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的特性范文

时间:2023-11-30 17:30: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课程的特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课程的特性

篇1

现象:在刚接手一个新的班级后,教师通常会对学生提出上课要求以及课堂行为规则,如体育课着装、队列队形、课堂纪律等,并会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

剖析: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需要良好的规则意识以形成健康的人格。体育课通常在室外进行,活动空间广阔,干扰因素较多,学生犯错几率较大,如果没有一定的规范限制,组织纪律必将遭到破坏,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必须制定多种规则,并严格执行,培养学生纪律意识和服从规则的意识,来保障课堂的顺利进行。

2 安全意识教育,提高防患意识

现象:在实心球掷远练习中,教师统一发令,但有一位学生没有听教师发令,投完就直接去捡球,差一点就被旁边同学的球砸到。教师立即停止练习:“刚才某某同学由于自己的疏忽,差一点就被球砸到。实心球投掷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要把安全放第一位,一定要听从号令,不仅保护自己,更是保护他人。”

剖析:学生对体育课是非常喜欢的,课堂上也会显得异常兴奋,但是学生对安全知识认识不足、思想上容易麻痹大意,同时又缺乏对运动损伤、运动防护的基本概念,这是发生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体育教师高度重视,并适时的与学生交流、讲解运动安全知识,引导他们针对不同的运动项目制定相关预防措施。根据上述现象,教师以此为典型,指导学生在比赛中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只有安全意识得到提高,才能避免一些损伤事故发生。

3 集体观念教育,体现团队精神

现象:在合作跑比赛中,要求学生10人一组搭肩并排跑动,到达终点前不得断开。A组学生,个人速度很快,光顾着自己冲在前面,结果与其他同学断开了,而B组学生整体速度不是很快,却稳定的跑到了终点,赢得了比赛。

剖析:目前,学生中大多数为独生子女,部分学生养成了以我为中心的倾向,不善与他人合作,而集体比赛需要团队成员的协作与配合。上述现象中,B组学生以集体利益为先,取得了比赛胜利。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思考A组学生失败的原因,通过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个人与集体力量的关系,自觉融入集体,为集体荣誉付出努力,并在过程中学会与同伴沟通交流,体验合作的喜悦和友谊,从而促进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和协作精神的形成。

4 意志品质教育,培养坚毅品行

现象:在二年级体育课上组织了一次400米跑的比赛,学生一开始跑的很快,但过了200米后,渐渐有些跑不动了,有的学生甚至在走了,这时,教师和周围学生立即给他们鼓励:“加油啊,马上就到终点啦!”“坚持到底就是胜利!”……最终,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下坚持完成了比赛。

剖析:良好的意志品质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在不断的实践体验,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体育教学中,比赛法的应用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形成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小学阶段是学生意志品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现象中,教师采用400米比赛,这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是耐力素质的考验,在学生出现耐力极点的时候,通过师生的鼓励、加油,引导学生努力克服极点,从而提升学生的意志品质。因此,在课堂中准确把握住体育项目特点,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教育。

5 拼搏精神教育,激励竞争意识

现象:在一次200米比赛中,教师分组时将校田径队的学生与普通学生分在了一组,有些学生就开始抱怨起来:“老师,跟小张一起比,他随便跑都能赢我们,多没意思啊。”教师解释道:“我们不能因为跑不过而认输,要勇于向他挑战,争取缩小与小张的差距。”

剖析:拼搏精神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基本因素之一。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了父母的全面保护,拼搏意识淡薄。短跑是学生喜欢的竞赛项目,可以提升学生的竞争心理,通过比赛的刺激,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教师要及时鼓舞那些短跑能力较弱的学生,鼓励他们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压力面前不退缩,给予他们明确可行的目标,提升其自信心,促进拼搏精神的形成。现象中,部分学生看到小张是校田径队的,产生了畏惧和退缩心理,教师抓住时机,鼓舞学生勇于挑战,在提升奔跑能力的同时,激励学生的拼搏精神。

6 道德风尚教育,形成高尚情操

现象:在一次“同心协力”比赛中,A组学生在比赛中发挥不理想,但又害怕输掉比赛,于是在其他组比赛时,对其故意捣乱,赛后,教师给予了批评教育:“比赛成绩固然重要,良好的体育风尚更可贵,尊重对手才能赢得对手的尊重,否则,再好的成绩也是枉然。”

篇2

摘 要 教学特色是教师个性特征在教学上的全面反映,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长期学习、探索和创造的结果。它包括教师的仪表、语言、教学方式和方法等与众不同之处。体育教师怎样才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增强自己的业务能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真正的成为教学的骨干呢?笔者认为应在教学中真正做到相互借鉴、汲取经验、自我激励、不断进取。

关键词 体育教师 课堂 教学特色 策略

一、体育教师首先要有爱岗敬业的精神

教师具有敬业精神才会在平时的教学中,刻苦钻研业务,认真分析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从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过程的组织做到一丝不苟,精心设计、斟酌,才能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要形成自己的特色,首先一定要坚持,认真的上课,形成自己的上课的模式,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慢慢的充实,实现创新和新颖,增加新的元素,不仅仅自己感觉有突破的进步,让学生也会觉得这节课与平时不同,让学生很愿意接受。

二、体育教师要有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

因为教学风格既不会与生俱来,也不会无缘无故地突然形成,它是教师大胆实践、勇于探索的结果,也是教师在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下长期进行教学实践的经验积累。有厚实专业知识积累的教师,在教学中才能厚积薄发,得心应手,随机应变,更能正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处理教材更细腻、选择的教法更恰当。工作中要学会备课和备好课是现成自己教学风格的前提,备课自己先就教学的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备课,多渠道、多途径观摩优秀教师课的模式,通过模仿结合自己的内涵和知识结构及能力、和性格特点不断磨课,提炼别人有特色的内容,弥补自己教学疏忽的内容;课后善于反思小结让自己的课从最初的“散”到规范,最后到深受学生喜爱方向发展,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三、体育教师要有因材施教的意识

体育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如班级、学生、学科、教材等形成自己一套教学方法与手段,建立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为主线,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器材走进课堂等等。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要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优势,有的老师喜欢走煽情路线,有的老师喜欢走朴实的路线,主要表现在语言的表达,教学语言的使用上,在娱乐中,享受学习,体育课就是要在娱乐中健身和学习的,每个老师要抓住自己的特点来上课,体育课与室内的课不同在身体的练习上,除了语言的教学,肢体的示范和表演会比嘴巴里讲出来的更能让学生接受。

四、体育教师要学会调节课堂氛围

体育教师要采用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让学生积极性得到调动,只有根据这样的模式巧妙运用表扬和鼓励的教育方法,才能对提高体育教学课堂教学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是自己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之一。课堂需要纪律,但课堂气氛更加重要,因为人的发展内靠动力,外靠氛围;在课堂要“放得开”,学生的动作和声音是思维与表达要求的正常反映,是情绪与情感的自然流露,应把它看作是学生成长的一部分;在课堂要“收得拢”不要求绝对安静,要保证教学过程的畅通无阻。马斯洛说过:“只有对能自律的人、能负责的人,我们才能说,就按你说的去做吧,那样可能是对的”。在课堂上经常组织学生交流、提问、自主合作、争论、互补、评价等活动,约定俗成的、彼此默认的规则和习惯,于是学生在课堂中精神放松、形成自主合作、活而有序。

