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的创新性范文

时间:2023-11-30 17:30: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题研究的创新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课题研究的创新性

篇1

应用型人才是把所学的专业理论和技术熟练的应用到生产实践中的技能型人才,其知识结构需要围绕生产实际进行设计,能力素质突出对专业技能的熟练掌握和运用,具有较强的职业精神,培养过程更强调实践教学环节。[1]高校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是指公共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的专业原理知识。通过开设大学英语、计算机、高等数学等公共基础课程,以及开设专业外语、专业基本原理课程、专业发展史、专业研究和方法论等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来构建学生的基础知识。第二,应用知识。应用知识彰显专业特色,具有明显的专业倾向性,通过开设专业课程来实现,着重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转化能力和“二次创新”能力。第三,技术操作知识。技术知识是指学生在实践课程体系中获得的实际操作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实习、实践、调研以及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的实践育人环节。

二、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的课程设置缺陷

目前,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创新能力训练不足,主要表现为:第一,基础课程设置的重复率较多,很多专业的基础课程设置差异化并不明显,不能根据专业的不同性质以及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不同目标和规格,来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第二,教学内容更新速度较慢,行业特色课程及专业新开课程比重较小,无法满足学生对先进专业知识的及时需求,弱化了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三,实践课占总课时量的比重较小,很多高校教师缺乏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致使实践教学效果严重缩水。第四,专业课的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主要表现为专业课程的结构性失衡与大学生就业矛盾。

三、高校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训练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

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对于产品的不断更新能力和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二次研发”能力。高校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训练的课程体系建构,应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知识转化能力。高校根据应用型人才创新思维与技能提高的需求,开设一系列的创新能力训练课程。这类课程具体包括:思维训练课程、能力训练课程、原典课程、项目牵引课程、“第二课堂”课程和多元智能课程。

(一)思维训练课程

这类课程重点教给学生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外联助理总干事德?纳伊曼认为“今天所教的8%~9%应该放在科学方法论、教育方法、推理方法、搜集资料的方法、从事实中作结论的方法以及分析综合事实能力上面。”[2]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开发学生的思维训练课程,教会学生如何运用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何搜集、分析、整理资料;如何辩证思维,提炼论点;如何谋篇布局、安排论文和调查报告结构;如何现状把握、设定目标、要因解析、研讨对策、效果确认和效果巩固;如何修改文稿,了解论文的书写格式和规范等。同时,小规模地布置一些综合性的团队合作任务或模拟场景训练,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研创新思维基本训练,教师再加以必要的指导和及时反馈,逐步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能力锻炼课程

这类课程主要有交往与合作能力、塑造自我形象的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反省能力、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组织和执行任务的能力、推销自我的能力、谈判能力和竞争能力等。能力只能在实践中形成,也要在实践中进行训练。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参观访问、模拟训练、案例教学、小组讨论、撰写调查报告或项目论文等活动,以及项目工作法(通过一个具体任务或活动进行训练)均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训练的重要形式。

(三)原典选读课程

原典课程即专业的经典著作选读。高校应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这类课程,一是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了解专业发展历史,弄清知识的来源;二是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以使学生走向社会以后能够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不断充实、调整和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不断发展的职业需要。

(四)项目牵引课程

高校在教育教学方面具有生产性、职业性和实践性等特点,这决定了以教师科研项目或承担企业项目为教学内容的课程产生。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理论、技能应用三者捆在一起进行培养,以实际的科研项目和实践任务带动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下进行动手创造和应用实践,不断激发灵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透彻的理解和消化这些来自科研项目的教学内容,以此取得工作经验,真是让学生“在做中学理论,在做中促发展,在做中长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学得实用,学以致用”。

(五)“第二课堂”课程

“第二课堂”课程以学生社团或者个人自主实践为基础,主要包括:电子设计大赛、创业设计大赛、科技制作大赛、专业技术应用大赛等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和各类竞赛活动形式。高校对于“第二课堂”系列课程的开设,一方面应给予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政策的支持。另一方面应加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进行“主体参与式”创业课程体系的探索。[3]鼓励学生自主进行课题研究和探索,鼓励学生针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证研究,支持跨院校、跨院系、跨专业组建创新团队,并不断拓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创业竞赛、竞技、投资项目。

篇2

[关键词]外贸英语函电 教学现状 教学体系

一、引言

高职教育具有与普通教育不同的特点与规律,它以“就业为导向,服务为宗旨”。所以,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不仅要考虑到教育层面的教学认知规律,还要兼顾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从业人员职业能力的诉求。国际商务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既要掌握一定的国际贸易理论,也要有一定的外贸业务操作技能。外贸英语函电是国际贸易买卖双方主要的沟通手段。外贸英语函电写作技能是外贸业务员最基本的职业技能,而外贸业务员也是国际商务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职业发展的目标岗位。因此,对外贸英语函电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条件等教学体系进行创新性研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函电写作实战能力,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将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国商国贸专业的外贸函电教学为例,分析了外贸英语函电课程的教学现状,并对其教学体系进行了创新性研究。

二、外贸英语函电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国商国贸专业的外贸英语函电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大致为1:1。这种以外贸工作过程为主线的任务型课程打破了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策划、组织和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内化理论知识,同时提高了操作技能。然而,该课程在项目化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

1.教师层面

(1)极端化教学。外贸英语函电的教学目的是培养既具扎实的听、说、读、写、译的语言功底,又懂外贸专业知识的“语言+专业”复合型人才。教师在授课中往往出现两种极端化教学方式。一种是将函电课等同于英语语言课程,着重分析函电的字、词、句,而忽略了专业知识的传授。学生不明白在哪个外贸环节写什么类型的信函、信函的写作目的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等。另一种是教师只是一味地强调专业知识的讲解,却忽略了学生语言技能的提高。两种极端化教学方式均无法实现学生运用规范的语言独立撰写专业的函电的目标。因此,对于教师来说,正确把握语言和专业知识的讲授比例,并有效地融语言和专业于一体是非常重要的。

(2)教学资料与实际应用的脱节。目前,外贸英语函电的教学资料均来自教科书。在教学过程中会产生两个问题:一、教科书上的样信虽然丰富,但是样信之间在内容上缺乏连贯性,不利于学生对整笔业务往来函电的理解和掌握;二、教科书上的样信更加注重语言方面的修饰,采用较多的“大词”、“生词”,既不利于学生的消化吸收,也是与实际应用相脱节的。因此,教学需要在教学资料的选择进行仔细斟酌。

(3)教师缺乏企业实战经验。随着2000年1月《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提到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很多高职院校都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将“双师”资格的考核作为人才聘用的条件之一。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和素养。然而,从事外贸英语函电教学的教师虽然拥有经济师资格,但是真正参与过外贸业务磋商的人却是寥寥无几,很难将函电内容分析透彻。如在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国商国贸专业有四位专业教师讲授外贸英语函电课程,只有一人具有十年的外贸工作经历。

2.学生层面

(1)学生缺乏对信函预设情境的系统性了解。外贸英语函电项目课程分为准备工作、建立业务关系、业务磋商、支付、包装、保险、装运、投诉与索赔等八个子项目,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而在“讲”这一环节中,只是针对设置的项目练习零散地讲解样信,缺乏系统性。实际上,在外贸各个环节下可能存在各种状况,如在支付这一环节中,可能存在着商讨支付方式、要求采用简化的支付方式、催开信用证、修改信用证条款、延展信用证等。因此,只是针对设置的项目练习介绍几封样信是不完善的。

(2)学生对业务磋商中的产品缺乏直观感觉。外贸英语函电课程自开展项目化教学模式以来,采用小班化教学,教学场所设在商务实训室。学生模拟外贸公司,分别扮演买方和卖方进行函电往来磋商。尽管学生能够利用现有的实训条件,通过e-mail进行函电往来,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商务仿真。但是,学生确定了产品后,只能通过网络平台搜集相关资料,对产品缺乏直观感觉。这也影响了学生业务磋商的真实性。

(3)学生很难将知识真正内化。外贸函电的教学过程应当遵从“教师讲授专业知识—教师分析样信—学生消化吸收专业及语言知识—学生模拟函电磋商”,实现理论知识到实践技能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消化吸收专业及语言知识”是最关键的一步。但是,在外贸英语函电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往往完全对照着样信进行机械地模仿,只是将样信中涉及的公司信息、产品信息等稍作修改,草草交差,没有真正内化知识。

三、教学体系的创新性研究

外贸英语函电课程的特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市场的需求和学生的期望需要我们对整个教学体系进行创新性研究。本文基于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外贸英语函电课程教学实践,总结一些经验和看法:

