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校园文化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11-30 17:45: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校园文化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7-138-001
1.改善体育人文景观,美好校园物质文化环境
根据高校体育建设的整体要求,在大学校园内建设与体育有关的人文景观,不仅仅是对校园环境的美化,大大丰富体育物质文化的内涵,更能烘托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对促进大学生多方面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良好作用。可以说体育景观是一所高校体育发展情况的重要外在展现,对形成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和树立校园形象会产生积极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与体育场馆的高投入相比,体育雕塑、体育宣传栏等体育人文景观的建设,投入的资金少、见效周期短,如果学校给以重视,就可以在短时间内使校园体育人文景观的面貌焕然一新。
2.从实际出发,建立符合自身体育现状的高校体育制度
同其他制度一样,高校体育制度是体育教学、竞赛训练、课外活动等顺利开展的保障,也是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健康和谐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此次调查分析我们得出的结论是目前天津普通高校在校园文化制度的建设中,都基本建立了常规的体育制度。但同时这些制度都存在一定的普遍性,换句话说,高校体育制度的制定没有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而且缺乏长远的规划性。高校体育制度必须与学校自身体育状况相结合,更好的解决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给学校体育工作者和大学生制定合理的体育行为规范,制度不仅包括现阶段的规章制度,更应该对学校体育的长远发展给以指引,有序的促进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这些规章制度包括“课堂常规”、“运动场馆的管理”、“运动竞赛制度”等等,虽然制度名称大同小异,但其中细节就应该有很大差别。因此,我们建议,体育规章制度的制定首先应该符合各个学校自身体育现状的实际情况,再结合相关国家的体育法律法规,而制定出能够促进、确保学校体育活动实施的行为准则。
3.提高健康意识,强化终身体育观念,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终身体育是指终身坚持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它是由人体发展规律和身体锻炼的作用及现代社会的发展所决定的。终身体育强调不同年龄的人进行身体锻炼的持续性,并且是在人的一生中不断交替进行的过程[64]。根据调查,大部分大学师生具有较好的体育观念和意识,但仍有少部分的人体育观念淡薄。随着社会的发展,健康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人们越来越感受到身心健康对于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性。合理的体育运动作为能够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早已被证实并被更多的人所认可。大学师生的体育意识和观念还处于对体育只是表层的认知,并没有真正了解和体会到体育运动的真正内涵。因此,加强大学师生的体育观念,并强化体育贯穿终身的观念是十分必要的。在大学校园中更多的普及健康教育,所谓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行为习惯和影响健康的行为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其核心内容是促使个体或群体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65]。在健康教育方面应该说高校有着自身特有优势,因为高校实施健康教育的途径很多,体育教学课、校园体育文化活动、课外锻炼都可以实施教育。在体育教学方面,可以把健康意识、终身体育的观念贯穿到每个课堂当中,或者专门开设与体育相关理论选修课程,同时体育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教学方法,增强大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4.多渠道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提高师生参与度
大学师生虽然具备良好的体育意识和观念基础,但在实际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上却明显降低。客观的说,大学校园开展体育活动的渠道还是很多的,体育课教学、健身性体育活动、运动会、体育节、单项竞技比赛、益智类的体育活动、体育社团活动、高水平运动队的带动都是校园体育活动开展的途径。体育教学课是学校特有的体育活动,同时也是校园文化活动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和核心内容,也是高校师生相互交流的主要途径。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就要求体育教师注意教学的科学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利用校级运动会、体育节、单项竞技比赛以及团委、各学院组织的体育活动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值得提出的是团委、各学院自行组织的文体活动意义非常重要,因为校级运动会只是各学院的少数运动员来参加,而各学院自行组织的文体活动学生参与众多,更能体现重在参与的体育精神。学校工会组织的各类比赛、文体活动也会大大丰富高校教师的体育活动,提高校园体育文化氛围。需要指出的是,高校现阶段对于竞技类的体育活动较为重视,但对于益智类的文体活动开展较少,实践证明开展如象棋、桥牌等体育活动为校园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体育社团已经是校园体育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力量,现在国外许多高校的体育活动就是以体育俱乐部的形式来开展的,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体育社团、体育协会也是高校体育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和新途径,它势必会吸引更多有兴趣的大学师生参与其中。在课外体育活动中,许多高校还没有统一要求,造成了许多学生投机取巧。我们建议学校规范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和要求,这样就能促进学生的参与度,真正达到了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高水平运动队已经成为了一所高校的象征之一,高水平运动的建设也影响着广大师生对于体育活动的热情度。如天津大学的游泳队、民航大学的男子篮球队、天津财经大学的女子篮球队、天津工业大学的健美操队、天津理工大学的武术队以及天津科技大学的乒乓球队都在各级比赛中取得骄人成绩,这些都会激发广大师生对于体育活动的热情,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实际的体育活动中。体育活动的丰富,势必给师生带来更多的选择,参与人数也会有良好的转变,同时师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也会随之改善。
参考文献:
[1]蒋玉梅.大学体育与校园文化[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0:161-162
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艺术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促进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不断发展,各大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校园文化成为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同时也能够有效促进学院的发展,而艺术教育作为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校园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 艺术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和谐校园文化的主要特征,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主要包括教学、学习、科研、生活、校园环境、设施以及社会规范等内容的“硬件”文化;精神文化是指学校的“软件”文化,则主要是指师生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组织形式、规章制度以及教风、学风和校风等。如果没有物质文化,校园文化就会失去强大的物质载体,如果没有精神文化,校园文化就会失去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持。可见,校园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相互统一、相互扶持、共同发展的两个部分。人与人的和谐,主要是全体师生员工之间通过言行举止等构建的一种和谐的氛围。艺术教育在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艺术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艺术教育具有和谐性的特点,这种和谐性与社会主义和谐发展是相吻合的,对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校园文化的一种拓展。艺术是人性中本能的纯真部分,它让人们变得更加高雅、勤劳、宽容、彬彬有礼,形成审美人生态度。唐代的艺术理论家张彦远就曾指出,艺术不仅具有“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的作用,同时还具有“鉴戒愚贤、怡悦情性”的作用。艺术教育作为一门科学艺术,它不仅能够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同时还可以鼓励人们以更好的姿态去面对生活,使生活更加美好。艺术教育的精髓就是人类文明精神,它所追求的是美和和谐。因此,通过普及和提高学生审美情趣、艺术鉴赏能力,以及文化艺术修养的艺术素质教育,使学生自觉形成对人文内涵以及和谐精神的追求,并在不知不觉中在艺术的熏陶下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从而逐步推动和谐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工作。
1.2 艺术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近年来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才市场对高素质大学生需求更多,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科学精神、人文气质、创造能力以及一专多能的能力,同时还要具有健康健全的心理品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著名教育家先生认为:艺术教育具有“辅德性”,可以起到以美启真、以美导善的作用。艺术教育在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可见,高职院校要端正对艺术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的态度,并通过多种形式艺术教育的开展,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使他们在面对社会低俗文化的影响的时候保持正确的态度。
1.3 有助于学生智力水平的提高以及审美情趣的培养
一方面,艺术教育能够促进学生智力水平的提高。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一直以来,人们往往只重视左脑的开发,而忽视了右脑的开发,左脑主要控制的是语言、计算和逻辑思维等功能,右脑则主要控制的是感情、审美等功能。近年来,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只有将人的左脑和右脑同时开发,才能充分发挥个体潜能。而艺术教育恰恰能够做到这一点,当人们进行艺术活动或接受艺术教育时,右脑会兴奋起来,从而使左右脑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协调和发挥,有效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通过艺术教育,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学生在审美过程中,通过音乐美的艺术形象,品味其中思想,理解其中本质,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学会辨别善恶、美丑、真伪,逐渐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2 发挥艺术教育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作用的途径
2.1 转变传统的艺术教育观念,充分重视艺术教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艺术在社会和个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逐渐被人们认可,艺术教育成为学校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长久以来,高职院校习惯于强调专业文化知识和技能教育的模式,并没有给予艺术教育足够的重视。高职院校要正确理解并重视艺术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要充分认识艺术教育的内涵以及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功能和作用,从而更好地发挥艺术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推动作用。
2.2 建立科学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要将艺术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中,在教学计划中增设艺术教育课程,采取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模式,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体系。例如,大学一年级可开设艺术基础理论必修课,使学生掌握艺术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审美鉴赏能力。大学二年级可开设不同的艺术选修课,使学生把握艺术发展规律,提高审美情趣。
艺术课程的开设要多样化。可开设音乐类和美术类课程,全面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内在精神的领悟能力。另外,还可以开设一些与艺术门类课程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学科,如心理学、成功学、设计学等。多种艺术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艺术作品的内涵和本质精神。
2.3 进一步提升艺术教师的综合素质
艺术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实施艺术教育的关键因素。艺术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知识结构,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不断开拓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认真探索艺术教育的发展规律,在教学活动中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从而进一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要加强对艺术教师的教学培训和师德教育,鼓励教师从事教学科研和学习交流,使教师随时掌握各种艺术教育的前沿信息,开拓教学思路。
2.4 开展多种形式的艺术教育活动
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艺术教育活动,使其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功能。要确保艺术教育活动的良好效果,首先,要常态化,发挥持久效应。例如,每年定期举办文化艺术节、社团技能展示月等,或结合中秋节、国庆节、青年节等重大节日举办纪念庆祝等活动。其次,要多样化,增加参与率。例如,举办书法美术展、校园摄影展以及演讲、舞蹈、歌曲、辩论、体育等比赛,吸引学生广泛参与。最后,要专业化,提高水平。根据学生的不同特长,组建专业性较强的专项代表队或专业社团,培养学生特长、发展学生个性,并通过他们扩大文艺骨干队伍,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总之,高职院校要深刻认识艺术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艺术教育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从而做好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参考文献:
[1] 吴芳.略论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1):34-35.
