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体育课程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1-30 17:30: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论述体育课程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学校体育 拓展训练 研究现状 展望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a)-0193-01
起源于二战时期英国生存训练的拓展训练,因其独特、高效的培训模式和良好的市场表现,日渐受到国内教育界、体育学者的关注,他们试图将拓展训练融入学校体育教学,以克服传统教育模式的一些弊端,并对这一领域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与阐释,本文尝试对此进行回顾与反思,以期推动研究的进一步深人。目前,关于学校体育拓展训练的研究可大致分为:拓展训练的涵义研究,拓展训练的原理与理论基础研究,拓展训练的价值研究,拓展训练的内容与特点以及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教学的对策研究。
1 拓展训练的涵义
当前学术研究对拓展训练内涵的界定多为描述性定义,替代性表述较为多见。拓展训练又称体验式培训(Outward Bound),原意为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驶向波涛汹涌的大海,去迎接一次次挑战。唐建倦等人引用了香港外展的概念,从拓展训练的目的、功能、实质等方面对拓展训练的涵义进行了阐述,认为拓展训练,又称外展训练,其本质是:通过参加这种训练,使参加者能够改善自我概念。裘静芳对前面两种观点进行了概括,并认为拓展训练是现代西方国家一种时新的教育方式,拓展训练既有一定的身体活动,更主要的是可以让参与者通过典型化和游戏化的活动的亲身体验、分享和总结回顾从而得到心灵上的震撼和洗礼,并把体验到的感受和总结回顾得出的经验和教训运用到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去。钱永健则]认为:“拓展训练”一词是中国对这种体验式教育的本土化认知,是最早将其引入中国的“人众人”培训机构对它的命名,也是该培训机构的注册商标。在课程模式上,拓展训练参照了PA教育模式,在模拟自然环境的情况下,适当降低活动风险,体验经过设计的户外活动项目,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体验学习体系。
2 拓展训练的原理
关于拓展训练的原理,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得出不同的观点。胡仲秋等人从学习的方式入手,认为拓展训练和体育教学都是采用体验式的学习模式。常会丽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认为高校体育拓展训练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是:归因理论、迁移理论和学习的认知理论。陶宇平则从学习的过程出发,认为拓展训练的学习模式主要参照体验式学习圈——大卫·科尔博的体验式学习周期。
3 拓展训练的价值
关于拓展训练的价值,研究者们主要从体验式学习和传统学习、体验式教育和传统教育、拓展训练和体育教育的比较以及当前体育课程改革和学生需要的角度,对拓展训练的价值、作用或意义等进行了较为详实的分析与论述,以此来论证拓展训练引入体育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比如王长权等人从健康的三维观和创新的视角认为,参加拓展训练将有利于大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创新素质的提高。唐建倦等人则从心理学、教学改革、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认为心理拓展训练以其开拓创新的训练理念、组织灵活的训练形式、体验性的训练目标、提高自我概念为主的本质特性,能有力推动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有利于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符合时代需要的创新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很好的教育学意义。杨耀华在强调素质教育的同时,还指出了拓展训练在课程内容方面的作用,认为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内容,既丰富了教学的内容又达到拓展训练的目的。
4 拓展训练的内容、特点
拓展训练内容丰富,庞杂。关于拓展训练的内容及分类原则和方法,郭建平则在《体育拓展运动的内容与分类》一文中有比较详细的叙述。从拓展训练教学过程来看,综合活动性、挑战极限、集体中的个性、高峰体验以及自我教育是拓展训练的5大特点。
5 拓展训练引入高校的对策研究
如果说拓展训练的理论基础是拓展训练融入体育教学的前提,那么对策研究则是实践的基础。对于体育教学中尚未大面积铺开的拓展训练,其开展的模式、引入的切入点以及在开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都成为对策研究中的课题。比如张辉,刘香兰在其研究中指出,在高校开设拓展训练课程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安全管理问题,师资问题,训练基地问题,训练评价问题等。而杨玉霞则根据当前高校的实际情况,认为拓展训练先在体育课堂中以精心设计的游戏的形式进入,使其进入高校体育课程前有一个过渡期,以便教师尽快掌握拓展训练的理念和技巧,开发适合学校自身特点的拓展训练项目,为拓展训练进入高校积累教学经验。拓展训练成为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已得到大家的认同,但这只是可能。于是有人指出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公共体育课并不是简单的复制过程,而是要经过一个“教材化”的过程。
6 展望
(1)现有的研究表明,作为体验式教育形式的拓展训练融入体育教学是完全可行的,而且是非常有必要的,且近2/3的文献对这种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论述,但重复研究较多,今后的研究需要创新。
(2)将拓展训练引入体育教学的价值、意义、作用或功能在理论层面已有很好的论述,但现实的局面却是“叫好不叫座”。对这种现状的成因及发展对策的研究,有些学者有所涉及,但大多还停留在表面上的分析,还缺乏一定的深度。对策的有效性、可行性值得商榷。
(3)拓展训练属于一种舶来品,国外比较成熟的理论研究实践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当前这部分的研究还比较缺乏,需要更多的研究去充实、完善。同时,与拓展训练关联的学科基础广泛,交叉学科的理论研究将是拓展训练未来研究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王长权,高林,李笋南.论大学生参加拓展训练的价值[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3):115~116.
[2] 唐建倦,贺仕刚,.学校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拓展训练的意义[J].体育学刊,2006,13(4):135~137.
