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的知识点范文

时间:2023-11-30 17:29: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创新的知识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创新的知识点

篇1

【关键词】 高校;预算管理;特点;机制创新

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对高校事业发展有着直接的、重大的影响,也是实施财务管理的依据和手段。随着国家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呈现出“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态势,扩招、合并、多校区办学,多渠道筹措办学资金,利用银行贷款建设等一系列改革的新形势,使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面临新任务与新挑战,对作为高校财务管理核心和基础的预算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分析研究高校预算管理的新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创新解决方案,对于高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高校预算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中心环节。近年来,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高校办学规模急剧扩大,教育经费供需矛盾更加突出,政府财政投入机制改革力度不断增强,高校负债发展带来的财务风险逐年增大的新情况下,高校预算管理面临许多问题和难点。

(一)预算编制不完整,缺乏全面性和科学性

根据预算编制要求,综合预算应当包括高校的全部收支,但是由于资金来源日趋多元化和多种利益主体的影响,目前高校预算编制范围不全面,有些游离于高校综合预算之外。例如,科研经费,由于编制年度预算时无法确定科研经费来源,也无法编入预算管理;有的高校财务预算中不包括基本建设资金收支,基建财政拨款专项亦未纳入预算;有的规模较大的高校,学校作为一级财务预算主体,其收入均已纳入预算管理,而学校下属的后勤、产业等部门作为二级财务机构,其收支经费并没有纳入学校预算管理范围,资金收支缺乏统一的管理和控制,资金流向失控或脱节,甚至会造成资金体外循环的现象。预算编制不完整,使预算无法真实地反映高校资金的全貌,不利于预算管理和有效监督。

(二)预算管理体制不健全,存在刚性不强和监管不力现象

高校预算的执行和监管一直是许多高校的薄弱环节。由于高校预算管理体制不健全,高校预算经费下达到各部门、院系后,使用权就在各单位负责人手里,在执行上财务难以控制。有的高校在预算执行中随意调整,追加现象严重,年初多预算,年中加预算,年末超预算的现象连年发生。一些高校尚未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有的高校虽然有但却有章不循,随意更改,预算的控制力度不够,预算执行的约束力不强,监管也流于形式,资金收支缺乏统一的计划和控制,存在盲目性和监管真空现象。

(三)预算编制方法不够科学合理,资金使用效益不高

长期以来,大部分高校一般都沿用“增量预算法”,以上年度收支为基数,结合多年收支影响因素来确定当年收支计划,没有按“零基预算法”来编制。这种方法过于依赖上年度的收支基数,不够科学合理,容易使某些不合理的支出继续存在,而高校规划发展的新项目往往难以得到安排,这样会导致多部门横向攀比,形成“重要钱,轻效益”的现象。此外,学校下达给部门的专项资金普遍缺乏跟踪管理和必要的绩效评价,导致部分专项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不高。

(四)编制赤字预算,存在较大财务风险

由于政府对高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而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后,办学条件、基本建设和自身发展对资金需求旺盛,办学经费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加上教育形势发展所迫,金融市场的开放与竞争,政府管理部门的默许,利用银行贷款发展已成为高校新的资金来源。因此,大多数高校的基本建设和重点项目的投资只能用贷款来解决,从而编制赤字预算。高校举债发展可能带来的财务风险没有在预算编制中得到很好的体现,事业财务预算收支平衡的原则被打破。

二、高校预算管理的新特点

高校预算管理的过程,就是高校战略目标分解、实施、控制和实现的过程,对高校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高校理财的宏观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高校预算管理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一)高校资金来源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长期以来,高校的办学经费基本靠国家财政拨款,高校只能按照上级批准的拨款计划编制预算,高校部门只是被动地接受学校下达的预算,也就是高校有什么钱就办什么事,有多少钱就办多少事。在新的管理模式下,高校经费来源由原来的单一政府拨款向以政府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的多元化转变。目前,高校的资金来源除了政府拨款外,还有按国家规定收取学生的学费,培养费、住宿费;非学历教育办班及技术培训收入;社会和个人捐赠,科技成果开发与转让收入;校办企业和技术服务收入;合作办学与独立学院收入;融资贷款等。高校办学经费从来源和数量上都有大幅度增加,一些高校这部分事业收入已超过财政拨款数额。因此,高校财务管理的地位和作用显得越加重要,预算管理的责任和难度进一步加大。

