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范文
时间:2023-11-30 17:30: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评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教学目标;制定;落实;达成;评课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12002601
评课方法多样,没有一种现成的模式可以直接套用。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校本教研的加强,校际交流的增多,听课、评课的次数越来越多。现综合多年的评课经验,我认为围绕教学目标来评课,不失为一种简单、易学、有效的方法。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应围绕其教学目标来展开。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只要看授课者围绕教学目标所做的“文章”如何,就一目了然了。
一、看教学目标的制定
教学目标是教师依据所授学科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本班学生的学情制定的,应科学准确、三维融合、突出重点。因此,课堂教学中,就要看授课者提出的学习目标是否符合本学段学生应达到的要求;是否符合本节课教学应达到的目标;是否符合本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否面向全体学生。这样制定教学目标,既让大多数学生较为轻松地学习,又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使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妈妈的账单》时,导入新课后提出两点自学要求:一是默读课文,用一两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二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由此可以看出,教师没有提出字词学习方面的要求,也没有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而这两点恰恰是三年级学生进行有效阅读的前提条件,都被教师忽略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给了学生不足十分钟的自读时间后,就让学生概括长达三页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且要求只用一两句话来概括。对于大多数三年级学生来说,这无疑是提高了目标,超出了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看教学目标的落实
教学思路的设计、课堂结构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都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有效措施。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将三维目标进行有机整合,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这个目标之中。同时,教师应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切实进行字词句、朗读与默读、抓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学习表达方法等方面的训练,并有所侧重。因此,在评课环节,教师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是否紧紧围绕目标,是否针对目标进行了有效的训练;要关注各环节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是否突出重点,主次分明;要关注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是否科学有效;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学习方式的选择是否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察当下的许多公开课,发现很多成了教学手段、学习方式的展示课。多媒体的滥用、华而不实,既浪费教师的准备时间,又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取代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感悟。教学过程中,若为讨论而讨论,为合作而合作,追求整节课的热热闹闹,忽视了学生独立探究能力的培养,就不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例如,还以《妈妈的账单》教学为例,教师检查阅读效果时,既没有让学生认读生字词,又没有在后续的教学中提及――学习本课生字词这一目标,导致教学目标没有得到有效落实。课中比较两份账单的不同,小组合作学习后,学生的发现只是表面上的。其实,没有合作讨论,大多学生也能得出同样的结论,但实质性的不同――妈妈对小比得所做的一切不要任何报酬,反映出母爱的无私,这一点学生却未能看出。这才是需要合作学习来完成的,而教师却没有引导学生去合作探究,导致学习目标落空。
三、看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节课教学的优劣最终体现在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上。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固然重要,但我们更应关注课堂容量、教学效率、师生的活动时间比、学生的参与度等方面,特别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效果,如基本知识是否牢固掌握,基本技能是否得到有效训练,学习过程是否全程积极参与等。教学过程中,一问齐答现象的多次出现,不是教师提问的肤浅,就是教学的真实性值得怀疑;少数几个学生唱主角,不是教师追求所谓的“完美”,就是对大多数学生特别是对学困生的漠视。因此,教学扎实、课堂真实、全员参与、学有所得,也就成了我们课堂教学追求的基本目标。
篇2
【关键词】听课 评课 中小学 数学课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131-02
学校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学工作重点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听评课是一种最直接、最具体、最经常也是最有效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手段。听评课是教师互相学习、切磋教艺、研究教学的重要措施,也是教育业务部门特别是学校领导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的重要途径,教师通过听评课可以学习吸收先进的教育理论、教学经验;及时了解教改信息,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再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去验证完善,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提高,长此以往教学效率必将大幅提高。
听评课是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就怎样听好评好一节数学课,下面谈一些自己粗浅的看法及体会:
(1)听课前要有准备
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听课者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熟悉中学数学课新课程标准,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及体系,教学内容体系及知识结构特点,把握各章节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其次听课者要以学生的身份去深入感受课堂教学效果;以教师的身份思考评判一节课的得与失;以“专家”的身份敏锐准确地发现教师闪光点及不足之处。第三听课者听课要聚精会神,全身心投入,做到听、看、思、记相结合。
(2)听课听什么
听授课者如何运用新课程理念组织教学,如怎样导课;怎样处理教材;怎样安排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采用了什么教学方法,重点是否突出,难点如何解决,怎样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怎样应变课堂突发事件,怎样正确评价学生;怎样设计课堂练习及学生课后作业;更应特别关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闪光点,仔细体会理解授课教师教学设计的意图,领略其教学风格及新教学理念在课堂的体现。特别关注:①教学环节设计,即关注情境创设、新课的导入、新知的探究、新知的巩固、应用与拓展等教学环节设计;②关注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关注教师是怎样充分、灵活、简便、有效地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再现纵横联系;是否采用举例说明,引导比较、直观演示等手段;如何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方式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理解掌握新知;解决问题要关注如何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如何组织学生自主探究,亲身体验,学会新知;③关注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关注教师是怎样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怎样从教师的“教”为中心,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转移,怎样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如何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怎样培养学生学会观察、质疑与比较,学会分析、判断与推理,学会概括、归纳与小结,学会操作与演示,学会讨论、辩论与争论等。④关注辅助手段的应用与板书设计,教师如何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还要关注教师如何设计板书,是否做到详略得当,层次分明,脉络清晰,重点突出,提纲挈领。关注练习设计与知识拓展;⑤关注练习设计是否做到有针对性、层次性、拓展性,达到巩固新知,培养能力的目的,又要关注练习形式是否多样,是否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⑥关注教师的身体语言,如一个眼神,一个会意或鼓励的微笑,一个恰到好处的手势,乃至教师在讲台上的步伐,等等。
(3)怎样做听课记录
