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要素范文
时间:2023-11-30 17:30: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课程要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校;公共体育;评价;考核
中国的考核可以追溯到古代用考试来选拔行政官员的科举制度。随着历史的发展,其内涵逐渐演变为考查知识或技能的方法和制度。目前,课程考核依然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对教学工作具有导向与指引功能,既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检验与评价,也是考查学生学习效果的必要手段。考核结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分以及学分绩点,关系到学生毕业、升学、就业等诸多方面。
一、学界关于体育课程评价的研究现状
(一)现状研究
2008年,孙雄华、曾白琳和孙建华等认为现有评价指标忽视学生个体对体育的诸多隐形因素,计算与统计的方法单一,主观评价多且信息来源真实性欠缺[1]。2007年,于蕴和何勇对大学生体育学习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过程性评价比终结性评价更具客观性和合理性,过程性评价从学生的个体实际出发,注重学习过程评价,更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的提高和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适合当前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2]。2008年,苏家本调查安徽省35所高校公共体育课的考核评价现状认为:手段过于量化,内容单一,不能全面反应学生的身体素质;专项运动技能评价的误差性较大;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评价的个体差异性不能很好地得到体现;忽视终身体育意识的考核[3]。2009年,杨帅指出,高校公共体育课评价范围有限,评价的功能缺失,忽视过程,注重结果,评价参与的主体单一化[4]。2010年,李柱总结认为:长期以来,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的考评主要包括理论考评、运动考评、达标成绩和出勤率等方面,将运动技术作为主要内容,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考核评价采用绝对性评价,且评价方式大多是终结性评价,只重视学生最终的考核结果,是成绩完全量化的结果[5]。2010年,邓浩强调当前评价现状为重技术、技能评定,忽视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测评;突出甄别与选拔,忽视激励与发展;偏重定量评价,弱势定性评价;突出绝对评价,忽视相对评价[6]。2011年,宋文波对吉林师范大学公共体育课学习评价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评价内容不够合理,局限于体能、技能和学生出勤情况的评价;评价形式比较单一,主要由任课教师独立完成;评价方法不够科学,偏重终结性评价[7]。2014年,甘昔林、陈攀和连虎虎剖析四川省高校公共体育课成绩评价体系认为:现行评价体系存在的普遍问题是评价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评价标准统一化,缺乏科学性,评价的思想观念陈旧[8]。
(二)现有评价体系
1.模糊评价。2008年,孙雄华、曾白琳和孙建华等认为:模糊评价模型能够较好地克服在学生成绩量化过程中评价因素难以用精确数据来量化的问题该模型;各项指标较齐全,且经过多位一线教学专家的评审和筛选,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评价模型整体可操作性强。2010年,裘玲珍和岑仲迪利用模糊评价,从一级指标教学内容、态度、方法、效果四个方面,对二级指标分别进行描述,评价等级分为优、良、中、及和差[9]。2012年彭艳芳和刘婷应用层次分析模型对隔网对抗性公共体育课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评价主要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参与度、社会适应这几个方面展开[10]。
2.过程性评价。2005年,马建国指出体育教学过程性评价是对传统评价方式的扬弃,正确运用体育学习过程评价,正确对待学习评价的定量指标,重视行为态度的评定,重视教学过程的全面评价,重视过程性评价的多种方式[11]。2007年,于蕴和何勇认为采用过程性评价方法较客观地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利于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提高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将进步幅度纳入到学习效果评价中,能更科学、更客观地反应学生学习情况。2010年,宋人杰认为在高校体育课程评价过程中,应顺应体育课程改革的趋势,朝着体育课程评价主体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高校公共体育课考试评价方法中应注重学习过程,弱化考试结果[12]。
3.其他评价。2010年,张茂泉认为高校公共体育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应注重体育知识和技能与健康知识和方法的紧密结合。目标体系应包含运动、健康和行为三方面内容[13]。同年邓浩认为评价内容的选择应考虑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在制定评价方法总思路上应考虑将硬性指标(定量指标)与软性指标(定性指标)相结合、将终结性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2012年,邵威考虑把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采用分类评价的方法,实现分类教学分类评价,提出分类教学,分类考试评价,学生自主评分,阶段性测验评价[14]。2014年,甘昔林、陈攀和连虎虎提出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应将经常性评价与最终性评价相结合,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评价过程注重个体差异,树立“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
(三)发展趋势
2009年,杨帅认为高校公共体育课评价的发展应重视高校公共体育课评价的教育和发展性,促进高校公共体育课评价内容的综合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2011年,宋文波指出普通高校体育学习评价的发展应注意体育学习评价要符合“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实现评价内容的综合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法的科学化。通过对上述文献的分析归纳,笔者认为,当前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评价体系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对于构建公共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数量、质量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②对如何合理构建可操作的多维评价体系的研究较少;③现行的公体课评价内容与统计计算方法单一,重视运动技能评价,忽视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和参与体育社团活动的考量,主观评价较多;④现有的评价体系偏重终结性评价,忽视了学生体育技能和运动态度发展的量变过程,突出甄别与选拔,忽视激励与发展;⑤体育学科与计算机学科、计量统计等学科有着紧密联系,当前的研究较少地涉及到学科交叉,信息技术的价值无法在公体课评价体系中得到有效体现。
二、公共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构成要素考量
身体素质:通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是大学生毕业的必备条件。体育课程开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让学生拥有健康强壮的体魄,形成终身体育的价值观。因此,学生的身体素质理应成为公体课评价体系的重要构成要素。此外,我们应改变只注重终结性评价的误区,通过计量统计的手段合理考查学生身体素质的进步情况。体育健康理论知识: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开设10%左右的理论学时。因此,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健康知识理论是非常有必要的。课外活动:教育部2014年下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其中明确要求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锻炼。课外活动是学生自主锻炼的体现,公体课的开展也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使其养成自主锻炼的习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借助信息化手段构建合理的课外活动评价体系已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体育竞赛:体育比赛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个人和群体在体力、心理、智力上的潜力,培养个人团队协作、顽强拼搏的意识。因此,创造条件,合理规划,鼓励学生以体育社团为单位积极参加学校各类体育赛事也应成为公体课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文化沙龙:在体育赛事开展的同时,体育文化的传播同样应成为公体课考核的重要内容。学生可自由选择参加自己感兴趣的体育讲座,丰富体育文化知识。体育沙龙的开展可以与体育理论考试的内容有效结合,选取沙龙中曾提到的问题作为考试的题目,可有效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沙龙的积极主动性。体育沙龙的举办者可以是学校的体育教学部门、体育社团,或是学校体育达人。将学生每学期参加体育沙龙的次数作为其体育课程评价的指标之一。体育专项技能:当前,国内众多高校采用体育专项课程教学。体育专项技能学习作为公体课教学的基础,理应纳入评价体系,但由于专项体育课面向的群体为普通学生,其掌握专项技术的基础较差。因此,在评价过程中可适度降低其所占比例。游泳技能:游泳技术是学生锻炼身体的良好手段,是不受年龄限制的一项健身项目,同时还是一种生存技能。因此,通过考核促进学生掌握该项技术尤为重要。此外,在炎热的夏季如果继续开设室外体育课程,教学效果难以得到保证,并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夏季开设游泳课程更为合理和科学。出勤及课堂表现:体育学习重在实践体验,每堂课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应该成为考核评价的重要部分。同时,体育课堂还是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场所,这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将学生的表现情况纳入考核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三、结语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考核评价是一个特殊的考试过程,由于该课程目标具有多样性,在考核评价学生成绩时,应结合实际,充分运用各种资源及手段,构建具可有操作性、能有效促进目标达成的多元评价体系。
作者:石金亮 闫平 刘晨 刘晓茹 单位:西南石油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孙雄华,曾白琳,孙建华,等.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模型与计算方法[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8):88-90.
