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隐患及解决办法范文

时间:2023-11-30 17:29: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实验室安全隐患及解决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实验室安全隐患及解决办法

篇1

“安全大于天,生命重如山”这是我校始终贯彻落实的一条坚定信念。学校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坚信师生安全事关稳定大局、责任重于泰山。根据XX县教育局转发《教育系统“防风险保安全护维稳”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执法大整治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我校认真学习了文件精神,对自查工作进行了部署,按通知要求逐项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

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对安全工作的认识。学校成立了由校长张志荣任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把安全工作摆上学校工作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学校校长为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处室主任、年级组组长、班主任是直接责任人,使安全工作责任到人,保证安全工作有人管、有人问、有人抓。本着“学校安全无小事”的态度,不论多忙,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的重要工作首位,记在心上,挂在嘴上,抓在手上,处处讲安全,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每天24小时必须有领导带班、教师值班,做到每一时间节点都有人值班负责,将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

确定必查内容。重点检查责任落实情况、教学实验室和实验用品仓库等重点危化品区域安全、消防安全、食堂、食品及饮用水安全、技防设施安全、宿舍安全、施工安全、传染病防治、门卫管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等方面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三、

认真检查,督促整改

(一)根据通知精神,近日学校及时组织相关人员,按照通知要求的检查内容对学校涉及安全的各个方面进行自查。

1、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及落实方面自查。制度是落实的保证,我校力求做到完善规章,明确岗位,职责分明,严肃纪律,责任到人。制订并不断完善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多项应急预案,建立了安全工作档案。学校实行了领导、教师值班制度,制定了学校安全检查督导制度,通过建章立制使学校安全教育活动制度化。

2、教学实验室和实验用品仓库等重点危化品区域安全自查。检查组重点对实验室、实验用品仓库等处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和运行、实验场所的用电规范、仪器设备的运行与保管、危险化学品的领取、使用及储存、废液废料处理等进行了专项检查。每到一个实验室,检查组成员通过询问实验室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了解安全管理制度、工作措施及应急方案,查看危化品、实验用试剂等物品使用相关记录台账,实地检查实验仪器设施和装置。经过对实验实和实验用品仓库等重点区域的认真检查和仔细询问,检查组认为各实验室安全管理状况基本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隐患问题,比如部分重点区域没有悬挂、张贴安全警示标识,没有安全操作规程。上述实验室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均能做到即知即改,针对一时不能整改到位的安全隐患,检查组要求实验室根据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列出清单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实施整改,并及时上报整改结果,以确保实验室安全。

3、消防安全自查。重点对学校的专用教室、办公室、门卫室、宿舍楼、食堂等进行了全面消防设施自查。安全责任落实到位,学校制定了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各岗位消防安全职责,明确了各部门的安全责任和安全责任人,签订了《消防安全责任状》,并严格按照责任制和责任状的要求去做。学校消防安全通道畅通;每层楼按标准配置了灭火器(共配备108个),并在有效期内。学校制定了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组织师生进行了消防演习。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了消防器材。消防器材定期进行了检修,无损坏和不可用现象。消防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学校定期对师生进行消防宣传教育和培训,并组织了消防知识竞赛活动。学校有安全工作会议及安全检查记录。这次检查结果,总的情况来看是比较令人满意的,没有发现较大的安全隐患。

4、门卫管理方面自查。我校有详细的门卫值班管理制度,有安保人员进行24小时不间断门卫值班,对来校人员、车辆进行出入登记,落实良好;有完善的巡逻制度及足额的保安人员,统一配备了服装,警用器械,在校园内重点进行夜间巡逻;从周一到周日,天天有校级领导带班,中层领导值班。在学生就餐及入寝等易发生安全事故的重点时间段进行值班。有力的保障了校园内全天候无安全事故发生。

5、食堂、食品及饮用水安全方面自查。检查组重点对学校的食堂进行全面的检查,尤其对食品卫生、餐饮人员的个人卫生、饮用水卫生、环境卫生、传染病防治与管理状况、食堂用电安全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排查。排查结束后,及时进行整改,制定了详实的整改措施,进一步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对存在问题能解决的及时彻底解决,暂时有困难的及时向学校领导小组上报。排查结果是学校食堂有健全的一系列制度,落实详实。炊管人员均持健康证上岗。食堂设施配备良好,操作间及餐厅整洁卫生,食品采购、加工全部定点,保证食物不过期不污染。学生饭菜实行三餐24小时留样,以备检查。学校饮用水水质合格,饮用水质量无问题。

6、学生宿舍管理方面自查。我校《宿舍管理制度》、《学生请假制度》、《寝室管理员管理条例》等制度健全完备,宿舍内应急照明设施良好,消防设备完好、消防通道顺畅。德育处定期对学生宿舍内违禁物品及安全隐患进行检查排除。近期对宿舍的电线、插座、照明逐一检查,看有没有老化或者漏电的情况存在。对宿舍的水管、下水管道等进行检查,看是否堵塞、渗漏。宿舍的门窗及门窗把手、插销、床位、置物架等,经过检查对少数有损坏的及时进行了更换、焊接、加固,消除了安全隐患。但关键还是要时刻保持警惕、时时防范。我校女生宿舍宿管员全部为专职女性人员。

7、教学楼安全情况自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重点对教学楼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是非常必要的。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要求,对建筑物、排水系统、屋面防水、用电线路、电教设施等进行了一次“拉网式”排查,排查工作做到了“一个不漏”。教学楼使用状况良好,未发现大的安全隐患。暑期对学校办公用房进行了改造和装修,学校的办公用房得到了规范和整齐,学校的工作面貌有了新的改观。

8、学校周边安全情况自查。重点排查学校周边的小店、交通工具、娱乐场所等。学校领导小组会同有关部门对校园周边店铺进行摸排检查,未发现向学生出售“三无”食品甚至过期、变质、腐败食品、管制刀具等一切危害学生的物品。学校周边200米以内无电子游戏厅、网吧、舞厅等干扰教学秩序的经营场所。学生上(放)学时,学校门口满是送(接)学生的家长和车辆,学生上(放)学时学校门口存在交通安全隐患。为了学生的人身安全,学校实行“值日教师路队护送”,每天都安排校值班教师和门卫到校门口值班,疏导车辆、人流;安排德育处教师到重点路段(路口)值班,维持秩序。周末放假,禁止学生乘坐摩的、三轮车等非法营运车辆,要求家长接送或结伴步行回家,保证学生的安全,确保学生往返学校安全,切实加强了校园周边文化市场的管理。

9、校园物防技防自查。我校实现封闭化管理,保卫人员配备了长短各两条塑胶棒、两个不锈钢叉。校内安装了一整套视频监控,大门、楼梯口、楼道等重点部位设置了156个摄像头,工作正常,画面清晰,实现了校园全覆盖。值班人员能够做好监控、写好记录。

10、学生乘车安全管理情况自查。我校生源较复杂,有城镇的、也有偏远山区的,交通工具极不稳定,所以学校定期组织开展以交通安全、乘车安全为主题的班会,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安全乘车,平安回家、返校。排查中发现学生交通安全意识较高,未了解到有乘坐黑车、农用车、无牌无证车等违规车辆上下学的学生。

11、地质灾害防治排查。针对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学校教学楼突发火灾等紧急情况,我校9月9日举行防震安全逃生演练活动和学校楼防火演练活动,并进行防楼梯踩踏安全演练活动。这些安全演练活动的开展,学校都是根据安全工作计划,制订安全演练应急预案,确保安全演练活动顺利地开展,提高了师生防范突发灾害的应急和自救能力,确保师生生命安全。

12、传染病防治工作排查。防控秋(冬)季流行病,从体温晨检、午检开始。对每天到校的学生,采取一摸二查三登记(摸孩子头烧不烧,用体温计进行测量,将体温登记在晨检表上),对发烧(37度以上的)学生通知家长带回家治疗,对因病缺课的学生实行缺课登记和追踪调查工作。这样,从源头上,隔离了传染病的蔓延。

(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们在安全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安全工作得到加强,但是安全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学校安全工作的形势仍然比较严峻。

1.通校生上下学喜欢购买校外路边、小店摊点上的零食,带来食品卫生上的隐患;开展食品卫生、防治常见疾病的宣传,严禁学生外出购买一些三无食品。加强学生饮食的管理与监控,严防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的发生。

篇2

关键词:开放实验室;安全管理;心理安全;安全心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2-0009-04

一、引言

在高校开放型科研实验室中,安全管理工作有自身特定的内容和重要性。在高校连年扩招以及部分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的背景下,许多高校的开放型科研实验室不但得到了巨大的关注和投入,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传统的教学实验室相比,开放型科研实验室承担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双重任务,由于使用频率高,人员流动性大,配备设备贵重,数据资料集中,并且通常大量存放和使用化学危险品等,管理不善导致的仪器设备事故(包括操作人员不规范操作引起的损坏及运行中伤人、日常维护不到位导致的火灾等)、危险品事故(使用不当致实验者受伤、违规外携流入社会等)频繁发生,因此其安全管理工作日益受到各级管理部门的重视。在保证实验室高效运行的前提下,如何使安全管理更加细致到位是管理工作的重点。从近年来国内外重大实验室安全事故的起因来看,事故的发生跟相关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能否有效执行既定的规章制度有密切关系,并且和相关人员在特定情形下的判断、应变和沟通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并非单纯的设备、技术或制度问题。自从美国的工业安全先驱海因里希提出了“海因里希88-10-2比例(Heinrich's 88-10-2 ratios)”的概念――即88%的事故是因为“人”的因素,10%是因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仅有2%是因为不可控因素――以来,研究者们达成共识,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1]。统计数据也显示,约有80%的安全事故都跟人的行动有直接关系,实验室安全事故也不例外,所有相关人员的不安全行为,都有可能形成安全隐患并进而引发安全事故。可见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人员的素质和责任心超越精良的仪器设备、全面的规章制度、规范的操作技术,是安全管理的关键因素。安全管理工作也应本着“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来展开,而人的思维及心理主导行动,在科研开放型实验室这样一个聚集了各个层次的人才,又集中了各类危险因素,并承担了人才培养、学术创新、各类检查评估和参观展示任务的场合,应用工作场所安全(workplace safety)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分析评估实验室相关人员的安全心理感和行为安全水平,关注实验室的心理安全氛围,将对有效进行安全管理、增加团队凝聚力、提升管理和科研工作品质起到积极作用。

目前对实验室人员的关注和要求,更多是以专业和技术资质方面的考量为主,很少涉及心理和心理安全方面的内容。大量研究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文献也都是从更新设备、完善制度、加强教育等方面分析,很少有系统地利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针对高校开发型科研实验室人员的特点对安全工作进行分析和整理。本文拟从实验室中的安全心理学(safety psychology)和实验室人员心理安全(psychological safety)两个方面对高校开放型科研实验室这一特定的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和探讨。工作场所安全包含两块内容,即行为安全和心理安全感:行为安全(如安全绩效),是安全心理学的研究内容;而心理安全感是关于个体在工作情境中对于人际风险后果的感知,它是一个认知型的概念[2]。具体地说,安全心理学,研究的是劳动中意外事故发生的心理规律,并为防止事故发生提供科学依据。其主要研究内容有:意外事故中人的因素的分析,如疲劳、情绪等;工伤事故肇事者的特性研究,如智力年龄、身体条件、工作经验等与事故发生率的关系的研究;防止意外事故的心理学对策,如职业适宜性检查等。心理安全感,如上所述,是指一种人们能够在其中自由地表达思想和感情的氛围,即员工认为在表达自我时,个人不会遭受负面的后果的感知,它可以影响个人的工作参与度和动机,当员工体验到更多的心理安全感时,他们就会做出更高的工作参与[3]。以下将通过这两个概念,结合具体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分析。

二、高校开放型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中的安全心理学

安全心理学的内容包括:研究分析人们在日常安全生产管理活动中的心理,了解他们的岗位需求与愿望,预测他们的工作状态,进而制定出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标准和安全防范措施。针对高校开放型科研实验室使用频率高,人员流动性大,配备设备贵重,并且通常存放化学危险品等的具体情况,从安全心理学的角度,整理出以下这些容易发生实验室事故的心理类型:

1.侥幸:出于对自身或环境的盲目自信,虽然明知某些行为可能造成危害,但仍然做出违反安全规定的举动,把保证安全的希望寄托在运气上,是形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心理因素之一。例如,个别实验室人员因场地太小而占用消防通道堆放物品,认为只要不使用明火一般不会发生火灾,消防通道不一定用得上,但没有考虑到电路电器老化等也是火灾隐患;或为图省事一次性领入大量化学危险品存放,认为只要自己注意些不损坏包装容器就不会出事,但没有考虑到化学危险品本身也有有效期限、包装容器本身也有老化等问题,实际上极易引发不必要的危险。

2.疲劳:包括体力上、心理和病理状态下的各种疲劳。例如连续加班加点、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身体不适等都容易使人产生疲劳。人在疲劳时,身体机能下降,感官敏锐度变低,应急和判断能力随之下降,容易低估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对突况的应对措施考虑不周,甚至出现严重错误,直接导致事故发生。

3.省能: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寄望于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做最多的事情,虽然初衷无可厚非,但如果忽视了安全工作流程,不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就容易导致安全事故。例如,为保证人员安全,实验室为化学危险品操作了配备了专用设施,并制定了详细的技术指导流程,但个别学生或技术员在使用化学危险品时,为了方便,不使用指定的设备,不按规程操作,也不佩戴相应个人防护用具(Personal Protection Equipment,PPE)。

4.逆反:是一种与正常行为相反的叛逆心理。由于安全管理中教育、沟通方式不当,不能使相关人员客观冷静地看待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反而产生对抗心理,引发冲突,采取消极的态度或错误的方法应对安全问题。例如,为了保护操作者人身安全,实验室规章制度中对进入实验区的着装有严格要求,实验区域不允许穿短裤、短裙、凉鞋等以防因体表暴露而导致的化学危险品不慎外溢、泄露时造成伤害,但有时因说明解释不够充分,被部分实验人员视为对个人自由的不当干涉,和管理人员之间产生矛盾,甚至采取避开工作时段进入实验区的对策,增加了自身的风险。

