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预案范文

时间:2023-11-30 17:30: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护理安全预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护理安全预案

篇1

【关键词】 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风险;应急预案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867-02

重症医学科(ICU)是卫生部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新增加的诊疗科目。重症医学科主要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抢救和延续生命的支持,对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提供治疗和器官功能支持,对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进行防治[1]。护理安全则是指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使患者不发生相关法律规定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2]。对于重症医学科病人来说,其护理安全显得尤为必要。加强对护理安全风险的认识,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和应急预案,能使护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本研究对重症医学科的护理安全风险以及应急预案进行综述,现报告如下。

1 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隐患

1.1 非特指的护理专业技术方面的风险 非特指的护理专业技术方面的护理风险主要有: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不足;护理人员的压力较大;护理人员经验相对缺乏,在进行记录时存在记录不规范的问题,对法律知识知晓率较低;重症医学科的环境因素,医生较容易受到感染;患者的多种原因,经济原因或其他原因等[3]。

1.2 护理过程中常见的护理安全风险 护理过程中常见的护理安全风险有:窒息、非计划性拔管、意外停氧气停电以及机械故障、病人坠床、失误判断分析等情况都会给护理过程带来护理安全风险[4]。如窒息:常见的有患者分泌物堵塞、失误返流等;由于重症医学科病人长期卧床,使得患者肺部运行受到了限制,导致气道内的分泌物难以咳出呼吸道;气管插管病人湿化不足,导致患者物力咳嗽、大量咳血等。这些状况都会使患者出现窒息的情况。又如非计划性拔管:病人自行拔管;病人在搬运的过程中受到意外因素的影响,导致意外拔管;病人意识不清、固定位置不当、接管接头不紧密、病人翻身幅度过大、固定管道被分泌物浸湿等,这些都会造成重症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给护理安全带来隐患。再如意外停氧停电以及机械故障:中心供气出现压力不足的情况,电源出现短路,仪器发生故障等,这些情况往往使重症病人的呼吸机无法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使重症病人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2 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应急预案

2.1 非特指的护理专业技术方面的应急预案 首先,对重症医学科的护理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实行较为具有弹性的值班制度,并充分利用激励机制;其次,要对护理质量管理方面加以强化,使关键点的管理不出现任何纰漏,对于关键人、关键事、关键环节等方面要加强管理,在事前要加强控制工作,在事后对于关键点出现的问题要严肃处理,做好预见、预查、预防等方面的工作。再次,要对护理人员进行超前教育和控制,将核心制度落实到位,并掌握好相关的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规范书写护理文件,对仪器要加强性能维护。最后,要加强沟通和交流,要将沟通和交流工作落实到位,专人定时向家属据病情实际情况讲解病人情况[5]。

2.2 护理过程中护理安全应急预案

2.2.1 窒息情况的应急预案 在病床变准备好吸痰用物,及时对病人进行吸痰处理;对于人工气道的病人,要将人工气道进行充分湿化,使痰痂得以避免,在对病人进行吸痰处理时,方法要正确,负压要适当;为了减少胃管食物返流,在鼻饲时,要将病床床头抬高30°左右,在进食一个小时后恢复原来,并定时抽吸胃管,使过多胃潴留得以避免。

2.2.2 非计划拔管应急预案 在病人清醒时,应向病人讲明各个管道的重要意义,使病人意识到非计划拔管的危害性,从而使病人能够主动配合,同时对病人应酌情使用胸带,对躁动不清的病人应适当使用镇静剂;病人气管滑出时,要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2.2.3 意外停氧气停电以及机械故障应急预案 停氧气时要及时断开呼吸机的连接管,并采用球囊人工通气,同时找到停气原因;停电时同样采取上述措施,并启用UPS电源,并及时检修停电故障;对于机械故障,要及时更换故障机械,对故障机械要标明故障类别,以便检查和修理。

2.2.4 失误判断分析应急预案 要加强对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的培训,使护理人员的基本功得到加强,加强对病室的管理,严格按照II类环境进行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病室出入制度[6]。

3 结 语

重症医学科的病人具有急、危、重三个特点,病人病情进展受到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病人的治疗效果有很多的不可预知性,为了使重症病人生命安全得到保障,提高病人治疗效果,作为重症医学科的护理人员除了在思想、业务、技术等方面的工作要不断加强,并要对各种护理安全风险了然于胸,掌握应急预案并灵活应用,为病人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张海燕,龚晓琪,邓育芬.ICU紧急意外护理问题及防治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09):177-179.

[2] 陆翠玲,陆晓玲,郭娜娜,马朋林.ICU患者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J].护理学报,2009(08):235-236.

[3] 温汉新.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呼吸道引流疗效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04):182-183.

[4] 朱以芳,余咏,王线妮,方雪娟,何华,刘柯欣,范珊红.建立应急预案在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护理杂志,2010(01):199-201.

