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办公基础教学范文

时间:2023-11-30 17:45: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脑办公基础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脑办公基础教学

篇1

我校现有教师6人,54岁以上的有4人,平均年龄在50岁上下,教师年龄结构老龄化,观念滞后,要求教师主动学习已不现实,为提高教师学习热情,我集中对教师开展电脑信息化应用培训。为此,我专门召开电脑信息化应用培训动员会。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认识,将信息技术意识灌输到教师的头脑中,使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教学有机融合到一起。利用课余时间,对老教师进行开机、关机、阅览网页、汉字输入方法、文档的基本编辑、电子表格的基本知识等基本操作进行培训。我校现只有一台办公电脑,为方便教师上网学习,我校安排了《上网轮流学习时间表》,让教师熟悉网络环境下查找、下载、上传教育教学资料的方法,能在网络上利用论坛,聊天室,电子信箱等工具进行交流。

今年4月22日,我参加了由襄阳市教育局组织的《襄阳市教育信息化管理干部专题培训班》的学习。学习结束后,我立即组织教师开展襄阳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师应用培训工作,让全体教师了解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工作重点为“三通两平台”,“三通”为:推动“宽带网络校校通”,完善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推动“优质资源班班通”,加快内容建设与共享;推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两平台”为: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能够登录使用襄阳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在我的带领下,全校教师都已经熟练掌握了电脑的使用,都能够利用网络资源服务与教学了。

虽然我校没有多媒体教室,但为了让我校的孩子们也能享受到现代多媒体教学资源,我将办公室当教室,把办公电脑当黑板,用教参上的视频资源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电脑前和老师一起学习。无论是语文课,还是数学课,教参上的视频资源,都是全国优秀教师准备的优质课堂,孩子们在这些教师的引导下,认真聆听,大胆发言,敢于质疑,合作交流,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提高了很多。虽然条件简陋,但孩子们也能和远在千里之外的师生共同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也让孩子们体验到了电脑教学的优越性。开阔了他们的视野,给他们今后的腾飞种下了希望的种子,让他们明白了要想走出山沟沟,必须发奋学习。同时,我积极采取多种方式,让电脑服务于教学中。

1、师生共学。组织全体师生共同学习《第三套广播体操――七彩阳光》。由于学生没有基础,学习起来非常吃力,通过师生共同学习的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全体师生在电脑前共同观看广播操的分解动作,了解节奏变化;让学生多看视频的完整和分解动作,并边学边做;一节一节的学,教师学会后,进行领做操;让学生多看电脑和教师的标准示范,尽力模仿跟着做。先学方位,基础动作,再学合节奏(让学生跟着电脑自己喊节拍)。通过几天的学习,教师已经学会了,但学生还不能记住动作。我便利用每天大课间30分钟的时间,组织师生观看电脑跟着练习,对做的好的学生给于表扬、鼓励,使学生更有信心学好,做好。一个月下来,所有的学生都能跟着节奏做好广播体操了。

2、师生共唱。由于学生没有学习过音乐理论知识,不知道节奏旋律,所以学习起来非常难。我便利用电脑为学生反复播放《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让学生先欣赏歌的节奏,然后在电脑上教会学生识别简谱中的高低音、停顿、节拍等音乐小知识,学生具备这些知识后才让学生跟着电脑学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利用电脑可以暂停的特点,一拍一拍,一句一句,一段一段的教,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这样学习效率非常高,半天下来全体师生都学会了。之后,我要求全体师生在每节课前都必须唱一遍,使得校园里飘荡着欢快的歌声。

3、师生比武。农村孩子根本没有接触过绘画,也没有专职教师教,如果让他们画一样东西,都不知道如何下手。为了让孩子们会画,我在电脑上下载了基础绘画教学视频。每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全体师生共同观看,跟着教学视频一起学习。每节课后,我都把师生的绘画作品放在一起比一比,对优秀作品提出表扬,对较差作品提出改进意见。通过画一画,比一比的方式,师生的绘画技能有了很大提高,学生的绘画兴趣更浓了。

篇2

关键词:云计算;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36-8707-02

高性能计算产品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引发一场新的变革,众多领域出现新的模式,逐渐形成以“云计算”为平台的多种应用。云计算的特点是高可靠性、超大规模、虚拟化、高扩展性、通用性等基本特点。云计算不受时空、机器等方面影响的新服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网络信息呈现“爆炸式”增长;另一方面,信息获取的形式也呈现多样化,更为方便与准确。在这样的情形下,如何改进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成为当前重大社会课题。下面重点从计算机基础硬件、软件以及网络技术教学等三个方面,展开详细的论述,以期更好的了解,当前的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情况与传统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差别,更好的提升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水平。

