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行业前景范文

时间:2023-11-30 17:30: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广播电视行业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广播电视行业前景

篇1

【关键词】网络 数字化 广播电视技术 对策

无线数字电视技术实际上就是当前网络数字化背景之下新兴起的广播电视技术,其与传统的有线电视技术相比,具有效益优、易于维护等优点。此外无线数字电视也同卫星数字电视以及有线数字电视共同写作实现了全面的网络覆盖,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我国的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及其广阔的发展空间。

1 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系统介绍与分析

1.1 网络技术与电视

一般而言,网络在电视技术方面的应用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信息技术可以帮助电视节目在进行制作的过程中,实现技术方面的创新。包括电视节目本身的剪辑、包装,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网络素材的融入。

(2)计算机网络也成为传统电视的载体,传统的电视节目制作、播出以及之后的宣传和包装,都离不开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其在电视台的运用以及电视节目的播出制作管理方面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与作用。

传统媒介确实可以为广大百姓带来最为直接的信息获取,但在网络数字化出现之后,广播电视的职责已经逐渐转变为媒体宣传,而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则可以帮助其推动与加快更新传播速度,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体现出信息的时效性以及当前信息发展的快速性。传统的广播电视传播实际上是单向的,人们是被动接受其所带来的信息。而网络信息技术之下,人们可以更加随心所欲的获取自己想要得到的新闻资讯,且伴随着网络传播规模的不断扩大,广播电视技术本身的发展也会随之得到提升与完善。

1.2 系统介绍

1.2.1 DAB系统

所谓DAB系统,主要是指数字音频广播中主要包含的制式格式。其常见的制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欧洲的尤卡里-147DAB、美国的IBOC DAB以及日本的单套节目DAB。不同的系统应用于不同的领域,且其各自的音质、发射载体等均有差别。

1.2.2 DMB系统

在网络信息背景之下,DMB系统是在数字音频广播平台之上建立与形成的,所以很多时候,其具有音频、视频以及数据等的多业务广播。在这一系统当中可以对音频以及业务进行编码,这样便于音频处理与传递。

1.2.3 CMMB系统

这一系统是我国国家广电总局提出的,且最终被定夺为行业标准的系统要求。其采用了微型以及地面增补的网络结合体制,并且在实际的传播过程中实现了多向传播,改变了传统媒体单向传播的弊端。此外这一系统还可以与多种类型的终端设备相连,支持多业务以及不同范围的业务,具有极强的抗干扰性,是当前我国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重要选择。

1.2.4 DVB系统

所谓DVB是指数字电视中,在电视信号处理、发射、传输以及信息接受过程中,所使用的电视系统设备,且根据不同的电视系统选择,其传播的媒介以及编号系统都会有所差异。

1.2.5 DMB-TH系统

这一系统代表的是国家强制执行的标准,并且这一标准针对新的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而言。其可以有效地将电视信号在时间领域以及频道领域进行信息的传输整合,且通过扩频技术,实现信号的同步,最终满足其跟踪的性能。

2 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应用前景与具体应用对策

2.1 应用前景

近些年来,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日益发展,移动数字电视以及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主要应用与体现在对各种形式和内容的电视节目播出。而其收入来源也主要是节目中所赚取的广告费用。故而在某种意义上来看,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具有极强的发展潜力,也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所以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应该不断进步与拓展,努力在电视传媒也挖掘更多的商机与潜力,进而推动广播电视传媒行业的快速发展。

2.2 应用对策

2.2.1 解决好网络问题

若想将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进行应用,首先就需要解决好网络基础问题。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确实有着比较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在目前网络还不够发达的情况之下,必须要做好改善宽带网络IP的工作。对网络的建设速度要不断加快,而对联网以及相关项目工作的开展也必须相应开展与进行。我国广播电视网络专用的光纤网作为我国互联网的核心,其运用成本也应该实现相应的降低,但其传播速率以及传输效率都应该实现提升。所以这就要求相关工作开展必须要以解决网络基础问题为出发点,实现IP技术与有线电视网的结合,这样将会使得有线电视网得到最大程度利用,且为其谋求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2.2.2 解决好信息源问题

在现代信息行业发展过程当中,电视行业若想取得进步,就必须要与网络实现有效的资源互补。因为传统媒体已经受到了新媒体这类网络媒体的冲击,所以实现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携手共同发展势在必行。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可以促使电视行业将业务分为基本业务、拓展业务以及增值业务。常见的广播电视节目属于基本业务范畴,而其余的业务既包括广播电视新闻中拓展出的部分,也包括网络媒体环境之下电视行业所实现的多向传播。只有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有机结合,并且各自充分认识到自身优势,才能实现彼此之间的有效促进,进而使得人们充分享受网络数字化背景之下,广播电视技术的革新所带来的影响与帮助。

3 结束语

网络数字化背景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技术必须要实现最大程度的更新。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需要各自意识到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共同促进,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为我国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发展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胡建华.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优势分析及发展探讨[J].科技传播,2015,13:52-53.

篇2

[关键词]网络化;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

中图分类号:G2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4-0104-01

一、网络数字化的广播电视技术简介

1、网络数字化和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过程

我国电视广播技术的发展过程有三个阶段:初期阶段,电视广播技术主要采用时间轴取样的方法,通过信号模拟完成电视节目图像的传输过程。在初期阶段之后,为了改善视听效果,使用幅度调制的方式,并且将之分成奇偶两场,但电视信号常常受到外界干扰,效果并不理想。到了现在,由于科技的发展,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数字体制信号成为主要的传播方式,数字信号的优势包括抗干扰性和保真性较好,能够即时改善图像质量和二维滤波,在传输过程中,伴音信号和图像信号能够重复使用等等。

2、网络数字化时代,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的现状

广播电视系统由数字信号广播(DBA)系统、多媒体数字广播(DMB)系统、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系统、数字视频广播(DVB)系统、数字电视和流动数字广播(DMB-TH)系统为基本构成,通过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的数字化得以实现。

在网络数字化时代,我国电视广播技术发展的现状主要体现在网络化角度和数字化角度两个方面。网络化角度是指广播电视走向网络化,通过网络载体传播广播电视技术,能够推动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程度,建立起一体化的网络系统,实现信息的反馈和共享。数字化角度是指借助数字电视推广广播电视,2002年时,普通数字电视和高清数字电视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使数字化电视遍布千家万户,因此,数字化已经成为广播电视技术的核心所在。