为减少或杜绝上述这些不利于安全的心理状态,可通过采取以下措施,从不同角度、各个层面上改进工作,营造良好的实验室安全环境和氛围:

1.一方面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及时校正和维护仪器设备,尤其是保证高使用频率的仪器设备正常运转,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实验环境,另一方面也要实行人性化管理,导师或负责人应随时关注学生或技术人员工作量和心理压力,避免操作人员因工作压力,造成紧张疲劳,导致注意力下降、反应迟钝,引发安全事故。

2.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注意区分不同实验人员的个性心理,结合实验室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在进入实验室前要进行安全准入培训,在进入实验室开展工作过程中,对仪器操作和危险品操作进行技术培训,有条件的可指定熟悉实验室环境和操作的技术人员或高年级学生对新进人员进行传、帮、带,并由管理人员随时巡视,通过再教育纠正容易发生危险的行为和习惯。

3.严格管理化学危险品,专人保管、按需领用。对初次领用实验人员进行安全指导,使其能够在发生污染、外溢/洒等意外时及时正确应对,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实验人员和工作场所的影响。严格管理还能有效防范恶意外携而导致的社会不良事件发生。

4.通过对实验室环境的设置,不断从外部强化安全教育,例如在实验室的污染区、化学危险品储存区、消防逃生通道等张贴数量足够的醒目标志,配备充足的安全设施,如消防用品、洗眼喷淋装置、急救箱等。在每一台仪器设备前张贴安全操作规范,定期进行消防安全和化学危险品泄漏演习并做好记录。有条件的还可利用监控设备确保工作处于有效的监督审查状态。

5.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可尝试多种途径和多种宣传方式。除了常规的集中学习、个别教育,也可以通过发送微信、开发测试安全知识的移动端软件,或不定期举行一些安全知识趣味竞赛,使安全知识更加容易获得。此外,鼓励不良事件无责呈报,对主动消除和上报安全隐患的行为给予奖励,对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的个人和团队进行表彰。使安全操作的概念更加深入人心,使安全操作成为相关人员内在的动机,形成大家共同维护实验室安全的氛围。

6.由于实验室岗位的特殊性,在招聘和选拔员工或安排工作岗位时,也可通过合适的心理测量(职业适合性检测)进行初步筛选,如:将具有事故倾向性格的人员调离有危险的工作,谨慎选择危险化学品的管理人员,将具有亲和力、擅长沟通的人员安排在培训新人或经常需要沟通交流的岗位上。

总而言之,在一切的生产、科研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都是人,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和提高人员的安全素养,能从根本上减少不安全因素,为安全工作提供可靠保障。

三、高校开放型科研实验室人员的心理安全感

在利用安全心理学原理对实验室进行安全管理和建设的同时,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的心理安全感也对实验室安全管理起到巨大的影响。波士顿大学William Kahn教授提出,心理安全感能够促进人们对工作的专注。而且,在一个已经形成了信任和尊重的关系的团队内部,成员们的心理安全水平更高,更容易提出质疑[3]。高校开放型科研实验室的人员结构复杂,人员流动性大,相关人员包括了管理人员、本校师生、客座研究人员、课题组临时聘用人员以及各种来访者,不同的人员需求和目标各不相同,业务素质也存在差异。管理人员比较熟悉规章制度和办事流程,专注安全管理和制度维护;专职技术员熟悉特定仪器的操作、实验技术、试剂性质等,更关注仪器设备正常运转和实验流程的正确性;学生和研究人员可能更清楚研究课题的背景和设计思路,关注实验结果和预期的差异,但不完全了解实验室的各种规则和注意事项,不了解实验室的仪器环境。所有这些人之间如果不能形成一个安全的氛围,进行有效的沟通,将为实验室安全工作带来极大的隐患。但心理安全感不是靠命令或规章制度能够建立或改变的,而是通过不同岗位的人员之间合作和交流的方式,各个团队的领导模式等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贯穿在每个人的日常行为中。以管理人员和实验人员之间的关系为例。理想状况下,管理人员以理为主,以管为辅,更多时候致力于各种流程和规范的建立、维护和改善,并不需要针对每一个具体人员实行从头到脚式的管理;而实验人员在一个井然有序、规范清晰、各种资源使用都有明确流程的环境下开展研究,除非遇到突况,也不需要和管理人员进行太多额外的沟通。但事实上,由于各种原因,管理人员日常忙于处理各种具体事务和突况,对制度和流程的整理往往限于年终总结或应付评估检查,许多时候并不乐于处理额外的意见或批评。实验人员中,有些过于谨言慎行,由于担心在资源使用上被“卡”,对管理人员敬而远之,即使被征求意见,也只说优点,不提缺点;也有一些完全不理会规章制度,做事随心所欲,遇到问题再去搬请导师/科室负责人出面协调。这些都是心理不安全的表现,不利于在实验室营造开放沟通的氛围,也不利于研究的开展。管理人员需要通过准入培训、日常指导等工作营造开放沟通的氛围,表明愿意接受来自各方面的质疑的态度,实验人员需要明了一切规章制度目的都是调整人际关系,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使用,制度本身也可以不断改进。在管理人员和实验人员之间应是互相合作、互相促进、互相尊重和信任的关系。

为建设心理安全的氛围,领导,特别是中层领导,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在一个开放型科研实验室中,通常存在多个不同研究内容的课题组,由各自课题负责人领导,管理人员又另成一组,由科室负责人管理,对上一级管理部门负责。这些科室和课题组负责人对实验室心理安全具有最重要影响,他们决定着实验室内各团队相互交流的基调。当遇到安全问题时,如果负责人的态度是支持性、指导性的,团队成员就会感到处于一个安全的环境,会更倾向于建言献策。相反,如果负责人的态度是否定性、惩罚性的,就会降低团队成员的心理安全感,阻碍成员们的合作和贡献。为了提升心理安全水平,建立一个更有效的团队和良好的研究环境。在团队内部,负责人应鼓励大家有错误就呈报,鼓励每一位成员提供自己的见解,并表明尊重每一位团队成员的意见,感谢团队成员所提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在不同的团队之间,课题组和管理人员之间,也要形成友好合作、互相尊重和信任的氛围,养成及时沟通的习惯。从而在开放实验室内营造一个心理安全的环境,并有利于及时消除各种安全隐患。相反,如果相关负责人行为专制或者过度防御,容易导致实验室整体心理安全感下降,影响团队内部成员以及各团队之间分享观点,更不用说检查或上报错误了,这种情况下,一些事故隐患或不良事件会在当下被掩盖起来,并逐渐叠加,形成越来越多的不安全因素,甚至最终爆发事故。为避免为这样的情况出现,可通过以下这些措施,建设心理安全的环境。

1.负责人通过参与具体的研究项目或安全工作,使自己易于接近,以此鼓励团队成员一起学习和交流。由于有负责人的参与,当团队成员遇到具体的困难或问题时,他们更容易公开地说出来。切忌负责人高高在上,以对团队成员发号施令的态度行事,造成隔阂,不利于相互之间沟通交流。

2.当遇到棘手的问题时,负责人如能公开承认面临的困境,而不是试图掩盖或直接无视,并表明虚心求教的态度,更能鼓励团队成员提供专业知识、积极寻找解决办法。

3.对待失败或错误,负责人要从建设性的、富有成效的角度和相应的态度去看待和处理,勇于担责,而不是推卸、批评指责。通过表明宽容和积极的态度,鼓励大家正视错误和失败,并从中学习,提炼出经验和教训,对一些有代表性的例子可整理成文用于案例分享,以利于问题的解决,走向成功。

4.积极地看待失误不代表放弃问责,事实上当发生过失行为时,负责人越能及时划清责任主体,团队成员越能感到心理安全,相反,对危害安全的错误行为不加处理,只能增加成员的侥幸心理,不利于团队心理安全建设。所以当涉及安全管理的流程或仪器有任何疑问时,决不能忽视不管。同时,当必须处分某人时,应向大家清楚地解释这样做的原因,并让大家知道,这是一视同仁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大家都会理解这是为了实现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目标的必要措施。

5.邀请参与:无论在管理人员还是各课题组,都有定期举行例会的习惯。在这类会议上,让团队成员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尊重每个人的想法,更有利于分享个体成员所拥有的有价值的、原创性的知识。

6.在许多情况下,因为担心批评会带来负面作用,团队成员们会尽量避免互相批评,尤其是针对负责人进行批评。为避免这种情况,既可以鼓励大家使用直白的语言,也可以在必须表决或征集意见的时候,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

四、总结

参照海因里希法则(Heinrich's Law):每一起工作场所发生的严重事故背后,都有29次轻微事故,300起未遂先兆[1]。可见:事故的发生都是多个隐患和漏洞的叠加;同时,如上所述,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在实际操作层面,再先进的设备,再完善的制度,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无论是利用安全心理学的原理对实验室进行管理,还是努力建设实验室相关人员的心理安全,都是为了提高相关人员行为安全,减少安全隐患,支持有成效的科研工作,提升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品质。目前,随着高校对科研工作的重视和实验室投入力度的加大,实验室的硬件、制度、人员配置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改善,但近年来实验室相关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涉及到消防、化学危险品泄漏、生物安全事件等多个方面,并引起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大量有关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研究集中在从更新设备、健全和规范安全管理制度、完善评价指标和加强安全教育等角度分析问题,也有少量从行为安全管理的角度进行的研究,但针对相关人员在开放实验室这样一个特殊环境下的心理安全问题却很少有人涉及[4-10]。人的心理活动对工作表现的影响极大,在实验安全工作中,与其说相关人员都与设备、试剂、实验对象等物打交道,还不如说都是在与人打交道。因此,在高校开放型科研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注重对相关人员的心理情感的认知和协调,营造一个心理安全的气氛,不仅可以激励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消除科研和教学目标实现过程中的障碍,也是实现安全管理的一条有效途径。充分认识和掌握安全心理学和心理安全在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能更有效地指导我们的实际工作,从而更好地发挥开放型科研实验室的作用,为科研成果的取得提供良好的环境,值得引起充分的重视。

参考文献

[1]http:///wiki/Herbert_William_Heinrich.

[2]Amy Edmondson. Psychological safety and learning behavior in work teams.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9,44(2):350-383.

[3]Kahn,W. A. Psychological conditions of personal engagement and disengagement at work.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0,33(4):692-724.

[4]郑东伟.构建学生安全员参与的开放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J].中国校外教育杂志,2014,(12):169.

[5]刘霞.高校生命科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探讨[J].高教高职研究,2015,(1):154-156.

[6]黄飞,张慧风,胡立双,赵海霞,胡双启行为安全管理在实验室中的应用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1):230-236.

[7]任颖.模糊综合评价在实验室安全管理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5,11(1):186-190.

[8]应窕.浅谈高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建设和管理[J].山东化工,2015,(44):111-113.

篇3

一、校园内潜在的火灾安全隐患

1.属地隐患 校园内的厅堂楼舍,教室、寝室、礼堂、实训室、计算机室、实验室,在重多学习工作空间内部分教学楼、宿舍楼、实验室装饰陈旧阻燃性差; 电器线路凌乱老化; 实验室存放化学试剂、车库备用燃油,储存管理不当也是潜在的危险源。

2.生活陋习隐患 学生群体中笔记本电脑、手机、I Pad等电子产品普及使用率很高,在日常生活中各种电源适配器、充电器被随意丢置床铺上极易引发火灾;插线板过载,手机或电池充电无人看守。

3.违章用电及使用明火隐患 私接乱拉电线、使用违章电器如用"热得快"烧水、冬季使用暖宝、电热毯等;卧床吸烟,乱丢烟蒂;动用明火用酒精炉煮面做饭,节庆日子燃放孔明灯、摆烛火造型,这些在重多危害中最危险的。

4.思想隐患 安全意识淡漠,师生的防火灭火及逃生意识还欠缺,有些人认为火灾离我们很遥远,不注重掌握一定的消防知识,不知道如何防范火灾的发生,不知道火灾发生后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材来扑救,也不知道如何火场逃生。

5.消防硬件短缺与管理制度不健全 高校消防设施配置不足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有的消防设施配齐后一劳永逸,长期无人保养维修。以至于在发生火灾时,这些消防设施发挥不了作用;在软件上有时存在监督监管不到位,层级责任不明析。

二、加强防火救灾安全警示教育

1.思想上加强教育,提高火灾预警意识 消防安全防控工作永远是第一位的教育引导学生在内心深处时刻拥有防范意识。对学生防火安全教育要长期性,从入学起到毕业始终保持警示教育。教育要具体,要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学校的规章制度,懂得应该防什么和怎样防范灾情发生。使学生自觉地提高警觉程度。

2.自救能力教育,提高自我救护能力 训练警醒意识要强,危难之时要机智冷静果断勇敢。能第一时间反应“119,112,110”抓住时机,报警及处置火灾。学校应该进行规范培训和多种演练,让学生学会抓住第扑救时机防止火情蔓延。教会学生具体掌握电器发热特性及可燃物燃点,了解种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学会自我保护。记住生命安全自始至终是第一位的。定期模拟施放烟幕弹等方法尽量设置比较逼真的情景,进行防火逃生演练。让身临其境的学生学会镇定自若,理智地作出判断,杜绝冒险行为。理论知识结合火场实际应急逃生,在无法扑灭火焰的情况下,应根据烟火的习性防烟堵火,发出求救信号,利用身边的物品设法迅速逃出险境。

3.教育广大师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校园内楼宇建设中的工地严禁违章施工、工地违章用火用电;师生全民共醒意识,养成谨慎用明火教室寝室禁用明火。不用违禁电器,能够定期检查电器安全;平时做到人走灯关,切断电源等,使自己和学校的财产都得到安全保障。人都具有行为惰性,辅导员定期不间断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与提示。

三、加强安全预警措施与体制建设

1.落实责任,强化风险意识。签订安全责任书,落实消防责任到人,树立生命安全大于一切的管理理念,强调防火工作重要性。切实贯彻“地属关系,谁使用谁负责”的工作方针,杜绝相互推诿行为,强化风险意识,增强主体意识;结合责任部门管理范围,细化防火责任重点,做到有的放矢;开展责任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强化防火工作指导性。对责任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校主管领导要给予业务指导;实行责任完成情况考核验收,力求防火工作实效性。吸取以往经验教训查缺补漏,分析存在的险情及问题,找出解决办法与处置险情预案。

2.强化全民安全意识,切实落实好监督监管。加强法律观念,依法管理严格制度规范《消防法》是高校消防安全管理的法律依据,落实消防措施,防火责任风险才能降至最低。校园各项消防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更依赖于机制的健全、完善和不断创新。在高校管理工作特别注重创新机制的今天,不断健全完善各项防火管理工作机制尤为重要。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大家,有主人翁意识,全体安全目标一致,全民认同,全员负责。高校在逐步健全完善师生参与、教育训练、部门联动、联合检查、考核评比、激励处罚等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应努力推进校园火灾预警、风险评估机制建设,不断在动态管理中创建适合高校消防形势发展要求的工作机制。

篇4

关键词:硬件维护;软件维护;机房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25-7178-02

University Engine Room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LI Shan-zhi, ZHANG Ji-shi

(Computing Center of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1, China)

Abstract: Along with computer technology's swift development, are many in view of the current university engine room hands-on student, the equipment many and manages the difficult present situation, myself unify many years in the university engine room work experience, first elaborated in the software and hardware maintenance, aspect and so on equipment and engine room management work methods and the management pattern, proposed finally to present's engine room work some suggestions, may raise computer's use factor and the integrity to a great extent, is for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the high quality service for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sharpens student's hands-on practical ability.