[2] 周桓.艺术教育在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途径探索[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2,14(3):72-74+81.
篇3
【关键词】青年志愿者;校园文化;意义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包括校园物化形态、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等三个层次,校园精神文化是其核心。[1]青年志愿者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传递爱心和传播文明,展现了当代青年学子优秀的潜质、巨大的能量。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作为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新的生长点[2],可望被提升为一种自发的行为、流行的风尚、奉献的平台、浓郁的文化,对于加速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有着重大意义[3]。
一、青年志愿者开展各项活动,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涵
1、从提高自身素质做起,通过组织活动来活跃校园的文化氛围
我系学生在开展爱心义教等志愿活动中,对农民工子女进行学业辅导,帮助其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来不断加强充实自我,提高自我,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爱心捐助等来关爱他人,增强社会责任感。
2、从关爱弱势群体做起,通过爱心募捐等营造校园慈善文化
在关爱留守儿童的过程中,志愿者定期开展爱心捐赠等活动,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发动我院大学生捐出自己的文化书籍。同时,将与株洲市志愿者联盟协调,争取社会支持,开展图书、玩具、文体用品及生活用品等物质、资金捐助,为留守儿童子女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这种对真善美的表现和追求,不断提升了人的精神境界,改变了自愿者以自我为中心、不为他人着想的主观意识,构筑了 “以人为本,助人为乐”的校园慈善文化。这种文化是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理想途径,可以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立足校园,紧密结合学校的中心工作开展活动
通过活动,既可达到提高自身素质、锻炼育人的目的,又可通过活动宣传自己,扩大影响。如开展美化校园系列活动、运动会服务活动和迎接新生服务活动等,在同学和教师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4]
青年志愿者以青春亮丽、尽善尽美的服务不断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与单纯的校园文化活动相比,他们辐射性更强、影响力更大、思想政治教育意义更直接,作用更强。
二、青年志愿者以活动为载体,对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1、青年志愿者丰富的活动促进了和谐校园建设
青年志愿者开展丰富的活动对构建和谐校园意义重大。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就是要通过文化的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对真善美的表现和追求,不断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以及个体生命的心灵和谐。我们要构建的和谐校园,本质上是一种关爱的社会,对他人行为的“仁爱”正是实现校园和谐的人文思想基础。施善者在奉献爱心,在赠予利他时收获社会责任认同的快乐,而受施者也在接受别人的奉献中体验温暖和爱心,这个过程就是和谐相融的过程。志愿服务活动能够营造和谐人际关系,是完善人格的要求,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需要。通过以爱心义教为主要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积淀的“温”、“良”、“恭”、“俭”、“让”、“孝”、“仁”等传统美德在广大学生中广泛宣传,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慈善文化在广大师生中获得普遍的认同感,培养大学生的爱心和利他精神,平等互助、凝聚人心、加强沟通、团结力量,共同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和发展。
2、有利于学院德育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强化了校园德育文化建设
大学德育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终极关怀。终极关怀由四个层次的内容构成:自我完善的人格;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互利、互助的交往;人与地球的和谐相处;人与宇宙的浑然一体。实际上,它的具体内涵就是人不仅要关注自身,而且要关注他人;不仅要关注我们周围的环境,而且要关注宇宙的发展变化。这与校园志愿文化提倡的友爱、感恩、互助、进步、奉献的理念是吻合的。
在爱心义教志愿活动中,通过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爱心捐赠等一系类实践活动,他们在带领留守儿童感受城市中,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心去感受祖国发生的举世瞩目的变化,对国情、民情、乡情有了一定的了解,激发了他们潜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亲情陪护、爱心捐赠等活动中,他们懂得爱心、关怀、利他、感恩等道理,学会了主动地去承担、去体会,并将朴素的慈善感情逐步内化为自觉的道德意识,形成慈善品德和“服务社会、奉献自己”的志愿精神。
可见,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不仅是感受和接受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同时也是大学生对人类及社会的积极认识、对社会发展价值取向的积极思考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志愿服务活动具有明显的德育功效,它具有明显的认识导向和价值引导作用,是对大学生进行公民精神教育的理想途径。它在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的作用与德育本质是一致的,它可以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升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实现学校教育和大学生自我教育有机结合,促进了校园学风建设,构筑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学风建设是学校长期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治学方针以及办学过程中教师的治学精神、教学风范和工作态度,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和精神面貌,学生班级的学习风气、院系的学术气氛、学校的管理水平以及校园文化环境等诸多因素的整体综合反映。从狭义上来讲,是指学生集体或个人在对知识的渴求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带有倾向性、稳定性的治学态度和学习行为的综合表现。
学校教育主要是从课堂上获得间接、系统的理论知识。通过关爱留守儿童实践活动,同学们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心去感受祖国发生的举世瞩目的变化,对国情、民情、乡情有了一定的了解,激发了他们潜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们学会了主动地去承担、去体会,在帮扶的过程中无形地受到了教育、得到了提高,将学校的理论教育和自我的实践教育、道德教育和个人道德修养有机结合起来,促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学习理论,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同时,在不断帮扶的过程中,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其他素质都对志愿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他们不断提高和修炼自我,实现从被动接受教育向主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转变,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逐渐达到“自律”“慎独”的道德境界,从而带动和促进了各自宿舍、班级、乃至学院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学术氛围的建立。
总之,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导人,已深刻影响到校园文化的方方面面,从制度层面来说,我系的志愿者行动形成了有关选拔、教育培训、管理、运行等行之有效的相关制度;从行为文化层面来说,志愿者开展服务形成的文明礼仪、服务交流、行事待人方式已在师生中形成了良好习惯;从精神文化来说,志愿服务者精神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悄然融入校园。这对于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石丽敏.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J].教育探索,2010,(8).