1 中职计算机基础硬件教学内容

传统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对硬件部分的介绍重点是关于“冯诺依曼”结构中的计算机系统的五大部分的介绍,在硬件介绍方面强调以传统个人电脑为对象,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定位在普通个人电脑的结构组成上。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个人电脑之外的多种计算机设备开始逐渐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国,比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学生对这些方面知识有一定的需求,因此,应该适当对中职计算机基础这部分的教学内容加以补充。重点来讲,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

1.1 计算能力实现快速增长

计算机在硬件技术发展迅速,在计算能力上实现快极速增长。计算机在“双核”、“多核”等处理框架逐渐设计与推广,提升了计算机硬件数据处理能力,这也进一步拓展了计算机的使用领域。例如个人电脑能提供网络应用、小规模科学计算等方面的服务。

1.2 形式呈现多样化

当前已经增加了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设备,充分结合当前的通讯网络,已经形成了多样化的云应用,将来也会出现智能冰箱、智能空调、智能电视等产品,这也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上面谈到的这些应用在传统的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是很少涉及到的,或者是与当前的实际情况联系不那么紧密。教师在讲解相关内容过程中,应该注意将“云计算”的应用加入到新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以便将最新的知识及时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最大程度了解当前计算机使用情况。

1.3 计算机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云计算”实现了实时计算、善适计算,人们在使用“云端”设备,就能实现对智能家电的控制、实时接收信息、接收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方面的服务。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逐渐发展,这些基本应用已经在生活中逐渐得以实现。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对这一方面的知识需求更为强烈。当前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对这些部分的相关内容涉及相对较少。所以,中职计算机教师还应对相关的知识进行再次补充。

总的来讲,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硬件部分的内容,应该与当前“云计算”的情况相匹配,需要时刻关注“云端”设备的相关内容,主要包含智能化手持设备的介绍,比如智能数码、智能手机、电子书等方面的内容。并且辅助相关的实例加以适当的介绍,让中职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最新的科技设备及其应用。

2 中职计算机基础软件教学内容

传统的中职计算机基础软件教学,重点是操作系统软件与桌面软件。当前,特别是随着“云计算”的技术的日臻成熟,云端设备已经开始脱离计算机操作系统架构的平台,呈现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出现了新的云应用。当前中职计算机基础软件教学方面的内容,还应该补充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 计算机操作系统方面

因为计算机逐渐得到了普及,很多学生在初高中,甚至是小学阶段,对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已经一定的熟悉,该部分的内容需要加以精简与压缩。与此同时,还应该充分结合当前“云计算”普及的大好形势,适当补充云端设备方面的系统教学,例如当前的苹果ipad平板电脑使用了IOS。

2.2 操作软件方面

中职教师在办公软件方面,在OFFICE办公软件在教学基础上,补充相关的在线办公软件方面的教学内容,这是云应用的具体情况。比如baihui等。中职教师在讲解这部分的内容的时候,重点讲述和传统OFFICE办公软件的区别,对其优点、缺点也要加以介绍,方便学生有更明确的认识。

2.3 讲解手持设备方面的内容

中职教师在对常见的操作系统软件与办公软件内容加以补充的基础上,需要从云端设备的特点出发,补充手持设备上的常见软件教学。在这方面应该使用如“谷歌地图”等方面的内容,内容做到新颖独特,更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注意力,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

3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网络技术教学内容

传统的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网络教学部分,已经不能有效满足当前学生不断增长知识方面的需求。当前的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在“云计算”方面的内容不断加以普及,将“云”应用作为平台的方面非常多,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比较少。中职计算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适当加入上面谈到的具体内容到课堂之内。例如创建校园无限网络技术方面有哪些具体的特点;当前城市积极开展的3G移动通信技术与2G移动通信技术的区别,以及这些技术所要面临的考验。从上面谈到的相关内容出发,在原先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础上,加入了无限网络方面的技术,包括3G手机网络、无限局域网建设、通信网络的发展方向等。针对每一项技术的讲解,应该注意和学生生活实际应用实现紧密结合,这样才能确保知识不至于过于空洞,这能有效吸引广大学生注意力,提升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兴趣。