1.教学内容

(1)与时俱进,教学内容紧跟外贸业务实际。当前,外贸英语函电教材种类繁多,且有些教材内容陈旧,如内容上依旧保留了当前外贸业务中已很少使用的电报和电传,语言上使用“大词”、“生词”、“复杂句”等。外贸业务磋商作为一种商务沟通方式,强调高效性,简洁、准确地表达谈判者意思才是关键。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结合外贸业务实际,去粗取精,同时在讲授的过程中适当对语言表达方式进行调整,学生不必要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背诵一些词组和短语,只要学生能够使用简单的语言准确完整地表达意思即可。

(2)开发合作企业,完善教学资料。为了解决教科书上的样信与实际业务相脱节的问题,开发合作企业,共同研讨外贸工作过程中各种信函的预设情境。同时,教师与企业合作,开发完整的实际业务案例,搜集诸如产品信息、往来函电、商业发票、提单、保险单、合同等业务资料。学生对业务磋商的环节以及每个环节中涉及的函电、单据有了更为具体的认识,更易于理解接受。

2.教学模式

(1)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所谓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即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融合和衔接。学校应积极开发实习实训基地,合理安排学生到外贸企业顶岗实习,深入了解外贸业务操作流程,并将实习表现纳入课程考核。例如,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与某宁波企业合作,组织学生参观合作企业,选拔优秀学生直接参与函电业务磋商,并由专业教师全程监控等。另外,宁波每年六月份的“浙洽会、消博会”两会的志愿者服务工作,由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国商国贸专业学生参与完成,根据学生的特长分设制证、外宾接待、展会秩序维护等,学生对进出口商品交易展览会有了切身的体验,有助于学生在函电磋商中对产品磋商环节的理解。

(2)滚动式教学安排。外贸英语函电项目化课程基本采用“一讲一练”的模式。为了解决学生无法真正内化知识的问题,教学安排上采用滚动式模式。第一轮采用集中教授学生所有预设情境下的业务往来函电,侧重词汇、语法、句法等语言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功底。第二轮采用实际业务案例翻译实训,侧重学生对业务背景、函电写作目的、要解决的问题等专业问题的理解。第三轮采用模拟公司业务员,搜集产品资料,组建合作伙伴,开展各个外贸环节的模拟实战。

3.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任务型教学法、交际型教学法、案例引进型教学法的灵活运动,融“教、学、做”为一体,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课堂教学模式,改变“师云亦云”的状况。例如,以外贸工作任务为主线,设置相应的工作任务,学生创立公司并确定产品,模拟买方和卖方角色进行函电磋商,任务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外,从企业获得一些经典案例的往来函电,并进行适当修改作为教学辅助资料,案例教学法能够促使学生在分享案例的过程中,切实了解业务磋商中可能碰到的一连串的疑难问题,同时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4.提升教学条件

外贸英语函电教学体系的创新性研究需要一定的教学条件作为支撑。一方面,创设仿真的商务教学环境能够使学生在“沉浸式”教学中体会到真实的函电磋商氛围,如电脑、传真机等硬件设备的引入,样品、包装材料等用于现场教学等。另一方面,鼓励专业教师参加企业挂职锻炼,积累自身实践经验,提高教学水平。聘请企业兼职教师参与实训课程的指导或做讲座,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了解真实业务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四、总结

总之,外贸英语函电课程是高职国际商务专业的岗位核心课程,融国际贸易理论知识和英语商务信函写作为一体,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能性,传统的“讲授”模式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针对当前外贸英语函电的教学现状,必须在教学中使教学内容紧跟外贸业务实际,完善教学资料,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及滚动式教学安排,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条件,实现学生适合企业“岗位、知识、能力”三位一体化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郭航.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外贸函电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高职教育,2011(6)

[2]黄霜林.外贸英语函电教学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6(11)

篇3

[关键词]课外开放实践 创新型人才 实验室开放 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 G642.0;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1-0114-02

高等教育是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创新成果的高素质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 西南石油大学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的支持下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构建了一整套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课外开放实践体系。

一、构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课外开放实践体系的必要性

教育部强调: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特殊作用。然而根据高校现有的管理制度,实验课程和实验项目依据人才培养方案而设定,培养方案一旦制订后很难按照社会的发展及时修订,修订的程序复杂,时间相对较长,致使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管理比较僵硬,很多实验课程和实验项目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难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2]此外,现有一大批集成化、模块化的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只需按照实验指导手册的说明输入参数,即可得到输出实验结果数据,使学生缺少根据课程所学原理进行的分析、动手、求解的实验过程。

课程之外的开放实践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影响更加深远,校际间的教学质量差异就在于课程之外的学术氛围和校园文化氛围。因此,为了弥补课内实验的不足,利用课外开放实践教学的灵活性和自主型优势,构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课外开放实践教学体系极其必要。

二、构建合理的实验室开放运行机制

(一)整合资源,建设课外开放实践硬件平台

在调研国内外实验室建设理念、管理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参照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目标和内容,根据我校学科专业结构布局特点,制订出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建设规划,成立了16个实验教学中心(室),使其布局更加科学合理,进一步强化了实践教学共享平台的建设。在此基础上,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校内石油工业综合实践基地,按照现代油气生产与加工的“堪-钻-采-输-炼”全流程系统,构建面向多专业的开放共享的石油工程实践教学平台。创建大学生研究学习和创新实践平台,为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和各类竞赛活动提供研究和实践基地。

(二)建立和完善实验室开放运行制度

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科学的管理办法是开放实验室良性运转的重要保障。学校通过研究制定了《西南石油大学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试行)》《西南石油大学大学生课外开放实验管理办法》《西南石油大学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和有偿使用管理办法(试行)》《西南石油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基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有关实验室开放管理的规章制度,对实验室开放管理、工作程序、开放形式、激励措施等均制定了详细的规章制度,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实验室开放运行的工作流程。在学校7个工科学院建立了课外开放创新专题实验室,每个实验室的面积均超过100m2,完全由学生自主管理,自主选题,自主组建实验团队,自主设计实验项目等,且全年开放。

(三)利用网络平台,畅通课外开放实践的预约渠道

学校采用了实验室运行及开放综合管理系统软件,实现了网上预约、网络指导、答疑辅导等功能。并将“校园一卡通”等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融入实验室开放管理中,实现对实验教学人员、仪器设备、教学内容、实验项目、教学安排等信息的计算机管理。

(四)加强实验队伍建设,为实验室开放提供技术保障

学校高度重视实验队伍建设,通过实施“实验队伍培训计划”、“实验室中青年骨干培养计划”、实验室人员可以评聘教授职称、完善考核指标体系等一系列措施,培养了一批基础理论扎实、具有较高业务水平和创新精神的技术队伍,为实验室开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课外开放实践项目管理体系

(一)建立“两层次、三结合”的课外开放实践平台

以实验室开放为依托,利用现有实验条件和资源,学校设立专项基金,面向在校学生提供开放性实验、实践项目。为学生搭建的一个开放的实践和创新平台。这个平台一方面是由学校组织实施的校级开放实验平台,另一方面是各学院自筹开设的院级开放实验平台。

两层次:基础层次,即课外开放普通实验项目,主要面向本科一、二、三年级的学生;提高层次,即课外开放校级重点项目,主要面向二、三、四年级的学生;二者在经费资助、立项要求、研究时间,过程管理、结题标准、成果提交等方面均有所不同。

三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即计划内实验项目的课外拓展与提高;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专业学科与交叉学科相结合,鼓励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的学生组成研究团队,开展课外开放实验项目研究。

(二)课外开放实践项目的实施原则

兴趣驱动:参与的学生要对科学研究或创造发明有浓厚兴趣。在兴趣驱动下,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实践过程。

自主实验:参与的学生要自主设计实验、自主完成实验、自主管理实验、自主评价实验。

注重过程:注重实验项目的实施过程,强调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方面的收获。

(三)建立激励政策,提高指导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鼓励和支持实验人员和教师积极参与课外开放实验的指导工作,将实验人员和教师设计与指导的课外开放实验、实践课题作为其岗位职责之一,现已有博士生导师、学术带头人等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教师积极参与其中。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课外开放实践活动,将课外开放实践纳入学生实验教学环节,学生参加课外开放实践结题验收后方可取得课外创新学分。学校对课外开放实践发表高水平的论文及获得的授权专利给予科技奖励。每年开展一次课外开放实践成果评奖,对获奖学生和指导教师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四、实施课外开放实践体系取得的成果

