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艺术研究范文

时间:2023-11-30 17:30: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媒体艺术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媒体艺术研究

篇1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 交互性 趋向 媒介

一、新媒体艺术的主要特性

媒体,在古代汉语中并没有这一词,古时候的媒更多指的是媒婆、红娘婚姻介绍之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现代引用“媒”的含义,从而产生的“媒体”一词。我们现代将“媒体”理解为传播信息的介质,是宣传的载体或平台,能为信息的传播提供的平台。

所谓新媒体,是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之上,延伸出来的各种媒体形式。新媒体新在何处?新在以高科技为基础的技术手段上,新在数字技术上。这种高科技与媒体的结合也就成了新媒体了。如果传统媒体运用了数字技术,不管是十分古老的绘画, 还是相当时尚的音乐,只要它与数字技术结合为一体,它也就是新媒体。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指出,数字化呈现、交互式过程和沉浸性体验是新媒体艺术的主要特性。除了数字性、过程性、交互性及沉浸性之外,新媒体艺术还具有其他多种特征。这其中有一些特点是原有的艺术形态所不具备的。比如跨越时空的即时性体验,是基于远距离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分隔两地的信息呈现在同一时间中,获得即时性呼应。

二、什么是新媒体艺术

20 世纪 60 年代,新媒体艺术起源于受杜尚影响的观念艺术,早期未来主义宣言和达达式行为,以及晚些时候出现的 70 年代的表演艺术等。事实上一些敏锐的德国艺术家早在 20 世纪 20 年代无线电大行其道的时候就开始意识到,自己也许有可能将这种无线的信息传输的媒介变成艺术创作的工具,因此无线电这种介质就成了早期的“新媒体”。信息化的发展使个人电脑迅速普及并成为计算机的主要形式,艺术家们开始熟练使用录像及摄影设备,并将其用于艺术的表现,新媒体艺术由此开端。

新媒体艺术,是指以数字科技或现代传媒技术进行传播的艺术作品,包括手机电视、数字录像艺术、网络电影、网络广播、网络动画等。有些学者认为,判断一件艺术作品是否为新媒体艺术,创意与观念并不重要,关键在于这件艺术作品的传播方式是否为新媒体。这种看法是片面的,艺术作品失去创造力而仅仅靠技术的创作,充其量不过是新媒体技术的表现而已,并不能称之为艺术。新媒体艺术的出现使传统艺术有了新的变革,使艺术的领域得到拓展,艺术家们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和编程技术将以前只能停留在脑海里的场景展现出来,他们的艺术品味和追求得到体现。过去的艺术家们所追求的艺术作品将在新媒体艺术中。

三、新媒体艺术带来的困惑

对艺术家而言,新媒体艺术只是众多表现方法之一,不需要特别照顾,他们所关注的是全球化、后殖民、文化差异等人文话题,而数字化所关注的则是如交互性、虚拟现实、超文本等科技应用层面的问题,因此让许多艺术创作者裹足不前。新媒体艺术创作必须借助许多专业技术,也使传统艺术家害怕,画地自限。过去艺术家几乎是单人创作,不需要借助他人,创作属于私自的天地。

而新媒体艺术则是必须联合不同领域共同创作。过去艺术家强调的创作个人风格也必须做一番妥协,艺术家不再是唯一的创作者,他是一个沟通者与协调者,对各种新资讯有所了解,像一个音乐指挥家知道何时加入何种乐器,演奏一场和谐又美妙的交响乐。另一让传统艺术家无法踏入新媒体艺术领域的原因,是使用新媒体材料的艺术作品,多倾向具有商业利益,这对向来自诩为文化反思和社会批判者的艺术家在踏入新媒体艺术时踌躇不已。

四、新媒体艺术在中国的发展

新媒体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大约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末,到 90 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一批较优秀的作品和成熟的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 1996 年 9 月举办了名为“现象与影像”的中国第一次录像艺术展,这个展览包括十几件录像装置和几个录像带作品,集中了中国第一代录像艺术的开拓者。该展在国内外获得了巨大反响,被许多评论家定位为中国当代艺术中重要的里程碑。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形成的思维方式是否适合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毫无疑问,答案是肯定的。在新媒体艺术发展的历程中,曾有几次重要的启示,西方艺术家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发现了新的思想,受这些东方传统观念的影响而产生了新的具有东方特色的艺术形式。由于新媒体艺术的创意通常需要一些昂贵的机器和设备支撑才能完成,所以对于目前的中国各大专院校来说,要完善并不断更新设备有一定的困难。我们可以借鉴西方新媒体艺术的教育经验,引进国外的资金和设备。但在中国新媒体艺术发展初期,过多依赖国外的力量将会失去自身独立的思考和创造力。

艺术本身而言,不管使用什么技术与媒介,重要的是作品的创作观与内容是什么,艺术家试图经由作品传达创作观念,依照作品的内容来寻找最好的形式相配,任何所能为艺术家所使用的技术与媒介是形式也是内容。创作过程中对于技术与媒介的使用,应当是自然而能够表达意念,任何一种技术与媒介都是相同的,并不是只有运用新媒体创作的作品,才能表达出新媒体艺术时代的生命与活力。

参考文献:

[1]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黄鸣奋.网络媒体与艺术发展[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

[3]陈瑜.中国新媒体艺术刍议[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3):3.

篇2

【关键词】新媒体 艺术设计 电子杂志 版面设计

随着互联网、智能手机。以及电子书的普及应用,电子杂志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电子杂志市场也开始呈现一种前所未有的活力和生命力。电子杂志作为现代网络快速发展的产物,其改变了传统的阅读方式,成为一种广受人们欢迎的全新的大众传媒方式。其将传统的高品质图像以及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特效以及动画等于一身的,具有丰富多彩内容的传媒方式。以其独特的性质而具有多媒体性和互动性的特点,进而吸引了一大批网络读者,尤其受到广大年轻人的喜爱。

一、电子杂志版面设计的特点

目前在计算机市场平台上流行的电子杂志主要有传统杂志的数字化存储形式(如网络杂志、电子书、期刊数据库等)、网站内容的杂志化包装(如以电子邮件的方式的电子杂志等)以及新型多媒体电子杂志。我们所说的电子杂志是指新型多媒体电子杂志,这种杂志的制作是采用图片、文组、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视觉元素作为材料,通过Flash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将其制作成为一种成熟的、具有网络时代体验性的阅读媒介。近年来,随着国内电子杂志平台的逐渐成熟,一些传统杂志公司纷纷开始发展电子杂志,这主要是由于电子杂志与传统杂志相比印刷成本较低,发行简单,并且符合了杂志读物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然而电子杂志虽然越来越走俏,但其版面设计的研究却非常少,制作人员往往凭借经验进行设计,这不免使电子杂志产生水土不服的现象。一方面,电子杂志与传统杂志相比,最大的变化就是在媒介上的变化,电子杂志将纸张上的东西搬到电子设备上;另一方面,电子杂志摆脱了有限的设计空间对于设计灵感的束缚。电子杂志拥有无限的空间,其不仅可以通过超链接的方式跳转网页或者页面,实现延伸阅读,还可以通过文本的自动滚动加大页面的承载量和信息量。此外,电子杂志还可以通过插入视频和声频等多媒体手段增强传播的效果。

但是,电子杂志的发展仍然遇到了一些难题。首先,电子杂志通过电子设备进行阅读,每个人的电子设备有所不同,屏幕大小也有很大的区别,这就要求电子杂志在设计时要考虑到屏幕与版面之间的阅读效果。如果版面过于拥挤,在小屏幕的设备上就不容易看清楚;如果版面过于疏松,在大屏幕上看又会显得很空旷。其次,电子杂志更为丰富多彩的承载量,会使读者感到眼花缭乱,甚至会失去阅读的兴趣。①最后,大众购买传统杂志,由于其售价比较高,因此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往往比较细心。而电子杂志一般都是免费提供的,这就会使读者不重视其价值,再加上电子设备的屏幕很容易使人的视觉产生疲劳感。因此,读者一般都喜欢粗略地阅读,这就给电子杂志的版面设计能否在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的眼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新媒体时代的设计理念在电子杂志版面设计中的应用