[2]北京中医药大学团委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志愿者行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作用的调查报告.2006.
篇4
【关键词】 艺术院校;社区;文化建设;共建;共享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艺术院校的教学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特别是社会实践活动,能很好地检验学校的教学成果,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丰富学生的艺术阅历。对于社区文化建设来说,艺术院校鲜明的艺术特色,是其不可多得的艺术文化资源;社区也将越来越重视艺术院校对辖区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
一、艺术院校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可行性
(一)社区文化建设对艺术的需求和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人们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形式也随着他们对文化活动认识层面的不断提高逐步地向艺术化发展,群聊、下棋、纳凉、看录像等简单的活动逐渐被文艺表演、票友会、书法活动等文化活动所取代。[1]85-87社区在文化建设方面也努力通过各种手段来丰富社区群众的业余生活,但是由于社区自身的原因,从艺术需求来看,还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不足:
一是硬件方面先天不足。我国社区文化建设,在管理上主要采用政府主导的机制。社区文化建设方面所需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的财政拨款,这导致社区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因此,要改变目前硬件方面的制约,除了积极争取资金外,更好的办法应该是盘活社区内艺术院校的现有硬件资源。
二是软件方面人才匮乏。目前从事社区文化艺术方面工作的人员大部分是20世纪80年代培养起来的,他们虽然有丰富的表演经验,但其年龄、精力、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另一方面,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因为基层工作条件艰苦、待遇低等原因不想从事社区文化工作,造成了目前基层文化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2]111-112这些原因使社区建立不起艺术骨干队伍,制约了社区文化艺术水平的提高。
(二)艺术院校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的定位
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社区和艺术院校各有不同的定位。社区是建设的主体,艺术院校特别是高等艺术院校作为合作方,它们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将有利于解决社区文化建设面临的许多问题。
高等艺术院校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有一般组织和单位无法比拟的优势。多数艺术院校在资源方面拥有设施先进的音乐厅、剧场,有自己的画室和展览大厅等。这些地方既是学生们学习的地方,也是他们艺术实践的舞台。据调查,国内大部分艺术院校的硬件资源在教学期间的利用率不到70%。因此,艺术院校可以在政府主导下,制定一定条件,与社区共享资源,这一方面降低了艺术院校硬件资源的空置率和浪费率,更重要的是,避免了文化活动场所的重复建设。全国许多艺术院校与所在社区的联系还比较少,它们只是根据主管部门的要求,做了一些政策性的指导和活动,这与其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艺术院校还具有人才和管理方面的优势。作为专门培养艺术类人才的艺术院校,它们在文化艺术活动的组织上比社区更为专业。艺术院校的教师长期从事艺术教学和研究,他们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艺术理论,这些经验和理论可以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得到进一步的验证与改进,这反过来又可以促进教学和科研。艺术院校的学生也可以把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当作课余重要的实践活动,实践与学习的有机结合,既可以夯实学生的兴趣与艺术特长,又能够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创业与就业,有利于高校教学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3]22-23
二、新时期艺术院校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建议
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我国艺术院校参与社区文化建设逐步开展。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方针政策,要求文化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等,这极大地鼓舞了社区文化建设,也给艺术院校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
(一)国内的现状和经验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经济发达地区和底蕴比较深厚的艺术院校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参与度比较高,它们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四种:
一是双方共建实践基地,共享软硬件资源。这种模式采取艺术院校和地方政府共建的方式,共享艺术资源,为社区群众普及艺术教育,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如上海音乐学院与普陀区共建艺术实践基地,每年推荐一定数量的高年级优秀学生到那里为社区文艺团队提供创作指导、排练辅导;定期以实践基地为平台,举办系列音乐艺术普及讲座和音乐会。再如四川美术学院每年都会举办“开放的六月——四川美术学院艺术游”,供社区群众参观。
二是参与社区规划设计,营造社区文化艺术特色。城市规划设计必须包含艺术的成分, 艺术院校参与到社区规划设计中,可以更好地把艺术的氛围融入到城市建设中去。例如在城市的旧城改造中,四川美术学院就充分应用其专业特色,参与设计规划“黄桷坪涂鸦艺术街”,为社区文化开创了新的亮点。
三是面向社区的文艺表演活动。这是一种最为普遍的参与方式。小到社区的表演、各类的文化艺术节,大到全国性、国际性的活动,都有各艺术院校的身影,比如上海世博会,就有众多艺术院校参与各个社区组织的文化演出活动。
四是开拓文化艺术市场,以扶植毕业生创业和就业为目的成立社区艺术中心。以沈阳音乐学院为例,沈阳音乐学院与大东区莱茵河畔社区合作成立沈音莱茵河社区艺术培训中心,师资力量来自沈音的部分老师和学生,沈音的毕业生同时可以在艺术培训中心实现就业甚至创业,社区群众也从中接触到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和艺术教育,双方形成了“互惠互利”的关系。
(二)新形势下的对策和建议
虽然目前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几个省市,如北京、上海、成都、沈阳等地的艺术院校和当地社区的共建程度比较高,许多模式值得参考和借鉴,但是仍有大部分地区的艺术院校和当地社区的文化共建比较落后。因此,在当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艺术院校和社区都应该抓住机遇,在思想上强化认识、激发热情,在行动上明确定位、创新管理,努力使双方取得共建双赢的成果。
1.强化认识,激发双方共建热情
目前,在艺术院校与社区文化共建方面,艺术院校和社区在认识上均不够重视。
一方面,部分社区对自身文化建设有非常迫切的需求,但是没有充分利用社区内的文化艺术资源,更有部分社区花费大量财力物力组建艺术队伍、搞硬件建设,实际上是在软硬件方面重复建设。因此,强化社区内部对与艺术院校共建的认识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一是社区要充分认识到社区内艺术院校资源的宝贵,积极主动地与艺术院校沟通;二是要合理科学的规划和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软硬件资源。
另一方面,艺术院校也忽视了自身应该承担的社会服务功能,对与社区文化共建上的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入,缺乏从艺术院校内部产生共建的动力。因此,一要加强理论学习,艺术院校从领导层到师生,都必须正确认识到学院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并不是政治任务,也不会对学校的正常教学活动造成影响,相反,它作为一个实践平台,对学院自身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二是要重视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促进共建、加深认识,在学校与社区共同开展的实践活动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建立自己是社区的一份子的主人翁意识,逐步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服务、不断促进社区文化艺术发展的共识。
2.创新管理,有效对接,积极开拓合作新途径
在双方合作过程中,如何有效对接是管理上的一个难题,这关系到共建的美好蓝图如何落实的问题。在对以往案例的调查研究中发现,艺术院校参与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往往注重形式而不注重落实的过程,因此有必要在创新管理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对接模式。
一是个人层面的对接。这主要是指学校师生与社区定的帮扶对象之间的指导与合作。既包括学校领导与社区领导的对接,更应该包括师生艺术骨干与社区特定对象的对接,比如教师艺术骨干可以针对社区文艺工作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学生艺术骨干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对社区中有特定要求的群众进行辅导。这些措施从最小的社会单元——个人层面上有效地促进了共建共享政策的落实。
二是单元层面的对接。这是指社区管理层、社区文化工作队伍与艺术教研室、学生文化艺术社团的对接。艺术院校的教研室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师资力量,根据各个社区自身的文化艺术传统和特点,对社区管理人员、专业文化工作队伍进行培养教育,不断提高他们在文化建设方面的工作能力。学生艺术社团的特点是校内活动比较多,难以拓展到社会。这使学生艺术社团失去了在社会大舞台实践的机会,制约了学生艺术社团的发展。通过在社区建设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文化交流站等形式,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同时也鼓励学生深入基层工作,牢固树立工作从基层做起的思想。
三是单位层面的对接。这主要是指街道与校团委、学工处、就业指导中心等部门进行对接。街道作为社区的管理部门,负责对社区文化建设进行统筹、指导和管理。团委、学工处、就业指导中心等校级工作部门对学生思想工作和实践工作,包括创业就业方面应予统筹和指导。因此,街道和校级工作部门应积极对接,共同制定艺术院校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纲领和框架。在对社区文化传统与文化特色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软硬件资源共建共享的思路,在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的基础上,再安排实际层面的工作,确保社区文化建设工作高效有序地开展。
三、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不断提高,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将不断涌现,这对社区文化建设将提出更高的要求,艺术院校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领域也将越来越广,双方共建共享过程中在管理上不断创新的要求也将越来越具体。作为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参与力量,作为社会上专门培养高级艺术人才的殿堂,艺术院校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王佳,郎学田.音乐艺术与社区文化建设[J].辽宁高职学报,2001(5).