(二)财政投入机制改革力度加大,高校资金调动自受到限制

近年来,政府为了逐步建立公共财政体系,对高校经费管理实行了一系列的财政制度改革,先后推行了部门预算、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管理和国库集中收付、非税收入管理等政策制度,逐步将高校资金管理权限上移到上级财政部门。财政拨款直接划入国库,高校收取的学费等事业收入全额上缴财政专户管理,高校按预算使用计划,直接从国库集中支付,这对高校的预算管理产生较大的影响。不利于高校办学自的发挥,使资金调动困难,贷款成本增加,这些现象对高校的财务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内部控制等方面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对预算管理的要求更加严格,对编制预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更强。

(三)投资主体更加注重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和办学绩效

高校作为非营利组织,不以盈利为目的,资金财产的耗费通过国家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得到补偿,没有核算教育成本的内在要求,高校普遍不重视成本核算。随着现代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不断完善,政府或投资者将更重视教育投资效益,高校也更加重视自身的经济效益,追求教育成本的回报率。因此,办学成本核算是今后预算管理的必然要求。高校的办学绩效评价是对学校资金投入的效果、效率、效益等多种产出形式的综合考核。长期以来,高校对投入责任和支出绩效不够重视,未能将绩效评价纳入高校预算管理的整个过程,更没有明确经济责任和绩效考核制度,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甚至出现盲目投资造成浪费。因此,改革现行高校拨款体制,实行绩效预算制度,提高教育投资效益,将成为今后财政改革的必然选择。

(四)超前发展负债运行,财务风险加大

大众化的高等教育给高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急需扩大办学空间,征用土地、扩建校舍、增添仪器设备、改善办学条件,在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不可能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高校抓住机遇,选择利用银行贷款筹集资金,走负债发展的道路。实践证明,高校通过银行贷款建设给高校带来了巨大效益,但与此同时,高额贷款也增加了潜在的财务风险。目前多数高校都是采取“借新贷还旧贷”的运作模式,而每年的利息支出就是一批数量可观的支出。随着国家金融市场的宏观调控,有些规模较小、办学效益不高、经费负担较重的高校,银行将会对其限制贷款,甚至出现资金链断裂,财务运行困难的局面。而学校有限的办学资金结余弥补不了高额的贷款利息支出,只能负债发展,长期积累的巨额贷款和利息支出给学校背上沉重的财务负担,学校财务风险逐年加大。

三、高校预算管理的目标与机制创新

高校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中心环节,是高校实施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学校经济活动有效运行的依据和保证,预算管理的水平将直接关系到学校各项事业的顺利实施,也涉及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学校财务部门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新观念,构建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创新预算管理新机制,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构建科学全面的预算管理体系,防止财力资源流失

学校财务预算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学校实现发展目标的基础,高校内部应实行统一的财经制度,建立和完善各级经济责任制,按照财权和事权统一的原则,明确学校领导,校级财务部门和二级财务部门及有关管理人员的经济权限和应承担的职责,把有效组织和管理财务预算工作作为综合考核的内容。学校的预算管理归口学校财务部门,不能在学校财务部门之外设立同级财务机构。除独立法人的经济实体外,学校所有收支必须纳入预算管理,严禁学校收入“体外循环”,防止学校财力分散和流失。

在编制预算过程中,树立预算管理的创新意识,打破传统的“基数+增长”的预算基数和预算支出只增不减的现象,运用“零基预算”、“绩效预算”的预算管理方法,克服校内各部门之间存在的“讨价还价”的博弈关系,涉及学校重大发展的重点项目优先安排,取消不必要或效益不高的项目,避免造成财力资源浪费。

