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静电的安全措施范文

时间:2023-11-30 17:29: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防静电的安全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防静电的安全措施

篇1

关键词:计算机资源;安全防范;网络

中图分类号:TP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8-0000-02

个人电脑安全是指:电脑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应当保障电脑及其相关的配套的设备、设施(含网络)的安全,运行环境的安全,保障信息的安全,保障电脑功能的正常发挥以维护电脑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在网络还没有普及的情况下,电脑之间只能通过磁盘、光盘等存储设备进行文件复制,每台电脑之间相对独立,只需防范磁盘光盘中的电脑病毒就能基本保证电脑系统的安全。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及应用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个人不可或缺的日常应用。但是人们在享受网络带来便捷的同时,个人电脑网络安全问题也日渐突出,非法分子利用网络进行盗窃、诈骗、敲诈勒索、窃密等案件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网络的正常秩序,严重损害了网民的利益。由CNCERT/CC(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每年的电脑网络安全工作报告显示,每年各种网络安全事件与上一年相比都有显著增加,因此在互联网环境中如何加强个人电脑安全已是迫眉睫问题。

在Internet上不缺少网络天才,他们利用网络上现存的一些漏洞,想方设法进入别人的个人电脑系统。有些人只是为了一饱眼福,或纯粹出于个人对网络入侵的兴趣,喜欢探人隐私,这些人通常不会造成危害。但也有一些人是存着不良动机侵入他人电脑系统的,通常会偷窥机密信息,或将其电脑系统捣毁。绝对安全的网络也是不可能的;只有存放在一个无人知哓的秘室里,而又不插电的电脑才可以称之为安全;只要使用,就或多或少存在着安全。以下是对个人电脑网络环境下安全防范工作的研究概况:

1 杀毒软件不能少

随着电脑的普及以及网络的畅通,随之而来的是电脑病毒。上网的人群中,基本上被病毒侵害过。对于一般电脑用户而言,面对电脑病毒的侵害,首先要做的就是为自已的电脑安装一套正版的杀毒软件,以防电脑有病毒时能及时查杀。现在不少人对防病毒有个误区,就是对待电脑病毒的关键是“杀”毒,其实对待电脑病毒应当是以“防”毒为主。因此我们的电脑在安装杀毒软件时,应当一并安病毒实时监控程序,这样一但在上网过程中有病毒入侵,监控程序马上会发现病毒,杀毒软件能及时处理,以达到病毒入侵电脑前,就被“杀”死,以达到防毒效果。同时,要设置自己安装的软件定时查找电脑系统的漏洞,以达到及时补漏,让自己的电脑达到最好状态。

2 数据备份不能忘

个人电脑里总会存一些对自己而言非常重学的资料,比如工作上的重要文件或自己的私人隐私资料等等。那么在使用自己的个人电脑时,备份自己的有用资料就显得非常重要,一旦电脑出现状况需要重装或格式化电脑硬盘时,如果你手中没有备份自己资料,那么对自己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所以,无论你采取了多么严密的防范措施,也不要忘了随时备份你的重要数据,做到有备无患!

3 黑客网站、不轻易碰

上网的人群中都知道,很容易中病毒的情况,是自己有不良好的上网习惯,比如打开一些自己不知道的网站,浏览一些或官方已经公布的黑网,这样很容易使自己的电脑中毒,往往这种情况中毒时更容易使电脑瘫痪,所以要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4 安装个人防火墙

现在上网用户一般较少装有个人防火墙,原因是在上网的过程中,很少会出现黑客入侵的情况发生,也就忽视了给自己的电脑安装防火墙。其实安装防火墙是很必要的,在上网的过程上,可以抵御黑客的袭击,阻止黑客入侵自己的电脑,从而使自己的隐私的泄漏,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在理想情况下,一个好的防火墙应该能把各种安全问题在发生之前解决。

5 密码设置要复杂

就像大家使用的网上银行一样,使用了一定的时间,网上银行页面都会提示您要修改自己的密码,这也是为了客户能在使用银行时保护客户的密码不会轻易泄漏。网上需要设置密码的地方很多,如网上银行、上网账户、E-mail、聊天室以及一些网站的会员等。应尽可能使用不同的密码,以免因一个密码泄露导致所有资料外泄,如果实在记不住,就在自己身上我带的包里放一个记密码的本子,使自己的上网更安全,对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对于重要的密码一定要单独设置,并且不要与其他密码相同。设置密码时要尽量避免使用有意义的英文单词、姓名缩写以及生日、电话号码等容易泄露的字符作为密码,最好采用字符与数字混合的密码。不要贪图方便在拨号连接的时候选择“保存密码”选项;如果您是使用email客户端软件来收发重要的电子邮箱,如ISP信箱中的电子邮件,在设置账户属性时尽量不要使用“记忆密码”的功能。因为虽然密码在机器中是以加密方式存储的,但是这样的加密往往并不保险,一些初级的黑客即可轻易地破译你的密码,利用它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你保存的密码。定期地修改自己的上网密码,至少一个月更改一次,这样可以确保即使原密码泄露,也能将损失减小到最少。

6 必要时才设置共享文件夹

一般情况下是没有必要设置共享文件的,共享的文件越多,越容易使自己的电脑中毒。不要以为你在内部网上共享的文件是安全的,其实你在共享文件的同时就会有软件漏洞呈现在互联网的面前,公众可以自由地访问您的那些文件,并很有可能被有恶意的人利用和攻击。因此共享文件应该设置密码,一旦不需要共享时立即关闭。

7 清除自己的上网痕迹和没必要的插件

上网时自己上过的网页、看过的网址或电脑、使用过的软件、玩过的游戏等等,电脑会自己记录下来以备客户下次使用时的方便,但这些会给电脑带来安全隐患,使别人通过自己使用的电脑上网痕迹,来入侵自己的电脑,所以非常有必要在一定的时间内清除自己的上网痕迹,以确保电脑安全。

上网过程中往往会为了暂时的功能,会下载安装一些插件,但安装使用过之后往往以后不会在用到,这时应该及时清除,以免使自己的电脑运行速度变慢或更容易被不速客利用。

可以看出,在网络环境下,个人在使用自己的电脑时,作好安全防范的措施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使有效的保护自己电脑上的资料,特别是个人隐私不泄漏,对自己造成不必要的影响,甚至是财产的损失。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加油站;防静电;安全措施

我们知道当加油站环境中油蒸发浓度达到一定的比例,静电引起的小小火花就能极易引起加油站气体的燃烧和爆炸,所以作为安全生产重点单位,加油站防静电工作的意义就变得尤为突出。

一、加油站静电的产生

(一)汽油进加油站时静电荷的产生

1、颠簸静电荷。油料进站时产生静电的主要部位是油泵、过滤器、管道及运输途中颠簸产生的静电荷。

2、液固接触静电荷。在管线中流动时产生静电荷。当液体在管线中流动时会形成液体与固体接触分离的条件,这种现象的连续发生就会产生静电。

3、涡流净电荷。经过油泵、过滤器时由于剧烈搅动或形成湍流,会产生大量静电荷。

(二)喷溅式卸油时静电荷的产生

1、液固摩擦静电荷。当汽油从注油胶管管口喷出时,液体微粒和喷嘴之间存在迅速接触与分离的过程。接触时,在接触面形成偶电层;分离时,偶电层的一层电子被带走,另一层电荷留在喷头上。结果使汽油和喷头分别带上大量不同符号的电荷。当胶管喷头静电荷积聚到一定量时,就会击穿空气介质对接地体放电,产生静电火花。

2、液汽摩擦静电荷。喷溅式卸油时,由于油流和空气或油气混合气的相互摩擦,以及飞溅的液滴和油气之间的摩擦以及罐壁之间的撞击,均会产生大量的静电荷并积聚在油面上。喷溅卸油时空气呈气泡状混入油品,在流动开始的一瞬间要比通常在管线内流动产生的静电高出很多,易发生放电事故。当波起的液面高点与罐壁间的电场强度高于击穿强度时,就会发生放电现象,产生静电火花。

3、大液滴静电荷。喷溅注油过程中,罐内液体上方不仅会形成带电雾云,还会覆盖在贮罐顶部形成危险性更大的液滴。因为当液滴从贮罐顶部落下时,在从顶部剥离的瞬间,因剥离带电而会具有较大电荷。

二、加油站静电着火的成因

静电的产生与物质的导电性能(电阻率)有很大关系,电阻率越小,其导电性能越好,就越不易产生静电。根据科学实验得出:电阻率为1012Ω·cm的物质最易产生静电,而汽油的电阻率一般在1012Ω·cm左右,故很易产生和积聚静电,从而形成高电位。当带电体与不带电或静电电位很低的物体接近时,如电位差达到300V以上,就会发生放电现象,并产生火花。当静电放电所产生的电火花能量达到或大于油品蒸汽的最小能量(0·2~0·25毫焦耳)时,就会点燃汽油蒸汽与空气混合形成的可燃混合气体,造成燃烧爆炸。而汽油在装卸、灌装、泵送等过程中,由于流动、喷射、过滤、冲击等缘故所产生的油面电位往往能达到2~3万伏。同时,静电放电引起火灾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必须有产生静电的条件(包括感应带电);

(2)必须具备静电积聚并达到引起火花放电静电电压;

(3)火花间隙中必须有一定量的爆炸性混合物;

(4)静电放电的火花能量必须达到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引燃能量。

三、加油站静电火灾事故的一般性规律

(1)在气候干燥区易多发静电着火事故。据统计,静电着火多发生在气候干燥的西北和华北地区,其他地区相对要少得多;

