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知识点范文

时间:2023-11-30 17:30: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艺术概论知识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艺术概论知识点

篇1

〔关键词〕动漫概论 教学内容 创新 设计

国内很多院校在相近的学科中开设动漫专业,《动漫概论》是动漫专业必修的入门课程,学生从非专业向专业过渡转化的课程,教学应该从理论讲授到理论应用,培养兴趣与提升学识对于学生同样重要。近些年,在各种教学模式改革中专业教师的自我实践证实很重要,如何立足于实际进行专业教学,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创新理论教学。目前,我国已经逐步完善了动漫相关的产业政策,在产业政策的影响下,当代动漫教育从技能素质的角度培养既懂管理又懂制作的复合型人才显得很重要。

一、《动漫概论》课教学内容创新设计概述

专业教学是学科知识、方法、思路等的传授,不是知识点的复述,与时俱进地创新专业内容教学尤其重要,从教学内容入手,创新课程教学。老师如何教授该课程应该有一定的规律和体系,改变传统考核思路模式,专业教学强化学生通过理论分析问题、对接实践的能力,理论和技能同样重要。新的《动漫概论》课教学知识点设计建立在大动漫范畴基础上,以产业为目标,从理论到理论完全不能适应本校实际,动漫理论应来自于理论实践教学和技能实践,动漫专业建设与本地区产业紧密联系。文化产业――动漫教学――专业建设,从实践到理论再实践,课题或者项目驱动理论教学更有现实意义。

《动漫概论》课教学包括学科本体与文化知识。首先,《动漫概论》教学必须在观念和资料的准备方面占据优势地位,教学内容增加人文学科知识,动漫作品注入文化元素,吸收最新的文化及其产业成果应用于教学,这对于初学动漫制作人员全面理解技术与艺术的关系很重要。了解中国文化产业与动漫的现状,教学内容增加相关的知识点,如文化产业理论。以学校的学科特色为出发点,加强动漫专业建设,以创建特色专业为目标,教学内容结合社会和企业需求,拓展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动漫概论》课教学内容常见问题

近年来,《动漫概论》教学主要存在脱离时代的发展语境、忽视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的论述等问题,具体来讲:1、《动漫概论》课程教学面临的许多机遇与挑战,诸如,技术、文化、需求、时代、产业等,动漫教学很难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理论教学对于入学考试文化成绩不高的学生很容易枯燥乏味,学习的乐趣在于循循善诱,理论教学没有与实践结合,教学效果不理想!老师教学如同一个演员在舞台的“表演”,逐步改变“自我娱乐”式的教学模式,促使本学科的深入发展。2、新的时期,按照传统动漫的工艺与技巧解释动漫概念已经不符合现实状况,只能在《动漫史》中出现了。新的工具、技能以及表现方式开拓了学生视野,有助于培养学生大胆的实验创新精神。动漫制作涉及的材料很多,媒介和材料的多样性给动漫创新开辟了广阔的视域,如定格动画可以把材料作为语言研究的一个方向。如今,传统媒介技术变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数字技术促进动漫艺术应用的发展,尽管有的教材在知识体系上增加了动漫创作研究,这也很容易把《动漫概论》教学引向作品鉴赏。3、许多《动漫概论》教材的知识点依旧在动画部分,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媒体行业日益重要,动漫教学应向相关专业延伸与拓展,诸如游戏、漫画与动画的关系。我们在教授新的知识点总是存在着概念、范围、类型、特征的思路,忽视漫画、连环画、游戏、动画的联系,数字动漫产业的相关论述极少,甚至没有;教材内容上存在着“以偏概全”现象,不同版本《动漫史》与《动画概论》内容不分,有教材甚至认为:动画就是文化创意产业。4、由于学科背景、授课时间等差异,纵观国内各种版本《动漫概论》课程的教材和教学,对于知识点侧重不同,造成了学生对动漫应用与理解的形形差异。也有老师认为:以老师的学识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学大纲、授课内容和规范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各种思想和观点都应有,认为理论学习应该是“百家综合或者争鸣”,而“放养”学生,任意组织内容进行授课。

总之,教学内容应该有系统性体现动漫学科特点,教学方式不能太死板,也不能完全任由老师自由发挥或者取悦于学生,最好能够体现大师风骨!当然,教学内容也不能是简单的说教或者读课本上知识点,这样做会失去理论对实践的意义!

三、《动漫概论》课新增教学内容

传统教学从动漫艺术本体入手,诸如概念、技术、设计、叙事、流程、审美、功能、时间等动漫语言,了解动漫艺术风格,针对性明显、创新性不强。动漫学科特点与电影艺术的综合性、假定性、视听性相似。笔者认为新增教学内容应该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后现代艺术。当代社会审美思潮多元化,个性需求多样性,我们以理性的态度面对它,既不盲从也不随波逐流,而设计应该以自然和人文为基石,动漫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必然受到外在因素影响,涉及广泛的艺术、社会和人文学科,后现代设计艺术还是比较人性和自由,后现代艺术吸收借鉴传统文化艺术,而表现出多元文化价值观,个性元素设计离不开动漫形象的实用价值。很多人认为:后现代主义艺术观颠覆了现代主义观,后现代社会是各种信息充斥的时代。后现代艺术不仅是艺术思潮,它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如何创新发展的思路。艺术多元化促进个体精神的释放,突破了时代精神和传统艺术设计视域的压制,更加关注人的全部活动和情感世界,也有人借助大众文化和民间艺术表现力,实现艺术语言的革新,设计美在于表达作者内心真、善、美感受,实现产品应用价值,各民族文化可以采用新媒体技术弘扬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二)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动漫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动漫创意融合多学科知识,随着新技术对文化产业的冲击,开发、建立本土资源以及数字表现体系,文化产业转型发展推动创意设计新的产品。关注国内相关文化产业实践的发展,如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文化创意成为新的生产革核心,各地区产业集群优势不断扩张,尤其省会和沿海开放城市通过新的经济力量培育文化产业形态。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各地年鉴和产业报告,了解中国文化产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体制改革促使文化产业不断发展,产业政策转换为宏观调控的手段,面向大众消费的商品依靠文化创意力量获得发展动力,真正的动漫创意产业是产、学、研、销一体化,没有创新很难突破产业困局。

(三)工商管理知识。研究商品市场中销量好的动漫设计以及衍生品设计,以市场需求改变设计。经济的繁荣,艺术消费必然走向昌盛,艺术品消费促使新的创作动力产生,经济利益分配促使艺术生产进入良性循环。动漫艺术品设计、生产要适销对路,建立规范的艺术消费市场体系,艺术进入经济市场成为商品,专业教学需要资金运作、商业知识、管理等融入课程理论教学,如,产业集群、资本运营、生a经济效益与人力资源考核等知识。在衍生品的营销中城市、商业、工业、市场结合形成产业优势,如何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多的利润?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要。

(四)中国连环画与漫画艺术研究。连环画与漫画来源于绘画,既能表现故事情节的精华,又能表现作者的艺术水准。中国连环画艺术叙事、表现风格多种多样,朴实、熟练的绘画风格更具有艺术表现力,连续的故事情节画面与动漫分镜头有相似之处,如赵宏本、沈曼云、钱笑呆、徐宏达、顾炳鑫、刘继卤、王叔晖、贺友直、汪观清、华三川、程十发、范曾等连环画作品。研究国内外艺术大师的作品,绘画形式如何表现故事以及如何设计角色形象,这些形式对于当代的漫画与动画设计有借鉴作用,许多古今文化知识成为连环画创作的素材来源,人物和场景的绘制证明了设计与美术的渊源,因此,动漫设计可以借鉴连环画的画面设计。

四、《动漫概论》课教学知识点设计

(一)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体系:1、动漫概念(动漫表现形式分类、动漫与游戏、动漫史上重要的风格流派、动漫创作素养),理论为主开展教学;2、动漫设计与制作流程,如果有条件可以课后考察动漫公司;3、原动画设计,可以进行角色形象临摹或者国内外动漫明星介绍;4、动漫语言学习,如文学语言、电影语言、视觉语言、听觉语言、表演语言、数字技术语言,动漫语言在创意设计的重要性;5、中国连环画与漫画艺术研究,多研究中国连环画以及国内外的漫画作品;6、动漫产业与衍生品的开发(动漫策划与衍生品开发,了解动漫产品的推广流程,可以简单分析国内的动漫产品案例);7、动漫营销策略与市场运作模式(增加动漫设计策划、市场调研、营销与市场需求互相促进);8、文化产业与后现代艺术,如产业视角的动漫文化价值观;9、中国文化产业现状与体制,如国内动漫政策法规。以上教学内容专题和模块特点比较明显,章节知识点没有按照概念、判断、推理的思维模式排列,知识点内在的联系由小到大、由点到面,有利于学生形成一个全方位的学科视野。总之,教学内容体系创新后,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课程资源、教学活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都要有相应更改,以适应教学内容创新。

(二)进度。教学进度中各知识点也不能“照本宣科”地进行,课时应该有弹性,理想的教学时间是40至72课时,每周的课时量控制在4至6节,针对学生的差异突出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灵活应对学生的学习反馈,布置课外作业增加学生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作业发现产业中的某些问题,体现理论的指导价值。

(三)考查。从文化产业的层面扩展动漫专业理论教学,其教学内容从教学实施、考核方式、教学评估等方面进行深化,结课考查的方式也应该变动,通常理论课以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这种做法的弊端是忽略了学生平时的练习和表现,最好是以综合的形式进行考核评价,鼓励学生围绕技能应用自主学习。在专业教学改革中有学者尝试课程教学引入部分课题或者项目鼓励学生参与;还有学校以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突破口,反思教学内容设计,笔者认为:依据学生对知识的应用状况评价教学效果比较有价值,如参与设计、参加比赛,毕竟学科发展是一个漫长过程。总之,由于学校特色的差异,专业建设成果依靠学生对社会的贡献以及能力的大小来证明,学生社会实践弥补专业建设的不足,实现本专业教学资源开发。创新探索动漫人才培养路径,艺术探索走向文化产业,注重相关学科相互延伸与支撑。

