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细节与有效教学心得范文

时间:2023-11-30 17:30: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堂细节与有效教学心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课堂细节与有效教学心得

篇1

鉴于这一全新的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已势在必行。然而,改革的道路纷繁复杂,面对语文这一所有学科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哪一条道路才能替她增光添彩而不是使她黯然失色呢?在参加了“Intel未来教育”的学习以后,我豁然开朗。也许只有拿起信息技术这一最现代化的武器,才能撑起语文学科这一片最广阔的天空。

一、要想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首先必须构建宽松、民主、立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现代信息技术以其丰富的表现力、极强的交互性、开放的学习环境,构筑起来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情景、协作、个别化、注重交互性的学习环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语文学习过程的优化,找准结合点非常关键。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开端。现代教学应突破了传统封闭式以知识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时空界限,形成以资源为中心的开放式教学。课堂不再是学习的唯一场所,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

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师承担着准备、设计、参与、指导等支援者的角色,教师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各种网络资源;模块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宽松的学习环境,改变单纯的接受式学习,通过一步步计划和指导,逐步引导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更高阶段的学习。对每一个研究课题,学生可以制作了网页、制作演示文稿,或者制作了自拍、自导、自解说的双语录像片,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彻底激发出来,教师也从原来的独奏者”变成“协奏者”。

二、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学习类型、学习风格和学习进度等对症下药,以促进每个学生得到适合自己的发展。

学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的个性倾向渐渐明显,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的差异逐渐增大。高中语文的教学,要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共同的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面临的选择,努力满足其学习要求,支持其特长和个性的发展。学生对于应用性目标、审美性目标、探究性目标可能各有侧重,教师应该指导他们通过适当的选修课实现目标。

英特尔未来教育单元模块化教学模式可实现由教学网络进行的“因材施教”,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学习和自由学习的时间,他们可以选择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来学习,这是一种现代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法,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个性特点。

面对新课程内容多、信息量大的特点,不少老师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信息技术的介入无疑赋予了教师更大的课程开发自,可以根据课程标准更灵活地选择教学主题,同时根据学生在学习单元中的表现适时地对教学课件进行更新。除此之外,参与综合教学的各学科教师在沟通、交流、合作的教学中,也可以补充多学科知识储备,拓宽知识层面。

三、要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尤其要帮助学生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

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教学内容要比其他学科丰富得多。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可见教材只是语文基础知识的载体。学习教材的目的,无非是通过这个例子和载体,去揭示它所承载的普遍性和本质性的东西。教师应引导学生广泛地了解有关自然、社会和人类本身的丰富知识,比较全面地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这样语文教学就不能局限于课本,拘泥于课堂,要拓宽教学渠道,延展教学内容,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国内外新闻以及生活话题等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资源,大力开发利用,使“语文教学的外延”真正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种课堂教学与语文资源的整合,使师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对内容不断变革和创造,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另一方面,在现代社会中,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浩如烟海且会很快过时的知识尽可能多地教给学生,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尤其是终身学习的方法才是我们应该选择的。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点拨思路、指明方向,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掌握规律,具备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探索的能力。

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使得教学容量大,效率高,学生可以借助软件更好得理解所学知识,实物投影、电视、电影、电脑等进入课堂,使学生在更广阔的时空中联想、创新,丰富积累,提高素养。在“英特尔未来教育”的环境下,几乎每个单元学习课件的设计都涵盖了两个以上的学科,其中有数学、语文、心理、思想品德,也有音乐、体育与信息技术教育。在分科课程中,一名教师只需要掌握某一学科领域内的知识;而在综合课程中,则必须根据学生学习过程的需要,选择相关领域内的知识并加以整合。

在全新的语文课堂上,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选择,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尤其是网络资源,收集、处理信息,探索、分析、综合、评价知识体系,学会合作,学会高级思维技能的过程,以及学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演示、发表自主学习的过程、结果,在不同的范围内进行交流和共享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学生已掌握了网络终身学习的方法。

篇2

福建省南安市东溪中学362300

反思对于教师的实践、研究和专业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撰写教学日记是我们教师教育教学反思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这点点滴滴的字里行间,把平时对自己教育教学实践的认识与感受,或者行动研究过程中反思的心路、结果和心得,用文本的形式予以记录和表达,是促进教育反思水平提高的积极有效的手段。我认为教学日记的内容很多,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记名言警句

教育的内容需要通过载体传送,名言、警句就是一种很好的载体。或一段,或几行,或三言五语,不在乎这句话的分量。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留心,逢得必记。

2.记成功做法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想的目的、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做法记录下来,有时记下的可能仅仅是一个小问题,但它却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最直接的参考。

3.记失败之处

将教学实践中的失误之处,处理不当的教学点、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记录下来,使之成为以后教学所应吸取的教训。如教学日记《一堂口语交际课留下的思考》记下了这样一个片段:

今天,听了一节口语交际课,内容是看图编故事。课堂导入,孩子们兴趣很高,可课堂越往下进行,学生参与率却越少,我仔细分析原因:主要是老师没有料想到孩子们如此聪明,课堂进入没多久,就已经能把故事讲得非常完整、非常流利了,这时老师可能因为紧张,没能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案,还是按部就班地往下进行,一幅一幅图地指导学生理解图意,再说内容。这样课堂显得很长,原来很有兴趣的孩子也因为接下来的问题对他们没有挑战性而游离于课堂之外。新课程告诉我们:课堂是生成的,而不是预设的。所以,教师应有这样的教学机智,能根据课堂出现的新问题,及时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如果还像过去那样,以不变应万变,显然是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

这样的教学日记对个人的教学能力的提高就很有帮助,所谓失败乃成功之母,只有经常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教学水平才能逐步提高。

4.记学生见解

把学生一些独特的见解记录下来,为今后教学补充新鲜血液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我经常为学生在课堂上爆发出来的大胆的创新火花激动不已,并在课后及时把它们记录下来,丰富自己的教学储备。

