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创新的过程范文

时间:2023-11-30 17:29: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知识创新的过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知识创新的过程

篇1

关键词:知识创新;SECT模型;“场”理论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8)07-0031-04

Becker和Murphy(1992)将知识生产的累积效果引入劳动分工与经济增长的分析之中,提出了知识联盟的概念。知识联盟是指企业在实现创新战略目标的过程中,为共享组织的技术和能力、促进知识流动和创新知识而与其他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组织之间通过契约或股权而结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有机组织(Patricia,2002)。作为战略联盟的一种实现形式,它是联盟发展的高级阶段,从知识的角度分析了联盟的动机和内容。广义而言,知识联盟是企业与企业或与其他机构通过不同的结盟方式,进行知识的转移和知识的创新(陈菲琼,2003),其目标是分享对方知识和创新知识。

近些年来,以知识联盟为主体的研究不断深入,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知识本质、知识转移等相关问题的探讨,对于知识创新过程的的研究相对较少。Nonaka & Takeuchi(1995)开创性地对于知识创造过程提出了SECT模型,在其后续研究中又提出了企业如何创造组织环境促进知识创新的“场(Ba)”理论(Nonaka(1998)、Nonaka ect.(2000))。尽管刘刚(2005)、迈诺尔夫(2001)、党兴华、李莉(2006)等人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知识创新,但这些研究都是以SECT模型为共同的理论基石。尽管SECT模型和“场”理论能够较好地解释组织内部与组织之间的知识创新过程,但该模型只是从知识客体的角度提出了一个笼统的知识创新过程的分析模型,没有对个人与组织之间相对独立的知识如何整合而创新出知识过程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从知识转移、知识传递到知识创造才是知识联盟发展的高级阶段,因而对SECT模型和“场”理论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探究知识联盟中知识创造过程的细节就显得更为重要。

一、SECT模型及其不足

(一)SECT模型和“场”理论

Nonaka & Takeuchi(1995)根据知识的编码程度将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隐性知识由难以表达的信仰、隐喻、直觉、思维模式和诀窍组成,具有高度个体化和难以编码的特征,往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难以表达和衡量价值。而显性知识则能够以编码的形式表达,便于传递、交流与分享。知识的创造通常会由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在化(Externalization)、组合化(Combination)、内在化(Internalization)四种不同的模式,使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交互作用与转换,同时在不断的类似螺旋状反复进行的过程中达到知识创新的目的。社会化是通过分享经验把模糊知识汇聚到一起的过程,是一个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过程。通过共享经历、交流经验、讨论想法和见解等社会化的手段,隐性知识得以被交流。社会化的典型例子就是学徒制。外在化指将隐性知识清晰地表达成显性知识的过程,是知识创新的关键。通过隐喻、类比和模型等方式,将隐性知识用明晰的概念和语言表达出来。组合化指将分散的显性知识组合成清晰的显性知识系统。它是通过各种媒体(文件、会议、电话会谈或电子交流)进行交换和组合。内在化是指显性知识内化为个人隐性知识的过程。通过内在化,已经创造的显性知识在组织内部被员工吸收、消化并升华为自己的隐性知识,使得个人和组织的知识在质和量上得到了螺旋式提升。然后进入下一轮的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化和内在化过程,引发知识创造的新一轮螺旋上升。知识的创新是从个人层面开始,经过四种转化模式在个人层面、组织层面、组织间等层面上得以转化和明晰,所以是一种动态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具体过程见图1)。

知识的创造需要处于某种特定的情境中,Nonaka于1998年进一步以“场”(Ba)的概念来具体说明情境、场所与知识创造的相互关系。Nonaka将“场”定义为知识被转移、分享、利用、创造时所处的情境,它是物质空间(办公室)、虚拟空间(电子邮件)和精神空间(共享的理念),或者是三者的任何组合。”场”有四种类型,每一种“场”支持一种类型的知识转化,即发起性“场”(支持社会化)、对话性“场”(支持外在化)、系统性“场”(支持组合化)和演练性“场”(支持内在化),并为知识螺旋式上升过程的具体阶段提供平台。2000年,Nonaka ect.在使用SECT模型与“场”理论来解释知识创造过程的基础之上,又加入了知识资产与知识愿景的观念。迄今为止,Nonaka的SECT模型和“场”理论是对知识创造过程进行分析的系统工具(具体过程见图2)。

(二)SECT模型的不足

Nonaka的SECT模型对组织内部、组织之间的知识创新过程给出了一个系统性解释,是迄今为止最有影响的知识创造过程模型,也是知识管理理论的重要基石之一。但是它只是从知识客体的角度笼统地给出知识创新的过程,没有对知识转移与知识创新的主体――人和组织的知识创新行为进行深入的分析。而“场”理论过度强调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区别,忽略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割裂了知识创新过程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1. SECT模型没有阐明具有不同知识结构、组织背景和价值观的个人之间和组织之间的知识,是如何进行集成进而创造出新的大家共同认可的知识来的。SECT模型只是从理论上笼统地分析知识创新的过程,明晰了知识客体在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两种形态之间的转化,但没有对知识创新的主体――人和组织如何完成从知识转移到知识创新这一过程进行分析。

2. SECT模型和“场”理论过于强调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区别,而忽略了两者之间的联系。把知识的转化与创造过程截然的分在特定的“场”之中,虽然对我们理解知识的创造有帮助,但是并不符合实际情况。例如在组合化的过程中,不仅仅涉及显性知识,而且还涉及隐性知识(王众托,2005),也就是说,组合化的过程中同时涉及到两种知识,组合化对应的“场”――系统性“场”不仅支持显性知识的转化,同时也支持隐性知识的转化。

二、知识联盟中的知识创新过程

将知识客体与知识传递创新主体结合起来分析,需要分析知识客体的类型与知识主体进行知识创造的一般模式。

(一)知识的类型与知识创新的一般模式

从编码程度角度可将知识分为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对于联盟的合作者与合作成员之间所转移与创新的知识还可以从性质和等级的角度区分为技术级知识、系统级知识和战略级知识(迪尔克斯等,2001)。这一区分与隐性知识、显性知识的区分并不矛盾,只是视角不同而已,技术级知识、系统级知识和战略级知识的每一类中都包含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显性知识、隐性知识也可以是技术级知识、系统级知识和战略性知识中的任一种。

对于知识创新过程,阿吉瑞斯等从学习的角度分析知识创新的过程。阿吉瑞斯等将学习分为单环学习、双环学习和再学习三种类型。单环学习是指将组织运作的结果与组织策略行为联系起来,并对策略和行为进行修正,以使组织绩效保持在组织规范与目标的范围内。而组织规范与目标本身则保持不变,单环学习的主要对象是技术级知识。双环学习是重新评估组织的目标的本质、价值和基本假设,这种学习有两个相互联系的反馈环,它要求在改变行为和策略行不通的情况下,对组织目标价值观进行反思。这种反思的过程是对个人或组织已有知识和价值观的反思与质疑,能够产生新的知识。双循环学习的主要对象是系统性知识。再学习是对认知过程本身或学习过程本身、学习的方式提出质疑和反思,并加以改进,也就是学习如何学习的问题这是最高层次的学习。再学习的主要对象是战略级知识。

(二)知识联盟中的知识创新过程

1. 知识创新过程经历SECT模型中的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化和内在化过程,并由发起性“场”、对话性“场”、系统性“场”和演练性“场”四个背景环境支持,但知识创新的每一阶段都涉及到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可能不同阶段在不同程度上涉及不同性质和等级的知识。每种知识转化和创新的过程都涉及知识创新的一般过程,“场”是知识创造的情景。由前文分析,虽然在不同的“场”中,每个知识转化的结果仍然以隐性知识(社会化和内在化)或显性知识(外在化和组合化)方式出现,但在知识的每一个转化(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化和内在化)过程中,实际上既涉及显性知识又涉及隐性知识,这些知识可以囊括技术级知识、系统级知识和战略级知识。

2. 技术级知识的创新主要产生于单环学习中,联盟目标与产出不一致时能够对技术级知识的创新产生较强的推动作用。联盟双方在结成联盟的时候,双方在保证“双赢”的前提下,共同制定了联盟共同价值观和知识愿景,在此指导下联盟形成了自己的组织形式、组织规则以及联盟文化等。联盟的价值观和知识愿景可分解为一系列的联盟目标,根据联盟的制度、规则,联盟双方会采取共同的行动来达成这一目标,在双方共同的努力之下,产出联盟结果。无论联盟结果与联盟目标是否一致,都有可能存在知识的创新,只是这种创新所产生的结果可能会高于、等于或低于联盟的预期,胡厚宝(2007)认为,当联盟的结果达到联盟目标时,这个过程对联盟来说只是创造了产品并没有创造新知识。实际上并非如此,可能联盟对合作后的知识创造有一个预期,而这一预期可能会高于、等于或低于实际知识创新产生的结果。无论联盟的结果和联盟的目标是否不一致,联盟都将发生单环学习,原因在于联盟双方的知识的差异性可能产生互补作用。当联盟的结果没有达到联盟目标时,联盟双方将对联盟采取的方法策略在既有的规则下进行调整,会对知识创新产生推动作用。

3. 联盟各方价值观差异性引起的冲突推动双环学习、主要产生系统级知识和战略级知识创新。联盟共同的知识愿景是联盟双方在联盟形成的过程中反复博弈的结果,由于联盟企业在知识背景、组织文化、战略目标等方面均不尽相同,而且参与到联盟中的个人在个人特性上也有很大差别,所以双方在解释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常常角度与立场不同,在合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冲突。这种冲突既可能是知识创造的机会,也有可能因失去合理的引导而使双方的合作关系破裂。罗思曼和弗里德曼的“冲突的特质构架和双循环学习”理论认为:最难处理的冲突是由于个人和集体特质的认同和相互对抗而引起的冲突。产生冲突的真正原因是与人们的深层次的需要,如尊严、承认、安全、控制、目的和功效遭到了危险和挫折。

4. 从价值观差异性引起的冲突到产生知识创新,需要组合运用聆听、辩护、探询和反思等工具。冲突是有破坏性的,如何引导冲突向双循环学习、创新知识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组合运用聆听、辩护、探询和反思等工具。聆听让我们获得对方的真实意图,聆听不是一般的简单地听,而是能够倾听出合作伙伴内心真正的想法和意图,并且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才是真正的聆听(圣吉,1998);辩护不是针对对方互相辩论,而是对事不对人地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详细、准确地表达出来,做到让对方能够听明白自己的真实意图(圣吉,1998);探询就是指相互汇谈的双方每一个人都把自己的思考明白地说出来,并提供一些支持性的原始材料,接受公开检验。探询和辩护经常结合在一起使用。没有探询做保证,辩护就是一种对立情势逐渐增高的增强环路,仅仅只有探询,而把自己的看法隐藏在背后也难以产生知识创新。

三、小结

由于知识创新的SECT模型和“场”理论仅仅是针对知识客体本身创新过程的分析,忽略了对只是转移与创新主体――人和组织的实际创新行为的分析,同时过度强调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差异性,割裂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联系。本文从更加现实的角度,按照不同等级和等级对知识划分(技术级知识、系统级知识和战略级知识),结合单环学习、双环学习与再学习的知识创新的一般过程,对SECT模型和“场”理论进行了修正,提出联盟知识创新的过程。知识创新需要经历SECT模型的不同阶段和相应“场”的情景支持,但每一阶段都会产生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不只是仅仅对于SECT模型所提出的特定阶段,而是存在于每一阶段;技术级知识的创新主要产生于单环学习中,联盟目标与产出不一致时能够对技术级知识的创新产生较强的推动作用;联盟各方价值观差异性引起的冲突推动双环学习、主要产生系统级知识和战略级知识创新;从价值观差异性引起的冲突到产生知识创新需要组合运用聆听、辩护、探询和反思等工具。

参考文献:

[1]Becker&Murphy, The Division of Labor. Coordinaion Costs and Knowledg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2,107(4):1137-1601.

[2]Patricia, Protecting knowledge in strategic alliances resource and relational characteristics.Journal of High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02, 13(2):177-202.

[3]Nonaka.I.&Takeuchi.H.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4]Nonaka.I. The concept of“Ba”:building a foundation for knowledge creation[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98.40(3):15-54.

[5]Ikujiro Nonaka,Ryoko Toyama and Noboru Konno.SECI,Ba and Leadership:a Unified Model of Dynamic Knowledge Creation,Long Range Planning,2000,33:5~34.