[2]于蕴,何勇.对高校公共体育课采用过程性评价的探讨[J].湖北体育科技,2007(11):687-688.
[3]苏家本.高校公共体育课考核评价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87-88.
[4]杨帅.对高校公共体育课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5):167-168.
[5]李柱.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考核评价[J].运城学院学报,2010(4):66-67.
[6]邓浩.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学生成绩评价操作方案的探索[J].运动,2010(2):122-123.
[7]宋文波.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课程学习评价现状的研究:以吉林师范大学为例[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6):77-79.
[8]甘昔林,陈攀,连虎虎.四川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学生成绩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J].当代体育科技,2014(18):95-98.
[9]裘玲珍,岑仲迪.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理论的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J].体育学刊,2010(5):60-63.
[10]彭艳芳,刘婷.基于层次分析模型对隔网对抗性公共体育课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2(11):103-107.
[11]马建国.公共体育课过程性评价[J].固原师专学报(自然科学),2005(11):112-113.
[12]宋人杰.高校公共体育课考试评价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0(10):147-148.
篇2
一、课程体系构建中的“一元价值”
“一元价值”即以师生为本的价值,是课程体系构建的灵魂。教育的根本是成就人发展的问题,学校教育是为了师生成长的终身幸福奠基,其改革的原点由人的发展需要开始。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课程体系的构建以此为原点,对学生的公民意识、能力、潜质、素养和文化进行全方位、可持续的培养。这是课程体系构建的灵魂所在,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灵魂所在,也是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公民的灵魂所在。
学校是教师成长、实现自身价值和追求职业幸福的乐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职业幸福成功的主渠道是学校课程体系的践行、实施、完善和提升,而课程体系践行、实施、完善、提升的过程,将有利于提升教师的学术态度、专业素养、业务综合实力及职业幸福,促使教师专业化不断向新的高度、深度与厚度推进,进而为学校的内涵发展及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提供根本的保障。
二、课程体系构建与完善
突显办学的“三元特色”
“三元特色”指学校的民族化特色、现代化特色和国际化特色。这种特色需要通过学校的文化内涵、课程体系、师生的综合素养及学校的显性环境和隐性环境来彰显,并形成学校文化内涵的品质,以学校文化内涵的品质涵养学校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构建,切实完成学校的办学宗旨和育人目标。
一是民族化特色。课程体系构建不仅要关注民族文化的承传和弘扬,而且要关注文化内涵的丰富与成长,用多元发展的理念,突显中国“和”文化的价值,让师生能够守根固本,用民族文化的灵魂成就未来公民的核心素养,担当起民族文化命脉的传承与发展的重任;把本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民族语言、风俗习惯、文化理念等,通过学校的课程体系融入到学生的命脉中,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是现代化特色。课程体系构建在突显现代化特色中形成现代化特质,突显数字化应用。数字化支撑学校文化发展、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以及人的多元发展。数字化应用促进特色校园多元文化融合;促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及国际课程的深度融合。数字化应用对学校发展、课程构建、人的发展所起到的支撑与融合,将为深化教育改革提供突破的契机和强有力的保障。
三是国际化特色。教育国际化就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推动下,使教育资源在民族化基础上,突显国际化品质,使教育的诸要素加速国际间交流与合作,从而加强世界各国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互为孕育,在公平竞争、激荡包容中,促进各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使各国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手段和方法的采用等方面,既满足了民族文化根脉的传承,又不断适应国际教育间的互补。三、课程体系构建与完善中的“五整合"策略
一是学科内整合。学科内整合是对单一学科的不同阶段,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有效整合,不拘于一个单元、一个年级、一个学段,放眼于教育的全过程。
学科内整合体现在单一学科的整体统筹规划和中小衔接中,对相关的教学内容在适当时机,进行主题式、系列化的整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拓展、延伸及科学合理地引入新的教学资源,从而实现学科教育功能的最优化,促进学科综合素养的实践、探究和创新。
二是学科间整合。一方面,以单一学科为本位,以相关内容为纽带,将相关学科资源整合。形成主题式、立体化的课程体系。
另一方面,以主题牵动全学科系列化整合,将全学科的相关内容以主题引领,有机有效融合,形成新的课程文本。学科间的有效整合有利于学科教育资源的融合、整理、统筹,可以有效实现课程教育功能的“三维目标”。同时,学科间课程的主题化、系列化的整合构建与实施,将不断深入挖掘文化与课程中的育人价值,以实现不同学科间课程的品质提升和内涵发展。
三是三级课程整合。课程改革启动伊始,提出了构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三级课程体系,既体现国家对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又为各地自主开发课程资源留有空间。
这种以国家课程为主体,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两翼”的基本框架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发展需要的不断变化,新的课程体系构建应当更大胆、更有效地将三级课程资源进行重新排列、有机整合,充分拓展课程资源,使课程的构建更加立体化。
四是三级课程与国际三大主流课程整合。课程国际化特色的核心是用国际化的视野、标准、格局,来把握和建构有益于学生终身发展的课程体系,培养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当课程体系构建体现国际化特质的时候,就要在充分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促成三级课程与国际课程的相应理念、模式、评价体系等进行有效整合,形成具有学校特色、适应国际化发展的课程体系。
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目标体系在世界基础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三维目标体系的提出,简约、清晰,在此基础上与世界三大主流课程的优质资源有机整合,取其精华,为我所用,使三级课程与国际三大主流课程整合后的课程体系能够在世界课程体系平台上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并且加以分享。
五是课程与人、社会、自然不断发展的新信息资源整合。教育改革和发展受诸多客观元素影响。而课程作为教育活动的载体,其信息的阶段性固化特质不足以超前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因此学校课程整合要关注人、社会、自然不断发展中产生的新的信息资源,并将其融入到课程体系构建中。
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 一体化课程 教学设计 要素
职业教育的教学设计理念,应当始终围绕学生主体,积极为学生认识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促进他们对经验、知识与策略的积累、反思与升华。职业教育面向企业与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因此,职业教育课程应当基于工作过程,将整个职业活动的各个元素渗透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以实际应用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目标,以职业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为主线,着眼于蕴涵在行动体系中隐性实践知识的生成与构建,培养企业及社会需要的人才。可以说,成功的教学源自成功的教学设计。教师如何运用职业教育的规律,根据课程主题及学习者特征、环境条件等因素,为学习者策划知识传授、技能训练、能力培养的方案,提高教学能效,是职业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职业教育一体化课程教学整体设计的核心
1.以“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
“综合职业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必须具备的,并在该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多种能力的综合,是从业者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它不是单一的一种能力,也不是一个个毫不相干的孤立能力的机械相加,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结合,是各种能力的“综合”,是从业者职业素质的外化。
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种能力。专业能力指从业者从事职业活动所需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运用能力;方法能力指从业者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学习方法的运用能力;社会能力指从业者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职业态度的表现能力、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工作过程的协作能力。明确课程培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为课程开发和实施标明了方向。
2.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