篇5
关键词: 高等院校 廉政文化建设 反腐倡廉工作 促进作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观念不断转变,生活方式也愈加多样化,各种价值观的碰撞和交织,使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显得更加严峻,与此同时,党风廉政监督管理机制日臻完善。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好党风廉政建设的持久渗透力?如何采取更加生动灵活、积极有效的方式让反腐倡廉工作更加深入人心?这是值得各界深思和探讨的课题。
廉政文化与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关联,它作为一种无形的、潜在的力量,为反腐倡廉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因此,要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以廉政文化作为重要的思想道德支撑,以廉政文化的穿透力、亲和力和廉政文化的广泛性、独特性,巩固党风廉政建设的成效,辅助当前的廉政建设机制。在高等院校,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对学校反腐倡廉工作同样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加强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对促进学校廉政建设的特点和作用
廉政文化建设不同于传统的党风廉政教育,它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廉政建设需要以文化为载体,文化建设应包括廉政内容,廉政与文化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廉政文化是以先进的廉政制度为基础,以先进的廉政理论为统领,以先进的廉政思想为核心,以先进的廉政文学艺术等为载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广博的文化知识和丰富的社会实践。校园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廉政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样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是外延更加宽泛。党风廉政教育的“主体”是党政干部,可谓是执政队伍的内部教育,而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则将其外延扩大到全体教师、职工和学生,更加符合新时期反腐倡廉工作的实际需要,也更能体现反腐倡廉工作的社会性。二是内涵更加丰富。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具有很大的包容性,经过实践检验,只要能积淀成一种健康文化、有利于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都可“兼容并包”,如廉政观念、廉政思想、廉政理论、廉政文学、廉政法规等。三是形式更加开放。校园廉政文化建设能为学校党风廉政教育提供“异彩纷呈”的载体和“百花齐放”的平台。
二、当前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曲高和寡。相当一部分单位的领导认为开展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是当前加强和巩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一种极为有效、更易接受的新形式,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重视程度还不够,存在号子喊得响、活动配合节奏慢的现象,部分单位没有制定具体的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总体目标、长远规划和近期工作安排,未开展活动或开展活动过少,也有部分单位开展活动时没有突出“廉政”二字,侧重点不突出,主题教育不鲜明,反腐倡廉氛围营造还不够浓厚。
(二)点高面低。调研中发现各个单位在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方面存在发展不均衡现象。有些单位能够利用自身优势,开展诸多喜闻乐见的校园廉政文化活动,使校园廉政建设深入人心,但是这些单位的好做法、好经验未得到及时的推广、宣传。也有部分单位没有充分利用好网络、宣传栏等文化教育阵地宣传媒介,载体作用发挥不明显。
(三)重形式、轻作用。个别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态度不端正,将开展校园廉政文化建设仅仅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持有开展一次活动就能完成任务的心态,有的甚至认为最后简单地写写报告、说说总结就大功告成了,对活动开展的参与率多少、活动开展的形式是否符合本单位情况、活动开展的覆盖面是否广等问题一概不管不问,从而导致活动开展流于形式,缺乏实效。
(四)缺乏群众基础。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广大师生及各方面大力协调配合,但是,部分单位的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只有部分党员来组织、参与活动,有的师生甚至对此项工作悄然不知,这就使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失去了最坚实的群众基础,营造不出全校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反腐倡廉教育的社会覆盖面也会相对缩窄,从而导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能更深入地开展。
三、加强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举措
(一)积极发挥好各种媒体、载体的带动作用,扩大校园廉政文化教育覆盖面,确保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取得实效。要充分利用好文化教育阵地、宣传栏、广播、电视、网络等有效宣传载体,通过举办活动、开辟专栏、开展网评、竞赛等形式,大张旗鼓进行廉政宣传,使反腐倡廉深入人心。可以利用重大节庆活动,适时推出具有鲜明廉政特色的文体节目,极大提高廉政文化的知晓率。同时,要积极探索、挖掘新的行之有效的载体,确保廉政教育以更加贴近实际、贴近广大师生的文化形式走入师生之中。
篇6
[关键词]校园文化 问题 建议 调查研究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B
引言
1932年,“校园文化”这一词最早被美国学者沃勒提出。我国学者曲宗湖和杨文轩对校园文化提出了更为详细的见解,分别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进行解析。广义的校园文化从教育意义上理解,即为学校存在方式的总和,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和学校精神文化;狭义的校园文化可以理解为,以课余文化活动,即是我们通常所讲的第二课堂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综上所述,校园文化是在校园这一空间环境下,学生、教师作为其参与的主体,在以课余活动为主要内容、文化的多科学、多领域广泛交流及特有的生活节奏为基本形态的基础上的一种具有时代特点的群体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水平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依据,既反映了学校环境设施等硬件建设,也体现了学校的精神底蕴等软环境的建设,是学生学习和成长必须依赖的重要环境。通过实际的调查研究,了解校园文化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对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提升一所大学的教学和管理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南京农业大学学生为调查对象,对高等农业院校的校园文化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根据调查结果对高等农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实际被调研人数为150人,共发放问卷160份,回收有效问卷156份,回收率为97.5%。
二、结果与分析
(一)精神文化建设现状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并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
调查结果显示,如图1,被调查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在培育学校科学发展软实力中的主要作用的看法,主要集中于发展和丰富校园人文底蕴方面,占到总数的54.5%。此外,各有18%的同学认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作用是凝聚师生人心以及坚持特色办学理念。由此可见,同学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认识比较全面。
在传统校园文化活动与创新问题上,有51.3%的同学认为校园活动应该不断有所创新,27.6%的同学认为不受欢迎的传统文化活动应该取消,21.1%的同学认为传统文化活动应该做大。这从侧面反映出在一定程度上,目前的校园文化活动缺乏创新性,传统校园文化活动既没有做大,也没有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更没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那些不符合时展的传统活动取消掉,只是一味的传承下去,表明在校园文化活动的认识层面上,现有活动与学生的期待仍然存在一定的偏差。
图1:校园文化在培育学校科学发展软实力中的作用
针对校园活动的调查研究,发现72.4%的学生希望学校多组织大型的校园活动,参加人数在100人以上或者为全校性的活动,以此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这样的校园活动,53.8%的同学认为一般以一周一次为宜,这样既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锻炼机会和提升机会,又能使学生劳逸结合,突出学校的特色。在校园活动的举办中, 2/3的学生更倾向于参加兴趣活动和体育活动,而学生社团(包括学生会和艺术团)也成为学生中最受欢迎的组织。
(二)物质文化建设现状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校园物质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物质文化不单指物质资源本身,而是包括了物质资源所蕴涵的思想和观念,如建筑造型、雕塑、体育场地设计等都附加人类的灵感与智慧,体现着人的情操、意志和观念。