[6]陈菲琼.企业知识联盟――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7]刘刚.基于产业链的知识转移与创新结构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11).

[8][11]迈诺尔夫・迪尔克斯,等.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9]党兴华,李莉.企业技术创新中的知识创造[J].经济管理,2006,(5).

[10]王众托.知识系统工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12]高章存.克瑞斯・阿吉瑞斯组织学习理论述评[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4).

篇2

关键词: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知识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8)12-0030-05 收稿日期:2008-09-11

1994年,Oivatt和McDougall在《国际商务研究杂志》上发表了具有开创性意义的论文《Toward a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new ventures》,该论文提及了国际商务活动中一种崭新的现象:在为数众多的国际企业中存在这样一类企业――国际新创企业。尽管上述新的研究成果对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的解释深化了我们的认识,并且这些解释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实证数据的支持,但令人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学者在某一个研究视角下把各种新国际化理论的核心观点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逻辑框架。Uppsala过程模型首开从知识的角度来研究企业国际化过程的先河,将承诺和知识作为企业国际化的重要解释变量,这一点与当今国际商务研究的方向是一致的(Johanson J,Vahlne J E,2006)。而后来的学者们也只是考察了国际化知识的类型和获取方式对企业国际化过程的影响(Richard D.Hadley,2003),还未全面分析知识管理与企业国际化过程之间的相关关系。知识管理作为一个独立于企业国际化理论的研究领域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在知识转化、知识转移、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等基本问题上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因此,本文试图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整合各种新国际化理论的核心观点从而更好地解释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及其特征。

一、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特征及其维度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中小型企业,“自创立起就试图利用多国资源向多国销售并从中积极寻求明显竞争优势”,Oviatt和Mcdougall(1994)将这些企业称为国际新创企业。国际新创企业成立伊始就直接从事国际化经营,跨越了国内经营阶段,甚至还可能飞跃了国际化经营的较低级阶段。除此之外,国际新创企业在选择国际目标市场时会更加具有战略性从而跨越心理距离,这一点对那些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利基发展的高科技中小型企业而言更是如此。所以,“国际新创企业”现象对传统企业国际化理论所认为的企业国际化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的观点提出质疑,即企业国际目标市场的选择不一定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选择也不一定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渐进进行。换句话说,企业国际化过程不仅具有渐进性特征,还呈现出激进性特征,大量国际新创企业的涌现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具有激进性特征,包括国际化过程的横向激进性和国际化过程的纵向激进性。国际化过程的横向激进性是指在地域维度上,企业并没有严格按照心理距离由近及远的顺序选择国际目标市场,而是从一开始就选择心理距离较远的海外市场。国际化过程的纵向激进性包括三种最基本的情形:(1)在方式维度上,企业没有严格遵照由易到难的顺序来选择国际市场进入方式,而是跨越了企业国际化阶段模型中的某些重要环节。比如,国际新创企业在成立时就没有经历国内经营阶段,而是以控制程度、资源投入程度和风险程度都比较高的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如对外直接投资起步。(2)在职能维度上,企业并没有严格遵循从单一职能到部分职能再到全部职能的顺序将职能活动向国际市场转移,而是从一开始就将某些或全部职能转移到特定的海外市场。例如,国际新创企业成立时,就在特定国际市场投资建厂,由东道国子公司全面负责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工作,使它们能够根据当地的情况作出快速反应并以规模经济实现低成本。(3)在业务维度上,企业在东道国所经营业务的发展也没有严格依照单一业务一相关多元化业务一非相关多元化业务的顺序进行,而可能在东道国直接经营与母国相关或者非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因此,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有四种基本形式,即地域激进性、方式激进性、职能激进性和业务激进性。国际新创企业在心理距离、国际市场进入方式、职能活动以及业务方面的跨度越大,则表示该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越显著。

二、基于知识管理理论的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特征的解释

尽管新兴的企业国际化理论大量涌现,但这并不意味着旧理论如uppsala过程模型的灭亡,因为其理论基础――知识管理理论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在不断发展,从而对该理论模型进行修正以更好地解释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本文认为,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是一个从成立之初就在全球范围内有效和有效率地获取、创造、转化、转移、共享和应用知识从而获得国际竞争优势以实现跨国价值创造的过程,一个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和跨国价值创造就体现在能够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理解并实施这一过程。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模式是其所积累和控制的国际化相关知识的函数。本文在知识管理的基础上融合新兴的企业国际化理论,尝试对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作出解释。

首先,知识管理发展与企业国际化扩张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异步性是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表现出激进性特征的根本原因。知识管理发展与企业国际化扩张具有相对独立性,知识管理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而得到发展,由于知识发展决定企业国际化过程行为,当知识的跨越式发展所产生的大量新知识和更强的知识管理能力运用于企业国际化实践时,就可能导致企业国际化过程体现出激进性特征。知识管理发展与企业国际化拓展并不总是同步的。知识管理发展的速度时而超前于企业国际化拓展的速度,时而落后于企业国际化拓展的速度。由于企业不仅可以从自身的国际化行为中获得新的知识并通过完善相关制度提高知识管理能力,而且还可以从外部环境中获得大量国际化知识,因此,当知识管理发展的速度要快于企业国际化拓展的速度时。就可能导致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的出现。

其次,外部环境中大量显性和隐性国际化知识的存在是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呈现出激进性特征的客观原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企业国际化经营经历了一个不断向更高层次演变的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比较典型的阶段,即初始发展阶段、高速发展阶段和全球竞争阶段。在初始发展阶段,由于很少或者没有外部知识,所以传统国际化模型特别强调企业自身国际化行为对经验知识的积

累。企业经验知识积累与企业国际化进程螺旋上升,导致企业国际过程呈现出渐进性的特点。高速发展阶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20世纪80年代。在这一阶段,跨国公司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核心组织者和最主要的经济活动的主体,对外直接投资成为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主导方式,这意味着跨国公司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化经营所需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根据相关研究发现,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新创企业恰恰就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些企业没有国内经营的历史而又需要大量国际化知识,因此存在于国际化关系网络中的大量显性和隐性国际化知识使国际新创企业的创立和激进发展成为可能。

最后,企业可控制知识资源的剧增和知识管理能力的大幅度提升是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具有激进性特征的主观原因。在当前动态复杂经济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结局不再仅仅取决于企业所实际占有知识资源的多少,而是取决于它可控制运用知识资源的多寡。由于国际新创企业诞生时外部环境中就已经存在大量的国际化知识,企业家通过与其他企业积极发展信任和合作的国际关系网络,使得企业可控制和利用知识的剧增,从而促使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具有激进性特征。知识管理能力具体包括知识获取、创造、转化、转移和应用五个方面的能力。当企业具有较强的知识管理能力时,必定会在全球范围内选择适当的国际化模式以充分利用自身的能力优势来实现价值的跨国创造。可见,知识管理能力,尤其是知识创新能力的迅速提高对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知识类型与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特征之间的关系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主要探讨了知识获取的途径和基于组织学习理论的知识类型与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特征的关系。目前,关于知识和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特征关系的研究还为数不多,并且研究深度也不够,所以我们认为还有必要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对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本文试图从知识管理过程的角度来整合各种新国际化理论的核心观点从而更好地解释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特征,使得我们对企业国际化的本质有越来越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本文按照知识存在主体的层次性,尝试对企业家的个体知识、企业的组织知识和组织间(国际化网络中的)知识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特征的关系进行更深入的理论探讨,并提出一些理论命题,希望能够为日后的实证研究提供参考

(一)个体知识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特征的关系

国际新创企业的一个最大特征是其拥有怀着国际视野、勇于向国际市场进军并具有丰富国际管理经验的企业家。因此,我们认为企业家个体知识,特别是个体隐性知识或者说企业家精神对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将产生重大影响。个体隐性知识是指只能“意会”的个人技能、信念和处世态度等(耿新、彭留英,2004)。企业家的个体隐性知识强调的是企业家在多国市场上能够发现、识别和把握住那些能够发展成为一个新兴行业的机会。企业家个体隐性知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认知能力。认知能力指个体接受信息、加工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它体现在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之中。企业家的认知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其自身未来国际化知识积累的速度和规模,企业家的知识面(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差异决定其对市场的敏感度和把握市场机会的差异。企业家的敏感度是指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机会。企业家的认知能力越强,越能够嗅到国际市场上存在的商机及其潜在价值的大小,越倾向于选择激进性显著的国际化道路。第二,知识整合能力。企业家的知识就是关于从哪里以及如何获得知识资源的抽象知识,是一种能够看到专门性知识的价值和潜在的机会,并知道如何整合和利用专门性知识来创造财富的能力。知识的拥有是被动的,为了创造跨国价值而进行的知识整合则是前瞻性的。知识整合的方式就是商业模式,它相当于中介结构,从而把知识领域和经济领域连接起来。企业的商业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知识创新是否能产生商业价值及价值空间的大小。当企业家的知识整合能力越强,越能够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知识整合起来并通过恰当商业模式将其很好利用从而实现知识价值的最大化,因此越倾向于走激进性强的国际化道路。第三,国际创业倾向。国际创业倾向是指企业家在国际市场上为顾客创造卓越的价值和实现企业国际化成长而通过建立知识联盟和某种社会嵌入性的途径从国际经营环境中获取知识并不断创新知识的倾向。企业家的国际创业倾向越强,越有可能满足顾客的需求并为其创造更多的让渡价值,越有可能掌握有关复杂多变的国际经营环境的信息并做出正确的决策,越有利于产生新观点及采纳新方法,越有可能从国际关系网络中不断获得足够的有形或无形资源,越有可能以全球性的战略眼光合理配置资源,因此,越倾向于采取激进的国际化行为。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对企业家个体知识的各个维度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特征之间的关系提出如下命题:Hla)企业家的认知能力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正相关:Hlb)企业家的知识整合能力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正相关;Hlc)企业家的国际创业倾向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正相关。

(二)组织知识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特征的关系

企业的组织知识包括组织层次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组织显性知识有两层含义:一是非人格化的组织规章、制度、流程和技术等,二是组织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显性知识;组织隐性知识也有两层含义:一是群体协作能力和组织的心智模式、价值观和共同愿景,二是组织成员共同拥有的隐性知识如难以表述的技能、诀窍、经验等。第一,组织知识愿景。知识愿景定义了企业应该在哪些领域获取、共享和创新什么类型的知识,为企业的知识管理指明了方向。为了使知识管理流程动态、持续、高效地进行,企业需要确定自己的知识愿景,用知识愿景统一、协调组织的知识流程活动。制定明确清晰的企业知识愿景,可以使企业超越现有的产品、部门、组织、市场和地域界限,实现连续创新和破坏性创新,从而推动国际新创企业的跨越式发展。第二。组织知识管理流程。从知识管理流程的构成上看,虽然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各不相同,但基本认同知识管理由知识获取、知识转化、知识应用、知识传递与共享、知识创新等环节构成。知识管理流程的高效性不仅体现在各个环节上,而且还体现各环节之间的协调和配合方面。也就是说,知识管理流程的高效性包括要素高效性和整体高效性。当企业具有较佳的知识管理流程即实现了目标、技术、人员的动态均衡,其倾向于选择激进式的国际化道路。第三,组织国际化知识。Eriksson(1997)等学者对企业在关系网络嵌入背景下不同经验知识水平的企业国际化行为的差异进行的研究,创造性地将企业国际化所需的知识划分为国际商业知识、国际制度知识和国际化运作知识。国际商业知

识和国际制度知识主要帮助企业不断发现国际市场中的机会和风险,并帮助企业判别该市场中是否存在战略性获利空间。国际化运作知识是指企业参与国际化经营所必须具备的资源、能力和条件,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条件组织、管理和发展国际化经营活动的知识,包括企业国际化独特技术能力、管理运作知识经验等。这三种知识水平的差异决定了企业国际化行为的差异。

综合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命题:H2a)组织知识愿景的清晰度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正相关;H2b)组织知识管理流程的效率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正相关;H2c)组织国际化知识的占有量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正相关。

