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时间:2023-11-30 17:30: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中学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1.体育教学观念陈旧。“健康第一”“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改革学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学校的体育教学活动要围绕这一中心思想来展开。虽然新课改提出了“健康第一”的理论,但如何将其进行落实实施,很多学校研究的还不够,并没有在实质形成以“健康第一”为主线的素质教育模式。许多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仍然过于侧重“技能教育”,忽视综合能力的培养和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体育学科的新课程改革理念未能落实。
2.传统教学方法单一刻板。多年来,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师面对全体学生讲解、示范,学生模仿跟随练习,基本上是“教师———学生”之间的单向传递,这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今体育教学的需要。教学方法单一刻板,学生缺乏主动,体育课缺乏生机,使教学显得机械、呆板,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难以得到发展和尝试。此外,还存在教学手段落后、教学设备老化、简陋、现代信息技术很少使用等现象。
3.体育场地不足,体育设施落后。体育课程对于场地和设施的要求,是这门课程良好开展的基础。然而,当前很多学校体育运动场地不足,遇到风雨天则不能使用;有些学校田径场设置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等,不符合田径场规范要求,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很多学校的体育运动设施缺乏维护管理,很少进行相应的更新,甚至出于应付的目的,只是配备简单的设施以应付检查,而在广大农村中学,体育器材一直以来严重不足。
4.体育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师作为整个体育教育教学的组织者和策划者,教师的职业道德及教学能力在整个体育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中学体育教学改革难以将素质教育理论与方法付诸实践的主要原因,便是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滞后、结构不合理、学历层次偏低、理论功底较薄、教学和科研经验不足、对教育思想、观念的理解跟不上时代步伐等等。因此,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
二、完善中学体育教学的对策
1.转变体育教育观念。中学体育教育方法的转变是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指要求广大体育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从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观念和模式,转移到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主的教育观念和模式上来。单纯的体能训练不能代替学校体育教育的根本宗旨和总体目标。要落实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改变以“增强体质”和“技能教育”为主的传统观念,树立身体、心理、社会适应性全面发展的新观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现代中学体育的根本目标。
2.创新教学方法,活跃体育课堂。创新体育教学方法,首先要打破传统框架的束缚,变体育教学过程的被动灌输为主动学习,营造轻松、活泼、欢乐的学习氛围,主张严密的课堂纪律与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相结合,强调趣味性与情景性相结合,多运用电化教学,把声、光、像融入教学当中,使学生的视觉、听觉和身体运动感觉充分融为一体,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开拓学生的思维。
此外,现代体育课堂教学信息传递方式应由“单向”转向“多向”,即“学生—教师”,“学生—学生”,“学生—社会”,“课堂—课外活动—家庭—社会”,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多手段的综合性立体化的教学模式。
3.加强体育重视度,加大投入,完善体育设施。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应将体育提到一个能得到学校、教师和学生重视的层次上来。只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对于体育课程的资金支持才能达到应有的层次和规模。加大对学校体育教学事业的投入,不仅可以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样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大选择空间,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篇2
关键词 高中 体育教学 问题 对策
高中新课程标准改革的目标是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在普通高中实施真正的素质教育。高中体育教学的目标应以展现体育教学的多元化功能为出发点,以促进高中生身心全面发展为落脚点。新形势下,高中体育教师必须树立现代化的体育教育理念,不断完善自身,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将所学的体育知识、健康知识和体育技能传授给学生;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方向,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容面对新形势下社会变化所带来的体育教学模式的改变,为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才贡献力量。
一、现阶段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教学观念落后
新课标提出“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教学理念。然而,很多高中的体育老师没能从传统的将体育知识与技能硬性传授的教学理念上改变过来,体育教学观念无法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体育教学错误观念主要表现在体育知识及技能的传授上,如部分高中体育教师认为其才是体育课程的主导者,而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者,忽视高中生在体育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重视教学,而忽略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体育成绩,而忽略学生个性与身体的全面发展。部分高中体育教师对“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理念置若罔闻,没有正确确立为学生身心健康服务的体育教学理念。
(二)对学生缺乏体育情感培养
普通高中开设体育课程,主要的目的不仅是完成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系统学习运动技能的能力,使高中生通过对体育的学习、了解、认识,养成爱好体育锻炼的好习惯。高中生即将离开学校、离开教师,走向成人社会,如果不能在高中阶段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那么到了激烈的成人社会,其身心健康将会面临极大的威胁。然而,在实践中,部分高中体育老师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身体的训练上,而忽略对学生体育情感的培养。部分高中学校忽视学生个人兴趣,实施强制性体育项目教学,这与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提高运动兴趣相悖。
(三)体育教学评价机制不科学
新课程标准推行了若干年,其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传统的应试教育时期遗留下来的落后体制仍在沿用,如现在的高中体育教学中忽视学生学生的个体差异,缺乏对学生努力及进步的肯定;重视学生的体育考试成绩,以相同的标准对学生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机制严重忽视了对学生主观努力的程度和进步幅度的评价,如对于较为肥胖的学生,其跑步成绩无法达到及格标准,但是其已经尽最大的努力获得高分,如果在体育学习评价中忽视该学生的努力而定为不及格,则无疑会极大地挫伤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甚至使其产生畏惧体育及厌倦体育的情绪。
二、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策略