听课记录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实录,二是教学点评,实录与点评兼顾,要随听、随记、随想、随评,要善于捕捉灵感火花,教学课实录包括导入新课、教法学法运用、师生双边活动、练习设计、教学反馈、课堂小结、教学时间分配、板书内容等。教学点评要把课堂哪些环节出现的亮点及失误写在听课笔记相应位置上,并及时添加自己的想法,最后通过梳理分析,根据教育教学理论和课程标准,归结出教学的优点、缺点,以利于自己的学习和提高。
(4)怎样点评好一节课
评课是听课者对本节课教学的优缺点的初步分析与评估,以及提出的建议。包括:教材的处理与教学思路;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基本功;教学思想等等。教学目标遵循新的课程标准,能恰当地注意思想教育和个性品质的培养。教学时重点是否突出、难点处理是否得当,是否抓住了课堂关键;课堂内容充实;讲解清晰;结构严谨合理;因课制宜,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注意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落实;重视思想方法、创新能力的训练与培养;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注意课堂信息的反馈与矫正;教学活动的组织、师生之间的互动,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课堂气氛和谐,学生思维活跃;教师教态自然、亲切,能灵活驾驭课堂,应变能力强;语言清晰、精炼、确切、规范、生动;教学手段应用适当、先进、有效;板书设计合理,工整美观,板画娴熟言简意赅,条理性强,课的导入合理或有特色,归纳、总结、反思到位,教学环节规范;讲练安排好,当堂检查面广,目标达成度高;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表现,适时适当地对学生予以激励评价;教学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创新式教学等等。特别是针对授课老师教学过程出现的闪光点予以充分肯定。
一堂好的数学课,它的教学内容的呈现应该是现实的、生活化的,尤其是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在教学中精心设计问题,将数学抽象的内容附着在现实的背景中,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和发展数学。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丰富的数学活动,给予学生足够的探索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变成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当学习的主人,高效率掌握新知识,提高数学能力。
篇3
以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学校创建为前提、以提高课堂效率为目的、以自主教育为模式、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全面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搞好本组教育教学工作,力争高
一、高二的常规教学,高三的复习备考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二、具体措施
1、相互学习,提高素质
利用教研备课、活动时间,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继续加强三新学习,吸收最新教改信息,提升教育理论,改进教学方法,同时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进行校际交流,专家培训,名师讲座,扩大视野,丰富提高,完善积累,做到善学才能善解,善研才能善教、善教才有高效。
2、开展说课资源共
教学研究重要的是认真钻研教材内容,吃透教材大纲,这是搞好教研活动,做好教学工作的根本保证。集体备课是发挥集体优势,钻研教材的有效途径,在集体备中,以说课的形式对教材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及成因、编者意图、教材的前后联系进行阐述,提出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的措施,说本单元的备课的内在联系,典型练习的变式训练,解题的规律方法技巧,思想方法的渗透,学法指导等,进行组内教流,互相切磋,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3、改变课型,注意实效
结合学校创建,开展“三名”、“四课”活动,有针对性地加强课堂教学内容方法、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学科指导组的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型,研究课型。如高一新教材的研究课、高二教学的概念引入课、高三专题复习的研究课等形式上有概念的引入课,例习题课、讲解课、试卷评讲课、专题复习课、多媒体应用课等,以此为纽带带动各组的教研教改活动的开展,加强听课评课的监督与指导,改进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提升教育理念,明确教育目的,提高教学质量,同时积极组织本组教师参加校级、区级、市级、省级的各类公开课,优质课评比、教案评比、五项技能比赛等,以此促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丰富教育教学经验。
4、加强管理,落实常规
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结合学校要求,加强备、教、改、导、考、评、析的教学常规管理与检查。以备课组长、学科指导组为主体,对每位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逐一检查、监督、及时反馈、具体指导,对备课组的教学进度的安排,集体备课的落实,单元检测的组织等工作进行检查,使本组教学工作有条不紊,注重实效,各项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同时,根据学校的总体安排,结合学校的创建实际,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教研、教改、比赛等活动,认真准备,争取取得最佳的成绩,为参加上一级组织的相应的比赛,推荐最佳人选,为学校和数学组获得更大的荣誉.
5、勤于总结,深化提高
通过理论学习,常规培训,鼓励引导教师,结合教学实际,认真总结,积极思考,撰写有关方面的论文,如数学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数学课程标准讨论、典型例题评析、高中新教材教学、教学艺术、教学访谈、教学活动课教学等内容。以此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具体安排:
二月份:三新及有关理论学习;新教师听课、评课;
三、四月:示范课、研讨课、优质课等公开课的开展;
五月:组织好学科优秀CAI课件比武及高
篇4
一、听评课的功能
听评课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牛鼻子,抓住了这个牛鼻子就能促进整个教学改革向前发展。
听评课具有以下功能:
1、教研科研功能
2、培养培训功能
3、激励发展功能
4、教学诊断功能
因此,听评课具有多功能性,是最直接、最具体、最有效地研究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种方法和手段。
二、教师应如何听课
(一)听课前应准备什么
盲目性是效率的大敌,听课也是如此,教师盲目进行听课与有所准备去听课,效果大不一样,那么,听课前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1、熟悉教材,了解这节课编者的意图,弄清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熟知教学内容的重难点。
2、明确这节课教学的三维目标,听课时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看出教师教学的完成情况。
3、针对这节课在头脑中设计出课堂教学初步方案。粗线条地勾勒出大体的教学框架,为评课提供一个参照体系。
4、听课前要回忆自己是否教过这节课内容,有什么困惑与问题。再回忆是否听过这节课。
(二)听课时应记录什么
听课记录是重要的教学研讨资料,是教学指导与评价的依据,它应该反映课堂教学的原貌,使听课者依据听课记录,通过合理想像与弥补,在头脑中再现教学实况。应关注如下几个方面:
1、要关注教学环节设计。即情境创设新课的导入新知的探究新知的巩固、应用与拓展等。能够做到随机应变,灵活调整,调控课堂,达到激活课堂的目的。各环节如何控制时间,完成每一环节的过程和过渡的情况;听课时还要注意思考,教师为什么这样安排课堂教学环节,大的环节内又是如何安排小的环节,怎样使课堂结构符合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的,各个步骤或环节之间怎样安排得是否有条不紊?一环紧扣一环的,什么时候教师引导,什么时候学生自主探究,什么时候学生合作交流,什么时候学生练习展示,什么时候反馈评议,什么时候质疑讨论,什么时候归纳小结,是否做到合理安排、科学调配,充分发挥每一分钟时间的效能。
2、要关注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听课时要关注教师是怎样充分、灵活、简便、有效地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再现纵横联系。是否采用举例说明,引导比较、直观演示等手段。如何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方式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理解掌握新知。解决问题要关注如何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如何组织学生自主探究,亲身体验,学会新知。这要求我们青年教师必须认真细心揣摩。
3、要关注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听课时要关注教师是怎样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从教师的“教”为中心,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转移,怎样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如何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怎样培养学生学会观察、质疑与比较,学会分析、判断与推理,学会概括、归纳与小结,学会操作与演示,学会讨论、辩论与争论等,学会调查、探究。
4、要关注辅助手段的应用与板书设计。听课时,还要认真琢磨教师如何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还要关注教师如何设计板书。是否做到:详略得当,层次分明,脉络清晰,重点突出,提纲挈领。