二、网络数字化时代,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的优势和前景

1、应用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优势

互联网已经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人们带来了更加先进的生活模式,同样为广播电视技术带来了新的优势。广播电视将网络作为主要的信息传播载体,能够有效提升广播电视的传播质量和传播速度,增加人们获取信息的广度和深度,促进信息交流和共享。在信息传播内容方面,在广播电视传播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有效抵抗了外界的干扰,提升应用效率,保证传播内容的稳定性和传播效果。[1]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网络数字化应用为广播电视带来了许多优势。通过网络资源共享和交流模式,使远程编辑工作得以实现,优化编辑流程,缩减节目制作和编辑需要消耗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数字化传播的信号稳定,音频效果优良,视频画面清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声色画面的要求。通过互联网技术搭建网络平台,使观众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需要观看节目,能够维系受众对广播电视的满意度,增加依赖性和黏性,为广播电视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A。通过在数据库中快速选出需要的信息,对信息进行整合与加工,带来让人们喜闻乐见的有价值信息,及时传播最新资讯,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化的优势与作用。

2、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前景

整体来讲,广播电视技术以网络化和数字化作为发展方向,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

首先,广播电视技术虽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是需要不断进行摸索,通过对技术的优化和扩展市场需求,可以加快广播电视的发展进程,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推动广播电视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其次,广播电视技术带来了观看途径的多样化,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观看节目,人们可以自由选择节目喜好的节目,信息传播从单向推送逐步发展成为双向互动。现在多终端的信号传输模式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收看节目,只要具备相应的设备和数据传输方式,无论通过手机、电脑、平板,还是处在公交车、电梯电视、户外大屏幕的环境中,都能不受制约地收看广播电视节目。

最后,我国还需要加强对广播电视技术的研究,加快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速度,促进广播电视系统和计算机系统的融合,培养技术型人才和研究人员,使广播电视技术借助科技的力量迅猛发展。

三、网络数字化时代,广播电视技术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建议

1、网络数字化时代广播电视技术发展面临的问题

(1)发展模式与数字化要求不完全相符。

在我国,广播电视产业收到计划经济影响,具有一定垄断形式,它的发展模式是落后的、独占资源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滞后性比较强,不符合数字化发展的需求的背景需求。在新的时代,资源分配的主要依据应当是通过创意特征而非计划分配,这种老旧的发展模式和分配方式,会阻碍到广播电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2)缺少资金和政策扶持。

广播电视虽然是信息传播的主要舞台,是思想的喉舌,从开始至今始终以公众服务的形式存在。但广播电视技术要想得到进一步改革,从技术研发到设备更新都必然需要一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在2006年颁布的文件中,将广电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和资金作为发展的重点,这是一项良好的进步。虽然在目前的情况下,鲜少得到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广播电视行业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取得相应的资金和资源,努力争取政策和体制方面的支持,积极培养人才,抓住时展的进程,及时更新各种观念。

2、对网络数字化时代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建议

(1)健全网络服务机制,加强网络环境建设

网络服务是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的重要载体,想要发展广播电视技术,就要保障网络服务的质量,优化网络技术和网络环境,尽量减少网络衔接不当的问题,利用光纤网络提高信息传输速率,实现广播电视网络和IP技术的有效结合。[2]

(2)整合信息资源,构建多层次业务体系

广播电视业务需要与网络进行结合,在与新媒体的竞争当中,可以把广播电视业务分为普通传播类节目的基本业务、对广播电视进行扩展的扩展业务,和主营多层次数据业务的增值业务。重视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管理,沟通广播电视行业与其他行业,努力开辟出新的发展途径,推动广电行业的市场化和商业化进程。

(3)推广数字机顶盒,创新技术标准

如今,数字电视系统已经应用在了在大部分地区。数字机顶盒作为广播电视技术最主要的传输媒介,是敦促数字电视发展的基本要素,也是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的展示途径。

要推动广播电视技术发展,除了重视技术条件,还应当认识到技术标准的重要性,通过合作创新,合理规划行业内的核心技术标准,提高技术能力,始终跟随时代的步伐,使网络数字化时代的广播电视技术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广播电视 专用 通信网

一、前言

广播电视行业作为典型的第三产业,在我国目前如春笋半般涌出的各种新型媒体的挑战冲击下,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与进步,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与困境。为了使广播电视行业能够更快、更好、更科学地前进,促进并提高广播电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需要有效的转化广播电视专用网络传统的单一化宣传方式,逐渐向全方位服务模式的通信网络进行过渡,为广播电视行业的进步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机会。因此,探究与分析广播电视专用通信网综合利用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广播电视专用通信网的相关知识

1.广播电视专用通信网的概念。广播电视专用通信网是一种较为立体化的通信网络系统的总称,该系统由多种设备以及相关系统组成,其中的设备成分主要包括有线电视传输网络、卫星通信设备、微波中继电路,整个系统的主要特点是有较高的专用程度。作为一个完整的通信网络系统,广播电视专用通信网能够使空中、天上以及地面等许多地区全部覆盖在内。

2.实现广播电视专用通信网的要求。广播电视专用通信网能够有效的完成及实现各项专用任务,同时它的综合利用潜能比较强大,由于能够具备较佳的综合功能,这使得广播电视专用通信网得到了有效性的运行。我国的邮电部门,专门的颁布了有关综合利用专用通信网的文件。

三、广播电视专用通信网综合利用方式

根据我国现有的通信政策,广播电视专用通信网的服务方式主要有四种:无线电寻呼、电话信息服务、集群电话及无线电移动通信等。这几类服务方式主要是为公司、企业以及相关的政府部门等服务的,主要的服务内容是经济信息的提供和传递。广播电视专用通信综合利用的具体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地区性网络的广播电视专用通信综合利用的主要方式为微波电路;用户无线通信的顺利实现,主要是通过利用移动电话以及高频等方式;对于全国性的网络,以卫星辅载频作用为主,辅助模式是微波电路;电话电缆的综合利用方式,可以在有线电视的基础上,让广播电视通信网络能够与有线电视通信网络同时应用于居民生活当中。

四、广播电视专用通信网综合利用发展与实F路径

从上文当中可以知道,在建设广播电视专用通信网系统的过程中,需要有高超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并且还应该保证技术人员有足够的数量。广播电视专用通信网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为广播电视行业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有效的提升广播电视专用通信的使用率。为了能够实现广播电视专用通信网的综合利用方式,相关的工作人员应当积极的尽可能的采用多种有效方法,提升广播电视专用通信网的综合利用程度。通过研究广播电视网络的历史实践,针对广播电视专用通信网综合利用的实现路径,现总结如下:

1、利用地区性网络。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地区性网络主要是以微波电路得以实现的。而只有通过微波电路这一渠道,充分利用起地区性网络,才能够有效地保证广播电视专用通信网的综合利用方式得到实现,也就是以地区性网络为基础,使广播电视专用网在其中发挥相应的作用,从而实现其应有的价值与作用。

2、充分利用全国性网络。全国性网络,也就是将卫星辅载频作用作为主要的网络模式,辅助模式则是微波电路。只有在合理利用地区性网络的基础上,对全国性网络加以充分的利用,才能使广播电视专用通信网络综合利用方式能够进行有效地实现。

3、有机地融合电话电缆与有线电视电缆,对其加以充分利用。有机地融合并重复利用电话电缆与有线电视电缆,是有效实现广播电视专用通信网综合利用的途径之一,并且可以大大提升广播电视专用通信网的覆盖面积。电话电缆的综合利用方式,可以在有线电视的基础上,让广播电视通信网络能够与有线电视通信网络同时应用在居民生活中。在广播电视专用通信网的综合利用方面,我国具有一定技术上的优势,这就为我国广播电视专用通信网综合利用的发展奠定了技术支持,有利于广播电视专用通信网的服务功能的有效发挥。

四、结语

经过探讨,随着网络社会的迅猛发展,充分实现广播电视专用通信网综合利用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对广播电视专用通信网的综合利用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并在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上对我国广播电视专用通信网综合利用有着良好的提升作用。

参 考 文 献

篇4

关键词  广播电视;三网融合;新闻内容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03-0010-01 

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进步,让过去的广播电视新闻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之下,其发展前景变得更加严峻起来。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以及互联网之间的融合,让广播电视新闻的内容生产不得不面对诸多挑战。 

1  “三网融合”与广播电视新闻 

1.1  “三网融合” 

借助于相关技术将电信网、有线电视网以及计算机网这三大网络进行改造,进而对包含了语音、图像与数据的具有综合性的多媒体通信业务进行提供。所谓三网融合,主要在于高层业务之间的融合,而非物理融合。技术上的一致性才是其表现方式,而网络层之间也将会能够互联与互通,业务层则可以相互之间渗透以及交叉,让应用层则倾向于统一IP协议的使用。除了在经营上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之外,这也是让更多样化、个性化且多媒体化的服务可以得到提供。 

1.2  广播电视新闻 

过去的新闻方式其实就是广播电视新闻,其传播速度非常快且传播的范围非常广,内容相对比较简短且听觉优先。可以说,广播电视新闻是直接作用在听觉上的,并且在新闻业务里面拥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广播最初应用十分广泛也十分受群众的欢迎,借助于广播,听众可以获知世界各地的消息。只是,广播没有画面且对于听众来说,其可选择性非常差,以致于在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广播的发展遇到了阻碍。尽管广播电视新闻发展前景并不乐观,但是“三网融合”无疑是给它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1.3  影响 

“三网融合”无疑导致广播电视新闻生产内容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这些影响当中首先就在于广播电视新闻过去在生产上的优势被削弱了很多。三网融合进程不断在推进,而面对着新的格局其原创和独家版权等内容的生产能力面临巨大考验,广播电视新闻的生产能力变得越来越弱。同时广播电视新闻的生产许可标准降低,以致于不同的媒体媒介竞争越来越激烈,而网络运营商对于市场的占领也让广播电视新闻生产遭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无论是偏于单一单调还是创新能力低下而缺乏原创性等问题,都让广播电视新闻在面对“三网融合”时受到了不小的影响。除了视频内容生产之外,广播电视新闻的生产内容变得更加多元,并且拥有视频、图片以及声音等多种内容。这样的广播电视新闻的生产内容和受众的需求是相符合的。 

2  “三网融合”下的广播电视新闻内容生产 

研究 

2.1  自有版权优势的提升 

广播电视新闻的生产内容如果想要变得不可替代且足够独立,且借此巩固自己的地位,版权就是很重要的筹码。视频网站的技术传播理念与进步不断发展,而在市场里面视频生产内容已经快速占据了一席之地。拥有版权的视频,无疑会是在“三网融合”背景之下,对于信息行业而言的一个重要的竞争内容。当下我国的广播电视新闻的生产内容,反而是存在比较严重的原创版权问题,且创新水平过低。如果能够将创新与版权优势进行提升,无疑是广播电视新闻寻求新发展的很好机会。 

2.2  创新满足受众群体的需要 

想要让广播电视新闻的生产内容的创新可以与受众群体的需要相符合,无疑要先了解受众群体具体的需求特点,再以此为基础进行综合平台的建立,并且提升互动性与体验性。譬如说,关于视频的内容生产,其互动性可以体现在受众群体对视频内容的评价、推荐、收藏、转发等权力上。不少信息业加入有线网独立且能够进行专项负责内容开发与运行的企业,也是为了让其内容生产的互动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广播电视新闻在面对“三网融合”的背景环境,除了其关于生产内容不同环节的渗透,还关系到服务、互动以及传播等方面。 

2.3  内容生产能力的提升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三网融合”进程的深入,对内容生产能力的提升是对广播电视新闻来说非常重要的事情,而关于其内容生产能力,不但包含内容获取、内容整合能力还包含了信息解读的能力。对自身固有资源与受众关系的超越,是对信息资源获取能力培养与提升的办法,而对大量信息进行生产内容的重点提炼,联系实际进行信息价值的解读,自然能够将信息解读的能力提升上去。至于内容整合的能力,无论是内容生产还是排序组合都要做到整合。 

3  结束语 

“三网融合”的进程不断得到推进与深入,以致于广播电视新闻内容生产与理念都变化非常大。面对信息业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广播电视新闻内容生产想要提升核心竞争力、获得发展优势,就必须针对现状以及受众群体采取一定的措施。 

参考文献 

[1]周立春.三网融合下的报业转型策略[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60-61. 

[2]陈慧慧.“三网融合”下的广播电视新闻内容生产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 

[3]韩杨.“三网融合”下的广播电视新闻内容生产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4(22):47. 

[4]程远丽.“三网融合”下的广播电视新闻发展探讨[J].决策与信息,2015(18):14. 