五、体育教师要博采众长,有效利用资源

作为一线的体育教师最丰富的就是教学的实践经验。什么是优点,什么是缺点,优点如何发扬,缺点如何纠正。应在教学实践中吸收他人精华,不断地锤炼自己,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特点。经过几年时间的多总结多摸索,力争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的同时不能盲目对别人的方法照搬照学,必须仔细研究方法是否适合自己,是否适合自己的班级,加以改进为自己教学服务,对自己特有的东西要分析是否正确,如果是对的就要进一步总结,就可以形成一定系统的教学经验。

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开拓精神

体育教师在教学艺术探索的道路上,要努力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扬己所长,发挥优势,独辟蹊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了解自我,了解自己那些异于别人的生理特点、能力系统、思维品质、个性倾向等,并在此基础上去建构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形成自己的风格,是自己要求发展,不是教书匠,而是要求自己进步,风格一旦形成也有可能禁锢自己思想的发展。应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把握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实际,找准切入点,进行建设性的探索和实践。我们要从“单一的育人模式”转变为“立体的育人模式”。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

七、体育教师在根据个性培养创新意识

篇3

论文摘要:在分析我国传统体育课学习效果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新《纲要》的要求,提出体育课学生成绩评价操作方案的具体案例,期望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和建立完善有效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2002年8月,教育部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并从2003年新学年开始在全国所有普通高校中施行。新《纲要》重新定义和概括了体育课程性质,对课程设置提出了严格要求。同时,对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资源、课程评价进行了创新性的发展和完善。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许多专家、学者对新课程理念及新教学模式的构建等方面进行了很多理论探讨和实践性研究。本文在此基础上,以河南财经学院成功学院公共体育课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为研究基础,试图寻找和建立一套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和建立完善有效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1 对传统体育课学习效果评价方法的思考及新《纲要》的要求

学习效果评价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传统的体育课成绩评价形式单一,激励作用不明显,多以“量化”指标来判断学生成绩,尽管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学生体质,提高了运动技术、技能。但是,由于过于突出技能性、选拔性、定量性、绝对性,而没有真正反应出学生学习效果的综合性、教育性、促进性。

1.1 强调技术、技能的评定,忽视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测评

由于集中考察了学生的运动技术和 技能,考评结果会集中反映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和运动能力,忽视了体育教学效果所包含的心理健康促进和体育适应能力的增强。

1.2 突出甄别与选拔。忽视激励与发展

由于主要对体育课程计划的某一教学内容的技术、技能的测评,这些测评数据按一定权重所反映的考试结果,具有很大的片面性、个案性。先天身体素质好的学生体育成绩就好,反之,就差。以至于体育考试对身体素质优秀者构不成压力和激励,而对身体素质较差者来说,只能望洋兴叹,信心丧失,挫伤其参加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3 偏重定量评价。弱视定性评价

传统的评价方法过于重视对学生在“高度”“.远度”“速度”等方面进行量的考核与评价,而对他们的学习态度、心理倾向性、竞争意识、沟通能力等因素的考察较少。系统科学告诉我们,任何系统都要由定性特性和定量特性两个方面的相互表现来描述,定向特性决定了系统行为的方向,为定量描述提供基础;定量特性把握系统的精度,为定性认识服务,使定性认识更深刻和精确。如果不强调对体育课程学习效果的定性评价,一方面使学习者难于形成牢固的运动参与意识;另一方面也会消弱体育教学的心理教育功能和促进他们社会适应能力增强的影响力。

1.4 突出绝对评价,忽视相对评价

旧的评价方法,往往总是将受试者与全国统一标准相比较,突出了学习效果的绝对评价,忽视了对学习者的“进步幅度”的认可,不利于体现评价的激励和发展作用。

新《纲要》在课程评价中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做出了明确要求:学生的学习评价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主要包括体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等形式进行。评价中应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

2 高等学校体育课学习效果评价方法

2.1 学习效果评价的理论分析

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反应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强调评价主体的积极性、互动性,评价内容与方式的多元化以及评价过程的动态性。在评价内容上,不仅包括体能和运动技能,还包括学生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等。在评价过程中淡化了甄别、选拨功能,强化激励、鞭策功能,把学生的课外活动情况纳入评价内容。在评价方式上,既有教师评价,还要有学生自评,学生干部的评价,学生辅导员的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等综合的评价方法。

在体育课程考试的评价观念上,注重学生的参与情况,充分发展学生的个人爱好;在评价内容上,由单一的“生物学”领域扩展到“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领域;评价方法由教师对学生的结果性评价变为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在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方面,改变一直以来的体育课教学为考试而设,学生为考试而学,教师为考试而教,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围绕完成考试项目,以考试项目为“指挥棒”的“应试体育”模式,使体育课更为人性化,使学生在体育课环境中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享受体育的快乐,发展自己的体育能力和个性,为日后走出校门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打下良好的基础。解决学生从学校毕业后便不再坚持体育锻炼的弊端,保证了学生在工作中有健康的身体。

2.2 评价内容的选择

按照教育部于2002年8月6日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及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要求,我们在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五个领域,提出了以下具体评价内容,并且根据具体的评价内容选择适当可行的操作方法。

2.2.1 运动参与评价

按照《指导纲要》的精神,运动参与是指“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并指出:对学生运动参与的评价应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与体育教师评定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评定。本研究中,我们依据《指导纲要》的指导精神,从课堂考勤、体育比赛及服务参与和体育社团的参与情况三个方面来综合评定学生的运动参与的情况。真正实现了多元的评价主体,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传统的体育教师一言堂的评价方式,特别是将体育社团作为一个评价学生运动参与情况的主体,充分挖掘高校社团的力量,实现了体育评价的“课内外一体化”。

2.2.2 运功技能评价

运动技能一直以来都是体育课授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体育文化和体育知识的最重要的载体。《指导纲要》强调,大学生应达到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的目标,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并科学地进行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目前,大多数高校均开设了专项选修课,并根据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技评和达标标准。我们根据学校的自身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1+1”体育课程模式,在大学一年级开展体育基础课的教学,大学二年级分各个专项教学,在对运动技能的评价中,对大学一年级的评价中主动淡化了运动技能,更加注重对体育理论和体育文化修养的评价;大学二年级采用专项选修课,使学生通过一学年的学习掌握一到两门用来健身和娱乐的运动技术。因此,运动技能的评价占据了主要份额,我们制定了详细的考核标准,运用量化和质化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来评价他们的运动技能。

2.2.3 身体健康评价

《指导纲要》对身体健康的评价提出了一些目标。其中,全面发展与健康有关的体能是其中最重要的目标。根据《指导纲要》精神,我们贯彻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突出“全面”特色,分别从力量、体型、柔韧等发面进行测试,并且在实践中,为了操作简便,在没有测试任务的学期,采用了12分钟跑这种有效的评价人体最大吸氧量和心肺共能的简易测验方法。

2.2.4 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评价

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水平,是高校新体育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社会赋予体育课程成绩评价的新内涵。《指导纲要》对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的要求是“学生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我们认为,学生只有参与体育运动,才能真正体会到体育的魅力,并通过体育运动来真正实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教育和引导。所以,在评价心理健康的时候,采用了和运动参与的交叉评价的方式,即采用了通过提交体育小论文或者参与体育运动后感受的课后作业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水平的发展。

2.3 操作方案与实施办法

操作简便是评价体系能否得到推广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选择操作方法的时候主要选用了几项操作简单而且符合评价目标的若干项内容。

3 结论和建议

篇4

(1.安徽财经大学 体育教学部,安徽 蚌埠 233000;2.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部,安徽 蚌埠 233000)