篇2

电影概论是一门讲授电影入门知识的基础课程,讲授范围涉及电影制作、电影产业、电影理论与电影发展史等多个层面,授课对象主要针对各高校本科一年级电影专业的新生。诸如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芝加哥大学电影系等世界知名电影专业院校通常都会开设电影概论课程,旨在为电影专业后续的或方向细分、或深度延展的课程教学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包括电影艺术特性与相关理论美学等核心内容,以及佳作视听赏析、浅层次文化读解等重要内容。然而,从众多高校影视专业课程体系的实际调研情况来看,由于不同学校的学科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师资状况构成等不可抗因素,在全国范围内开设影视相关专业的艺术院校中,电影概论的教学授课情况千差万别,在教学方向、课程编排、学时规划、教材使用等方面也特点迥异。

一、现状调研

2013年上半年,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电影概论》:学科基础课程教学与改革”课题组围绕电影概论类课程的授课情况,对全国部分开设影视相关专业的重点院校进行了调研和考察。本次调研对象选取了全国7所影视学科建设较好、较能体现电影概论类课程教学发展主流的院校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西北大学。选取这些调研对象的基本原则在于,这些院校或下属院系都设立了“戏剧与影视学类”相关专业,并且开设有电影概论类课程(课程名称有所不同),同时还兼顾了全国不同地区的院校分布以及各类院校的发展规模等因素。

本次电影概论类课程的全国调研,主要是依靠教学大纲对比、授课教师访谈、学生问卷调查等方式完成,通过以上不同信息渠道的资料搜集、比照与整合,课题组对电影概论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性质、授课内容、考核方式、教材运用等情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归纳,从而能够比较全面地揭示电影概论类课程在全国电影教学领域的授课现状。课题组的调研成果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课程名称

首先,不同院校之间电影概论类课程的命名方式存在很大差异。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西北大学、浙江师范大学都将此类电影学入门课命名为“电影概论”,而中国传媒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则命名为“影视艺术概论”、上海交通大学命名为“影视艺术导论”。出现命名差异化的原因主要在于,由于不同院校在学科背景与人才培养方向上有所侧重,因此包括中国传媒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在内的一些院校,在课程设计上将电影学与电视学的知识体系相融合,于是,也就在概论通识课程的安排上形成了“影视合流”的定位。然而,从实际授课内容和课时安排等方面考察,便不难发现这些涵盖“电视研究”的“影视艺术概论类”课程仍旧是以“电影概论”相关的知识点为核心,因此也属于本次调研范畴,统归电影概论类课程。

(二)课程性质

不同高校电影概论类课程的授课情况比较多元,其课程性质的认定也存在两种方向,一般可以分为院系层面“专业必修课”与学校层面的“公共选修课”两类。例如,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相关影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电影概论类课程被设定为专业必修课或学科基础课,而在西北大学等高校中电影概论类课程则被设定为“全校通识课”(即公共选修课)。事实上,在全国高等教育不断强化艺术类通识教育的政策下,越来越多的综合性大学都开始设置艺术类通识课程,因此,以讲授电影基础知识、普及电影文化为宗旨的电影概论类课程也开始不断推广,成为通识艺术教育的重要构成。

(三)教学目标

在电影概论类课程宏观教学目标的设定上,不同院校的定位基本一致,即讲解电影的基础知识点,包括影视语言、文化特性、简要历史等,为电影专业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例如,北京大学影视专业电影概论课的教学目标为:“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于力图使学生掌握电影艺术与电影文化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开阔的学术视野、多元的电影观照角度,以及对电影的艺术感受能力和理论分析水平”;北京师范大学影视传媒系电影概论课程的授课目标为:“旨在让学生对电影艺术有整体认识和了解,并且能够系统地掌握电影艺术的基本特性、基本规律和基础理论,为深入专业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浙江师范大学的电影概论课程目标强调“本门课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学会分解电影的语言系统,对它们进行逐一分析,最后再将它们分析的成果整合为对一部电影整体性的读解,这种读解不是简单的文学性、叙事性读解,而是依托于对电影的整体理解而进行的影像化读解。这种从电影专业的角度读解影片的方法,对学生学习和掌握电影话语提供了重要的帮助”;南京师范大学的影视艺术概论课程要求学生“应把握影视艺术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规律,加深对影视艺术的科学认识,以期达到理性思考与感性认知的结合,进而实现理论学习的深化和升华,为以后的影视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作为校级“公共选修课”的电影概论课程,则要求比较浅显,主要立足于电影艺术的基础性审美训练以及培养大学生观众普泛性的电影赏析能力。例如西北大学的电影概论通识课的教学目标为:“1.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电影艺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并能较熟练地完成电影评论写作;2.引导学生学习文艺理论和党的电影方针、政策,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之精髓,认真鉴别西方电影理论、思潮,取其精华,弃其糟粕;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电影艺术的基本原理、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掌握镜头运动和场面调度的基本规律,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四)教学内容

尽管各所学校在电影概论类课程的教学目标设定上比较一致,都是以“为专业学习打下基础”为主要导向,但在实际教学内容编排上却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呈现为两大主要教学方向:

1.以电影的视听语言训练为教学重点

将电影概论类课程的教学重点立足于详细讲解电影的视听语言特性,强化教学中的视听语言分析,对电影理论、电影史论、电影产业等做少量介绍。例如,北京师范大学的电影概论授课中,用将近四分之三的课程容量来介绍“电影艺术的系统专业知识,包括基本属性、视听特性、声画关系、蒙太奇和长镜头等主要内容”;南京师范大学在授课体系上也强调对电影视听语言的训练,课程安排上重点突出,用将近一半的课程容量讲述视听语言主体内容,包括: (1)影视镜头语言,内容包括:镜头与画面的含义、运动镜头、景别、镜头剪辑;(2)声音和听觉美感,内容包括:声音的出现、声音的种类、声音的表现功能、声音合成;(3)蒙太奇,内容包括:蒙太奇的含义、蒙太奇的理论基础、蒙太奇理论的发展、蒙太奇的分类、蒙太奇的作用;(4)长镜头,内容包括:长镜头的含义、长镜头的美学特征、长镜头与蒙太奇。中国传媒大学的影视艺术概论课程也将授课重点聚焦在视听语言的深化上,以接近三分之一的课程容量从“画面、声音、蒙太奇”三个角度进行了教学安排。

2.以电影各领域的综合性介绍为教学重点

大多数电影概论类课程的讲授还是更偏重于对电影各领域的综合性介绍,在课程的规划安排上也比较均匀分布,将电影理论、电影批评、电影史论各个层面都一一覆盖。实际上,由于各高校在教学特色、教材运用、教师研究方向上不尽相同,因此尽管所开设的电影概论课程都属综合性的电影知识介绍,但课程编排却各有侧重。例如,北京大学的电影概论课程内容就比较强调电影的文化艺术特性,课程编排分为十一部分:导论——电影艺术学的学科定位与体系构架;第一章——电影的艺术维度;第二章 ——电影的文化维度;第三章——电影艺术的影像本体;第四章——电影艺术的创造或生产;第五章——电影艺术的形式构成和语言本体;第六章——电影艺术的风格形态、类型及分类;第七章—— 电影艺术的接受主体;第八章——中外电影艺术简史;第九章——电影理论与电影批评;第十章——走向明天的电影艺术;结语——影视艺术的理论挑战。上海交通大学的影视艺术导论课程设计比较偏重对电影艺术各种元素的综合性介绍,课程编排分为七部分:第一讲:影视的画面语言;第二讲:蒙太奇;第三讲:电影流派;第四讲:电影类型;第五讲:认识纪录片;第六讲:认识动画片;第七讲:电影表演、演员与明星。浙江师范大学电影概论课程的内容则更强化对电影制作流程和电影理论的入门介绍,课程编排分为十二部分:第一章:摄影;第二章:场面调度;第三章:运动;第四章:剪辑;第五章:声音;第六章:表演;第七章:戏剧;第八章:故事;第九章:编剧;第十章:意识形态;第十一章:理论;第十二章:实例分析。

(五)教学方式

就教学方式而言,本次调研的院校基本都遵循了“教师理论讲授+重点影片(片段)观摩+学生课堂讨论”的模式,一方面在授课过程中结合经典影片或片段进行系统视听语言分析或美学鉴赏;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学生对授课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集中讨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深化课程学习。

(六)考核方式

调研各院校的考核方式基本一致,大多采取“平时作业+期末闭卷考试”的模式,同时上课出勤和课堂讨论也是作为衡量成绩的重要指标。例如北京师范大学的考核方法为“期末闭卷考试占60%,学生课堂发言讨论、期中书面作业和日常表现占40%”,浙江师范大学的要求为“形成性考核与考试相结合,形成性考核,即在学习期间老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1次作业针对特定内容的分析作业。成绩百分计算:形成性考核(40%)与考试(60%)”。其中,北京大学的期中、期末成绩比例有所不同,“平时期中成绩30分,期末考试70分”。

(七)学分学时分配

在各调研院校中,电影概论类课程的学分基本都被设定为2—3个学分,课时也为一周2—3课时。其中,北京师范大学的电影概论课程2学分共36课时,浙江师范大学2学分30课时,北京大学2学分30课时。另外,中国传媒大学的影视艺术概论课程3学分32课时。以上学校开设的电影概论类课程都集中在一学期内完成授课,而南京师范大学的影视艺术概论课程则覆盖上下两个学期,共6个学分108课时。

(八)教材运用

一般而言,电影概论类课程的教材运用,都是根据各院校的学科特色与授课教师的专业倾向来选择。通过调研发现,经典的电影概论类著作都会被列为重要的参考教材,如路易斯·贾内梯的《认识电影》就是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共同指定的参考书目。除此之外,由专业授课教师参与编写或由所在院校编著的教材也一般会成为课程参考书目的重要构成,例如北京大学电影概论课程的指定教材是陈旭光的《影视艺术概论》和《影视鉴赏》,北京师范大学的教学参考书目为张燕、编著的《影视概论教程》以及周星主编的《电影概论》,浙江传媒大学的参考书目为王光祖等主编的《影视艺术教程》、陈晓云《电影学导论》、刘宏球《电影学》。其中,由于中国传媒大学的影视艺术概论课程涵盖部分电视学内容,因此其参考教材的运用也包括电影、电视两部分,包括倪祥保的《影视艺术概论》,高鑫的《电视艺术学》,游飞、蔡卫的《世界电影理论思潮》,韩伟岳的《影视学基础》,刘晔原的《戏剧影视文艺学》,钟艺兵和黄望南的《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此外,电影理论期刊也是电影概论类课程学习的参考资料,包括《电影艺术》《当代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人大复印资料影视卷》等。