5、要关注练习设计与知识拓展。练习设计是否做到有针对性、层次性、拓展性,达到巩固新知,培养能力的目的。同时,要关注练习形式是否多样,是否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另外:课堂教学过程随着时间的流动而进展。在一节课中,过去的不可能再“回放”;有些细节转瞬即逝,忽略某些细节,感知就会出现断裂,影响对整个教学环节的整体认知。因些,听课时要全身心地投入,积极思维,认真分析。应从三个角色介入:即一要进入“教师”的角色。要设身处地地思考,如果自己来上这节课,该怎样上。将执教者的教法与自已的构思进行比较,这样即可以避免以局外人的身份去挑剔,看不到长处,不理解执教者的良苦用心;又可以避免无原则的同情理解,看不到不足与缺点。二要进入“学生”的角色。要使自己处于“学”的情境中,从学生的角度去反思教师怎样教或怎样处理教学内容、怎样引导、如何组织,学生才能听得懂、能探究、能应用、会掌握。三要进入“学习”的角色。在听课中更多地去发现教者的长处,发现课堂教学的闪光点,以及对自己有启迪的东西,做到取长补短,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三)听课后应做些什么
1、整理好听课记录。记录听课内容,按先后程序提纲挈领地记录下来。记录时间分配,即各环节所用时间,教师教用的时间,学生学用的时间。记录教法学法的选择与应用,记录情境创设、过渡的语言、引导的技巧、激励的方法、组织活动的方式。记录教师挖掘与利用课堂生成资源的情况,记录灵活处理偶发事件。记录练习状况、练习内容、练习形式等。
2、做好课后分析。听过一节课后就应及时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这节特点和闪光处,总结出一些有规律性的认识。明确对自己有启迪、能学会的有哪几个方面。并针对这节课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与合理性的修改建议,与执教教师进行交流切磋,以达到互助互学的目的。
三、教师应如何分析评课
评价一节课,应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看教师是否善于引导。即看教师是否创设良好教学环境,是否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是否留有静思的空间和时间,而不是看教师讲得怎么样。二是看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即看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参与面有多大,是否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是否敢于质疑,提出有价值问题,关键还要看学生学得怎么样,得到多少,得到些什么,掌握了哪些学习方法。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评课:
(一)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课首先要分析教学目标。现在的教学目标体系是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组成的,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追求。如何正确理解这三个目标之间的关系,也就成了如何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如何正确地评价课堂教学的关键了。
有人把课堂教学比作一个等边三角形,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恰好是这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任何的一个顶点得不到重视,那这个三角形就不平衡。这无疑是一个很恰当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这三个目标的相互依赖的关系。反映了这三个目标的不可分割,缺少了任何一个目标的达成,一节课显然也就不完整了。
(二)从处理教材上做出分析
评析老师一节课上的好与坏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还要看教者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我们在评析教师一节课时,既要看教师知识教授的准确科学,更要注意分析教师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三)从教学程序上分析
教学目标要在教学程序中完成,教学目标能不能实现要看教师教学程序的设计和运作。缘此,评课就必须要对教学程序做出评析。教学程序评析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看教学思路设计
工作要有思路,写文章要有思路,上课同样要有思路,这就是教学思路。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
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思路设计是多种多样的。为此,评课者评教学思路,一是要看教学思路设计符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不符合学生实际;二是要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超凡脱俗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三是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四是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有效果。我们平时看课看到有些老师课上不好,效率低,很大一个程度就是教学思路不清,或教学思路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和学生实际等造成的。所以评课,必须注重对教学思路的评析。
2、看课堂结构安排
教学思路与课堂结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思路侧重教材处理,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纵向教学脉络,而课堂结构侧重教法设计,反映教学横向的层次和环节。它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课堂结构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课堂效果。可见课堂结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通常一节好课的结构是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
计算授课者的教学时间设计,能较好地了解授课者授课重点、结构安排授课时间设计包括: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与衔接是否恰当。(1)计算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看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和衔接是否恰当。看有无前松后紧(前面时间安排多,内容松散,后面时间少,内容密度大)或前紧后松现象(前面时间短,教学密度大,后面时间多,内容松散)看讲与练时间搭配是否合理等。(2)计算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时间分配,看是否与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致,有无教师占用时间过多,学生活动时间过少现象。(3)计算学生的个人活动时间与学生集体活动时间的分配。看学生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集体活动过多,学生个人自学、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时间大少现象。(4)计算优差生活动时间。看优中差生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优等生占用时间过多,差等生占用时间太少的现象。(5)计算非教学时间,看教师在课堂上有无脱离教学内容,做别的事情,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的现象。
(四)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评析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是评课的又一重要内容。什么是教学方法?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的、任务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总称。但它不是教师孤立的单一活动方式,它包括教师“教学活动方式,还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的方式,是“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统一。评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1、看是不是量体裁衣,优选活用
我们知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是一种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有一种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它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灵活运用。
2、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会令人生厌。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所以评课既看教师是否能够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同时还要看教师能否在教学方法多样性上下一番功夫,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
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将获取的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真正懂得将本学科的知识与其它相关的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并让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灵活运用到相关的学科中去,解决相关问题,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掌握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3、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评析教师的教学方法既要评常规,还要看改革与创新。尤其是评析一些素质好的骨干教师的课。既要看常规,更要看改革和创新。要看课堂上的思维训练的设计,要看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看主体活动的发挥,要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要看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等。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知识空间,它为各科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好用好知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教师教学的工具,学生学习的工具。可以说信息技术是人们用来获取知识、传授知识、运用知识的媒介。
