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前儿童健康的理解范文

时间:2023-11-30 17:45: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学前儿童健康的理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学前儿童健康的理解

篇1

一、凸显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基本理念和研究趋势

(一)《指南》已经成为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研究与实施的指导性文件

本次年会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颁布以来学前儿童健康教育领域的首次全国性学术研讨会。本次年会不仅进一步帮助与会人员深入理解了《指南》精神,也展示了在《指南》指导下健康领域所开展的一些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会上,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主任顾荣芳教授作了《贯彻精神,实践健康教育》的主题报告。报告在整体把握《指南》精神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地逐条分析了健康领域的目标和内容,并分享了有关健康领域关键经验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刘馨副教授在《提高幼儿园体育活动质量,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主题报告中指出,应“落实《指南》精神,正确把握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目标”,从而促使各幼儿园充分理解《指南》的相关内容,以引领其提高体育活动质量。深圳大学学前教育系主任陆克俭教授在《幼儿园体育教学的价值、特点与策略》的报告中也以《指南》为指引,探讨了幼儿园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另外,《幼儿园特色体育活动探索》《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的安全策略》等获奖论文都以《指南》中的相关内容作指导,从不同的角度对幼儿园健康教育进行了探讨。

(二)从多学科、国际化的视角来研究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状况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绝不是孤立的研究领域,应尽可能拓宽视野,吸收其他学科或国外的理论营养。本次年会中的部分研究成果采用了社会学、心理学、营养学等学科视角,部分成果借鉴了国外先进经验,体现了我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走得出去,回得进来”的基本研究趋势。例如,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主任朱惠莲教授在其主题报告《学龄前儿童的营养与健康》中通过详实的数据从营养学的角度分析了当前幼儿和家长在饮食营养方面的误区,提出了培养良好饮食习惯的对策与建议。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特级教师姚蓓喜从“科学营养、食品卫生、美味烹饪、饮食健康、营养研究”五个方面谈了如何通过提高幼儿膳食质量来促进幼儿健康发展。来自新疆的李元玲老师借鉴积极心理学中“幸福感是个人积极的心理体验”的观点,以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第四幼儿园教师为例,分析了幼儿园教师职业发展的五种心理健康危机,并提出了相应的化解策略。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周燕教授在《“重要他人”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报告中引用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的“重要他人”的概念分析了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另外,美国免费营养早午餐政策、美国《3~5岁儿童运动课程的适宜性实践》等都对我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研究与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充分分享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实践经验

本次年会的分会场设立在广州市第一幼儿园、广州市第二幼儿园、广东省育才幼儿院一院、政治部幼儿园和司令部幼儿园。从各幼儿园的园所经验介绍、健康特色活动观摩以及专家点评中,我们可以在特色体育活动开展、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环境创设、师资培养等方面得到一些借鉴。

(一)传承传统文化,设计别具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

秉持本次年会“快乐体育”的主旨,各个分会场所在幼儿园展示了幼儿武术操、幼儿篮球活动等特色体育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生动活泼的表现,一方面体现了幼儿园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另一方面也是传统文化传承的结果。各幼儿园都选用了优美的广东音乐、广东传统武术操和民间游戏,加上独到的肢体语言和口头语言,设计出了别具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这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幼教工作者实施具有特色的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具有启示作用。

(二)高效利用物质资源,创新幼儿园体育运动环境

幼儿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学习知识、发展自身的。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具有挑战性的物质材料,可以有效地将幼儿的运动、游戏、交往和探究融为一体。各幼儿园除了在户外设置丰富多样的大、小型运动器械外,还高效利用废旧材料和低结构材料自制运动器械,或者采用一物多玩的方式,既符合环境创设的经济性和创新性原则,又能增加体育活动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一条简单的“溜溜布”可以锻炼幼儿走、跳、蹦等基本动作;三张普通桌子的不同摆设也可以让幼儿尝试做侧身钻爬、直体翻滚、平面跳跃等动作。

(三)凸显融合意识,重视幼儿园健康教育与其他领域的相互渗透

“快乐体育”是为了“健康身心”,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每位幼儿园教师在设计健康教育活动时都能有意识地将其他领域的教育元素融合进来,而体育活动最能体现幼儿园教师的融合意识。例如,中班体育活动“好玩的溜溜布”在每一个环节中都伴以有节奏的音乐,有效地将体育文化意识与音乐之美融合在一起。再如,大班体育活动“好玩的小布格”将体育、音乐、科学、社会领域有机结合起来。

(四)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健康教育素养,发挥男教师特长

健康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幼儿园教师的健康教育素养,而体育活动的开展不仅需要幼儿园教师具有扎实的保教知识和健康教育技能,更有赖于其对幼儿运动发展理论的掌握。在本次年会上的幼儿体操表演和体育活动展示,都反映了各个幼儿园对于提高教师健康教育素养的重视。有了专业的教师,才会有简单多变的材料和设计到位的活动。本次年会上,我们有幸看到了诸多男教师矫健的身影,各幼儿园充分发挥了男教师在设计和组织幼儿体育活动方面的特长。

三、进一步厘清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中的相关内容

(一)区分了学前儿童体育活动中的相关概念

1.体育课与体育活动

“体育课”仅仅是一次以体育活动内容为主的集体教学活动,而“体育活动”则包括晨间锻炼、户外体育活动、区域体育活动、室内外体育游戏、幼儿体操,以及渗透在其他领域或生活环节中的身体活动。仅仅重视“体育课”,则有可能陷入“小学化”的误区。

2.特色体育活动与体育特色

有教师认为在幼儿园展示了特色体育活动,该幼儿园就是体育特色幼儿园了。这是把特色体育活动的开展看成了体育特色幼儿园的全部或主体。仅凭特色体育活动并不能形成一个幼儿园特有的风格,但是初期可以作为体育特色幼儿园创建的突破口。只有当整个幼儿园的园风园貌、核心价值观以及园本课程建设过程中都体现出体育特色,幼儿园中形成了体育文化氛围的时候,或许才可将其称为“体育特色幼儿园”。

(二)明晰了学前儿童体育活动不同性质目标之间的关系

1.在确定普适性活动目标的基础上考虑目标的具体化和多样性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幼儿发展,为幼儿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而不是单一的“体育训练”。因此,幼儿园体育活动的难度和强度首先应具有普适性,动作技能水平和运动强度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在此基础上,要找准体育活动的落脚点,将具体目标落实到位。因此,“一物多玩”也并不是说玩的花样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据幼儿的活动强度和活动的具体目标合理设计。

篇2

关键词: 家庭 学前儿童 阅读能力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为学前儿童的社会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为学前儿童社会化提供了基本条件;同时,家庭对学前儿童思想观念的形成、智力开发和性格养成等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作为儿童最初也是终身的学校,家庭在促进学前儿童阅读能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1]。那么,家庭如何影响学前儿童的阅读能力呢?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影响学前儿童阅读能力的家庭因素

1.家庭阅读观念

家庭阅读观念是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对什么是阅读、为什么要进行阅读及怎样开展阅读等基本问题的认识。父母的阅读观念是一切阅读行动的前提和基础,家庭阅读观念从根本上制约和影响学前儿童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的发展[2]。父母在激发孩子的阅读动机、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为孩子选择合适的阅读资源等方面,要以科学的阅读观念为指导。

2.家庭阅读环境

家庭阅读环境在培养学前儿童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包括家庭阅读空间、亲子阅读、家庭阅读氛围等。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对激发学前儿童的阅读动机具有重要意义,当阅读处于一种积极的氛围中时,学前儿童对阅读就更感兴趣。所以父母要创造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帮助孩子获得更好的发展。

3.家庭阅读活动

家庭阅读活动是培养学前儿童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尤其是亲子阅读对学前儿童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亲子阅读是指在家庭中父母和孩子共同阅读故事书的一种活动,是父母影响孩子阅读行为的重要方式之一。父母要根据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开展阅读活动,让孩子在快乐舒心的阅读活动中提高阅读能力。

二、家庭促进学前儿童阅读能力的相关策略

1.树立科学的家庭阅读观念

为了引导学前儿童阅读向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父母要及时更新观念,把家庭阅读视为学前儿童终身发展的基本前提,视为智慧分享、经验传递和情感融合的重要纽带和方式。父母要树立科学的家庭阅读观念,激发学前儿童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1)爱上阅读是学前儿童实现终身发展的基本前提

培养学前儿童的阅读兴趣,使他们爱上阅读,需要父母正确看待阅读,避免急功近利的做法,父母应该尊重、保护孩子的阅读兴趣,并注意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理解和表达阅读内容。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孩子从儿童时代就没有养成对书籍的喜爱,那么到了少年时期,他的心灵就会空虚,就容易染上不良风气[3]。因此,父母要因势利导,以不违背学前儿童发展规律的科学方法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2)把阅读融入家庭日常生活是培养学前儿童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多项研究表明,把阅读融入家庭日常生活是培养学前儿童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学前儿童来说,家庭阅读本身就是他们喜爱的活动,更能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芬兰儿童的阅读能力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儿童,原因在于他们的家庭阅读早已融入生活中[4]。因此,父母应该把家庭阅读视为自然、健康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坚信家庭生活的习惯和力量是培养儿童阅读能力最好的也是最有效和最方便的途径。

(3)父母的榜样力量是创设家庭阅读环境的关键

父母的榜样力量在创造家庭阅读环境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许多实践表明,在一个父母喜欢阅读的家庭中,孩子每天被阅读的氛围熏染,被乐于阅读的父母影响,就会更容易爱上阅读。父母的榜样作用对儿童阅读能力发展的影响是长久而深远的。父母要乐于安排时间与孩子进行共读,并善于与孩子进行生活经验分享,尊重孩子的阅读兴趣、拓宽孩子的阅读视野,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家庭阅读中健康成长。

2.创造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

家庭阅读环境对学前儿童阅读能力发展的影响途径是多元的,且不同的家庭阅读环境要素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家庭的阅读环境、父母对待学前儿童阅读的态度及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分享活动等交互活动极为重要。

(1)创设独立适宜的阅读空间

学前儿童进行阅读时所需要的物理空间和成人不同,比较讲究童趣、温馨、舒适。父母最好给孩子设置一个阅读角,放上小沙发和小桌子,准备一个低矮的开放型小书架,不仅易于保管图书,而且便于孩子养成爱护图书、物归原位的好习惯。书架上可以配以家庭成员的照片,让孩子感觉到在这个环境中很放松。父母要为幼儿提供适宜的阅读材料,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图画书,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

(2)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

根据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他们非常容易受到成人的暗示,父母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对学前儿童的阅读行为表示关注、兴趣和赞赏,也要注重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多读书、多与孩子交流,让孩子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喜欢阅读,最关键的是陪伴孩子阅读并与孩子有效互动,把阅读与日常生活进行整合,安排固定的家庭阅读时间,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兴趣,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一种生活方式。

3.积极开展家庭阅读活动

学前儿童阅读能力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父母要结合孩子个体发展的具体情况来安排适宜的家庭阅读活动,尤其是亲子阅读活动。亲子阅读对学前儿童的生命成长具有重要意义[5]。因此,父母必须用科学适宜的方法开展亲子阅读活动,促进学前儿童健康发展。

(1)父母读书给孩子听

父母读书给孩子听,可以将静止的画面、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有助于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增加其对外界的想象和认知,还可以帮助孩子发展语言表达和聆听的技巧。但是有的父母用CD替代自己为孩子读书,事实上,那种语言环境效率很低。所以,父母应养成为孩子读书的好习惯。

(2)父母与孩子一起读书

父母和孩子一起读书,对年龄小的孩子是一种较好的亲子阅读方法。可以让孩子边看图画边听故事,初步感受故事的内容和图案的美丽,向孩子提一些问题或引导孩子提出简单的问题,以发展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拓展孩子想象的空间。在讲故事的过程中,父母还要适当对孩子的一些行为进行表扬,增强孩子的阅读信心。

(3)在游戏中阅读

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父母要善于在表演、绘画、自制图书等的游戏活动中再现作品内容,亲子阅读后,父母可以和孩子进行角色表演,从而使孩子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和锻炼,父母与孩子表演的过程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巩固和强化孩子阅读习得的语言,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

总之,家庭在学前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必须树立科学的家庭阅读观念,创造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积极开展家庭阅读活动,以身作则并陪伴孩子共读,促进学前儿童阅读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文静,罗良.阅读与儿童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郑国庆.关于幼儿早期阅读的家庭影响因素的调查报告[J].幼教新时空,2013,36(3):186.