(一)课堂教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永远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体育课堂也不例外。在高中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目的是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并激发其对体育的求知欲。要建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需要明确体育教学的目标,改变将体育教学作为“达标课”、“素质训练课”的做法。其次,合理选择体育教学内容,尽量选择切合生活实际,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益的教学内容。了解学生的不同体育兴趣爱好,并尊重这种个体差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再次,增加体育理论教学的课时,学生只有充分理解体育教学的任务,了解体育锻炼的基本原理,掌握运动的基本理论,在实践课中才能充分掌握相应的体育技能。最后,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在课堂上开展适当的小型体育比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学以致用,还能有效转变学生厌倦体育锻炼的现象。
(二)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
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可以从学生原有运动基础和兴趣爱好出发。体育教学主要是以身体语言作为基本培训对象的特殊学科,容易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体育教师要善于运用教学因素,激发高中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如果一个人从事的是自己不感兴趣的活动,就很难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长此以往会渐渐失去兴趣,甚至是厌倦。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首先,要把教材简易化,使高中生感觉到理论知识易学,并将其逐步深化。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体验到快乐,爱上体育课,这对不合群和内向的学生能发挥良好的调节作用。其次,通过设疑启发学生,以提问的形式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使教学内容成为一种诱因,把学生已经形成的学习兴趣由静态转入动态,从而成为推动学生的内部动因,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积极性,同时使已形成的学习兴趣得到巩固及提高。
(三)建立健全体育评价机制
构建学生与教师“双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体育教学评价,要转变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的评价倾向。评价不仅要考虑体育教学近期的显性效应,更要注重远期的隐性效应。基于此,要改变传统的评价中过分强调识识别的功能,充分发挥评价对鼓励学生学习的功能。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教学评价,将教师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结合起来,得出科学、客观的评价结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高中体育教学评价更加客观公正。
篇3
关键词:中学体育;课程评价;存在问题;改革对策
教学评价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体现教育思想的一面镜子。体育教学评价是指根据学生从事体育教学的具体情况而对其学习进程、学习效果所做的一种评定,又包括对学习结果的评定,它不仅为教学提供反馈住处和改进的依据,同时,它还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对学生体育教学动机、兴趣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形成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学评价不仅对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对提高学生体育教学的自觉积极性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学校体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催化剂。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体育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体育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1.学习评价目的认识上的偏差。
现行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表现,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判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与原因,改进教学”、“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并鼓励和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培养与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能力”。可体育教学评价的现状是只对学生的技能和运动能力进行评定,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养成、意志品质、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评价。甚至存在着为评价而评价,为评价而教学,把评价作为教学目标来对待的本末倒置的现象。如现行的体育中考,就给许多学校的体育教学带来了如此的效应,体育教学的内容就是体育中考的考试内容,也就是说体育考试考什么,那么这个学校体育课在一学年中,甚至更多学年中的体育课教学的内容就是什么,一切围绕着考试而教学。
2.重视定量评价,忽视定性评价。
注重量化,强调操作性、可比性,是体育教学评价中的一种倾向。人们认为量化的东西比较客观,便于操作,其结果的可比性也比较强,因此热衷于进行定量分析而忽略了对评价目的和评价理论的深入研究和认真分析。这种片面性主要表现在评价指标体系总是以能直接量化的因素为主体,如学生的技评与达标成绩,学生达标的比例,上课时课的密度、练习密度、运动量曲线等等,然后将一些不宜量化的、外显的教学行为采取分级量化的形式,即按优、良、中、差等级给予对应的分数,而那些在体育教学中很有意义但难量化的因素却被忽略了。如学生正确的体育态度的形成、情感意志的发展、终身体育意识的树立、体育能力的自我超越等,都是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因素,是社会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是体育教学评价领域的重要内容,却大都在评价指标体系中没有体现。显然,这样的指标体系是不完整的,评价结果具有片面性。
3.评价标准统一性过强,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目前,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测评标准,许多学校仍以原有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为准绳,这种方法从表面上看体现了公正性,但在实际操作时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在实际操作中不能忽视这样一些事实:学生个体间存在着身体的差异,一些身体条件好的学生,他不认真、也不努力就能拿到高分,使其认为体育课缺乏挑战性而逐渐失去上课的兴趣,而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又认为体育课太难,再努力也是枉然,从而极大地挫伤了这类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使学生得不到甚至产生厌恶上体育课的心理。
二、体育教学评价的改革对策
1.更新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理念,明确评价目标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首先要研究素质教育的内涵,抓住素质教育全面性、基础性、个体性、主体性等特点,确立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明确学校体育的具体培养目标,使评价目标与教育目标一致,并以此为依据来设计体育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力求评价指标科学化、评价办法具有可操作性,发挥评价体系的正确导向作用。要从根本上来建立全新的体育课程学习评价指导思想,要从单一的评价视角转向多角度多方法的综合质量评价,要淡化考评的选拔功能,强化全面教育、检验、反馈、激励的综合功能,彻底根除考什么就教什么、练什么的弊病。既要考评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成果,又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发展、体育技能以及思想、意志、品质等状况,还要重视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进步幅度与努力求知程度等。