5.记学生事件

教师平时要善于观察学生,有时学生中发生的一些小事情往往也会触动学生或你的心灵,不妨也要把它记下来。

6.记学习心得

把教参、资料、相关书籍以及名优教师的一些经验、学法指导和公开课、观摩课的收获体会记录下来,写入教学日记,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消化、吸收,也会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篇3

1立足教学细节,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细节,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有实效

1.1 学具准备要精心

美术学科需要准备很多美术用品,学具的准备非常重要,课前精心准备是上好一节美术课的必要条件,如果这一点没做好,课堂上学生不能动手实践,理论与实践脱离,学生无所事事,整节课闹哄哄,这样教师要组织教学就非常困难,因此每节美术课课后做好下一节学具用品的安排;教具的准备要充分,演示用品、一张步骤图、图片欣赏等等,都应尽可能精心地进行准备,为成功的教学奠定扎实的基础。

1.2环节设置挖掘深

上课时,教师要充分掌握每个环节的设置特点,进行深入细致地挖掘。课前对学生学具用品进行普遍检查,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课的导入设计,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感到新、奇、美;课的新授部分要注重师生的互动,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的示范,范作的赏析,都应注重学生的参与,让学生能够直观、大胆地融入教学,发表自己的见解;安排课堂作业要让学生明白作业要求,按要求做。美术课的至关重要细节,就是在学生具体操作中发现学生掌握美术的技能和知识的情况,通过信息的反馈,教师悉心地做出相应的指导,尊重学生个性和创新思维;评价时要引导学生自评、互评。

1.3课外辅导要细心

课外辅导是教学工作重要环节,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差异进行细心的辅导,认真组织开展各类美术兴趣培养和画展活动等,课外活动是丰富校园生活,发展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的重要保证。作为美术辅导老师,在班级中要善于发现美术特长生,培养美术特长生,制定培养计划,做到期初有计划,期末有考查,对成绩突出的学生及时表彰,细致辅导每一位特长生的美术创作,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辅导他们所擅长的美术项目,推荐学生参加各类美术兴趣小组,并积极组织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美术竞赛活动,为学校增添荣誉,同时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

2提供自主参与的机会,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主参与的机会,学生才会有动手参与的兴趣和能力。

2.1课堂绘画作品手工作品的展览,让学生在”看”中参与

绘画和手工是由外在形式构成的可视图像,学生可以直接感受,也易接受。特别是同班同学的优秀作品展览,学生都爱看,看了之后还会自觉地学习其中的优点。教师若再在此基础上介绍一下那些作品各方面的优点,学生掌握得就越快,越全面。同时教师提出要求,布置任务,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对于学生创作素材的积累也有很大的益处。

2.2走上讲台,让学生在”教”中参与。心理研究显示

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情绪积极,思维敏捷,想象丰富,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教师要努力营造这种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走上讲台,参与”教学”。在做的同时,说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共同交流,共同进步。

2.3学会评价,让学生在”说”中参与

大部分美术教师在作业讲评中多采用教师讲评法,在具体的课堂操作中,可以采用师生互评、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多种评价形式;根据学生心理特点与能力循序渐进,在三年级一般以师生互评为主。从四年级下半学年开始,一般以学生互评为主,让几个同学相互评价对方的画,把个人的审美标准和制作心得表现出来,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在这一形式的评价中,还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评价标准。

2.4游戏激趣,让学生在“动”中参与

“游戏”是学生喜欢的活动,能满足他们爱玩好动的需求。新课程美术教材的大部分内容当中,多有一些潜在的游戏内容,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游戏成份,利用游戏教学来促使学生较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游戏的名称也要符合学生的心态,教师要针对游戏的具体内容起给游戏命名。如“美术大本营”、“猜一猜”、“我是小画家”等等,在游戏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回答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扩散,想象力得到了丰富。

2.5分组讨论,让学生在“议”中参与

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讨论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讨论学会自己思考、自己探索、自己推理、自己判断。

3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4

12月5日,我参加了洛阳市教研室组织的教材培训,感触颇深!

上午,侯正海教授对数的运算教学展开,第一部分运算教学的历史背景让我对运算有了新的认识,从技能立意阶段,到能力,再到素养,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在教学中要有尊重规则的意识,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精神。第二部分是素养立意的运算过程,借助教学实例,我反思自己在平时教学中的不足,今后也应从理解算理-内化算理-概括算理-迁移算理几个方面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会算的基础上,这样学生才能在综合练习的时候正确率高。第三部分估算教学,让我对估算有了重新的认识,之前感觉估算在考试中的分值并不高,所以不是太重视这方面的训练,听后发现对学生的思维真的很重要,今后要在这方面多做努力。最后一方面是研究学生,让我明白“以学定教”的本意。

下午,黄为良教授从“图形认识”教学中若干具体问题的辨析与思考方面展开,主要给我们举例了教学中经常遇到的30个问题,让我对平时不太会表达的数学语句有了更清楚的认知,感觉数学学科真的是严谨、科学的,也学会了怎样表述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更容易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仿佛多了盏指明灯,甚是感谢!

关于数学教材培训心得体会(2)

通过本次培训学习,经过对教材的疏理,让我对二年级教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本次学习不仅澄清了我对一些数学问题的一些模糊认识,而且对我今后如何践行课改理念,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通过学习还是我认识到作为低年级数学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尽量选用孩子们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教学,结合孩子们身边的生活实际进行练习从而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今年我刚教完一年级,低年级的孩子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好动、自制力差,如果我们的教学内容引不起学生的兴趣那么学习效率则无从谈起。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想办法吸引住孩子。我在教学中习惯用孩子们身边最简单、最常用的情景来教学,孩子们不但接受起来容易、兴趣高涨,孩子们很容易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在教学中我们还要要注重榜样的作用。孩子们天真活泼好胜心强,针对这一点我注意树立榜样对学生及时科学的评价。在班内性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低年级孩子的每一个好习惯的形成都需要老师的细心、耐心以及持之以恒的努力,而且需要所有的任课老师一起共努力效果才更好。

现具体谈一下个人体会:

一、疏理教材,认知结构与目标体系:

通过学习,对青岛版版教材有了新的认识,新的理解:全套教材的知识结构是串串相接,环环紧扣,哪一个环节做不好,下一环节就难以实现,所以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知识点都应该抓好衔接,才能使学生真正的理解掌握所学知识。

二、感知教材,结合实际应用教材:

新的课程标准由“情景串”引出“问题串”,倡导数学课堂生活化,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青岛版教材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采用教材中的教学情境,将课本数学变为生活数学,尽量创设生活化的的课堂情境,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种开放的“生活化“教学。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就是要求我们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化为具体的、摸得着的、看得见的、可操作的数学。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引领学生不断经历艰辛的自主探索学习过程,让学生亲历数学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不仅仅学会了知识,更主要让学生感受如何学习,实现了数学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和谐发展的特点。

应该说,教材色彩丰富、贴近生活、编排有新意,深受小学生喜爱。但总体看新增加了不少知识点,原有的内容也并未减少,课时数也增加不少。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我们的教学内容到底应该讲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难度。

总之,新教材新理念,为我们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也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将会努力践行课标新理念。

关于数学教材培训心得体会(3)

20XX年3月13——16日,我参加了市教研室组织的小学数学教材培训活动。课堂上执教教师和蔼可亲的面孔、孩子们愉快学习的氛围、专家精湛的教材分析、可行的教学建议、与专家面对面交流和谐与温馨……久久不能忘怀。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对新教材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对具体实施有了一定的思考。

一、对新课程的思考:

在本次培训中,与会专家根据不同类型的课例展示,为我们做了精彩点评,使我对小学《课程标准》有了新的诠释,对教材有了新的理解和把握。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将根据新的数学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数学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健康持久发展的空间。

二、对教师角色的思考:

1.教师应该是课程改革的推动者、课程的实施者及课程的解释者,通过教师的实施和解释,课程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所接受和理解。

2.教师将应为课程研究的设计者。教师在推行新课程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现许许多多这样哪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断的思考和改进,提出看法,提炼方法,不断的拓展和完善我们的教育教学资源。

三、对课堂教学的思考:

“以人为本”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力争一切活动都以富有情感的学生作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情感的激发,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本次培训中,我认真聆听了来自不同县市的九位教师所做的示范课例。几位教师都能从全面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理念出发,明确把“加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放在首位,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

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成了学生的亲密朋友,学生再也不是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互相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展现。另外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这样的教学,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

学校的张老师执教的习作课《乒乓球搬家》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张老师由玩游戏入手,一下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学生兴致勃勃地观察老师玩游戏时的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节,然后用自己个性话的语言将自己的观察所得自然流露,加上老师适时精到富有激励性的点拨,学生的兴趣更加浓厚。接下来,老师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玩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和表现欲,课堂气氛自然、活泼还井然有序,再让学生说过程、说感受,自然就水到渠成。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得到了情感体验,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综合素质有了质的提高,数学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课堂教学效率也大大提高。

当然,教学永远是一门存有遗憾的艺术,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反省、深思、实践——也唯有此,才能使遗憾不再是遗憾,我们的教育教学才会永葆青春。

关于数学教材培训心得体会(4)

一场突如其来的战疫到来,虽然没有硝烟却完全打乱了我们的生活。对于即将要开学的我们来说,教育部提出的“停课不停学”让我们在慌乱中逐渐有了头绪。

学校第一时间商讨方案,就疫情防控时期停课不停学做出了具体的安排,很快给出合适我校学生的订制版居家学习方案。钉钉直播给我们培训如何操作,怎么样去开展直播,发送通知,查看统计数据等,各个年级、教研组也纷纷召开会议,认真对如何落实停课不停学进行了研讨。于是,独特的“幸福”周一升旗、省教育厅“名师课堂”优质资源、阳光大课间、钉钉直播个性辅导……应运而生,师生的仪式感、正式感、幸福感爆棚!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先进的网络手段,借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媒介,让学生在居家隔离的这段时间,收获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少因为延期开学对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但对于大部分老师来说,在线授课的确是个很大的挑战。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的整合,引发了教材的变革,以前很少关注除人教版以外的教材,现在主动关注了北师大版和人教版对于知识的安排和细节的处理的不同之处,考虑编者的意图,更深入的理解教材,运用教材。信息技术在数学学习中的广泛运用,最大限度地拓展了学习内容,弥补教材的缺陷,改变当前教材单一、内容狭窄的状況,使科学教材更富于针对性、实效性和多元化、立体化。

信息技术可以和课内教材结合起来,设计一些课前、课后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资料搜集、网上阅读与交流等发散性、拓展性实践活动,以求把网络上的资源充实到现行教材中,使教材丰满起来,完善起来,把小小的教材拓展到无限广大,使教材更富于立体化、多元化,更富于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

篇5

一、教学后记,教学反思的书面表达形式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教师在教学中坚持反思学生的参与状态和思维状态,反思教学设计中的细节处理、重难点的突破,反思教学中的突发事件和学生的灵光闪现,并把它们以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形式记录下来,就成了教学后记。教学后记是教学反思的书面形式。教师坚持写教学后记可以重新审视自我、发现自我,使自己的有效经验得以升华,使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得到修正,教学能力才会不断提升。

二、教学后记,记些什么

(一)记教师的感悟点

“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我首先让学生用找规律的方式猜测n边形的内角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然后通过画图,让学生把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观察多边形的边数与转化成的三角形的个数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多边形内角和公式,使学生的思维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这是我上得很成功的一节课,我有几点体会……”

这是一位教师对一节课教学设计的感悟。在教学活动中,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目标的达成等都可能有成功和失败之处。教师把一节课中感触最深的东西记录下来,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丰富的教学情感体验与冷静的理性教学思考结合的层面进行分析,及时对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再设计、再创造,就有效地解决了“一节课教十年、二十年不变样”的问题,从而逐步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二)记学生思维的创新点