[3]苏霍姆林斯基.育人三部曲[M].毕涉芝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篇3

顾荣芳,教育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学前教育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持国家级精品课《幼儿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专著《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论》及《幼儿健康概念认知研究》有一定影响。

幼儿健康饮食行为的形成,不仅关系到幼儿身体健康,而且关系到幼儿性格、态度的形成。已有研究表明,平衡膳食的益处已不局限于促进学前儿童的身体发育,而是有着更为广泛深刻的意义。美国学者布朗研究了“食谱与性格形成”问题,认为父母应珍惜学前儿童尝试不同类别食物的好奇心,因为一个人在幼年接受的食物类别越多,其成年后性格的包容度就越大,比如,各种蔬菜鲜脆、辛烈、清苦等诸多口感滋味,与学前儿童形成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有着密切的关联,拒绝蔬菜的学前儿童常常有拒绝接受周围环境的倾向。为此,笔者依据对现实中幼儿饮食行为特点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期为家长,教师所用,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1、幼儿饮食行为特点

通过对幼儿在幼儿园以及在家的饮食行为的观察,发现幼儿的进餐行为具有以下特点:

1 幼儿想知道吃的是什么幼儿的健康饮食行为,是建立在基本的营养认知和生活经验基础之上的。比如,幼儿会经常询问:“这个能不能吃?”“这是什么?是葱(指蒜)吗?”“西红柿也是蔬菜吗?”“为什么要吃这个?”如果幼儿的求知欲能得到及时满足,担忧能得到及时解决,则会直接提升进餐兴趣和速度。

2 幼儿知道吃什么并不一定能好好吃具有一定的饮食认知,并不意味着幼儿能够形成健康的饮食行为。笔者发现,大多数3~6岁的幼儿能认识到不良饮食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害处,大中班幼儿对不良饮食行为后果的认识较小班幼儿相对更加清晰。尽管大多数幼儿知道“挑食”的后果,实际执行情况却是有的幼儿几乎不挑食、有的有点挑食、有的很挑食。幼儿饮食知与行尚未建立同步关系,“说得到做不到”的比比皆是。

3 幼儿吃饭与个体性格有关联 幼儿的饮食行为与其个性特点、气质特点更趋一致。比如平时做事磨蹭、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幼儿,进餐时容易表现为发呆或说笑:而平时独立性较强的孩子,则相对能较快较好地完成进餐。

4 幼儿不喜欢吃的理由各式各样 幼儿的饮食喜好,既具有一定的共性也具有一定的个性。幼儿喜欢吃的往往是鸡腿、鸡翅、盐水鸭、大虾、红烧带鱼等口味较重的荤菜和一些形象可爱的面点。幼儿不喜欢某样食物的理由往往也由食物的特点决定,比如,不喜欢吃青菜是因为“塞牙齿”、“难嚼”,不喜欢吃胡萝卜、香菇是因为这些食物有特殊气味,不喜欢吃紫包菜是因为其红颜色,不喜欢吃海参是因为害怕其“抖动”。幼儿的偏食挑食表现为选择喜欢的食物并过多食用。尝试后吐掉不喜欢的食物或直接拒绝不喜欢的食物。

5 幼儿吃饭时或专心或分心 有无食欲是幼儿能否很好进餐的关键。在缺乏一定食欲的情况下,幼儿往往以不咀嚼、不下咽、玩耍食物甚至不断利用餐具做小游戏来消极抵抗:而在有较强食欲的前提下,则会关注食物并较为主动地索取食物、较快地完成进餐。

6 幼儿饮食行为受环境影响 幼儿的进餐习惯既受幼儿园影响也受家庭影响。比如,家长尤其母亲是否挑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相似的情况:幼儿园中小班往往饭菜放在一个碗里,大多情况是饭在下菜在上,幼儿往往因此先吃完菜再吃饭,不能饭菜交替进食。这种习惯沿袭到某些家庭且在少数家庭夸张地演变为“前10分钟吃菜,后面吃饭”,结果因为荤菜吃得过多,主食吃不下去,同时也可能因集中吃荤菜导致口渴喝水,进而冲淡胃酸影响消化吸收。

7 幼儿从小就会见机行事幼儿的饮食行为与成人的要求密切相关,餐桌上成人与孩子处在频繁的互动中。即使一个3岁不到的孩子,也都能根据成人的要求程度,寻找自我空间。成人一时的放松要求或偶尔的过度严格。都会不利于孩子保持健康饮食行为的一贯性。家庭中成人尤其祖辈往往具有更多的包办代替行为,主动喂孩子吃饭,甚至指责保姆没有积极地喂孩子,导致孩子在家庭及幼儿园进餐的独立性严重缺乏,把自己的进餐看作是他人的事情。

8 幼儿怎么吃与成人怎么看有关幼儿的饮食行为有着成人饮食营养观念之烙印。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多吃一点,往往会在孩子进餐时或絮絮叨叨或硬性强迫或步步退让,这种情景下家长向孩子传递的营养知识常常带有误导倾向。比如,有的家长对孩子说“虾有营养,多吃两只,饭可以少吃一点”、“水果不吃就算了,喝果汁吧”,这在无形中形成了假象,即传递出错误的信息――“荤菜比米饭更有营养”、“果汁可以取代水果”。殊不知,其一,平衡膳食才是科学的膳食,过量荤食不仅会导致孩子营养不平衡,而且有可能损伤消化系统:其二,水果比果汁有更多的纤维素更少的二次污染。直接食用水果还有利于孩子锻炼牙齿的咀嚼能力,有利于健康。

2、幼儿饮食行为改进策略

1 满足幼儿对食物的好奇心 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激发幼儿对食物的兴趣。比如,周末可以带孩子逛菜场,当孩子主动接触食物时,不要因为会弄脏衣物而阻止孩子,更不应以鲜活水产来吓唬孩子,而是抓住机会,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引导孩子认识食物,了解其名称、外形及主要营养价值,并将初步认识的食物作为购买的首选。

2 树立知行并进“行为先”之饮食观 饮食营养认知与饮食行为并不完全同步,健康饮食行为的培养应尽早开始。黄济先生认为:“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事物和不同的对象身上。知行的先后问题,知行的难易问题,情况是千差万别的。”这种复杂多元的关系在幼儿饮食知行关系中可以概括为:基本的营养知识有助于幼儿建立健康的饮食行为:有时幼儿虽然知晓健康饮食的粗浅知识,但没有能建立起健康饮食行为:有时幼儿虽已形成健康饮食习惯但不一定很清楚其间的科学道理: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知识的拓展,不少幼儿的挑食偏食现象有所缓解:不良饮食行为一旦形成,则有碍健康饮食行为的确立。为此,幼儿健康饮食行为的培养应尽早开始,先入为主,而不是在幼儿已经形成了不良饮食行为之后。再花时间和气力去纠正。健康饮食行为培养的同时,应增进幼儿的饮食营养认知。

3 健康饮食行为培养不可小觑 高度重视饮食行为与个性品质之相辅相成关系,认识到幼儿饮食行为的培养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应与其生活卫生习惯培养甚至个性、气质培养联系起来综合考虑。健康饮食行为的养成,不仅仅关系到幼儿身体生长,而且关系到将来生活、学习中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关系到个性、气质的养成。很难想象一个习惯于吃饭等待成人喂食的孩子在将来的学习中如何发挥主动性,也很难想象其未来面对生活困难时如何独立解决问题。为此,我们应明智地通过培养幼儿健康的饮食行为来塑造幼儿的良好个性品质。比如,通过进餐中注意桌面清洁、愿意与人分享自己喜欢的食物、主动帮助分发家庭成员的餐具、愿意尝试自己不熟悉的食物等,培养幼儿的进餐礼仪和学习环境的适应能力。而良好的个性品质又能促成健康饮食行为及其他健康行为的养成。

4 面对食物让幼儿变拒绝为亲近 增加幼儿对天然食物的唯美的感官认识,让幼儿有机会充分地欣赏食物固有的美、原本的美。比如菠萝的神秘、圣女果的小巧、胡萝卜的艳丽及芹菜的修长等,并让幼儿参与可能的食物制作和烹调过程,比如剥豆荚及分食物等,激发幼儿对食物的亲近感,变枯燥乏味地被动进食为亲身体验生活。这一点对于常常只能在餐桌上见识各种加工食品的城市儿童尤为必要。另外,在婴幼儿能够进食固体食物之后,不应将各种菜肴都做成丸子或熬成汤,而是应当随着幼儿乳牙的全部萌出,逐渐接近正常饮食。

5 坚持爱严有度抓根本 通过按时进餐和增加活动量促进幼儿的食欲。如果幼儿正餐未能很好进食,则原则上不提供零食,即使类似硬果类等有益的零食也都是为正常进餐的孩子准备的。如果因为正餐没有很好地完成而加大零食的供应量,则是助长幼儿的不良饮食行为。对于室内安静活动居多的孩子而言,适度加大户外活动量,促进能量消耗亦可增进食欲。

6 营造健康饮食行为之良好氛围 成人尤其家长应充分注意到自身的饮食行为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笔者根据对生活中幼儿家庭进餐行为的观察发现。母亲的“挑挑拣拣”挑食行为或父亲的狼吞虎咽“速战速决”、同伴的食欲旺盛“吃了碗里看着锅里”或同伴的满嘴裹饭“难以下咽”等,都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的家长因为自己的饮食喜好而使家庭食谱变得相对单一缺乏变化,导致孩子从小养成偏食行为。在孩子面前,家长应当没有不吃的健康食品,应当养成饭菜搭配、荤素搭配的良好进餐习惯,应当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表现自己对食物的消极偏好。希望孩子形成的健康饮食习惯,成人应率先养成。

7 始终如一要求一致 幼儿健康饮食行为的培养需尽早开始且家园配合。孩子能够进食固体食物后。就可以让其在成人的辅助下自己进餐,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吃饭是自己的事情,不吃饭会饿肚子,现在不吃饭就要饿着等到下一个正餐。不要因为怕弄脏衣服和桌面。而剥夺孩子自己进餐的机会,避免幼儿边玩边吃、边看电视边吃以及大人追着孩子喂食等不良习惯,平时不要以食物作为奖励孩子的手段。许多孩子在幼儿园完全能够自主进餐,但在家里却依赖性极强,为此,家庭成员之间首先要保持一致的进餐要求。其次,家庭和幼儿园之间也要保持一致的要求,否则,聪明的孩子会因家庭成员要求的不一致或家园要求的不一致,而轻易找到挑食偏食的理由。