二、教改建议

通过深入调研与分析,课题组发现当前电影概论类课程在各高校教学中存在许多现实问题,亟待探讨和反思,并应该在新一轮教改实践中不断完善。

1.电影概论类课程的常规化设置

电影概论类课程作为一门讲授电影入门知识的基础课程,对影视专业的学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知识起点。其实这门课程的开设非常必要,也是世界知名电影专业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构成。然而课题组调研发现,全国很多设有“戏剧与影视学类”相关专业的院校并未开设此门课程,例如西北师范大学、河北大学、长安大学、武汉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其实,没有经过电影概论类课程的学习过渡,而直接进入专业领域学习,对大多数学生来讲(尤其是综合性大学的影视专业)可能会造成学习门槛过高等问题,在未来无论是影视创作实践还是影视理论学习都会感觉比较突兀。

因此,建议开设有“戏剧与影视学类”相关专业的院校,尤其是综合性大学的影视学科都应该常规化设置电影概论类课程。其中,当授课对象主要为“广播电视编导”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时,课程安排可以涵盖电视学相关知识,开设类似于中国传媒大学的影视艺术概论类课程。

2.提升电影概论类课程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建设

如文章开篇所述,目前全国开设“戏剧与影视学类”相关专业的院校众多,人才培养数量庞大,同时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戏剧与影视学类”下辖的11个专业在知识体系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课程设计上必须兼顾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知识差异。

然而,实际调研发现,各高校的电影概论类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差别很大,课程的规范化、标准化问题亟待完善。鉴于电影概论课是一门引导入门学习的专业基础课,授课对象普遍是针对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因此,电影概论的课程设计可以更为简要单纯,适当减少电影理论、电影史论、电影产业等艰涩内容的讲授,而更多结合电影解读、电影片段赏析等,以便使学生能够更透彻掌握电影视听语言等基础性元素,同时,也更好地为之后的电影学习打下基础。

3.丰富电影概论课程的创新性环节与国际化标准

目前而言,大多数院校的电影概论类课程的讲授方法还主要集中在“理论讲授、课堂讨论、观摩影片”等基本模式,而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一些院校已经开始尝试在课程的创新性环节设计上有所突破,如在课程期间邀请业界专业人士或专家学者讲授电影技术发展前沿、市场营销前沿等讲座,结合每年多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华语新片与经典佳作展映,通过组织学生参观中国电影博物馆、中国电影资料馆等实地考察活动,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关注视野。通过这些教学环节的有机融汇和合理安排,使电影概论课程的讲授更加丰富多样,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与此同时,还可以参考海外高校相似课程的教学体系,提升电影概论类课程的国际化标准。例如,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芝加哥大学电影系的电影概论(INTRODUCTION TO FILM)课程根据课时安排,设计了严谨的教学计划(Course Plan),并规定了在每一个教学单元里必须完成的影片观摩要求(Screening)以及文献阅读数量(Required Reading),这样的学习计划既能充分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学术精神,也能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体现教学的创新性与国际化。

电影概论类课程是影视专业新生接触专业的“第一桶金”,是其重要的知识来源与储备,因此,希望通过本次课题调研,使更多的影视专业院校意识到电影概论类课程的重要性,进一步促进和提升这门课的规范化、标准化、前沿化和国际化。

(注:本文为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度校级教改项目《电影概论》[12-02-05]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任晟姝.集思广益 ——教育部高等学校戏剧与影视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仪式暨首次会议综述[J].艺术教育,2013(9).

篇3

一、训练发散思维,培养自由想象

《学记》中记载“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道而弗牵,强而弗抑”。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激励、启发而不是强迫和代替学生学习。发散思维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它是一种对原始提供的信息材料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用不同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英国教育家斯宾赛曾言:应该引导学生探求,自己去推理,给他们讲得尽量少一点,而引导他们的发现应尽量多一点。人教版美术教材第九册《门的装饰》要求学生画门的装饰图案。开始学生觉得不会,无从下手。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去寻找范画中门图案的特点,然后仔细观察图案是由哪些图形组成、学生观察到是由三角、圆、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独立纹样等图形组成。独立纹样又有动物、鱼、麒麟、龙、荷花等吉祥物组成。这样一步步展开,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发现了门装饰的特点,进而让学生自己设计出各种各样、富有个性的特色图案。

二、类比训练,培养类似联想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让青少年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类似联想就是从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方面去联想,在美术知识的各个体系中,每个知识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或相似的形态。它是以某个知识点的意义特征或形态特征为联想触发点,对平时学习的零星的分散的知识点按相同或相似等特征进行归类,将同类知识点串联起来,使这些知识形成链环,形成系列,并随着知识的增多使其逐步延伸、扩展,成为有机系列。如在小学美术第九册第十六课《字的联想》将“鸟”字变成各种鸟的图案组成的空心字,由此联想开去,让学生用相似的方法去组成“鸡”“鸭”“鹅”“鱼”等字,归纳出这些都为字与形的联想;又如“秋”字的部分笔画,变成有玉米和昆虫的图案组成“秋”字这是由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而想到玉米和昆虫的,用同样的方法可将春、夏、秋、冬进行变化,如“冬”字可将两点变成雪花状,这为字与环境的联想。“酸”“甜”“苦”这些表示味觉的词可将某一笔画变化。如“甜”字,可将“甘”字一横变成糖果的形状。这就是字与实物的联想。

三、训练逆向思维,培养对比联想

俄国的乌申斯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对比联想就是从具有相反性质的事物去联想。如小学美术第十册第11课《冷色调的画》和第12课《暖色调的画》中讲冷色调的画可以使我们想起天空、海洋和森林,这些事物给人寒冷、凉爽、宁静的感觉;而后引导学生思考与之相反的色彩——暖色。通过许多以红、橙、黄为主色调的画让人们感到它们是阳光和火的色彩,让人觉得温暖、热烈和兴奋。学生对冷色有了了解之后就可以通过逆向思维去联想暖色,从而进行辨别和分析,更好地了解暖彩的特性。

四、训练夯实技能,鼓励创新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斯说:“人心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赞美和赞赏。”平时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好的作品要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继续努力。小学六年级要求学生能按照文字的内容作画;能画与文字内容相匹配的想象画。对于没有好技能基础的学生来讲很难,参考物一旦被拿开,学生脑子里就一片空白。有时学生会眼高手低,笔上表现不出来。这就要求学生多画,扎实基础;画自己喜欢的各种卡通造型,如米老鼠、叮当猫、唐老鸭,人物花草也、都可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记忆画,长期下去,手眼一致,增强概括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教师有目的让学生去画想象画,不断激励他们,创新的幼苗就能逐渐地被培养出来。

篇4

关键词: 独立学院 文学理论 教育教学

作为三本独立学院,我所在学校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根据我的理解,这一提法或许出于以下考虑:相比一本、二本的“高素质”,我们更注重“应用型”;相比大、中专的“应用型”,我们更关注“高素质”。但根据多年在中文系的教学经验,不得不承认,实际教学效果离预期目标还有一段距离。除了有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本身专业性质的原因外,还和其他更深层次的问题有关。就文学理论类课程的教学效果而言,则问题更为严重,学生在这方面既称不上“高素质”,又非“应用型”。

一、“专业化”之困

大到每一专业学科,小到每一门课程,都是一个相对完备和封闭的知识系统。这一知识系统有其历史性和完整性,因为每一知识系统都是经过漫长演进而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并且在之后不同时代被进一步发展完善的。不同的历史时代都有其特定的问题,那么,一个知识系统形成的历史即在一个特定角度上,对这些问题进行回应的历史。另外,一个知识系统必然包含特定数量和性质的知识点,并由这些知识点形成一定的概念、范畴、命题,以及这一知识系统特有的研究方法和思路。这些方法、思路和知识点使得一个知识系统获得其相对于其他知识系统的独立性。

“文学理论”课程,就属于这样一个知识系统。一方面,它有着漫长的发生、发展、完善的历史过程,另一方面,它有着相对固定和封闭的知识范围。就前一方面来说,西方从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开始,经过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直到二十世纪中后期的后现代主义等,出现了几乎数不清的各式理论家和理论观点;中国则从先秦孔孟、老庄开始,经过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直到近现代,也出现了无数各式理论家及理论观点。就后一方面来说,尽管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和命题,但作为文学理论学科的有效组成部分,这些问题或命题往往集中在诸如“文学本质”、“文学创作”、“文学发展”、“文学作品”、“文学接受”等方面,其知识范围又是相对封闭的。

这样,对于实际教学工作而言,我们似乎不仅需要历史性地了解文学理论这一学科的发展历史,同时必须共时性地对它的基本构成元素,即问题、方法等进行考察。借用一句话,就是说,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们总是试图对文学理论这一学科“它是谁?它从哪里来?它到哪里去?”等问题做出全面、深入又系统的回答。于是,在中文系的课程教学中,《西方文论》、《古代文论》和《马列文论》就主要承担描述历史发展的任务;《文学概论》则主要涉及抽象的原理方面。

应该说,理想的理论教学应该是这样的,毕竟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越全面越好,越深入越好,越系统越好。但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而言,这样的教学模式未必恰当。因为无论是师资条件还是学生素质,独立学院的学生基本上不具备全面、深入、系统地掌握一门或多门学科知识的条件。当然更重要的是,就培养目标而言,也没有必要要求他们达到这一点。

根据我的体会,教师们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往往出于学科的专业化考虑,站在学科角度,而不是教学角度,或者说学生角度思考问题。“这个知识点对于这门学科是重要的”,“这个问题虽然对本学科不是很重要,但没有它,这门课程就是不完整的”,“时代背景一定要说明,否则,问题就成了无缘之水”,“理论前提一定要讲,否则,结论将不好理解”……这些问题是教师们经常容易想到的。但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对于学科重要的,甚至说,教师认为是重要的这些知识,是不是对教学来说也是重要的?对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也是重要的?

这种以专业为本位而非以教学为本位的教育理念,可以称之为“专业化”之困。

二、“过度阐释”之弊

与学科专业化同步的是教师的专业化,而专业化的教师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对自己所从事,专业知识的“过度阐释”。这种过度阐释在理想状态下可以是理论学习中的“锦上添花”,但对于大多数独立学院的学生而言,他们最需要的是“雪中送炭”。不考虑接受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这样的教学只能是教师讲得天花乱坠,而学生听得一头雾水。

一个学生曾经问我:同学们都很奇怪,那么枯燥的问题,你为什么还会在讲台上讲得那么兴味盎然?这个问题让我思考很久。显然,对于专业化教师而言,本专业内的所有知识点或许都是重要的、有趣的,但对于还没有真正进入这门专业的门槛的学生而言,却是陌生的、乏味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在“高、精、尖”的专业化道路上走得越远,其实也就离这个专业之外的学生越远。这样导致的后果是学生越不能理解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越没有学习兴趣。教育学家们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如果教师们不是那么严格地以专业自律,而是能够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程度,在授课过程中做到深入浅出,适当拉近师生之间的专业距离,那么是不是能够让学生“跟得上”,从而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呢?

