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历史背景范文

时间:2023-11-30 17:30: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的历史背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的历史背景

篇1

关键词:精英化;大众化;大学理想;大学使命

中图分类号:G64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4)05010004

大学理想与大学使命不是同一个命题,但却相辅相成,大学使命源于大学的理想,大学使命的变化也必然会引发人们对于大学理想的再思考。高等教育在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发展过程中,大学理想与大学使命走过了一条不断嬗变的路程。

一、从精英化到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大学理想与大学使命的嬗变

(一) 英国纽曼的大学理想与大学使命

红衣主教纽曼认为,大学教育不是为专业教育而设,而是为自由教育而设。那么,什么是自由教育?纽曼认为,自由教育是“心智、理智和反思的操作活动”,也就是说,自由教育是以心智训练、性格修养和理智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它的培养目标是集智慧、勇敢、宽容、修养等品质于一身的优雅绅士。这种教育观点在对待知识上的态度上是为知识而知识,“知识按其程度变得越来越特殊时,知识就越不能成其为知识”,因此,自由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反对在大学里进行狭隘的专业教育的。

其次,纽曼认为大学教育是理智的而非道德的。以他的标准来看,自由教育是排斥美德的培养的,它应该完全地限制在理智培养上。大学教育的目的是训练理智,发展人的理性。就自由教育的课程来看,很显然,他看重的是古典学科特别是文学的学习。

第三,纽曼认为大学教育重在知识的传播而非知识的发现。与知识的传播相当的是教学,与知识的发现相当的是科研。也就是说,纽曼认为,教学和科研虽然是知识的两大职能,但就大学而言,它的职能是教学而不是科研;人们设立大学不是为了创造新的知识而是为了传授人类已有的知识,所以教学只能是它的惟一功能。他说:“大学是一个传授所有知识的场所。这意味着,一方面,如果大学的目的是进行科学和哲学的发现,我不明白为什么一所大学要有学生;如果大学的目的是进行宗教训练,我不明白它为什么会成为文学和科学之府。”[1]

(二)德国洪堡的大学理想与大学使命

德国的洪堡认为,大学有两大使命:一是个性与道德的修养,二是对科学的探求。修养,是新人文主义的一个核心概念,指一种道德和人格上的境界修养,是个性全面发展的结果,是人作为人应具有的素质,与专门的能力和技艺无关[2]。相反,洪堡认为专业实用性的学习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它会使人偏离通向修养的正途。那么,如何达至道德修养呢?洪堡认为要靠纯科学。所谓纯科学是不追求任何科学自身之外的目标,只进行纯知识、纯学理的探求。由此观之,洪堡眼中的纯科学是反对进行有实用价值的科学研究的。因此,在洪堡看来,大学并非狭义的教育机构,它是从事科学研究的机构,所以,大学与其说是教育机构不如说是科学研究机构。

洪堡认为,大学应相对独立,摆脱国家政治和经济的干涉。但是大学的相对独立并不代表国家就是无所作为,因为,从国家方面来看,大学对国家的发展太重要,国家不得不对大学提供必要的支持,并采取相当的措施,防止各种弊病侵害大学的健全与健康发展。洪堡认为,大学的学术自由和国家的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他说,国家在整体上“不应该就其利益直接所关所系者要求于大学,而应抱定这样的信念,大学倘若实现其目标,同时也就实现了,而且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国家的目标,由此而带来的收效之大和影响之广,远非国家之力所及”[3]。

洪堡的科研观与大学――社会的关系二者是一脉相承的,在洪堡看来,科学只涉及纯粹的知识,无关乎实用,几乎等同于哲学。这就决定了其目中的大学,其最本质的特征是以纯知识为对象的学术研究机构。因此,大学应有一种“象牙塔”般的精神贵族的气质和对纯学术的信念,而不应该去考虑社会经济、职业等种种实际需要。那么,如何保持这种尊贵的气质呢?就是要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就是要大学与社会保持相当的距离。

(三)美国克拉克・科尔的大学理想与大学使命

到了科尔时代,大学已不同于纽曼的牛津大学、洪堡的柏林大学,他看到大学已彻底地参与到社会中去,自觉不自觉地成为社会的“服务站”。它是一种新型的机构,他把这种机构叫做“多元化巨型大学”。多元化巨型大学有多元的机构,有多重目标,多个权力中心,为不同的顾客服务;它维持与传播真理、探索新知、服务社会;它不是一个村落,不是一个城镇,而是一个五光十色的“城市”。

科尔认为,“大学已成为实现国家目标的一个主要工具。这是前所未有的,是现今席卷我们大学的改革之风的实质。”[4]63它需要满足国家在四个方面的需要:一是要求大学培养学生数量的增加;二是要求大学满足国家事业日益扩大的需求;三是要求大学把各项活动与工业前所未有地结合起来;四是要求大学适应新的知识潮流并为其重新开辟途径[5]。

科尔还认为,大学还面临着三大相关领域的调整,即,发展、学术重点转移以及介入社会生活。随着进入大学的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大学将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现有校园将已不能满足要求,许多新校园将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与之相伴随的,知识正在急剧增长并呈现爆炸状况,社会对某些技能的需求也急剧增长,大学必须要适应所有知识的“爆炸”和社会的需求,“大学已成为人们进入这些专业的主要‘港口’,一种专业只有通过使大学成为其‘入境港口’,才能得到社会承认”[4]77。科尔认为,“大学作为知识的生产者,批发商和零售商,不可避免地要为社会提供服务[4]80。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下,我国的大学理想与大学使命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我国大学的理想

1. 国家及受教育者知识需求的供给者。

无论是从简单的受教育人数上的增加,还是从教育的理念来看,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已经与精英化时代有了显著不同。大学现在不再是一个村落,也不是一个城镇,而是一个五光十色的“城市”,但不管大学变成一个什么样的 “城市”,它首先面对的是受教育者。纽曼的大学是保存和传授普遍性知识的场所的理念奠定了他的传统的大学思想的基础,洪堡的大学的核心是探索和发现知识的论点是他的大学理想的基石,那么科尔关注大众化时代人的现实需要的论断正是对应了我国现今的大学理想,所以我国大学的理想之一就是关注现实中的受教育者。阿特巴赫认为,“学生越来越把高等教育视为通向较好的就业机会、增加收入和社会流动的途径。他们更少地关心高等教育的内在价值。学生们把自身当作教育产品的消费者”[6]。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下,社会强化了受教育者作为高等教育消费者的地位,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大学最世俗的一个理想。

同时,知识经济悄然而至,经济全球化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国际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大学与国家命运的关系从来没有这样密切过。大学是知识的殿堂, 是思想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的学术圣地,更是国家发展的“动力站”。大学利用自己三大优势,即知识上的优势、技术上的优势和人才上的优势,全面为社会发展提供以学术为特征的服务,满足社会对大学的知识需求,这是大学顺利发展,获得国家、社会支持的有利凭证。

2.人类精神家园的守护者。

大学不仅是一种实体的存在,还是一种精神的标识。人生来就是脆弱和无助的,人类在不断地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宗教是人类精神的最初支柱,但对那些“希望在与人类的过去和未来关系中认识自己的青年人来说”,从宗教教义里获得的说词往往虚无缥缈的,他们看到“在今天已没有比大学更适合的去处了”,“通过吸收和运用知识来拯救自己已日益成为现代人的宗教”――大学成了世俗中的宗教,大学成了人类精神家园的守护者。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我国大学的使命

1.向社会输送人才是大学的基本使命。

国家竞争力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出于大学,所以,人才的培养是大学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使命。向社会输送人才是大学的使命,但大学要向社会输送的是合格乃至优秀的人才,所以,数量是社会对大学的要求,但人才的质量才是更高的要求。数量的增长相对比较容易做到,只要通过扩大学校的规模并在教学资源的配置上进行优化等方式即可以做到;也就是说,数量的提高多半是通过办学硬件和物质条件。但是质量的提高,则有赖于学科建设和学术水平的提升,这就需要软件方面的运行和传统氛围起作用了。

2.进行科学研究是大学最得天独厚的使命。

大学进行科学研究的先天优势是众多人才云集。大学会集着社会上第一流的学者,最活跃的学生。数据表明,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院校的科研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比如,仅1997年,大学获得的自然科学奖占到了全国各行业总数的58%,国家发明奖也占到了47.7%,科技进步奖占32.5%。有鉴于此,国家对大学科学研究的投入不断加大,这也成了大学进行科学研究的物质优势。大学要发挥这些优势,为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做出更大的贡献。

3.投身经济建设是大学不可忽视的使命。

大学通过“产―学―研”三结合的方式进入了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也已经成长为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比如,作为先行者的北大方正、清华紫光、上海交大昂立等高科技企业,就是在这种方式的指引下,率先取得优秀业绩。此外,决策咨询、对口扶贫等各项社会服务事业也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开展起来。

三、实现我国的大学理想与大学使命的内外部支持力量

(一)大学发展的内部支撑力量

1.大学要合理定位。

定位有两层含义,一是大学性质的定位。大学是个学术组织,而且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学术组织,所以,学术性是大学的第一特性,“它既不是宗教组织,也不是行政组织,学术目标使它按照学术的逻辑建立其独特的内部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7],所以大学要把自己定位为学术组织。二是大学类型的定位。前面提到过的大学的三大使命,不同的类型的学校,其侧重点是不同的。有些学校强调科研立校,有的学校,尤其是一些地方大学,把为地区经济服务作为一项重要的使命,而有些学校只要把培养人才这一项做好就行了。大学的三大使命没有高下之分,关键是要根据学校以及学校在整个地区的地位,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思路、规划,借此,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2.协调两种权力的关系:学术权力与行政力。