“新媒体”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在1967年。最开始的时候,“新媒体”指的是与杂志、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相比的电视媒体,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数字革命的到来,电脑和手机等智能设备取代了电视媒体的地位,成为“新媒体”时代的代表。2010年之后,新媒体获得了迅猛发展,其已经从原来的高端消费品成为平民百姓都能够消费得起的一种商品。新媒体以其传播媒介以及传播性质的独特性而使其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其与传统媒体相结合,同时也拓展了自身的发展之路。

新媒体艺术设计应用在电子杂志版面设计中,使电子杂志具有易读性、整合性以及留白性,其主要体现在电子杂志版面设计的多维性、虚拟性和交互性。其中,多维性主要表现在新媒体艺术设计对于新观念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新媒体艺术在表达中不仅采用新型的文本表现方式,同时还采用了新型的超文本、视频、音频、图片等方式进行表现。其将多种媒体有机融合在一起,利用数字捕捉、视频交互、远程通信、远程遥感、传输等途径,通过尽可能多的手段和角度对艺术的主题思想进行表达,进而呈现了一种更为先进并且受大众欢迎的表达方式。丰富多彩的新媒体艺术表现将电子杂志推向个性化和复合化,使读者能够通过视觉、听觉,用心去感受新媒体为我们呈现的传统媒体所不能带来的体验。②新媒体艺术的虚拟性主要表现在其承载的媒介以及情感与精神的表达,新媒体艺术创作作品使创作者能够根据人们的主观意识创作出传统媒体创作中不可能实现的东西,它通过感知的全面刺激和审美体验,利用多维的媒体技术手段完成对人体的感知器官的刺激,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感知体验,使人们在进行电子杂志阅读的时候能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③此外,新媒体艺术设计的交互性主要体现在创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创作者将自己的情感思想和对美的感悟借助新媒体技术和观念的形式进行创造,通过数字媒体将这个作品呈现给读者,读者在阅读中对创作者的主题思想进行体验和感悟,打破了传统艺术创造中创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界限,使作品具有了更加广泛的审美思想。

结语

新时代的电子杂志版面设计充分体现了新媒体艺术设计的设计理念,不仅将多种媒体艺术表现方式有机融合在一起,同时还使电子杂志具有易读性和整合性,大大提高了电子杂志的质量。同时,电子杂志版面设计中运用了多种视觉元素,对人们的感官产生极大的冲击,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使电子杂志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人们的青睐。

(注:本文为2013年武汉长江工商学院校级科研项目“新媒体时代下数字出版产品的用户体验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A2013019)

注释:

①王威.我国新媒体艺术的流变与未来展望的思考[D].吉林大学,2013.

②郑飞.艺术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新媒体艺术设计之我见[J].艺术科技,2013(2).

篇3

【关键词】多媒体艺术;广告教学;思维模式

广告教育在国内目前更多只在自己的领域内进行钻研,在研究范围已经是落后于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广告专业的多媒体教学课程内容依旧在传统知识的架构的基础之上,不仅形式单一,在艺术设计观念和内容上依旧延续从前的框架。以影视和二维,三维动画为主要形式,理念并没有与现代新媒体广告设计的先进性相结合。事实上传统的广告业一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创新能力是广告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最重要能力,而优化广告专业课程也随即成为颇紧迫的工作,不断的在新的领域,实践中保持先进性。

广告教学需要突破的是与时代结合,与艺术发展结合,与世界市场结合。进入艺术设计的前沿领域,进入市场。例如,现在很多艺术院校在课程中引进大赛,课程跟进诸多赛事走,这种广告课程的形式虽也是突破原有的课堂教育,与实际接轨。但远远不够,因为广告课程的进度,学生的设计思想,都是受到赛事的局限。而设计理念本身是在自由游戏过程中得到更好地创意,跟着赛事走会缺少灵活性。学生只为某一个固定的选题来做作业。而这个选题的局限是只为某产品或品牌做的广告所要求的是一个传统形式与模式,例如,以影视广告,或动画形式表现,对学生来说是在原有的模式下得到的锻炼,依旧是某个品牌下的影视或动画创意,或是是技术的熟练。与赛事结合的广告教学弊端更大,首先对广告专业学生的学习期间只针对某品牌而创作作业便不是一个先进的锻炼学生创造能力的模式,而是在一个定式中寻求创作。其次不能够让学生进入一个精神自由的创作领域,更没有实验性的空间,广告教学教授的重心应该向实验性创新性倾斜。使学生能够在大学期间得到的是一个创新思维模式。数字多媒体艺术发展领域会给我们更多启示,更多关乎广告教学方法的创新。数字多媒体艺术带给广告教育不仅仅是此艺术与彼艺术很多种结合的可能性,而更多的是方法论,全新概念和艺术观念的广阔思考空间,帮助我们建设多元化的广告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课程建设与活动结合,在不同类型的活动,例如音乐会,音乐舞蹈院校的表演,或者是大型产品开发发展示会等博览会活动,通过这样的具体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以自己的手段方法记录再现自己对艺术活动的感受,这种情况下创作会引进更多新媒体形式来表现,甚至是发明创新一种艺术形式来展现自己对此活动的记录和理解。同时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唤起学生精神深处的不同的内在气质与才能,给学生彰显个性的人性化平台。每个人都是艺术家,都具备创造的天性和动机,只是在生活中被思维的程序化消弱了,要帮助学生激发和启动这种天性中宝贵的创造能力。从感官,视觉,听觉,触觉 甚至心灵对现场艺术氛围的感应来进行自己的再创作。学生会发明出很多创作形式,即使是纯粹记录性的创作也会有丰富的形式,例如作品可能试听结合,或者只有采录的声音来进行创作,或者是通过影像的非写实来性传达意境的超现实作品,无论是内容还是到形式会有无数种可能性,于此同时新媒体的概念已经植入教学。

主动开展交叉学科、跨学科课程的设置,推进广告学科新建设。建设综合学科建设,融合交叉多学科,跨学科课程。从人文,历史,各个学科建设入手,不再局限原有的课程领域,而是构建更广阔的知识结构课程。有利于学生的知识面的拓展和个性充分发挥,潜力的开发。例如,如果学生创作电子艺术作品的愿望能够得到这样的机会并得到相关知识与技术的支持。如果开设人文历史的综合型课程,能够让学生锻炼到用自己的角度来审视人文社会,并表达出自己的见解。有利于学生更多关注人的生活状态,关注社会问题,担负社会责任,不再是象牙塔式的生活,从而有能力对经久不衰、永恒性的话题进行探讨,并且在自己的作品中呈现出对精英文化、通俗文化和历史文脉的思考。改变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传统位置,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能动性。在教学方法上打开约束学生积极丰富联想的形式,不一定只是教师在前面,学生在下面的授课方式,而是共同参与到一项制作中,转变为互为融合的团队作业。不一定是广告公司的项目,也可以是大中型互动装置。这样的制作特点相对工作量比较大,耗时切包含内容丰富。当学生与老师花一个学期共同完成一个创作,教师和学生都会收益很大。例如,创作一个大型互动装置,使用者或观众经由和作品之间的直接互动,“参与改变了作品的影像、造型、甚至意义。以不同的方式能够引发作品的转化——触摸、空间移动、发声等。这种创作提供给个人有能力建构自己的现实、重新自我创造、充分利用影像空间的自由”,随着观众的参与而互动,许多艺术家对于让观众参与到作品中深感兴趣。由老师带领学生共同完成,在知识技术上共同探讨学习和创作。在每个环节的参与中,学生能够主动寻求解决办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能动性,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知识综合能力和付诸实践操作能力。鼓励学生参与跨专业的活动,学会从跨界中找到与广告专业合作交叉的可能性,达到从一个环境中来寻找创作灵感。后现代新媒体影像是对艺术、现代科学技术以及意识、心理的综合性研究的冒险探索与实践。这也是对艺术意识形态的重构,鼓励学生选择理工,电子,甚至更加专业性强的课程。让学生参与其他专业的活动,从其中来找到合作和交叉的可能性。例如利用计算机实现的影像的多种可能性操作,使用数字逻辑功能去实现艺术创作。很多学科都够带来艺术创作的源泉,完全与艺术不相关的严谨科学-医学,艺术家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创作出有无数种医疗器械工具的装置展示。可以把一种新技术作为创造艺术的手段,通过对其他专业学科的参与来找到广告教学中作品形式和内容的交叉和融合。激发学生的对新媒体艺术创作的灵感。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新媒体;网页视觉艺术;艺术设计