职业教育教学设计必须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国家职业标准是国家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职业(工种)的活动内容,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它是从业人员从事职业活动,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以及用人单位录用和使用人员的基本依据,也是技能人才培养成果的检验尺度。开发任何专业的一体化课程,都应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才可能实现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与就业市场标准的对接。
3.以“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
典型工作任务是指一个职业的具体工作领域。它是工作过程结构完整的综合性任务,反映该职业典型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来源于企业实践,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过程能促进从业者的职业能力发展,对人的职业成长能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典型工作任务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具有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二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或服务中对从业者的职业生涯具有重要的功能和意义;三是完成任务的方式方法和结果不是唯一的,有较大的开放性。简而言之,典型工作任务是某一职业工作领域中包含综合职业能力的综合性工作任务。能够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人,也是拥有某种综合职业能力的人。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均要充分体现“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把职业领域的工作过程与教育领域的学习过程结合起来开展,把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指导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起来教育教学。
二、职业教育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1.“职业活动原则”要素
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必须与职业活动为向导。教学的项目载体都要紧紧围绕职业能力目标,尽可能取材于职业岗位活动和体现实际工作流程,依次设计教学的内容和顺序。
(1)职业活动过程向导原则。任何一项职业活动的完成都需要经过一个完整的职业活动过程,因此职业教育的教学设计需要运用好这一职业活动的逻辑顺序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熟悉职业活动过程,首先把职业活动过程介绍给学生,然后按职业活动的先后顺序,开展教学活动。
这项原则对职业教育的任何一个专业的教学设计都具有指导意义,特别针对数控、模具等机械加工专业和维护维修技术等专业的学生,由于他们每天面对的是一些较固定的职业环境和过程,因此职业活动过程可以作为教学设计的主线。
(2)职业活动情境导向原则。职业活动除了有过程,还要在一定职业情境下进行,有时这些职业情境随机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而随着这些变化,从事这些职业活动的人员需要针对已经发生变化的职业情境,调整职业活动的先后顺序或增减职业活动。对于具有这种特点的职业活动,在教学设计时,需要设定可能出现的各种职业情境,以先易后难和过程顺序开展教学活动。
这项原则对于职业教育的任何一个专业的教学设计都具有指导意义,尤其对旅游、商业等各类服务专业具有深远影响。由于这类专业的学生未来的工作是面对随机变化的职业情境和过程,职业活动过程在教学设计中就变得具有非决定性意义,这时职业活动的情境将成为更重要的影响教学设计的要素。
(3)职业活动效果导向原则。有些职业活动的过程和情境都不那么重要,而追求职业活动的效果。对于这类职业活动,在教学设计中,首先展示各种效果,然后尝试用不同的职业活动过程、情境,去达到或者超越学习开始时所展示的效果。这项原则适用的专业一般是艺术类或其他专业中涉及艺术的教学内容。
2.“能力本位原则”要素
职业学校学生的能力形成是有条件的,单项能力形成的条件,根据职业教育学习理论中对能力的条件定义,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而综合能力的形成条件是具备相关单项能力。在教学设计中,应注意不要出现能力形成条件缺少的现象,以避免能力形成条件缺失而影响能力的形成的情况。
职业学校学生的能力形成,根据职业教育学习理论对能力的过程定义,是一个由多个环节共同作用、每个环节又具有不同特点的较为复杂的过程。在教学设计编写中,应注意遵循能力形成的一般过程及其特点,保证教学心理逻辑顺序得到贯彻。避免因出现能力形成过程环节的缺失,而影响学生能力的形成,最终影响教学效能。
3.“抽象层次原理”要素
教育技术学认为,在学习过程中,抽象是人类通过对事物的比较、分析、综合和概括等活动得出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特征,并用概念、范畴、规律等形式规定下来的过程。抽象层次原理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的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所用的语言、术语、图像等所有呈现信号的符号,都必须在学生能明白的范围内的各抽象层次上使用,使具体与抽象相结合。
(2)教学内容的编排符合循序渐进原则。教学内容要考虑到学习者的预备知识与技能情况,也就是一门课程的设置既要有前面的课程做准备又要和后续课程相衔接。由每个学科构成的整个知识结构具有严格的系统性、逻辑性,对于几门学科构成的综合学科,其内容的编排也是如此。
(3)恰当运用感性概括和理性概括。在教学中一般运用两种基本概括形式,即感性概括和理性概括。感性概括是直观概括,主要是通过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等进行一系列的信息加工,从形式概括出一类事物的外部特征。理性概括是在感性概括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只有通过灵活使用感性概括和理性概括,才能使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质。
4.“重复作用原理”要素
在学习过程中的重复作用是指将一个概念在不同的场合或用不同的方式重复呈现。如机械类专业中的工程图样的识读,始终贯穿整个专业的学习,在不同的工种实训场合中重复出现,同一个概念在不同理论层次上,从不同角度进行阐述,以不断深化其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
人们认识一个事物,学习一个概念,掌握一种技能,一般都不可能是一次完成的,需要经历一个反复认识过程。一方面需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理论层次上去认识;另一方面需要在发展中去认识。对一门课程的学习也是如此,螺旋式上升的课程体系、课程设计都是符合重复作用原理的。在技能训练过程中,重复作用体现的尤其明显,一个优秀技术能手在技能操作上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经过成千上万次重复训练才练习成功的。
5.“最小代价原理”要素
在学习过程中最小代价原理是指用最少的篇幅、最少的语言、最少的时间、最经济的设备完成教学任务。如机械加工类专业,属于高能耗的专业,实训工种需要考虑好最小代价原理,教学设计需要把实习材料、刀具材料等耗材系统地充分考虑在内,前一个项目的实训成果可以作为下一个实训项目的材料或用做于综合项目的零部件。
在职业教育改革教学的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课程的教学设计需要遵守职业教育规律的特征,也遵循“同课异构”的开放性特征,更多因学生、教师、教学环境等条件和资源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教学设计方法。我们只有把握住其核心问题和基本要素,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能效。
参考文献:
[1]张俊英.职业教育教学素养五项修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邓泽民,赵沛.职业教育教学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篇4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特色课程;沿海地理特点
2002年,《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颁布进一步加快了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全国高校都在进行着积极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出了许多好经验。本文就基于地域特点的青岛市高校体育教学特色课程改革作一探讨。
一、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
21世纪的高等教育正在向国民教育、终身教育、教育民主化和教育现代化等方向发展。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变化,高校体育课程也同步发生了深远的变化。生活教育、身体教育、情感教育、竞技教育及保健教育成为现代高等体育教育的主体,为此,我们应与时俱进,从学生发展需求出发,从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建立全新的课程目标体系。
1、追求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在新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体育的健身健心功能,将身体教育与心理教育结合起来,通过体育教学的原理、方法、手段达到学生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目的。
2、提高学生体育素养
全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提出了提高体育素养的总体目标。提高体育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它以育人为最高目标,以知识技能为主导,以培养能力为重点,身心发展相协调,终身体育为方向。体育素养既包涵了身体的、心理的素养,又突出了体育作为文化的一面,它作为一种体育素质或能力,应该包括:认知要素、技能要素、操作要素、情感要素。这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有导向作用,因此体育素养的培养应成为体育课程教学的中心。
3、培养终身体育能力
高校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最高层次,是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养成自我锻炼习惯、培养终身体育思想的关键时期。运用终身教育的理念重新审视学校体育,必将形成职前的学校体育与职后的社会体育结合起来,从学校体育开始,贯穿于人生职业生涯全过程的一个连续过程的大体育的形态。
二、创建有沿海特色的体育课程