大学的内部是一种奇特的组织,它有两种权力交织在一起,即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大学能否办好,关键在于能否协调好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英国教育家阿什比说过,“每个大学能否健康发展就在于校内由哪些人主持。”既然前面我们已经把大学定位为学术组织,就要按照学术的内在逻辑建立起与之相适的内部权力组织的结构及运行机制。学校事务虽多,但可以大体分为行政事务和学术事务,行政事务有行政事务的管理办法,学术事务也有学术事务的管理方式,所以,大学的学术事务的决策管理中,要避免行政权力的干涉,要依据学术规律而不是以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学术权力的作用,以民主协商而不是行政命令的方式来处理学术事务。

(二)大学发展的外部支持力量

1.大学需要一种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这个社会大环境就是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时至今日,国家也已承认,大学的学术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学术,大学的发展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大学跟国家紧密相联。从国家政府方面来看,它所要做的就是通过简政与放权的方式积极地为大学营造良好的、宽松而宽容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使大学能够积极自主、自由地谋求发展的空间;同时,大学也应该知道,它的发展虽然离不开社会但也不能坐等社会为自己的发展创造条件,大学要自觉自愿地为自身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和机遇,大学有它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任命,大学必须承担起来,真正做起社会发展的思想者、预言者、批判者和行动者,由此使自己真正成为社会的中心,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2.协调大学与政府的关系。

就我国的情况来看,协调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关键在于政府。前面我们说过,大学是种特殊的组织――学术与文化组织,所以,政府要始终把大学作为学术组织加以建设和管理,要尊重并维护大学的主体地位和相对独立性,使大学按照学术组织自身的逻辑运行与发展。政府要改变过去那种管家婆式的包办一切的管理方式,通过统筹协调、监督评估、方针指导、提供服务等方式,对大学实行依法管理、宏观管理。我们建议将大学这个组织与一般的行政机关区别开来,取消大学的行政级别,下放大学的办学自,将具体的学术事务交给学校的教授委员会去处理,在学术事务中,要淡化政府的行为,从而根除“官尘暴”对学术界的干扰。

四、结语

从英国的纽曼到德国的洪堡再到美国的科尔,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曲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学逐渐具备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大学理想与大学使命也走过了一条不断嬗变的路程。时至今日,时逢我国高等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大学既不迷失理想又能完成自己的使命,这需要其内外部力量的双重支持:对内,大学要合理定位,解决好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关系;对外,大学需要一种良好的发展环境,还要协调好与政府的关系。参考文献:

[1] 纽曼.大学的理想[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1.

[2] 洪堡.立陶宛学校计划[A].瞿葆奎.联邦德国教育改革[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16.

[3] 威廉・冯・洪堡.论柏林高等学术机构的内在和外在组织[J].高等教育论坛,1987(1):93.

[4] 克拉克・科尔.大学的功用[M].陈学飞,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5] 肖海涛.大学理想演变的历史轨迹[J].高等教育研究,2000,132(1):104-108.

篇2

论文关键词:图形—,—,背景理论,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模式迁移,新教师模式构建问题

 

一、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1. “图形——背景”理论介绍

“图形——背景”理论源于心理学领域,是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中比较重要的一则理论,1915年由丹麦心理学家鲁宾(Rubin)首先提出,后由完形心理学家借鉴来研究人的知觉(主要是视觉和听觉)及描写空间组织。该理论以突显原则为基础,认为“‘图形—背景’分离原则”不但是空间组织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也是语言组织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心理学家认为,知觉场总是被分成图形和背景两个部分,图形是看上去有完整结构的,首先能引起被知觉者注意的那一部分,而背景则是与图形相对的、细节模糊的、未分化的部分。人们在观看某一客体时,总是在未分化的背景中先看到图形,这就是“图形—背景”分离原则(figure-ground segregation)。当我们观察周围环境中的某个物体时,我们通常总会把这个物体作为在知觉上突显的图形,而把环境作为背景,这就是突显原则。对图形和背景的感知是人类体验的直接结果,背景就是对图形进行认知的参照点。对于这一理论的理解可参照著名的“人面/花瓶图(the Face/Vase lllusion)”来进行。最先将“图形—背景”理论用于语言研究的是Talmy。他认为,“图形—背景分离原则”也是语言组织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他给图形下的定义是:图形是一个移动的或在概念中可移动的物体,其路径、位置或方向被视为变量,其特殊值是相对值;他给背景下的定义是:背景是相对于参照框架的静止的参照物,图形的路径、位置或方向是相对于背景而静止的。人们不能既看到图形又看到背景,图形是包含于背景之中但又突出于背景的成分,在认知中占优势,是最为明显的成分,成为注意的焦点。在视觉场中,图形和背景都是实体,而在教学互动中图形和背景则是不确定的交互式关系;而本文要分析的大学英语教师教学模式构建中的教学方法的设计则是实体的概念化,因此,可以把大学英语教学过程的模式构建当作一种抽象化了的视觉场进行图形—背景分离的认知分析。

2. 现实意义

作为成功教学的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教师在步入课堂前备课过程中对于教学过程模式的设计和揣摩。作为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活动,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的英语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借助不同的教学辅助手段,给出相应的教学模式,以便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在现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已成为时代淘汰的产物本科毕业论文格式,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大行其道核心期刊。这是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本文以“图形——背景”理论为出发点,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构建进行研究,认为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之中的身份不是根据教案进行教学活动的准确无误的执行者,而应该是基于各种与教学活动相关的变量的调控者。课堂上的教学气氛和教学效果会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通过课堂互动——这一教学的实际过程发生相应的变化,而教师作为了解课堂上相关变量的调控者务必根据教学活动中某种突发的,无计划的情景,进行有意识的,可调控的教学过程模式的随机应变,这对于教师在分析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成功的教学反思过程后进行教学改进和调试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分析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更具有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图形—背景理论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迁移

在当前教学水平可以满足的情况下,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起主导作用的调控者,把学生的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设计和规划,在对教学内容进行知识区块的分类和呈现方式分类的基础上,分解教学任务,将其划分为学生课外独立自学和在教室指导下的教材学习两大板块。而在课上的教学过程中,教室主要通过指导学生课内教材学习的全过程,在每学期授课之初公告本学期教学目标、内容及考试框架和强化期末考试学习成就测试等手段来保证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实现,构成以学生英语学习全过程为指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1.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的教学过程模式构建

在教师进行备课活动的过程即教学过程模式构建的第一个阶段中本科毕业论文格式,笔者将这一过程中出现的教师的教学风格,课程内容,教师设计课堂上的活动作为分布教学过程主体的视觉场的主要元素。而在此阶段,教师的主观意识表现为这个视觉场的背景,而与其相对应的焦点就是依托于大学英语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目的所具体到每一节课的教材上的教学内容。也就是说在脱离教学环境的情况下,教师的备课的过程即教学过程模式构建的形式上是以具体到某个。知识点为焦点而进行教学过程模式的构建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会作为教师主体的视觉场中存在的主要元素,即便是对于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或者模范教师而言,学生只是作为一个设定的变量,位于视觉场中背景中某个模糊的区块之中。例如,在讲到与人文主义相关话题的文章时,比如说父母之恩,异性之爱,朋友之情对于学生来说都是通俗易懂的。而涉及到计算机,生物科学,太空技术等专业领域的话题,非相关专业学生在语言的逻辑性方面,文章的组织结构方面的理解上输于相关专业学生。

另外,教师在备课记录教案的过程中的语言陈述也基本以本次课程教授的教学内容为主。例如:the important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Unit 5 are...; thecomplicated sentence structures in Text A are...。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在这些语言表述中,the important words andexpressions 和 thecomplicated sentence structures 作为各自陈述句中的图形部分凸现出来,而Unit 5和TextA则作为背景而存在的。这就进一步说明了教师在这一阶段的关注中心是课堂上的授课内容。

2.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教学过程模式构建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印刷品和音像制品的优势,将尽可能多的陈述性知识学习过程延伸到课外,由学生独立完成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而用更多的课堂时间进行运用陈述性知识的活动,帮助学生最终形成程序性知识,即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任务型教学法正好作为实现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能力的有效媒介。教师在课堂上会采用一定的任务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手段如独立思考(independent thinking)或者团队合作(team work),将相关的知识组合整合起来,并且在课堂上将任务完成的结果展示出来,最后教师对任务完成的情况进行修正和点评。在课堂上,为了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面对教学对象施教的这个视觉场中,学生实体就凸现成了其中的图形,而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活动和所教授的教学大纲所要求的课堂内容和相关的知识要点都成为了这个认知场景的背景。以此实现由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到将学生看作教学主体的重要转变。否则,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如果还一味的将课本和备课过程中的知识框架和知识点作为这个视觉场的图形和焦点的话,就会忽视学生听课状态,影响教学互动积极性,进而纵容学生提不起兴趣,不合作,注意力分散或其他不文明现象。而这样的课堂氛围和授课质量一定不是教师在备课时所设计的。所以,在语言的运用上,模范教师或有经验的教师运用语言的焦点的转变实现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开阔学生思路的提示语言,如“How do you like it?”“If you were the author, Could you make any difference?”教师尽量在课堂上开展相应的课堂活动,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采取因地制宜的方法本科毕业论文格式,避免教师高输出,学生低输入,通过展示(presentation),示范(teacher'smodeling of stategies),训练(scaffolding),评估(evaluation)和扩展(expansion)等手段最终实现学生将目标语言顺利高效输出的目的。