Key words: Hardware maintenance; Software maintenance; Engine room management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日益成为现代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和使用工具,给计算机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高校的计算机教育中,计算机实验教学是整个计算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计算机教学质量,影响着面向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培养。但是在机房的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机器数量多,上机学生多,使用率高,加之学生计算机水平差异大,某些学生在上机时因误操作或故意将计算机系统文件删除,或者因感染病毒,易使系统运行不稳定,故障频发,这些方方面面的不稳定因素,往往导致机房计算机的管理与维护日益复杂与繁琐。如何科学地管理机房,减轻机房老师的工作强度,为教学工作提供优质的服务,是我们迫切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1]。结合多年来在机房管理中的经验教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并针对今后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给出了一些建议。

1 机房的维护

1.1 硬件的维护

计算机硬件是保证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的最基本的条件,特别是在计算机网络迅速发展的阶段,很多高校进行了实验机房的升级和改造,如安装多媒体教学软件、使用服务器收发作业、进行无纸化考试等等,这些做法很多程度上提高了机房的利用率,也无疑给机房人员在服务器维护、学生机维护和网络维护等方面增加了工作量。为了保证正常的实验教学工作,提高设备的完好率,硬件设备的维护是非常必要的。

①服务器的维护,需要专人负责。

②定期检查学生用机,了解运行情况。

③定期与维修站沟通,对同一批不过保修期的机器经常发生的问题进行反馈。

④及时更换不能正常使用的易耗设备(如鼠标、键盘),保证正常的实验教学。

⑤定期检查交换机等网络连接设备,及时更换老化、不通的网线,保证学生能够正常收发作业,网络畅通。

1.2 软件的维护

计算机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教学应用软件,是学生学习的必要工具和重点内容。随着软件版本的不断升级和新软件的不断涌现,软件的维护也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学生在上机时因误操作或故意将计算机系统文件删除,或者因感染病毒,易使系统运行不稳定,甚至进入不了操作系统,软件的维护也是十分必要的[2]。

①软件的安装,尽量使用最新的正版软件,对照现用教材,可以适当多加些实用软件,供学生在机房开放时间应用和学习。

②操作系统的保护,操作系统是一切软件的基础,保证学生开机后能够正常进入系统,防止因学生操作失误和病毒感染带来的实验问题,安装硬盘保护卡是很必要的,它不但能够分区进行保护,还具有网络传输和自动修改电脑名和IP等功能,给机房人员带来了工作的便利,节省了很多时间。

③软件需要及时更新,让学生能够了解并使用最新的软件工具。

④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防止病毒的入侵,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

2 机房的管理

2.1 机器设备的管理

高校计算机机房不仅承担全校公共计算机课程的实验教学、考试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等工作,而且还是学生网上选课,课余时间上网浏览查阅信息资源的重要场所,因而机房的计算机上机人数多,使用频率高,硬件设备的损坏率也较高。如何保证繁重的实验教学工作的正常运作,提高设备的正常使用率和完好率,自然成为各个高校计算机管理人员所关心和解决的热点问题[3]。

①计算机及相关设备要逐台建立技术档案,要有使用、维修和借用等记录。要按照实验室有关规定,定期对仪器设备的性能、指标进行校检和标定,对精度和性能降低的要及时进行修复,并做好记录,装入技术档案。

②计算机设备在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要开展校内、校际和跨部门的咨询、培训、分析测试等协作服务工作,努力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

③计算机及相关设备要统一管理,合理调配、使用和保管,避免机器的闲置,这是完成教学、科研、管理和生产开发任务的重要物质条件。

2.2 学生上机的管理

高校机房由于上机学生人数多,少数学生常有意或无意做一些破坏性的操作,不但会影响自己和别人的上机实践,甚至会影响到整个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为了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建立和健全管理制度,采取科学的管理手段,规范学生的上机成为高校机房实验教学的首要问题。

①制定严格的机房管理制度和学生上机规定。

②加大思想素质教育和管理制度的宣传力度,强化学生的自律行为。

③加强机房管理人员安全事故责任制,强化其责任意识。

④学生上机定机定位,这样使机器的故障能迅速追查到源头,达到标本兼治的管理目的。

⑤推出相关政策,使机房授课教师和管理教师分工合作、责任明确,共同维护实验教学秩序,以保证学生能自觉遵守机房纪律。

2.3 安全卫生的管理

在抓好上述管理工作的同时,更不要忽略了安全卫生问题。安全问题包括用电、防水和设备安全,卫生问题则直接反映学生机房的实验环境,只有做好全面的管理才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上机实践环境,提高整个学校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水平。

2.3.1 用电防水安全

电源是保证机器能够使用的基础,当上机学生多、机房内的空调工作的时间,会给主控电源设备带来很大的负荷,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需要实行专人负责制。

①定时检查电源空气开关是否发热,一旦出现发热现象,请有关人员立即更换。

②要有责任心,负责检查机房关闭时,总的电源开关是否关闭。

③杜绝一切乱扯电线和使用其他大功率的电器现象。

防水工作主要表现在机房的暖气集热片上,在送暖气前的试压期需要做全面检查,暖气正常运行期做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迅速解决。

2.3.2 机器设备安全

①建立健全实验设备制度,定机定点,做好设备安全记录。

②每次学生上、下机时都要进行设备的清点。

③每天晚上锁门关窗,定期进行安全隐患的排查。

④假期期间派人轮流值班,将事故系数降至最低。

2.3.3 环境卫生管理

高校机房的环境卫生不仅体现了机房人员的管理能力,也体现了高校本身的精神面貌。好的环境能够创造好的实验教学环境,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对环境卫生的管理需要常抓不懈。

①要求学生出入计算机机房时穿戴鞋套,让学生自觉遵守,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②禁止学生携带零食及水杯进入机房,严禁在机房内抽烟,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③定岗定员,专人负责,定期检查,严防死角。

3 问题和建议

高校机房现在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承担的课程多,设备的数量多,管理和维护比较麻烦,今后可能还会遇到的问题表现在:设备更新快;实验教学趋向网络化和多媒体化;实验内容不断更新;分层次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实验教学。基于以上所需解决的问题,给出几点建议:

①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和管理,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②加大对学生的约束管理力度,激发学生的自觉性。

③加强管理意识,维护好实验课堂秩序。

④定时进行软、硬件的维护,消除隐患。

⑤与兄弟院校进行交流沟通,互相学习。

5 结论

要想管理好机房,首先必须了解各个机房的设备情况以及所须承担的课程情况。这样才能合理的利用机房,提高机房的使用率。机房管理人员要注意知识更新,虚心向各专业教师学习,了解各专业计算机应用的新动态,掌握最新软件的基本功能和基本操作,及时把最新最优秀的软件安装到计算机中,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一些最新的、最先进的软件,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创造条件[4]。公共机房的管理和维护是一件长期而又琐碎的事情,只要我们认真的总结和探索,就会发现许多好的解决办法,从而提高计算机的利用率与完好率,使机房的建设和管理有一个新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陈朗滨,王廷和.现代实验室管理[M].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

[2] 杜立平.加强计算机实验室建设的几点思考[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6(6).

篇5

2014年全市教育系统综治安全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以安全教育为基础,以平安创建为载体,以落实制度为保证,以加强预防为重点,以检查考核为抓手,突出工作重点,狠抓隐患排查治理,加强防范整治,努力为教育现代化建设创造平安和谐的发展环境。

二、工作目标

2014年度全市教育系统综合治理与安全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全面完成2014年与市政府、市教育局签订的综合治理与学校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的各项工作任务,确保全年不发生校方直接责任的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减少和杜绝一般事故,全面提升学校安全工作科学管理水平,争创市级综治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三、主要工作

1、强化安全责任。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全面落实教育系统安全管理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签订责任书。市教育局与各中心学校、局属各单位签订《市教育系统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责任状》,各中心学校与所辖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签订责任书,校长(园长)组织副校长(副园长)、中层干部、班主任、科任教师、员工分层签订责任书,落实“一岗双责”。学校与新生及其家长签订《市中小学生安全责任书》。

2、加强安全教育。

①抓好常规教育。坚持在开学时开展“安全教育第一课”教育活动,在每周“国旗下讲话”活动中讲师生安全事项,每一学期组织师生开展一次以治安、交通、食品、防火、地震安全等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应急避险、安全逃生演练”活动,每一学年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安全知识教育与测试。

②做好节点教育。3月31日开展主题为“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的第十九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5月起至10月开展“珍爱生命,预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让学生及家长切实加强安全防范;在5月12日“全国防灾减灾日”、6月第十三个“全国安全生产月”、11月9日“全国消防宣传日”、12月2日“交通安全日”等组织开展专项教育。同时积极组织师生参加2014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知识网络竞赛公益活动。

③推行跟踪教育。对表现异常的学生,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实施跟踪教育,防范意外安全事件发生。四是开展融入教育。把安全教育融入到学校幼儿园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各项工作和环节中去,加强学生德育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和安全警示教育,发挥安全教育合力共振作用。

3、完善落实制度。

①修订和完善《市教育系统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责任状》,学校坚持与新生及其家长签订《市中小学生安全责任书》;

②进一步落实《市中学生异常情况管理办法》,通过《学生异常情况联系手册》,加强对学生异常情况的管理;每学期开展一次师生健康调查,发放《学生健康状况联系单》和《教职工健康状况联系单》,及时了解师生身体、心理等异常情况,采取切实可行应对措施;

③强化“日周月期年”管理制度,做好安全台帐管理。

④建立安全责任一日体验制度。

各学校要安排所有校级领导每学期至少用一天时间,对学校所有安全事项进行一次完整的安全体验检查,寻找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期间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安全风险,形成书面体验报告,在学校行政例会研究解决办法,将学校领导安全责任落到实处。

⑤严格执行报告制度。各学校要对每周安全情况进行检查,每周要向中心学校报告安全管理情况,各中心学校、局属学校每季度向市教育局报告安全管理情况,做好重点事项的跟踪管理和督办处理。各单位要及时上报事故信息,严禁迟报、漏报、瞒报和虚报事故信息。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要求,各地上报学生溺亡事故信息时,要同时报送学校与溺亡学生家长签订的《学生安全管理责任书》(复印件)或溺亡学生家长在防学生溺水事故《告家长书》上的签字回执(复印件)。

4、狠抓常规管理。

①加强校园安保工作。要严格学校门卫管理,学校要聘请55岁以下的专业保安人员担任门卫,落实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和值日护导教师,实行校门24小时值守;学生在校期间校园一律实行封闭管理;外来人员和车辆要实行审核、登记、准入制度。各学校、幼儿园要按照《省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安全防范标准》的要求加大安保投入,力争在2015年前安防达到省定标准。

②加强交通安全工作。各学校幼儿园要认真贯彻落实《校车安全条例》、《省校车交通安全管理办法》,确保校车运行安全。要进一步强化校车和接送学生用车的管理,严格审核校车驾驶员资质,严禁学校幼儿园租用拼装车、报废车接送学生,严禁接送学生用车超载、超速。要加强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教育学生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在公路、街道上嬉闹玩耍,教育学生不要乘座“三无”车辆上下学,鼓励学生举报接送车辆违法行为;要积极配合公安、交通等职能部门,做好对接送车辆的管理,制止不合格车辆及超载等违章接送学生的现象。

③加强饮食饮水安全管理。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坚决杜绝食物中毒和蓄意投毒事件的发生。学校食堂从业人员要定期查体、持证上岗,食品原材料采购要定点、索证,食用具要生、熟分开并及时消毒,主要食品必须留样。学校自备水井要远离污染源,定期开展消毒工作,其水质必须经过有关部门检测。开水桶、水井要加盖加锁。

④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一律禁止设置备用电器插座,禁止学生私接电器,禁止学生使用明火。学校要定期进行消防、用电设施检查和维护,确保灭火器材、安全通道、应急照明灯等能够正常使用。