网页视觉艺术设计的发展是在传统视觉艺术和互联网的基础上实现的新媒w视觉艺术形式,也是网页设计工作者需要尊重和注意的内容。网页作为网络信息的载体,其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以不同的美感和视觉冲击效果给予网页浏览者直接反馈,进而实现网页浏览量的增加,起到更好的宣传和引导效果。因此,对新媒体时代下的网页视觉艺术设计进行研究具有优化我国网页设计的作用,也是促进我国网页发展的关键内容。

1.网页视觉艺术设计及其内容

1.1网页视觉艺术设计

随着互联网的逐渐发展,网页艺术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在此基础上逐渐衍生出来网页视觉艺术设计。其主要是艺术设计的一个分支,以网页为设计空间或平面,在艺术设计的基础上对网页构成的元素实施视觉设计,以达到美观和功能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艺术设计方式。网页视觉艺术设计的发展和构建是我国互联网发展的衍生成果,也是我国社会美学和网络美学发展的关键。

1.2网页视觉艺术设计内容

(1)元素内容。网页视觉艺术设计内容包含文本、表格、图像、音乐、背景、动态影像等,其所设计的内容较为繁多,且内容与内容之间的协调性不足。网页视觉艺术设计中元素内容是构成网页的基本要素,也是网页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就目前我国网页视觉艺术设计元素内容上来看,其主要是以文本、背景、图像和动态影像4种为主要元素。其中音乐、导航、按钮等属于功能视觉艺术设计元素内容。以市场发展需求为根本,从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入手,组成网页的每一个元素均可以将其称之为网页视觉艺术设计的元素内容范畴中。

(2)版面内容。版面内容主要是以元素内容为根本的网页主体结构划分形式,其版面内容中包含广告版、宣传版、中心内容版、延伸版等。版面内容是维持网页整体结构合理性的主要内容。以传统报纸为例,其中包含广告信息版面、新闻信息版面、招聘版面、房地产版面等,还包括头版头条、末版等内容。网页作为新媒体下互联网中报纸,其在版面内容上的合理设计是保障网页效果和浏览数量的关键。因此,网页版面的设计也是网页视觉艺术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

2.新媒体时代下网页视觉艺术设计的原则

2.1主体鲜明原则

在新媒体时代下网页视觉艺术设计必须始终坚持主体鲜明原则。网页作为互联网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必须具备主体鲜明的特点。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从视觉艺术设计效果的角度出发,设计鲜明主体的网页效果。网页设计作为艺术设计范畴中的一部分,其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坚持艺术设计原则,以突出的视觉感官刺激观看者的感官,从心理、生理、逻辑等角度完成网页元素的运用,凸显鲜明的色彩标准,实现网页的诉求效果,向观看者不断传达各种需求功能。因此,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随着人们心理诉求和企业心理诉求的逐渐增加,网页视觉艺术必须充分发挥艺术设计的原则,以网页主体鲜明的视觉艺术设计为根本,实现网页的美学和功能学结合。

2.2统一原则

统一原则是指在新媒体时代下网页视觉艺术设计必须从内容和形式上完成设计的视觉性统一,这样才能够是网页内的设计要素以稳定的形式存在设计的主体内容中。统一性原则的建立是在艺术设计协调性的基础上,拓展其协调内容为网页内容和网页形式,继而形成网页视觉艺术设计内容和形式协调统一的原则。网页作为网络内容表达的基本,其在形式需求的表达上应该具备“特立独行”性,在其内容上需要具备“个性化”,“独”与“个”的差异性使得一部分网页设计者在网页设计的过程中从产生过分侧重某一方面的内容,而最终使得整个网页的视觉艺术效果不够明显。因此,在实施网页视觉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在其“独”和“个”的基础上完后内容和形式的整体容易,这样才能够设计出既满足内容需求,又满足宣传需求和表达需求的网页。因此,以统一原则为根本是新媒体时代下网页视觉艺术设计所坚持的主要原则之一。

2.3整体原则

网页是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的载体,其是继报纸、电视之后的另一个大型的信息宣传和承载体。因此,在其网页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保障其内容、主体、意识的整体性,进而满足企业需求和消费者需求,实现需求的多向性满足。因此,整体原则的创建时新媒体下网页视觉艺术设计的关键点,也是其设计过程中需要从组织、结构、元素等方面注意的一点。网页设计作为艺术设计的一种其不仅具备艺术设计的美感需求,还必须具备网页的功能需求,因此未来达到二者之间的统一发展,就要求网页视觉艺术设计从整体性的角度出发,实现网页内部信息和外部主题的一致性,进而从版面划分、色彩搭配、风格形成、信息主次等角度实现精确的组织结构定位,完成网页整体性划分。因此,可以说整体原则是新媒体时代下的网页视觉艺术设计中所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保障网页视觉艺术设计合理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3.新媒体下网页视觉艺术设计应用优化

3.1版面优化

为进一步优化新媒体下网页视觉艺术设计应用,从其版面上对其进行视觉艺术设计优化。网页版面的分配需要从空间和内容主次上达到一致性和错落性。这要求设计者在实施版面视觉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从浏览者的直观视觉图案上入手,还需要从网页自身角度入手对其进行版面的设计和优化。

首先,从版面点线划分的结构入手,以不同情感层次的划分,实现规律、不规律性的版面分散,在以分散点为基础,实现视觉的整体效果融合,形成版面划分衔接一体化的网页视觉效果。

其次,在网页版面视觉艺术设计的过程中版块与版块之间的衔接一般是以线条的形式,因此在线条衔接的过程中必须实现版块线条衔接的完整性和流畅性,降低衔接违和感,这样才能够满足浏览者的视觉效果,实现新媒体下网页视觉艺术版面设计的优化,使得网页版面设计更加人性化。

3.2文字优化

文字是网页中最关键的一部分,也是最多的一部分,在实施网页视觉艺术设计的过程中为了实现文字优化需要从文字的内容、文字的侧重点、文字的情感等角度出发,从而实现文字与版面、色彩的融合。

首先,在网页视觉艺术文字设计优化的过程中就文字的编排主次对其进行划分,从而实现功能的自动排版和功能的顺序规划。例如,以招聘页面为例,其在文字的视觉效果设计方面需要从浏览者的需求角度出发,根据文字的主次结构实施整体布局,既不显得文字突兀,又能够实现招聘单位的宣传效果。

其次,在网页视觉艺术文字设计优化的过程中文字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网页的形象,文字也是网页与浏览者交流的载体。因此,在文字视觉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侧重文字的情感划分和心感沟通为基础,以引发浏览者的情感共鸣为视觉艺术设计的侧重点,实现网站文字的情感性宣传和处理,优化我国新媒体时代下的网页视觉艺术设计水平。

3.3色彩优化

色彩是人们主观意识的第一接触体,也是直接影响视觉冲击的因素。因此,在网页视觉艺术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其不同色彩之间的搭配进行优化处理,进而实现色彩共鸣的效果。