20世纪90年代,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该文件不称为“大纲”而称为“指导纲要”,实现了由指令性计划向指导性计划的转变,为高等学校制定各有特色的课程模式提供了可能性。2003年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对课程的理念和课程的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对具体的运动项目分类及课程模式的构建方面,没有任何的规定。在宏观上求“和”,以达到体育课程各部分要素的协调和整合总体要求的前提下,实现中观和微观上求“异”,以追求高校体育课程发挥各校风格和特色,构建大学体育课程模式多元化的创新思路。
这样,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就可以在《指导纲要》统筹指导下,遵循体育教育规律,立足于学生未来发展和社会需求,充分挖掘学校潜力,发挥学校优势,建立有特色、有个性的体育课程模式,通过对原生模式、派生模式、子项模式的演变、实现课程模式的多元化发展。
1、原生模式体育课程改革
模式的生成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原生课程模式,是通过对特定对象进行系统分析,在归纳和演绎的前提下,创造出的原来不存在的课程内容。例如:2008年奥运会帆船项目在青岛举行,借此机会青岛市提出打造东方帆船之都的口号,在市委大力支持下,大学生帆船项目得到了蓬勃的发展,青岛市大学生帆船赛等体育竞赛也积极推广,青岛市各高校在帆船教学资源上也得到了社会的大力协助,借此机会高校体育课程可以跳出原有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增加帆船、帆板等航海特色运动,拓宽学生视野,打造属于青岛高校的特色体育课程内容。
2、派生模式体育课程改革
派生模式,它是借助已经建立的课程模式,派生出新的课程模式。例如:足球项目作为世界第一运动,在日常体育教学过程中已经成为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必备课程,常年单一的场地训练模式难免会使得学生感觉到枯燥。借助地域特点,青岛高校体育课程可以使用沙滩、海水浴场等免费的地理资源,使学生走出校门,充分享受大自然,开展沙滩足球、沙滩排球等项目,并在原有的竞赛规则上适当做出修正,使得学生更容易的融入到体育课程中去,通过授课环境和场地状态的改变,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
3、子项模式体育课程改革
子项模式,它是在对体育课程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个课程的基本模式,以这样的基本模式为母体,在基本模式允许的范围内,构建出新的课程模式。例如:由公开水域游泳、长跑、自行车三个项目的铁人三项赛由于其比赛的艰苦,对运动员身体素质和意志力的高标准要求而文明。而这个项目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开展有着一定的难度,但是我们可以取其一项或两项内容结合地域特点添加在日常体育课程内容中,利用海水浴场资源开展公开水域游泳的训练,利用沙滩或者青岛市丘陵地形的特点开展越野跑的练习,从而磨练学生意志品质,达到健身健志的目的。
以上三种课程模式生成方式表明,青岛高校体育课程模式构建完全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结合青岛海洋、沙滩、丘陵地带地域特征,借鉴别的学校的经验和模式进行再创造,也可以根据有关规定,以基本模式为基础,创造出新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亲近自然,走进自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走出校门,接触到更多的体育形式和体育教学内容,以促进体育课程的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毛振民.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2]辜伟节.学校课程开发与管理的现状和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
[3]顾书明.特色教育的发展与课程改革的校本化发展[J].江西社会科学,2003.
【作者简介】
篇5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方式问题。文章依次探讨分析了引入法、改造法、创编法以及整合法四种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方式在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中的应用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希望对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工作能够有所启发。
关键词 课程内容资源 体育教学 开发方式
一、引入法在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中应用分析
引入法是将已有的体育运动项目,按照其运动方式、运动方法、运动规则以及运动场地和器材设施等方面的要求引入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并将其作为小学体育教学课程内容的一部分的一种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方法。这种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方式是在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活动中最为简单,也是最为常见的方法之一。
虽然说利用引入法开发课程内容资源的方式简便易行、省时省力,但是,在引入时却应注意:现有的体育运动项目是十分丰富而多样的,在有限的体育教学时间内容,将所有已有的体育运动项目全部引入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之中,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在利用引入法来开发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时,一定要注意对所要引入的体育运动项目进行科学的、有针对性的筛选。通常来说,在对已有的运动项目进行筛选时,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所开发的小学体育内容资源要符合国家的教育政策、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以及新课改的要求;其次,所开发的小学体育内容资源要具备可行性,能够在学校现有条件的基础之上,利用学校已有的体育运动场地和体育运动器材设施等就能够得以顺利开展;最后,所开发的小学体育内容资源要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要能够激发小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例如,乒乓球、跆拳道等体育运动,不但符合体育新课改的要求和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而且对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的要求较低,可行性高,因此,可以将其作为小学体育课程的内容资源引入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之中。
二、改造法在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中的应用分析
改造法是在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身心特点、发展规律、年龄特征、性别特征等)、学校现有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等问题,对以往的体育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和调整,从而使其满足教学需求,从而实现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一种方法。
在针对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进行改造时,能够运用的改造方式十分多样,而且改造的内容也非常多元,既可以针对体育运动的内容、场地、器材、规则或是适用范围等要素中的其中一个进行加工,也可以针对多个要素来进行加工;既可以是整体的、系统性的调整,也可以是局部的、某个环节的调整。例如:在引入民间体育运动项目时,既可以将其进行整体的、系统性的改造将其有效的融入体育游戏或体育活动之中,也可以针对其中的某个动作或是某个动作组合进行改造,使其更符合小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
三、创编法在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中的应用分析
在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创编法实质上指的是根据小学体育教学目标的要求来创造出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体育学习能力和体育学习需求的课程内容。这种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方法,在游戏教学中最为常见。在创编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所创编的内容要在满足教学要求,体现教学目标的基础之上,尽可能的符合简便易行、趣味性强的特点。例如,针对小跳远教学可以创编“青蛙过河”的小游戏,而针对短跑教学,体育任课教师则可以创编“迎面接力”等小游戏。
四、整合法在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中的应用分析
利用整合法来开发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实际上就是在开发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时,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各种不同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从而开发创造出新的体育课程内容的方法。
一般来说,通过整合法进行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主要步骤如下:
首先,根据教学需求确定整合的目的。常见的进行整合的目的主要有三种,即:充分发挥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多种教育功能、提升课程内容的趣味性以及提升课程内容的适应性三种类型,要进行整合任课教师首先要清楚整合的目的,然后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整合工作。例如:为了提升课程内容的趣味性,可以考虑将乒乓球教学与羽毛球教学整合起来开展。
其次,对所要整合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进行分析和研究,以确定所采用的整合方式。例如:要将乒乓球教学与羽毛球教学进行整合,那么就要在分析和研究乒乓球和羽毛球各个要素的基础之上,确定是要将乒乓球的练习方法与羽毛球的练习方法进行整合,还是要将乒乓球的练习方法与羽毛球的练习规则进行整合等等。
最后,整合与检验。在确定了整合目标和整合方法,并根据整合目标对所要整合的内容进行相应的改造之后,就可以将所要整合的内容进行整合了,而且在整合工作完成之后,还要通过教学实践等方式来对所开发的课程内容进行检验,并根据检验的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林勇,蒋晓培,李洋.吉林省农村体育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必经之路[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10).