实事求是地说,三本独立学院的生源与一、二院校相比具有先天的不足性,而文学理论学科又是一个颇为抽象、复杂的知识系统,这就使得实际的文学理论教学步履维艰,再加上专业教师不厌其烦地对某些专业问题“钻牛角尖”式的深入辨析,则更谈不上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文学概论》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必修课,往往开设在大一的第一学期。此时,学生刚从高中阶段进入大学,一下子就要面临大量名词、术语、概念、范畴,并且要求以一种高度的抽象思维能力与讲台上的教师保持思辨的一致,最后结果可想而知。另外,对于大一新生来讲,他们真的有必要明白“文学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1]吗?但无一例外,无论是教材还是教师,都把大量时间花在对于“文学”、“语言”、“言语”、“话语”、“文本”、“作品”、“艺术”、“意识形态”、“审美”、“蕴藉”、“权力”等概念的深入辨析上。因为不这样辨析,教材就会显得“不严谨”;不这样辨析,教师就会显得“不专业”。但事实上,无论对于教学效果而言,还是对于学生能力而言,这不过是一种“过度阐释”。而以高年级学生接触到的《古代文论》、《西方文论》及《马列文论》来说,“过度阐释”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中、西方文论发展的漫长历史中,留下了大量的经典文献和命题,哪怕遵循优中选优的原则对此加以介绍,有限的教学时间都显得不够,何况那些“二流”,甚至“三流”的文献和命题呢?但正如前文所论,为了保持学科的“专业化”和“完整性”,一些不必要掌握和讲解的知识也就显得必要且非讲不可了。

这种把教学时间大量花在“钻理论牛角尖儿”上的教学方式,可以称之为“过度阐释”之弊。

三、几点措施

如果我们上文所描述的“专业化”之困和“过度阐释”之弊是成立的,那么解决问题的方案,不外乎以下几点。

第一,理论教学的删繁就简。既然文学理论的教学课时是有限的,那么我们显然不应该把大量时间花费在对繁琐理论细部的辨析上,不应该过分地为了所谓学科的完整性而对理论条目“锱铢必较”。古人谓“诗无达诂”,事实上,文学理论更是无厌阐释。如果一个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试图对文学理论的所有知识命题做出充分、完整的阐释,那么从理论上说,这样的阐释将是无限的。所以,我们的意见是:在基本保持文学理论学科完整性的前提下,要对所教授的内容进行大幅度删减,只保留那些经过时间检验的最为“经典”的理论命题,而对那些过于细节的、过分个性化的,尤其是过分时代性的内容,则有意识地回避。这样做当然不是教学活动的“偷工减料”,而恰恰是把最有价值的东西高效地教给学生。这恐怕也是“文学理论”课程在大一开设时往往被称做“文学概论”的根本原因。把文学理论概论化,是所有高校,包括独立学院文学理论课程教学的必由之路。事实上,这一点已经引起教育界及学术界的注意,并有学者对此加以论述[2],这里不再赘言。

第二,加强理论的实践性应用。据我了解,许多独立学院都会在培养方案中提出一个“实践性”或“应用性”的问题。而实践性或应用性,对于我国高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确实是一个先天不足的短板。而对于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来说,实践性应用更是短板中的短板。试想:文学理论有什么实践性或应用性呢?在这方面,“文化研究”这一学科的形成和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启发。因为说到底文学不过是文化的一种,我们可以不太费力地把“文学理论”扩展到“文化理论”层次。独立学院中文系的学生或许没有更多条件和热情关注文学专业学科的细部,但他们无疑都在参与着活生生的文化实践。如果我们能够把他们的文化实践和文学理论的学习有效联系起来,那么文学理论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应用性就是不言而喻的。比如,我们可以帮学生形成一种理论视角用于看待生活中的种种文化现象,还可以教会他们如何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解释无所不在的文化实践。这样一来,他们虽然可能成不了专业的文学批评家,但他们都将是生活中的文化观察家。说到实践性和应用性,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实践、比这个更应用呢?

第三,重视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建设。在文学理论课程体系中,《文学概论》一般作为专业必修课开设在大一,而《古代文论》、《西方文论》和《马列文论》则作为专业选修课开设在高年级。这样安排当然由来已久并有目的。因为从理论上说,《文学概论》作为“概论”,就是负责介绍一些概述性的基本入门知识;而其他几门课程,则有针对性地对一个相对专业和狭窄的知识领域做深入介绍。但这只是从理论上说,因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几门课程,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都存在本文前面所论的“专业化”和“过度阐释”的问题,这里不必再说。另外,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本应是一有机课程体系的这几门课程,由于种种――教材的、教师的,当然更重要的是教学理念的原因,往往各自为政,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被割裂。这样带来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存在知识盲区,即《文学概论》没有讲到的内容,其他几门课也没有讲到。二是存在知识重叠,即《文学概论》已经讲过的内容,其他几门课再次讲到。前者是知识的缺失,后者是时间的浪费。所以,构建一个比较理想的文学理论类课程体系,是克服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

四、余论:编写教材的问题

根据我的观察和研究,总体上,独立学院文学理论类课程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原因如上文所说。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几点看法和解决途径。但真正要把这些措施落到实处,恐怕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一系列针对独立学院的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

考察教材市场,我们发现,无论是针对传统一、二本院校的,还是针对高职高专的,甚至是针对自学考试的文学理论教材,对于三本独立学院来说,都不太适用。而专门针对三本院校的文学理论教材,在教材市场上几乎不存在。如果说救“专业化”之困和防止“过度阐释”之弊的重要措施是对专业知识的“删繁就简”,那么,能够用来做删繁就简凭借的教材是缺席的;如果说构建理想的文学理论类课程体系的重要措施是一个理想的教材体系的构建,那么,我们找不到这样的教材。当然,由独立学院的专职教师自己编写的教材目前已经出现和被使用,但仅具有示范性,离真正进入教材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本独立学院虽然是新生事物,但近年来在全国遍地开花、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所以,如何探索出三本独立学院的教育教学规律,并编写适应这种教育教学规律的相关教材,是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思考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72.

篇5

 

现在,与《广告学概论》相关的教材或著作层出不穷,体例沿袭是概论类教材最大的问题。早期的教材受广告学专业的实践应用型及西方实务型教材的影响,大多从应用层面的广告运作惯例编写。这样做带来的问题,与后续以实务为主的课程存在大面积的重复,亟待教学内容的优化。本文试图从学科建设的高度确立教学优化内容的整体架构,并从理论广告学、运用广告学、历史广告学三个维度确立“广告学概论”教学优化模式与内容。

 

_、确立教学内容优化整体架构:建立全景式“学科地图”

 

有学者认为“广告学概论”的核心是广告学的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我国的广告学研宄发展至今虽然也有了一定的积累,但在理论研宄上却一直少有突破性的进展与创获。”时至今日,“中国当代广告研宄,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仅是对欧美广告研宄的一种导入和效仿。”按此思路,“广告学概论”的教学内容应源于对广告理论的追问,以此拓展与理论相关的话题,对接广告实务,从而确立教学内容。虽然历史的片断沉积在广告理论与广告实务的演进中,但是这样可能会有意遮盖广告史。

 

任何一门学科,都可以从理论、实务、历史三个分支建构。从学科的角度来看,广告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广告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并衍生出许多分支学科,这些分支学科主要包括理论广告学、历史广告学和应用广告学。”“广告学概论”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应基于核心内容一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不断延伸至应用广告学及历史广告学中,换言之,应从理论广告学、运用广告学及历史广告学三个维度建构“广告学概论”的整体教学内容。沿理论、实务、历史三个维度构筑全景式的学科地图,让地图上的每一个知识图谱都能找到对应的坐标,供学生选择,让学生对照学科地图上的知识点找寻自己的兴趣点,为日后的课程学习找到突破口。这种全景式的学科地图呈现,一方面,可以清晰地描绘每一个知识图谱或节点之间的联结,获得对广告学科知识体系的整体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可依照自己的旨趣,找寻知识节点之间的联系,并据此绘制出自己的知识路线图,获得对广告知识体系的个性学习。在这一整体架构下,“广告学概论”教学内容优化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是确立优化理论、实务及历史三方面的内容。下文笔者将从教学内容优化模式、具体优化内容两方面进行阐释。

 

二、构建教学内容优化的全新路径:“4+4+2”优化模式广告学从学科归属来看,属于综合性边缘学科,其核心理论来源于传播学、营销学,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独创理论。

 

从学科定位来看,广告学是一门以实践为导向的应用学科,广告学最初的理论基本源于业界,这从20世纪西方广告理论发展史可见一斑,除舒尔茨来源于学界外,其他各路流派基本可归于业界。可以说,注重广告实务,从实务中导出理论,理论与实践结合历来是本学科的价值追求。然而理论的沉积与推演,实务的发展与变迁又终将汇于一处,成为昨天的历史,观照今天,指引明天,形成了浩瀚的广告史:在这里,理论与实务交织、演进。缘此,“广告学概论”的教学内容优化应清晰梳理出理论、实务及历史三个维度所占的教学内容比重。广告理论是“广告学概论”的核心内容,对广告内涵的不断追问,将广告视为是一种作品形态、一种整体运动形态、一种营销传播形态、一种社会形态等,其对接的是广告的实务与运作。例如,当我们认为“广告是一种作品形态”,对接的是广告诉求与广告创意的运作实务。20世纪60年代前期广告实践集中解决的就是广告诉求与创意的问题即“修辞研宄”;20世纪70年代随着“策划”概念的提出,广告研宄发生了重大转型,即以诉求与创意为核心的“修辞”研宄,走向以广告策划为核心的“组织”研宄,现代广告嬗变为“包括广告运动在内的扩大的广告概念”,对现代广告运动概论的定义,主要关注广告运动过程,即广告调查、广告策划、广告信息处理、广告媒体、广告效果,这些运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具有高度专业化的特征,尤其当广告运动置于新世纪数字化与网络化的双重背景下,广告的运作实务更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可见,广告理论与广告实务相互交织,理论是实务之基石,实务则是理论的试金石,两者等量齐观,历史则介于理论与实务之间,既有理论思想史的关注,亦有实务演进史的凝视。为此,笔者提出一种“4+4+2”的教学内容优化模式:即按广告理论知识(40%)、广告实务知识((40%)、广告史知识(20%)三大维度优化课程内容体系,形成“4+4+2”课程内容体系。40%的广告理论知识是对广告基础的理论强调;40%的广告实务知识是对广告运作的实践强调;20%的广告史知识则是对经典与前沿广告理论发展演进以及当代广告运作与实务的现实观照。