8 餐桌教育适可而止 幼儿的饮食认知应在生活中适时适度积累。进餐过程是饮食营养教育的良好时机,许多最基本的饮食营养知识都来自餐桌。所以,家长或教师在幼儿进餐时适时说的简短科学的话语,都将帮助幼儿积累知识,增进认知。但进餐过程应当以进餐为主学习为辅,在这一点上幼儿园老师把握得更好些,而有的家长会在餐桌上不停地教育孩子,家长的唠叨极易转移孩子进餐的注意力。甚至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笔者观察发现,幼儿进餐不专心时家长的干预很多,而幼儿专心进餐时家长竟然也会主动抛出无关话题即“没话找话”,而孩子往往被家长的话题过度地吸引以致直接打断进餐,这时家长常常又会批评孩子。有的家长尚未意识到有时孩子“不好好吃饭”,其实根源在于家长自身。因此,餐桌上成人应当着眼于当前食物的色香味,启发引导幼儿学习体验健康食品的美味,从而增进亲近感和愉悦感。

链接

孩子的健康饮食法则

儿时的饮食习惯,直接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美国两大权威育儿网站“儿童健康”网和“网络医学博士”网为孩子制定健康饮食法则。

父母控制第一道防线。在采购食物时,父母就要注意,家中只储备健康食品。父母还要让孩子了解不同类型的健康食材以及它们的营养和作用,让他们从小就知道如何作出健康的选择。

别剥夺孩子的选择权。家长为孩子提供健康的食物,要让孩子有权利选择自己吃什么、吃多少。只要保证选择范围内的都是健康的食材,就能让孩子吃得健康又快乐。

别催孩子都吃光。孩子自身能够感知到是否吃饱,而别人的催促,常令他们身不由己,吃过多的食物。因此,一次别给孩子盛太多食物,如果孩子饱了就该尊重他们的选择。

创造良好的用餐气氛。很多家长把吃饭的时间当成管教孩子的时机,这样只会让孩子吃饭过快,尽早离桌。而愉快的谈话和分享有趣的经历,则会让孩子吃得好,身心都健康。

婴儿期开始预防挑食。孩子在婴儿期就可能出现挑食的倾向,因此,从吃辅食开始,父母就要为孩子提供适合的、有益的、类型丰富的食材。为了让他们接受新的食物,父母可以在不同情景下多次尝试,但不要强迫孩子吃,要从试吃开始。

提供新鲜用餐体验。如果孩子想吃洋快餐,不妨分散他的注意力,为他提供更加丰富而有趣的用餐体验,去品尝风味不同、更加健康的菜肴。这样,在孩子心中,不健康食物的吸引力就会慢慢减弱。

别把饮食当奖惩。惩罚孩子不能以不让吃饭为方法。如果犯了错会吃不到饭,孩子就会担心挨饿,找到机会就猛吃。此外,用平时不能吃的东西当作奖励,如冰淇淋、蛋糕等,他们会以为这些食品比其他食物更珍贵,就会在无形中降低了健康食材在孩子心中的地位。

以身作则最重要。不论是为人处事,还是生活习惯,家长的巨大作用都是不言而喻的。如果父母控制不了自己的嘴巴,孩子也会因此放松饮食的标准。因此,要想孩子过得健康,父母先得让自己吃得健康。

儿童性早熟与哪些食品有关系

近年来,儿童性早熟现象越来越普遍,年龄也越来越提前,已成了全社会所关注的问题。导致儿童性早熟的缘由除了电视剧、电影中儿童不宜的视觉刺激,还有不当的饮食习惯。父母在有意识地切断视听传播途径外,更要注意后者,让孩子远离可导致性早熟的食品,

首先是油炸类食品,特别是炸鸡、炸暮条和炸薯片,过高的热量会在儿童体内转变为多余的脂肪,引发内分泌紊乱,导致性早熟。同时,食用油经反复加热使用后,高温使其氧化变性,也是引发性早熟的原因之一。每周光顾洋快餐两次以上,并经常食用油炸类膨化食品的儿童,性早熟的可能性是普通儿童的2.5倍。

另外,对成人来说大补的东西:冬虫夏草、人参、桂圆干、荔枝干、黄芪、沙参等,易改变孩子正常的内分泌环境,导致孩子性早熟。

市场上出售的家禽,部分是用拌有快速生长剂的饲料喂养的,禽肉中的促熟剂残余主要集中在家禽头颈部分的腺体中,因此,吃鸡、鸭、鹅的颈部,易致性早熟。

一些反季节蔬菜和水果,冬季的草莓、葡萄、西瓜、西红柿等,春末提前上市的梨、苹果、橙和桃,几乎都是在促熟剂的帮助下才反季或提早成熟,一定要避免给孩子食用。

某些儿童市场的补剂和口服液,相当部分含有激素成分。这些激素可使孩子在五六岁时长得比同龄儿童高大壮实,其骨龄已达8-10岁。而等孩子进入正常发育阶段时,反而不见长了。因此。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多样化,多吃蔬菜水果,常吃杂粮,切记勿给孩子乱补!

吃早餐的孩子智商高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护理学院的学者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几乎每天都吃早餐的孩子在智商测验中的得分会明显偏高。

研究人员从中国选取了1269名6岁左右的儿童,之所以选择中国儿童作为研究样本是因为中国人高度重视早餐的营养价值。

研究结果发现,经常吃或总是吃早餐的孩子其智商得分会比不经常吃早餐的孩子高出4.6分。从智商测验的两个分项来看,不吃早餐的孩子在文字测验中的得分会低5.58分,在操作测验中的得分会低2.5分。即使在调整了其他影响智商的因素(如家庭的收入状况和学校教育)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

篇4

教育部原副部长王湛认为:素质教育是“依据关于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的思想,坚持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独立自主、创造性、生动活泼地得到全面发展,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的教育。也有人认为“素质教育是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概念虽然有着不同的解读,其实质内涵是基本一致的,其内涵主要有:1.全面性素质教育的全面性体现在:(1)面向全体学生;(2)注重受教育全面和谐发展;(3)关注教育的全过程;(4)实施教育的全方位。《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计划》提出素质教育的实施“要用科学的方法启迪和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生活习惯、活泼开朗的性格与求知的欲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实施素质教育“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树立“充分发展个性特长为宗旨的素质教育目标观,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决定》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从这个意义来看,素质教育是调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促进所有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终身教育。2.适宜性和差异性素质教育是以先天素质为基础的教育,是促进儿童全面素质提升的教育,是人人成功的教育,必然是适宜性的教育。适宜性的素质教育就是适宜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水平的教育,是适宜儿童不同年龄特征的教育,是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因此,实施素质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要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做到因材施教”[4],使每个学生获得最佳的发展。3.儿童中心任何教育变革都“要为儿童寻找成长的快乐源泉。”素质教育的初衷也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解放儿童,使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素质教育作为当今教育变革的核心,必然也是以儿童为中心和使儿童幸福的教育。因此,全社会都要努力营造促进儿童健康幸福成长、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环境;否则,“播种的是‘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期望,收获的却是‘伤在起跑线’上的苦果。”

二、自然主义教育的内涵

(一)自然主义教育的演进中西方都有自己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在各自不同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认识和主张,并在发展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萌芽于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基于夸美纽斯,集大成于卢梭,发展于裴斯泰洛奇、福禄贝尔、第斯多惠,完善于杜威。我国自然主义教育萌芽于春秋末年老庄“道法自然”,行“无为”、“不言”之教的自然主义思想;形成于魏晋玄学“崇尚自然、尊重个性”,“行不言之教”的教育思想;演变为柳宗元、王守仁、龚自珍等人反对灌输教育和扼杀儿童个性,注重因材施教和寓教于乐,提出“顺天致性”的“园丁说”;近代我国自然主义教育近代与西方自然主义教育融合,提出“尚自然、展个性”的主张,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推向巅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和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都是中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碰撞的结晶。

(二)自然主义教育的内涵从自然主义教育的演进来看,自然主义教育的“自然”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含义:第一,是指大自然;第二,是指人的天性和本能;第三,是指社会历史和文化的自然。自然主义教育的基本思想是:儿童天性与生俱来,有其发展的内在规律;天性自然是教育的基础,教育要依从儿童的天性;大自然和历史文化自然是儿童天性成长的环境,要为儿童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教育,使儿童主动、自由、幸福的发展天性。自然主义教育的实质内涵主要包括:1.适应儿童天性、以儿童为中心自然主义教育者,都主张儿童的天性是自然进化的结果,有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教育不能束缚儿童的天性,而要顺应儿童的天性,以儿童为中心提供适宜的教育。“自然的或天赋的能力,提供一切教育中的起发动作用和限制作用的力量。”卢梭认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夸美纽斯说“我们所理解的天性一词……是指我们初始的原本的状态,我们必须回到那种状态,如同回到起点一样。”他认为儿童与生俱来拥有“学问、德行和虔信的种子”,种子蕴含了树木生长的一切依据。蒙台梭利指出儿童的“生长是由于内在生命潜力的发展,使生命力量呈现出来,他的生命力就是按照遗传确定的生物学的规律发展起来的。”自然主义教育尊重儿童期的独特地位和价值,把童年看作人生最重要的时期,认为儿童不同于成人,应该把孩子当做孩子,不要把儿童强拉入“成人世界”。“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熟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卢梭把教育分为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认为人的教育是我们真正可以控制的、事物的教育可部分控制、自然的教育无法控制,可控的教育要遵从不可控的教育,所以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要依从于自然的教育,教育应遵从“自然”的道路、按照儿童本性顺序展开。夸美纽斯认为,教师应以儿童为中心,顺应儿童的天性,认为教师是自然的仆人,而不是自然的主人,教师的主要使命是培植,而不是改变。2.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自然主义教育主张顺天致性充分挖掘儿童的潜能,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蒙台梭利认为“儿童身上除了创造本身和使自己变得完美的最重要冲力外,一定还存在着另一种目的,即一种为了联合所有的力量而必须和谐地完成某种任务的责任。”陈鹤琴则提出“五指活动课程”,认为“五指(健康、社会、科学、语文、艺术)”是长在儿童的“手掌(生活)”上的,五个手指长短粗细并不一致,它们各有自己的作用,和谐的促进儿童的全面生长。3.尊重儿童个性差异自然主义教育崇尚个性的自然发展,认为“自然在形成的过程中从一般开始,结束于特殊。,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清朝的龚自珍在《病梅馆记》中“以梅喻人”,反对人为地“一致”,抨击病态教育对人个性的扼杀;亚里士多德、夸美纽斯和卢梭等都提倡按不同年龄的差异进行分阶段教育;蒙台梭利和杜威提出教育的敏感期,维果斯基提出教育的“关键期”,都认为人的不同心理和行为在不同阶段具有发展的变异性。第斯多惠更是指出“在人的教育中,一般地说,一切都取决于不违反人的本性;个别地说,一切都应当适应每个人的个别特征。”4.适应大自然和历史文化自然自然主义教育者,在对自然的认识上经历了从客观的自然环境到人的天性自然再到人类社会历史文化自然的转变过程。夸美纽斯非常注重客观自然环境和规律对儿童成长的影响,提出“人事若不模仿自然,就一事无成。”[p.93]陈鹤琴则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课程观。第斯多惠则提出“文化适应性原则”,指出在教育中必须注意受教育者所生活或将来生活的时空条件,即要注意儿童所生活的全部现代文化特别是祖国的文化,同时还认为文化适应与自然适应越一致,则生活就越崇高、越美好、越淳朴。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天生具有一种“吸收”文化的能力,维果斯基更是提出了“社会文化历史理论”,注重社会历史文化自然对儿童发展的决定性影响。

三、学前儿童素质教育与自然主义教育的和合

(一)教育目的的和合: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自然主义教育认为“生长或者发展着的生长,不仅指身体的生长,而且指智力和道德的生长。”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并把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与个性充分发展融合为一体。学前儿童素质教育也是以培养体、智、德、美全面和谐发展儿童为目的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明确提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二)儿童观的和合:尊重儿童的天性,以儿童为中心《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指南》指明其目的是“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纲要》和《指南》都指出,学前儿童素质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尊重儿童的个性差异和年龄差异,因材施教,其实质就是对儿童天性的尊重,其儿童观必然是“以儿童为中心”,并要求教师要研究、了解、遵从儿童的天性,施以适宜的教育,这也是自然主义教育的儿童观。杜威、陈鹤琴等教育家就认为高质量的教育必须从研究儿童心理开始,要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天赋能力进行教育,使教育符合儿童的兴趣和水平。

