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推理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11-30 17:30: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逻辑推理教学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逻辑推理教学反思

篇1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情推理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107-01

《全国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对“数学思考”的目标中明确指出要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加强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既利于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就初中生合情推理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初中生合情推理能力发展的特点

1、随着初中生年级的升高,他们的合情推理能力会缓慢增长

初中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就已经有所发展。这主要是因为当前应用的新教材都为合情推理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且不少教师对当前教育教学有了重新的认识,随着认识深度的增加,实践经验的积累,他们也更加深刻地认识了新课程理念。此外,中考试卷都比较重视考查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这对教师加强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起到了导向作用。虽然学生的知识量随着年级的升高而有所增加,他们的猜想能力有了一定的增长,不过不同年级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存在的差异性并不具有显著性,故虽然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有一定增长,但是增长的速度不快。

2、随着初中生年级的升高,他们的演绎推理能力会快速增长

在年龄增长的自然规律下学生的思维发展也愈加成熟,演绎推理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初中生自身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随着年级的升高而有所提高,其演绎能力也随着他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不断积累而不断提高。当前教材的编排和初中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相符合,故随着初中生年级的升高,他们的演绎推理能力会有所增长,且增长的速度比较快速。

3、初中生检验反思能力有待提高

大量调查研究结果和教学实践结果提示,初中生检验反思能力不佳,有待提高,有的初中生甚至连检验的方法都尚未掌握,真正能够在数学学习中做到检验、反思的学生少之又少。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方法

1、营造良好的推理氛围

和学习和掌握一些知识和技能不同,要想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往往不能一蹴而就,也往往无法通过口头传授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时候需要依靠学生自己,需要依靠学生的“自悟”,这个过程往往都是缓慢的。为了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教师要想方设法营造良好的推理氛围,让学生受到感染,并主动尝试在数学学习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

其实,猜想就是数学研究中合情的推理,就是数学证明的前提。牛顿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通过数学猜想可以发现命题,可以得出性质,可以形成思路,更利于创造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对于学生牢靠地记忆数学知识、数学推理能力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为了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民主氛围,让学生可以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敢动脑、敢猜想,这样学生才会放下“防备”,愉快、主动、积极地投身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当中,才会愿意积极思考,勇于猜想,敢于另辟蹊径,提出自己的独立看法。此外,对于敢猜想的学生,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哪怕学生猜想时讲不清楚其中的道理,教师也要肯定他们积极猜想、勇于猜想的行为,不要指责学生“瞎猜”、“胡说八道”,要让学生有继续积极猜想的勇气,使他们今后一遇到问题就敢于猜想,善于从不同角度对问题加以分析,逐步形成和提高猜想能力。

3、在数学教学中注重逻辑推理知识的渗透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基础知识,还要抓住某些教学时机向学生渗透一些逻辑推理知识,逐步帮助学生对某些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和方法进行理解和掌握,逐步培养学生思维的正确性和合理性。这样不仅可以为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奠定基础,还可以使学生对已经掌握的概念、命题方法加以更加深刻的理解,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掌握数学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将一些概念定义的方式、概念的正确分类方法、推理与证明的规则等介绍给学生,在增加学生对此的认识和掌握的基础上,对学生的逻辑错误起到良好的防止作用,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以逐步的提高。

4、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反思自己的数学活动过程,其实也是进行独立思考和推理的过程。因为从自己的惯性思维中跳出来,对自己的数学活动进行重新的审视,加强综合考虑和严密的思考是必不可少的,这其实也就是一个展现学生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的过程。故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反思能力、调节能力加以培养,使学生的推理能力得以提高。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在平时的数学教学和学习活动中,教师就要指导学生进行课上反思、课后反思、单元小结反思,要求学生写数学日记,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反思能力。此外,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容易产生的错误进行汇总和归纳,将一些典型错误提出来,指导学生对此共同进行讨论和反思,以使学生的反思习惯得以形成,使学生的反思能力得以逐步提高。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利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促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以及解决新问题的思想方法。每位数学教师应当想方设法培养初中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以促使初中生在数学学习中有所得、有所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字:新课标;高中物理;教学思想

新课标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终生探究的能力,提高的科学素质,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强调以人的和谐发展为本,倡导探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这使得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受到了空前的挑战,而究学习为基础重构基础教育课程成为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

新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物理课程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并以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提出了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因此,我们物理教师也必须把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作为发展自己的当务之急,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课标改革的需要。我们必须对课堂教学环节进行再分析和再总结,改变传统教学中过于知识传授的倾向,构筑物理教学的新模式。

一、探究式教学方式在物理概念、规律教学的实践

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分以下几个环节: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一般来说,引入新课要营造学习气氛和问题情境,设疑激趣。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比如观察、实验、研究图片、案例分析等,引出学生提出科学的问题,使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当学生形成稳定的学习动机后,教师再提出需要研究的问题,同时提供学生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资源。

2.引导讨论,合作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讨论,学生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或收集的信息作出较合理的猜想,并假设和设计探究方案。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以2-4人为单位,分成实验小组,根据方案与课件展开探究活动。教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起监督、指导和服务的作用、发现问题、及时辅导。

3.课题小结,测试反馈

首先,学生对各自的探究过程进行小结,陈述各自的探究结论或实验现象与结论,并对各自的探究过程和结论进行反思、评价。例如,牛顿认为任何物体都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而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运动需要靠外力来维持。牛顿和亚里士多德都是千古流芳的人物,但在此问题上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孰是孰非,争论也许并不能够令人信服,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出肯定的回答。

