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意识形态工作范文

时间:2023-11-30 17:30: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意识形态工作,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意识形态工作

篇1

县直各学校、各乡镇中心学校

二、报送材料内容

1.××(单位全称)巡察反馈问题整改领导小组名单

要求:组长:XX 成员:XX、XX加盖公章

2.××(单位全称)关于落实巡察反馈意识形态工作存在问题的整改报告

格式如下:

××(单位全称)关于落实巡察反馈意识形态工作存在问题的整改报告

×××××××××××××××××××××××××××××××××××××××××××××××××××××××××××××××××××××××××××××。(正文与标题空一行,加一个简单开头)

一、存在问题(一级标题,三号黑体,不加粗)

在县委对县教体局巡察中,教育系统各单位存在意识形态工作还需加强。在抽查的 131 所学校中,存在未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未建立意识形态相关制度;安排思政课较少甚至未安排思政课程,农村学校思政课缺少专职教师等问题;对网络意识形态的风险重视不足,未制定专门教学内容对学生从手机、电脑等网络设备了解到的错误思想和错误言论进行引导和遏制。(各单位针对以上问题,制定整改方案,逐一分析,写出整改报告,有整改事项、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限、整改措施、整改成效,整改成效包括成效照片、记录等。

整改时限:3月20日前,长期坚持

整改责任人:XX XX

二、整改措施

(一)加强领导。(三号楷体,不加粗)×××××××××××××××××××××××××××××××××××××××××××××××××××××××××××××××××××××××××××××。

(二)加强领导。(三号楷体,不加粗)×××××××××××××××××××××××××××××××××××××××××××××××××××××××××××××××××××××××××××××。

(三)加强领导。(三号楷体,不加粗)×××××××××××××××××××××××××××××××××××××××××××××××××××××××××××××××××××××××××××××。

三、整改成效

(一)加强领导。(三号楷体,不加粗)×××××××××××××××××××××××××××××××××××××××××××××××××××××××××××××××××××××××××××××。

(二)加强领导。(三号楷体,不加粗)×××××××××××××××××××××××××××××××××××××××××××××××××××××××××××××××××××××××××××××。

(三)加强领导。(三号楷体,不加粗)×××××××××××××××××××××××××××××××××××××××××××××××××××××××××××××××××××××××××××××。

2021年3月18日(时期与正文空两行,后空四字,加盖公章)

三、支撑材料

1.××单位落实巡察反馈意识形态工作存在问题的整改方案、领导组名单

2.××(单位全称)关于落实巡察反馈意识形态工作存在问题的整改报告。报告里措施要根据问题制定,措施要具体,成效要根据措施进行说明,提供资料。

3.××单位落实巡察反馈意识形态工作问题整改会议照片、记录。会议记录要有反馈问题,制定措施,明确责任人等情况。会议记录要有专门的会议记录本,不能用笔记本、教案本等代替。会议记录复印件首页要盖章,但不能每页都盖。发现有的单位报材料,每页都盖章,这是不对的,盖章要盖到日期落款处,不能标题和每页都盖。

4.××单位意识形态工作制度,不需要太多,排版美观。提醒注意的是意识形态工作每季度研究一次,个别单位制定的制度是每学期一次,是错误的。

5.开展意识形态工作材料:党的创新理论进校园材料、国旗下讲话、教师上思政课照片,所有照片有文字说明。思政课课程表。以上材料,有几个就行,不一定都开展。

6.网络意识形态教育材料。提供列入教学内容的教案,宣讲材料、开展网络意识形态教育活动的照片等。

7.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研判材料。2021年第一季度开展意识形态研判会议照片、记录,意识形态工作研判报告。报告题目:××(单位全称)2021年度第一季度意识形态工作研判报告

四、有党建存在问题的单项整改任务的学校,依照上面内容。提供整改方案、整改报告、整改会议记录、照片,及必要的支撑材料。

五、排版要求

1.标题字号要求:二号宋体加粗,居中排,

2.正文,三号仿宋

3.一级标题,三号黑体,不加粗,序号用一、二、三、;二级标题三号楷体,不加粗,序号用(一)(二)(三);三级标题三号仿宋,可加粗,用序号1.2.3.。

4.章不能盖在标题上,必须盖在落款正中,距离正文3mm

六、报送要求

篇2

认真抓好镇党委理论中心组理论学习,建立领导干部带头学,带头讲制度,强化镇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督查、旁听、考评等制度,围绕全党的大局和各项中心工作,从部署要求,制定计划,安排辅导,总结经验,检查考评五个环节入手,推动领导干部在学习宣传贯彻中当好表率。采取举办培训班、观看电教片等形式继续抓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文选》、十七大精神的学习,把宣传思想贯彻不断引向深入,**年拟办各类培训班9期。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要跳出“就宣传抓宣传”的旧模式,学会用非意识形态手段来解决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围绕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精心组织策划,结合省、市、区、镇经济、农村工作会议,将上一年的成果,新一年的任务宣传好,以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为主线,继续深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广泛开展“树立荣辱观、争当好公民”和“共铸诚信”、“送温暖、献爱心”等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路规范,以“三大创建”为龙头、积极开展和谐农村、和谐家庭等群众性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十七大主题宣传活动,大力营造和谐发展稳定氛围。

三、全面推进宣传文化阵地建设

重点抓好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科学文化普及工程,卫生健康工程和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四项工程”,采取“互动联动”、“共建带创”等形式,使**年村俱乐部在全镇覆盖面达×××以上,充分发挥农村“三校”、“四校”的作用,对接农民需求,加强实用科技知识,实用劳动技能培训,拟于明年4月份开始广泛开展“创绿色家园”活动和深化“整治村镇卫生、优化人居环境”主题活动。