首先,在网页色彩设计的过程中视觉艺术设计者必须根据网页可能出现的浏览者进行情感预测和心理划分,是以大气的色彩,还是以活泼的色彩为基调实现整个网页色彩视觉的设计。例如,相亲网页需要以浪漫色彩为主情调,法律网页需要以庄重为主色彩,幽默笑话网页需要以幽默色彩为主色彩。以不同色彩主体的判定,协调色彩与浏览者之间的情感沟通,达到网视觉色彩艺术设计优化。

其次,在网页色彩视觉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可以利用色彩的生命力吸引浏览者的实现。例如,对于重点信息或版块可以采用突出色彩,如红色、黑色、黄色等鲜明的色彩突出原则,实现整个网页色彩视觉效果意识,在融合色彩的同时避免色彩矛盾,完成色彩协调构建。

篇5

[关键词]新媒体;“洛谐”;再发展

“洛谐”是流传于日喀则市南部地区定日县的一种民间歌舞,它一脉相承民间歌舞艺术的形态,又在艺术种类上集音乐、舞蹈、弹奏于一身,形成了传承至今仍踵事增华的传统歌舞之一。在国家大力提倡传统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的大背景下,定日“洛谐”成了该地区政府的重点保护对象,并于2008年6月7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Ⅲ-87。新媒体技术的介入也为定日“洛谐”歌舞的传播带来了新的突破口,打破了地域局限,改变了单向的传播方式,在政府解决传统文化+经济发展难题的同时带动大众自觉传播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笔者希望能通过本文对定日“洛谐”的“艺术欣赏价值、体育健身价值、社会精神价值、旅游文化价值”①等在新媒体视域下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阐述,使大家更好地了解“洛谐”艺术的发展前景,正确认识在新媒体视域下“洛谐”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共同保护好“洛谐”这一独具民间特色的歌舞艺术。

一、定日“洛谐”现今发展状况

“中国新媒体发展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后,总体格局越来越趋于稳定,整个行业进入深度调整和再探索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新媒体内容生产力持续释放,媒介新技术不断向前发展。”②笔者认为,新媒体技术的介入为众多民间歌舞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定日县被称为“洛谐之乡”,从“洛谐”现今发展的状况来看,与传统铺垫和现当代创新作品的结合占很大因素,通过收集数据得知,新媒体抖音、美拍、微博、微信公众号、慕课等技术的成熟,已将“洛谐”的传统歌舞等作品弘扬至大江南北,其中,CCTV-3《舞蹈世界》节目组、CCTV《文化十分》节目组、中国网、日喀则旅游网、魅力网、中国旅游商业地产网曾多次下乡实地考察,对其舞蹈的风格形式、乐器演奏、传承和传承人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将“洛谐”舞蹈带到各大平台进行传播。在笔者看来,此举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可行性的贡献,在传播文化艺术的同时提升了“洛谐”歌舞的艺术欣赏、旅游文化、社会精神、体育健身等价值。

(一)关于“洛谐”的流动性

本文运用访谈法对大学定日县协嘎尔镇恰来村和扎果乡扎果村等学生进行采访,来了解当地“洛谐”歌舞的发展现状。关于“洛谐”的流动性通过访谈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洛谐”发展起来以后到各地进行表演而形成的流动;二是民间艺人为了生存走访各地进行卖艺;三是与半农半牧的生产状态有关,但不是其主要的流动因素,因为“洛谐”表演主要集中于人口集中的农区,牧区人口较为分散,很难组织,传播效应较低。在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果谐是堆谐的母亲”,而且在学术界定日“洛谐”属于堆谐的南派风格之一,因此有关“洛谐”的流动、发展、传承,罗旦在《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一书中提道:“‘堆谐’从旷野田间的‘果谐’歌舞逐渐演变为村头小巷的南派堆谐歌舞,这是从环境和空间的变化中发展而来的。从群体自娱性表演的‘果谐’转变为个体娱人性表演的‘堆谐’形式,这是从艺术表达方式和内容的变化中提升而来的。这是一种民间歌舞艺术自然发展的基本规律。”③

(二)“洛谐”艺术现状及问题

1.表演节日藏族的传统节日主要以藏历年、雪顿节、望果节等为主,藏历年是藏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是根据藏历推算出来的,与汉族的农历新年大致相同;“雪顿节”在罗旦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一书中被描述为“堪称历史上规模较大的文化艺术博览会”①。该节日是融宗教活动、服饰艺术、餐饮文化、戏剧艺术、歌舞艺术于一体的盛大传统节日。“望果节”在藏族是绕着丰收在望的庄稼转圈的意思,是藏族人民庆祝丰收的节日。“洛谐”在表演节日上现今表现为从田间地头的传统、民俗节日转换为紧跟时代旋律和发展主题的传统、革命文化节日,以及政府组织的各大文化旅游节日等。从这一现状中我们得知除了大型的传统节日以外,小型的民俗节日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正在逐渐失去其传承的意义。2.舞蹈风格在何永才所著的《舞蹈概说》一书中曾这样讲:“各种艺术形式,都是在既能相互联系又能各自独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②它们在各自独立的发展过程中,通过相互联系和可以吸收的基因,采取结合、配合、综合等方式重组构成新的艺术形式和种类。现今由于各大艺术团的成立和新媒体技术的介入,为迎合艺术市场发展的需求,其表演形式分为传统与现当代新编作品两大类,民间以传统表演为主而艺术团以加工美化后的传统作品和新编作品为主。何永才在书中针对该艺术的表现力,提出了以下三点:一是根据舞蹈自身热情奔放的特点,吸收国外民间舞的艺术特色,侧重变化脚下节奏组织情绪,表现藏族人民新的精神风貌;二是以《奴隶之歌》中的愤怒舞为例,提出从人物情感需要出发,加强该艺术表现的力度;三是以舞蹈《丰盈》为例,提出主题意念法,使用脚下节奏用变化、模拟自然声效等方法,在鼓励艺术创新的同时又不丢失民族自身的特色。3.演奏乐器民族民间舞蹈服饰和道具与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属性、艺术特征、舞蹈韵律、形态风格等有着紧密的联系。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生产劳动及特殊自然环境中,利用独特的服饰道具丰富了民间舞蹈的文化内涵和深层寓意。“洛谐”的演奏乐器目前以扎年琴为主,它作为民族民间舞中最常用的娱乐道具之一,以其独特的音乐、表演、传承等特性现今已广泛应用于各类民族民间舞中,为更好地保护传承下去,被编写进高校的音乐舞蹈课程教材中使用。通过访谈得知,随着社会生活、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歌舞内容的丰富,部分地区由最原始的自歌自舞发展为带有乐器(六弦琴、孜孜、鼓)等结合舞蹈表演到现在的“音频+舞蹈表演”形态。这一现象充分凸显了民间手工艺技术正逐步退化和失传的问题。如何正视新媒体对“洛谐”歌舞传承所带来的影响?访谈结果显示,新媒体传播的“洛谐”歌舞受众呈年轻化趋势,并不被当地的中老年人群所接受,他们认为“洛谐”就是当地较为普遍的劳作歌舞,而舞台上加以美化的大幅度舞蹈动作结构严谨、程式规范,反而失去了传统自娱形式和风格。