 

三、细化“4+4+2”优化模式:确立具体教学内容

 

要构建“4+4+2”教学内容优化模式,需要确立广告理论、实务与历史三个维度的具体教学内容,以呈现全景式的知识地图为整体架构,描绘出知识游走路线的基本逻辑。

 

理论部分的教学内容确立源于对广告基础理论的不断追问,最基础的则是对广告起源、发展与现代形态的探讨。仅以广告内涵为例,广告人对广告内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渐演进的过程,从早期静态的广告作品到现代动态的广告活动,到未来整

 

合广告作品与广告活动的广告运动,作用于现代社会。广告作为一种渗透性的社会力量己日益彰显,我们需要探讨广告在现代社会中的功能与作用,从营销与文化、经济的角度出发思考消费文化如何塑造出来,传媒与广告为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与此呼应的是,广告的营销与媒体的传播相结合,导致媒体与广告整合营销传播时代的来临,传播模式呈现新的特征,广告面临危机的转型则是广告理论的深度忧思。具体而言,40%的广告理论知识教学内容应涵盖:广告的起源、发展与现代形态;广告的经济作用与社会效应;西方广告理论体系与东方理论智慧;广告传播的模式反思。

 

实务部分教学内容的确立源于对广告理论的运用及其在实践中的提升与修正,是广告连接广告主、媒体、消费者的最终指向。在这一过程中,以策划与创意为核心的现代广告运动其核心是信息内容的生产与传播。必须引起注意的是,广告公司虽为广告运动的核心主体,但处于中游地位,与上游的广告主、下游的媒体形成三方交互的广告市场,既有作为现代广告核心地位的理想价值,又不得不在激烈的广告市场竞争中,接受上游的广告主比稿,共同追求广告效果;在下游,由于媒体作为资本、资源力量仍然强势,广告公司与媒体的议价仍处于弱势,媒体亦在不断寻租广告,挤占市场。综上所述,广告实务教学内容应涵盖以下知识点:广告的信息生产与传播;广告媒体分析;广告受众与消费者分析;广告控制分析;广告效果分析。“广告史是广告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入反思中国当代广告产业的重要基础。”虽然教育部颁布的广告学专业核心课程中,广告史位列其中。但是广告史的学科建设相对滞后,从1997年陈培爱先生编著的第一本《中外广告史》教材开始,沿袭这一体例者居多,且多为通史类教材,对当代广告史的关注还不够。为此,陈刚等学人强调1979年以来的当代广告史研宄,提倡关注“断代的历史”。在“当代”这样一个没有终结的时间概念,从广告史的角度不断反思广告面临的数字化、网络化、碎片化、移动化的冲击与挑战,全球化背景下广告如何实施全球化、本土化战略是当代广告生态面临的现实需要。在广告不断形成产业化的过程中,审视广告产业形态的发展与变迁,既是探讨、研宄、总结当代广告运动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及发展趋势、发展规律等诸多现象和问题,思理论与实务如何对接的重要路径,也是将经典与前沿知识结合的绝佳范本。据此,20%的广告史知识教学内容应涉及:广告传播的新媒体生存与发展;全球化背景下的广告传播;未来广告产业形态的发展与变迁。

 

“4+4+2”优化模式是建立在广告学科属性、定位分析基础之上,从广告研宄的三大分支:理论广告学、运用广告学及历史广告学探讨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的“广告学概论”教学内容优化。在教学内容组织可按“先授广告理论、顺接广告实务、后接广告史”的先后逻辑进行,对广告理论部分的讲授着重强调广告理论提出背景的分析以及该理论在广告实务中的运用,并注重传播理论在广告中的运用思考;对广告实务部分的讲授着重强调广告传播的运作分析,突出广告运作中广告策划与创意运用;对广告史部分的讲授着重强调当代广告前沿动态分析,引入广告业界热点、专题知识。

 

五、全员参与,创新智慧的阳光体育

 

我校作为河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一直致力于体育的发展和创新。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一二年级每天一节体育课,三至六年级每周四节体育课,每周拿出一节课开展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活动,将太极扇、街舞、竹竿舞、安塞腰鼓纳入学校体育课程,营造“阳光化”体育课堂。早在2002年,我校根据以往校运会学生参与面小、竞技项目强、学生不感兴趣的状况,将单纯的竞技运动会变成全员参与的体育活动日,把以往只有少数学生参加的运动会转变为全校学生共同参与的运动会;把过去运动会中只重视学生个人成绩转变为关注团队总成绩;把单一形式的竞技类比赛项目转变为综合性的娱乐体育项目。在不断的摸索中,学校从2005年开始又开展了全员参与的大型团体操活动,它是一种体育与艺术高度结合的表演项目。由体育教师和音乐老师组织成团体操创编团队,

 

集思广益,在总体构思、创编动作、队形变换、音乐编辑、服饰设计、表演器械等方面力求创新,把古典与现代、民族与世界、东方与西方进行完美结合。例如,我们把中国民族舞蹈中传统的水扇和西方刚劲的踢踏舞相结合,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完美融合。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学生的团队精神、意志品质、审美情趣得到提升,动作的协调性得到发展,身体素质得到提高,一次次活动积淀成为一种特有的校园体育文化。学校的团体操屡获嘉奖,2008年1000余人参与的团体操《安塞腰鼓》参与了奥运火炬石家庄主站点的欢迎仪式。

篇6

关键词: 多元创新 设计理论 教学模式

随着人类社会从“物”到“非物”时代的转变,纯粹产品市场向品牌营销、服务系统、社会创新等领域开始拓展,设计的范畴也逐渐延伸。因此,社会对于设计专业人才知识体系的认识度、宽广度、纵深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需要能够针对不同项目主题将各个学科知识打通、同时有垂直能力的设计专业人才,即多元创新型人才。设计理论课程作为学生的设计知识理论体系构建和设计价值思辨力形成的重要承担者,在其研究性、思考性、综合性上需要做更多教学改革工作。

1.设计理论课程情况概述

目前在高校设计类专业课程中,设计理论的主要课程涵盖了设计概论、设计美学、设计思维、设计方法学、设计心理学、设计艺术史论、设计文化学、民俗学等。设计理论课程教学时间一般集中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也是设计历史、设计方法、设计基本知识的集中讲授阶段,这对于学生的专业兴趣、专业意识、专业能力培养显得特别重要。如果设计理论课程枯燥乏味,没有与后续专业课程有效衔接,就会产生学生专业兴趣淡化、思想空洞、思维僵化、设计实践出现瓶颈等现象。

笔者所任教的是一所地方特色明显的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是立足地方发展、培养地方应用型人才的学校。以此为培养方向,结合设计专业多元学科知识交叉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设计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问题意识的思维能力、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转化能力,为今后专业课程具有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和可提升为设计管理者的学习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2.设计理论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教学研究中,主要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运用文献检索法、调查法、比较法、归纳法,依据高等院校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任务,对实际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和教学研究工作。通过搜集现阶段设计理论教学的文献资料,并进行归纳、分类和总结。从现在全国高校的设计理论课程教学总体现状看,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①课程建设盲目,教学体系没有连贯性;②知识点抽象,学生难以消化;③理论脱离实际,学生无法应用于实践;④教学模式单一,课堂互动少。

在笔者教授的《设计概论》、《设计心理学》、《创意思维与方法》、《工业设计概论》、《工业设计史》这些设计理论课程中,联系学生产生的实际问题,结合培养人才目标,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2.1教学对象知识吸收能力进度不一

在目前的高校设计理论课程中,设计理论课程的授课对象一般是50人甚至100多人的大课堂,以老师传授知识为主,学生课后完成作业,最后是记忆知识性质的笔试。笔者讲授过六门设计理论课程,基本是大一、大二的学生,也都是大课堂的形式,课时安排基本是32学时,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把广博的设计理论知识传授给设计才刚刚入门的学生,具有很强的挑战性。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设计理论知识无法传递到每个同学身上,因为每个同学的学习背景和接受程度不一,而老师基本是按照教材进度和大多数同学的进度安排教学,由于人数过多,因此无法针对每个同学的特点来教授。现在的学生大多是95后,他们具有互联网时代个性化成长的背景,如果还是传统的知识填鸭式教学,这些学生会逐渐失去兴趣,又何谈设计创新呢。所以,笔者认为设计理论课程也需要小班化教学,设计理论本身具有不好理解的特点,更需要时间来消化,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反思能力,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经常与老师交流的机会,增强设计理论的学习兴趣。

2.2课程之间交叉渗透性不够

设计理论课程基本是按照设计史、设计概论、设计方法、设计心理学的知识层层递进的规律给学生上课。但在实际教学时,这些理论课程之间缺乏交叉性和渗透性,学生不明白前面一门课与后面一门课的关系。同时,现在社会上的问题不断出现,新的议题不断进入设计视野,仅仅用某个理论点或者某门设计理论课程解决问题是完全不够的,还需要运用两种或者多种设计理论解释复杂的问题,因此学生需要具备多种设计理论知识运用的能力,达到整合知识进行设计实践的目的。

2.3理论与实际结合能力薄弱

通过多门设计理论课程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学生学习时,理论运用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相对薄弱。例如对一个老年人产品进行分析,就需要用设计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的理论知识来解读,才能表达规范、专业的设计观点。但是学生面对现实设计案例,自主运用理论知识能力欠缺,不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设计理论,如何找到设计分析的切入点,或者在实际设计对象上概念模糊,需要授课老师深入辅导,引导学生。而由于大课堂教学形式和课内教学,校外实践活动较少,为了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生动化,老师只能以小组讨论形式或者集中汇报交流发现学生问题,再给以具体辅导,或者利用网络和平时时间在课外辅导学生。但这些教学方只能照顾到部分学生,无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受益。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只能反复讲解和多花时间让学生掌握设计理论并运用于实践。当前,经济发展面临许多复杂问题,社会急需众多的多元创新人才,因此,应让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问题,从身边发生的大小事件中,聚焦具体问题,增强深入思考的能力。