(二)建立预算管理的监督机制,提高预算执行的刚性

预算执行的刚性直接关系到高校预算管理的严肃性,有效性和权威性。但是从实际执行情况看,普遍存在执行不力,追加预算频繁等情况,制度的约束力不强,刚性不够。因此,必须建立预算管理监督机制。学校要根据上级的有关规定,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出适合本学校预算管理的执行监督制度,如审核权限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内部收费和大额资金使用等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严格执行。重大的财经决策和大批资金使用,必须组织科学论证,并经学校领导集体讨论,不能个人专断。应增加预算管理的透明度,实行财务公开制度,学校财力状况定期向教代会通报,接受群众监督。

(三)建立预算执行绩效考评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由于高校预算管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还没形成,超支没有控制和惩罚,节约没有奖励。为此必须建立预算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来确定各个责任主体的工作绩效,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全面引入绩效管理的理念,优化预算资金分配,增加绩效考核内容,将预算管理工作与各部门的考核和奖惩结合起来。对预算执行情况好,绩效显著的部门,给予表扬和奖励,作为评优晋级的依据之一;对违背预算管理规定或预算执行较差的部门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整改。通过考核与奖惩结合,充分调动学校内部各方面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逐步建立起管理规范,约束力强,讲求绩效,适应学校发展的预算管理新机制,使预算管理产生更大的效益。

(四)优化配置财力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财力资源是高校各项资源货币化的集中表现,高校预算管理的过程就是优化配置学校财力资源,实现成本的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的过程。由于高校办学规模超常规的快速发展,教育资源紧缺的矛盾也日益显现出来,学校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不合理的现象也暴露出来。有的高校多校区办学,校区规划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办学成本加大,教学设施设备利用率低;有的教学单位追求小而全,重复建设,资源闲置和浪费。因此,优化配置财力资源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应科学制定学校发展规划,优化配置财力资源。多校区办学的高校应科学划分各校区的功能定位,整合各种资源,在预算中优化支出结构,创建节约型校园,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

(五)依法筹资理财,防范财务风险

随着高校基本建设贷款逐年增多,学校财务承受较大的压力和风险。因此,依法筹资理财,科学调度资金,控制贷款规模,减少财务支出将是今后高校预算管理的重点工作。高校要从根本上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应建立科学有效的债务预算管理机制和科学的决策、预警、报告制度,将高校债务收支纳入预算管理范围内,在预算中体现债务预算的内容,明确负债的压力以及学校能承受的风险,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债务资金的使用情况,科学合理调度资金,防范高校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 陈少婷.论高校预算管理的观念创新[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1).

[2] 段世芳,葛传勇.关于构建学校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学术版),2008,(5).

[3] 王丽萍,郭岚,张勇.学校构建新型绩效预算管理体系之探讨[J].财会月刊(综合),2008,(5).

篇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对电子商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创新创业实践非常重要,本文主要针对高职院校对电子商务专业进行创新创业总结,并构建实践平台,从而能有效提高电子商务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

创业创新;电子商务;平台;实践

电子商务是目前一种新型的网络化的经济活动,并是一种创新的商业管理模式,它是IT技术和商业贸易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服务产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该产业的依赖程度也变得越来越高,并逐渐成为增强社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院校和教育部门也逐渐将电子商务创新教育纳入到教学当中,并将其结合专业教育的特点,将创新教育作为电子商务专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并不断深化教育体系,吸引高素质的师资力量,构建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平台。本文主要对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构建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1 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构建意义

1.1 培养人才

构建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意义就在于能够培养专业人才。高职院校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宗旨,主要面向市场进行电子商务教育,目的就在于培养一批能生产、建设、管理、服务所需要的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并以此为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此外,构建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主要以学生发展为主体,对学生进行技能、实训、操作能力方面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灵活创新的能力,在学校学习的同时,也能保证学生在外不断发展。

