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的主要来源范文

时间:2023-11-30 17:44: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风险的主要来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务风险的主要来源

篇1

1.筹资风险非营利组织会由于筹资活动而引发筹资风险,具体的风险表现如下:其一,筹资渠道较为单一。政府拨款、社会捐款是非营利组织筹集资金的两条途径。政府拨款成为非营利组织资金的主要来源,但是政府财政收入水平的高与低影响着政府的财政拨款能力。如果经济情况不好时,这就会影响到政府的收入水平,进而会影响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拨款。其二,较低的自创收入。非营利组织有时也会进行投资从而获得一定的回报,但是这些自创收入是非常少的。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中,这些国家的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有一部分来源于自创收入,政府拨款所占的比例为41%。

2.投资风险与企业一样,非营利组织也要开展投资活动,并且非营利组织所投资的领域为金融投资或者实物投资。然而非营利组织投资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为自身日后的运营赢取更多的资金。非营利组织的投资风险是指非营利组织所投入的资金与最终所获得收益相背离。风险与收益是一对矛盾体,风险越大,所取得的投资回报也是越大。非营利组织的投资风险具体表现如下:从投资活动这一方面出发,投资实物、金融资产所带来的投资回报具有不确定性,由于非营利组织没有构建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不能有效的预测市场风险;从非营利组织的投资活动出发,负责人来决定是否要进行投资,负责人的投资决策缺乏民主性,如果决策中存在着错误,这就会给非营利组织带来较大的风险。

3.资金支出风险实现组织的社会公益成为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目标,非营利组织资金的主要用途就是用于公益活动。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发现非营利组织资金支出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捐款人放弃自身的监督权,当捐款人将资金交给非营利组织之后,他们并不关注资金最后的流向,也不关注非营利组织的负责人是如何使用此笔善款的,这就有可能出现非营利组织负责人自己挪用善款的情况,增加资金支出的风险;非营利组织内部缺乏完善的制度来管理好每一笔款,如果非营利组织的内部财务无法预算好每一笔资金的用途,从而不能合理的配置每一笔资金。

二、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

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其中内部原因中又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非营利组织收入具有不确定性,由于非营利组织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以及社会捐助,因此存在着较多的不确定性;第二,非营利组织缺乏健全的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体制,最终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第三,财务人员配置不充足,我国非营利组织起步晚,发展滞后,因此非营利组织的财务人员数量少、专业素质较低;第四,财务信息的披露不够规范。

三、防范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的必要性

大多数认为,非营利组织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这一组织根本就没有追逐利润的动力以及压力,并且他们的营运资金主要来源于社会捐助以及政府的拨款。因此他们认为在非营利组织中根本不存在着财务风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任何组织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非营利组织为了能够保证自身财务的安全,因此防范财务风险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非营利组织的财务中存在着严重的风险,那么非营利组织的任何目标都无法顺利实现。非营利组织的正常运行与自身的财务有着密切的联系。非营利组织只有管理好自身的财务状况,才可以顺利实现自身的社会公益目标。非营利组织有效的控制财务风险可以避免自身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失,促使非营利组织向着健康化的方向发展。

四、控制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的措施

1.利用SWOT分析法开展评估工作,增强非营利组织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SWOT分析法也就是态势分析法,这种方法调查列举出于研究对象密切联系的优势、劣势等,并且按照矩阵形式将这些信息排列出来。利用该方法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具有科学性、决策性。SWOT是由优势、劣势、机会以及威胁组合起来。非营利组织利用此种方法可以预测出未来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因此非营利组织要更新财务风险的观念,树立财务风险意识。非营利组织要合理的分析实际情况,从全局的角度来控制财务风险。

2.构建预警系统指标,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非营利组织要认识到风险是一直存在的,因此其要构建预警系统指标来规避风险,阻止风险的进一步扩大。如果非营利组织不能有效的应对财务风险,这势必会影响到非营利组织的发展。非营利组织要构建具有敏感性的预警系统指标,根据系统指标的变化来对非营利组织的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并且也可以实时监控非营利组织的财务风险。通常情况下,非营利组织在构建风险预警系统的时候,要考虑到自身筹集资金、偿还债务、收益以及发展的能力,从而预测非营利组织所面临的财务风险。

3.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风险防范非营利组织要构建财务风险的应急处理机制。在预测以及监控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时,构建财务预警系统是一个前提条件。非营利组织要留出一部分资金来作为财务风险的准备金,并且在发生风险之后,非营利组织要安排人员合理使用这笔准备金,充分发挥该笔资金的作用。与此同时非营利组织还要定期培训员工,促使他们的抗风险能力在不断提高;构建多元化的监督机制。非营利组织要构建多元化的监督机制,还要让社会公众来监督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要认识到资金支出、投资等活动会影响到非营利组织是否能够正常运行下去,因此非营利组织要建立严格的监督制度,监督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支出、投资活动的决策是否准确。

五、总结

篇2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特点;控制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1—0138—02

一、引言

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进行和深化,企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越来越大。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国的企业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的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外部竞争,外部竞争使得各个企业面临了更大的生存风险,特别是在我国引进了现在企业管理的方法后,很多企业的潜在财务风险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就使得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相当脆弱。因此研究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现状、形成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找出合理的控制方法,对我国企业提升抵抗财务风险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研究的。

二、财务风险的相关概述

在研究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之前,首先要弄清究竟什么是财务风险,从查阅的参考文献来看,目前对于财务风险普遍接受的定义是: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多种因素的影响,使企业的实际收益与预计收益发生背离,从而使企业存在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2]。由上述的定义可以看出,财务风险产生于企业的财务性活动,财务性活动是企业日常生产和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企业的财务活动中,由于企业外部和企业内部存在着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各种不确定性的因素,可能使得企业在未来时期内的收益无法达到企业当初预期的水平,这种情况下会对企业现有和未来的经营生产产生无法预计的负面影响,而这些存在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不确定因素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企业财务风险。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整个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所导致企业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由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企业所遭受的财务风险也可能发生在企业的每个时间点。财务风险具有自身的特点,首先表现在风险的客观存在性,财务风险贯穿于整个企业的经营过程,财务风险事实存在,不会因为经营方式和其他的认为方式的变化而消失,经营者在任何时间都无法回避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其次表现在财务风险的广泛性,广泛性指的是财务风险不仅仅存在于企业经营的一个环节,而是覆盖企业每一个方面,包括企业资金的筹集、资金的使用和分配、企业投资以及资金的聚集;另外企业的财务风险具有不可预测性,可预测性指的是企业的财务风险在一定内外部条件下,可能发生风险也可能不发生风险;最后风险具有两面性,即企业的财务风险同时伴随着企业的财务收益,表现为风险的高低和企业财务收益的高低呈现正例的关系。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分类

财务管理目标指企业经营目标在财务上的集中和概况。确立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对实现企业总的经营目标具有关键作用,尤其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要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就更应该明确和重视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4]。财务风险按照企业不同的经营方式可以分为:经营风险、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拢风险以及收益分配风险。

1.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指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动、经营方式的改变或经营决策的失误等所产生的风险。在目前竞争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变化剧烈,如果企业的产品固定单一而且附加值较低且不具备良好的扩展性,那么企业需要承受市场和消费者偏爱变化的巨大风险,特别是其他竞争对手的竞争。从企业日常的决策活动来说,企业做出的每一项决策也会给企业带来不同的风险和收益,特别是在企业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一旦出现认识和决策的偏差,企业将遭受来自自身和外部的双重风险。

2.筹资风险

企业要想适应经营环境的变化,在一定的时候需要筹集相应数量的资金进而改变自身的投资或者经营的方向。目前很多企业由于资金的短缺需要向国家的金融部门进行融资,国家颁布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会对企业资金的筹集和偿还产生影响。这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相应的风险,一旦国家的政策变化,企业会增加自身不确定的风险。

3.投资风险

投资是企业获得收益的一种主要方式,特别是当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时,企业通过审视自身的情况而改变企业的投资方向,但是投资过程中也存在巨大的风险,首先是资金的投入能力不足而使得新的项目不能按期完成;其次是虽然完成了整个投资过程,但是市场需求又发生变化而使投资的预期收益降低;第三是企业虽然通过投资获利,但是获利的能力低于企业需要偿还的利息的水平。

