾参提倡道德自省:“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弟子颜回、曾参、闵子骞等都成为道德的楷模。

(二)知识教育

孔子以“四教”作为教育内容的总纲,“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确定了“礼、乐、射、御、书、数”六门课程,简称“六艺”。六门课程各有明确的内容,完成不同的培养目的:分别完成道德的修养、知识的传承、体能的训练三大任务,是完整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以仁人君子的德才标准为依据的,对学生做人提出明确的要求,如“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三)实践教育

孔子把教学过程分为4个阶段:学、思、习、行。“习”与“行”就是实践过程,提倡学以致用、学行统一。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它使所学的知识技能得以巩固,体现出知识的实用价值。他教导弟子学《诗》关键要会用:“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在培养射、驭等技能方面,孔子更主张亲自动手去实践练习。后来儒家学派把孔子学行统一的主张引申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统观这三大类教学内容,和现今中学教育所要完成的教学内容大体也还是一致的。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现今教育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不论是从师资条件还是学校硬件设备和信息传播等而言都是如此。可是,在道德教育中我们却不得不多加反思,关于道德教育,老师需要完成的到底有多少,又实现了多少,这应该是每位老师都值得深思的问题。

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

孔子善于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注重探索和研究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率。他认为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教学要顾及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心理差异,抓住时机有的放矢,教学要联系实际操作演练。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因材施教

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因材施教”,就体现在此中。在《论语》里,记录了弟子们问仁、问政、问学、问孝的内容,孔子都有针对性地做出不同回答。据《先进篇》记载,子路和冉有都问孔子“闻斯行诸”的问题,而孔子对冉有说“闻斯行之”,对子路却说“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为何一问两答呢?教法因人而异之故。孔子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因材施教以对学生的深刻了解为基础,孔子熟悉教育对象,对弟子的品评都很中肯,故能对症下药,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对我国教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已经成为了教育方法的一个基本立足点。

(二)教学相长

孔子提出了“当仁,不让于师”的论调,认为只有师生之间互相启发,才能各有长进。《论语》里记载的多是孔子师生问答,再现了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课堂授课情景,如《学而篇》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子贡认为“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已经很不错了,孔子进而提出“贫而乐,富而好礼”的标准,表示学问道德都要提高一步看。子贡受到启发,认为在德行学识上应该精益求精。孔子表扬子贡的“告诸往而知来者”。孔子不失时机地赞扬弟子的聪明才智或进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做到教学相长,无疑是语文教学中必须要着力解决的首要问题,孔子的这一教学方法对现今课堂教学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三)情感教育

孔子的教育方法几乎处处闪烁着情感教育的光芒:师生间的情感互动、教育内容的情感渗透、教育过程中的情感渲染。如《先进篇》“侍坐”章记载了孔子和弟子的一次谈话式教学。孔子教态谦和、民主、诚恳、友爱,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在优美的音乐中,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畅所欲言各述其志,毫不拘束,教学气氛轻松和谐。无意于用世的曾皙很犹豫,孔子鼓励说:“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于是曾皙说想在太平治世潇洒为民,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孔子善于顺应学生的性情,沟通师生情感,极有利于激起学生的参与兴趣,师生关系融洽。情感教育的结果使得弟子们对孔子感情深厚,孔子逝世后,弟子“哭各尽哀”,“皆服孝三年”,而“子贡庐于冢上凡六年。”

当然,关于孔子的教育思想还可以有更多更深刻的探讨,以上只是罗列出其中几点进行相关的阐释。中学语文课堂要实现良性的发展,当务之急是要提高有效教学,探求出教与学的有效互动与平衡。孔子教育方法中的诸多观点,如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不愤不启、以身作则等等,都可以被教师采纳进现行的教学模式中,实现真正良性的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156.

篇3

关键词 教育思想 为政思想关系

一、孔子的生平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逝于公元前479年(周敬王四十年,鲁哀公十六年)。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私学的创始人。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与为政思想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的理想要实现人与人之间充满仁爱的大同世界。为了实现大同世界,关键是要把仁爱思想灌输到广大群众中去,为此需要培养一大批有志于弘扬和推行仁道的志士和君子,这类志士和君子既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志向,又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德才。志向是指:“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德才是指:具有智、仁、勇、艺、礼、乐等六个方面的德行与才能,即孔子所说的:“若藏武仲之知(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由于“不欲”含有“克己之意”,按“克己复礼为仁”的说法,“不欲”含有可达仁之意,故可解释为“仁”,可见培养具有上述弘道和行道志向与德才的君子或志士就是孔子教育的培养目标。

(二)孔子的为政思想:孔子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的地位是其他任何一位古人所无法比拟的。他的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成为中华民族历代王朝政治思想的核心,甚至对整个东方政治理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孔子的政治思想中率先提出了“民本思想”、“以德治国”等先进理念,“正名”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稳定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1.正民之道:具有民本精神的政治理念

孔子政治思想中,率先提出了“正民思想”,“政者,正也”(《颜渊》)。这就是说,为政的实质在于使民“正”。只所以要使民“正”是因为在社会中有一个普遍标准,而民尚未达到这个标准,这就要求为政者去正民,使之由不正归于正。而这个正民所要达到的标准就是“仁”。子曰“一日克己复理,天下归仁矣”(《颜渊》)。这句话不但说出了“仁”与“礼”之间的关系,更深刻地指出了孔子思想的深层次目的“天下归仁”。由于民尚未达到“仁”的标准,就需要为政者通过政治手段来实现,这也就是为政的目的。

孔子思想的核心就是“仁”,他认为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对外在物质世界欲望的追求,而是顺应天命,通过对自身道德的提升达到“仁”的境界实现人之所以为人者。“仁”使孔子的学说“一以贯之”,同样孔子的政治思想也是以“仁”为核心的。由“仁”而开出了“正民”的政治理念,确立了仁的政治学说,体现了对民的重视和关怀,他把民看作是社会的基本,为政就是使“民兴于仁”(《泰伯》),使民达到一个较高的道德修养水平,使民知道人之所以为人者,实现为人的目的。孔子对政治的这种看法影响深远,使中国古代政治与道德教化密不可分,并且这种民本思想对后来的人民的利益起到了相当的维护作用。

2.礼学思想: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政治体系

孔子的礼治思想在政治上有着很重要的稳定社会秩序,规范社会个体成员行为,调解社会不公正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对君威的维护和对等级关系的认定上。

针对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现状,孔子提出了重建社会政治秩序的正名论。礼对社会的作用还体现在它的社会调节功能上,礼本身就具有一种社会公正性和调节性。“中正无邪,礼之质也”(《礼记乐记》),礼本身是一种规范它的本质,是中正无邪,它指导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当社会中某一个体成员不依“礼”而行时,就会受到其他社会成员的谴责和制裁,这种现象来源于礼的公正性,它是礼的作用的外化,这有利于调节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不公平性,使之达到一个相对的公平。

3.为政以德:充分体现道德价值的政治方针

怎么样才能达到“天下归仁”的正民效果呢?孔子提出了“为政以德”的行政思想。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为政》),又说“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导之以礼,齐之以德,有耻且格”(《为政》),在这里孔子指出了为政的具体施行要使用德政,通过施德于民,导民向善,从而达到“正民”的目的。为政者要关心民众的日常生活,保障民众的基本生活条件,取信于民,使民“庶之”,“富之”进而“教之”,实现教化正民的政治理想;通过选举贤才,任用有才能的人为政,施德于民。