(三)组织间(国际化网络)知识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特征的关系

在治理模式选择方面,国际新创企业通常选择网络结构这类比较松散的治理成本较小的治理模式。Deo等(2003)重点考察了知识和网络关系对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在他们看来,企业国际化过程就是通过网络学习的过程。第一,国际化网络中的可控制知识。国际新创企业在国际化网络中的可控制知识存量由网络规模、网络成员企业的知识存量和网络关系强度共同决定。网络规模是指与本企业有联系的国外潜在合作伙伴的数量。网络关系强度是对投入的时间、情感密度、亲密性和相互服务的综合反映。建立较强关系的双方通常着眼于长远利益;而关系较弱的双方则倾向于价值对等的交易关系。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和网络成员企业的知识存量的增加,通过跟网络成员发展信任、合作和互惠的紧密关系,企业可控制知识的存量必然会大增,从而能加快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速度。Alexander N等人(1997)研究了社会资本在高技术企业国际成长中的作用,结果发现:企业网络中的社会资本增加了企业的国际化知识和可用资源,有助于企业的跨国成长。第二,国际化网络中的知识转移能力。通过跟国际化网络中的成员企业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实施适当的激励措施、增加互派人员交流的频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共享各自的知识,实现知识在国际化网络中的快速高效转移。提高国际化网络中的知识转移能力和效率的直接目的是使企业获取和占有外部知识资源并为新的知识创新打下基础,最终目的是促进企业的激进性发展。第三,国际化网络中的知识创新能力。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1991)提出的经典知识转化模型SECI(SECI是知识转化4个阶段英文名称首字母的大写组合)描述了在一个组织内部单一层次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互相转化从而实现组织知识创新的过程。知识转化和知识创新是过程耦合的,在知识转化的过程中伴随着知识价值的实现和知识的创造,即知识创新。而在国际化网络中,不同组织间存在多层次知识转化,包括组织间的个体层面的知识转化、个体与组织之间的知识转化、组织层面的知识转化,只要每个层次的知识转化都能顺利进行,企业就可以获得和产生许多新知识,这就意味着企业具有较强的知识协同创新能力,从而使企业能够沿着一条异于传统的循序渐进的国际化阶段模式来进行国际化。

以上关于组织间(国际化网络中的)知识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特征之间关系的论述可以归纳为以下命题:H3a)国际化网络中的可控制知识存量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正相关;H3b)国际化网络中的知识转移效率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正相关;H3c)国际化网络中的知识创新能力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正相关。

篇3

关键词:创新创业;过程教育;能力生成;教育功能;基本形态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4-0039-04

近年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对高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高职院校主动适应高职高专毕业生创业就业的新常态,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进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中出现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割裂不融、各自为战的封闭状况,难以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推进、汇聚合力培养的格局。因此,从创新创业能力生成的角度来探讨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模式,构建全面参与创新创业能力生成的过程教育成为现实需要。

一、高职高专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生成的基本表现形态

高职高专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生成是指高职高专学生在接受创新创业教育中使创新创业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创新创业能力是高职高专学生能力培养的核心和最重要的能力,也是高职高专学生各种能力的综合运用和体现[1]。高职高专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需要专门智能开发和教育培养的,高职高专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有一个生成过程。根据美国创新经济学家熊彼特理论,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学生运用已有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在职业能力生成的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打破思维定式和旧有的心理状态,提出与众不同的、与以往不同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措施的能力;对于高职高专学生的创业能力主要是指高职学生在职业能力生成的发展进程中拥有发现或创造同职业行为与市场行为相结合的一个新的领域,致力于创造提供新产品、新市场、新工艺、新材料、新组织的能力,能运用各种方法去利用和开发它们,然后产生各种新的结果[2]。创业能力是一种开拓创新的综合能力。这里把两者结合起来可以说,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其实质统一于高职高专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中,融合于高职院校专业教育的全过程,创新创业能力是创新创业教育过程活动的生成结果,具有高职高专特色的基本形态。

(一)创新创业能力生成的产品形态

创新创业能力生成的产品形态是指高职高专学生能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某种新的(服务)产品形态,或者对原有的老(服务)产品赋予新的功能。这是对一种有形或无形产品形态的创新,人们在通过体验感知学生所提供的全新(服务)产品和改进(服务)产品形态来测量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学生提供的产品形态可以是产品用途及其原理有显著的变化,也可以是指在技术原理没有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基于市场需要对现有产品所作的功能上的扩展和技术上的改进。较多的是原有的产品,在价格、质量、性能等方面进行改变而具有不同档次的、不同特色的特性,以满足或创造不同消费层次、不同消费群体需求[3]。这种产品形态的创新必须源于市场需求,对学生职业发展的产品技术需求,它是学生职业化推进和市场需求拉引的能力生成表F。

(二)创新创业能力生成的程序形态

创新创业能力生成的程序形态是高职高专学生经过接受高职教育,对某种产品(服务)形态的产出提供新的程序、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创新创业能力生成的产品形态和程序形态都是一定创新创业能力的表现,产品形态侧重于活动的硬件结果,而程序形态侧重于活动的软件过程;前者主要体现在物质形态的产品上,后者主要体现渗透在各种生产力要素的结合方式上。这是高职高专学生从职业角度通过研究和运用新的生产技术、操作程序、方式方法和规则体系,提供改进市场需求产品形态的生产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活动。

(三)创新创业能力生成的组织形态

创新创业能力生成的组织形态是指高职高专学生在各种学习和职业化实践过程中,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地进行投入-产出组织形式的调整和变革,建立一种新的组织方式。任何组织机构,经过合理的设计并实施后,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高职高专学生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把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融入到职业岗位中,形成一种组织开发能力,表现为能够应用专业知识和方法,把人的成长和职业发展希望与组织目标结合起来,进行组织诊断和组织创新,通过调整和变革组织结构及管理方式,使其根据市场行为的变化,提高组织活动效益的过程。

(四)创新创业能力生成的市场形态

创新创业能力生成的市场形态是指高职高专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及技能发现和开拓新产品形态或老产品形态的新市场。一方面空间意义上的新市场。学生发现或开拓一个企业产品原来没有进入过的市场,既包括原来产品进入新市场,也包括新产品进入新市场;另一方面现实消费意义上的新市场,学生发现或开拓现有的产品和服务都不能很好地满足潜在需求时,企业以新产品满足市场消费者存在的需求。这种能力表现为促进已有市场的再组合和调整,建立一种有利于自己的市场结构,赋予企业以新的市场优势和竞争能力,这就是创新创业能力生成的市场形态的集中体现。

二、高职高专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生成的过程教育功能

高职高专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生成既是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也是服务经济社会人才培养的过程,更是高职高专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生成的过程教育,它具有实践性、创造性、专业性、职业性、渐进性、经济性和风险性。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高专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生成的过程中具有四个功能。

(一)创新创业能力生成的意识培育功能

创新创业意识是创新创业能力生成的思想先导,创新创业能力生成需要创新创业教育对创新创业意识的培育。创新创业意识是行为主体基于职业行为与市场行为相结合的关于对创新创业实践认识的观念、观点、概念、思想、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和,是一种自我意识,支配着行为主体对创新创业活动的态度和行为。高职高专的创新创业教育在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生成的过程中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培育功能,这就需要高职高专有组织、有计划地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专门开设《创造学》、《创业学》等课程,实施创新创业训练、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计划,组织“校友创新创业论坛”、“创新创业沙龙”、“企业家创新创业讲坛”等活动,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使高职高专学生能主动将专业知识和技能与社会生产或具体运行对接起来,不满足现状、不墨守成规,敢于提出新思想,勇于探索新事物,解决新问题。

(二)创新创业能力生成的品质塑造功能

创新创业品质是创新创业能力生成的质量源泉,创新创业能力生成需要创新创业教育对创新创业品质的塑造。创新创业品质主要指行为主体在职业活动与市场活动的信息状态,具有比较稳定的、有一定创新创业倾向的意志、意图、动机、欲望等内涵的人格特征,是创新创业能力实践活动所需要的固有特性。高职高专的创新创业教育在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生成的过程中具有创新创业品质的塑造功能。这就需要高职高专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科研训练、学科竞赛等环节,全过程、全方位完成创新创业教育的品质塑造工作,引导、鼓励学生和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过程,持续磨炼创新创业意志,深入凝聚创新创业精神,不断塑造创新创业个性品质,为提升高职高专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生成的质量提供永不枯竭的动力。

(三)创新创业能力生成的技能指导功能

创新创业技能是创新创业能力生成的核心本领,创新创业能力生成需要创新创业教育对创新创业技能的指导。创新创业技能主要指行为主体在职业发展与市场开拓过程中,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经过练习形成的对待创新创业任务的活动方式,是通过学习重复和反省而获得的体能、心能和社会能力,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自我学习能力、数据与信息处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建设与管理能力,这些能力将伴随人们的终生,并在职业生涯和创新创业生涯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高专的创新创业教育在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生成的过程中具有创新创业技能的指导功能。这就需要高职高专学院实行专业建设与创新创业教育互相融合、课程教学设置与创新创业教学互相融合、校内培养与校外培养互相融合,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核心本领。创新创业能力生成的技能指导功能就在于强化以课程实践、专业实践、产业实践三层联动,瞄准课程内、课程间和专业间三维统一,在促使封闭内循式实践向开放交互式实践、学习体验式实践向综合探索式实践、验证式实验向研究型实验三方转化中过程指导,实现创新创业能力的生成。

(四)创新创业能力生成的心理疏导功能

心理疏导是创新创业能力生成的效率保障,创新创业能力生成需要创新创业教育对创新创业的心理疏导。创新创业心理主要指行为主体通过自我心理调适,调整自己在创新创业中面临的缺乏理性、缺乏耐心、缺乏经验、缺乏魄力等任何问题,从而消除各种心理不适,恢复平和心态,保持积极进取的创新创业状态。创新创业教育在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生成的过程中具有创新创业的心理疏理功能。这就需要结合学生心理素质的实际状况,针对不同特点和需要的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心理辅导,指导心理素质训练,引导大学生挖掘自身创新创业潜能。创新创业能力生成的心理疏导功能就在于利用心理学的知识改善或改变对创新创业的认知、信念、情感、态度和行为等心理问题,达到降低以至解除对创新创业能力生成的不良心理状态和清除思想障碍的目的。让师生学会和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技巧与方法,将心理知识内化为大学生的心理品质,帮助他们端正对创新创业成功与失败的认识,培养健康的审美情感,克服创新创业过程中常见的顺境和逆境中发生的心理问题,在创新创业能力生成过程中形成自信、自立、自强、自新的心理素养。

三、高职高专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生成的过程教育模式

(一)高职高专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生成的过程教育构架

创新创业能力有一个生成过程,这是一个创新创业教育功能催化的过程,更是创新创业能力萌芽、成长和生成的过程教育。这个过程教育是以过程为基础按照一定逻辑路线进行系列活动构成的,过程教育中的活动一环扣一环,互相制约、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不断循环,通过将创新创业能力生成的过程教育分解为若干相互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过程阶段,综合共同构成高职高专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生成的过程教育模式,简称“三环四阶过程教育模式”(如下图)。“三环四阶过程教育模式”由一个创新创业教育大过程与一个创新创业教育小过程迭加在一起构成;“三环”指大过程,这是外部过程,由上环的学校培养专业定位、中环的创新创业能力持续生成与提升、下环的市场创新创业需求三个环节构成;“四阶”是指中环的创新创业能力持续生成与提升环节由目标策划、资源配置、能力培养和评价改进四个阶段构成一个小过程。学校培养专业定位环节通过专业分析进行专业定位,提出以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目标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输入到中环的创新创业能力持续生成与提升环节。中环的创新创业能力持续生成与提升环节通过根据上环的学校培养专业定位环节和下环市场创新创业需求环节的信息进行教育运行,形成真实的创新创业能力,并以创新创业能力生成的产品形态、程序形态、组织形态和市场形态向下环的市场创新创业需求环节输出;中环的创新创业能力持续生成与提升环节既向上保持与学校培养专业定位环节的信息沟通,同时向下保持与市场创新创业需求环节的信息沟通。下环的市场创新创业需求环节根据创新创I能力表现形态的输出状况,对接职业发展与市场需要的情况进行信息反馈,进一步促进创新创业生成的新一轮过程教育。在整个高职高专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生成的过程教育模式里,无论是大过程与小过程之间,还是小过程内的各阶段之间始终保持信息的传递反馈、交互反哺,保证了创新创业能力生成的不断提升。

(二)高职高专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生成的过程教育模式的运行

创新创业能力持续生成与提升是整个高职高专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生成的过程教育的中心环节,是通过目标策划、资源配置、能力培养和评价改进“四阶”进行过程系统化地保证创新创业能力生成的核心。这里关键要确保下面四个组件的高效地运作,才能推动“三环四阶过程教育模式”的合理运行,真正发挥创新创业教育功能作用。