⑤防范拥挤踩踏事故。学生在校期间要确保教室前后门都能随时打开,便于紧急情况及时疏散。教学楼走廊特别是楼梯间要安装应急照明灯,防止阴雨天楼道黑暗造成拥挤。要合理安排学生下课和放学时的疏散顺序,安排专人在楼梯口等关键部位值守,及时疏导拥挤人群。

⑥加强集体活动安全管理。学校组织的校内文艺汇演、运动会等大型活动要制定周密的安全工作方案。学校组织的重大校外集体活动,要制定周密、安全的预案,并报市教育局批准,同时报告公安部门,落实好防范保障措施,确保师生安全。要建立学生健康档案,限制特异体质、患有心脏病等疾病的学生参加剧烈运动。

⑦加强校舍安全管理。学校要定期对校舍、围墙、厕所、场地及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和检验,确保各项办学设施符合国家安全质量标准。发现存在安全隐患要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维修或者更换;学校无力解决或无法排除的重大安全隐患,要及时向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报告。

⑧加强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寄宿制学校除了要加强学生宿舍消防、用电安全管理外,还要特别加强学生(尤其是女生)的人身安全保护工作,防止不法分子对学生造成侵害。宿舍要设立值班管理室,落实宿舍管理员,坚持昼夜值守,实行就寝点名,严格探视程序,严防学生夜间私自外出。

⑨加强危险物品安全管理。学校实验室易燃、易爆、易腐蚀、放射、剧毒等物品必须专库(专橱)存放、专人保管、专人使用、专门记录。压力容器(含锅炉)、煤气设施等特种设备应加强日常检查和维护,确保性能稳定、正常使用,同时要加大监控措施,严防蓄意破坏。

⑩加强教职员工的矛盾调处和教育疏导工作。要加强对教师和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对教职员工殊人群的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建立帮教档案,防止因教职员工师德失范及师生员工的极端行为引发伤害师生的安全事故。

5、营造安全环境。

要在市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进一步加强同综治、公安、城管、卫生、药监、文化、交通、工商等部门的联系,争取他们对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治理工作的配合与支持,开展专项治理活动,查处非法违规接送学生车辆,科学设置交通警示标识和交通安全设施,取缔非法违规网吧等娱乐场所,拆除校园周边各类违章建筑,清理非法经营服务场所和占道经营流动摊点,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

篇6

记者这次对伊利采访,是从伊利产品的源头牧场开始的。虽然时值严冬,车外寒意很浓,但是北方的呼和浩特却没有那种完全被白雪覆盖的感觉,只是处处雪后的痕迹还是能让人感到今冬这里降雪颇丰。

从源头做起,严守第一关

在伊利的自建牧场,还是随处可以见到营养丰富的牧草,有牧场之王的紫花苜蓿、细嫩芳香的碱草,营养丰富的冰草……它们冲破白雪覆盖,坚强地与寒风抗衡着。更多的则被收割打成方形的块状,成为冬季奶牛的储备粮。

伊利牧场负责人告诉记者,伊利对奶源的管理直接前置到牧草种植及奶牛培育阶段,力争从最前端开始就降低在奶源领域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目前伊利自建草原面积高达5000多亩,而全部的种草面积则达33580多亩,涵盖东北、安徽、呼包等乳业发达地区。伊利牧场的奶牛来自世界各地,主要品种是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乌拉圭等品种的荷斯坦牛。荷斯坦牛原产于荷兰北部西弗里斯和德国的荷尔斯坦省,以产奶量高著称,是世界上著名的良种奶牛,世界各国都有引进饲养,占全世界奶牛数量的90%以上。在伊利的现代化牧场中,奶牛吃的都是专业人员精心配制的科学套餐,其中不但包括优质的牧草,还包括各种营养丰富的精饲料。伊利集团设有专门的饲料公司和专业的科研队伍,根据奶牛的成长情况进行科学配餐,保证每头奶牛每餐的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3%。

在牧场,记者发现每一头奶牛都带有一对耳环。据工作人员介绍,伊利乳牛一出生的时候耳朵上就会带上一对电子耳环,这相当于它们的身份证,自动完整地记录着伊利奶牛每一天的身体健康状况、膳食比例、每日挤奶量。伊利工作人员通过电子耳环记录的信息,为每一头奶牛提供定制化的科学配餐。而当原奶出现质量问题时,更可以迅速实现“责任到牛”。

位于呼和浩特市土左旗的现代牧业科技示范园区,也是伊利集团的观光旅游工业园区,由于这几天属于奶牛重点防疫时期,所以正施行封闭管理,没有看到往日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参观的景象,但是园区的规模和雪后的静寂又给人增添了一种神秘的感觉。在这里记者看到,伊利全面实现了自动化的挤奶,原奶在生产过程中完全实现全封闭。在整个挤奶大厅中,各关键位置均安装了监控摄像头,监控人员24小时进行监控,在牛奶从奶牛中挤出的第一刻开始,就实现了全封闭,全程监控。

生产过程控制,全程封闭全线监督

伊利通过对生产工艺的120多个环节可能引入的生物、物理、化学危害进行深入分析,细化了400多个控制要素。通过划分质量风险的等级,建立了专门的控制制度和监督机制,形成了系统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控体系。与传统的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的相比,这一变化使得伊利能够更好地控制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潜在风险,第一时间进行应对。对高风险因素如三聚氰胺等外来因素可能导入的环节严加控制,明确责任人、控制方法、监控频次,建立全方位的质量安全监测体系,从原料入场到成品出厂都能实现全线监督。

另外,针对成品的检测,伊利在产品出厂之前会有全项检测,通过不断提高、完善检测机制,伊利已经建立了集团——事业部——工厂三级的,包括在线检测、出厂批检、风险监测的全方位检测体系,监测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在伊利,30分钟内能够出具三聚氰胺、抗生素及农药残留等项目的检测数据,各项检验检测指标累计达到899项,仅在原奶环节,伊利就实现了117项检测标准,大大超过了国家标准规定的数量。通过建立质量信息综合集成系统,伊利将全国各地的实验室的检测信息连网集成一个平台上,实现了从原料入厂到成品出厂以及市场监督的全线质量信息实时监控,强化了风险防范和质量安全预防控制水平。

完善追溯体系,确保责任到人责任到牛,通过完善的产品追溯程序,产品一旦出现问题,可以直接追溯到产品生产的任何环节,具体到每个流水线,每个操作员,每一头牛。

从原奶收购的GPS跟踪,原奶入车后的随机条形码、生产过程的产品批次信息跟踪表、关键环节的电子信息记录系统、质量管理信息的综合集成系统,流通环节覆盖全国的ERP网络系统,实现了产品信息可追溯的全面化、及时化和信息化。

在伊利,每一头奶牛都有自己的档案,档案记录了奶牛从出生到每一次挤奶的所有数据,同时,所有伊利的鲜奶包装盒顶端,除了印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外,还有一串串条形标码,通过这个数字,消费者可以查到这盒奶的生产资料,比如产自哪个厂区、哪个车间甚至是哪一头奶牛,以及供应奶牛的饲料的相关数值。这种追溯机制确保了产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在严格的监督之下,有利于公众对每一个生产细节的监督。流通环节则建立了覆盖全国的ERP网络系统,通过规范物流承运商、经销商产品出入库信息记录等在线适时跟踪产品流转去向。通过管理制度完善和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保证了从原奶、工厂、物流、经销商、产品配送等环节上实现产品信息环环相扣、一一对应。

自从引入GPS系统之后,伊利就多了一个新工种,GPS回放员。他们的工作是专门查看GPS回放的照片,寻找其中的安全隐患。这样的工作需要长期对着电脑,枯燥乏味,心理压力巨大,但加入这一行业的员工们觉得很骄傲。一个新加入的员工说:我没有办法给家里解释,我在做什么工作,但我要告诉他们,我做的工作很重要,很有意义。目前,伊利有GPS专职人员70多人,其中GPS回放员有50多个,在过去,采取人盯人、车盯车的模式,则需要2000多个人,可谓是以一当十。

伊利有个奶牛学校

“牛奶出现疫病了怎么处理?”“最近感觉奶牛产奶量下降了,有什么解决办法”,在伊利,有个专门的奶牛学校,这个学校的工作,就是专门对奶源基地的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其中不但包括奶牛的饲养,更包括涉及奶牛饲养环节的诸多具体问题。比如说,粪物处理,如何解决奶牛饲养和污染的问题,如何处理污水的问题,如何进行发酵制作沼液的问题,这些都在培训范围之内。

篇7

关键词:暖通空调;设计;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96+2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暖通空调设计、施工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大到跟大型的高层办公楼,厂房,实验室,星级酒店,小到直接跟民用的建筑有着重要的关系,其设计、施工关系到管道工程以及图纸设计等关键技术,作为专业的暖通人员,必须严格把握好每道工序,保证建筑物的暖通系统顺利实施,并能够正常使用。 

二、暖通空调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空调通风

1.1 基本数值及单位问题

1)、冷负荷计算不当,设备选型过大或过小,造成空调温度,相对湿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2)、设计者在设计中不标明空调系统中的最小新风量,或者不设新风系统,导致无法满足室内空气质量要求。

3)、室内空调温度、相对湿度、工作区风速等在设计说明中不写明,或者虽设计说明中写明,但是设计者并未按该规定取值。

4)、有些地方不采用国际单位制。如制冷量采用冷吨,功率采用匹,等

1.2空调系统的选择不合理如某工程设有指挥大厅、会议厅、计算机房等,此类性质的用房,理想的空调系统应是低速风道系统,而设计却采用了风机盘管系统,且未设新风补给系统,显然是不合理的。1.3风系统

1)、风机盘管所接风管过长,达不到额定风量,影响空调效果

采取解决办法:设计时应进行风阻力计算和校核,使风机盘管风机与系统风阻相符

2)送回风口气流短路

送风口与回风口相距太近,致使大部分气流未经过空调区域直接吸入空调系统回风口,造成气流短路

3)送、回风管布置不合理

送、回风管太长,风口有远有近,阻力不能平衡,造成冷热不均

解决方法:1.风管不要设计太长。2.风口设百叶调节

4)送风口结露

特别在南方地区的梅雨季节,当空调送风干球温度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太多时,送风口将结露、滴水,会淋湿天花、地毯等。

解决办法:1.通过调节阀减少冷水流量,提高送风温度。2.采用导热系数低的保温风口

1.4 水系统

1)溴化锂制冷机的冷却水系统设计偏小。因为产生同样单位的冷量,溴化锂制冷机要比电制冷机释放出更多的热量。所以,笼统地按电制冷机的计算方式选择溴化锂制冷机的冷却水系统是错误的。

2)膨胀水箱安装高度不够,造成溢水,浪费冷量和水源。

解决办法:膨胀水箱应接在水泵吸入侧,且至少要高出水管系统最高点1米。

3)水管系统阻力计算不准确,致使所选水泵扬程过大或过小。既满足不了空调使用要求,水泵又经常在低效率下远行,浪费能源。

4)冷却塔在建筑死角安装,甚至安装在室内,换热效果差,空调效果大打折扣,运行费用高。

5)冷却塔不设现场风机检修控制开关。如果不提出要求,电气专业大都只在冷冻机房设开关,工人在塔内检修时,万一有人合上开关,风机起动就会造成人员伤亡。

6)无水管试验压力,或提供的试验压力有误。试验压力取得大,对设备、管件、阀门等要求也高,投资也越大。试验压力取得小,系统存在安全隐患。尤其是高层建筑,应按高低区域分别提供试验压力。

7)空调箱凝结水排出口处不设水封或水封高度不够,致使空调箱积水、外溢。

8)冷凝水管直接接入雨水管、排污管,下大雨或管道堵塞时,污水上返空调机凝结水盘,造成发水事故。

9)水管保温材料厚度未按有关规定选用。选小了,管道结露、滴水,既污染天花又浪费了能源。选大了,造成材料浪费。

三、设计图纸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设计说明内容不完整1.2 平面图深度不够,有些应该绘制的内容遗漏1.3 平面图、剖面图、系统图不一致

四、暖通空调安装施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管线、设备的定位和标高交叉方面 

对于综合性的建筑物,吊顶空间内有空调末端设备、送回风管、排风管、冷冻水管、冷凝水管、喷淋管、消防管、电气桥架等专业管线。在图纸标注不足的情况下按图进行施工,往往是先安装的管道施工很方便,后安装的管道施工很困难,只能装在不该安装的位置或标高上,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针对以上问题,必须遵守管线工程综合设计原则: 

2.空调水系统水循环 

中央空调冷冻水系统最常见的问题是冷冻水系统管道循环不畅。造成管道循环不良的原因是:1、管道因各专业管线交叉,施工中没有协调处理好,造成管网出现许多气囊,影响管网循环;2、空调水系统管道清洗不干净,造成空调水系统堵塞。 

3.水凝结 

空调系统在调试和运行中会出现结露滴水的现象,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凝结水排水管的坡度小,或根本没有坡度而造成的漏水。管道、关键材料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安装的质量,所以在管材安装之前进行系统认真的检查是有必要的。 

五、施工技术难点的总结 

1.设备噪声超标处理 

1.1设备安装 

新风机、空调机安装采用弹簧阻尼减振器,风机与风管连接采用软连接,新风机组与水管采用软接头连接,风机盘管采用弹簧吊钩,风机盘管与水管采用软管连接。对空调机房进行吸音处理,比如在空调机房内采用隔声材料做成围护结构,以防止设备噪声外传,或在机房内贴吸声材料:采用凹凸型吸声板作为机房墙面或吊顶板,以增强吸声效果:机房应尽量减少设置门窗,且设置门窗应采用吸声门窗或吸声百叶窗,尽量减少设备噪声外传。 

1.2水管安装 

水管安装要严格执行国家规范,冷冻水主干管及冷却水管吊架要采用弹簧减振吊架,而且吊架不能固定在楼板上,应尽量固定在梁上,或在梁与梁之间架设槽钢横梁固定。水管穿过楼板或过墙必须采用套管,且套管与水管之间要用阻燃材料填封。 