3.设计理论课程的多元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应用

3.1课程内容多元――合理规划和衔接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

设计理论课程必须精心设置,要符合知识结构循序渐进的规则,前后课程做好衔接,并针对专业课有选择地适时开设。由于课程安排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无法改动,但是在课程内容上可以针对设计变化趋势和学生特点,找到最佳的设计理论知识组合。例如针对学生喜欢看设计案例的特点,教学方式可以从完全理论知识传授型向理论应用型过渡。当然设计理论课程还是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基本的理论知识体系必须完整讲授。为了让学生能够在以后的专业课程中更好地应用理论知识,可以在设计理论课程中添加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案例和练习,让学生感受到设计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

3.2探讨问题多元――及时变通设计理论课程的核心研究问题

面向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开设的《工业设计概论》和《创意思维与方法》课程,后半阶段教学主要是结合实际竞赛主题,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课题中聚焦方法,解决问题,同时增强学生的参赛竞争意识。如《设计心理学》课程,可先介绍设计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以及设计心理学在设计实践中运用的案例,然后针对丽水学院大学生关心的七个方面让学生进行用户调研,如校园安全、住宿环境、学习环境、娱乐生活、饮食问题、消费情况等,并撰写调研报告。让大家从自己最熟悉的生活环境出发,访谈同学,填写调查问卷,既体验生活、关注生活,又让设计心理学这样较为艰涩难懂的学术理论应用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同时从专业角度提出设计方案。

在理论课程设置上要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教授学生理论。多给学生动手操作和训练的机会,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并在实践中加深对合作重要性的认识。

3.3课堂形式多元――师生互动的设计理论教学课堂

传统的设计理论课堂气氛比较压抑,老师在讲台上讲自己的课件,学生在下面听,偶尔记一些笔记,不少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教学反馈单一。由于课时紧信息量大,导致课堂效率很低。因此,要采用不同课堂教学形式,营造轻松、热烈的课堂氛围。可根据设计理论课的特点,对设计理论观点开展必要的思想交流和辩论,促进多元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增加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也可以在课上就某个重要设计理论知识,开展课堂专题训练。在工业设计史上有许多百年经典产品,可以以“重塑经典”为题,为学生组织几场辩论赛,让设计经典思想越辨越清晰,对设计理解越辨越深刻。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到设计的趣味性,还可以在理论课程中加入“游戏”概念,让学生在“玩”中学习知识。

3.4考核评价多元――增加设计理论课程的学生成果考查方式

设计理论课程考核评价,如像以往一样,仅通过几个人物、事件、理论点进行考查,使学生习惯于应付考试,不能牢固地掌握理论知识。因此,在教学目标上不仅让学生掌握设计理论知识,同时应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开发,能够巧妙运用设计理论及设计史上的经验,灵活解决当代各设计领域中的诸多难题,依靠理论和历史元素,开展设计创新。

《设计概论》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大学一年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和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教学时,应首先把基本的设计内容、设计方法、设计领域的理论观点传达给这些学生。其次,在学习理论时,应安排三种实践练习:第一,针对不同专业特点,布置理论知识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案例分析;第二,图案纹样的搜集和绘制,让学生认识传统纹样并加深理解;第三,传统工艺的文字资料搜集和实地调研。通过从理论知识到现实案例,从理论掌握到手绘操作,从课堂教学到实地调研,多方位、多层次地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让设计理论课程不只是掌握一些设计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感悟设计生活的能力。

4.结语

设计理论课程在多元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上的研究及实践,有利于增强设计理论课程在专业知识体系中的实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延续设计学科完整的发展脉络,有利于设计专业人才融入时代的发展需要。同时,通过对设计理论课程的内容、形式、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并开展多元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能够有效地推动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学生通过丰富多样的课程学习,设计理论学习兴趣,打破传统固有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设计理论知识,开展富有创造力的设计活动,以促进设计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

[2]杨先艺.设计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29.

篇7

关键词: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教学方法;考核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1-0068-02

土木工程作为一个专业覆盖面广、行业涉及面宽、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的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998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原来的桥梁、道路、岩土等专业合并为土木工程,形成了一个宽口径的“大土木”专业,这一调整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宽理论基础、较强适应能力、较广专业视野的土木工程专门人才。在这一大背景下,“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应运而生。目前,国内各高校普遍针对土木工程及其相关专业本科生开设了该课程。“土木工程概论”的教学目的是:[1-4]使学生较全面了解土木工程专业所涉及的领域、包含的内容、所获得的成就及未来发展方向;从宏观视角了解土木工程专业的综合性、社会性及其在技术、经济与管理方面的统一性,初步涉及一些基本专业概念;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对大土木下属众多学科中最感兴趣的方面,建立热爱土木工程专业的感情和对土木工程事业的责任心,为今后积极主动地学好专业课程、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打下基础。

相对于“土力学”或“画法几何”等专业基础课程,“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开设历史较短,目前还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被普遍认同和推崇的教学方法。因此,针对该课程展开深入的教学教法研究,对于切实提高课堂效率、改善教学效果无疑都大有裨益。

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在高校一般是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必修课及其他相关专业的选修课,开设时间一般为大一或大二期间。“土木工程概论”范围涵盖本专业全貌,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站在学科全局的高度,对学科全貌充分认识与把握,以期做到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有较强的运用和推广能力。[5]“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认识土木工程的专业范畴,初步建立解决问题的工程方法,掌握各类土木建筑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学习相关的后续课程打好必要的基础,能应用土木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对一些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定性分析。[6-8]目前“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内容宽泛粗浅,缺乏实践性的内容

作为一门引论性质的课程,它所涵盖的领域极为广泛,其内容涉及到工程材料、建筑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桥梁工程、隧道与地下工程、岩土工程、水利工程、给排水工程、海洋工程、机场工程、项目管理、防灾减灾等,内容庞杂粗浅,课本往往只能点到即止。另外,书本概述性文字偏多,但囿于课时,课堂上大部分时间只能用于理论知识的讲解,缺少实践性的内容作为支撑。土木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有相关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工程实践。[9]若能将讲授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效果的改善都将产生巨大的帮助。

2.经典教材匮乏

开设土木工程专业的高校很多,相应的《土木工程概论》教材不一而足。事实上,出于各种原因,各高校往往热衷于组织本校师资力量来编纂教材,以满足课程开设需要。笔者认为,这样做虽然可行,但其合理性仍值得商榷。一方面,由于“土木工程概论”是一门内涵丰富、更新迅速、适用广泛的专业基础课,对于上海地区高校适用的《概论》教材,在四川或北京的高校同样适用,各校各自为政式地编著自己“独特的”《概论》教材实非必要,反而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另一方面,当师资力量不足时,教材之间抄袭严重,内容编排几近相同,与其说是自力更生,还不如说是自欺欺人。

3.对任课教师的要求很高

鉴于课程的重要性,教育部曾要求“要配备对土木工程有着深刻认识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来讲授这门课”。高校的实际情况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往往还承担着更为繁重的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而“概论”课程常常是由经验不丰富的讲师承担。但青年教师通常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比较熟悉,而对于其他不相关的方向则知之甚少。由于实践不足,在讲述工程实例时就难以做到旁征博引、生动活泼、深入浅出。

4.课时过少,考核方式简单

就笔者的教学经历来看,“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授课学时介于16~24学时之间,也就是说,每次上课(90分钟)都要讲完一章的内容,如建筑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等,由于知识点很多,难度较大,教学效果令人担忧。“概论”的考核方式大多采取开卷考试或提交小论文的形式,急功近利的学生常常只盼着“毕其功于一役”,疏于平时的学习积累,掌握知识的牢固性大打折扣。

二、“土木工程概论”的教学改革

1.增加课时量,增添实践性内容

建议在以后的课程设置中适当增加课时量。在现阶段的教学中,由于课时较少,课程教学质量难以保障。对于关键问题的讲解,应当更为全面而周详地讲述,尽量讲细讲透。例如讲述斜拉桥与梁桥的关系时,应结合“构造特点”“传力路径”“受力特征”“建造材料”等要点来综合讲述,这就需要增加课时量作为前提和保证。

“土木工程概论”的教学内容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从而培养出实用型人才。一方面,任课教师在授课前可通过网络等渠道收集关于土木工程的最新案例,对其新知识、新技术等进行整理、分析和总结,确保传授的知识与现实世界不脱节。另一方面,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各种土木工程,可适当安排一些现场教学,增加其感性认识,加深其对于土木工程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增加其学习兴趣。

2.重视教材及教师队伍建设

教材是教学观念和方法的反映,教材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教材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教材的内在质量要求教材具有科学性、可读性、知识性、思维性、启发性和教学的适用性。《土木工程概论》教材应当坚持实用性原则,尽量选用内容浅显易懂、条理清晰、图文并茂,且着重以介绍土木工程各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共同特性为重点的教材。笔者建议应由全国性的各大学会组织人手联合编纂教材(每3~5年更新修订一次),然后在高校推广使用。

从教学规律上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学效果与教师素质直接相关。本课程由于涉及工程领域较多,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还要有扎实的专业背景知识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因此,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学队伍是改善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就目前国内高校实际情况而言,主要有以下两种途径:一是在中青年教师中培养一批专业知识广博、科研实践能力强、教学基本功扎实的专业骨干教师承担本课程的教学任务;二是采取不同学科多位骨干教师共同授课的方式,每位教师讲授自己最擅长的学科方向,共同完成整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此外,应鼓励开设课程教法研讨会,各相关学科的教师聚集一堂,共同商讨、探索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对于有条件的高校,还可提倡国际合作交流,尽快了解和吸收国内外土木工程领域的最新成果,以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3.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应逐步推广和不断完善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动的关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于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绩点,计入期末总成绩。要重视现代化教学技能,积极探索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图像、声音、文字三者的有机结合,把教学内容立体、有序、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尤其是对于信息量大、难以描述的教学内容和最新研究成果、重大工程介绍等,更应该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例如在每一章讲授部分结束后,笔者会给学生播放一段事先精心准备好的土木工程教学视频,并同步进行必要的讲解,如“超级工程”“Discovery”等都为“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4.考核方式改革

考核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为了提高“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质量,对现行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应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消除传统考核方式的弊端。笔者建议丰富考核内容,采取多种手段和方式对学习效果与成绩进行评价,如考勤、课堂问答、课后作业、读书(考察)报告、课程论文、开卷考试等,这样可以弥补单一、枯燥的考核方式的不足,逐步形成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能力培养的考核评价机制。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推行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5.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的养成

人文素养的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这其实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其中。人文社会学科包括美学、艺术、社会学、经济、人文历史、文学、哲学等等。[10]这些学科不直接对专业发展提供作用,但对于造就土木工程师的社会与人格素质具有极大的意义,并由此影响着其价值观与相应的思维、行动。人文素养是培养综合型人才的前提和基础,这对于理工科学生的教育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进行人文社会学科的灌输和熏陶,并把这些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计划,从教育内容、教育主体、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上把德智体美几方面有机统一起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培养目标。

三、结语

第一,应根据“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特点,编制浅显易懂、条理清晰、图文并茂、与时俱进,且着重以介绍土木工程各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共同特性为重点的教材,同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学队伍。

第二,增加课时量,增加实践性内容,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动的关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重视现代化教学技能,积极探索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第三,丰富考核内容,采取多种手段和方式对学习效果和成绩进行评价,弥补单一、枯燥的考核方式的不足,逐步形成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能力培养的考核评价机制。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推行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第四,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进行人文社会学科的灌输和熏陶,从教育内容、教育主体、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上把德、智、体、美几方面有机统一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为其以后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出适合时代需要和科技发展要求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董菲,徐春媛.试论现代土木工程教学的创新方法[J].建筑工程,2012,(10):90-92.