(三)教育观的和合:注重发挥儿童的主动性和主体性杜威、皮亚杰等自然主义教育者认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自我建构的过程,儿童通过活动与环境和他人发生交互作用,获得经验和生长,这个过程是以儿童为主体的、主动适应环境的过程。学前儿童素质教育也强调儿童自由、自主地活动,鼓励儿童的探究和创造。当今世界主要的学前教育课程流派,如瑞吉欧教育和方案教学都是让儿童通过自身的活动认识外部世界,创设环境让儿童主动地在与环境发生交互作用中获得发展。因为“教育并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的和建设性的过程”。

篇5

关键词: 体能锻炼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健康发展

中图分类号:B82-05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问题的提出:

1、《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健康放在工作首位。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的基础,是以学前儿童健康为目标,对幼儿进行健康领域里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教育活动。健康教育领域包涵面比较广,我园专门针对通过体能锻炼这一形式进行研究。丰富多彩的体能锻炼活动,是让孩子在愉悦的活动中,促进幼儿身心和谐的健康发展, 促进幼儿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有效地落实纲要的目标是当前我们开展本课题研究活动的愿望。

2、幼儿健康包括个体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者发展是有机结合。在幼儿期实施“幼儿健康教育”是以实现幼儿身心健康为目标,为提高幼儿对健康的认识水平,改善幼儿的态度,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所实施的教育。

3、健康的身体是有赖于良好的锻炼习惯的养成。由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水平的不断提高,无形中使得幼儿锻炼的空间、时间受到很大的影响。在幼儿体质普遍加强的今天,幼儿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幼儿缺乏锻炼人数在增加,越来越多的娇嫩、肥胖症有增多趋势,参加活动中遇到一些麻烦、困难就退缩不前、失去信心的情况还很多。开展本课题对改善当前问题尤其重要。

二、实验方法与过程:

(一)主要是结合幼儿的一日生活游戏、教学等活动进行的自然实验。

采用的实验方法:1、自然实验法2、测验法3、观察法与个案法4、问卷调查法

(二)实验对象

本课题于2003年2月开始——2004年6月止,在本园随机选取叁个中班120名幼儿,分别为实验一班和实验二班、对照班,每班40名幼儿,进行了一年半的实验跟踪。对照班幼儿不参加本课题组织的体育活动,按幼儿园教学活动计划进行体育活动,定期参加项目测试,实验组幼儿按本课题组制定计划组织体育活动。

(三)、研究过程:

1、分阶段进行前、后测试:

观察、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幼儿的基本动作,主要包括走步、跑步、投掷、爬、立定跳远、平衡、钻,记录运动成绩。进行家长问卷调查。进行幼儿生长发育指标测试及来园患病记录。

2、实验过程。

遵守《规程》《纲要》精神要求,在教育实施过程中:保证幼儿每天二小时的户外活动,每周认真组织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晨间体育锻炼活动,开展各种类型的体育教学、游戏活动;教师创设各种各样的体育器械,并开展创造性的体育活动。在教育研究工作中:教师做好幼儿个案记录、月研究工作小结、课题论文、月教学展示活动。对幼儿进行定期的测试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为开展活动提供依据。对幼儿常规活动从以下几方面进行:A、加强晨间锻炼活动,从培养幼儿兴趣入手。B、积极开展丰富多彩体育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基本动作发展。C 充分利用各种材料开展体能锻炼,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

三、实验结果数据分析

(一)、生长发育数据分析

1、2003年至2004年幼儿身高体重测查情况变化如表一、二、三、四所示。

表一 03年幼儿身高均值统计结果 表二 03年幼儿体重均值统计结果

表三 04年幼儿身高均值统计结果 表四 04年幼儿体重均值统计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2003、2004年幼儿的身高与体重P值〉0.05,表明这些项目的有差异但不显著,实验班幼儿在生长发育上优于对照班。

2、肥胖症幼儿情况分析:测试中发现对照班40名幼儿中有五位幼儿是属于肥胖症,而两个实验班80名幼儿中只有一位幼儿是属于肥胖症。

3、幼儿血色素测查情况表明:实验班幼儿原血色素11克以下的有9人,锻炼后下降为2人,其合格率为78%。对照班幼儿原血色素11克以下的有4人,锻炼后下降为2人,其合格率为50%。说明体育锻炼对幼儿的营养均衡摄入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在幼儿体育锻炼活动中,适宜的幼儿体能锻炼,没有造成实验班的幼儿生长发育不良影响。反而,能促进幼儿身体机能的质量变化,有效地达到了目的。

(二)、幼儿对疾病抵抗能力分析.

表五幼儿疾病统计表

分析2003年9月至2004年5月幼儿易患疾病情况见表五所示: a、对照班幼儿月平均患病人数比率高。 b、对照班幼儿月平均患病天数多。由此可见,通过锻炼,实验班幼儿身体状况比较好,提高了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幼儿对疾病的抵抗力。

(三)、幼儿基本运动能力分析

前测数据分析

幼儿经过一年体能锻炼后,其基本运动能力得到了发展。对实验班与对照班两组幼儿运动能力在各个项目上差异的T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如表六所示:

表六两组在各运动能力测试项目差异的T检验结果

2003年10月

注:*表示该组的检验是在总体方差非齐性的条件下进行的。

实验结果表明:①、跑、立定跳、摸高、垂吊、跳绳、拍球、攀爬七项的P值在0.01水平上非常显著。从平均数上看,实验班这七项优于对照班。②、投掷、顶物平衡、攀爬各项P值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顶物平衡走从平均数上看,对照班的平均数是6.22、实验班平均数是7.01,此项对照班优于实验班。其余两项实验班优于对照班。③、单脚站立项目的P值在0.05水平面上差异不显著。

2、后测数据分析

经过一年半的幼儿体能锻炼,对照班与实验班测试结果见表七:

表七两组在各运动能力测试项目差异的T检验结果 2004年6月

注:*表示该组的检验是在总体方差非齐性的条件下进行的。

实验结果表明:所有的基本运动项目的P值在0.01水平上均为非常显著性变化。而且,所有项目的平均数表明:均为实验班优于对照班。

3、前后数据相减所得结果分析

经过大班一年来开展体育锻炼后,将两次结果相减在各项目上进行差异性T检验如表八所示

表八前、后测试相减结果在各项目上差异的T检验

注:*表示该组的检验是在总体方差非齐性的条件下进行的。

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①、平衡、单脚站立两组项目的P值在0.01上差异极其显著。 单脚站立项目从平均数上看,实验班比对照班强。平衡项目是从前测的实验班的弱势转为后测的强势,说明变化非常显著。 ②、跳绳项目的P值在0.05上差异显著,实验班优于对照班。 ③、其余各项中,两个班之间的有差异,且实验班优于对照班。

(四)、家长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幼儿参加体育锻炼一年多来,家长对此项活动的认识与参与意识等方面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家长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如下:(由表九可见)

1、家长从认识态度上加深了对幼儿参加体育锻炼活动的认同。

通过幼儿体能锻炼提高了实验班家长对此的认同。a、有86.25%家长认为:幼儿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增强。b、有68.75%的家长发现了体能锻炼对孩子有所帮助。家长认识态度与观念的转变是保障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

2、家长认为幼儿经过锻炼促进了幼儿能力的变化。

家长在幼儿自身的发展变化上,看到了参与活动有利于促进其能力的发展。由表九可知实验班家长对幼儿能力的变化看法。a、在活动中幼儿合作能力得到发展。b、运动中自我保护能力得到提高。c、在活动中幼儿的承受挫折和做事的毅力得到增强。

3、幼儿的行为意志品质有所变化。

表九

从实验班幼儿与对照班的幼儿对比可见,实验班的幼儿在参与活动中意志品质和行为能力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数据表明实验班幼儿:a、增强了幼儿自信心。b、激发了幼儿的求知欲。c、锻炼幼儿勇敢、大胆的参与体育活动。

4、促进了幼儿开朗向上的性格变化。

加强幼儿体育锻炼有利于幼儿的性格向活泼开朗的方向发展是两班家长共同的认为。

5、幼儿身体状况得到改善。

参与体育锻炼有利于幼儿的身体状况调整。以下几项可见,实验班幼儿的身体状况得到改善:a、实验班幼儿睡眠状况比较好。b、实验班幼儿犯病人数在减少。c、实验班幼儿运动后体力恢复比较快。

6、家长自身行为变化上看。由表十可知:

表十

通过开展幼儿体育锻炼活动,促进了家长配合幼儿锻炼的自主性。a、孩子在家户外锻炼1小时以上,与一年前相比上升了72.12%的家庭。没时间让孩子到户外活动的家庭由41.86%下降为0。b、03、04年对比发现实验班幼儿在户外活动1小时以上的人多于对照班幼儿。

综上所述, 经常性的开展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幼儿的合作能力、承受挫折、克服困难的毅力发展,能够加强自我保护能力、独立生活能力锻炼。同时也能促进幼儿求知欲、自信心、情感的发展。增强幼儿抵抗疾病的能力,促进幼儿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增强了家长对幼儿参加体育锻炼的认识,并在行为上发生转变。

四、结果与讨论:

一年半以来,将幼儿体质健康的目标物化为丰富多彩的体育锻炼活动,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入手,积极地开展晨间体能锻炼、体育教学、体育游戏、区域性体育活动。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从培养“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探索“幼儿基本动作发展与体育活动方式”研究入手。尝试从体育环境的创设以及体育活动的科学化、游戏化出发,运用适宜幼儿发展的各种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来激发幼儿参与锻炼并协调其基本运动能力,促进幼儿体质健康是行之有效得,并值得推广。

(一)、幼儿体育锻炼全面促进了幼儿健全人格的发展。

1、全面、科学、合理的组织实施体育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利用各种体育器材和教师根据游戏需要自制的器材进行游戏,让幼儿在室内外锻炼中,调节身体各部位和动作,从而,达到比较和谐而统一的综合性能力培养,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在体育锻炼中,幼儿的内脏器官等生理功能得到锻炼和改善,增强了幼儿体质,完善和提高机能;发展了幼儿的基本动作,形成正确姿势;幼儿身体素质得到发展;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抵抗疾病的能力。

2、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培养幼儿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如,情景性探索体育游戏——过悬崖峭壁,在活动中,幼儿要重新认识自我,要用敏锐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进行分析判断,运用语言表达方式与同伴合作,发挥智慧、坚强勇敢的克服困难渡过险境。体能锻炼是在生动愉快的活动进行,它丰富幼儿的知识和经验,促进各种能力的发展,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同时,积极引导幼儿参与体育活动锻炼的好习惯,增强对意外事故的防范。

3、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与个性,增进幼儿心理健康。在体育活动中大部分的活动项目是小组或集体合作进行的,幼儿在活动中与人际交往会产生各种社会,从而发展了幼儿的责任心、同情心、自制力、合作意识等社会性品质,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意志、兴趣、行为习惯也都得到同步发展。从而,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幼儿所获得的这一些都将使得他们受益终生。