篇2

关键词:急诊 护理安全隐患 分析 管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646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385-01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是危急病人抢救的阵地,急诊护理安全工作质量是医疗护理质量重要组成部分,急诊的医疗护理质量直接反映出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近年随着法治社会的健全,医疗制度以及人事制度的改革,患者及家属自我保护意识逐步提高,而临床急诊护士却日趋年轻化,法律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十分淡薄 [1],给急诊护理安全带来了诸多隐患。因此,有效的急诊护理安全管理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我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管理经验介绍如下:

1 护理安全隐患分析

1.1 护理管理因素。①护理人员结构不稳定:由于人事制度改革,近几年新进入的护士均为合同聘用制护士。这批护士频繁跳槽,流动性大,导致护理人员培训始终处于低层次。②护理人员结构年轻化:由于护理人员的流失,新进入人员较多,低年制年轻护士占科室一半以上,她们工作经验、业务能力均不足。

1.2 护理人员因素。①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淡薄:随着各种法律制度的健全,患者及家属的法律意识及维权意识逐渐增强,而护理人员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给护理安全及自身安全带来了隐患。②急诊专科知识缺乏,专科操作不熟练:部分年轻护士专科知识缺乏,专科操作不熟练,缺乏工作经验。③急诊护理工作特殊性:急诊患者病情复杂、变化快、抢救工作量大,造成护理人员与家属沟通不到位、护理文件记录不全面、不及时、操作不规范、制度执行不到位等。④急诊创伤死亡现象的刺激:急诊科收治各种病情复杂、危重多变的患者,常出现死亡或濒临死亡,会对护士造成心理压力,更易发生差错事故。⑤医疗设备问题:急救物品、药品准备不足,急救用物不处于应急状态。

1.3 患者因素。①法律意识及维权意识增强。②期望值过高:急诊患者病情危急,患者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期望值过高。

1.4 社会因素。近2年频繁的袭医事件造成对医务人员的不利局面,护理人员自身安全受到威胁。

2 护理安全隐患对策

2.1 重视护理队伍建设,稳定护理队伍。护理管理者重视护理队伍建设:如争取合同聘用制护士与正式在编护士同工同酬,对于晋升职称、评选、竞聘护士长等给予与正式在编护士同等条件,我院先后有多名优秀合同聘用制护士走上护士长岗位;护士长关心爱护护士,为她们创造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护理工作团队。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有效稳定了护理队伍。

2.2 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护士业务素质。针对我科低年制年轻护士较多、工作经验不足、专科知识缺乏、专科操作不熟练情况,采用护士能级管理办法,制定详细的护理人员培训计划,并建立护士培训手册,详细记录培训内容及考核结果,并与评优、绩效考核等挂钩。利用我院学习日活动(即每周四下午进行2小时以上的学习)进行专科知识培训、规章制度学习、应急预案演练、专科操作训练及疑难危重病例、护理不良事件讨论等多种形式学习。识别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制定常见急症抢救流程工作环节流程、应急预案流程、服务规范用语以及科室护理质量控制标准等,形成护理服务活动的工作规程、管理细则,使大家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有章可循 [2]

2.3 加强护士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组织护士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罚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及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并对我院及他院已发生的有代表性的护理安全纠纷进行讨论分析,由此使得护士能够认清形势,增强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

2.4 实行弹性排班,保证繁忙时段急诊工作质量。针对急诊护理工作特殊性,增加急诊科护理人员编制。根据科室人员结构,合理安排各班次人员,做到新、老护士搭配,实行弹性排班、24小时备班制。有效解决了繁忙时段护理人员不足情况,保证了急救工作质量,增进了与病人及家属的沟通,缓解了护理人员身体及心理压力。

2.5 加强急救物品、药品管理。完善急救物品、药品管理制度及交接班制度,严格执行急救物品、药品管理制度及交接班制度,加大考核力度,确保急救物品、药品数量及效能处于应急状态。

2.6 加强安保。保证医护人员安全。医院在靠近急诊科处设置保安值班室,并安装监控系统。一旦患者及家属与医护人员发生冲突及时协助医护人员予以解决,保证了医护人员安全。

3 小结

安全管理是当前医院服务质量管理的主旋律,是代表医院质量的最高水平和目标,确保护理安全已成为现代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 [3]。我科通过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稳定了急诊护理队伍,提高了急诊专科护士素质,增强了护士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改善了护患关系,护理不良事件显著减少,患者对急诊科满意度明显提高。保证了急诊护理安全工作质量,使我院急诊医疗护理工作质量得到了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 张优琴,章亚娟,钱萍萍,等.举证责任倒置后护士证据意识状况调查及分析[1].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201-203

篇3

严格人员准入,依法执业。我院护理部做出严格规定:①凡当年毕业、未参加注册考试的新护士,一律不准独立值班;②凡未通过执业护士注册考试的护士一律不予聘用;③凡进修护理人员或实习学生不得独立从事治疗护理工作。

加强神经内科护理人员教育和培训,提高人员素质。护理人员素质对临床护理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教育与培训。

1 职业道德与法律意识教育

专业知识及技术培训:护士由于专业知识技能缺乏,观察病情不到位、采取措施不得当,常常导致医疗差错,因此定期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是保证医疗安全的基础。凡新毕业护士,须完成护理部有关职业道德、法律知识的课程培训,并通过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的考核之后,方可上岗。加强对毕业第1年护士的培养。要求各科室严格执行护理部制订的对毕业第1年护士的四阶段培养计划,1年后进行考核,合格者方可转正。(强化在职护士的专业水平的训练。每年8月份,神经内科对全科护士进行护理专业理论、护理操作技术的抽样考核,同时将考核的结果作为护士聘用、转正的依据,轮转科室与晋升挂钩。为提高护士的急救观察技能,我科严格遵循护理部还与人事处联合发文规定,护士在晋升中级职称前必须经过急救观察的培训,即须轮转急诊科或重症监护室,时为2个月。