二、探究式教学方式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的意义

1.利用理想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物理学中,为了便于进行理论研究,除了建立“理想模型”外,还常常设计“理想实验”。“理想实验”不使用任何仪器、设备,而是在真实科学实验的基础上,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而进行的一种逻辑推理的思维过程。“理想实验”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其“操作”对象大多是真实存在的延伸,延伸的部分要靠科学的想象来完成,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而且能够培养和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对开拓和发挥他们的创新思维也有重要作用。

2.利用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物理教师动手制作和改进实验,具有如下的意义:它是完善物理实验手段的需要;有助于培养物理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实现自我提高;新课改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应率先垂范,因此是新时期完成物理教学任务的迫切要求。

要达到理想的效果,必须对教材中的演示实验进行创新设计,并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实施。实验导入时,可以先推导出即将演示的实验的原理,进而介绍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教师的提问或是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都要能刺激学生心理上的不平衡,进而激发探究的欲望。学生有机会运用知识解决一些问题,他们就会在探究过程中积极应用分析与综合、演绎与归纳、分类与比较等各种思维方法进行思考,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提高了逻辑推理能力,同时也激励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形成创新意识。

三、结束语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相应提出了许多全新的教育理念。新课标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对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的应用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做了一些新的教学活动的尝试,在实践过程中,的确感觉到探究式教学方式给物理教学带来的新的变化,学生通过自己的科学探究活动,加深了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对物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真正实现了成绩和能力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高一物理 教学反思

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教学”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并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一名称职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自己如何学。教中学,学中教。

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但高一物理难学,这是人们的共识,高一物理难,难在梯度大,难在学生能力与高中物理教学要求的差距大。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掌握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梯度,把握住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才能教好高一物理,使学生较顺利地完成高一物理学习任务。

1.高中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梯度

初中物理教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教材内容多是简单的物理现象和结论,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定义与解释简单粗略,研究的问题大多是单一对象、单一过程、静态的简单问题,易于学生接受;教材编写形式主要是观察与思考、实验与思考、读读想想、想想议议,小实验、小制作、阅读材料与知识小结,学生容易阅读。高中物理教学则是采用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抽象和数学化描述,要求通过抽象概括、想象假说、逻辑推理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研究解决的往往是涉及研究对象(可能是几个相关联的对象)多个状态、多个过程、动态的复杂问题,学生接受难度大。高中物理教材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表述严谨简捷,对物理问题的分析推理论述科学、严密,学生阅读难度较大,不宜读懂。

初中物理教学以直观教学为主,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之上;而高中,物理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之上,高中物理教学要求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在初中,物理规律大部分是由实验直接得出的;而在高中,有些规律要经过推理得出,处理问题要较多地应用推理和判断。因此,对学生推理和判断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高一学生难以适应。另外,在初中阶段只能通过直观教学介绍物理现象和规律,不能触及物理现象的本质,这种直观教学使学生比较习惯于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对一些事物和现象形成一定的看法和观点,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这种由生活常识和不全面的物理知识所形成的思维定势,会干扰学生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对物理本质的认识,造成学习上的思维障碍。

由于初中物理内容少,问题简单,课堂上规律概念含义讲述少,讲解例题和练习多,课后学生只要背背概念、记忆公式,考试就没问题。养成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考试考什么,学生练什么,学生紧跟教师转的学习习惯。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不会读书思考,只能死记硬背。而高中物理内容多,难度大,课堂密度高,各部分知识相关联,有的学生仍采用初中的那一套方法对待高中的物理学习,结果是学了一大堆公式,虽然背得很熟,但一用起来,就不知从何下手。还有学生因为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每次上物理课,都觉得听不大明白。由于每堂课容量很大,知识很多,而学生又没预习,因此上课时,学生只是光记笔记,不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不能及时地理解老师讲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感到物理深奥难懂,从心理上造成对物理的恐惧。

2.如何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

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当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存在着较大梯度,或是形成拐点时;当学生对知识的接受,需要增加思维加工的梯度时,就会形成教学难点。所以要求教师对教材理解深刻,对学生的原有知识和思维水平了解清楚,在会形成教学难点之处,把信息传递过程延长,中间要增设驿站,使学生分步达到目标;并在中途经过思维加工,使部分新知识先与原有知识结合,变为再接受另一部分新知识的旧知识,从而使难点得以缓解。”所以,高一物理教师要研究初中物理教材,了解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和教材结构,知道初中学生学过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获取这些知识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根据高中物理教材和学生状况分析、研究高一教学难点,设置合理的教学层次、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降低“台阶”,保护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正如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所指出教学中“应注意循序渐进,知识要逐步扩展和加深,能力要逐步提高”。高一教学应以初中知识为教学的“生长点”逐步扩展和加深;教材的呈现要难易适当,要根据学生知识的逐渐积累和能力的不断提高,让教学内容在不同阶段重复出现,逐渐扩大范围加深深度。例如,“受力分析”是学生进入高一后,物理学习中遇到的第一个难点。在初中,为了适应初中学生思维特点(主要是形象思维),使学生易于接受,是从日常生活实例引出力的概念,从力的作用效果进行物体受力分析的,不涉及力的产生原因。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高一在讲过三种基本力的性质后,讲授受力分析方法时,只讲隔离法和根据力的产生条件分析简单问题中单个物体所受力;在讲完牛顿第二定律后,作为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再讲根据物体运动状态和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单个物体所受力;在讲连接体问题时,介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的思路。这样从较低的层次开始,经过3次重复、逐步提高,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物体的受力分析思路与分析方法。