1.2 促进高职院校专业建设

由于电子商务的专业性较为复杂,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单纯将电子商务看做技术类专业或者商贸专业进行教学,这样会导致电子商务脱离其本质。因此,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实践是结合商贸、信息技术、经济等多种专业知识的学科,这就要求电子商务专业教育应该对其他学科进行教育培养,从而更好地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关于电子商务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网络营销、移动商务、金融支付、商贸实务、网络编辑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等专业,这些专业教育的建设必须要保持电子商务专业的特色品牌和优势,从而有利于对教学、师资等方面的整合,并提高教学质量。

1.3 为高职院校专业实践教育提供借鉴

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构建,能为院校专业的教育建设提供经验借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此外,还能够在院校中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构建的思路

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构建主要从社会需求方面出发,通过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创新创业能力方面进行研究,从而提出完整的平台构建思路,并明确实践内容。

举个例子,某高职学校为了能够培养专业人才,积极与校外企业进行合作,主要和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进行合作,从而开展项目实践、顶岗学习等方面,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实践能力。此外,加强对学生进行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学校组成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教师和团队进行组织教学,并与网盛科技、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合作,从而不断完善实践教育。

3 实践平台构建的主要内容

3.1 对目前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实践模式进行分析

电子商务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商务模式,经过不断的发展后,已经成为全球范围使用较广的商务模式。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和企业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电子商务创业已经成为了社会企业间竞争的激烈手段。而借助电子商务衍生出来的模式也非常多,因此,现代电子商务对传统商务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3.2 平台的构思

本次构思主要以商务创新创业为主要核心,并对平台进行整体规划,主要的规划内容包括:构建完善的电子商务外包、网络营销服务、电子商务网站、网络广告策划、工作室的推广等,这些都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实践能力。此外,还必须要逐步建设完善的网上银行认证系统,通过网络交易、个人交易、网上商城、配送系统等,从而让学生在校园内能够进行真实全面的实践。

3.3 构建工作室

构建工作室主要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并让学生能尽快适应社会实际工作需求。

举个例子,某地区学院依靠当地科技技术和教育部门经济上的支持,加强学校和相关企业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和氛围,并以学生为中心,建设电子商务服务、网络技术支持、淘宝创业支持、电子商务网站开发、办公室系统等几个工作室,从而对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进行培养,并加强对企业内部网络的建设管理,加强电子商务网站的服务功能,从而有效促进企业的发展。

3.4 不断加强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非常重要,通过成立相关创新专业部门,与教师进行创业经验交流,从而有效提高教师素质,下面对导师的素质培养进行分析:

第一,培养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项目管理和指导。

第二,工作室指导老师,对工作室进行创新,并进行整体的规划。

第三,中心创业老师,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方面管理的教师。

3.5 电子商务的企业化管理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力求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认知水平和绩效管理,工作室教师应该全程观察学生的实践情况,并对学生进行指导;还要确立工作室人员的管理和相应的赏罚制度,从而能有效提高学生对管理的服从性。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管理领导主要以学院进行领导,并开设相关部门如行政部门、财务部问、技术部门等,各个部门主要对自身的工作室进行管理。

举个例子,某学校工作室主要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电子商务创业的基础设备,主要包括:电脑、网络、办公室、市场联络支持。为学生提供平台,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一些具有出色能力的学生,则更应该申请更好的地方,提供更好的设备进行实践。

4 结束语

面向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的高职学生,学校需要加强其实践能力,除了必要的电子商务理论知识之外,还应该从实践入手,加强构建实践平台,创新教育模式,并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解分析,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学生的实践为本,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学生成功就业和创业。