(2)在炎热季节易多发静电着火事故。来自油料部门的资料表明,气温达到37℃以上,大气湿度在15%以下,易发生静电着火事故;

(3)向机动车辆加油料时易发生静电着火。加油过程中油料冲出容器时出现的油滴与空气摩擦,可形成很高的静电电位,从而引发静电着火;

(4)明流加注、管口绑扎有过滤套时,也易发生静电着火。原因是明流加注容易形成可燃性混合气体,静电会大量产生和积聚。管口绑上过滤套,在加油过程中便会带上大量静电,越积越多,往往可达数万伏,很易放电引燃油蒸汽。

此外,加油站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管理不善、职工安全操作技能低等情况下,也易诱发静电火灾事故。

四、加油站消除静电危害的措施

(一)减少静电产生

1、控制流速。油品流速愈高,则产生的静电量也愈大,因此控制流速是减少静电产生的有效措施。一般要求灌装油初速度限制在1m/min左右,待油管出口被浸没以后,可适当提高流速。

2、控制油罐车卸油方式。如果油罐是从顶部喷溅卸油,油品必然冲击罐壁,搅动罐内油品,同时加速油品蒸发、雾化,使容器内油品的静电量急剧增加。采用潜流式灌装油代替喷溅式灌装油,可以减少冲击、喷溅。加油站要求必须密闭卸油,即进油管应距离油罐罐底不大于0.2m,以减少静电量的产生。

3、减少油品与高起电材质剧烈摩擦。电导率很低的高分子聚合物、丝绸、水、杂质、空气等都是高起电材质。禁止在加油管口、加油枪口加装绸套进行过滤。输油前,注意排放输油系统的水分和杂质,吸入口系统的连接和填料应密封,不让空气吸入。不要用高起电材质制作轻油容器和输油管,不能用非导电的塑料桶装汽油。

4、人体静电防护。操作人员在危险场所频繁作业和接触设备,可能由于带电会造成事故。人体穿着的内外衣,由于材料不同,在穿、脱情况所产生的静电也有差异。人体穿着的内外衣为化纤织品或毛织品产生的静电最高,放电可能引燃引爆爆炸性混合气体的机遇较多。因此,在危险场所应避免穿化纤衣服,应穿着防静电服,或棉织品的衣服;在加油站勿用化纤和丝绸类纱布去擦试加油机、油罐口、量油口等;在爆炸危险场所设置座椅,也勿选用人造革或化纤类作靠垫的座椅;在爆炸危险场所,工作人员严禁穿脱衣服,不得梳头、拍打衣服。

(二)促进静电的流散

1、静电接地与跨接。金属储罐、泵房工艺设备、输油管线、鹤管等均应可靠地接地。地上或管沟敷设的输油和输气管道的始端、末端和分支处应设防静电接地装置。卸车场地,应设用于罐车卸车时用的防静电接地装置,为卸油设施跨接的静电接地装置。油罐测量孔应有接地端子,以供采样器、测温盒、导电绳子等接地。需接地的设备应与接地干线或接地体直接相连,不得彼此串联。接地电阻不大于100Ω,容量大于50m3油罐接地点不应少于二处。油品的输油、输气管道的法兰接头、胶管两端、阀门等连接处应用金属线跨接。

2、其他导静电措施。其他措施主要有汽车油罐车采用导电橡胶拖地带,以消除油罐车运输途中产生的静电;在可能产生静电危险的危险场所的入口处设置人体导静电的接地柱,以消除人体静电;场地喷水,增加湿度;在储油罐进口设静电缓和器;油料中加静电添加剂;在油罐车装卸系统消静电器等。

(三)避免或减少静电放电机会

1、金属设备进行电气连接并接地,相邻设备形成等电位。罐、管、泵都有良好接地,与零电位大地相通,使他们彼此间成为等电位,则无发生电火花可能。如设备、管道用金属法兰连接时、铁轨和鹤管之间、灌桶间的灌桶嘴和灌装油桶之间等都必须设置跨接线,汽车油罐车和灌装油管路之间应设置临时夹(卡),使之成为导静电通道。

2、油品静置,正确选用检测工具。储油容器内的静电来源主要由油品输送过程中,油品同管道摩擦,泵、阀门及过滤器等部位能产生大量的静电,流入储罐中后,在储罐中产生静电,静电电位随装卸结束后逐渐下降。因此为防止静电事故的发生,对刚进油和运输后的容器进行检测作业时,油品需静置一段时间,保证容器内静电荷泄漏后,方可进行检尺、测温、采样等作业。测温盒和采样器必须用导静电的绳索,并与罐体进行可靠连接。油罐的测量口应当设置铜(铝)护板、导尺槽、接地端子。检尺时,测尺应沿尺槽下放上提,测量过程中应将护板盖好。严禁使用化纤布擦试测量、取样、测温器具。

(四)防静电危害的安全管理

1、进行防静电危害安全教育。必须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防静电危害安全教育,在业务培训中安排相应的培训内容。规章制度、设备检查都要有防静电方面的具体内容。

篇3

关键词:采油站 安全 管理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石油和化工工业的迅速发展,由此所引发的各类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作为采油厂甲级要害部位的采油站,由于其特有的工作特点和不同的工作介质,使其具有易燃易爆的危险性,所以加强采油站的安全管理显得尤其重要。

二、采油站管理中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1 防火

防火是采油站日常生产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安全措施,其基本原则是设法防止燃烧必要条件的产生;而灭火措施则是设法消除已产生或形成的燃烧必要条件。根据以上原则,在采油站生产中可采取一些基本的防火措施:(1)在危险场所应严格控制火源。(2)在危险场所设置防火安全装置、自动报警系统及通风设施。(3)在危险场所应设置能够防止火焰蔓延的构筑物。(4)生产设备在投入生产前和定期检修时,应检查其密闭性和耐压程度,所有机泵、管道、阀门、法兰、管件及接头等易漏部位,应经常检查,严防生产设备的“跑、冒、滴、漏”。(5)组织训练义务消防队伍,建立健全防火与消防的组织机构。(6)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定期检验,确保消防器材的灵活和使用效果。 (7)加强对外来施工队伍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施工安全措施,强化对外来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

2 防爆

根据原油、天然气产品爆炸特点及影响因素,防爆的基本原则是:(1)防止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形成,或一旦形成则立即予以消除。(2)在有爆炸危险的场所,严格控制和消除火源的产生,如各种明火、电火花、静电火花、撞击火花等。(3)一旦燃爆发生就及时泄出压力,使之转化为单纯的燃烧,以减轻其危害。(4)切断爆炸传播途径。(5)减弱爆炸威力及冲击波对附近人员、设备及建筑物的损伤。(6)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3 防静电

根据静电事故的发生过程及影响静电积聚的因素,防止静电危害的基本原则是:(1)减少静电的产生与积聚。(2)及时导走或消散积聚的静电。(3)严防静电放电现象,尤其是火花放电的产生。(4)防止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形成。石油静电的控制有各种各样的方法,不论哪种方法都不可能是万无一失的。因为影响静电灾害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而且还存在着不

可预见的问题。为控制和防止静电灾害,必须加强组织管理工作,一是要使操作人员有一定的石油静电基本知识;二是要有完整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4 防蒸发和泄露

油品泄露事故大多数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其中包括管理不善、操作失误、维修不及时等,但也有一些是由于自然灾害或其他事故引发的。蒸发则是由于生产装置及系统不密闭造成的。所以,要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对于前者,可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及技术培训、改善管理制度、健全岗位责任制、勤检查勤维修、增设安全报警装置及实现生产自动化等措施来预防,对于后者,则只能通过设备及整个生产系统的密闭化来解决。

5 防中毒与腐蚀

原油蒸气和天然气具有一定的毒性,吸入后能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排放后会给周围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对于防中毒措施,大体可归纳为几个方面:(1)严格控制排放量(其中包括防止泄露),对生产流程及主要设备进行密封,以及对含油污水进行处理等。(2)及时排除聚集于工作场所的油气,主要是采取通风措施。因油气比空气重,常积存于地面上及低洼处,故通风设备应设置于低处。(3)对工作人员加强防毒知识教育,健全劳保制度,强调使用防毒用具等。

三、采油站安全管理措施

1 建立安全设施档案

安全设施档案是正确使用、操作、管理的主要依据,档案内容应包括技术资料和设施使用资料。设施档案应该包括安全设施的所有详细资料以及安全设施的适用范围、设施使用情况记录、设施检验和修理更换记录,等等。

2 建立安全管理组织

为确保安全生产,要建立由站领导、技术干部和有关人员参加的安全领导小组,领导开展安全工作。根据采油站规模的大小和消防设施设置情况,建立义务消防队,定期进行演练,使他们能够在突发事件中发挥作用。

3 规范安全设施管理与操作岗位责任制度

采油站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设专(兼)职安全员,负责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安全员应参熟悉安全设施基本知识、有关安全法规和技术规定的内容,掌握所管理设施技术状况及其使用条件,能对设施进行一般性的技术检验,了解容器安全泄压装置和其他安全附件的技术性能。

安全员的职责就是对采油站安全工作负责,监督检查本单位安全设施的运行、维护、检查工作,负责建立安全设施档案及技术资料的管理和统计上报工作,对本单位员工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等等。加强岗位人员的技能培训,严格操作岗位责任制度,减少由于操作失误造成的各类安全事故。

4 对设施器材实行定期检验

对本单位安全设施、消防器材等进行定期、专门的防火安全检查,对本单位安全设施、消防器材等进行定期、专门的防火安全检查,并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保证装置平稳、安全、正常运行。