“今天学习《里程碑上的数》,当我按照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把例题讲完准备让学生做作业时,一位很不起眼的学生举手阐述了他的解法,我很吃惊,一是这种解法我还没想到过,后来我又查阅了资料,证实那种解法是可以的;二是我从没想到提出这个解法的竟然是那个成绩不好的学生……”

这是一位教师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记录和思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归根到底要看学生的参与状况和思维状况。因此,在教学后记中要反思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表现,特别是要反思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亮点,以便补充和完善以后的课堂教学,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

(三)记教材使用中的疑点

“今天学习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我觉得教材的编写犯了用特殊情形代替一般证明的错误,于是我查阅了《教师用书》,书上说学生可能对这种运用特例归纳的结论有一定疑虑,教师应向学生解释这个结论,以后进一步说明。既然编者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为什么不作处理呢?我又查阅了其他版本的教材……”

这是一位教师在教材使用中发现疑点所写的后记。在教学中,教材只是一个范本,由于学生的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教材的设计总会有一些不合理或不完善的地方,因此,教师应在充分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的前提下,结合学生实际对教材作一些创造性的使用或局部的改良。教师把这个改良的过程及心得写下来并引发思考,对于创造性使用教材、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教学后记,必须及时捕捉、有效提炼

篇6

数学教学要取得好的课堂效率,必须要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活动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数学教学心得,供大家参考。

数学教学心得1小学数学教学随笔数学内容走进学生生活,让学生感悟数学的价值。力求做到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让学生感悟和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处处要用到数学,必须认真学好数学。

(一) 寻求知识背景 激起学生内需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算理、法则等都可通过追根寻源找到其知识背景,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把数学知识向前延伸,寻求它的源头,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从何处产生,为什么会产生。在此基础上再来教学新知,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动力。

(二) 利用生活原型 帮助学生建构

众所周知,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小学生以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心理特征之间的矛盾,是造成许多学生被动学习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实,佷多抽象的数学知识,只要教师善于从学生生活中寻找并合理利用它的“原型”进行教学,就能变抽象为形象,学生的学习也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变怕学为乐学。

(三)用于现实生活 领略数学风采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知识从哪里来,更要让学生知道往何处去,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顺利地解决“怎样去”的问题,这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数学内容走进学生生活,让学生感悟数学的价值。由于传统的数学教学过分注重机械的技能训练与抽象的逻辑推理,而忽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以致于使许多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枯燥无用、神秘难懂的印象,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为此,我们必须摒弃过去“斩头去尾烧中段”的做法,力求做到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让学生感悟和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处处要用到数学,必须认真学好数学。

(一) 寻求知识背景 激起学生内需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算理、法则等都可通过追根寻源找到其知识背景,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把数学知识向前延伸,寻求它的源头,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从何处产生,为什么会产生。在此基础上再来教学新知,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动力。

(二) 利用生活原型 帮助学生建构

众所周知,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小学生以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心理特征之间的矛盾,是造成许多学生被动学习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实,佷多抽象的数学知识,只要教师善于从学生生活中寻找并合理利用它的“原型”进行教学,就能变抽象为形象,学生的学习也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变怕学为乐学。

(三)用于现实生活 领略数学风采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知识从哪里来,更要让学生知道往何处去,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顺利地解决“怎样去”的问题,这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数学教学心得2在这十多年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经验以及与其他老师的交流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我总结出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些心得与体验。那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为学生创设引发他们兴趣的学习情境。

首先,必须明确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必须目的明确,要为教学服务。提出的问题要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而且要非常具体,要有新意和启发性。这样学生能理解问题的含义,才有可能来探索、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创设的情境要真正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为教学服务。

其次,情境的内容和形式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做为老师,在做课程设计之前,必须充分的了解学生。对于低年级学生,颜色、声音、动作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要多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直观演示等形式;到了高年级,则要侧重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尽量让他们由内心的成功体验产生情感上的满足,进而成为推动下一步学习的动力。

下面就是我在教学过程中一点总结,我觉得非常适合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

一、创设的情景要充满趣味性

兴趣是学习之最重要的动力,没有兴趣是不可能学好数学的。所以我们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他们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

大家都知道小孩子对故事、童话、动物都非常感兴趣,因此把教材中的问题编成童话、小故事,用小动物来做主人公,使学生身处拟人化的世界,“投其好而行之”。这样,不但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还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二、创设的情景要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教学应寓于生活实际,且运用于生活实际: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沟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与有关数学问题的联系,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事例,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引导他们进行研究性学习。例如我在教学求圆柱体容积的时候,带了一只木水桶,让学生主动测量,计算,检验。学生们兴趣十足,他们竟然能自己得出结论:计算时要使用内直径和内高。

三、创设的问题情境应该是开放的、富有探索性的

教学中提供的问题情境应注意一定的开放性,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这样不仅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还能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后增强自信心,并且大大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我认为开放的、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很大的作用。例如我在教学《按比例分配》后,让学生做探究延伸题,学生积极性非常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后那种喜悦溢于言表。其实,很多时候我都是这样去设计的。总之,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各种适合教学需要的情境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可以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增进学生的交往,体验情感,提高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数学教学心得3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这可能是每一位家长和教师都关心的话题。带着这样的疑问,我打开了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张平主编的《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教师最需要关注的66个教育细节》一书。

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书的序言部分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最好的教育是“无为”的教育:它不为感知、却又深深影响着人心灵的教育。所谓“无为”教育,是指教育者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隐蔽教育意图的教育情境的熏陶、教育技能的感染、教师自身的示范等为间接教育手段,潜移默化,摒弃单调、枯燥的说教,充分信任学生,因势利导,使学生在没有直接冲突式的说教中自觉接受教育,在获得亲身体验中领悟道理,在以自身为主体的自我教育中达到精神的升华和认识的飞跃的教育。

“无为”教育需要我们教师关注,并从教育的细节入手身体力行。书中从四个部分:做人篇、学习篇、做事篇和交往篇,充分阐述了教师如何有效关注教育的66个细节,如何身体力行地搞好教育工作,成为出色的人民教师。