摘 要:在对安徽省部分高校体育教学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从生命教育理念出发,重新审视了高校的体育教学现状,认为:教学目标的设置忽视了学生生命的完整性与独特性;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忽视了学生的生命发展逻辑;教学组织实施忽视了学生的生命体验;考核评价忽视了学生生命的动态生成性。并在生命教育理念下对高校体育教学实践进行了构思,提出:制订关注生命、发展生命的教学目标;选择贴近学生生活、适合学生职后生命发展的实用性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过程强调生命间的尊重,关注学生的身心体验;关注学生生命的独特性,构建生成性、发展性的课程评价体系。

关键词 :生命教育;高校;体育教学;缺憾;实践构思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8-0191-04

基金项目:2014年度安徽财经大学教学研究项目(acjyyb2014144)

学者叶澜于1997年发出了“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的召唤,强调生命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为了提升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活动。认为生命是教育学思考的原点,教育应当是生命化的教育,应当向着人的生命本真回归[1]。一些生命教育的研究者,对“生命”的内涵作了概括,即:完整的生命包括生理学角度的自然生命、心理学角度的精神生命、社会学角度的社会生命三个层面;同时也归纳了生命具有有限性、生成性、发展性、独特性、超越性、创造性、自由性、完整性等特征[2,3]。在“教育”积极探索回归生命的浪潮下,我们的学校体育也开始了自我的反思与变革。因此,高校体育也应该积极投身于生命教育的大潮中。近年来,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教育,伴随着体育教改的大潮,取得了长足进步。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正视当前高校体育所存在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极有可能导致高校体育教育与学生生活世界的割裂,使其体育课程丧失了应有的生命活力和意义。

1 安徽省高校体育教学现状的不足

笔者实地访谈了安徽省16所办学条件相对优越的高校,总体来说,这些高校的体育课程现状主要存在四点问题。第一,教学目标制订比较全面,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规定的五个领域的目标均有所涉及。但是,落实效果不尽人意,尤其在“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两个方面,用“形同虚设”来形容并不过分;第二,教学内容均为竞技运动项目,个别体育条件好的学校,增设了轮滑、定向运动等新兴内容。然而,具有自身专业、职业特点的,能提高学生职业体能的校本课程完全没有;第三,教学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在多数学校只是口号,个别学校在高喊口号的同时,竟然使体育课堂成为了“放牧场”,错误地成就了“放羊式教学”;第四,教学评价笼统且片面,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在绝大多数院校只是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基本采用“考核+平时”模式,但是“平时”各校差异显著,多数学校“平时”即为体育课堂中的表现,极少数学校“平时”内容比较丰富,包括了课堂表现、课间操出勤率、晨跑出勤率、参与运动会的成绩等等。但是,没有学校将学生学习的进步度融入考核体系中。[4]

2 “生命教育”理念下重审高校体育教学现状的缺憾

由于体育教学的主体因子是人,“教”和“学”是以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存在为前提的,因此,完全脱离生命的体育教学是不存在的,不论是传统体育教学还是现代体育教学,都应该是以生命的存在为基础的。高校教育,作为近十年来蓬勃发展的教育体制,其体育教育在当前教育思想频繁交流与激烈碰撞的时期,由于教学思想的偏差、传统教育观的影响及教学实践的操作技巧等等问题,加之高校自身师资力量不足、场地器材匮乏等客观因素,更是突显了教学目标定位不准,教学内容贫乏,教学形式单调,教学评价片面的弊端,故而,学生生命的发展与完善在高校体育教育实践中没有被提升到应有的地位。

2.1 教学目标的设置忽视了学生生命的完整性与独特性

马卫平教授说过:“学校体育目标应关注‘全人’的发展,关注学校体育与人的成长、发展的关系,关注个体生命的成长,关注生命活动的释放、生命情趣的体验和生命的价值取向”[5]。然而,大多数高校在制定体育课程目标时,往往注重的是知识系统的整体性和学科结构的完整性,而忽略了学生作为个体生命的完整性,从而导致了课程目标没有从学生的整体发展出发,课程目标过分偏重于学生的自然生命体质的增强,轻视学生的精神生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忽视学生的社会生命人际交往、组织协作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生命亦是如此。生命的独特性,可以理解为个性的独特及遗传素质上的独特。虽然我们一直在强调“全面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等等“以学生为主体”及“全人”的教学理念,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单从课程目标制定这一环节来说,鲜有高校能够将学生的个性及遗传素质的差异融入课程目标之内,学生独特的生命发展愿望同样无法融入体育课程目标之内。因此,学生生命的独特性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表现,总是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2.2 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忽视了学生的生命发展逻辑

人是特殊的、有意识的生命体,不断地在追求自身生命价值的升华。学校体育在滋养人的生命、促进人对生命自身的超越、实现人的生命价值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课程内容作为教学的灵魂以及师生之间联系的纽带,将直接影响学校体育能否充分发挥对于生命体的作用。

目前,高校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绝大多数高校秉承着“竞技运动教材化”的理念,忽视了高校学生生命发展的“职业性”、“技能性”特征,致使教学内容背离了高校学生职后生命发展逻辑,而高校学生也因此成了竞技规范下运动技术、技能的“傀儡”。如,实践教学多以教材化的竞技项目及游戏类内容为主,缺乏具有职业特色的校本课程;理论教学基本为运动技战术分析,缺少能够适用于学生职后生活需要的运动保健学内容。高校的这种“竞技化”的内容设置,忽略了高校各专业的学生在从业后的工种特点,远离了学生职后的生活实际,消减了体育教育的功能,抑制了体育教育效益的延续性,最终使高校体育教育无法良好地服务于学生生命的发展与完善。

2.3 教学组织实施忽视了学生的生命体验

体育作为人类的一种直观感性活动,其丰富的、赋予变化的内涵给人们提供了一种体验生命的方式,不断变化的运动体验使生命主体和对象融合为一体。学生的生命在参与体育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到乐趣、激情、超越、失败、成功,感受到人与人、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因此,体验是体育运动的第一性[6]。而目前体育课程的实施却“基本上游离于体育的本质之外,被一些肤浅和模糊的观念左右了”[7],高校体育教学同样如此。

在众多高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都把“增强体质”放在首位,重视学生体验体育对自然生命的作用,忽视学生体验体育的精神生命及社会生命的价值。因此,体育固有的公平、拼搏、竞争等本原精神,被轻易地淡化,学生的精神生命得不到应有的生命体验。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沿袭了“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只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对于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同的情绪反应、态度特征等缺乏积极的关注,师生间、学生间除了体育知识的交流外,缺乏其它方面(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交流,课堂中的人际交往平淡,学生的社会生命无法体验人际交往的复杂性与多边性。

2.4 考核评价忽视了学生生命的动态生成性

人的生命是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因此生命具有生成性、超越性。生命教育目标是促进生命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该目标是依靠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而动态达成,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时,必须将这个“动态生成”列入到考核评价体系中。

长期以来,虽然我们一直在强调考核评价的多元性、综合性,但在实际的学习评价中却“只见对体能、知识与技能的量化测试与打分,不见对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等方面的评价;只见用统一的量化标准去评价全体学生,不见过程性评价、定性评价以及相对性评价,或者说它们没能与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绝对性评价很好地相结合[8]。”此外,由于高校多为升格型学校,在扩招的背景下,体育师资年轻化特征明显。许多青年教师在考核学生的过程中,更是中规中矩地按照“体质测试标准”及“技能指标”,完成评价工作,以至于一些体育基础差的学生产生惧怕体育考核的心理,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对体育课及体育教师的厌烦情绪。究其原因,便是这些教师忽视了学生的进步度、努力度,忽视了学生生命发展的动态特征。