三、孔子的教育思想与为政思想的关系

现从“学而优则仕”与“仕而优则学”这两句话来论述孔子的教育思想与为政思想的关系。

(一)“学而优则仕”与“仕而优则学”

这两句话是《论语》———这棵根植于中国文化沃土的不朽巨树上两片常青的绿叶。树根睡了,可树叶醒着;历史睡了,可典籍醒着;孔子睡了,可《论语》醒着。所以,“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从阐述“学”与“仕”、“仕”与“学”的关系上两句不朽名言。

“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实际上,这两句话是一个哲学范畴的两个重心。两句话,只是把每句话的一头一尾作了一字调换,但意思全变了,重心移位了。前者,是讲学优者才能为仕;后者,是强调做官人同样离不开学习。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两个对仗句,同是劝学语。异途一道,殊路同归,从两个角度告诫人们同一个道理:学习,在一个人漫漫生命旅途中始终占有战略位置。

(二)两者的关系

“学而优则仕”与“仕而优则学”,是孔子一根思想青藤上结出的两个果实。学而优则仕,是中国传统治学理念的集中体现。中国人历来重视靠本事吃饭,可以称之为得仕有方,取官有道,就像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道理一样。从隋唐一直延伸到明清的科举制度,虽然因在这条漫长而拥挤不堪的羊肠小道上,演出了层出不穷、夺人魂魄的悲剧而遭到了历史的遗弃,但鼓励人在学习奋斗中实现自己人生目标这一闪光点,至今以它固有的积极因素和夺目光芒闪烁在历史的长空中。以至于今天,人们仍然在遵循着这一条古老而实用的信条。可仕求到位、官到手了,是不是还像以前那样学而不已、孜孜不倦?所以,似乎有先见之明的孔子,早在两千年前就专门给他的学生们也是给为仕者即当官人开出了一剂药方———仕而优则学。

结语:

孔子的政治思想中率先提出“民本思想”,“以德治国”等先进理念,“正名”在中国古代社会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对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孔子 办学思想教学理论 素质教育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兴办私学的先驱。他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仍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一、办学思想

春秋以后,由“学在官府”而走向“学下庶人”的文化下移时代,即孔子所谓“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孔子在他“而立”之年开始创办私学。

(一)办学作用。

《论语・子路》记载:“子适卫,冉由仆。子曰:‘庶矣哉!’冉由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即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孔子认为,一个理想的国家,若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走“庶―富―教”的发展道路,即要有足够的劳动力、充足的物质生活资料、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化活动。有人认为,治理国家只要依靠政令、刑律就万事大吉了,孔子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若“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则能够做到“有耻且格”。因此,教育教化比政令、刑律更重要,更有效。春秋末年,统治者的横征暴敛、苛政酷刑和武力征讨,造成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官学荒废、文教不兴,此时提出并强调教育的作用,抬高教育的地位,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鲜明的时代特色。

(二)育人目的。

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即人的本性是接近的,后天的教育和学习使之产生了差异。孔子提出“为政在人”、“举贤才”的主张,子夏用“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来准确概括孔子的教育目的,尽管对这句话的解释分歧不小,但将学习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则是毋庸置疑的。做官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加强学习的人,学习成绩优异的人应该授予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治国安邦的贤能之士。

(三)教育对象。

孔子将“有教无类”确定为办学方针,无疑是对当时“氏以别贵贱,氏以别智愚”的宗法观念的有力冲击,以实际行动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度。据朱彝尊《孔子弟子考》统计,孔门弟子遍布鲁、齐、卫、晋、蔡、秦、宋、薛、吴、楚等,人数众多,成分复杂,既有鲁国权势贵族之子孟懿子,又有“贫且贱”的颜渊、仲弓;既有“家累千金,结驷连骑”的子贡,又有曾为大盗的颜涿聚、“缧绁之中”的罪犯公冶长。这种不分华夷、无论贵贱、广收学徒的做法,满足了社会的需求,顺应了历史的潮流。这也充分显示了一个伟大教育家宽广的胸怀。

二、教学内容

孔子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和设想,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个性的教学蓝本,并不断加以修订和完善。

(一)重视道德教育。

孔子特别重视学生思想品格和伦理道德教育,并将其放在首要地位,一般文化知识的学习均服从道德教育的统领。《论语・述而》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其中与操行、道德、礼义有关的内容占了很大一部分,同篇中又说:“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关于这一点,《学而》篇中讲得更明确:“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即弟子在家里要孝顺父母,在外要敬重兄长,说话要谨慎、诚实,广泛地友爱大众,亲近仁德之人,做到这些之后,有多余的力量,再来学习文化知识。这就是今天素质教育所提倡的“育才先育人,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魂”的渊源。

(二)体现学以致用。

除了强调道德教育的核心地位外,孔子也不忽视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培养,他将这三方面看成是社会需要、人格形成、素质提高的有机统一体。为更好地配合和满足教学需要,明确体现“学以致用”的主导思想,孔子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大胆改革、创新。据记载,孔子说:“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据《史记》记载:“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其可施于礼义”者,编成现存的三百零五篇,况且“三百零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孔子还对《礼》、《乐》、《易》、《春秋》等文献进行过整理和阐释。这表明,孔子十分重视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经受多方面的锻炼,与商周时代的教学内容相比,更加丰富和充实,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更加贴切和紧密。

三、教学方法

孔子认识到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教的过程,而且是学生学的过程,教学的质量最终取决于学生掌握的程度。因此,他始终把研究如何教的问题建立在研究学生如何学的基础之上。

(一)师生平等,一视同仁。

孔子在教学中推行“仁者爱人”的基本思想,对每一位学生都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和汗水。他十分重视“师生平等”的教学原则,经常通过自己的认真观察,与学生展开讨论,从而解决问题。他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他经常采用辩论的方式,开创平等自由的学术研讨环境,鼓励学生们对他的讲学提出疑问或不同意见,他认为在老师面前总是无违于师、唯唯诺诺是“愚”的表现,应当“当仁不让于师”。子路性格直率,言语鲁莽,甚至顶撞老师,孔子总是宽容他,原谅他。孔子对学生的热爱,赢得了学生的信赖和尊敬,师生之间相互切磋,感情亲密无间,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二)启发诱导,循序渐进。

孔子是“启发式”教学的首创者,他在《论语・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一三隅反,则不复也。”“愤”即是学生对于某个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想解决这一问题,弄懂其中的道理。这时,老师要抓住时机,指导学生打开思路。“悱”即是学生对这一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但又比较模糊,不知道该怎样将其表达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这时,老师要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弄懂概念,规范语言,将其顺利表达出来。这样一来,学生就养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就能够“举一反三”,否则,就不要继续教他了。此外,孔子还采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以己推人、取譬喻义、学思并重、由博返约等多种诱导方式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不拘一格,因材施教。

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如此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得益于他掌握了解决教学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相矛盾的方法。“因材施教”是宋代朱熹对孔子教学经验的经典概括。孔子非常注意观察学生,对所有学生可谓了如指掌,他曾说:“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唁。”“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学生同样问孝、问仁、问政,他的回答往往因人而异,繁简不同。在子路与冉由探讨“闻斯行诸?”同样问题时,他的回答竟然迥然不同,他的解释是:“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子路原来是一位好勇斗狠的无业游民,见到孔子态度粗野,但孔子总是避其锋芒,谆谆诱导,以礼相待,宽大为怀,终使子路幡然悔悟,从师于他。可见,学生千差万别,教师应该胸中有数,既不能拾优弃劣,又不能良莠不分,最好是因材施教,统筹兼顾。