有位哲人说:“人的一生只在做两件事----做事与做人。”其实,人的一生只在做一件事:那就是做人。因为事是人做的,做事的实质也就是做人。因此,书中的四个部分把做人篇放在了首要位置,学生只有具备了做人的各项品质才能更好地学习、做事,也才能与周围的人和谐交往。因此,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然后才是传授知识。

编者将教师最需关注的66个细节一一阐述,而在阐述的手法上也避免了枯燥的论述,在阐述一个品质细节前,编者都引用了两句名人名言来概括该品质的重要意义,紧接着运用一些鲜活的真人实例来具体论述,最后,编者提出培养这些良好品质的方法和建议,使这本理论性很强的书增加了不少的文学性和趣味性,大大提高了广大教师读者的兴趣。

书中讲述的教师最需关注的教育细节之四----健康是人生最可贵的,给我的印象最深。我们如何理解健康的含义: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曾说过:“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可见身心健康是人类的共同追求。著名的作家海明威从小就跟着酷爱体育运动的父亲走村串户,穿林渡水。4岁时,他从父亲那得到一支猎枪,之后开始独立活动,开始了钓鱼、打猎和探险的生活,而年幼时的这些经历成了《老人与海》的写作素材。

强身是重要的,教师在教育学生时,更要强调“强心”。我是一名数学教师,也是班主任。作为班主任更要在教学思想上和教学内容中渗透心理教育,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爆发。我们班上有个小男孩叫白--很聪明,但就是说话时有些口吃,说上一句完整的话很费劲。经过家访我得知,白--的父母都外出打工,他从小跟着奶奶长大。奶奶没什么文化,年纪也大了,虽然一直对孩子的口吃耿耿于怀,但是却不知道如何是好。在班里,同学们也都总是笑话白--,以至于他都不爱回答问题。我注意到这一点之后,上课时就试着提问白--问题,当他站起来,我就对她说:“白--,你别急,先想好了怎么说再回答。老师和同学们都相信你一定能回答的非常棒。”等白--回答完了之后,我会要求全班同学给他掌声来鼓励他。并且表扬鼓掌的同学们都很有爱心,都是好孩子。渐渐地白--越来越爱回答问题,同学生也不再取笑他,反而关心起他来,课下时总会有几个小朋友围着他教他说话,纠正他、帮助他。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教师最需要关注的66个教育细节》对广大的教师有很强的学习和借鉴意义,作为教师我将细细品味书中提及的每一个教育细节,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贯彻这些教育思想,使我们的学生成为一个健全品格的人。有一句话说得好:有时候,不是我们的学生教不好,而是我们的教育没有做够。

数学教学心得4数学作为开发人脑资源,培养创造力的主力学科,对课堂氛围,学生集中精力,进入角色的速度要求尤其高,数学课的导入能以最少的话语,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进入数学王国,并且能承上启下,温故知新,激起学习欲望,又能联系以前知识,为进入学习作准备。

一、用悬念导入

在导入新课时,教者巧设悬念,精心设疑,创建“愤”、“绯”情境,使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能促使学生自觉地去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使情、知交融达到最佳的状态。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老师先写出一个数“321”,问学生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经过计算后,学生回答:“能!”接着老师让每个学生自己准备一个多位数,先自己计算一下能不能被3整除,然后来考考老师,每个同学报一个数,看老师不用计算,能不能迅速判断出哪些数能被3整除,哪些数不能被3整除。这时,教室里气氛十分活跃,大家似

乎都想来考倒老师。但老师对学生所报的多位数都能快速准确地判断能否被3整除,学生们感到十分惊讶。接着,老师进一步质疑:“你们自己不用计算,能准确地一眼就看出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吗?”学生们一个个摇摇头,都被难住了。此时,掌握新知便成了学生们最大的愿望。

二、巧用迁移

数学学科的特点是逻辑性、系统性强,新知是旧知的发展和深入。巧用旧知导入新课,常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教学“认识几分之几”时,老师先给同学们讲一段“孙悟空分月饼”的西游记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路上遇到一位卖月饼的老爷爷,望着那香喷喷的月饼,孙悟空和猪八戒谗得直流口水。老爷爷说:“你们要吃月饼可以,我先得考考你们”。他拿出四个月饼,说:“四个月饼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几个?”两人很快答出。然后又拿出两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人。最后他拿出一个月饼问:“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几个?”悟空和八戒回答说:“半个”。那么半个用一个数表示怎么写呢?这下便难住了悟空和八戒。这里利用学生们喜爱的西游记故事,很自然地从整数除法向认识分数过渡,利用旧知做铺垫,过渡到新知。真正做到了“启”而能“发”,激起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三、借用教具导入

儿童的世界是独特的。教学伊始,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熟悉的事物、图画等教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应用数学能力。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先出示红领巾、五角星、学校的多边形花池等实物图,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来寻找角。在教学“比的意义”时,老师出示一面国旗,满怀激情地说:“同学们,今年10月1日是我们55周年。这是一面国旗,它的长是3分米,宽是2分米”。然后再引出比的意义。这里,既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师生共同营造出无比自豪的“愉悦”氛围,同时,美丽的国旗也使学生受了艺术美的熏陶。

当然,新课的导人方式还有很多,如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听音乐等。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一切都要围绕一个目标,那就是为学生学习新知创造一个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愿学、善学、乐学。

数学教学心得5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目标必须在课堂中完成。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自由活动”,“注入式教学”变成了“自主探索”。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这一点在我们的课堂上落实的不是很好,这里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深入解读教材是基础

小学数学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体系。课程改革使小学数学教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解读教材成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解读教材即有效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的内涵,以保障教学活动高效的开展。我个人认为,了解教材应首先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道本学年要交给学生那些知识,并知道各个知识点与前后知识点的联系。同时要领会教材意图。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新课标要求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不能认为让教材再现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必须经过再加工重新创造,使教材“新鲜出炉”,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态度、能力的过程之中。