调查中被问及校园体育场地是否够用时,有53.2%的同学表示经常因场地紧张而打消运动念头,还有部分同学觉得体育场地开放时间过短,导致运动未尽兴或者在时间安排上有冲突,如表1所示。这充分说明学校在基础设施上还不能充分保证学生的需求。
表1:对体育场地是否满足需求的调查
如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越来越得到广泛关注,学校也越来越重视校园文化的发展。为了增加校园人文气息,调查显示,有39.7%的同学认为学校应多增加雕塑的数量,也有27.6%的同学认为应该增加刻字景观石来增加人文气息,只有少部分同学认为学校人文气息够浓,已不需要再增加其他东西来增强人文气息,如图2所示。阅报栏、公告栏是学生获取信息的来源之一,也是高校中必不可少的硬件之一。阅报栏、公告栏放置的位置也将直接影响信息的传播力度,在对阅报栏、公告栏放置位置进行问卷调查时,有2/3的同学认为阅报栏、公告栏应放置在教学楼前和宿舍楼前。也有部分同学认为放置在图书馆或者食堂前合适,如图3。放置在教学楼或宿舍楼前,可能考虑到学生更有时间观看信息,学生自习、上课等都需要去教学楼,而晚上回去睡觉,宿舍也是学生必经之处,相比较图书馆和食堂,在时间上或者人数上更占一定的优势。
图2:要增加学校人文气息,优先考虑添加的人文景观
图3:阅报栏、公告栏放置在哪里方便浏览
(三)制度文化建设现状
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系统保障。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才能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但仅有完整的规章制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负责将各项规章制度予以执行和落实的组织机构和队伍,因此,还必须加强相应的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也就是说,制度文化建设实际上包括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三个方面,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是确保制度建设落到实处,并使其真正起到规范校园人言行的关键环节,校园文化组织机构的健全和完善,校园文化队伍的勤奋与能干,对正常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
表2:谁组织的活动最受欢迎
表3:对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服务引导工作满意程度
调查中问及“谁组织的活动最受欢迎”,见表2。学生更喜欢参加学生自发举办的活动,而对学校有关部门举办的活动兴趣不大。为何学校有关部门举办的活动学生不感兴趣?首先,大部分同学对校园文化建设服务引导工作不太满意;其次,校园活动存在诸多问题,主要集中为活动成效不大,资金紧缺,活动经费筹措困难,如图4所示。对于活动经费的来源,图5显示,有57.1%的同学认为,活动经费应该由学校拨款赞助,28.2%的同学认为应该由社会赞助获取。实际上,学生活动都由学校拨款赞助并不可行,学校只有少部分的经费用来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但是,如果学生活动由社会赞助,商家必然会提出诸多要求(冠名、横幅宣传等),而此时学校有关方面能否配合学生工作而取得这部分赞助费用,则需要有关部门拟定合理的规章制度,以便更好的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图4:校园文化活动存在问题
图5:校园活动资金的来源
(四)制约因素
根据调查研究,目前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管是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
1.师生参与面不广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针对学生的,也不仅仅是学生管理部门的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广泛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接受调查的40.4%学生认为,目前学校的各项校园文化活动师生参与面不广、可操作性不强,排在问题的第一位(见表4)。
表4:当前学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主要存在的问题
另外,调查还显示,师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见表5。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对校园文化建设认识上的偏差导致校园文化活动师生共同参与机会不多。
表5:学校师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态度
2.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缺乏系统规划,辐射性和传承性不够,校园文化活动内涵不够丰富,档次不高,校园文化建设的层次低,导致校园活动虎头蛇尾,成效不大,降低了师生参与的积极性。校园文化活动大都由学生组织的文娱体育活动,而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学校办学方向和培育校园精神的背景下来操作实施,忽略了精神文化的开掘。
3.大学里所开设的公共课中,文化类课程的设置屈指可数,学校举办的报告、讲座等都存在诸多问题,如图6所示。这些问题表现在:时间安排不尽合理,与学生正常上课时间存在冲突,导致很多学生未能参与进来;或者是讲座过于专业,超出学生的理解范围,学生不愿再听下去;还有就是讲座层次过低,缺乏高水平讲座,学生不感兴趣,这些问题都将影响师生参与的积极性。由于校园文化建设只在有限的课外活动时间里进行,没能与人文教育相融合,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作用微乎其微。
4.网络的影响
网络在为大学生提供新型的学习方式的同时,也使得一部分学生沉湎于网络世界而荒废了学业,甚至还可能影响学生对参加集体活动的兴趣。由于网络信息基本上是无法过滤的,一些非科学的世界观、伦理观、价值观对学生的思想产生侵蚀,这不仅没有起到促进学习的作用,还与校园文化的主题教育意义背道而驰。
图6:报告、讲座、论坛等突出问题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持肯定的态度,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解也基本正确,但对于更深层次的理解还需进一步引导。
2.学生对于学校现有的硬件设施满意度不高,尚不能满足师生的需求,一些硬件设施利用率低、开放不合理,学校环境及宣传设施方面也有待改善。
3.现有的文化传统活动方式单一,缺乏创新。学校尚未根据自身现状建立适合自己的条例,许多方面还未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局面。
4.对校园文化活动,教师和学生大部分都表现积极,但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缺乏。
5.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呈现多元化,大部分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进行。
6.制约校园文化建设的因素很多。主要问题是经费来源不足、师生参与面不广、校园文化活动层次低、网络影响等。
(二)建议
1.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相协调
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学校不仅要保证文化活动硬件设施的需求,还应该结合精神文化,开展有内涵、高层次的创新活动。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建设的基础,而精神文化又是物质文化建设的条件。只有两者协调发展,才能促使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利发展。
2.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执行力度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质量,它具有鲜明的教育意义,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要在德、智、体相结合的基础上,制定合理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体现出教育的全面性,从而有效的建设与创造良好文化环境。健全的规章制度,还需要有有效的执行方能显示其价值。
3.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
校园文化反映了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等。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应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和爱校的热情。学生的文化兴趣是提高文化意识的重要因素,而参加校园文化活动是其培养兴趣的最佳途径,富含创新的校园文化活动,才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利平台。
[基金项目]*南京农业大学教改课题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1G07)
[参考文献]
[1]曲宗湖,杨文轩.课余体育新视野[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8.
[2]陈媛媛.马小平.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6(1).
[3]彭勇.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8,11.
[4]方志华.高校校园文化的概念、内涵及认识上的几个误区[J].高等农业教育,2003,(9)
[5]史洁,冀伦文,朱先奇.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结构[J].中国高教研究,2005.(5).
[6]张斌,韩立新.构建和谐校园视域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选择[J]校高等农业教育,2011(11).
[7]曾学龙,周晓燕.高等农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7,(3),.
[8]蔡立彬.大学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初探[J]中国高教研究.2005,(6).
[9]冀伦文,朱先奇.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6,(4).
[10]谷贤林.校园文化对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的影响[J]江苏高教.2005,(6).
[11]张桓,马振山,陈名虎.高校校园文化现状分析与思考[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7).