3 “生命教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实践的构思

学者陈旭远把生命化教学概括为:“生命化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生命发展为基础,通过对生活世界的关注,使学生得到情感体验、人格提升、个性张扬,同时使教师的职业生命活力得到焕发,师生生命在交往互动、共同经历中,不断生成的过程,它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也不是单纯以学生发展为目的,而是在使学生具有正常的情感体验,具有真善美的人格,个性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给予教师职业生命的满足,使师生双方生命都得以发展,实现完整的教学过程。生命化教学追求的是一种充满生命体验与生命关怀,感悟生命意义,富于生命活力的教学境界。[9]”

3.1 制订关注生命、发展生命的教学目标

如果从生命的角度理解体育教学,“体育教学”应该是为提升学生生命质量服务的。因此,我们必须在结合高校学生生命发展特征及需求的基础上,制订系统有效且和谐统一的生命化体育课程目标。总体来说,高校在制订体育课程目标时必须关注生命,同时注重目标的可达成性,切忌目标虚大、不切实际。

要把生命的内涵及特征放在首位,分别制订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三个层面的教学目标,并把生命的特征融入教学目标中,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如,在自然生命层面,根据高校学生的职业特点,制订发展职业体能的教学目标;在精神生命层面,针对高校学生就业走向多为蓝领阶层的特点,制订历练学生意志、发展学生个性、完善学生人格的教学目标;在社会生命层面,针对高校学生因职后地位卑微可能产生的自闭、怯懦等心理,制订提高学生社会融入力的教学目标,增强学生与人相处、与物相处、与环境相处的能力。

3.2 选择贴近学生生活、适合学生职后生命发展的实用性教学内容

徐国庆认为,工作逻辑应当是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合理选择[10]。而此,也暗合了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学校体育课程内容强调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适合学生职后生命发展的宗旨,即“生命化的体育课程内容必须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11]”。就高校而言,其教育目标具有显著的职业特征,而这些职业的工作性质多以体力劳动为主,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体能。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应遵循学生生活的逻辑,以学生职后的现实生活为源泉和基础,以学生生活的时间、空间为线索,设置真实而生动的生活情景和任务型的课程内容,为学生职后的生命发展奠定体能基础。例如,机电专业应针对车工、切削工等工种特点选择发展肩带、上肢力量以及下肢静力性耐力的内容,同时应安排有关局部肌肉的放松、保健按摩等内容。

总之,面对职业工作的高强度和职业病逐渐增多的情况,高校体育必须把实用性课程内容作为其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理念,将职业体能与职业保健的内容融入到体育教育实践中,大力开发对学生职后生活有指导意义的,能够为学生职后生活服务的,促进学生职后生命发展与完善的校本课程内容。

3.3 教学实施过程强调生命间的尊重,关注学生的身心体验

体育教学环境的开放性特征,导致了高校体育教学过程确实存在一定的特殊性。管理过严,会使学生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导致学生对体育课及体育教师产生厌恶感;管理过松,片面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会使体育课堂形同散沙,最终形成了“放羊式教学”。在这种极易偏左、偏右的教学情境中,如何发挥体育教师的教学艺术,保证体育教学的张弛有序,就显得尤为重要。刘良慧教授曾说过:人性中有个“弱点”,就是经不起尊重。你不断尊重他,他就会以饱满的热情把全身的劲都使出来,即使是最差的、最调皮的学生也会被你的真诚和尊重打动、折服的。尊重是心灵沟通的“灵丹妙药”[12]。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必须本着尊重生命的原则对待学生,用自身对待生命的态度去感化学生,使学生体验到生命间的尊重是相互的。长此以往,不仅优化了课堂氛围,而且提升了高校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体验是人的存在方式和追求生命意义的方式[13],因此体育课程应该使富于感性的学生把身体运动与自我存在与生活世界融为一体,在遵循教育客观规律的同时,也要根据价值规律,使学生亲历学习的“情境”,感知运动的快乐与挑战,从而体验体育运动在肢体和精神上的超越。从宏观上来说,生命教育理念下的体育课程实施,不是简单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完成生命体验的一个过程。例如,在精神生命层面,首先,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引领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学生发生错误的时候指出其思维方式上的偏差而加以纠正,使学生在生命体验的过程中,练就正确的思维方式;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切忌以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自居,应允许学生对教学过程中的一切要素提出质疑,并与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对话与交流,共同解开疑惑。在这个解惑的过程中,教师的坦诚、求实、谦和等人格魅力会自然而然地浸润着学生的精神世界,能够给学生的精神生命留下深远的影响。

3.4 关注学生生命的独特性,构建生成性、发展性的课程评价体系

基于教育的生命机制,评价要激扬生命,而不是要控制生命。[14]因此,生命教育语境下的体育学习评价,在理念上必须充分体现人性化,承认个体生命的独特性,承认生命之间的差异性,教师应主动去发现和识别每个学生的特点,尤其关注那些在体能和运动技能方面存在不足的学生,注意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以评价的反馈促进他们实现富有个性的生命发展;在形式上要从结果走向过程,从身体走向心灵,以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与发展。在面对学生的体育成绩时,不仅要评价学生学习的最终结果,而且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尤其要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进步和发展,通过关注“过程”而促进“结果”的提高。

此外,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也是体育课程评价的重要内容,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评价[15]。基于此,笔者认为生命教育理念的体育教学质量评价应该包括,在教学目标上是否关注学生的完整生命,并且目标是否切实可行;在教学过程上是否以学生的生命发展为本,将生命的整体性与独特性有机融合,彰显生命的自由性与生成性;在教学效果上,是否具备促进学生职后生命发展的持久性与迁移性,体育教育效益是否能够终身为学生的职业生命服务。

4 结束语

生命教育是关注生命,提升生命的事业,本质是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和实现人的生命价值,促进人自由而和谐的发展。学校体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是以生命存在为前提的,同时体育课与其它学科相比,是唯一能够在提升学生自然生命质量的基础上,兼顾发展学生精神生命及社会生命的课程。

高校体育教育,是学生接受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最终目的是发展、完善学生的生命,从而提高他们的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在生命教育理念下审视高校体育教学现状,重构高校体育教学实践,是在生命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得到的一个全新的高校体育教育观。虽然笔者暂且搁笔,但是,如何进一步完善高校生命化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架构,还有待于众多高校体育工作者共同出谋划策,为高校生命化体育教学改革尽一份本职之力。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3-8.

(2)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56-158.

(3)陈家起.体育教学的生命解读[D].南京师范大学,2007.16-18.

(4)童锦,刘秀兰。“安徽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的研究”项目结题报告[R]。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科处(JG0601),2008.12.

(5)马卫平.复杂性思维视野中的体育研究对我国体育研究中的思维方式之反思[J].体育科学,2007(1):78-86.

(6)何劲鹏,姜立嘉。.生命哲学视域中的体育课程观内蕴[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1):56-58.

(7)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6.

(8)武云飞.赴英国考察体育课程后的思考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我们缺什么?[J].中国学校体育,2007(7):58-59.

(9)陈旭远,孟丽波.生命化教学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样态[J].教育研究,2004(4):71-74.

(10)徐国庆.职业知识的工作逻辑与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组织[J].职业技术教育,2003(16):39-42.

(11)张磊。生命视角下对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现状的反思与重构[J]。体育学刊,2008(6):75-79.

(12)刘良慧.教育观念的革命[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267.