二、以快节奏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意识

我相信,一个人在一支慢吞吞的队伍里排队等候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他的心理感受只可能用“焦急、厌倦、沮丧”来形容。在我们的教学中,由于受“希望学生尽快掌握所学知识”的心理影响,教师往往更乐意将知识嚼得碎碎的喂给学生,期望学生都能体会到获得知识的欣喜,所以突破难点时总爱唠叨几句,练习中总愿意等最慢的一个学生也把题目做完,哪怕减缓上课节奏都在所不惜,美其名曰:以学生为本,却不知这正是消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症结所在。美国“启发策略研究所”的研究表明:当老师在整堂课里快节奏地讲解授课内容时,学生们通常更能全身心地投入。

我们的课堂中应该以快节奏方式来维持一定的学生参与度,当我们感到学生参与程度在下降、学习活力在减弱、注意力在转移时,应尽快向下推进课程,让学生们感到课在不断地推进,总觉得有事要做、有问题要思考。老师讲解、问题解释和学生练习、答写只要有约一半的学生明白、完成就尽快变化,哪怕对反应相对迟缓的学生来说,我们也不能减慢速度去适应他们,而是用希望的力量和同伴高涨地学习积极性激励他们赶上教学的节奏。

三、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我们都晓得“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孩子喜欢哪个老师就会对该老师上的课青睐有加。现代教育家认为,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师生关系基础上,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所以,师生关系的和谐,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能让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1.备课从了解学生入手

备课从了解学生入手,有利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有利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利于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有效地解决教学难点。

学习不是学生被动的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在他们原有的知

识基础上知识的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在教学前对学生摸摸底,针对其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知识结构的建构与重组可以使教学事半功倍。要想深入了解学生一定要与他们建立互动的关系。经过笔者实践:学生在课外活动的状态下谈话效果较好。因为学生认为老师在和他聊天,心情比较放松,容易畅所欲言,能顺利得到老师想要的答案。如果说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还有所保留的话,那在家里肯定是赤露敞开的。因此,家访可以帮助老师更完整、全面的了解学生,建立起老师、孩子和家长的友好关系。

2.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

倾听这一行为,是让学习成为学习的最重要的行为。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善于倾听的儿童。

要实现高效课堂首先要转变“发言热闹的教室”为“用心的相互倾听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则交流是不可能发生的。因此就需要引导学生在发言之前,要仔细地倾听和欣赏每一个学生的声音。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

倾听学生的发言,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作为教师要擅长接学生投过来的每一种球,特别是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这也是作为教师其自身的专业素质和驾驭课堂能力的最好表现。

3.课堂上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篇7

岭南文化作文教学围绕7大主题内容(古城广州、特色建筑、民俗风情、岭南美食、文化艺术、方言俗语、地方名士)开展,每个主题下又分教学专题,例如“古城广州”包括了“传说故事”、“名胜古迹”、“历史街区”,“岭南美食”包括了“食在广州”、“美食DIY”等。每个专题的教学分为课前准备、实践活动、课堂教学三部分。笔者在广州市少年宫实施此作文课程,因为学生到少年宫接受培训通常每周一次,每次90分钟,因此,具体课时安排为“课前准备”由学生课外自行完成,“实践活动”和“课堂教学”穿行。

二、教材编写

教材是作文教学内容的载体,是借以实现岭南文化作文教学目标的物质基础。“当前,作文教材种类繁多,体系五花八门,但大都万变不离其宗,还是过分注重写作知识,难以摆脱以知识为中心的怪圈”。岭南文化题材作文教学则强调写作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老师的作文指导是辅助。笔者尝试按以下五项内容编写教学教材。

(一)导言厅

“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内部动机最为核心的成分,它们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基础。”在作文教学第一个环节“导言厅”内,老师以图片、影像、美文、提问、导言、游戏等方式抛出研究话题,拨动学生感情的琴弦,让学生产生写作的欲望与激情。

(二)佳作廊

比较提倡从范文阅读入手指导学生写作,给学生作文范例,是很有针对性也是十分有效的作文指导形式。范文下面编写“看看作家怎样写”的思考和讨论题目,让学生具体了解本次写作的要领或要求。

(三)构想堂

老师点拨,围绕作文主题,学生通过思考、交流、讨论确定活动计划、目标及活动开展的方法、手段,并将其记录在“构想堂”里,为接下来的实践体验活动作好准备。

(四)储备室

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有时是到大自然或某个景点去采风,有时是当记者采访某人,有时是做社会调查课堂上则有小实验、小游戏、小辩论、小竞赛等。总之,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掌握丰富的素材,获得写作的灵感。

(五)写作坊

学生全身心安静下来,根据创作要求尽情挥洒自己的情绪,尽情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享受描写的真切,享受创作的快乐。鼓励学生同一作文主题,可以多角度创意、多角度选材、多文体表现,不但可以写成记叙文,还可以创作诗歌、相声、小品剧、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等。(六)交流营一堂作文课的终点不在于学生根据课程要求完成了作文,《课标》在不同的学段都分别提出:“愿意将自己的作文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作文的快乐”、“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相互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因此,在“交流营”中,老师组织学生交流,让学生寻找倾诉的对象、交往的目标,让写作成为心灵的沟通、愉悦的分享,让学生在互动中感受作文成功的乐趣。同时,老师根据“先练后导”的教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作文提出修改建议。范例:岭南美食

1.导言厅俗话说“食在广州”,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食天堂,充分调动视觉、嗅觉、味觉、听觉、感觉,品一品广州的粤菜、靓汤、凉茶、糖水、佳果等,并把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说说与岭南美食有关的故事。

2.佳作廊《美味“鸡公榄”》(略)思考:作者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广州小吃?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来叙述事情发展过程的?他对自身经历又有什么感受呢?结合范文,讨论并认识写好这次作文的要求。(老师提示:

(1)文章中介绍某一广州小吃或与之有关的故事;

(2)写亲身经历的故事,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想;

(3)有一个有趣的开头、经过和结尾;

(4)句子要连贯、通顺。)

3.构想堂

(1)选择一个主题,用一张思路图表写下你的想法。

(2)你需要为写作收集更多的资料,在列表中提出一些问题,然后考虑你要用哪些资料来回答你的问题。

4.储备室通过体验活动,你一定有不少收获,请在《学习纸》中把你收集的资料和心得体会记录下来。

5.写作坊

(1)复习你收集的材料,编写一份提纲,与大家交流。

(2)按顺序写出故事的经过,添加细节描写,写出你的故事和真实的感受。

(3)对初稿进行自我评价:

①文中有介绍一种广州小吃吗?介绍得清楚吗?