篇5

关键词:网络数字化;广电电视;现状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1.130

0 引言

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在诸多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在各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有着很大的进步发展。在广播电视技术方面的发展也比较迅速,将网络数字化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能够将其质量得到有效加强。这也是当前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强对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理论研究就有着实质性意义。

1 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和特征体现分析

1.1 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内涵分析

对于网络数字化的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主要是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进行的,以往的电视节目信息传输中,是通过图形和语音等有效信息在信号模拟基础上进行传输的。这样的方式对信号的质量很难得到有效保证,并且在长期使用之后也会出现变色以噪音的情况。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下,传统的应用技术已经不能有效适应当前人们的需求,通过更先进的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加以应用就有着很大的需求[1]。网络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在信息传输速率以及质量层面都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1.2 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特征体现分析

从当前网络数字化的广播电视技术的特征体现层面来看,主要就是在网络化的程度上有着加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应用,已经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网络的应用依赖性也愈来愈强,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对广播电视的发展也有着很大的促进,在应用中将网络作为主要的载体,就能够将广播电视技术发展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为人们提供娱乐信息也能得到很大程度的丰富,在信息交流共享方面的发展目标也能得到有效实现。

另外,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数字化程度不断加强的特征也有着鲜明的呈现。在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下,将其在广播电视当中加以应用,能对信息数据的传输速率得以有效提升,对数字化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也有着积极促进作用。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对外界环境的干扰起到抵抗作用,避免外界环境的干扰,从而就能够在应用的效率上得到了有效提升,从而能够在广播电视数字化的发展方向上得到进一步迈进[2]。

2 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应用作用和应用现状及前景

2.1 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应用作用分析

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应用中有着诸多的积极作用发挥,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就能有效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将应用的效率得到最大化的提升。在网络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能够将信息资源得到有效的分配利用,可以将制作步骤最大化的减少,从而就在时间上得到了有效节约。并且在信息资源共享之后,通过高速便捷的传输,就能够将活动效率得到有效提升。网络数字化应用在信号传输以及处理的效率上能最大化的呈现,对外界的影响因素影响信息传输就有着避免,从而在音视频的图像信号等方面的正常化就能得到有效保障[3]。

另外,对网络数字化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在快捷以及远程编辑等目标上得到有效实现,在信号的传输稳定安全性的保护上就能得到有效加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能在信息的操作咨询能方面比较容易获得,在音频的质量上也能得到有效保证,从而对人们的实际需求就得到了有效保证。这些方面的作用发挥,对广播电视的进一步发展就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2.2 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

我国的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并非是短期内实现的,而是经过了长期的发展探索逐步实现的[4]。网络数字化的目标实现,主要是在网络技术的不断升级下,从而和广播电视进行结合的,逐渐形成了一体化的网络系统构建体系。数字化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中的应用,能够将数字信号对传统的模拟信号进行替代,并在应用之后得到了迅速推广发展,数字化技术也成为了电视技术中的核心发展技术。在网络数字化的发展过程中,为能够保障这一方面的发展安全性,就结合实际制定了相应的法规进行规范,对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进行了规范化。在规范化的政策应用下,就在电视一体化的网络发展上得到了有效保障和促进。

2.3 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应用前景分析

为能够促进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就要能够从多方面得到重视,对其中的相关问题要能有效解决,只有如此才能促进网络数字化进一步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在当前的诸多方面都得到了有效应用和作用的发挥,将IP往以及窄带网没有得到有效衔接使用过程中,就要能够对IP技术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发展,将联网以及建网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有效推动发展[5]。这样也能有助于网络数字化的广播电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当前的移动数字电视的不断发展下,在市场中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只有充分注重市场导向,结合市场不断的对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进行优化,才能保障其得以可持续的发展,对我国的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的整体发展才能起到推动作用。

3 结语

总而言之,技术的不断进步优化发展下,要能充分的重视技术的合理化应用。要能加强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优化,将应用的受众范围不断的扩大,在应用的资源上能得到有效充足,这些方面对信息化社会发展都有着积极作用。希望能够通过此次对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理论研究,对实际的发展都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闫其政.网络数字化时代的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3(21).

[2]张志.广播电视技术数字化发展进程探析[J].西部广播电视, 2013(16).

[3]郭云鹏.试析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J].科协论坛(下半月), 2013(01).

[4]张博.浅谈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实现[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24).

篇6

【关键词】新媒体;广播电视;战略转型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新媒体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影响也越来越大,同时,人们对新媒体的要求也随之增多。在这个大前景下,传统的广播电视面临着相当大的挑战,不论是从收视率上讲还是从广播电视创造的经济效益来看都陷入了一定的困境,因此,加快广播电视的战略转型极为重要。

一、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发展取得的成效

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成熟,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媒体行业的发展,广播电视在发展中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积极转变,也取得了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播形式和渠道多样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与完善,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来根据自己的意愿对广播电视进行点播和选择播放。此外,车载技术的发展给广播电视又增加了一个全新的传播渠道,尤其是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上都能够见到广播电视的身影,使得人们在旅途中能够接触到广播电视,促进了广播电视行业的多元化发展。

(二)传播质量更优化

当前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成功应用,使广播电视的图像色彩较以往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更加清晰化,更加丰富了人们的视觉体验,同时,音质也有了显著提高,这样一来,整体传播质量有了质的飞越,促进了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

(三)播放平台现代化

现如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收看自己喜欢的节目,这也与当下越来越快的社会节奏相一致。此外,广播电视跟时下新兴的微博和微信平台的联姻,极大地满足了年轻人的需求,尤其是微电台和微广播形式的播放,有效地吸引了闲暇时间少、对信息渴求大的群体。

(四)内容全面化

为了迎合当下人们越来越多的要求,适应越来越激烈的行业竞争,广播电视的内容也转变以往单一的发展模式,逐渐朝着多样化和全面化的方向发展,节目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发展中凸显的问题

虽说在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这背后也存在不少问题,制约着广播电视战略转型以及又好又快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节目内容单一化,抄袭模仿、低俗化现象比较突出

当下,广播电视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众多节目抄袭模仿比较突出。就拿目前来说,打开电视,换几个台都是相亲节目或者都是选秀节目,缺乏新意。此外,为了追求收视率,吸引大众眼球,少数节目打球,低俗内容比较突出,这不仅给社会风气带来不好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观众的品位。

(二)广播电视领域高端创新型人才相对缺乏

广播电视行业的激烈竞争说到底就是高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通过对一些电视台高端人才的考察发现,很多电视台比较优秀的人才都是经由其他部门转型而成,也就是说,人才单一化比较凸显,这也跟当下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所处的跨行业、跨区域的形态不符。比方说,掌握电视运行规律的人才却不熟悉市场扩展,经营型人才却不懂得如何创新节目内容和形式[1]。

(三)一些广播电视产业创新理念不强

一些电视台对互联网技术、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还只是流于形式,并未充分的应用好这两个方面的技术来对广播电视进行有针对性的发展和提高,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可以利用手机随时随地观看喜欢的节目,如果电视行业缺乏对这一块的深入挖掘和创新,自然而然会被时代抛弃。