科室评审标准中要求:临床各科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与改进的相关制度。在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中,只有健全并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才能使医疗质量与安全得以保证。在开展医院评审和医院管理年活动中,我科在制定在原有护理规章制度的基础上,以质量、安全为核心,相继补充和修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护理常规、操作规范、工作规范及考核标准,涉及安全管理的制度主要包括:①护理新技术、新业务准入管理制度;②护理缺陷及不良事件登记及上报制度;③重要护理操作前的告知程序;④各种护理质量关键过程流程(如患者交接流程等);⑤肾内科各种不良事件及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等。讲求科学管理在新的医疗形势下,要做好医疗安全管理,护理管理者除要完善对要素质量(即人员、制度等)的管理外,还应注意在管理活动中应用新的管理理念,使安全管理工作真正做到科学有效。

2 树立系统安全管理意识

长久以来,人们对医疗缺陷的固有认识是:有差错就一定是个人的疏忽。系统论认为,差错并非由于个人的疏忽和无能所致,差错是由于系统内潜在的缺陷而造就了一个使人产生差错的环境。由此可以得出,预防和消除缺陷最有效的策略不是对犯错误的个人。依据这一管理理念,我院护理部于2005年成立了由护理部质控组和科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各类临床不良事件(包括差错、投诉、意外伤害、突发事件、药物不良反应等),本着重原因、轻结果;重系统、轻个人的原则,找出事件发生原因,并制订策略,目标是通过改善系统管理问题来减少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

3 应用PDCA循环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PDCA循环(即质量管理工作循环)是50年代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根据信息反馈管理提出的一种全面质量管理方法[3]。这种管理过程包括计划(P)、执行(D)、检查(C)、处理(A)4个阶段,是持续质量改进的基本方法,也是护理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策略。根据这一管理理论,我院护理部坚持每季度1次的护理工作简报,并在院内办公网上公布质量检查结果,同时要求凡在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明显缺陷的科室,均要按照PDCA循环进行质量持续改进,具体步骤如下:①计划阶段(P)。科室根据护理部质量检查结果(有数据或文字说明),对影响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制订出改进措施(成文);②执行阶段(D)。由科室或病房落实质量改进措施;③检查阶段(C)。由科护士长、护理部逐级检查其质量改进情况(有数据说明);④处理阶段(A)。总结经验、巩固成绩。

参考文献:

[1]韩光曙.医院的安全文化与医疗安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3):68.

篇4

护理安全是衡量护理服务的重要质量指标,如何加强安全护理管理已成为现代护理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肿瘤住院患者因心理、病情及用药的特殊性等特点,存在有潜在的护理隐患。我科针对肿瘤临床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采取防范措施,完善了护理制度,降低风险系数,有效的规避了护理风险的发生。

1 护理风险相关因素分析

1.1管理因素:护理安全制度缺乏或不完善,管理监督不得力,发生护理不良事件隐瞒不报,造成无法了解客观事实,无法分析改进致防范不良事件的能力下降,而重复发生类似的问题而使风险增加;制度完善但执行力度不够,导致护理缺陷、差错的发生。

1.2护理人员因素

1.2.1护理队伍年轻化:医院业务快速发展短期内招聘了大量的不同学历不同层次的新护士,出现年轻护士业务素质与医疗护理任务不相适应的状况,护理工作安全与质量提高面临严峻考验,增加护理风险的机率.。

1.2.2责任心不强,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格 如查对制度执行不严格导致配错药、打错针;给化疗药物时巡视不够,未能及时发现渗漏而引起局部反应;病情观察不及时、不仔细,未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而延误抢救时机。

1.2.3专业理论知识缺乏,护理操作技能不精 由于专业理论知识的欠缺,对病情变化和并发症的预见性不够,未能采取一些必要的防范措施;护士操作技术不精,抢救病人时不能及时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对一些新仪器设备操作不熟练,延误了病人的治疗和抢救。

1.2.4 护患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由于护理人员缺乏社会经验及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技巧,对患者及家属的提问,回答简单生硬,沟通简单机械,忽视了病人及家属的情绪与心理需要等。

1.2.5 法律意识淡薄,护理记录不规范 临床工作中常出现护理记录不及时、不严谨,漏记、错记、补记、涂改、医护记录不一致等现象,一旦发生医疗纠纷,病案将成为法律的一种证据。

1.3肿瘤病人的不安全因素

1.3.1情感障碍、抑郁、自杀倾向 晚期癌症病人,由于疾病预后差、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无法忍受的疼痛、缺乏情感支持、经济负担过重等原因,易产生恐惧、抑郁和厌世情绪甚至自杀。

1.3.2化疗药物外渗:化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绝大多数化疗药具有很强的化学性、酸碱性、刺激性,如不慎漏出血管,轻者引起局部红、肿、热、痛,重者可引起皮肤、组织坏死。

1.3.3褥疮:肿瘤晚期病人长期卧床,皮肤弹性差,营养状况差、水肿、被迫。

1.3.4坠床、跌倒:由于病人体质差,翻身或起床时力不从心。

2护理风险管理对策

2.1完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

2.1.1建立非惩罚性不良事件上报制:重点发现并改进系统错误而不是强调个人处罚,及时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护理部每季度对不良护理事件进行统计讨论分析,结果在护士长例会或护理质控会上通报。2.1.2强化核心制度,实行护理安全责任制 制定了护理部-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安全护理责任制。对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等核心制度,要求护理人员人人熟知,考核过关。

2.2加强安全管理:

2.2.1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制定了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重点护理操作前后的告知程序、科室风险管理等。护理部着手编写了《护士手册》、《护理操作技术规范》,人手一册,以指导护理工作。

2.2.2制定护理安全专项督察计划:定期对病区环境、设备、急救药品、器材、毒麻、特殊药品、危重病人的管理进行专项检查。护士长根据工作量的变化,实行弹性排班,确保护理安全。

2.2.3建立护理安全标识系统:设计高危药物警示标识、化疗药物标识;预防意外标识如:对跌倒坠床、烫伤、压疮的高危者在床头予警示标识。设计了各种管道的标识,便于护士在繁忙的工作中快速识别各种管道,确保管道护理安全。

2.3加强护理安全教育:

2.3.1法律法规的学习: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知识讲座,强化法律意识,提高护理文件书写的内涵质量。

2.3.2加大“三基”培训及考核力度 加强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培训。科内、护理部定期组织考核。

2.3.3专科护士的培训 重点培养穿刺护士,成立静脉输液的专业组织及PICC小组,保证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减少病人的痛苦。

2.3.4加强肿瘤专科知识的学习,提高专科理论和技能水平 科室制定学习计划,每月组织护理学习及护理查房一次,定期组织操作培训,利用晨会提问,理论、操作考核了解学习的效果。

2.3.5新护士培训:新护士必须参加护理部组织的岗前培训、考核,入科后完成科室的专科培训,指定高年资护士带教,经科室多方考核后才能独立上班。

2.4加强肿瘤病人不安全因素的管理

2.4.1重视心理护理,预防自杀行为的发生 观察病人的日常行为有无异常,情绪是否低落、悲观、厌世等,对有心理障碍者针对原因予以疏导。对有明显自杀倾向的病人耐心进行疏导,同时取得病人家属的配合,转移病人可能用来伤害自己的物品,要求家属24小时陪护,同时,护士加强巡视。

2.4.2加强看护,防止意外发生 评估病人的自理能力,加强陪护力量,应用床栏,加强巡回,当病人起身或取物时随时予以帮助。做好病人自我保护的宣教,告知病人要及时求助及求助的方法。给予病人气垫床应用,局部垫软枕,水垫,加强翻身按摩。

2.4.3做好静脉管理,注重穿刺工具和血管的选择 根据治疗方案、药物的刺激性和血管条件等选择适合的血管通道器材,注意血管的保护,化疗药物输注时应严密观察,一旦发生外渗情况,应积极处理,将损伤降到最低。

护理风险管理是一项长期、连续性的工作,建立完善的护理风险长效机制,有效地推进护理质量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系统化,不断识别、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和潜在的风险,采取积极的管理对策,才能真正为病人提供更加安全、有效、优质的护理,从而有效的规避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肿瘤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放疗、化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在治疗的同时,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和并发症,有的甚至危及生命,而护理行为是否规范、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是否出现偏差,直接影响病人生存质量的高低、生存期的长短,所以,在护理工作中应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安全隐患,保障肿瘤患者的安全。

        1   护理安全隐患分析

        1.1责任心不强,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格  有报道指出,由于责任心不强引起的医患投诉占所有投诉的25.0%[1],如查对制度执行不严格导致配错药、打错针;给化疗药物时巡视不够,未能及时发现渗漏而引起局部反应;病情观察不及时、不仔细,未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而延误抢救时机;抢救物品不到位,抢救器材失灵等,直接危机病人生命安全等。

        1.2 专业理论知识缺乏,护理操作技能不精  由于专业理论知识的欠缺,对病情变化和并发症的预见性不够,未能采取一些必要的防范措施;护士操作技术不精,抢救病人时不能及时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对一些新仪器设备操作不熟练,延误了病人的治疗和抢救。

        1.3 护患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由于护理人员缺乏社会经验及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技巧,对患者及家属的提问,回答简单生硬、不予重视,引起患者反感;沟通简单机械,忽视了病人及家属的情绪与心理需要等。

        1.4 法律意识淡薄,护理记录不规范  临床工作中常出现护理记录不及时、不严谨,漏记、错记、补记、涂改、医护记录不一致等现象,特别是对病人心理状态的评估及防范措施的记录不重视。

        1.5 病人的心理因素  在各种疾病中,很少如癌症,带给病人以巨大的精神压力,并使其产生不良情绪[2]。尤其是晚期癌症病人,由于疾病预后差、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无法忍受的疼痛、缺乏情感支持、经济负担过重等原因,易产生恐惧、抑郁和厌世情绪甚至自杀。另外,还存在病人不遵从医护人员的指导擅自外出,造成意外事件的发生等情况。

        2   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是指在护理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规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缺陷或死亡[3]。肿瘤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与其他专科相比,更容易造成对病人的伤害,因此,加强对放疗护理各环节的管理,对保障病人的治疗、护理安全十分重要。

        2.1 转变安全观念,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弱化苛责个人文化,强化系统分析,让护士能在一个正确做事容易,犯错却难的优良系统中工作。建立护理安全标识系统、安全护理警示牌、休息日护士长查房制、安全应急预案等。

        2.2 强化核心制度,实行护理安全责任制  制定了护理部-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安全护理责任制,签约了护理安全目标责任书,完善了对护理人员的评价激励体系,制定了处罚奖励细则。对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核心制度,要求护理人员人人熟知,考核过关。