②在你的写作中包含了你的思想和感受吗?

③你用了描写性的词语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吗?

6.交流营

(1)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①改进:可以在文章中添加漏写的主要思想和细节;增加人物的描写,让读者“看到”你的故事。

②选择合适的词语:选择词语能帮助你更恰当、更准确地描述情景。

③句子的修改:大声读出句子;检查句子是否通顺、上下连贯;是否运用了各种类型的句子,比如疑问句、感叹句等。

④校对:多读几遍草稿,每读一遍,找出一个错误。

(2)相互分享与欣赏

①大声朗读,让站在你身后的人能听到你的声音。

②同伴间交流阅读,互相检查。同伴也许会给你一些建议或者意见。

篇8

关键词:中学语文;情趣教学;愿学乐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302-01

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教师应该采取新教法,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让课堂学习成为一种快乐的体验,一种幸福的人生过程。让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思考,学会辩论,学会创造。在共同的氛围里创意的经营我们的课堂,我们的课堂就会充满欢乐,充满幸福。我们师生就会在充满生气与活力的教学活动中,享受到学习生活的幸福,这是我们需要的,每一个教育者所向往的。下面根据我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运用巧妙地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学生们的主体作用是老师巧妙地质疑激发出来的。比如在讲《再别康桥》一课中我是这样激发学生的?首先是以读传情,让学生自己读诗,自己感受,自己展示。老师在关键的时候点播一下。记得那句“那河畔的金柳在我的心头荡漾”,先让学生仔细理解“荡漾”的含义,明确诗歌的感情节奏。老师一边说,一边还形象的表演。学生们终于明白:“荡漾”应该缓慢的拉长了音调读出来。于是,学生们在课堂上一边表演,一边体验朗读。课堂上的读书声顿时荡漾起来了,整个听课的气氛也荡漾起来。其次是以疑激趣。在探讨每一个诗节的含义时,我没有具体的分析、讲解,而是让学生们去“猜”。“为什么叫‘金柳’”?“为什么由金柳想到了新娘呢?”“你甘心做一条水草吗?”“你喜欢一个人划船还是两个人划船?”……一连串的问题看似随意而发,实在是巧妙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与情感,让他们在寻根究底中体会到诗歌的美妙情景。在语文课堂上可以享受精妙地朗读,也可以享受会心的微笑与激动。让学生在课堂上收获幸福,需要老师真情投入,需要勤奋地钻研与深厚积累。

二、教师把幽默引入课堂让学生轻松乐观的学习

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教师应把幽默引入课堂,让学生们在轻松乐观地氛围中学习。不仅可以化解课堂中的意外,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快乐。在《核舟记》一文的教学中,我引入了佛印和苏轼的一个小故事,让学生忍俊不禁。一日,坡正修养静坐,见好友高僧佛印来访,便笑道:“近日参悟,颇有心得。你看我现在修行的境界如何啊?”佛印仔细端详了一会儿,答道:“神清气爽,满面红光,乃一尊佛也。”坡听了得意非凡。这时佛印又道:“大居士看我怎样?”东坡一听心下暗喜,数次被他捉弄,这次机会可来了。便缓缓答道:“我看――,你是――,你是一――堆――粪!”说罢哈哈大笑。佛印但笑不语,临行时却留下一幅字。见了苏小妹,东坡谈及此事乐不可支。小妹听后若有所思,待看到佛印那幅“心中有佛”四个字时,便笑道:“兄长,这次你又上当了!”“啊?!”“佛印看你是佛,那是他心中有佛;而你看佛印是粪,那是说你心中有粪啊!”在欢笑中,文言文课堂上充满了生气。

三、教师鼓励大家把阅读心得说出来让学生体验幸福

在课堂上,如果我们不断地激励学生说出自己的阅读心得,这将是很好的阅读指导方式。开始的时候,学生们也许说得简单说得肤浅,但是,班级里大家都能这样把阅读心得说出来,互相之间就会等到碰撞,等到启发,从而使得对文章阅读理解的“雪球”越滚越大越滚越实,从而,对文章的理解广阔了,深刻了。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班级里那么多机灵活泼的孩子难道不会出现奇迹?只要你给他机会给他舞台。作为教师此时该做些什么呢?教师也就是学生中的一员,是一个教师身份的学生角色,与学生一起说一起聊,但是,别忘了对学生的肯定、鼓励与适时的点评点拨。我相信,这种以学生你说我说他说为主要方式的学习,一定会胜于教师所谓的刻意精致的教学设计的。 就比如学习《我们家的男子汉》,这样的文章还用得着我们老师去煞费苦心地设计创意吗?文章所写的就是孩子们自己的事,是初中小孩刚刚经历的生活,他们都属于“过来之人”。我们要相信学生。让他们想,让他们说。让学生在不断的鼓励中进步,在由衷的赞扬中更加热情、积极的投入到课堂中来。“这个问题你回答得真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你是个善于动脑筋的学生,总是能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他今天表现真棒,让我们为他鼓掌!”……这些鼓励性评价不仅让个别学生受益,而且还具有传染性,让整个课堂充满自信,充满活力。在这种积极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们学得轻松,愉快。上课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一种积极的情绪与感情。一种快乐幸福的上课体验。

篇9

【关键词】反思;课堂教学回顾;教师专业成长

曾经读到这样一段文字:“审视自己就像浩瀚的大漠审视变幻的苍穹,就像残破的古堡审视沉重的背影,就像垂暮的老者审视多舛的命运,就像壮美的江山审视变迁的历史”。这飘逸着古香的强烈而又中肯的话语,使我陷入深深地思索之中。在日常教学中,也需要我们经常地审视自己,审视自己需要反思。