4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注意事项

从当前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计算机基础教学方面的课程应该从自身专业特点出发,结合教学实际进行灵活设计,中职计算机教学内容和设置的专业有机结合在一起。中职计算机基础方面的教学应该与专业相匹配,并且要和学生未来的就业情况加以适当结合。当前承担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师,应该积极寻找云计算相关情况,确保当前的中职计算机技术方面的服务和本专业能实现有机结合,在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加以有效契合,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进行阐述,这样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当前的会计教学,教师可以重点探讨手机邮件使用、云办公软件等。

总之,在当前云计算背景下,当前的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已经和传统的中职计算机教学发生明显的改变。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逐渐发展,新的内容不断出现。在当前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将更多的知识补充到教学之中,不要只是局限在教材内。云计算出现后,出现了新的体验、技术与应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逐渐使用,只是这些方面的知识还不是很了解。作为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师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师的讲解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当前技术的发展方向,这些新的技术给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等。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重点从硬件部分、软件部分以及网络教学部分等三个部分进行适当的改革,特别是在当前云计算教学背景下,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也要做到科学改进,适应未来中职计算机教学发展形势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杨旌. 面向云计算的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创新[J].科技信息,2010(23).

[2] 袁国骏.浅谈云计算及其发展应用[J].实验室科学,2009(2).

篇3

同样的,本学期我还是担任八年级2个班信息技术的教学工作,在有了过去一年多的工作的铺垫,本学期的各项工作开展起来要顺利多了,收获了一些小小的教学经验。但是同时也深感自己的压力越来越大,在不断的摸索中教学,也开始越发多的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教学工作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有了正确的认识,它既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又是中学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内容。下面我就总结一下这学期事信息技术教学的心得体会。

一、教学方面:

1、备课 

开学初,根据学校要求,认真写好教学计划,提前备好课,写好教案。平时做到周前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

2、上课

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尤其本学科主要课程都要上机完成,因此每节课前都要认真做好上机备课,检查机器状态,有无“不可用机器”。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使学生能做出有创新、有创意的作品。通过一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又掌握技巧,使他们有成就感,学生上了每一节课都有收获。在学生完成上机任务时,在各台计算机前巡视,注意对后进生进行手把手的辅导,课后及时找出不足。

二、个人学习:

对于课程改革环境下的教师,光有一桶水是不够的,教师必须拥有自来水。为此在工作中,我抓住一切机会认真学习,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虚心、主动地向其他信息技术教师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丰富教学手段,抓住学校安排听课的机会,不耻下问,及时消化,吸取别人的好的教学方法,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高。

三、其他方面:

本学期我还分管电脑教室、班级电脑设备、办公室电脑的管理工作。电脑教师的硬件维护也是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因此课下机房的维护工作是必要的。班级电脑设备、办公室电脑的应用更是为了给其他学科的教师教学工作的学习搭建了一个平台,教师可以随时将农远的资源应用到自己的实际教学中。

四、努力方向: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知识上做到课课清、段段清。

2、对希望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对计算机的认识上有更大进步。

3、加强机房纪律和机器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在班级集中注意力学习,在机房上机时也要按规定严格约束自己。

篇4

【关键词】高职高专 计算机导论课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0-0072-02

计算机导论是关于整个计算机学科综述性导引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先导基础课程,它主要讲述计算机科学的特点、历史渊源、发展变化、知识组织结构和分类体系。安排在大学一年级的第一学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既要使学生全面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概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建立起学好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的信心。更重要的是可以从总体上把握各门专业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的关系,有助于学生明确进一步学习的目标,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建立学科框架基础。

一 高职高专计算机导论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本课程内容包括概述、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结构、操作系统、网络技术、程序设计与算法分析、信息系统、软件工程等,具有内容多、涉及的知识面广、概念集中的特点。而对于高职高专类学院的计算机专业教学,由于学制短(通常是2~3年)、学时有限,很难把握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导论课程的作用认识不够,有的是学过就忘,认为本课程对后续课程的帮助不大;另外,有的学生觉得内容太多理论性又太强,学习起来没有兴趣;还有的认为难度太大,学不懂。这样,必然导致学生在以后的专业学习和自我学习能力培养方面出现很大的障碍。

二 分析问题的原因及改革建议

1.教学定位不准确导致教学内容不适宜

目前在教学中对计算机导论的定位概括起来有两种。一种是将导论的学习等同于计算机文化基础(或计算机操作初步),认为只要教会学生日常的Windows操作、打字及Office办公软件就够了,而对于计算机理论的学习因为涉及的知识面广、内容较多、学生缺乏兴趣就讲得很少甚至不讲。显然,这种定位降低了教学要求,与计算机导论课程的主旨相去甚远,当然也就完不成导论课的重要任务。另一种是将导论课设计成一门纯理论课,理论教学过于复杂,使刚入学的大学生一时难以接受教师所讲的众多计算机理论内容。这种情况下,尽管老师在课堂上花很大的力气对一些抽象的理论内容做详细的讲解,但由于面对的是大学新生,这种教学效果往往不好。由于课时的限制,每堂课都组织得非常紧张,新的名词、概念、理论过多,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打击了学生日后学习的信心,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2.学生基础存在差异导致教学内容难把握