篇3

关键词:强制性制度变迁/委托—关系/一致同意原则/制度选择

一、道路的选择:意识与经验

医疗保障从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诞生起就存在了,伴随着“福利经济学”和“福利国家”理论的兴起,它逐渐从疾病、医药保险扩展到保障健康的所有物质和服务;实践上,经济危机和战争创伤使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政府采取积极的干预政策,公共财政承担了医疗保险的大部分费用。1942年的贝弗里奇计划覆盖了英国全民生活各个方面,并为大多数西欧发达国家效仿,包括战后的日本。

与此同时,在两极世界的另一端,以“苏联”为首的经合组织也配合计划经济建立国家福利型社会保障,国家负责劳动者全部的保障,保障水平非常高,但却缺乏活力,难以监控。苏联的社保体制直接影响了中国,从1932年苏区的《劳动法》已经得到体现,1951年的《劳动保险条例》覆盖了疾病、伤残、死亡、生育和养老各方面,覆盖了各国有、私营、公司合营企业94%的职工。(孙光德,董克用,2000)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接近“理想国”的美好时光,同在20世纪70年代末,两个互相隔离的世界都面临了制度危机。西方直接表现为经济危机。当时欧共体各国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比重上升到40%,北欧达50%以上;当时经合组织国家外债占GDP比重则从79年的23%攀升到1992年的44%,瑞典高达80%,欧洲九国人均社保支出占GDP比重上升了10个百分点。

然而作为整体经济制度的一部分,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与政治意识形态密切相关,以致改革反过来受到了制约。从现代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由于“意识形态是减少提供其他制度安排的服务费用的最重要的制度安排”,(林毅夫1989)从道德和伦理上判定劳动分工,收入分配和社会现行制度结构是否公平,从而使决策过程简化;但是,诺斯指出,在个人发展新的意识形态以适应变化了的经验之前,必须有一个经验和意识形态不一致的积累过程。西欧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得到当时主导各国政治的社会的支持,“全民福利”不仅成为政治目标,已经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事实,1965年-1975年间,英、法和联邦德国不仅医疗保险开支达到GDP的10%,而且平均每年增长幅度达15%左右。经济危机、失业、人口老龄化,都使社会保障支出飞速增长。然而,深谙意识形态作用的执政党只能以非常缓慢的速度,对保障水平进行些微的修改。例如要求病人、退休人员和雇主负担部分保障金,延长领取疾病补助的等候期(丹麦,荷兰)。英国保守党上台执政后,进行了更多制度性的改革,例如取消双份的社会保障、加收疾病补助金的所得税,似乎更换了政党的政府更有改革的勇气。

苏联的社会保险制度选择建立在纯粹的意识形态基础上,以解放无产者为目标,按劳分配,故1917年11月诞生的“国家保险”覆盖全、内容齐、水平高,如退休金在原有水平的70%以上,(孙光德,董克用,2000)并以劳动贡献进行分配。社会主义国家成立初期,社会保障制度并未考虑经济承受力,而是作为对革命支持者承诺的兑现,即更多基于政治理性而非经济理性。

可见80年代前,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经济政策,受到不同的意识形态的影响,经过一、二十年的运作,又强化了原制度的意识形态。在70年代末席卷全球的改革浪潮到来之际,各国政府和人民在承受财政赤字和生活水平下降的同时,也不得不进行痛苦的反思,以形成一套能适应新全球化经济环境的制度解释。制度供给充足、或制度均衡的国家,如两党制的英国和政策设计合理的瑞典顺利实现了过渡。而制度供给不足的国家,如苏联和东欧,以全面崩溃的代价,为改革提供空间。另外一些发展中国家,没有为社保改革提供配套的经济政策,在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的环境下,改革彻底失败。

各国的经验表明,一国的经济实力是完善医疗体系的必要条件,对贫困人口占很大比例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把有限的资源进行最广泛有效的利用是最重要的,即公平性问题;而“意识形态刚性”又阻碍了一些国家,尤其是制度稳定的发达国家为改进效率而做出的努力。

中国医疗制度改革(以下简称“医改”)的失败,在越过了最初的经济实力障碍之后(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实力已经增长了10倍),也面临着意识形态刚性问题。改革初期中国农村从集体制向家庭农作制的顺利变迁,使“市场”一词受到了近似神化的膜拜,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改革者来说,将局部有效的意识形态扩大到改革的困难领域,是短期成本最小的。问题在于,如果说,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社会科学知识不足,改革初期的盲目还情有可原;那么当政府亲手培育的既得利益集团膨胀到影响社会安定(如药品市场腐败等),当政府手中的再分配权减弱到不足以减少社会不平等程度,当权者的权威也将受到威胁。此时,为追求“权威最大化”,政治制度现代化、决策民主化是成本最小的选择。