[2] 袁九宗,王颖.论在新课标下学校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科技信息.2007(01).
篇6
【论文摘 要】体育课程资源是体育课程开展的基础,其开发和利用的程度决定着体育课程改革的力度和水平。根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探讨了体育课程资源与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问题,对于基础体育教学的发展具有地重要的意义。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课程资源。它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今后,国家不再制定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取而代之的是课程标准。
一、课程资源与体育课程现状及分析
1.课程资源与体育课程内涵
课程资源是因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而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要达到新一轮课改的目标,当然也需要有一定的课程资源作为前提。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即是指形成体育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体育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2.体育课程改革与体育课程资源现状
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根据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不再制定全国统一的体育教学大纲,而对课程目标、学习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提出具体的要求,但对完成课程目标所需要的内容与方法只提出了一个大体的范围,各地区、学校和体育教师都有相当大的选择余地。由于课标没有规定教学内容的时数,根据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状况,教师可随时对不同内容的教学时数进行调整
(1)体育课程的内容资源。教学内容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内容如果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要,就难于达到良好的教学和锻炼效果。当前的体育课程资源对教学内容的开发过于集中在竞技体育,而那些非竞技的、新兴的娱乐项目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健身理念、科学健身方法,由于体育课程资源的匮乏,难以在学生中开展和传播,这极大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
(2)体育课程的实施资源。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学生被动地接受,被动地被评价,缺少参与意识,造成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和积极性,感到体育学习和锻炼枯燥无味。因此,在培养体育兴趣的体育课程资源上还要进一步深入挖掘。
(3)体育课程的人力资源。体育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和促进者,也是课程开发和研究者之一。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通过教学活动传递到学生中。体育教师师资水平的高低、学校师资力量的强弱决定着体育课程改革的进程,作为课程资源本身的体育教师,如何开发和利用,深度挖掘教师的潜能,已经是教育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
(4)体育课程的物力资源。长期以来,由于受“竞技体育”观念的影响,学校体育设施严格按照竞技体育的规格来配置的问题普遍存在。致使体育设施基本上是为有一定运动基础的学生服务的。而许多身体条件较差的学生、特别是女生难于体验到体育设施为他们服务的感受。这也是学校体育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上难于突破,以及许多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重要原因之一。
(5)体育课程的时空资源。拓展体育课程空间,将校外体育活动场所、自然环境等等纳入体育课程空间,通过学生参与社会体育活动、体育竞赛培养学生体育参与能力和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但目前多数学校还未意识到其重要性,忽视对校外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因此,加快课外、校外体育课程资源的拓展,对课程改革的进程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促进体育课程改革的对策建议
1.提升教育观念
新《纲要》对体育课程的性质、结构及内容取向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指出了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以健康为主线,寓教于动的综合性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确立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中始终要以此为契机。
2.拓展教学内容
丰富和拓展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体育的乐趣。在拓展过程中,应当根据本学校的具体情况,一切从实际出发,选择那些符合学生兴趣、爱好、需要和认知特点的资源进行开发。在开发课程资源时应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照顾到不同学生的不同水平,利用多种形式开发课程资源。更应将那些娱乐、休闲、新兴和传统等体育锻炼内容纳入进来。
3.发挥教师的作用
体育教师既是课程的主要实施者,又是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素材资源的载体。因此,充分挖掘体育教师的潜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体育教师自身也应当加强学习,积极思考,参与教学研究,在改革的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以适应课程改革形势的发展。
4.挖掘课程资源
潜在课程资源隐含在历史与现实的维度上,以及有形和无形的教育资源、社会资源中,它不具备直接的显性的课程价值,需要主体在开发利用中进行合理有效地赋予,才可能进入显在课程资源领域,再经过开发利用转化为实现课程的组成部分和实施条件。
5.建立开发评价体系
通过建立体育课程资源评价体系,使评价指标具体化,能够给学校在开发过程中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为学校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根据评价结果找出存在问题或不足,从而加以改正;同时,利用评价体系增加各学校之间的交流,互相学习和借鉴,取长补短,为更好的开发体育课程资源提供捷径,更好的为体育课程改革服务。
6.共享校内外资源机制
体育课程资源除了应加强校内的开发和利用之外,还应向校外拓展。课程资源开发具有原创性的特点,建立学校体育课程资源交流平台,以拓展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加强学校与学校、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交流,互相借鉴,互相学习,建立良好的共享机制,必然促进体育课程改革的快速发展。
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体育课程的地位进一步得到提高。要实施新的体育课程标准与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地方、学校和体育教师必须积极开发本课程的资源。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应该本着科学有序、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对体育资源进行科学的筛选,从而促进体育课程改革更加深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贺 对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探讨 [J]浙江体育科学,2004 26(3)
篇7
【关键词】校园;运动伤害;司法认定;赔偿
2010年我国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显示,与1985年相比,大学生身体素质25年来一直在下降,其中以心肺功能最为突出,肺活量数据下降了近10%。为了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国家实施了阳光体育、健康体育、快乐体育等一系列举措,有效推进了大学体育的开展。然而,学生在上体育课或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锻炼活动时发生伤残及猝死的事件时有发生,这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危害,其遭受的损失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关系到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学生在校园运动过程中发生的伤残、死亡等事件,必然会涉及到校方和受伤害方责任认定与赔偿的问题,如何从立法角度进行责任的认定,用法律法规妥善处理好学生伤害事故,从而减少伤害事故对大学生及家属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维护高校教育教学秩序和声誉,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结合一些案例对学生在校园发生的运动伤害事故的原因及后果,在法律层面进行探讨,以期通过健全司法介入运动伤害的认定与赔偿机制,从而使受伤害一方通过多条途径得到合理补偿。
体育隐蔽课程是指在学校范围内,按照教育目的和学校体育目标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经过规范设计的体育文化要素的总和。主要由物质文化要素(由学校内部的各种体育物质、物力因素构成,如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等)和精神文化要素(包括学校体育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人际关系、制度与非制度的体育文化、教师人格等)构成。隐蔽课程是学校体育课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通过体育课这一特定的时空环境的交互作用,把潜含在体育课中的具有理性层面的内涵显现出来,即人类社会文化的习俗、价值、观念以及技能的认识和情感,辐射至体育教学整个活动过程,无疑会对体育课程产生一定的整合效用,同时也会对学生的社会化成长发挥潜在的影响和作用。体育隐蔽课程能否有效地发挥其固有价值,取决于我们能否科学地实施。因此,我们应根据体育隐蔽课程的本质特点,对其进行合理的组织与调控,发挥预期功能,实现体育隐蔽课程的目标。