三、新媒体语境下广播电视战略转型的措施

在新媒体发展的潮流与趋势下,广播电视既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挑战,又要牢牢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从节目内容创新、人才创新、理念创新三个方面着手,推动广播电视战略转型。

(一)节目内容上创新

首先,作为传播媒体,肩负着传播大众文化的责任,因此,广播电视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正确定位,在内容和形式上,要将正能量和推动社会积极向上发展的文化释放出来,坚决杜绝低俗化的节目内容和形式,逐渐形成独特的媒体文化;其次,在深入挖掘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对电视节目的相关栏目和内容进行科学的整合与创新,同时结合自身的地域文化和优势,将独特的区域特色融入到节目的内容和形式中来,跟其他节目形成内容和形式上的差异,加强内容上的创新,以便从数量繁多的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第三,广播电视应该将社会效益纳入到发展和转型战略中来,在以上两点措施的基础上,对我国目前的国情和民情进行分析,加强对人们的精神需求更深层次的了解,在这个前提下,来加大对节目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实现与时俱进,经济效益、文化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三位一体的效果[2]。

(二)人才战略上创新

其一,加强与各个传媒高校、文化传播企业之间的合作,给高校的优秀毕业生提供适合的实习岗位,对表现优秀的可以提前留下,另一方面,加大从企业、社会以及国外引入适合电视台的高端创新型人才的力度;其二,健全和完善人才培育体系,加强对电视台内部员工的培训力度,尤其是根据电视台的战略意向来有针对性的实施长期培养和短期培养目标。就长期而言,需要的是能够掌控全局的有大局观人才;短期而言,要根据电视台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培养经营管理型人才、制片管理型人才等等;其三,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对高端创新型人才、管理经营型人才等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激励,增强人才对电视台的归属感与对电视台文化的认同感。只有不断壮大电视台的人才队伍,才能够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

(三)理念上创新

一方面,电视台要深入认识和明确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在新媒体时代的重要性,要从思想上认清当前的大局和竞争形势,在此基础上,加大与新媒体之间的合作,将节目自身的创新性优势和新媒体进行有机的结合,推动广播电视传播方式的转型,优化和完善广播电视的盈利模式,比如说广播电视台可以借鉴和学习湖南卫视跟某知名网络公司和电子商务公司之间的合作互赢实例,发展和壮大手机电视业务,实现内容、形式、传播渠道上跟新媒体的无缝对接;另一方面,要实现广播电视的战略转型,离不开“走出去”的市场战略的实施,有实力的广播电视台可以加强跟国际电视机构之间的合作,诸如在国外录播节目等等,借助国外的平台来打响自身的名气,朝着国际品牌发展的方向努力,对于小的广播电视台,在国内可以加强跟实力相差不多的电视台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学习他人比较优秀的节目创新理念,革除阻碍战略转型的弊端,并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加以改进。

结语

在新媒体语境下,广播电视战略转型势在必行,广播电视可以通过对内容的创新、人才的创新以及理念创新这三个方面来展现不一样的广播电视新风貌,同时,要将新媒体带来的挑战转化为难得的发展新机遇,摒弃以往那种落后的发展方式,从而推动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又快又好地发展,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共举的目标。

注释:

篇7

[关键词]地面数字电视;传送技术;探究

中图分类号:I2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1-0304-01

电视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物,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休闲娱乐的重要工具,加之我国车载电视和车载电视的数量不断增多和我国数字电视需求量的不断增大,据市场调查分析,我国的数字电视十年内的需求量将达到惊人的4.5亿台。要想满足如此庞大电视数量的整体运行就需要先进的地面数字电视传送技术,电视数字广播技术具有公用性、公益性的特点。因此对于数字传播技术、卫星传播技术的研究与探讨对于地面数字电视发展和人们交流沟通的进一步深入具有重要意义。

1.地面数字电视传送技术概论

1.1 地面数字电视传送技术简介

地面数字电视传送技术是基于传统的模拟信号电视和模拟电视地面电视塔的发展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是传统模拟信号传送技术发展的延续,更是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面数字电视的传送技术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这是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的最大优势,通过数字传输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数字电视观看到数字化的高清晰度的电视节目,在电视的播放内容、播放容量和电视的传送质量有着全面的提升,这对于电视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1.2 地面数字电视传送技术发展现状

地面数字电视传送技术有着其发展过程,我国的数字电视发展起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通信卫星首先试用数字化的传播,从而使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接收到了清晰的高质量节目源,由此可见,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数字化传送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从全球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来看,数字化技术必然成为未来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趋势,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技术发展是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函而不断发展起来的,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主要依托于传送渠道,地面数字电视的传送渠道十分复杂,数字信号的发展要通过编码来抵抗外界电子信号的干扰,只有通过这种途径才能够实现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传送的实现。对于我国的电视机消费市场来说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必须有一个相适应的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传送制式进行相应的配合,才能拓宽我国的广播电视的数字化市场。

2.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发展的未来趋势

2.1 高清晰电视节目应用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电视节目的整体要求不断提升,尤其是对电视节目的清晰度的要求很高,地面数字传送技术的发展对于电视节目的质量提高和节目的清晰度的提升提供了重要的保证。数字电视的发展会使未来的人们认为数字电视、高清节目和高清电视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会提升电视节目的成本,因为在数字信号的传送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传送费用,传送高清数字技术的成本较高,因此在未来在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过程中,收费节目会成为广播电视节目中很大的一部分,这会促进电视经济的不断发展,但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地进行调整,这也会成为电视台和广播电视行业收入中十分重要的一项来源。

2.2 电视节目大容量问题简析

由于人们对于电视清晰度和节目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因此地面数字技术在技术上要求相当高,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数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地面数字技术将会实现不同程度的更新,其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也将会实现电视节目的不断优化,电视质量的不断提高,但是需要进行传送的数字信号十分庞大,需较高的经济成本和技术成本。因此在地面数字化电视传送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不成熟的传送技术发展十分不完善,虽然在广播电视节目质量和节目的清晰度上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高额的观看费用让广大受众无法接受,因而受众对于数字电视节目的观看量较少,甚至对于数字电视的节目置之不理。后来随着数字的传送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和、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广播电视行业对于价格和电视内容的调整,使得观看部分电视台收费,以此来促进和满足广播电视行业和数字电视行业的发展。