4.资金回笼风险

企业在融资和投资其他项目之后,就要进行日常的生产运营,企业运营生产的目的在于通过产品的售卖获得相应的收益以便回笼资金,这时候的风险主要集中在企业应收账款以及产品库存上。我国大部分企业传统上采取赊销挂账的形式,但是赊销的应收款项收回的时间以及保障性是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来源,很多企业的财务问题正是源于应收账款未能及时回收;同时企业的产品库存也是影响资金回笼的主要方面,一旦产品销路不畅,企业必须承受大量的产品库存,而这些产品库存无法转化为企业的收益而使得资金出现问题。

5.收益分配风险

决策分配风险是企业的高级管理者或者决策人员制定的收益分配方式不当,而这种收益分配的方式可能对企业的各个环节产生了负面的影响,甚至严重到影响企业债务偿还的能力和外界对企业的信心,这些问题在长期看来会影响企业的声誉。

四、财务风险控制的有效途径

导致财务风险的社会经济风险因素主要来自内部和外部两方面,财务风险实质是一种微观经济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未来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偏离的可能性。因此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强化企业的风险控制意识。风险控制意识应该贯穿于企业经营的每个过程和每位员工的潜意识,企业要从上自下重视企业的潜在财务风险,在企业进行相关的投资或者筹资的时候,应该事先对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相关的评估,在评估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当出现紧急情况时迅速采取措施。相应的应急预案应该根据企业所面临的环境不断进行调整,进而提升企业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

2.资金来源的多元化。企业的资金筹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企业只有获得了充裕的资金支持,才能更好地执行企业战略规划的方向,单一的资金来源会使企业的资金链变得十分脆弱,一旦资金来源地出现问题,企业的资金链会存在断裂的危险。因此,每个企业应该扩宽自身筹集资金的途径,保证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将资金紧缺的风险进行分散,使得企业在出现资金困境的时候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得相应的资金支持,特别是要警惕企业资金来源单一化的潜在危险。

3.加强企业产品的销售管理,加强企业资金周转效率。企业的筹资和融资是为了企业进一步的发展,而产品的销售自然是企业关注的重点,通过资金的收益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是企业分散财务风险的有效途径。加强企业的产品销售能力,首先要对市场的潜在需求进行预测,通过调查和收集资料来了解现有和潜在消费人群的偏好,生产符合消费者要求的产品,提升消费者对于产品的满意程度;同时加强对企业的产品库存管理,将企业的库存水平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既能保证产品的正常供应和紧急出货,同时也能降低产品库存占用企业资金的比例,减少不必要的存货管理成本。

4.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企业对于财务风险的不敏感,主要是因为企业缺乏高效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建立高效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首先要保证从事财务管理的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企业应该招聘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人员,制定详细严格的规章制度,在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强化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对未来预期内的财务风险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关注国家颁布的各种经济政策,通过对国家经济政策的了解来制定相应的风险预警。

[参考文献]

[1]王丽姝.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07(31).

[2]石新爱.浅谈企业财务风险与防范[J].科技资讯,2007(25).

[3]张智勇.浅议财务风险与内部控制[J].时代经贸,2007(54).

篇3

1、担保企业财务风险的来源

1.1受保公司。受保公司是担保企业财务风险的最大来源之一,由于受保公司往往是中小微型企业,企业的信誉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因而一旦企业故意诈骗贷款,没有将贷款用于商业用途,得到贷款之后直接人间蒸发,从而导致第三方担保企业的损失。当然也有企业伪造自己的会计报表,利用虚假的会计报表来掩盖经营不善的情况,从而获取更多的贷款,但是却没有对应的偿还能力,也会导致担保企业的损失。

1.2抵押物价值评估的不实。当前有的企业为了获得银行贷款,同担保企业进行不正当的交易,受保企业需要多少带宽,就让担保企业更改财产的评估价值,从而增大了第三方担保企业的财务风险。再者,由于第三方担保企业的面向的是各个行业的企业,因而在工作方面难免存在疏忽,如果有企业通过租赁的方式来获得一些资产,然后以这些资产作为抵押品向第三方担保企业展示,如果不进行仔细的核查,同样会导致抵押物的价值评估不实,增大担保企业财务风险。

1.3合作银行的风险。对于当前我国的银行行业来说,银行行业与贷款企业之间其实是处在不平等的地位的,银行想要通过贷款来获得更大的利益,但是又不想承担贷款可能的风险。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可能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银行拒绝贷款或者提前要求回收贷款,如果受保企业不能及时偿还贷款,就需要第三方担保企业偿还,容易导致担保企业的资金链条断裂,增加了担保企业的财务风险。

1.4担保企业从业人员素质。担保行业是利润较大的行业,担保企业同样鱼龙混杂,担保企业的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参差不齐,而担保企业的客户就是各行各业的人员,担保企业从业人员的经验不够,很可能导致产生失败的担保项目。更有甚者受保企业和担保企业的从业人员相勾结,采用不正当的手段来虚估受保企业的财产价值,帮助受保企业获取更多的贷款,让一些本不符合担保的公司得到担保,就很可能发生受保企业无法及时偿还银行的贷款,增大担保企业财务风险,

2、担保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2.1对受保公司进行严格的保前调查。担保企业想要有效地规避财务风险,就必须对受保公司进行严格的保前调查,调查受保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从财务报表中掌握各种财务指标正确分析公司的财务风险,避免中小微型企业贷款后携款人间蒸发的情况。而为了避免受保公司使用伪造的财务报表来获取贷款,有必要提升担保公司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使工作人员具有较强的辨别伪造财务报表的能力,降低担保企业的财务风险。

2.2争取与银行建立风险共同承担机制。当前银行与担保企业是处在不平等的市场地位的,这对于担保企业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因为担保企业要承担更大的风险。为此担保企业要争取银行建立风险共同承担机制,一旦社保公司无法及时偿还贷款的时候,银行也应该承担相应的风险,从而降低担保企业的财务损失。

2.3密切关注国家相关政策,制定对应的策略。国家政策是对银行的行为影响较大的因素,也对担保行业的影响比较大,对于担保企业来说,要想有效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需要密切关注国家的相关政策,及时根据国家政策的改变来制定对应的策略,尽量避免盲目扩张。

2.4强化业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在担保企业中业务人员的职业素质对于担保企业的财务风险影响重大,如果担保企业业务人员职业素质不够高,无法及时发现受保企业存在的问题,无法及时对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整进行合理应对,也就无法帮助担保企业规避财务风险,甚至还有可能业务人员与受保企业同流合污骗取银行贷款。因此,企业有必要定时强化对于业务人员专业能力的培训,培训他们的财务、法律及其管理能力,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篇4

关键词:能源企业 财务风险 防范 可持续

在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和世界能源危机的影响下,能源企业发展迅速,企业利润趋于增加,多元化经营模式和外延式增长模式成为能源企业的主流发展模式。由于能源企业独有的资产业特点,使得外部宏观经济、政治及文化环境对能源企业的发展制约性越来越强。如何有效、可持续防范财务风险成为能源企业的重中之重。

一、能源企业财务风险源分析

从投资经营的角度来讲,是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的差距,差距越大风险越大,不过,差距来自于损失的可能性及大小。能源企业的各种风险都可能带来损失和收益的降低,其内外部影响目标实现的事故或事件都是企业财务风险的来源。

(一)投资经营收益的不确定

能源行业属于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与国民经济的景气度有很强的相关性。宏观经济环境及价格、汇率的变动及政府政策的调整都会给企业的投资经营带来不确定性。目前,企业多元化、外延式发展是能源企业投资经营的主要模式,比如大有能源的业务范围波及煤炭、地产、增值服务等方面,地域范围涉及到河南、江苏、山东及上海等地域。2011年大有能源河南省外利润为负64.95%。企业在业务运行和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是能源企业风险的主要来源。

(二)政策的不确定性

在低碳经济影响下,各级政府对行业宏观调控是影响能源市场的最大因素。国家对能源供需及价格的管理控制,部分地区、个别时段仍有可能出现供需失衡。另外,涉及能源企业的环境保护政策也是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的政策性来源,毕竟能源企业开采与加工都会对环境卫生带来负面影响,政府的环境保护政策和公民的环保维权行为都可能限制能源企业的经营,以上因素都将给能源企业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

二、能源企业财物风险防范的现状

面对财务风险,不少能源企业都采取了主动积极的应对方式,以大有能源为例,在资金、债权、存货、投资、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等方面制定了严格管理制度,初步建立风险管理体系,主要表现为: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管理的规范化