2.体育考核项目的设置应体现相对性,增加选择性。
体育考核项目的设置对学生的锻炼具有指导性,体育考核要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发展学生特长,培养个性,对学生课外自学的体育知识、技术及特长项目或具有自创性的动作、或锻炼方法进行选择性测试。
3.加强和重视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的有机结合。
客观评价足以量化为基础的评价方法。它比较适合体能和运动技能的评价,但对学习态度、习惯养成、意志力、自信心和合作精神等方面进行评价就很难。这种评价方法表面上看是准确的、公正的。可是你说100米成绩为13秒的学生就一定比14秒的体质强?显然,这是很不全面与准确的,它深深的烙上了竞技运动的痕迹。因此,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定位情况,仅仅采用客观评价显然不能反映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情况。所以从课程目标出发,加强与重视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的有机结合,建立以评价学生健康水平为主的评价体系和个体的整体健康水平改变程序的评价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4.加强和重视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结合。
终结性评价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法,它更重视的是结果,所以在单独使用时,有很大局限性。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弥补其不足,必须重视和运用过程性评价这种方法。过程性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能使学生更清楚自己在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等方面的变化情况,并根据这些变化来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参与态度等,从而更有利于发挥学生自觉能动性。另一方面能使教师了解到教学的情况,及时利用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因此,把终结性评价同过程性评价结合起来,使两种评价优势互补,这既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提高体育教学评价科学性的需要。
作为一线体育教师,要认清自己的使命,要积极探索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注重教学评价的研究,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兴趣盎然、实效性强的体育课堂教学,不断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学会体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逐步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吕慧,张渝.体育教学评价的改革现状及发展趋势[J].搏击(体育论坛).2009年03期.
篇4
【关键词】职业学校 体育教学 师生 互动
1. 研究目的
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新的《课程标准》于2005年在全国普及实施,而在当前的职业学校体育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着许多偏差,有诸多与现代教学理念不相符的现象。笔者试图指出并研究这些现象,提出解决对策,建立积极、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对于改善职校体育课堂教学现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了张家港五所职校的财会、计算机信息、电子、服装等专业的部分职高二年级学生和体育教师。
2.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调研2.2观察法2.3问卷调查法2.4对比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职校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3.1.1互动作用失衡,“控制-服从”的单向型互动居多,缺少生生互动。
由表1可见,师生互动的主要属性是“控制-服从”的单向型互动,同时也反映出目前体育教师的观念尚未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3.1.2师生互动中存在着大量的差异性
3.1.2.1职校体育教师与学生个体互动的对象存在差异
由表2可见,在职校体育教师与学生个体互动中,存在着性别差异及学生成绩的差异。体育教师与男生的互动多于女生的互动,职校体育教师与体育优生的互动明显多于体育差生的互动。职校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男生在体育课上更倾向于乐学、好动,而体育优生在体育课上更活跃并经常作为骨干力量协助体育教师的教学,因此体育教师在体育中更关注男生和优等生。体育教师对学生个体互动的差异性势必造成参与师生互动机会最多的学生都是男生和优生,从而对互动机会少的学生形成恶性循环,影响其参与互动的积极性。这同课程改革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3.1.2.2职校体育教师对于不同成就水平的学生,采取的互动方式存在差异
研究发现,95.2%的体育教师在与成就水平比较高的学生互动时,更倾向于采取民主的、肯定的、充分考虑学生个性的方式,并且表现出很大的耐心;而87.6%的体育教师在与成就水平较低的学生互动时,更倾向于采取专制的、否定的控制的方式,并且较少给这些学生充分的表现机会。体育教师对体育优生和体育差生采取的评价方式截然不同,对体育优生表扬的比例远远高于体育差生,而批评的比例则相反(表2)。因此,在职校体育教学中应更加关注体育差生的互动性,激发他们练习的自觉能动性,提高体育学习期望心理水平。
3.1.2.3职校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具有一定的空间差异
本研究发现,86.2%的体育教师和75.5%的学生认为,学生在体育教学组织中所站立的位置影响他们参与互动的机会。体育教师同处于队列中间的学生发生更多的互动,同处于排头的学生次之,处于排尾的学生同体育教师的互动最少。
由于体育教学场所的特殊性,在职校体育教学中,学生要进行大量的身体练习,在此过程中,需要体育教师给予更多的指导与讲解、示范,进而掌握相应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然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情意互动过少,却是需要引起注意的。因此,职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必须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因素,使体育课堂变得富有生气和乐趣,使学生感受到美的熏陶和自由的愉悦。只有这样,才能达成《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领域目标――运动参与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
4. 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职校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作用失衡,“控制――服从”的单向型互动居多,缺少生生互动。
4.1.2在职校体育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着大量的差异。体育教师与学生个体互动的对象存在差异,体育教师对于不同成就水平的学生,采取的互动方式存在差异,师生互动具有一定的空间差异。
4.1.3职校体育课堂教学中缺乏师生间的情意互动。
4.1.4在职校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尽快转变“角色意识”、正确把握教师期待,以建立和谐,适宜的师生互动。
4.2建议
4.2.1职校体育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体育教师必须树立“学生是主体,具有个体差异、各具发展潜能和动态发展”的学生观。在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现实地位和主体性特征,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自主参与,这是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事实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局面的观念前提。