篇4

与物理科学在整个自然科学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相一致,高中物理学习在整个高中课程学习中也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参与高中物理一线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却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一些困惑:一方面,高中物理知识本身较为繁杂而且需要灵活应用的知识很多,导致学生学习起来在客观上有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以讲代学,一讲到底”“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等问题,使得有些学生总感觉学习物理“提不起精神”,甚至一上物理课就头疼或者昏昏欲睡,课堂效率低下。《新课标》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提出新要求的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要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对高中物理教学模式进行创新。那么教师该如何创新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呢?本文给出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

创新;高中物理;教学模式;思考

创新高中物理教学模式既是对“自上而下”的课程改革的回应,也是解决目前教学实践中所面临困境的现实要求,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创新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创新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学习;创新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水平,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下面从四个方面简要介绍教师应该如何创新高中物理教学模式。

1创新教学角色

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什么知识、如何学习这些知识,都由教师决定,通常是老师先提出问题,自己再亲自把问题解决了,这样在无意之中就把学生放到了“旁观者”“欣赏者”的位置上,使其在课堂上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这显然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创新教学角色,由“教师为课堂主体”转换为“学生为课堂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则成为课堂的设计者、组织者,从而提高物理教和学的效率。比如:针对“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这节内容,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学教材,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回答“亚里士多德为什么认为越重的物体下落的越快”“伽利略如何从逻辑推理的角度证明了亚里士多德观点的荒谬性”“伽利略设计了什么样的巧妙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结论”等这些问题,最后再组织学生发表“学后感应”,在老师的指引下逐步让学生意识到“逻辑推理”和“实验探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作用。这样,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中自然就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2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主要采取讲解的方法给学生传授知识,高中物理的理论知识往往比较抽象,一味地靠老师讲解无法让学生获得准确持久的理解和认识,更为严重的是,长期被动听讲的同学难以养成积“积极、活跃”的行为和思维习惯,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可能被扼杀于此!因此,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法,由“单纯的讲解”转变为“多种方法综合运用,优化处理”。由“教师讲,学生听”转变为“讲解、谈话、讨论、练习、实验教学等各种方法综合运用,优化处理”。比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这节内容,教师在介绍完中学物理实验测量“瞬时速度”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之后,可以放手让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再对方案进行必要的讨论修正(期间甚至可以边实验边讨论),然后组织学生开始实验,实验完成后还应该引导学生做反思总结。

3创新教学手段

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板书媒介给学生展示教学内容,但是,很多时候板书无法形象直观地把教学内容展示出来,要求学生单纯用想象来“描绘”物理情景显得过于苛刻。因此,这就要求教师由“传统的板书展示”转变为“融入现代教育技术的多维度立体展示”。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现代教育理所当然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手段,有效利用各种新技术、新产品为教学服务,让多媒体中的画面、声音等资源带给学生视觉、听觉甚至触觉上的立体感受,强化对学生的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比如:“力的合成”这节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生活中体现等效替代思想的实例,如两匹马拉车、两个小孩提水等;在探究力合成的法则时,将多组实验数据利用多媒体同屏展示有利于学生更迅速准确地“发现”规律;在讨论合力大小的变化规律时,如果利用多媒体做出动态展示无疑会使这一难点的理解难度大幅度降低。

4创新教学评价

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多用诊断性评价、终结性评价,重在检查学生在单元学习(学期)结束后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高中物理学习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过于关注结果而忽视中间过程的做法反而不利于学生全面准确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该由“单一指标评价”转变为“多角度立体评价”,更加重视形成性评价的应用,在教学各个阶段及时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检测。在对学生的学业成就做出评价时,还要注意“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等方法的综合应用,改变过于注重“横向排名”,而忽视“纵向自我比较”的情况。以上内容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如何创新高中物理教学模式,提出了值得重视的“四个转变”。应当指出的是,教学活动中任何“以不变应万变”的想法都是不科学的,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状态的变化,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优化自己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陈信芳.高中物理教学创新模式的探讨[J].考试周刊,2015.

篇5

关键词:理想化方法 理想模型 理想实验 中学物理

理想化方法是中学物理教学法别重要的一种科学抽象的思维方法,而且理想化方法有时更能有效地反映自然界的规律,有必要使学生认识学习它们的必要性。纵观整个中学的物理教材, 其中所提到的理想化方法有三大基本的种类,其一是物理条件的理想化,其二是理想模型,其三是理想实验。

一、物理条件的理想化

中学物理问题中遇到的物体是处在多个外在条件下的物体。这些外在条件中,有的是对物体的运动特点起着重要作用的,而有的却是对研究这个物体没有什么影响的。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让学生分析出哪些条件是必须考虑在内的、哪些条件是可以忽略不计的,然后在只考虑必要条件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分析,最后解决这个物理问题。在中学物理练习题中,最常见的条件理想化是忽略摩擦力。例如“两个物体接触表面光滑”、“忽略一切摩擦阻力”、“不计空气阻力”等等,这些给出的条件都说明忽略摩擦力是中学生解决物理问题时要经常留意的。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要经常启发学生采用这样的方法,使实际问题简单化,从而快速解决问题。