(13)刘济良,等。生命的沉思生命教育理念解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01.

篇5

摘 要 为了探索体育素质教育的新模式,以适应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全面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顺利实施。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普通高校学校体育教育及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主要内容、现状及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革的策略。

关键词 普通高校 体育素质教育 构建 研究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和关键,是提高民族素质、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奠基工程。高校体育如何调整自己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为社会输送全面的合格人才,是时代赋予高校体育教育的严峻课题。

一、高校体育贯彻素质教育的现状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体制基本上是学年制培养方式,在这样一种模式下,显现出课程结构不合理、教学内容繁多、层次不清、重点不突出、教学方法陈旧、考核方法过于简单化、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不够全面等缺陷,不能客观地反映学生或学校的综合情况,完全偏离了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的目的。

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关系到学生体质健康的问题,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青年强则中国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明确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方向。“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这是体育的社会价值所在。学校体育的发展目标就应立足于长期效益的探索和追求,充分利用学生在高校学习,接受体育教育的有利时机,奠定学生全寿命体育的基础,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能自觉独立地进行终生体育锻炼。

二、实施体育素质教育的措施与对策

(一)利用体育教育的功能和特性进行素质教育

1.利用体育的德育功能,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在教学生做人的过程中,德育是它的中心环节。在体育中包含有许多德育的功能,其中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约束功能、激励功能、心理适应功能等等内容。上述的体育在德育中的功能不是孤立的存在的理论内容,而是实实在在的素质的内容,它是随人的体育技能的掌握、知识水平的提高、认知能力不断增强而不断得以发展的。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将这些功能溶入到教学中去,不断挖掘各种潜力,充分利用体育教学所特有的直接性、动态性、身心合一性,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将各种教学的内容和德育的内容紧紧地融合为一体,有的放矢地进行德育教育工作,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感受到各种教育的存在和必要性(如意志努力、纪律、约束力、情感、竞争等)。经过他们的切身感受,提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能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改进自己、完善自己。另外,将学校的体育活动扩展成多种形式,通过不同的形式,深人浅出、结合实际进行教育,使学生在不同的体育运动中得到不同的教育内容,使体育素质教育更具有特色,在教育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利用体育的综合功能,教学生学会生活

目前,我们的体育教育要从课堂教育向终身教育方向转变,体育教育不要只限于短期的任务。教学中,让学生只是在完成我们所制定的教学任务,而忽视体育其它功能在教育中的作用。相反,我们的体育教育应当引导学生深人到更广的领域当中,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在教学中,应当抓住体育多功能的作用,逐渐介绍给学生,使他们对体育本身有一个正确而全面的认识,同时结合实际使他们对体育在生活中的作用有更清晰、更全面的了解,从而激发他们的锻炼热情和学习的兴趣,并督促他们积极投人到体育运动中去。通过运动和学习,使他们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经验,改进不良的生活习惯,学会与人沟通,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心理,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体态,同时逐渐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学生一旦认识到体育诸功能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看到自己所产生的变化,那将对他们今后选择良好的生活方式产生积极的影响。

3.利用体育的特性,教学生如何学习

体育学习有直接参与性、动态性、身心合一等特性。这些特性中既有与一般理论学习的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2]。这是因为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既需要动手、动脚进行身体练习,同时还要开动脑筋,进行思维活动。实践证明,体育学习是多种学习方式和方法的综合,这样的学习无论是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是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都是有很大的好处的,其学习效果也是单纯的理论课的学习所不能达到的。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开发和提高,使他们学会学习,善于学习,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改变被动学习的习惯。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要教学生了解体育学习的方法并逐渐去掌握学习的方法。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运用这些方法去进行学习,根据学习的任务不同、学习的阶段不同,知道应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能达到最佳的效果。除了掌握学习的方法外,还要发展学生的综合性思维能力,因为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所学的内容不同,在学习各阶段的要求也不同,那么单一思维方法是不能完成的,所以必须把几种思维的方式(形象思维、想象思维、逻辑思维等)都结合起来加以运用,才能使学生的思想更加活跃,思维更加开阔,在学习中发挥出创造性。对于大学生来讲,扩展学习的思路也是很重要的,在学习中利用知识的迁移原理进行学习,利用举一反三的道理触类旁通,利用生活中的常识与运动中出现的情况做比较,那我们就会找到很多的规律,经验,捷径,使学习变得更轻松、更主动、更深入。

(二)与时俱进,及时调整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思路

1.密切关注社会发展对高校体育课程提出的新要求

教育改革高校体育课程必须首当其冲,其具体内容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加有效地继续为增进学生健康和增强学生体质服务;为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素质水平服务,促进学生的心理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服务,给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终身体育基础。

2.坚持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与未来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原则

高校体育课程包括知识技能的传授和身体锻炼两个部分,是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发展和为终身体育打基础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因此,高校体育深层改革的立足点就是体育课程的改革,应从课程改革作为切入点:

第一、更新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1)把国家和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和学生个体的体育需要结合起来;(2)把育体和育心结合起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3)把锻炼身体和为学生终身体打基础结合起来。

第二、加强“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整体教学改革。高校体育课程只把体育课程教学列入课程范围,课外体育活动仅视为“体育课的延伸和发展”,从而导致体育课程的整体目标难以达到,多元化教学任务难以实现的状况。能将课内、外教学活动统一于课程范围,并将具有不同性质和特点的体育课程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更有效地达到全面发展学生身心,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能把知识的学习、技术的掌握、技能的形成与意志品格的培养、心理需求的满足、情感的体验相协调,以实现体育教学和终身体育的接轨,使体育课程能最大限度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三、实行大学体育的全程教育。目前,大学体育课大部分设二年,少数为三年,而事实表明:体育教学的中后期,即二、三年级学生素质指标最高,之后则逐步下降。因此应该改革课程设置模式,通过延长课程,固定选课学分或落实每天1小时的锻炼等不同形式,继续和延伸整个大学阶段的体育,实行大学体育的全程教育(即月年一贯制)。同时,建立起完整的身体素质档案,作为学生档案的一部分,构成人才质量的量化因素,并将其与毕业就业挂钩,使之与终身体育接轨。

第四、充分体现高校体育的专业性。学生完成学业后,将走向不同的工作岗位,从跨出校门开始他们的人生旅途到退离工作岗位,始终接受工作环境、条件和专业性质的挑战,所从事的职业或专业将直接影响他们的体育生活方式。因此,高校体育改革必须结合专业特点实施终身体育教育。这是客观要求,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因此,高校体育应完成两个任务:(1)满足学生的基本需要。即他们具备能够适应工作岗位的体育素养和基本锻炼方法。(2)满足学生的特殊需要。即考虑其所学专业和未来职业的需要,使他掌握一定的、符合专业特点的身体锻炼知识和方法。所以,结合专业特点实施终身体育教育,也是需要我们倍加关注的改革重点。

第五、体育教学的多维综合评价观。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在一定阶段促进了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但存在着评价高度、评价范围的局限性,只重视教师评价,而忽视对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要求,有时甚至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发展。多维综合评价不仅以提高生理机制和掌握“三基”为标准,同时,还要从教学目标、教材和手段的相配套程度、主动精神(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运动能力、合作精神和心理健康等多维角度综合评价体育教学的效益。

三、结语

在面临竞争日益激烈、机遇与挑战并存的21世纪,我国高校体育与各行各业一样,必须深化改革才有出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我们的发展方向,这是大势所趋,我们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认真研究和探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具体内容和具体步骤,尤其是高校体育课程的重新设置是关键。改革教育方法,变封闭式、保姆式教育模式为开放型教育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能力,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一批又一批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跨世纪的奋斗目标,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却的责任。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教学策略