由于现在的院校基本都是面向全国招生的,这就导致入学的新生来自全国各地,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其一,在入校前,存在家庭经济条件、对电脑接触时间长短等差异。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对电脑的兴趣有很大的差异,有的学生本身就很喜欢电脑,从而选择了该专业,因此这部分学生对电脑的兴趣很高;有部分学生对电脑没有多大了解也不是很感兴趣,只是由于家长的决定才被迫选择了该专业;有部分学生对电脑毫无兴趣,甚至讨厌电脑;还有部分学生是由其他专业调剂过来的,没有自己的想法,更无所谓兴趣。其二,由于地域城乡教学水平的差异,很多地区的高中甚至初中和小学就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有的甚至还学习了一些软件编程的知识(C语言程序设计),而一些农村来的学生,基本上没碰过电脑,这给计算机导论课程的任课教师在教学内容安排上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3.计算机导论课程内容及体系结构改革依据

上海市每年都组织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简称计算机一级),旨在检测和评估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考试时间一般固定在11月份,学生处于大二第一学期前半学期。考试内容涵盖了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使用、多媒体技术基础和计算机网络基础。而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安排很难覆盖到考试要求的所有内容,这就造成计算机专业学生一级考试的通过率还不如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计算机导论课内容恰好能涵盖计算机一级考试内容,时间上刚好在计算机一级考试之前。笔者就组织了课题组老师进行多次讨论,看能不能将计算机一级考试的内容完全融合到计算机导论课中。这样既可以通过计算机一级考试的通过率来考核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样学生也可以通过是否拿到计算机一级证书作为检验该课程的学习成果。

计算机导论课应该能够使学生学到相应的一些实用技术而不完全是枯燥的概念介绍。实用技能的学习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也是其最感兴趣的。但在内容选择上,应该是最基本的,在学习、生活中又是最需要的,使其能够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学习、工作带来方便。因此,本课程总体以“基于工作过程”为指导,将知识点的介绍融入具体的实际应用中,并结合上海市一级考试的考点要求,以此为依据确定本课程的课程内容。

4.计算机导论课程内容及体系结构改革方案

计算机导论课程内容及体系结构的设计充分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要求,将实践教学明确放在重要的位置,更好地体现学科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特征。通过拓宽知识面和强化理论性教育来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体设计以学习性工作任务为载体,按学习情景(学习项目)的教学顺序描述教学内容,按学生应获得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说明学习目的和要求,特别要突出能力要求。具体方案如上表所示。

三 结束语

计算机导论课程的教学难点在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不好把握,本文结合该课程的特点和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及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一级考试通过率不高的现象,主要讨论了上海地区高职高专院校在计算机导论课程内容和体系设计上的改革方案。整个教学过程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将具体的知识点融合到具体的实际应用中,同时将计算机一级考试的通过率也纳入到计算机导论的课程考核中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玉龙.计算机导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7

篇5

要说特色,网上教学中,利用网络,熟练使用电脑,熟悉办公软件,这就是一等一的特色。

古语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网络和网课教学设备就是我们网络直播课程中最基础的条件,有网络并且保证网络速度,不卡顿,这样才能为上好一节课做准备,而熟练掌握电子设备和办公技能,准备好授课内容,随时发挥教学机制的作用,完成教学任务,这便是网课的一大特色!

作为教师,平时课堂上的辅助工具—PPT,此时就显现出它的优越性。平时只是课堂上的配角,但是网上教学就不同了。PPT上偶然的一点错误,都会被无限放大。因此,在此次网课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无非是比以往更加仔细地备课,备课中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力。想象上网课时,学生面对电脑时互动的可行性,比如提问,哪里可以连麦,哪里可以直接用互动面板,点名互动面板回答等等。

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师能够很好地管控课堂纪律,授课一丝不苟,也能保障课堂纪律和最基本的教学效果。但是网络课堂上,就是“酒香”也怕“巷子深”了。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时刻发挥教师的激趣能力。多提问,多语气,多形式地吸引电脑前学生的注意力,还要时不时变身主播模式,活跃课堂气氛。而语文最好的方式就是及时引入好词好诗,融情入景,展现语文的中的文学魅力。