篇6

1.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选自2010年6月-2012年5月来我院实习的护生,共60例,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30名)与对照组(30名),观察组其中男1例,女29例;年龄18-23岁,平均20.6±1.9岁;其中中专学历25例,大学专科学历5例。对照组其中男2例,女28例;年龄18-22岁,平均20.7±2.0岁;其中中专学历24例,大学专科学历6例。两组护生的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学历的差异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2.方法。

两组培训教师配备上没有差别。对照组的培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即按照培训手册要求采取集中讲授、个案护理、集中操作示教、电化示教、自学等方式培训,在教师指导下练习—回示教—临床应用—考核总结。观察组的实践课则在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将护理安全内容融人到教学过程中。护生无临床工作经验,没有安全意识,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保护病人。带教老师为由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护师担任,保证教学质量。要求带教老师对护生做到从手把手到放手不放眼,绝对不允许既放手又放眼。严格要求,确保医护安全。带教老师对每一批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生,要认真进行评估,仔细了解护生的情况,针对性组织护生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安全预案;可采取集中学习,也可个别指导;利用案例、图片、多媒体进行讲解,使学习形式多种多样,增强护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护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达到用法保护自己、保护病人,在工作中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也不被别人伤害的目的。

3.效果评价。

实习结束前,按照护理部制定的理论考核标准及技能操作考核标准对两组护生进行相同操作项目的考核,考核总分均为100分。同时记录两组实习护生实习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4.统计学处理。

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实习护生考核成绩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所有护生顺利结束8个月的实习,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的平均分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技能操作考核评价分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附表。观察组在实习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6.7%(2/30)低于对照组16.7%(5/30),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选自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产科住院并进行分娩的患者,共计520例,其中正常产261例,剖宫产259例;年龄在22~38岁,初产妇413例,经产妇107例;平均住院天数(5±3)d。

1.2方法

选派指定人员,对临床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按性质进行归类;分析产生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控制护理安全隐患的措施。

2结果

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是影响护理安全的首要因素,护士的法律意识淡漠,缺乏护患沟通能力,护理仪器、设备管理及药品管理缺陷也是影响护理安全的原因。

3讨论

3.1影响产科护理安全的因素

3.1.1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

产科护理人员现状趋于年青化,部分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技术能力都在学习和提高阶段。产妇及家属对医院的服务期望值要求过高,相互理解方面欠缺;对产妇及在进行实际操作过程中,会造成病情观察不细心、病情变化记录的欠详细,母婴出现异常先兆等不能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3.1.2护理人员临床经验不足

各种新技术、新设备和多种新药的快速更新,使得部分护理人员在理论知识方面显得不足、技术水平也相对薄弱,可导致观察处理产科的问题不到位,而出现一些技术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将对产妇和婴儿造成一定的风险。如在抢救危重患者的关键时刻,不能迅速准确地配合实施抢救措施,给护理安全埋下隐患,导致护理纠纷。

3.1.3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淡漠

由于中部分护理人员缺乏法律法规的学习,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缺乏法制观念,对于产科的风险意识不足,对事态可能出现的后果认识不足,导致工作中行为较为懒散,未能认真观察产妇的产程进展、不能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等,同时对产妇及家属的心理需求和权益不能正确理解,从而,出现护理安全隐患或差错,引发护理纠纷的发生。

3.1.4主动沟通能力欠缺

产科的护理工作特点是所面对的不是患病的人,而是正常人的一个生理过程,在这个生理过程中,如果不及时观察到位,将发生病理改变。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缺乏与孕产妇和家属和主动沟通能力,对孕产妇及家属提出的问题解释过于简单,有些人解答问题时态度生硬,从而引起孕产妇不满意,对其产生反感。在产妇在分娩过程的疼痛、焦虑、恐惧等未能及时给予耐心和蔼的心理疏导、指导和人文关怀,而是简单的谴责,使其不满,导致纠纷发生。

3.1.5抢救物品潜在的安全隐患

因对抢救药品、仪器设备等管理欠佳,对抢救重患时造成不安全的因素。如新生儿喉镜,如未做到天天检查,可能在紧急情况下容易出现灯不亮的情况而延误抢救时间;各类监护仪器的备用电池备用不够,在急救使用时可能出现没电。还有备用电动吸痰器性能、氧气瓶氧气不足等等,这些问题对于产后可能出现的大出血、子痫等抢救工作将造成延误,容易引发法律方面的纠纷。

3.1.6孕产妇及家属方面的因素

由于产科患者的特殊性和危险性,增加了医疗和护理难度,很多孕产妇对医院规章制度不遵守,不配合,如不告诉病房工作人员擅自离院外出,有些人出现早产、胎膜早破、还有的出现不慎摔伤等现象;而产后又出现大出血新生儿窒息,这种情况往往导致医疗纠纷。

3.2防范产科护理安全因素的应对措施

3.2.1强化法制观念,增强护理安全意识

护士长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对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反复学习讨论卫生部颁发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理查对制度》、《产科护理安全制度》、《母婴同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孕产妇安全管理制度》、《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母婴病房突发事件及应急预案》,加大对医院工作制度和护理常规的执行管理力度。增强对护理工作中法律问题的认识,学会自我保护及处理好护患矛盾,避免纠纷的发生。针对产科护理风险问题,加强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安全教育,对护理安全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将护理风险发生降低到最低水平。同时对护理人员加强护理常规的执行和管理,要求各班次护理人员认真做好每一项细节工作,如了解产妇的孕期情况,咨询孕妇及家属对住院护理的要求;对产后的产妇注意密切观察阴道出血情况并做好记录,观察新生儿的情况,防范发生产后出血和新生儿重度窒息;将护理安全管理落实到护理工作的全过程。