(一)课外开放实践质量不断提高

改革研究成果显著,学生受益面大。四年间共获批立项项目902项,参加学生3621人次,使本科生在校期间有机会参加课外开放实验项目的比例达到25%以上,在校内形成了学生自主实验和创新研究的氛围。2012年仅在重点资助的45个结题项目中,学生就公开22篇,获专利授权8项,自制和改造设备7台,研制管理系统4套,获得国家及省级竞赛奖8项、学校飞翔学术成就奖1项、创业奖1项。

(二)激发了学生兴趣,营造了创新的空间

课外开放实验、实践涉及理、工、经、文、管、艺等学科的内容,面向全校学生开放。鼓励学生通过项目和实验研究平台与其他专业的同学交流,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和组织沟通的能力,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三)有效地促进了实验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的更新

一些课外开放实验项目是基于学生们在完成教学计划内实验的过程中,认为有必要对使用的仪器设备或者采用的实验方法进行改进而申请项目来实现自己的想法。比如“显微镜防下滑装置的设计与制作”“感应式单相电能计量表演示仪的设计与制作”等项目就是改进原有的实验仪器和研制新的设备,并将其应用于实验教学之中的。

(四)形成了传帮带的良好风气,为课外开放实践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大部分课外开放实验项目的团队成员由不同年级的学生组成,大四的学生起着组织规划和榜样的作用,带领低年级同学完成研究,形成了良性循环。现已是机电院研究生的汪浩瀚同学,以其主持的校级重点项目“一种新型井喷着火控制机器人”所制作出的作品,参加2010年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并荣获了“工业工程组”全国一等奖。现在,他受聘为学校工程训练中心课外创新团队的指导教师,形成了传帮带的良好风气。

五、结束语

课外开放实践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能力、特长的差异,因材施教,在教学与实践密切结合之下,系统地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专业意识教育和创新思维教育,进一步加强科技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因此,应不断完善课外开放实践体系,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保障。

[ 注 释 ]

篇4

【关键词】工业设计 设计表现 创新型人才 课程体系

工业设计是基于人类物质和精神基本需求而培养创新型设计人才的专业,①它以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为研究对象,是一门工程技术与艺术美学相交融的综合性学科。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引入我国,工业设计已有30余年的发展,日趋成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发展工业设计已经成为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蜕变的重要途径。设计的本质在于创新,②产品创新设计是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品牌价值的有力手段。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并有能力将其转化为创新成果的人才。工业设计的发展需要大量创新型设计人才。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是设计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

产品设计开发是一个从无到有、从抽象到具象的过程。在这过程中,设计表现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是设计师记录创新思维的主要手段,也是设计交流与沟通的有效保障。工业设计专业的设计表现课程,正是为了培养学生客观、准确地表达设计创意的能力,要求他们通过对设计方案的形态、色彩、材质、结构、使用方式等要素的准确表现,从视觉感受上建立起设计者与观者之间的媒介,促进创新思维的不断完善。设计表现课程能够为后续的产品设计课程及设计实践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一、工业设计表现课程体系概述

传统的工业设计通常依靠手工绘制效果图来表现设计方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入信息时代以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各种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极大丰富了工业设计的表现手段。一般来说,工业设计表现课程可归纳为以下四个类别:

(一)手绘表现类

手绘表现包括手绘草图、手绘效果图等,是设计师将头脑中的抽象思考变为具象形态的一种表现手段。设计师通过手绘快速记录转瞬即逝的设计灵感,构思产品的大致形态,并对其进行整理、优化和筛选,使设计概念逐渐走向成熟,从而形成最终的设计方案。

(二)计算机表现类

计算机表现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表达、工程图学等。计算机效果图可以完整、细致地表现产品的形态、色彩、材质、结构、比例、光影等,花费时间短,修改方便,具有极强的真实感,为设计方案的评审提供依据;工程图由图形、符号、文字和数字组成,从工程方面描述设计方案的形状、结构、尺寸、装配关系等。

(三)实体表现类

实体表现主要指模型制作,是从三维角度出发将设计构思变为实体模型,采用的材料一般有卡纸、ABS板、油泥等。随着CNC(计算机数控技术)和3D打印机等技术、设备的普及,机器制作验证或展示模型逐渐成为新的趋势。三维模型制作可以帮助设计师推敲设计方案,尤其对于一些大尺度的产品,它可以在手绘表现与计算机表现之间取得平衡,更为清晰地反映线面转折和空间形态细节;同时,可以对设计方案进行功能、人机等多方面的验证,也可以用于设计方案的展示。

(四)综合表现类

综合表现主要指对设计方案的全面展示,包括版面设计、Flas、影视影像技术、影视后期编辑、摄影、展示设计、网页设计等多门课程的内容,在有些设计院校被称为综合设计表现。一套完整而出色的设计方案通常会采用多种手法来综合表现,如版面、模型、视频等,甚至设计方案的展台设计、使用方式表达也属于综合表现的范畴。

二、工业设计表现课程体系建设

(一)课程体系调研

通过网络调查、访问交流等方式,笔者对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和江南大学这四所国内著名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2011-2013级培养计划展开调研。调研发现,在各大院校的工业设计表现课程体系中均设置了手绘表现类与计算机表现类课程,如设计快速表达、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说明这两类课程对于设计表现的重要性。同时,结合自身特色和发展方向,这四所院校设计表现课程的课程名称、门数、学分及学期分布具有较为明显的区别。同是手绘表现类课程,名称却不尽相同,如工业设计表达、平面表达、产品速写等。在课程门数上,少则三四门,多则十几门,其中以清华大学最多,且针对具体专业方向设置了相应的设计表现课程群,如交通工具平面设计表达等。此外,仅清华大学和江南大学开设了综合设计表达课程。在学分设置上,以10-20个学分不等,平均为15个学分。在学期分布上,浙江大学、湖南大学、江南大学这三所院校的相关课程集中在二、三学期;清华大学相对均衡,在完成了设计表现的基础教学后,在六、七学期又设置了与专业方向相关的设计表现后续课程。

江苏大学于1993年开设工业设计本科专业。通过22年的建设,工业设计表现课程体系(表1)逐渐完善,目前涵盖的课程主要有设计草图、阴影与透视、工程图学、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产品表现技法、产品设计模型、模型制作、版面设计等。

相比2008年的培养计划,2009年将手绘表现类、计算机表现类的部分课程前移了一个学期,使低年级学生能够具备完整表达设计创意的能力;同时增设了阴影与透视课程,通过典型形体的透视画法训练,提高学生对空间形态的理解能力和手绘表现的准确性。2012年,随着专业名称与专业方向调整,培养计划做了较大改动。工业设计系下设工业设计与产品设计两个专业,生源分别为理工类学生与艺术类学生(文中所写“工业设计专业”含工业设计与产品设计两个专业)。针对两类学生的不同特点,手绘表现类课程有所区分,理工类生源的课程体系中新增了设计素描课程,目的是提高理工类学生的绘画基础;计算机类课程中将Photoshop、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分别更名为二维设计软件、三维设计软件,教学内容扩充了软件种类,丰富了表现方式。此外,从三年级开始,专业方向划分为产品设计与交通工具设计两个方向,在设计表现课程体系中新增了交通工具设计表现的课程群。

(二)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第一,课程内容重叠,缺少衔接。目前课程体系中的每一门课程相对独立,教师之间缺少沟通,部分课程存在内容重叠问题,如透视、阴影的内容在三门课程中均有涉及――阴影与透视、工程图学和设计草图,学生重复接受相同的知识内容不仅浪费时间,也不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而课程的独立性也导致课程内容没有衔接,不具系统性。

第二,课程教学缺乏设计实践。工业设计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需要通过大量的设计实践得到锻炼和提高。③而现阶段课程体系的学分十分充裕,单纯用于设计表现教学,势必会带来重表现、轻创意的结果。

第三,综合表现类课程不成体系。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的设计想法大胆、创意突出,但不太会展示自己的设计。仅从设计展示版面中看不到设计的亮点,需要阅读大量说明文字才能读懂设计。纵观红点设计大奖、IF国际设计奖的历年获奖作品,大都具有非常清晰易懂的版面、效果图及示意图,文字相对较少。目前综合表现类课程多为选修课,面向多个专业,不能使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具备完整的设计综合表现能力。

第四,针对不同生源的课程体系不完善。工业设计专业的生源有两类:理工类学生和艺术类学生。他们有着各自的特点:理工类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工科知识基础,而手绘能力、造型能力和视觉敏感力较欠缺④;艺术类学生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绘画基础,而计算机能力、分析能力和工程基础较欠缺。显然,针对这两类学生采用相同的培养计划是不科学的。