其实,网课更能激发出诗词意境下的语文课堂。例如,讲授第二单元的爱国情怀时,引入诗经中的诗句、家徐锡麟的诗句“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就能很好进入课文的学习等等。

篇6

一、教育电脑的“两种定义”:

定义一:教育电脑就是市场上普通的电脑加上一些教育软件(电子课本、题库为主)放在学校中使用。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教育电脑与办公用电脑并没什么区别,只是软件类型不一样而已,这是很普通也是很自然的一种观点。因为,目前电脑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均未达到很普及的程度,人们对电脑在学校中应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还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对校园中的电脑网与企业或事业单位的电脑网应当有什么区别还不明确。实际上学校中的教育电脑并不担负大量的数据处理、报表处理、电子邮件、数据库管理等工作,也没有一批计算机专业人士从事网络的查理和日常维护工作。因此从本质上和应用上来讲都是不同的。再说成人的认识水平、理解能力和使用习惯与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差别很大,而让学生使用与成人一样的电脑就如同是小学生骑成人自行车一样,虽然他们能驾驭,但其效果和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定义二:教育电脑应当是针对中小学生特点而专门设计的易学易用的“傻瓜电脑”,配合教育软件(以多煤体课外读物和多媒体参考资源库为主,以题库为辅)构成一个简单的校园网。

随着人们对电脑教育和教育电脑认识的不断提高,这种观点逐渐被接受和认可。因为电脑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其种类也越来越多,那种“万金油”式的电脑已不能适应不同应用领域、不同用户的需求,所以针对不同应用、不同用户而专门设计的“专用电脑”应运而生。这是电脑市场逐步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也是电脑产业的一个发展方向。“傻瓜电脑”正是针对中小学生特点和广大初学者而设计的电脑。由于不需要学习任何“指令”和“计算机语言”,开机即用(就如同操作一台电视机一样),并通过友好的人机对话介面(计算机屏幕)告诉您下一步该怎么做。当您放入软盘或光盘时,屏幕上会很快出现相应的标志,只要轻按几下鼠标,您就可以开始学习了,学完后只要把软件标志拖到废纸篓里去就行。目的众多的多媒体软件大多是光盘(大容量)或软盘(小容量),因此用起来很方便,当然,如果能从校园网的服务器上随时调用一些资料(普通资料或多媒体信息),其应用层次就更高了。

二、教育电脑的“两大类型”:

类型一:进行计算机基础教育,包括计算机键盘操作、计算机语言、计算机结构和简单的计算机应用。

这项工作类似于对小学生进行加减乘除教育。虽然在将来的工作中并不需要大量了加减乘作运算习其它课目、从事其它工作的基矗同样,计算机基础教育也是培养学生把握未来的一门基础课,因为电脑是信息社会必不可少的主要手段,是参与国际竞争的条件之一,是用来帮助人们提高学习与工作效率,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经验与信息的一个工具,这类电脑应以低档普及型电脑为主,甚至利用原有的286、386即可实现。

类型二:利用多煤体电脑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包括多媒体课件开发,多煤体课件讲授,多媒体交互式学习,多媒体课外读物浏览。

篇7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2007年教育工作意见,以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为目标,做到教育技术的五个“化”、五个“推进”,同时强化服务意识,实现方法和机制的创新,促进教育技术的优先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使其成为建设和谐教育的照耀支撑,确保我市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二、信息化建设

1.更新和添置办公电脑及其他设备。

本学期,将继续更新和添置教师办公电脑、打印机、扫描仪等,继续实行无纸化备课,要求教师熟练的备课,在课程整和的基础上能有所创新。

2.加强校园网站建设。

要加强校园网平台管理,维护更新好学校主页,积极建立学校信息资源库,并按要求及时充实、更新内容,加强学校网站的质量建设和网络安全管理。为教师教育教学提供服务,为家长了解配合学校工作做好基础。同时要求老师管理丰富自己的BLOG论坛。

三、常规装备、管理

1.坚持教育装备全面化。

教育装备要对照新课程标准,配好基础器材、辅助器材和活动器材。全园配备空调,电视机视频转换仪、录音机,进一步改善幼儿的生活和学习条件。继续加强图书资料建设,根据幼儿、教师的实际需要购置教师用书和幼儿用书及学具。