【参考文献】

篇3

从几种形式看财政监督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财政监督的方式程序不够规范

财政内部业务部门和财政监督部门机构,监督者和被监督者之间关系尚未完全理顺,没有树立“大财政、大监督”的理念,存在着“重分配、轻监督”,“重支出、轻管理”现象,没有把财政监督渗于财政管理的各个工作环节中,从监督内容上看,表现为对财政收入检查较多,对财政支出监督少,对某个单一事项或某个项目资金检查多,对全方位监控及资金使用跟踪问效少。从监督对象上看,对外部单位监督的较多,对财政内部资金监督较少。从监督方式上看,表现为突击性,专项性检查多,日常监督少,集中性和非连接性事后监督多,事前、事中监督少。

财政监督的制度建设不够完善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财政监督作为一种经济监督活动,也必须有法可依,做到依法行政。建国以来,我国财政立法取得了显著成绩,相继颁布了《预算法》、《会计法》、《税收征管法》等财政法律、法规,使财政运行中一些重大领域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为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整体上看,财政立法滞后的局面仍没有从根上扭转,财政法制、法规对财政部门履行监督职能的规定不完整、不系统。截止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完整和权威性的专门法律,明确对财政监督的职责、内容、手段等作出具体的法律或行政性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妨碍着财政监督向高层次、深领域、全方位发展的进程,在执法上存在着尺度偏松、手段偏软等问题,严重影响着财政监督的权威性和成效。

财政监督和其它监配不够紧

财政监督和其他经济监督,财政内部业务部门和财政监督专门机构、监督者和被监督者对象之间的关系尚未理顺。我国的经济监督部门众多,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国企稽查、社会审计监督共同构成一个经济监督体系,对经济运行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

财政监督网络不够健全

财政监督信息网络不健全。财政信息网络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系统工程,信息渠道不够顺畅、反馈不够及时,不利于财政监督工作的开展。一是财政部门和收入征收单位、国库部门、预算单位尚未实行联网,财政监督机构不能详细、及时掌握财政收支情况。二是由于没有相应的技术支持,财政部门内部各部门之间难以建立沟通、协调制约机制和有效的监督决策辅助系统、监督信息支持系统,使得财政监督人员在某些问题上要反复查询,不仅浪费了检查时间,而且增加了检查成本。

加强财政监督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

财政监督工作历来是惩治和预防腐败重要手段,具有治标与治本的手段。尽管产生腐败具有深层次的各方面原因,但无不与财政监督具有一定的联系。创新财政监督机制显得多么重要、多么必要、多么紧迫。一是从企业财务方面看财政监督。二是从行政层次方面看财政监督,三是从财政内部管理层面看财政监督。

从几种途径对财政监督机制进行创新

从制度上进行创新

构建财政监督新模式财政监督必须紧紧围绕财政改革和财政中心工作,在监督内容、监督对象、监督方式、监督程序等方面作相应的调整,积极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财政监督新模式:一是在监督内容上,要由重收入检查轻支出检查向收支并重转变,从对单一事项和某个环节的检查向实施全方位监控转变。二是在监督对象上,要从重视外部监督向内外并重转变,特别是要进一步强化财政部门内部监督检查工作,不断提高财政运行质量。三是在监督方式上,要由重事后监督、突击性检查为主转变为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并重,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并重的方向上来,实现财政监督的经常化、制度化。

从配合协调机制上进行创新

一是要理顺财政监督与审计、税务监督的关系,建立财政与审计、税务监督检查联席会议制度和情况通报制度。每年由政府出面,组织财政、审计、税务等部门定期召开一至两次联席会议,协调各自的检查对象、内容和范围。同时,各部门之间要密切联系,实行检查资料和信息共享,避免重复检查。二是要理顺财政监督与社会经济监督工作之间的关系。三是要理顺财政监督机构与财政业务机构之间的关系。四是要建立案件移交和部门配合工作机制。五是加强与宣传部门的联系。