第五,部分课程学期设置滞后。经过一段时间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往往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构思水平和设计能力,而设计表现课程的滞后使他们不能清楚地表达设计构思,阻碍专业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使其无法参加各类设计实践项目与设计竞赛,对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和专业知识的学习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三)新的课程体系内容

创新的根本在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因材施教。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目标,江苏大学在2012版培养计划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工业设计表现课程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图中虚线部分为理工类学生的修读课程,实线部分为艺术类学生的修读课程,灰块为共修课程。从第5学期起划分产品设计与交通工具设计两个专业方向。课程名称下方数字分别对应学时、学分和学期,以工程图学为例,“60/4/2”代表60个学时、4个学分和第2学期。

新的课程体系根据专业方向提炼特色,并结合每门课程的先修与后续课程,在相应课程中设置具有延续性的、针对性强的课程训练。课程体系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1.课程教学结合设计实践。在高年级的课程中融入具体的设计实践项目和设计竞赛,使设计表现能更好地应用于创新设计中。2.综合考虑理工类学生和艺术类学生的差异。课程体系的设置取长补短,将原来的阴影与透视、设计素描课程合并为设计草图初步,以提高理工类学生的手绘水平;将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类课程学时与课程训练加以区分,以提高艺术类学生的计算机水平。3.新增设计综合表达课程。为弥补学生综合表现能力的不足,开设综合表达类课程,通过产品商业摄影、版面设计、多媒体表现等内容的集中讲授,结合设计实践,使学生具备以宣传、展示、评价产品设计为目的的设计综合表现能力。

结语

创意思维是工业设计的生命,创意表现是创意思维与创意实现之间的桥梁。工业设计表现课程体系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创意表现能力,进而影响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本文通过对国内四所著名高校的调研,分析工业设计专业设计表现课程的教学现状,结合社会需求与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提出了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的的工业设计表现课程体系,以期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

(注:本文为江苏大学教改资助项目)

注释:

①孟慧.关于工业设计表现技法课的教学探索[J].工程图学学报,2009(5):200.

②李亦文.设计基础课教学与创新型设计人才的培养[J].美苑,2005(3):36.

③闫成新,刘衍聪.以创新设计为核心的“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课程体系建设[J].工程图学学报,2010(4):143.

篇5

校本课题研究的立足点是校本实践,着力点是优化措施、创新方法,生长点是理念引领实践、驱动专业发展。在课题研究的实践中,如何引领教师科学选题、有效研究、充分发挥成果的驱动功能和实践作用,是学校管理者要着力解决好的问题。学校应自觉担负起校本课题研究的组织和引领责任,以实践的理念引领选题、以科学的态度指导研究、以发展的思维激励创新,使基于实践的校本课题研究真正发挥引领创新和推动发展的作用。

一、以实践的理念引领选题

科学选题是做实校本课题研究的重要前提。教师职业的实践性特征、专业成长的自主性特点和校本研修的实践表明:只有研究来自于实践、生成于发展需求的课题,才能有效挖掘教师的研究潜能、激发其探究和创新精神、促进其专业成长。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确立了“从实践中生成、服务于实践”的校本课题选题指导原则,通过“强化反思制度、搭建教研平台和提供资源支持”等措施来引领教师选题,既为选题找到了有效路径,又为研究奠定了实践基础。

一是强化反思制度,引领教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依据“以实践为基础、从小处着眼、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发现原则,建立了教学反思制度,确定了问题发现的路径。要求教师将个体初备、集体研备和二次精备的备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惑、疑问记录下来,作为教研课题或话题进行研究和探索;引领教师从教学准备、课堂组织、学生学习过程等具体环节着手,在备课反思中、课堂实践感悟中、学生学习状态观察中、作业批阅的体验中,产生灵感并提出问题。

二是搭建以同学科教师为活动主体的教研承载平台,为课题研究积累资源。相同学科教师使用的教材相同、面对的学生的学习基础与状态相近;虽然他们在教法上各有特色,遇到的问题也有差异,但相似环境下的教学体验总会产生一些共鸣,这些共性问题正是校本课题研究需要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我们把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困惑和感悟作为教研活动交流和研讨的话题,并通过有组织的交流和探讨,汇聚群体智慧,提炼并形成有价值的问题。

三是建立校本课题征集和梳理制度,为教师选题提供指导。通过组织教科研骨干力量,对实践中产生的重点、热点或难点问题,进行梳理和整合,列为学校教研课题,编制校本课题研究指南;指导教师依据专业发展情况,以及实践和研修需求科学选题;并通过专家引领,提供培训与学习机会,提供经费等方式,为教师的研究与实践提供环境与资源保障。

二、以科学的态度指导研究

科学指导课题研究过程是做实课题的基础保障。以科学的态度指导研究,就是要组织和指导教师依据“重实践、重过程、重创新、重实效”的校本课题研究原则,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方案,创造性地实施研究,力求实现突破、创新和生成等多维发展目标。

制定科学的课题研究方案,是引导研究与探索工作沿着正确的轨道高效运行的保证。我们把指导教师做实课题研究方案作为推动“创新”的切入点,引导研究者在广泛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合理定位课题研究的目标和预设成果,科学设计课题研究的措施、方法和步骤,形成既充分体现引领和驱动功能,又突出创新与生成作用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强的研究方案;通过方案的研制过程的引领,使研究者明白:“实践”是课题研究的基础,“过程”是课题研究的载体,“创新”是课题研究的动力,“实效”是达成策略生成、措施生成、方法生成的期盼。

创造性地实施研究过程,需要研究者以“坚持不懈、不畏困难、勇于担当”的奋斗精神实践和探究。课题研究既不是做文章,也不是课时没计,更不是常规的话题交流,而是一个融理论研修、实践和探索为一体的递进性专业认知的深化过程,更是实践能力的生成和发展过程;它需要不断地规划、预设,需要在理论引领下经历反复的实践验证,并在不断反思、提炼、改进过程中循序渐进地优化策略和方法。其过程既是一个策略实践与方法验证的漫长且艰苦的探索过程,又是一个内化理念、追求创新与实现突破的奋斗过程,在这个不断探索与奋斗的历程中,必然会有诸多障碍、困难及挫折。因此,我们坚持以换位思考的思维方式指导研究,站在研究者的角度设身处地设想他们可能的困惑和疑虑以及需求;在他们可能遇到困难时及时提供服务和帮助;在他们疲倦时及时给予激励和指导,努力激发其不懈追求的奋斗精神,使他们在体验解决困惑、破解疑难问题的乐趣中,培养奋斗精神,进而生成克难攻关、超越自我的能力与智慧。

三、以发展的思维激励创新

如果说课题研究过程是引领教师实践理念、探索措施和专业研修的发展过程;那么科学归纳与总结成果、深化成果的推介与应用,则是理念转化为常规、成果转化为行动的新起点。只有以发展的思维总结成果,以创新的精神运用和推广成果,成果才能成为创新的生长点,研究才能成为发展的推动力,才能使基于实践、服务于实践的课题研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我们通过三项措施,引领教研成果服务于教学实践、服务于教师发展、服务于质量提升。一是引领教师通过由表及里、去伪存真、深化认知的成果梳理和分析过程,提炼并形成可供推广的成果报告,使成果梳理过程成为教师专业认知的深化和发展过程。二是通过组织开展融成果汇报、评价、推介为一体的同课异构、说课、评课等展示活动,举办成果点评、教育论坛,邀请专家与教师对话等交流活动,引领教师从活动体验与反观对比中吸纳精华、开启潜能、创新思路。三是通过不断完善“注重过程、突出实践、强化应用”的教研引领和激励机制;用制度规引教师钻研业务,加强研修,提升能力;用激励措施引领教师立足于岗位实践,在实践中发现、实践中探索、实践中发展。

篇6

笔者长期在区级教科研部门工作,近期对本区167个“十二五”省、市立项课题进行了一些分析。根据课题设计的思路判断,其中为实现课题研究目标而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实践研究的这一类课题,有147个,占88%,如果对以研究小课题为主的区级课题进行分析统计,其比例可能更高。这个数据告诉我们:第一,在中小学的研究课题中,教学一线的实践类课题占了绝大多数;第二,这类课题大都属于行动研究课题,需要落脚于课堂,将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紧密对接(以下简称“两课对接”),并使课题设计思路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中得到贯彻落实。