2.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

要真正发挥电教媒体的效能,鼓励教师把电教媒体运用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健全教育装备设施管理,把教育装备设施管理工作列入常规管理的范畴,对设备做到用好、维修好,每月对电教设备进行常规检查,同时做好台帐记录。班内、园内的视频转换仪、录音机、电脑等落实到专人管理,做到规范操作,发现故障及时排除,最大限度地用足用好现有的设备。闭路电视每周定时播放碟片、磁带等资料也做到专人管理,领用借还都有登记。

四、主要工作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技室的工作精神,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抓住机遇,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认真对照市教技室下发的有关条例,进一步明确操作步骤,规范操作过程。继续抓好学校常规电教设备、多媒体教室、科学发现室、图书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益。

3.加强现代教育信息理论、思想的学习,鼓励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育技术进行教改实践。要以人为本,认真组织信息技术培训工作,要抓好面向广大教师的全员信息技术培训,逐步建立一支能够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学习和教学的骨干教师队伍。

篇8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 教学效果最优化 职业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4-0076-01

一 前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各行各业都在使用电脑办公和处理业务。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是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这门课程看似简单,但通过整个教学过程可看出,学生对其知识掌握得并不是很好,以至于毕业之际很多学生甚至不能为自己制作个人简历。鉴于此,作为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师,则应深入思考此问题,改进教学方法。

二 学生现状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以及我国教育的地域性差别,学生对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

1.零基础的学生

来自偏远农村地区的学生,在进入职业院校之前从未用过电脑,对这些零基础的学生来说,电脑既神秘又陌生,他们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充满了好奇,他们一般很喜欢这门课程,会很努力地学习,但学习进步相对较慢。

2.经常沉迷于电脑的学生

这类学生一般来自城镇地区,从小家中就有电脑,而且上中学时,学校也有信息技术课,他们对电脑的使用很广泛,但他们大都把电脑当做娱乐工具来使用,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知之甚少,而且兴趣不大。他们总喜欢在电脑上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理论课上,他们不认真听课,自认为什么都会,实践课上,总是不认真听讲,这类学生让老师倍感头痛。

3.基础较好的学生

这类学生在上中学时,学校开设过信息技术课,他们学得相对认真,对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掌握得较好。但是,由于计算机课程并不作为升学考试的科目,学生们也迫于升学压力,对其了解不够深刻,如他们对Word、Excel、PowerPoint及Internet都只是了解浅显的东西。然而,毕竟是学生,容易有自满情绪,这类学生在整个班级基础最好,他们会认为自己很厉害,在教学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对教学内容很不屑一顾。

三 所用教学方法

我教的是职业院校的学生,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相对较差。同时,根据以上学生的特点,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就不能同其他课程一样,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讲课收效不大。几经摸索,我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收效很好。

1.分组学习法

首先,把以上三类学生按不同比例搭配,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各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小组之间定期举办各种小竞赛,评比优秀小组,这样学生们一起学习,能增进他们的沟通,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2.任务驱动法

由于本门课程涉及理论和实践两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我在这两个环节中都采用了任务驱动法。

第一,理论教学。从开学初,就要求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每节理论课前提问,检查预习的情况,问题应由浅入深,这样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听课,教师也能把握学生的理解情况,这样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习兴趣。同时,在授课的过程中,把授课的知识点融入各个操作实例中,教师解说知识点,让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的知识点把课堂上的例子演示给全班同学。之后,教师再纠正其中的不足之处,这样使得课堂学习、思考的氛围很浓厚,教学效果也好。

第二,实践教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是一门需要落实到实践的课程,因此实践课程尤为重要。实践课上,教师不能将学生带到计算机房后把任务一布置,就任其所为。其实,在电脑面前学生的自制力还是很弱的,他们很多会选择玩游戏,这时就需要教师跟随指导。根据我的教学经验,最好的方法是,教师应一直在学生周围,以便学生随时提问,如果学生对某个操作产生的问题较多,教师应在总机上给学生们集中解决。

学生们完成作业后,教师要及时表扬,并把好的成果展示给其他学生,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每节实践课有小作业外,每一章节给学生布置一个综合性的大作业,大作业要贴近学生以后的工作和学习,这样能引导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 小结

本文着眼于低处、细处入手,从我个人实际教学体会出发,解决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我认为,教育工作不能有半点马虎,只要肯努力,善于探索,就有成效。事实上,不管用什么教学方法,如果教育者不用心,不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那都是形式主义。

鉴于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就需要教师多花心思,融入学生,不能只是一味地说教。或者,即使理论课的教学方法再具有艺术性,实践课抓得不好,也是徒劳。在我的教学中,我并非死板地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身体力行地引导学生,教会学生用心学习,勤于思考,循序渐进,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篇9