二、理想模型

理想模型就是指为了能方便地研究物体,在物体原来形状的基础之上,经过抽象的思维而设计出来的一个研究体。这个研究体是在综合考虑和分析了全部问题之后,抛掉了原来物体的非主要因素,特别突出了原来物体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所以这个研究体可以说是对原型的理想反映。理想模型不同于毫无依据的瞎想,它是从原型中抽象出来的,因此有它存在的客观根据,它反映了客观物体的主要属性。

在理解和应用物理模型的时候,应注意每种模型都有一定的条件和范围。把一个实际物体抽象成什么样的模型,要根据情况具体分析,在不同的研究过程中,即便同一个研究对象也可能需要抽象成不同的模型。是否可以理想化地研究物理问题是有条件的,也是相对的,这个条件是指研究问题的本质条件,相对是指相对周围的干扰条件和环境条件。

三、理想实验

1.理想实验也叫思想上的实验或者抽象实验。它是一种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互结合的思维过程,可以说是逻辑推理的另一种特殊的形式,在实际中并不能进行。它是以真实的科学实验作为理论基础,以逻辑法则为依据,用抽象思维来展开的实验过程。它拥有真实验的一些特点,但又和实际实验完全不同。所以理想实验也可以说是一种带着物理学色彩的逻辑推理,是人们在思想上重新合理化的理想过程。理想实验是进行物理理论研究的重要方法,在中学的物理教学中理想实验也是经常要用到的。

2.理想实验不同于真实的实验。理想实验不是一种实体活动,它不可以作为检验科学理论的标准;实际实验在操作过程中总会有误差,理想实验则没有误差,要它精确到什么程度,它就能精确到什么程度;实际实验要受到当时科技水平发展的限制,而理想实验却可以超越当时的科学水平,充分发挥人的思维想象的作用。

3.理想实验在中学物理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牛顿总结的惯性定律就是由理想实验得出来的。物理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外力才是产生并使物体持续运动的根本原因。比如人拉车的时候车才前进,一旦人停下来,车也就跟着不动了。这个观点被人们信仰了两千多年,直到伽利略才把它改正过来。伽利略所“做”的理想实验是这样的:将一个坚硬的小球放在一个非常光滑的斜面上,小球将会自然地滚下来,并且会不断加速。如果给小球施加一个沿斜面向上的力量,它就会往上滚而且越滚越慢。如果把小球放到一个光滑的水平面上会怎么样呢?由于没有了加速或者减速的外力,小球将会静止不动。而如果再推动它一下,其中假设表面绝对光滑且无限大的话,小球将会永远地运动下去。同时他还假想,如果有两个表面光滑的斜面相接,静止的小球从第一个光滑斜面滚下将会沿着第二个光滑斜面上到同样的高度。跟随着第二个光滑斜面的倾角越来越小,小球在它上面走过的距离也将不断增大才能够到达到同样高度。若这个光滑斜面的倾角为零,小球就将永远也达不到原来的高度了,将会一直地运动下去。根据这些理想化的“实验”,伽利略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后来牛顿总结这些实验并得出了惯性定律。理想实验可以说在物理学的发展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培养中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力、超强的抽象思维能力都有很大的好处,在教学中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郭奕玲 沈慧君 物理学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2]梁树森 物理学习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3]查有梁 谢红根 物理教学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篇6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 中学物理 教学策略

1.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

多元智能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认知和教育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于1983年在《智能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一书中提出。他认为人的智力结构由八种智力要素组成,包括语言智力、数理逻辑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自知自省智力、音乐节奏智力、交往交流智力等。这八种智力因素是多维度相对独立地表现出来的,而不是以整合方式表现出来的。此外不能只重视语言和逻辑数学智力的开发。而是要同等重要这八种智力的开发。学生离开学校后能否仍然有良好的表现,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拥有语言和逻辑数学之外的智力。加德纳呼吁要对这八种智力给予同等的注意力。这种理论不仅诠释了素质教育,给我们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撑,使我们对智力的理解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而且为智力的培养提出了方法论的指导。

2.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中学物理教学策略

2.1利用物理术语开发语言智能

物理概念、原理、符号、物理术语、实验仪器名称等都是发展学生语言智能的基本素材。比如:电路符号、升华、能量守恒定律、凸透镜、烧杯,等等。物理学科中的语言智能的开发目标体现在:(1)明确这些术语的涵义;(2)熟练掌握;(3)准确、恰当应用,为其他智能的有效发展做准备。为使学生深刻理解这些复杂的物理符号、概念和原理,就要依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有效引导,由浅入深,逐步形成。通过开放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多渠道、全方位地参与课堂教学,老师要尽量把讲课的内容让学生自己表述出来,这样学生不仅易于接受和掌握,而且对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十分有利。

2.2通过物理过程开发视觉空间智能

学生在学习物理时通常感觉物理较难,不能学进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乏视觉空间智能。那么,在物理课教学过程中如何开发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呢?首先,要求学生多绘制示意图,展示物理过程,开发视觉空间智力。中学生在力学解题中应该画规范的物体受力图、运动过程分析图以加强训练,光学中画规范的光路图,电学中画规范的电路图,等等。其次,老师在讲解某些物理过程时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受能力。比如电和磁的相互转化过程中涉及的“安培定则”、“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都是以“上”、“下”、“里”、“外”、“左”、“右”等空间概念为基础的,老师在讲解上述方位词时应辅以必要的实物,以便学生在大脑中能存储形象化的语义编码,并教给学生理解方法。