1.3风系统安装 

风管制作安装要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进行施工,在风机进出口安装阻抗消声器,新风进口处采用消声百叶,风管适当部位设置消声器,风管弯头部位设置消声弯头,空调和新风消声器的外部采用优质保温材料保温,与静压箱一样其内贴优质吸音材料。由于送酬风管均采用低风速、大风量以降低噪声,风管截面积比较大,如果风管安装强度及其整体刚度不够,就会产生摩擦及振动噪声。建议风管吊架尽可能采用橡胶减振垫,确保风管不产生振动噪声。 

1.4冷冻水管主管支架安装 

根据实际工程安装案例发现噪音会沿冷冻主管传递,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对设备运行带来一定的损害。经过研究、试验,对刚性支架做出改进,即在原主管刚性支架上加装弹簧减振器,使振动及噪音被在楼板与刚性支架之间的弹簧减振器有效消除。 

2水凝结解决方法 

2.1在设计管道时,管道的长度和坡度都应适宜,否则会出现滴水现象。管道的安装和布置要适合冷凝水的尽快排出,必要时可以设置水封装置。 

2.2注重材料的保温。风管与冷冻水管必须注意保温,管道的保温必须把握好两个方面,一个是保证其完整性,另一个是密闭性。

六、加强各专业配合 

在中央空调安装过程中,涉及到多个专业之间的配合,往往由于各专业之间缺乏良好沟通给施工造成诸多不便,甚至影响工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工艺对土建的要求 

2、设备与土建专业间的协调 

篇8

关键词:工程质量设计规范设计深度专业配合电气建筑电气工程监理

引言: 工程设计是基本建设的龙头,设计文件是工程建设的主要依据,设计质量是决定工程质量的首要环节。我国工程质量事故统计资料显示,由设计原因导致的工程质量事故占40.1;工程施工原因引起的占29.3;其它原因(如设备材料质量问题等)引起的占30.6。可见对工程质量实施三控的关键在于设计质量控制。电气工程也不例外。现结合工程实例,对影响电气工程质量的主要的建筑电气设计问题与对策进行讨论。

2.影响工程质量的几个建筑电气设计问题

合格的建筑设计应满足七个质量特性规定的要求,即功能性、安全性、经济性、可信性、可实施性、适应性及时间性。设计单位本应将通过了设计评审的合格的设计文件交付施工。而实际上不少交付施工的设计文件都存在缺少或偏离质量特性要求的缺陷。对电气工程质量造成影响的设计问题又主要表现在安全性、可信性(包括可用性、可靠性、维修性等)及可实施性的缺失或偏离。以下就几个最常见的方面进行探讨。

2.1设计违背或偏离设计规范的规定,安全性、可信性方面不执行设计规范的现象相当普遍

例如某市政府大楼前花园广场(包括广场绿化庭院照明、草坪照明及广场中心声光喷泉)工程提交施工的电气施工图存在以下问题:未作电气保护接地及等电位联结设计;错误地采用TN―C低压配电系统;喷水池未按规定选用应有防护等级的电气设备及电缆。这样的设计完全违背了规范规定的安全性要求,按图施工必将留下严重的安全隐患。此前的1999年8月青岛市某喷水池曾发生数人嬉水时被电击致死的伤亡事故,正是由于设计失误,水下灯具及潜水泵漏电而又未能及时断电所致。监理于施工前审图时及发现了上述问题,通过业主要求设计单位严格按设计规范要求修改了设计。正确的作法是:户外庭院及喷水池配电应采用局部TT系统或TN―S系统、并设置漏电保护(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mA),而不允许采用TN―C制;应设置完善的接地装置,喷水池应做等电位联结设计,而不能仅靠从大楼内引出的一根PE干线接地;潜水泵及水下灯具应采用潜水电缆配电;0区电器设备应采用1P×8防护等级,1区应为1P×5等等。又如民用建筑低压配电线路截面选择问题。由于民用建筑用电负荷绝大多数为单相负荷,三相负荷不平衡必然导致中线通过不平衡电流;随着电脑及各种家用电器设备的发展与普及,低压电网高次谐波污染日益加剧,3次及其奇倍数谐波均构成中性电流。中线过电流并由此引发电气火灾的现象也日渐增多。为此,相关设计规范已规定“三相四线或二相三线的配电线路中,当用电负荷大部分为单相负荷时,其N线或PEN线截面不宜小于相线截面;以气体放电灯为主要负荷的回路中,N线截面不应小于相线截面”,可见,民用建筑配电系统的干线,支干线及支线的导线截面原则上均应选择N或PEN线截面与相线截面相同。然而监理审图发现当前仍有为数不少的民用建筑配电设计中仍沿用80年代前曾采用过的作法,选用的N或PEN线截面仍为相线的1/2甚至1/4~1/3。这也是最常见的电气设计安全问题之一。再如,关于变配电所位置的选择,相关设计规范都明确提出应考虑“设备吊装及运输方便”,这是保证可用性及维修性的基本要求。近年来我们负责监理的不少高层建筑工程项目,其设置在地下层的变配电所及柴油发电机房的配置多违背了这个要求。比如某高层商住楼地下变配电所及发电机房,其运输通路完全被冷水机组及地下水箱阻挡。施工安装顺序只能是先将变、配电设备及发电组安装就位后再安装冷水机组及水箱,而根本未考虑运行之后发变电设备检修、更换的运输问题;又如某高层办公综合楼地下变配电所与发机房,设置在一层某会议厅底部,地下层既未考虑必要的运输检修通道,也未设足够宽度能运进设备的门框。当监理审图发现并提出这一问题时,设计单位的解答竟然是:原设计意图是从一层会议厅处将变配电及发电设备吊装就位后再浇筑该厅地板。这种意图显然是错误的,即使不考虑土建施工可能对已就位的电气设备造成的损害,大楼投入运行后电气设备的维修更换运输是否只得撬开一层会议厅地板来解决呢!须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的合理使用寿命可达50年以上,而变配电设备的使用寿命仅为20年左右或更短,定期或故障维修周期就更短了。故电气设计必须妥善考虑其运输及维修吊装通道问题。

2.2设计深度不够目前施工图设计深度达不到建设部《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要求的现象相当普遍,主要是设计文件可实施性方面的缺陷,将直接导致施工安装困难或错误。也可能导致可用性的欠缺。由于不按规定的深度进行必要的计算与标注、也往往造成设计文件本身出现原则错误而难于及时发现,将影响项目建成的使用功能。例如按深度规定电力及照明系统图及相应设备材料表中应详细标明选用的电气设备及材料的型号、名称、规格参数及数量。改革开改以来,我国电工产品市场异彩纷呈,国内外各种型号规格的产品琳琅满目,国家不可能对各类电气设备及材料规定统一的型号。设计标明各种设备材料的型号规格参数便显得尤为重要,这是业主或施工单位进行设备订货及采购的依据。然而近年来电气设计文件中普遍习惯于只在系统图的设备符号旁标注该设备的型号或厂家产品编号,使设备订货无所适从,并往往造成错误。比如某项目电气照明设计,设计者在系统图断路器符号旁仅标注了“A063M20A”,设备表中亦然,而未注明名称及详细参数,施工单位理解为20A普通断路器,因找不到该编号的产品而另行采购了另一种断路器。后在设备材料报验时经监理人员查对,原来“A063M”乃是海格公司的一种电磁式漏电断路器的产品编号,额定电流20A,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值30mA。可见原设计中这些回路是应设漏电保护的。但因设计标注不清而引起订货错误。只得重新采购更换;又如许多电气施工图中对电缆沟只标注尺寸及走向,对电缆支架及盖板不作任何规定,或仅注明“参照××图集××页”,实际上国标图集中对任一种尺寸的电缆沟,其电缆支架及盖板的作法都提供了多个方案供设计时选择,设计不选定则施工方难于抉择,常按最低价方案施工。往往并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甚至可能引起结算纠纷。再如电气照明图中按规定主要房间及场所应标注照度标准值,当然也就要求设计者进行照度计算并按计算进行灯具配置。然而当前民用建筑电气照明设计中能标注照度标准值并进行照度计算的极为罕见,绝大多数是按房屋开间及功能凭经验布灯。大多偏离了国家规定的照度标准,影响使用功能。比如经监理审图的某学校电气施工图,经核算设计达到的照度值实验室和教室仅为50~70lx,不及国家标准的一半;某局综合办公大楼中办公室及会议室设计照度仅达70~80lx,计算机房仅达约100lx左右。也不及国家规定照度标准值的一半。

篇9

关键词 变电站;数字化;电能计量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21-0133-01

计算机技术如今已经日趋成熟,变电站中使用的电子技术也随之发展的越来越快。如今的变电站已经基本实现自动化,由集中式已经发展成为了分层式。在变电站中,主要应用的自动化设备有数字电子(光电)电流(电压)互感器、集成开关设备系统、变压器及气体绝缘开关等。变电站的自动化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陆续经过了变电站层和间隔层二层到变电站、间隔、过程三层的转变。而由于网络的高速普及和无线网络的覆盖,现场总线逐渐被更加方便的无缝通信体系所取代,而且还派生出了变电站铜线网络以及系统的IEC61850标准的制定。数字化变电站离我们越来越近。

数字化变电站的优势在于数字化,而建造变电站所遇到的巨大困难也是由于数字化。数字化变电站中不能再使用古老的机械式和电子式电能表,二者被新出现的数字化专用多功能电能表所替代。这里就多功能计量表的技术进行重点分析。

1 何为数字化电能站

顾名思义,数字化电能站的关键就在于“数字化”。具体是指在变电站中,通用的一次电气设备与二次电子装置全部使用数字化通信。在电能站整体范围内,会建立一个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和一致的数据模型标准,变电站内全部的智能设备在此平台上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流,并实现互操作。相对传统变电站相比,新型的变电站具有很多优点,例如数据共享、设备维护和使用方便、数据的格式相同、运行成本低等。数字化变电站是领域内一次伟大的革新。

数字化的变电站某种程度上“智能”在两个方面,分别为一次设备智能化和二次设备网络化。也可以换个角度说,变电站“聪明”的将其结构分为变电站、过程、间隔三个层次,并通过高速度高效率的数据交换进行通信。而这里的“聪明”和“智能”将依靠两个关键性技术,那就是电子式互感器与IEC61850标准。二者中,电子式互感器做到了让数据进行数字化交流,是整个体系的中心和根基。电子式互感器相对古老的电磁式而言,缺少了绝缘油和铁芯,也就没有了工作时的安全隐患,同时减少了铁磁共振、磁滞效应、非磁饱和的现象的发生。而且,电子式的互感器测量更精确,耗费更少,体积也更小、重量也更轻,还兼顾有噪音小、性价比高可以实时监控的多个优点。这些都是里程碑式的更新。

数字化变电站和传统变电站最大的不同在于全部一、二次设备的智能化,这是建设数字化变电站的根本。变电站通过这些智能的设备做到了交互和相互控制,每台智能设备有安装一个发送和接受信息的高速接口。传统的设备经过智能化改装,也就是安装智能终端是可以胜任数字化变电站内的工作的。

2 关于专用电能表的讨论

1)计量可靠性。

数字化和传统方式的计量方式是肯定不一样的,原理存在很大差异,数字化的计量系统和旧的计量系统也有根本性的不同。老的计量系统,电能表的故障率和二次传输回路出问题的几率远大于互感器,所以关注点相对偏移。而数字化的系统中,更核心的电子式互感器更受到关注。就复杂程度而言,老的互感器和数字化的差了不止一层,与此同时,光纤的铺设大幅度降低了二次传输回路的故障几率,这就更加突出了电子式互感器的关键程度。

电子式互感器的设计理念应该将重点放在互感器的可靠性使用上。其中,合并单元是安装在高压侧的互感器部件,这带来的问题是一旦该部件出现问题,将导致一次侧停电,这可比老的传感器的维修麻烦得多。电子传感器目前来看一共有两种方式向二次设备传送数据,分别是以太网和光纤。以太网是一种局域网技术,但存在产生冲突的可能。相比而言光纤是更可靠更安全的传输方式。

用光纤来进行信号传输时,变电站需要实时对光纤的信号进行监控,删除产生错误的信息,补偿出现错误的部分和漏点,补偿时经常使用的是平均值法,当然条件足够时也可以用高次插值法,这取决于运算速度的大小。在某一条线路出现短时间内多次漏点的现象后,要提醒相关人员对线路进行及时的检查和维护。

2)计量系统检定。

在传统的变电站里,计量检定早已经发展成为了完整的体系。通常,变电站在日常的检定中采用现场检定的方法,即在变电站的工作现场采集信息,一般是从二次侧获取电表的脉冲信息,用以确定电表是否存在故障问题,前提是不破坏电表的接线。当怀疑电能表出现问题时,就可以进一步采用实验室检定方法确认。实验室中,校表台有稳定的电压和电流输出,将电表接到稳定点压上,能通过测量脉冲准确的获取电表精度。

而在新出现的数字化变电站里,电表能够直接将相关数据反馈出来,而不用工作人员去现场获取信息。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没必要对电表进行检定的,因为数字化的设备的误差来源大多和电子式互感器相关,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扩展思维,建立更完善的系统。

暂时来讲,检定最方便的方法是通过检测电高压侧的电信号与电表反馈出来的数据进行比较来获得整体的误差和精度,但是获取这些电信号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而我们通过另外一些和互感器有关的方法又不能解决办法,这让我们不得不寻找新的更好的检定方法。

3)电能表设计。

数字化和传统的电能表在采集信息方面有非常大的不同,普通电能表要采集模拟值,通过模数转换得到我们要的数据。而数字化直接接收电子式互感器的数据,解码即可。所以数字化电能表多出了一个解码芯片,该芯片能对数据进行第一步处理,使之能够通过传输媒介将信息提供给二次设备。除此之外,其他部分数字化和传统的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差别,再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使用者的使用习惯并参考继承性,一般的数字化电能表要具有对数据的高速运算能力、数据显示功能、数据传输功能等等。数字化变电站毕竟还是个新兴产物,而且与古老的变电站相比有巨大的差异,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实践和拓展,才能将数字化变电站发展的越来越成熟。

参考文献

[1]徐大可,汤汉松,孙志杰.电子式互感器在数字化变电站中的应用[J].电力设备,2009(3).