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载体,它可以有效提高能源企业的控制环境、控制结构和行政领导控制设计,有效地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提高能源企业财务风险应对能力。大有能源自从上市以来,不断优化内部管理体制,提高企业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企业效益不断提升。

(二)强化财物风险内部控制,实现风险防范的制度化

内部控制制度是能源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财务风险很大程度上都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关。大有能源2010年借壳上市后,凝练投资方向,抛弃掉关联性不强的业务。同时,制定了财物管理制度,提高各下属机构的财物风险防范意识,并建立了严格的监督、评估与应对方法。

(三)设立风险准备金,提高财物风险应对的资本水平

风险准备金制度是基于对各种风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后而设立的一项制度,通过设立风险准备金,以应对各种风险,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大有能源为了应对宏观经济影响和能源价格波动,设立了存货跌价准备金172万元,来降低价格波动的不利影响。

三、能源企业财物风险可持续防范机制的构建

(一)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基本原则

能源企业在制定和实施财务风险管理策略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和利用能源企业管理的特点、风险类型及来源进行有针对性应对。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几个方面:紧跟国家战略及目标原则。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政治导向和宏观调控政策是能源企业经营活动的行动指针。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一部分,财务风险管理理应与国家政策向吻合,成立国家法律政策分析小组,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导向;转移与分担原则。要采取各种策略与手段,认真分析长、短期财务风险类型、来源及原因,进行购买保险、与下游企业战略合作,增加财物风险转移和分担的外部主体,有效规避不同时空的风险,进行财务风险的防范;利用风险原则。在企业经营多元化和外延化模式下,任何投资都具有一定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利润越大,风险越大。在追求利益最大化时,以积极策略、及早策略预知风险、应对风险和利用风险,以效益的实现规避风险。

(二)能源企业财务风险可持续防范机制构建策略

能源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应该:以构建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强化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体制。加强企业科学管理,构建预警系统、反馈系统、组织机构系统、企业风险担保系统等来实现财务风险防范的可持续性,以控制企业财务风险,实现企业的财务安全;降低债务水平,提高资金周转率。高负债经营是能源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现金流转困难是直接原因。因此,能源企业应该优化资本结构,提高投资科学性、规范收益分配政策,来加快资金周转;加强财务风险防范制度建设,夯实财务风险应对基础。在完善能源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制度之前,反思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水平及制度建设水平。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制度进行补充和完善,查缺补漏,从而夯实财务风险应对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美]Frank H.Knight.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M].王宇、王文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篇5

[关键词]并购;财务风险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形成的第五次并购浪潮不可避免的影响到我国企业。但由于我国企业并购的历史尚短,在我国企业并购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即对并购风险认识不足。本文拟就并购中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给企业以提示。

企业并购风险是指企业在并购活动中不能达到预先设定目标的可能性以及因此对企业的正当经营、管理所带来的影响程度。我国企业目前并购交易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主要有:合同与诉讼风险、财务风险、资产风险、劳动力风险和市场资源风险等。我们这里主要讨论财务风险。

一、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为并购融资或因兼并背负债务,而使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从风险结果看,这的确概括了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最核心部分,即“由融资决策引起的偿债风险”。但从风险来源来看,融资决策并不是引起财务风险的惟一原因,因为,在企业并购活动中,与财务结果有关的决策行为还包括定价决策和支付决策。

1企业并购是一种投资行为,然后才是一种融资行为,投资和融资决策共同影响着并购后的企业财务状况;

2企业并购是一种特殊的投资行为,从策划设计到交易完成,各种价值因素并不能马上在短期财务指标上得到体现,而必须经过一定的整合和运营期,才能实现价值目标;

3企业并购的价值目标下限也决不仅仅是保证没有债务上的风险,而是要获取一种远远超过债务范畴的价值预期目标,实现价值增值。

因此,如果仅用融资风险作为衡量财务风险的标准,在一定意义上降低了并购的价值动机。从公司理财的角度看,.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还应该包括“由于并购而涉及的各项财务活动引起的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或财务成果损失的不确定性”。即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应该是指由于并购定价、融资、支付等各项财务决策所引起的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或财务成果损失的不确定性,是并购价值预期与价值实现严重负偏离而导致的企业财务困境和财务危机。

二、引起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主要因素

企业并购面临着多种多样的风险,如财务风险、经营风险、整合风险、偿债风险等。无论是哪种风险都会通过并购成本影响到并购的财务风险。之所以会有风险,传统理论认为是由于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实际上风险不仅来自于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也与过程的不确定性因素密切相关。本文认为风险的产生是由于并购中因素的不确定性和过程的信息不对称性造成的。所以,影响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因素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性。

1不确定

性企业并购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从宏观上看,有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经济周期性的波动、通货膨胀、利率汇率变动;从微观上看,有并购方的经营环境、筹资和资金状况的变化,也有被收购方反收购和收购价格的变化等。这些变化都会影响企业并购的各种预期与结果发生偏离。同时,企业并购所涉及的领域比较宽:法律、财务、专有技术、环境等。这些领域都可能形成导致并购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原因。

不确定性因素通过由收益决定的诱惑效应和由成本决定的约束效应机制而导致企业并购的预期与结果发生偏离。一方面,不确定性因素具有价值增值的特点,这就给决策人员带来了价值诱惑力,强化了控制负偏离追求正偏离的目标和动机;另一方面,不确定性因素又客观存在着导致成本膨胀的可能性,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能排除可能带来的损失,这又给决策人员带来一定的约束力。这种价值诱惑力和成本约束力的双重作用形成了诱惑效应-约束效应机制。当诱惑效应大于约束效应时,并购的预期与结果发生正偏离,取得并购成功;当诱惑效应小于约束效应时,并购的预期与结果发生负偏离,造成财务风险。

2信息不对称性

在企业并购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性也普遍存在。例如,当目标企业是缺乏信息披露机制的非上市公司时,并购方往往对其负债多少、财务报表是否真实、资产抵押担保等情况估计不足,无法准确地判断目标企业的资产价值和盈利能力,从而导致价值风险。即使目标企业是上市公司,也会因对其资产可利用价值、富余人员、产品市场占有率等情况了解不够,导致并购后的整合难度大,致使整合失败。而当收购方采取要约收购时,目标企业的高管人员为了达到私人目的则会有意隐瞒事实,让收购方无法了解企业潜亏、巨额或有负债、技术专利等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等,使收购方的决策人基于错误的信息、错误的估价而做出错误的决策,致使并购成本增加,最终导致并购失败。

信息的不对称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不对称发生的时间;二是不对称信息的内容。从不对称发生的时间上看有事前不对称和事后不对称,事前不对称导致逆向选择行为,事后不对称导致道德风险;从不对称发生的内容上看有行动不对称和知识不对称,行动不对称导致隐藏行动,知识不对称导致隐藏知识。在企业并购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性对财务风险的影响主要来自事前知识的不对称性,即收购方对目标公司的知识或真实情况永远少于被收购方对自身企业的知识或真实情况的了解。收购方在不完全掌握信息的情况下采取冒然行动,往往会过高估计合并后的协调效应或规模效益,而对目标公司隐含的亏损所知甚少,一旦收购实施后各种问题马上暴露出来,造成价值损失。信息不对称性对财务风险的影响是一种决策影响,是通过并购双方处于信息不对称地位而导致错误的决策。

三、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类型

通过对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形成因素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引起财务风险的原因主要有融资决策和支付决策,而融资决策和支付决策建立在定价决策基础上并影响着税收决策。因此,我们可以将财务风险分为三类:定价风险、融资风险和支付风险。

1定价风险

定价风险主要是指目标企业的价值风险。即由于收购方对目标企业的资产价值和获利能力估计过高,以至出价过高而超过了自身的承受能力,尽管目标企业运作很好,过高的买价也无法使收购方获得一个满意的回报。定价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目标企业的财务报表风险。在并购过程中,并购双方首先要确定目标企业的并购价格,主要依据便是目标企业的年度报告、财务报表等。但目标企业可能故意隐瞒损失信息,夸大收益信息,对很多影响价格的信息不作充分、准确的披露,这会直接影响到并购价格的合理性,从而使并购后的企业面临着潜在的风险。