5 建立健全安全用火制度

应包括安全责任制度、用火审批制度、防火防爆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其他安全制度(如外来人员和车辆进站制度、用电管理制度、安全奖惩制度,等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油田生产中常见的腐蚀性介质主要是硫化物。严重的腐蚀会损坏设备和管线,不但影响正常生产,而且腐蚀可造成事故隐患,严重的还可能导致设备管线爆破,酿成中毒、爆炸、火灾等重大事故。所以,在日常生产中,要加强设备的保养,采取防腐措施;压力容器和管道系统不得超压运行。

参考文献

[1] 高伟.HSE管理体系在温米采油厂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6)[2] 赵洪诚.大庆油田采油企业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J].新财经,2011(8)

[3] 宗丛军.基层采油队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企业文化,2011(6)

篇4

关键词:油田地面建设;安全管理;安全措施

中图分类号:TE144 文献标识码:A

油田地面建设是在油田的地质开发基础上,采用先进的适用的技术,以促进油田安全稳定与高效开发而进行的改建、新建和扩建的工程建设。因为油田的产品都是易爆易燃的物品,不规范的管理或行为就会导致重大的损失,安全管理在油田地面建设中尤为重要。在工程建设的初步设计阶段就要全面考虑安全设计和安全措施的确定。安全措施必须要通过相关专家的审查,安全措施要针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潜在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保证地面建设工程项目能够安全稳定进行,确保建设质量。

一、油田地面建设安全管理的内容

油田地面建设也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在安全管理中应该抓住重点制定安全措施,油田地面建设安全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对建设环境进行管理

油田地面建设首先要明确建设工程所在的区域自然条件与地理位置,尤其是工程建设地点与周围居民点、厂矿企业以及交通线路的距离与方位等,这是进行安全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

2、对工程建设整体管理

对工程整体进行管理就是对建设的主要开发指标、工程量、油气处理和生产等进行全面简要的论述和管理。对于油田地面的改建、扩建工程,还要全面调查项目现在安全状况。

3、物料的妥善管理

安全管理要详细地分析记录建设涉及的天然气、原油以及地层水等,对于与安全直接相关的物料更是需要妥善的管理,保证物料的质量和建设的安全。

4、对工程建设系统流程的安全管理

油田地面建设要涉及到油气的储运、集中输送,污水处理和注水等系统,对于这些系统的事故流程和工艺流程要进行全面的安全管理。此外,对于辅助生产系统,例如,生产控制系统、供水和消防系统、通信系统等也要进行管理。

5、对工程设备的安全管理

工程建设的改建、新建或是扩建都要对设备进行安全管理,对于设备的型号、数量以及设计参数等都要进行仔细的分析,保证选择和采用科学合理的设备,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二、油田地面建设的安全措施

1、安全地布置油田地面建设的施工区域

要按照国家与行业的相关标准要求,安全地布局地面建设油气站场与集中输送管道网络与周边的居民点、城镇、交通线路以及厂矿企业的距离和分布,严格控制防火间距与公共安全防护的距离。在进行总平面的安全布置时要注意最小的频率风向与油气站场各个分区位置的关系,保证在最小风频的下方,保证出现事故时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还要保证消防的道路畅通,合理地确定内部防火间距。此外,对于管径与压力都比较大的集气干线和集油干线,应该对其路径的选择采取安全措施。

2、科学合理地选择管道和设备

要基于安全的因素去选择主要的工艺管道(站场管道与集中输送管道),对于管道的材质等都要仔细的分析和选择;并且还要注意工艺介质所接触的仪表设备、阀门,以及材料的合理选择,必须根据建设的实际需要,防止不合理的设备和材料造成安全隐患。此外,对于含有甲醇、硫化氢等有毒介质的建设项目,更应该注意设备的选用,以及仪表和管道的材质选择,以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保证油田地面建设的顺利进行。

3、注重防爆防火的安全措施

油田产品都是易爆易燃的物品,不规范的管理或行为就会导致重大的损失。火灾爆炸是油田生产场站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因此,必须做好防火防爆的安全措施。防火防爆的安全措施主要包括预防措施与控制消减措施两类。预防措施是从控制火源和防止泄露等方面进行控制,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可以设置自动控制系统、火气探测系统、紧急停车系统,采取设备与管道防腐与阴极保护措施,对电气设备采取防火防爆的措施以及防止雷击和防止静电的措施等。控制消减措施主要是针对突然发生的事故或是险情,采取的如何减少和消除灾害的应急的措施,例如,设置应急电源应对突然停电状况;设置科学的消防系统和安全泄放系统,并且还要采取适当的通风措施;注重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逃生和救生的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设置自动控制系统

制定科学合理的油田场站自动控制系统,了解和掌握自动控制系统与紧急停车系统的设置、目标、功能等,遇到突发事故可以利用自动控制系统进行操作控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应急措施。

(2)科学地设定火气探测系统

火气探测系统是进行安全生产的最直接的保证。火气探测系统是监控有毒气体和火灾事故的兼有报警功能和灭火功能的安全系统。因此,利用这个系统可以准确地探测到事故的地点和程度,触发报警系统,根据事故严重性输出事故等级,避免重大灾难发生,防止对工作人员和设备造成损害。

(3)管道和设备的防腐措施

对于管道和设备的防腐措施首先要选择优质的防腐材料,对于防腐材料的种类、等级、结构以及厚度都要详细地记录,便于日后管理。此外,对于管道的破裂要及时进行修理,选择合适的管道补口方式,制定完备的管道防腐设计和阴极保护方案。还可以在管道和设备的外层涂抹防腐油漆,以达到防腐的目的。

(4)电气设备的防火防爆措施

因为是具有爆炸危险的场所,所以要正确地选择电气设备;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安装,并且一定要保持必要安全间距;对于电气设备的电流、电压等参数要进行及时的观测,保证电气设备的绝缘能力,使电气设备安全正常运行;电气设施还要具有一定的耐火性能。

(5)防雷防静电措施

对于油气站场内的建筑要采取防雷的措施,工艺装置内部的露天布置,当顶板厚度大于4毫米时不用设置避雷针,但是要设置防雷接地;大型的油罐应该设置避雷针;对于可能产生静电的管道和设备要采取防静电的措施。

(6)设置应急电源

在油田地面建设中要设立应急的电源,应对突然停电事故,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可以根据建设的场地的实际情况设置应急的发电机,满足停电时对电力的需求。

(7)通风措施的实施

采取通风的措施主要是排除易燃易爆的气体,因此,通风设备的选择要综合考虑换气次数、通风方式以及设备数量等因素,利用合理的设备保证危险气体排出,减小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概率。

(8)安全泄放系统的应用

安全泄放系统是一种安全装置,可以在容器或系统内介质压力过大时自动开启,将部分或是全部介质泄放出来,起到保护容器的作用,以及防止对工作人员和设备造成损害。

(9)建立完善的消防系统

消防系统是油田地面建设中必须建立的安全系统。由于油田产品的易燃易爆性质,要特别重视消防系统的建立。要根据建设场地的实际情况,确定消防的给水量,消防泵的选择以及固定消防设施与移动消防设施的选择,一旦遇到事故充分发挥消防系统的作用,将损失降到最低。

(10)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逃生与救生的能力。注重对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逃生与救生能力,遇到事故能够沉着冷静,充分利用救生和逃生的设备和设施。

4、其他安全措施

油田地面建设是复杂的工程,存在很多危险因素。针对具体的建设施工状况,还要采取触电事故的预防措施,高空坠落的预防措施,中毒事故的预防措施,高温烫伤事故的预防措施、机械伤害事故的预防措施等。

结语:

安全是一切生产的基础。在油田地面建设中,综合考虑各种安全因素是保证项目建设安全进行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对安全管理的控制,采取各种安全措施,减少不安全因素威胁,保证地面建设安全有序进行,促进油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金阳.探析油田地面建设施工的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9)

篇5

关键词:油料 储存运输 质量管理 安全管理

油料产品品种繁多、使用范围广、影响面大,而且质量要求严格,具有容易蒸发、渗漏,易被污染而变质、极易着火、爆炸等特点。油料产品经过生产、运输、储存和销售等环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管理不善,都可能引起油料质量下降。这不仅浪费宝贵的资源,还可能因使用变质油品而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甚至引起恶性事故,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随着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不断发展,对油品的质量要求愈来愈高,储运中各个环节中油料的管理,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1 油料在储运中质量变化的原因

引起油料在储运中发生质变的原因很多,主要有蒸发、氧化、混油、机械杂质和水分的污染等几种。

1.1 蒸发 油罐通常装有呼吸阀,以控制油罐内的压力不致于过大或过小。因而油料在油罐中不可能像敞口容器一样无限制地蒸发,也不会像密闭容器一样,没有油蒸气溢出油罐。油料蒸发在储运的各个环节中随时都在进行;蒸发造成油料大量损耗。散失到大气中的油蒸气既污染了大气,又增加了着火危险性。

1.2 氧化 油料在储运过程中,与空气中氧接触,温度较高和有金属催化等会发生氧化现象。出现氧化既有自身化学成分的原因也有外界刺激的因素,如日光、温度、金属等。

1.3 吸水 油品能从大气中吸收微量水分,引起油品质量下降,不同烃类对水的溶解度不同。油料的吸水性还会受到温度、湿度等外界因素影响。

1.4 污染 油料在运输,收发过程中,由于油品所接触的设备,管线洗刷不净或保护不妥造成机械杂质、水分污染。在管理和操作过程中也有可能因为操作不当引起混油污染,油料污染可能会导致油品质量下降,甚至不合格。