对于中学生来说,文化课的学习压力逐渐加大,长时间理论课的学习会导致学生身心疲惫,需要通过体育课等课程为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做调节。体育教学必须结合中学生的个性特点,彰显体育课健康、轻松和活泼的学科特性,使学生能够真正通过体育课得到身体素质的提升以及身心的放松。下面,笔者主要对中学体育教学特点进行体育教学的策略研究。

1 树立正确的体育教学观

对于中学生而言,文化课的学习往往占据了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学生以及学校教师对于文化课的重视程度往往高过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甚至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会出现文化课占据体育课时间进行文化课教学的状况,严重削弱了体育课的学科地位,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产生了不利影响。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作为体育老师,应该首先明确体育课程对中学生健康成长发挥的重要意义,确立体育课的学科地位,将体育课看成与其他文化课一样不可或缺的教学课程,并落实到最终的教学实践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了解体育课的重要作用,并使学生以及其他学科教师端正看待体育课的态度,真正发挥体育课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作用。正确的体育教学观的确立对于体育教师来说是不可缺少的教学态度,只有体育教师将自己所授课程重视起来,才能发挥教师在课堂的主导地位,学生才会真正认识到体育课对自己的意义所在。在正确体育教学观的指引下,体育课堂教学才能够实现对学生体育理论教学与体育实践学习的重要功能。

2 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

2.1 激发策略 对于当今的中学生来说,由于担负着学习压力的重负,且缺乏自主锻炼的习惯,使得大多数中学生对于锻炼的认识水平较低,无法真正了解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自然也就不会主动进行体育锻炼,这对中学生的身体健康带来了较大的隐患。而且,如果学生无法真正懂得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就不会进行自主体育锻炼,那么,虽然学生在体育课堂会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相关锻炼,但是如果只是在有限的体育课堂时间进行锻炼是远远不够的,体育课教学不只是教会学生锻炼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建立终身锻炼的习惯。所以,需要体育老师对学生进行激发式教学,通过对学生锻炼积极性的激发,使学生建立起终身锻炼的意识。比如,为了让学生爱上体育锻炼,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可以为每位学生制定自己的锻炼指标,按照学生的身体素质制定科学的锻炼计划,然后约定一个时间对学生的锻炼情况进行核查,对那些完成锻炼指标的学生进行奖励。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激发起中学生的求胜心态,可以有效激发学生进行自主锻炼的积极性。

2.2 讲授策略 体育课堂的讲授环节影响着学生对于体育的基本认知水平与实际操作效果,因此,教师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必须讲究讲课技巧,只有在理论讲述过程中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接下来的实践过程中才能够掌握要领,更好地进行体育实践。所以,教师应该避免讲授过多或者只实践不讲习的授课方式,依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确定理论讲述时长以及讲述方式,确保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讲授掌握练习要领。比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述长跑的跑步要领和注意事项时,可以边讲课边进行实践,例如长跑时的呼吸节奏可以是两步一呼气两步一吸气,那么教师在讲完要领后,可以通过幅度较大的呼吸方式向学生展现正确的呼吸节奏,这样不仅可以通过夸张的教学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尽快掌握正确的呼吸节奏。

2.3 引导探究的策略 体育课重在实践,而在实际实践过程中,学生由于不熟悉动作要领,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对于教师来说,应该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不能害怕学生出现动作错误而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告诉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这种教学方式得到的教学效果往往不会理想。因为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因此对于教师的经验往往不会轻易接受,他们认为自己可以做到标准要求,所以很少会吸取教师的经验教训。而且即使学生将教师所讲的容易出错的地点都记住了,但是在真正练习过程中,学生既要注意正确的动作要领,又要注意不要犯教师叮嘱过的错误,难免会分散学生的精力,最终造成学生的练习效果不尽如人意。所以,教师应该做的只是将动作要领告知学生,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只有学生真正实践其中,才会发现自身存在的动作缺陷,也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进行改正。因此,教师的任务在于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正确引导,而不是害怕学生出错。

3 建立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体系是体育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组成,通过教学评价体系,教师可以准确知晓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哪些缺陷,方便教师及时改正,而且还方便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学生通过教学评价体系,可以将自己对于体育教学的建议反馈给教师,教师了解了学生的真正需求,才可以使教学更好地贴合学生,有利于通过课堂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学评价体系不仅应该包含对教师教学内容的评定,还包括对教师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态度的评测,通过全面多样的教学评价,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改进体育教学。

4 结语

中学体育教学应该以学生的需求为教学前提,并结合中学生的个性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还要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找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改正,使体育课堂教学能够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莉,朱亚明,田海燕,金学哲,张凯.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几个策略[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02).

[2]陆新华.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探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5(11).

[3]邓文红.中学体育教师有效教学策略探究――以贵州省安顺市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1).

[4]汪君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权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福建省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篇7

摘 要 高职体育课程相对于中小学体育教学在课程性质、课程结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更有各自的特色。高职体育课程是学生进入社会之前最后阶段的体育教育,是衔接社会体育的桥梁,它应同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一样,体现出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的特征,同时也应体现鲜明的职业特性,突出对职业运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关键词 高职体育 教学体系 健康理念 改革

一、高职体育的现状与分析

对高职生的调查结果却表明,他们热爱体育运动,兴趣广泛,有较强烈的体育需求,希望通过多样化的体育活动来娱乐自己的身心。高职生体育的客观现状与其主观愿望的落差如此之大,究其原因有三:其一,长期以来,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不明确,教学大纲的指导性和科学性不强,教学内容竞技化、方法单一化、组织形式一体化、考核达标化等,导致学生产生了“喜欢体育而不愿上体育课”的心理和行为,使体育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其二,受应试教育影响,中小学为追求升学率而“重智轻体”,体育教育存在着严重的“先天不足”。其三,高职体育在学校领导的心目中总是处在“谈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位置,体育教学部门也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使高职体育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二、健康理念指导下的高职体育体系建设

(一)唱响健康理念,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诠释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这一定义突破了传统医学的健康模式,拓展了人们对健康的认识空间,更加注重个体在现实社会中存在状态的整体性评价。据此,我们可把真正意义上的健康理解为:以生理机能为特征的身体健康、以精神情感为特征的心理健康、以社会实践为特征的行为健康的三者高度统一、和谐发展。因此,要从育人的角度全面理解健康的显性意义和潜在意义,走锻炼与养护相结合的道路,使健身性与文化性、选择性与实效性、科学性与可接受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从而更新学校的体育观念,明确教学目标。

(二)唱响健康理念,确立高职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

教学目标必须通过体育课程来实现。高职体育要改革长期以来形成的、单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的教学指导思想,就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兴趣、爱好,结合培养目标和体育的多功能特性,将体育的健身、教育、娱乐以及培养提高职业能力等功能融于其中,结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建构“健康课程体系”。在教学上,要突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一些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运用所学的检测方法测试和评价自身的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和方法,以指导自己进行科学锻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练就强健的体魄;培养积极参与、竞争合作和勇敢顽强的良好意志品质。