4.2.2职校体育教师要尽快转变“角色意识”, 体育教师必须建立起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化为“平等中的首席”的意识,以伙伴的态度关照学生。
4.2.3职校体育教师在师生互动中应正确认识不同学生期望心理水平的差异,尊重所有学生的心理需要,合理满足学生的各种期待心理,并根据学生自身的期望水平,对每位学生抱有相应的期待,从而提高学生的期望水平。
参考文献:
[1]耿培新,季浏,滕子敬等.体育教师怎样尽快适应新课程[J].中国学校体育2003,(6):8―9
[2]邵伟德,体育教学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14--217
[3]吴康宁,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J].教育研究,1997,(3):23―25
[4]印小青,论师生互动的发展价值和教育[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2,(4):97――99
篇5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问题;对策
新课标指出,体育课程是关系到中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学科,是培养学生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健康的体魄的关键。但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之下,一方面由于教师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一味进行应试教育,另一方面男生女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的不同,这些因素都造成了体育教学的诸多问题。因此,体育教师应当分析当前的教学现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体制的改革,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提高教学效率。
一、初中体育教学现存的问题
1.部分学校和教师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仍然有部分教师比较看重“考试分数”,紧抓应试教育,对于体育教学的观念比较淡薄,甚至有的学校领导对这种现象也听之任之。例如,有的落后的乡村学校对于体育教师存在一定的歧视现象,甚至取消体育课程,改为数学、物理等学科,这种观念一方面影响了教师,使得教师自身对体育课不再抱有积极的心态,有的体育教师甚至会因此自暴自弃;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对体育课的重要性产生怀疑,不再关心体育课程,有的学生因此丧失了对体育的兴趣和好奇心。
2.教学流于形式,教育方法和教学安排不合理
教育体制改革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重中之重,在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教学体制和模式也在不断更新和改革,体育教学理应在改革的大队伍之中。然而目前存在一些现象,使教学制度并没有真正得到改变,体育教育的发展也显得较为迟缓甚至后退,这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的体育观念并没有被正确引导。学生在体育课上大多是玩耍、打闹,甚至有很多逃课现象存在,这些归根到底就是学生自身的体育观念没有养成,对于体育中所含有的思想内涵并没有真正地领悟,所以,在课上不能处于积极、主动的态度,往往显得消极被动。(2)体育教师的工作并没有得到合理的安排和分配。初中体育课由于课时较少,一些学校甚至只有一两个体育老师,体育老师除了平时的体育课和体育竞赛要安排,平时的课间操、晨跑、校级运动会甚至市级的运动会和体育竞赛这些也要负责,所以,往往力不从心。
3.教学体制并没有与时俱进,改革换代
体育教学本身就具有其针对性和特殊性,不同时期的学生有着截然不同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一味地沿用旧有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身心特征根本不去加以了解和总结,这样就导致学生去适应教学而不是教学来针对学生,教学效率因此不高。
二、解决初中体育教学问题的策略
1.加强师生对于教学的认识,端正教学态度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如果拥有一个正确的体育观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就会处于一种主动的态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加强自己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的过程中,应当重点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和好奇心,初中生本来就处于一种好奇心比较旺盛的阶段,一旦被激发学习的热情,往往会拥有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果。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思想,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地发展。
2.营造体育氛围,塑造学校领导及相关管理者的体育观念
只有管理者拥有正确的体育观念和积极的体育态度,才能使学校真正拥有体育氛围。所以,学校应当将体育教育纳入基本的教学范畴之中,不歧视、不偏科,真正将体育课公平对待,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这是体育教育能否发展和壮大的关键因素之一。
3.加大对体育教师的重视程度,壮大师资力量
学习的最佳引导者就是老师,一个高水平的体育教师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力和热情,所以,学校应当重视体育教育的师资储备,壮大师资队伍。一方面支持体育教师不断学习、参加校外培训项目,加大对体育教师的关心重视程度,另一方面应当聘请高素质的体育教师和咨询导师,对于体育运动方面和体育心理学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使体育教学更顺利地展开。
4.加大对于体育教学的投入
学校应当加强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在体育教学方面加大投入,例如,购进必要的体育器材,提供学生多样化的体育器械和用品,提升学生学习和运动的积极性,只有对体育产生兴趣,才会有热情高涨的学习态度和氛围。同时,学校应当奖励和表扬校级运动会中表现优秀的学生,为学生树立体育标兵和榜样,鼓励和资助学生参加市级或者国家级的运动比赛,或者支持学生入选体育特长生,这些行为能从各方面刺激学生的体育热情,帮助学生培养体育意识、塑造正确的体育观念。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也是素质教学的一部分,理应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在初中教学阶段,中学生由于处于青春期,心理和生理都处在特殊的阶段,良好的体育教学不但能帮助学生练就健康的体魄,而且对于学生养成乐观豁达的心理特质也大有裨益。在这种环境之下,教师理应拥有正确的教学观念,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做出最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安民.试论初中体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建议.学生之友:初中版,2010(09).
篇6
关I词:初中体育;主要问题;对策
【分类号】G633.96
强化体质是每名初中生都必须履行的一个任务,国家为初中生提供了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也设置了一些中考的体育考试,体现出国家对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视,中学要建立强健身体的教学理念,将体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调动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热情,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校设置的体育教学课程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考虑,因此,加强初中生的体育教学对策具有极大的教育意义。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随着教学大纲的改革,初中的体育教学已经成为了初中所有教学中的重要学科。但是,体育教学模式没有改变,创新意识不够强,造成了许多学生不是从内心喜欢体育课程,而是为了中考而练习体育项目,导致体育教学的地位不高。甚至某些中学的教师和领导将体育作为副科,这样的思想不利于体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更会影响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造成初中体育教学质量较低的状况。
2.初中体育教学规范性不足