然而,一些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对这一类课题的“两课对接”问题意识比较淡薄,行动严重缺位。有的认为课题研究是一回事,课堂教学是另一回事;有的虽然也意识到课题与课堂应该联系,但对两课“如何准确联系”不甚明了,往往将课题研究课上成了常态课或一般的教研活动课;一些教科研专家在指导或鉴定课题时,往往更关注课题研究思路的清晰度及研究目标的达成度,而忽略了“两课对接”的相关与密切度。因此,这类课题并没能真正着落于课堂,最终形成的所谓研究成果往往成了无本之木,难以切实地指导具体的教学实践。基于此,我们主张要强化“两课对接”,认真探讨两课对接的策略与路径,真正将教科研的成果转化为现实的教育教学的生长力。

实现两课对接,上好课题研究课是关键。课题研究课指的是体现课题研究思路的课。在属于教育行动研究的涉及课堂教学的课题研究(我们简称为“教学类课题”)中,按照课题研究思路展开的课堂教学活动。

当教学类课题的总体方案确定并开始实施以后,对课题实施实际效果或称实践效益的追求就应该是首要的任务。课堂教学是课题实施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因为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场所,也是课题设计思路得以落实的主要渠道,课题实施必须依赖于课堂教学活动。

课题研究课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将教学类课题的研究设计意图,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贯彻执行,使课题提出的策略或措施更好地得以验证与实施,并观察和分析其效度,为课题的成果获得提供实证性的资料依据。

课题研究课一般具有专题性、创新性、穿插性和考察性的特征。所谓专题性,是指只重点关注课题设计中的某个“研究点”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执行和落实,以这一研究点作为“变量”,将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重点探索,并期望生成新的增长点,而与研究点关系不大的其他各项教学活动可以适当忽略。所谓创新性,是指课题课的探索活动过程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元素,这种创新元素,一是依托课题方案设计中的创新性,二是从课题方案设计转化为课堂教学设计及其教师实际的教学行为,也存在着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具有一定的个性化的探索。所谓穿插性,是指根据各个不同课题的不同内容而确定的课题研究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着力处,有的课题需要贯穿于课堂的全过程,而更多的课题只需要落脚于课堂的某个阶段或某个环节。所谓考察性,是指当研究点(自变量)着落于课堂、对学生产生了新的影响后,研究人员更需要重点考察其效度,即学生的变化度(因变量)。

课题课大致可分为“新常态课题课”和“观摩性课题课”两种。新常态课题课,是指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个人经常性地开展课题研究课活动。由于课题研究课不同程度地改变了原有的“老常态”的教学格局,而且是经常性地进行这种专题式的改变,形成了新常态的课题课;观摩性课题课,是指课题组组织参研人员和有关教师开展课题课的现场观摩活动,深入开展专题式诊断和改进、效度性考察和分析等研讨活动。在组织观摩性研究课的活动前,需要参与听课、评课的老师阅读课题方案或听取课题思路介绍,了解课题意图和教学设计思路,在此基础上带着专题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听课评课活动。“新常态课题课”是课题实践效益生成和课题质量得到保障的主要依托,必须连续性开展;“观摩性课题课”是“新常态课题课”改进和优化的重要渠道,但可以间断性组织进行。

观摩性课题课与一般的教研活动公开课有所不同。一般的教研活动课,通常是用相对成熟而统一的标准要求去全方位地衡量和评价课堂,达到课堂教学改进和优化的目的,它具有全面性;而课题课是在课题研究思路的引领和制约下,开展专题性诊断和改进的研讨活动,更具有专题性。

实现两课对接,上好课题课,需要准确把握课题设计原则和方法。

1.设计原则

一是针对性。按照课题研究课的“专题性”特点,设计者需深刻理解课题思路,针对课题的预设要求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设计中,要力求改变原有的习以为常的备课观念,将课题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合理渗透和穿插于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更好地体现课题研究课的针对性、创新性和有效性。

二是准确性。让课题着落于课堂,让课堂支撑起课题,要具体落实这一要求,首先必须认清“如何准确着落”。如果能让课题准确着落于课堂教学过程或内容中的合理位置,就能按照课题预设的目标和实施思路顺利推进,否则,研究的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三是调整性。当课题研究点着落于课堂并对学生产生了新的影响后,研究人员就必须重点考察学生的变化度,“调整性”就成了衡量课题课效率的重要维度。考察学生的变化,既是了解“着落于课堂”后的效果,更重要的是以此为据,反思“着落课堂”的设计与行为是否存在不足,对学生的发展究竟起到了怎样的引领作用。要根据实际,对之前的设计与行为进行及时的调整与改进。

2.设计方法

为实现两课的准确对接,在课题课的设计中可以参考下述三步法。

第一步,明确一个核心。任何一个课题,都应该有一个研究的核心,而这一研究核心又可以派生出多个研究要点。对这一研究核心及其下位的各要点能否正确把握,关系到着落位置的准确与否。由于课堂教学属于课程实施体系,自有它多年形成的常规性的任务、要求和方法等等,而很多以改进课堂教学为宗旨的研究课题,一旦介入课堂教学,就必然要将二者合理连接,课题研究的进入使原本习以为常的课堂教学格局发生了变化。那么,在常态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在哪里(即着落位置)进行改变?笔者以为,正确把握课题的研究核心及其要点是重要的前提,只有这样,才能找准其在课堂教学中的着落位置,开展研究性的课堂实践活动,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改进。

第二步,突出三个落点。找准课题着落于课堂的部位,要根据不同课题设计的核心研究要点,确定课堂教学中的不同着落点。由于课题研究内容的外延有大有小,因而着落于课堂的部位也就各不相同,一般有如下三种情况。

一是着落于全程。有的课题涉及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如课题“初中语文自学指导方式研究”,主要研究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其研究的核心应该是对学生自学的指导策略和方式的创新与改进。不管教师运用什么样的介入方式,以自学指导为核心而构思的课堂教学,其全过程总离不开教师的引领与陪伴,所以,这一着落点应该是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二是着落于阶段。有的课题只涉及到课堂教学的某一阶段,如课题“初中语文课堂预习的指导方法研究”,主要研究教师如何指导课堂中的学生预习,其研究核心是针对学生课堂预习的教师指导方式的创新和改进。在课堂教学的全程中,预习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因此,这样的课题研究的着落点,应该是课堂教学的某些阶段。

三是着落于环节。有的课题只涉及到课堂教学某阶段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同类的小环节,如课题“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生成研究”,主要研究语文教学中如何生成有价值的问题,然后以问题为线索开展教学活动,其核心是研究问题生成的某些规律和教师如何促使课堂问题生成的方法改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生成有价值的问题,只是某一个或几个阶段中的某一个或几个环节。

第三步,执行四个步骤。当课题着落课堂的位置基本确定以后,从操作执行的维度着眼,应该循环执行四个操作步骤。

第一是转,即“转化”。将课题研究核心及其要点的实施设计(主要是课题方案预设的策略措施和方法等操作体系的设计),转化成课堂的教学设计。课题方案中操作体系的设计,一般的呈现特点是笼统的提纲和描述,而将课题操作设计演绎为技术性的课堂教学设计,其中有一个带有再创造特点的转化过程,这一过程十分关键,也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研究人员认真推敲,追求研究结果的有效性。

第二是行,即“行动”。根据课堂教学的有关设计,在课堂上开展行动操作。要走好这一步,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功力是一个重要的保障。因此,对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要进行必要的筛选与针对性的培训。

第三是测,即“检测”。要设立科学的指标体系,检测行动操作后的效果,检测的唯一标准,是学生的明显变化。

第四是改,即“改进”。根据检测的结果,回头反思,及时调整和改进课题预设的要点,或者课堂教学设计的要点,或者教师的实际操作行为。

篇7

关键词:课题研究;深入开展;策略

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学校持久发展的不竭动力。然而,有一些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总是畏首畏尾,总担心影响教学质量,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中去,平时一套,迎检一套,形式主义突出,形似而神离,这样的研究效果可想而知。那么,我们如何才能真正把课题研究开展起来呢?本人认为应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一、充分发挥教、科研部门的引领、示范作用

定期邀请科研所、进修学校相关人员深入学校,进入课堂,引领优秀学校做好课题研究的归纳、提升与推广工作,做好过程性调研、指导工作,通过听课、评课、观课、议课、讲座、网络教研等方式,帮助教师解决课题研究中的困惑与问题,使其快速成长,成为课题研究的行家里手,做到“教学研究课题化,课题研究教学化”。