二是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风险。并购时需要对目标企业的资产、负债进行评估,对标的物进行评估。但是评估实践中存在评估结果的准确性问题,以及外部因素的干扰问题。

2融资风险融资风险

主要是指与并购资金保证和资本结构有关的资金来源风险,具体包括资金是否在数量上和时间上保证需要、融资方式是否适合并购动机、债务负担是否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等。融资风险最主要的表现是债务风险。它来源于两个方面:收购方的债务风险和目标企业的债务风险。虽然债务融资相对于完全股权交易更能提高EPS(每股收益)的增长,但债务融资由于债务放大了收益的波动,它比完全股权交易风险更大。这是因为,如果收购方在收购中所付代价过高,举债过于沉重,就会导致其收购成功后付不出本息而破产倒闭。这由坎波公司收购失败的案例就可以看出。

3支付风险支付风险

主要是指与资金流动性和股权稀释有关的并购资金使用风险,它与融资风险、债务风险有密切联系。支付风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现金支付产生的资金流动性风险以及由此最终导致的债务风险。现金支付工具自身的缺陷,会给并购带来一定的风险。首先,现金支付工具的使用,是一项巨大的即时现金负担,公司所承受的现金压力比较大;其次,使用现金支付工具,交易规模常会受到获现能力的限制;再者,从被并购者的角度来看,会因无法推迟资本利得的确认和转移实现的资本增益,从而不能享受税收优惠,以及不能拥有新公司的股东权益等原因,而不欢迎现金方式,这会影响并购的成功机会,带来相关的风险。

二是股权支付的股权稀释风险。如香港玉郎国际漫画制作出版公司并购案,其领导层通过多次售股、配股集资,进行证券投资和兼并收购,这一方面稀释原有股权,另一方面也为其资本运营带来风险,最终导致玉郎国际被收购。

三是杠杆支付的债务风险。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垃圾债券泛滥一时,其间114%的并购属于杠杆收购行为。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的经济陷入了衰退,银行呆账堆积,各类金融机构大举紧缩信贷,金融监督当局也严辞苛责杠杆交易,并责令银行将杠杆交易类的贷款分拣出来,以供监督。各方面的压力和证券市场的持续低迷使垃圾债券无处推销,垃圾债券市场几近崩溃,杠杆交易也频频告吹。不同支付方式选择带来的支付风险最终表现为支付结构不合理、现金支付过多从而使得整合运营期间的资金压力过大。

总之,企业并购所具有的风险相当复杂和广泛,各种风险最终都会影响到财务方面,无论是作为并购活动中的中介机构,还是作为企业本身,以及参与并购活动的政府各主管部门,都应谨慎对待,多谋善选,尽量避免风险,尤其是财务风险,从而最终实现并购的成功。

[参考文献]

[1]李晓帆。现阶段我国企业并购的风险与对策,2004—07.

[2]王敏。企业并购风险及其避让.

篇6

李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西有限公司投诉管理。

邓迅,广西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中外合资上市公司及其风险概念的界定

1、中外合资上市公司的概念界定

合资公司是指两个或多个企业联合起来成立的第三方公司,它是介于市场交易和企业兼并之间的一种中间组织形式(Jacquemin & Slade,1989)。合资企业不仅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分别提供不同的资源而形成的联合拥有的独立企业组织,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进入由单方不能完成的项目的一种合作联盟方式。中外合资上市公司(Sino-foreign joint venture listed companies,简称SF-JV-LC)作为中、外双方(或多方)合资经营的股权式国际战略联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规定中外合资上市公司是:任何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即外方合资者)按公正、平等、互利的原则,经中国政府批准,在中国境内,同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即中方合资者)建立的共同投资(其中外方资本所占比例最少不低于25%)、共同经营、共负盈亏、共担风险的,并受中国法律管辖和保护的具有法人地位的联合企业。

2、中外合资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界定

中外合资上市公司作为实体性的股权式联盟,由于合资各方(联盟伙伴)的联盟动机、目的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不可避免地出现许多不确定性而面临各种风险。中外合资上市公司面临的风险错综复杂,可分为财务风险和非财务风险(如:失去竞争优势、被兼并及联盟失败可能性)。财务风险是中外合资上市公司由于其天生的不稳定性,所面临的众多风险总最为常见也是最为重要的风险。对于财务风险概念的理解,目前理论界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财务风险认为企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投资人和债权人,所有的财务风险均来自于负债融资。广义的财务风险既包括由负债融资引起的到期无法偿还债务本息的风险,也包括由于公司治理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经营活动判断与决策失误以及宏观环境影响等引起的财务状况恶化的风险。中外合资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属于广义的财务风险,指的是由于受到各种难以预计或控制的内、外部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导致公司的实际财务活动收益与预期结果发生偏离,使公司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贯穿于整个合资经营过程。

3、关于中外合资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细分研究

找出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并进行分类是设计财务风险评价方案的重要研究思路。关于财务风险的分类研究,由于知识背景和研究角度不同,学者们对财务风险分类也不尽相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王花荣(2009)指出企业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整个财务活动中,在资金筹措、对外投资、资金营运、利润分配等环节都可能产生风险。在文章中作者还提出营运资金风险(主要包括现金风险和应收账款风险)。赵寅珠和张锐强(2010)根据企业财务活动把企业财务风险分为了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曹力,陈丽和郭素娟(2012)认为企业财务风险主要来源于企业资产负债风险、企业收益风险和企业财务决策风险三个方面。研究成果表明,学者们主要是依据企业财务活动的环节对财务风险进行分类和归因的。因此,对于中外合资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的第一大分类,把公司经营和财务管理不善导致的正常营运、盈利、现金、偿债和发展不足而导致的财务风险研究作为对中外合资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研究的第一个风险大类。

由于中外合资上市公司相对于其他的上市公司,有着天生的独特性和不稳定性。中外合资公司的内部治理更为复杂与特殊,“委托―”问题更为突出。人在经营管理公司过程中,偏离股东意愿,谋求个人利益,操纵会计利润等问题都会诱发严重财务风险。因此,除了从中外合资市公司的营运、盈利、现金、偿债和成长风险出发研究其财务风险外,可以把中外合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风险作为其财务风险的第二大分类。Jensen et al,(1990)1研究表明经理人员持股有利于将经理人员的利益与股东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可以有效地防止经理人员的道德风险,激励经理人员努力工作以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张晖明和陈志广(2002)2以沪市上市的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高管激励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高管人员薪酬与主营业务利润率和净产收益率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即高管薪酬越高,公司的绩效越好。学者研究表明:对企业高管的激励特别是股权激励,有利于是企业高管和企业所有者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防止企业经理人的机会主义和道德风险,降低冲突,提升企业绩效。因此,可以考虑把企业高管权益激励作为关于中外合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财务风险的一个研究纬度。

2005年12月证监会、银监会下发的证监发[2005]120号《关于规范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的通知》解除了《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证监发[2003]56号)为上市公司的担保大开了方便之门。中外合资上市企业是在我国大环境下持续经营着的,其经营行为必然会受到我国资本市场的规范程度以及一系列的政策规定的影响。在对中外合资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进行评价时,考虑到中外合资上市公司的对外担保情况是非常必要的。冯根福,马亚军和姚树洁(2005)实证研究认为:中国上市公司担保行为存在着风险敏感度低,普遍收益水平不高,并且担保行为的各个主体互相存在逆向选择问题和道德风险。郑海英(2004)揭示了担保链中存在着巨大风险,不良担保行为会严重影响上市公司的经营财务状况,并构成上市公司的发展障碍。学者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存在担保的上市公司,其收益水平和风险敏感度较低;担保行为和财务风险是正相关的,不良担保行为会导致巨大的风险。因此,将对外担保不当而导致的财务风险作为中外合资上市财务风险的第三类风险。