从信息化建设上进行创新

篇4

2017高考数学创新题解题方法

(一)解析几何中的运动问题

解析几何中的创新小题是新课标高考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题型,09、10、11年高考数学选择填空压轴题都出现了运动问题。即新课标高考数学思维从传统分析静态模型转变为分析动态模型。因此考生需要掌握在运动过程中对于变量与不变量的把握、善于建立运动过程中直接变量与间接变量的关系、以及特殊值情境分析、存在问题与任意问题解题方法的总结。

在解此类创新题型时,往往需要融入生活中的很多思想,加上题目中所给信息相融合。在数学层面上,需要考生善于从各个角度与考虑问题,将思路打开,同时善于用数学思维去将题目情境抽象成数学模型。

(二)新距离

近几年兴起的关于坐标系中新距离d=|X1-X2|+|Y1-Y2|的问题,考生需要懂得坐标系中坐标差的原理,对于对应两点构成的矩形中坐标差的关系弄清楚就行了。近两年高考大题中均涉及到了新距离问题,可是高考所考察的内容不再新距离本身,而在于建立新的数学模型情况下,考生能否摸索出建立数学模型与数学思维的关系。比如2011年压轴题,对于一个数列各个位做差取绝对值求和的问题,由于每个位取值情况均相同,故只需考虑一个位就行了。在大题具体解题中笔者会详细叙述。

(三)新名词

对于题目中出现了新名词新性质,考生完全可以从新性质本身出发,从数学思维角度理解新性质所代表的数学含义。此类创新题型就像描述一幅画一样去描述一个数学模型,然后描述的简洁透彻,让考生通过此类描述去挖掘性质。新课标数学追求对数学思维的自然描述,即不会给学生思维断层、非生活常规思路(北京海淀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题的解析几何大题属于非常规思路)。比如2009年北京卷文科填空压轴题,就是让学生直观形象的去理解什么叫做孤立元,这样肯快就可以得到答案。

(四)知识点性质结合

此类题型主要结合函数性质、图象等知识点进行出题,此类题一般只要熟悉知识点网络结构与知识点思维方式就没有问题。比如2011年高考北京卷填空压轴题,需要考生掌握轨迹与方程思想,方程与曲线关于变量与坐标的一一对应关系。再比如2009年北京卷填空压轴题,就是对数列递推关系进行了简单的扩展,考生只要严格按照题目的规则代入就可得到答案。此类题型需要考生对于知识点的原理、思维方法有深层次的理解才能够很快做出答案。上面提到的两道题均没有考对应知识点的细节处理问题,而是上升的数学思维方法的层次。

(五)情境结合题

此类题型属于与现实模型、数学特殊模型等相结合的题目。此类题型主要考察学生对于具体数学情境的体会,比如2010年填空压轴题是正方形在坐标轴上旋转的问题,这道题考查考生对于正方形旋转过程中指定点运动拐点的体会。此类题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数学思维推理、数学抽象归纳能力。解此类题只需像分析物理模型一样去分析题目所给出的具体情境,即可将原题进行分解。

 

高考数学创新题解题方法相关文章:

1.高考数学创新题思维方法分析

2.高考数学大题解题方法

3.高考数学选择题10种解题技巧

4.高考数学压轴题分析方法

5.巧解高考数学选择题的方法

篇5

合作学习 合作意识 创新意识

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在新的教育模式下能从书本系统的观点和复杂的理论知识中去发掘和分析关于机械产品设计的特点和规律,增强其整机和系统的设计能力,从而掌握一定的复杂机械系统开发设计能力。因此,传统的以讲授式为主的课堂教学,不与实际联系,很大程度上已经不适应该课程的教学,存在缺陷有:教学内容相对滞后,讲授内容与实际脱节,较为空洞,讲授方式单一,使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低。我们要引入合作学习,那么我就应该明白以下要点。

一、引入合作学习的动因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新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等效果,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在引入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更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达到完美的结合,不能囫囵吞枣。我们要明白合作学理的理念,对它在深入理解的同时,运用到我们的实际的教学中来。改变我们当下在《机械系统设计》实际的教学中那些理论知识不能联系实际生活,生硬的书本知识不能满足当下社会发展,枯燥滞后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学生需求诸多矛盾。