(二)、促进了体育活动科学化和游戏化、自主性发展

教师在研究活动中,根据健康领域教育目标,遵循幼儿教育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克服了以往片面性理解体育教育目标,不能全面的发展幼儿能力;教学活动内容和形式单一,活动过程的设计缺乏科学性、趣味性,从而造成幼儿对参与体育活动兴趣不浓或运动不到位;存在着动作质量要求过高或过低,运动动作的经验贫乏,动作创新设计能力差等弊端。设计出了适合幼儿发展的体育活动教案、游戏方案,通过循序渐进、动静交替地实施,合理安排适宜的运动量、有针对性地指导动作发展,让幼儿在活动中自主探索,充分地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幼儿自制了大量的体育运动器械,创设了有利于幼儿主动探索乐意参与的体育游戏活动,扩展了幼儿体育锻炼活动内涵,从而为促进幼儿机体锻炼和运动能力的提高,以及智力和良好个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教师在幼儿体育活动科学化和游戏化中自主性。

(三)、深入贯彻执行《纲要》精神,体能锻炼研究为幼儿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服务。

促进教师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与观念去研究自己的教育行为。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把理论与行为的转化变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针对健康领域教育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教学反思、调整,进行了大量的教育案例和幼儿个案观察、分析研究,教师们学会了在研究中了解幼儿,在幼儿发展中提升教育质量。让家长看到孩子的变化并积极主动参与到其中,实现全民健身的教育思想理念,培养家长从我做起,树立起与幼儿园共同协手教育孩子成为己任的观念。家庭、社会、幼儿园互育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前提。幼儿体能锻炼研究促进了幼儿园园本化的教育研究水平提高。同时也已成为了幼儿园内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留守儿童 教育 教育问题 对策

一、 留守儿童产生的背景及现状

(1)“留守儿童”的界定及产生背景

叶敬忠等认为: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单方或双方长期(一般指外出务工超过6个月)在外务工而由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扶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还有研究者将留守儿童的上限界定为16周岁,即16周岁以下因父母双方或单方在外务工而被留在家乡,需要他人照顾的孩子均为“留守儿童”。

诚然,留守儿童的产生是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的。一般认为,留守儿童产生是由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改革开放深入发展与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矛盾产物。在我国现代化的加快促使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在向城市转移的同时,由于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使得大多数农民工无力解决孩子进城读书的问题,只好将其留在农村,于是便产生了教育学领域的“留守儿童”。

(2)我国现有留守儿童的地区分布及规模

从多项研究成果来看,留守儿童大多聚集在劳动力输出规模较大的省份,以四川省为首,还包括安徽、河南、广东、湖南、湖北、重庆、江苏、浙江等省份。其中由于广东、江苏等省内劳动力流动较大,也产生了一定规模的留守儿童。

关于留守儿童的具体规模,各项研究成果之间略有差异。2003年11月,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全国妇联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估计,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多达2000万人,而且这个数字每年都在增长。根据全国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抽样数据推断,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万。另外据全国妇联2006年提供的数据,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已高达18%~22%。由此可见,留守儿童的规模已相当之大,而且有越来越大的趋势,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3)留守儿童家庭结构分析

根据儿童的监护状况,研究者将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分为以下几种类型:a.儿童单独留守家庭。分两种情况,其一是父母流动外出后,年龄较大的儿童独自生活;其二是父母流动外出后,家中儿童虽独自留守,但由居住临近的亲属邻居提供帮助。b.“单亲”留守家庭。即留守儿童仅和父母中的一方共同生活。c.隔代留守家庭。即留守儿童同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同生活。d.其它监护家庭。即留守儿童由其它亲属或非亲属监护人代为监护。

(4)留守儿童受教育结构分析

由留守儿童的年龄特征可以看出,他们接受教育的层次主要集中在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涉及部分大龄留守儿童的高中教育。从研究结果来看,学龄前留守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很小,而且长期得不到父母亲情的呵护,早期教育严重确实。大部分留守儿童能够较为顺利地接受义务教育,在此阶段主要面临学业和心理健康的挑战。大龄留守儿童接受高中教育的比例较小,大部分随父母外出务工。

二、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列举及成因分析

(1) 家庭教育长期缺失

由于留守儿童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在外务工,与子女接触的机会较少,因此留守儿童普遍缺乏相应的家庭教育,即使有隔代亲人或其他人监护,也无法弥补留守儿童在亲子感情上的缺失。主要表现为:

早期教育缺位。在农村,55%的0~5岁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缺少父母亲情呵护与亲子交流,认知、情感以及社会性发展都会受到持久而深刻的影响。对于他们而言,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很少,在家庭教育上的不足得不到正规学前教育的补偿,早期发展受到局限。

亲情教育缺乏。由于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与父母的直接情感交流及其缺乏,造成留守儿童群体中很大一部分具有只单向地接受爱,不去施爱,想不到如何感恩回报,整天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对他人缺乏诚信,片面强调个人利益,依赖性强;对家庭、朋友、邻居、社会冷漠少情,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情感体验。

行为教育架空。留守儿童由于失去父母的监管,再加上隔代监护或他人监护的缺陷,他们的许多不良行为长期得不到纠正,以致放任自流,拉帮结派,小偷小摸,抽烟、酗酒等,更有甚者破坏社会治安,走上违法犯罪之路。

(2) 学校教育问题重重

学校是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的最主要场所,也是能够对留守儿童施加影响的最佳机构,学校教育的不足同样会加剧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严峻性。学校教育问题主要表现为:

学校体系的不完整。近年,义务教育在我国农村得到普及,但由于教育经费等原因,许多原有的村级中小学被合并,而且学前教育在农村普遍较弱,这样由于农村学校体系的不完整性给留守儿童就近接受教育带来挑战。

学业成绩方面。有研究表明,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较差或呈下降趋势,仅有少部分留守儿童学业成绩较好或呈上升趋势。我想学业成绩的好坏直接和父母的学习监管程度有关,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在学业上得不到父母较好的监管,因此往往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导致较为拙劣的学业成绩。而部分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由于增加了同老师和同学交流的机会,他们遇到学习上的问题更愿意寻求老师或同伴的帮助,由此弥补了父母文化水平较低无法进行直接辅导的缺陷,其学习成绩往往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道德发展方面。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缺乏来自家庭的道德教育,往往在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上较为缺失,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成为学校不得不直面的严峻挑战。而在我国农村学校,往往更看重学生学业上的进步,应试、升学压力较大,甚至无暇从事道德教育,家庭道德教育的缺失根本无法从学校得到弥补。由此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缺乏社会甄别能力,面对良莠不齐的社会现象,很有可能接收一些错误的道德观念,并在这些错误的道德观念的影响下产生行为偏差,甚至走向犯罪道路。

人格养成方面。心理学诸多研究表明:未成年人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和父母及家庭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农村留守儿童长期或暂时处于“亲子离散”状态,加之伴随外出务工出现的父母离异状况,常常导致他们产生孤独感、社会焦虑、缺乏安全感和社会认同感,这一系列感受往往造成留守儿童自信缺失、自尊受挫,人格发展走向畸形。因此,如何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格健康发展成为学校面临的重大任务。教育是使人成人的事业,学校是使人成人的地方。

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管理问题。目前,建立寄宿制学校成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但由于种种原因,寄宿制学校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首先,在我国中西部尤其是偏远落后地区,受经济条件限制,寄宿制学校数量有限,设施较差,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大规模农村留守儿童的寄宿问题。其次,即使建立寄宿制学校的地区,由于管理不力,只管不教,留守儿童面临的社会心理等问题的不到解决,寄宿制学校作用发挥十分有限。

(3) 社会教育任重道远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所处的特殊环境,社会教育往往被忽略,具体表现为:

留守儿童社会活动方式单调。由于农村缺乏相应的活动设施,因此对倡导留守儿童参加有益社会活动造成限制。

农村环境对留守儿童的不利影响。赌博、游手好闲等社会环境往往深刻影响留守儿童,使他们放弃学业,整天在外游荡,甚至参与赌博、盗窃等不良社会活动,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三、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努力和合作,具体对策与建议如下:

(1)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以及监护人教育

家庭背景是造成学生学业、品德差异的重要因素,而父母则是家庭中影响孩子的直接因素。留守儿童由于长期或暂时跟父母分离,主要跟祖辈、亲戚生活,有的甚至独自生活,因此的不到较好的监护。目前,有些地区针对留守儿童实施“家长制”、“托管家庭”等制度,即由留守儿童祖辈、亲戚之外的其他人或家庭来代为行使留守儿童的监护权。但毋庸置疑的是,由于祖辈、亲戚的观念以及其他监护人的精力问题,留守儿童的监护仍然得不到较好的保证。因此,加强监护人教育成为解决留守儿童监护问题的重要环节。有些地区已经尝试建立“家长学校”、“爷爷奶奶学校”等,以期通过对监护人的教育,使其更加重视儿童的监护问题,更加理智地行使监护权,以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2) 加强父母和留守儿童的联系

其他监护人往往很难满足留守儿童在亲情上的需要,父母和孩子经常性的沟通往往会让孩子赶到有所信任和依赖,从而增加学习和生活的信心。父母经常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状况,更容易使孩子体会到来自父母的关爱以及父母在外务工的艰辛与不易,从而激发起其努力学习的动力,促使其健康成长。许多地区在当地政府和通信行业的合作下为留守儿童可开设了“亲情电话”以方便亲子交流,还有少数留守儿童得到部分企业的资助,利用寒暑假等时间进城和父母团聚。这些举措无疑会增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和联系,较好地预防留守问题儿童的产生。

(3) 促进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学龄前留守儿童已经成为农村留守儿童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学龄前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因为早期教育对一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而在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很少,即使接受学前教育,由于师资、经费等限制,效果相对较差。因此,政府及相关教育部门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强化学前教育师资建设,优化学前教育环境,提升留守学龄前儿童入园率,无疑成为解决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举措。

(4)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留守儿童的道德及人格教育

学校不应该只是学生升学的工具,还应该成为学生道德形成与人格养成的场所。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庭教育,往往更容易产生道德和人格危机,加强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成为社会代表者的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要求作为影响者的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具备爱智统一的教育品格,用爱去温暖留守儿童的心灵,用智去化解留守儿童的困惑,促使留守儿童身心和谐发展。有些学校专门开设了相关德育课程以及“心理咨询室”,为解决留守儿童道德和人格教育问题作了有益的尝试。

(5) 加强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管理

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成为解决留守儿童生活和学习问题的有效手段,但是目前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管理仍有代加强。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中西部偏远落后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支持力度,不仅要有数量上的优势,而且要提升寄宿制学校的质量。此外,还应加强寄宿制学校管理,寓教于管,配备生活老师,加强与学生沟通,使留守儿童能够在寄宿制学校感到家一般的温暖。

(6) 净化农村社会空气,减少对留守儿童不良的社会影响

社会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庭监管,更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农村缺少公共活动场所及文化设施,更没有少年宫等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场所。而麻将馆、电子游戏室、录像播放厅、网吧等在许多农村却有着很高的普及率。缺乏父母监管的儿童经常出入这些场所,受到不良影响。针对这一问题,许多农村开设了“社区亲情活动室”、“俱乐部”、“图书室”等有益于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活动形式。但由于受经费、人员等限制,往往在规模、效果上不尽如人意,因此需要加大政府在这些方面的投入。另外,许多大学生志愿者与农村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以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行为也是可取和有益的。

四、 评价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势必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得到解决。由于我国目前面临着城乡体制、教育体制等各方面的问题, 留守儿童问题将暂时或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相信随着改革的深入,各方面问题的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会相应得到解决,但这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通力合作。

参考文献:

[1] 叶敬忠、杨照 著 《关爱留守儿童—行动与对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 吴康宁 著 《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3] 王江荷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教育问题对策研究》,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09年第一期