现代化教学呼唤现化教育手段。“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陈旧单一教学手段应该成为历史。看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还要看教师是否适时、适当用了投影仪、录音机、计算机、电视、电影、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五)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评析课还要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通常,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看板书:好的板书,首先,设计科学合理。其次,言简意赅,再次,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
2.看教态: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表达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声音+7%的言词。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交融。
3.看语言: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教师的课堂语言,首先,要准确清楚,说普通话,精当简炼,生动形象有启发性。其次,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4.看操作:看教师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微机等熟练程度。
(六)从教学效果上分析
巴班斯基说:“分析一节课,既要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方面,又要分析教学结果方面。”经济工作要讲效益,课堂教学也要讲效果。看课堂教学效果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课堂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主要是看学生是否参与了,投入了;是不是兴奋,喜欢。还要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思考过程。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不仅包括知识与技能,还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考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思考是非常重要的。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达成。主要看教师是不是面向了全体学生,实行了因材施教。三是有效利用40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课堂效果的评析,有时也可以借助于测试手段。即当上完课,评课者出题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当场做以测试,而后通过统计分析来对课堂效果做出评价。
篇5
关键词: 听课; 评课; 氛围; 亮点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4-0180-01
公开课、观摩课凝聚了授课教师的智慧和心血。优秀英语教师的公开课、观摩课,常常以其独特的教学风格、巧妙的教学设计、热烈的课堂气氛以及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听课的教师深受启迪,为英语教学改革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公开课、观摩课也为英语教师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学水平的机会。那么,怎样才能听好一节英语课呢?笔者在这里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体会。
听课、评课也是英语教师在互动中获取经验、自我锻炼、自我提高的过程。因此,听课、评课是英语教师研究课堂教学,提高业务能力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现阶段听课、评课存在的一个严重性的问题——“套路子”。
像“套路子”这种现象在听课中很普遍。在听课前,老师已经安排了一切,包括由哪个学生回答哪个问题,怎样来回答。被安排的学生完成任务式的搬出了“标准”答案后开始松懈,没被安排的同学就更松懈了,因为这节课老师不会点到他。这样的听课质量往往是很差的。
那么,怎样来抓好课堂教学质量和认识课堂教学规律呢?
一、做好听课准备
听课前,要了解教学内容,熟悉这节课的重点、难点,以及上节课的联系,在教材中的位置等。还要了解授课教师的基本情况、学生的状况等,如果能在心里设计好一个教案,在听课时与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相比较,更能达到提升自己的目的。
二、做好听课记录
听课过程中,听课教学在大脑保持积极思维的状态下做好记录。
(一)记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听课记录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学思路、师生互动等。应特别记录教学中的精华、别出心裁的手、出色的教学设计、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处理方式、去粗取精,捕捉新颖的情节和细节,为分析、思考和评课积累依据。
(二)记教学亮点。优质课往往有很多亮点。听课过程中我们要抓住一个个闪亮的时刻,使之成为珍贵的教学资料。
(三)记教学。教学是师生配合默契,精神高度集中时课堂达到的一种热烈氛围。优质课往往迭起,我们应记下授课教师怎样将课堂引入,如何激发学生的英语兴趣。
(四)记教学特色。不同的英语教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有的侧重情景教学法,有的侧重活动交际法,有的侧重任务性教学。有的严肃,有的和蔼可亲,有的富有教育智慧,善于诱导学生喜爱英语,有的活泼大方,使课堂气氛浓郁热烈。听课中如能把这些特色记录下来,以后融入自己的教学中,定能受益。
(五)记板书设计。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完成教学任务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优秀的英语教师其板书往往书法秀美,重点分明,知识点脉络清晰,如能记录下来,也是借鉴的资源。
(六)记课件的作用。电脑制作的课件通过声、光、电技术使学生要接受的信息量达到最大化。能增强英语教学中新知识点对学生大脑的刺激,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在听课时要研究授课教师是如何根据授课内容,选择合适的多媒体,还要琢磨课件的制作技巧,这对于我们以后自己制作课件有很大的帮助。
此外,还要留息授课教师的仪表着装,课堂英语的语音语调,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作业的选择及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等。
三、怎样评课
(一)从教学目的上分析。从知识、能力、教学反应等几个方面来制定一个教学目的。
首先,目标的制定要以教案为指导,需体现阶段、年级、单元教材的特点,符合学生实际年龄和认知规律,难易适度。
其次,从目标达成的结果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用运到位,言语是否得体,吐字是否清晰。
再者,还要看课堂上对知识之间衔接点的引入是否连贯、到位,确保学生可以牢固知识传授的各环节。
(二)从课本内容分析。评析老师一节课上的好与坏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制订和落实,还要看其对教材的分析、理解和处理。评析一节课,既要看老师知识传授的精准性、科学性,更要注意分析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取舍上是否新鲜、是否突出了重点、易化了难点,吸引了学生以及和学生之间是否有互动。
(三)从教学过程中剖析。教学目标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完成,那么,教学过程的设计对教学目标而言至关重要。
首先,评析教学过程看教学思路设计,教学思路是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一连串教学思路组合在一起就是一堂课了。评,关键我们就评的是看你怎样把这些一连串的思路连接、过渡、安排、设计、讲练等。
其次,要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新不新颖,与众不同的的设计更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容易使课堂出彩。
再次,看教学思路的清不清晰,清晰的教学思路、逻辑思维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理清知识点。
最后,看实际教学后的效果。看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否积极、学生反映情况如何。
(四)从教师授课的能力来评。 一堂课,人人都能讲,关键是还要讲得好、讲得巧。一个老师的教学功底尤为重要。不仅要有条不紊的讲完自己所要表达的,还要有个人出彩的地方,如语言是否流畅、得体,是否生动有趣,能调动起整个课堂气氛,能机智地处理课堂紧急状况等等。
四、听课后要反思提高
篇6
【关键词】 微课程;数学
一、微课程的概念
微课程这个术语不是指为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而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在国外,早已有了“微课程”这个概念,它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于2008年秋首创.后来,他被人们戏称为“一分钟教授”.他把微课程称为“知识脉冲”.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二、微课程的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10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2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分钟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学生接受起来相对容易.