3.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传送技术的发展

3.1 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传送技术已取得成就

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传送技术自发展以来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我国在2004年研制出了“中视一号”芯片,该芯片是我国首块完全知识产权的电视高清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接受系统芯片,这款芯片的成功研发,标志着我国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传送技术的发展进入利润一个全新的阶段这是我国数字电视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一步。芯片的成功研发为我国的地面数字电视的创新独立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证,该芯片技术的应用让广大电视用户摆脱了对于高清电视和数字机顶盒的依赖,降低了观看电视节目的成本让我国的数字电视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3.2 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传送技术分析

我国的地面数字电视传送技术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地面数字电视发射天线的选址;发射频率的确定;发射场强的确定,这四个方面是地面数字电视传送技术的技术核心。地面数字电视发射天线的选择主要是指地面电视塔需要发射天线作为地面数字电视信号的主要辐射和发射装置,由于负载地面数字电视信号的电磁波具有方向性、干涉性和衍射性,而这些特性又会对地面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需要重点对发射天线的选择予以高度重视。地面数字电视发射天线的选址是指,地面数字电视发生天线选址的基本要求是定位在高处,通常都将地面数字电视发射天线选定在高山或高层建筑之上,在选定发射天线地址时应该首先考虑到天气的因素,一般来讲在雷雨天气时,地面数字电视天线会自动选择水平极化,这会因地形和潮湿的原因导致地面数字电视信号的下降。发射频率的确定主要是指地面数字电视信号质量还取决于发射频率,虽然现在看来数字电视在实验范围很小,但是它对频率还是有要求的。现在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大多采用 LDMOS功放模块,为了获得较大的线性动态范围,基本都选择工作频率在 UHF 频段内。目前数字电视信道解调的。FFT 依赖于速度有限的芯片完成,其效果不好,处理效果不明显,处理多径信号的时间延长的多,解决的就相对慢一点;移动接收在频率高时,多普勒频移就大,综上所述,移动接收要求频率低才可以高效的实现数字信号的应用。水、湿地、树林等对无线数字信号的接收,随着频率的增高而增大。

结语:地面数字电视传送技术是当前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十分关键的技术,同时也是广播电视行业基础性的传播技术,地面数字电视传送技术主要涉及地面数字信号的传送技术、信号解析技术、信号发射技术。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技术的发展对于数字电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使数字电视更好地适用于现代社会和人们的需要,它会使人们可以观看的电视节目种类越来越丰富、电视节目的清晰程度越开越高,同时地面数字电视传送技术的发展会带动广播行业、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这三种信息传播技术会相互交互更好地发展。广播电视行业随着传送技术的发展会朝向正规化、秩序化和稳定化的方向发展,会带给人们电视技术的现代感,让人们体验到真正的数字时代。

参考文献

[1] 徐忠.关于地面数字电视发展的思考[J].广播电视信息,20149, (6).

篇8

1广播电视发射传输技术

1.1光纤技术

光纤通信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发射传输技术,主要指在信号传输的过程中将广播作为主要载体,将广播作为信号传输主要模式的一项技术。光纤通信技术在有线电视中的应用频率较高,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该项技术也愈加完善。使用该项技术的过程中,需要保证传输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广播电视制作数字化节目的工程中,该项技术属于一种全面的信号传输模式,光纤宽带的传输、接收网络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该项技术的主要优势体现在信息传输效率较高、容量较大,并且光纤本身的体积较小,具有较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及安全保密能力,同时远距离传输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1]。

1.2微波技术

微波主要指频率范围在300MHz=300GHz之间电磁波,微波通信技术也是一项重要的广播电视发射传输技术,该项传播技术不需要使用固体传播媒介,仅需要确保传播过程中不存在阻碍便可有效传播,因此微波技术在广播电视发射传输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微波站是微波传输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设备包括收发信机、调制器、电源设备以及自动控制设备等,使用该项技术的过程中,具有施工线路段、周期短等优势,因此在一些光纤辐射困难的区域同样适用,如水面、山区等。微波技术也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能,在自然灾害中也具有较强的信号传输能力[2]。多数情况下需要使用抛物面天线,具有一定的聚焦作用,能够对微波进行有效收集,实现远距离的信号传输,将微波作为传输媒介进行直接传输。除此之外,使用该项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加强与无线电管理部门的交流,实现市政建设与线路设备的有效整合,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从根源处避免一些不良因素对微波系统造成影响。

1.3卫星技术

卫星技术主要指通过星载转发设备接收、分析地面传输的微波信息,之后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处理,同时与地面接收服务器进行有效连接,采用失真传输、最低符合噪声等方法能够实现对发射后传播信号的有效传输。另外同其他技术相比,卫星技术的传播范围十分广泛,比如说一颗卫星信号能够实现对上百套电视建模信号的有效传输,并且该项技术具有极高的传输效率、传输质量,传输功能较为丰富[3]。但是该项技术对安装技术人员专业能力的要求较高,如果工作人员未掌握相关技术,可导致操作不合理,引发故障问题。另外该项技术易受到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雨季易受到雷击,日凌现象会对信号形成干扰,导致其短时间发生停顿。因此需要加大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维护保养措施,保证设备安装的合理性。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自然情况的监测,如果存在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信号受到干扰。

1.4无线发射技术

无线发射技术也是广播电视发射传输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无线发射技术具有较高的智能化水平,能够实现对传播信息的自动监控,帮助工作人员了解发射机的遥控指标,能够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首先,无线发射技术具有一定的安全性,该项技术使用高频电磁波覆盖,能够对信号进行全面覆盖,确保电视节目的整体质量,同时有助于改善画面质量,为工作人员及时发现故障问题提供便利。其次,该项技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技术操作简便,得到了人们的广泛青睐,在确保持续播放、播出时间准确、覆盖范围广以及画面清晰的前提下,具有多元化的发展趋势[4]。最后,该项技术能够突破地域的限制,进一步增加信号传输的覆盖范围,有助于降低运输成本,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2中、短波模拟调幅广播