2.3利用计算和逻辑推理开发数学逻辑智能

数学逻辑智能在物理学科中的表现方式就是计算和逻辑推理,其核心智能就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任何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活动都有利于学生数学逻辑智能的发展。我们认为,这一项智能是学生所有可持续发展的智能当中最为重要、最为关键的智能。需要说明的是,培养思维能力,并不只是简单地依靠习题训练和测试就能够真正做到的,还需要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和特点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教材,精心组织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2.4运用说唱开发音乐节奏智能

音乐节奏智能的核心指对声音、节奏的敏感力。物理教学中不乏体现声音、节奏的例证:物理实验中的声、光、电现象、仪器组装的顺序,以及课堂上老师、同学说话的语气和节奏等等。通过发展这一智能,学生能够将物理的知识和自己学习物理知识的感受,以音乐、诗歌、谜语、歇后语、身体游戏等方式表达出来。例如楞次定律可概括为:增反减同。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考虑作用在物体上力的顺序可概括为:先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后知力(给定的已知力),再接触力(弹力、摩擦力)。

2.5通过物理实验开发自然观察者智能

物理学科中的自然观察者智能不仅指的是观察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还包括对物理变化中能量变化的观察与感受。学习者对研究对象表征和特征的观察是最直接、最可贵的感性认识,是形成物理概念、掌握物理技能、进行科学推理、发展思维能力的源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对实验很感兴趣,觉得好奇,但在观察实验时不够仔细和深入,甚至于停留在看热闹的低级阶段,没有形成良好的观察品质。因此,在观察中老师要注意适时引导、激励设疑、引发想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引导激发学生多做实验,开放实验室,适当布置家庭小实验,等等,使学生多实验、多体验、多观察。

2.6利用小组合作开发交往交流智能

所谓交往交流智能是指能够有效地理解别人和与人交往的能力,这一智能的核心在于与他人之间的“理解与交往”,能够善于听取别人的观点。在物理教学活动中,这种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例如,与同伴或者小组成员一起进行讨论、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在交流的内容方面,可以就物理概念、原理理解方面展开讨论,针对实验设计方案进行辩论等。

2.7运用教学内容开发自知自省智能

自知自省智能是指关于建构正确自我知觉的能力,其核心就是留心、反思与重建。学生的自知自省智能表现为:了解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状态,以及清楚地知道自己学习的潜能。在物理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培养学生自知自省智能: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在技能掌握和知识理解方面存在的偏差,使学生欣然接受并改进;鼓励学生及时纠正在实验操作方面的失误;对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给予表扬,或提出恰当的修改意见,等等。

2.8通过模仿操作开发身体运动智能

身体运动智能在物理学习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就是模仿操作。比如学生课堂上记笔记的过程首先就是一个模仿操作过程,其次才是思维过程。从模仿的对象来看,可以是模仿教师,也可以是模仿周围的同学;从模仿的内容来看,可以是对物理概念、符号、术语、原理等的读、说、写、练,也可以是对实验操作动作和技术的模仿,等等。开始的模仿是为了以后不再模仿;模仿也是为了形成习惯性的、规范的动作。总之,模仿是为了深刻地理解、掌握物理知识。

3.结语

中学物理教学的每一个具体内容都蕴涵着培养这八种智能的素材,只不过是不同的内容在培养八种智能时候有不同的侧重点。站在素质教育、全面育人的高度重新审视我们所从事的物理教学,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理念方面给我们以新的启迪:中学物理教育工作者不应一味地追求使学生获得准确、系统、严密的物理知识,而应注重开发和培养学生的潜能,强调过程和方法的学习,把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

参考文献:

[1]姜水发.多元智能与中学物理教学实践[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4,(12).

篇7

一、前后呼应,形成链条

不管是什么版本的教材,设计的时候都会采取“前有孕伏,中有突破,后有发展”的方式。编排的时候从内容到结构都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材料编排特点,了解教学的知识基础,又要为以后的知识作孕伏,力求降低学生学习数学新知识的难度,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数学知识网络。

如,教学“除法”时,除数从三年级的一位数变成了两位数,是立即教学例题还是先进行铺垫以求新旧知识的联系呢?教师最好要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先复习两位、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算法,然后迁移至两位、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教学,让学生感受方法其实是相通的,学习新知便成了旧知识的延续。

二、变式训练,巩固技能

因为书本的容量有限,课后的练习题量不多,留给教师很大的创造空间,教师可以适时进行补充。教材中的例题有限,学生掌握了,并不能真正说明学生都懂了。练习的时候最忌讳对单一题型进行大量练习,不仅达不到灵活掌握知识的目的,而且会引起学生反感。这就需要教师提供一些变式,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理解知识,形成扎实的技能。

如,教学了“商不变的规律”后,教材安排了四个练习,很明显对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是不够的。于是,教师可以补充一些题目:①450÷150=45÷;②450÷150=÷;③判断题:48÷12=(48÷2)÷(24÷2),(48+2)÷(24+2)=48÷24;④解决问题:一台拖拉机5小时耕地110公顷,按同样的速度,一块88公顷的土地,一台拖拉机要耕地几小时?等等。