1.创新创业能力生成过程的教育目标策划。这是创新创业能力持续生成与提升运行的启动前提,是创新创业教育功能转化为实际能力培养行动的规划总揽。创新创业能力生成的过程教育目标策划是以学校教学文件形式确定创新创业能力目标、创新创业能力生成表现形态、创新创业能力生成所需要素和要求的系统设计与规划活动,是致力于对创新创业能力生成的过程教育所需要的活动、步骤、资源、信息进行综合考虑安排,重点设定创新创业能力生成的过程教育目标。组织经济社会产业人才需求调查,根据学校专业定位输入人才培养质量规格,体现职业发展需求和期望,理清与细分创新创业能力目标中职业生涯规划、自我学习、人际沟通、解决问题、信息处理、团队建设与管理能力特征,以此基础进一步设定目标策划、资源配置、能力培养和评价改进每个阶段过程的目标内容,编制《创新创业能力教育手册》、《创新创业能力教育工作规范》、《创新创业能力生成评价体系》。同时,确定达到目标的途径与方法,系统界定确定达到目标策划、资源配置、能力培养和评价改进目标所需要的过程途径和手段,形成专门系统化的创新创业过程教育教学文件。

2.创新创业能力生成过程的教育资源配置。这是创新创业能力持续生成与提升运行的必要基础,是创新创业教育功能转化为实际能力培养行动的支撑力量。首先,以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文件为依据,确定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使用与调配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对创新创业能力生成的过程教育中各类活动、各个项目和各阶段进行资源分类配置,落实每个过程需要的人员、设施、场地、信息、经费、环境。根据《创新创业能力教育手册》制定《创新创业能力教育资源配置标准》,强化目标倒逼,层层落实责任,形成创新创业能力生成过程的格局。其次,建成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库场。这需要开发课程资源、科研资源、企业资源、人力资源、市场资源和政策资源,拓展传统专业意义的教学资源库,构建网上数字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软性资源库与网下物理化的创新创业硬件资源场互联互通的立体化资源集,形成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与专业建设资源、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与企业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创新创业教育理论资源与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资源的交互兼容的资源配置体系。第三,实行创新创业能力生成与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过程耦合配置。一方面将教育资源进行链式的耦合配置,从一个过程到另一个过程,最终直到创新创业能力生成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教育资源进行并列的耦合配置,各个过程的结果共同指向创新创业能力生成目标的实现。做到两种方式的结合,既有链式的过程,又有并列的过程。

3.创新创业能力生成过程的能力培养。这是创新创业能力持续生成与提升运行的中心内容,是创新创业教育功能转化为实际能力培养行动的管理实施。这里主要在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资源要素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聚集和配置基础上,重点发挥“三环四阶”的能力培养作用。一方面实施全过程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以《创新创业能力教育手册》、《创新创业能力教育工作规范》、《创新创业能力教育资源配置标准》、《创新创业能力生成评价体系》为依据,把创新创业教育贯通于入学教育到高职高专学生毕业的整个过程。在“三环四阶过程教育模式”中,小过程影响大过程,前过程影响后过程,一个过程出了工作质量问题影响整个过程以至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一切过程始于识e高职高专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终于满足高职高专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生成。另一方面动员全员参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生成是学校各方面、各部门、各环节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三环四阶”中任何一个过程、任何一个人的工作质量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高职高专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生成。所以说,人人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生成都有责任。这需要激发全校从上到下教职员工参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创造性和工作热情,调动全要素、利用全时空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活动,形成类别不同的创新创业能力产品形态、程序形态、组织形态和市场形态。

4.创新创业能力生成过程的教育评价改进。这是创新创业能力持续生成与提升运行的提质加速,是创新创业教育功能转化为实际能力培养行动的增值保障。按照《创新创业能力教育手册》、《创新创业能力教育工作规范》、《创新创业能力教育资源配置标准》、《创新创业能力生成评价体系》要求,对创新创业能力生成过程进行评价,对创新创业能力生成形态进行分阶段验证,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改进。一是评价控制创新创业能力生成过程,对创新创业能力生成过程所需资源类型、数目及相应规定形成可追溯性,确保创新创业能力生成过程的质量,保持创新创业能力生成过程的适应性、可行性、可估性;二是更改控制创新创业能力生成过程。对不易评估的创新创业能力生成过程进行重点跟踪,及时改善和纠正过程中的不足,把握教育资源是否能满足创新创业能力生成的需要,确保创新创业能力生成过程更改的正确性及其实施,对更改后的创新创业能力生成过程进行评价;三是评价改进创新创业能力生成的表现形态。采用适当的教、研、用的方法对创新创业能力生成的表现形态进行评定验证,区别未评定验证、评定验证合格或评定验证不合格进行建档备案。对评定验证合格的创新创业能力生成表现形态进行标识及市场职业转化,对不合格创新创业能力生成的表现形态提出处理方法并加以监督,实施改进。

参考文献:

[1]黄晓波,李卫东,等.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生涯规划与核心能力构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代薇.高职创业技能课程的项目化教学设计[J].黑河学刊,2011,(8).

[3]宋阳.找准定位建立研究型高校创业教育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4,(13).

篇4

面对当今这个多变的社会,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知识日新月异。我们已无法用过去所学的,教现在的孩子去适应未来的世界,只靠传统的注入式教育已无法适应这个多变的社会,我们要求继承传统,更希望推陈出新。因此,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已成为教育改革的趋势。

一、 亲历知识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习自然的正确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知识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工作,让学生感到新知识是在自己面前发生,比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好得多,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再创造而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被掌握并且可以灵活运用。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一切真理都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一节课无论教师讲得如何精彩,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不符合学生的知识规律,不能将教材及教师的思维过程转化为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学生的思维再现出来,那么这样的课就是失效的。一定要让学生在自然活动中学习科学知识,学习是手段,创造才是目的。例如教学《水是怎样的物体》一课时,学生通过“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知道了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这时教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牛奶、白酒、白糖水、盐水、酱油、醋等几种液体,让他们自己设计出鉴别水的实验方案,学生人人动手、动脑、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大家研究讨论的结果,认为先看、再闻、最后尝味道,才是最合适的程序。这样,学生不但对水是什么样的液体认识得很清楚,并且掌握了鉴别水的方法。

又如:学生在没有学习《花的构造》一课以前,从平时的生活中,从语文课上,对花已经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学习这一课时,通过认真仔细地观察,他们发现大多数植物的花都由雌蕊、雄蕊、花瓣、萼片四部分构成。更可贵的是,他们还发现,花不一定都有这四部构造:黄瓜花有的只有雄蕊,有的只有雌蕊……学生为自己的新发现感到兴奋。抓住这个时机,教师给他们讲“完全花”、“不完全花”等知识,学生会觉得难度较小,从而轻松愉快地接受了新知识。

对学生来说,只要把要学的知识作为待创造的结果,就能把学习新知识和培养创新意识二者统一起来。

二、 适当设计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适当采用灵活、多向、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思维空间,使学生把机械模仿转化为探索创造。开放性问题极具挑战性,因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自然课的起始阶段一般是先提出本课研究的中心问题或某一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某种现象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不管是采用哪种提出问题的方式,目的都是先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问题”,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明确研究目标。例如教学《热胀冷缩》一课,教师出示一瓶橙汁汽水,一瓶桔子汽水让学生观察,让他们看一看,想一想,你想研究两瓶汽水的什么问题?

学生观察后,提出了很多问题:

① 我想研究汽水为什么会冒泡泡?

② 我想研究汽水的盖子为什么能封得那么严实?

③ 我想知道人们为什么管它叫汽水?

④ 为什么人们都爱喝汽水?

⑤ 为什么汽水一般装在玻璃瓶里?

⑥ 为什么瓶里的汽水不装满?非要差那么一点点?……

教师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同学们提出了好多问题,这些问题都涉及到许多知识,今天我们只来研究其中一个问题:汽水在瓶中为什么不能装满?学生看到研究的问题是由自己“创造”出来的,学习积极性培增,创新欲望强烈。这样,既便于学生理解热胀冷缩的知识,又培养了创新意识。

三、 放手让学生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生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实践操作的机会,教师要重视学生操作,真正的放手让学生操作,操作要到位,不能留于形式,让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让新知识在学生操作中产生,让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发。通过学生的操作便会发现,学生也是一个创造者。例如《磁铁游戏》课,让学生玩“巧取试管铁钉”游戏时,开始有的学生感到茫然,不许倒掉试管里的水,又不能用夹子等东西,那怎么将铁钉取出来呢?他们经过动脑思维,互相启发,将试管取钉的问题和磁铁隔着东西也能吸铁的知识挂上了钩,从而找到了取出铁钉的办法。他们有的采用了用磁铁在试管外壁先吸住铁钉,再沿管壁向上移动取出铁钉的办法。有的学生先用磁铁吸住一根长铁钉,再让长铁钉又吸住一要长铁钉,使两钉首尾相连地悬吊着,然后将悬吊的铁钉伸进试管里吸出小铁钉。虽然第二个办法不能说明磁铁隔着东西也能吸铁,但他是经过积极思维后才提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教师也应给这些学生鼓励表扬。

这样学生自己“创造”的新知,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而且在操作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主要参考资料:

《现代教育科研方法与应用》邵永良、庄允吉、童国飞

(宁波出版社,1999年2月第二版)

《创造性思维与教学》陈龙安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篇5

关键词:调试生态位;分析模型;影响因素;Entropy-Topsis模型;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2)11-0001-05

Analysis Model and Empirical Research on Product Innovation Process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Enterprises Based on Ecological Niche Theory

YIN Hang1, 2, ZHU Jian-xin1, GUO Tao2

(1. School of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01;2. School of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Abstract: Based on ecological niche theory, this paper finds out sequentialevaluating of product innovation process including concept design, R&D management, the debugging, industrial manufacturing and market ecological niche. Through analyzi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debugging innovation ecological niche of product innovation process, evaluating indexes are set up to measure evaluating status of debugging innovation ecological niche. Seventeen innovation projects information of debugging innovation ecological niche are collected to carry out empirical research, evaluating status can be measured and theory model can be validated based on Entropy-Topsis method.

Key words: debugging innovation ecological niche; analytical model; influencing factors; Entropy- Topsis method; empirical research

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提出了创新是一个过程的概念,并在《商业周期》中全面地阐述了产品创新理论。此后,众多学者对产品创新的内涵[1~3]、产品创新模式[4~6]、产品创新过程的影响因素[7~9]、产品创新能力 [10~12]以及产品创新绩效[13~15]等学术主题深入探讨。借鉴前人的学术成果,本研究从过程管理的研究视角出发,阐述产品创新过程的演进序列、分析产品创新过程中研发生态位的影响因素、构建概念设计生态位演进状态的测度方法,并以17个制造业企业产品创新项目为分析样本开展实证研究,力图丰富产品创新的过程管理理论与方法,为我国制造业企业产品创新过程的调试阶段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1 制造业企业产品创新过程的调试生态位研究框架设计

1.1 生态位概念引入与产品创新生态位

生态位高仿真度地契合了社会经济领域中不同执行主体与环境要素之间的互动博弈、渐进整合的演进过程。学者们基于生态位理念,在虚拟企业产品创新的动态过程机理[16,17]、企业产品创新能力演化机理[18,19]、企业间的竞争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20]等方面取得了有价值的学术成果。产品创新通过战略规划与组织协调,对资本、知识、技术和人力等创新资源采掘和利用,创新环境、顾客需求与价值导向等多变敏感要素的引入,衍生干扰并增加复杂性。产品创新生态位是描述顾客需求、价值导向与所处创新环境之间关系的总和,呈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诱导新需求产生的循环状态。产品创新生态位反映着创新主体通过特定需求、特定价值导向,驱动技术、人力、知识以及资本等资源要素的博弈与整合,是由不同子生态位按照组织关系博弈、整合而成的独特创新链条,是注重环境的创新模式。

1.2 生态位与产品创新过程演进序列之间的关系

在产品创新过程中,概念设计、研发、调试、工业生产以及市场交易五个管理阶段构成演进序列,是不同且相关子生态位的演进过程,受到内外部资源及环境的共同作用,存在着序列、重合、重叠、相邻和分离等生态位关系。本研究以全创新产品与重大革新产品为对象,划分为概念设计、研发、调试、工业生产和市场交易等子生态位,参见图1。