挚爱――优势昭然,强国利剑正出鞘

不管别人怎么评价,龙芯电脑都如中国人自己亲生的孩子一样,惹人怜爱。龙芯产业是民族产业,国产化的系统就意味着产品的高安全性。龙芯产品的价格相对较低,使用功耗较低,基本解决了基础设施薄弱学校的基础教学的信息化问题,能够辅助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基础教学任务,实现电子办公、电子阅览等基础应用。同时,龙芯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可再开发平台,所需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开源代码利于中小学校进一步拓展应用。从政治角度看,这些足以保证它能够有力地扎根在事关国计民生的应用领域之中。我们不能指望战争爆发时,安装着他国芯片的导弹能准确命中目标,也不能奢望面临敌国封锁时,能凭借他人的“心脏”搏动祖国经济的命脉……但龙芯完全可以胜任这一切神圣使命!

隐痛――直面劣势,短板尚需巧打磨

就如所有新生事物一样,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学走路的时候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目前,中小学校普通反映的问题有:在运行速度上,龙芯相比Intel等芯片较慢;在架构上,制约软硬件兼容;在教学内容上,与现行信息技术等教学配套教材尚未完全对接;在技术培训上,尚停留在龙芯电脑的使用上。由于Windows系统等的强力挤压,压缩了Linux系统的生存空间。机房电脑的升级采取网上升级,时间较长,不够方便易行。特别是主机出现问题时,可导致整个教室电脑处于瘫痪状态。客观地说,这一切都是龙芯电脑前进和发展中的问题,只要我们勇于面对,敢于解决,一切都只是攀登顶峰过程中的曲折而已。

沉思――突出优势,适时出击求发展

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总体而言,我觉得有以下五大对策。

一是正视Windows、Intel等系统软硬件优势,由政府强制推进。我们决不能让一个九岁的孩子和一个几十岁的壮年去比拼体力。政府强制性使用,强制性兼容,在某些领域必要而可行,比如军事、教育等领域。在这些领域的特定应用上实行单向的对内兼容,研发出拳头产品,逐步形成垄断。龙芯电脑的运行速度在一些应用上完全没有问题,可以满足应用需要。在此基础上,实现单点突破,全面开花。特别是中小学教育领域,肩负民族未来的希望,更需扶上马,送一程。

二是打破Windows、Intel等系统软硬件迷信,构建龙芯文化。从深层次看,Windows系统等在时间上已经形成了文化入侵。从微软对盗版的“欲打还休”的态度上,可见其背后的涵义是全面覆盖和垄断的思维。当初WPS等真正适用于民族发展的优秀软件,至今举步维艰,难道不是受害于盗版Office软件的风行吗?我们必须在中小学校弘扬龙芯所代表的精神文化,通过社会舆论的宣传和教师的引导,把中小学生牵引到民族软件的路子上来,逐步构成龙芯式的长城防线。

三是突破研发、生产、应用的行业界限,打造龙芯前进的航母。任何一个成熟的产品必须经过反复的打磨。要想生产出最适合中小学的产品,龙芯科研人员必须走到教学一线去,对教学需求,有针对性地研发;对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改进;对教育市场,有针对性地规划。教育主管部门也要迎难而上,主动配合,不等不靠,适时开展研讨,找出问题,提出对策。

四是突出教育的先导作用,培养龙芯开发应用的人才队伍。队伍建设上,首先,从高等教育入手,将Linux系统二次开发作为必修课程,煅造技术团队;其次,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训入手,将系统的配套软件兼容开发作为主要目标,打造开发群体。企业研究部门的专业开发和基层应用人员的业余开发,两线并举,两相结合,相得益彰。龙芯研发部门届时可以向社会提出有偿开发,所谓重赏之下有勇夫,人的主观能动性一旦激发出来,就能带动整个系统应用的深入推进。

五是狠抓当前突出问题,解决龙芯电脑教学应用软肋。当前,龙芯电脑急需解决的突出矛盾在于,其使用还基本停留在信息技术教学上。仅此一点,就大大地制约了龙芯电脑的推广和使用。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开发所有学科教材配套教学电子教材需满足所有学科自身的授课要求,让学科教师也走进龙芯机房;二是解决好各种多媒体教学软件与龙芯电脑的兼容,让其他机器上开发的教学软件能在龙芯机房施展拳脚;三是专注于语数外等学科教学的龙芯独有教学软件的开发,如类似于几何画板等软件的专业开发,满足学科教学特殊需要,让教师的应用需求纷至沓来;四是让龙芯电脑使用功能更多,兼容英语口语考试、中高考网上报名系统等应用软件的运行,让学校管理者对其“钟情”。只要在以上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取得强势突破,龙芯的春天就可提前到来。