中、短波模拟调幅广播是一种常用的广播模式,能够通过调频方法以及发射频率低于30MHz的声音进行广播,实际应用阶段,需要对中波调幅广播频率区间进行合理控制,保持在520KHz-1060KHz之间,将其划分为120个频道。目前中波频段是地波传播的主要途径,主要原因在于中波频段无线电波在地面传播时具有较小的衰竭程度[5]。同中波相比,短波的传播方式存在明显的不同,因为短波具有极强的地面吸收能力,但是电离层反射的损耗较低,所以在实际传播阶段需要通过电离层的反射实现传播。结合目前发展显著进行分析,中波传输台具有短波传输覆盖的作用,传输时产生的发射功率为1kW-1000kW不等。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因为调频方式的特点各不相同,因此工作波段的传播特点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导致模拟调幅广播的质量下降,因此对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造成阻碍。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传统技术模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要求,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三网趋于融合,中短波模拟调频广播逐渐失去竞争优势。调频广播主要通过调频方式进行广播,对频率的范围具有明确的界定,主要在87MHz-108MHz之间。在该范围内,具有2000多个不同频道,该传播方式主要通过空间波直线进行传播,对服务区域进行划分时,需要对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之间的距离进行合理分析,为了能够有效提高覆盖效率,对发射台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将其设置在地势较高的区域,有助于信号的传输,进而提高整体覆盖效率[6]。调频广播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线性失真小、信噪强等方面能够始终处于高保真立体声的广播状态下,因此该模式有助于多工广播的实现,结合近些年来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调频广播已成为应急广播的主要形式。

3广播电视发射传输技术的发展分析

随着先进技术的飞速发展,广播电视发射传输技术也得到了明显的优化与完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传输信号的质量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对于光纤技术、微波技术以及卫星技术的合理应用,有助于推动广播电视节目的稳定发展。在先进科学技术的指导下,广播电视发射传输技术也逐渐趋于完善,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现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花联网信息技术、5G技术的推动下,使广播电视发射传输技术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不断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不仅能够为观众提供更为丰富的节目,同时能够通过互联网进行有效互动,有助于提高广播电视发射传输效率。除此之外,随着广播电视发射传输技术的不断发展,各项技术逐渐趋于完善,其应用范围也会得到明显延伸,为广大观众提供更为全面、优质的服务[7]。

4广播电视发射技术的优化措施

4.1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

现如今,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各类智能化、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同时为广播电视行业的长远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新形势下,广播电视发射传输技术需要充分利用其智能化、自动化的优势,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全面、可靠的监测体系对于确保广播电视信号的安全、稳定传输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优化、改进广播电视发射传输技术的主要途径。监测体系需要实现对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信号的实时监测,如果发生故障问题,监测设备能够将相关情况进行及时预警,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解决故障问题提供便利,有效提高播出质量。

4.2加强对受众群体的分析

可借助云计算技术对受众群体进行分析,充分掌握其需求及喜好,结合分析结果对广播电视的播出时间、内容进行合理调整,使用户具有主动性,能够结合自身需求及喜好选择收看或收听节目,有助于提高广播电视的收视率,推动行业的稳定发展。

4.3做好应急措施

广播电视节目信号传输过程中极易受到外接其他因素的影响,主要因素为天气因素与人为因素。目前信号的主要传输形式为实时传输,如果突发故障必然会导致播出事故问题,因此为了确保电视广播节目的正常播出,工作人员需要做好相应的应急措施,保证发生异常情况的过程中能够及时进行处理,对故障位置进行精准定位,及时修复,确保信号的正常传输。另外因为目前信号发生设备多设置在较高的区域,虽然能够有效扩大信号的传输范围,避免地面对其造成不良影响,保证其传输质量,但是也导致其受雷击的风险增加。因此需要安装专门的避雷设备,减少雷击对传输质量的影响,确保信号的高质量传输。

4.4提高光缆的地面高度

光缆是保证信号稳定传输的重要工具,随着信息量的不断增加,对光缆传输质量的要求也在不但提高。因此,在进行光缆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适当增加其与地面间的距离,提高地面高度,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信号的强度,避免外界因素对信号造成不良影响,保证信号传输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5结语

篇9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发展;创新思维;云技术

1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广播电视,作为一种声影结合、富有美感的艺术形式,随着近年来,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高,这种艺术形式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大,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了适应广大广播电视受众对电影发展更高的期待,同时也为丰富一个国家的文化内涵以及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贡献。但是近几年在激烈的媒介竞争当中广播电视在整个新媒体时代的应用所占比重越来越小,很多行业对其的依赖性也不断减小,这就要就我们要不断改进与创新。现在是智能化、信息化时代,所以我们要将这个时代的要求融入到整个广播电视行业中,为我们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但是,就目前状况来说,由于传统广播电视的视听新媒体终端,储存,以及渠道等等很多方面的原因,与新兴媒介实力还相差较远。希望通过对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发展的新突破做的一次小的调研,可以为整个行业以后的发展起一点小的促进作用。传统的体制束缚了广播事业市场潜能的发挥。长期以来,我国的电视广播事业走的是双重体制,即事业编制,企业经营。国家最初这样实行的初衷是:既能实现对新闻媒体广播电视的很好管制,保证了舆论宣传,又方便媒体实现经营性收入来壮大自己。但事实证明,广播媒体的双重身份,未能带来预期的收益,反而造成多种弊端,其中之一就是面对市场左右为难、畏首畏尾。导致广播企业发展后劲不足,效益不好。

2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发展的新突破

2.1内容的不断创新

就实际广播电视发展前景而言,内容生产力才是超越其他媒介的核心竞争力,一个好的媒介应该“既要有艺术性,又要有实用性”。广播电视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富有艺术魅力,兼顾到“大众化、通俗化、口语化和艺术性”,“要能起到很好的导视和促销作用”,且适合我国观众的欣赏习惯。所以就要求联系日常生活中通过精心的准备,从不同角度出发,提供新的视野、构建新的格局、呼唤新的变革,有针对性的研究关键性环节的设计,使每个观众可以在观看中得到快乐或者感悟甚至于灵感。内容生产力应该与当前经济文化发展的主题联系紧密,向观众传播时通过简单的介绍,一个好的简介更是可以激发人们的观看兴趣,为观众构建一个基本的映像,使观众有后续观影兴趣。内容生产力应该通过对一些经典作品揣摩,好好分析、体会,构建一条大概的理解体系,最后融会贯通形成核心的理解。从最基本的理论出发,去构思选材,从最基本线条,不断润色,不断改进,在此期间,不断学习其他媒介的方法技巧,总结经验,提高广播电视内容生产力的核心竞争力。还可以与其他网络运营商合作,共图发展,开创“广电主导、分工负责、优势互补”的模式。加强网站建设,建立双向互动平台。在网上征集一些广大观众的意见或者建议等信息内容,开展一些征集活动按照贴近观众生活需要、贴近观众思想追求、贴近观众心理成长需求的原则来建设,以引起观众的共鸣,从而为广播电视的改革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建立双向之间的互动网络平台,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互动性来为广播电视工作服务,利用微博、社交网站、qq等载体来促进制作人和观众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2.2与云技术相结合的转型