尽管孔子的教育教学理论中还有瑕疵,我们还是应当吸取精华,剔除糟粕,结合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论语》; 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中图分类号: 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5-0077-03

“重智轻德”是我国教育中存在的一种现象。一般说来,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把我国道德教育目前所遭遇到的困境归结为考试制度,因为大多数学校和教师在“考试指挥棒”的引导下失去了对教育本质的正确认识。但如果我们透过事物的表象进行分析不难发现,这一“不合理”现象的背后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在前现代社会,“人们对生活采取一种一体化的、富有意义的态度……人们不能清楚地区分不同的行动和不同的领域”。[1]在这种社会,“我应该如何生活,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人们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这种基于美德伦理的道德诉求使人们不会也不可能仅仅追求某一方面的发展,完善生活和完美人格才是他们的人生理想,所以他们对教育要求也必定是全面的――真善美(智育、德育和美育)统一于教育体系之中而不会发生分裂。

启蒙运动昭示了人的理性的回归。但在尼采主张“上帝死了”的同时,人们并没有再次重新建构起伦理一体化的生活世界。理性的回归导致了世界的进步和社会的转型,但同时也导致了理性自身的悖谬――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的分化。更为重要的是,理性分化的两个结果并没有得到平行的发展,而是工具理性逐渐统治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工具理性对教育系统的影响就是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而有益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属于价值理性范围之内的美育和德育则受到了智育的侵蚀。如果说国内一系列的考试制度是其直接原因,那么实际上,现代社会价值领域的分化,也使得教育不可能再承担起全方位的教育职能、实现对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的功能则是其根本原因。因为现代社会对工具理性的推崇,必然会导致学校教育对智育的倾斜。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制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具体措施是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从长远来看,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为二级学科是与我国现代教育体制的发展趋向一致的,因为目前条件下想要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融入到学科教育(智育)之中,既不现实,也与当代教育制度不符。但是,思想道德教育仍面临着这样一个困境,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把自身的职能仅限于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或者说把思想政治教育课视为知识传授性课程,忽略了课程本身的职能――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功能,这就让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内容只有接受感,没有认同感;思想政治理论课富有理论性,缺少实践性。因此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切实担负起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职责,让学生对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因而我们认为,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能否具有实效性的关键之所在。基于此,我们可以考察传统教育模式,从传统教育理论中寻找可资借鉴的资源。实际上,《论语》中的“学”所具有的丰富内涵使之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能够提供可资借鉴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理念。

从词源学的角度分析不难发现,“学”最初的含义主要是“教”。郝大维、安乐哲等人甚至认为,“学”就是“教”,即从实践和知识上让人“觉悟”,“在先秦,‘觉’的意思是,当时力求学有所成的学者在教和学的双向互动过程中获得深刻认识”。[2]现代意义上的“学”的概念,只不过后来对知识学习这一意义片面强调的结果。

孔子在《论语》中对“学”认识和理解就具有“上所施下所效也”的含义,比如在孔子看来,“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君子所“学”之德行必然会对庶人的行为产生积极影响。但是《论语》中的“学”已超越了其原初含义,已经不仅仅意味着“上行下效”,而且还具有了很强的认知意义和社会功能。

在认知方面,“学”能够让学生习得作文之道,让他们认识客观世界。孔子认为,通过学习《诗经》,可以培养想象力、提高观察力、锻炼合群性和学习到讽刺的作文方法,如果这些目的都没有达到,还可以对鸟兽草木等客观知识多多认识,他诘问自己的学生“何莫学夫诗?”(《论语・阳货》)

实际上,解惑只是“学”的基本目的,而传道授业、文化传承与社会稳定之功能才是“学”的根本之所在。一般说来,我国的传统社会是社群主义的,人与人之间构成了一个由各种各样“关系”构成的共同体。[3]这种“关系共同体”主要依赖共同的道德规范和礼仪制度来约束。在先秦儒家那里,这就是“学”的主要内容,即从社会道德规范角度对经典文献进行解读,并将对文献的道德认识应用于个人修养和社会实践。孔子督促自己的弟子“学夫诗”,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能够“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论语・阳货》);颜回之所以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也是因为颜回对所学知识进行了伦理性解读和道德性实践――颜回之“好学”,在孔子看来,在于他能够“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不仅如此,孔子还对“学”赋予了文化传承的职责。道德习惯和社会风俗会逐渐演变为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只有通过“学”才能得以继承和发展,“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学”的这些功能使得孔子能通过“学”来教育学生,实现自己继承已有文化制度、改变社会现实的理想。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而《论语》中所谈及的“学”的过程也就是说教师素质不断提升、人格不断完善的过程。本文这部分将从学之对象、学之方法、学之目的和学之结果等角度进行论述。

1.“学”之对象――“伟大的书”

《论语》中,孔子把“学”(亦即“教”)的对象主要集中于“伟大的书”――“诗”。笔者认为,《论语》中的“学”有其两端,一端为“艺”,它是“学”之始;另一端是“诗”――《诗经》,为“学”之终。孔子认为,首先应该学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就能够学习《诗经》。如果说六艺的学习是提升教师自身修养的开始阶段――因为学习每一项技艺都需要依照规范行事,完成了对六艺的学习,人的基本行为道德规范也就养成了。[4]《诗经》的道德意蕴使孔子赋予它重要地位,让其作为自己“教”和“学”高级阶段的学习文献,原因就在于《诗经》能够被进行道德化解读,让思想性、政治性和知识性合而为一。比如,他认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因为子夏能够对《诗经》从道德修养角度进行诠释,所以孔子才说“始可与言诗矣”。

因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注意遴选学习的对象,选择高雅的、对人格发展有利的“伟大的书”――经典作家的著作――作为自己学习的对象。学生要学有所获、课堂要内容丰富,必须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提高道德修养过程中对自我德育素材的撷取。国外大学的人文教育部分承担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而他们所选择的课程教材就是一些“伟大的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施者,两课教师需要加强自身的道德和专业素养,需要学习“伟大的书”――的经典文本,以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学”之方法――思与省

“学”作为一个获得知识和人格发展的过程,必须不断地反省(“思”)自身,只有这样,才能够在自身道德修养方面得到提升。“思”为“学”提供纠偏功能,否则学习仅仅是盲从,不能与时俱进。“学”必须用正确的方法,才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只有通过“思”和“省”,才能真正做到“见贤思齐”和“见不贤而内自省”(《论语・里仁》);如果不“学”不“思”,那么人对道德条目的把握就很容易走入歧途,“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如果要承担德育职责,应该在“学”中结合“思”和“省”,尽可能避免思想行为上的偏差对自我人格发展的不利影响。古希腊的柏拉图把智慧作为“四美德”之一,主要是因为智慧本身内在的判断力,它要求人们不断进行理性反思以期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智慧之所以有时候与“审慎”同时使用,就在于它能够指引人们进行正确的道德实践,即告诉人们应该在什么时机实践,也指引人们如何实践,并帮助人们面临不同的美德发生冲突时进行平衡。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之所以能够吸引人、说服人,就在于他们在不断反思和批判。作为的继承者和传承者,必须学习和掌握的真精髓,要对形形的文化思潮采取一种理性和审慎的批判态度,这是教师能够政治上与时俱进、思想行为上“为人师表”的保证。