二、新媒体视域下“洛谐”艺术的传播价值

(一)艺术欣赏价值

定日“洛谐”作为劳作歌舞之一,以其朴实的形象,生动地再现了藏族人民日常生产生活的劳作场景,从地域风格特征来分析,它属于“堆巴”南北派中的另一种风格,南派堆谐普遍统称为“洛谐”(是藏语,指南部堆谐),它所指的不仅是简单的地域概念,其更多地指向在舞蹈的风格特征角度上形成的南部堆谐含义。“洛谐”的表演乐器丰富,以扎年琴和三弦琴(孜孜)为主,早期的表演中有击鼓的现象。在舞蹈风格上,定日“洛谐”在舞蹈中强调和突出了原民间舞四分之一节拍的后拍起步,保留了中起步,四、二节奏变化,上身呈九十度弯腰低头姿势,舞蹈动作以摆动双臂双手体现了南“洛定日”庄重典雅古朴的远古舞蹈风格特点。“洛谐”独特的唱腔是慢唱腔,将强烈的小跑旋转、腾跃等技巧,伴音鲜明自成一体,以表现人们独特的生活情趣。“洛谐”以“脚靴”见长,通过脚下节奏变化抒绪,上身姿态变化不多。男性表演时伊拉琴弹琴边弹边舞,穿插旋转动作较多;舞者气质庄重豪放。女性舞蹈时脚步顿地,比较平稳,伴着脚下连点步跳踏,上身微微起伏,双手在胸前左右自如甩动,舞姿显得典雅轻快。③

(二)体育健身价值

“洛谐”是非常欢快灵巧的一种舞蹈,但舞者在身体部位的运用上有较特殊的规律,舞者的下身欢快灵巧,上身又要求平稳大方,而且双手的甩动在缓慢与快速中又显得优美自如。另外,舞蹈中膝盖的自然松弛与小幅度屈伸是藏族民间舞蹈的基本特征,但是,在“洛谐”中的屈伸有别于“康谐”“果谐”,它由于动作速度较快,屈伸幅度很小,上下起伏中膝盖和脚下配合自如、协调,属于综合性的体能运动。在地广人稀的高海拔地区,人民群众所创造出的这一舞蹈艺术为群众的身心健康、生活等带来很多的乐趣、益处。音乐、舞蹈艺术的结合提升了人们舞蹈锻炼时的趣味性和艺术创造性,当力量感与柔美性相碰撞时,更是提升了艺术的内涵价值与观赏性。

(三)社会精神价值

舞蹈以人体作为物质载体,保存与承载着某个族群的历史文化记忆、观念信仰、情感态度、生活习俗等。“洛谐”艺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民族地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也充分凸显了藏民族的文化艺术特色。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民族精神根植于我国的传统优秀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洛谐”作为民间劳作歌舞之一,常常出现在人们的劳作、自娱及节日等不同场景中,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乐趣、憧憬与向往。在平措扎西《流动的定日洛谐》一文中得知“藏历四月是孜布日山的月份,和别的转山不同,转孜布山不仅是一次信仰之旅,更是一次歌舞巡礼,以巡回比赛‘洛谐’的形式,向神山致敬。所以,每次转神山的季节,也是定日人展示自己歌舞天赋的季节”。在定日,这样的信仰崇拜活动以村为单位集体进行,以牧民的游聚方式带上牛羊与珍贵的六弦琴、胡琴,进行此次转山仪式。因此,采取措施保护并开发传播“洛谐”艺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旅游文化价值

旅游文化不是简单的文化特色与旅游景观的结合,而是在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中形成发展起来的,精神文化、艺术文化、地域特色等作为旅游文化的发展载体,它们之间是不可分离的。结合线上线下的调查结果来看,通过各大媒体的传播,“洛谐”艺术正逐步走进民族文化艺术的大家庭中,它以其别具一格的艺术特性获得了广泛的支持与热爱,定日县也因此被称为“洛谐之乡”,在新媒体视域下人们更是共睹了该艺术传播为当地旅游经济带来的发展效益。对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地区来说,舞蹈艺术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人民群众的交往距离,以舞蹈的形式聚集重大节日,在歌舞欢腾中增进民族情感,也创造出了流芳百世的民族艺术。

三、新媒体视域下“洛谐”艺术再发展策略

(一)从政府层面来看,加强对当地文化旅游局、艺术团等的指导

只有不断培育青年演绎人才,才能为艺术创新提供助力。该艺术发源于劳作中,传承于劳作中,发展于新媒体视域下,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传统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已被新兴科技逐步代替,而该艺术不可一成不变地以传统形式延续下去,新作品的编创在不脱离现代生产生活的同时只能依靠青年人担起重任。

(二)从高校层面来看,应不断强化思政教育

近年来,传统文化的保护已成为民族文化发展的热点之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内容以“课程思政”形式不断进入全国小学、中学、高校等各类课程中,让艺术类教师在传授实践教学内容的同时将该艺术背后的源流、背景、分类等情况注入学生的思想意识中,让“洛谐”艺术有源可寻。

四、总结

以上是笔者经过调查后对其问题与发展策略的陈述,笔者以“新媒体视域下定日‘洛谐’艺术再发展研究”为题,认为该艺术具有民间舞蹈概念意义,能够在当下弘扬。在新兴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为促进其再发展,应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的时代主旋律中,在政府扶持下加强该艺术各方面传承价值的宣传力度,在高校思政教育课程传播的基础上,加强演绎、编创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罗旦.民族民间舞蹈文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20.

[2]王喆.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20.

[3]胡钰,王嘉婧.中国新媒体发展:特征、趋势与调整[J].中国编辑,2021(3):10-15.

[4]平措扎西.流动的定日洛谐[J].中国,2018(4):70-73.

[5]陈露.珠峰自然保护区旅游地学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3.

[6]杨洁琳.湘西苗族鼓舞新媒体传播策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8.

[7]王超.田野中的舞蹈:对舞蹈民族志的思考[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6(4):55-62.

[8]何永才.舞蹈概说[M].拉萨:人民出版社,1988.

篇6

摘要:文章研究了微信公众平台这一新出现的社交媒体,对国内18家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平台展开调查,获取了相关调查数据,并基于三大质量评价标准做出功能方面的质量评价,最后提出了功能开发的相关建议。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12-0081-02

1针对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基本特征与功能的调研简介

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都已经推出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为了解和研究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并做出质量评估,进而提出功能提升方面的建议,笔者对国内18家有代表性的各级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展开分析,并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文本、文档、网页和“一对多”信息服务的消息内容。数据分析共分三个阶段:首先,确定要分析的网站内容和超链接;其次,根据研究目的和功能特征将“一对多”信息服务的消息内容进行分类整理,然后进一步讨论存在的功能障碍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使用目前被开发出来的质量评估框架,对信息内容进行分析评估。

2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功能的调研结果及其分析

2.1图书馆开展微信服务现状分析

笔者经调查发现,在18家图书馆中有11家使用了微信平台来宣传图书馆资源和服务,并且提供了自助服务功能,如:目录检索、查看图书借阅情况、续借、催还、浏览历史信息记录以及查询可使用的座位信息等。11家图书馆相关服务数据见表1。

2.2高级服务功能及分析

2.2.1导航服务特征。微信公众平台一般可以实现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自动回复读者输入的问题,前提是需要微信公众平台提供“导航服务”。如果没有导航服务,对于读者,特别是第一次使用该公众平台寻求服务的读者,将不确定需要输入何种关键词或者字母缩写来获取所需的信息,也无法获取服务的整个操作流程。

2.2.2自查询信息服务。自查询信息服务,指的是用户根据“导航服务”的指引,在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对话框中输入关键词文本、字母缩写或者数字,获取图书馆通告、空置阅览座位等信息,微信公众平台的账户管理系统将根据预先设置的模块,比如“公告”“讲座”或者“座位”,与用户在对话框中输入的字母、文本关键词、数字等自动比对,并自动回复用户的查询。如果系统无法正确匹配读者输入的信息与相关的模块,就需要馆员进行“一对一”的沟通服务。

2.2.3自助服务功能。所谓的自助服务功能,指的是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以下服务:自助查看借阅情况、搜索书目目录信息、获知图书催还信息、续借图书、更改密码等。这些功能得以实现的技术基础是系统内的“自助管理函数”,这部分函数其实是OPAC系统自带的,被内嵌到微信公众平台中。在笔者的研究样本里,只有3家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提供了自助服务的功能。支撑“自助管理函数”的核心技术,就是所谓的API,也就是由微信公众平台网络运营商腾讯公司设计的产品――应用系统编程接口。实现自助服务的功能对于馆员来说技术要求太高,自主开发的可能性不大,需要专项经费购买,这也是较少图书馆能提供这种自助服务的原因之一。