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学生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知识点(如教学中课程导入、重点、难点、疑点、课后复习)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3.主题突出,内容具体.一个课程就一个主题,或者说一个课程一个事;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具体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或是生活思考,或是教学反思,或是难点突破、或是重点强调,或是学习策略、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观点等等具体的、真实的、自己或与同伴可以解决的问题.
4.草根研究,趣味创作.正因为课程内容的微小,所以,人人都可以成为课程的研发者;正因为课程的使用对象是教师和学生,课程研发的目的是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紧密地联系起来,是“为了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教学”,而不是去验证理论、推演理论,所以,决定了研发内容一定是教师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有能力解决的问题.
5.反馈及时,针对性强.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较之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现炒现卖”,具有即时性.由于是课前的组内“预演”,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教学的“失败”,不会顾虑评价的“得罪人”,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
三、高职数学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较差
绝大部分高职学生的高考成绩不理想,有些还是职业高中毕业生通过单招考试入学的,他们的数学基础相对较差,很多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这些给高职数学课教学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2.数学课教学课时相对不足
高职教育强调学生对职业技能的掌握,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一般把教学重点放在专业课的教学和实训上,基础理论课教学课时偏少,尤其是数学课教学课时被不断地压缩,致使教师匆忙赶课,影响教学质量.数学课教学内容多与教学课时少的矛盾,也给数学课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3.教材内容结构体系不当
现行的高职数学教材大都偏重数学理论的系统完整性和论证的逻辑严密性,而应用性和联系实际不够.教学内容没有充分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少而精”的原则和“联系实际,深化概念,注重应用,重视创新,提高素质”的特色.教学过程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强调结构严谨,对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重视不够,数学教学和专业应用相脱节.
4.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落后
在高职数学课程教学中,“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仍然占主导地位.由于数学课内容多,信息量大,而课时又少,教师就只能赶时间,采取“满堂灌”的方式,且以纯理论讲授为主,与专业课程衔接不紧密,教学方法呆板,久而久之,学生对数学课毫无兴趣,产生厌学情绪,数学课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四、微课程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微课在新课导入时的作用
高职数学的很多内容都是对高中数学的具体和深化,很多内容其实学生在高中时就已经接触过,例如函数、极限、导数等,所以教师可以提前做好新课导入的微课,提前让学生观看此微课,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和进入新课的学习.教师在制作时,针对学生普遍对数学望而生畏的情况,可以设计新颖、增加有趣的数学故事和问题,做个简短的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做好铺垫.
2.微课在重难点中的应用
数学中有很多重难点内容让学生头疼,也让教师讲课费劲,比如极限的概念、计算,导数的概念,复合函数的求导,函数的单调性、凹凸性,函数的作图,积分的概念以及积分的应用等,由于数学课时少,每周可能只有一次或两次课,两次课之间时间间隔长,学生由于课时重,时间少,即使上课听懂了,但是下课缺少复习巩固,所以很多内容没有搞懂,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把这些内容用微课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把每节课的重点、难点、疑点做好微课,上传到网上,学生可以下载下来以便随时点播学习,让学生将现有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
3.微课在课后复习中的作用
学生除了可以在课后观摩重难点内容的微课,教师还可以设计好少而精的习题并制作成微课,还可以适当设计一些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拓展延伸练习,以方便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需要.
4.微课在促进教师业务成长和教学研究中的意义
微型课时间短,又没有学生参与,是不是就只能虚拟师生互动,或者就平铺直叙的一讲到底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根据微型课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当然是以讲授为主.但讲授也有平铺直叙的讲授,有充满激情的讲授,有环环相扣的讲授,有循循善诱的讲授,有启发思维的讲授,有创造拓展的讲授……何况,除单纯的讲授课题内容之外,还可以激情朗诵,可以设计问题,可以引发思考,可以相互比较,可以深入探究等等.总之,微型课的教学主要是对教师个人教学能力的体现和检测,教学方式要符合微型课的课堂情景和教学特点,真正能够体现出教师个人的教学水准.
在微型课的做课现场,没有学生.但执教者心中不能没有学生.教师在微型课课堂上展示课堂教学的整个流程.教学流程中的“学生活动”,教师该提问提问,该布置布置,该指导指导,该点拨点拨,该评价评价,这些“过场”都要一一呈现.只是学生没有实际做,执教者只是假定学生已经完成,估计学生完成的程度和结果.这种估计是否恰当,这些建立在估计基础上的点拨评价是否到位,要由专家评委作出判断.所以,要做到估计“恰当”、点拨评价“到位”,执教者就要在备课时研究学生,或设想教材所对应的学生群体的状况,做到“场上无学生,心中有学生”.
总之,微课在数学教学中的引入,方便了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和指导,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弥补了数学课时量不足的缺憾,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个好方向.
【参考文献】
[1]汪丽.数字与微化课程优化――试论信息技术微型课程的生态创新与发展[J].中国信息教育技术,2010(4).