4、关于中外合资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测度与评价研究

国内外学者们,对于财务风险的测度先后提出了多种方法和模型。首先,是基于单一变量测度模型。主要是通过单独的财务指标集合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评价,找出判别能力较高的一个或几个财务指标的方法对财务风险进行评价(Fitzpatrikc,1932;Willam Beaver,1966)。随后,财务风险的评价方法由单变量模型发展到了多变量模型和逻辑回归模型。多变量评价模型就是运用多个财务指标加权汇总构造多元函数的方法来进行预测分析,主要代表有:Z计分模型(Altman,1968)、线性概率模型(Deakin ,1972)、以及小企业模型和范式确认模型(Edmisterd,1972;Dimond,1972)。Ambrose & Seward(1988)3根据A.M.Best的评级指标,引入虚拟变量,运用多变量判别分析法进行财务困境预警,并与财务比率法分析结果加以比较,再将二者合并代入事前概率多变量判别分析法,比较三种方法的预测能力,结果发现事前概率的判别结果较好。逻辑回归模型是从一组因变量中预测一个“对应的”因变量的一种统计方法。比较常用的是Logistic模型和Probit模型。上述的财务风险评价模型主要是建立在传统的财务指标基础之上,在财务风险评价中加入非财务指标有助于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于是国外学者们在研究中加入一些非财务指标:高层管理者离职指标 (Gilson,1989);还有一些长期性或宏观性的经济指标如利率、景气变动指标、通货膨胀率等作为构建模型的变量 (Mar-quette,1980)。

国内关于财务风险的研究比较迟,但在财务风险评价及防范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国内学者在关于单变量预警模型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是学者陈静(1999)4以27个ST和27个非ST公司作为对比样本,选取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和流动比率4个财务指标,进行单变量分析。随后,国内学者应用线性判定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和逻辑回归分析三种方法,分别建立三种评价财务风险、预测财务困境的模型(吴世农、卢贤义,2001)。同时,国内学者也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炼最有代表性的财务指标,从而抓住分析中的主要矛盾的方法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评价(张爱民等,2001),研究发现主成分分析模型也具有较好的预测性。2002年周敏等人提出的基于模糊优选和神经网络的财务危机测定与预警模型,能够实现对财务危机状态的测定,并且不需要主观定性地判断企业的财务状态,因此在企业的判定状态方面更加合理。国内学者在财务风险的评价模型中也引入一些非财务指标。如:引入了公司治理、关联交易和对外担保等非财务指标(王克敏,2005)大大提高公司了财务风险预测准确率。

国内外学者们先后提出的财务风险测度的方法与模型中,单变量模型简单易于操作、可行性高,但单个指标无法全面地反映公司财务特征及总体情况。多元线性判别模型虽然克服了单变量模型的缺点,而且解决了非线性的问题,但未能考虑到企业的具体发展能力和经营情况。逻辑回归模型是人们对多元线性模型改造和发展而形成的,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多元线性模型的缺陷,但也存在局限如:逻辑回归中的Logistic模型克服了线性模型受统计假设约束的局限性,但计算过程太复杂,近似计算多,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Probit模型的研究思路和Logistic模型很相似,具有相似的缺点。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是将神经网络的分类方法应用于财务预警,计算结果一定程度上优于上述三方法模型,但仍然未能明确测定公司发生财务风险的概率,且预测精度不够。

5、关于中外合资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防范研究

国内学者在财务风险测度评价的同时,也对财务风险的防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方法和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类是:针对企业财务风险从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周转风险、收益分配风险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措施(吕喜斌,2011;杨聪金,2010)。第二类是:从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提高经营者的财务风险意识和财务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方面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杨聪金,2010;王花荣,2009;段永红,2010;孔远英,2010)。第三类是:认为企业财务风险的应对措施主要是常规性策略和创新性策略,常规性策略主要包括风险回避、风险接受、风险防范、风险转嫁策略;创新性策略主要包括风险管理中整合风险整理理念的运用,总分险项目分割法与来源分割法,新的金融衍生产品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周炼军、王璐,2011;穆瑞雪,2010)。对于财务风险的防范,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有侧重的提出了风险防范的策略方法,对于现实中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但是在众多财务风险评价及防范的研究中,从整体研究到具体行业分析角度的研究较少,风险防范策略和措施的提出也缺乏行业针对性。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价

国内外的学者对财务风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我国关于企业财务评价体系的研究大致存在两个趋向:一是关于财务评价理论的规范性研究,主要是提出了一些评价的框架体系;二是实证研究,初期的研究主要是对国外Z模型的介绍和分析,此后有学者开始引进国外的研究方法对财务失败预警问题进行实证研究。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研究存在的不足有:1、财务风险评价研究等缺乏行业针对性,2、从实证分析角度研究,从整体研究到具体行业分析角度的研究比较少。因此,以中外合资上市公司为研究背景,在对中外合资上市公司整个企业群体财务风险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这个企业群体中的各行业的财务风险分析,再到典型个案的研究分析。从整体到行业,再到个案的作为研究的主线全面深入的分析中外合资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并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宏观层面、行业中观层面、以及企业微观层面分别提出相应的财务风险防范策略和措施的研究是有必要和意义的。(作者单位:1.广西大学商学院;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西有限公司投诉管理)

参考文献:

[1]张宏艳,李莉.关于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的探讨[J].会计师.2008-09-01

[2]王花荣.企业财务风险问题原因及规避应对[J].现代企业.2009-09-15

[3]赵寅珠,张锐强.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商业经济.2010-02-20

[4]曹力,陈丽和郭素娟.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J].财经界(学术版).2012-01-25

[5]Jensen M.C.Meckling W. H. (1976).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3(4):305-360.

[6]Warfield T.D.John. J. Wild and Kenneth. L. Wild, “Managerial Ownership, Accounting Choices and Informativeness of Earning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Vol. 20, PP61-91, 1995”

[7]Parker,S.,Gary,F.P.and Howard, F. T.(2002),“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corporate failure: a survival analysis”, Corporate Governance: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in Society, Vol. 2 No. 2, pp. 4-12.

[8]赵磊,彭大庆.基于公司治理指标的财务困境预测研究[J].财会通讯.2009-07-25

篇7

1商贸企业财务风险特征分析商贸企业也就是商业零售企业,是指设有商品柜台、营业场所、不自产商品、直接面向最终消费者的盈利性经营组织,包括住宿、餐饮、批发和零售等相关企业.商贸企业财务风险同其他行业财务风险一样,同时也因自身行业的一些特性而有所不同,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体现:

(1)商贸企业财务风险的市场决定性.消费市场决定了商贸企业财务危机的出现,商贸企业在经营方面如没有准确把握市场的定位,商品促销手段不得当,则很有可能导致商品库存积压,从而严重影响了商贸企业的流动性,长期以往恶性循环,最终使商贸企业财务步入危机.另外,如果消费市场出现重大经济波动,商品价格急剧下跌、上涨,导致出现消费市场低谷,这将对商贸企业的营运、销售带来致命的影响,使商贸企业陷入经营和财务的危机.

(2)商贸企业财务风险的突发性.商贸企业在经营、理财的过程中,会受到许多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然而在这些主客观因素当中,有些因素是可以把握和控制的,但是还有许多因素是突发的、意外的,有的甚至是急转直下的,这些因素是商贸企业无法进行控制的.例如,有的商贸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比例较高,但自有资产所占比重偏低.而且商贸企业比一般企业对资金的流动性依赖程度要高,如果商贸企业对财务活动不进行合理的控制与规划,并出现一些资本结构不合理、筹资结构与投资不匹配等问题,一旦出现突如其来的变化,商贸企业将无法应对,从而导致企业出现突发性的财务危机.

2商贸企业财务风险形成原因目前,我国许多商贸企业的财务风险令人担忧,预防和解决财务风险的任务日益紧迫.商贸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既有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只有通过科学的财务预算才能加强商贸企业控制财务风险的能力.以下根据商贸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分析形成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

(1)商贸企业资金流和业务流的不匹配.许多商贸企业的经营模式比较传统,缺乏科学设计和组织规划,在企业资金流与业务流之间存在着一些不协调、不匹配的问题.更为严重的后果是使商贸企业的一些到期应付账款和负债结构之间出现严重的失衡,导致了商贸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

(2)商贸企业资金来源结构不合理.债务资金和自有资金是商贸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不合理的资金结构直接影响了商贸企业财务,导致商贸企业财务出现风险.在当前情况下,银行贷款是我国一些商贸企业经营资金的主要来源,如果商贸企业资金结构中银行贷款比例过高,将会给商贸企业带来过高的资产负债率,进而形成商贸企业财务较大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的经营状况出现问题,难以偿还到期的银行贷款,则就出现了商贸企业财务风险.