2 各类油品储运中的注意事项

2.1 汽油 储存在有呼吸阀金属罐、温度变化大、氧浓度高,汽油氧化生成酸性物质,进一步氧化缩合,生成胶质。

2.2 喷气燃料 质量要求很高,储存安定性好;蒸发对质量影响不大。特别注意问题是防水和防机械杂质混入。

2.3 煤油和柴油 储存中不易氧化变质;储存安定性较差,易生成大量酸性物质和胶质,出现深色沉淀。蒸发损失少,油防止混油,防止水分和机械杂质的混入。

2.4 油 油的馏分重,所以不存在蒸发损失问题。重点防止混油和防止混水分、机械杂质。油种类多,要特别注意不要出现混油及发错油料等事故,以免影响使用和造成浪费。

2.5 脂 易变化质量标准,属脂是软膏状物质,如混入机械杂质后极难除去,因而要盖紧容器或密封储存,容器不能过大

2.6 原油 防止轻油蒸发和混入大量水分。原油在储运过程中蒸发、损失极为严重,蒸发出来的油蒸气还会污染环境。因而,应尽可能在油田先经脱气和稳定处理,稳定后原油在储运过程中仍需采用减少蒸发损失的措施。

3 延缓油料质量变化的措施

延缓油料质量变化的最根本方法:改进油品组成、加工工艺和精制深度,提高油品质量;有效措施:加强油料管理,延缓油料变质速度,以延长其存储时间。

3.1 降低储油温度,减少温差:①合理选择储存地点,避免日光曝晒。②采用罐装,避免或减少桶装。③夏季淋水降温:用罐顶连续淋洒冷水降温。此外也可利用气候特点,因地制宜采用通风降温措施。

3.2 油罐应尽量装到安全容量,减少上方气体空间,减少蒸发损失和延缓氧化变质。

3.3 减少倒罐、倒桶次数 倒装油料时,由于大呼吸增加了蒸发损失和油品与新鲜空气的接触,加速氧化变质。因此,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倒装操作。

3.4 适当密封储存,减少与空气接触 减少蒸发,延缓氧化变质,避免水分和机械杂质混入以及油罐锈蚀。但应注意在采用密封储存措施前,必须仔细检查储油设备,并核算其耐压强度等,采用相应安全措施卜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生产事故。常用密封储存方法:油罐正压密封法、油罐内浮顶密封法、泡沫塑料覆盖油面密封法。

3.5 减少与金属接触,防止金属催化作用 金属特别是铜能大大加速油料氧化变质。为防止油料与金属接触,可在油罐、油桶或汽车油箱内壁涂防锈层。

3.6 严防水分、机械杂质混入 精心洗涤储油容器,避免在风沙、雨雪气候里,在无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装卸油料,防止露天堆放桶装油品等,以免混入水分和机械杂质。

3.7 加强质量检查,严守规章制度 在收发、储存、运输油料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有关质量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各种油品的易变质量指标,掌握所储油料质量变化的情况;坚持“先进先出”、“存新发旧”、“优质后用”的原则,合理发放油料;针对油库地区自然条件变化规律和油库具体条件,采用有效措施,进行科学管理。

4 油料储运中的安全管理

石油及其产品具有易蒸发、易燃、易产生静电,并具有一定毒性等,在油料管理的收发、储存和运输等各个环节中,都可能出现各种危险性,必须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4.1 防火防爆 ①油品热值较高,约为煤的两倍,油品燃烧时,释放大量热能。当大量可燃气体遇到明火时,因瞬间大量气体同时燃烧,引起爆炸,危害更为严重。燃烧和爆炸往往交替发生,燃烧引起爆炸,爆炸又扩大了燃烧面,使火情更加严重。②措施:严格控制其它可燃物、断绝火源。在运输和储存油料的作业区内,应杜绝油料渗漏,泼洒等;及时清除沾油的棉纱,手套等物;严禁一切不应有的易燃物进入作业区。在断绝火源方面应严守防火规定。向汽车,飞机注汽油和喷气燃料的加油车,也必须熄火,并离开加油点20m以外。如果用发动机带动油泵加油,严禁任何部分漏出火花;储,运油设施必须全部接地,雷雨时禁止抽注易燃品;电线不得通过油罐区和输油管线区;作业区内工作人员不允许穿带钉子鞋和易磨擦产生静电的工作服;不许用铁锤或铁搬手敲击任何油罐和管线,只许使用铜铝合金搬手;汽车,火车,轮船进入作业区装卸油料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应的安全规定。油库内必须装有良好避雷设备,以防雷击起火。

4.2 防静电 ①收发、输送和加注油品时,油品分子之间及与管道、阀门、容器壁间相互磨擦,产生静电。油品是不良导体,静电就会积累起来,当电压升高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产生静电放电,引起油品着火。加油速度越快,空气越干燥,油品与空气磨擦程度越大,磨擦产生的静电越多。②为防止静电着火事故,一切运输,储存油料的溶器,管线等,都必须有良好的接地装置,须经常检查,保证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Ω。向油罐,油车,加油车装油时,输油管必须在油面以下,以免油品与空气磨擦。在高温,干燥季节,要放慢加油速度,适当在作业区及接地线周围烧水,增加湿度。实践表明,在装油开始时以及装至容器3/4容积以后,最容易产生静电着火事故,因此,在装油开始和接近结束时,应降低加油速度。国内外在加注航空汽油和喷气燃料时曾多次发生静电着火事故。通常加入防静电添加剂,增加油品导电率,效果很好。

4.3 防毒防病 ①很多石油产品对人体有一定毒害性,毒害物主要通过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侵入人体,引起慢性中毒。只要掌握各种油品的特性,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严守安全操作规程,完全可以避免中毒事故。②措施:油料储存,运输作业区内,必须严格控制油气浓度。人们长期在高汽油蒸气浓度下工作,会影响神经系统,如果必需在高油气浓度环境下工作时,必须穿戴防毒面具和防护衣物。严禁用嘴吸取油品。皮肤接触油品后,要及时洗净。要注意勿使油品接触食物,也不要使其进入呼吸道中。

篇6

关键词:数据中心机房接地系统通路 低阻抗 防雷

Abstract: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relevant requirements and the relevant specification the author's own experience and the national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 room and data center infrastructure "standard" discusses some problems about data center grounding technology of data room and grounding method.

Keywords: data center room; grounding system; access; low impedance; lightning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 C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接地的定义

地:任何一点的电位按惯例取为零的大地或导电物质。

接地:电气连接到能提供或接受大量电荷的物体上(如在地、舰船或运载工具金属外壳等)。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来说,“接地”比较通用的定义是电流返回其源的低阻抗通路。接地有2个要素:“低阻抗”和“通路”。其目的是为保证电工设备正常工作和人身安全而采取的一种用电安全措施。

接地的理解

在设计中往往提到了保护接地、工作接地、防雷接地、屏蔽接地、防静电接地、直流地、交流电等等,各种接地的说法与接地目的各有不同,给设计人员与现场技术人员理解与应用造成了很多的疑惑与误解。

为更好的理解接地,可以从接地的定义来区分,“保证电工设备正常工作”的接地是功能性接地,“保证人身(设备)安全”的接地是保护性接地。在《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以及《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中也有明确定义。

(1)功能性接地:用于保证设备(系统)正常运行,正确地实现设备(系统)功能的接地。(可以理解为正常工作需要的接地)

(2)保护性接地:以保护人身和设备安全为目的的接地。(可以理解为故障时保证设备和人身 安全的接地)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是工作接地。设备外壳接地为保护接地。

机房的接地有很多种说法,在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有如下规定:电子计算机机房接地装置的设置应满足人身的安全及电子计算机正常运行和系统设备的安全要求。电子计算机机房应采用下列四种接地方式:交流工作接地、安全工作接地、直流工作接地、防雷接地。这里例举了4种接地,可以认为是当时(上世纪90年底初)建筑电气标准与国际电工标准交流不够,信息网络和智能建筑不够发达有关。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民用建筑中数据机房越来越多,接地技术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和不足影响也越来越大。如何正确理解接地,笔者认为可以从其设置的目的来认识和理解:即设置的接地系统是满足其正常使用要求的就是工作接地(包括交流工作接地、直流工作接地),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的就是保护性接地(安全接地、防雷接地、屏蔽接地、屏蔽接地等):《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提到的接地也明确为保护性接地和功能性接地这两种,其他各种接地的说法至少是不严谨的。

机房接地的含义

1、功能性接地是保证机房系统正常运行的接地, 为电路正常工作而提供的一个基准电位。

包括:保证交流电力系统正常工作的交流工作接地;②保证机房直流系统中所有逻辑电路正常工作的直流接地;③保证数据系统以及与之相连的仪表均能可靠运行的信号地。

1.1、交流工作接地,它是电力系统中为正常运行需要设的接地;其意义在与将电力系统中的某一点,直接或经特殊设备与大地作金属连接,使得配电系统取得对大地电位为参考电位,降低系统对地绝缘水平的要求,保证系统的正常和安全运行。

计算机系统交流工作地的实施,可采用计算机配电系统的中性点用中性线(N线)联接起来,接到配电柜的中性线(PEN)上,然后通过与接地母线(PE线)将其接地;在这里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建筑电气装置内的PEN线只在一点与PE线连接,而中性线N线对地是绝缘的,这样才能避免因不当接地造成的杂散电流通道,产生较大的电磁干扰,影响敏感电子设备工作。

1.2、直流工作接地,它是计算机系统中为所有逻辑电路提供的公共参考零电位,即定义系统的逻辑地电位。

逻辑电路一般工作电平低,信号幅度小,容易受到地电位差和外界磁场的干扰,设计直流工作接地应考虑两个方面:

(1)、消除各电路电流流向一个公共地线阻抗时所产生的噪声电压;