篇7
一、在制作微课教学课件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得到了更好的提升
微课教学课件的制作方法有很多种,数学教师在微课教学课件的制作过程中,一般都会选择具体的教学知识点为题材,由此展开思考,进行剖析,使得课件符合职中学生的认知能力,由此发挥出微课的特点,使得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对知识做到一目了然,更透彻的理解教学内容.同时微课的运用能够方便教师之间的交流和评课,通过教师间对于教学方法及经验的探讨,以及自身观看微课的感受,能加深教师的教学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总结完善,进而促使自身教学水平不断的提升.
二、微课教学课件的运用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有很大帮助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微课教学方式,学生能够很明确的了解课时的学习目标及学习要求,充分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职中学生在学习方面及知识接受方面受自身基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通过传统方式的教学很难照顾到每一名学生.而采用微课教学,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性的去学习,如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可以将重点放在知识的巩固上,而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注重知识掌握的查缺补漏,补充知识等方面.而且,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学生可以将微课资源下载到手机上,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能够方便的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有很大帮助.例如:在职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有很多的数学知识点是非常抽象的,在课上时间里用短短几分钟的微课能够将其讲解的清晰明了,但其中包含的信息量非常大,学生看着视频可以理解,但仍然需要一个慢慢体会、消化的过程才能达到真正的理解.所以课下时间就需要学生反复的去观看微课,进而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
三、通过微课教学课件的运用,学校的信息化教学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篇8
1.实施情感教育,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习英语的强烈动机,由浅入深,用成功体验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
1.1 情感教育的实施和英语教学中师生融洽关系的建立。
情感在人际交往中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成为人际行为的重要线索,关心和热爱学生是对每个教师的最起码的要求,离开了情感的交流,也就谈不上对学生的教育,尤其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有同情心,要给他们以鼓励,做到不厌其烦地教导他们,以爱心感化他们,只有老师心中装着每一个学生,对他们给予真诚的师爱,寄予殷切的期望,才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加强对学生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主要内容,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前奏。
1.2 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学习目标的确立。
学习动机的激发指教学措施使学习动机由潜在状态转变为激活状态,成为有效动力。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激发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方法。求知欲是学生追求知识的需要,是学生学习动机的基础。学生的求知欲来源于对知识的好奇,来源于认知过程中发生的认知冲突,也来源于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的知识魅力和愉快的情绪体验。英语学习的好奇心体现在,当学生对英语处于模糊的认识的状态时,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本能的好奇心,学生也想和别人一样流利地使用英语交谈,或者像别的英语较好的人那样得到羡慕,于是就产生了急于了解英语,急于学习英语的心态,同时也激发了本身的学习欲望。
学习目标的确立是和学习动机密不可分的。没有动机就没有目标,同时明确的学习目标有利于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有利于学习动机的良性发展。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能提高学习效率和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一个适合的学习目标,将会对学生学习内容的选择、方式的选择,以及最终的学习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为每一个学习单元确定一个明确可行的学习目标,严格按照学习时间表完成每一个时间单元的学习任务和目标,通过平时脚踏实地地完成好每一个学习任务和目标获得小小的成就感,不断获得和增强学习信心。
1.3 成功的体验和学习信心的树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
自信心的树立和成功体验有着直接的联系,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意志力的支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为每位学生创造表现机会,使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强化自信。课堂上,学生能直接回答的问题教师绝对不能代替;学生查资料能找到答案的,教师不能代办;学生讨论能辩出结果的,教师不要插言;学生动手做实验能完成的,教师不要空谈现象与理论;教师能引导学生得出结果的,教师决不能一言堂;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领略成功的喜悦,增添无穷的自信。
2.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充分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加强对学生英语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提高。
2.1 良好教学情境的创设。
一定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特定的心理气氛,引起某种情感体验。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提问。提问是一种常用的教学艺术,教师掌握了提问的艺术,就能启迪学生思维,开拓学生思路,发展学生智力,活跃教学气氛,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扬民主,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善于表达自我的能力,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心理学研究表明:讨论、争论、辩论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格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有计划、有目的,适时、适量、适度地为学生创设思维磨擦和碰撞的情境,置学生于灵活多变且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中,让学生在充分准备和独立思考的情形下,在保持心理自由和无须压抑的状态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2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英语课堂教学必须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适应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适应学生身心发展和年龄特点的需要。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大量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徐世贵在《怎样听课评课》中对如何评价一堂课的教学方法中论述,评价一节课教学方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考察教师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看教师是否从实际出发适时、适当地使用了投影仪、录音机、计算机、电视、电影、电脑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利用真实的社会语言情景和实物、图片、手势、动作及语言情景,能使抽象的语言具体化、情景化和形象化,能创造一种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能促进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2.3 学习方法的指导。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状态,直至取得成功,又从成功中获得快乐,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正确的学习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会让学生受益终身。但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我们需要做长期的耐心细致的努力。