[4] 王章华、黄丽群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综述》,问题与思考,09年第一期

篇7

【关键词】家庭环境;幼儿园环境;幼儿发展

人生最重要的时刻来自于出生一段时间周围人所带来的影响。也许儿童在早起出生的时候就应该得到更多的关爱,才能促使儿童各方面能力得到发展。一个生活在温馨家庭的孩子和一个生活在满是困扰家庭中的孩子他们在步入幼儿园中所展现的状态和性格是完全不同的。所以要想让儿童健康的成长我们首先要让父母了解到家庭对孩子的重要意义,其次才是老师的干预与帮助。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成长中的儿童,如何在生命的伊始给予正确的指引为孩子的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是家长和学前教育者所要考虑和研究的问题。

3岁之前的婴幼儿,家庭在他们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在婴幼儿时期,儿童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家里度过,接触到的人是自己的父母或者是其他养育者,很少走到外面的世界,与其他人接触。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与外界的接触越来越频繁。他们开始走出家庭这个小世界,寻找自己的伙伴关系,而幼儿园就是儿童走出家庭看世界的最重要环境之一。因此幼儿园不仅要承担起照顾幼儿的责任还要促进幼儿社会往关系的发展。

夫妻之间的关系,亲子之间的关系,师幼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无疑都影响着儿童的成长。夫妻关系和睦给家庭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可以使幼儿在优越的环境中无忧无虑的成长。然而如果夫妻关系不融洽也会影响孩子,这些孩子很有可能从小就成为问题儿童。因此良好的家庭环境和谐的夫妻关系有助于幼儿成长与发展。而对于亲子关系更是学前儿童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有一项调查显示父亲多与孩子进行交流互动往往会促进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所以亲子关系融洽不仅使幼儿心理得到宽慰而且还能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幼儿在3―6岁这个年龄段,主要的活动场所从家庭转移到了幼儿园,老师与幼儿的关系成为了最主要的环节,所以师幼之间的关系也是促进幼儿成长的一个方面。因此作为教育者要给予孩子正确的指引,促进幼儿和谐健康的发展。

一、言传身教

言传身教对于一个不经世事的幼儿来说极为重要,因为在儿童成长期他们是最自然的个体,他们的世界纯净透明。所以这个时候父母的一言一行,老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影响着幼儿身心发展。

记得书中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老老老男人他的儿子结婚后生下了一个孩子,这个老男人老的什么也不能做只能天天吃饭睡觉,儿子对他厌恶至极想这么老了怎么还不死呢。终于有一天儿子开口和父亲说:“父亲你天天在一个地方住着不烦么你还是去别处住吧,你走吧。”而这时妻子焦急的说:“天这么冷你让你父亲走也至少给他一条毛毯吧?”丈夫说:“一条?太多了吧给他半条就行啦,若不老死就冻死算了”。妻子站起身来说:“你太过分了,给他半条那剩下的那半条留下来能做什么。”丈夫想想后,决定给父亲一条毛毯,这时孙子开口说了话:“爸爸不要听妈妈的话还是按你的计划给爷爷半条毛毯,剩下的半条等你老了留给你”。

简单而明了的小故事折射出了一个大道理。教育不单单指学校教育, 还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从家庭角度出发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无疑不影响着幼儿的成长。孝道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故事中的夫妇他们完全没有考虑到自己应对父亲尽一点点孝道,他们觉得在生活中父亲拖累了他们,想尽快将父亲驱赶出去,但是万万没有想到他们的所作所为会影响着自己的孩子,没有想到自己老去的时候也会遭受同样的待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效仿和学习父母,他们把父母当成了自己的榜样。一个不问世事的孩子也许表现出来的每一个方面都映射着父母的影子。所以不要责怪儿童在成长中所犯下的错误,因为作为父母首先应该以身作则然后才能要求孩子,如果一味的和孩子强调孝道而自己忘记了孝道的真正含义的话,那么这一切都属于空谈。所以这对夫妇无论今后做多少努力孩子也许都不会忘记今天这生动的一课。

在儿童进入幼儿园以后,日渐离开了父母,开始了集体生活,儿童和老师、小朋友之间的关系成了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作为老师而言,言传身教也故为重要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当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深深的影响着孩子。如果幼儿教师习惯说脏话,那么整个班级的孩子都会学习老师的这个坏习惯,如果一个老师不懂得尊重他人也同样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所以成人世界中有太多的嘈杂的东西都会影响着幼儿的各方面能力,因此在教导幼儿的时候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教师都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也许一句简简单单的话语就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二、活泼好动儿童的天性

如果把儿童天性喻为蕴含一切希望的种子,学前教育就必须为这颗种子寻找到合适的土壤与充足的阳光雨露,这颗种子才能充满生机地茁壮成长。幼儿园对儿童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但不能取代家庭教育的核心影响力和根本作用。然而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并不矛盾,学前教育给幼儿提供了良好成长环境。幼儿天性活泼好动、纯真好奇,但他们有时也经常以自我为中心、情绪化。因此儿童的这些天性需要在学前教育机构中教师给予及时正确的指引和教导促进幼儿的发展。

记得书中有这么一句话:“孩子只有在生病、睡觉和死掉的时候才会安静”。说明孩子天生就是活泼好动的,作为教育者与家长不仅要理解孩子的这种个性特点而且要给予适当的干预。所以在教育孩子或与孩子相处时我们不能因为孩子的天性而厌烦、进行辱骂或者是殴打。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尽享自己的空间,并尽可能的陪伴孩子一同活动促进孩子的智力、语言、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因此尊重幼儿的天性是每一个幼教者所要倡导的原则。

三、童年与解放

真正的童年需要自由自在的生活,解放儿童其实是对成人的一种解放,成人在世俗的世界中已经生活了许久需要净化心灵,用一颗纯正的心去体验儿童的生活。在儿童眼里这个世界是纯真的,而不像成人的那样来解读世界,儿童是通过自身来了解世界,同时又是通过世界来了解自身,而不像成人是通过书本来了解世界,通过他人来了解和确立自身。成人要解放自己的思想观念,用一颗真挚的心去对待幼儿的成长。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幼儿园要给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积极的氛围。一个成长中的儿童经不起世俗的冲击。我们要让儿童生活在一个自由自在的世界中,让儿童各方面能力尽可能的发挥到最优才是学前教育机构和家庭所希望看到的结果。关系大于教育这一话题一直都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只有把各种关系处理明白得当,孩子的童年才会没有困扰。

【参考文献】

[1]朱家雄.幼儿园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杨茂秀.我们教室有鬼[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篇8

一、概念界定

动画的定义首度被广泛认可是在1950年,由加拿大动画大师诺曼・麦克拉伦提出:“动画,是基于人的视觉原理而创建出的运动图像,人的视觉系统在一定时间内连续快速观看一系列相关联的静止画面时,就会把这些画面感觉成连续的动作,动画是针对暗藏于画面之间的空隙加以操控的艺术。”然而当今世界各动画节在选片时界定动画的范畴所使用的区分动画和其他类型的视频的标准,是根据国际动画组织(ASIFA)在1980年南斯拉夫的萨格勒布会议中,对动画(Animation)一词所下的定义:“动画是指除真实动作或方法外,使用各种技术创作活动影像,亦即是以人工的方式创造动态影像。”

动画片则被认为是美术片的一种,亦称“卡通(cartoon)”,是将一张一张绘画逐格拍摄而成,人物造型一般用单线平涂的方法,它既能表现现实事物,又能表现幻想虚构的事物。王泉、杨泠(2003)认为动画片是指面向大多数观众、进入主流市场的商业片,包括在电影院放映的动画电影长片和在电视上连续播映的系列动画片,他们从不同视角对动画片进行定义。

动画片最普遍的定义来自于它的制作方法。动画(Animation),又叫动漫,英语中也称为卡通(Cartoon film),即活动漫画,是以图画表现人物形象、戏剧情节和作者构思的影片,它是美术电影中最基本的形式,采用逐格摄影(又称定格摄影)的方法,将一系列相互之间只有细微变化而动作连续的画面拍摄在胶片上(电视动画则摄录在磁带上),然后以每秒24格的速度放映出来,连续放映时,由于视觉残像原理能获得形象活动自如的艺术效果,充分发挥了真人实物所难以表达的夸张和幻想。在我国,动画片又叫作美术片,可分为包括水墨动画片、木偶片、剪纸片、折纸片等。

《世界艺术百科全书》对动画片的解释是:英语称为“卡通”(Cartoon),含义是活动漫画。是以图画表现人物形象、戏剧情节和作者构思的影片,美术电影中最基本的形式。它采用“逐格摄影”(又称“定格摄影”)的方法,将一系列互相之间只有细微变化而动作连续的画面拍摄在胶片上(电视动画片则摄录在磁带上),然后以每秒二十四格的速度放映出来,能获得形象自如的艺术效果。

辞海这样解释“动画影片”:用图画表现艺术形象的一种美术影片,曾沿称卡通片。摄制时采用逐格摄影的方法,把许多张有连贯性动作的图画,依次一张一张的拍摄下来,连续播放时,就在银幕上产生活动的影像。

二、相关研究

(一)动画片的特点

研究者朱俊莹(2005)指出动画片重要的特征有两点:①它们的影像是用电影胶片或录影带以逐格记录的方式制作出来的。②这些影像的“动作”是幻觉创造出来的,而不是原本就存在,再被摄影机记录下来的。这种幻觉就是“视觉暂留”现象。当人们看到一件物体时,即使它马上消失了,它在人的视觉中还会停留大约十分之一秒的时间,所以当投影机以每秒二十四格的速度投射在银幕上,或录像机以每秒三十格的扫描方式在电视荧光屏上呈现影像时,它会把每格不同的画面连接起来,从而在我们脑中产生物体在“运动”的印象。所以动画并非是“会动的画”的艺术,而是“画出来的运动”的艺术。在动画片的制作中,研究物体怎样运动(包括他们运动的轨迹、方向,以及所需的时间)的意义,远大于对单张画面安排的考虑。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动画和漫画的重大差别。

(二)动画片的影响

一些研究者认为,动画片对孩子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有:①开发孩子的想象力。②培养孩子的幽默感。③带给孩子快乐。 ④满足孩子的求知欲。 ⑤净化儿童的心灵。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动画片也不例外,既有它的积极意义,也有其不良影响。不良影响表现在:

①儿童具有强烈的模仿倾向,而且区分信息的能力很弱,特别是年龄小的儿童几乎没有区分能力,对行为与其后果间的联系也不甚了解,因此经常发生一些悲剧。

②长时间收看动画片,相对就减少了户外活动的机会,使儿童失去了很多与实际生活接触的机会。

③长时间看动画片,对儿童身体也会造成一定的伤害。

既然动画片对儿童心理生理有这么大的影响,家长的正确引导就变得非常关键。如何为孩子选择好的动画片?怎样的动画片是好的动画片?专家认为,好的动画片应该具有启迪智慧、陶冶情操的作用,适合该年龄段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健康的动画片以其形象性、娱乐性、教育性等独特魅力,带给孩子动感十足的视听享受,使他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并促进其感知能力的发展。

动画片对儿童发展不利的一面表现为:①对儿童心理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②对儿童的身体发育产生不良影响。③如不加以正确的选择和引导, 将对儿童的行为产生不良的影响。

不少研究表明,动画片对幼儿语言发展有独特的积极意义。白兴娣(2001)认为动画片是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工具。陈璐(2002)认为动画片可以发挥对幼儿言语教育的最佳效应。吴振东(2002)认为电视美术片可以增强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扩展幼儿的词汇量、培养幼儿倾听能力和习惯、丰富幼儿各种不同语言风格的感性认识。作为宣扬向善的人性美的儿童电视美术片,因其来源于儿童文学作品,而这些儿童文学作品中又蕴含着积极的思想情感,可以使幼儿得到情绪上的放松,对幼儿积极的社会情感的体验有积极作用。