初中体育教学的方法对于体育教学成效来说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许多初中对体育教学还是属于一片混乱的模式,在没有可传授的体育知识时,体育教师通常会选择让学生进行自由活动,这种“放羊式”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初中体育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会让您更对体育学科失去信心,并逐渐打消了投入体育活动的想法,造成师生关系尴尬的气氛。
3.初中体育教学方法老旧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是教师讲解各种体育项目,私下让学生自行练习,或是强加给学生一些体育锻炼,给学生带来一些厌烦的感觉。老旧的体育教学模式只能让学生的内心产生厌恶感,时间长了会导致学生逃避体育课。教师讲解体育理论知识时间过长,会导致学生意识不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失去了室外体育训练的趣味性,造成初中体育教学难以开展。
二.初中体育教学的问题对策分析
1.加强体育教学中的思想教育
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体育训练中,主要是建立在能够正视体育训练带给自身的价值和积极作用,因此,作为初中体育教师要正确的引导学生正确进行体育训练,达到劳逸结合的功效。学生只有在思想上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才能拿出实际行动配合教师的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加强体育教学也是加强思想上的教育,教师要在思想上摆脱学生对体育项目恐惧的心理,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体育课程中,培养出学生对体育的热情和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体育强项。例如: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在进行田径训练前,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几个关于田径训练的故事,重视思想教育,让学生感受到田径运动的魅力,然后可以让学生在心中默默想自己崇拜的体育明星,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到田径体育的优点,让学生对体育教学重视起来。正确的体育思想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让学生认识到体育课程不仅是为了单纯的锻炼身体,还是为了报效国家,增强自身的实力和价值。
2.加强体育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以提高学生的锻炼兴趣为目标,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多与学生进行交流,进行师生间的互动,这也是加强体育训练氛围的重要方法。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要以身作则,加强自身的体育锻炼,将这种体育精神传递给学生。例如:在进行立定跳远的训练中,教师不要只看学生进行练习,要与学生同时训练,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要及时予以解答,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投入的真情实感会令学生感到温暖,从而让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内容产生兴趣。篮球是目前初中生普遍喜爱的运动之一,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解打篮球的技巧,然后让学生自行练习,最后可以给所有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比赛,教师也尽量融入学生的比赛中,让学生在快乐中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
3.加强体育教学中的因材施教
初中生的身体素质有一定的差距,喜欢的体育项目也有着很大的不同,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因材施教。给每名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任务,或者将几个能力相近的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训练和教学。作为新时期的体育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例如:某些身体较胖的学生对体育的喜爱程度较差,也相对自卑,教师要及时对这些学生进行心理上的指导,尊重这些学生,找到这些学生的兴趣点和强项。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体育教师要给他们制定更高的目标,让他们有更好的发展。在一个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兴趣点都不同,对于喜欢跳远的学生,教师应安排他们进行跳远的技巧性训练,尽量让他们达到专业水准。对于兴趣不高或是跳远不强的学生,体育教师可以先安排学生进行跳远游戏,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进而开展技能性的训练。
总结:综上所述,本文从两大方面写出了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问题和对策的分析。在新课标的要求下,体育教师要运用有效地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才能充分的发挥初中体育教学的价值和作用。利用正确的体育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体育学科的热情,引导学生快乐的练习体育项目是当代体育教师的职责。体育教师应正确认识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这些问题加以改善,为学生创设一个具有竞争力与和谐度的初中体育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初中体育教学的发展,更能够引导初中生对体育的热爱程度,从而达到劳逸结合的效果,希望在未来的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能研究出更利于学生加强体育锻炼的方法,让每个青少年都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 张忠年. 浅谈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 学周刊. 2016(01)
篇7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3.022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体育课缺乏重视度
许多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于重视文化课的教学,导致学校为了提升本校的升学率而占用大量的体育教学时间,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只能变成死记硬背的文化课学习。这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认识到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进取精神的重要性,导致学校在教学方面忽视了体育课的教学对初中生成长的重要性,这不仅不符合现阶段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紧缺
由于学校对初中体育教育重要意义的忽视,使得现阶段体育教学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从而使体育教育的发展处于一个比较困难的境地,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初中院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体育教学的师资力量薄弱,大多数学校的体育教师并不是专业的体育教师,而是由其他学科教师组成的,这些教师教学任务繁忙,并没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去研究新的体育教学方法,从而影响了体育教学的实际效果。其次,还有一些学校缺乏必要的体育设施,也没有专门的场地来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这不仅影响了学生体质水平的提高,而且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锻炼意识。而对于农村学校来说,除了以上所讲的两点不足以外,还存在体育经费被挪用的现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得初中体育教学工作无法顺利实施。
(三)教学方式单一