二、强制性制度变迁:市场规则的误用

根据制度变迁的形式分,有强制性和诱致性变迁。但由习惯取代规则的操作成本相对于政治家主导的“突破式”规则变化而言,操作成本低,所以规则的边际上总有习惯在起协调分工的作用,而且,制度的执行成本越高,边际越大。“正是制度在边际上的连续演变造成了制度中正式的也是可见的规则的变化”。(汪丁丁,1999)始于70年代末的中国改革表面上看是政府在开放后面临国际压力下采取的主动式改革,包括医疗改革。但从一些官方资料看,在正规制度无法满足民间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时,首先起到补充作用的是民间自发的供给。由于医疗设施分布的不平衡,农村大多数基本医疗服务是由“赤脚医生”提供的。1980年9月,卫生部颁布了《关于允许个体开业行医问题的请示报告》,把个体开业行医并纳人政府管理体系,报告说,“随着城乡经济放宽政策,兴旺发展,各地广开门路安排闲散人员就业,许多地方又陆续出现了个体开业行医人员”,“同时,各地反映和群众来访中要求个体开业的也日渐增多”。事实上,农业经济制度增加了农民收入,相应的也提高了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但政府却“减少了对合作医疗体系的财政支持”。“赤脚医生”数量减少,间接享受医疗保障的农民下降了50%。(HsiaoWC,1984)许多“赤脚医生”要么继续接受教育,要么开设了私人营业,农民不得不承担几乎所有基本医疗保障费用。据四川省1979年底不完全统计,各种开业人员有六千九百多人,比1978年底增加了3100人。当时,政府出台措施“允许和保护”实际上已成为重要非政府医疗供给来源的“个体开业医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80),源自竞争性非正式制度的压力,也是对制度“边际演变”的认可和利用。但这一内生制度演变在80年代的整个制度改革浪潮中没有被吸收到正式制度构建过程中,相反,雄心勃勃的改革者把市场经济原则,包括竞争、优胜劣汰和货币交换法则,放任法制意识和环境非常不成熟的自由市场提供本应届于非市场的公共产品。

强制性制度变迁既由政府主导,其变迁模式和方向有赖于统治者对强制推行一种新制度安排的预计边际收益与预计边际费用的衡量,他“想做的一切都是在他看来足以使他自己效用最大化的事情”。(林毅夫,1989)他会在意识形态教育方面进行投资,以使选民确信他的权威合法性,降低统治系统的费用。另一方面,统治者偏好函数会随国民财富增加而变化,从国民财富最大化,转为威望最大化。

1978年后的中国首先重新建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意识形态,借助强大的国家宣传机器,渗透到社会组织的各个层面,1979年出台的、被看作最早的医疗改革政策:《关于加强医院经济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启动了“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卫生事业”的强制性变迁路径。此后20年,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改革经验,在城镇中建立起统筹医疗保险的基本框架,在农村中试行合作医疗模式,启动了机构民营化改革。

因此,首先是规则层面的制度改革。即重新界定医疗保障中政府、个人、企业三方的责任。经历了10年探索,1988年《关于扩大医疗卫生服务有关问题的意见》标志着“医改”正式明确了市场化方向,规定了:

第一,关于激励的规则:

1)推行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卫生部门对医疗机构的管理权只限于合同内。

2)下放医疗机构合同职责外的业务收入分配权。

3)鼓励医疗机构差异定价。

4)对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医疗服务企业减免税

第二,关于惩罚的规则

由卫生管理部门(为讨论问题方便,视为中央人)实施监督。但作为急于取得改革成效的一方,也是提供制度激励的一方,很难成为称职的监督者。更明确地说,在实行类似于“财政包干”的医疗服务放开后,中央人通过向医疗服务机构(下游人)索取固定剩余额,向其出让剩余索取权后,便没有意愿监督他。

篇4

“应增强促”主题活动是新常态下推动我省上下同心、克难攻坚、行稳致远的一次有益实践。对于鹤岗这样的煤炭资源型城市来说,开展好“应增强促”主题活动,是全面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形成改革共识,汇聚发展力量,推动转型跨越的重要载体。笔者认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鹤岗市推进落实好这项主题活动,应注重做到“四个兼顾”。

一是注重巨细兼顾,把准“大方向”。“应增强促”主题活动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载体,应立足宏观微观两个层面,找准工作大方向和着力点。一方面,要胸怀大局。充分认识到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强大,外国敌对势力越来越多地对我国进行形形的渗透,意识形态斗争愈演愈烈。同时,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我省建设“龙江丝路带”给宣传工作提供了难得机遇,要清晰判断在这个新常态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的国内国际两个环境、两个大局的重要考验。另一方面,要立足实际。就鹤岗而言,“应”就是要立足市情实际,沉着应对宏观经济下行、企业开工不足和主导产业效益下滑等一系列严峻挑战,全面促进经济运行提质增效,不断加快解困转型步伐。“增”就是要激发和增强广大干部群众不畏困难、直面矛盾、爬坡过坎的信心与担当,齐心协力推动鹤岗转型发展。“强”就是要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紧紧咬住加速转型这一主攻方向,按照既定的工作思路和主体措施,用一条心、一个调、一股劲来推进“煤墨绿贸游”五大产业发展。“促”就是要做到一切工作都围绕转型、瞄准转型、突出转型、服务转型,推动鹤岗尽快走出低谷,加速转型跨越。

二是注重放管兼顾,巩固“主阵地”。一是抓好主阵地。牢牢把握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对所有宣传思想文化阵地都做到可管可控。二是用好基层阵地。进一步活化基层文化阵地管理模式,在重点推进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农村文化活动室等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组织群众更多地参与基层文化阵地的管理和使用。三是管好网络阵地。要积极学习运用互联网思维,开启“互联网+”宣传工作新模式,通过互联网+舆论、通过互联网+民生、通过互联网+公益服务、通过互联网+文化活动,激发广大网民参与健康文化生活的热情。

三是注重新老兼顾,找准“突破口”。在长期的实践中,宣传思想工作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来之不易、弥足珍贵,是做好今后工作的重要遵循。同时,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宣传思想工作的社会条件已大不一样,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一方面,发挥主流媒体传统优势,在全社会凝聚正能量。另一方面,推动宣传工作改革创新,不断提高适应新常态的能力。在工作理念上,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创新思想教育、舆论引导、文化发展理念。在工作手段上,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特别是适应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新情况,用“上乘的宣传”改进创新宣传工作。在工作体制上,把握好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基层工作上,把工作的重心、人力资源、资金支持向基层一线倾斜,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