[12]叶汉钧,陈建新.试论大学形象与校园文化[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篇7
关键词:青少年;滑轮运动;校园文化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中学体育文化中轮滑运动的影响。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了解滑轮运动的研究现状与最新动态。
(2)实地考察法。制订细致的观察提纲,深入到爱好轮滑运动的学生中进行连续跟踪调查,了解学校轮滑运动开展的情况、学生参与轮滑运动的过程以及对周边同学的影响等。
(3)问卷调查法。根据课题目标, 参照所搜集的文献资料,结合本领域专家教授的建议,针对校园开展轮滑运动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等相关问题,笔者采取了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学生问卷共发放 100 份,回收 100 份,回收率 100%;有效问卷 96 份,有效率96%。
(4)数理统计法。将调查问卷和收集到的资料用 Excel 进行统计分析,根据需要,对研究得到的调查结果数据进行常规数据统计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开展校园轮滑运动的调查结果得知,除了课堂的教学、大课间活动和滑轮相关赛事这三种方式之外,学生采用其他的方式开展轮滑运动的占到 69.1%,这说明把轮滑运动带到中学体育课程教学中,是具备非常多样的参与形式的,可以极大地丰富中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对自己感兴趣的和适合自己的体育健身方式方法进行多样化的选择。
从参加校园轮滑运动学生的精神面貌变化情况调查中分析,参加轮滑运动后,学生们的精神面貌变化较大,变得精神有活力的占 67.8%,没什么变化占 8.9%,精神变差的占 3.4%。经过走访了解发现,那些学生精神比原来差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学生担心轮滑运动中受伤影响学习以及家长的干预,怕耽误孩子的文化课成绩,因此,参与文娱活动时间少了,他们的精神也比以前差了。总体上说,参加轮滑运动提高了中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
1.参加轮滑运动的积极作用
通过调查可知,认为轮滑运动可以促进校园文化发展的有 63 人,占总数的65.6%,他们觉得能增强纪律性,锻炼思维敏捷性,提高思维判断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有58 人觉得能提高个体自信心,其中有 35人的身心发展受益,参加校园轮滑运动能够锻炼人的意志和品质,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敢于拼搏的作风。有 56 人选择了增加运动项目的选择,有49 人选择了促进学校对外交流,从这些多项选择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校园轮滑运动对于个体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轮滑体育课程的教学和活动,可以使学生了解国内外的主流体育运动项目,使他们掌握知识和技术。学校在校园内开展轮滑运动也能积极与其他学校联系,促进了校际之间和不同学校学生间的交流,减少目前学校体育以竞技体育为主导的“竞争”性体育文化的负面影响,为丰富、完善高校体育文化和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作出贡献。
2.轮滑运动对促进同学间交流情况的影响
本次调查显示,认为校园滑轮运动能够很好地促进同学间的交流的有29人,占到30.2%;认为能够帮助同学间的交流的有44人,占到 45.8%;对学生间交流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的占76%。这说明校园滑轮运动能够积极向上地促进了同学之间的交流。在轮滑场上,学生们之间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相互学习,愉悦了身心,活跃了气氛。
3.学校开展轮滑运动的主要困难
对于校园轮滑运动开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本次调查显示:影响因素最大的是运动时间的不足,占到34.5%,然后基本功不扎实占到 20.1%,身体素质差占到 12.5%。除此之外从对领导和老师的访谈中得知:在中学校园开展此项目受影响较大的因素是领导因素,占47.20%,学员的水平和态度问题占到38.2%,场地器材因素占 55.50%。调查发现,校园轮滑运动在中学开展的情况受到领导和学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场地器材的影响因素最大,这也是由于中学阶段升学压力的影响。对于如何平衡运动项目,增加学生的身体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受到领导们决策的较大干预。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强化校园文化建设。①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中,由于学生对文化的选择具有心理的不确定性和价值取向的模糊性,而轮滑运动的体育文化理念可以引导学生形成先进的文化理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②在参与校园轮滑运动的同时,师生所受到的心理影响基本上是相同的,这种类同的心理效应会产生无形的感染力、向心力和凝聚力。③通过校园轮滑运动,凸显学校的教育功能,把教育、培养、塑造作为其出发点,把发展学生智能、磨炼学生意志、愉悦学生身心作为最终目标。因此,轮滑运动的体育理念能加强校园文化的导向、凝聚功能、教育功能和规范功能。
(2)能够很好地培养拼搏奋斗的精神。正是轮滑运动自身的独特性,它能使学生建立自信心,勇敢拼搏,互帮互助,共勉进步,体现着友爱和快乐分享。它可以丰富中学生的学校体育文化生活,也可以为全民健身事业服务,为社会培养全面的建设人才,更可以使学校园体育文化全面发展。
2.建议
(1)学校开展此项运动的关键是领导重视。领导需要更新观念,进一步解放思想,正确认识到校园轮滑运动的价值。该项目可以作为与国外学校交流的重要手段,需要制定长远的目标和计划,并在政策上和资金上给予支持和帮助,把校园轮滑运动纳入到体育教学的范畴,同时进行高水平运动队的组建,使校园滑轮运动普及与提高相互促进。
(2)学校各个部门要相互支持。学校各个部门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要密切配合、相互协调,让学生有时间、有场地去开展轮滑这项运动,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为轮滑运动在学校的开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3)加强宣传力度,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学校加强校园轮滑运动的宣传,同时开展灵活多样的方式,学校体育课程作为基础,校队作为提高,兴趣小组作为升华和补充,多种形式相辅相成,更好地在学校中发展轮滑运动,让更多的同学认识轮滑运动,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4)加强轮滑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轮滑运动的教师是校园轮滑运动开展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提高教师的训练、教学业务水平,更好地保障校园轮滑运动在学校有序地、灵活多样地、健康地发展。这种和谐自由的方式对于拉近师生距离,搭建沟通平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升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度,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都有很好的帮助。
(5)增加对轮滑运动的投入。轮滑运动开展的情况主要受到场地的影响。校方应加大对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增加器材的配备。
参考文献:
[1]张 煜.速度轮滑运动发展对策的建议[J].高师理科学刊,2009(05).
[2]于立强,王 焕,吴晓华.论轮滑运动对促进全民健身的作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05).