1.3 制造业企业产品创新过程的调试生态位内涵界定

调试生态位是依据当前试制品市场需求的反馈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与改进,促使创新产品的功能与顾客需求的匹配度达到预期状态,参见图2,包括如下关键环节:

(1)试制品市场需求反馈分析。企业通过对顾客体验感受的信息进行收集与分析,确认创新产品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如果契合度高,仅针对外观、包装、安全性、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优化与调整即可;如果契合度较低,则需要对创新产品的方向定位详细剖析进而做出及时、到位地调整。

(2)创新产品生产工艺技术调试。生产工艺技术调试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创新产品的功能特性、功能技术参数的达标程度、不同生产工序之间的协调程度、创新产品的生产效率以及创新产品的合格率等方面的指标。因此,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创新产品生产工艺技术的关键环节进行反复的测试与调整,以达到生产工艺技术最优化。

(3)生产人员培训与生产设备调试。培训主要是围绕生产人员的专业技能,使其能够对生产设备进行熟练的操作并提高对生产工艺的熟练程度,保障企业拥有专业的生产人员进行创新产品的生产活动。此外,生产人员还要能够在生产过程中对一些突况做出及时的反应,如对生产设备出现的偶然性小故障给予及时的排除。

2 制造业企业调试生态位的维度结构分析与演进态势测评

2.1 制造业企业产品创新过程的调试生态位维度结构分析

(1)创新产品的生产技术整合。从技术角度分析,企业对内、外部环境中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经验进行收集、整理、分析、转化的过程,为创新产品的技术储备夯实基础。从非技术角度分析,技术整合是以提高生产合格率和生产效率为主要目的,对创新产品生产过程中知识与技能经验互补融合的过程,继而实现技术整合的整体效应。

(2)生产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产品创新过程中会涉及到一些新的技术、生产工艺与生产设备,对生产人员进行必要的专业技能培训,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对生产工艺的熟练程度,提升不同生产工序的协调程度;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对生产设备的操作能力与产品合格率,并使生产人员对遇到的技术问题给予及时解决,提升生产线设备的运转率。

(3)生产设备的工艺调试。关注的重点在相关生产设备的调试上,使创新产品生产流程获得优化调整。生产设备的工艺水平直接影响着对原材料的合理使用、对生产过程中能源的利用等方面。功能技术参数是创新产品功能获得实现程度的量化标准,而生产设备的工艺水平是直接影响因素。

(4)试制品市场需求的信息反馈。企业需要以试制品为工具对市场需求进行再次反馈,以此对创新产品进行批量化生产前的最后调整,尽可能地降低创新产品的市场风险。顾客会对功能、外观等方面产生更清晰的需求诉求与更实际的意见反馈,使企业更加明确市场需求状况,继而增加创新产品成功进行商业化的可能性。

2.2 制造业企业产品创新过程的调试生态位演进态势的测评指标

2.2.1 创新产品生产工序的合理性与技术配套

(1)创新产品生产工序的合理性。判别标准如下:① 生产效率达到期望水平,生产工序间的协作性程度很高,试制品功能技术参数达标,不需要对生产工序进行调整即可进入批量化生产阶段。② 生产效率接近期望水平,生产工序间的协作性程度较高,存在少量技术参数不达标的试制品,需要对生产工序进行适度调整才能进入批量化生产阶段。③ 生产效率低于期望水平,生产工序间存在协作性较差的问题,存在较多的技术参数不达标的试制品,需要对生产工序进行较大调整才能进入批量化生产阶段;④ 生产效率与期望水平差距很大,生产工序间的协作过程频繁出错,需要对生产工序进行重构。

(2)试制创新产品生产质量达标比例。合格的试制品数量占试制品总量的比例,反映出设备之间技术与工艺配套的程度,数值越接近1表明生产工序技术配套水平越高。

试制创新产品生产质量达标比例=合格的试制创新产品数量试制创新产品生产总量

(1)

2.2.2 生产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水平

生产人员技能培训程度是指企业是否具有技能培训机构,为创新产品的生产输送合格的生产人员。判别标准如下:① 企业具有专门的技能培训机构,拥有大量能够熟练进行生产的生产人员,试制品的生产效率与合格率很高。② 企业具有专业的技能培训人员,多数生产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后能够从事生产工作,试制品的生产效率与合格率达到一般生产要求。③ 企业缺少专业的技能培训人员,需要从外部聘请专业的培训师或者雇佣熟练工人,试制品的生产效率与合格率较差。④ 企业不重视对生产人员的专业培训,生产人员在试生产阶段出现了大量的错误操作,生产系统的稳定运行无法得到足量的生产人员支持。

2.2.3 生产设备的可获性与协调度

(1)先进生产设备的可获性。判别标准如下:① 拥有或者可以通过自主研制获取具有生产与工艺技术优势的生产设备,试制品在功能技术参数上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② 需要通过合作研发或者外部引进的方式获取具有相对生产与工艺技术优势的生产设备,试制品在功能技术参数上高于行业平均水平。③ 拥有和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的生产设备不具备生产与工艺技术优势,试制品在功能技术参数上低于平均水平。④ 难以通过正常渠道获取实现创新产品功能特性的生产设备,试生产阶段频繁出现生产系统停滞的现象。

(2)生产线设备运转率。它是指生产线设备正常运转时间占有效利用时间的比例。有效利用时间是指不包含生产线的维修、维护与保养的时间以外的工作时间,数值越接近1表明正常利用率越高,数值大于1表明设备超负荷生产,严重小于1表明利用率较低。

生产线设备运转率=生产线设备运转时间生产线设备有效利用时间×100%

(2)

2.2.4 试制品的市场满意程度与功能认可度

(1)试制品综合满意度。判别标准如下:① 功能特性获得了顾客的认同,外观设计优美且实用,顾客愿意付出较大经济成本来获取创新产品卓越的使用价值。② 功能特性能够基本满足顾客的需求,外观设计简洁且实用,创新产品的性价比高。③ 功能特性不具有显著优势,顾客对于创新产品外观设计的关注度较低,创新产品主要以低价格吸引顾客购买。④ 顾客对于创新产品的功能特性不认可,试制品的顾客满意度低。

(2)顾客对功能特性差异化的认可程度。判别标准如下:① 试制品具有独特的功能特性且与同类产品的差异化程度很高,功能技术参数具有绝对优势,顾客的购买意愿很强。② 试制品与主要竞争产品共同具有独特的功能特性,功能技术参数相对于行业内多数产品具有相对的优势,顾客对包括创新产品在内的几个主要品牌认可度较高。③ 试制品的功能特性不突出,与同类产品对比无明显的竞争优势,顾客购买意愿较少受功能特性差异化程度的影响。④ 试制品与同类产品没有功能差异,难以挖掘出吸引顾客的功能特性。

2.3 基于Entropy-Topsis模型的测评方法建立

2.3.1 应用熵值法(Entropy)模型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在有m个评价对象、n个指标的评价体系中,将决策矩阵进行处理后得到标准化矩阵R,具体步骤参照相关学术文献[22]。第j个指标的熵值为:Hj = -k ∑ fij × ln fij; j = 1,2,…,n, fij = rij/ ∑ rij(i = 1,2, …, m)。第j个指标的熵权dj定义为:dj = (1-Hj)/(n - ∑Hj);对dj作归一化处理,获得指标标准化权重:wj = dj / ∑dj (j = 1,2, …,n), ∑wj = 1。

2.3.2 应用Topsis模型综合测评产品创新过程的演进态势

对原始决策矩阵A中的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21],可以获得规范化决策矩阵B。结合使用前文阐述的规范化决策矩阵B = [xij]m×n(i = 1,2, …, m, j = 1,2, …,n)和标准的权重向量W = (w1, w2, …, wn)T,可以构建加权规范化决策矩阵Z = B × W,并确定理想解S+和负理想解S-,进而计算评价对象与理想解S+和负理想解S-的欧式距离:d+i= [∑(zij – z+j)2]1/2(i = 1,2, …, m), d-i = [∑(zij – zj-)2]1/2(i = 1,2, …, m)。分别计算评价对象与理想解的相对接近度,C=d-i/(d+i+d-i)(i=1,2,…m)。根据综合评价数值C与标准值之间的差距,明确当前创新生态位的进化态势与理想生态位态势之间的差距,C数值越接近标准值,表明调试生态位的进化态势越好,反之亦然。

3 实证分析

3.1 测评对象的说明

本研究实际选取25个行业中的167家制造业企业作为测评对象,其中西部地区28家,占16.77%,东部地区77家,占46.11%;中部地区62家,占37.12%;民营企业61家,占36.53%;国有企业89家,占53.29%;外资与合资企业14家,占8.38%;其他企业3家,占1.80%。调研工作从2010年10月开始,通过电话、E-mail及实地调研等方式发放调查问卷,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03份。本研究以17个处于调试生态位的产品创新项目为实证分析对象,验证理论模型并从实践角度对企业产品创新过程提出指导意见。

3.2 产品创新过程中调试生态位演进态势的测评过程

(1)收集相关统计资料,并参照相关文献计算规范化决策矩阵[21],依据熵值法求解17个实证分析单元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步骤,获得如表1所示的过程参数和指标权重。

(2)以表1为数据分析基础,参照前文阐述的应用Topsis方法综合测评调试生态位演进态势的具体步骤,获得如表2所示的过程参数和综合评价结果。

3.3 产品创新过程中调试生态位演进态势的测评结果分析

(1)制造业企业在产品创新过程中的调试阶段,应该高度重视创新产品生产工序的合理性;在本研究的实证分析对象中(17个产品创新项目),9个处于调试生态位的产品创新,呈现出生产效率低于期望水平、生产工序间协作性较差、较多的技术参数不达标的试制产品等问题,必须调整甚至中止此类产品创新项目。

(2)在17个处于调试生态位的产品创新项目中,大部分项目以购买核心生产设备为主要获取方式。其中,7个项目在试生产阶段制造的创新产品在功能技术参数上低于同类产品平均水平;一方面未能及时对购买的生产设备进行有效的调试和针对性改装,致使核心生产设备的适用性差且受制于人;另一方面未能将核心生产设备迅速地运行起来以提高创新产品的功能特性,滞后的核心生产设备运行效率严重影响创新绩效和产品竞争力。

(3)在17个处于调试生态位的产品创新项目中,6个项目在试制品的市场满意程度与功能认可度方面存在一定问题,集中表现为创新产品的功能特性不具有显著优势、顾客对于创新产品外观设计的关注度较低、难以挖掘出吸引顾客的功能特性等问题。为进一步提升顾客满意度和产品创新效益,企业有必要在上述方面做出改善。

4 管理启示与研究不足

4.1 管理启示

首先,产品创新是一个强调过程的系统工程,不应该片面地割裂创新过程的不同环节,严谨地界定创新过程的不同管理模块及演进序列,能够更有效地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和调整,进而提升产品创新的成功率。此外,企业应该保持对环境变化的高度敏感性和迅捷整合资源以把握商机的能力。随着产业技术更新周期的日益缩短和客户需求的个性化发展态势,对创新过程的有效管理将成为产品创新成败的关键环节。

其次,为企业相关管理者提供了对企业产品创新方向选择和创新过程中管理问题进行诊断的着力点。例如,通过监测获取、把握、重构企业内外部技术经验、创新知识和创新技能等资源的能力,企业管理者可以发现概念设计生态位、研发生态位、调试生态位、工业生产生态位以及市场交易生态位等子生态位存在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对产品创新生态位的变动来预测或解释产品创新成功率及风险的变动。

最后,有助于企业更加合理地对制定产品创新方向、管理产品创新过程,进而有效地配置和整合资源。考虑到产业技术变革的高频率和市场需求的日益个性化,管理者应该特别注意到建立专门的监控部门和适应性的调控机制,是提升企业产品创新成功率的关键所在。若忽视这一点将可能使管理者偏差地关注短期的技术环节而忽视产品创新过程的系统性。

4.2 研究不足

第一,本文只采用截面数据进行经验分析,这会局限对理论模型及测评方法的检验。未来的研究将应用纵向数据来探讨理论模型中子创新生态位之间的因果关系,获取更大规模的样本对不同创新生态位进行理论检验,增强研究的普遍性和可靠性。

第二,本文的经验研究是在处于相对成熟阶段的中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中进行的,这与那些处于不同产业发展阶段、有着不同市场响应能力、初始资源和技术水平的中小型企业存在显著差异,未来的研究应该在不同的环境下检验理论成果,特别是那些欠发达与发达地区中小企业的对比研究。

第三,本研究仅考虑了概念设计生态位、研发生态位、调试生态位、工业生产生态位以及市场交易生态位等子生态位之间简单的线性演进关系,这是出于研究的需要和现有研究阶段的局限。未来的研究将探讨存在于这些创新生态位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以深入解释产品创新过程对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

参考文献:

[1]Edwin Mansfield.Technological Creativity: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J].Business Horizons, 1989, 32(2): 48-53.