四是注重虚实兼顾,确保“收实效”。首先,在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上虚实兼顾。既要做好核心价值观培育这个“虚功”,又要做好环境卫生整治等实功。其次,在打造文化氛围上虚实兼顾。既做好文化熏陶虚功,又做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功。其三,在服务发展上虚实兼顾。既做好凝聚转型发展共识虚功,又做好推动产业发展实功,推动鹤岗文化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篇5

今年,是我县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推动全县“十一五”开好局、起好步,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是今年我县的工作中心。全县宣传思想战线要牢固树立宣传工作出生产力、凝聚力、战斗力的观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突出重点,拓宽渠道,不断提高服务中心、服务大局的水平。

着力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鼓劲造势。宣传部门每项工作、每项活动,都要紧扣这个中心动脑筋、想办法,积极主动的谋划和推进。理论工作,要大力加强对科学发展观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和研究贯彻;新闻工作,要精心组织“十一五”规划、“十一五”开局的宣传战役;思想道德建设和文明创建工作,要积极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外宣工作,要大力塑造发展形象,扩大对外影响力;文化建设工作,要在体制改革和产业发展上闯出新路、取得新突破。总之,要综合运用社科、新闻、文艺等多种载体,通过调查研究、形势教育、典型宣传、群众活动等多种方式,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准确认识我县发展的阶段特征,准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准确认识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基本要求,把鼓励信心、凝聚人心的工作往深处做,把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的道理往实处说,把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典型往广处推,在全县努力营造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浓厚氛围,大造抓机遇、图发展、干事业的浓厚氛围,使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理念和要求更加深入人心,引导人们积极投身到全县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大潮中,为创造**美好的明天而奋发图强。

着力为改善环境、展示形象营造氛围。环境是生产力,是改革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一个地方的发展离不开好的发展环境。宣传思想战线要把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法制环境、政策环境、人文环境,作为服务中心和大局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以建设文明**为抓手,全面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扎实实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办实事、办好事,在提升**形象上下功夫,在提高人的素质上下功夫,在弘扬社会正气上下功夫,培育健康向上、团结和谐的社会风尚,形成风正、气顺、业旺的社会环境。同时,要认真研究对外宣传工作,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外宣格局,创新外宣工作的思路、手段、内容和形式。既要精于策划,深于挖掘,“请进来”,力邀大报大台来我县采风,全力推介**的知名品牌、特色资源;也要善于借力,巧于结合,“走出去”,广泛联系境内外媒体,广交海内外朋友,大力宣传我县开放、文明、进步的新形象,扩大我县的知名度。

篇6

>> 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与重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快速阅读教学的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法的发展与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军事立法的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师培训政策演变的回顾与反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回顾与前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和展望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幼儿教育政策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继续教育政策法规的发展历程与价值逻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创新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新自由主义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规划研究回顾与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与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变动与经济发展 人的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价值观的发展历程回顾与反思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农村报刊发展的回顾与反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教育政策的演进分析及其发展调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与农业政策反思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07-6-21.

[2]科技日报评论员. 开创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新局面[N]. 科技日报,2001-12-21.

[3]科学技术部. 科学技术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 http:///fggw/zfwj/zfwj2002/zf02yw/zf02kjzc/200312/t20031205_31290.htm,2002-10-30.

[4]科学技术部.社会发展科技工作要点(2001~2005年)[EB/OL]. http:///fggw/zfwj/zfwj2001/200512/t20051214_55018.htm,2001-07-29.

[5]科学技术部.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年度报告[EB/OL].http:///ndbg/,2006-2010.

[6]新闻.“十二五”我国社发科技重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第四次全国社会发展科技工作会议召开[N]. 科技日报,2011 -7-19.

[7]徐冠华. 在全国社会发展科技工作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EB/OL]. http:///zcfg/ShowArticle.asp?ArticleID=54,2001-12-21.

[8]万钢主编. 中国科技改革开放30年[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432-500,501-520,581-595.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EB/OL].http:///tjgb/rkpcgb/qgrkpcgb/t20110428_402722232.htm,2011-04-28.

[10]新闻. 西部大开发科技专项行动开始实施[N].光明日报,2000-02-20.

[11]新闻. 科技部西部大开发10年来取得成就[EB/OL]. http:///20091209/n268817943.shtml,2009-12-09.

篇7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宁国的文化传统;开放的文化生态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9-0126-02

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逐步由主要通过政治方式,向以文化为主要表现力的综合方式转变。文化软实力成为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力量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必须与提升文化软实力相结合。近年来,宁国市通过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努力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与宁国的文化传统、宁国的现实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宁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路径。

作为一个山区县市,宁国市综合经济实力连续多年位居安徽县市前列,连续三年被授予安徽省科学发展先进县,连续五年荣获“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称号,连续三年跻身中国十佳“两型”中小城市行列,之所以能够在安徽率先崛起,从根本上讲就是依靠开放的文化软实力,这也是宁国市今后发展最大的无形资产。宁国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也需要从文化中寻找动力、提振信心、集聚智慧、凝聚力量。构建宁国开放的文化生态,必须提升建立在县域文化、公共服务和人力素质提升等非物质要素之上的特色文化感召力、居民创造力和对区域外的吸引力。

一、宁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探索

1.提炼城市精神,构筑城市共同价值。城市精神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经济、文化、社会、历史等方面的精髓,是意志品格与文化特色的提炼,是生活信念与人生境界的升华。它是一座城市从外到内显示出的地域性的群体精神,包含着城市内生活成员的共有价值观;它是城市被认同的价值与共同追求的境界;是城市创业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是城市的精、气、神。