三、发展智力,训练思维

计算课教学目标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实践性目标,即为了解决日常生活和科学发展中的问题,提供数学工具和数学方法;另一方面是智力性目标,即发展人的思维能力,包括归纳类比、抽象概括、逻辑推理、空间想象、符号表达等能力。教师在巩固计算技能的同时,要深刻体会编者意图,并根据班级实际和自己的理解进行创新,充分挖掘教材提供的材料,适时通过引导进行思维训练。

如,一人看书,从9月15日到9月30日,经过了几天?教师指导:30-15=15(天)这样对吗?从图上可以看到9月15日在看书吗?那要怎么办?这样的问题跟什么问题有关系?(植树问题)通过引导学生把这类题目与植树问题相联系,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通过不同解决问题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其实,在计算教学安排的很多习题中,都可以进行这样的挖掘。

四、激发兴趣,享受成功

在课改初期,重探究轻练习的教学模式势必造成学生计算掌握不扎实的不良后果,而传统的计算教学只追求量不考虑形式,学生在枯燥的练习中熟练计算技能,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所以练习的设计既要顾及知识的积淀,又要考虑学生的兴趣。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需要创设计算情境。情境的创设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或氛围的高涨,不能有过多的非数学信息,更不能干扰学生数学技能的培养和数学思维的发展。

如,学生学习“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出一些这一类的题目,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练习题。这样的题目从学生中来,学生感到特别亲切,在巩固技能的同时又不失兴趣,一举多得。一些有浓厚数学味、有挑战性的题目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巩固学生计算技能更有效果。

五、良好习惯,贵在坚持

学生的习惯是一项重要的资源。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一“看”,即仔细审题的习惯。教育学生拿到题目后认真审题,看清题目的要求,看清楚数字和运算符号。

二“想”,想清楚计算的运算顺序,明白计算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三“算”,认真计算,该笔算的要笔算,竖式要清楚。

四“查”,即细心检查的习惯,有没有抄错与算错,先检查运算符号和数字是否抄错,再对计算结果估算一下,检查是否在合理的范围,并进行认真的验算,看结果是否一致,达到检查的目的。也可以不看自己的计算过程,重新把题再做一遍,看结果是否一致。

篇8

一、生本教育与职高物理教学的联系

多年来,郭思乐教授专注于生本教育的研究,产生了相当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从理论上看,“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是生本教育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方针,透过这一宗旨,结合职业高中物理教学的实际,我们得到的理解是:在职业高中物理教学中,一切努力都要为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就业能力服务;在学习过程中,高度尊重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与学习习惯,通过研究去加强学生的知识积累,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在此基础上,教师的一切教都要围绕学生的学展开,并在其中确立学习是学生的行为、教师无法替代的思想。

我们形成这一认识原因有二:一是传统的职高物理教学中,一般教师只注重物理知识的建构,只求学生能在物理知识的评价中得到好评。而这种无视学生专业需求,无视学生原有知识基础与学习习惯的行为,会导致教与学的分离,造成学生不乐学、教师不易教的现象;二是学生学习的需要。在与学生不同形式的交流中,学生希望在得到尊重的基础上去学习,希望在文化课的学习中能够渗透一些与专业学习相关的内容,他们能够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但在课堂上总不由自主地被老师牵着走。

二、生本理念下的职高物理教学策略

将一种新的理念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是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的,笔者尝试的较好的思路是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一边反思。现以“力的合成与分解”知识的学习分析如下:

教材教法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是一个相对抽象的知识,前承力的基础知识学习,后启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动能知识的学习等,可以说是重要的知识节点之一,其中,平行四边形法是本节知识的重点。根据我们以前的教学经验,部分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构建出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会出现困难。如果采用常规讲授法教学,则会出现前一部分学生浪费时间、后一部分学生未必听得懂的情况。我们可以基于生本教育的理念,先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通过生生互动,实现知识分享,最终实现全体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共生。

教学设计与实践简析:

第一步,教学引入的问题设计。问题是驱动生本理念下自主学习的主要动力,在教学引入的过程中,我们设计通过对初中基础知识的回顾,先通过力的作用效果,让学生认识到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如果两力不在同一方向上,那等效的力大小是多少,方向又如何?

第二步,新知学习的问题设计。这其中包括猜想、设计、实验验证、评估等过程。在猜想的阶段,学生可以通过生活经验或逻辑推理,猜想不在一条直线上两力合力的方向与大小范围;在设计阶段学生会遇到一些困难,这个时候可以设计合作学习,让学生互通有无;在实验验证阶段,学生会遇到虽有实验思路但无实验器材的情形,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验方案,让学生利用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演示仪验证自己的猜想,也可以用事先准备好的课件进行演示……总的要求是不能直接演示给学生,而在让学生产生需要之后再给学生验证或演示。

根据我们的实践,新知学习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这么几点,一是猜想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图示的方法描述自己的思路,这种图示的方法既可以强化力学学习中的图示意识,也可以为后面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呈现打下基础。二是在实验设计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设计,不一定要拘泥于教材,可以先不考虑实验的可操作性,重点考虑实验设计的思路,这样可以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三是在力的合成教学中,应当先让学生通过逆向推理寻找问题的答案,而不是直接讲解,此处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推理能力。

三、生本理念下的职高物理教学思考

在上面的教学实例中,我们贯彻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也能较为顺利地进行猜想、设计与实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教师问题的适时提出而又没有过多的学习干预,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进行得比较自然。经过类似的多次教学实践,我们对职业高中物理教学中生本理念的落实归纳出这样的两个研究重点:

篇9

1 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意义

调查表明,许多解题者不习惯于在审题后再解题,不舍得在审题上下功夫,常常因对题目信息感知不足、理解不透,而导致解题思路混乱无序,解题过程障碍重重,甚至造成错解。审题不过关已成为制约学生解题成败的一个重要因数。所以,指导学生的审题行为,对提高学生审题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

审题方法教育和审题能力培养既需要潜移默化的熏陶,也需要着意进行培训。而课堂教学正是培养、培训学生审题能力的主阵地。

2.1 在物理知识教学中培养学生审题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如果脱离物理知识仅对学生讲审题方法,是没有意义的,只有根植于物理知识的传授,审题方法教育才是行之有效的。知识的教授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问题的发现与解决都离不开把问题弄清楚,都离不开审题。所以,知识教学中蕴涵着大量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素材,但这些素材往往又是粗糙的,需要进行精心加工才可运用。

2.2 在物理习题教学中培养学生审题能力

(1)保证审题时间,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审题过程是一个思维过程,每一次成功的审题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作保证。不同的试题、不同的人需要的时间常常是不同的。现在的学生为了抢时间,解题时常常不重视审题,在审题上花的时间不够,导致审题出错。所以,习题教学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这就要求教师讲解习题时,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审题时间,并引导学生认真审题,切不可为了争进度,急于讲解。同时教师也不要急于读题,因为教师读题时语气的轻重缓急都会对学生的审题形成暗示。

(2)开设审题专题,指导学生学会常用的审题方法

许多学生不会审题,缺乏常用的审题方法。通过开设专题,对学生的审题进行集中指导,是提高学生审题能力的重要举措。

①抓关键词

在许多物理题目中,经常会出现对解题具有关键性作用的词汇,能否对其准确的理解,直接关系到解题的成败。因此,要仔细阅读题目,逐字逐句地推敲斟酌题目中所叙述的文字含义。

②挖掘隐含条件

有些题目已知条件不直接告诉,而是寓于某些概念、现象、数据、图形之中,称之为隐含条件。有些隐含条件隐藏的并不深,平时又常见到,挖掘起来并不难;有些则隐藏的比较深,审题时需要经过深入分析,反复推敲。隐含条件的成功挖掘常常是解题的突破口。

③画示意图

画示意图能清晰地展示题目中所叙述的物理过程,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从而帮助我们理解物理过程、确立物理量间的关系,找到解题思路。

④建立物理模型

建立物理模型不仅在形成正确理论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渗透到对各种具体问题的研究之中。审题时应积极寻找已有的信息与某些概念、条件、过程之间的相似、相近或联系,通过类比联想或抽象概括,或逻辑推理,或原型启发,建立物理模型,将题意给出的情景转化为熟知的常规命题。

⑤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审题时对物理过程进行定性分析是必要的,但有时仅有定性分析是不够的,还要进行定量的计算,才能发现题目真正的意义。例如:如图1所示,两根足够长,固定平行金属导轨位于倾θ为30°的斜面上,导轨上、下两端各接有阻值R=10Ω的电阻,导轨电阻忽略不计。导轨宽度L=2m,在整个导轨平面内都有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强度B=0.5T。现将质量m=0.1kg、连入电路的电阻r=5Ω的金属棒从较高处由静止释放。当金属棒ab下滑高度h=3m时,速度恰好达到最大值v=2m/s。金属棒ab在下滑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且与导轨接触良好(g取10m/s2)。求:金属棒ab由静止到下滑高度为3m的运动过程中,导轨下端电阻R中产生的热量。

审题关键点 题中没有说明金属棒是否受到摩擦力,所以要进行判定,仅靠定性分析是判定不出的,必须进行定量分析。当金属棒ab以最大速度下滑时,棒ab所受合外力为零。

可知金属棒受摩擦力大小为0.3N,方向沿斜面向上。漏掉摩擦力是此题最易出现的错误。

⑥数理结合

数学作为工具学科,其思想、方法和知识始终渗透并贯穿于整个物理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为物理概念、定律的表述提供着简洁、精确的数学语言;为学生进行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提供着有效方法;为物理学的数量分析和计算提供着有力工具。

⑦分析瞬间问题

物理上有些过程发生的时间很短,例如碰撞、爆炸、绳突然绷直等,这些物理过程虽然持续的时间很短,但各具规律,审题时如果不重视,常常会导致错误。

例如:如图2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线,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拴有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可在竖直平面内绕O点摆动,现拉直细线使小球位于与O点在同一竖直面内的A位置,细线与水平方向所成角度θ=30°,从静止开始

释放小球。求:当小球运动至悬点正下方C位置时,细线承受的拉力。

审题关键点 如图3所示,从A到B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B点时线突然张紧,小球沿线向的速度突变为零,仅剩下切向速度,小球的机械能向内能转化,小球的机械能减少。审题时如果疏忽线突然张紧这一短暂的过程,就会误以为全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是守恒的。

⑧警防“陷阱”

所谓“陷阱”题是为了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掌握得是否扎实,思考问题是否周密,分析问题是否准确,而设计的容易导致错解的一类题目。解这类题目要小心,谨防“思维定势的负效应”。

2.3 暴露审题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审题技巧

习题讲解时,要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对题目的理解,通过暂缓作出评价,让更多的学生踊跃发言,从而引出多种多样的审题方案,让学生在反思自己的审题、评价别人的审题过程中体会审题的技巧。