(2)、避免受磁场和地电位差的影响,不让其形成回路;

直流工作接地线的接法通常有三种:串联法、汇集法、网格法,三种接法各有利弊,分别适用在不同规模和要求的机房内。

由于计算机系统的直流地是数字电路的基准电位,不一定是大地电位,因而有两种接地的做法:

(1)直流地接大地。直流地悬浮;直流地悬浮就是直流地不接大地,与地严格绝缘,要求对地电阻的大小一般在1MΩ以上。

(2)直流地接大地。直流地接大地就是将计算机机房中数字电路的等位地与大地相接,为了取得一定的公共电位,以减少电路的耦合,降低干扰影响,减少电气元件的电腐蚀和因线路对地绝缘不良而产生的串音等现象。

这两种直流接地也是各有利弊,就长远的发展来看,建议在计算机局域网机房系统中采用直流地接大地的做法。这是因为直流地与机柜外壳是分开的,因此机柜外壳接大地为高频干扰提供了低阻通路,对防止高频干扰和防止静电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1.3工作接地:机房数据系统以及与之相连的仪表均能可靠运行并保证测量和控制精度而设的接地,包括了数字地、模拟地和信号地。

数字地:也叫逻辑地,是各种开关量(数字量)信号的零电位。

模拟地:是各种模拟量信号的零电位。

信号地:通常为传感器的地。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都要回流到地,因为数字信号变化速度快,从而在数字地上引起的噪声就会很大,而模拟信号是需要一个干净的地参考工作的。如果模拟地和数字地混在一起,噪声就会影响到模拟信号。所以接地设计时应尽量阻隔数字地上的噪声窜到模拟地上。

信号接地有浮地式、单点接地式、直流浮地式,交流接地式。而对于一个电子信号来说,它需要寻找一条最低阻抗的电流回流到地的途径,所以一般来说,信号接地采用就近接地是最好的。

2、保护性接地包括了为供电系统故障时提供电击防护的安全保护接地、为雷电流入侵时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的防雷接地、消除电磁场对人体和设备危害的屏蔽接地以及为防止静电危害影响而设置的静电接地。

2.1安全保护接地把与电器设备带电部分相绝缘的金属外壳或机架同地之间做良好的接地称为安全保护接地,其目的是防止因绝缘损坏或其他原因使设备金属外壳带电而造成触电的危险。若机壳不接地则机壳带有较高电位,人体接触后就有触电的危险,当绝缘被击穿时,接地短路电流将经人体及人体通过建筑物流入大地;安装好安全保护接地后,由于安全保护接地线电阻远远小于人体电阻,设备金属外壳或机架的漏电被直接引入大地,人体接触带电金属外壳后不会有触电的危险。机房安全保护接地的实施是将机房内所有计算机系统设备的金属机壳用接地导线(PE线)就近接入系统的安全保护接地干线(PE干线)上,PE接地干线可多次接地。

2.2防雷接地是为雷电流入侵时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的接地,数据机房内敏感电子电气设备较建筑物内人体及其他设备更容易受到雷击的侵害。

雷电对设备的破坏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直击雷的破坏,即雷电直击在建筑物或设备上,使其发热燃烧和机械劈裂破坏;第二类是感应雷的破坏,即雷电的第二次作用。机房的防雷接地与建筑物防雷接地是同一个系统工程,采取措施一般为(1)将绝大部分雷电流直接引入地下基础接地装置泄散;(2)阻塞沿电源线或数据、信号线引入的过电压;(3)限制被保护设备浪涌过电压幅值。这里不多做叙述。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设计人员认为防雷接地在雷击的情况下,会有很大的电流通过流入大地,雷电流的幅值一般在数kA 至数百kA ,接地极及其附近的大地电位将产生瞬时高电位。如果在防雷接地极较近处有其它接地系统的接地极(接入端),就会产生干扰。所以要求防雷接地与其它接地应严格分开,并保持一定的的距离,一般考虑为大于20m。笔者认为这是不严谨的说法,《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有明确的说法:“保护性接地和功能性接地宜共用一组接地装置”,在良好的接地可以泻放雷电电流和降低电气装置的对地电位的情况下(满足目前的《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要求),在做好等电位联接和线路屏蔽并接地的前提下,防雷接地系统与其他接地完全可以共用接地装置。

等电位联接是防雷接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等电位连接的好与坏将会直接影响到雷击时,产生的雷电流的释放效果。外来导电管线、配电系统线路、通信线及等均应在防雷界面处做的等电位连接,包括了3个部分:在防雷区LPZOA、LPZOB和LPZ交界处的等电位连接、各后续防雷区交界处的等电位连接和需要保护的空间内设备的等电位连接。等电位联接和辅助等电位联接的在防静电、防电磁干扰等方面也有很多好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2.3屏蔽接地是消除电磁场对人体和设备危害的有效措施,也是防止电磁干扰的有效措施。高频技术在无线电广播、通信、电视信号传输和导航等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应用,空间中电磁辐射强度和频率覆盖就越来广泛;现代化的电力系统其本身就是强烈的电磁干扰源,通过辐射方式干扰其频段内的通信设备;机房数据设备本身也会产生较强电磁信号;因此对产生磁场的设备外壳设屏蔽装置,并将屏蔽体接地,不仅可以降低屏蔽体以外的电磁场强度,达到减轻或消除电磁场对人体危害的目的,也可以保护屏蔽接地体内的设备免受外界电磁场的干扰影响。

通常所指的干扰来源有交流干扰和高频干扰:

交流干扰主要由交流电源引起。防护交流干扰的方法是对电源进行滤波或在电源变压器初级和次级之间加屏蔽层并接地。在大的杂散电磁场外,为防止电磁干扰进行屏蔽接地十分必要。

.高频干扰来源于无线发射台的变频或超变频信号,它们窜入电子设备后在机内得到非正常解调而形成声频干扰。信号频率越高,建筑物或设备的屏蔽金属网孔眼就应越小,信号线屏蔽层的编织就越密,否则将失去屏蔽作用。

2.4防静电接地:静电是引起计算机等电子设备故障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体现在静电聚积在计算机的机壳上,当电荷聚积的能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会给人以触电的感觉;当静电带电体 触及计算机时形成对计算机的放电,有可能使逻辑元件送入错误信号、引起计算机运算错误,严重时还会造成程序紊乱,甚至烧毁设备。如何防止静电带来的危害,分析静电对计算机设备的影响,找出静电产生的根源,减少以致消除静电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

减少静电对计算机设备的影响除采用防静电地板和隔离墙外,采用接地屏蔽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其中设备的外壳接地是最基本的防静电措施,要求计算机本身具备一套合理的接地和屏蔽系统,这样当静电带电体触及计算机机壳放电时,静电就能通过接地导线漏泄入地而不至于引起系统运行故障,通常静电瞬间电势过高很容易引起接地电位的波动。其次,要尽量切断静电噪声侵入音频通道,在跳接音频和数字线时应尽量采用屏蔽线,屏蔽线的外绝缘皮应进行良好地接地,从而泄漏掉聚集在周围的电荷。

接地系统的“通路”和“低阻抗”

由上述接地系统的含义可以看出,除了直流地悬浮和信号浮地外,各接地系统均需要一个公共的基准的电位,而通常可以将大地看作一个无穷大容量的低阻抗(零电位)的“海洋”或容器,所以大地是工程中广泛定义的基准电位。那么“接地”就是与大地连通,其意义在于通过接地线路使得接地系统取得与基准地电位(零电位)相近的系统电位。由于各个系统接地的含义不一样,各个接地的要求也不一样,接地不当就会严重影响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那么正确的接地该如何实施呢?这就应该从系统的“通路”和“低阻抗”来入手。

1、通路的意义在于很容易理解,就是接地系统本身为电气意义上的通路,除了直流地悬浮和信号浮地外,其他系统接地均为与大地连通,通过接地线路使得接地系统取得与基准地电位(零电位)相近的系统电位。即使是直流地悬浮和信号浮地也是系统本身内部为电气通路,共一个基准电位。系统电位要求是本系统内的基准电位要一致。所以工程中要求接地系统要就近与一个相对的基准电位点连接。所以在工程应用中引入了总接地母线、接地干线和机房接地端子概念:

总接地母线:建筑物总接地母线作为机房接地系统中接地干线及建筑物总接地系统转接点,其理想位置在总等电位端子箱处。

接地干线通常是由总接地母线引出,连接所有接地母线的接地导线。

机房接地端子是每个机房内的各个系统接地线的公用中心连接点。

机房接地端子的电位就是工程中接地系统的相对基准电位点。这个基准电位点与零电位(大地电位)的电势差为系统接地电流与接地阻抗(接地体与大地的阻抗+总接地母线与接地的阻抗+接地干线的阻抗)的乘积。由此看出接地系统的相对基准电位点与接地阻抗密切相关。

2、“低阻抗”的意义在于将电工设备和其他生产设备上正常工作时和故障时可能产生的漏电流、静电荷以及雷电电流等引入地下,从而避免人身触电和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等事故。包括了:

(1)提供设备与近旁金属物体间的低阻抗连接,可以减少人员或设备遭电击的危险。

(2)给接地故障电流提供返回电源的低阻抗通路,使熔断器或断路器发挥作用。

(3)给雷电感应电流提供低阻抗的对地泄放通路。

(4)给静电电荷提供对地泄放通路,以防产生电火花或电弧等。

接地系统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一是有按需要接地系统的功能而单独设计的各自的专用接地系统,二是将各种功能的接地系统联在一起组成一个公用接地系统。实际应用中多采用联合接地系统,这是因为与前者相比,联合接地方式具有以下优点:(1)当建筑物遭受雷击时,楼层内各点电位分布比较均匀,工作人员及设备的安全能得到较好的保障。同时,大楼的框架结构对中波电磁场能提供大约10~40dB的屏蔽效果。(2)容易获得较小的接地电阻。(3)可以节约金属材料,占地少。