3.“学”之目的――真、善、美

“学”既要注重过程,最终还应该有所旨归。前现代社会的价值领域是统一的,所以真理一般包含着善和美,或者说“学”的目的应该是“真善美”的统一体。在《论语》中,“学”的目的就是通过“学”六艺和《诗经》追求“真、善、美”。上文已述及,六艺的学习并不仅仅是学习某种技艺,其最终目的是为了通过技艺的学习达到对自身道德修养的提升,即合于礼。而通过学习《诗经》,不但可以“多识於鸟、兽、草、木之名”(求真),而且还可以“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即能够培养对家和国的道德情感和道德实践(求善),甚至还“可以怨”,即学得作文的讽刺方法(求美)。不难看出,“学”《诗经》是手段,而培养完善的人格(真善美的统一)才是“学”的目的。

对于思想政治教师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的过程本身蕴含着对真、善、美的追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包含的丰富内容为“两课”教师融合真、善、美的“整合式”教育提供了便利。毕竟无论是《基本原理概论》、《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还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些课程都包含着真、善、美的内容,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去挖掘、去提升。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仅仅从知识角度讲授“两课”,笔者认为这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种狭隘理解,从一定程度上,这也将会影响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能力。

4.“学”之结果――君子

“学”的目的达到以后,最终在“学”者身上要有所体现。在《论语》中,“学”的理想结果是培养出像颜回一样“安贫乐道”的君子,能做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但这并非唯一结果,实际上,只要人们能够在加强修养的同时又不失自己的质朴品质,那么就可以算得上是君子。但不要过于追求“文辞”之美,因为那样做的目的更多是为了向他人展示自己;而君子之学,绝非为了炫耀,所谓“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意在表明求学之士最终想要达到的结果是自身道德品质提升。进言之,君子的“为人”之“学”,应该在“修身”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道德行为去影响别人,通过“修身、齐家”达至“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同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应该通过“学”把自己和学生培养成为“君子”――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培养成一个知荣辱、有信仰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对此教师必须以身作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才能够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既严肃又活泼,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政治性,进而让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正确认识。虽然不能要求所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做到让学生觉得“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但最起码要做到“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教师是一种权威,在某种意义上,他能够被学生认可就在于其道德人格的完善,在于他对待自己事业和信仰的态度。只有人格健全、政治正确、品行高洁、信仰坚定的教师,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才能够真正取得实效,因为“身教”之于“言传”,其作用更为明显。

冯友兰先生经常说“旧瓶装新酒”,“老树发新芽”,就是指我们应该不断继承古今中外的优秀传统,批判性地吸收有益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提高的内容和形式。中国传统一直讲“教学相长”,这实际上是在要求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断学习、完善自我。“学”这个概念所蕴含的原初含义不可能完全适合现代社会,但是“学”的理念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及其教育意义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提升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钟 磊. 解魅、分化与现代性[J]. 现代哲学,2003(1):129-134.

[2] [美]郝大维. 通过孔子而思[M]. 安乐哲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 胡必亮. 关系共同体[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 [德]雅斯贝尔斯. 什么是教育[M]. 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1.

收稿日期:2011-08-12

篇6

音乐教育对当代大学生能起到以美导善的作用。音乐教育通过对人审美能力的培养和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任何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都蕴含着创作者浓重的情感。优秀的音乐作品能够按照时代的要求去熏陶、塑造人的品德。使学生充分体验蕴藏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从而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陶冶性情,体验到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音乐作品能对学生的情感、意识和行为产生深刻影响,并唤起学生追求美好未来的思想感情,从而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养成健康、向上、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音乐教育对当代大学生能起到以美导学的作用。音乐艺术是一种情感艺术,具有特殊的艺术魅力。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音乐教育以形感人、以情感人的功能,结合音乐来自现实和贴近生活的特点,以大学生喜闻乐见并富有时代色彩的音乐旋律,来实现道德教育的目的。通过音乐教育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使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渠道更通畅,导向功能发挥更实际。学生能通过感受音乐艺术的美,在音乐的影响和熏陶下,自然而然的产生一种内在的理性力量,从而逐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音乐教育能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的理论学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来引导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是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极为重要的内容,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与积淀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音乐艺术因素有着割不断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征,通过开展音乐教育,让大学生接受中外经典戏剧,乐器演奏以及交响乐等艺术形式的熏陶,吸纳人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提升自身精神境界,促进当代大学生向真、向善、向美,真正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这对切实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音乐作为大学生校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也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并不是两个彼此独立的领域,而是相辅相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引进音乐教育的内容,可以使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收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教育者要紧扣音乐来自现实和贴近生活的特点,通过音乐教育确立远大志向,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拓宽大学生的视野,使思想道德教育更富成效。教育者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如果能够遵循音乐教育的发展规律,关注音乐的发展动向,在教学中将它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信念理想教育、形势政策教育以及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融为一体,使学生成为有知识、有良知、且品格高尚的一代新人。当《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的悠扬歌声响起,就会将我们带入那牛羊满坡、绿草幽幽、溪流广阔的美好世界,使演唱者和听众的心灵与情感世界产生共鸣。世界各国的人都可以在施特劳斯美妙的圆舞曲声中翩翩起舞。又如,不管谁加入《欢乐颂》的合唱,都能进入一个神圣的境界。在音乐的熏陶下,我们的思想、情感得到升华,我们都会在那崇高而神圣的气氛中感受到天下一家的平等、博爱的精神。每当我们听到《毕业歌》这首慷慨激昂的励志歌曲,一定会激发莘莘学子的爱国热情。概而言之,音乐作品的教学就是对人的良知与美德的培养,就是一种宽泛意义上的德育,在“寓教于乐”的氛围当中,让大学生产生更加强烈的情感和思想共鸣,从而获得思想道德教育更加理想的效果。

篇7

一、“90后”大学生的心理思想特征

1.思想早熟,个性张扬。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以及互联网愈加便捷的大环境下,“90后”大学生可以方便的获取各种信息,开阔了视野,知识面超前,使得这一代青年更加的早熟。伴随成长的家庭环境普遍民主,也没有经历过政治和历史动荡,使得他们的个性张扬而又善于表现自我。他们对外界事物有着自己的看法和主见,甚至部分可以做到有一定的深度,富有社会责任感,伴随时代潮流成长起来的他们也总是渴望走在时代的前沿。然而个性的过分张扬,不符合现实社会对人才团队精神、合作意识的要求,可能成为他们成长的桎梏。

2.思维敏捷,富有创新精神,价值取向趋向功利化。精神、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大环境,使相当多的“90后”大学生从小就接受各式各样的智力教育。这使得很多“90后”大学生,反应能力、思辨能力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等各个方面非常突出。由于过早、过多的接触各式各样的社会信息,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90后”大学生中产生了一定的冲击。部分学生在人生价值观上崇尚自我,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以至于他们的集体观念、奉献精神、团队意识以及艰苦奋斗的作风相对不足。

3.心理状态不稳定但不乏坚强。“90后”的大学生们大都生活在物质生活比较富足的家庭,在物质生活方面较为优裕,而且多为独生子女,多少有娇生惯养之嫌,而且他们也是正在成长的青年,内心体验极其细腻微妙。进入大学以后,他们的生活中突然没有了父母家人的照顾,随之而来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的压力,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负担。而他们的价值观念尚不稳定,时常处于波动、迷茫、抉择之中,如果自己不会自我调节,不能勇于面对这些困难和挫折,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极其不利。