[3] 钱永健.拓展训练[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7:4,29~39.
[4] 常会丽.高校体育拓展训练所依据的心理学原理[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5(3):90~91.
[5] 杨耀华.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拓展训练的理性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23(1):119~120.
篇2
【关键词】体育课程; 体育课程目标; 整体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011-02
1 体育课程
高校体育课程是一个在我国体育理论界还没有得到明确界定的问题。但是,从课程的涵义以及在实践中对高校体育课程的认识得出:体育课程是指为实现体育目标而规定的体育内容、结构、程度、进度。其内涵应当包括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时限、体育课及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体育课程是培养体育能力和为终身健身打基础、增强大学生体质的重要途径。所以,体育课程是体育教学改革的首要和中心环节。
2 体育课程目标
体育课程目标是体育课程建设中最基本的方向,只有明确课程目标,才能合理有效地选择和组织体育内容,也更有利于课程的实施和正确评价。但目前体育教学仍受旧模式的束缚,全民健身的意义和目的并没有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得到有效贯彻和推广,这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确定全民健身的体育教育体系的课程目标是我们有计划、有步骤做好改革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前题,如果能从体育课程目标的依据、模式等角度出发,研究和探讨确定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的方法,必然可以为体育课程建设与改革提供有力的支持。
3 体育课程目标的制约因素
从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到实际的课堂教学目标,从宏观到具体,从高层到低层的一系列目标转化,可分为四个层次:教育目的(总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具体目标)。教育目的必须适合学校教育的总要求,培养目标是对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前两个目标之间后者是前者的具体化。而课程目标比培养目标更加具体,培养目标是课程设计的依据。因此我们在确定体育课程目标时要明确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的衔接关系,以确保这些要求在课程中得到体现。课程目标的确定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工作,不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简单推行。体育课程目标也是这样,体育课程目标的确定,只有在对社会需求、学科的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等几方面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够做到切实可行。
3.1 社会需求因素。 学生个体的发展总是与社会的发展交织在一起的。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民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身体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物质基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关键是提高人的素质,其中体质是基础。全民健身计划的宗旨就是提高全民族的体质,作为全民健身的战略重点,学校体育课程的设计必须突出增强学生体质这一任务,必须适应社会的变化。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以及经济、社会和体育发展程度不同的各类地区、各民族的不同特点,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体育课程目标,除了学校之外,还需要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体育课程可以使学生获得必要的体育知识、锻炼习惯和体育健身,但仍需要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全力配合。
3.2 学科发展因素。 确定课程目标首要考虑的是学科的功能。体育学科功能包括特殊功能与一般的教育功能,体育学科的特殊功能是育体健身,同时它也具有一般意义上的教育功能,因此,在确定体育课程目标时,要将增强学生体质作为体育课程最基本的目标。国外国内都是以此作为体育课程的首要目标。体育课程是使学生获得体育知识,其中主要的是强身健体的必要的基本的体育学科知识,要更有效地达到体育课程的整体目标。整体教学改革试图实现体育教学和终身体育的接轨,使体育课程最大限度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体育的需求,有利于创立新型的体育教学目标模式。加强对整体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将丰富和发展体育课程目标。
3.3 学生个体因素。 体育课程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增强学生体质。因此,在确定体育课程目标时要研究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等特点,把学生目前的状况与理想的常模加以比较,确认其中存在的差距,从而确定合理的课程目标。这就需要遵循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身体素质发展的最佳时机,以及学生体质的现状来确定适宜的目标。因此,在确立体育课程目标时,除了考虑学生的生理特点之外,还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培养学生的个性,达到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要逐步培养其体育的态度、习惯和能力,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4 确定体育课程模式
一般确定课程目标最常用的方式是“需要评估”模式,需要即实际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距。体育课程的需要是指公认学生行为或态度状况与观察到的学生状况之间存在的矛盾之处。根据“需要评估”的模式,确定体育课程目标的基本模式:
首先:确定课程目标。通过召开体育教育专家会议,全面系统地确定大多数人所觉察到的问题,并围绕这些问题来确定学生需要达到的课程目标。其次:确定事先的课程目标,按对学生教育的重要程度加以排列,以确定体育课程目标的主次顺序。再次:确定体育课程目标的可行性,对学生达到这些目标的可能性程度评出等级。最后:根据目标优先程度的顺序编制体育课程计划。根据目标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手段、措施。
篇3
高校体育教学教学交往缺失建构就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开展来说,不仅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的重要课程,同时也是现阶段体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和课题。所谓教学交往,是指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就教学内容的有效交流与沟通,教学交往的正常开展,不仅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提高知识的传授效率和传播质量,同时还能为教学活动的有效设计提供有效的信息渠道,便于教师从学生处获得相应的设计建议。
一、教学交往的现状及现象产生的具体原因
通过前文的相关论述,我们已经了解到教学交往活动在整个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开展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但是就课程教育改革过程中教学交往进行的现状来看,效果似乎并不令人满意。在体育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会有比较满的教学任务,并且也已经完成了相应的教学设计,如果要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摄入教学交往的环节,那么必然会涉及到时间的投入,因此,教师在考虑到课时安排的问题上,通常不愿意花费时间来安排这部分的内容;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虽然教师认识并且了解到了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但是在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中却没有达到期望的效果。