3. 新教师需要注意的教学过程模式构建问题

根据笔者的教学经历和所提及的教学过程模式构建的经验,新教师是面临这一问题的比较大的一个群体。由于新教师没有或者只有少量的教学经验,在课堂管理和课堂组织能力欠缺,总会出现很多教学问题。列举如下:

A.学生出勤情况不好,总有学生迟到

B.新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总是准备了过多的材料和内容,急于将所有内容都教授给学生。

C.课堂上一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出现不文明的行为,如:上课说话,不注意听讲,玩手机等等。

D.在最后一分钟,教师会想要把教案中的内容讲完,而拖延下课时间核心期刊。或者,新教师想在最后一分钟里讲授重要的内容来重新获得学生的注意力。

E.课后作业的安排没有及时告知学生,造成对其检查的力度降低。

为了解决上诉问题,笔者给出如下建议:

A.要区分开备课过程和授课过程是作为两个视觉场存在的,在不同的视觉场中出现的图形和背景不尽相同。

B.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认知范畴的视觉场里,下一节课要教授的具体知识点,是作为图形存在的,而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学活动的主体,即学生是作为图形凸现出来的,而教师和所教授的内容才是作为背景。

C.教师要有意识的将两种视觉场进行转换。如果模糊了图形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而凸现出背景,势必造成教学效果低下,教学目的失败。

D.确定备课与授课之间的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在备课过程中做到准确,详实才能在课堂上运用自如,知识点连贯,课堂节奏合适。而只有在课堂上做到信心百倍,放松自如,才能将相关的知识点全都准确的教授给学生。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三.总结

图形背景理论作为一个源于心理学领域,发展于语言学领域,扩展在教育学领域的认知观,其科学的理论依据为分析大学英语教学构建模式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外语教师带着教学计划走进课堂,其中包括大纲规定的内容,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和要建立的课堂气氛。这些将分别影响学生的语言输入,语言实践机会,心理吸收状态和语言输出效果。然而再好的教学计划也不会等同于教学结果,影响必须经过课堂互动过程才能作用于学生。最终实现教师教学监控能力和教学效能感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梁宁建,《当代认知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P112-113

陈思,《认知语言学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P266-267

赵亮,《教学设计与大学英语教学过程模式构建》,中国英语教学优秀论文集(一),2010,P17-18

杨海燕,《外语教师课堂策略研究:状况与意义》,2005,P78-79

张文新,《高等教育心理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P82,P86

罗伯特·博伊斯,《给大学新教员的建议》,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P98-100

篇3

关键词:行业背景;地方本科高校;大学生英语实用能力

推动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实用型、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是完善高等教育结构与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是推动普通本科高校向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有效解决职业教育“断头”问题的正确选择。同时,必需转变传统本科教育的发展观念,树立正确的本科职业教育发展观念。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积极推进卓越计划学生的国际化培养。卓越计划要求高校要根据自身发展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工程教育资源和高水平的工程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国际交流,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的跨区域,跨文化交流,鼓励有条件的高校雇佣具有多语种熟悉外国文化、法律和标准的国际化工程师”。

一、高校英语教学现状

由于当前的高校英语教学缺乏良好的真实语言教学环境,使得很多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无法将所学的英语知识转化成比较实用的语言并且良好地表达出来,这样根本满足不了当前激烈就业竞争下对毕业生英语应用能力的要求。当前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改变,如基础英语课程的删减和大量英语选修课的开设,减少了大学英语老师与学生的交流,进而给大学英语老师提升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也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有很多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实行分层次教学,自主学习采用以数字语言实验室为平台的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方式,所有大学英语任课教师使用网络教学平台辅助教学。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与学生的专业脱节,没能讲授相应的教学内容,没能为学生的专业发展服务。

二、地方本科高校发展优势

地方本科高校应始终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汲取崭新的思想理念,坚定不移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作为辽宁地方本科高校,我们应该深深扎根于辽宁这一片沃土之上,构建学校与地方良性互动的发展机制,走出一条符合和适应辽宁经济发展规划,进而为辽宁和行业的发展提供最优质的人才而不懈努力。

高校应根据学生不同专业、不同学习兴趣,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平台,力争既要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既要有力地保证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又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语言学习,进而满足他们各自不同的专业发展需要。通过对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术英语 (EAP)和大学英语通识课程(ELE),培养学生国际视野下的跨文化素养并提升学业和职业竞争力。

三、依托行业背景培养大学生英语实用能力的途径

(一)依托行业背景,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精心打造地方本科高校专业特色

地方本科高校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突出优势专业和提升传统专业,优化结构的专业设置和整体建设思路,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和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积极发展新兴学科和专业,充分体现地方高校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地方区域特色。地方本科高校以行业为依托,为特定行业培养不仅具有创新能力强、精通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更具有较强的英语实用能力、适应高等教育现代化和国际化需求的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

目前,我国有逾千所本科高校开展高等工程教育,约占全国本科院校总数的90%,高等工程教育的在校本科生、研究生更是超过了400万人,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工程教育大国。但大而不强、大而不精是我国高校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如工程教育毕业生的国际竞争能力偏低,外语尤其是英语水平更是制约毕业生参与国际竞争的最主要障碍之一。据麦肯锡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跨国公司可雇用的达到其质量标准的工程师数量与各国求职人数的比例中,我国仅占了10%。

(二)以专业为依托,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积极促进大学英语通识课程、后续课程学习的专业化和多样化,全面提高大学生英语实用能力

在当今,随着国际间信息交流和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科技的进步在给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要面对新的挑战。所以,当代大学生除了要具备一定的英语运用能力外,还要提高各种语言应用技能。辽宁地方本科高校要结合自身办学的特点,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大学生打造一个全新的语言+专业的新学习模式。设法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工具逐步引入到各专业的学科教学和学习中来,将语言技能的培养跟专业知识的学习充分有机地结合起来,力争在专业学习中提高语言技能,在语言技能培养中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进而为学生在今后深造、投身社会实践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学习英语对深化多元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开阔国际视野、形成国际意识等具有深远的意义。改革的重点有两个:一是要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外语实用能力;二是要将外语教学与专业教育有机相结合起来。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是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要一步,大学英语教学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学英语教学课程必须按照“卓越计划”的培养要求,优化课程体系,重新定位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服务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为了使“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顺利实施,我们要重新定位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重新设置大学英语课程,运用适合各高校自身办学特色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完善大学英语教学评估体系,提高大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三)“后大学英语时代”学术英语、英语后续课学习研究

学术英语是为了满足专业学习需求而服务的语言教学,而普通英语则是为打下基础进行的语言教学。学术英语学习指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共有学术语境特点的英语学习,是“把重点放在学术环境中某一特定群体的交流需求和行为上而进行的学习,是基于对某一学科认知、社会和语言等方面的需求而进行的学习”。“后大学英语教学时代”学术英语、英语后续课共享资源的开发,通过互联网、新媒体、出版物等各种媒介收集整理,并且编辑处理各级各类各种教学素材,包括文本、音频、视频、图片、动画以及演示程序。

(四)要创造积极有利的英语学习环境和氛围,充分开展丰富的课内外英语学习活动

学校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媒体的教学手段来模拟语言环境并进行语言实践,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重视对英语终生学习能力的养成,要让学生不断改进学习方法,逐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未来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表现出灵活的适应能力。

创设自主学习环境,强化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为方向”的教学新模式,英语老师也要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做到“优化第一课堂,强化第二课堂”,由外语教师专门负责组织筹划具体活动项目和比赛,大力开展各类第二课堂活动。

结合地方经济建设的支柱产业和社会发展的特色来确定大学生英语实用能力培养的内容和方向,努力培养在科研、生产、管理第一线用得上、拿得起、抗得住、起中流砥柱作用的多用型、适应型人才。如何根据国际通用认证要求,培养出一名合格的工程师必须掌握的基本的英语能力是卓越工程师计划要解决的难点问题。培养大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使得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口头交际能力(需经过专门加以测试并顺利通过);了解,熟悉基本的区域跨文化交流规则;具有良好的国际知识与世界人文历史知识;较强的信息判断与信息总结、表达能力。上述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卓越工程师基本的“国际化”培养要求。

参考文献:

[1]章木林.“后大学英语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初探[J].江西科技学院学报,2012 (09).

[2]高琳琳,刘岩,葛忠强.“后大学英语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企业导报,2014(14).