[2]Cooper R G, Kleinschmidt E J. Benchmarking the Firms'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1995,26(12):171-185.

[3]Miguel P C, Jorge F S. Order and Disorder in Product Innovation,Models[J].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03,12(3):122-125.

[4]R Rothwell, C Freeman. SAPPHO Updated-project SAPPHO Phase II[J].Research Policy,1993,22(2):110-117.

[5]Nabil Amara, Réjean Landry, Namatié Traoré.Managing the Protection of Innovations in 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J].Research Policy, 2008, 37(9):1530-1547.

[6]Cristina Chaminade, G Roberts. Small Country Innovation Systems. Globalization, Change and Policy in Asia and Europe (2008) [J]. Research Policy, 2010, 39(1):186-187.

[7]Amabile T M, Regina C,Heather C,et al. Assessing the Work Environment for Creativity[J].Academy ofManagement Journal,1996, 39(5):154-184.

[8]Barclay I. Organizational Factors for Success in New Productdevelopment[J]. IEEE, 2002, 149(2): 105-112.

[9]Garrett T C, Buisson D H,Yap C M. National Culture and R&D and Marketing Integration Mechanisms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Aement,2009,38(3):293-307.

[10]D L Barton.Core Capabilities and Core Rigidities:A Paradox in Managing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2,13(1):111-125.

[11]Sahota P S,Lemon M.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s a Knowledge Repository for Increased Innovative Capacity [J].Technovation, 2008, 28(3): 483-498.

[12]Fan P L.Catching up Through Developing Innovation Capability:Evidence from China's Telecom-equipment Industry[J]. Technovation, 2010, 30(9): 359-368.

[13]Narver J C, Slater S F. Responsive and Proactive Market Orientation and new Product Success[J]. The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04,21(5): 334-347.

[14]Frishammar J,Horte S. Managing External Information in Manufacturing Firms: The Impact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7,24(2):251-266.

[15]Theoharakis V,Hooley G. Customer Orientation and Innovativeness:Differing Roles in New and Old Europ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 2011, 28(12):69-79.

[16]薛晓芳,等.虚拟企业的知识创新机制及其知识生态位研究[J].情报杂志. 2008(8): 73-76.

[17]Yang S L, Li T F. Agility Evaluation of Mass Customization Product Manufacturing[J].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2002, 129(1): 640 ~644P

[18]何巨峰.基于生态位的技术能力演化模型[J].工业工程,2008, 11(3): 32-36.

[19]Dore D L. Wellsp Rings of Knowledge: Building and Sustaining the Sources of Innovation. Boston[M].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5.

篇6

关键词:工程施工;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F426.92;F4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0-0-02

施工行业作为国家经济的基础性产业,经济越发展,施工企业越重要。要确保社会经济发展,就需要有这些国家的建设者。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都需要进行财务管理活动,在施工企业工程建设的每一环节,有效的财务管理工作对工程成本的降低、投资效益的提高都能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一、加强对工程施工项目存货的管理和控制

(一)加大对存货的实物控制

与其他工程项目相比,存货占用工程项目需要消耗较大的资金,因此,极易引起隐性损失、计价混乱及其账实不符等问题,所以,这就需要进一步强化对工程施工项目存货的监督控制,即以职务分离、相互制约、授权审批以及内部牵制原则为指导,利用工程施工项目内部控制机制,通过实现供应、仓储、销售、财务各部门相互协调和牵制,确保将对存货的实物控制落实到位。

(二)利用存货质押贷款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利用存货质押贷款方式是推进工程施工项目实现经济效益价值最大化的有效手段。对于质押贷款的存货而言,其应是价值稳定、易评估,市场用途广,易保管、易变现的工业用原材料、中间产品,如钢材、青纶丝等,切实避免是滞销产品。同时,利用存货质押贷款将有助于增强贷款到位的及时性,降低贷款的成本。

(三)巧妙运用存货ABC方法

通常情况下,可将工程施工项目划分为三类存货,即A类存货、B类存货以及C类存货,其中应重点加强对A类存货的管理和监控,究其原因在于A类存货价值较大、占用资金相对较多、品种较少,因此,这就需要定期对A类存货的库存状况进行检查、核实,并及时对存货的收、发、支状况进行记录,以便日后更好地审查。

(四)利用物流的规模效应降低存货成本

物流的规模效应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程施工项目的采购成本。运用整体购买的方式进行批量采购,不仅能够获取低采购价格,而且还可以获取运输成本的规模效应。在工程施工项目物流规模相对较小的状况下,借助第三方物流有助于实现工程施工项目规模效益价值最大化。

(五)合理利用存货的最优订货批量

确定工程施工项目订货最优订货批量需致力于订货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及其存货价格等方面之上,科学合理地判断存货价格的预期波动状况。即当预期某种原材料涨价时,工程施工项目将加大采购力度,增加采购量;当预期某种原材料降价时,需要延迟采购,适当减少当前采购量。

二、借鉴财务标杆超越法,开展720度的全方位财务控制

财务标杆超越法是工程施工项目全方位财务控制的重要方法,其涉及到工程施工项目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以及成本管理等多方面考核体系。工程施工项目运用财务标杆超越法有助于全面落实内部控制管理,有助于强化过程监督控制,有助于提高各项效率和水平,有助于规范工作流程等。通常情况下包括:

(一)工程施工项目在选择标杆时需切实注意规避的几方面问题

1.标杆超越法中的标杆让人有选择的余地。工程施工项目承包商需利用“战略目标逆向分解法”和“目标管理法”对标杆超越法中的标杆进行层层分解,之后运用各种有效调研手段,确定战略目标的标杆和标杆值。同时,工程施工项目还需要打破职能分工界限和工程项目承包的性质与行业局限性,将各项时间经验落实到位,并对多种候选标杆开展有效分析和筛选,并结合工程施工项目相关战略对其进行规范和调整。

2.认清标杆超越法中标杆的积极性作用。由于每个工程施工项目之间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工程施工项目需要科学合理选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标杆。工程施工项目运用属于自身的标杆,有助于规范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规划、质量管理规划、安全管理规划以及进度管理规划,有助于全面挖掘工程施工项目各项业务开展过程中的弊端,并及时制定出纠正和完善措施,有助于明确工程施工项目战略目标,帮助各级员工树立起工作的自信心,充分调动工程施工项目各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自主性。

(二)720度全方位财务控制

1.工程施工项目内360度财务管理圈。对于工程施工项目内360度财务管理圈而言,其包括三大部分,即工程施工项目内部财务核算体系,成本费用、内部审计及相应的内部控制机制,工程施工项目财务管理队伍。上述三方面均是工程施工项目内360度财务管理圈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财务核算体系是基础,内部控制机制是关键,财务管理队伍是核心。工程施工项目只有把握住上述三方面,才能够确保施工质量和水平大幅度提升,工程施工项目按期竣工,使工程施工项目承包商实现经济效益价值最大化。

2.工程施工项目外360度财务管理圈。对于工程施工项目外360度财务管理圈而言,其具有多方面职能,即财务管理职能、费用管理职能、资产管理职能、资金管理职能、会计核算职能、资产置换职能、资源配置职能、产业结构优化职能及其税收筹划职能等,通过实现上述多方面职能,不仅有助于优化工程施工项目财务集中核算的框架、内容和策略流程,而且还有助于增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有效性以及完整性,保障高效的会计信息得以顺利传递,从而实现有效资源共享。

篇7

 

关键词:知识经济、知识型员工、创新过程、问题

    一、知识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所谓“知识经济”,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996年发表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的定义,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那么,应该如何理解和把握知识经济的内涵与特征呢?概括起来有以下五点:

     1.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创新型经济。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这里所说的知识,包括人类迄今为止所创造的所有知识。其中,科学技术、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的知识是最重要的部分。知识经济的最大特征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推动生产力的迅猛提高和经济的迅速飞跃。知识经济以知识为基础,知识是科学技术之源,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动力。因此,知识是决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  

    2.重视人力资本的因素和教育的发展。知识经济社会实际上是一个双重意义上的知识社会,而知识和技术受社会体制的影响极大,并通过人表现出来的。这就要求社会要重视人力资本的投资,特别是教育。  

    随着科技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提高,人们已越来越重视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世界银行对58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1960—1985年期间GDP增长的因素进行一项研究表明,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年数每增加一年,就可能使GDP提高3%。目前,重视人力资本的投资,积极发展国民教育,已成为许多国家制定知识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原则。  

    3.信息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在工业社会里,战略资源是资本,从全球的角度看,知识经济的到来已不再是人们头脑中的观念,而是目前存在的客观事实。在信息社会里,劳动力的主体是职员和专业人员,其中信息工作者将占据主要地位,包括律师、教师、工程师、医生、会计人员新闻记者等。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信息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突出表现,一是优化市场机制;二是财富的集中体现;三是创造财富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因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社会有效需求,而信息能浓缩需求时间、拓展需求空间、调整需求结构、增加需求总量,从而卓越地创造着社会有效需求。

     4.由社会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挑战。社会环境对人类资源管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市场、制度环境三个方面:首先,经济环境发生变化。现代企业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已由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发展成为知识经济社会。企业的生产要素也由土地、资金发展成为知识和信息,于是人才成为企业竞争的主题,人才市场日趋繁荣;其次,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发挥着强大的杠杆作用,市场中的产品极大丰富,产品的生命周期急剧缩短,新产品开发频率加快,顾客对产品的要求日趋个性化;再次,制度环境正发生变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国的民主建设也日趋完善,人权状况日益改善,人的各项基本权利得到社会的尊重,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成为主流,同时有关劳动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日趋健全,我国颁布的《劳动合同法》进一步规范了我国企业用工形式;企业在获得利润时理应承担社会责任。 

    三、员工管理模式的演进 

篇8

关键词:城市社区;公益服务;创新管理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10-0035-02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社会逐渐从以政治权威、计划体制总揽全部社会事务的“大政府一向国家、市场、社会三元分离的格局转化。这一转化延伸至社会公益事业领域中就表现为政府通过“购买社会服务”实现宏观调控和社区自治。从2003年开始,我国上海、北京等地出现了很多政府向民间组织购买社区公共服务的现象,政府通过提供专项资金来扶持社区社会组织开展公益活动,提升社区亲密关系和高度归属感,达到公共服务社会化。政府购买社区服务,实质上是政府转变亲力亲为的管理方式,实现管理科学化、效率化的重要标志。

一、社区公益服务的内涵

所谓社区,是指一定数量居民组成的、具有内在互动关系和文化维系力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地域、人口、组织结构和文化是社区构成的基本要素。 “公益”在新华字典中被解释为“公共的利益,多指卫生、救济等群众福利事业”,词源中意为“公共之利益”。基于对公益概念的理解,笔者认为公益服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益服务指为社会大众或社会中某些人口群体的利益而实施的服务或计划,既包括政府部门发起的农业、环保、水力、教育、扶贫、交通领域的公益服务计划,如国家教育部门的“211工程”、科技部门的“863计划”,社会保障部门实施的“人才建设工程”、“下岗工人再就业培训计划”等,也包括民间组织发起实施的扶贫、妇女儿童发展、教育等服务。

本文所指的社区公益服务是狭义的公益服务,是一种以非政府组织为主体,为更好地达成公益目的而在社区发动居民积极参与的各种公益服务或活动。社区公益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社区照顾、社区环境保护、知识传播、社区治安、志愿服务等等。

二、我国城市社区公益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公益服务领域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

公益服务是现代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和公众活动日益多样化的产物,我国社区公益服务与西方国家相比发展也相对缓慢,对于规范公益组织及公益计划方面的配套法律建设十分匮乏,我国的《公益事业捐赠法》、《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中虽然都有对公益组织的财产处理的相关规定,遗憾在于这些规定流于笼统和宽泛,缺乏可操作性。在社区公益服务方面观念滞后和法律规范缺位就表现得更为突出,这有可能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束缚社区公益服务发展的因素之一。