(3)商贸企业流动资产管理不当.商贸企业流动资产是指商贸企业可以在一年或者越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运用的资产,是商贸企业资产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商贸企业的预付账款、应收账款和流动资产中的存货三项流动资产管理是商贸企业资金管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流动资金管理的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商贸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在实际管理中,我们一些商贸企业常常出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商贸企业在不十分清楚客户信用的状况下,大量采用赊销的营销方式,导致企业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企业资金长期被占用,使企业造成坏账,给商贸企业日常资金周转埋下风险隐患;第二,商贸企业难以对预付账款进行有效控制,供货商容易出现不交货或者晚交货的问题,造成企业预付账款被长期占用,特别是在产品市场价格上涨的情况下,供货商不交货,产品市场价格下跌的时候集中交货,企业在此时容易出现经营亏损的问题;第三,企业存货结构的不合理,容易使企业出现存货不能得到及时销售,存货周转率较低的问题.

(4)企业内部财务管理较为混乱.商贸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混乱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特别是在那些上下级之间,利益分配、资金管理和使用方面出现管理混乱的情况下,容易使企业资金出现严重流失、使用效率低下、资金安全性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等问题,特别是在一些企业的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风险意识较为薄弱的情况下,企业财务风险容易出现.

3商贸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策略针对商贸企业财务风险不同原因及其表现出来的特征,可以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为切入点来控制:

(1)优化企业的债务结构.商贸企业采用负债的办法来筹集发展所急需的资金确实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让企业在短期内获取杠杆利益,但这极易造成企业财务风险.因此,商贸企业在实际的筹资活动中,要认真全面评估债务筹资方式的成本、收益以及由此可能生成的财务风险.商贸企业因自身的特点,需要能够适应消费市场的波动幅度,这就要求商贸企业控制好资产负债率来降低财务风险.其一,企业在优化自身债务结构的时候,需要以权益资本做为后盾,通过提升企业的资本收益率来保障企业的债务偿还能力.假若发生资产负债率较高的情形就需要企业能及时的降低资产负债率.其二,企业在优化债务结构的时候,尽可能做到债务的到期数额与日期同未来所预期的现金流量这二者间能够实现一致.这样就能够有效地防止企业为了偿还到期债务而影响自身的正常经营,保障企业的偿还能力.

(2)使企业保持良好的财务信用.财务信用作为商贸企业的一项重要无形资产,对于企业进行正常的信用结算、原材料赊购、产品销售和资金筹集等方面都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增进企业的潜在筹资能力,对于企业化解财务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有效保持企业良好的财务信用,一方面,商贸企业要能够和企业保持良好的信用关系,要和银行之间共享企业的经营信息和资金管理状况,从而建立双方互信基础;其次,商贸企业要能够和供货商之间保持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尽量减少货款拖欠问题,因为一旦失去供货商的信任和支持,商贸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将直接受到影响,特别是在企业出现暂时资金困境的时候,供货商的支持是十分重要的.

篇8

(陕西省烟草公司西安市公司,陕西 西安 710061)

摘 要: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我国国民经济面临的一种较为重要的风险,它是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客观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生产经营。本文主要分析了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很多漏洞,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如何适应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针对性地提出了防范对策和化解途径,用来增强企业的财务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3.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3-0268-04

1引言

在当今社会,企业都身处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竞争越来越激烈,挑战也越来越严峻。财务风险的面临是现代企业无法避免的。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1999年8月,美国摩托罗拉公司耗资34亿美元的铱星计划在历经8年后宣告破产失败,巨额投资无法收回,银行贷款无力清偿。摩托罗拉公司在社会声誉上、经济上都受到了巨大的损失。江西赛维在光伏危机的背景下,固守“信贷支撑产能扩张”的模式,直到爆出财务危机,它的资产负债率已经高达85%。2009年的时候它的股价下跌近50%,股东财富大幅缩水。

纵观欧美很多“巨人”企业如英国的巴林银行、美国的安然公司、韩国的大宇集团、美国雷曼兄弟集团等企业相继破产的事例都反映了现代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怎么样认识财务风险,分析财务风险,防范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管理者必须重视的课题。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风险是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尤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不够完善的现状下,在企业的生产运营过程中财务风险就更加不可避免,在企业生产运营的整个过程中始终伴随着财务风险,企业如果不能很好的防范和规避这些财务风险,就会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企业首先要认识到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性,然后不断提高财务风险意识,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强化企业内部控制,不断优化企业资本结构,这样才能有效控制企业财务风险,促使企业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

风险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一个社会和经济的现象,它在现代财务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传统的观点认为财务风险是与负债经营息息相关的,企业没有负债也就没有财务风险;现代财务管理是要求企业从动态发展的角度来认识和把握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认为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尤为重要的是有效、合理地控制财务风险。

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减慢甚至倒退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国内企业风险激增,尤其是财务风险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前进行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研究有其时代特征和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从财务管理角度对财务风险的表现、产生的原因以及财务风险防范的对策做出了探讨,以期共同商榷。

2 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和特征

2.1 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财务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所导致企业蒙受损失的可能和机会。企业的财务风险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它作为一种信号,能够全面综合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企业财务风险是在企业财务活动的整个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得企业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的不确定性;狭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不确定性,企业的财务风险只与负债经营相关。本文的财务风险是指广义的财务风险[1]。

2.2 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

(1)企业财务风险具有全面性。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管理的整个过程中。资金筹集、资金积累、资金运用、资金分配等财务活动中,均会产生财务风险。

(2)企业财务风险具有不确定性。财务风险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都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使得企业实施都具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3)企业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财务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只有通过各种手段、技术来应对风险,从而避免损失的发生。

(4)企业财务风险具有激励性。财务风险的客观存在会使得企业采取措施来防范财务风险,从而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5)企业财务风险具有收益性或损失性。收益与风险是成正比的,即收益越高风险越大,收益越低风险越小。财务风险的存在促使企业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改善管理。所以可以说,收益与损失性是共存的。在企业里。由于各种条件和因素的限制,财务风险也会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连续性、企业效益的稳定性,最终影响企业效益[2]。

3 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

3.1 存货过多,产品积压

企业在日常的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商品或者产成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或在生产过程等都属于企业的存货。企业持有存货的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出售,企业拥有一定的存货以备销售和生产所需。当产品销路不畅的时候,就会产生产品积压,存货过多,资金回收困难的结果。计提巨额存货跌价准备,甚至存货大量报废,将会导致企业巨额亏损。

以汉王科技为例,2011年它的存货高达4.6亿元,2012年一季度,汉王科技电纸书销量和均价都下降,其同比降幅分别高达54%和32%,2012年一季度汉王科技亏损了4600万元。汉王科技2010年报显示,公司去年75.6%的收入来自电纸书。汉王科技所属的电子设备行业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过高的存货规模将会为公司今后的利润水平埋下重大隐患。

3.2 企业的主营业务亏损

企业的利润主要来源于主营业务,同时主营业务也是收入的主要来源,它是指企业为了完成其经营目标而从事的日常活动中的主要活动。当然其他一些业务和营业外收支也会为利润做出贡献,但是这两者贡献的利润是非经常性损益,没有办法保证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主营业务亏损说明了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出现问题,抗风险能力减弱。

以春兰为例,虽然它通过资产置换,将集团旗下的房地产、电厂等优质业务注入了上市公司,并且继续保留空调这一主营业务的地位,在上交所成功复牌。但是由于空调这一主营业务在市场上的表现仍旧欠佳,2011年主营业务下滑了11.46%,导致全年净利润亏损高达4亿余元。

3.3 负债高,甚至无法偿还到期债务

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即资产主要有有两个来源,一个是所有者的投入,另一个是负债所得。企业适当的负债可以提高所有者的投资回报率,迅速为企业筹得经营所需要的资金。但是,负债一旦超过自身偿债能力将会使企业陷入债务危机。负债一般有偿还的期限,过度负债会导致企业陷入濒临到期无法偿还负债的困境。负债越高意味着企业的偿债压力就越大,特别是短期债务过多,将会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没有办法偿还到期债务。

以“非油炸,更健康”为口号的五谷道场就是以负债支持其迅速扩张的。截至2008年10月,负债总额高达6.28亿元,严重资不抵债。最终,红极一时的五谷道场被中粮集团破产重组。

3.4 企业面临巨额诉讼

如果企业作为被告陷入了巨额诉讼,一旦败诉企业将面临巨额赔偿,甚至于无法继续经营。作为原告,如果法院不支持诉讼的请求,企业的权益将无法得到维护;即使胜诉了,若没有办法执行,企业的利益也没有办法得到保障。