篇10

关键词:泥裂;影响因素;成因机理;泥质沉积物;物理模拟;温度;厚度;沉积构造

中图分类号:P512.2 文献标志码:A

Abstract: Mud cracks are common in nature, but the genetic mechanism is not clear.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mud cracks were summarized, and their significance was concluded, and the problems in the research of mud cracks we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rnal influence factors of mud cracks include the composition and thickness of muddy sediments, and the contac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layers; the change of thickness and composition leads to different fracture degrees; the smaller friction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sediments is, the more polygons of mud cracks are, and the easier warping-up of the edge is; the external influence factors of mud cracks include temperature, alternation of dry and wet environments, water and salinity and biological perturbation; the range of single mud crack is larger in high temperature; the crossing angle of mud crack tends to 120°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ontinuous alternation of dry and wet environments; the moisture influences the size of polygon of mud crack; the salinity influences the morphology of the edge of mud crack; the morphology of mud crack can be transformed by animals and plants; the thicknes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preserving mud cracks as well as the rapid cover of later sediments. The study on genetic mechanism of mud cracks contributes to solve the engineering problems caused by mud cracks. The appearance of mud cracks indicates that the sediments have been exposed on the surface, and the mud cracks preserved can be indicative for the ancient shoreline, the regional uplift of strata, the climate changes of cold-warm and dry-wet, and so on.

Key words: mud crack; influence factor; genetic mechanism; muddy sediment; physical simulation; temperature; thichness; sedimentary structure

0 引 言

沉积构造是沉积学领域中重要的研究内容,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1-9],而泥裂作为一种暴露成因构造,受到一定的关注[10-21]。关于泥裂的研究可追溯到1917年,Kindle通过室内模拟实验,探究温度、泥质成分、水分及含盐度等因素对泥裂形态的影响[10];Tang等认为黏土含量(质量分数,下同)越高,形成的泥裂断块数越多[16];Selen等指出原始含水量越少,泥裂区域越小[22];Style等专门研究了泥裂多边形边缘翘起问题,建立模型预测泥裂卷起的曲率半径和卷起深度[23];吴泰然等发现了动物的活动对泥裂形态具有一定的影响,边缘平直的泥裂改造成了锯齿状泥裂[24];Kues等研究了小型腹足类爬迹、底栖贻贝类动物、甲虫幼虫遗迹对泥裂发育模式的影响[12-13,25];郭璇等将泥裂作橐恢帜嘀食粱物非构造干缩裂缝进行了详细研究[26-31]。目前,对泥裂的研究,多数注重泥裂的影响因素[10,16,32-35],部分涉及泥裂的几何学特征[18,36],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室内物理模拟实验[10,16,18,30,37]和野外地质观察[14,20,38-39],技术手段有分形理论[15,17,40]、计算机图像分析[41-44]、数学模型[45-47]、扩展有限元法[48]等。本文对现代泥裂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和总结,表征不同条件下泥裂的发育特征,并探讨其对古气候、古水流等研究的指示意义。

1 内部影响因素

1.1 泥质沉积物成分和厚度

泥质沉积物是泥裂形成的物质基础,泥质含量、粒径等因素必然会影响泥裂多边形的几何形态。为探究泥质沉积物成分对泥裂形态的影响,多采用控制单一变量的方式进行室内模拟实验,即在保证温度、湿度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改变泥质沉积物的物质组成,探究不同泥质沉积物条件下的泥裂几何形态。实验样品多为砂质、泥灰质或黏土质,通过不同比例的调配,用水充分混合制成具有一定黏度的糊状物,置于相同大小和形态的实验器皿之中,确保各个器皿之中的实验样本厚度相同,用高温灯光照射,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利用数码相机拍照记录,记录各个样本的破裂过程[42]。Kindle设计了3组模拟实验,实验材料分别为泥灰岩、含砂质泥岩和黏土(图1);研究结果表明,泥灰岩和含砂质泥岩形成的泥裂多边形比黏土小得多[10]。泥质沉积物成分的不同导致实验材料的韧度有所差异,从而影响泥裂的空间几何形态[10]。对于不同的土壤性质而言,破裂方式与黏土含量直接相关,泥裂多边形的宽度越大意味着黏土含量越高,因此,黏土含量是收缩性质和破裂行为的重要因素[16]。Selen等将这一因素体现在物质的粒径上,随着黏土含量的减少,样品的粒径会相应增大,单个泥裂的发生区域减小,整体样品会显得更加破碎[22]。

无论地质领域中的泥裂,还是工业领域中金属材料的破裂,这种泥裂式的破裂模式都会受到材料厚度的影响[49]。对于此类因素的研究,Nahlawi等同样采取对比实验的模式进行[50-51]。在其他因素保持一致的情况下,更改材料的厚度,对比破裂结果;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泥质沉积物的厚度增大,形成的裂隙平均长度、裂缝平均宽度以及泥裂多边形的个数呈增长趋势[50-51]。泥质层厚度的增加影响着收缩期间压力的变化,从而影响内部水分运移和热能的分布[16],造成破裂结果的差异。

室内模拟实验是泥裂影响因素研究的有效手段,然而自然界是良好的天然实验室,野外自然状态下发育的泥裂同样揭示了泥质沉积物成分和厚度对泥裂形态的影响。发育于陕西府谷地区的泥裂形态[图2(a)]可以明显地分为两种:一种是图中实线内的泥裂,沉积物基本为纯泥质;另一种是图中虚线内的泥裂,沉积物含有较多砂质。由于区域范围小,所以可以认为两类泥裂形成时的外部因素完全相同。从图2可以看出,泥质形成的泥裂多边形明显大于含砂质泥形成的泥裂多边形。图2(a)中泥裂多边形长度和宽度平均约为3 cm,厚度约为0.5 cm,图2(b)中泥裂长度和宽度平均为10 cm,厚度约为1 cm,两者的泥裂多边形形态均不规则。与图2(a)、(b)相比,图2(c)、(d)中的泥裂厚度明显大,泥裂多边形长度和宽度明显增加,泥裂多边形形态较规则,泥裂缝较平直。图2(c)中的泥裂发育于甘肃敦煌地区,泥裂多边形呈长方形或近于正方形,长度和宽度为40~50 cm,裂开厚度约为8 cm,泥裂缝平直或略曲,泥裂边缘未翘起。图2(d)中的泥裂非常规则,大量的长方形泥裂组成呈窗棂状,长度多为20~40 cm,宽度为15~20 cm,裂开深度为4~5 cm,泥裂缝边缘较平直。

泥质沉积物的成分和厚度不会决定泥裂的形成与否,但是对形成的泥裂形态具有一定影响。总体而言,含砂质成分越多,整体沉积物的韧性越差,形成的泥裂越破碎。而对于厚度较大的泥质沉积物而言,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形成的裂隙长度和宽度都比较大,发育的裂隙个数较多,形成的泥裂较为破碎。就保存方面而言,与含砂质较多的泥质沉积物相比,黏土质颗粒之间的胶结更为紧密,更有利于泥裂的保存。厚度是泥裂能够完整保存的关键,太薄的沉积层极易受到后期流水冲刷的破坏,只有具有一定厚度的泥裂,才有可能保存下来。

1.2 上、下沉积物接触关系

针对上、下沉积物接触关系,Groisman等设计了3组对比实验[37]。每组实验所使用的模拟装置完全一致,实验中所用的样品总量也完全相同,实验进行的条件也保持一致。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组装置底部为玻璃板,无任何涂层;第二组装置底部涂有2 mm厚的油脂;第三组装置底部涂有6 mm厚的凡士林(图3)。结果表明,第一组实验产生的泥裂断块数最多,其次为第二组,最后为第三组,因此,随着底部黏度的增大,形成的泥裂多边形块数减少,单个多边形的面积增大。Selen等针对这一问题再次进行了研究,认为黏土和基底材料之间的摩擦力越小,泥裂发生的区域越小[22],这与Groisman等的观点[37]相吻合。

上、下沉积物接触关系不会决定泥裂的发育与否,但是对泥裂的形态(特别是泥裂多边形的边缘形态)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大量的野外实际考察发现,边缘翘起型泥裂不一定都发育在上、下沉积物不同的区域,但是上、下沉积物存在差异的区域,形成的泥裂多边形边缘一般都有上翘的现象。边缘翘起型泥裂最典型的特征体现在泥裂纵向上的变化,即泥裂多边形的边缘上翘。这种翘起可能发生剧烈翘起:图4(a)中发育的边缘翘起型泥裂,早期为极薄的泥质层,覆盖在粉砂岩之上,在后期强烈干旱条件下,极薄的泥质层发生脱水收缩作用,伴随重力作用,处于斜坡上的泥质层裂开,边缘强烈翘起呈U形,甚至卷曲成管状;D4(b)中发育的边缘翘起型泥裂体积较大,近长条状的泥质层厚度为2~3 mm,边缘翘起高度为3~5 cm,整体单个泥裂呈半圆槽状。这种翘起也可能是微翘起:图4(c)中发育的长条状泥裂边缘翘起导致泥裂横剖面呈浅槽状,由于泥质层内部也存在成分的差异,使上、下泥岩层之间明显裂开,具沿层剥离现象;图4(d)中的薄泥裂呈长条状,厚度为1~2 mm,边缘翘起使泥裂呈浅槽状。当然,上述几种泥裂的厚度、大小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都具有一点共性,即泥质沉积物底部均为粉砂岩,两者之间的接触不那么紧密,形成的泥裂多边形边缘易于发生翘起。

2 外部影响因素

2.1 温 度

泥裂是泥质层暴露地表脱水收缩形成的沉积变形构造[26],常见于潮间、湖等海相或湖相泥质沉积物中[52],而脱水作用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在于温度,因此,温度对泥裂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22]。那么,温度到底是如何影响泥裂的?温度的高低会使泥裂的大小、形态等产生什么样的效应?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有针对的实验研究。研究认为,温度对泥裂的影响受控于泥质沉积物本身的性质,如泊松比、抗剪强度、抗张强度和比表面能等[53]。泥质的一些其他性质也会受到温度的影响,如土壤系数、压缩系数、弹性模量和强度等[54]。另外,随着温度的变化,孔隙水压力也相应发生变化[55]。实验表明,随着温度的增加,水分蒸发不断减少,黏土层中水的体积和压力分布发生强烈变化[56],形成的泥裂断块数减少,单个泥裂多边形的长度和宽度增加[16],即温度高导致快速脱水,形成的泥裂范围广,温度低导致缓慢脱水,形成的泥裂范围窄[10]。这一实验结论对于根据泥裂几何学特征辅助推测古气候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由于破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复杂,黏土层的干缩破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破裂参数对温度的变化规律仍然难以掌握,所以在研究过程中,热-水-应力耦合关系应该考虑在内,尤其是泥质和水相之间的微观作用[16]。

总体而言,温度是直接决定泥裂能否发生的重要因素,只有达到一定的温度条件,造成泥质沉积物的脱水作用,才能够形成泥裂。另外,温度高低以及变化快慢对泥裂形态也具有一定的影响,表现在泥裂多边形长度和宽度的不同。

2.2 干湿环境交替

Liu等在研究过程中,不单只注重温度的高低,也注重温度的变化,即干湿环境交替的动态变化[57]。Goehring等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物理模拟实验研究,其基本实验思路为:在保持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对同一样品进行干湿循环,如此往复25次,记录每次循环后泥裂的裂缝分布[18]。初始状态下,裂缝交角主要为90°和180°,经过多次干湿循环后,裂缝的分布逐渐变化,许多交角接近120°(图5)。将1次、5次、10次和25次干湿循环后的交角投入到同一坐标系中(图6),可以看到初始状态下频率分布峰值位于90°和180°,经过反复干燥后趋于120°。Tang等通过实验发现,随着干湿环境交替次数的增加,裂缝的长度和宽度不断减小,单个泥裂多边形面积减小,地层变得更加破碎,并且裂缝边缘变得更加的不规整[16]。另外,初次干燥产生的裂缝位置与第二次、第三次的相同,与Yesiller等的实验结果[58]相似。Omidi等认为干湿循环对收缩裂缝的影响取决于土壤的成分[59]。

干湿环境交替是唯一能够反映泥裂动态演化的因素。不同世代的干湿循环下形成泥裂的多边形形态有所差异。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形成的多边形由以四边形为主逐渐变为以六边形为主,相邻裂隙的交角由近90°逐渐趋于120°,并且多边形的边缘由平滑逐渐变为凹凸不平。

2.3 水分及含盐度

泥质沉积物中的裂缝源于内部水的散失[60-61]。水对泥裂形态的影响可以分为两种情况:①不同的水含量,对于同一性质的水而言,在蒸发速率相同的情况下,水含量越少,形成的泥裂多边形越小[22];②同一水含量,不同的含盐度,随着盐度的升高,裂缝宽度、泥裂块宽度、破裂区域百分比和体积趋于增大,然而深度减小[32]。Kindle通过对比实验发现:高盐分水延缓泥裂的形成,多边形边缘向下;淡水形成的泥裂边缘向上,呈碟状;普通海水(中盐分水)形成的多边形边缘既不上翘也不向下,而是保持一个平面[10]。泥裂多边形边缘不翘起,可能是高盐分水造成的,也可能是泥岩的韧度造成的,但是泥裂多边形翘起一定是低盐分水造成的,即其形成环境一定是淡水环境[10]。基于这一结论,根据泥裂形态判别古水流的类型,进而辅助判别沉积环境成为可能。