篇4

关键词:新课程;数学语言;数学表达能力

问题的提出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提到“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内容中也多次提到表达、表述与交流。不仅如此,评价建议中也指出“评价应当重视考察学生能否理解并有条理地表达数学内容”,“数学语言具有精确、简约、形式化等特点,能否恰当地运用数学语言及自然语言进行表达与交流也是评价的重要内容”,“能否将解决问题的方案与结果,用书面或口头等形式比较准确地表达并进行交流,根据问题的实际要求进行分析、讨论或应用”。可见,研究数学表达对于我国数学教育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吴有昌老师在“数学语言障碍初探”一文中谈到了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存在的种种数学语言障碍,其中包括数学语言的表达障碍,并提出了克服数学语言障碍的一些对策。笔者在此文的启发下,专注于“提高学生数学表达能力”的问题,查阅了相关资料,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通过认真的分析与思考,谈一点粗浅认识。

关于数学表达能力

(一)数学表达能力的含义

在这里,笔者以语言、自然语言、数学语言、数学表达能力层层递进的方式来揭示数学表达能力的含义。

语言是思维与交流的工具和载体。自然语言,也称普通语言、日常语言,即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通用的语言,是人类在生产劳动的实践中集体创造的。

数学语言是一种由数学符号、数学术语、数学图形和经过改进的自然语言组成的科学化专业语言,是人类数学思维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殊表达形式。一般可分为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其中符号语言是由数学符号表达的语言,表现为运算符号、公式符号等,其特点是精炼、简洁。文字语言与自然语言相接近,是量化和符号化的自然语言,是自然语言与符号语言的结合物,主要反映的是符号语言的语义方面,是介绍数学概念的最基本的表达方式,其中每一个关键的字和词都有确切的意义,其优点是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可读性强;图形语言是一种视觉语言,是用图形、图表来描述数学对象关系的语言,其优点是直观、形象、便于观察与联想。数学语言具有准确、严谨、抽象、精炼和符号化、清晰、简洁等特点。

数学表达能力是指运用数学语言表示思考数学对象、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阐明自己的观点、意见。数学表达能力包括数学语言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高中生数学表达能力的现状

当前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上学生的数学表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学生对用数学语言阐述的概念、定理、公式等理解不透,看不懂由文字语言叙述的题目,不能熟练地运用数学符号,读图困难;不能把由文字语言表达的题意用图形语言及符号语言正确地表示出来,产生难以表述解题的过程,对命题、定理等表达错误或表述不清楚、不全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很少的表达机会,并且只有少数学生勇于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纠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数学语言并未充分的理解;学生存在数学语言的转换障碍;学生数学表达机会的缺失;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

提高学生数学表达能力的策略与建议

(一)加强对数学语言的讲解

数学语言是学生进行数学表达的重要方式。学生必须深刻地理解数学语言,进而达到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数学语言常见的三种形式为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对这三种形式语言的讲解,以使学生能充分理解数学语言。具体地讲就是教师应该重视概念的实质,对概念、定理、法则等关键词、句要讲解透彻,充分揭示其数学意义,让学生领会其实质;对一些数学符号,教师应讲清它的数学思想及相关背景,注意揭示符号形式的表示过程,注意对符号表达式意义的理解与分析,使学生正确理解并能运用数学概念的名称和符号;图形语言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教师应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注意关键点,发现图形的特征,理解图形所表示的数学含义,读懂图形并且注重与其他图形的比较、分析,使学生能对众多图形进行区分与识别。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规范地使用数学语言来表达数学问题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数学语言要准确、严谨、简明,数学字母和符号及数学表达式的读法要准确,书写要规范,运用要恰当,善于使用数学教学语言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数学表达包括数学语言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采取多种形式的示范:口头表达,书面表达,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相结合。例如,在讲解对数的运算性质时,教师口头表达的示范应为:“如果a大于0,且a不等于1,M,N均大于0,那么以a为底的M和N乘积的对数等于以a为底的M的对数与以a为底的N的对数之和”。可强调“a大于0,且a不等于1,M、N均大于0”的条件不可少,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严谨。转贴于

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同时进行的示范应在进行口头阐述的同时,对应地写出书面的表达。注意对条件与括号的强调,培养学生口头与书面的表达能力。

这几种形式的示范在教学过程中的灵活使用会对学生数学表达能力的提高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重视数学语言不同形式之间的转换

人们表达自己的思想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在确定“说什么”或“怎么说”之间进行着各种思维转换。数学语言的表达要求更加严格,它要求把人的思想转换成一种人工的语言,其语法规则、形式都与自然语言有差别,有时需要辅之以图象、表格等。可见数学语言的转换直接关系到数学语言的表达,而数学语言的转换主要是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的相互转换,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应重视这三种不同形式的数学语言之间的转换。

从不同形式数学语言之间的转换能促进问题转化的角度来分析,文字语言转换到符号语言可使具体问题抽象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符号语言转换到图形语言能使抽象问题形象化、直观化;从文字语言转换到图形语言能使具体问题直观化、明朗化。例如,“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文字语言为: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转换为图形语言为:

当然在这里这三种不同的形式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可见在教学中经常让学生进行数学语言的不同形式之间的转换训练,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的概念、定理、证明等,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语言的灵活度,为进一步进行数学表达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提供数学表达的机会

当然在学生的实践中,教师应对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做出及时、恰当的评价,纠正学生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错误和不足,帮助他们掌握数学表达的准确性、严密性,提高他们的数学表达能力。

(五)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吴有昌老师在“数学语言障碍初探”一文中也指出“心理因素也是造成表达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提高数学表达能力。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长期以来学生形成了数学难学及对数学有所畏惧的心理定势,再加上有的学生性格内向,怕自己说错被同学嘲笑,被老师讥讽、批评,或者是有自卑心理等,认为只有老师、优等生才有权利去说去写……这些都阻碍了学生学习数学语言和进行数学表达。因此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与教师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言,对每个学生的每次发言都给予充分地肯定与正确地引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勇气,让学生在课堂上毫无顾忌,畅所欲言,想说就说,想写就写,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要发展学生的语言必须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这种训练需要从外部要求逐步过渡到内部需要。而学生的学习往往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为此教师要想方设法的激发学生说话、书写的兴趣,比如精心挑选让学生进行讨论的问题,问题不能太陈旧,要有吸引力,否则引不起学生讨论的兴趣;巧妙地设计一些密切联系实际生活地小课题,让学生探究性地去学习,学写科技小论文等。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就有可能克服心理障碍,积极主动地说、写,从而提高自己的数学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有昌.数学语言障碍初探[J].数学教育学报,2002,11(2):68.

[2]郑毓信.语言与数学教育[J].数学教育学报,2004,13(3):6.

[3]黄灿,聂东明.高师数学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现状与对策[J].数学教育学报,2001,10(1):85.

[4]苏洪雨.初中生数学交流的现状及其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03,12(3):91.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韦燕平,钦彦.高一学生数学交流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04,13(3):91.

[7]毕恩材,朱秉林.数学教学艺术[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

篇5

关键词:教学研究;大学语文;教学方法;人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H09

美国学者帕卡德(A·s·Packard)观点:通识教育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和准备,是获得其他专业学习的前提,学生通过通识教育学习到古典学、科学和文学等方面的相关课程内容,给学生提供学习其他知识的全面学前辅导和教学,是学生能全面了解到自己要学知识的总概况。回我国学者李曼丽从性质、目的和内容三个层面揭示了通识教育的基本内涵: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从此通识教育的目的上看,是想通过通识教育,让国家公民和全社会人民能够积极投入社会生活中,全面的发展,更具社会责;从通识教育内容上看,它就是教育最基本的知识、态度和技能的综合体。具有广的、非专业性和非功利性的特点。在通识教育基础之上,去学习和获取其他要学的知识。本文观点:教化人格、传承文化和培养治事治学能力,是所有高等学校的大学语文在课程设置始终的理念。

一、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目标

无论在课程的教学还是课程改革之前,都要预先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要达到的目的,进而设置符合课程的目标和教学方式。南京大学的匡亚明校长,在1978年秋,就明确提出大学语文的重要性,为解决学生普遍写作能力都很低现象,大学语文的恢复的最主要的目的通过恢复大学语文的教学,提高学生文字的表达写作能力。大学语文的教学在后来的文化教育实施过程中,目标不但发生转变,同时伴随了不同观念和意见的产生。其中有个观点,说的比较接近大学语文教学自身特定,主张以讲授语言与文学知识为教学主,侧重提高文学鉴赏与审美能力,促进提升文字的表达能力等。另外也有人认为,大学语文应该由“语言+文学”向“语言+文化”的方向转变。把语文变成传播文化思想的工具与载体。这些观点虽然不够全面,但确实有可取之处。

但在实际大学语文教学课堂上,通常是把大学的文学性给忽视了,把相关其他的专业都在课堂上填鸭式的灌输给学生,偏面的认为哲学、文学、历史、农业、科技或是现在流行文化大学语文课功效就补充各种文科知识的教学。仿佛是一辆载重汽车,什么东西都往里面装,其结果必然是严重超载,教学效果也就适得其反。实践证明。违背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采用实用主义的方式对大学语文进行教学,实际上是行不通的。通过学学语文能够是学生提高阅读和欣赏的能力,能够独立鉴赏文学艺术的能力,增强文学知识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和写作能力,这才是大学语文教学的真正的目标。

二、开创大学语文教学新的理念与策略

大学语文现在采用文化熏陶方式和潜移默化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接受情感和审美的感染和蘸陶,在结合其他文素质的课程并进,来达到育人的效果。基于大学语文的重要性,对大学语文的课程和其他的文化素质的课程正确区分和处理要十分慎重。学学语文,要善于发挥,不能局限于课本之内,并尽可能地提供多种答案供学生参考与选择,而不是单一模式的教学和给学生唯一的答案就完成了教学任务。