例如:2008年的三鹿爆发了三聚氰胺奶粉事件,涉及问题的这批奶粉退赔金额高达7亿元以上。面对接踵而来的患儿家长起诉索赔,中国乳协协调筹集的婴幼儿奶粉事件赔偿金高达11.1亿元。但是,截止到2007年年末三鹿的总资产为16.19亿元,净资产为12.24亿元,因此三鹿已经无法继续经营。

3.5 资产结构不合理

资产结构是指各种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企业经营就是要合理地使用各项资产,使其充分发挥作用,最大限度地制造效益。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充分安排好和考虑到资产的结构,解决好资产的收益性和流动性这一对矛盾。一味追求资产流动性,将会丧失盈利机会,导致企业资产闲置。单一地考虑资产收益性,可能会降低流动性,使企业陷入无法按期清偿债务的困境。

由此可以看出,财务危机时刻潜伏在企业的经营运作过程中。因此企业应该做好预防措施,防范财务危机的发生。

4 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我国企业存在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财务管理决策失误、管理不善及缺乏风险意识等原因造成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中。总的来看,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企业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

企业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和市场环境的多变性决定了财务风险的客观性。只要企业有财务活动,就一定存在着财务风险[3]。在现实工作中,我国许多企业的管理人员风险意识非常淡薄,这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们认为只要把资金管理好用好,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

由于我国的市场已经成为了买方市场,产品滞销的现象是企业普遍存在着的。一些企业为了扩大市场的占有率,增加销量,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企业的应收账款就会大量增加。同时,企业由于在赊销过程中,不是特别的了解客户的信誉等级,盲目赊销,缺乏控制,导致应收账款失控,大量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到成为了坏账。债务人长期无偿占用企业的资产,企业资产的安全性以及流动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

4.2 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

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是我国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又一个重大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能力与成效都是和企业内部财务运作状况紧密相连的。企业内的各个部门之间以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使用及管理利益分配等方面都存在着权责不明确,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流失非常严重,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障[4]。

例如: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猴王股份有限公司,因为它与上级企业猴王集团之间存在着混乱的财务关系,致使上市公司因为猴王集团破产而出现严重的财务危机。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例过高等。在我国,资金结构主要是指企业全部资金都来源于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因为筹资决策失误等原因,企业普遍存在着资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具体表现在负债在资金结构中比例过高,很多企业资产负债率已经达到40%以上,致使企业的偿付能力不足,财务负担沉重,因此产生财务风险。

4.3 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率较高

资金结构主要是指企业的全部资金来源中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企业的借入资金和自有资金比例的确定是否适当,与企业财务上的风险和利益是息息相关的。在财务杠杆的作用下,在投资利润率低于利率时,企业负债越多,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的比例越高,企业资本报酬率也就越低;反之,当投资利润率高于利率时,企业扩大负债规模,适当提高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之间的比率,就会增加企业的资本报酬率[5]。由此可见负债的比重越大,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就越大,股东收益的变幅也会随之增加,财务风险也就越大。

4.4 企业投资风险大

企业的投资风险主要是因为投资活动给企业的财务成果带来了不确定性。企业的投资风险主要是根据项目的报酬率来确定的:若项目利润率小于负债利率,则风险较大;反之,投资风险比较小。

在当代社会中,任何一个企业都应该积极地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让自己企业的服务和产品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这样才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发展和盈利能力,而不是分散企业的资本,投入到一些与企业的主业不相关的项目上,这样做只会让企业的竞争力减弱。

4.5 宏观环境的复杂多变

社会宏观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会影响企业的财务管理,这也是产生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众所周知,持续的通货膨胀,会导致企业资金的货币性资金持续贬值,供给持续发生短缺,资金成本持续升高,实物性资金相对升值。例如:世界原油价格的上涨导致了成品油价格上涨,使企业增加了运营成本,减少了利润,预期的收益无法得到实现。然而利率的变动必然会产生利率风险,包括产生利息的投资发生亏损的风险、不能履行偿债义务的风险和支付利息过多的风险。财务管理的环境是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某种机会,也有可能使企业面临某种威胁,所以,市场风险因素也会对财务风险有很大的影响。如果财务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而多变的外部环境,就必定会给企业带来难题。当前,我国很多企业建立的财务管理系统,由于企业管理人员素质偏低,机构设置不是很合理,管理基础工作欠缺,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等原因,致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对外部环境的变化缺乏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具体表现在企业不能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科学的预见,对策不力,反映滞后,由此产生了财务风险。

5 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作为一个财务主体就必然要面临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导致企业财务机制不稳定,而且有可能会带来财务损失[6]。因此,必须对财务风险加以防范。企业应当本着成本效益原则把财务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可接受的范围之内,防范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工作:

5.1 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

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企业管理者是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的,其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其对市场驾驭能力的强弱,他的素质越高,驾驭能力就会越强,给企业带来的风险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在防范和评估财务风险的过程中,企业领导及财务管理者的职业敏感度在这个时候就非常重要,在很多时候都是需要通过职业敏感度来加以判断的,同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应对措施,合理假设与评估某种可能存在的风险。因此,这就要求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对风险的防范意识以及敏感度,及时对企业潜在的风险加以防范。另外,要在科学、规范的管理手段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防范与规避措施,这样就对企业的管理者提出了更严厉更高的要求。

5.2 企业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为了保护资产的完整安全、保证信息质量的真实可靠、促进法律法规有效实施、发展战略得到实现和提高经营管理效率等而由企业管理层以及员工一起实施的一个权责明确、制衡有力、动态改进的管理过程就叫做内部控制制度。

要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就必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一般由股东大会、监事会、董事会、经理层和职能部门组成并且形成授权、执行、决策和监督的体系。要明确管理者所应当承担的风险责任,赋予其相应的风险管理权限。董事会要能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起到监督和引导作用[7]。 管理人员要充分重视内部审计的作用,需要设立独立的审计机构和人员,协助管理监督其他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以及企业经济效益、财务收支,及时发现企业资金运作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让企业避免陷入更深的财务风险。内部审计是企业自我评价的一种活动,可以发现企业内部存在的偏差。所以,内部控制的完善还需要加强内部审计。总之企业应当本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建立单项或者多项内部控制系统,通过积累经验,培养人才,逐步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

内部控制在形式上表现为一整套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彼此联结的控制方法、程序和措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对识别、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有很大的帮助。

5.3 适度负债并合理安排资本结构

首先,企业对于负债的量与度要正确的把握住。如果企业的息税前利润率小于负债成本率,就不能负债经营,只能通过增资的办法来筹集资金。所以企业负债经营的先决条件是企业的息税前利润率大于负债成本率。然后,要对财务杠杆的作用适度利用,合理控制财务杠杆的负作用。最后,企业的资本结构要合理安排,实现资金成本的最低化。总之,企业必须要衡量一下财务风险和资金成本的关系,确定最好的资本结构。息税前利润——每股利润分析法和比较资金成本分析法是确定资本结构的两种主要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时候,一定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分析,使资本结构尽可能合理化。

5.4 提高财务决策水平,建立财务预警系统

在一个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中,投资决策是一个很主要的内容,它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为了对财务风险进行防范,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在决策过程中,应当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和分析方法,充分地考虑到影响决策的所有因素,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在面对各种可行性方案进行决策的时候,切忌主观臆断。

财务预警系统是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潜在的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它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对于投资者来说,可以在企业财务风险初露端倪的时候及时处理现有的投资,以避免更大的损失;对于供货单位来说,可以在这种信号的帮助下制定出商业信用政策,以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对于经营者来说,它能够在财务危机出现的萌芽阶段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善企业经营等等。

5.5 根据客观环境变化制定应变措施

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虽然不是存在于企业内部的,企业没有办法对其施加影响,但是并不是说企业面对环境的变化就什么都不能做。企业为了防范财务风险,应该不断地对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进行认真仔细地分析研究,掌握企业风险管理理论,把握其变化规律及趋势。企业准确地分析外部环境的变化,时刻关注国家的经济政策调整,制定出不同应变对策,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改变管理方法和调整财务管理政策,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此来降低企业因为宏观环境变化所带来的财务风险。

结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涉及了越来越多的行业和领域,这使得企业在经营中的不稳定因素不断增加,企业财务活动的风险程度也远远超过了以前,财务管理活动已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个方面,而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有效的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管理,用最小的成本来确保企业资金运动的稳定性、连续性和效益性,是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宗旨和总目标。所以,分析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

参考文献:

[1] 肖正森.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时代经贸,2010,(17).