规范及工程中往往提到较多的是接地电阻的要求,工程中也认为接地电阻越小越好,一般理解为因为当有电流流过接地电阻时,其上将产生电压。该电压除产生共地阻抗的电磁干扰外,还会使设备受到反击过电压的影响,并使人员受到电击伤害的威胁。这对一般民用建筑物的接地系统来说是正确的,但是对机房的接地系统来说,至少是不全面的:任何导线都有电感,当频率较高时,导线的电抗将远大于电阻,在实际工程中,造成电磁干扰的信号往往是脉冲信号,脉冲信号包含丰富的高频成分,因此会在接地线上产生较大的电势差。对于数字电路而言,电路的工作频率是很高的,因此接地线阻抗对数字电路的影响是十分可观的。当频率达到10MHz 时,对于接地导线,它的电抗往往是电阻的千倍至十万倍。

要降低接地系统的阻抗,单单靠增加导线的截面是不够的:增加导线的截面对于减小电阻是十分有效的,但对于减小阻抗的作用很有限。一个有效的办法是多根接地干线并联。当两根导线并联时,其总电感 L = ( L1 + M ) / 2 式中,(L1 是单根导线的电感,M是两根导线之间的互感。)从式中可以看出,当两根导线相距较远时,它们之间的互感很小,总电感相当于单根导线电感的一半。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多条接地线来减小接地阻抗。要注意的是,多根导线之间的距离不能过近。另外同样截面积的导体面积大时,因其电感小,阻抗随之也小。所以多跟用多根并联带形导体组成的接地干线接地阻抗小于单根圆形同截面积的的接地干线。所以笔者认为在一个机房内采用两根相距相对较远的带形导体作为一个机房的接地干线是较可靠且可行的措施。

篇7

【关键词】大型浮顶油罐 雷电危害 雷击原因 火灾 密封 防雷建议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国内石油市场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尽快建立石油储备有利于调配市场供需平衡,同时面对国际石油市场风云变幻,为了规避石油供应不足或中断的风险建立一定规模的石油储备库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重要的战略任务,但是频发雷电灾害对大型浮顶油罐安全运行造成了一系列影响,防止大型浮顶油罐雷击起火最为关键。

1 大型浮顶油罐雷击起火原因分析

1.1 雷电的危害

雷电的危害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直接雷的热效应;②直接雷的机械效应;③直接雷的电效应;④雷电的静电感应;⑤雷电的电磁感应;⑥雷电波侵入;⑦防雷装置上的高电压对建筑物的反击作用;⑧罕见的球状雷[3]。

1.2 造成雷电引发油罐起火的主要原因

1.2.1 油罐接地老化

接地是避雷技术最重要的环节,雷电通过接地装置导入大地使其与大地的异种电荷中和。大型油罐接地是以静电导电片、接地线、紧固件组合而成,根据现场调查发现油罐接地老化主要表现在接地紧固件锈蚀,接地线外皮破损,由于大型油罐接地点很多,因此消除接地老化是减少雷电危害的关键。

1.2.2 浮顶静电导出不畅

浮顶静电的导出主要靠二次密封静电导电片,常见的静电导电片形式为弹片式和包裹式两种。油品进入油罐后,罐壁覆盖了一层原油,油罐在运行过程中罐壁受到腐蚀及原油污染,使得静电导电片与罐壁之间形成间隙造成导电不良,尤其遇到油罐收发含蜡较多的油品时,弹片式静电导电片很难满足导电要求;包裹式静电导电片较弹片式静电导电片效果好,但遇浮顶不规则运动造成其某一侧与罐壁间隙增大时,包裹式静电导电片压紧力就会变小,使浮顶局部区域静电导出不畅。而二次密封装置的导电片依靠外界弹力进行贴合,并非连续的可靠电气连接,在运行过程中,一旦密封橡胶老化、浮顶移动等将会造成接触减弱,甚至产生短距离的空气间隙等情况,因此,二次密封装置的导电片在雷电流流过时,存在产生火花放电的可能性[2]。

1.2.3 油罐密封效果不好

油罐密封分为一次和二次密封,一次密封最为重要(图1)。

油罐受施工质量和制造误差的影响,存在罐壁不规则的问题,在浮顶升降过程中易发生一次密封密封不严,导致一次密封下部空间与一二次密封间的空间相通,油气上行至一二次密封间,使一二次密封之间、一次密封下部空间形成互相连通的爆炸危险区域

一次密封效果的优良取决于其抵抗油罐变形和浮顶漂移的能力。管式充液密封是浸液式的,充液管内液体可以根据环形间距的变化自由流动补偿,从而在环形间距一定变化范围内保持严紧的密封,密封效果最好。与管式充液密封相比,泡沫密封和硬密封效果次之,新建造的油罐上使用泡沫密封效果优于硬密封,但随着运行年限的增加,泡沫密封则会出现老化收缩,密封效果不及硬密封。

二次密封是一次密封的补充,而且承担了挡雨板的作用,能控制储液表面温度及变化幅度,又能降低风载荷引起的油气损耗,但二次密封在运行的过程中,在油壁挂油及日照的影响下造成橡胶刮板老化变形,使二次密封失去隔绝外界空气的性能,从而在橡胶刮板上方一定范围内存在达到爆炸下限的油气空间。

2 油罐防雷的建议

2.1 布置合理的防雷接地装置

根据气象资料、罐区的容量、罐体材质、单罐容积设计避雷针、线的保护范围,设置防雷接地装置,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必须满足现行国家标准。例如:在接地体的布置上要考虑限制接地装置周围的雷击跨步电压,以免造成人员伤害;限制接地装置上的雷击高电位,防止雷击油罐时,雷电向其他金属物体发出反击;罐体基础自然接地体应与罐区接地装置相连,连接点不少于2处。

2.2 选择合理的接地材料

接地体应采用耐腐蚀且导电性能优良的材料,引下线应采用不小于4mm×40mm热镀锌扁钢,且宜在距离地面0.3~1.0m之间装设断接卡,断接卡应采用4mm×40mm不锈钢材料,断接卡用2个M12的不锈钢螺栓连接并加防松垫片固定[3]。

2.3 加强油罐防雷接地的测试

保证防雷设施有效,降低接地电阻值。例如:从罐壁接地卡直接入地的引下线要检查引线是否有破损,螺栓与连接件的表面有无松脱、锈蚀等现象。

2.4 大型浮顶罐可不设避雷针

根据《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的规定,浮顶金属油罐可不装设防直击雷设备,但必须用2根截面不小于25mm2的软铜绞线将浮船与罐体做电气连接,其连接点不应小于2处,连接点沿油罐周长的间距不应大于30 m。但根据近几年的实际应用情况,建议浮顶与罐体做电气连接时,连接导线不少于2根,每根导线应选用截面积不小于50mm2扁镀锡软铜复绞线,连接点用铜接线端子和2个M12的不锈钢螺栓连接并加防松垫片固定,宜采用可靠的连接方式将浮盘与罐体沿罐周做均布的电气连接。浮顶油罐的密封结构,宜采用耐油导静电材料制品[3]。

2.5 屏蔽保护

与罐体相接的电气、仪表配线应采用金属管屏蔽保护,配线金属管上下两端与罐壁应做电气连接,在相应的被保护设备处,应安装与设备耐压水平相适应的浪涌保护器[3];装于罐体的信息系统装置,其金属外壳应与罐体做电气连接,配线电缆宜采用铠装屏蔽电缆,电缆外皮及所穿钢管应与罐体做电气连接。

2.6 一次密封的设置

一次密封应有利于消除油气空间或形成液封,并应与罐壁应贴合严密。当一次密封选用软密封时,应选择浸入液面的安装方式,密封安装后下部突出应规则,无扭曲现象;上部应平整,与罐壁应有良好的面接触。建议有条件的用户使用密封效果较好的管式充液密封,由于这种密封是浸液式的,充液管内液体可以根据环形间距的变化自由流动补偿,从而在环形间距一定变化范围内保持严紧的密封,对于罐壁变形较严重的储罐,这种密封非常有效,与传统的泡沫密封和挡雨板相比可减少95%~98%的油气损失[4]。

2.7 二次密封的设置

二次密封应采用带油气隔膜的密封结构,安装后应平整,承压板之间间隙均匀、搭接严密。橡胶刮板与罐壁应贴合严密,无缝隙,且具有足够的调节能力以适应罐壁与浮顶周边环向间隙尺寸上的偏差;承压板与浮船板的紧密接触,防止胶条和防蒸发隔膜将浮船与承压板隔绝;橡胶刮板上设置包覆式静电导电片时,除有效的电气连接外还应增大雷电泄放通道,例如可使用新型伸缩静电导出装置,将平时运行过程中浮顶的静电以及雷电时产生的束缚电荷迅速的传到罐壁,保证油罐导电顺畅。

2.8 防止罐区可燃气体浓度超标

在雷雨季节可在一、二次密封之间充入微正压的氮气,抑制油气挥发并降低油气混合物中氧气浓度,另外也可以采用负压抽气法,将一、二次密封之间的油气混合物抽离到安全区域,利用自然空气置换密封间可燃油气;通过增加收发油频率、加大刮蜡机构的配重、设置加热(蒸汽)除蜡装置的方法减少罐壁挂油;利用安全可靠的可燃气体检测装置进行全天候监测,并将数据传给数控中心,掌控可燃气体实时数据。2.9 加强油罐其他泄漏点的防护