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许多学校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任采取较为单一的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教学方式,很少有教师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学生长期在这种单一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习,不仅不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如教师在进行田径课教学的时候,为了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加了一些如跨栏、链球等初中生比较陌生的体育项目,在没有讲解的前提下就让学生进行训练,这种盲目创新的方式,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没有将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将对纯理论知识的传授改变为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际教学中去的教学模式。但是,由于许多教师对新课标中所要求的将学生看作是学生主体的这一理念的理解不正确,将其理解为对教材内容的变革,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于追求教材内容的新颖性,忽视了学生的学习特点,从而不符合新课程标准对体育课改革的要求,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优化初中体育教学的对策
(一)完善教学基础设施
针对学校缺乏教学设施以及基本的教学场地这一问题,除了增加经费的投入,完善学校教学设施以及教学场地建设以外,教师还应该发挥聪明才智,自己动手制造一些教学设备,并让其在体育教学中发挥出作用。首先,教师可以对同一体育器材进行改造,实现一器多用的功能,如标枪,不仅可以让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还可以将两个标枪插在地上做成一个简易的足球门,并让学生进行射门训练;标枪还可以被当做是进行篮球变向运球时的障碍物。这样一器多用,对节约教育经费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带领学生制作一些简单的体育器材,用以辅助体育教学。如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接力比赛的时候,可以利用废旧饮料瓶来进行接力比赛;还可以在饮料瓶内装满沙子充当投掷物。
(二)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首先,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新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学的要求,并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体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去完成,所以教师要根据体育课的这一特点,在灵活组织体育教学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对纯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学生实际活动结合起来,如让学生进行“两人三足”比赛,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三)优化教学模式
对初中体育教学的改革首先要从体育教师的身上入手,所以教师不仅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体育素养,还应该努力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摆脱传统的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教学模式,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学校在教学方面,可以采取“选修式挂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选择体育教师,并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教师为自己授课。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体育教学的热情,还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篇8
【关键词】中学体育 体育教学 存在问题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1.19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显得十分重要。体育作为一门对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产生重要影响的学科,在新时期的教学中引起了大家的高度重视。虽然较之于传统教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然而当下的中学体育课堂依然存在一些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本人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就目前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新课改的大力推行,我们在看到中学体育教学近年来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存在于体育教学中的问题。目前中学体育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良因素,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笔者首先就目前存在于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题进行分析。
(一) 教师难以跟上现代体育教学的步伐
新时期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进行了调整,要求教师切实发挥对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进而更好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并对课堂教学有效的进行组织与管理。体育作为一门以室外课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的学科,自然对教师有效组织与管理课堂教学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本人发现,部分体育教师难以跟上现代教学的步伐,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影响了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二)对通过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引起重视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学科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课不仅仅肩负着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体育技能并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的任务,还肩负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然而目前的中学体育教学,并没有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引起重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依然将注意力集中于对学生进行相关体育技能的教学,没有将对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实际的教学活动结合起来。
(三)课堂教学内容较为单一
传统教学中体育课就是向学生传授有效进行体育锻炼的方法与技巧,而随着现代教学的不断发展,要求教师借助于体育课堂,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中学体育课堂教学存在教学内容较为单一的情况,教师在体育课堂上古板的对学生进行相关体育技能的讲解,很少穿插一些其他的内容,这不仅影响了学生通过体育课堂收获更多的知识与技能,而且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教师一味的对学生进行相关技能的理论知识教学,使得课堂教学显得十分无味。
(四)课堂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是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体育作为一种以户外课为主的学科,为教师组织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然而就目前的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来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对实现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引起重视,教师依然采用较为单一的教学形式。单一的教学形式不仅影响了教师有效对学生进行相关技能的演示及进行知识点的讲解,也影响了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对课堂教学产生了不良影响。