宁国是著名的“中国元竹之乡”和“中国竹子之乡”。莽莽山冈、津河两岸、村前屋后,处处都有翠竹的身影,无论土地是否肥沃,无论雨露是否滋润,宁国悠悠翠竹都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傲然挺立。这种生生不息的“翠竹精神”,正是宁国人创新、创业、创优的真实写照,也是推动宁国率先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凝聚全市发展合力的一面旗帜。近年来,宁国市大力弘扬翠竹文化,积极倡导勇破勇立的拼搏创新精神、自信自强的艰苦创业精神、竞风竞节的争先创优精神,努力塑造新时代宁国城市精神。

勇破勇立的拼搏创新精神是宁国“翠竹”精神的灵魂。在宁国,没有一条整车生产线,却拥有全国汽车橡胶密封件30%的份额;没有一条家用电器终端生产线,却拥有全国电子元器件20%的份额;没有任何建材资源优势,却诞生了亚洲最大的耐磨材料生产基地,拥有全国耐磨铸件21%的份额,荣膺“中国耐磨铸件之都”荣誉称号;宁国的工业企业很少生产终端产品,但却在末端做得小而精,80%的企业担负了发达地区产业龙头的配套角色,并成功打入国际市场。

自信自强的艰苦创业精神是宁国“翠竹”精神的基石。从闻名全国的以夏鼎湖、陈宗明为代表的“四大名旦”,到以金国清、唐新国、周夏耘等企业界“十大金刚”,宁国初步形成了“老、中、青”三代宝塔式的企业家群体,成功研发百余种科技成果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60多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省、市奖,涌现出“海螺”牌水泥、“凤形”牌磨球、“鼎湖”牌密封圈、“司尔特”牌复合肥等一批中国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竞风竞节的争先创优精神是宁国“翠竹”精神的价值取向。从安徽省唯一的县级金融安全区,到全省“名牌产品”高居榜首的县级市,从第一个推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并轨运行制度,到率先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均衡化,成为安徽61个县市中第一例;从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到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宁国市先后进入了全国、全省先进行列。

时下,“翠竹”精神正成为宁国全市上下创新、创业、创优的一种力量,一种激励,一面鼓舞人心的旗帜,经过几年的努力,已不断深入人心,并转化为日常工作的动力。

2.打造城市品牌,塑造良好城市形象。城市品牌可以彰显城市的独特魅力和核心价值,对内增强市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对外增加城市的吸引力和美誉度。宁国城市有三张名片:

第一张,宁国是“自然山水,宜居、度假的创业之地”,致力建设生态环保型的人居城市。宁国是水阳江、青弋江、富春江的源头,境内西津、东津、中津三条河流穿城而过,拥有峰岭地貌的天下奇观青龙湖,有北亚热带东北部最后一片原始森林板桥自然保护区,有地球上濒临灭绝的防癌治癌珍稀树种、素有植物界大熊猫之称的天然红豆杉群落。宁国的森林覆盖率近75%,是“中国山核桃之乡”、“中国元竹之乡”,素有“长三角绿色氧吧”之称。宁国的国土面积2 48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8万、依山傍水的地形地貌与卢森堡相当相似,繁华雅致的都市风情、江南诗韵的田园风光、宛如仙境的世外桃源相兼相容,构成了一幅“东方卢森堡,梦中桃花源”的优美画卷。

第二张,宁国是“多元文化,相融、共生的繁荣之地”,致力建设开放创新型的文化城市。宁国文化底蕴浓厚,东汉建安十三年置县,1997年撤县设市,儒释道文化源远流长,江南商埠文化、徽商文化和苏商浙商文化一脉相承,风土人情与“红学文化”息息相关。宁国民风开放包容,这里是清末的移民城市,在20世纪初就较早地接受了西方文化传播,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末曾有3万上海人在此生产生活,形成了“打造创新型城市、构建企业家社会、培育文明化市民”的城市价值理念,其移民文化素有“安徽深圳、中国上海、世界美国”之称。

第三张,宁国是“特色产业,研发、经营的总部之地”,致力建设先进高端型的产业城市。已形成汽车橡胶密封件、耐磨铸件、灯具电容器三大产业集群,分别占全国市场份额的30%、21%和80%,跻身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农业产业化先进县(市)、“安徽省旅游经济发展十强县”、“安徽县域银行业金融服务创新试点市”行列,被授予“中国耐磨铸件之都”。

3.弘扬传统文化,增加城市文化厚度。宁国是个移民城市,“土著少,客藉多,五方杂居,风俗不一”。历史的变迁,移民迁徙垦荒生息,儒释道文化、江南文化、徽文化、移民文化、西方文化、上海文化、浙商文化等交融积淀共同形成了宁国的文脉,形成了“开放包容、进取创新”的文化氛围。特别是有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的良好传统,宁国作为一个交通较为闭塞的山区县市,之所以能够在全省率先崛起,靠得就是这种多元文化的软实力,靠得就是创新创业和尊重企业家的良好氛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宁国人愈来愈体会到宁国的现代化事业,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和精神动力,尤其需要立足已有的文化积淀,大力传承和弘扬文化精神。从2002年开始,宁国启动了每年一届的节庆文化活动,每年一个主题,将宁国文化的传统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宁国文化的内涵和符合现展的精神,构建创新文化、和谐文化、生态文化,打造符合时展的核心价值观念。

二、宁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经验启示

1.与城市文化相结合,构建城市核心价值理念。宁国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城市的文化,尤其是一个城市的传统文化和城市精神,体现和反映着该城市的核心价值理论。城市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城市的凝聚力,而这种凝聚力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应该与城市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城市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城市文化之中,形成市民的共同认识,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从而使主流价值观通过文化载体潜移默化地内化为市民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