教学的最高境界是为了达到不教。英语教学要避免单纯地,直接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法,教师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如何有效地记忆英语单词、如何背诵课文、如何总结英语知识、如何提高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等方面的内容,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指导,使学生在无形中对英语学习的方法有更深刻的领会和把握,从而自觉地使用教师指导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
3.优化课堂教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创新型的英语学习人才。
3.1 课堂教学的优化。
2011版英语新课标指出:英语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个性化的活动,学习者由于年龄、性格、认知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只有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需求才有可能获得最大化的整体教学效益。 因此,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的基础上,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做到灵活多样,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益。所以英语课堂教学的优化,以优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优化学法指导为主。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充分体现兴趣性和积极性的原则,优化课堂的主要方向,以“趣”为切入点,激起学生的兴奋。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精心备课,以教材所提供的语言素材为主线,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灵活运用所学语言材料,延伸课文教学内容,及时抓住课堂“兴趣点”,选用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教学手段。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抓重点和难点,做到“精讲多练”,重点难点的讲解要“长话短说”,善于点拨启迪,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思考,使学生处于“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跃跃欲试,一经讲解便豁然开朗。
3.2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激发人的聪明才智,是一种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保持可持续发展。
上课前的习惯。上课前把课堂上要用的东西如教科书、练习本、笔、纸放在桌上一定的地方。预备铃响就安静下来,此时可播放一些欢快经典的英文歌曲或英文抒怀小诗,造成英文气氛。课堂中严守纪律、专心听讲的习惯。为此,教师要使学生个个处于紧张的思维当中,让学生个个有事做,主动积极,大胆开口,形成正确朗读的习惯。在书写方面也要有良好的习惯,首先要求卷面整洁、不潦草、不涂抹,再次要求规范、工整、美观。对于错误要及时改正,教师在课堂课后,书面口头都应要求学生改正自己的和同学说写错误,从而迫使学生非注意和动脑筋不可。课后自觉复习,形成朗读、背诵、记忆的习惯,学一点,会一点,记住一点,才能逐步提高到快速反应。课外作业一定要先复习再作题。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必须尽早开始,从易处着手;严格要求,决不例外。
参考文献
[1] 陈旭远《推进新课程》,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第3页。
[2] 陈安福《中学心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10月第一版第89页。
[3] 陈家麟《心理健康与智力发展》,《心理科学通讯》1984年第2期。
[4] 汪刘生,白莉 《教学艺术论》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6年第79页。
[5] 徐世贵 《怎样听课评课》 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0年出版。
篇9
明确方向,教师制定好个人专题
学校首先明确“爱、责任与宽容”的办学理念,在此基础上推进课程改革,把“自主、合作、探究”的自学辅导模式作为学校研究专题,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实际,让教师制定好个人专题,通过小课题研究促教师专业发展构建高效课堂。此外,学校调动每一位教师参与教研组建设的热情,让他们发挥出自己特长,形成层层有专题:如校级专题“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围绕学校专题的研究,数学教研组专门召开了数学教师会,在学校大专题的研究下,教研组制定小的专题“导学案导学”和“还原教学法教学”,在教研组的专题下让每位老师制定个人专题,这样从上到下形成了学校有大专题、教研组有小专题、老师个人有专题的金字塔式的模式。使专题落实到每位教师,通过小课题研究促教师专业发展构建高效课堂。
注重小课题研究,构建高效课堂
抓好理学习 新课标强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引导、组织的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主动学习意识,克服过去满堂灌的弊端。为此,学校为每位教师提供更多的外出学习机会。除此之外,我们还请专家到校进行讲座,例如我们先后请了浙江万里国际学校林良富校长、张丹老师、华应龙校长和北京师范大学张春莉教授到学校进行讲座,请我区进校小教研数学组组长邓红老师到校进行梳理教材的讲座。通过专家的传道、授业、解惑,提升教师们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
通过听评课,抓好专题活动 任何一次公开课教学都是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应对突发状况、启发引导学生等各种能力的展示,也是每位教师教学理念、基本素养的体现,因此任何一次公开课对教师自身快速成长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对于组内的青年教师的开课设想要认真听取,对其初稿的可操作性做出客观的评价,再稿时还对各种细节问题提出忠告。课堂教学结束之后,客观地评价这堂课的成功和失败之处,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起来。对于有一定教龄的中年教师,既要看到他们的长处,又能实事求是地表明自己的看法,让评课真正成为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
搭建平台,促教师专业发展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对教学的认知水平和教学技能,除了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各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外,学校打造教学公开课,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学校集中听课,组内评课,使大家有所收获。
更新观念努力创建学习型课堂 新课标提倡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理念。我们要改变观念,一堂课一般由学习、讲解和练习三部分构成。讲的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练的时间不宜少于15分钟。这里的练包括教学过程中的训练。课堂上要少讲精讲,多学多练。教师要精心安排学、讲、练的内容,以保证各个环节的时间。课堂上确实要惜时如金,学校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上,为了让学生课上学有兴趣,在授课时间上由40分钟改为30分钟授课,目的是让老师精讲,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从而更好地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 高效课堂需要科学的学法指导。打造高效课堂的今天,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应该指导学生拥有科学的学习方法。传统教学教师的讲授不易打动学生,导致教学的实效性差。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式学习,由于经历、知识、生活范围上相近,因此学生更容易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讨论中接受教育。所以,应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而这些学习方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努力创设出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这有利于激励学生的自主意识,有利于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和交流。例如日本广岛大学师生访问团到校参观访问时,听了我校李占录老师的数学课“质数与合数”,本节课教学通过故事引出问题,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课上展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体现了学校教学改革思路,通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落实专题,分层练习、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不管新课程如何改革,要让课堂教学有效,适量的练习是有必要的。练习的目的有三个: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巩固学习成果;将学生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课堂练习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最佳途径,因此课堂练习要紧扣当堂教学内容。所以练习要分层精心设计避免重复,使各档学生都能完成并获得发展。因此分层练习,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也是我们落实教师个人专题的有效途径。学校要求教师备课环节练习必须分层,练习环节必须按照基本练习、综合练习、拓展练习进行练习设计。通过落实专题、分层练习构建高效课堂。