2.4 再现错题的审题过程,增强学生的审题意识

把学生中因审题引起的错误收集起来,进行归类整理后再在课堂上重现,让学生分析出错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许多题目的出错都源于审题,审题在正确解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审题意识。

3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审题能力

实验涉及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而在这些活动中,观察活动其实并不是独立的,它显然是贯穿始终的。比如,问题的提出、证据的收集、实验过程的关注等都不同程度的需要学生进行符合科学要求的观察。在观察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不仅只是“看”,要独具慧眼而又细致入微。经常进行这样的教学训练,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审题时“对题目文字和插图的一些关键之处细致考察和品味的能力”。所以,观察能力既是物理研究和学习的基本方法,又是训练审题方法的一个重要方面。

参考资料:

[1]施良方 崔允.教学原理: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王贵忠 周瑞琴.物理教学中要重视审题能力培养.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09)

篇10

关键词:知识层面;能力培养;素质影响

高二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六节: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本节内容少,区区十一行文字和一个公式。一般来说,教师在教授这一节的时候,大多采用简单的推理之后,给出公式。然后再辅以例题的讲解和习题的练习。我也曾采用过这种方法,感觉教起来轻松,学生学起来也轻松。但是仔细研究一下教材,特别是过一段时间之后,你再询问部分学生对这节的感知和理解怎样,你会发现大多数学生只知道U=Ed这一个公式,其他便一无所知了。出现这种情况,我想教师在这一节内容的教学设计上显得过于简单和粗糙。并没有带领学生一起去研究、挖掘本节内容的能力培养目标和素质培养目标。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和学习,对本节内容的教学方法作出了改进,再经过教学实践,效果明显有所提高。

本节探讨的是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我们知道,欲建立起两个事物间或者是某一事物的两个侧面间的关系,首先应该确认其间确实存在着某种关系。电场强度量化了电场的力的特性,电势量化了电场的能的特性。运用朴素的哲学观点就可以判断:作为量化同一事物(电场)的两个不同侧面(力与能)的物理量,电场强度与电势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关系。然后采用问答的方式让学生理解电势差与电场强度一定存在某种关系,那么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我同样采用问答的方式引入。

师:既然我们已经确认电场强度与电势间存在着某种关系,那么我们怎样探究其间的联系、建立其间的关系呢?

生:利用电场力移动电荷做功来建立其间的关系。

师:很好!只是我不明白,你怎么想到“功”这个物理量的呢?

生:受教材的启发。

师:你很老实,做学问就需要一种老老实实的态度。不过我还是想不通:教材的编者怎么想到“功”的呢?

生:……

师:“功”这个量是帮助建立描述电场“力”与“能”特性的电场强度与电势间关系的最合适的“人选”吗?

生:是的,因为“功”和“力”与“能”都有联系。

师:原来如此。一方面做功必须有力;另一方面做功必然引起能的变化。借助于“功”来建立电场强度与电势间的关系真是太合适了!

教师然后再做一个总结性的表述:“关系,实质上就是所谓的规律。”从逻辑学的角度看,探究并建立某两个事物或事物的某两个侧面间的关系,通常情况下需要借助于某个媒介来进行,而对于媒介,则要求能与双方都有着某种联系。为了把描述电场力特性的电场强度和描述电场能特性的电势间的关系建立起来,我们选择的媒介是“功”。一方面是因为做功必须有力;另一方面还因为做功必然引起能的变化。

现在我们如何建立电势差与电场强度之间的关系呢?如果说确认关系的存在是运用了朴素的哲学观点、选择探究关系的方法是借助于逻辑的力量的话,那么建立关系的过程就只能是运用物理的知识了。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自主地推出U=Ed这一关系式,这一点对于同学来说并不困难。

最后对这一关系运用的要点做进一步的探讨,依然采用问答的方式进行。

师:下面我们将运用所建立起来的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解决两道例题。在这之前请大家思考一下:形如U=Ed关系式,在运用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生:电场必须是匀强电场。

师:对!还有吗?

生:两点的连线必须与电场方向平行。

师:不平行就不可以吗?

生:那就要进行正交分解。

师:很好!不过,如果电场不是匀强电场,你知道该怎么办吗?

生:……

师:这个问题留待课后思考好吗?

(接下来的例题分析过程此处略)

经过上述的方案改进后,得出以下几点:

一、从知识层面来看

首先,强调电场强度和电势分别是描述电场这一事物的不同特性的物理量;然后,把电场强度和电势依附于电场的基础上,借助于电场力移动电荷做功而导致电势能的改变这一动态过程,导出电势差与电场强度间的关系;最后,通过分析、运用等环节,帮助学生深刻的体会所建立起来的关系的物理含义,较好地达成了知识层面的教学目标。

二、从能力培养来看

教学设计在关注所要呈现的内容的同时,格外关注的是相关内容的呈现过程与呈现方式。教学流程的各个环节较好的运用逻辑的力量,不仅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具体的“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以此为例给出了建立两个事物或者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间关系的一般思路,较好地达成了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

三、从素质影响来看

教学过程呈现出的不仅有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呈现出了一个严密的逻辑结构。以自觉的逻辑推理方式来思考教学或学习过程中所需呈现的内容及所应呈现的方式,充分地发掘出知识内容中以及呈现知识内容的过程中所蕴含的教育因子,并在教学过程中较好地发挥其相应的教育功能,较好地达成了素质影响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