(二)城市社区公益服务缺乏系统的组织和管理,申报审批程序过于繁琐

目前在城市社区公益服务方面,各地区普遍没有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即使设置了相关服务机构的地区也往往是采取由各相关岗位人员兼任组成联合办公机构的方式,没有实现专人专岗。这一方面使得岗位职责不明确,降低公益服务的质量与效率,另一方面,他们很容易将原有的行政管理的思路和工作方式带入社区公益服务的过程中,不利于社区非政府组织的培育及项目管理机制的创新。近几年,虽然政府也力图以社区公益项目申报的方式为社区非政府组织参与社区公益服务提供发展空间和平台,但繁琐的程序往往让居委会成员疲于应付,让社区自助组织的负责人望而却步。

(三)城市社区公益服务的参与度不高,缺乏公众监督

从当前调研情况看,居民对社区组织的公益服务相关活动参与度普遍不高,经常遇到组织的一场社区公益讲座准备了一个月,结果只有十几个居民来听,不仅打击自己的工作积极性也是对社区公益资金的浪费。不仅如此,据有些社区工作人员介绍,经常参与社区活动的居民大概只占到居民总数的5%左右,而且集中与老年人群体。这种情况的出现除了居民公益理念有待提升和服务或活动本身的形式过于单一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关信息不公开、不透明,缺乏公众监督。在一项社区公益服务项目中,居民与组织者之间有“委托-”关系的性质,如果两者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这就使得公众难以监管公益组织的行为。公益组织可能利用信息优势,进行暗箱操作,在资金使用、项目操作中为组织或个人牟利。公众不会去参加自己不了解的活动,不会去选择自己不信任的服务。

(四)城市社区公益事业资金来源单一,缺乏资金保障

近几年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公益事业的发展,陆续在这个领域投放了很多的资金,但这些资金来源往往是比较单一的,主要是来自政府部门和一些政治色彩浓厚的慈善机构,而且这种公益资金往往更多应用于宏观层面,而对于社区层面的公益事业投资是相对较少的。即使有些关注社区公益事业发展的项目也往往采用由政府或全国性的慈善机构间接投放资金于社区公益事业的方式来进行,这样不仅容易被机构挪作他用而造成社区公益基金的流失,而且也可能因对社区需求的不了解而使公益资金很难发挥最大的作用。另外,近些年一些地方政府开始尝试探索直接安排专项资金,由社区基层组织直接运用于社区公益服务的提供和活动的组织过程中,但是作为一种探索与尝试,这部分资金普遍水平比较低,远远不及西欧和美国政府对的社区非政府组织的资金支持力度。

(五)城市公益服务缺乏社会工作的介入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近几年,我国也逐渐认识和接受了这种专业的助人手法,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社区工作社工化的情况相比,我国社区层面社会工作应用的领域和范围还是相对比较窄的,社区公益服务和活动都缺乏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大大降低了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对于缺乏社会工作专业实务经验的人来说,让他在策划的整个过程中完成进行社区需求评估、服务目标筛选、社会工作专业方法选择等内容是不可能的。这也是导致当前的社区公益策划普遍存在的格式不规范、内容过于简单、活动形式过于单一、服务目标不明确等等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关于完善我国社区公益服务的建议

(一)要出台政策或法律,加强对社区公益服务的项目化管理

项目管理的特征主要为:对象的特殊性、管理的系统性、组织的临时性与高度柔性、管理系统的目标性、管理方法的开放性。目前我国对于公益慈善活动的项目化管理运作处于尝试阶段,很多政策、制度都没有相应配套,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相关管理还不成熟。本文建议:一是政府要出台政策或法律对公益慈善等非营利组织开展的公益慈善活动进行明确定义;二是政府要出台政策或法律明确社会工作专业在社区公益服务中的作用,保证专业人员的岗位及薪酬;三是政府在制定和出台相关政策架构、制度体系时应该尽量向公益慈善活动的项目化管理模式倾斜,对于社区公益服务的资金来源及使用、项目的申请、审批及评估参照社会工作专业化的项目管理的需要制定相关政策。

(二)设置独立的公益服务项目管理机构,明确部门职责及审批程序

笔者认为,为了更有效的促进社区公益服务质量的提升,实现社会工作项目化管理模式的构建,应该在民政系统设立一个由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组成的专门的社区公益项目管理机构,主要负责社区公益服务项目的审批与评估。在设立方式上,它应该在省市一级设立,各区县设分支机构,不需要每个社区均设立管理机构,只需以派驻专业社工的方式进行即可,这样便于资源的整合以及项目经验的推广;在部门职责上,这个部门负责社区公益服务项目资金的筹集及管理、项目的审批及评估和发展社区非政府组织等工作;在人员构成上,除少数的财务及技术岗位外,应全部雇佣专业社会工作者,以保证社区公益服务社会工作项目化管理的运行。

(三)加强社区公益服务项目的科学化评估

对于社区公益服务项目评估来说,在评估内容方面,笔者认为既应该对社区公益服务项目在调查、策划、申报、执行、结束各阶段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过程评估,也应该从目标完成情况、服务对象的改变等方面进行结果评估;在评估形式方面,笔者认为,可由项目管理机构聘请该领域的专家、居民代表、资深社会工作者组成评估小组对各完成的社区公益服务项目第三方进行评审,并将评审结果与奖惩机制相关联;在评估方法上,笔者认为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电话访问、评估会、焦点小组等多种形式,力求客观程序项目的完成情况,总结宝贵经验,及时发现问题,促进社区公益服务社会工作项目化管理模式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卡佳.“购买服务”——政府的钱不好花[J].社区,2005,(5).

[2] 徐永祥.社区工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王海银.公益慈善活动的项目化管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

[4] 秦晖.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现代化:中西公益事业史比较研究[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篇9

【关键词】 前列腺炎;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中成药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2.114

前列腺炎是一种泌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现阶段, 关于该病的病因尚未明确, 且临床上缺乏特异性、客观性的诊断依据。据临床资料显示, 患者主要表现为盆底张力性疼痛, 同时伴随痛、痛等, 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等[1]。本院联合应用中成药与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该病,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2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51例。对照组中, 年龄最大46岁, 最小22岁, 平均年龄(32.06±4.21)岁;病程2~33个月, 平均病程

(8.36±8.13)个月。观察组中, 年龄最大47岁, 最小21岁, 平均年龄(31.34±3.97)岁;病程1~32个月, 平均病程(7.95±8.02)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标准 ①符合Ⅲ型前列腺炎的诊断标准;②年龄18~50岁;③近期未服用α受体阻滞剂、抗生素、甾体类抗炎药物;④了解并同意此次研究。

1. 3 方法 对照组给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生产单位:安斯泰来制药(中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681]口服, 0.2 mg/次, 1次/d。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成药制剂治疗。采用自拟药方:紫菀30 g, 丹参、莱菔子、王不留行、合欢皮各20 g, 乌药、柴胡、当归、枣仁各10 g, 全蝎3 g。将上述药物均研末, 然后用蜂蜜制作成药丸, 黄豆大小, 2粒/次, 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2周。

1. 4 观察指标 ①症状积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CPSI评分的变化情况;②临床疗效判定标准[2]:治愈:NIH-CPSI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90%;显效:NIH-CPSI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70%~89%;有效:NIH-CPSI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36%~69%;无效:NIH-CPSI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CPSI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后, 观察组NIH-CPSI症状评分为(15.68±1.24)分、对照组为(17.62±1.83)分, 均明显低于于治疗前观察组的(21.86±2.46)分、对照组的(21.50±3.06)分(P

2. 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中治愈18例、显效24例、有效5例, 无效4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2.16%, 对照组中治愈11例、显效16例、有效12例, 无效12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76.47%,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前列腺炎的病因复杂, 就目前研究来看, 有免疫学学说、病原学感染学说等。该病多发于青壮年人群。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将该病分为四个类型, 即Ⅰ、Ⅱ、Ⅲ、Ⅳ型。多数学者认为其主要病因可能是病原体感染、排尿功能障碍、精神心理因素、神经内分泌因素、氧化应激学说、免疫反应异常、下尿路上皮功能障碍等引起。

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是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常用药物, 它属于一种高选择性受体阻滞剂, 对α1A受体的阻断作用远强于对α1B受体阻断作用, α1A受体主要存在于前列腺, 而α1B受体主要存在于血管。其作用机制如下:通过选择性作用于各个部位(比如后尿道、前列腺等)的α1受体, 松弛平滑肌, 缓解尿道痉挛, 促进尿液排空。但据实践显示, 单纯采用该药物治疗Ⅲ型前列腺炎, 效果欠佳[3]。

在中医学观点中, 将前列腺炎纳入“腰痛”、“精浊”等范畴, 认为由气滞血瘀、湿热下注等引起[4]。因此, 在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 主张采用活血化瘀、清热利湿等方法。在本文研究中, 观察组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自拟中成药制剂, 药方包含紫菀、丹参、王不留行、乌药、柴胡、枣仁等药物, 具有活血化瘀、解毒排浊等功效。两组患者经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NIH-CPSI症状评分、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 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联合中成药治疗Ⅲ型前列腺炎, 疗效确切, 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孝华.中药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245例疗效观察.当代医学, 2013, 19(2):153-154.

[2] 尹振武.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40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19):59-60.

[3] 沈银奎.中药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观察.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18):144-145.

篇10

关键词:知识供应链;知识二次创新;模型

作者简介:姚卫新(1967-),男,江苏宜兴人,东华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供应链、电子商务研究。

基金项目:上海市社科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0813J13001)

中图分类号:F0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9)04-0009-04 收稿日期:2009-06-19

进入21世纪以来,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日益激烈,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正由企业内部的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知识管理扩展到虚拟企业战略联盟、虚拟协作团队和超越企业边界的协同知识创新。在这个演化过程中,知识供应链(Knowledge Supply Chain,简称KSC)这样一种新型的产、学、研供应链组织的新模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知识供应链是一个链式模型,创新研发组织从其知识库中汲取知识经过知识创新,由生产和销售部门相配合,最终将知识产品销售顾客进行消费,使知识得到转移并实现经济化的一个链条。然而,知识在进入市场后,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通过知识的二次创新,对其进行回收和再加工,达到不断完善知识的目的。研究知识供应链中知识的二次创新,就是希望通过对知识供应链的改进,使其形成一个闭环体系,使知识自我进化,最终达到动态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一、知识供应链的概念及其局限性

(一)知识供应链的概念

知识供应链是指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导向,通过链条中不同主体对知识从最初的形成,到知识共享、转移、创新、应用、直到最终进行知识消费的整个过程,并通过知识创新,将知识的供应者、知识的创新者、知识的使用者连接起来,以实现知识的经济化、整体最优化以及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网络结构模式(王晰巍等,2007;李长玲,2004)。

Lee Jay博士(Riehard H etal,1998)等人在参与的“下一代制造项目”研究中首先正式提出知识供应链概念。Lee Jay(1999)博士后来又在“关于未来制造业的战略思考”一文中进一步阐述了知识供应链的概念,他认为知识供应链是整合工业界及学术界的知识资源,其目的是提供获取利润、持续教育、训练雇员和企业伙伴所需的信息与智慧。(2003)也提出了知识供应链的概念,他认为知识供应链是将工业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各自的知识优势加以继承和系统化,以便为企业提供能提高经营效益和创新能力的信息和方法,他们认为企业是知识供应链的最终用户,大学和科研机构是知识的生产者。他们通过产、学、研的联合,实现共同的市场目标,共享利益。后来的一些学者(温有奎等。2004)提出,知识供应链扩展到宏观层次便是国家创新体系,是国家配置各种科技资源寻求知识经济化的过程,可用以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与国际竞争地位。

陈志祥等(2000)在他们提出的知识链概念中,还给出了知识网即知识联盟的概念,并认为“知识联盟的建立是建立国家知识创新主体的关键工程。知识联盟可以通过大学、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形成”。知识联盟的中心在大学,大学具有知识的创新、知识再生功能,高科技企业是知识的传播者,科研院所负责知识的转化功能。李长玲(2004)认为它是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导向,通过知识创新,将知识的提供者、知识的传播者、知识的使用者连接起来,以实现知识的经济化、整体最优化以及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网络结构模式。