[2]何忠明,刘建华.浅议高校《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改革[J].科技资讯,2011,(7):169-171.

[3]王琰,周戒.对现代土木工程专业教育的几点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3,12(3):12-14.

[4]王清标,初明祥.大土木背景下《土木工程概论》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4):75-77.

[5]叶志明,宋少沪.把教的创造性留给老师,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J].中国大学教学,2006,(8):8-9.

[6]刘云平,相琳.《土木工程概论》课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3(2):84-85.

[7]刘胜兵.《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及考试改革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31):70-71.

[8]张文华.《土木工程概论》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8):

69-70.

篇8

关键词:教学艺术 审美性 审美素养

教学具有不可忽视的艺术价值,艺术则具有不可忽视的通过教学过程体现的教育价值。教学活动和艺术活动同属人类的创造性劳动形式,教学的创造性决定了它的艺术性。

教学艺术的正式提出,首推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他在其《大教学论》一书中说:《大教学论》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全人类的全部艺术。”

“艺术,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同时也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自身的实践活动。艺术是人类能动的、创造性的实践力生产出来的精神产品。艺术创造的目的,主要是实现它的审美价值,它要满足的是人们心灵的渴求和精神上的需要,要唤醒的是人们超越美学贫困的自创力。”(孙美兰,《艺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1)所以教学艺术的本质特性也必然是审美的,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教学艺术活动必然要按照美的规律去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教学艺术活动必然是能够真正体现美的活动,必然是师生高度追求美的活动。所以,审美性是教学艺术的核心。没有教学美的存在,没有使受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获得真正的美的享受,就谈不上教学艺术的体现。

一、教学艺术的审美性

教学艺术的审美性,是指教师自觉地运用美的尺度去指导教学活动,一切教学行为都渗透着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趣味和美的创造,使教学本身成为审美的对象,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欣赏美、体验美,在学习知识、获得能力的艰辛中始终伴随着教学艺术美的享受,从而具有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一)教学艺术的审美性使教学具备了神奇的综合魅力

教学艺术具有激情夺魄的魅力,这是教师有意识地按照美的规律和原则进行教学的结果。这就使得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本身成了审美的对象。教学艺术美的最大特点是对人心灵的影响。面对充满浓郁的美的气氛的教学活动,学生会沉浸在具有艺术魅力的教学活动之中,在体味教学的艺术影响的同时,默默地接受着新思想、新道德、新知识、新情趣。由此,他们的视野拓宽了,人生的台基加高了。他们在欢愉的心境中开发了认知、记忆和思维、想象的心理机制。虽然他们对教学艺术美的心理反映各异,但从教师的富于哲理的又饱含艺术趣味的教学中,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明确了人身的价值和自身的责任。他们与学习建立了和谐的关系,学习的目的明确了,愿望和信心都增加了。正如有人所说:听上海特级教师于漪的语文课,知识会像涓涓的流水,伴随着美妙的音律,流进你的心田,潜入你的记忆。她的学生也说,听于老师的文学课是一种美的享受,一堂课往往几年、十几年不忘,它不光影响着自己的审美观念的形成,而且对自己的品德的培养,未来工作的选择,都产生积极的作用。这正形象地说明了,教学艺术的审美性使教学具备了神奇的综合魅力,给学生带来了审美感受,并引发了学生心底的审美效应,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教学艺术的美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有机统一

教学艺术的内在美主要是教学本身的各要素具有科学美。科学美来源于自然美,但它不是指大自然的美的景色,而是指潜藏在感性美之后的理性美,并为理智所能领悟的自然界内在结构所显示的和谐、秩序、简单、统一的美,是审美者通过理解、想象、逻辑思维所体验到的美。教学各要素的科学美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清晰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清晰性。我国学者提出的审美化教学论认为,要使教学内容逻辑清晰化,必须首先使教学内容知识点清晰化。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就是该学科知识体系中的理论逻辑基础,即概念或原理。教学活动中的不成功的例子,多数是由于呈现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而造成的。教学活动中概念的教学不到位或者概念之间的关系阐述不清晰,学生就难以在头脑中形成完美的逻辑图式,因而就难以顺利地完成信息的逻辑加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也就无法调动起来。教学内容的逻辑清晰化除了一门学科的概念之间的联系外,教师还要注意不同学科知识之间联系的清晰化。另外教学艺术的内在美还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清晰化。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孤立地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实施教学方法或形成教学评价。

教学艺术的外在美主要指教学表达的形式美。诸如诙谐幽默,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美;层次清晰,简洁明快的板书板图美;水到渠成,天衣无缝的衔接自然美;有张有弛,劳逸结合的教学节奏美;起伏有致,疏密相间的课堂结构美;启发诱导,虚实相生的教学方法美;突破时空,回味无穷的教学意境美等等。

思想家、教育家孟子曾说:“充实之谓美”。可见,教学艺术对美的追求不应流于形式,只有以内在精神美为根本追求,将内在美与外在美有机结合起来,教学艺术才会焕发出整体美的风采。

(三)教学艺术的审美性与教育性是紧密结合的

审美观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对美的认识不同,因而其审美情趣也就大不相同。所以每个教师都会有自己的教学审美观。有的教师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只看到教学活动的教育价值,而忽视其审美意义。在他们看来,除文学、美术、音乐等传统的美育学科外,其它学科的教学基本上与美无关,无美可言,这是一种狭隘的教学审美观。有的教师则正好相反,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片面追求美的成分,为美而美,不考虑教学的实际效果,这是一种唯美主义的教学审美观。教学艺术的审美价值与教育价值应当是有机统一的。离开了教学艺术的教育价值,其审美性就没有生命力了。因为教学艺术的审美价值仅仅是充分地发挥其教育价值的有效手段。所以,审美价值不过是教学艺术存在的必要条件,没有它就难称其为教学艺术,而有了它,也未必就是教学艺术。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曾经指出:一堂课之所以必须有趣味性,并不是为了引起笑声,趣味性应该使课堂上掌握所学材料的认识活动积极化。教学中的趣味性应该引导学生去研究问题,而不是诱使他们把问题撇在一边。

二、教师的审美素养

教师的审美素养由教师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两方面构成。

(一)教师的教学审美观与教学艺术的审美性

教师的审美观在教学领域内具体表现为教学审美观。所谓教学审美观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关于教学美的理性认识,是对教学审美现象的基本看法和观点。其主要内容包括教学审美趣味、教学审美理想和教学审美标准。教学审美趣味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各种具有审美性质的事物和现象所表现出来的主观偏好和兴趣,它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教师审美能力的发展水平,反映了教师的审美修养和审美经验所达到的程度。教师审美理想指的是教师对美的教学境界的一种观念和蓝图,它体现着教师进行教学艺术创造的目标,激励着人们追求和创造教学艺术的热情,吸引着人们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教学而努力。教学审美标准是衡量和评价教学现象的美丑及其审美价值高低的尺度。教学审美标准是客观存在的,作为教学审美过程中的理想因素,它是教学审美主体对教学审美客体的能动反映,是由教学审美经验上升到教学审美理想的结果。教学审美标准为人们的教学审美实践所规定,又不断受到人们的教学审美实践的检验和修正。一般说来,每个教师都具有自己的教学审美观。作为教学艺术创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审美观直接影响教学艺术创造的性质和价值。正确而高尚的教学审美观对于教学艺术美的创造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促进意义;反之,错误而庸俗的教学审美观则会阻碍教学艺术美的创造和发展。

(二)教师的审美能力与教学艺术的审美性

审美能力即人们感受、鉴赏乃至创造各种美好事物并将之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作为人类独创的教学活动,其各个要素以及各个方面都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内容,所以,教学领域理应成为充分展示美的重要场所。作为审美主体的教师能否发掘、展示这多姿多彩的美,关键在于他们是否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如果缺乏起码的审美能力,就会对教学中美的事物、美的现象无动于衷,或熟视无睹,或充耳不闻;而如果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则会经常以艺术的态度对待教学,以审美的眼光观照教学,从而易于发现教学中的丰富多样的美。教师的审美能力还直接影响到教学艺术的创造。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的重要差别,可能不是他们所具有的知识、技能或道德水平,而在于他们的审美能力。在优秀教师的教学中,往往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美的资源,他们都能充分地发挥其作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陶冶品格的同时,还能获得精神的愉悦和美的享受。

综上所述,教学艺术美的创造与教学艺术水平的提高都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审美素养。而教师审美素养的提高与完善则有赖于后天的审美实践活动。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所以,对于提高教师的审美素养来说,最重要的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直接感知美的事物,接受美的陶冶,进而积累有关美学知识,使自己对美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从而达到不仅能够欣赏美、领悟美,而且能够创造美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2]孙美兰.艺术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1.

[3]李宇升,张谦.教育艺术比较论[M].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8.

[4]李如密.教学艺术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9.