篇8
关键词: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实施 建议
校园是学校教育学生的主要阵地,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到高等院校,都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学校是对学生影响最大的环境,特别是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尚未成熟,可塑性非常强,且善于模仿,但是分辨能力却不强,因此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缺乏优良的教育环境,学生容易走向歧途。这就对学校根据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提出了高要求,优化校园文化,为学生创造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抵制外界社会负面文化对学生的冲击,进而对外界社会大环境产生积极向上的影响。笔者针对打造优良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几点有效可行的具体建议。
一、重视舆论文化建设,树立优良校园风气
侧重于树立正面能量。校园环境是一个大团体,学生在这个大团体中,行为和思想容易受到团体内集体舆论的同化与制约。学校要侧重于舆论文化的建设,树立正面能量,真正做到通过正面舆论教育学生。进入校园的走廊两侧,可以一面用来展示学校名师教育风采,一面用来展示优秀学员风采。历年的“六一”儿童节,学校通过表彰仪式,对优秀学生进行表彰与奖励。开学之际,老师向新进学生讲述学校的历史与荣誉,让学生参观校园的荣誉墙,营造优良的校园环境,让学生通过对学校历史的了解及对从学院走出去的成功人士的认识,培养荣誉感,进而提升学校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学生对学校产生自豪感、荣誉感和热爱之情,进而产生团结向上的凝聚力,形成优良的校园风气。
二、充分利用优美的校园环境,打造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环境不仅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空间,而且是培养学生文明素质的载体。学校可以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园环境,让一花一草、一板一墙都能起到教育学生、启发学生的作用。整个校园环境都可以成为教学学生精神文明的课堂,让学生视线所及之地,都能成为具有教育性的小课堂。
1.充分利用走廊文化。在校园的走廊上,张贴关于保护地球环境、杜绝资源破坏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深受其教育,每个学生都争当“保护环境小卫士”。在每个教学楼的走廊上,设置两个展板,一个是张贴关于班级的介绍,一个是张贴班级班风、学风、班规的介绍,让学生在耳濡目染感受正面的校园文化。
2.合理利用空间布置教室。每个班级的教室都可以成为学生施展的舞台,布置教室成为学生们各显神通的最佳机会。可以合理利用教室空间,设置每一个让每一个角落都有学生们智慧的结晶,让学生们的成长记录、优秀作文、手工作品、美术作品等都能在班级得到展示,进而每个班级形成不一样的人文氛围。
3.提高养成教育的重视程度。校园内的“温馨提示”可以成为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一个重要途径。漫步于校园,校园的草坪上面有学生们的温馨提示如“青青园中草,人人爱护好”、“小草有生命,脚下请留情”等儿童化标语,这对小学生们优良品德的形成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坚持以人为本,发挥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是小学生品德教育实施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教师的一颦一笑和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能产生影响,他们既可能将学生带入品德教育的正轨,又有可能把学生引向品德教育的误区。教师应该摒弃错误品德教育,充分发挥积极向上的引导作用。校园文化是教师与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精神氛围和物质环境,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学生都生活在其中,会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参与校园文化的精神氛围与物质环境的构建和变革,也会接受校园文化的熏陶、引导与塑造。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真正达到“以美育人、以乐醒人”的积极效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校园活动,例如校园电视台、小记者和红领巾广播站等,正确指导学生收集材料、组织写稿和播放,给予学生正能量的鼓励,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动手能力,掌握全方面的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以后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注意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性
针对校园不同区域,设置合适的墙面文化。在校园不同区域,要有针对性地设置不同的墙面文化。例如针对校园绿色教育的特色,在教学楼楼道的墙面上可以张贴有关环境保护的教育宣传资料或者爱护环境的宣传标语等;针对学生食堂的墙面上,可以张贴文明进餐或者爱惜粮食的宣传图片;学生上下学过程中,交通安全极为重要,可以在学校围墙上设置交通安全知识的介绍,进而提升小学生对安全的认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此外,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在不同时期,行为倾向与心理反应是有所不同的,在设置墙壁教育内容时,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知晓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而营造有针对性的校园文化环境。
总而言之,要想让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有序进行,不仅要通过正面教育和积极灌输正面能量,还要通过充分发掘与利用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对学生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对小学生的影响并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值得坚持和相信的是,优秀的校园文化建设一定会结出优秀人才之果。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校园文化;学校教育;治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2?摇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2-0010-02
一、校园文化特征及作用
1.校园文化特征。从无形特征方面来看,校园文化主要特征在于:1.开放性。校园文化与外界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具有开放性。但是这种开放性是有限的,要在合理的范围内选择适合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的文化对校园文化进行构建。2.时代性。校园文化也是时代文化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的时代特征。学校是培养未来人才的场所,在特定的校园文化形成过程中,会沿着适合社会文化背景的趋向来发展,这种鲜明的时代特征给予校园文化新的活力,使得校园文化不仅具备基本的核心价值观,更加强化了把握未来的信心。
而从有形的特征来看,校园文化主要特征在于:1.规范性。校园文化具有明确的、优越的、规范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环境,其规范性的核心在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合格的接班人”。[1]因此,在校园文化的构建中,要以核心价值为最终取向来对社会文化进行优选,用最优的社会文化精华来建设校园文化。2.系统性。校园文化有着严密的系统性,在汲取社会文化发展自身的同时,对校园文化进行了系统的规范,严密的、系统的校园文化才能为学校的管理带来治理上的良性循环。3.自主性。校园文化是以师生自身为主体而建立起来的文化,在日常的教学以及各种活动中,学生的创造力、教师的引导力以及学习的氛围,都构成了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因此,校园文化具有自主性。
2.校园文化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校园文化是一种软性文化,在学校治理中,校园文化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首先,校园文化具有凝聚作用。校园文化能够整合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取向和整体信念,使得全校师生凝聚成一体,将责任感和使命感赋予每一个学校成员。[2]其次,校园文化具有激励作用。校园文化是一种以学校价值导向为方向的精神财富,不论在物质形态上还是精神形态上都对师生的行为和思想有一定的激发作用,通过设立奖惩制度以及树立模范典型的办法,可以起到有效激励师生的作用。最后,校园文化具有导向作用。青少年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时期,辨别力差,这使得他们容易盲目跟从,从而误入歧途走上不正确的道路。校园文化的熏陶和教育能够使青少年学生接受正确的思想引导,影响他们的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因此,校园文化具有引导作用。
二、校园文化管理模式的构建
1.校园文化的构建。校园文化的综合性,使得校园文化的构建要从多方面来进行,简单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1.精神方面。精神文化建设要关注其内涵价值以及实质的核心精神。校园文化关系到全校整体的思想观念以及素质素养,因此在建设精神文化方面时,要以发展的、全面的、现代化的眼光来定位校园文化的精神层面,要将整体的校风和学风建立在浓厚的文化范围之上,纠正不良学风和不严教风,使整个学校的精神面貌往良好的方向发展。2.制度方面。制度即是校园文化的一方面,也是学校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校园文化层面上,制度的建设主要体现在制度文化的构建上。制度具有规范性和确定性的硬性指标,同时也具有灵活性和导向性的软性特征,在制度文化的建设上,要以健康向上、团结进取、和谐友爱为导向,修订学校旧有的、不成熟的制度文化,建立与时俱进的新的制度文化,并且定期更新,为制度文化不断注入新的血液。具体来说,充分征求教师的意见和学生的建议是基础,坚持以人为本是原则,相关法律规定是依据,通过建立完备的制度来治理学校,这不仅体现了制度的严谨性和规范性,也突出了学校管理的人文性和时代性。3.行为方面。行为通常受思想的支配,建立一个正确的行为规范准则是行为文化建设的核心,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行为文化的建设需要以学生为中心来进行,对于学生要以忍耐、耐心、宽容以及理解的态度进行正确的行为思想教育,不仅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公正处理学生的各种违规行为,也要站在学校的立场,对学生的行为做总结归纳来指导行为文化的建设。[3]4.人际方面。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文化,对校园的和谐气氛是至关重要的。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要秉着公平正义、无私奉献的精神对学校进行管理,充分听取教师们的意见;作为教师,要细心了解学生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心理状态,尊重学生、引导学生,做好人际文化的建设。
2.以“校园文化”为核心的。建设有“校园文化”这一核心文化的学校治理模式,必须以发挥学校领导者与管理者的特殊作用作为起点。要想发挥好校领导的作用,就要求校领导有强烈的责任心,不断学习、不断深化自身素质,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引导学生。其次,是要发挥教师的主人翁精神以及主导作用。教师是教学中的关键因素,教师的道德观念和价值信念对学生的影响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将校园文化的精髓贯穿到实践中,做一个有使命感的教师。最后,要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校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4]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熏陶下,逐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以校园文化为核心,关注学生们的主体地位,有效发挥校园文化的影响力和引导力,将学生的创造性激发出来,做好学校教育。
以“校园文化”为核心的学校治理模式并不是一个生硬的、具有约束性的管理模式,而是软性的、具有弹性的学校治理方式。因此,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以及教师要充分发挥利用自己的引导力和影响力,在校园文化的助力下引导学生,更要给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性的空间,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波.在学校管理中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3).