2.与城市形象相结合,提升城市的文化感召力。宁国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的精神支柱,集中表现为城市的整体价值观及市民的价值取向,是维系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优美的城市形象,不仅对提高城市知名度,创立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品位,繁荣城市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增强城市软实力,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富有导向性的城市形象,对广大市民具有激励性,对城市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具体来说,对内应具有凝聚力,对外应具有吸引力和辐射力,它对城市的繁荣和健康发展应具有引导作用。

篇8

摘要:在农村社区中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要充分认识核心价值观在农村社区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深入分析农村社区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挑战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以期对农村社区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 :农村社区;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困境与对策

中央文件指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要“坚持联系实际,区分层次和对象,加强分类指导,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农村社区是最贴近实际、最贴近生活、最贴近群众的基层组织。因此,分析农村社区现状,探索农村社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对策对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凝聚群众价值共识、引领道德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型农村社区培育和

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核心价值观反映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落实在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核心价值观无论是反映国家层面、社会层面还是公民层面,都与社区密切联系,对促进农村社区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1.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是促进农村社区发展的现实要求

从促进农村社区发展的群众力量角度说,社区发展靠的是社区群众对政策、规章制度的认可、认同和支持,靠的是群众创新能力;靠的是群众生产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核心价值观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有助于激发群众活力,增强群众创新能力,促进群众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投身于社会生产实践中,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此外,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有助于群众对党和国家政策的认同,少走弯路,投身于改革发展事业中,促进社区经济发展。

2.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是增强农村社区凝聚力的内在要求

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凝结,体现时代精神需求和未来价值取向,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对增强社区成员凝聚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就是要使社区成员认同、接受并践行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强化社区成员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基础。激励和引导社区广大群众万众一心,为实现“社区梦”而不懈奋斗。另一方面,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区意识,形成思想共识,以团结一致的精神力量迎接挑战。

3.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是提高社区成员道德文化素养的根本要求

核心价值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对引领社区主流文化、指导社区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就是要以核心价值观为道德规范,坚持真善美,摒弃假恶丑,促进社区成员以社会公认的道德原则自觉约束自己;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要求社区成员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以核心价值观为标准严于律己,提高自身道德文化素养。

二、新型农村社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困境

当前,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薄弱、道德的失范和价值认同出现偏差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现象消弱了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弱化了引领作用,对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带来了挑战。

1.社区建设忽视以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服务意识淡薄

核心价值观是社区组织和社区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根本价值追求,社区建设要坚持以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强化服务意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融入到社区组织建设和社区服务中。由于新型农村社区较城市社区相比,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政策配套不健全;社区工作人员疏于重视文化水平、业务能力以及转变工作思路和方法的意识,导致专业社区工作人才有缺口,特别是以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提升社区建设能力和服务能力的意识匮乏。这些问题极大程度阻碍了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也忽视核心价值观对社区建设和提升服务意识的指导意义,故此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迫在眉睫。

2.社区宣传教育忽略核心价值观为内容,教育方式落后

宣传教育的目的是提高社员综合素质、倡导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农村社区宣传教育内容多以生产技能培训、职业技术培训、法治宣传教育、计划生育等宣传教育为主,安全教育、道德教育等相对缺乏。教育方式多为集中授课、广播宣传、书画板报等方式,对以新兴媒介等先进教育载体和传播工具缺乏重视。其次,宣传教育工作疏于与社区经济工作、业务工作结合起来,失去宣传教育的真正意义。第三,以核心价值观为内容的宣传教育过于日常化、生活化,工作理念缺乏创新,没有进行有规划、有预见、有针对性的展开,培育和践行效果不明显。

3.社区思想文化缺乏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主流意识形态地位面临挑战

农村社区较城市社区相比,教育事业发展状况参差不齐,缺乏科学精神,思想观念落后,迷信盛行,更有甚者在物质利益的驱使下做出伤风败俗的事情;文化建设意识薄弱,社区产品、文化设施利用率不高,文化队伍力量不足;文化素养不高,聚众喝酒、打牌赌博成为日常娱乐的一部分。这些现象致使思想意识涣散,消弱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因此,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村社区思想文化发展,增强社员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巩固农村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三、新型农村社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对策

在农村社区中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需要从实际出发,探索行之有效的策略,提高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做到知行合一。

1.加强宣传教育,凝聚社区群众价值共识,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加强宣传教育应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一是利用社区纪念活动和传统节日开展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例如,利用建党节和国庆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利用民族传统节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二是利用新媒体载体开展宣传教育,善于利用社区论坛、QQ群、博客、微信、飞信等新媒体互动工具进行宣传教育。三是利用社区宣传平台和学校开展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社区宣传栏张贴宣传标语、宣传海报以及用于社区信息公开,体现社区居民知情权。利用社区学校、科技教育中心等载体开展宣传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熟记于师生心中,践行和弘扬于师生行动,使之取得行之有效的结果。四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载体,构筑社区独特文化和价值取向,为宣传教育搭建平台。以建设社区图书室、精心设计社区人口文化广场、创新社区文化墙、社区显示屏等方式,在基础设施建设中融入核心价值观,以精美的设计和独特的文化符号传递文明力量、传递道德力量。

2.加强道德文化建设,营造和谐社区氛围,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加强道德文化建设,营造和谐社区氛围。一是贯彻社区道德文化建设指导思想,以社区道德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婚姻家庭美德为着力点;以生态伦理道德为底线构建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二是充分发挥社区治理机构功能,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比如社区调解委员会、社区政务服务站、社区文化服务站等组织,强化组织责任意识,切实履行职责,强化服务意识,秉着秉承大局意识,化解社区矛盾,梳理社区利益关系,维护社区团结稳定。三是做好道德模范示范工作,引导公民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用核心价值观改造自身主观世界。社区是具有血缘关系联接的地域性特征,社区居民具有相互比照或从众、攀比的心理特征,存在“户看户、群众看干部”的情况,发挥优秀干部的道德示范作用和先进道德模范户的引领作用。