二、解决存在于中学体育教学中问题的有效方法
增强学生的体质,才能为学生的生活、学习提供保障;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战胜人生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中学阶段的体育教学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仅要积极的将多种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而且还要能够有效的发现存在于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这样才能从多个角度提升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针对上文中提出的目前存在于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本人提出如下几种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用现代教学理念指导体育课堂教学活动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中学体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活动。针对目前中学体育教师难以对体育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组织与管理的现状,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身对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能力。体育教师要积极的学习一些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方法与技巧,通过有效管理很好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当然为了使教师能够跟上现代教学的要求,教师要积极的学习新的教学理念,进而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将体育教学与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
针对目前中学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引起重视的情况,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新时期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全面发展的学生不仅要拥有强健的体魄,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状态,教师通过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对学生进行一味的说教,而应该将对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讲一些励志的故事等,都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三)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多样化
就目前中学体育课堂教学内容较为单一的情况,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化。当然,这里所说的教学内容丰富化,并不是脱离体育教学的主线而对学生进行其他知识的教学。而是教师在对学生有效进行相关的体育技能教学的基础上,渗透一些学生喜欢的内容。例如:教师在对学生授课完毕之后,可以教会学生跳简单的舞蹈,不仅学生感兴趣,而且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四)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运用于课堂教学
篇9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9.126
小学体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小学生体育素养和身体素质的关键,因此体育教师必须要提高教学水平,选择贴近小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鼓励小学生自主参与体育运动,提高小学生对体育的喜爱程度。同时,体育教师还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突出小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增加小学生的体育知识和技能。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体育新课程标准对当前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教学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差异化需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因此,如何发挥小学体育教师的主导性,改变当前体育教学现状,提高教学水平,就成为了小学体育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根据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通过分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改进对策。
一、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式枯燥单一
很多小学体育教师并非体育专业或者师范学校毕业的,对体育教学并没有丰富的经验,无法真正为小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也不能拓宽小学生的视野。这些体育教师只是按照提前设计好的教学方案进行授课,在教学时对小学生的关注度不够,没有及时挖掘小学生的潜力,导致小学生对体育课堂感到厌烦。同时,还有一些小学体育教师教学缺乏激情,对新课程的理念掌握不透彻,教学观念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没有意识到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体育教师在课堂上沿用“一言堂”或者“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给小学生留出的自由活动时间较少,使小学生在体育课上不能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小学生对体育重视不足,缺乏体育学习兴趣
一直以来,体育学科都被认为是副科,得不到小学生的重视,小学生都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的学习上,而对于体育课则认为是可有可无的。有的小学生在家里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玩电脑、看电视,缺乏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课上对体育教师设计的教学方案不感兴趣,无法积极配合体育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还有的小学生把体育课当成活动课,在体育课上追逐打闹,不能认真锻炼,对体育教师教授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不能真正领悟,从而使体育教学效率日益下降。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小学体育教师都面临着巨大的考验,怎么才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成为了摆在体育教师面前的难题。
(三)体育课被占用现象严重,体育教学陷入困境
在日常教学中,小学体育课被占用的现象逐渐增多,比如班主任会占用体育课来进行班级活动,或者带领小学生进行卫生大扫除等;其他学科教师会占用体育课进行期末知识复习和测试;当学校要举办文艺活动时往往也是占用体育课进行排练,等等。本来小学体育课的课时就有限,又被占用了一部分,所以小学体育教师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往往不能及时传授给学生,致使课堂教学陷入困境。而且,学校在安排体育课的时候往往安排在上午最后一节或者下午第一节,这些时候的小学生都容易受到干扰。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必须要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改革,积极发挥教师的作用,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以培养小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二、改进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的有效对策
(一)优化体育教师素养,构建高效体育课堂