二、校长要发挥好组织、策划、参与、支持的作用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校长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专业素养、管理能力直接影响着课题的实施水平和效果,所以,校长必须站在课题研究的最前沿,由事务型校长向研究型校长转变,坐下来,沉下去,深入课堂,指导课题研究,成为教育科研的明白人、引路人;校长要研究学情、校情、教情,完善相关课题研究配套制度,把课题研究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中去,与评模选优、评职晋级相挂钩,调动广大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课题研究中去。

三、教师要发挥好在课题研究中的关键性作用

教师是课题研究成败的关键,只有教师才能赋予课堂以生命。作为教育管理者,要引导教师走上研究的道路上来。让他们选择新的成长目标,持续保持进取的热情,把课题研究作为创新点和兴奋点,以此为荣,以此为乐,通过不同形式的专业培训、交流学习和实践磨砺,让教师具有阳光、进取的从教心态,掌握宽广、厚实的专业知识,丰富厚重的人文底蕴,提升他们的教书育人能力、课堂执教能力、教科研研究能力、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彻底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成为课题研究的中坚力量。

总之,只要立足学校,聚焦课堂,找准支点,扎实工作,大胆创新,科学合理地给予支持,课题的研究定能结出丰硕之果。

篇8

教育高速发展到今天,教师专业化发展已演化为教师成长的趋势和潮流。它即是一个时代性概念,又是教师成长的时代标志。受“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启示,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路上,“科研兴师”已然成为一种共识和教师发展方向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所谓小课题是基于教师个体经验和个性特征,镶嵌在教育教学的情景和行动中,以特定的教师、特定的课堂、特定的教材、特定的学生为对象,其研究是对实践中产生的困惑,通过发现规律―查阅资料―编制方案―依案研究―反思总结的基本流程,围绕中心问题,以专题研究的方式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小课题研究是一种“面对真问题、展开真行动、获得新收获”的实践研究行动。

一、 小课题的价值力

就小课题研究的一般意义而言,资阳市教科所副所长刘怀明曾这样说:小课题研究从自身的教学出发,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研究问题小,但意义深远,研究活动和教学紧密结合,小课题研究真正让学生获得了最大最优的发展。从更宽泛的角度分析,我认为:

(一)小课题研究是教师教育科研的“敲门砖”:教育科研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研究活动,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但现在教育科研之所以论为摆设、作为花瓶、视为点缀、当为时髦,无外乎是找不到研究的方向和对其价值认识的模糊。要知道小课题正是介于教育科研与教学案例、教学后记之间的一种较为理想的研究形式,教师容易介入、研究容易深入、成果容易形成,甚至教师可能在不经意间就自然的由小课题步入了教育科研的行列。

(二)小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奠基石”: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在自己整个的专业生涯中,通过自身专业训练,获得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

二、 小课题的生成点

据相关资料介绍:小课题具有“小、近、新、实”的外显形态,也有“求真、求善、求美”的内部特征,单就小课题生成而言有关资料也详括了“十因”之法则,但我认为小课题的具体生成点还有待探讨之。

一个课题是否值得研究,需要综合考虑课题本身的科研价值和研究的可行性,好课题他的认定标准我认为有:(一)体现“三重性”:1、追求针对性,即小课题应该是迎着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而去,为解决实际问题而生,而且课题要从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实际出发,观众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期待解决的问题。说简单点也就是研究要有的放矢。2、突出开放性,简而言之就是小课题必须有适度的研究空间,适于教师的自主研究。3、增强有效性,有效乃是一切研究工作的生命,是从事小课题研究必须考量的根本问题,有效者乃有用、好用、适用也。(二)突现两个“有利于”:1、有利于实践操作,无从着手的或只可作纸上谈兵的小课题是毫无价值的,一个好的课题必须是通过某些技术手段和方法可具体操作化的。2、有利于培养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虽然课题仅以小课题定义,其特征显现也不如真正意义上的科研项目,但我们在确定小课题时务必要求其”科研”含量。(三)捏准一个“度”,这个度我们可以理解为深度、广度、信度,但其基本的内涵还是应该体现在教师能从”整体上把握、从局部上考虑、从微观处着手、从实践上落实”。(四)确定一个“重点”,小课题因其“小”,所以其解决的问题不可能多而大,在实际中我们基本要求一个小课题集中解决某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勿多勿烂,最好是一个人能在一定时期内切实予以解决.

三、 小课题的创新性

创新是研究的生命和灵魂。一项研究价值与否可以从课题上反映出来,但课题本身只提供实现价值的可能性,课题的真正价值只能通过研究过、研究结论最终得以实现,而其价值的大小又往往取决于课题本身所具有的创新性。

(一)课题的前瞻性:好的课题应该具有独创性。选题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研究目的,立论要充分、合理,教师要在全面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形成课题。由于课题中研究问题与研究对象往往浑然一体密而不分。因此,我们此处的“前瞻“包括提出的问题要新、研究的对象要新两个层次。

(二)方法的新颖性:不论是行动研究、个案研究还是叙事研究,我们都必须尝试应用新手段、新方法、新技术,这里可以提供的方法方法有:调查法、观察法、统计法、个案法、实践法、尝试法等,教师在研究中可视课题而综合使用之,以利于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

(三)成果的突破性: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课题所提及的创新是非科学的定义或普遍意义上的创新,我们在此把“创新”标准降低,定义在“超越自我、超越前人”之上既可。所以我们不要过度的受限,在研究中不能重复别人的研究,也不概括别人得出的结论,而是立足自己有价值的课题,以此为本,应用合理的方法与技术,去获取有用的信息,从而得出新发现、新观点、新见解。以形成自己研究成果的独创性。

四、 小课题的操作化

课题的研究总体上遵循“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方式,可以说三者的结合是一个课题研究成功的基础,,但就具体操作而言,,我认为应该把握五个阶段,,三个关键:

五个阶段分为:(1)准备阶段:其中包括材料罗列,方法选择以及方案的确定,(2)资料收集:包括阅读书籍、查阅文献、收集书面材料,通过考察、调查等方式获得直接的研究材料,或通过体验取得相关资料。(3)整理归纳材料:寻找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得出新的研究结论。(4)充实材料、撰写报告或论文。(5)形成报告或经验推广。

可以说这五个阶段是具体小课题研究的正常轨迹,但课题要取得实质性、突破性的结论和观点,我们还必须把握三个关键:(1)理念的指导:我们要进行相关课题的研究,先进的理念是必不可少的,有时候甚至可以说是理念先行,所以,教师在研究时,要广泛涉及相关专业的理念,要让自己的思想走在研究的前面,才有可能实现研究成果的突破。(2)个案研究:个案研究是小课题研究的基础,是小、课题研究的必要累积,所以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必须学会收集大量的个案,,学会把个案以故事的方式生成并以故事方式进行讲述,从中发现共性的、理性的、内在的东西,从个案的点点发现中架构起小课题的新发现、新观点,应当说个案研究是小课题的支撑点。(3)反思:反思是教师对自身实践和研究进行的有意识的、系统的、持续不断的探索思考。课题研究是否按预期开展或是否取得有价值的成果,反思是一个标杆。如果研究实实在在,那么反思就应该覆盖研究的全过程。

由于小课题具有“短(周期短);小(切口小);快(见效快)的特点,是教师看得见、摸得着、融得进、搞得起的研究,所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小课题为起点是一种理性,到实践中、到小课题中去体现受益多多。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课题;过程控制;实践性

课题研究水平和质量是衡量高职院校科研实力和教师队伍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准,是高职院校科研管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表现,也是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院校整体科研实力得到了快速提升,所承担的科研课题数量也不断增多,但随之带来的科研课题管理的弊端也越来越凸显。具体表现为:课题立项后不按计划开展研究;高职称、科研能力强的课题主要研究人员只作摆设,不参与课题研究;课题研究者参与课题研究的精力与时间不够,对课题的研究仅仅停留于初始阶段等等。这些都将严重地影响到课题研究的按期按质完成,致使科研成果质量下降,课题研究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提高教育科研课题的管理水平已成为大多数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高职院校教育科研课题全过程控制的对象

ISO9000/2000认为过程控制就是对过程进行策划,并对整个过程实施控制,使其在受控条件下运行。其指导思想是:所有工作都是通过过程来完成的,通过过程控制来确保过程的结果符合规定的要求。我国高职院校教育科研课题管理过程一般都包括:课题立项前的管理、课题实施阶段的管理和课题结题后的管理[1]等环节,因此,对科研课题实施的全过程控制主要就是对课题申报立项、课题实施阶段、科研课题成果鉴定、课题文件资料归档等全过程要素进行必要的控制,确保科研课题质量符合预期效果。