2.2.4“一对一”的自动回复功能。微信公众平台的互动方式与其他社交媒体不同,它是“一对一”的回复,也就是说用户A与微信公众平台的通信内容,对于除了用户A以外的用户是“屏蔽”的,只有馆员登录了微信公众平台以后才可以浏览,这也保证了用户的隐私。同时,虽然微信公众平台对所有在线的用户可以公开信息,然而当有用户通过视频电话、实时语音对讲或者以图片及文本的形式做出回应,系统将自动调整为用户与馆员“一对一”的沟通模式。

2.3基于互动目的的分类(见表2)

3提升微信公众平台相应功能的建议

3.1公众平台应适当整合OPAC以及馆藏数字资源

微信公众平台作为社交媒体的一员,在图书馆用户使用自助服务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它能实时通过“关键词识别”(FAQ)自动生成回复信息,等同于从事参考咨询馆员所提供的服务。它也可以提供目录搜索、查看借阅情况、续借、查看历史消息、接收图书馆活动的实时通知、查询空置的阅览座位信息等服务。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自带的API(应用程序接口)以及用户菜单等,把图书馆馆内所有的应用程序系统以及各种业务系统都整合到微信公众平台上,另外,还可以把其他的应用程序都集合起来。通过以上的资源整合,将极大地改善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互动水平,比如用户和馆员可以在网速条件好的情况下实现“一对一”的语音或视频互动,进一步提升互动的效率。放眼未来,随着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很可能引进“自助学习”人工智能技术,通过高仿真的自动回复,提高用户体验的质量,这也是微信公众平台有别于其他社交媒体的优势。

3.2丰富推送信息的内容和形式

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信息有别于在图书馆网站上的信息,因为它具有一定的目标性。尽管都是“一对多”,但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信息能够比较直接和精准地到达个人用户。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如果想进一步增强与用户的互动性,提高用户对服务的满意度,就需要提高信息推送的频率,做到“应时而变”,比如在节日推送问候和祝福语,在考试期间推送考试技巧等。推送信息对于发掘潜在的用户具有“品牌推广”的市场意义,这也是微信公众平台最终实现“品牌化”的必由之路。

3.3完善导航服务

在调查样本中,图书馆的导航服务中包含了对具体操作的说明信息,比如读者需要输入相应数字来获取对应服务。但这仍然需要读者手动输入的流程,对于改善读者使用的舒适度和便捷度还有差距,所以笔者建议设计者对微信公众平台的菜单进行精确的分类,清晰简明地显示出服务和功能,这样也符合当前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4结语

目前,大多数图书馆都处在微信公众平台应用的初级阶段,其功能的改善空间还很大,尤其在自助服务、“一对一”语音沟通等方面。扩大微信公众平台的覆盖面,需要馆领导层的重视、技术的改进以及馆员服务意识的提升。微信在图书馆的服务中得到充分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推进图书馆服务的创新,有效提升馆员与读者的互动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真,丁国峰.微信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实践:以浙江省高校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杂志,2014(3):64-66.

[2]张楠,边丽梅.微信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探析[J].图书馆研究,2013(5):83-85.

[3]赵洁,马铮,王雪雅.基于微信的图书馆服务:现状与服务模式构建[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7):90-94.

[4]孙雨.我国公共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服务的现状调查及创新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4(15):78-83.

[5]蒋琦琦.微信服务在图书馆应用的探索与实践[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7):201-202.

[6]郝丽梅.阅读在身边: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J].现代情报,2013(11):159-161.

篇7

近年来,上海杂技团在上级各有关部门的领导下,积极探索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和艺术创新,从创排《太级时空》、《时空之旅》到《雕刻时光》、《欢乐马戏》,努力实践一条符合杂技艺术发展规律的改革创新之路,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特别是原创的《时空之旅》剧目2005年9月至今演出2070多场,演出收入超过2.2亿元,观众达216万人次。该剧荣获了2006-2007年度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剧目”、第二届文化部创新奖、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上海城市文化名片称号。现在上海杂技团《时空之旅》、《浦江情》、《雕刻时光》和《欢乐马戏》等四、五台晚会同时在上海驻场演出,一年演出场次超过1000场,大大提高了演出市场占有率。

一、

三、展望

篇8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设计 艺术与数字技术 新媒体 方法

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使各项数字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得到了极大的应用。同样,在艺术设计领域,作为艺术与数字相结合的产物,新媒体环境下的艺术设计亦是如此。本文通过以下几点,探讨了新媒体艺术设计。

一、新媒体艺术设计的理念

进入21世纪以来,数字技术与网络科技的紧密结合已经应用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亦通过各式各样的方法获取、处理与传递信息,信息时代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而新媒体这一全新概念也逐渐走进了我们的世界。通常所说的新媒体艺术设计,是指新技术支撑体系下的传统媒体艺术设计的新形态,其中的“新”主要体现在技术层面,如网络技术、通信媒介、云计算等。同时,新媒体艺术设计表现形式上亦与传统媒体有着天壤之别,如手机系统终端、数字代码语言、多媒体光碟、虚拟云等新媒介。当然也有一些是从传统媒体的基础上衍生而来,它们更多地是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兴技术后所形成的媒体方式,如电子杂志、数字电视、电子报、数字广播等。

二、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

(一)传播速度迅速、范围广泛

新媒体艺术设计可以通过数字技术解决传统媒体之间的交流障碍,帮助媒体信息的发送者与接受者更好地交流和沟通。新媒体艺术设计的主要载体是互联网、通讯终端等无线技术,借助高新手段在传播速度和范围发挥拥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如传统媒体如需一条新闻消息,往往要通过记者采集、综合、信息转发等多项环节。而新媒体在传播程序上较为简单,只需简单的下载、上传,就能实现信息的实时传播和共享,传播形式除文字外,还有图片、音乐、视频等,多样化优势明显。

(二)传播费用较低

传统媒体在制作、传播等环节往往花费较高,人们获取信息也承担一定的经济费用。而新媒体则较大程度上减少了以上环节的费用,一般都是免费传递信息给人们。

(三)互动性强

传统媒体在信息交流时,受限于时间或空间的阻碍,互动性较弱。而新媒体则在互动交流与双向沟通上拥有较大的优势,可满足人们对于信息选择的主动性需求,并依靠新技术实现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间的多项交流。

三、新媒体艺术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新媒体艺术设计全面的认识

由于新媒体艺术设计是一门跨学科、多学科结合的复合型学科,包含艺术设计学、现代媒体学、多媒体网络、计算机等多方面内容,故对其在研究上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复杂性、融合性等特点。而现阶段国内在新媒体艺术设计的研究上缺乏深刻的思考与吸纳,传统艺术设计理念犹存,对新媒体艺术设计上的认识程度不够,未能与时俱进追随新媒体的发展潮流。这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当前巨大的市场需求,制约了新媒体艺术设计学科的发展。

(二)缺乏新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化人才

众所周知,专业化、系统化的设计人才是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基础。新媒体艺术设计的自身属性,要求艺术从业者既要熟练掌握动画设计、平面设计、美术设计等美学理论,也需对媒体领域的影视创作、视频设计、音频剪接等流程理解清晰。而当前教育架构下的设计人才的知识体系较为狭窄,仅仅熟悉设计理论或设计流程,对新媒体艺术设计缺乏总体的认识,这并不能满足新媒体艺术设计的人才需求。