(一)树立正确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

大学语文最大的优势就是具有很高的文学性,依据这教学,一切以文学为中心,去学习,品读,分析和研究文学作品的核心,思想内容、文学性、语言风格等。引导学生对审美和艺术性有自己的评判和见解。基于课本上知识,可以根据需要发挥与拓展,结合其他的专业的相关知识讲解,从而促进对文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但是不能过于偏离文学教学的目的。在学习和品读文学作品或是教学过程中,要始终贯彻人文精神的培养终,让学生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思想主题的赏析等,提高审美趣味,培养高尚情操,树立远大目标,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摒弃传统教育模式,实行开放式教育

改变旧有的教育模式,采用新型式的教育模式,符合当代的教育需要。改变旧有的教学方法,利用现代的优势,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能最大发挥。开放式的教育方法更能激发和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学有很多种:如启发式、实践式、讨论式等等,还可针对学生自身条件,进行鼓励、发现、指引、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以及应对问题如何解决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要让学生成为主导者,积极主动学习,教师要做好正确的指引者,同时也要注重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不能一味的统一的灌输教学。

那么在教学内容上也要十分重视,把握好重点,要点,难点等等,不要过于纠结一些细节,忽略了重点。在难点讲解上,教师要耐心讲解,学生要耐心学习,直到把问题搞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欣赏审美的能力。结合开放式的教学,教育学生就会事半功倍了。如:指导学生进行朗诵、吟唱、表演以及影视赏析等活动,或者到山青水绿、风光旖旎的大自然去感受或体验等。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教学情境

随着经济知识时代到来,教育也在不断的跟随时代而变,教学手段逐渐走向现代化,这是必然的趋势。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引进符合当代的课堂教学制作和流程。教学课件要充分利用本身优势和作用进行教学服务。

总结

大学本身职责是教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以及学习方法是没错的,随着时代的变迁,这就需要大学教学不能在继续固定式的教学,不去探究更深层的知识。但是但并不意味着该深的地方不去深入。其实大学才是一个最佳的学习和探究学术的知识好地方。对于一些学术的问题,应该锲而不舍进行深入研究,尤其是那些重要的学术领域,更要深入探究。关于以考试衡量为标准的传统教学和以这种方式检验学习的效果,已经不再适应新时代的素质教育要求了。这种应试的传统语文教学,很难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起能全方位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开放式教学,并结合灵活性的全息化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信息要全部掌握,注重学生平时学习的过程,而不是一味追求结果忽略平时的学习过程,既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又要理解其学习的结果,都这两者是同等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的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7

篇6

[关键词]大学生;微博;管理;引导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1 — 0119 — 02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目前在校90后大学生主体人群在心理层面有很多方面不同于其他代际人群,在价值层面将更加认同个人主义、平等主义和异质化。新生代大学生比较专注自我式的生活体验,在变化繁复、充满诱惑的社会环境中又充满了不安全感,充满了无力感。在这种社会多元化背景下,微博等新型信息交流和人际交往平台的开发运用,对大学生思想和生活的影响,不能不引起高校管理者们的高度重视。

一、微博在高校中的发展及特点

近年来,博客圈、QQ 群、贴吧和BBS以及时下的微博等新媒介的出现,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和研究。这些新媒介何以出现、它的出现究竟意味着什么,等等;扩展开来,新媒介在很多方面突破了传统的学术问题域,出现了诸多新的解释性理论,比如加拿大的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就指出,新媒介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颠覆了社会的沟通和交流的模式。

进入高校以后,微博基于共享信息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关注-被关注”关系,围绕个体为中心建立起一种富于弹性的人际关系,并在双方的互动中展示自我的信息,在“关注-被关注”的状态下获得了自我的满足和自信的体验。微博的这种特点契合了新生代大学生寻常被关注的需求,因此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广受欢迎。

随着计算机在大学生中广泛普及, 截至2010年底, 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98亿人, 较2008年增长43.4%, 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2.66%,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21.9 %) 0, 其中30 岁以下的年轻网民占66.7% ,学生网民占33.2%。根据一份基于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的题为《高职院校网上青年自组织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研究调查报告》显示, 通过发放4257份调查问卷, 得出目前高校大学生使用微博、QQ群等新媒介的人数非常庞大,76%的人认同使用微博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一种不可或缺的常态方式,使用QQ群的比例几乎达到100%,使用E-mail比例也达到58%。在大学生日常生活和交往中, 基于互联网平台形成的自组织群体不断涌现, 参与人数不断增加。微博等网络自组织群体已经对相当多的大学生产生了影响。

微博最核心的功能是信息的与获取。就该功能而言,大学生以往借助于BBS、论坛和博客等同样可以获取这种服务,但是微博的好处在于它使这种信息的和获取具有极大的便捷性和交互性,这是非常适合高校大学生作为新生代人群私语化和碎片化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奔波凌乱的生活样式。

微博是一种不断发展的新型平台,越来越多的功能逐渐整合到微博之中,这就使微博这种自组织具有很强的自我更新能力。但是其本身核心的理念是一以贯之的,这就是:信息的即时性、共享性以及基于两者相乘的动态信息传播网络。它广泛收集并传播web1.0的结构化、完整性的信息,以及web2.0的碎片化、零散化的信息,这些信息对高校大学生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这成为高校大学生使用微博的重要驱动。

另一方面,不能忽视的是,微博往往没有严格的资格要求和组织规范,甚至在很多微博关系户中,成员无需满足一定的条件, 只要申请批准就能加入,这就使得微博行为的管理难上加难。

2009年度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决定,今后将进一步加紧网络管理,重点监控和管理QQ群和微博,重点提及要提高网上发现、预防、引导和控制能力,把微博纳入到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德育工作范畴之内,因此,加强大学生微博行为的管理和引导刻不容缓。

二、加强大学生使用微博行为的管理途径

(一)应该承认微博在大学生日常学习、交往和生活中的积极作用

90后的大学生生活在不同于以往的社会环境,信息化的交流模式塑造了他们别出一格的社会视野,形成了新生代的社会经验,在网络的世界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浏览习惯和学习环境,表现出浓厚的自我价值认同和自信心理。微博在这方面符合大学生的需要。大学生微博用户在自己的主页上分享个人情感、日常生活体验以及与游戏、音乐、运动等大学生共同关心话题相关的评论,正是这些话题将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学校的大学生聚合起来,并以社群化的方式进行信息交流和人际交往。同时,微博的用户圈子并不是封闭的,圈子与圈子之间通过中介节点得以连接,这给大学生微博用户提供了聚合志同道合人群的机会,更提供了自我表现人格魅力从而形成“粉丝”团体的机会,享受到在日常生活中难得享受到的被关注的感觉。

因此,使用微博契合了90后大学生人群的自我价值认同需要和自信心理的表达,这对于高校日常的德育管理和学生管理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和延伸。

(二)制定政策,确立对大学生微博行为进行管理和引导的信心和决心

大学生微博行为具有两面性,它对高校的管理和运行以及大学生健康成才具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影响,这种两面性构成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必须介入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重要考量。从积极方面来看,许多大学生使用微博的行动取向与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的总原则和大方向是吻合的,它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和参与意识,有利于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微博作为一种线上虚拟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对线下的学校正式组织形成了补充,它适应了爱学生的多种精神文化需求,有利于大学生增强社交、克服心理障碍。然而从消极方面来看,微博对信息的开放态度容易在特定条件下形成轻信和盲从的态势,有时甚至阻碍了正常信息的传播,不利于高校的稳定;特定条件下一些微博信息容易形成对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的抵触甚至对抗行为,如一些高校近年来出现的“抵制食堂”、“拒交费用”等学生,背后都有微博等的因素存在。

微博的自发、自为特点,使其在目前基本游离于制度化、常规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藩篱之外,既是新颖的高校大学生生活样式的体现,也是潜在的问题域,它将在未来的高校发展中日益体现出它的重要性。

(三)分门别类,具体措施,具体对待

大学生微博群体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信息咨询型、友情关系型和兴趣探求型。用户给予所关心的不同的话题讨论形成了社群,容易形成社群的话题包括游戏、学习、交友和工作。相对于社会人群而言,大学生微博群体具有更明显的“不可管理性”,因为微博使用环境的宽松自由,大学生用户群体层次较高,信息丰富,价值取向呈现散发式样,社会因素和群体言论在微博网络中流传极快,受到从众心理和集体规范的导向,大学生用户群体容易萌发不同于主流政治理念和社会管理思想认知的情况。此外,微博技术的开放性决定了对微博使用进行管理始终面临技术门槛,即基本上是滞后管理或者“扑火式”管理,难以预防和事前引导。

总的来看,大学生使用微博的时间段基本都是在朝九晚五之外,也就是非工作时间,这段时间恰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白”,是一般意义上的“他组织”力所不能及的领域。这就致使学校德育教育主体难以发现大学生微博群体的存在和运行,从而也就难以有效控制和利用网络社团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基于以上原因,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对大学生微博行为精心管理必须发挥创新意识,对常规的德育管理和学生管理方法进行改革,做到具体行为具体对待,具体类型具体措施。

1.从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出发,根据微博的特性、类型、形式与机制,从中探讨加强管理和引导的机制和规律。