针对以上两种情况产生的主要原因,笔者总结出了以下两点原因:第一就是教师在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时,根本没有意识到教学交往的重要性。虽然在课程教育改革推进过程中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主要教学任务以及教学目标进行了明确的指导,指出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是高校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内容。但是许多体育教育工作者在具体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还是没有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转变,只是一味地增大了教学的任务量而已;除了这个原因之外,产生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在了解了教学交往的重要性之后,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旦交流的方式存在问题的话,便会直接影响到交流和沟通的有效性,因此,在遇到这种情况时,虽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这样一份工作,但是却没有收到相应的效果。
二、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开展教学交往的有效措施
从上文的相关叙述中,我们已经了解到现阶段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交往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产生背后的原因,针对教学过程中开展教学交往存在的这些问题和现状,接下来在高校课程教育改革的要求下,究竟应如何开展相应的教学交往,从而为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提供应有的铺垫作用和促进作用呢?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交往理念
就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交往的有效开展来说,首先第一步,需要树立正确的交往理念。根据课程教育改革的相关要求,我们可以看到,就体育课程教学交往的开展来看,其主要的目的是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为师生间教学活动的进行和配合提供一个有效的渠道,在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的同时,也让学生从大致上掌握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理念,从而在教师开展具体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更好的去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简而言之,教学交往交流活动的开展实际上是为具体的体育教学过程进行铺垫和修饰,为教学活动更好地进行奠定相应的情感基础,为教师制定教学的有效策略提供相应的参考。因此,从这一层面出发的话,如果想利用教学交往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铺垫的话,首先应了解教学交往的实质目标,同时对这一活动开展的必要性进行接受和接纳,即提高相应的重视程度。
(二)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在高校体育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和中心都是体育教育工作者,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扮演的就是听众和模仿者的角色。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在教学交往交流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建议教师最好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将其方式交往活动开展的主置,从而设置好相应的交流步骤和环境。一旦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肯定,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必然会得到提升。只有在学生踊跃参与的情况下,教学交往活动的开展才能算是有效的。因此如果要想保证教学交往活动的有效性,那么首先必须要保证学生在整个教学交往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
(三)教学交往方式的合理选择
除了从理念上接受教学交往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必要性以及学生主体地位的确定之外,教师在与学生进行教学交往的过程中,还应注意对交流交往方式的选择和择取。就高校学生的性格发展特点来说,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特点,因此教师在与每部分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可能都会用到不同的交流方式和方法。为了提高教学交往活动的有效性和交流的质量,建议体育课程教育工作者在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最好能采取区别对待和整体跟进结合的方法。所谓区别对待,即根据学生群体的不同性格特点或者是不同的理解水平,对交流和交往的具体内容和策略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在保证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同时,也保证相应交流内容的质量。在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想要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性的话,教师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先是交流氛围的营造。就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交流和沟通的有效进行来说,如果想要保证交流开展的质量,首先需要教师致力去营造一个良好的沟通和交往的氛围。轻松愉悦的交流氛围,不仅能放松学生的警惕心,同时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从而提高相应教学质量。
三、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现阶段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交往发挥的重要作用,它既是课程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体育课程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和策略。结合现阶段交流教学的开展现状来说,还存在一系列需要改进的问题,对教学交流进行有效的建构,还需要我们的体育教育工作者做更多的工作和准备,在具体教学交往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共同环境,除此之外,体育教育工作者还应以学生为交流的主体地位对具体的交流过程进行有效的设计,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保证教学交流的有效建构,为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做出应有的贡献和努力。
参考文献:
[1]钱钧,史兵.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学交往的缺失与建构[J].体育学刊,2010,(01):45-49.
篇4
关键词:新课改;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德育
体育课作为技能课,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体育课程标准》中也提出:“根据体育学科和体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体育教育的功能,尊重体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因此,在新课改精神的指引下,农村中学的体育课堂教学如何渗透德育,是当今农村中学体育课教学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在农村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论述。
一、农村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
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代的农村青少年呈现出与他们的父辈迥然不同的精神面貌。他们思维活跃,接受信息能力强,拥有比父辈更加优越的生存发展条件。但是与此同时,社会整体道德水准继续滑坡,主要体现在崇尚自我、缺乏团队精神、是非善恶标准模糊、知行脱节、责任心不强等方面。这些不可避免地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近十多年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不断确立,传统价值观受到了时代的挑战和洗礼,纯洁的农村校园里频发“校园案件”。随着媒体对“校园案件”的报道,教育界再次把目光倾注于学生的德育问题上来。思想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因此在中学体育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显得非常有必要。
二、农村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的可行性