[2] 刘振、吴鹏飞.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J].科技经济市场,2011,(1).

[3] 张克兵.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化解[J].商情,2011,(50).

[4] 王天军.浅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J].中国商界,2012,(1).

[5] 吴捍泽.浅谈企业财务风险规避[J].现代商业,2011,(33).

[6] 曾军.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策略[J].财会研究,2011,(21).

篇9

关键词:民办高校;财务风险;现状分析

一、高校收入季节性与支出刚性引起的流动性风险

根据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与教育部社会力量办公室的问卷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的经费主要来源和所占比例分别是:学生学费(79.8%)、杂费(10.4%)、社会捐助(1.2%)、校办产业(0.8%)、贷款(5.6%)、国家政府少量教育事业财政补贴和项目经费(5.4%)以及其他(1.9%)等。民办高校的办学经费其中绝大部分来源于学生的学杂费,平均值高达79.8%,基本依赖于学生学费收入办学,维持学校发展。

总所周知,民办高校的学费收入主要在新学年开始时收缴,即每年的9月份新生入学时形成。因此导致民办高校的主要收入来源形成季节性。与此同时,高校的支出却是刚性的、均衡的、不受季节性差异影响。支出主要分为事业性支出和基本建设投资项目支出两部分。大体为学校教职员工工资福利及补助和维持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经费。基本上每月支出大体固定,以维持学校日常办学的需要。

在这种不可回避的矛盾冲突的情况下,一旦支出预算计划稍有差错和不合理便成导致学校日常办学产生流动性风险。同时,受地域、经济环境和政策的影响,在北方或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等地区,这种矛盾更为突出,流动性风险相对更大。

二、可能由过度扩张基础建设工程引起的投资风险

近年来,扩招不断加大,成为了民办高校发展的一把双刃剑。办学规模的盲目扩大与负债规模往往呈现正相关趋势。办学规模越大,基础建设工程就越大,负债规模随之加大。民办高校的负债比例如果超出自身所能承受的负债能力,出现过度的投资行为,风险系数就会加大。许多民办高校盲目地购置土地扩大办学和校区规模,建设新校区,这一系列投资措施就可能导致由过度扩张基础建设工程引起的投资风险。在扩大办学规模的背后,会形成一连串需要支付的资金链。批量采购的教学设备仪器、用具、家具等,像这一类合约一般规定货到验收合格后才付款,按付款进度开具销货发票,由此会导致所欠的购货款不能及时正确的登进负债账簿中,导致财务监控的漏洞,一旦支付期限到期,就会造成资金支付困难,造成财务风险。

通过实践证明,在短期内负债办学的模式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民办院校在扩大办学规模的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的问题,缩短了学校基础假设工程的建设周期,推进了民办高校的发展。然而银行贷款有明确的利息和偿还日期,如果民办高校超过自身目前偿还能力,不考虑后果的大量贷款,一旦进入还款高峰期,极容易造成流动资金短缺,债务负担过重不能按期偿还到期本金及利息的局面。

三、资金来源单一、过分依赖学生学费引起的筹资风险

上文已经提到,目前我国的民办高等院校的开办、维持、发展的经费来源主要来源于学生学杂费,甚至一部分基本建设费用也来自学费。现阶段我国民办高等院校资金来源单一、社会捐赠薄弱、政府的投入也少。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成为制约民办高校发展的“瓶颈”。

过分依赖学费收入来维持学校的发展,会有很多不利影响:一是办学经费的多少随着招生的情况波动。招生情况形势好,资金就相对充足;如情况不好,经费就会变得紧张。二是过分的依赖学费,其他来源较少,教育教学环境得不到有效地改善,会使教育质量下降。三是经费受学费限制,那么生源质量同样受到影响。为能多收到学费,就需要多找学生,必然对生源质量会有所放松。

民办高校学费普遍在10000元以上,远高于公立的大学。同时地域环境不同、经济发达情况不一样,经济发达地区学费更高。所以由于各因素影响,本身民办高校的收费起点就较高,因此民办高校的学杂费上涨的空间十分有限。

同时,社会捐助十分有限,数量少且以实物为主,资金捐助微弱,根本无法与国内公办大学相比。很大一部分民办高校所受的捐赠主要是由校内教授、社会组织、其他公办高校、校友、香港同胞、企业等捐赠,受捐赠形式一般也是图书、办公用品和少量资金。

四、会计监督职能弱化、预算管理制度滞后引起的财务管理风险

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的会计制度基本实行的是“收付实现制”。大体以“报账”工作为主,主要工作仅仅是记账、算账以及笳说龋监督相对薄弱,制约了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部分民办院校在财务方面管理体制不健全,资金使用不公开,会计监督力度不够,导致出现会计工作秩序混乱,财务信息失真等局面。同时对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预算编制缺乏学校整体战略的指导;预算经不起市场的检验;预算与实际的实践活动脱节,导致预算管理体制滞后,实施的预算管理效果并不理想,没有很好地服务于学校整体发展的战略。

篇10

全面风险管理(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ERM),是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全面风险管理应用于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是《新巴塞尔协议》(2001年)中提出的,西巴塞尔协议强调商业银行应该将经营管理过程中所有的风险全部纳入风险控制系统中,明确了风险管理的范围并且提出以统一的标准衡量风险,实现统一风险管理。ERM系统强调了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和全员参与的风险管理机制,要求对各种风险以及承担风险责任的业务单元,不管是业务员还是机构整体,不管是基层还是分支机构,甚至是总行,都要进行全面而且有效的风险管理。ERM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分散于各机构、职能部门的风险,统筹考虑风险应对策略,同时也对机构内部的信息沟通渠道和沟通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基于EBM的临商银行财务风险管理对策

1.调节当前资本结构

临商银行通过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在投资主体多元化,可以建立更规范的财务风险结构,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大会之间相互制衡和约束,可在风险规避方面起到积极作用。通过学习国际先进银行的财务风险结构也可以对临商银行的财务风险结构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德意志银行的双层董事会制度可以监督和规避董事会,在风险规避上又加强了一次监督,双层董事会制度更加细化了风险规避负责人的职责。临商银行的财务风险规避应该吸收此种经验。

2.改善当前贷款结构

目前,临商银行贷款相对国内其他银行集中度较高,期限偏长,即流动性资产较少,被迫变现将会面临更大的损失。为了规避银行的财务风险,临商银行应有计划的改进贷款总体期限结构,提前预测提前偿还率和贷款违约率,在可接收波动范围内,尽量使贷款内部长短期期限互相匹配,或存款和贷款之间期限相互匹配等。

3.合理运用资产负债管理

临商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策略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新环境新问题的出现以及计算机水平的进步,资产负债管理策略也在不断的发生改变。为了规避财务风险,临商银行必须考察不同的宏观环境,选择合适的管理策略,才能最大限度的平衡赢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从而达到规避其财务风险的目的。

4.提高银行资本充足度

引入管理经验丰富的外资银行等相关的战略投资者,为临商银行能够实现早日上市打好基础;补充临商银行所需资本金,使临商银行经营目标为实行利润最大化,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建议政府降低银行业的营业税,减轻银行税收负担,提高银行的获利能力和竞争力;政府制定相关法规和制度,要求银行将少缴营业税的资金用于补充资本金,提高银行的防范财务风险的能力。

5.改进银行存贷业务

受限于中国传统的高储蓄倾向,临商银行的存款额度远高于其贷款额度,而存款也成为其资金的主要来源。通过存款结构的调增,可以增加短期存款的比重,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银行的财务风险。临商银行要有选择的重点开发和维护优质公司客户,加强客户的维护和保持,建立两者较好的相互合作关系,保证银行有较为稳定的贷款对象,保证银行的收益率,同时还能确保部分的存款来源,节约相关组织工作的成本。

6.建立信息沟通与传递机制

信用财务风险和市场财务风险相互加强和影响,在风险规避过程中加强信用部门和市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对共同避免风险的诱发有重要作用。同时,临商银行可以根据银行自身的特点,加强上级领导与员工的沟通,通过建立和完善员工的举报制度,发动一线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其风险意识,可以使银行在信息传递完善的基础上吸收更多的信息,使风险在诱发之前被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