首先,以优质微博吸引大学生,引导大学生。

以学生口和思政口为主导,开设优质网站。网站设置方面可以风格多样,呈现生活的丰富内容,进一步优化信息资源的呈现方式,例如:设计部分板块,契合不同的兴趣圈、专业学习圈的热点信息,并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专业需求推荐一些个性化的资源和话题。其次,以学生口和思政口为主导,鼓励广大辅导员、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开设优秀微博,为学生切入社会观察和现象分析提供窗口和平台,并专业类、道德养成类以及法律规范类、生活情感类信息和话题,需要注意的是信息和话题的形式要契合微博等网络新产品的特性,要做到短小、精干、独到、具体,避免出现行政管理部门文稿味道的通稿摘要、或者是简单摘取新闻报道的导语,并且要做到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微博内容。

根据一份基于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的题为《高职院校网上青年自组织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研究调查报告》,对大学生微博用户的微博内容进行分析,发现在微博中最经常出现的语言句式是动词,这说明大学生通常使用微博来报告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和生活经历;而在个人页面上最常出现的关键词,包括“新粉丝”、“音乐”、“女朋友”、“Ipad”、“找工作”、“考试”、“游戏”等时新事物,相对来说政治性社会性话语则较少,如“”、“黄岩岛”、“地沟油”、“个人所得税”等问题,较少出现在大学生微博关注中。这表明在今天的大学生中,最感兴趣的话题是生活化的内容,而非政治性话语

这就要求我们在设置和更新微博内容的时候,注意控制方向,以生活化、趣味性、科学性为原则,遴选材料,以大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吸引他们的关注和参与。

其次,明确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管理与育人目标的关系,使之纳入学校管理范畴。

高等学校一定要明确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管理和引导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意义,它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性问题。重视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管理和引导工作,要加强制度和组织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加大力度,强化软件建设,建立与完善一支强有力的工作队伍,将团委、学生处、思政部和教师等部门的资源和力量整合起来,加强队伍的组织与培养,齐抓共管,贯穿于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全过程,贯穿于大学生线上和线下生活,贯穿于大学生课前、课中和课后,确保不使大学生网络生活成为管理和引导的死角,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德育格局,努力使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工作形成党委领导、党政结合、强化行政、突出自我、强调创新、齐抓共管的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运行机制。

比如,充分利用网络匿名性、平等性的特点, 培养一支由专职党团干部、学生工作人员和学生骨干组成的网上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重点在校、院、班三级选拔培训组建一支政治素质高、学习成绩好、专业技能强的网络评论员队伍, 经常参与网络互动型非正式群体的活动和现实活动, 引领网上讨论的话题内容和舆论方向,推动校园网络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结语:大学生微博行为是网络化、信息化条件出现的新鲜事物,在当前社会生活多元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微博行为如何管理和引导,是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一个不可回避的系统问题,需要高校管理者从以人为本和协调管理的角度去考量并予以解决。

〔参 考 文 献〕

〔1〕薛德钧, 田晓虹.大学生心理与心理健康〔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2〕黄明睿. 非正式组织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及其管理〔J〕 .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6, (07).

〔3〕 朱婷婷, 周香.非正式组织及其管理对策〔J〕. 当代经理人, 2006, (02).

篇7

论文关键词:北京林业大学;农业资源利用;学科建设;林业特色;人才培养

北京林业大学农业资源利用一级学科可追溯到最早的森林土壤学科,1990年以前属于一级学科“林学”下面的二级学科,1990改为土壤学,1997年由农学门类下的林学一级学科划归为同一门类的一级学科“农业资源利用”。2004年植物营养学科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5年土壤学科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林业院校的首个土壤学博士点,并同时被授予一级学科“农业资源利用”硕士学位授予点。

经过50多年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我校在学术梯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形成了具有林业特色的优势学科。

一、学科梯队合理

在学科队伍上建设上,注重人才的引进,从美国、加拿大、挪威、日本等引进归国人员。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术思想和氛围能在我们这里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研究方向齐全。通过多年的努力,我校已形成了一支知识覆盖面广、学术气氛活跃、梯队合理、并具有广泛国内外联系的以中青年为学术骨干的学科队伍。

二、研究方向独具特色、优势明显

我校农业资源利用一级学科下设两个二级学科: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行政上隶属于水保学院。依托过去水保学院在全国名列前茅的科研优势地位,紧紧围绕林业六大生态工程,土壤和植物营养两个二级学科形成了一些固定的具有特色和优势的研究方向,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

(一)土壤学科

土壤学主要有森林土壤、土壤侵蚀、土壤生态与植被恢复等研究方向。

1.森林土壤。森林土壤是森林培育、森林经营的基础。主要任务是应用系统的、先进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研究森林土壤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演化规律,揭示森林土壤的功能,解决林业生产以及不良立地条件森林植被恢复的实际问题,从而实现森林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

近年来我校土壤学科主要在森林土壤发生分类和森林土壤与环境等方面展开了一些研究。通过对华北山地土壤发生特性和诊断特征的研究,提出了以土壤系统分类为依据的土壤类型,通过对土壤粘化过程的研究,纠正了地带性土壤分布中棕壤与褐土的分布问题,为褐土、棕壤土类与系统分类的参比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并受到了老一辈土壤学家李连捷院士的好评。

森林土壤是重要的陆地碳库,并和大气进行着频繁的气体交换,特别是一些温室效应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和氮氧化物。研究这些气体在土壤中吸收或释放的机理,并监测其排放通量和影响因素,认清森林土壤和温室效应气体排放及全球变化的关系,可以为采取科学的调控措施提供理论基础。通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点基金和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资助等项目,我们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有新的突破,研究成果被许多专著引用。

2.土壤侵蚀。土壤侵蚀是当今的土壤物理学的中心内容。土壤水的保持和运动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土壤肥、气和热的状况。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蓄水、透水和抗蚀能力。研究土壤侵蚀规律对改良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以及整个生物圈和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关系。

在土壤流失分布特性研究方面,研究了长江三峡地区、黄土高原地区存在的土壤侵蚀类型,不同土壤侵蚀类型的土壤流失量与降雨、地面坡度、地面覆盖度等因素的关系。对三峡花岗岩地区坡面土壤流失规律和库区土壤中管流和优先流对地表径流过程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发表的论文有多篇被EI检索,并申请到瑞典国际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在森林植被保水保土作用研究方面,以不同地区林下地被物为研究对象,经长期试验得出:林下地被物具有较强的吸持降水、涵养地表径流、增加地表糙率、改良土壤特性等作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固持土壤,对于防止土壤侵蚀具有较大作用。完成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篇论文被EI检索。

在土壤渗透特性及土壤水分运动机理研究方面,以达西定律、连续方程为理论基础,对非饱和带土壤水分运动进行定量研究,它是分布式水文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三峡库区为试验基点,经过长期观测,得出了长江三峡花岗岩区林地坡面土壤渗透遵循霍顿方程,其土壤特性具有蓄满产流条件的结论。研究成果对三峡库区的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3.土壤生态与植被恢复。土壤同成土因素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并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一个亚系统而独立存在。针对我国土壤生态的关键问题,我们首先进行了林地土壤干扰生态学研究。针对我国森林土壤的特点,我们主持了一些国家和北京市自然基金课题,率先在东北天然林、华北人工林进行了土壤种子库、林地粗木质残体生态学、林地空隙对土壤质量演变等方面的研究,发表多篇论文,并取得了多项成果,其中一项成果获北京市林业系统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土壤一植被一大气系统的水分转移规律的研究中,用能量的观点来定量研究和描述水分的运动。SPAC是水分循环的一个通道,我们在研究土壤水分循环与平衡时,都是以SPAC和“四水”转化为基础,利用国家“九五”和“十五”攻关课题,在河南黄泛区、内蒙和宁夏沙漠化地区、黄土高原地区及北京等地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部分成果通过国家鉴定。自然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循环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我们对北方主要森林土壤中的C、N、P、K、S等元素在以土壤为界面上的循环及伴随水文过程的循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不可多得的资料和研究结果,丰富了森林土壤养分的循环理论。

困难立地条件下土壤退化机理及恢复生态学也是我们的研究重点。通过对我国华北石质山区和黄土高原干旱侵蚀地区土壤质量的现状和演替规律的研究,分析土壤退化的原因,结合对主要造林树种耐旱性等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类似地区的造林技术,如径流林业技术、固体水技术。以上研究,为有效地解决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植被恢复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

(二)植物营养学科

植物营养主要侧重于树木营养与施肥、花卉及草坪营养与施肥,无土栽培和花木基质等方面。对树木营养和施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毛白杨和泡桐人工林上。在三倍体毛白杨纸浆林生产建设中,系统研究了我国毛白杨在生长季节的营养规律,并进行了原位的林木正交施肥试验,其研究结果对指导毛白杨速生丰产林的生产有重要意义。运用矢量竞争理论(Vectorcompetitionanalysis),研究了油松、侧柏混交林种间的营养竞争或互惠关系,为混交林的营造以及人工纯林的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同时,我们也承担了首都古树复壮的工作。草坪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在养分循环方面不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可以无限自然循环,在其生产和修剪过程中或多或少有养分的损失。因此,肥料是提高草坪生产质量的重要物质基础。人为控制下的正确施肥,是维持草坪持久性、保持其良好景观,从而实现草坪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利用稳态营养理论,采取指数施肥的方法对草坪进行了出圃前施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国际植物营养大会上进行了交流。