农村学生接触到的书籍、报刊都非常少,由于网络在农村现在基本得到普及,十几岁的学生跑到网吧去上网。让他们自觉地学习知识,我们教育工作者都知道是不可能的,因为敢跑到网吧去上网的大多学生目的都是逃避学习去玩游戏。因此,农村学生了解信息的渠道非常有限,于是课堂就成了他们接触外界的主要渠道。教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呢?这就是我要论述的农村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的可行性了。农村中学的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加强,自我表现欲望也十分强烈,他们非常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获得同学的好感,而他们获得他人好感的常用方法就是自我表现。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引导,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体育课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和成功,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这几年国家给学校配置了很多体育器材,学校体育器材越来越全,上体育课时我们不再为没有体育器材而发愁,完全可以把心思放在上好每一节体育课上,认真钻研教材,为学生设计出他们感兴趣、爱参与的体育活动,使他们的身心能得到全面的发展,确保“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体育老师应致力于培养学生自尊、自重、自爱、自强不息的精神,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和发挥主人翁精神,以促进学生对人生价值的肯定、对高尚品格的渴望。
现在,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有的学校只重视运动技能,而忽视了德育。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处理德育与运动技能的关系呢?我认为体育教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要有充分的认识,从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入手,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参加体育运动的乐趣,奠定终身参加体育运动的基础。
此外,教师可通过让学生了解我国体育成就,学习体育名将为国争光的事迹,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爱国热情,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从而达到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目的。
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要从增强农村学生的忧患意识开始,这是体育学科教学中德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紧密联系农村学生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走入学生心灵,引导其学会在农村实际生活中正确看待体育。以平淡之心讲述中国体育上的辉煌,以浓墨重彩展示昔日的耻辱,使忧患警钟长鸣。教师的语言表达是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的第一媒体。教师上课是教育艺术的创造过程,教师应该投入感情,使课堂充满激情,无论褒贬,教师的语言都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既能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探索体育问题的兴趣,又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体育崇高的精神和道德之美的感化,逐渐成为情趣高雅、热情向上的人,促使学生自我道德品格的再创造。
篇5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新课改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体育的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目标,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能力的最大发展。
一、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合理选择教学方式
自主探究式学习活动的开展,必须以与之相对应的教材内容为依据。当前我们的体育教学主要由体操、球类、田径、健美、传统体育、新兴体育、保健原理等内容组成。根据学习特点的不同,体育学习又可以分为陈述性、策略性和操作性内容。陈述性内容主要包括一些概念性的知识,操作性内容主要学习如何操作和演示各项技术动作,策略性内容则主要回答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问题。陈述性内容的学习相对简单,只需要进行听讲、阅读和记忆,无需深究,学生通过自学即可掌握;操作性和策略性内容只靠教师讲解和演示无法取得很好的效果。运动学研究表明,要想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必须经过切身体验和大量的实践练习才能掌握。教师要在指导学生在学习操作性内容和策略定内容时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在学习一些以练习为主、相对安全和简单的内容时,尽量安排学生进行自学;在学习一些集体项目,需要共同学习或者有相对深度的知识时,尽量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对于那些深度较大,容易产生疑问的内容,则可以采用探究式学习。
二、结合学生个体特点,合理选择学习方式
高中生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已经非常接近成年人。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知识容量更大,涉及范围更广。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学习方式的选择时,尽量采用多种方式并存的策略,引导学生使用小组协作学习、自主探究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重视在学习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合作学习和独立学习。体育教师要意识到,进入青春期后,女生的身体发育要比男生早,并且随着年龄不断增大,男女生在身高、肺活量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性更加明显,所以,高中体育教学要注意结合男女生差别,合理选择学习方式。
三、立足学生能力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挑战精神
教师要教育学生敢于破除对书本和教师的迷信,引导他们在不断挑战权威的过程中锻炼自己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使他们意识到一切皆有可能,要勇于质疑,大胆想象,敢于创新。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挑战精神呢?
首先,教师要从意识层面上引导学生敢于进行批判。从各国优秀科学家的实例可以看出,只有敢于挑战权威,破除迷信,大胆质疑,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提出自己全新的观点看法,才能获得创造性发现。比如我们可以尝试更新课间操的组织形式和内容,改进跳远这一项目中的身体姿势等,只有把课堂教学与这些事例相结合,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
其次,教师要从自信心的树立上引导学生勇于批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在遇到问题时,让他们先自己进行思考,然后再在同学之间展开考讨论,并在这个辩论思考的过程中实现思维能力的提高,更深刻地理解知识。随着同学们技能差异的不断缩小,参与挑战的学生更容易取得成功,并树立更强的信心。
最后,教师要锻炼学生有勇气去大胆批判。韩愈曾经说过,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贤能。老师可以有意为学生创造一些进行批判的机会,比如在讲课时,把一些很简单的问题故意讲错,对那些发现并提出错误的学生做出表扬;做动作示范时故意演示错,对那些发现问题的学生做出表扬;在学习一些重、难点问题时,先给出一个观点,然后鼓励学生进行补充或者提出不同意见。学生在向老师挑战时,受自身知识水平和能力的影响,有时候提出的问题可能是错误的,这时教师要注意首先对他们敢于挑战的勇气给予表扬,然后再引导他们如何正确质疑,以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之,学生要具备过人的胆识才敢于挑战老师的权威,教师要合理运用教材,用批判的眼光去研究教材,科学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
当然,在具体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教学策略不仅仅是本文所论述的几点,俗话说“教无定法、教学得法”,还需要我们广大体育老师在今后的高中体育教学中,进一步研究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学生情况,灵活合理的采取教学方法和手段,让高中生在体育教学中既得到锻炼,又得到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强松.浅析新课程下的体育课教学及安全措施[J].吉林教育:现代校长,2007(11).
[2]申广辉.试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创新中学体育课教学[J].教师,2010(3).
[3]张景丽.谈体育课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教研,2010(9).
[4]戴成耀.对新课程下新体育的探讨[J].成才之路,2010(25).