3.社区、学校、家庭协作形成合力,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社区、学校和家庭是社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力量,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培育和践行合力。社区组织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核心领导力量,有职责和义务引导社区文化道德建设,引导家庭团结和谐氛围,指导社区学校教育实践活动。家庭是社区的基本单元,是社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将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父母有责任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学校是开展教育活动的主阵地,发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功能毋庸置疑。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区组织建设中,融入到学校日常教学中,融入到家规、家训、家教、家风中,探索社区、学校、家庭一体化培育和践行机制,探索依托社区、家校联动、形成合力的培育和践行模式,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夯实核心价值观培育基础,将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社区每个角落。

参考文献

[1]十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579.

篇9

一、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需求之间存在功能性缺失

党的十六大以来,城乡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状况得到较大改善,各种新兴的文化服务、文化活动以不同的表现形态,走进了城市社区和乡里村间,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但也要看到,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在部分农村,特别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群众文化生活十分贫乏;一些地方愚昧迷信活动抬头,腐朽思想蔓延,社会丑恶现象沉滓泛起等。这些问题仅仅是基层文化建设的薄弱程度在社会上的表面反映,更为值得重视的是,一些地区基层文化建设的缺失并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基层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失调现象仍在继续,地区之间、群体之间的文化差距仍在继续扩大,文化之间的冲撞也时有发生而且有继续升级的趋势。

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结构迅速发展和变化,人们的市场主体地位和自主意识的不断确立,人民群众的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正在被迅速释放。文化需求的多层次和多样化要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进行结构性变化调整。但是,由于我们传统文化建设的思想注重的是文化的思想教育功能和国家意识形态属性,注重的是用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广大人民群众,抵制和消除异质文化的影响。这种单向的灌输,只看到防止消极文化的负面影响,忽视对其传播手段和表现形式的快捷性和有效性的研究。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缺乏战略考虑,表现在共公文化设施残缺不全的现实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结构性矛盾;表现在基层文化服务水平低下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文化消费需求之间存在着市场性矛盾。各级政府做了一些工作,但这些“文化秀”在丰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中究竟发挥了多大的作用,社会效益如何,群众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等问题研究不够,用心不够。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性缺失实际上等于将实现人民群众的文化权利的责任推向市场,导致基层文化阵地在市场文化的冲击下丧失。

二、文化管理机制的紊乱制约了文化资源合理配置

文化设施是基层文化建设的基础和文艺繁荣的载体。提供文化设施,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政府管理文化的职能要求政府切实履行的文化管理的职能,而传统的基层文化建设与管理是按地方和行业的条块分割方式设立的,文化经营管理单位众多,投资规模狭小而分散,重复建设严重,服务功能低下,社会效益极差。由于各个政府的职能部门工作任务和具体利益的不同,在同一个地方出现了多头管理,多头投资,使有限的文化资源因管理部门的不同,所有权的分离,既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又造成了有限文化资源的闲置和浪费。目前,经过几轮的文化体制改革,政府的文化职能部门本该属于自己的搞好文化设施建设、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的功能推向市场,把本应该属于政府法定的保护公民文化权利和实现文化利益职能性工作,变为实现其内在效应的文化市场交易。由于政府将投资公共文化的主体地位分割为不同部门,部门之间利益竞争和均衡成为政府的日常工作,文化服务于文化管理限于缺位和错位之中。政府要么把公益文化推向市场,使有限的公共文化资源因缺乏市场敏感性变成了空壳子和“摆设品”;要么垄断经营性文化市场,使市场配置文化资源的活力因垄断的市场而失去活力和效力,造成了文化资源的闲置和大量流失,加大了市场文化需求的不断扩大与单调匮乏公共文化服务之间的矛盾。政府从垄断文化资源到把公共文化推向市场,从管理文化市场到获取文化垄断的利益,从自己发展文化产业到鼓励民间资本有限的参与,反映出政府管理文化的迷茫和无奈。

三、文化的市场能力难以支撑起基层文化安全的防线

主流文化是在文化竞争中形成的,具有高度的融合力、较强大传播力和广泛认同的文化形式。政府通过多种文化形式,建立基层文化的基础网络、逐步完善文化服务功能,用先进的思想道德提高人们的思想水平,用先进的价值理念引导人们养成健康的文化心理,用有效的管理培育活力无限的文化市场。现代高新科技革命对人类当代文化的发展正在产生着以往所无可比拟的巨大影响。文化生产方式改变、主导传媒形式的革新和新兴文化形态的崛起引起了原有文化艺术生态格局的全面变化,在现代社会里,一切关于思想文化的有效传播、意识形态建设和文化经济的实现,都只有通过和借助于文化产业的规模和手段才能实现,因此,文化经济的竞争背后实际上是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的竞争,也是民族文化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文化敌视到文化融合,从文化输入到文化输出,实现文化双赢。