总言之,“90后”大学生出生在中国信息飞速发展的年代,可以说是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市场经济、信息爆炸等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90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使他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有很大的特殊性,高校辅导员应该摒弃旧的教育观念和方式,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特殊的育人优势,促进“90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音乐教育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与音乐教育同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有着强烈的时代精神和鲜明的思想倾向。自阶级社会诞生以来,任何思想政治教育与音乐教育都一样有着鲜明的阶级性。音乐教育所体现的目标和政治教育是一致的,具有声情并茂、以情动人、潜移默化等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使“90后”大学生在心理上、精神上取得和谐和平衡。

在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中,可以通过音乐的形式来阐明某个抽象的概念或观点,或以音乐作品中的事件或人物作为案例来对某个政治理论或道德观念进行讨论分析,发挥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音乐教育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可以极大地改变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中死板枯燥的弊端。音乐教育对“90后”大学生思想品德发挥的作用,其效果并不像制定明确的行为规范或直接的道德宣传那样直接、明显。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音乐用有组织的声音来创造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可以通过感染、激发和净化等多种手段参与“90后”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1.音乐教育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教育的美育作用早在中国先秦时期就受到哲学家、教育家孔子的重视。他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意思是《诗经》是学习其他五经的基础,即“兴于诗”;《礼》,主要讲行为,“礼”是让我们去守他,用行为去践行它;而“乐”是调和心灵的,《乐经》主要讲“和”,就是要达到内在心灵的平静。有“乐”的修养,人就能表里如一,礼乐完善。所以《论语》里面讲“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最后才是“成于乐”,因为“成于乐”是最不容易的。

音乐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潜移默化的,受教育者本人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受其感染和教化。我国古代最早的美学著作《乐记》提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大意是人们欣赏音乐,通过耳濡目染,产生潜移默化的美育作用,提高审美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人们自然地通过音乐把内心的情感与对客观世界的感受联系起来,借助音乐抒怀。

高校须扎扎实实开展音乐素质教育,通过教学、实践等多种形式来培养大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审美情趣,提高大学生的赏析和音乐创造能力,最终使得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2.音乐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有力工具。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言:“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这句话表述了音乐教育的目的。音乐教育对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人格的完善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的教化功能是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而实现的。因为音乐能激发感情的浪花、拨动心弦,从而产生移情作用,发挥教育功能。例如,学生欣赏艺术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时,学生们都心潮澎湃,无论是清新真挚的语言还是柔美动人的旋律,无不深深地打动着学生心底的情愫。此歌曲风格朴实自然,品位高雅,表达了亿万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母亲赤诚的爱。所以,高校音乐教育的最终意义就在于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从而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3.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高校的音乐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大学生平时的课程设置上,也反映在大学生平时的音乐实践活动中。音乐教育的实践活动在高校的主要形式有合唱团、交响乐团、民乐团、舞蹈团等等,从表象看,这些活动能给学生带来享受音乐的平台,丰富高校艺术氛围 。从更深层次看,音乐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锻炼协作能力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比如合唱团、交响乐团,这样的团队从日常的排练到演出,无时无刻不使学生切身体会到音乐的成熟、有序、优美。学生在这样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不仅锻炼了协作能力,而且能够使他们融入集体之中,体会并理解集体与个人的关系。

4.音乐教育能开发大学生的大脑,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表明:音乐素质教育可以综合地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各种素质,是培养品德、锻炼意志、开发智力,尤其是发展创造能力的良好途径。音乐教育能开发人的大脑,促进人的智力功能,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因此,在训练大学生创造性思维上,音乐教育具有独特的功效和得天独厚的优势。

其一,在音乐教育中,不论演唱、演奏和欣赏音乐,特别强调人们聚精会神,这能引起记忆、思维、想象等一系列心理反映。音乐为人们的想象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及灵活多样的可能。事实上音乐欣赏活动本身就离不开创造与思维,离不开对事物多元化、多侧面、多层次、多反复的高级反映过程,因此,欣赏音乐的过程,对于集中注意力、提高触类旁通的理解能力和归纳分析的思维能力,尤其是想象创造能力,有极好的培养锻炼作用。

其二,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是由感知和记忆组成。旋律在不断变化之中,而感受正在产生的新东西,用记忆把握产生的新东西,这种反复发展与刺激,对培养其记忆力是非常重要的。音乐欣赏就是艺术化的音响流在听觉中造成一个持续不断的“痕迹流”,感知的过程是在记忆的基础上完成的审美过程,既要了解音乐作品的整体,又要吸收很多细节,时而注意和声,时而注意旋律,或者从倾听低音区转移到中音区。这种注意力分散又集中的统一,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接受音乐的多层次及立体性,把人的思维活动激发起来,这对于锻炼和发展人的记忆力和创造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途径。爱因斯坦不仅是科学家,也是著名的音乐爱好者,他创立的划时代科学论断“广义相对论”,就是在弹奏钢琴中,灵感顿生启发了智慧而成,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高度融合,促进了他在科学事业上的伟大成就,他说:“我在科学上的见解并不比我的钢琴弹得高明,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

三、结语

“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辅导员的一个重要挑战,要不断面对工作理念和教育方式的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挖掘音乐教育的价值,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进而构建一个与社会主义相配套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参考文献:

[1]于海涛.浅谈“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4).

[2]王育霖.论音乐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6(1).

[3]陈俊怀.论音乐教育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促进作用[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4(3).

[4]米兆虎.试论音乐艺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J].中国电力教育,2008(2).

[5]朱东黎.浅析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科教论坛,2006(2).

篇8

关键词:自由教育 讨论 游学 分科教育 整体思维

“自由教育的思想最早由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提出。之后,很多教育家继承和发展了自由教育。如中世纪托马斯?阿圭那的以神学为最终归宿的自由教育思想。文艺复兴时期,以意大利教育家伟杰里乌司为代表。工业革命后,自由教育与以职业需求为目的的现实教育频频冲突。但仍出现不少提倡自由教育的教育家,如卢梭、洪堡、牛曼、罗素、哈钦斯等。” [1]在我国的教育历史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自由教育的概念,但自由教育的思想早有涵盖。如孔子提倡培养仁、义、礼、智、信的德才兼备的君子。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更是自由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

如今再提自由教育,不再从理论上探讨,更须将其与高校教育的现状,以及我国对人才的需求相结合。思索自由教育如何从理论走向现实。据此,本文对“讨论”和“游学”两种能实现自由教育的方式展开探讨,分析讨论中体现和发挥自由教育之处;阐述游学的好处,给出解决制约游学的建议性方法。另外,分科教育模式妨碍自由教育的实现,也不利于整体思维的培养,分析其中的矛盾十分重要。

一、从讨论中得到的启发

讨论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式。它可以让学生参与教学,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讨论是集体交流、相互学习的有效途径,更是实现自由教育的一项具体措施。本文所述的讨论来源于笔者亲自参与的讨论课。

在两节课连上的课堂上,教师给出要讨论的话题,学生自由分成几组分别讨论,每组人数大致相等(约5―7人一组),每个小组讨论的时间为45分钟左右。在讨论的过程中,组员要在一张A2纸上用记号笔写出本组的主要观点。在剩下的45分钟,每组派出一个代表发言,发言时间为10分钟左右。发言人先将记录了论点的A2纸贴到黑板上,以便其他同学能看清,然后陈述本组观点。现将讨论中体现和发挥自由教育理念之处剖析如下。

第一,有利于思维的发散。对一个简单的话题,每个小组成员要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就必须对讨论的话题进行分析、思考,从话题中发散出去,联想出许多论点来。在这一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参与思考,非常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