篇6
1.1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现代体育教学意识不足。
但是,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尽管相关人士与有关部门已经对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进行过多次论述与强调,我国的高职院校中的体育教学还是存在着思想观念方面的不足。目前,我国高职业院校中的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与主要目标仍然是体现在学生要校期间,缩小了体育教学的时间与空间,也限制了体育教学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1.2教学模式陈旧,体育项目单一。
从我们的祖辈以来,在体育课上所接触到的无非就是乒乓球、篮球、足球队、羽毛球等,似乎学校的体育教学项目都从来没有改变过。而随着我国的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可以看出,陈旧的教学内容已经不再能够满足现代教学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要求,同时也不利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很难发挥出学生潜在的运动欲望与能力,限制了教学质量与学生体育能力的提高。
1.3教学目的与内容不科学。
从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来看,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应该遵循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发展理念,才能保证体育教学目标的圆满实现,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干扰,使得我国职业院样的体育教学再现了一些偏差。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两具方面:一是过于强调专业技能的学习,忽视了基本的体育锻炼及体育思想的培养;二是盲目强调体育锻炼的进行,忽略了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及一些基本体育技巧的掌握。这两方面种情况的出现都是因为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理论不完善,不能对学生的专业需要与体育锻炼的基本要求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与把握,以致体育教学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不科学。
1.4体育教学班的班级结构设置不合理,教师专业结构比不均衡。
目前,普遍存在于我国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的问题就是教学班级多,但是专职的体育教师少。在进行实际的体育教学活动时,如果班级学生人数过多,必然会增加老师的教学压力,难免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影响正常教学内容的开展,教学目标难以实现,教学任务也无法完成。
1.5体育经费投入不足。
必要的经费投入是学校体育教学正常进行的保障,但我国目前的职业院校中,虽然学校规模与经费预算都在同比扩大,但对体育经费的投入比例却无法同比进行。由于职业院校的发展特点,使得其不得不将有限的资源都投入到学校专业教学的设施中,对体育设施的投放自然就少,使得原本就非常落后、非常紧缺的体育场地、体育设施与体育器材等重要资源得不到保证,体育教学活动难以正常维持。
2职业院校体育教育的改革
2.1开发高职体育课程资源。
由于高职专业繁多,高职院校所处地域不同,在遵循《纲要》的基本要求下,从各高职院校学生的需求和当地与学校的课程资源出发,依据各职业院校的办学思想、专业设置特点、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兼顾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实际情况,开发设计多种可供学生选择的体育课程。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去组织、开发、利用,教师不但要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教学服务,还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在社会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
2.3改革高职体育课程结构。
推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关键是调整课程结构,建立具有职业特色、适应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高职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依据高职体育教育的两大属性(健康属性和职业属性)与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要求,与其相对的课程结构是第一学年开设体育选项课(一学年上、下两个学期选择两项体育项目),不分系别、班级,合班上课,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体育基础等情况,自主选择运动项目;第二学年开设职业体能课,按原班级上课,结合本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身体素质。
2.4优化高职体育教学内容,力求课程内容贴近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活。
(1)充实体育基础理论教学内容,传授各类职业性疾病症状与预防措施、健康保健知识和锻炼身体的方法等,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文化素养,提高学生自我保健及自我锻炼的能力。(2)选项课,应安排竞技运动中文化含量高、健身价值大、娱乐性强的项目,使学生毕业后能把在校培养的体育能力和技能带到社会和生活中去。(3)职业体能课,应选择与职业相关的体育运动项目和身体素质内容。
2.5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启发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体育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学方法要讲究多样化,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努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不仅要注重教法的研究,更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练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能力。
2.6完善考核制度,建立新的评价体系。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成绩评定偏重于技术考试,为了使评价方式对学生既公平又能凸显职业教育的特点,还应改革体育成绩的考核方法。学生的体育成绩从理论知识、身体素质、运动技术、学习态度(包括创新能力)、出勤情况(包括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出勤情况)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身体素质和技术考核并重(身体素质30%、运动技术30%、理论知识10%、学习态度15%、出勤15%)。
3结论
篇7
关键词:高校;健康体育
1. 时代的发展与教育改革的需要
随着中国加入WTO,体育教育不但要符合中国特色,同时,也应适应世界体育教育发展潮流。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过程中,努力构建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较为科学的体育健康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已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学校体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2. 创建健康体育课程体系的思路
2.1树立全面育人观。大学体育健康课程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发展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而且还要为国家培养适应新世纪的具有竞争意识的全面发展人才。在选择教学内容,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标准等等,都应从全面育人的观念出发,以取得全方位的高校体育教学效果。