使用包覆装置将支柱和导向装置包覆密封,尽量减少油气挥发;浮船人孔选择防火材料,盖板选择铝制、或铜质,密封垫片采用耐油、耐老化材料,减少油气挥发;罐内油品进出口均匀分布,防止浮顶偏移损坏密封或造成密封处泄漏。

3 结束语

雷电是无法消除的,只有罐区合理选址、设置有效的防静电雷击设备、选择导电良好的接地装置、最大限度减少罐区油气挥发、消除油罐本身的不安全因素,就可降低大型浮顶油罐雷击起火的概率。

参考文献

[1] 唐黎明,郝敏.油库防雷安全技术.石油库与加油站 ,2010,19(2):21-23

[2] 刘宝全,刘全桢,高鑫,等.浮顶储罐二次密封装置的雷击危险性[J].油气储运,2012,31(3):193-195

[3] 演强,夏政,贾海海,等.大型浮顶油罐防雷问题[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0,29 (11):57-58

[4] 王伶俐,陈春梅.外浮顶油罐密封系统分析,[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4,23 (7):25-26

作者简介

篇8

【关键词】雷电;通信机房;防雷;接地

一、 雷电的危害形式

雷电是一种强烈的大气放电现象,自古就是威胁人类生命财产的自然现象。近些年来,随着建筑智能化的迅速发展,建筑物内信息系统的防雷保护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并已成为整个建筑物防雷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防雷问题也提出了更高、更苛刻的要求。直到今天,接地仍然是应用最广泛的并且无法替代的电气安全措施之一。

通信机房配备着信息系统和各种电子设备,其过电压耐受能力是有限的。当雷电侵入波从户外的电源线、信号线和各种金属管道侵入建筑物后,很容易使室内的电子设备损坏或造成永久性损伤,从而造成经济损失。雷电对通信设备具有很强的破坏性,在破坏形式上主要有直击雷、雷电感应、雷电波侵入和地电压反击等,尤以感应雷为常见。

(一)直击雷,指雷云对大地某点发生的强烈放电。它可以直接击中设备和架空线(如电力线、通信电缆、光缆等)。

(二)感应雷,分为静电感应及电磁感应。静电感应是当带电雷云(一般带负电)出现在设备上空时,由于静电感应作用,设备上束缚了大量的相反电荷。一旦雷云发生放电,其负电荷瞬间消失,此时设备上大量正电荷以雷电波的形式入地,引起设备损坏。电磁感应是当雷电放电时,产生强交变电磁场,在这个场中的设备会感应出很高的电压,导致损坏。对于建筑物内的各种金属环路或电子设备而言,电磁感应分量大于静电感应分量。

(三)雷电侵人波也称为线路来波。当雷云之间或雷云对地放电时,在附近的金属管线上产生感应过电压(包括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两个分量,但对于长距离线路而言,静电感应过电压分量远大于电磁感应过电压分量)。该感应过电压也会以行波的方式窜入室内,造成电子设备的损坏。

(四)地电压反击,是指雷击建筑物或其近区时,造成其附近设备的接地点地电位的升高,使设备外壳与设备的导电部分间产生高过电压(也称为反击过电压),而导致设备的损坏。

二、通信机房的防雷系统

(一)直击雷保护系统。一定高度的金属导体会使大气电场畸变,这样雷云就容易向该导体放电,且能量越大的雷就越容易被金属导体吸引。接闪器防雷就是因为将雷电引向自身而防止了被保护物被雷电击中。然后通过引下线将接闪器接闪的雷电流安全地导引入地。引下线一般不得少于两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对称均匀的布置。

(二)感应雷保护系统。感应雷是由遭受雷击电磁脉冲感应或静电感应而产生的,其形成的几率很高,且由于通信楼引出的各种缆线较多,加之楼内设备大都采用了高集成度的微电子电路,故感应雷对建通信楼内的电气设备,尤其是低压电子设备威胁巨大,所以说通信楼防雷主要是防压感应雷。

(三)建立联合接地系统,形成等电位防雷体系。所谓联合接地,从功能来看,即将电子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逻辑接地、屏蔽体接地、防静电接地以及建筑物防雷接地等共用一组接地系统的接地方式。从建筑物的施工来看,即将建筑物的基础钢筋,梁柱钢筋,金属框架,建筑物防雷引下线等连接起来,形成闭合良好接地的法拉第笼,将通信机房内各部分的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直流工作地,防雷接地与建筑物法拉第笼良好连接,各点形成等电位,消除感应过电压产生的因素。处在防雷区的计算机机房内的所有设备,均应做等电位联结。从等电位的角度出发,地网只是一个电位基准点,不是绝对的零电位点。电位均衡联结,就是使导体良好的导电性联结,使它们达到电位相等,为雷电提供低阻抗通道,以使它迅速泄流入地。

三、通信机房的接地措施

(一)接地系统

各种防雷的措施防护原理都是在雷击发生的瞬间内迅速响应,保证设备、大地、建筑物及其附属设备之间搭接构成一等电位体,从而避免过电压的损坏。实现均压等电位的关键就是整个机房的接地系统,所以接地系统在系统防雷中非常重要。

(二)接地系统的组成

(1)接地体,即埋人地中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也就是通常所称的地网。

(2)接地总汇集线,是建筑物内各种接地线汇接的地方,可以理解为建筑物内的总接地排。

(3)接地引入线,是建筑物内接地总汇集线与接地体之间的连接线。

(4)接地排,是从接地总汇集线上接出到建筑物各层或各房间中的接地装置,各机房内通信设备的接地,都接到机房的接地排上。

(5)直击雷防雷保护装置,一般由安装在楼顶的避雷针(或避雷带、避雷网)以及雷电流的引下线组成,雷电流引下线可以是多根的,还要将外墙体的建筑钢筋(或金属结构)与直击雷避雷装置良好的连接在一起。

(三)对接地系统的要求

(1)接地的阻值应尽可能的小。

(2)满足等电位连接要求,机房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直流工作接地、防雷接地等四种接地应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有无线发射的,要求机房地网、铁塔地网、配电变压器地网等连接成一个统一的地网。作用是防止通信局站内雷击发生时不同的接地体之间产生地电位反击。地电位反击很可能导致通信设备的一些接口引人过大的雷击过电压和过电流,即使接口部分有合理设计的防雷电路,通信设备也不能有效防止这种情况下的设备遭受雷击损坏。

(3)线路屏蔽必须良好接地。对传输线路采取屏蔽措施,是降低感应雷击破坏的有效方法。机房内综合布线的金属护管的屏蔽接地必须在两端有效接地,系统设计与设备最大限度地减少感应雷击侵入的渠道。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设好防雷接地系统对保障通信机房和设备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通信机房和设备在通信行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保证通信畅通的关键,所以必须加强防雷接地系统的建设,保证通信设备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吴薛红,濮天伟,廖德利.防雷与接地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篇9

【关键词】环氧乙烷 球罐 危险性 危害性 安全措施

1 环氧乙烷储存球罐工艺简介

环氧乙烷储存球罐一般在4kg/cm2(a)氮封条件下操作。球罐放空气送至再吸收塔回收环氧乙烷。每个球罐一般都维持在-5℃,各自配有环氧乙烷输送泵和环氧乙烷储存冷却器,以维持各自罐的循环和温度。

2 环氧乙烷储存球罐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

2.1 环氧乙烷物料本身的危险性分析

环氧乙烷(C2H4O;CH2CH2O)闪点

环氧乙烷介质对多种金属及其氧化物具有腐蚀性,对接触环氧乙烷物料设备设施的选材要求非常严格;同时泄漏的物料对接触到的钢制、铝制金属会进一步产生腐蚀,并放出热量。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环氧乙烷物理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临界量为10t,以500m3环氧乙烷球罐为例,储罐充装系数取0.79,则罐内物料量最大约376t,远远构成重大危险源。

2.2 环氧乙烷球罐储存过程危险性分析

环氧乙烷球罐为压力储罐,一旦出现储罐开裂可发生沸腾液体扩展为蒸气爆炸,若遇到点火源可发生火灾爆炸,危害后果更严重。

球罐区事故多因设备本体缺陷或焊接缺陷、腐蚀破坏,压力表、管嘴等细小附件损坏、法兰密封材料不当或垫片泄漏等原因造成物料泄漏,如果应急处理不及时或处理措施不正确,就可能酿成灾难性事故。尤其是球罐底部的第一道阀门、法兰、垫片泄漏,物料大量喷出挥发,极易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球罐的腐蚀主要集中在气液相界面处,另外在有缺陷的焊缝和防腐处理不到位的部位也会发生腐蚀。当腐蚀使罐壁减薄到屈服极限时,罐体会从薄弱点处破裂,物料在压力作用下大量泄漏,遇火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环氧乙烷输送泵要求密封可靠性极高。由于环氧乙烷易气化,如果对环氧乙烷泵操作不当,会产生气蚀造成空转,使泵内温度升高,容易达到环氧乙烷的分解爆炸温度;如环氧乙烷泵的叶轮安装不正,会发生擦壁,也能使设备局部温度升高达到环氧乙烷物料分解和爆炸温度。

3 毒性、低温危害性分析

3.1 毒性危害因素分析

根据《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环氧乙烷的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环氧乙烷具有中枢神经抑制作用、皮肤、眼黏膜刺激和原浆毒作用。急性中毒:患者有剧烈的博动性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较重者全身肌肉颤动、出汗、神志不清,以至昏迷。化验可见淋巴细跑增多,肝脏解毒功能障碍等。皮肤接触迅速发生红肿,数小时后起泡,反复接触可致敏。慢性影响:长期少量接触可见有神经衰弱综合症和植物神经紊乱。为“人类致癌物”。