四、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实现

(一)提高对新媒体艺术设计的认识

为促进我国新媒体艺术设计的长远发展,相关企业应加大对新媒体艺术设计的认识与重视力度。需要全面认识到新媒体艺术设计作为一门复合型的新兴学科,其在内涵理念、艺术特点、艺术形式、设计要点等方面的新特征、新变化,加强对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并挖掘符合我国新媒体艺术设计的模式。此外,还应积极走出去,与艺术设计理念先进的国家或地区进行广泛的合作交流,大胆引进吸收最新理念和创新思想,做到与时俱进,并积极创新。努力塑造出完美的新媒体艺术设计的新产品,满足艺术市场的需求,进一步促进新媒体艺术设计的蓬勃发展。

(二)培养专业化艺术设计人才

为了培养出合格的艺术设计人才,高等艺术院校要深入研究新媒体艺术设计的新特点,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教育培养方案和目标,培养复合型人才。使其既拥有扎实的艺术设计理论基础,又能熟知互联网背景下的艺术设计、平面设计、动画设计等方法,如此在新媒体艺术设计后期的专项培训和辅导下,必然能够成为称职的新媒体艺术设计人才,为我们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撑。

此外,艺术领域诸如平面设计、环境设计、书籍编排、装饰设计、摄影摄像等专业学科并不是互为独立的,各学科之间处于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联系状态。因此艺术高校可根据学科研究与现实状况,努力建立自身健全的动态教学资源体系,为各学科之间的信息互动与资源共享提供便利,搭建艺术教学新平台,培养学生的设计功底与实践操作的动手能力。

结语

新媒体艺术设计作为现代数字科技发展与艺术设计相结合的产物,是时代进步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当前,新媒体艺术设计的传播更加全面和深入,成为艺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当然,新媒体艺术设计也存在诸多机遇和挑战。我们只有不断加强对新媒体艺术设计的研究,完善专业体系架构,培养优秀专业人才,打造成熟市场,才能促进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进而为我国的现代媒体产业与艺术产业贡献出巨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邱志勇.新媒体美学――兼论数字艺术的本质与特性[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1).

[2]曹光辉.数字技术视野下的新媒体艺术设计[J].剑南文学,2011(7).

[3]郑飞.艺术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新媒体艺术设计之我见[J].艺术科技,2013(2).

篇9

关键词:中国艺术美学;新媒体;艺术审美

就我国目前新媒体艺术发展的现状来看,大多数专业人员在对新媒体艺术进行研究的时候,不断借鉴了西方新媒体艺术的创意理念,不断汲取有利于我国新媒体艺术发展的创意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我国新媒体艺术所呈现出来的特点,将传统的美学理念与新媒体艺术的自身特点结合起来,从美学视角下来对新媒体艺术进行研究,以此来促进我国新媒体艺术的不断发展。

1 新媒体艺术的理论与技术基础

新媒体艺术的理论和技术基础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而是经历一段时间发展之后,而总结出来的。新媒体艺术最初的发展主要是依靠社会的各种思潮来作为发展的理论依据,也就是说,当下社会对哪一方面的美学类型表现出兴趣,新媒体艺术就朝着哪个方向发展。而真正将这种社会思潮形成系统的理论则是由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的“泛媒介论”,该理论的提出为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完善的理论基础,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脚步。在该理论被提出之后,越来越多的理论基础支撑着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这也为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很大支持。

而新媒体艺术的技术基础主要依赖于我国的计算机技术,在我国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还没有普遍应用的时候,艺术的传播主要媒体比较单一,表现形式也有较大的局限性。然而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新媒体艺术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不仅具有较广的传播途径,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而且还能够较为全面的将新媒体艺术的内容展现出来。

2 新媒体艺术的全息性审美

2.1 多媒融合带来的艺术变革

近几年来,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新媒体艺术在社会各方面的深入,为了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新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增加。可以说,艺术媒体更新变化的整个过程就是人类的艺术史,每一个阶段所取得的成绩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在艺术自身发展中,多媒融合是一项必然要求,它不仅反映了艺术的人性本质和自然本质,而且也反映了现代艺术发展回归到艺术本原的过程。在人们刚刚接触到艺术的时候,由于人们对艺术缺乏一个全面系统的理解,只是单纯的凭借主观意识来对艺术进行诠释,从而导致艺术的意象构成具有片面性和原始性,不能将其特点充分发挥出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艺术也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能够正确的采取方式来诠释艺术,能够将艺术作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美。

2.2 新媒体艺术的审美特征

就我国目前新媒体艺术的审美形式来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特征:首先是审美体验的综合性,在艺术表现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形式有很多,而审美体验的综合性主要指的就是将所有的艺术形式进行有机整合,更加深刻的将艺术表现出来,带给人们韵味体验以及张力震撼;其次是审美过程的交互性,这里所提到的交互性,主要指的是艺术审美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三种类型的人,即创作者、传播者和接受者,交互性指的就是三类人的交互合一,三者几乎是共同进步的;最后是审美情境的虚拟性,在新媒体艺术中,很多事物都是在日常生活中见不到的,甚至根本不可能让人们感知的到,因此,人们如果想要在真正意义上领会艺术中的美,就必须要有审美意识,善于挖掘艺术中所潜在的美的因素。

3 中国艺术美学与新媒体艺术全息性审美的关系

在新媒体艺术的审美过程中,中国艺术美学理论成为了重要依据。中国传统哲学作为中国艺术美学发展的依据,主要崇尚的就是“天人合一”,这种理念也正符合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思维方式,因此,这种理念在我国中国艺术美学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次,从审美方式来看,中国艺术美学所崇尚的是物我为一的思想,主张“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强调人的内心体验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由此可见,中国艺术美学博大、多元的审美理念,为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美学参照和理论支撑。如今,越来越多的新媒体艺术将中国艺术美学思想应用于新媒体艺术创作,产生了许多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新媒体艺术作品。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时展脚步的不断加快,新媒体艺术审美也必然会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相关部门人员如果想要从根本上促进新媒体艺术的民族化发展,就必须要结合当下社会新媒体艺术发展的特点,采取适合的发展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将时代特色和民族特征在新媒体艺术中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 梁良.新媒体艺术审美之我见[J].时代报告,2011(09).

[2] 陈敏南.中国艺术美学视角下的新媒体艺术审美[J].求索,2010(08).

篇10

关键词:交互;新媒体;艺术创作;现状

一、交互性在新媒体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我们所谈的新媒体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首先需要指出其并非指“新的媒体”,而是特指数字媒体类型。数字承接了传统媒体时代的独特性,并且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艺术创作呈现出不同以往的丰富性,尤其是影像交互的表现方式产生了全新的互动,观者的体验和交互过程也成为作品的一部分。新的介质融合会带来新的语言,对传统艺术进行更多手段的尝试和升华。随着近年来新媒体影像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新媒体创作中的交互性变得越来越重要,成为其主要的表现手段及特征。网络技术和交互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保障,交互特征明确的新媒体艺术不再是为场馆的观众而创作,它更贴近生活,它不仅走向大众,还让大众参与其中。新时代的影像交互作品对大众心理、社会心理、艺术认知都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艺术家的创作一方面可以探索更为全面、深入的艺术表现形式,另一方面也为发掘新媒体的特点、传播及特征提供了前沿性的探索。新的形式不但影响着人的视觉感受,还与人的思维意识状态有着直接关系。艺术创作的形式、构成变化也产生了新的理论模式。随着时展,探索新的艺术创作表现理论是新时代的重要内容。