三、人才培养成果

在学科建设上,注重将研究生培养和科研工作紧密结合,1984年开始招收土壤学硕士研究生,生源主要来自农林院校的林学、资源与环境(原来的土壤农化)和生物学、地理学等专业,20多年来共培养硕士研究生49人,为首都和全国的林业、土肥、环保等相关领域提供了重要的专业和管理人才。

篇8

关键词:历史背景 历史事件 古文学史讲授 深刻影响

引言

现代文学研究成果样貌是人们习惯将其编制成较为正式的富有体例化的史学著作,既然是史学化的成果式作品,其中势必会增加对文学现象评论性文字的比重,而稍微忽略了文学史著作中历史语境的相关构建。这在史学著作的书写体例中是无可厚非的,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现行的古文学史范本并不能完全贴切地满足当下大学语文教学实际对于古文学史的现实性需求。由于学生群体对于古代语境认知的相对陌生,再考虑到当下学生对于古时传统文化知识了解的匮乏程度,如若照搬文学史上的相关条框进行简单地讲授,教师预定的教授目标往往是无法实现的。打破这种僵态的方法是,在具体的古文学史的讲授过程中,适时穿一定的相关历史背景,在文学史讲解中增加文学自身内涵的厚重感、趣味性,并能对当下消费文化背景下,由智能化传播媒介所关涉的文学传播过程中产生的谬误进行准确地纠错和厘清。

一、文学解读与历史语境的深层结合,是文学厚重化及其历史性生成的重要保证

文学产生的主要原因被最终定义在了劳动层面,文学和劳动化之间的密切关联,不仅印证了文学生存的物质性,还表明了文学并不是孤立存在的特性。文学的发生是以再现生活、表现生活为最终出发点的,它的表现对象主要是原生态的人为事件,这也是文学得以生存的重要载体。

如若完整地对历史上某位作家的诗歌创作进行准确到位的体悟,首先在诗歌解析的过程中应多加关注其所生活时代的具体阶段,还要结合诗人当时的身份及地位等切实状况,甚至还要关注诗人彼一时的经济收入状况等,只有将研究的相应作品放进与其相关联的具体历史话语中,才能将一首诗歌或者一部作品的内涵进行全面地诠释。不论是李白抑或是杜甫,只有将他们的诗歌与对应的时代背景、个人的不同遭遇联系起来进行解析,诗歌本身所包含的内蕴才能得到合理全面的凸显。文学的研究需要借助一定程度上的历史语境衬托,其重要性之一即是可将看起来较为单薄纤弱的文学现象或者文学作品进行诠释层面上的丰富化,使广义的文学解读和讲授在学科的整体范畴上具备坚实的厚重感。文学厚重感的构建并不是人为地凭空思维拉扯,它的厚重首先无疑是文学历史性特征的彰显。文学在炎黄历史的翻滚长河中缓缓前行,其魅力不仅仅停留在对于历史自身的作家化书写层面上,更为重要的是,文学对于历史的表达和书写加入了作家的情感,这种历史化了的作家情感的有序列堆积[1],改变并深化了人们对于历史事件的单纯认知习惯,相应地发挥了文学与历史相结合并进而引领社会人思考生活、反省人生的重要性,由文学与历史的交集而产生的此种功能,更为文学与历史不可分离提供了坚挺有力的佐证。

二、历史语境的引入,大幅增添了文学史解读过程中的趣味性特征

文学知识的讲解及接受并不如自然学科那样,要求具备较为严谨的思路和运用不可变更的公式输入,它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应该充满人文感受,“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是说语文作为言语本体学科,其言语中蕴藏着丰富的学科内容和人文因素”[2],相应的课堂气氛理应是宽松的,这种宽松最重要的体现点就是文学课堂上的教师授课过程中应当匹配富有弹性化的趣味性,这种趣味性不仅体现在语文教师的语言表达上,更明显的效果体现还应通过具体的教授内容来凸显,语言和内容的双向结合才是促使语言文学的趣味性得以生动展现的科学手段。

如在讲解李白的诗歌创作时,就应联系李白当时在唐王宫内的生活境况对其创作环境和相关作品进行解读。组诗《清平调》的创作,史书记载诗人是在将醉未醉的背景下,聆听唐玄宗的感触后而生发的诗创情感。教师如能恰如其分地将其诗创过程中的“龟年寻人”“力士脱靴”“国舅磨墨”等史载趣事进行适时性地穿插讲解,就可将这组诗歌的创作过程及其诗创意义在这些历史事件的表现下被衬托得愈加立体可感,诗人的个性化形象也会在这种历史语境的营造中获得较为充足的展现空间。诗人、诗歌、诗意在历史背景的串联下产生的紧密关联,使得文学史的讲解过程自然地充满了浓郁的历史气息,而作家的创作也因为以上所涉历史事件的支撑变得更为可感,历史趣事和文学史的有机结合既可生发出重要的趣味性效应,同时还可加深学生对于彼时整体社会状貌的深入了解,并进一步帮助学生厘清了李白这位诗人在他所生活的特定时期内的诗歌创作的丰富内涵的个人把握。

三、历史语境的集结运用使得文学现象变得更加富有生活气息,文学的审美性进一步得到加强

在中国文学的发展史上,但凡取得较高文学成就的文学作品,它必定要深刻地表现某一时代人们对于社会建构的整体想象和不同社会人群对于作品所表现的社会图景的内心反映。从整体上来考察古代诗歌创作,可知其中的民歌创作是中国诗歌成就较为显著的诗歌创作实绩,从《诗经》到《南北朝民歌》,再到《汉乐府民歌》……为何产生于民间的歌体语言及主旨内容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究其原因,主要源于民歌中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表现和描写是以人类最为真实的情感价值为展现目标的[3],也即是说,民歌中彰显的虽是当时社会境况下较为普通的民众生活甚至可以说是下层平民的原生态的生活状貌,但它其中的书写却准确合理地验证了诗歌表现真实生活的这一重要特点,即诗歌凸显的真生活、真性情,这正是民歌能够取得如此之高的成就和民众认可度的重要原因。比如,讲授汉赋重要作家司马相如时,穿插他和才女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其中的“文君私奔”“文君当垆”“白头诀别”等均可视作作家当时生活场景的历史性事件的现时课堂的宣讲再现,这样的解读方式,不仅可以全方位地展现出司马相如与卓文君较为生活化的一面,并且对于了解作家及其相应的历史生活过程,兼顾文学的严肃语境及作家生活场面语境的双重审美性的解读提供了充足的可能性。

《诗经》中关于民间爱情的表现,主要是以较为含蓄蕴藉的手法展开的,其中对于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场面的描写,于语言层面上并无太多优雅美仑的语词作为凸显主旨的特殊点缀,诗中对爱情主题的书写多借助于普通生活中的平常可见的一般化、自然化、熟知化的情形来展现,雨水、阴晴、昏冥、虫鸣等具有典型生活气象的景与物均被挪来作为表现爱情主题的载体[4],这既符合远古诗歌创作环境的社会心理构成,也更好地将彼一时期文学的最为真实真切的生活原生态状貌进行了展现,在表现诗歌的特定主题层面上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奇特效果。《诗经》中关于青年男女情爱描写的众多生活化境况书写,正是远古“现实生活的原点”的集约体现。也正是由于远古历史性背景的此番衬托,才使得诗歌的生活气息愈加浓烈,也在无形之中平添了这段文学史讲授过程中接受者听授过程当中的生活气息感受,诗歌的审美特征同时也得到了充分彰显。这种感受能够引领学生迅速进入到相关诗歌的解析过程中去,并帮助学生从最为普通的生活化层面去深刻感知文学的审美性特征。

四、历史背景的穿插运用,可帮助学生澄清现有影视剧作品中对于文学史人物的谬解

现代传媒手段的多样化及“快餐文化”“消费文学”的出现并占据了绝对的现代文化场域,纸质文化的传播形态已经被逼至嫌弃的角落。“消费文学”或“快餐文化”的一个显著缺点即是传播知识的片面性,它对于知识的传播存在着一定的个体性猎奇心理,这就难免会造成接受者对于现行社会上所传播知识的断章取义和主观性取舍。严肃性的社会文化氛围在当下的文化环境传播张力的影响下已消失殆尽,这种现象在“民间场域”内的表现[5]尤为严重。在当今社会所有的推动这种“消费文化及文学”迅猛前行的因素中,影视传媒发挥着较为重要的并充当此种文化形态的传播媒介的载体。由于历史人物在影视作品中的常规化出场,创作者重点考虑的是它在受众群体中的主流观照效果,历史的真实性就被想当然地搁置在了影视作品欲要表现的众多内容的次要位置,或是转而进行一种轻描淡写的提及式表现,以上两种对于历史真实的表现均是偏离其内涵的片面化表达,彻底忽视了“影像与语文教学的相容性”[6]特征,也就滋生了“演义性”“秘史性”“传说性”及“臆想性”等历史事件及人物的表现手法,更难以置信的是,这些非科学化的历史展现方式还成为了当下社会展现关涉文学层面历史事件的主要手段,大量的为人们所熟知的文学视域内的人物形象在上述这些表现手法的非常态的主观描述下,较为彻底地脱离了文学需要表现现实生活真实性的书写轨迹,这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不得不说是一个严重的损伤过程。

要解决这个问题,要求教师首先要以严肃文学的心理底线作为解析文学史的自我认知高度,并尽力还原文学视阈内历史人物的原生态个体形象。笔者曾经作过这样一次文史抽样调查,让大一新生谈他们对于唐代诗人唐寅的形象认知,大多数学生都是以影片《唐伯虎点秋香》中的唐寅印象和其自身对于观影后的个人臆想作为认知及评价诗人唐寅的唯一依据。我们暂且不论影视作品自身特性及创作者的风格因素,单就学生对于文学人物认知渠道的片面性来分析可知,这样的历史人物品评结论如何能够和真实的历史视域内的诗人形象相匹配呢?历史背景在文学史讲解过程中的适当介入,无疑是解决学生对诗人进行准确认知的十分重要的历史维度依据,也是从侧面来端正学生正确学习观念的不可或缺的教学策略,是辅助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还原真切历史情形、展现真实历史状貌的必要条件。语

参考文献

[1]何英.试析鲁迅的现代语文建设思想[J].作家,2013(08).