篇9

关键词: 独立学院美术史论课程 考试作弊 考试改革

独立学院美术史论课程是秉承二本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而设置的课程,也沿袭了以往本科的教学模式和考试方法,一般采用闭卷式考试,这种考试方法对于学生的记忆、背诵存在一定程度的有利之处,也成为鉴赏的基础,但是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欣赏能力却形成了很大的束缚,有些学生单纯为了考试而考试,为了高分而考试,没有真正明确考试的意义,甚至为了及格、高分而作弊,这种现象在历年的期末考试中都有发生,尽管学校针对舞弊行为在学生手册中有明确的处分条例,情节严重者取消学位,但是在历年的考试中还是屡禁不止。这种现象也引起了我们的重视,是学生的问题,是考试自身的问题,还是授课老师的问题……值得反思。

1.考试作弊现象的分析

从作弊的表面现象来看,学生有一种及格的心理,往往把考试看得比上课重要,从开始上课就担心自己考试不及格,同时也认为成绩能够代表学习的全部。

考试的题型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考试作弊的客观条件:以往的试卷中往往客观题占有很大的比例,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等在课本中有明确答案的题型,学生往往不会去认真思考,而选择参照课本的标准答案,论述题考查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由于考试思维模式没有转变,学生也往往是从课本上摘抄某一部分,而缺乏具体的理解和观点去真正理解艺术和鉴赏艺术。

教学中存在的根本性问题是长期以来美术史论课程的教学采用填鸭式教学,以教师为主体,以课本内容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无法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学生对学习理论知识也很难有兴趣,往往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因为怕受处罚而上课,课堂的气氛很难活跃起来。

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性也是考试作弊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课程的设置上是否符合每个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比如:艺术概论这门课程,它有一定的理论性和系统性,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史知识和艺术实践基础,才能进行这门课程的学习,如果放在新生的第一学期,学生根本无法正式进入这一课程,也无法形成系统的理论框架,在这种条件下考试,无疑是给学生出了一个难题。课程的设置一定要考虑课程本身的架构和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由简单到复杂,由浅显到深奥,使学生在学习时游刃有余。

2.考试内容和形式的改革研究

在考试模式上教师可以打破过去的单一形式,根据自身的理论性质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对于考试内容和形式的改革具体从三个方面着手。

(1)考试内容的改革

“运用型考试”,将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如:中国美术史,在学生学习了基本理论知识以后,我们可以通过鉴赏的形式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实际的运用能力,学生能够提出对艺术作品的见解,能够举一反三,就达到了学习的目的和任务。

“综合考查型考试”,打破过去的单学科,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可以将几门课程所学习的内容放在一套试题中考查,要求学生对一个问题提出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案,加强学生综合运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指导实践型”,以学习的理论知识直接指导实践,通过创作作品的形式体现对理论和历史的学习,体现自己独到的见解,融理论和实践于一体。如设计心理学的课程,可以通过市场调查表的形式,使学生反思课堂上具体的讲解内容和自身所学习的专业,在进入社会之后也能很快地适应工作,避免应试教育高分低能的弊端。

(2)考试形式的改革

考试的形式不仅仅局限于试卷,可以融针对性、多样性、生动性于一体,比如:论文、课堂辩论(讲解)、实地考察、参与科研等多种形式。

学生课堂讲解的模式,比如:学生讲解形式,让他们学会组织知识点、收集材料、制作课件、发表演讲,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也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扩充他们的知识和实际的动手翻阅能力,也可以通过学生的讲演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以考察的形式进行考试,实地考察,亲眼目睹,可能对于学生的学习更有帮助,也能够实际体味艺术的意义。中国有上千年历史的文化和艺术,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比如:安徽的徽派建筑、山西的晋派建筑、敦煌的莫高窟、大同的云冈石窟、洛阳的龙门石窟、西安古城、北京的故宫等,学生可通过亲身感受真正领悟到艺术的真谛。

(3)完善考试管理体制

加强考试工作的管理力度,将考试的规章制度与处罚条例明文规定地列于学生手册中,对于试卷、考试成绩比例,以及试卷的批改方式都有明确的规定。

对于试卷实行三级审查,由任课老师出试卷、教研室主任、分管教学的系部领导、教务部门共同把关审核,保持试卷难、中、易适当,并对部分试卷由教务部门组织教学督导和专业教师对试卷进行综合的评价。

在考试和课堂的比例分配上独立院校秉承母体院校的制度,所有的美术史论课程平时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80%,但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低,导致学生的到课率低,上课表现不积极。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可把平时比率加大到30%,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由考勤、课堂表现、作业组成。理论课教学可以加大课堂考勤分的比重,从而在原来的基础上更大地调动学生平时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试卷批改时实行流水线作业,由不同的教师按照题型进行修改,使学生的试卷在批改时保持一定的松紧关系,避免出现过大的落差和对于试卷批改太严格或者太松弛等现象出现,并逐渐采取教考分离的考试和教学方法,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够检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把握程度,避免题型和内容的泄露现象。

3.美术史论课考试改革的作用

篇10

关键词:游戏设计;三维动画;艺术设计;教学现状;教学改革

“三维动画设计”是目前艺术学院、综合性大学以及高职院校对艺术设计专业或动画设计专业学生普遍开设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也是艺术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3Dmax、Maya、Soflimage、Alias等影视三维动画专用软件。自“三维动画设计”课程开设以来,在培养大学生的“技术”与“艺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但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还需对教学效果继续研究和探讨。

1 “三维动画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1)教学方法死板。由于三维动画设计是一个新兴专业,而从事这一教学工作的高校老师也大多是半路出家,培训自学,自身修养也有待提高,所以上课是沿用的老一套“传统死板”的教学法,照本宣科。同时由于缺少丰富的课外知识,上课也就缺乏生动性和创造性,课堂互动也就比较少。这样既不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不能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2)教学老师自身专业素质不够,分不清重点,课堂授课又害怕漏掉重点,就出现了课堂授课内容贪多求全、重点不突出的现象。(3)过于注重计算机软件操作知识的灌输,忽视艺术设计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作品欠缺美感,不具备视觉艺术性。(4)教学实践环节薄弱。学生接受知识呆板、不灵活,无法实现由理论和操作向设计出成品的转变,从而影响了学习最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质量。

2 “三维动画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2.1 加强趣味性和艺术设计意识培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生能努力的学习某一课程,必然要培养他们对这门课程的兴趣,有了兴趣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所以,课堂的趣味性尤为重要。同时,创新是设计的灵魂,有了创新,设计才能有质的飞跃,不然就永远只能停留在模仿的阶段,驻足不前。所以提高艺术设计创新能力,把教学重点逐渐往设计意识和艺术素质的培养引导至关重要。设计理念较之计算机单纯操作知识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操作就好比是砖头,而理念就是建筑设计蓝图,没有设计图就修不出好的大厦,没有设计理念只有单纯的操作知识也就设计不出好的作品。适当压缩纯理论性内容,在全面进行三维动画基本知识教育的基础上,把握教学内容的灵活性。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艺术设计意识的培养创造条件,让设计意识成为学生实训练习的动力;同时教师要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实训作业,让他们觉得学有所用,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加速艺术设计意识的培养;在预留作业时,要让短期作业与长期作业并存,锻炼学生学习的持久性和耐心;单独完成作业与合作完成作业交替,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培养合作意识,在具体的操作中强化学生艺术设计意识的培养。

2.2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1)理论讲解和案例演示同步,以案例演示促进理论讲解。课堂内容实践采用“案例教学、讲演同步”的教学模式。以案例为前导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出问题,围绕案例的设计过程,对普通动画知识与交互式动画能力加以整合,进行同步的传授讲解。在使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在选择案例的过程中要有实用性和阶段性,即要在一个知识单元开始的时候选用与之相关的操作简单、结构明了的案例,只要能涵盖且突出该课程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即可,一步一步地做给学生看,以便让学生尽快掌握知识点的操作。其后,在每个单元的后期则需设计一些能覆盖整个单元和前面几个单元知识点的典型案例,目的在于巩固学生学过的知识,并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最后在课程快结束的时候,设计一些综合性强,有一定难度和深度,需要学生认真思考才能完成的案例,借此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3Dmax软件中的游戏场景效果设计时,可以先给学生展示成品的效果图,然后是每个阶段的效果图,让学生在观看每个阶段的效果图中谈体会,然后再将具体的设计过程。建模――编辑修改――材质贴图――灯光设计设计――动画后期这几个过程,通过每个过程的详细讲解和在游戏中具体场景中的不同展示,体现不同的效果,比如在要营造恐怖环境和温馨环境完全可以通过不同的灯光在同一个场景中展示出来,这就是灯光设计的魔力和重要性的体现。

(2)课堂内外实践教学。教学中,可以将每个教学班分为多个小组,每个小组布置不一样的题目,开展课堂外学习。课程前期为理论实训教学过程,要求对往届学生作品进行观摩及分析评价。中后期进入校企合作的游戏或者动画公司进行综合课程设计实训,实训内容由游戏或者动画公司提供。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完成公司实训内容中,学生要自己进行构思、编剧、分镜头、计算机三维动画合成等等,从而锻炼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学生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积累了基本的三维动画设计经验。

(3)以竞赛促进学习。“三维动画设计”不仅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更承担了辅助艺术设计的重任,所以要求我们的教师不仅是知识传播者,更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活动(设计竞赛)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向导或顾问。“三维动画设计”课程操作性、现实性、趣味性、社会性都很强,适合开展知识竞赛。可根据教学实践制定竞赛规则,组织学生举行团体设计竞赛。同时,还可多收集一些比赛题目,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比赛,在各种比赛中不断提高水平。

2.3 改革考核方式,以考核促进学习

课程考核是检验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考核是为了更好的学习,或者说在考核过程中学习,所以不能单独的一次考试确定成绩,要确保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三维动画设计”课程的考核可分成三部分:一是对基础理论知识采用闭卷笔试考核,主要考查基本概念、知识点掌握情况以及三维动画设计制作的流程。二是基本技能与操作,指定一些平时做过的例子,规定时间让学生完成,主要考查学生基本操作能力和上课时是否认真听讲,课后是否消化了上课所学知识。三是综合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考核,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设计、制作一个命题三维动画作品。三方面分别占成绩30%、30%、40%,三种考核相辅相成,互相配合。

3 结束语

对这门课程的教学进行思考和探讨,不断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三维动画设计专门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使学生掌握现代游戏动画设计知识,增强他们的创意思维和设计能力,进而培养大学生的现代艺术素质,成为2l世纪的合格游戏动画人才。

参考文献:

[1] 叶风.数字三维动画基础[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 庞丙秀.浅谈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书育人,2005(11):6263.

[3] 李新华.电脑图形设计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与对设计教育的影响[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21):157159.

[4] 彭慧.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改革[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0(31):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