2.2教育思想以健康第一为指导。现代健康观立足于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三维空间,“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适应社会良好的总称。”这定义,不仅对体育课程的目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健康体育所强调的就是对健康认知的全方位理念下,去审视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效果。也可以说一切的体育教育手段和措施是否合理,是否有效,关键就是看是否有利于健康的形式和培养。
2.3 树立主动体育观。树立主动体育的教学概念,就是要在体育教学中既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既要加强教师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指导,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锻炼身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在自练和互评的体育锻炼实践中,养成经常体育锻炼的习惯。
2.4教材观的更新。传统的体育教材仅仅限于体育课教材,而高校体育组织形式和基本途径是由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等多方面来体现。教材的制定应考虑现代化、健康化、理论化、结构化、多样化、趣味化、教材内容应含有诸多层次、知识层次、能力层次、情感层次、教学思想和方法层次。
3. 高校健康课程体系的构想
3.1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材向科学化、生活化的调整。根据各高校的专业特色,以终身教育为主线,以终身受益为出发点,真正体现健康意识的培养、体育能力的提高、体育习惯的养成。增强健身教材、健康教材、立意于健康改造竞技体育教材,使竞技运动项目教材化,教材内容上要转向符合学生特点的生活体育、娱乐体既让学生体验体育的乐趣,又使学生掌握适度闲暇体育的生活方式、体育的手段与方法。为此,我们认为体育课程教材体系构建应体现出健康性、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实践性与知识性相结合,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鲜明特征和“乐、新、恒”的要求。
3.1.1体育课程的设置形式。课程门类的具体设置要“厚基础、重实践”最大限度地实现课程综合化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职业取向,考虑到我校的师资、体育设施等条件还没有完全达到体育俱乐部制的要求,为些,我们选择了主副项制教学体系,让学生选其一作为主项,同时配多个副项的课程组合。根据时展及学生的需要,体育课程设置形式为:改现在的一年级普修课、二年级专项课,为一、二年级主、副项制选项课形式(必修),三、四年级为公选课(选修)以选修课的新颖来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技能。一、二年级1-4学期共126学时,计4学分或8学分为必修;三、四年级30学时,计1学分或2学分为选修课形式,规定在第5-8学期中选修,一旦选定必须完成规定学分。
3.1.2体育课程教材的设置。教材是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对人才的培养。教材内容的总体要求是:紧扣学科教学目标,吸收旧教材长处,注重打好基础、提高素质、发展个性,培养能力;对现行教材中繁琐重复、偏高、偏难、偏全的内容,作适当的删、减、降,求得整体上的“高、新、精、活”,以国外经验为借鉴,扬长避短,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素质为核心,重点增强体质,突出本校特色,深受学生喜爱的教材项目。
3.2教学方法与手段向个性化、多样化变更。学生作为一个群体,是由不同的个体构成的,学生个体的多样性乃是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性的反映,而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否依据了学生个体的多样性,则是衡量体育教学是否遵循了内在规律的尺度之一,由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决定了他们的起点,进步程度等均有不同,解决不同的问题用不同的手段方法,充分体现教学手段与方法的个性化,也就是通常所指的“因人施教”,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在强调“因人施教”的同时,不能因之而忽视“因材施教”——因“材”而异,有的放矢、各具其法、各显其能。就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毕竟是班级授课制与“因人施教”有一定的内在矛盾性,“因材施教”可促使教法出现分项而立的专一性,促使笼统的教学内容发生结构分化与过程重组,使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要求,教学评价标准。“因人施教”与“因材施教”的互动状态呈现教法与手段的个性化与多样化。
4. 结论
高校健康体育课程体系的创建,符合时展的要求及广大学生的需要,它超越了单一学科的范畴,建立了身、心社会、整体健康为目标饿课程结构,横跨体育、生理、心理、保健、卫生、社会、营养等诸多学科,涉及了操作、认识、情感、行为等领域,兼容基础性和实用性,充分体现了跨学科的综合性。更有利于每个学生健康意识的体育、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有效地保证了“健康第一”的思想的落实。 该课程体系的具体量化指标如:各教材的时数分配,时间安排,各项考核标准规定等,尚需我们进一步研制与实验,不断克服缺点和不利因素,总结推广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8
1.1学科视角下的微型课程
1960年,美国依阿华大学附属学校首创“微型课程”,英文为“Minicourse”,由单词“mini“和“course”组成,虽然“mini”表示微小的意思,但是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微型课程在美国的课程发展方面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这一概念20世纪70年代已出现在美国教育文献中。当时对于微型课程的定义:以教师和学生为基础,侧重于深度的短期选修课程[1]。美国所创造的这种“微型课程”是基于学科视角下所展开的,它可以进一步理解为,一门教学课程,以内容为出发点,分解成或相对独立、或相对完整的单元群。各单元分别以一个中心内容或专门主题为重点。[2]
1.2计算机信息技术视角下的微型课程
在新加坡的课程发展中,由于教师对于课程资源的需求量是巨大的,这些课程资源既要与信息技术相关,又要适合学校的课程要求。商业化的资源无法满足这些要求。所以教育部门开发属于自己的资源这一行为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这些资源需要按照学科领域进行分类。[3]1998年,新加坡教育部基于信息技术视角对学科教育进行规划,启动了微型课程实施计划,对微型课程的概念进行了拓展。对其概念及范围进行了详细阐述。它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采用涉及多门课程小容量教学单元,教授特定内容的教学材料。其具体形式多样化,有教学活动,有模拟游戏,有问题解决活动及教师演示材料等等。[3]此计划的目的在于,通过已掌握微型课程开发技能的教师的课程教授,可以使学生自发地去学习,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与热情。教师可以采用多种使学生感觉真实的教课形式,只要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效益。[4]
1.3校本课程视角下的微型课程
2001年,我国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新课程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三级管理体制。由此,学校开始享有自主开发课程的权力,经过学校的不断开发,校本课程开发深化到了作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各个科目教学之中,从而开创了校本微型课程开发领域,逐步创建了微型课程开发的校本模式。[5]这里的微型课程实质上就是校本课程的一种独特形式,它是由教师根据学生学习需求,所进行的短时间(从一节课到半天不等)班级性校本课程开发的活动。[6]
2微型课程的特点
研究微型课程在体育课程设计方面的可能应用,需要对微型课程的外延特点进行说明,依据微型课程的自身特点,为找出微型课程这一模式与体育课程设计的契合点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微型课程在实施过程中的特点可以从“短、小、精、活”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短是指时间短。微型课程属于短期课程,与语文、数学、英语等这些长期课程相对应。微型课程课程持续时间较短,少则一、两个课时,甚至是10多分钟,长则一两个月,时间短、见效快。小是指规模小。微型课程也称作单题课程、组件课程。它往往以专题的形式呈现出来,规模小,主体明确集中鲜明,往往就一个小的知识点进行延伸,选材范围广,针对性较强。精是指内容精炼。由于课程时间较短,需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实用性较强的内容来实现课程的目标,但有时由于素材的数量庞大,就需要对素材进行“深加工”,提取精炼的内容,将最精炼的内容呈现给学生。活是指实施灵活、内容鲜活。其一,实施灵活。长期性的课程,如语文、数学等,对于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非常重视,所以,在编排上,经常是后续的知识以前面的知识为基础,串联起来。其二,内容鲜活。微型课程主要是以学生真实的生活环境为材料,互相交流看法。如社会热点问题、班级生活、学生思想观念出现的新问题等等。[7]
