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反思精选范文

时间:2023-11-30 17:30: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体育教学反思精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体育教学反思精选

篇1

关键词 初中体育;新课标;教学

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处理好面向全体学生与差异性发展的关系,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健康和谐发展。长期以来,体操、田径、篮球、足球,武术、排球??都是一人包揽,体育教师勉为其难,敷衍的现象就在所难免了。再者,我国农村学校多,办学条件差,场地、器材缺乏,体育师资力量薄弱。因此,要全面完成《大纲》要求,使学生达到应有的技能、技术是很难办到的。

一、新课标下初中体育课的新特点

1.体现健康第一

体育新课标反映出来的最大特点是课程理念更新,“健康第一”思想深入人心,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初中体育教师对于新课程的理念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体育教学中,体育已经不再过分追求加大运动量,不再局限于健身,不再偏重于运动技术的传授。一种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与促进所有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已经有了初步体现,初中体育教师已经把教学的主要精力投放到关注全体学生的健康。

2.突出学生的主体低位

初中体育教师对于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这一点,认识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具体表现在初中体育教师思考问题时的立足点已经发生了变化,例如在许多初中体育教师的教案中都清楚地分列出了“学生活动”这一栏,表明了中学体育教师思维方式的转变,而不再像过去那样,用传统的技术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增加了学生的探究活动、合作学习的机会也在增加,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的自身价值得到了体现。

3.课程设计有创新

初中体育教师们都力求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述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和对教学的认识,从教师在“课的设计”使用的语言中可以看出与过去有着明显的变化,初中体育老师从学生兴趣需要的角度出发,精心设计出生动活泼的教案,这表明了教师对各种教学活动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有针对性地设计出最能表现自己独特构思的个性化教案,而这些构思与设计又是与课的教学目标直接联系的,这也说明了初中体育教师已经走出了传统教学一些陈旧观念的束缚。

二、新课标下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体育课堂教学不重视

当今学校教学虽在向素质教育转轨,虽已经实行新课标,但很大程度上仍是以原有的应试教育为主,很多学校只追求升学率,为了其他学科或者活动有更多的时间,就随意占用体育教学时间,缩短体育课时,更有甚者,将体育课用作劳动、开会等,体育课的实践时间被剥夺,体育课长期处于如此被轻视的地位。

2.体育方面投入资金不足,场地器材严重缺乏当前

很多学校体育课面临的问题,就是场地不足,资金短缺。体育教学所需的器材以及场地每年都要进行维修,学校对这块投入的资金非常有限,远远不能满足体育教学的需求,严重制约了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另外,还有一些学校购买了体育器材,但是没有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缺乏专门的保管人员,也造成了学校在体育器材上的匮乏。

3.学生个体差异性未被重视

在体育新课程标准教学实践中,初中体育教师有着不同的理解,对新课程标准理念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虽然都是依据基本理念来精心设计授课内容,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一刀切的想象依旧存在,统一讲授授课内容,让学生统一接受课堂知识,体育教师未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对于未进行选项教学的学校来讲,在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难被调动。

三、提高初中教学效果的策略

1.认清体育课的角色

体育课不被看重是正常的,几十门课业总得有个轻重排序,但体育课若遭受歧视,那就属于社会的一大时弊。体育课虽是小三门之一门,但它在现代教育过程中自有其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贬低它、扭曲它、挤占它甚至打压它的种种言行,当然都该受到严肃批评。即便排在全校课程系列的末尾,也并不丢脸,把握不住自己的立身之本,才是最可羞愧也最为无救的败北。

2.转变体育老师的思想观念

初中体育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把素质教育贯穿到课堂中去。体育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做法,把体育教学从传统的以体育知识技能的灌输与传授为中心转向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为中心。同时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学生体育素质的全面发展,切忌“分数第一”的短期行为。另外,体育教学中面对的学生个体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分层次教学,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实现健身、健心、适应社会三者的有机结合,体现出健康三维观。

3.学校要加大体育投入

学校方面要更新办学指导思想,加大对体育教学的资金投入。学校的指导思想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改变以往只顾追求升学率的片面做法。同时,要加大对体育教学的资金投入,购买必备的体育教学器材,并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对所购置的器材进行管理。学校、社会和家庭要互相沟通,相互配合,加深对体育教学的认识,确保实现预期的。

参考文献:

[1]吕忠荣.浅谈中学体育教学面临的困惑与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2011(2)

[2]高松山.林森.新课标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师教学分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2).

篇2

一、阅读认知

《论语》中有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通常被解释为:学习并经常复习,不是很快乐吗?笔者认为这个解释有些片面,这个“习”不应该简单地解释为“复习”,而应包含“实习”、“实践”的意思,学习并经常能运用到自己所学的知识来指导实践,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阅读是学习,能够启迪智慧、拓宽思维、增长见识,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阅读更意味着与时俱进地提高专业素养、促进专业发展。阅读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阅读本身,更重要的是阅读给人带来的后续的启迪和指引。这也是笔者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多年来阅读的深刻认识――阅读使我在为人、为学、为师的道路上不断成长。

二、初知阅读

1996年中师毕业的我,信心满满地来到一所农村中学做体育教师,本以为自己有过多年训练的体验积累,又经过了系统的体育教育教学学习,当个中学体育教师肯定没问题吧?可是一个星期下来,我就傻了眼,操场上跑跑跳跳我在行,指导学生学动作没问题,喊口令组织活动也难不倒我,但编写教学计划、分析教材重、难点、备课、反思等犹如很难逾越的一道屏障,总不能像老教师那样做得规范、细致,令我很是犯愁,怎么办?