泥裂的形成在于强烈的脱水作用,主要触发因素在于温度的影响,而直接结果是泥质沉积物中水分的缺失。同时,水分的多少以及含盐度对泥裂多边形的长度、宽度、泥裂块个数以及多边形边缘形态都具有一定影响,但是相较于泥质沉积物成分,厚度及上、下沉积物接触关系而言,这种影响显得比较微弱。

2.4 生物改造

生物对泥裂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改造作用。小型腹足类爬迹、底栖贻贝类动物、甲虫幼虫遗迹等对泥裂的发育模式都具有一定的影响[12-13,25]。Baldwin提到,腹足类动物表面似凹槽痕迹在相同泥表面对收缩裂缝模式具有控制作用[25]。伴随波浪、水流活动的终止,突发事件、河流、湖泊环境为生物表面遗迹的保存提供了完美的条件;这些遗迹对相当薄的泥岩层具有微弱的影响,特别是连续的槽类型,将调整收缩裂缝的早期阶段;泥裂的识别简单,但是相关的生物成因结构可能被屏蔽,因此,古生态或环境解释应该偏向于无生命条件下;泥裂地貌学特征(如泥裂边缘缺口和沉积边缘抬升)也许有助于确定生物成因起源。在野外地质考察中也遇到同样的现象,吴泰然等在新疆喀什通往塔什库尔干的314国道旁,发现了一种极为罕见的锯齿状泥裂,在每个锯齿顶点都有小动物的足迹,锯齿状泥裂显然是在泥裂形成时受到小动物爬行产生的微小扰动(图7)[24]。另外,植物与泥裂的发育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35],植物根系的存在对于有效阻止裂隙后期闭合,改变裂隙充填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改善裂隙渗透率及水动力机制具有重要意义[62-64]。图8为内蒙古杭锦旗地区发育的泥裂。由于该区域范小,可以认为其中每一个泥裂多边形形成时的温度等外部因素完全相同。通过矿物成分分析,两者所含的泥质成分也大致相同,因此,泥裂的形态主要受控于植物的发育。图8中虚线以下部分几乎无植物覆盖,形成的泥裂多边形较小,泥裂边缘翘起现象普遍,而虚线以上部分植物覆盖密集,形成的单个泥裂多边形面积较大,泥裂边缘较平直。

生物作用不能够直接决定泥裂的发生与否,对大部分泥裂多边形也无太大影响,但是对于动物爬行区域以及植物生长的局部地区,这种影响就显得比较大,常常导致泥裂多边形的极度不规则。

3 研究意义

泥裂通常在现代两大环境中出现:一是河、湖、海等水体环境岸边或干涸的河(湖)床,此环境中泥裂形成和保存受水面高低变化的影响(如潮汐、丰水期和枯水期),如果泥裂形成之后再次受到水淹且无沉积物覆盖,前期形成的泥裂易被破坏或消失;另一种是干旱―半干旱区短期积水的低洼区,短期降水使低洼区积水,由于蒸发量大,水分很快蒸发,形成泥裂[65]。因此,地层中的泥裂得以保存可能需要以下条件:①泥质沉积物和水共存的物质基础;②温度达到一定条件,随着水分的不断蒸发,泥质沉积物暴露地表,发生脱水作用形成泥裂;③形成的泥裂本身具有一定的厚度,足以抵挡后期流水的冲刷作用;④后期沉积物迅速覆盖,充填裂隙并覆盖泥裂表面,阻挡水对泥裂的后期侵蚀;⑤对于保留下来的边缘翘起型泥裂,其上覆沉积物需要松散不致密,保证上覆压力不太大,否则会在压实作用下将其破坏。

地层中保留下来的泥裂常被认为是暴露环境的标志,但是其保存条件很少有人探讨。毛学刚等结合红层的环境意义和磁性矿物特征,探究了地质时期红层中泥裂所代表的古环境[65]。综上所述,地质历史时期保留下来的泥裂通常为早期泥裂形成后,后期再次水淹发生沉积,沉积物覆盖其上,从而保存下来。由于泥质沉积物本身松散不易保存,所以现今看到的泥裂多为泥裂铸痕,即底部泥质沉积物被剥蚀掉,只留下上覆沉积物的充填形态。图9为大型泥裂铸痕,其发育在薄层粉砂岩的底部,形态以四边形、五边形为主,长度为20~30 cm,突起的砂脊高度为7~8 mm。

对于多边形边缘翘起的泥裂,厚度一般^薄,泥质沉积物与底部连接不牢固,因此,很难长时间保存下来。凡是保存下来的,首先具有足够的厚度,从而具有一定的抗冲刷能力,其次与底部固结程度较好,最后上覆沉积物较松散,不会具有太强的压实作用。图10为甘肃敦煌地区第四系泥岩层中保留下来的边缘翘起型泥裂,翘起高度为10~20 cm,泥裂上、下岩性较为均一,均为松散的泥岩,多个边缘翘起型泥裂上、下叠置,也反映出水位和气候的多期变化。

泥裂又称为干裂或龟裂,不仅对农作物生长和耕作带来很大影响,还对土体工程性质具有重要影响[66-67]。泥裂会降低土体的承载力,使房屋建筑存在安全隐患;泥裂一方面直接增加了土体的渗透性,另一方面大大降低了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对水工结构物的功能性和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在边坡工程中,坡面的泥裂加速了土体的风化,加剧了坡体的水土流失,雨水能沿着泥裂渗入坡体内部,诱导滑坡的发生;在环境岩土工程中,黏性土常作为一种缓冲材料,应用于垃圾卫生填埋场的衬垫层和核废料地质处置库的工程屏障中,在温度梯度和地下水的相互作用下,泥裂的产生将极大缩短这类隔离材料的使用年限,增加污染物泄露的风险和对环境的威胁等[53,66-68]。探究泥裂的形成机理,可以为泥裂带来的工程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办法。

泥裂在现代沉积物中屡见不鲜,由于风力、剥蚀等地质营力作用,在地史时期很难保存[69]。从地质角度而言,泥裂的出现说明沉积物曾出露于地表水面之上,地质时期常被作为干旱化或干湿交替环境的标志[65]。地质时期保存下来的泥裂构造对于环境的指示意义更为重要,可以指示古海岸线位置[70]、区域性地层上升[71]、气候冷暖干湿变化[72-76]、浅水暴露[77]等。

室内研究中的泥裂多采用单一变量的模式进行研究,也就是基于同一个假设,即泥裂的形成只受到单一因素的影响。自然界中的泥裂在形成过程中,显然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综合上述多种因素可知,泥裂形成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在于温度,只有温度达到一定条件,泥质沉积物才能够脱水形成泥裂。前文所述的因素对泥裂多边形的长度和宽度、泥裂块个数等几何学特征或多或少都具有一定的影响。总体而言,泥质沉积物成分、厚度和温度可能影响更大一些,水分及含盐度的影响稍显微弱,而生物改造虽然强烈,但是只能影响到局部区域。就泥裂的边缘形态而言,上、下沉积物接触关系起到较大的作用。干湿环境交替是唯一能够制约泥裂形成演化的因素,反映泥裂由近四边形向近六边形演化的动态过程,相邻裂隙的交角出现由近90°向近120°演化的趋势。

自然界中泥裂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自然界中的泥质沉积物性质高度复杂,与室内实验材料存在诸多的差异,从而影响着破裂行为,很难在室内对此进行准确模拟[16,78];室内物理模拟实验条件与自然环境存在诸多差异,发育的泥裂也是不尽相同。这就限制了物理模拟实验研究的适用范围,导致研究的泥裂类型也较为单一。课题组在长期的野外考察过程中,发现了多种形态的泥裂,如多边形呈圆形的泥裂,上、下叠置的泥裂以及单个圆形泥裂内部又发育多个小的圆形泥裂。对于这种复杂泥裂的研究至今存在一定程度的空缺。因此,未来的研究应以自然界中发育的各种复杂泥裂为主体,以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和理论推演为手段,探讨多因素共同影响下复杂泥裂的成因差异。

4 结 语

(1)泥裂发育的影响因素包括内部影响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内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泥质沉积物成分和厚度以及上、下沉积物接触关系;外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温度、干湿环境交替、水分及含盐度、生物改造。

(2)温度对泥裂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泥质沉积物成分、厚度和温度对泥裂的形态影响较大;上、下沉积物接触关系对泥裂多边形边缘形态起主要作用;干湿环境交替反映泥裂的演化方向;生物改造对局部泥裂的形态影响较大。

(3)厚度是泥裂得以保存下来的重要因素,同时后期沉积物的快速覆盖也非常重要。

(4)泥裂在农业领域、工程领域和地质领域都有一定的影响。对其成因机制的研究,在工程领域有助于有效解决泥裂带来的工程问题,在地质领域可以辅助判别古海岸线、区域地层上升、古气候等。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BHATTACHARYA A.On the Origin of Non-tidal Flaser Bedding in Point Bar Deposits of the River Ajay,Bihar and West Bengal,NE India[J].Sedimentology,1997,44(6):973-975.

[2]KNAUST D.Trace Fossils and Ichnofabrics on the Lower Muschelkalk Carbonate Ramp (Triassic) of Germany:Tool for High-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J].Geologische Rundschau,1998,87(1):21-31.

[3]TANNER.Interstratal Dewatering Origin for Polygonal Patterns of Sand-filled Cracks:A Case Study from Late Proterozoic Metasediments of Islay,Scotland[J].Sedimentology,1998,45(1):71-89.

[4]KILB D,GOMBERG J,BODIN P.Triggering of Earthquake Aftershocks by Dynamic Stresses[J].Nature,2000,408:570-574.

[5]POCHAT S,VAN DEN DRIESSCHE J,MOUTON V,et al.Identification of Permian Palaeowind Direction from Wave-dominated Lacustrine Sediments(Lodeve Basin,France)[J].Sedimentology,2005,52(4):809-825.

[6]建华,梁 刚.沉积构造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地质论评,2009,55(6):831-839.

ZHONG Jian-hua,LIANG Gang.Situation of Study and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Sedimentary Structure[J].Geological Review,2009,55(6):831-839.

[7]李 勇,钟建华,邵珠福,等.软沉积变形构造的分类和形成机制研究[J].地质论评,2012,58(5):829-838.

LI Yong,ZHONG Jian-hua,SHAO Zhu-fu,et al.An Overview on the Classification and Genesis of Soft-sediment Deformation Structure[J].Geological Review,2012,58(5):829-838.

[8]邵珠福,钟建华,李 勇,等.青岛灵山岛纹层控制的砂级颗粒支撑叠瓦构造的发现及其意义[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4,44(8):1761-1776.

SHAO Zhu-fu,ZHONG Jian-hua,LI Yong,et al.Characteristics and Sedimentary Processes of Lamina-controlled Sand-particle Imbricate Structure in Deposits on Lingshan Island,Qingdao,China[J].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2014,44(8):1761-1776.

[9]葛毓柱,钟建华,樊晓芳,等.山东灵山岛滑塌体内部沉积及构造特征研究[J].地质论评,2015,61(3):634-644.

GE Yu-zhu,ZHONG Jian-hua,FAN Xiao-fang,et al.Study on Internal Sedimentary and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Slump Body in Lingshan Island,Qingdao,Shandong[J].Geological Review,2015,61(3):634-644.

[10]KINDLE E M.Some Factor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ud-cracks [J].The Journal of Geology,1917,25(2):135-144.

[11]GOEHRING L,CONROY R,AKHTER A,et al.Evolving Mud Crack Patterns[J].Geburtshilfe Und Frauenheilkunde,2009,1(1):1-6.

[12]KUES B S,SIEMERS C T.Control of Mudcrack Patterns by the Infaunal Bivalve Pseudocyrena[J].Journal of Sedimentary Research,1977,47(2):844-848.

[13]METZ R.Control of Mudcrack Patterns by Beetle Larvae Traces[J].Journal of Sedimentary Research,1980,50(3):841-842.

[14]KARGEL J S,SCHREIBER J F,SONETT C P.Mud Cracks and Dedolomitization in the Wittenoom Dolomite,Hamersley Group,Western Australia [J].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1996,14(1/2):73-96.

[15]VELDE B.Surface Cracking and Aggregate Formation Observed in a Rendzina Soil,La Touche (Vienne) France[J].Geoderma,2001,99(3/4):261-276.

[16]TANG C S,SHI B,LIU C,et al.Influencing Factors of Geometrical Structure of Surface Shrinkage Cracks in Clayey Soils[J].Engineering Geology,2008,101(3/4):204-217.

[17]BAER J U,KENT T F,ANDERSON S H.Image Analysis and Fractal Geometry to Characterize Soil Desiccation Cracks[J].Geoderma,2009,154(1/2):153-163.

[18]GOEHRING L,CONROY R,AKHTER A,et al.Evolution of Mud-crack Patterns During Repeated Drying Cycles[J].Soft Matter,2010,6(15):3562-3567.

[19]PARK J K.Paleomagnetism of the Mudcracked Formation of the Precambrian Little Dal Group,Mackenzie Mountains,Northwest Territories,Canada[J].Canad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2011,21(3):371-375.

[20]GOEHRING L,MORRIS W.Cracking Mud,Freezing Dirt,and Breaking Rocks[J].Physics Today,2014,67(11):39-44.

[21]VO T D,POUYA A,HEMMATI S,et al.Numerical Modelling of Desiccation Cracking of Clayey Soil Using a Cohesive Fracture Method[J].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2017,85:15-27.

[22]SELEN F,TURER D.Factors Effecting Mud Crack Formation in Ankara Clay[J].World Academy of Science,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2011,56:180.

[23]STYLE R W,PEPPIN S S L,COCKS A C F.Mud Peeling and Horizontal Crack Formation in Drying Clays[J].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Earth Surface,2011,116(F1):274-280.

[24]吴泰然,何国琦,韩宝福.一种罕见的泥裂现象[J].科学通报,1998,43(17):1903-1904.