二、合作学习对《机械系统设计》教学的实际运用

1.书本知识的划分和学生的划分。首先,根据我们的教学大纲,需要学生掌握的科学知识进行科学的划分。只有那些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部分进行剔除,拿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让他们了解该学科的前言科技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和这门学科研究方向,才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其次,就是学生人员划分。按照通用的划分标准:兴趣爱好分组;按感情友谊分组;按特长搭配分组。

2.具体的合作学习环境设定。首先,课前,针对即将展开的知识点,预先需要学生准备的关于知识点的扩展知识告之每个学生小组。让他们根据得到的综合信息,在根据自己小组的组员特长进行科学的分工,最后把每个组员得到的信息汇总。其次,课后,各个组员把自己负责的知识点和扩展知识的解答,通过其他小组的合议后完成的论文或者小报告,汇总交给教师作为评价的依据。

3.评价。评价应该包括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首先,教师根据学生对个知识点和扩展知识解答的报告或者小论文进行评价打分,该部分应该占总分的比例为65%;其次,是教师对每个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进行打分,比例应该占总分的5%;再次,就是每个学生组的组长根据组员对该组的贡献进行打分,该分占总分的20%;最后,每个组员根据合作学习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给彼此打分,占总分的10%。

4.效果分析。为了检验将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引入到实际教学中对学生知识点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方面是否起到提升作用,将该引入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引入到 2004 级(1)班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生的《机械系统设计》的课堂实践中并追踪问卷调查,问卷调查表显示,将合作学习引入该课程的教学过程是有效的,它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

对未将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引入《机械系统设计》教学的 2004 (2)班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生和将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引入教学的2004级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生共 100 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1主要测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合作意识,创新意识。问卷 2 主要测试学生对该课程几个重要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图2 知识掌握从图一中可清晰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将合作学习引入《机械系统设计》课堂教学后,学生各方面能力都有较为明显的提高,尤其在合作意识、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方面有了大幅度提高。

从图二说明了将合作学习引入课堂教学后,学生对本门课的几个重要的知识点掌握程度有所提高,但其中对操作系统设计和冷却系统设计知识点提高相比较而言较小,还应在该知识点多思考教学模式的改进,而传动系统设计和控制系统设计,由于学生有先学课程《机械设计》的基础,所以掌握程度较前提高较大。通过课堂实践证明,将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引入机械专业课《机械系统设计》,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更有益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三、在引入合作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引入合作学习《机械系统设计》教学中,虽然解决了目前我们在固定模式教育的弊端,但是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重视。

怎么样在分组上做到科学化,避免有的个人主义较强的学生的反感情绪尤其重要。如果在实际操作运用中,教师一旦把握不好就会有这样那样的矛盾产生,是课堂不和谐因素存在的可能。

其次合作学识原本主旨是打破学生与学生不能充分交流,积极发挥团体的力量解决一系列问题。这中间教师怎么样去保护个体的积极性,怎么样去发现对学科有独到理解的学生,并加以培养。教师还是科学地掌握团体与个人的矛盾,不去回避。

参考文献:

[1]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D].教育研究,2002,(02).

篇6

把四个模块的教材中涉及到《考试说明》每一个考点的知识点简要整理汇集起来,在这个复习环节中,教师不必亲力亲为,可以放开手脚让学生去完成。同时要求他们把各个知识点象在电脑里储存个人资料一样要以不同名称的“文件夹”进行分类,需要时以便快捷准确取出所需资料。比如《生活与哲学》大的方面可划分为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观价值观,唯物论再往下一个“文件夹”打开的话就有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规律以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等。由大到小,层层排序汇集知识点,这样的教学会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系统。

二、 梳理“线”

明确知识点的联系,建立知识线。所谓知识线,就是把知识点按照一定的内在联系或共性,以一条主线连结起来,形成基本线索。知识点的联系越清晰,共性特征越明显,知识点组合连结的角度就越多,学生对掌握知识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能力就更能得到发挥,可谓达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