二、教育科研课题全过程控制的内容及措施

1.教育科研课题申报立项控制

课题申报立项是课题研究的基础和开始步骤。控制内容主要有:课题选题立项控制、课题设计论证控制两个方面。

(1)课题选题立项控制。教育科研课题选题是课题申报的第一步,也是课题研究的关键性一步,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课题的主攻方向、目标和内容,对科研课题研究的发展也起着积极的作用。控制重点为:课题选题的针对性、创新性、独特性、前瞻性。对此,学院科研处每年都会根据各项教育科研课题申报时间提前着手组织申报准备工作,确保课题申报质量,增加课题的立项率。具体措施有:积极主动与上级立项单位加强联系,及时了解课题申报信息、课题选题信息、近期的热点题目信息等信息;通过校园网、宣传栏、公示、电话通知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发动;聘请国家、省部级著名职教专家来院进行科研课题申报知识和填报技巧讲座;用科研经费购买教育科研课题管理专业书籍,配发给每个系部组织学习,使申报者对科研课题申报所需要求、内容、审批程序有所较详细的了解,确保课题选题的针对性、创新性、独特性、前瞻性。

(2)课题设计论证控制。课题设计论证是课题研究的重要基础工作,是确保教育研究质量的关键环节,也是专家评审课题时最为关注的重点。控制重点是:课题论证设计的科学性、前瞻性、针对性、可行性、特色性和创新性;立项依据的客观充分;目标表述的准确、具体、简明;研究内容的切题、具体、完整,研究思路是否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方法是否科学、路线是否合理、先进可行,措施是否具体明确,组成人员结构是否科学合理,完成条件是否实事求是;预期结果是否明确等。学院制定了教育科研课题申报评审审查机制,确保申报课题的高起点。所有教育科研课题申报必须先通过本系部专业教师的初审,再由科研处组织学院学术委员会专家进行会议评审论证,用投票表决的方式评出主题鲜明、优势突出、逻辑严紧、思路清晰、论述流畅的高质量优秀课题推荐申报。

2.教育科研课题实施阶段控制

课题实施阶段是指课题立项后到课题完成鉴定的全过程,是整个课题研究的中心环节。控制内容主要有:开题论证控制、中期实施阶段检查控制、课题结题鉴定控制、课题经费控制四个方面。

(1)课题开题论证控制。课题开题论证是课题申报立项后对课题研究的再认识,再深化过程,它是课题研究的前提,是顺利完成研究任务的基本保障,是保证课题研究质量的需要。控制重点:课题名称主题确切、特色鲜明;研究综述全面客观;课题研究界定准确;课题研究预期目标定位具体;课题研究内容突出主题和紧扣研究目标;课题研究方法有针对性;课题研究实施步骤、措施可操作。学院科研处对教育科研课题开题论证程序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即科研课题开题论证首先应在课题组范围内进行,让课题组全体成员全面了解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明确各自的研究任务和具体做法;然后再聘请有关专家、权威开题论证,对课题研究方案提出进一步全面的系统的研讨与审议,就课题的具体实施方案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修改意见和建设,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然后要求课题组根据专家组的修改建设,认真修改、完善课题研究方案,按修改后的论证方案组织实施,以此提高课题整体研究层次。

(2)课题中期实施阶段检查控制。课题中期检查是课题研究管理的关键环节。其检查方法原则上是按《课题开题论证书》所设计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等逐条进行检查考核。控制重点是:课题研究是否偏离研究方案目标;课题研究是否按计划的内容与进度进行;课题研究过程的资料是否完整齐全等。对此,学院制定有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对课题中期实施阶段各因素加以控制,确保课题有计划、有步骤、按质按量地进行。如学院科研处从课题立项开始,就安排有专人联系对接课题,进行经常性的沟通、跟踪、督促,并于每年9月份定期组织学院学术委员会成员对立项科研课题进行一次全面的监督检查,对提前或按进度完成研究任务的课题人员给予表扬和奖励,对未按进度完成的课题则进行认真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及时调整实际操作与计划的偏差,对于无故不能按期完成或进度缓慢者给予警告批评,直至终止课题研究,撤消课题经费,且课题主持人两年内不得再申报教育科研课题,以此来保持课题成果的高质量。

(3)课题结题鉴定控制。课题结题验收是课题研究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的总结和评价。控制的重点:课题研究内容、最终成果是否按原计划完成;课题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创新性、理论性;课题研究的依据、思路、操作、方法是否科学。学院出台了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对成果质量进行控制,如科研课题完成后,课题主持人要及时向科研处提出结题申请,并提供结题鉴定所需的有关材料及社会影响和效果的证明材料,在完成系部初审的基础上,科研处会同有关专家对照其开题论证书的要求进行课题完成情况评审,给出书面结论。对评审合格的课题,学院根据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办法有关规定给予结题奖,同时作为课题资料公开发表的论文、获奖的课题成果等,还根据不同级别另行给予奖励,确保教育科研课题的结题率和优秀率。

3.课题文件资料归档控制

科研课题文件资料是课题研究过程的真实记录,是学院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和鉴定验收的重要依据,课题文件资料的收集和归档是科研课题管理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也是学院科研课题档案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控制重点是:文件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和规范性。学院制定有科研档案管理办法,确保课题文件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和规范性。如把科研课题文件资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和归档纳入科研管理工作的程序中,列入到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范围,并针对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不同阶段的工作特性,明确归档范围、工作目标及具体要求,把课题研究过程中所形成的文件、资料完整地收集、积累、整理、预立卷。管理办法中规定:教育科研课题归档实行课题负责人负责制,负责日常科研文件的收集,科研处负责督促、指导科技人员作好文件材料的积累工作;科研档案归档的重点是我院承担的教育科研课题各个阶段形成的不同载体的文件材料,特别是教育科学研究阶段形成的作为研究结果依据的原始材料。如:课题申请报告(书)及批件,任务书、合同书及开题论证书,课题研究工作进展和总结,科研成果申请材料及证书,专利申请材料及证书,在专业刊物上发表的教育科研论文,编写出版的专著及其他有保存价值的科研材料等;科研档案实行教育科研工作和建档工作“四同步”管理。即下达计划任务与提出归档要求同步;检查计划进度与检查教研科研文件材料形成情况同步;验收、鉴定成果与验收、鉴定档案材料同步;上报登记、评审科研成果与学院档案管理部门出具教育科研课题归档情况的证明材料同步等。

三、教育科研课题实施全过程控制的成效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自2008年起对所有立项的教育科研课题实施全过程控制管理,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育科研课题的立项率、结题率、优秀率稳步提高,学院科研工作显现出勃勃生机。至2011年8月,学院共获省部级以上教育科研类立项课题29项,省市级以上论文奖44项,省市级以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12项;在核心期刊或国家级期刊上公开349篇(其中被SCI、EI、ISTP检索19篇);公开出版专著5部,课题研究得到了较好的控制,达到了预期效果。

教育科研课题的管理包括课题申报立项、课题实施阶段、科研课题成果鉴定、课题文件资料归档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对课题完成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教育科研课题实施全过程控制,有利于对课题进行全方位的动态跟踪,有利于对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协调,为确保科研课题按预定的目标保质保量完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提高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质量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篇10

课题名称:小学音乐激趣实践法教学探究

1.音乐教学

音乐教学是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主要教学形式。在本课题中音乐教学的主体内容是学生音乐学习和音乐教师教学评价。音乐教学是教师根据音乐课程标准、课本内容以教学班为单位进行的学。

2.音乐激趣实践性教学

音乐激趣实践性教学,就是在运用激趣和实践,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同时使他们内在的创新意识、智力得到发展;思想得到启迪,提高创新能力,达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小学音乐教学现状的需要

(1)教学效果不明显。最终的结果是,学生虽然当堂课所教的歌曲会唱了,跟着老师能简单的进行歌表演,但过一段时间又还给老师了。让学生学会唱歌、会正确的处理歌曲的情感、会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所学的内容。因此,重视音乐课堂激趣教学,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提出本课题,就是为了探索小学音乐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全民的素质奠定基础。

(2)学生主动性被遏制。音乐课相对于语文、数学课来说,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门学科,只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学的主体性,没有让学生从知识与技能学习中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

(3)教学方法单一。回顾音乐教学,不难发现目前大部分音乐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师教唱、学生跟唱;教师动、学生做”的现状,始终没有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依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