一、如何认定学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司法责任
我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条规定,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高等学校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高等学校通过凭借法人身份自主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并独立承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法律责任。在运动伤害事故发生后,学生和家长会从法理常识上认为只要大学生在校期间发生了运动伤害事故,学校就应该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和经济赔偿。很多高校也抱着息事宁人的目的对受伤害方进行了赔偿。而事实上当下的许多法律法规并不支持这种责任承担和赔偿金额,而是基于双方协商和惯例,从而产生对于双方的不公正性。
首先,大学生的运动伤害事故,即使发生在课堂教学上,高校也不一定担负相关的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大学生是具有学生身份和公民身份的双重身份,是具有完全民事能力的个体,在校大学生由于自身过错或第三人侵权行为受到伤害时,必须由自己或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而不是一味的归咎于高校。如果是由于高校的过错导致大学生人身伤害的,高校也不得推卸拒绝履行赔偿责任。
其次,要搞清大学生运动伤害司法认定的原则,就必须首先理清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正确认定高校与大学生之间法律关系的性质,是依法妥善处理大学生伤害事故的关键。高校与大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是我国《高等教育法》赋予的高等教育法律关系,同时具有民事法律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的双重属性。高等教育法规定了高等教育关系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在目前的司法体制和法律法规状况下,学生运动伤害事故责任的认定,应根据学校和当事人在事故过程中是否存在过错来加以认定。
二、体育隐蔽课程的本质
根据有关理论,体育隐蔽课程的本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体育隐蔽课程是体育课程的一个要组成部分,其外延不能超过体育课程的范围;体育隐蔽课程宗旨主要是使学生获得显性课程以的教育性经验,以提高学生的综合体育素质;体育隐蔽课程是通过内隐的、间接的方式呈现的;体育隐蔽课程是有目的、有意图和预期性的,因而是有“计划”的教育过程;体育隐蔽课程与体育显性程构成了体育课程的整体,共同实现学校教育目的和学校体育目标。
三、体育隐蔽课程教育的特点
篇8
关键词:高职体育课实践教学
前言:大学体育课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公共基础课程。高职体育课的实践教学是一个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条件以及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活动等要素组成的系统,这些要素紧密相连组成一个有机统一体。因此,体育课的实践教学设计要以体育学习理论、体育教学理论与传播理论为基础,充分理清系统各要素的关系,寻找最优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从“学”的角度,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满足不同阶段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其次,从“教”的角度,充分考虑体育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形式、教学情境等。使实践教学、科学、合理。再次,从“教”和“学”两个维度上,关注体育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何时由教师以语言、文字、音乐、图画、舞蹈、运动、行为中的哪种方式传播给学生,学生又以哪种方式接收、利用、反馈。从而完成体育实践教学。
1.实践教学设计
通过上述设计思想,我们的体育课实践教学从以下两大方面进行设计:
1.1 对体育课进行分类,以满足不同阶段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
目前,我们将体育课分为:体育基础课、体育选项课、体育选修课、聋人体育课、体育保健课、专项训练课,并在课外加入体育社团和俱乐部、课外体育活动。其中,体育选项课包括13个项目:武术、跆拳道、体育舞蹈、瑜伽、健美操、足球、篮球、网球、乒乓球、网球、韵律搏击操、健美、游泳,每个项目分初、中、高级班进行教学;体育选修课开设武术、体育欣赏、瑜伽、体育舞蹈、跆拳道和网球5项。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上课时间、项目和老师,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需要。
1.2 体育课前、中、后阶段的实践教学
体育课实践教学前:教师要认真备课、说课、想课。科学安排教学的组织形式:要适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要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心情愉快地、主动地参与学习;要保证学生有尽可能多的练习机会;要课堂气氛活跃,又不失教学的分寸和秩序;要结合学校场地设备条件。要根据体育教学目标、教材内容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自身条件,依据整体性、启发性、创新性、灵活性选择何种主要教学方法和何种辅助教学方法。
体育课实践教学中:要注意建立制度化的课堂常规,包括课前常规、课中常规和课后常规。要对课堂不良行为有预见性并防患于未然,对不同的不良行为做好不同的管理策略方案。
体育课实践教学后,要注意及时了解学生的信息反馈;对有课后学习兴趣的学生加以指导或者给予网络教学资源,扩充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1.3 体育课的特点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的活动形式,体育教师示范作用很重要。体育教师示范做得规范、大方、准确才有吸引力;教学语言丰富、恰当、有启发性、有艺术性、有鼓励性、贴近学生才有感召力。
2.实践反馈
从实践效果反馈来看,有以下几点:
2.1 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的实现
我们的大学体育课程,有明确的课程目标,通过课程内容、方法、手段、软件硬件的不断完善,我们针对大多数学生的基本目标得以实现,大多数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部分学生实现了发展目标,实现了为社会培养体育骨干和精英人才的高层次目标。
2.2 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
在大学体育课程的全方位实施过程中,体育的作用超越了身体锻炼的范畴,在培养学生思想文化素质,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贯穿课程各个环节的以“武德”为核心的民族传统体育精神,学生们了解了了中国民族精神“崇德尚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了解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爱国爱民,品德高尚的武德。强身健体,卫国防身的武旨。不斗凶狠,遵规守纪的武纪。尊师爱生,互研拳学的武风。抱拳行礼,谦和礼貌的武礼。意志坚强,百折不挠的武志,举止庄重,容端体正的武仪等等,通过这样的教育过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使民族传统体育精神成为素质教育重要内容。
通过“三自主”选课模式和打破院系、年级和班级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在体育课上结交不同专业不同学院的朋友,扩大了交往范围,促进知识、能力、文化、信息的交流和融合,学生身心愉悦,受益匪浅。
通过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学生们逐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改善了学风,增强了时间观念。
通过学生社团、俱乐部等学生体育组织的活动,学生们提高了沟通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增强了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大大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各级各类体育竞赛活动,学生们拼搏进取,勇攀高峰,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这样的活动是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增强凝聚力的极好契机。
通过体育锻炼,学生们的意志品质也得到了锻炼,增强了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了适应能力和生活能力。
通过体育,学生们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扩展了知识面,结交志趣相投的朋友,调节了生活情趣,幸福指数大大提高。
2.3 广泛开展体育活动切实提高学生体质
我校课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每天早晨,数千名学生来到操场,跑步、打球、跳绳、健身,场面壮观感人;体育社团和俱乐部的会员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有声有色地组织活动。每天的课间、课外,各种球类运动场上,学生生龙活虎、拼抢冲杀的情景,每一处学生尽兴活动的场面,都是校园文化活动中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不禁让人感叹大学体育课程在教书育人方面萌发的巨大力量。
参考文献:
[1] 刘铭良.高职学院体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11.