环氧乙烷储罐正常运行时为密闭系统,不会产生毒性危害,若出现意外泄漏情况,泄漏环氧乙烷可对周围人员产生毒性危害。

3.2 低温伤害

环氧乙烷球罐区存在液化环氧乙烷,若出现意外泄漏,液化环氧乙烷在挥发过程中大量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急剧下降,可能对附近操作人员造成低温伤害。

4 挪威船级社(DNV)过程危险分析法(PHAST)对环氧乙烷球罐发生爆炸进行事故后果预测

通过采用PHAST软件对500m3环氧乙烷球罐进行爆炸事故后果预测和风险分析得知,该球罐若发生爆炸事故,其预测伤害半径相对较大,但是球罐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并得到普遍运用,风险控制和安全运行的经验都较丰富,而且运行过程中在严格执行规范、规程的情况下其出现上述极端情况的概率也极低。

5 安全措施

5.1 工艺技术

(1)球罐在4kg/cm2(a)氮封条件下操作,以控制球罐中的环氧乙烷蒸气压在爆炸限之下。球罐放空气送至再吸收塔回收环氧乙烷。

(2)对受内压的设备和管道上设置安全阀等泄压设施,若系统超压,通过安全阀泄放,确保系统安全。

(3)环氧乙烷罐区按规范要求设置防火堤。

(4)在泵出口管道上设置止回阀,防止物料倒流造成事故。

5.2 设备

(1)环氧乙烷球罐材质为碳钢,罐内侧做抛光、打砂等处理,以避免环氧乙烷与铁锈发生聚合反应。

(2)较高浓度环氧乙烷设备的安全阀前设爆破片,爆破片入口管道设氮封,且安全阀的出口管道充氮。

(3)液化烃泵不得使用皮带传动。

(4)环氧乙烷管道材质采用不锈钢。

(5)工艺设备、管道及仪表等的连接处做密封处理,设备及管道进行保冷设置。

(6)在罐区的扶梯入口处设置消除人体静电的装置。

5.3 自动控制

(1)环氧乙烷罐区通过DCS及SIS系统来实现自动控制及安全联锁保护。设置UPS电源。

(2)输送环氧乙烷的泵设有防止空转和无输出运转的措施,并设泵内液体超温报警和自动停车的联锁设施。

(3)环氧乙烷球罐本体上部设置就地和远传压力表,并单独设压力高限报瞥。

(4)环氧乙烷球罐设置高液位报警器和高高液位联锁;必要时应加设低液位报警器。

(5)在可能出现可燃气体泄漏的场所安装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报警信号送至控制室。

(6)在现场设置(防爆)手动报警按钮、(防爆)声光讯响器。

(7)设置工作接地、保护接地、仪表接地、防静电接地、防雷接地及火灾报警系统接地,且共用一套接地装置。

5.4 消防

(1)罐区周围设DN400稳高压环状消防水管线,并设消火栓。

(2)在环氧乙烷球罐上设置了水喷雾消防冷却系统。

(3)设置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和推车式干粉灭火器。

5.5 职业危害对策措施

(1)设置可燃气体报警设施,一旦发生危险有害泄漏可及时报警,使操作人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2)在有毒、有害场所中的适当地方设置洗眼器,由生活饮用水保证其水的供应,水温控制在15℃~20℃之间。危险点离事故淋浴洗眼器的最远行走距离不超过15m。

篇10

保障实验工作安全实验室在安全质量标准化体系管理上按照安全质量标准化文件、作业指导书、程序文件开展施实验工作,各岗履行各岗职责,使得实验工作从工作计划的制定、任务的下达、分析实验报告的发出,各项实验任务和活动都处在安全质量标准化的管控之下。

(1)制定安全防护,进入实验间必须穿工作服

制样时,操作人员须戴好口罩及防护眼镜,操作酸碱时,必须戴橡皮手套,防护眼镜,穿好耐酸服。从事有毒、有害物质操作人员须定期进行专项体检,按月发放保健费。从事X衍射、阴极发光、荧光分析、测试、鉴定和实验等人员均应遵守GB4792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试验室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可燃物质及有机溶剂不可放在电炉、酒精灯及其他火源附近。严禁氧化剂与可燃物一起研磨。水银漏失,应尽快回收,然后在残迹处用硫磺粉处理。产生有害气体或刺激性物质的化学反应,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吸取酸、碱和有害的溶液,必须使用吸耳球。腐蚀性物品及易燃物品不能在烘箱内烘烤。有毒溶剂和废液,酸、碱等腐蚀性溶液,不能倒入水槽和其他室外场地,应遵守GB4281的有关规定。化学试剂必须有标签,化学试剂要按危险性和非危险性加以分类,专人保管。剧毒药品及贵重物品必须有保管使用制度,设专柜加两把锁存放。由两人保管,使用时严格登记准确称量。化学试剂要存放于阴凉、通风场所,注意防火、防潮及防日晒。潮解、风化性试剂用毕后,除个别试剂可置于干燥器内,应立即用蜡或火漆等封口。腐蚀性溶液不可放在仪器间,必须有专门存放地点。浓氨水不可与酸类混在一起存放。药品、试剂库房必须符合防火、防爆、防潮、防震、通风等要求,库内严禁吸烟。放射性药品和标准源应在铅室存放。经常检查易燃易爆压力容器是否泄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搬运时严禁摩擦,碰撞。易燃易爆压力容器要按有关规定定期试压,不能使用不合格或过期未检的容器。压力容器上安装的各种计量仪表必须每年校验一次,不合格的绝不能使用。必须了解压力容器的标志,专用气体的压力容器不能装另一种气体,压力容器的仪表不能混用,仪表上不能沾有油渍。压力容器存放必须符合有关技术规程要求,并要远离火源和热源,远离实验场所,存放在阴凉、通风、干燥地方。启封盛装易燃易爆液的容器时,操作人员要穿戴好防静电防护服、手套等,严禁使用能产生火花或静电的工具。各种气瓶必须分类保管,氢、氧、乙炔瓶严禁存放在一起。高压气瓶要远离火源和热源,避免曝晒和强烈震动。氧气瓶及可燃气的气瓶与明火的距离不小于10m,存放地点距楼房3m以远。严禁混用高压气瓶的减压阀。高压气瓶和减压阀试压检验应遵守GB3864的有关规定。各种气瓶使用时,瓶内余压不能低于0.1MPa,严禁用尽。在搬运与存放高压气瓶时,必须拧紧气瓶上的安全帽。随试验工序变化及时关闭试验用水。经常检查用水胶管是否老化。遇停水及时关闭水源。燃气器具点燃后,操作人员不准离开岗位,离岗时必须关闭所有燃气器具。使用人员必须熟悉各种气体的气瓶颜色及字样颜色,发现异常严禁使用。实验间应符合配电、用电要求,不准超负荷用电。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严防室内漏电,接地线符合仪器要求。对单相负荷500W以上,三相负荷1000W以上的设备要固定使用电源插座,不宜随意改动。仪器必须断电方能检修,检修过程中应在配电盘和有关电源插座处装有明显标志。照明和生产用电线路,要严格分开,配电间须有自动跳闸安全装置。每个实验间应配备2~3只灭火器和10kg灭火砂。实验室内严禁吸烟和非试验用火。使用可燃气体的实验间,应采用防爆型电源开关及照明灯具。

(2)制定了“实验室HSE工作职责”、“主任工作职责”、“书记工作职责”、“副主任工作职责”、“油气相态研究岗工作职责”

“岩石物性岗工作职责”、“岩矿鉴定岗工作职责”、“扫描电镜岗工作职责”,“粒度岗工作职责”,“岩石制片岗工作职责”、“孔隙结构岗工作职责”、“渗流特征岗工作职责”、“岩心管理岗工作职责”。合理安排每一项实验工作计划。编制实验项目设计方案,强化标准化实验工作与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有效结合,组织措施、技术措施、风险预控措施、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实验工作服从安全质量标准化要求。现场实验工具定置摆放整齐,实验试区域划分清晰、标志标识齐全、临时接线不乱拉、杂物不乱丢、现场保持清洁整齐。各岗位严格执行工作职责,严把质量及安全关,使现场实验人员清晰掌握危险点和安全措施,确保设备和人身安全。强化现场实验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实现从“结果控制”到“过程控制”,实验现场秩序更加规范,保障事故预防机制,实现本质安全。

二标准化安全质量在实验中心的发展

从发展的观点看,安全质量标准化具有继承性、规范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创新性的特点。与以往传统意义上的实验室管理相比实验室管理标准化具有以下优点:

(1)突出了“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

(2)强调实验室安全实验工作的规范化在与国家实行的实验室“计量认证”融合后充分体现了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制度化。

(3)把安全与质量、健康与环境作为一项完整的体系进行管理。充分了体现安全、质量与健康、环境之间的统一性。

三实验室“标准化管理”的提升与实施

(1)完善实验室的“标准化管理”管理体系,是打好实验室标准化管理的基础。建立系统的符合实验室特点的标准化的体系文件是实验室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和搞好安全实验工作的前提。包括体系管理文件、各项规章制度、标准规程、员工培训教育制度等。

(2)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主体是实验室的基层和实验室的员工。所以一定要明确职责,如实验室管理人员职责、实验室技术负责人员职责、实验室质量负责人职责、实验室操作人员职责等。规范操作人员的作业行为,杜绝违章行为。实现了人、机、环境的和谐统一,就有了安全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