2.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1)区情的需要。作为秦皇岛市主城区,海港区一直重视素质教育,其教育教学改革一直走在全市前列,乃至全省的前列。各种教科研活动是学校提升办学品位的需要。

(2)学生提高艺术素养的需要。我们期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切实培养师生关系,让师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程改革强调人的主题地位和素质教育。对教育多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教学研究应如何应对新课程改革,这是摆在研究者面前的新课题。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在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积极向上的思想和奉献的精神。

3.教育发展的需要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民族素质,培养21世纪创新人才是一项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系统工程。然而,长期以来,忽视对学生激趣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我国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小学各科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思想上的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目标和评价上的单一、教学过程中的单向灌输、方式上的机械单调、内容上的强调知识记忆等现象。这些现象,实际上,否定了学生是一个能够主动探索求知的主体,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创造潜力,泯灭了学生的思想火花。要想全面解决这些问题,正在呼唤着我们进行教育改革和实践。

三、本课题研究现状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现状

现在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仍然以教唱为主,学生被动地机械的学唱,许多教学资源和多媒体利用不够,教学气氛不民主、不平等,学生的个性特长、激趣意识很难有机会得到培养,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状态,适应课程改革,适应素质教育,构建一种新的教学结构,把学生从枯燥的学唱中解放出来。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在教学中学会激趣,引导学生激趣,帮助学生实践。而学生的激趣实践意识不是自然生成的,它需要一定氛围,一定的情境来激发。因此,我们要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利用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原动力,建立一种适合学生主体主动发展、乐于激趣的教学活动框架,使学生的激趣意识得到培养。人们普遍认为,激趣实践教育不但是一次教育理念的创新,而且更是一次以培养激趣精神和激趣能力为核心的教育实践活动。强调要把激趣教育落到实处,特别是把激趣教育与课堂教学充分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作为实施激趣实践教育的主渠道。具体表现在:一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激趣教育的尝试;二是学科教学中激趣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三是激趣教育中课堂教学评估体系的建立;四是课程教材改革的有益尝试。当然,激趣实践教育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学生的激趣实践精神、教师的激趣实践能力等指标的量化评定上仍有一定困难;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均阻碍激趣教育的深入研究。特别是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对学生激趣实践能力的评价方面,还不曾有人进行过系统的研究,这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二)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1.在音乐教学上提供一些有效的教学理念。

2.改变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形式,寻找一条适合小学音乐教学的新模式。

3.提高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改变教师,音乐课只是教会学生会唱几首歌曲的观念。改变学生和家长,音乐课是一种可有可无的课程的思想。

4.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力提供一切有利的条件。

四、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

(一)理论依据

一是在教学活动中能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结合的教学环境,既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有效地获得知识,又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那么教与学这一对关系将变得十分地和谐有趣而轻松愉快,利于学生激趣实践精神的培养。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认知情感,产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愿望,并能调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音乐渲染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场景,以激起学习的情绪,这也正是激趣思维的萌发点。

二是在教学中注意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是激趣意识的潜能,也是激趣意识的萌芽,这些都是激趣实践的动力源泉。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足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而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主要动力,他强调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对学习充满兴趣。”依托这种教育思想,我们必须坚持鼓励每一个学生,对他们的点滴进步都加以肯定,让他们体验成功,充满自信的投入学习,使学习成为他们创新的乐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一种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如果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喜欢任课教师,认为这位教师对学生热情、平等、关心,并且有很高的教学水平,那么学生就喜爱他所教的此门功课,乐于接受他所讲授的课程,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相反,如果师生关系紧张,学生不喜欢某一教师,认为该教师对学生不友好,不关心,不公道,知识水平不高,学生就会对此教师产生反感,惧怕或抵触情绪,并进而发展到厌烦该教师所教的那门功课,对该门功课的学习就会失去兴趣,从而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因此,教师应创建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民主、平等的良好氛围中,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根据上述理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现实创设情境,引导他们在学习中去发现、操作、尝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在观察、思考、运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激趣意识。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

音乐激趣教学,是建立较为完整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体现新的教育观念、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手段、新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促进音乐教育审美功能的有效发挥,促进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更好地发挥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五、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一)主要内容

1.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由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获取知识,从而探索出不同的学习方式。

2.根据学生特点、教材特点,探索新型的教学结构

(1)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根据教学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故事情境、生活情境等,进行激趣、导学,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获得解决的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培养激趣意识。

(2)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开放的教学结构,使学生能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和发展实践能力与激趣意识。

(3)利用已有教学内容或补充教学材料设计创新点,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新的火花,培养他们的独创性、探究性、灵活性。

3.在不同的情境中探索新型的有利于激趣意识培养的评价方式。

(二)研究方法

在课题的研究方法选择上,决定本课题以实验法、观察法、教育调查法、个案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适时也采纳分析法,比较法、综合法及文献资料法等,保证得到资料信息的全面性和深刻性,促使本课题的价值深化。

六、本课题的研究步骤和主要措施

(一)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工作阶段(2017年9月——2018年3月)

(1)健全课题研究组织: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确定研究教师和研究对象。

(2)进行师资培训:将集中式的通识培训、有计划的校本培训、经常性的及时培训相结合。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阶段(2018年4月——2020年3月)

1.加强课题研究教师的培训

(1)理论培训:认真领会、学习课程标准,研读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书籍。

(2)课堂教学培训:观摩优秀课堂实录;深入课堂第一线进行指导;请教科研人员进行课堂指导。

2.共同研究新的教学思路、模式

(1)集体组织进行现场说课、备课。

(2)教师进行互听、互评课活动。

(3)对先行班进行指导、示范。

(4)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做研究课、示范课。

3.进行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年终总结

(1)个案分析、课堂随笔的积累。

(2)教学案例、课例的整理收集。

(3)阶段性经验交流研讨。

(4)进行案例、随笔、课例、论文等评比和交流。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20年3月——2020年6月)

对课题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总结报告,召开课题总结会,举行音乐激趣教学展示课,推广先进经验。

(二)主要措施:

1.激发学生的情趣思维

情趣思维,是不受固有模式束缚而进行的有创造性的心理反应。就是鼓励学生以标新立异的态度来对待学习,促使学生想得多、想得新、想得巧。所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更能激发学生情趣思维的发展。

2.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

(1)巧设创新平台。了解和挖掘学生的激趣实践意识,运用这个平台,借助于联想、灵感等思维方式,加以组合,从而使激趣实践活动有可能变为现实。

(2)体会激趣的快乐。当学生体会到因为激趣实践而带来的成功和快乐后,他们将把追求成功作为学习动力。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从多角度、多层次的进行创新实践,提出独特的见解。因此,学生更爱上音乐课。

七、课题研究基础

本课题组成员教育教学经验丰富,均为教育教学骨干力量。课题主持人有较强的音乐教学能力。在工作中勤与思考与钻研,深知教育科研与学科教学的密切联系,并且经常自己撰写有关音乐教学的论文。论文反思及课等在市、区获奖。本课题组成员曾多次主持参与过各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八、完成本课题研究的条件

本课题组成员热心于教育事业,热爱孩子,他们有积极学习不断提高的勇气和信心,是精通业务,富有吃苦精神、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团队,具有调动各方的积极性的能力,将采取深入调研,讨论;积极学习先进经验;通过小组研究、专家指导、实践探索、重复研讨、形成结论这一过程来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实现研究目标。《小学音乐激趣实践法教学探究》这一课题研究仍具有相当的难度,这就要求我们在认真学习的同时勇于探索和创新,摸索出一条培养学生激趣能力的有效课堂教学途径,使激趣教育的实施得以延伸和拓展。

九、本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研究报告及相关论文。

2.典型的案例分析材料。

3.各阶段素质检测相关材料。

十、课题承担者科研水平及分工

课题主持人**,参加工作以来获得国家、省、市、区级教育教学奖励多项,所撰写的论文被刊登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多篇论文在评比中获奖。工作中能够更多地深入到教育教学一线中去,了解学校课堂教学实际与学生需求的差距,调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有效课堂教学标准和评价体系的研究。多年来,她围绕中小学音乐激趣实践教学,进行了系统的、多元化探究。

课题组成员**,多次荣获市区教育工作者、优秀辅导老师、艺术教育先进个人称号。教学经验丰富,教学实绩显著。有很强的教学研究和实践能力,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或发表。

课题组成员平均年龄46岁,业务能力强,具有很强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科研有浓厚的兴趣。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分工:

课题主持人:**,中学一级教师,负责课题报告的撰写、资料汇集及整理工作。

课题组成员:**,小学高级教师,负责课题管理和设计课堂实践、理论探索和论文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