第二,容易找到各人的兴趣点和能力所在。对同一个话题,每个人的思考角度是不一样的,学生自然会将话题联想到自己的兴趣点或自己擅长的方面。在这一过程中,很容易将学生的兴趣与能力发挥出来。小组内,有人的思维偏于逻辑;有的人思维偏于发散,有人的思维比较跳跃;有的人知识丰富;有的擅长于将各种观点整合起来;有善于协调小组关系的,有的人擅长于表达。教师如果能经常开展讨论课,并深入到小组内,很容易发现学生的专长,有利于因材施教。

第三,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小组内每个人的观点都会不一样,这就需要大家讨论、协商、沟通、组织,最终将各种小观点组合为全组要发言的大观点。在这一过程中极大的发挥了组员的组织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协调配合能力等团队合作的能力。

第四,教师正面赞赏的作用。普通的教学方法中,教师经常会训导学生,容易让学生产生反感心理、自卑心理。即使教师表扬学生,也只是针对某个学生,表扬的面很窄。在讨论课上,教师会对观点新颖的小组,或思路清晰的小组,或表达清楚的小组等进行表扬。几乎每一组都能找到赞许的方面。这种正面的赞赏,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过程的愉悦性;能让学生自我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因此,教师正面赞赏的作用在讨论中能发挥的淋漓尽致,收到的效果要远比普通课堂批评教育好。

第五,演说与辩论能力的锻炼。发言的同学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在有限的时间内表达清楚本组观点。这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演说能力。当发言人陈述完毕后,总会有不同意见的质疑声,于是辩论随即展开。辩论能力在讨论课中得到提高。

第六,教学相长。讨论中陈列出的思维观点,经常超出了教师预想的结果。教师可在讨论中总结经验,记录新知识点,扩大对未知领域的了解,吸收好的思维方式。学生可以学习其他组研究问题的方式,思考问题的角度等;也可在教师的指导或建议下将讨论开展的更好。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可适时的、合理的对各小组提出建议,给予鼓励等。在讨论课中,真正发挥出了教学相长的作用。

二、游学

游学,简而言之就是通过“游”这种手段来达到“学”这个目的,是书本学习之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3] 游学者可以拜访名师、通晓经术、求其博闻、传播学术思想等。这无疑是实现自由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是人才素质提升的好方法,值得学习和借鉴。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将书本上的知识和实践经验、人生阅历结合起来,增加见闻,接触人事,了解各地风土人情,见识人生百态,体察民间疾苦。学生在游学的过程中容易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从而能合理定位,确定将来的奋斗目标。在游学中,会接触多方面的学者和名人,吸取他们的经验和思想,快速了解多个领域,发现自己的特长,对年轻人的成功有极大的帮助。游学途中,可以领略各地山河风貌,陶冶高尚情操;了解地方风俗、制度,开阔眼界;参加社交活动,锻炼交际能力;会遇到多种困难,培养战胜困难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若有条件能去国外游学,还可以学习语言,了解异域社会文化概况,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等。经过游学锤炼后得到的知识和见解,将来可以直接应用,学生在走进社会后,能立足基本国情、民情,从而在各行各业中更好的为社会做贡献。

从以上的论述可知,游学的作用和宗旨与自由教育相吻合。但今天的游学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如学生游学的费用太高;游学的时间与课堂教学相冲突;各机关、企、事业单位不一定接纳游学的学生;游学的安全问题;游学效果的评估等。为排除这些困难,笔者建议采用下列措施。第一,政府和相关教育机构可分析制定保障游学的相应政策,以及提供游学的便利条件(如给游学的学生颁发通行证;结合各地各单位具体情况给学生提供适当的住宿场所等)。第二,高校可利用寒、暑假时间安排学生游学。有些专业课程较少,可以集中安排课程,在学完教学课程后,专门花一年的时间让学生游学。第三,高校可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建立联系,为学生游学敞开大门,对困难学生施行补助制度。第四,游学前,高校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做好紧急情况的救援安排。游学期间,要求学生每日向负责人报告所在的地点和安全情况。第五,提倡以小组为单位,在老师的监督下开展游学。第六,在游学归来后,学生要向学校提交游学报告,陈述在游学期间的主要见闻、成长经历、感悟、遇到的困难和收获。学校可根据学生的游学报告,来评定学生通过游学取得的效果。

三、分科教育的现状与整体思维的社会需要

多年来,我国高校教育一直采用分专业、科系的分科教育制度。分科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擅长解决一些明确交给他们的任务,却不会分析一个复杂的系列问题,不能区分基本问题和细节,也不能提出解决整体问题的分阶段计划。[4]9实际工作与教学的过程恰好相反。在现实中遇到的问题都是一个囫囵的整体问题,是需要从整体中细化出具体的分问题,再逐个解决的过程。而教学活动却是从单个的小知识点入手,学完一个部分再学另外的部分,最终期待学生把它们连成整体。从实际效果来看,很多学生并不具备把部分连成整体的能力,在工作中显得呆板,缺乏创造力。这种专门化的教育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大部分学生只会分,不会合,只有专业知识而缺乏整体观念,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细化的分科教育,从实施到现在确实存在不少问题。学生在入学前,不了解所学专业。有的人根本不知道每一科系的真正内容,考试之前对自己的性向也不清楚,结果考取被分发之后,才发觉自己并不适宜这个专业。[5]680在科学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各种知识频繁交融,文化思想互相融合的大背景下,在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全息论等理论发展的基础上,日渐注重整体思维,社会更加需要知识全面且能协调多部门、多学科共同发展的综合型人才,需要能整体把握全局,又能具体落实细节的复合型人才。这无疑是对分科教育的一种冲击。这种现状与社会需要全面人才的现实相脱节。

那么,高校在实现自由教育的进程中,要对分科教育的缺陷与不足引起重视。故本文呼吁各高校应尽快把整体思维的培养计划提上日程。其次,高校可尝试把相近或相关专业进行合并,并对不同专业进行互补教育(如文史类的专业要补充科普知识,理工类的专业要注重对人文方面的培养)。最后,高校还可分析借鉴我国古代大一统教育中的成功经验,继承中国传统的系统思想。现代自由教育培养人才,应以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为重点来展开。让学生做人、做事都能“理其绪而分之,又比其类而合之”。

四、结语

本文深入详细的论述了讨论和游学是实现现代自由教育的有效途径。讨论,有利于思维的发散;易于找到各人的兴趣点和特长;有利于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发挥教师正面赞赏的作用;培养演说与辩论能力;发挥教学相长的作用。在发展自由教育思想的过程中,应加大开展讨论的力度,发挥讨论的长处,营造理性与自由的氛围。游学的好处甚多,是自由教育思想的体现和具体做法之一。结合实际,本文给出了保障游学的五条建议性措施,分别从政府、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各个方向着手,协力推行游学,以实现自由教育的目的。此外,本文还对妨碍自由教育思想的,太过细化的分科教育进行了论述。阐述了分科教育的现状与社会需要全面人才的现实相脱节,提出现代自由教育应培养综合素质高、复合能力强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曹迎霞.自由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8,6:21-23.

[2]吴价宝.大学课堂讨论课教学的一种新模式[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1):100-102.

[3]刘玉叶.中国传统游学活动与现代教育[J].郑州大学学报,2009,42(6):51-54.