近几年云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应用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很多行业对其的依赖性也不断增加,广播电视这一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与新兴的云技术具有相通性,现在是智能化,信息化时代,所以我们要将这个时代的要求融入到广播电视行业中,为我们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从生活角度来讲,人们希望生活越来越简单,云技术与广播电视相结合,比之前的储存,传播方式具有很大的优势,它提高性能的基本单元,选取相应的基本单元,与不同的信息相结合,构建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观看系统,可是省去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使服务更加周到。关于云技术在电视广播的应用的控制技术和驱动模式,我们简单介绍一下。

2.2.1控制技术

简单来说,云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控制技术就是整合图像、声音、影像、文字相整合的综合实践运用,这个是将人工操作与智能操作相结合最简洁的方法,在这个方法运用中,我们可以将我们下发的指令,通过云技术的整合准确的反应到接受端口,其灵活性,精准性都是极为可靠的。控制系统与检测系统结合,可以使电视广播更具有竞争力,使视听图像更为清晰,更加流畅,使整个行业的互动性也更为开放,使制作理念的创新性也得到了长足的提高,将各类新兴文化在节目中更好的体现出来,同时减少工作中的失误率,整合出符合本国传统文化习惯以及观众喜好的发展需求。也为丰富一个国家的文化内涵以及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贡献,电视广播的发展对每个国家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国家如果广播电视发展程度越高,说明这个国家在文化建设上一定投入了大量的经济和财力,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要大力改进广播电视的模式,进行自主创新,研发和改进,使我国基础文化建设和综合国力稳步上升。

2.2.2驱动模式

驱动模式是指在极其复杂的操作中,可以让每个设备都紧密配合,使其保证一定的频率以及一致的操作模式。传统的驱动模式主要使用传统传播模式和其他辅助设备传送到信号塔,信号塔再与其他设备相结合将整个传播过程整合形成一条完整的传播线。但是传统的设备工艺流程操作复杂,很容易在生产中出现故障。随着科技化智能化的不断提高,出现了更为简洁而且高效的驱动模式,将驱动模式融合在整个操作系统中,使云技术与电视广播相结合可以更简单的运行。

3结束语

总之,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发展旨在改革新的发展模式,新的方法,策略与预期的目的,观众的期待,大众的审美情趣,接受能力为主要轴心,提高广播电视者创新思维的潜能,强化其对整合图像、声音、影像,文字中作用的理解以及重视、提高,我们要大力改进广播电视的模式,进行自主创新,研发和改进,寻求新的理念内容和创新意识,提高广播电视的综合素质,为使我国基础文化建设和综合国力稳步上升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在改革广播电视新模式的过程中,必须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开发,必须注重整个行业的前瞻性、理论性、实践性、指导性与可操作性,要明确广播电视发展的思路,让传统广播电视在互联网背景下结合云技术,打破传统在延续了多年的传统的理念下融合更多更有实用价值,更具含金量,更有深度的新兴媒介思想。

作者:张杰 单位:乌鲁木齐广播影视公共服务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1]北京电通网络互动中心.王岩玲.融合新媒体:现代广告,电视节目的未来[J].中华新闻报,2007(2).

[2]周杰.论打造城市电视台本土文化栏目[J].新闻爱好者,2008.

[3]黄鸣奋.新媒介与西方数码艺术理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4]石磊,陆地.解析中国民营电视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5][美]大卫•阿什德.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6]朱光烈.我们将化为“泡沫”———信息高速公路将给传播业带来什么[J].现代传播,1994(2).

[7]匡文波.纸质媒体还有明天吗[J].现代传播,2004(4).

篇10

【关键词】乡镇农村广播电视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 对策

一、我镇农村广播电视产业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现状

全镇辖1个箭头社区,18个居民小组。会仪村、和平村、黄坪村、三渡村4个村民委员会、29个自然村、106个村民小组。

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下,我镇的广播电视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发展基础。在会仪集镇数字电视全覆盖。2座无线开路发射的安装和8座中频接收安装。2座无线开路发射分布在大河24组和三渡13组,覆盖10个村民小组600余户3000余人。8座中频接收分布在大河22组、23组;黄坪16组、20组、28组、30组;三渡12组、13组;共120户,每户收看电视节目29套。2010年10个自然村(12个点)300户的“村村通”建设任务。分布在会仪村(大河自然村、五马石安置点)85户、和平村(和平村19组、20组)47户、黄坪村(桂花自然村、槽湾自然村)46户、三渡村(三渡9组、三渡13组、菖蒲安置点、三渡村委会、锁水自然村、新桥自然村)122户。2011年顺利的完成了“十二五”村村通摸底调查。2012年,会仪镇实施了239户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建设。2013年,会仪镇实施了273户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建设。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镇数字广播电视网络已初步建成宽带信息多功能业务网。数字广播电视已发展成为镇信息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镇广电队伍总人数为10人,其中大专以上5人,中级职称以上1人。

(二)存在问题

广播电视站工作人员紧缺,群众思想观念落后,经济基础差,维护力度不够。

二、规划

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重要精神为指针,以“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为保证,以“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发展为主题,以广播电视宣传为中心,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主线,以更好地为宣传服务农村、为人民群众服务、为国民经济信息化服务为根本出发点,紧紧围绕把农村广播电视搞强搞大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加强农村广播电视科技开发和应用,使我镇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三、实现规划的对策与措施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抓住创建向家坝水电站修建,移民大搬迁难得机遇,大力发展我镇广播电视事业。在规划实施过程中不断树立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开放意识和竞争意识。

(二)推动机制创新,理顺内部关系

机制创新包括广电内部组织机构的创新、用人机制创新和运营与维护管理机制的创新。一定的战略需要一定的战略组织配套。在广播电视发展规划的实施方面,同样要有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来研究行业动态与科技发展,为重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正确组织领导规划的实施。用技术、经济、行政等手段理顺内部关系,整合系统资源,使其发挥最大效益。

(三)加快建立广播电视科技新体系

建立广播电视科技新体系,应沿着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向进行。按照“统一领导、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积极推进、分步实施”的方针,加快广播电视的数字化进程。建立覆盖全镇的网络体系,节目生产与交换体系、技术维护与管理体系。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事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我们要建立一个多层次的广播电视人才结构体系。全面开展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行业队伍的整体素质。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积极培养和引进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大胆使用、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在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和先导性作用。

(1)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是一切问题迎刃而解的先决条件。而要使各级政府对乡镇广电站给予高度重视,就必须舆论先行,积极引导。

(2)加快镇区域内网络的延伸,目前我镇极有个别偏僻的地段还没有拉上线网,造成入户率偏低。加大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直播卫星“户户通”、“全覆盖”工程,解决农村百姓看电视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