3体育课程的特殊性
体育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它具有自身独特的性质,只有明确体育课程的特殊性,才能“对症下药、因地制宜”,更好的与微型课程这一课程模式相结合。对于体育课程的特点,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不同,毛振明认为体育课程有四大特点,即体育课程是运动认知性课程、生活教育课程、情意性课程和综合性课程。运动认知性课程,人的认知可分为概念认知、感觉认知和运动认知。概念认知主要是通过语言而形成的认知,例如人们对“体育”这一概念的认知,就是以身体运动为主要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通过语言来描述体育是什么。感觉认知是人通过感官系统而形成的认知。生活教育课程,不是为学生将来从事某一专业或职业直接提供认知基础的,主要是为了学生能快乐、健康、幸福的生活,充分感受人的生命力、体验情感、增强意志力服务的。情意性课程,体育课程作为一门认知性课程,掌握运动技能的运动认知的过程中,会涉及到与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发展,尤其是在培养人的意志品质方面,体育课程起到了其它课程所无法替代的作用。综合性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课程呈现综合性的趋势,不仅涉及体育、生理卫生、健康环境、娱乐等领域的理论与方法方面的内容,还涉及身体发展、人际关系、运动技能、技巧等实际活动方面的内容,具有鲜明的综合性。
4微型课程在体育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基于如今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困境,依据微型课程的内涵和特点,这种时间短,规模小,形式灵活,内容精炼、灵活的课程体系结构可以在体育课程设计工程中加以应用。我国之所以在中小学、高中一直到大学开设体育课程,其目的就是增进学生的健康,围绕“健康第一”的标准设计体育课程、实施体育课程、评价体育课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自愿参与到体育课程中的兴趣,并在体育课程中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愉悦身心,并且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可以将微型课程这一课程模式应用到体育课程设计中。下面将基于校本课程的视角下来分析微型课程在体育课程设计中的可能应用。在体育课程设计过程中,学校应基于自身资源和外部资源的基础下设计体育课程。如学校计算机信息设施较为完备,录像回放系统的开发应用(可借鉴NBA赛事直播的动作回放系统),学生通过从事球类活动,录像系统在短时间录制下来,并自动生成视频,并配以背景音乐,学生可以直观看清自己在运动过程中的情感、动作表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体育课程设计中,根据所任教班级学生的兴趣,师生共同设计体育课程的内容。通过民主投票的方式选出班级中绝大多数人喜欢的体育运动,老师与同学共同设计体育课程的各个环节,学生担任“体育课程的设计师”,体育老师作为其引导辅助,就某一体育运动展开深层次的扩展学习,包括某一运动项目的发展史,这一项目的明星以及他们的技术特点、你喜欢的技术等,拓展一些最新的相关信息。
5结语
篇9
【论文摘 要】本文首先论述体育课程与大学生素质发展的关系,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后,文章经过探讨,对高校体育在大学生素质发展中的影响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本文拟通过对高校体育在大学生素质形成中的作用进行探讨,旨在丰富大学体育课堂的教学目的,发挥体育课程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重更多的作用。
一﹑引言
一般认为,大学生的素质应该包括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品格素质和身体素质四大方面,其中还有一些具体的分类。其中,身体素质是物质基础,科学文化素质是核心,心理品格素质是关键,政治思想素质是主导。因此,新时期的高校体育课堂的教学目的首先教会学生通过增强健康的能力,形成增进健康的意识和习惯。另外,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还需要以“育人”为最高目标,以“素质体育教育”为主线,把体育课堂之中融入大学生整体素养的发展理念,认真履行社会需要与学生主体需要、增强体质与终身受益紧密结合,推进体育改革。
二﹑高校体育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形成的影响
身体素质,通常指的是人体肌肉活动的基本能力,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工作中的综合反映。将健康放在第一位是目前高校体育教育观念的重要转变[1]。目前,我国的大学生身体素质普遍不好,调查显示,从1985年到2005年,几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都显示,我国的大学生身体素质在下降,本次调查再次告诉我们,在校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缓慢下降。尤其在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19至22岁年龄组的大学生除坐位体前屈指标外,爆发力、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指标明显下降[2]。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因此身体素质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劳动、体育锻炼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也因为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因此,促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始终都是高等教育中重要的目的。体育课是学生提高身体素质与丰富学生综合素养的最佳机会之一,体育课程在人身体素质形成中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我们需要有效的把握住大学的体育课堂,培养学生们良好的身体素质及健康水平。体育课程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是全方位的,比如长跑可以训练学生的耐力素质、篮球可以训练学生的身体协调素质及力量素质、健美操可以训练学生的柔韧性等,我们充分有效地利用高校体育课程,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选择适合他们自己身体状况、体育知识背景的体育项目,对于发展他们合理的体育素质具有非常有利的作用。
三﹑高校体育对大学生道德素质形成的影响
道德素质是人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包含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大学生正是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且是业务知识形成,认识社会的重要时期。在体育运动中不断产生和积淀的规范大学生行为和思想的体育文化是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灵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提高社会文明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体育课的教学工作中,要认真地钻研教材,挖掘其道德素质教育因素,有机地结合贯穿体育教学之中。比如公平、公正竞争的体育精神,因为体育运动中最讲法制,不论资历;最讲务实,不图虚妄[3]。这就要求每位学生都尽应当自己最大的能力去竞争,特别是一些直接对抗性的运动项目,如足球、篮球等,从而渐渐增强了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和顽强毅力,并且形成不徇私情、实事求是的良好道德品质。
四﹑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品格素质形成的影响