动画片也能给幼儿带来一些不良影响,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动画片鼓励暴力行为”上。任频捷(2002)对8-15岁的儿童做过一个研究。他认为:①犯罪比率的升高与暴力性动画片播放比率的升高呈现正相关性;②男孩子喜欢模仿动画人物的暴力动作,易造成游戏间危险因素增加。刘文颖(2009)认为过多收看动画片也会对儿童的身心造成消极影响:影响儿童健康;沉迷动画片使儿童阅读困难;动画片直观形象性特点使儿童左脑功能受削弱。

王淑宁(2008)认为动画片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积极影响有:首先,动画片可以开阔儿童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使他们能够有效地了解社会并接受社会所公认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其次,许多动画片中都强调积极的人生态度,另外,动画片在促进儿童语言学习,丰富词汇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如陈华锋、彭聃龄(1995)研究了学前儿童从动画片中伴随学习单词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幼儿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观看有字幕的动画片,可以帮助他们学习词的形音联系和形义联系。也有很多研究者认为,动画片丰富多样的内容能够发展儿童的想象力,有利于儿童逻辑思维的培养。

但是,动画片在儿童的社会认知方面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一些研究发现,虽然动画片中的事实来源于生活,但总是生活经验的夸大,由于儿童受理解力和经验所限,会使儿童错误的理解信息。

马晓红(2008)认为动画片在德育上对人的影响有:①德育的标准超越了社会发展水平,回避了正常人性的需要。②动画角色塑造的刻板化误导了德育对象对不良内容的接收和内化。性别角色刻板;角色功能定型;角色人格定位。

仲伟玉在《影视教育》中指出动画片对青少年美育的影响有:①动画片有助于培养青少年健康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②动画片有助于激发青少年的审美情感。③动画片能促进青少年想象力的发晨。

(三)如何看待动画片

动画片既然是孩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那如何让孩子从动画片中得到积极的影响, 避免减少不良影响, 这是我们做家长最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专家认为, 好的动画片应该具有启迪智慧、陶冶情操的作用, 适合该年龄段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健康的动画片以其形象性、娱乐性、教育性等独特魅力, 带给孩子动感十足的视听享受, 使他们开阔眼界, 增长见识, 并促进感知能力的发展。

首先, 家长要对孩子观看的动画片进行筛选。其次, 家长要适当控制孩子看动画片的时间。家长有空时可以陪孩子看看动画片, 给他解释其中的一些情节, 以增长孩子的知识。另外, 在孩子看完动画片后, 可以有意识的让他讲给其他小朋友听, 这样不仅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也能使孩子们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参考文献:

(一)专著

[1]徐寒.世界艺术百科全书[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第四卷第30页.

[2]《辞海》缩印本.1989年版,上海辞书出版社,第536页.

[3]黄术村.现代动画艺术创意与技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杜.2001,6―9.

(二)期刊

[1]汪少明,方拥军.黄冈师范学院学报[J].当代动画片的特征综说,2008.

[2]薛梅.上海大学学报刍议[J].当前我国动画业面临的竞争新态势,2005(3).

[3]肖伟,宗传玉.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J]. 浅谈动画片对儿童成长的影响,2008(1).

[4]郑德梅,赵婷.传播务实[J].动画片的审美特性与儿童心理,2009(3).

[5]张静,徐婿英.想象力、泛灵论及其它――浅谈动画片[J].中国电视,1999(9).

[6]高梅.电视是我们的好伙伴[J].少年儿重研究,2004(2).

[7]白兴娣.利用动画片进行语言教学初探[J].山东教育,2001.

[8]张华锋,彭聃龄.幼儿从电视中学习单词――一项伴随学习的研究[J].心理学,1995.

篇9

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对人类健康影响最大的因素有四种,即医疗保健、环境、遗传及生活方式,其中生活方式一项所占比重高达48.9%,可以说是影响人类健康的最重要因素。生活方式是指个体采取的行为和养成的习惯之总体表现。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指有利于个体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的总和。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孩子的身心成长,更有利于孩子的一生发展。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规定,3~6岁幼儿的健康目标是: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会保护自己;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这是对幼儿健康的基本要求。然而现实情况是,不少幼儿的生活方式不健康,比如挑食、偏食、喜好垃圾食品和碳酸饮料;长时间看电视、玩游戏,缺乏体育运动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直接导致儿童身体素质下降,肥胖、近视的孩子比比皆是,甚至患上糖尿病、高血压等成人病。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幸福,我们应高度重视培养孩子健康的生活方式。

家有胖墩儿烦恼多

(蔡女士,31岁,乳品公司管理人员)

我儿子蛋蛋出生时体重4千克,胖乎乎的很招人喜欢。小时候抱他出去,谁看了都会夸孩子胖嘟嘟的好可爱,总会忍不住亲一亲、捏一捏孩子圆圆的脸蛋儿。那时候我们很开心,觉得孩子胖乎乎的特可爱,公公婆婆更是对自己的大胖孙子喜欢得不得了,认为胖是有福气,谁也没想过有一天我们会为孩子的胖发愁。说起来,都是在饮食起居等方面太放纵孩子,没有让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惹的祸。

我和老公上班都很忙,孩子一直由公公婆婆带,老人对大胖孙子很溺爱,生怕他吃不好、喝不好,每天挖空心思给他做好吃的,什么肉丸子、红烧肉、可乐鸡翅……天天不重样儿,而且任由孩子放开肚皮吃。这还不说,明明孩子已经吃饱了,他们还要再夹两块肉劝孩子吃下去,还说多吃点长身体。孩子上幼儿园后,因为担心幼儿园伙食不好,老人又给孙子准备了好多零食,鲜奶油蛋糕、牛角面包、甜甜圈、炸薯条、夹心饼干、巧克力、跳跳糖、鸭胗、卤蛋、鸡翅、鱿鱼丝……每天去幼儿园都要带上三五样儿。我儿子还有个毛病,吃东西必须喝可乐,否则他咽不下去,因此,为了让大胖孙子多吃点儿,爷爷奶奶成箱往家买可乐,放在家里让他随便喝。胡吃海喝的结果,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首先是孩子挑食偏食。因为有充足的零食,有太多太多好吃的,平时儿子根本不会有饿的时候,你想让他吃点不对口味的东西简直不可能。蔬菜他嫌塞牙,不吃;水果他嫌吃起来麻烦,也不吃。一碰到爱吃的红烧肉,他能吃下一大碗。如果哪天餐桌上的荤菜做得不合他的口味,他就会发脾气,拒绝吃饭,要么吃零食填饱肚子,要么让爷爷奶奶带他去吃麦当劳或肯德基。据他爷爷说,有一次他竟然一口气吃了1个比萨、1个火腿面包、1块鸡扒、1杯冰激凌,当时他才4岁多。其次是不爱运动。吃饱喝足了,儿子要么懒洋洋的不愿动,要么窝在沙发里长时间看电视,或者坐在电脑前玩游戏。他不愿出门,爷爷奶奶也不强逼,因为他们自己都不太爱出门,也很少户外运动,更别说有意带孙子出去运动了。记得有一次我们单位组织郊游,我带上了儿子。一路上他不停地玩手机游戏,一到宾馆就直奔电视找他要看的节目,一听说要去爬山,头摇得像拨浪鼓,坚持自己留在宾馆看电视。我觉得应该让他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想给他报个游泳班或武术班,他根本不去。幼儿园组织小朋友跑步、跳绳、打羽毛球等,他也不参加,老师怎么鼓励、动员都没用。

胡吃海喝加上不运动,儿子像吹气球一样很快成了小胖墩儿,5岁时体重30多公斤。最初我也没很在意,因为现在小胖墩儿太多了,多他一个也不显眼儿,所以我就没有多考虑肥胖会给孩子的健康带来什么危害。可随着孩子越来越胖,问题渐渐显现出来。因为肥胖,他爬楼梯都会气喘,时不时还头晕恶心。发展到后来,他精神状态越来越不好,嗜睡,注意力不集中。带他到医院一检查,吓我们一跳:孩子的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都超出正常水平。医生说,再发展下去,孩子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的风险很高。医生告诉我们,孩子这是“单纯性肥胖”,原因是摄入高脂肪、高热量食品过多,加上不爱运动,说到底是生活方式不健康惹的祸。

肥胖不仅给孩子身体上带来了危害,还给他心理上造成了压力。因为肥胖,儿子反应慢,学东西也比小伙伴慢,尤其是动手操作能力差,这让他很自卑。有时候因为他胖,小伙伴还会拒绝跟他一起玩甚至取笑他,他会特别难过。有一次我下班回来,发现他正站在入户门那儿使劲摁别人家的门铃,对方应答时他又不出声,然后再摁。我觉得奇怪,过去一问,原来他摁的是住我家楼上的豆豆家的门铃,有几个孩子在豆豆家玩,他想跟他们一起玩,可豆豆取笑他:“小胖墩儿,跑都跑不动,谁跟你玩。”他就很憋气,一个劲儿地摁豆豆家的门铃撒气。这件事让我更加担忧:孩子已经面临交往障碍,这对他的成长十分不利。

多重因素叠加,使我下定决心要帮儿子“瘦身”。我先从网上下载了有关儿童肥胖易引发各种疾病的科普文章给公公婆婆看,让他们明白肥胖对孩子造成的危害。然后,我开始着手改变孩子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减少肉类,增加蔬菜、水果、杂粮等,把家里的零食改成各种各样的水果,把可乐换成鲜牛奶和酸奶。“管好嘴”的同时,我又想办法让儿子“多动腿”,接送他上幼儿园以前都是开车,现在我改成了步行。一有机会就带儿子爬楼梯,尽量不坐电梯。刚开始儿子爬不了几级楼梯就气喘吁吁、满头大汗,我就给他鼓劲儿:“你变瘦了,小朋友就都喜欢跟你玩了,只要坚持,慢慢地爬楼梯就不费劲了。”我还让老公多陪儿子做运动,慢跑、游泳、骑自行车什么的。儿子的体重慢慢降下来了,反应明显比以前快了,性格也变得开朗了。我计划着,持之以恒,在三两年内完全纠正儿子的不良生活习惯,培养他健康的生活方式。

趣味中养成好习惯

(黎女士,33岁,街道干部)

我女儿芸芸今年刚5岁,我自认为她是个十分优秀的孩子,不是说她会认多少字,会背多少古诗,有多么出众的才艺,而是她有着特别好的生活习惯。比如我女儿很少吃零食,对垃圾食品更是敬而远之,每天早睡早起,生活十分规律,而且喜欢运动,活泼开朗……我觉得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会让孩子终生受益,从某种意义上说比开发智力、学习才艺更重要。记得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接受记者采访时,当被问到一生中他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时,他的回答是:“在幼儿园。”记者非常惊奇,又问:“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他的回答是:“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事实上,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他们终生所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在幼儿园里养成的良好的生活习惯。我深受启发,意识到要让孩子将来有所作为,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快乐的生活,就要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此,我把对孩子的关注点更多地放在了习惯养成上,并为此想了不少办法。

我的第一个办法是“生动图示”。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单靠给孩子讲是不行的,而且你唠叨多了孩子还会反感。怎么办呢?我想到了我们街道“一站式”服务办事大厅里,都贴有办事的图示,将办事的流程、注意事项等用图示标示出来,一目了然。我便借鉴过来,用图示的方式提醒女儿记住生活中需要遵守的规矩和做事的程序。我把洗漱、吃饭、睡觉、上厕所等生活环节都画成图画,每个环节该怎么做,有哪些注意事项,都用生动的图画表现出来,贴在相应的位置。比如,关于洗漱的贴在洗手间门口,关于吃饭的贴在餐桌附近,关于睡觉的贴在孩子床头。然后,引导孩子对照图示去做,她要是忘了某一项,比如吃饭之前没有洗手,我就指指图示提醒她,她就会立即去做。有了图示引导,孩子看的次数多了,照着做的遍数多了,自然就成了习惯。