篇10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评价;课堂观察
教学评价,一直是课程改革实践的难题。崔允t教授的“课堂观察LICC模式”、上海冯容士物理特级教师等的“物理课堂教学观察和评价新框架”、以及多个以课堂教学评价为研究对象的课题成果,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纵观各研究成果,都创新地制订了教学评价指标,应用定性与定量的课堂观察手段,完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表》,为教师教育教学技能与课堂教学成效建立了全面的评价模式。只是,当针对不同学情而改变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时,当评课教师不熟悉评价标准时,当授课教师需要判断教学设计的效果而非需要评价他的教育教学技能时,全面的教学评价、格式化的《课堂教学评价表》,显然无法契合这类教学实践活动的需要。特别是当前城乡教学设施、学校专科教师数量与能力、学生学习状态与情绪等等不均衡的教育教学环境现实,更是决定了市县区域范围内的以教研为目的的课堂教学评价不能依赖于全面检测式的课堂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指的是根据教育教学理念和课堂学习目标,对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教与学两个方面的观察测量,质性推断教学行为价值与教学效果。因此,课堂教学评价行为实际上包含两部分,其一是针对学生情绪与学习状态的课堂学习评价,其二是针对授课教师课堂教学活动成效与价值的评价。如果在现有的成员松散变化的听评课教研机制基础上,让授课教师主导课堂教学评价议题,大家群策群力地帮助授课教师诊断教学问题、检验和改善教学方法与策略,探索出有利于初中物理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授课教师主导”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新模式,就有可能改变原有的课堂教学评价从“被”为“要”,而极具教学实践创新价值。
一、授课教师主导的课堂学习评价有利于强化课堂学习效果
“授课教师主导”教学评价本身不是新生事物。观察课堂学习活动,对学生情绪与学习状态的即时课堂学习评价,作为教学评价的一个组成部分,原本就是由授课教师实施的常规教育教学手段,只是,“哪种形式的课堂学习评价有利于学生学习”,就不是所有老师都有深刻的认识了。
在《科学探究:摩擦力》案例研究时,曾对比不同形式课堂即时学习评价的效果,在单元测试时调查“知道增大与减小摩擦的方法”知识内容学习目标的达成程度(如表一)时发现,如果没有即时的课堂学习评价,课堂教学以及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能让一部分学生达到知识内容的学习目标,但课堂即时学习评价却能帮助大多数学生准确地了解自身学习目标的达成状态,从而有效地强化学习。同时还发现,如果课堂学习评价仅仅是告诉他们答案的对或错,学习效果不显著,或者说,不适当的课堂学习评价会让学生学习效果受到了负面的影响。因此,课堂学习评价应该即时向学生反馈;每个学生解决物理问题后都要得到正面的回应,无论其答案是否正确,如“直接给予正确答案”“交流解题过程”“增加错题练习”等;正面的评价回应(例如肯定学生的努力、赞赏学生积极的学习行为、公开表扬与私下交流等),平等友善的学习交流环境,面对困难与错误的归因分析等等,让课堂即时学习评价具有有效维持并激励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行为的价值功能。
那么,“同一知识内容重复测试评价,学习成绩就越好吗?”对“知道增大与减小摩擦的方法”同一学习目标,在单元测试、期中测试时有意重复测试,每次测试后都对试题实施相同的评价方式(如表二),期末测试时就发现,相同学习目标实施学习评价行为的频率,对学习目标达成状态具有积极的关联,学习成绩得分的百分比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但是,当评价次数过多(如评价4次及以上)时,学生成绩得分的百分比提高幅度就不明显了。
当然,课堂学习评价形式也并非仅有上述几种。为存在学习困难的学生“增加练习”是教学实践中采用最多的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因此,如果预先设计《学业评价测试卷》,在课堂实时检测后判断教学效果,就能适时地调整教学活动,强化课堂学习效果。
二、授课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评价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评价”的理念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让授课教师主导课堂教学评价实践有了底气。特别是当日常课堂教学活动为了满足教研需要时,如推介教学经验的展示课、论证教学设计有效性的研究课、分析学情的诊断课,授课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评价更容易让所有听评课教师聚焦于某个课堂活动或某个教学问题,避免课后短时间评议交流时的面面俱到、浅尝辄止,而更有评价实践价值。
让授课教师主导课堂教学评价,授课教师就要同时将课堂学习评价与课堂观察评价纳入教学设计行为中,(如图一)即在教学设计时根据评价目的,设计《课堂观察评价表》用于听课教师在课堂观察时测量并记录“焦点”教学活动,设计《学业评价测试卷》测量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在课后评议时共同作为预设具体教学问题的辅助证据。当然,听课教师也被要求在课前熟悉课堂学习目标以及《课堂观察评价表》。这样,当所有听评课教师更早更快地“聚焦”在同一个具体教学问题时,更深层次的思考、更激烈的思维碰撞,将不同程度地提升各自的教学专业化水平。
三、合理的课堂观察项目有利于实现“授课教师主导”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
《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一书提出“课堂观察LICC模式”后,四个维度(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课堂文化)20个视角68个观察点的课堂合作观察方法日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熟悉。现实的日常教研活动以解决具体教学问题为主要目的,教学评价承担的功能更注重在“诊断”与“调节”,因此,变化了的三个维度(学习状态、教学行为、教学资源)28个课堂观察项目,不仅满足初中物理教研为目的的课堂教学评价实践需要,也涵盖了物理课堂基本需求,即学生“是否都清楚课堂学习目标,人人都有所收获?”教师“如何实施教学来达成教学目标?”物理教学资源“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
要清楚地认识到,当授课教师需要解决的课堂问题不同时,当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内容不同,或教学手段不同时,二十八项课堂观察项目不会且不应当会同时出现在《课堂观察评价表》中,只会从中选择其中几项,用填空、判断等形式,构成匹配课堂教学设计的《课堂观察评价表》,便于定性或定量地测量、判断、评价预期的课堂教学效果。例如,观察课堂教学目标(“了解产生浮力的原因”)实现方式是否是“实现过程清晰渐进”,依据教学设计,该课堂观察项目在《课堂观察评价表》中可以体 现为:
四、“授课教师主导”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在于课堂学习目标实现的状态
课堂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因此,帮助每个学生更有效地构建物理知识体系、建立自信、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激发其内在的发展动力,是否为当前学生学习提供合适“支架”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基本判断,课堂学习目标的达成范围与程度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评价重点。在课堂学习目标达成状态的观察中,对学生学习状态的方面,在于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瓶颈,经验判断教学行为是否满足学生学习发展需要;对教学行为的方面,在于课堂教学行为的适用性,经验推断如何影响学生学习;对物理课堂教学资源应用的方面,在于呈现的内容与方式,判断是否真正服务于学生学习。
由于课堂学习目标是授课教师基于具体学情(学生当前思维能力水平、学习方法与习惯以及学习情绪状态等学习发展现状),为学习具体的物理知识内容而制订的,具有如下特征:学习目标应该是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后可以达到的;学习目标的内容包括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目标的描述应该是具体的、可测量的(定量或定性);学习目标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差异化的、渐进实现的;学习目标要能维持并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养成并改善学习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