篇10

[关键词]农民工;城市空间;空间消费

一、问题的提出

空间消费是关于空间的实践活动,在列斐伏尔看来,空间实践属于社会空间的被感知维度,或者说是社会空间的物质建构维度,体现了社会生产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尤其是土地和地产所有权的社会构成物的生产与再生产,空间实践既是其过程也是其结果(列斐伏尔,1991:摘自郑震,2010)。列斐伏尔在考察了资本主义的空间后认为,空间既是一种生产资料,也是一种消费对象,就像工厂里的原料和劳动力一样能够被消费,空间实践中就包含了空间消费(列斐伏尔,1979)。使用空间消费这一概念是指在现实世界的日常活动中对空间的体验或占有,具体形式包括对空间中事物的使用,与空间中人的交往,以及活动于生活空间、休闲空间、生产空间等不同空间范围内。研究的问题是通过对农民工的空间消费状况进行调查,探究在城市空间的蛋糕分配上,究竟谁受惠?然后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和理论探讨。在社会学研究领域内,有关于农民工问题的研究多将关注点集中在社会认同、关系网络、求职就业等方面,对农民工日常生产生活活动的调查虽然多,但是从空间消费的角度对这一研究进行展开,在城市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上分析农民工的城市生活状况,还是具有创新意义的。

二、农民工的空间消费状况

本文采取的调查方法是个案访谈,虽然这样并不能从广泛意义上整体把握武汉市农民工的空间消费状况,但是访谈时可以针对具体问题进行追问了解,能够更好的掌探究调查对象考虑的深层内容,也就是在空间消费上他们做出选择的不同层次原因,由此获得更真实具体的研究资料。本文所选取的调查对象都是具有农村户口并在武汉市打工的人,既有来自湖北其他地域的农民工,又有来自武汉市郊区的农村打工者。主要了解访谈对象的日常生活空间,包括居住空间、工作空间、娱乐空间、交通空间及其他涉及的空间等,以及访谈对象对个人空间消费状况和城市空间分布的看法和意见。

案例1:彭小姐,23岁,湖北省鄂州人,已婚,技校毕业,文员。彭小姐家租住在汉口二七路竹叶山转盘附近,工作地点位于黄孝河路易初莲花旁,只相隔一站路,可以走路上班:平时的生活轨迹是公司与家两点一线,周末到宝丰路艳阳天旁边上课充电:休闲娱乐活动很少,每周上六天班,周末就上课,很少有时间外出,偶尔同事生日去汉口步行街附近KTV唱歌;主要交通工具是坐公交车,家附近就是608公交车终点站;有时间的话还会去口区航空路的外婆家,逛街都是去步行街,日常生活用品在附近超市和市场购买。

案例2:陈先生,26岁,湖北省十堰人,未婚,大专学历,工人。陈先生租住在武汉市后湖乡余华岭新春村,打工地点就在所居住的村里;主要休闲活动是和朋友聚餐、打球,平均下来一般一个月要聚餐一次,打球是至少一个星期一次,没结婚这些时间还是有的:主要交通工具是电动车,去远点的地方就坐公交:一个月可能去武昌两到四次,汉阳基本不去,主要是去看朋友;市内景点没怎么去玩过,不感兴趣,倒是想去看看西安古城,偶尔会到汉口步行街买衣服,中山公园也跟朋友去过几次。陈先生对个人空间消费状况的态度是不满意的,觉得自己有点宅:对城市规划的建议是武汉修路应该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修,减少拥堵。

案例3:王先生,26岁,湖北省武汉市汉南区人,未婚,大专学历,司机。王先生租住在武汉市洪山区东湖新村,工作地点由于职业的关系不定,一般将车停在武汉大学三环学生公寓外等生意:日常生活范围就在东湖新村附近,而工作范围就随客户要求武汉市到处都去过,不过多还是在武昌区内:平时除了工作,在换班后休息时主要是去网吧上网,或者跟几个朋友打牌吃饭:主要交通工具就是自己开车:对武汉市内的景点,有外地朋友来就一起去看看,黄鹤楼、归元寺、步行街都去过,自己一个人不会去玩,闲着时间随便打发了,不会再找事做:喜欢住在市中心生意好的地方,方便赚钱,住远了什么都不好。王先生对个人空间消费的态度是,觉得这样挺好的,到处也跑过了,平时要买东西、吃饭、打牌搞活动都很方便:对城市规划的建议是要解决堵车的问题,太让人烦了。

通过对上述个案访谈内容的梳理,对武汉市农民工的空间消费表现可以总结出的是:受经济、环境、交通等因素的影响,人们一般选择居住空间与工作空间相近,在交通空间上多选择公共交通工具,休闲娱乐空间也聚集在生活环境周边,对文化旅游空间的消费不足,日常生活的空间使用范围很小,除了访亲探友外,基本呈现出非常集聚的效果。由此分析出的空间消费特点是:农民工空间消费范围小,多重消费空间重叠,对城市空间的利用稀少,空间消费层次低。针对个人空间消费态度问题及城市规划建议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的是:个人空间消费态度受主观因素影响,不存在决定性的衡量标准;城市规划建议多集中在道路建设和车辆拥堵的问题上。

由调查可知,选取的访谈对象在职业、收入、文化程度、可支配时间上都不具有优势,体现到个人资本的层面,即在政治资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以及综合而成的社会资本上都缺乏实力。农民工在所谓的政治资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面前是空乏的,他们的职业地位较低下,收入水平较低,文化程度较低,可支配时间较少,综合起来在城市空间消费水平上难以获得平等的待遇。此外,城市对农民工的社会排斥对其空间消费有着较强的制约。“社会排斥”意指“主导群体在社会意识和政策法规等不同层面上对边缘化的贫弱群体的社会排斥”,包括利益排斥、空间排斥和情感排斥三中类型:在利益排斥上,城市主流群体掌握了对资源和机会的控制权力,他们会试图使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来排斥其他利益群体:在空间排斥上,城市规划和住房市场影响着城市空间的布局,精英群体与贫民群体的阶层边界被显现出来。在情感排斥上,个人情感核心理受到创伤会影响个人及整体的群体认知(周奎君,2006)。农民工在城市受到其他群体的歧视,不被城市市民所认同,无形之中隔绝在了城市情感网络之外,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三、讨论:城市空间的蛋糕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