我的第二个办法是“让事情变得有趣”。孩子都喜欢玩游戏,我经常以游戏的方式让女儿做某些事情。比如芸芸最初不喜欢洗澡,每次给她洗澡都像打仗一样要折腾半天。我一开始曾给她讲道理,说不洗多脏啊,容易生病什么的,可她根本不听。后来我又改成鼓励,告诉她洗完澡很漂亮,大家都喜欢干净的孩子,也没用。再后来我就琢磨把“洗澡”变成有趣的游戏,给孩子买了带卡通图案的毛巾、浴巾、脸盆等,还买了一些能在水里玩的玩具,比如会游水的小鸭子、能在水里翻跟头的机器人等。有了这些玩具的吸引,洗澡就变成了孩子的开心游戏,有时候她还会主动要求洗澡。“游戏”不断重复,就变成了孩子的习惯,孩子开心,大人省心。

我和老公都说女儿是“杂食动物”,她不挑食,吃吗吗香。但以前她可不是这样的,跟不少小朋友一样不太喜欢吃蔬菜、水果,我便让她多跟蔬菜、水果亲密接触,带她到外婆种的菜园子里摘黄瓜、豆角、西红柿,带她到乡村果园里摘荔枝、橘子、杨桃等,她既认识了各种各样的蔬菜、水果,也品尝到了自己动手采摘的乐趣,每次都特别开心。记得有段时间,女儿对豆类食品比较反感,总说有股怪味。我灵机一动,结合幼儿园开的科学课,给她买了一袋黄豆和一套生豆芽的盒子,指导她生豆芽,每天提醒她换水,让她观察豆子的生长并用相机拍照。连续一周,女儿每天都用心观察和拍照,兴趣很浓。生豆芽的拓展效果是,女儿慢慢喜欢上了吃豆类食品。

孩子天性喜欢游戏,当一切都变得妙趣横生时,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不难了。

父母的示范很重要

(吴教授,男,48岁,学前教育专家)

健康的生活方式,由一个个良好的生活习惯组合而成。当一个人在绝大多数的日常生活细节上拥有了良好习惯时,他也就有了健康的生活方式。那么,做父母的该如何有意识地让孩子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呢?除了以上两位家长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相应的方式方法,我觉得父母的示范十分重要。

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这句话,我的理解是,家庭是孩子良好习惯形成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是孩子生活方式的示范和样板。事实也证明,父母的生活观念、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尤其学龄前儿童,最容易受到成人示范的影响。在此,我特别提醒家长两点:首先,家长要建立健康的意识和认知。我们说“认识影响行为,行为决定健康”,有了正确的生活观念和对健康的认识,才可能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有些家长的某些观念很有必要加以矫正,比如认为孩子小的时候胖一点不是问题,长大了自然而然就知道控制体重了,没有意识到肥胖已经成为威胁儿童健康的主要“杀手”。过去,人们以为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脂肪肝、糖尿病等是成人的“专利”,现在这些疾病不断呈现低龄化趋势,就跟不少孩子因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的肥胖有关。即便有些肥胖儿童小时候看着很“健康”,没啥毛病,但成年后发生疾病的危险性也远远高于正常儿童。中风(脑溢血、脑血栓)与心脏病并列位于成人病榜首,但早期形成原因却与儿童时期养成的不良饮食习惯和肥胖有着密切关系。家长要清醒地认识到,从小培养孩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育和健康,还将让孩子一生受益。

篇10

【关键词】小班幼儿 花样玩绳 运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4-0167-02

绳子,细细长长,可以折起来;可以和其他绳子接起来;可以随意拼搭摆放,变出你要的形状;可以放在地上、固定在椅子上、拿在手里……简单的绳子可以创造出很多的玩法,给孩子们一片体育小世界。瞧,小班的孩子们开始了愉快的玩绳运动之旅。

一 “一物多玩”的绳子运动之旅

1.走上“奇趣”小路,激发玩绳兴趣

既然是运动之旅,当然少不了要去探索那些或长或窄、或弯弯曲曲的小路。绳子开始大变身了,化成为一条条崎岖的小路,吸引着小班孩子们走进玩绳世界:首先是由两根绳子平行放置,形成约25厘米宽度的小路,孩子们排着队小心翼翼地走着,不让双脚走出“绳子小路”。小小的限宽走提高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玩绳的兴趣。接着的小路只有一根绳子,直直地铺在地上,可不是随随便便、简简单单就能过去的。孩子们两替,脚跟对脚尖,伸平双手保持平衡,慢慢地通过这条细细长长的小路。走在“奇趣”的小路上,孩子们由小心翼翼变得越来越自然、轻松,绳子成了孩子们的玩伴,走进了他们的世界。

2.跳过“障碍小河”,点燃玩绳激情

如果说走在有趣的“绳子小路”上点燃了孩子们玩绳的兴趣,把绳子看成一种体育运动的话,那么跳绳无疑激发了孩子们运动的热情,发现了绳子的动感美。小班孩子如何来跳绳呢?我是这样和孩子们开始跳绳运动之旅的:首先将长绳折叠变短,保持距离一段一段平铺在地上,孩子们双手叉腰、双脚并拢,连续立定跳过铺在地上的绳子,就像探索之旅中的过河一样。短短的绳子成了一个个障碍,激发着孩子们不断克服困难,考验着孩子们的耐心与耐力。接着短绳又变长,像“导火线”铺在地上,孩子们以绳子为界限,双脚并拢地在绳子左右两侧交替行进跳,不能碰到“导火线”。当我看到孩子们在自己设计的绳子上跳动时,感觉他们就像是可爱的音符,在奏响运动进行曲。

3.爬上“碧绿草地”,感受玩绳乐趣

仅仅是变化多样的绳子已经让孩子们在运动感中充满了趣味,当绳子与各种体育器械结合使用时,会让玩绳运动的情境更加丰富,视觉效果更加吸引孩子的眼球,无形中鼓励孩子们去探索、发现、求证。走过“小路”,跳过“障碍”,绳子的运动之旅还要爬过“草地”、钻过“山洞”。我们用垫子做草地,铺成一长排,绳子固定在两边的椅子上,高度正好可以让小班的孩子从下面爬过。孩子们按秩序,手、膝盖着地,一步一步往前爬。将绳子固定在篮球架、钻圈上面,变成了一个个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山洞”,孩子们或弯腰,或蹲下,钻过这些“山洞”,让绳子的运动之旅更加刺激,更加好玩。

4.甩起“魔幻尾巴”,收获更多欢笑

绳子运动之旅的来了,它不再是走走、跳跳、爬爬、钻钻,而是自由地追跑,是随意地挥洒。瞧!这边是孩子们两两相伴,一个人把绳子的一头藏在身后的裤子里,另一头露出来,就像一个小尾巴,和同伴玩追踪“绳子”尾巴的游戏。那边是孩子们单手画圆甩绳子,锻炼臂力,两两相伴还能甩大绳呢!嘻嘻哈哈的场面,看着真让人欢喜。“一物多玩”的绳子运动之旅运动量上从小到大,动作上从易到难,玩法上从独自玩到结伴玩,让孩子们玩在一起,感受到了运动带来的快乐!玩绳之旅还有第五站、第六站……它没有终点站,后续的站点是孩子们自己想象、创造的,它更加精彩!

5.百变金刚的绳子

走、跑、跳、钻、爬、平衡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基本动作内容。在花样玩绳中,孩子们通过简简单单的绳子都得到了尝试与锻炼。但是绳子在这些运动中不叫“绳子”,它可长可短;可直可弯;可以铺在地上、固定起来,或拿在手里,拴在身上。它是小路,它是小桥,它是导火线,它是山洞,它是尾巴……它是百变金刚!它可以创造出许多的情境,让孩子们在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运动。

小班的孩子在情境教学中能更好地适应教学环境,掌握活动要求。为了更加贴近幼儿生活,花样玩绳活动都是在情境中,以游戏的形式开展的。如果老师在教学中这样说:“孩子们,我们一起来双脚并拢,左边跳右边跳地通过这根绳子!”那么小班的孩子们几乎不能理解老师的要求,在反复指导后,他们也只能是机械地参与,毫无乐趣。加上情境故事就不一样了:“孩子们看,那是一根导火线,碰到它会爆炸哦!我们怎么过去采蘑菇呢?别害怕!跟着我兔妈妈一起这样跳!这边跳一跳,那边跳一跳,不能碰到导火线!(边说变动作示范指导)加油,我们都要过去采蘑菇哦!”在情境中,孩子们积极参与,“化生”成一只只可爱的小兔子,动作从慢到快,越来越灵活,他们运动的兴趣得到了激发,感受到了玩绳运动的趣味性。在一个个趣味实足的情境中,老师用形象化、趣味化、儿童化的语言和动作进行讲解、示范,孩子们像玩游戏一样参与花样玩绳。老师和孩子、孩子和孩子、孩子和绳子之间都有了一个很好的互动!

二 绳子里的体育精神

体育运动贵在体育精神,它蕴含着对人的发展具有启迪和影响作用的思想作风和意识。绳子里的体育精神是什么呢?小班幼儿花样玩绳的体育活动中蕴含了“更健康、更自信、更友好”的、属于小班孩子特有的体育精神。

1.花样玩绳体育活动让孩子的身体更健康

通过小班阶段开展的花样玩绳体育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幼儿体格的发育、生理机能的完善和动作的协调发展,特别是幼儿的平衡、走、跳、钻、爬、跑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与发展。花样玩绳体育活动的开展都是在户外进行的。户外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充分接触外界环境中的空气、水、阳光,能明显提高幼儿对寒冷、炎热、日晒的耐受力,增强体质。除了更健康的身体,还要培养成孩子有更健康的运动习惯。每周两次的花样玩绳运动,能让孩子们感受到运动的连续性。

2.花样玩绳体育活动让孩子更自信

花样玩绳体育活动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每一次小小的成功,使得幼儿的心理意志品质得到了培养和锻炼,如耐心、坚持,让孩子更加自信!雯雯是一个内向的小女孩,不爱表现自己,可是在花样玩绳中她开始变得大胆、大方、自信了。是什么让她从一开始拘谨地参与活动,到后来放松自如呢?因为花样玩绳运动解放了她的身体,她在走走、跳跳、钻钻、爬爬、跑跑中发现了自己原来可以这样。她偷偷告诉我:“老师,绳子真好玩!变出了好多玩具!”花样玩绳不正是在玩中学习的典型事例吗?让孩子们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一步步克服困难、坚持到底,既学到了技能,又变得更加自信!

3.花样玩绳体育活动让孩子更友好

常常看到运动比赛竞技中对抗双方友好握手,同组队员相互鼓劲,这样的画面令我感动。因为体育精神,跨越了所有的一切,冲破了第一,它让我们的心走得更近,所以体育也成为一种国际化的语言。小班的孩子自我意识比较强烈,他们往往在乎输赢,也不会合作。那么如何让花样玩绳使得孩子之间更加友好呢?加油、呐喊最能衬托活动的气氛,感染力十足。在玩绳子中,我一边指导参与的幼儿动作规范,一边鼓励等待的幼儿为参与者加油呐喊。一次次加油,孩子们注意力集中到了同伴的身上,记住了同伴,为同伴前进的每一步担心,使得孩子的伙伴关系变得更融洽、更和谐。

一个儿童,一个世界;一根绳子,一片体育小天地!当我们潜下心来,跟着孩子们一起探索、发现绳子的运动之旅时,我们也像孩子一样欢喜、兴奋,感受每一点成长的进步,真是受益匪浅啊!加油,让我们一起创造充满童趣的体育小世界!

参考文献

[1]欧新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