篇9
关键词:体育;课程思政;价值观;内在逻辑
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提升其亲和力及针对性的同时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再次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要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的系列讲话和重要指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和道路。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将普通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全面提高人才质量的重要任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在所有学科专业中加以推进。由此,“挖掘思政元素、实现价值引领”成为高校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广泛共识。新时代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如何在这一宏大叙事背景下,结合学生特征进行内容构建,将课程思政落细落实到体育教学实践中去,成为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体育课程思政中教学内容构建与实施的逻辑关系及其解析来回答这一问题。
一、体育课程思政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全面重塑体育价值观的内在逻辑
1.体育课程实践中的堕距现象导致当前体育价值观旁落。文化堕距理论认为,整体文化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构建而成,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迁,不同部分文化不一致的变迁速度是造成社会整体文化错位、差距、不平衡的根本原因,并将由此而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1](P1635)体育课程实践领域的文化堕距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社会发展过程中考试制度和考试文化的变迁,以及升学考试中体育学科权重、分数占比的失衡所导致的体育课程边缘化,导致体育课程“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在学校教育体系中至今仍大行其道。二是体育课程本身在设计和实践过程中未能深刻认识到体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意义,以及体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的深层联系;体育课程设计未能适应社会整体文化和人类生活方式快速变迁,导致体育在应然、当然和实然状况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青少年体育整体目标的达成必然需要相应的体育价值观和具体机制与之匹配,即在对体育宏观目标进行规划时,各种制度安排和青少年价值观培育二者缺一不可。就国家对青少年体育整体目标规划而言,2017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7部门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旨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及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等文件对青少年体育发展的要求,共同制定和了《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将学校体育目标锚定为青少年体育综合素养和体质健康水平提升两个方面;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和体育意识培养、活动参与形式、体质健康状况、多方联动效应和体育活动保障等几个方面构建了青少年体育发展目标体系,试图通过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区、家庭与社区的多方联动,实现青少年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每周参与3次以上中等强度体育活动、至少熟练掌握1项运动技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秀率25%以上等五项目标。目标规划详尽、制度设计亦相对完善,然而数据统计显示,当前能够熟练掌握1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的青少年学生占比不到20%,能够达到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每周参与中等强度体育活动3次以上的普通学生凤毛麟角,可见运动参与、运动技能等目标均未能完成,身心健康及社会适应等目标缺位现象长期存在。究其原因,青少年群体体育价值观的缺失是目标难以达成的重要因素之一。青少年群体未能准确认识到体育的功能效用与人类需求之间的关系,未能养成坚持、协作、自律、拼搏的体育价值观念,这是体育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难以发挥效用的深层原因。2.体育课程思政全面重塑体育价值观的内在逻辑。如前所述,体育价值观缺失已成为困扰高校体育课程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桎梏,如何突破当前体育课程中的文化堕距现象,构建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发展相匹配的体育价值观,成为体育课程构建与实施设计中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之一,体育课程思政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指导方向。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课程思政就是要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等元素有机融入各类专业课程中去,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机制。这一要求在体育学科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中体现为利用体育课程“身体在场、知行合一”的独特实践性和体验性引导学生理解不同领域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引导各科教师充分认识到体育课程在学生“重拾阳刚之气、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中的重要作用,将体育素养提升与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联系起来,牢固树立“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终身体育思想。
二、基于价值观解构的体育课程思政内容构建及其逻辑解析
1.体育课程思政的核心思想及其价值观解构。教育部2020年5月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课程思政内容的整体构建给出了明确的范畴:一是帮助学生树立牢固的理想信念,充分结合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对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通过对不同政治体制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主动践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从本质上来说这属于世界观教育。二是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对学生进行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宪法法治意识教育为核心的人生观教育。三是以文化素养、道德修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即价值观教育。这些内容在体育课程中的体现,需要进行详略取舍、分类细化,既能够引导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又能够通过体育课程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既能够树立“健康第一、奋斗有我”的理念,又能够厚植顽强拼搏、“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情怀;既能够理性看待和理解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又能够认真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中所蕴含的“内外兼修、形神兼备、文武双全”等深厚哲理。2.体育课程思政的内容选择与构建。体育课程思政不是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简单地照搬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而是对体育课程中的育人元素进行发掘、梳理和重新认识,拓宽体育学科课程育人、育体、育心渠道的过程。体育学科知识和运动实践活动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双翼,同时也是体育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渠道。对体育学科知识和运动实践活动中的育人要素进行发掘,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其中,构建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内容框架,成为当前落细落小落实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必由之路。从宏观上来说,体育学科知识的范围极其广泛,从文科领域的体育哲学、体育史、体育法学、各种运动项目的教材文本,到理工科领域的运动生理、运动解剖、运动营养、运动心理等学科,我们既可以从不同运动项目的源起及发展历程中领略到民族文化差异和与种族歧视斗争的历史,深刻认识到体育文化交流与融合所带来的民族认同感,认识到体育强国之于民族复兴的伟大意义;也可以从体育史中看到中华民族体育振兴与崛起中许海峰、聂卫平等榜样的作用,从乒乓外交中领略体育之于国家的意义,从中国女排永不言败的精神中汲取为国争光的勇气和力量;还可以从民族传统体育与外来体育项目的比较中领略民族文化之美、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体育精神风貌。从运动实践活动的视角来看,学生参与实践是体育最为直观的体现方式。运动对身心所带来的强烈冲击,使得兴奋和抑制等各种复杂情绪反复交织,不同情境下的选择和各种问题的答案是学生形成体育价值观的重要线索。首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引导学生熟练掌握不同运动技能的动作方法、练习手段以及在练习过程中的本体感觉,使学生在技能学习过程中能够切实体验到运动的快乐和“坚持”的意义。其次,引导学生对体育运动技能和运动战术进行深入思考,即在运动实践中结合自身特征对如何运用基础运动技能形成个性化的技术风格,如何与队友协作形成多元化的战术解决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形成自信、合作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化思维模式,领悟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再次,通过长期的运动实践,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建立起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体育价值观,即知道在不同运动情境下如何练习、运用和掌握动作技术,在形成个人独特风格的动作技术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形成自己的体育价值观念和体育锻炼习惯,并能在体育生活化的过程中持之以恒地加以运用,真正从行为上认同体育的价值。
三、基于价值观生成的体育课程思政组织实施及其逻辑解析