[2]段双全.语文学科知识重构及其课程化教学化[J].语文建设,2014(11).

[3]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4]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韩春燕.文字里的村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篇9

关键词:语言教学;文化教学;大学英语教学;策略

大学英语是我国各大高校的公共必修课程,能够有效的提高语言文化修养,以及学生跨国际文化交流能力。但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即中国文化的缺失,过分强调英美文化,导致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出现高耗低效的现象。

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概述

1.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从总体上分析,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呈现喜忧参半的特点,其中可喜的是我国英语学习数量增多,各大高校对英语教学重视提高,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加大了时间和精力,并在各种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但是让人比较担忧的是,学生英语考试成绩提高,但是其英语运用能力没有得到改善,让学生对英语失去兴趣,认为时间花费的多少不会影响成绩。这一现象,对于英语教学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值得深刻反思。

2.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语言同文化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深入了解英语的文化,才能进一步理解和运用英语。尤其是中国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将语言与文化紧密结合更为重要,利于对中西方文化背景作更深的了解。长期以来,我国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都忽视了社会文化的重要性,仅仅将英语作为语言工具,为了应对各种各样的考试。但是在实际的英语运用过程中,由于缺少对语言文化的认识,经常出现错误的、不符合语言规则的交流,严重影响我国大学生的英语实用能力。由此可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该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结合起来,共同构成完成的英语教学过程。

二、语言与文化结合的大学英语教学策略

1.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导入策略

作为中西方交际的重要语言工具,各个方面皆有英美文化的体现,在进行英语教学中,要注意从词汇、结构和语篇等方面进行英美文化导入。

(1)词汇中的文化背景内涵

在各大高校的英语教学中,词汇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中大量的单词、短语和成语中都蕴含着多种英美文化内涵,反映出英语的文化特色。为了更好的深入了解英美文化的不同,要注重对英美历史背景的认识。在语言和文化关系中,依照特定的历史背景,能够在语言的词汇中找到深刻的文化内涵[4]。如:“Kennedy’s man to go to the well with”中的短语“to go to the well with”就来自于美国开拓边疆时期,在当时认为在印第安人居住地的井中打水是危险的,其实其真正意义是“a person who can rely on or can be trusted”,即可信赖依靠的人。英语教师在进行特定历史含义词汇讲解时,适时的介绍一定的历史背景能够加深学生对词汇的正确理解。

(2)语篇结构中的文化因素

英语和汉语在语篇结构上最大的不同体现在,英语一般呈“直线型”结构,而汉语更多表现为“曲径通幽”。因此,两种语言在语篇结构上,开头、正文和结尾都有所不同。英语习惯开门见山的提出观点,再运用逻辑推理、事实举证去论证语篇主题,最后得出结论。而汉语喜欢用故事、典故和事例来引出论点,在进一步进行论证,得出结论,所以二者在语篇结构上存在明显的文化差异。要真正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高质量、高水准,则必须充分了解中西方文化知识,将其巧妙的引入英语教学过程中,实现语言与文化教学的结合。

2.大学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导入策略

南京大学的从丛教授,在外语教学中最早提出了“中国文化失语”这一概念[5]。在进行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既要导入西方英美文化,更要注重中国文化的导入。

(1)培养教师与学生的文化意识

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大部分的英语教师对学科定位不清,在教学内容上不稳定,将语言知识点作为讲解的重点,实现了目的与文化的渗透。而缺少了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以及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知识的能力,这样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难以引导学生加深对英语的深入理解认识。因此,要重点培养大学英语教师的母语文化素养,引导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比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才能有效的引导学生感性的思考认识两种不同文化,帮助学生建立跨文化意识,积极传播中国文化。

(2)编写适应教学要求的教材

目前各大高校的大学英语课程,其要求具有了更高规定,即“能翻译介绍中国国情或文化的文章”。这样从政策上实现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进一步体现了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也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对于原有教材应该进行重新修订,以“能翻译介绍中国国情或文化的文章”为指导,调整大学英语教材内容,适度的加入中西方文化相对比的文章,编写出适应中国文化传播的大学英语教材,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中国文化的导入。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除了语言教学外,还要加强对文化教学的重视。而这里的文化,不仅仅是西方英美文化,更主要的是中国母语文化,将其有效的导入大学英语教学中,能够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尽快实现大学英语语言与文化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字】文言文教学 高中语文 教学策略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表达,现在学生所接触的先秦诸子以史传散文等都属于文言文的范畴。通过高中语文课本中经典文言文篇章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知识的掌握。但相比白话文文章来讲,文言文因其实词虚词的语法结构和一词多义等往往是高中较难掌握的知识。但在高考中,文言文阅读又占着比较大的比重。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做好文言文的教学一直都是一线老师探讨的热点话题。本文主要结合教学实际,针对文言文的讲授与学习方法进行探讨。

一、联系历史背景,增强学习兴趣

高中语文中文言文篇章大多是诸子散文与先秦散文,这些文章都折射着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很多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都有着关联关系。在讲授文言文知识的时候,如果将某篇文章孤立的进行讲解,就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荆轲刺秦王》《烛之武退秦》等。在进行这些文章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将秦国崛起与出关灭六国的大背景给学生进行讲解,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将《大秦帝国》节选给学生放阅。通过了解历史背景,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历史事件的逻辑关系,同时还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所以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对中国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在进行文言文授课之前,对课文所涉及到的历史事件给予讲解。

二、注重文言文背诵,增强句词理解

背诵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很多名篇名句学生熟记之后就很难忘记,所以加强对学生文言文背诵的指导是文言文学习的关键。作为老师要教会学生背诵的方法。把较长篇幅的文章进行有效划分,每次学生背诵小段,然后再继续背诵下一阶段,这样一来就很好地增强了学生背诵的成就感。背诵很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了解所背诵内容的意思,这样背诵起来就相对容易,所以老师在背诵之前要将文章大意给学生讲述清楚。文言文的背诵方法比较常用的是首字提示方法,翻译还原法,即学生依据翻译回想文言文的内容进行背诵。当然还有边读边译法等。这些方法都不固定,可以依据学生自己的特点在背诵中总结和发现适合自己的方法。文言文中字词句的语法相当复杂,所以在日常教学中要反复强调一些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一词多义词,同时要求学生做好笔记,对这些容易出错的字词句要多加练习,进行专题测试。

三、增设名篇赏析,侧重学生翻译能力培养

文言文很多名篇都非常适合高中生阅读和学习的,但是因为篇幅问题,很多名篇没有纳入高中语文课本的范畴,老师可以广泛地涉猎一些名篇名作,挑选有代表性的文章来给学生赏析,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同时配合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将日常所学的语法运用到赏析文章的理解上来,让学生自主学习,掌控阅读的技巧和方法。翻译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学习文言文必须面对和掌握的基本能力,首先,老师应该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信、达、雅”即忠于原文,语言通畅,译文优美生动的原则。然后教会学生掌握翻译的技巧,对于专有名词,如人名可以不做翻译,对于省略的代词等则需要再翻译中进行补充,运用现代汉语替换古代汉语表达,如“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过?”中的“孰”就应该按照现代汉语的“谁”进行翻译,最后还要注意在翻译中将宾语前置和状语后置等倒装句进行调整翻译,使翻译后的句子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

文言文历来都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难点和重点,很多学生都对文言文有所畏惧,在考试中经常出现大面积失分的情况。相比现代汉语来讲,文言文具有更为简洁直接的特点,只要准确把握,学好文言文并不难。作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文言文兴趣的培养,通过介绍课文中文言文所讲述内容的历史背景,增加学生兴趣。同时要在文言文的背诵方面给予学生指导,加强学生对于字词句的理解。开设名篇赏析课堂,给予学生更多关于文言文的认知,通过与课文对比,提倡学生自主翻译。掌握良好的翻译技巧,让学生做好读书笔记都是非常有效的增强文言文学习效果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顾之川.守正出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介绍[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Z2).

[2]陈伟赛.从培养能力到传承文化――评析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的不同要求及教学策略[J]语文学刊.2004(06).[3]陈巍.辽宁省阜蒙县蒙古族高中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11).

[4]王春凤.人教版新课程高中语文实验教材古代散文选文系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