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以自然素质为基础,在后天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发生、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利用体育课程培养大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需要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动之以情,以发自内心之情去讲述体育史上一些可歌可泣的事件和人物,给学生以爱憎分明的情感熏陶,情贵于真,教师充沛的、真挚的情感,必定会感染学生。比如,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4]。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具备了良好的心理耐受素质。
五﹑结语
体育是高等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素质教学课程之一,这门课程的开展除了使学生学习基本体育技能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敢坚韧的良好品质,对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体育课程对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包括人文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等很多方面的素养。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进一步发挥体育课程在大学生素质形成中的作用,丰富大学体育课堂的教学目的,发挥体育课程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重更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付伟平. 论高校健康体育观的树立与终身体育[J]. 教育与职业,2010(2).
[2]生活散漫无规律. 大学生身体素质亮“黄牌” [EB].
篇10
关键词:高校体育 大学生素质发展 形成 影响
一﹑引言
一般认为,大学生的素质应该包括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品格素质和身体素质四大方面,其中还有一些具体的分类。其中,身体素质是物质基础,科学文化素质是核心,心理品格素质是关键,政治思想素质是主导。因此,新时期的高校体育课堂的教学目的首先教会学生通过增强健康的能力,形成增进健康的意识和习惯。另外,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还需要以“育人”为最高目标,以“素质体育教育”为主线,把体育课堂之中融入大学生整体素养的发展理念,认真履行社会需要与学生主体需要、增强体质与终身受益紧密结合,推进体育改革。
二﹑高校体育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形成的影响
身体素质,通常指的是人体肌肉活动的基本能力,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工作中的综合反映。将健康放在第一位是目前高校体育教育观念的重要转变[1]。目前,我国的大学生身体素质普遍不好,调查显示,从1985年到2005年,几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都显示,我国的大学生身体素质在下降,本次调查再次告诉我们,在校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缓慢下降。尤其在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19至22岁年龄组的大学生除坐位体前屈指标外,爆发力、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指标明显下降[2]。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因此身体素质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劳动、体育锻炼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也因为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因此,促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始终都是高等教育中重要的目的。体育课是学生提高身体素质与丰富学生综合素养的最佳机会之一,体育课程在人身体素质形成中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我们需要有效的把握住大学的体育课堂,培养学生们良好的身体素质及健康水平。体育课程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是全方位的,比如长跑可以训练学生的耐力素质、篮球可以训练学生的身体协调素质及力量素质、健美操可以训练学生的柔韧性等,我们充分有效地利用高校体育课程,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选择适合他们自己身体状况、体育知识背景的体育项目,对于发展他们合理的体育素质具有非常有利的作用。
三﹑高校体育对大学生道德素质形成的影响
道德素质是人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包含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大学生正是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且是业务知识形成,认识社会的重要时期。在体育运动中不断产生和积淀的规范大学生行为和思想的体育文化是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灵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提高社会文明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体育课的教学工作中,要认真地钻研教材,挖掘其道德素质教育因素,有机地结合贯穿体育教学之中。比如公平、公正竞争的体育精神,因为体育运动中最讲法制,不论资历;最讲务实,不图虚妄[3]。这就要求每位学生都尽应当自己最大的能力去竞争,特别是一些直接对抗性的运动项目,如足球、篮球等,从而渐渐增强了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和顽强毅力,并且形成不徇私情、实事求是的良好道德品质。
四﹑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品格素质形成的影响
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以自然素质为基础,在后天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发生、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利用体育课程培养大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需要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动之以情,以发自内心之情去讲述体育史上一些可歌可泣的事件和人物,给学生以爱憎分明的情感熏陶,情贵于真,教师充沛的、真挚的情感,必定会感染学生。比如,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4]。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具备了良好的心理耐受素质。
五﹑结语
体育是高等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素质教学课程之一,这门课程的开展除了使学生学习基本体育技能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敢坚韧的良好品质,对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体育课程对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包括人文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等很多方面的素养。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进一步发挥体育课程在大学生素质形成中的作用,丰富大学体育
课堂的教学目的,发挥体育课程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重更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付伟平. 论高校健康体育观的树立与终身体育[j]. 教育与职业,2010(2).
[2]生活散漫无规律. 大学生身体素质亮“黄牌” [eb].
[3]论体育文化对提升人道德素质的作用[eb].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论述行为科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