[4]林同炎,S・D・斯多台斯伯利.结构概念和体系(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篇9

论文关键词:孔子;生态伦理观;教育社会学启示;可持续发展

当今,环境问题已成了累及国计民生的一件头等大事,也成了一个全球关注的问题。环境问题植根于社会经济运行方式,在不同的阶段,面对的资源环境问题是不同的。理论界普遍认为,“十五”以来,我国逐渐进入重化工业时代:从1999年以来,重工业生产增长一直快于轻工业生产。这个时期的显著特点是严重的环境污染。对利益的追逐使一些人抛开了“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并以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代价来换取他们所追求的最大利益。

我们从每年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有关环境污染的信息中可以看到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字和画面:山西的焦炭污染,已使山西境内的黄河不再有鲤鱼生长其间;淮河流域十年污染给两岸百姓造成的疾病、死亡、后遗症更是让人不寒而栗;四川沱江特大污染让沿江的百万群众饮水中断达26天;哈尔滨松花江特大污染事件使该市居民无处取水……那些随处可见的小污染更不必书写。曾经的天蓝蓝、水清清、天高任鸟飞、鱼儿自在游的美丽画面已成了历史,中国环境的可持续指数在全球居133位,中国的环境形势处处告急!

在利益追逐者的心中,没有了生态伦理观念,也没有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在他们眼前流动的只是从污染物中滚出来的金子。而在孩子们的眼中,绿水青山、树木花草、芬芳的绿野,也只是书中的童话,传说的香格里拉。所以,生态伦理教育、生态环境知识的普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应及早放在当代教育中。不要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不要再以沉重的代价来换取眼前的利益。教育在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而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对我们如今的社会生态伦理具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一、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简介

(一)孔子“敬畏天命”的生态伦理意识

孔子谈“天命”,这两个字在《论语》里出现不多,仅见于这样两句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及“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

由上面两句话可以知道,孔子把“知命畏天”看做是君子才具备的美德,这与孔子在《论语·尧》中讲的“不知天命,无以为君子”是一致的。在孔子那里,“天命”即指自然规律,在《论语·阳货》里记载的孔子与子贡的对话里,这种意识更加明显:“子日:‘予欲无言。’子贡日:‘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日:‘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这两则对话体现了孔子明确的天命观:天,就是四季正常运行的规律;是万事万物生长的地方,这就是天。从而“知天命”即是对自然规律的了解、掌握。能够了解、掌握它,就是一种君子美德了。

孔子的生态伦理意识不仅仅体现在“知天命”上,而且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畏天命”上。敬畏天命是孔子提出其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石。为何要敬畏天命?因为“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命是客观存在的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是一种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必然性”四时变化,万物生长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人们只有敬畏他,尊重它,平等对待它,春耕夏播,才有金秋的收获,人们只有适应它,也才能使自身有一个健康良好的生存环境。如果违背天命,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从而招致人类自身的毁灭。孔子敬畏天命的想不仅仅是人们要遵循自然规律办事,而且还将“畏天命”与“君子人格”结合起来,体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意识。后来的儒家和哲学也讲“敬而无失”是“所以中”即致中和的最好途径,是获致道德本体的未发之中的根本功夫。致中和实是包括了主体对自然和社会的全部认识,但也包含着对所以然的自然客观的“万物化育之道”的认识。正如牟宗三先生所讲:“儒家强调‘天人合一’,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他们的‘赞天地之化育’,是中华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的主要代表。”后来儒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共同表现出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的一致立场,大都渊源于孔子的“敬天畏命”。

(二)“乐山乐水”的仁者智者情怀

孔子在几千年前概括了一句如今广为人知的以山水为内容的生态伦理名言:“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智慧的人以水为乐,正如孔子自己在河边上所发的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据记载,:“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日:‘君子所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对日:‘以其不息,且遍于诸生而不为也。夫水似乎德;其流也,则卑下倨邑必循其理,似义;浩浩乎无屈尽之期,此似道;流行赴百仞之溪而不惧,此似勇;至量必平之,此似法;盛而不求概,此似正;绰约微达,此似察;发源必东,此似志;以出以入,力物就以化洁,此似善化也。水之德有若此,是故君子见必观焉。”’(《孔子家语》)从流水的奔流不息中,如他一样智慧的人会感叹时光流逝、光阴不再;会从东流之水联想到人所应具备的伦理道德和品质:德、义、道、勇、法、正、志……其实,夫子是在告诉人们,如水一样的自然之物也是具有它们自己的灵性和德性的。同此道理,具有仁爱之心的人则因为看到眼前郁郁葱葱的山而有发自内心的快乐。在山中,树林阴翳,杂花生树,光影斑驳,鸟儿鸣枝头,野兽在山中时隐时现,这一切勃勃生机及充满生命力的律动,自然会激起“仁者”感怀生命的情怀。

现代人,却仿佛处于穷途末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疯狂地开采、掠夺,让曾经的青山变得光秃秃寸草不生,让清澈的流水变成一条条臭水沟。他们没有悲悯的情怀。毕竟,他们不是仁者,更不能称得上知者了。这个时代,是缺少仁者知者的时代,我们的教育应当担负起培养仁者知者的责任,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还青山绿水以本来的面目,让人与自然和谐、平等地相处。

在《论语·先进》中记载,一次,孔子与他的学生子路、曾皙(点)、冉有、公西华一起谈论人生志向和理想时,曾皙的观点得到了老师的认同,曾皙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日:“吾与点也!”为何夫子会赞同曾皙的观点?在曾皙的观点里,暮春时节,穿着春装,与几个朋友,到沂去沐浴阳光,到舞雩去吹吹风,尽兴唱着歌而归。这是曾皙的最高志向,也是孔子的最高社会理想。这与孔子主张培养“乐山乐水”的仁人志士的理想情怀是一致的。孔子要培养的是既有仁者胸怀又能治世的君子人才,这种人才仅仅能治世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乐山乐水的生态伦理情怀,将人间的和谐与自然的和谐自觉统一起来,去实现“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论语·公冶长》)的儒家社会理想。孔子的这种教育思想对后世儒家的后继者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把“乐山乐水”与做仁人志士联系起来,作为培养儒家理想君子人格的一项道德行为规范,说明了他对生态伦理的重视。君子要仁民、爱人、乐山乐水,这就把生态伦理教育有机地融入到人伦道德教育中。

(三)“移居九夷而不以为陋”的生态节用观

《论语·述而》中记载:“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弋,用带着绳子的箭射鸟,宿,指宿鸟,居于巢中的鸟;纲,指用大绳连接成网,绝流而捕鱼)。孔子钓鱼,不用渔网捕鱼,他也不用箭射杀居于巢中的鸟儿。体现了孔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节用观,同时,也体现了他“泛爱众而亲仁”(《论语·述而》),为了大多数人的生存利益而反对对野生资源加以毁灭性的攫取和掠夺的思想。对我们现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历史的借鉴意义。

孔子的节用观是跟儒家“爱人”、“惠民”的政治伦理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儒家主张的以德治国必须具备的道德观念。孔子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即治理大国,必须严肃对待,诚信无欺,节用资源,爱护民众,用工不违农时。可见,敬事、诚信、节用、爱人是对统治者的道德行为的规范。这对于今天以追求金钱为目的而抛开伦理道德观念不顾,以金钱衡量、炫耀自己的身份地位而不顾生灵所处环境的功利性行为,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孔子说:“以约失之者鲜矣。”(《论语·里仁》)用节约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的人,他所犯的过失是很少的。因为节约,就不会去过度开发、去攫取,造成资源的枯竭。孔子自己也身体力行去践行“节约”。《论语·子罕》记载:“子欲居九夷。或日:‘陋,如之何?’子日:‘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想搬到九夷居住,有人对他说,那个地方很简陋,该怎么办?先生还去吗?孔子回答说:“品德高尚的人住在那里,怎能说它简陋呢?”孔子赞扬他的生活简陋却特别好学的弟子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这正是对“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的最好阐释。他的这种身体力行的节用观,影响了儒家的后学者。宋儒周敦颐《陋室铭》:“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显然也直接承其衣钵。孔子还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这就是平常日子中的孔子形象,粗茶淡饭,用自己的手臂当枕头,但他不觉得艰苦,反而自得其乐。为何?因为他有一个不能改变的做人原则: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那种靠不正义的手段牟取的富贵,对孔子来说,不过是天上飘飞的浮云罢了,他不艳羡,也不企及。他的这种节用观,无疑对当时社会以及生态资源的保护有重要的意义。