WU Tai-ran,HE Guo-qi,HAN Bao-fu.A Peculiar Phenomenon of Cracks[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1998,43(17):1903-1904.

[25]BALDWIN C T.The Control of Mud Crack Patterns by Small Gastropod Trails[J].Journal of Sedimentary Research,1974,44(3):695-697.

[26]郭 璇,建华,徐小林,等.非构造裂缝的发育特征及成因机制[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8(2):6-11.

GUO Xuan,ZHONG Jian-hua,XU Xiao-lin,et al.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tic Mechanism of the Untectonic Fracture[J].Journal of the University of Petroleum,China:Edition of Natural Science,2004,28(2):6-11.

[27]成 玮,周瑶琪,闫 华.黄河三角洲现代泥质沉积物非构造裂缝空间展布研究[J].沉积学报,2011,29(2):363-373.

CHENG Wei,ZHOU Yao-qi,YAN Hua.Spatial Distribution Research on Contemporary Non-tectonic Cracks in Mud Sediment at Yellow River Delta[J].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2011,29(2):363-373.

[28]TANG C S,SHI B,LIU C,et al.Experimental Characterization of Shrinkage and Desiccation Cracking in Thin Clay Layer[J].Applied Clay Science,2011,52(1/2):69-77.

[29]LI J H,ZHANG L M.Study of Desiccation Crack Initiation and Development at Ground Surface[J].Engineering Geology,2011,123(4):347-358.

[30]SANCHEZ M,ATIQUE A,KIM S,et al.Exploring Desiccation Cracks in Soils Using a 2D Profile Laser Device[J].Acta Geotechnica,2013,8(6):583-596.

[31]SANCHEZ M,MANZOLI O L,GUIMARAES L J N.Modeling 3-D Desiccation Soil Crack Networks Using a Mesh Fragmentation Technique[J].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2014,62:27-39.

[32]LIMA L A,GRISMER M E.Soil Crack Morphology and Soil Salinity[J].Soil Science,1992,153(2):149-153.

[33]MILLER C J,MI H,YESILLER N.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Desiccation Crack Propagation in Clay Liner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Water Resources Association,1998,34(3):677-686.

[34]VELDE B.Structure of Surface Cracks in Soil and Muds[J].Geoderma,1999,93(1/2):101-124.

[35]GARDEL A,PROISY C,LESOURD S,et al.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Mud Cracking Processes Gained from In-situ Measurements on an Intertidal Mudflat in French Guiana[J].Journal of Coastal Research,2009,25(S):424-428.

[36]IBEN H N,OBRIEN J F.Generating Surface Crack Patterns[J].Graphical Models,2009,71(6):198-208.

[37]GROISMAN A,KAPLAN E.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Cracking Induced by Desiccation[J].Europhysics Letters,1994,25(6):415-420.

[38]ZHAO Z Y,GUO Y R,WANG Y,et al.Growth Patterns and Dynamics of Mud Cracks at Different Diagenetic Stages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2014,29(1):82-98.

[39]WANG L,TIAN M,WU F.Discussion on the Sedimentary Structure,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of Ping Chau Formation at Tung Ping Chau,Hong Kong[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Biology,2015,36(4):777-788.

[40]PRESTON S,GRIFFITHS B S,YOUNG I M.An Investigation into Sources of Soil Crack Heterogeneity Using Fractal Geometry[J].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1997,48(1):31-37.

[41]GOBRON S,CHIBA N.Crack Pattern Simulation Based on 3D Surface Cellular Automata[J].The Visual Computer,2001,17(5):287-309.

[42]VOGEL H J,HOFFMANN H,ROTH K.Studies of Crack Dynamics in Clay Soil:I.Experimental Methods,Results and Morphological Quantification[J].Geoderma,2005,125(3/4):203-211.

[43]THEI J,RIVERS S,TAYLOR A C.A Preliminary Examination of Urushi-based Conservation Op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Photodegraded Japanese Lacquer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Profilometry[J].Studies in Conservation,2016,61(S3):131-148.

[44]YAN A,WU K R,XIONG Z.A Quantitative Study on the Surface Crack Pattern of Concrete with High Content of Steel Fiber[J].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2002,32(9):1371-1375.

[45]CHERTKOV V Y,RAVINA I.Morphology of Horizontal Cracks in Swelling Soils[J].Theoretical and Applied Fracture Mechanics,1999,31(1):19-29.

[46]CHERTKOV V Y.Modelling Cracking Stages of Saturated Soils as They Dry and Shrink[J].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2002,53(1):105-118.

[47]KITSUNEZAKI S.Crack Growth in Drying Paste[J].Advanced Powder Technology,2011,22(3):311-318.

[48]LIANG J,HUANG R,PREVOST J H,et al.Evolving Crack Patterns in Thin Films with the Extended Finite Element Method[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2003,40(3):2343-2354.

[49]SEGHIR R,ARSCOTT S.Controlled Mud-crack Patterning and Self-organized Cracking of Polydimethylsiloxane Elastomer Surfaces[J].Scientific Reports,2015,5:14787.

[50]NAHLAWI H,KODIKARA J K.Laboratory Experiments on Desiccation Cracking of Thin Soil Layers[J].Geotechnical and Geological Engineering,2006,24(6):1641-1664.

[51]PRAT P C,LEDESMA A,LAKSHMIKANTHA M R.Size Effect in the Cracking of Drying Soil[C]∥GDOUTOS E E.Fracture of Nano and Engineering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Dordrecht:Springer,2006:1373-1374.

[52]赵振宇,郭彦如,顾家裕,等.不同成岩期泥质岩非构造裂缝发育规律、形成机理及其地质意义[J].沉积学报,2013,31(1):38-49.

ZHAO Zhen-yu,GUO Yan-ru,GU Jia-yu,et al.The Growth Patterns and Mechanisms of Mud Cracks at Different Diagenetic Stages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J].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2013,31(1):38-49.

[53]MORRIS P H,GRAHAM J,WILLIAMS D J.Cracking in Drying Soils[J].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1992,29(2):263-277.

[54]FANG H Y,DANIELS J.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Geotechnology[M].Boca Raton:CRC Press,1997.

[55]CAMPANELLA R G,MITCHELL J K.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Variations on Soil Behavior[J].Journal of the Soil Mechanics and Foundations Division,1968,94(3):709-734.

[56]SULTAN N,DELAGE P,CUI Y J.Temperature Effects on the Volume Change Behaviour of Boom Clay[J].Engineering Geology,2002,64(2/3):135-145.

[57]LIU X F,BUZZI O,YUAN S Y,et al.Multi-scal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Retention and Shrinkage Behaviour of Four Australian Clayey Soils[J].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2016,53(5):854-870.

[58]YESILLER N,MILLER C J,INCI G,et al.Desiccation and Cracking Behavior of Three Compacted Landfill Liner Soils[J].Engineering Geology,2000,57(1/2):105-121.

[59]OMIDI G H,THOMAS J C,BROWN K W.Effect of Desiccation Cracking on the Hydraulic Conductivity of a Compacted Clay Liner[J].Water,Air,and Soil Pollution,1996,89(1/2):91-103.

[60]PERON H,HUECKEL T,LALOUI L,et al.Fundamentals of Desiccation Cracking of Fine-grained Soils:Experimental Characterisation and Mechanisms Identification[J].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2009,46(10):1177-1201.

[61]王永,李 月,邓立本,等.新疆哈密地区泥裂构造的特征初探[J].中国锰业,2017,35(2):65-69.

WANG Yong-qiang,LI Yue,DENG Li-ben,et al.Primary Investigation of Characteristics of Mud Cracks Structure in Hami District in Xinjiang Province[J].Chinas Manganese Industry,2017,35(2):65-69.

[62]赵振宇,周瑶琪,马晓鸣,等.水下收缩裂隙形成过程及裂缝充填模式研究[J].地学前缘,2007,14(4):215-221.

ZHAO Zhen-yu,ZHOU Yao-qi,MA Xiao-ming,et al.Genesis of Underwater Shrinkage Cracks and Geological Models of Their Filling[J].Earth Science Frontiers,2007,14(4):215-221.

[63]赵振宇,周瑶琪,马晓鸣,等.水下收缩裂隙天然实验研究中获得的新认识[J].地质论评,2007,53(3):306-317.

ZHAO Zhen-yu,ZHOU Yao-qi,MA Xiao-ming,et al.Some Discoveries on Researching Subaqueous Mud-shrinkage Cracks in Present Muddy Sediments[J].Geological Review,2007,53(3):306-317.

[64]周瑶琪,赵振宇,马晓鸣,等.水下收缩裂隙沉积模式及定量化研究[J].沉积学报,2006,24(5):672-679.

ZHOU Yao-qi,ZHAO Zhen-yu,MA Xiao-ming,et al.The Sedimentary Mode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Subaqueous Shrink-cracks[J].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2006,24(5):672-679.

[65]毛学刚,刘秀铭.浅析中元古界和白垩系红层中泥裂的特征和古环境意义[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6,11(3):20-28.

MAO Xue-gang,LIU Xiu-ming.Preliminary Analysis on Characterization of Mud-cracks in Meso-Proterozoic Red Beds and Cretaceous Danxia Red Beds and Their Paleo-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J].Journal of Subtropic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6,11(3):20-28.

[66]施 斌,唐朝生,王宝军,等.黏性土在不同温度下龟裂的发展及其机理讨论[J].高校地质学报,2009,15(2):192-198.

SHI Bin,TANG Chao-sheng,WANG Bao-jun,et al.Development and Mechanism of Desiccation Cracking of Clayey Soil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s[J].Geological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2009,15(2):192-198.

[67]唐朝生,崔玉军,TANG A,等.膨胀土收缩开裂过程及其温度效应[J].岩土工程学报,2012,34(12):2181-2187.

TANG Chao-sheng,CUI Yu-jun,TANG A,et al.Shrinkage and Desiccation Cracking Process of Expansive Soil and Its Temperature-dependent Behaviour[J].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2012,34(12):2181-2187.

[68]ALBRECHT B A,BENSON C H.Effect of Desiccation on Compacted Natural Clays[J].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2001,127(1):67-75.

[69]盛莘夫,姬再良.地史时期“泥裂”构造的成因初探[J].中国区域地质,1985(4):119-124.

SHENG Xin-fu,JI Zai-liang.Origin of “Mud Crack” in the Geologic Past[J].Regional Geology of China,1985(4):119-124.

[70]小杰,王 冠,李 越.黔北桐梓志留系石牛栏组顶部特征指示的海岸线位置[J].地层学杂志,2012,36(4):718-722.

DENG Xiao-jie,WANG Guan,LI Yue.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at the Top of Shiniulan Formation (Late Aeronian,Silurian)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Paleo-shoreline in Tongzi,Northern Guizhou[J].Journal of Stratigraphy,2012,36(4):718-722.

[71]王 怿,戎嘉余,唐 鹏,等.志留纪早期上扬子海域南部桐梓上升的新证据[J].地层学杂志,2013,37(2):129-138.

WANG Yi,RONG Jia-yu,TANG Peng,et al.New Evidences of Early Silurian Tongzi Uplift from Southern Upper Yangtze Sea[J].Journal of Stratigraphy,2013,37(2):129-138.

[72]贾 楠,孙立广,袁林喜,等.Heinrich 3事件的实证:浙江舟山群岛泥裂[J].地学前缘,2009,16(6):146-153.

JIA Nan,SUN Li-guang,YUAN Lin-xi,et al.Direct Evidence of Heinrich Event 3:Desiccation Crack in Zhoushan Islands,Zhejiang Province[J].Earth Science Frontiers,2009,16(6):146-153.

[73]王宝红,柳永清,旷红伟,等.山东诸城棠棣戈庄早白垩世晚期恐龙足迹化石新发现及其意义[J].古地理学报,2013,15(4):454-466.

WANG Bao-hong,LIU Yong-qing,KUANG Hong-wei,et al.New Discovery and Its Significance of Dinosaur Footprint Fossils in the Late Early Cretaceous at Tangdigezhuang Village of Zhucheng County,Shandong Province[J].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2013,15(4):454-466.

[74]张永忠,张建平,吴 平,等.辽西北票地区中―晚侏罗世土城子组恐龙足迹化石的发现[J].地质论评,2004,50(6):561-566.

ZHANG Yong-zhong,ZHANG Jian-ping,WU Ping,et al.Discovery of Dinosaur Track Fossils from the Middle-Late Jurassic Tuchengzi Formation in the Chaoyang Area,Liaoning Province[J].Geological Review,2004,50(6):561-566.

[75]许 欢,柳永清,旷红伟,等.山东诸城早白垩世中期超大规模恐龙足迹群及其古地理与古生态[J].古地理学报,2013,15(4):467-488.

XU Huan,LIU Yong-qing,KUANG Hong-wei,et al.Middle Early Cretaceous Super-large Scale Dinosaur Tracks in Zhucheng Area,Shandong Province,and Their Palaeogeography and Palaeoecology[J].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2013,15(4):467-488.

[76]汪明伟,旷红伟,柳永清,等.山东郯城和江海早白垩世晚期恐龙足迹化石新发现及古环境[J].古地理学报,2013,15(4):489-504.

WANG Ming-wei,KUANG Hong-wei,LIU Yong-qing,et al.New Discovery of Dinosaur Footprint Fossils and Palaeoenvironment in the Late Early Cretaceous at Tancheng County,Shandong Province and Donghai County,Jiangsu Province[J].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2013,15(4):489-504.

[77]旷红伟,柳永清,吴清资,等.山东沭河裂谷带早白垩世晚期恐龙足迹群与古地理背景[J].古地理学报,2013,15(4):435-453.

KUANG Hong-wei,LIU Yong-qing,WU Qing-zi,et al.Dinosaur Track Sites and Palaeogeography of the Late Early Cretaceous in Shuhe Rifting Zone of Shandong Province[J].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2013,15(4):435-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