俗话说“学问学问”,先“学”再“问”,于是我开始搜集大批优秀计划、教案、教材的重、难点范例,潜心阅读,分析研究,对不同年级、不同教材及相同年级相同教材,分门别类地整理、归类,并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反思、修改、提升。如:为了发展学生的灵敏素质,可以通过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向上、向下等各种方位的移动练习达成;可以通过两人一组的摸肩、摸膝、摸背、灵活躲闪等练习达成;可以通过篮球的抛接、绕环、传接、抢运球、运球过人等练习达成;可以通过跨栏架进行钻栏、绕栏、跨栏等练习达成;可以通过健美操的各种动作组合、节奏变化等练习达成;也可以通过体操的各种滚翻、攀爬、双杠端支撑跳下换位追逐、肋木穿越追逐等练习达成等。一项身体素质的练习就有如此多的方法,一项运动技术的学习也应如此,但关键是要吃透教材、挖掘内涵,将万法都收于囊中,这样取用时才能量体裁衣、区别“进餐”。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训练的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不断涌现,而这些知识的获取来源于专业书籍和期刊杂志,于是《体育师友》、《中国学校体育》、《体育教学》、《运动与训练》等书籍成了我相依为伴的朋友。阅读引发了思考,思考了及时总结,总结出了马上应用,应用中不断调整,就这样,将阅读中吸取的精华在实践运用中反思,将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及时进行总结,几年下来教学效果甚佳,不仅会“教”了、会“写”了,还多次获得省、市评优课一等奖,如:在2004年江苏省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能手比赛中获一等奖的第一名及全省唯一的教育教学创新奖,阅读让我名利双收。

三、需求阅读

2006年,我调入铜山区教育局教研室任体育教研员,在别人看来工作岗位的调换、角色的转变,是令人羡慕的向往的,而我也自以为在学校游刃有余的工作方法同样适用于此。但很快我就发现教研员的工作性质与一线教师截然不同,要求高、难度大,一时间我觉得难以应对,工作总觉得吃力跟不上,上不着天边――理论高度达不到,下不接地――深入课堂教学的机会较以前少了。问题出现了,困惑迷茫、进退两难,我该何去何从?

教研是教学和研究,教研员是从事教学和研究的人员,是老师的老师,要直面指导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就意味着要能将实践经验总结、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后再用于实践。虽然在做一线教师的时候曾经获得过很多教学方面的荣誉,但这些经验只属于自己,怎样才能把它变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可推广的经验,使其对广大一线教师形成积极的影响?这才是作为一个教研员该思考的问题,也是从前一线工作经历带给我的宝贵财富,如果能与理论相结合,必然对我的工作有很大帮助。面对如此大的压力,我坚定地确立了:逼迫自己阅读、反思、总结、提升、书写之路。每天至少读两小时的书、每周至少写三篇读书笔记、每月至少读四本专业杂志。一天不读,总觉得有件事没办完,一定得挤时间补上,星期天、节假日更是我阅读的好时间,办公室、沙发上、床头边处处有书,平时也会随身带着小笔记本,对各处的名言警句,有价值的话语、实例,与别人交谈或听到别人说的妙语佳句,都会及时记录下来。总之,凡是手头能拿到的书,都在我的阅读范围,如:《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做教师》、《漫说科教》、《高效能教师的9个习惯》、《体育教材教法精选》、《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参考用书》、《中小学体育管理》等,有时有些理论知识并不能完全了解,但我都“生吞活剥”下去,慢慢消化。

古人云:开卷有益。果不其然,读的书多了,视野开阔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对一些焦点、难点问题,如:如何诠释与推广新理念、新思想,如何解决目标预设与达成“两张皮”的问题,教学方法怎样才能具体有支撑有实效等,先进行梳理,带着这些问题通过阅读逐一去查找、捕捉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及有效做法,然后归纳、总结、反思、实践,通过课堂教学检验后,再进一步地比对、反思、总结、提升,以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有了自己的一套“理论”,自己的观点和话语权就逐渐形成了,再去指导他人时才觉得有内容、有底气、有针对、有实效。多年来,指导的刘雷、冯静、吴芳、郭小娟、郝家顺等老师在江苏省中小学体育评优课上均获得了一等奖。在阅读了大量理论书籍之后,又结合自己的经验,撰写的《看课、评课是提高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有效途径》、《当前体育教学的精彩与不足》等三十余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主持研究的《铜山区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即时评价的作用和策略研究》等省、市级课题已结题,《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调查研究》被立项为江苏省教研室重点课题。

2011年10月,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我,作为中国两位授课教师的其中一员,参加了在苏州大学举办的中美教学交流展示活动,执教的一节《健美操实践课》受到中外专家的高度评价。活动结束后,又经过听取多方意见,反思、梳理、撰写的题为《中美体育实践展示教学课反思》的文章在2011年第12期《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上发表,在业内产生了很大影响。我也因此被聘为教育部远程研修专家组成员、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初中体育与健康教材编写组成员、江苏省万名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专家、安徽省中小学紧缺学科(体育与健康)培训专家,应邀在大专院校开设专题讲座达四十余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