3.2.2加强职业素质教育,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

护理人员的工作的责任心是良好职业素质的体现,注重职业素质教育,培养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是保证护理安全的有利措施。产科护理工作的高风险性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严谨的工作作风,我们要求护理人员“以产妇为中心”,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尽最大努力满足产妇的需求,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保证护理工作质量和护理安全

3.2.3加强护理技能培训提高护理人员业务能力

根据本科定护理人员的现状,合理安排班次,新老搭配。定期组织护理人员业务学习,包括基础理论和专科理论学习,同时进行护理技能培训,每月对护理理论和技能进行考核一次,强化护理业务素质的提高。对工作经验少的护理人员重点进行技能培训,使其尽快提高业务技能水平。

3.2.4加强护患沟通,消除纠纷隐患

和谐的护患关系,源于有效的护患沟通,更有赖于患者和家属的配合和支持。护理人员要学会与产妇及家属的沟通技巧和交流能力,规范产前、产时和产后对产妇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减少患者家属的不安定的心理因素。

3.2.5加强急救物品的管理,确保抢救设备使用

抢救物品及药品要时刻处于备用完善状态,以保证任何时刻才能正常使用。我们对急救设备、药品设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班班交接,使抢救物品管理到位,对使用后的药物及时补充,保证抢救时正常使用。

4结论

篇8

一.切实加强护理安全教育,树立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大力倡导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的思想。

具体措施:

1.护理人员必须坚持每周一例会制度,参加每周的医疗安全教育学习,发现一次不执行按医院的规章制度处罚。

2.结合我院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的理念,提供主动服务,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提倡护理人员用“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服务于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评选活动。

3.通过加强临床护理工作,夯实基础护理服务,在全社会树立医疗卫生行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二.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总结经验,逐步探索和完善适合我院的医院护理管理制度,建立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护理工作水平。

具体措施:

1.要进一步落实《护士条例》、《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范文参考网全面的范文写作参考网站《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的要求,切实加强护理管理,规范护理服务,夯实基础护理。

2.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

1)医院、病房有完整的创建计划、目标任务和实施措施,护理人员经注册上岗,规范执业。

2)建立健全临床护理工作规章制度、疾病护理常规和临床护理服务规范、标准。

3)建立护士岗位责任制,制定并落实各级各类护士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规范临床护理执业行为。

4)建立护士绩效考核制度,根据护士完成临床护理工作的数量、质量以及住院患者满意度,将考核结果与护士的晋升、评优相结合。

3.明确临床护士应当负责的基础护理项目及工作规范,必须履行基础护理职责,规范护理行为,改善护理服务。

4.明确临床护理服务内涵、服务项目和工作标准。分级护理的服务内涵、服务项目要包括为患者实施的病情观察、治疗和护理措施、生活护理、康复和健康指导等内容,并纳入院务公开,作为向患者公开的内容,引入患者和社会参与评价机制。

三.加强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的学习。

具体措施:

1.开展《护士条例》、《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论文参考《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等法律法规的学习,每月至少一次,让护理人员掌握各项规章制度及法律法规条文。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断规范护理工作流程,制定病人安全管理预案。

3.加强质量监控措施管理,加大关键质量控制力度,科室建立质控小组,定期检查制度落实情况和各环节质量管理,把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消除和减少隐患的发生。

4.反复强化护士的法律意识,利用晨会和平时业务学习进行法律知识与防范医疗纠纷案例的讲课,用具体案例告知护士,任何一个细小环节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定期召开安全分析会,让护理人员结合岗位工作,寻找容易出现错误的环节,尤其对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更新管理理念,鼓励护理人员上报安全隐患,并设立隐患自查报告奖励制度,如隐瞒不报,则按相应制度惩罚。

四.加强护理“三基”“三严”免费论文的学习考核,

具体措施:

1.每有一次理论考试,一次技术操作考核。

2.鼓励护理人员参加院内外的各种形式的业务学习、培训。

3.制订优惠政策,鼓励护理人员参加成人高等教育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技术及理论知识。

4.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加强护理新业务新技术的学习,每二月请上级专家来我院指导讲课,护理人员轮流到上级医院短期培训。

五.加强护士条例的学习,严格执行医嘱执行制度,坚决杜绝用药与医嘱不符的现象发生。

具体措施:加大督促检查力度,一旦发现护士用药与医嘱不符,立即取消当班护士护理执业资格。

六.加强无菌操作规程的培训、无菌物品的管理、做好各种无菌物品的发放使用流程管理及高压锅灭菌监测督促检查工作;做好传染病人的消毒隔离工作,督促做好卫生员的病房终未处理工作。

具体措施:合力分工,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

七.加强值班交接班制度。

具体措施:

1.一周一次核心制度的学习。

2.一周一次至少护理人员集体交接班。

3.加大行政查房的检查督促力度。

八.加强护患沟通。

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丰卫[2009]168号文件《加强医患沟通工作的实施意见》。

2.切实转变思想,提倡以病人为中心的主动服务。

3.结合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做好护患沟通。

4.把入院宣教、健康教育、疾病指导、出院指导、出院病人调查等工作科学的结合在一起,做好护患沟通工作。

九.做好抢救药品、物品的管理与保管工作。

具体措施:

1.制订抢救器械的修养与维修制度。

2.积极引进新型的抢救器械。

3.做好抢救药品、物品的处备用状态的检查工作

4.加强值班交接班的责任心。

十.严格掌握特殊药物的滴速,严格履行特殊用药的告知。

具体措施:

1.加强提示,凡医生特殊要求的药物滴速,一定要在输液瓶签上用红笔注明滴速。

2.加强责任心,严格履告知制度。

3.加强值班交接班制度。

十一.加强对药物质量的检查。

具体措施:

1.治疗室配备合适的灯光,便于药品质量的检查。

篇9

【关键词】 产房护理; 安全因素; 风险管理; 管理策略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健康观念的强化,生育安全以及医疗保健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产房护理安全作为衡量护理效果的标准之一,是孕产妇选择医疗机构的重要指标之一[1-2]。由于产房工作具有其特殊性,患者病情急、变化快、风险高,尤其是初产妇心情焦躁,极易发生风险,导致医疗纠纷。如何提高产房护理安全是目前医院管理的研究热点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本院2001年2月-2011年3月影响产房护理中的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其中护理纠纷共250例,病房安全237例。

1.2 研究方法 由科室主任以及护士长为领导,全部产房护理人员以及院中层领导共同参与,对产房安全事件进行系统总结,分析产房管理的安全影响因素。

2 结果

2.1 护理安全因素分析 由于管理体制的不合理,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服务态度以及专业操作水平缺乏规范,在护理过程中经常发生护理安全,经分析护理安全因素中,管理制度不合理所占的比例最高为27.2%,明显高于其他因素。详见表1。

2.2 病房安全因素分析 用电、防火以及防盗是病房安全的三大重要问题,2001-2011年的10年间共发生病房安全问题237例,经分析,擅自使用电器、房间内抽烟以及出入不锁门等。病房安全因素中,房间内抽烟所占的比例为48.9%,明显高于其他因素,详见表2。

针对以上安全隐患,本院自2011年4月起逐步在产房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模式,极大降低了产房的安全隐患,提高了产房护理的安全性。

3 管理对策

3.1 改善管理体制

3.1.1 建立特色的风险管理制度 产科属于高风险科室之一,并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根据产科特点制定符合实际的特色风险管理方案是提高产房护理安全的重要保障。产房缺乏特色有效的管理制度,已有制度不完善,缺乏执行力度,缺少护理人员定期业务培训、科室设备物资无明确管理,缺乏针对潜在护理安全隐患的应急预案,对待突发事件缺乏心理准备,消极应对制订详细可靠的应急预案,明确产房人员的护理职责,合理化排班,规范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3.1.2 定期进行护理人员培训以及考核 通过定期的培训考核改善护理人员对自身职责的完成质量,这样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1.3 加强护理文件的记录和管理 要求产房中专人(通常为助产士)及时准确详细地记录整个产程,并在病历中保存产后和术后一般护理记录。同时创建新生儿护理记录,详细准确记录新生儿喂养、排便、睡眠、体温等情况。

3.1.4 加强护理人员沟通能力 规范护理工作流程,在日常工作中使用文明用语,对待患者的疑问耐心解答,态度诚恳,注意维护医护合作关系,加强主动沟通意识,运用语言沟通方法以及技巧,与患者和家属进行友好沟通。

3.1.5 加强心理疏导 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护理人员对于心理护理重要性以及技巧的认识,在护理工作中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消除消极心理,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心理疏导的学习有利于环节护理人员自身的心理压力,改善工作心态。

3.1.6 定期对工作进行总结 及时发现新的风险因素,并制定详细的应急方案,在工作中段更新完善管理制度。

3.2 完善病房管理

3.2.1 加强安全教育 加强对患者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思,在入院时详细告知注意事项,在患者要离开病房时及时提醒锁门,携带贵重物品。

3.2.2 张贴病房安全管理条例 在病房内贴示安全管理条例,禁止使用家用电器,禁止在房间内抽烟,通过教育、罚款等方式加强执行力度。

3.2.3 护理人员加强巡视 护理人员加强日常巡视工作,对违规现象及时制止并进行教育,对房间内无人且没有锁门的病房及时上锁。

4 讨论

随着人们对护理要求的不断升高以及现代护理模式的改变,护理风险逐渐受到临床的重视[3-4]。产房是迎接新生命的主要场所,由于孕产妇特殊的生理状态,并且直接影响母子二人的生命安全,产房已成为医院安全风险中风险性最高的科室之一,目前关于产房风险以及防范措施的研究已经成为临床护理以及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5-7]。护理风险管理是一种通过对常见风险事件制定应急预案,积极预防应对护理风险事件的管理理念。风险管理能够识别潜在的风险,并且通过评估制定针对性应急方案,从而有效提高护理安全性,减少安全隐患,提高产房的护理质量。有研究发现,护理风险管理具有以几个下优点:(1)改变传统应对突发事件的消极处理方式,面对护理不安全事件有较为完善的应对措施来应对;(2)明显改善了临床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规范了护理操作以及护理流程,明确护理职责以及范围;(3)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凝聚力以及工作积极性,促使护理工作得到了更加的完善;(4)护理风险管理通过不断总结更新安全隐患,有效提高了医护工作的安全性[8-10]。综上所述,护理风险管理方案能够明显降低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提高护理安全性,是较为科学安全的产房护理管理方案。

参考文献

[1] 郑雪吟,厉跃红,张锦玉.产房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研究[J].护理杂志,2009,26(11):7-9.