作为一名教师,就要不断地对自己已具有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诸方面进行审视,也就是批判性反思。每次反思,都会有所发现,针对发现及时调整,补充、完善以期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可以说,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就是积极的坚持不懈的有效的教学反思的过程。一般来说,教师最经常的反思是在课堂教学之后,这就是“课堂教学回顾”。下课后教师对课堂过程仍记忆犹新,感受深刻,这是进行反思及时而且准确。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这节课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做可以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提升到一个新的教学境界。

一、记成功做法——在课例研究中成长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实际,设置值得讨论的问题,激起学生讨论的欲望,然后组织学生去深入讨论,学生会根据教师的提示提出各种各样的方案,从而很自然地进入课题,这实际上是一个组织学生自我发现的过程,会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学生带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讨论是一个有效的策略。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想的目的,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做法记录下来。比如:形象贴切的比喻,巧妙的新课导入,留有悬念的结束语,激发学生思维的提问等,有时可能仅仅一句话,但它会对今后的教学将提供最直接的参考。

二、记失当之处——在审视自己中发展

将处理不当的教学重点、难点、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记录下来,使之成为今后教学中应当吸取的教训。教育的艺术就体现在敏锐地捕捉具有教育价值的细节上。细节虽小,却值得我们认真关注和研究;细节虽小,却能折射出大理念、大智慧;细节虽小,却能闪耀出“生命”的智慧的光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指导教师敏锐地发现学生身上显露出来的教育细节,在细节上做文章,于细微之处见精神。

三、记教学机智——在教学风格中创新

把授课过程中偶然出现的灵感或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下来,供以后参考。课堂上学生的言行是教师无法预见的,但有经验的教师凭着对学生的了解,对学生的主要言行是可以预见的,教师只有针对预见的学生言行进行准备,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临场不乱,对于授课过程中无法预见而又很有价值的言行,教师不要“忽视”与“搪塞”而是要及时地“回应”与“疏导”。以激活学生积极而主动地进行思考,教师应依据学生不断冒出来的问题和有教育价值的反馈信息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或调整教学内容或改变课时计划,不断积累实践智慧。

四、记学生问题——在实际教学中躬行

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迷惑点,作业中暴露出的欠缺点以及考试中出现的失分点并力争在短时期内有针对性予以补救。在听课的过程中,我经常发现这样的情况,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教师或者是在一边站着一动不动;或者是翻书看教案,或者是找一个凳子坐下来休息一下;或者是象征性地在班里转一圈。有的时候,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可能已经偏离主题了;可能由于理解不到位,学生无从讨论;可能由于操作失误,导致学生无法讨论等等。那么,这个时候教师就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做好学生的辅导和指导。

五、记学生见解——在借鉴中求拓展

把学生“智慧的火花”(如独到的见解、好的思路)记下来为今后教学补充新鲜血液。在某中学翻看一位语文教师的教学设计时,发现其教学设计《在烈日与暴雨下》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用一个成语概括祥子的痛苦生活。旁边用红笔批注“水深火热”——扣题、贴切、恰当、简练。问及此事,那位老师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真想不到学生能够用‘水深火热’这个词来如此贴切地概括出当时深刻的社会主题。”此外,对于一些错误见解,只要它存在普遍性,当堂剖析也会受到良好的效果。

六、记学习心得——在行动研究中提升

篇10

一、 教师专业发展与博客的概念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利用所有技术、资源来构建专业成长的环境,在该环境中教师可以进行知识构建,创造性的获取专业技能,提升自身需求层次,实现阶段性、跨越性的专业成长。教师进行专业性发展,是社会对教师复合性要求(如学科知识、教学技能、合作能力、管理能力等)的需要,也是培养社会人才的需要,更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blog(博客)是weblog(网络日志)的缩写,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网络出版和交流方式”,它由简短而且经常更新的张贴文章组成。博客的内容对于教师而言,可以是教学随笔、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学设计、课堂实录、课件、评论等,它能使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情感等全面提升。

二、博客具有的教学特点

为什么博客可以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这是因为博客具有适合教学的一些特点。

1. 博客可以是一种教育资源生成和管理的工具。博客适合于教师对资源的生成、积累、组织和管理,也利于学生对资源的归类和整理。博客资源的生成,对教师说是专业发展,对学生说是提高了学习的主体地位。它使师生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2. 博客可促进某个主题的充分讨论。博客是一种双向信息传递工具,当设置成公开时,其他参与者就可以评论和留言。比如用于师生课后网络交流,探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这个功能看,博客有助于学习者相互之间的合作,共同探讨和发现。

3. 博客可以用于辅助课堂教学。教师备课中可收集课堂用的教学材料,上课时可调出来使用;在博客中可直接使用如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功能,不需要另外的PPT文档;博客类似webquest一样,但更灵活,在一个博客中可设置多个知识点的探究学习专题。

博客还可以用作虚拟教研平台、用于教学评价、课程信息和班级信息的和管理等。总之,博客所具备的教学特点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构建和整理自己知识体系的平台,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用博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几种策略

那么,如何利用博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 利用博客写教学随笔。可在一节课后即刻写教学随笔,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真实全面的记录,分析碰到的问题,思考解决办法,还有那些不足,如何改进等。也可在上课前翻阅之前的教学随笔,预设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学生能否接受这些知识等,它有助于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对学生进行比较准确的分析。

2. 利用博客写教育叙事。将经历过的事用文字再现出来,可抓住要点、有意义的细节,篇幅可长可短,很自由,还可加上自己的体验和评价。这样通过分析、反思,使理论与实践结合,可挖掘或解释隐含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进一步提升专业技能。教育叙事是教师自己主体性的重新认识,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的养成,它促进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发展,当教师用博客写作时,专业知识水平自然得到巩固和提高,系统化以及隐性的知识会显性化,语言驾驭能力也会提高,这些都会不同程度的迁移到课堂教学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