(三)唱响健康理念,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手段

教师面向全体学生,积极促进课程开设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目前,俱乐部、快乐体育、成功体育、合作学习式等教学模式在学校体育的教学中得到一定程度的推广,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究其原因,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在真正意义上获得体育实践主体的角色认同。高职体育可借鉴其经验,并结合本校的教学条件、师资力量、学生特点等实际情况,探求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组织方面,学校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建立有利于学生自觉、主动地参加体育活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形成一个“愉快体育”和“成功体育”的教学环境。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较多选择自己所喜爱的运动项目的机会,发展学生个性。职业运动能力训练课也可同相关体育项目结合进行,基本素质和专项素质练习相辅相成,职业运动技能同体育技术技能互相渗透。

(四)唱响健康理念,丰富课余体育生活

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教学应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注重学校与社会的紧密联系。教师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中,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以作为课程的延伸和补充。每周一次的体育课满足不了学生的体育需求,也不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完全发展。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最好的延续。学校有关部门应增加经费投入,不断优化校园环境,为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创造条件。体育教师要自觉承担起这项工作,通过经常性地、有组织和有计划地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外体育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优化学生的闲暇时间,满足他们的体育爱好和情感活动需要,增进相互间的交流,培养协作精神,从而使他们不断地认识自我、表现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

三、结束语

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使人们对体育的追求也不断发生变化。高职体育课程教学,要唱响健康理念的主旋律,突出高职特色,特别是要结合学生的专职特点,进行运动能力培养,使高职体育进一步适应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程;内容开发

伴随着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课程开发及管理方面职责的调整,学校如何在确保国家课程全面实施的前提下,适应三级课程管理和教材多样化的形势,创设出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成为学校急需解决的一个实际问题。如何实施《新课标》,如何对《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如何从各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发以民族传统体育为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等问题己摆在了我们每一个体育教师的面前。

一、体育课程开发的意义

体育课程开发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目标。同时,由于它着重学校师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融入了学校自己的教育思想。有助于学校办学传统和特色的创建与发展。体育课程的开发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体育课程开发,使体育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从而确立了体育教师的专业自主地位。赋予体育教师课程开发的权力和责任,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体育课程开发对体育教师的课程意识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和能力的不断提高。

二、教师对待课程开发的态度

少部分的教师对体育课程开发的态度很消极,这主要由于长期计划体制下的学校和教师完全执行指令性的课程计划,致使学校和教师的工作方式受制度的影响而过于依赖和被动服从,在思想意识领域,教师把自己视为国家课程的被动接受者和实施者,这是教师开发课程的最大障碍。如何扭转这部分教师的思想也应该是当前我们及时而又迫切做好的工作。教师们虽然对初中体育课程开发抱有积极的态度,但由于很多教师是在以往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他们的课程知识和课程意识的缺失,创新精神培养的不足,多年在执行全国统一而灵活性较少的体育教学大纲,又大大地消弱了他们创造性工作的积极性,这种惯性力根深蒂固,造成教师对开发体育课程信心不足。

三、体育课程开发

1.借助多媒体技术

信息技术与体育学科整合使讲解和示范更直观、生动、形象、准确讲解和示范是体育两大要素。讲解,就是对动作技术的概念、原理和方式进行解释、分析和论证,不仅要做到言简意赅、恰到好处,而且还要能够运用术语和口诀进行讲解,确切地表达动作技术结构和要领,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动作的印象。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从而正确地理解和掌握动作要领。教师只有花大力气吃透教材内容。充分掌握运用语言技巧,运用贴切有趣的比喻才能使讲解生动、形象、具体、有针对性。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通常是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它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现有运动项目资源的开发

传统学校体育课上出现的运动项目绝大多数是竞技性的运动项目,极少数是近几年出现的健身运动项目,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过多的选择竞技性的运动项目。采用竞技性的训练手段,既不适合中小学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也不利于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体育教师开发课程的主要途径。其基本方法为:一、简化技术结构,减小运动难度,使其既能增强体能,又能减轻学生运动时的生理和心理负担;其二、降低负荷要求,使运动负荷易于控制在最佳范围内,满足学生健身需求;在组织教材内容时,调整和转化传统教材的竞技运动特点,充分挖掘运动项目的多种功能,更多的考虑教材的健身、健心以及促进社会交往方面的功能。

3.民间体育资源的开发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源远流长的民族体育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体育的独特魅力,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挖掘和整理民族传统体育宝贵遗产。在客观上表明,民族体育的弘扬和挖掘是我国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必由之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及时移植富有特色,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民族和民间体育并对其进行多功能挖掘和开发。将会给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创造新的特色。

4.新兴运动项目资源的开发

将新兴运动项目引进学校体育课堂,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内容。对学校体育课程内容进行良性开发就必须突破旧的体育课程体系,深入改革统得过死课程管理体制,从而使单一的课程方案向多层次、多元化方向发展。强化体育课程的实践性和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促进体育教材内容的时代化、多样化、本土化和特色化。对新兴运动项目也有一个改造的问题,结合当地的地情、校情和特色,对能激发学生浓烈学习兴趣的新兴的现代时尚运动项目进行改造。把新兴体育运动有效渗透和融合到学校体育课堂教学中来。体育课的标准和过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程内容、教法有了很大的机动性,这样学校就可以自己安排课程内容和学时。体育课实施选修课和个人能力为前提进行分组,而这种形式实际上就改良了班级授课的形式,不但能突出因材施教,还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特长,对于满足学生的要求、爱好、和突出个性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而形成特色体育教育。

【参考文献】

[1]孟大航.城市初中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2005.

[2]陈红新.江苏省农村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引进民俗体育的可行性研究.2009.

[3]何军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科学,2003,(06).

[4]袁作钰.校本课程开发的十大误区[J].教学与管理,2004,(08).

[5]吴永军.再论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及核心理念[J].教育发展研究,2004,(03).

篇9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教学;学习兴趣

体育作为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并对他们的综合能力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实现学生的体育高效学习,需要教师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升体育学习效率。

一、科学导课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体育课而言,精彩巧妙的课程导入不仅可以快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热情,还可以为整堂课的教学效率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有效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应当充分结合教学内容的特性和小学生的性格爱好,对课程导入进行精心、细致的设计和实施。

比如,在导入排球课程的时候,体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运瓜”的游戏。学生两人一组,把排球视同“瓜”背对背夹住。等游戏开始后,学生从起点向终点边跑边运“瓜”,并且保证在运送时“瓜”不能掉到地上“摔碎”,否则就要重新回起点运送新的“瓜”。比赛可以通过小组对抗的形式进行竞速比赛,最先将“瓜”运到终点的小组获胜。在游戏过程中,学生可以对排球的特性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且激发对排球的兴趣和好奇心,极大地提高了教学导入的成功率,为接下来的课程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二、充分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中心,通常采用强制灌输的方法进行教学。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学生的学习质量,但是这种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不仅难以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甚至还造成很多学生的学习逆反心理。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地位,小学体育教学也是如此。体育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热情,从学生的角度、立场出发,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

针对这一点,教师必须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还应当正确引导学生的体育习惯,让他们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教学、快乐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地全身心投入到体育锻炼的课程之中。

三、和谐关系营造轻松氛围

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营造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由于年龄和阅历的特征,小学生大多会对自己的教师拥有崇拜和喜爱之心,倘若他们喜欢自己的任课教师,自然会对该教师的课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在潜意识中希望通过努力学习和获取成功得到老师的青睐和认可。针对学生的这个特征,小学体育教师应当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在课堂中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进而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为融洽师生关系,给学生树立积极的榜样作用创造必要