[2]方瑜.试论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工作的结合[J].中国市场,2013,(17).
[3]李剑锋.探索以“校园文化”为核心的学校管理模式[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1.
篇10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校园文化活动
[作者简介]刘艳(1981- ),女,河北衡水人,衡水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河北 衡水 053000)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7-0049-02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校园文化活动要服务于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切实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时效性,为应用型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与校园文化活动的互动关系
1.校园文化活动和应用型人才内涵。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其中校园行为文化是指教师员工在进行教学、科研、学术交流、生活娱乐时表现出来的文化。本文阐述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行为文化的内容之一,是指除日常课堂教学工作以外,有组织的第二课堂形式的校园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也是校园文化中最生动、最具显示性的部分。既体现着学校办学活力和效果,也体现着学校精神和教育品味。优秀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丰富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集体意识,促进学生全面成才。
我国高等教育中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大都把应用型人才作为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人才是指把科学原理应用到社会实践并转化为产品或服务的工作人员。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培养应用型人才既是新建本科院校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自我发展的需要。
2.校园文化活动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第一,校园文化活动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重要载体。校园文化活动属于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之外的一种隐性课程。它深受青年学生喜爱,对大学生综合人文素质、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校园文化活动日益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力抓手和工作载体。以暑期社会实践为代表的实践类活动,能够很好地帮助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社团活动为代表的兴趣素质活动提高了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富了知识结构,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完善的人格和综合素质提供了平台;以各类竞赛为代表的创新创业活动,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创新思维,培养了更符合社会需要的具备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第二,应用型人才培养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起目标导向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是片面注重专业和技能的应用,而是在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把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应用于社会生产或一线社会活动。这就为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培养的质量最终要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能力和素质上。因此,校园文化活动不但要满足大学生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还要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进行设计、实施、反馈。
二、校园文化活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1.重丰富多彩,轻品牌建设。近年来,校园文化活动呈系列发展之势,由原来单一的主题活动发展为以文化艺术节、科技节、社团活动月等为依托的系列活动,实现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从无到有的转变。为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兴趣的大学生,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固然是我们所追求的效果之一,但一味丰富,缺乏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不能实现成果化、品牌化,也就不能形成特定的文化底蕴,更不具备识别意义。因此,导致学生对各种活动的认可度差别不大,也就不能在广大学生中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不利于健康全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重文体娱乐,轻实践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应包括各种文艺体育活动、学术科研活动、公益实践活动等。在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方面普遍存在着内容、功能方面的误区,把校园文化活动等同于文体活动,并忽视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功能,使应用型人才培养成为空谈。有些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有了“泛娱乐化”的倾向。迎新晚会、“五四”文艺晚会、艺术团汇演、相关专业汇报演出、大合唱、社团活动月开幕闭幕等活动都以娱乐活动的形式出现,并有愈演愈烈之势。有些活动环节更是充满了“恶搞”,以迎合越来越重“娱乐”的大学生口味。而理论性、思想性、教育性较强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校园之星的评选活动、技能大赛等日呈萎缩之势,申报项目、人数越来越少,评审过程越来越简单,学生主体体验不足、主动性不强。
3.重精神支持,轻物质投入。校园文化活动是学校精神的体现。校园文化活动应围绕学校教育理念、学风、校风、教风等顶层设计的理念开展。任何活动的开展、精神的体现都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作为基础。目前许多高校在经费预算上过于偏重日常教学,对第二课堂的校园文化活动投入较少。有些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经费来源主要靠商业赞助,致使校园文化活动充斥着浓重的商业色彩,偏离了活动开展的终极目标。另外,由于重视程度不一样,有些学校在场所、人员配置等方面对校园文化活动的投入也非常少。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动力不足,很难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发挥作用。
4.重学生主体,轻教师指导。毋庸置疑,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是广大青年学生。要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就要让学生自主、自发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但这一过程中往往缺乏指导教师的良性干预,使某些校园文化活动或流于形式或泛滥成灾。有些团学组织开展的活动,大学生自觉自愿参与的很少,大部分“观众”名额需要强制摊派到各个院系。这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浪费了资源,也容易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不良价值观的冲击,日趋肤浅、浮躁、功利。
5.重活动本身,轻反思总结。校园文化活动举行的时间是短暂的,但每次活动的意义和育人作用都是可持续的。目前我们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是为活动而活动,活动形式上结束了,与活动相关的所有内涵和外延的东西也就结束了,没有反思总结,更谈不上为下一次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经验教训的参考。校园文化活动本身不能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和可持续的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培养也只能成为空谈。
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议
1.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内容体系,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更多平台。校园文化活动在内容上可以分为六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文体娱乐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社团活动、职业资格与技能培训。如果六个方面的发展仅仅停留在传统的维持理念上,那校园文化活动的有效性一定会遭到质疑。只有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才能使校园文化活动充满活力和影响力,从而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体说要做到三个结合:
第一,与专业特色学科优势相结合。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体现学校特色,承载学校精神,产生强大的凝聚力,提高师生对学校的忠诚度,促进学校学风建设和育人目标的实现。校园文化活动必须经历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要实现这一飞跃最主要的途径就是挖掘学校办学特色,结合学科优势,获得学生的认可和参与,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也有利于校园文化活动的品牌建设。学校相关部门应对校园文化活动加以梳理,结合特色专业优势学科,分专业引导学生,塑造校园文化活动的品牌,扩大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作用。
第二,与学风建设相结合。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校园文化活动归根到底是为培养人才服务的。通过校园文化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自主意识,选择科学合理的成才路径。在市场经济多元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有些大学生产生了浮躁、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的不良情绪,这严重影响了学校学风建设,更背离了人才培养目标。校园文化活动内容体系的创建要与学风建设相结合,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引导和教育,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
第三,与时代变化发展相结合。校园文化活动尤其是品牌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高校传统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积淀。这并不是说校园文化活动就不需要创新发展,恰恰相反,它必须与时代变化发展相结合。只有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校园文化活动才能保持生命活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是校园文化活动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应有的态度。例如,在引发广泛共鸣的“中国梦”提出后,校园文化活动应以此为契机,开展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干兴邦的科技创新活动、关于梦想调研的社会实践活动等。
2.建立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保障机制,为应用型人才培养营造宽松的环境。(1)组织保障。学校上下要深刻认识到校园文化活动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加强组织领导和规划管理,形成教务处、学生处、校团委、保卫处、后勤处等有关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相互配合,共同促成校园文化活动的有序开展。(2)制度保障。制定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制度政策,把校园文化活动的相关内容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把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时间、场所、经费使用、学分认证等以制度或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保障活动开展的实效性。(3)物质保障。把校园文化活动经费纳入学校预算,并根据当年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酌情增加经费投入。提供可供主要活动举办方自由支配的活动场所以及硬件设施等。(4)队伍保障。对于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组织者给予人力资源的大力支持,加大人员投入,构建学校师生“双主体”模式的互动关系。聘请有经验的团总支书记、辅导员等对校园文化活动进行项目化管理,并折算工作量,保证校园文化活动持续稳定开展。
3.加强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质量评价,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性。所谓质量评价,就是学校校园文化活动管理部门、指导教师等通过建立多维度的评价体系,运用相关手段或方法检验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状况,并根据检验结果判定校园文化活动是否达到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的效果。质量评价的体系要体现多个维度,包括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体验的评价、教师对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状态的评价、社会(用人单位)对育人效果的评价等。质量评价的依据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在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柴福洪.校园文化与大学研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3).
[2]吕迪.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园文化建设刍议[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2(7).
- 上一篇: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 下一篇:对学前儿童健康的理解
精品范文
10对校园活动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