小学体育教师在新时期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素养,学习丰富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在教学时为小学生树立榜样,坚持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核心,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进而构建高效的小学体育课堂。体育教师应该与小学生成为朋友,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体育活动中,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都要给小学生提供帮助,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做出贡献。我在教学中会深入了解班级中学生的情况,找到学生的兴趣点,为他们设计具有趣味性和实践性的教学内容,从而让班级中的小学生都得到进步。小学体育教师还要创新教学方式,摒弃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从而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二)创设课堂情境,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可塑性,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通过积极创设课堂教学情境,选择具有生活化和童趣的教学内容,让小学生在体育教学情境中增长见识,锻炼技能。同时,还要遵循小学生的生长规律和身心发育特点,使情境教学焕发出其特有的教学魅力。比如在教小学生立定跳远时,我创设了故事情境。我首先通过给小学生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然后借机导入新课,让小学生逐一扮演小蝌蚪来寻找妈妈,还用体育器材来扮演小蝌蚪遇到的各种小动物,如用足球当作小猫,用篮球当作大公鸡,用体操垫当作大象,等等,最后小蝌蚪终于找到了妈妈。通过这次教学活动,小学生不仅学会了立定跳远这样的基本能力,还使课堂氛围非常活跃。
(三)提高对体育课的重视,规范各学科教学
篇10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安全问题;对策
体育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是由于体育本身具有其他学科所没有的危险性,所以,为了让体育的优势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学校和教师应当对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安全问题高度重视,并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对策,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1.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大部分学校和教师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很少有学校会针对体育教学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这就会导致学生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发生安全问题的几率大大提高。
2.资金投入不充足
由于许多学校在对体育器材进行购买的时候没有足够的资金,导致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无法保证按需分配,这样不仅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会大大降低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3.教师管理能力较差
初中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段,所以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没有及时进行的引导和监督,很容易导致危险情况的发生,例如,在进行球类运动时,学生会由于过于投入而发生身体碰撞、摔倒等情况。
4.师生安全意识不强
由于体育属于相对来说不重要的学科,所以大部分教师和学生都没有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学生就会缺乏对相应保护措施的了解,导致课堂上出现安全问题的几率有所增加。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安全问题的对策
1.健全管理制度
想要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安全系数,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学校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学生才能对自己的行为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有一个明确的了解。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国家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来降低体育教学中发生安全问题的几率,通过责任机制让教师明白自己的职责所在,提高教师的责任感。从微观的角度来看,由于各个学校存在差异性,所以国家的政策无法与每一所学校的实际情况达到完美的契合,这就需要学校在遵守相关政策的前提下,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这样可以使学校对体育教学进行更加全面的管理。
2.增加资金投入
学校在购买体育器材时,应该将器材的质量放在首位,并且定期对需要使用的体育器材进行检查,如果发现器材存在损坏或安全隐患的问题,应当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同时,学校还应当对体育安全防范的设施进行完善,不仅要购买学生所使用的护具,还要通过设置安全护栏,并且对危险区域进行划定等方式,提高体育教学的安全系数。
3.提高教师的管理能力
体育作为一门实践课程,教师必须要严格遵守相应的体育规则,同时对学生例如穿牛仔裤、高跟鞋等违规情况进行严肃处理。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在课程开始前对需要使用的体育器材以及体育场地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其安全性,杜绝由于器材受到损坏或场地存在危险而发生安全问题的情况出现。最后,教师应当在课堂上详细了解体育器材的使用规则,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体育器材,所以对其使用方法没有清晰的认识,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体育教学,很容易导致安全问题的发生。
4.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
想要从根本上避免安全问题的发生,增加师生的安全意识是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因此,学校应当定期给师生安排体育安全的培训和讲座,在强调安全意识重要性的同时,通过实践的方法让教师和学生掌握必备的安全技能,以确保当出现危险状况时,教师和学生可以在第一时间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除此之外,学校应当在招聘体育教师的时候,对教师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考核,这样才能保证教师可以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增加学生对安全技能的储备量。
5.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是降低在体育教学中发生安全问题的重要条件之一,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正在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所以如果想要从根本上提高体育教学的安全系数,首先需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这样才能保证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不会由于自身的身体原因而受到伤害。
综上所述,学生的安全问题是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只有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才能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所以学校和教师应当从实际出发,对体育教学中所存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且采取与之相关的对策,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 上一篇:对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的认识
- 下一篇:初中体育教学反思精选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体育课程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