守望――科学筹谋,春风“畅度”玉门关

中小学龙芯电脑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规划。

小步快跑,借鉴他山之石

对比微软等公司的发展历程,龙芯如今的发展速度已然相当迅猛。在坚定信心的同时,更要注重持久发展。通过公司的整体上市,获得资金长久支撑;通过集中开发,全力打破技术瓶颈;通过累积应用,逐步建立稳定客户群体。

育人不怠,专注普教特点

中小学教育的特点在于其基础性。龙芯可以踏踏实实地从基础做起,如龙芯机房、龙芯多媒体教室、龙芯备课办公、龙芯校园网络构建等等,全面为中小学教育服务。怀揣一颗真诚的育人之心,为祖国的明天默默耕耘。

模式多样,推进多元教学

龙芯机房目前的架构是单体网络教室。要最大地发挥龙芯机房的作用,必须推进多元的教学模式,不仅要有单班的多媒体教学,还要有互联的班际网络教学。假如我们利用互联网优势,配置摄像头、探头、音响等简单设施,就可以轻松实现教室间的互联。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看到北京、上海的名师远程辅导新疆、等地的学生,或看到江苏、甘肃两地班级通过龙芯机房互动学习交流。这样的举措无疑对国家的教育均衡大有裨益。

家校并举,普及家庭应用

风物长宜放眼量。中小学的教育不能仅仅把眼光盯在校园里,还应把眼光投向家庭,开发出适宜家庭教育教学的龙芯电脑。这种独特的龙芯家庭教育电脑,初始配备应该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所有配套学习资料、辅助材料。从朱自清其人到其文,从红楼梦到西游记,从英语课文泛读精读到听力训练口语训练,从一日一练到精讲多练……尽可包罗,每时每刻还可以更新。在开发的时候,应该注意与“学龙网”教育资源的互融互补,两者建立血和肉的关系。

把握先机,绸缪电子书包

电子书包作为超前的应用概念,韩国已经做了深入研究,并规划至2015年基本取代纸质课本。其所有的教材放在云端,学生在平板上利用各种虚拟的学习工具进行学习。学生随时随地任意浏览学习课程和辅助资料。即使生病在家,也不用担心跟不上学习进度。龙芯如果在电子书包上多做些探索,将能够大大推动我们国家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的提升。

篇10

论文参考文献的引用说明作者对前人研究成果的认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更深入的研究探讨,从而提出自己的观点,论证自己的学术论点。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计算机论文英文参考文献,给大家在写作当中做个借鉴。

计算机论文英文参考文献:

[1]郗慧芝,付英杰,张晓彤,李萌,张照宇.驻济高校大学生对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认知及现状调查[J].新校园(阅读).2016(03)

[2]蒋燕翔.浅谈计算机等级考试对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促进作用[J].才智.2014(07)

[3]马琴.试论计算机等级考试与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以高职非计算机专业等级考试为例[J].科技资讯.2013(27)

[4]王立兵.浅析计算机安全方面的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20).

[5]刘帆.基层央行计算机安全工作重在管理和防范[J].华南金融电脑,2010(04).

[6]赵永彩,王效英,宋玉长.加强计算机安全管理防范金融科技风险[J].中国金融电脑,2001(06).

[7]张学龙,周东茂,范海峰.强化计算机安全三防确保计算机安全运行[J].中国金融电脑,2001(09).

计算机论文英文参考文献:

[1]王斌,邵华清,王全,杨绪华,刘阳.基于学科竞赛的卓越计算机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经济师,2016(8).

[2]黄天全.计算机网络职业技能竞赛机制的构建[J].广西教育b:中教版,2015(7):19-19.

[3]张广波.以技能大赛促计算机网络专业建设[J].经济生活文摘月刊,2013.

[4]盧唯威.计算机科学技术在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05:241-242

[5]胡成娟.计算机科学技术在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1,11:180

计算机论文英文参考文献:

[1]张晓莲.论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开展计算机教学第二课堂的实践意义[J].才智,2013(34):11-12.

[2]卜令瑞,李娜.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第二课堂教学方法初探[J].考试周刊,2011(56):164-165.

[3]苏航.高职院校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及组织方式初探[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17(4):52-53.

[4]徐畅.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第二课堂活动管理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29):54-55.

[5]孙咏梅;李敏;周明红.基于第二课堂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研究[J].办公自动化,2014(18)24,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