二、交互式新媒体艺术创作发展综述

欧美新媒体艺术家哲学理念基础较为深厚,致力于研究艺术的本体问题,其作品关注探索精神本质,研究的问题有一定社会深度。在艺术家的创作中不再仅探索形式的互动,他们还更加关注和观众之间的情感交流。美国韩裔艺术家白南准(NamJunePaik)的影像交互作品开创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媒体的先河,著名作品《TVBuddha,1974》中,传统的佛像与摄像机的面对面,体现了无言的,长久的对话;JaumePlensa在芝加哥的电子喷泉实验作品《crownfountain》采集了大量芝加哥市民的面部影像,然后用两块巨大的电子屏展现在广场上,有时微笑,有时会噘嘴向外面喷水,然后真的水就从电子屏流出来;JudithDoyle的交互影像作品《姿态云》用摄像头现场随机捕捉观众的动作,并投射在屏幕上,随着动作形成轨迹影像,呈现一种规则抽象图形。作品通过此种方式和受众产生了影像互动;BillViola1996年的视频装置作品《TheCrossing》除了三维世界,还将时间和感知容纳到作品中;EricWhitacre的网络协作作品《VitualChoir》通过全世界的歌唱者录制其演唱视频上传到网络,合并组成虚拟合唱团;EduardoKac的作品《Uirapuru》展示了远程互动,进一步拓展了互动的时空关系;Mark的作品《网络旗帜》通过网络进行交互实验,是交互艺术形式的一次尝试。2015年米兰世博会,德国馆通过叫“Seedboard”的纸板代替显示器,实现了多人与投影的互动过程,而日本馆的“数字餐厅”则可以让浏览者拿起筷子通过影像互动体验虚拟的饕餮大餐。国内的新媒体艺术的发展相对晚于国外,因此其发展轨迹也受到国外新媒体艺术的影响。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早期探索者有张培力、陈绍雄、王功新、宋冬、邱志杰、高士明等。近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转向更丰富的形式,2000年后的新媒体艺术家层出不穷,如徐文恺、曹斐、林科、陆扬等。其中宋冬的作品《抚摸》重新探索了“距离”的概念,他通过用一只录像中虚拟的“手”实现对公共空间的抚摸探索;王跖与周戭的《失眠者的夜晚》是一件装置作品,其影像会随着光线和形状的变化堆衍成图像的改变,并与人造宇宙产生互动。黄心健的《上海我能请你跳支舞吗?》中的互动装置以蓝天白云为背景,随着观众在屏幕前晃动身体翩翩起舞;此外还有徐文恺的《记忆贩卖机》、缪晓春的《变形记》等,近年来大量的新艺术家也进入到新媒体创作的尝试中。近些年随着VR、AR等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成熟,影像交互作品得到极大发展。如美国好莱坞新型VR制片人BrianSethHurst的虚拟现实电影作品《MyBrother’sKeeper》中,受众可以体验到沉浸式、交互式的全新影视交互体验。

三、针对新媒体艺术交互性理论的研究

国外的新媒体艺术创作理论也较早,迈克尔拉什(MichaelZush)在《NewMediainLate20th-CenturyArt》中论述了新媒体的艺术类型,描绘了新媒体在影像交互领域的发展趋势;PZioga在《AHypothesisofBraintoBrainCouplinginInteractiveNewMediaArtandGamesUsingBrainComputerInterfaces》中对互动新媒体艺术的形式与神经科学进行了对比研究,探索了大脑不同活动的相互影响。Dietrich的作品《ArchivalScienceDigitalforensicsandNewmediaart》分析并提出了互动关系对数字化产品的重要性。BGraham在《HistoriesofParticipationandNewmediaart》中提出了新媒体艺术的核心是参与,他强调了作者、作品和观众三者之间的互动。在国内的研究方面,于东兴在《虚拟现实技术与电影发展的前景》中认为电影呈现的并非是图像的集合,而是通过图像中介建立起对人类社会关系的全新认识,是一种更为可取的意识形态手段;清华的鲁晓波提出了新媒体艺术的概念,提出了新媒体艺术是具有实时性、交互性、体验性的一种艺术;许鹏在《中国新媒体艺术研究发展现状与理论课题》中,对中国新媒体艺术研究理论范畴进行了定义。

四、新媒体艺术相关研究机构的发展

随着新媒体艺术作品的发展,世界各地相关的新媒体研究机构也逐渐建立。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不少著名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纷纷成立类似的研究中心或实验室。德国ZKM科技媒体艺术中心是以“互动艺术”为主题的艺术博物馆。旨在探讨科技发展对当前艺术的影响,并致力于推动媒体艺术的发展;奥地利林兹电子艺术中心研发的互动电子书,将来也可能成为另一种新的资讯媒体;日本东京ICC尝试在新媒体、新技术、新艺术,以及人类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媒体实验室则致力于研发崭新的数字媒体应用工具及软件,有前瞻性、创造性的研究思路和课题;荷兰V2媒体艺术中心以策划各类媒体艺术有关的活动而闻名全球;此外还有一些企业研究机构在新媒体行业中起到重要作用,如微软实验室旗下的加隆拉尼尔(JaronLanier)实验室,主要研究多人增强现实技术。

五、交互式新媒体艺术的重要特征及发展趋势

1.交互形式更加深入和呈现多样性

作品和观者的“交互(interactivity)”是新媒体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交互过程可以进一步加强作品的体验,使主题得到升华。交互过程不仅是作品和观者的互动,也是观者之间的互动;交互不仅可以通过行为,还可以通过影像、时间以及观者的感知来得以实现。“交互作为新媒体艺术的主要特征,是区别于其他后现代艺术门类的关键”。交互式新媒体艺术不再只是为走进展厅的观众创作,它走出展厅,成为与大众的体验直接关联的形式。交互性成为新媒体艺术创作未来的趋势。在交互形式上,未来也日趋丰富。

2.远程协作和参与进一步加强

随着网络技术发展,新媒体创作更趋向网络化,更趋向大众。互联网有其他媒介所不具备的整合平台的功能,其最大的特征是人们可以跨越地理和空间障碍进行交流和沟通。上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艺术家开始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各种形式的艺术创作。远程协作分为两个层次:首先艺术家们的共同协作,如《虚拟合唱团》中,几百个身处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歌者可以通过平台将演唱视频进行组合,展现出完美的合唱。其次是艺术家和观众的协作,网络平台的交互不只体现为观众的简单选择,而是根据观众的主观意识改变影像程序,引发图像或声音的随机变化。MarkNapier的作品《网络旗帜》中,交互作品内容允许来自世界各地的用户在作品中留下一面旗帜,随着旗帜的累积分布,作品的象征意义也在不断发生演变。

3.用户体验成为作品重要环节

交互式新媒体作品从作者为中心逐步转变到以观者为中心,很多创作过程已经延伸到观者体验的环节,观看过程本身及其反应也成为作品内容。某种程度上来看,新媒体艺术已经成为了一种大众性的媒介行为。交互作品一改过去的单向呈现转变为构建作者——观者以及观者之间的交互性方式。甚至以观者为中心的随机影像。因此从观众的角度出发进行艺术作品展现方式的研究是一个全新的视角。如墨西哥艺术家MiguelChevalier的互动作品《超自然》中,他将作品的场景放在公共空间,当观赏者在影像前走过作品时,影像中的花朵、芦苇等植物会随着路人的方向来回摆动,仿佛有微风吹拂,与观众们产生直接的互动。体验者的参与过程构成了新媒体艺术创作本身。在互动关系中,观众不再是被动的观赏者,他们成为作品的构成要素。在很多新媒体艺术作品中,作者只是观念展现的平台搭建者,而体验者的影像互动体验是完成作品的关键。

4.交互性创作在影视创作中的应用

新媒体在影像创作中的应用主要是指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实现两个重要的影像特征:一是沉浸式全景体验,二是产生交互性。这两点在影像创作,尤其是影视创作中是革命性的。在美国的Hurst拍摄的虚拟现实电影作品《MyBrother’sKeeper》,给观众展现出极为震撼的沉浸感和全新的主动视角;美国加州大学体验科技中心拍摄的虚拟现实纪录片《格陵兰岛》对主动式观影体验进行探索。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交互特性的加入,对导演的作品表现力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全景式的镜头也对影视镜头语言提出了挑战。但长远来看,虚拟现实技术对影视作品的影响将会不断地渗透,并逐步探索出适合的作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