条件。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应给学生制造心理压力,而应通过亲切的语言、文雅的举止与和蔼的态度,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体育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提高自己对教师的喜爱与崇拜之情,进而提高学习兴趣。应当注意的是,由于部分体育项目具有要求高、难度大的特征,学生在掌握的过程中会很艰难,有时错误不断,还有的学生因为体质差异难以实现教学要求,甚至有的学生害怕辛苦,故意逃避锻炼。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当循循善诱,以耐心、负责的态度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同时激励学生通过反复的练习获得能力的提高。同时,教师还要通过差异化教学让每个学生都拥有在体育上获得成功与进步的机会,从而增加他们的自信。在潜移默化中,学生能够深深地激发对体育教师的热爱,学习兴趣随之增加。

四、体验成功实现热情提升

在体育课程中,成功就是让学生通过运动获得胜利。尽管小学生都拥有争强好胜、希望获得成功的特性,但是他们的自我约束力较低,注意力容易扰,很难为了成功而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对他们进行正确、有效的引导。在日常的体育课程中,教师应当经常更换教学的方式和内容,让每堂课都拥有新的内容、新的活动。例如,在队列练习时,教师如果总是用喊口令进行命令,学生不免会觉得无聊,进而失去练习的兴趣。可是,假如教师通过体育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比如,通过“跟我学”的游戏,教师做出某个队列动作,看哪个学生反应最快,做得最俗迹可以有效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产生练习的兴趣。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音乐节奏、情景模拟等方式进行练习,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教师需要通过多样的教学方式和丰富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课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体育实践课教案 中观技术要求 中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对教案设计的研究,历来是课程与教学研究者说关注的重点领域。2001年,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学科教案设计进行研究与探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实践课教案设计的一些中观技术要求,做以下探讨:

1 体现教学活动本身所必须要达到的标准和结果

体育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只有具备一定要求和标准的活动才能产生一定的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对学生的身心素质变化会有必然的期望外,对课的活动本身所应达到的标准和要求也应有应然的期望。

因此,体育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对教学活动本身预期应达到的标准和在教学的实际情景中应产生的结果也应提出要求。如:“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小团体中愉快,融洽地参加活动,课堂充满了笑声,掌声和欢呼声,下课时,学生脸上有出汗,表情愉悦。”等。

教案中书写这样的“标准与结果”,有利于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效果进行即时的观察和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对活动的外在表现及其结果的观察,判断其教学活动的成效,并及时进行调整或维持,从而有效地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2 课的目标应具备连续性的特征

体育教学目标的连续性是指先后出现的课、教学单元、学期、学年的目标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影响的关系。

体育教学目标是一个具有层次结构的目标体系,各个层次的体育教学目标,在层次的功能与特性的作用下,分别发挥着各自不同的功能与作用。体育课程的目标是通过课时、单元、学期、学年各层次目标的逐级实现而最终加以实现的,“因此,在制定体育教学目标时,无论是年级、单元、还是课之间都应注意相互之间的连续性,真正做到前面设计的目标为后面设计的目标奠定基础,后面设计的目标是在前面目标的基础上的发展与深化。”①在课的单位时间内,教学目标的设置应符合课的层次功能与特性,既要注意课与课目标之间的连续关系,又要从属于单元目标,体现上位目标与下位各级子目标之间的逻辑顺序。

3 行为目标为主的教学目标表述方式

在制定体育课程与教学目标时,一般有以下四种目标取向,即:普遍性目标取向、行为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和表现性目标取向。

《课程标准》在以人为本,以素质提高为中心的根本理念的引导下,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课程核心理念。这个理念应该贯穿和体现在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的全过程。因此,在制定课程教学目标时,《课程标准》采用的是一种综合的课程教学目标取向模式。根据体育的实践性特征和体育知识的操作性特征,它对教学目标的描述采取了以行为目标为主,并根据领域差异同时采用其他三种目标取向模式的方式。②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的预期学习结果尽可能外显化,以促进体育课程目标的全面实现。③

因此,体育实践课教案中的教学目标,应采用行为目标模式为主的目标表述新方式。一般地,对体育教学目标的陈述,特别是行为目标的陈述,应包括以下四个基本要素:④(1)以学生为行为主体;(2)准确使用行为;(3)规定行为条件;(4)说明预期结果。

4 根据单元教学计划的安排,确定课的目标,选择课的内容

作为实施课程标准的操作思维,当然包括了分解和整合两个方面。当我们要介绍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时,我们把它分解成为了总目标、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单单水平目标就有数百个之多,这是认识新课程目标体系的必要途径。但当我们实施新课程标准时,我们就不能采用分解的方法,也不宜采用对号入座的办法,而是要实现对课程目标的整合,把课程目标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同学生实际结合起来,根据教学的经验,包括教师教的经验和学生学的经验,对目标进行选择和整合,最终使课程目标转化为有利于操作的学习目标,这也是课程实施中的重要整合。⑤

因此,课在单元目标的实现中起着具体贯彻者的作用,单元目标对每一堂课的实施又起着方向性的指导作用。根据目标统领内容的原则,教师对课时计划的设计,就应以单元教学计划为基础,根据单元教学计划的安排,设计课的目标、选择课的内容。

5 体现手段与目的首尾呼应的连贯性

教案是教师为了实现把课程目标转化为课时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学策略的实施方案,因此,教师在制定教案时,无论采用什么教学内容、什么教学手段、什么教学方法、什么教学步骤,都应该能够有针对性地为这个目标转化过程服务,体现出内容、方法、手段、步骤与教学目标之间的手段与目的首尾呼应的连贯性。

即:教案中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采用、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教学步骤的设计等的目的性都要能体现出首尾呼应的特征,都要为学生能有效地达成本次课的目标服务。

6 按照课的类型设计课的结构和运动负荷

对体育课的类型的划分,在体育课程发展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标准,故而有着不同的类别。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同的学者又分别按不同的标准对课的类型进行划分。

但无论如何划分,体育课的类型都是对体育课进行的分类,都是指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课的种类。而且,划分体育课的类型的重要目的都是在于揭示那些具有共同特征的课主要应实现的目标、应解决的问题,以及在结构上、内容上、方法上应注意的问题,进而更好地进行体育课教学,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⑥因此,课的类型对课的结构、内容、方法等都具有导向作用。

由于不同类型的体育课主要实现不同性质的目标、解决不同的问题,不同的目标又需要不同的运动负荷,因此,体育实践课的运动负荷设计,就应根据课的类型进行相应的调整。同时,由于不同的体育课的结构为不同性质的体育教学目标所服务,体育课的结构也应根据课的类型进行相应的设计。

7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和设计应尽量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体育与健康课程除了关注学生身体的发展,技能的掌握外,还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变化。这决定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主要手段,是以活动性游戏和各种运动方法构成的身体练习。⑦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⑧

体育与健康课程特别关注教材的游戏化,重视通过多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在愉快的运动体验中发生身心素质的变化。

因此,教案中所选择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应尽量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8 各项活动的时间安排要具有灵活性

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交往、朝气蓬勃的师生互动的过程;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也是一个个充满差异的个体。这就决定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各种教育机会随时有可能发生,各种练习情况随时有可能出现,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的特征。因此,过于严密的时间安排,只会白白丧失良好的教育机会,也会使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从而影响了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这与体育课程的教育属性以及课程标准“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的核心理念是相违背的。

体育教学活动不适合也不应该进行过于严密的时间安排,而应该在体育教师对教学流程进行清晰设计的前提下,灵活地安排各项活动的时间。

因此,教案中各项活动的时间安排应具有灵活性的特点。

注释

① 季浏.体育课程与教学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

②③④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8.

⑤ 顾渊彦.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21世纪体育课程新论丛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0.

⑥ 杨雪芹,刘定一.体育教学设计[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