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生产力水平虽然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了,但这一系列的改善和提高,却是在以毁坏环境、破坏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沉重代价的。如果天下众人都能有孔子“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谨严态度,不过度开发,不贪得无厌,那我们现在就不会有淮河两岸触目惊心的景象,也就不会在地球上连年爆发严重的污染事件。

二、孔子生态伦理观的现代教育社会学启示

回顾近二十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许多地方都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由于技术手段的落后,所走的,往往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更有甚者,对污染了的环境竟然采取听之任之的不负责任的态度。这种状况,已不能再继续下去。为了我们自己的生存环境,为了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政府、社会、学校,乃至每一个人都应担负起这个责任,从前人的生态伦理观中,吸取其有用的理论,以警示不断向大自然索取的利欲熏心的那些人,从而减少人类遭到大自然报复的悲剧,还我们自己一个清亮的世界。

(一)培养“乐山乐水”的生态伦理情怀

在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每个人做起,自觉培养“乐山乐水”的生态伦理情怀。首先,要淡泊明志,像孔子所说的“君子谋道不谋食”(《论语·卫灵公》)。像颜回那样虽处“陋巷”而始终“不改其乐”。其次,要有“泛爱众而亲仁”(《论语·述而》)的自觉心理,只有心中充满了仁爱之情,才会“乐山乐水”,爱护山山水水,对水中的鱼,山中的鸟才不会去赶尽杀绝。像孔子那样“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而保持一种“鸟之将死,其鸣也哀”(《论语·泰伯》)的同情心。第三,通过学习《诗》、《乐》增强欣赏大自然的能力和审美意识。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在孔子看来,学《诗》、《乐》可以达到教化以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作用,有益于培养“乐山乐水”的生态伦理情怀,从而自觉地将生态教育与人伦道德教育结合起来。

(二)传承儒家生态伦理观,培养生存环境忧患意识

孔子对所处的生存环境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悲悯情怀。自孔子以后,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苟子、董仲舒等都继承了儒家的生态伦理观并加以发扬,孟子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孟子·梁惠王》)在孟子的思想里,这是一个典型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社会,体现了儒家对待生态的“致中和”的思想。苟子说:“天者,生之本也。”(《苟子·礼论》)在荀子看来,自然之天地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所以,人必须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注意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们的教育,就应担当起传承我国自孔子始的儒家传统的生态伦理思想的责任,让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要有忧患意识,自觉担负起保护生态环境的重任而不盲目地巧取豪夺,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实现儒家所提出的“天人合一”的理想。

(三)树立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在中国推行这个发展观是基本国情决定的基本国策。因为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低收入大国,正处在有史以来基数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人口倍增台阶的中点,在保留以量广、面大的传统生产方式为主的落后农业条件下迅速发展重化工业,因此产生了大规模的资源浪费、生态破坏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如果继续坚持这种粗放型的传统发展模式,只注重经济的数量增长而忽视发展质量的改善,势必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因此,有必要在广大民众之间宣扬科学发展观,让每个人都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不然就会形成孔子早就预言过的生态悲剧:“……丘闻之,刳胎杀天,则麒麟不至其郊;竭泽而渔,则蛟龙不处其渊;覆巢破卵,则凤凰不翔其邑。何则?君子违伤其类者也。鸟、兽之于不义尚知避之,况于人乎?”(《孔子家语》)如夫子所言,鸟兽对于不义之人不义之事都知道避开,何况人类呢,更何况是处于文明如此发达的现代人类呢?

篇10

【论文摘要】思想政治课长期以来发挥着对学生进行智育和德育教化的双重功能,为了更好地担负起教育的任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者,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多维展示平台,努力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享受学习的快乐。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作以阐述。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给学生留下了索然无味的感受。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如何更好的发挥思想政治的智育和德育的双重功能,展示思想政治课课堂魅力?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者应积极探索,不断的优化教学环节。在教学实践中,我边摸索,边总结,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激励手段,为学生提供多维平台,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达到了“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一、让“新闻”崭露头角

为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需求,极大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的热情和学习政治课的兴趣,我们实行了在课前五分钟开展新闻会活动,把最新的时事及时传递给学生。新闻由值日生负责并主持。首先,要求值日学生必须注意搜集近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主要内容和《人民日报》等大报要报的头版头条消息及热点报道;然后在占有较为丰富的材料的基础上,再加以综合分析,恰当取舍,摘取四、五则有意义、有价值、有影响的时事新闻,并尽可能做到语言精练、生动有趣。其次,要求学生像电视台节目主持人那样,采用相声、小品、对话等不同形式把国内外的新闻要事及本班的新人新事告诉大家,尽可能就某一新闻发表短评或提出启发性问题,以引起积极思维,最后由教师进行小结,简明扼要地评价一下同学们所述的时事新闻,对一些模糊认识进行正确引导。

这项活动每次虽只有五分钟,但形式活泼、内容多样,长期坚持,使学生对国事、天下事事事皆知,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书面整理和口头表达能力,保持了时事教育的经常性和持续性。

二、让“辩论”进入课堂

高中,是学生思想最活跃、兴趣最广泛的时期,但他们对问题的辨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还不成熟,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些捉摸不透的问题。针对这些情况,我不提倡对他们进行笼统的回答,而是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鼓励。让他们各抒己见,然后集中起来进行交流,对于争议特别大的问题有时会采用辩论会的方式。例如,在高一讲解《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涉及到了“金钱是不是万能的”这一问题,学生自由组合分成正反两方,各方自主查找搜集资料,经过分析、整理后,各方选出四名辩手展开激烈的辩论。在辩论中,不仅主辩手思想活跃、语言幽默、观点鲜明,其他同学也能主动参与其中。通过辩论,不仅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齐心合力的能力,同时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课堂上的主角,让学生真正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三、让“表演”与“文本”融合

政治课教师完全可以将活动课的形式引入到政治课上,在课堂上使用模仿电视节目的“小品表演”、“知识竞答”等娱乐形式。

在《股票、债券和保险》一课的教学中,设置情景是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投资人——老大爷”,“股票专家”、“债券顾问”、“保险顾问”,让其他同学从这些角角色中,了解股票、债券和保险这三种投资方式的优点和缺点。表演的学生积极性很高,其他的学生感到新颖,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一方面,使知识点高于教材,而不拘泥教材,另一面加深学生对本课的理解,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让“小结”完善教学

课堂小结是完成某项教学任务的收尾阶段,在教学中让学生作总结,能促使学生积极动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种做法,由老师“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取得良好效果。如讲完“国家的宏观调控”后,老师让学生作总结复述。一个同学总结为:市场对资源起基础性的作用,但由于不是万能的,而且具有自身的弱点和缺陷,所以国家要进行宏观调控,因而,可以用一句顺口溜概括为“有形手,无形手,手拉手,向前走”。

五、让学生走进“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