1.体育课程思政中核心价值观的生成路径分析。体育价值观是学生个体在体育知识传授和运动实践参与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按照“接受—反思—价值概念化”的逻辑程序形成的具有内部一致性的态度和信仰,既涉及价值观与体育知识体系及其传授方法之间的联系,亦关涉到价值观如何在运动实践的组织及参与中生成。根据布鲁姆的课程目标分类理论,体育学科课程目标可以据此划分为知识传承、技能实践和情意发展三类,前二者为显性目标,后者为隐性目标,隐性目标的达成取决于显性目标本身的科学合理性及其表达方式,三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具体而言,知识传承是教师选用合适的媒介对体育学科领域内的知识体系进行传递的过程,这其中包含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思想水平等隐性目标的传承;技能实践是对体育学科领域各种知识和运动技能进行包括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创造等在内的实践认知,总结其中的基本规律,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反复练习和揣摩思考达到体育习得的过程,这其中亦包含了坚持、拼搏、协作、自信等优秀品格的培育;情意发展则是指在体育知识传承和技能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从事体育活动的动机、情感、品格和价值观,包括对体育运动基本知识及专项知识的接受、反应、重视、组织并形成最终体育品格及价值观的过程。从整体上来说,体育价值观的生成路径不仅取决于教师对于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及表达方式,也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态度、接受程度、实践方式和思维水平,亦即体育价值观生成要求学生不仅对于教师所构建的课程内容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能够在主动参与中体验和反思其中的规律、解决和克服遇到的困难,并将其内化为本体知识结构的组成部分,唯有如此,才能够领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价值观等隐性目标。2.体育课程思政组织及实施方略。课程的组织及实施是将课程中的概念、通则、技能、价值等各种要素或成分妥善加以安排,使其力量彼此谐和,并将其付诸行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最大累积作用的过程。就课程思政视域下的体育课程而言,是将体育知识、运动实践、情意发展、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要素的中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和价值进行深入发掘和合理安排,并付诸实践,从而促进学习者理解体育内涵、内化体育价值、促成行为改变的过程。教师组织时不仅需要根据授课对象的体育知识水平和起点运动技能构建内容严谨、科学合理的层次,还需要从表达方式和表达细节上贴合当代学生的审美习性,在注重课程内容知识体系的统整性和运动技能的迁移性的同时,还应注意关联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认知发展,在继承和发扬以往体育课程改革中所积淀下来的艰苦奋斗、奋发有为等优良传统的同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及世界体育课程发展的最新趋势,从顶层设计上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涵养,以久久为功、润物无声的方式发挥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综上所述,体育学科领域的课程思政从本质上来说是对体育价值体系的解构与重塑。这对于解决当前体育课程文化堕距所造成的体育价值观缺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高校体育课程需要从内容架构中重新发掘其中的思政元素,与体育知识和运动实践紧密结合,并以恰切的表达方式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高校体育教师需要加强自身修养,明晰体育价值观的生成路径和形成机制,在课程教学实践的组织实施中以身为范,引导学生将体育锻炼与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联系起来,构建科学的体育价值观。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课;素材性资源;条件性资源;方法与过程
“天机与云锦”出自陆游的诗:“天机云锦用在我,裁剪妙尺非刀尺”。在本文中“天机与云锦”是指形成体育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条件。研究怎样“裁剪”这些资源条件上好体育课,更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我国启动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核心是课程改革。今后,国家不再制定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取而代之的是课程标准。同时,为了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要求,还实行了国家、地方和学校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开发出有地方和学校特色的体育课程。要开发课程,必须拥有足够的课程资源,于是课程资源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被提出来。
1.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概念 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即是指形成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根据这一概念,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亦可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素材性资源是体育与健康课程运行的软件,包括体育与健康知识、体育锻炼方法与手段、体育教学组织与教法、课程目标、体育情感与价值观等。条件性资源是体育课程实施所需要的硬件,包括实施本课程的人才资源、财力资源、时间资源、空间资源和体育器材用品资源等。
2.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全国执行学大纲的体育课程管理体制。但是,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地理、气候、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异很大,以致于不少地方由于条件的限制无法执行大纲。结果对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未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根据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不再制定全国统一的体育教学大纲,而是提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称课标)。课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对课程目标、学习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提出具体的要求,但对完成课程目标所需要的内容与方法只提出了一个大体的范围,各地区、学校和体育教师应当根据各自的需要、特点和优势,充分挖掘丰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并从中筛选出受学生欢迎的、有效的和切实可行的各种教学内容与方法,创造性地去实现课程的目标,做到目标一致,殊途同归。
3.更新观念,全面开发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 长期以来,体育课程被理解为仅仅是按课程表排的,在学校操场上的体育课,是一个限定在学校中和规定的45min内的封闭系统。如今,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课程已被看作是存在于校内外广大空间且不受45min限制的开放系统。“因此,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让体育课走出学校运动场,与学生的课余活动、家庭和社区生活结合起来,是现代体育课程发展的必然要求〔1〕。”这种新的体育课程观有利于我们开拓眼界,充分开发、利用丰富的体育课程资源,更好地实现体育课程目标。
3.1 树立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时间观。要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首先要有时间的保证,每周2~3次体育课加上学生在校内的课外体育活动和校外体育活动过程,包括学生节假日参加的家庭、社区等体育活动过程。学生的这些体育锻炼时间都应当被看作是体育课时间的延伸,属于体育课程的时间范畴。目前,不少学校的选项课、俱乐部等,就不但打破原来的班级授课制,也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时间。教学内容的多样化,需要采取课时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必要时还可以安排在周末进行。
3.2 拓展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空间。 体育课程的实施需要有较大的空间,这是体育课程一个突出的特点。新的教育理念提倡学校应成一个开放的系统。当前,人们正在呼吁学校的体育场馆应向社会开放,反过来看,为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学校的体育课程也应当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我国地大物博,各地区的地理、气候、经济、文化等差异很大,各地区都拥有丰富和独特的校外体育课程资源,这些资源的合理开发,将为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十分有利的条件〔2〕。近年来,为了使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不少学校都开始积极地尝试开发校外的体育资源。 在关注校外体育课程空间资源开发的同时,还应当重视校内空间资源的开发,充分挖掘学校的潜力,为体育课程的实施提供了更多的空间。
3.3 开发丰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素材资源。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对课程目标、学习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具体的课程内容不作硬性的规定。这就要求地方、学校和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地去选择课程的内容与方法,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创造出令学生喜欢又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锻炼方法。体育课教学内容的开发还应当包括对常见的竞技体育项目的改造和利用,不少竞技体育项目,只要我们降低技术要求或器械标准,突出其健身与娱乐的功能,仍不失为受学生喜爱的好教材。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还包括传授一定的有关健康的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选用一本好的教材外,还应当经常通过各种书籍、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广泛搜集有关材料,及时补充一些新的教学内容。
3.4 充分开发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人力资源。 体育课程人力资源可以理解为介入该课程并对课程的实施起积极作用的人力来源。课改要求体育课程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的人力资源不但包括校内的体育教师、学校有关领导、班主任、学生等,还包括校外的有关专家、教练员、社区体育指导员、家长等。这些人都可能对体育课程的实施起到积极的作用。提倡在允许的情况下让体育教师走出校门,担任社区体育的指导工作,参加各种业务进修,在改革的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以适应课程改革形势的发展。
4.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开发原则与途径 当我们建立了新的课程观后,我们的视野将扩大,将会发现体育课程资源是十分丰富的。但事实上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资源都加以开发和利用,而应当根据资源的优劣和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资源加以开发利用。
4.1 开发原则
4.1.1 健身性原则。“健康第一”是学校教育改革的宗旨,因此,我们在开发课程资源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健身性原则。所以,我们在选择素材资源时,应当根据不同阶段学生身体发展的特点,科学合理地加以选择,保证这些素材能真正起到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的作用。
4.1.2 兴趣性原则。兴趣是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动力,只有学生对教学的内容、方法、环境产生兴趣,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我们应当根据青少年活泼好动的特点,选择他们喜爱和欢迎的运动素材,包括一些娱乐、休闲和新兴的体育锻炼内容,使他们能在学习的乐趣中身心得到充分的发展。
4.1.3 适应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是指在开发体育课程资源时,应考虑到与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合。如学校的场地器材、财力和环境等是否具备应有的条件,体育教师是否具备开发的能力,学生是否具备应有的基础,甚至还要考虑到能不能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等。
4.2 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
- 上一篇:会计电算化特征
- 下一篇:消防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体育课程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