Singh M.等(2001)认为知识供应链是一种管理隐性知识的供应链方法。彭灿(2004)认为,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看,供应链不光是物料供应链,而且是一种“知识供应链”,并认为供应链是一种“知识供应网”或“知识网络”。在这种知识网络中,位于不同节点的企业所拥有的核心知识和优势资源往往是各不相同而又互为补充的,这就形成了知识供应链。李瑁等(2003)从“学习经济”角度强调知识供应链的供需关系,认为通过需求与供应关系将知识的供应、创新、传播、使用等过程的相邻知识结点联系起来,把概念转换为知识产品,再到最终用户的一个功能网链。蔡翔等(2000)认为知识供应链是围绕某一核心主题,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导向,通过知识流的活动即知识创新,将知识的供应者、知识的转化者、知识的传播者、知识的使用者连接起来,以实现知识的经济化与整体最优化为目标的功能链接结构模式。

知识供应链同时也是一个知识集成化的过程,通过对整个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由知识供应者提供合适的知识,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方式,提供给知识的需求者,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它是将分散在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分散在企业员工的头脑内、供应商、客户之间的各种隐性或显性知识加以集成和系统化,从而为企业提供能够提高效益和创新能力的手段。

目前,国内外的学者大多将图1所示的模型作为知识供应链的定义模型。知识在知识供应链上的流动主要包括知识积累、知识创新、知识转移和经济化三个阶段。

图1清楚地表明了知识在知识供应链上的流动主要包括3个阶段,即知识积累、知识创新、知识转移和经济化。在知识的积累阶段,知识供应链管理工作主要是建立好企业知识库这个创新平台。知识的最初来源有企业内部已有的知识与外部知识两个方面,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技术能力薄弱的中小企业更多地依靠外部措施来获取知识。不过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技术开发周期不断缩短,创新的难度加大,企业开始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进行合作创新。在知识的转移阶段,主要完成知识形态的转化,最终形成新的生产技术,这是知识供应链上最关键的环节,它直接决定着产品的价值结构的比例与知识成分的大小。在知识的应用阶段,生产制造中知识的载体――产品,经过分销,最终流向顾客手中,在顾客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企业的知识创新也就得到了回报(王晰巍,2006)。

从知识供应链的模型中可以看出,知识流到达顾客之后便没有了下文,知识在实际检验的过程中并没有对知识创新主体做出反馈。这样,创新出来的知识缺乏生命力,急需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来赋予其生命力。知识供应链的核心部分就是知识创新,创新出来的知识必须受到来自实际生产或市场的检验。

截止目前,关于知识供应链的研究还存在许多盲点,王晰巍等(2006)就鲜明地指出了许多不足之处,其中包括(1)缺乏知识供应链主体之间的知识互动环节分析;(2)缺乏对知识供应链主体之间的创新机制的分析。

本文就是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围绕以上两点,开展

研究上的补充和扩展。

(二)知识供应链的局限性

知识供应链作为知识创新系统工程的载体,能够很好地解决知识转移的过程,直至知识的最后应用。然而知识供应链模型是一个开放的链,并没有很好地解决知识在经过顾客的应用之后,通过何种渠道重新回到知识供应链中进行重新完善的过程。

通过对目前关于知识供应链研究的总结和分析,可以发现,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供应链具有以下三点局限性。

1 知识流的正向流动。通过对一般知识供应链的研究,可以发现知识流一般是从知识库流向创新组织,再流向生产制造和销售,最终流向市场。知识流是沿着知识供应链一直流向终端,没有逆向流动。这种单一的正向知识流阻碍了知识的完善和更新,也不利于企业对知识的积累。也就是说,知识流的正向流动没有体现知识在经历市场检验之后进行不断完善的过程。

2 知识来源于知识供应链内部的知识库。知识供应链在进行知识创新的前期,需要将知识从知识库中提取出来,对知识库中的知识进行整合、转移和应用,然而,存在于知识供应链知识库中的知识始终是有限的,耍对知识库进行扩大的过程是漫长的,风险也是巨大的。而存在于市场中的知识是无限的,并且知识经过实际应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成熟度,根据市场的新要求进行回收后对知识进行二次创新,能够加速知识创新的进程,使知识得到更加合理应用。

3 缺乏知识供应链与知识供应链之间的交流。一般知识供应链通常只注重自身内部各主体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创新,没有体现出知识供应链之间的交流,这样知识的流动也仅限于知识供应链的内部,没有使整个知识供应链形成一个充分开放的系统(一个可以同外部诸多系统实现众多资源无边界流动的开放系统),从而可以使知识更加快速地进行完善,完成知识创新。

二、知识供应链中知识二次创新的概念和创新的原则

正因为知识供应链具有以上的种种局限性,有必要对知识供应链中的知识转移和经济化后的知识进行分类,并相应地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从而加速知识的转化和应用,降低合作中的风险,提高知识的更新和创新程度。

近年来,有关学者对逆向供应链(姚卫新,2003)展开了研究,本文借鉴逆向供应链的概念及特点,提出知识供应链中知识二次创新的概念,其定义如下。

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将由创新组织创新出来的知识从市场中进行分类,使知识重新进入知识供应链中,由产学研等知识创新组织再次进行知识共享、转移、创新、应用等知识创新环节,以实现知识的经济化、整体最优化以及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一系列对知识不断完善的过程。

根据以上概念,对知识供应链中的知识进行二次创新的原则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市场核心原则

知识供应链中知识二次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社会发展到今天,市场与企业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种条件下,市场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企业的产品,而是具有更大的自主选择权和参与权,能够对市场进行不断地细分,对知识提出新的要求,所以必须体现以市场为核心的原则。

2 双赢原则

在知识供应链中对知识进行二次创新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实现合作各方的双赢,所以在此双赢也是多赢的意义,体现了知识供应链各个主体之间的协调合作关系。只有真正实现双赢,才能保障知识供应链合作各方的利益,从而维持知识供应链中知识二次创新的正常运转,最终实现知识二次创新建立的目标――加速知识的完善进程并不断增值,同时加快知识创新和产品创新。

3 高效原则

正如前所述,知识供应链的实质是知识创新,在对知识进行二次创新、完善知识的同时,实现和促进高效的知识创新,从而进一步促进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4 开放原则

随着竞争越来越以知识、信息为导向,因此知识二次创新模型必须是一个充分开放的系统、开放的平台,不是体现简单的两点或者三点之间知识供需关系的系统,而是一个可以同外部诸多系统实现众多资源无边界流动的开放系统。

三、知识供应链中知识二次创新的特征

(一)知识供应链中二次创新与一次创新的差异

知识供应链中知识二次创新在知识来源、不确定性、创新过程、研发创新周期等方面,与一次创新有所不同。

1 知识来源不同

一次创新是指在知识创新前期,创新组织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并形成了知识库,在需要进行知识创新的时候,将知识从知识库中提取出来,对知识源进行整合、转移等一系列知识创新过程。而二次创新是将市场中的知识回收,进行检测和分类,再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将知识重新进入知识供应链环节,对知识进行再创造的一系列知识创新完善过程。

2 不确定性不同

一次创新的不确定性不仅仅来自知识本身的风险,同时由于供应链的牛鞭效应,其不确定性还来自于市场竞争所带来的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导致知识创新的滞后。而知识供应链中知识二次创新的不确定性仅仅来自于知识本身的风险,也就是说,在知识供应链中知识二次创新中,回收的是市场中的知识,已经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经过二次创新后,知识将更能够适合市场的需求。

3 创新过程不同

两者虽然都是知识创新,但是一次创新经历的是链式反应,即由知识获取、知识创新、知识转移和知识应用等一系列活动。而二次创新是对市场中的知识进行选择,并将其回收,再经过创新组织的重新评价后将知识拆分,获取有用的知识后,再经过知识创新、知识转移和知识应用等一系列活动。

4 创新研发周期不同

由于一次创新的知识来源于知识供应链中创新组织的知识库,它是由一个个简单的知识元所组成的,知识创新会经历一个非常繁冗的过程,而二次创新的知识来于市场,已经具有一定的市场成熟度,再经过知识供应链的二次创新,省去了一次创新所经历的繁冗过程,因此,二次创新大大缩短了创新研发的周期,加快了知识的创新。

(二)知识供应链中知识二次创新的特征

1 可回收性

众所周知,逆向供应链可以使得被使用后的产品及时得到回收、处置或再利用,能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然而,对于知识的回收有利于知识的完善。创新组织将知识回收,进行检测分类,有利于扩大组织的知识库,有利于针对不同的市场环境,对知识做出及时相应的调整。

2 可持续发展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自身也随之不断变化,知识二次创新为知识提供了自我完善的机会,如果没有知识二次创新,知识将失去不断变化发展的动力,从而使知识失去生命力。因此知识二次创新为知识延长其生命周期提供了最有利的保障,使知识得以持续地进化和发展。

3 高目标性

供应链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不确定性,牛鞭效应就是这种不确定性的具体表现,企业一般通过设立仓库以库存对抗之。但是,与传统的供应链不同的是,知识供应链的不确定

性不只是来自市场竞争,而且还来自与知识供应链有关的知识风险。知识供应链中知识二次创新可以降低牛鞭效应,知识的回收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信息的捕捉过程。由于是面对用户回收知识,信息的交流是直接的,客户将使用知识过程中的种种情况如实地反馈给创新组织,创新组织根据新的市场需求,结合客户所反馈的情况,进行二次创新,使知识的应用具有更高目标,更加适应市场的需求。

4 多链交叉性

由于知识供应链是一种网状的链式结构,当知识被第三方进行回收,那么知识便自然而然的进入到另一条知识供应链,加强了知识的流动和共享,这样两条或多条知识供应链便形成了交叉性的链状结构。

5 低风险性

知识创新是一种高风险的活动,知识在应用的过程中,客户的意见决定了知识创新的成败与否。创新组织对自己创新出来的知识特性了如指掌,在市场中具有一定的成熟度,对其回收后进行知识二次创新,能够极大地降低知识一次创新的不确定性给创新组织带来的风险。

6 收益递增性

知识创新并非一劳永逸的活动,其强调的是不断创造新的价值,创新活动是以知识为中心,不仅仅强调成本的最小化,同时更重要的是创造新的价值,来降低产品中物化劳动的比例,提高新知识增值的分量,知识在二次创新的过程中,创新组织对其创新活动持续投资,所产生出来的知识也随之带来更粪的经济效益,使知识增值。因此,知识供应链中知识二次创新以知识为收益,具有递增性。

7 快速收益性

信息时代,知识的生产力成为了研究的重点,只有将知识快速应用于市场,迅速取得经济效益,才能充分体现知识的市场价值。知识供应链通过知识二次创新,能够将知识在原有市场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在对知识完善后,迅速将知识进行应用,开始经济化的过程。

四、知识供应链中知识二次创新模型及其运营机制

(一)知识二次创新模型

知识供应链作为知识创新的系统工程的载体,能够很好地解决知识转移过程中的种种问题,直至知识的最后应用。然而知识供应链模型是一个开放的链,并没有很好地阐述知识在经过顾客的应用之后,通过何种渠道重新回到知识供应链中进行知识完善。知识供应链中的知识二次创新,将市场中的知识回收至知识供应链,根据市场新的需求对知识进行二次创新,解决了知识自身完善的需求,延长了知识的生命力,增加了知识的价值,同时也增加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根据知识二次创新的定义及创新的原则,本文提出如图2所示的知识供应链中知识二次创新的模型。

由图2可见,与知识供应链模型不同,知识供应链中知识二次创新模型除了知识积累、知识创新、知识转移和经济化三个阶段之外,还增加了一个阶段――知识回收阶段,该阶段在图中用虚线表示。

(二)知识二次创新的运营机制

知识供应链中知识的二次创新首先从市场对知识的适用性进行检验开始,然后通过两种不同的途径进行回收。

1 对于那些不适合进行知识二次创新的知识,将被回收到组织知识库的源头,重新进入知识积累阶段,为其他的知识创新活动做好知识资源的储备。

2 对于适合创新组织进行二次创新的知识,一方面可以将其销售给外部知识供应链,丰富外部知识供应链的知识容量,促进全社会知识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也以将其重新纳入知识创新阶段,由创新组织根据市场对知识提出的新需求(即创新组织制定的研发目标)进行二次创新活动,对知识进行完善,使知识创新活动在知识供应链中得到持续的进行,从而扩大本知识供应链中知识的容量。

从微观角度来看,知识供应链中知识的二次创新本质上是一个知识流的问题。知识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市场的检验结果来确定它的最后流向。

四、结论及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在总结现有知识供应链研究不足的基础上,借鉴逆向供应链的概念和特点,提出了知识供应链中知识二次创新的概念和四大原则,进而提出了知识二次创新的模型图及创新过程的运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