[2] 尹慧贞.临床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07,1(1):88-89.

[3] 陈雪霞.风险管理在产房工作中的应用探讨[J].海南医学,2010,21(14):155-156.

[4]林淑燕.风险管理在产房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6):46-47.

[5] 龚静亚.房护理安全与防范对策[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8):4025-4026.

[6] 何利琴.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6):55-56.

[7] 杨丽平,王芳.产科安全穗患因素与防范措施[J].家庭护士,2008,6(80):2330-2331.

[8] 孙英.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的应用[J].家庭护士,2007,5(9):57-58.

[9] 陈慧,周倩.产科护理中存在的纠纷隐患及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6):106-107.

篇10

[关键词] 护理安全;问题;防范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2(a)-131-02

护理安全问题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护理安全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前提,是为患者提供安全、放心、满意的优质服务的基本保证。目前,护理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如果控制不好,将给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造成很大影响。因此,护理工作者和护理管理者要及时发现隐患、消除不安全因素,最大限度地避免各种护理缺陷、差错和纠纷,有效地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最终让患者获得优质、高效、满意的护理服务。

1常见的安全问题

1.1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问题

1.1.1用药安全问题。加错药、发错药、叫错药名、算错药物剂量、给错用药途径、输错液体、不检查药液质量等。

1.1.2与护士技术有关的安全问题。护理技术不过关,操作不熟练,静脉穿刺成功率低,护理经验不足,特别是遇到紧急情况时,工作忙而无序,延误患者的治疗。

1.1.3与护士责任心有关的安全问题。护士责任心不强,护理工作不到位,交接班不认真,巡回病房不及时,对住院患者所住病房不详细,重患者外出检查无陪护,搬运患者不当,危重、烦躁患者发生坠床等意外伤害。

1.1.4与护士语言、行为有关的安全问题。护理安全问题与防范的健康宣教、入院宣教不详细、不及时,注意事项交待不清楚。由于护士语言行为不良,医护协作不佳,患者没有安全感。护士解释不耐心,服务态度恶劣,导致患者情绪激动,引起病情恶化等严重后果。

1.1.5与医疗用品仪器设备有关的安全问题。护士不熟悉医疗设备的保养、维修、使用,安全教育不到位,没有排除仪器故障的能力,护士在操作中无菌观念不强,不能严格执行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原则,使用前不注意查看质量、有效期而造成感染。

1.2医院方面存在的安全问题

1.2.1制度不健全,约束力差,监控不严,督查不力,各种制度没有严格落实。

1.2.2护士“三基三严”落实不到位,对护理人员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未定期考核,未做到人人达标,人人过关。

1.2.3护士人力配置不够。护理工作量大,超负荷工作,使少数护士身心疲惫,产生厌烦心理,不能按常规完成护理工作。

1.2.4专业仪器不健全。监护仪、吸痰器、除颤器等未及时保养维修,使用时性能不良等都是不安全隐患。

1.2.5基础设施不完备。地面滑,病床无护栏,电线老化等。

1.3患者方面存在的安全问题

1.3.1不遵医行为。比如擅自改变输液速度,擅自离开疗区,不按医嘱服药等。

1.3.2自杀意念。跳楼、割腕、多服安眠药等。

2加强护理安全的措施

2.1强化护理安全教育

在护理工作中,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隐患,时刻保持一种“如履薄冰”的工作态度。重视护士的法制教育,在继续教育中广泛开展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进行经常的规范培训,通过法制教育,引导护士学法、懂法、知法,依法行医,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已,约束自己的行为。坚决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让护士认识到违法的后果,加强责任感,懂得自己该做什么,如何去做,从而维护患者和自己的权益。

2.2加强护理管理

护士长要对护士排班进行合理搭配,如新老搭配、强弱搭配。科室药品管理做到规范化,专人管理,定点放置,定时检查器械、仪器,定时维护、检修,使之处于完好状态。护理文书记录应真实、全面、及时,防止错记、漏记、涂改。

2.3加强护士素质培训

护士要养成严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要有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在工作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学会运用语言技巧,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注意护理细节,细节处理不当是引起护理纠纷的重要因素。护士的业务素质是保证护理安全的重要保证,只有具备过硬的护理操作技术和护理理论知识,才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3加强缺陷控制

对重点科室、重点环节、重点时段、重点患者、重点员工的管理是安全护理的难点。重点科室是手术室、疗区、注射室、急诊室、重症监护室等;重点环节是患者的交接、患者的正确识别、药品的管理、患者管道的管理、压疮的护理;重点时段是夜班、节假日等在岗护士相对较少的时段;重点患者是手术、危重患者等,这类患者病情复杂、变化快,易出现漏洞;重点员工是新上岗人员、进修护士,其往往不熟悉工作,带教不严,缺乏监督和指导。

针对这些重点,护理部要制定具体的防范措施,护士长要加强督促和检查,尽量减少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护士在工作中要做到心中有数,科室有多少名患者,有多少名重患,要掌握病情,认真床头交接班,按护理等级巡视病房,及时发现危重患者的病情变化,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医疗护理文书记录应真实、全面、及时,防止错记、漏记。

[参考文献]

[1]宋清莲,高改玲.护理不安全因素的管理对策[J].护理研究,2005,19(3):550-551.

[2]乔冬梅.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和管理对策[J].临床医学,2005,25(6):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