在复习《政治生活》时,全书始终以“国家”为中心呈线状辐射展开,即从整体来看,国家可以用国家制度、国家政策、政党、公民、国际社会 (外部环境)的主线连结起来;从局部来看,国家制度可以用国体、政体、国家机构、国家结构形式的主线连结起来,国家政策可以用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外交政策的主线连结起来。复习《文化生活》中关于文化的规律性可以用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播、文化继承、文化发展、文化创新的主线连结起来。复习到《经济生活》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再生产过程时可以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主线连结起来等。通过类似此种对知识联系线的梳理,从主干线索中串联知识,使学生思考问题或解答问题时清晰地再现知识点之间的渊源关系,顺藤摸瓜,水到渠成。

三、 扩展“面”

篇7

关键词:移动开发;Android;课程改革

1概述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应用和娱乐从传统的PC端转向了移动端,PC端的市场在萎缩,而移动端的市场在加速扩张。为了满足市场对于移动开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的院校开设了移动开发的课程用于拓展学生的就业面。现如今,移动领域虽有iOS和Android双雄并立,但是由于An-droid具有开源性,并且不需要购置额外的设备,有较低的开发成本的优势,所以绝大多数的院校都是以Android作为移动开发课程的教学目标。

2Android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课程教材的滞后性

Android的版本更新非常快,谷歌公司基本以每年一个大版本的速度进行更新,每个版本都会涉及到新技术、新框架、新控件等,技术的更新迭代速度相当快,教材上的知识点往往落后好几个版本。例如谷歌在最新的几个Android软件开发工具包中力推的新组件Jetpack当前几乎没有一本教材有涉及到。此外,Android的开发工具发展也相当迅速。但好多教材的开发工具仍使用的是eclipse而不是目前流行的Androidstudio。而且由于Androidstudio的更新速度也很快,变化较大,就算是新出版教材上介绍的Androidstudio也与新版本的Androidstudio有一定的差异,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甚至谷歌公司近年来已经把Android的默认开发语言设置为Kotlin,但国内的教材由于各种原因仍然使用Java作为Android的开发语言。

2.2课堂教学与工程项目脱节

目前,各高校涉及Android编程的课程多以介绍Android中的组件、控件为主,而且数据的存储多是用本地的SQLite数据库和文件存储。这样做的好处是项目较小,较少用到跨课程的知识点,学生容易入门,易于掌握。但是,这样做出来的项目多是单机的项目,实用性很差,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综合掌握和应用,也不利于与企业接轨,影响就业。此外,以教师课堂讲解、学生课后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虽然可以培养学生一定的动手能力,但是无法培养企业要求的团队协作能力、团队沟通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2.3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很高

Android软件开发是一门综合性的软件开发技术,需要较多的前置课程,例如:Java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网络程序设计等。很多学生由于前序课程学习的不好,在学习Android软件开发的时候,对Java的基础知识、数据库技术、网络服务器搭建技术等都有所遗忘,影响了学生对新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而教师由于课堂学时的有限,不可能对所有知识点进行细致教学,最后就演变为学生只会照抄老师的课堂代码,就算有新的想法也没有能力将这些想法转换为实际的代码,这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了致命的打击。

3结合工程项目的Android课程改革

3.1注重能力的培养

Android的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因循守旧,要与时俱进,主动淘汰过时的技术,但也不能盲目求新。因为新技术、新框架、新控件未必能被市场接受。例如谷歌曾经在Android的某个版本中把手机和平板进行分离最终就不为市场接受。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以经典并广泛使用的技术、框架、控件为主,其次要注重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例如,在Android控件的教学中,不能单纯的介绍这个控件怎么用,然后辅以一两个案例就完成教学,而应该教导学生怎样如何通过Android官方的开发文档来学习控件的使用。在完成几个控件的教学后,可以让学生自主通过Android开发文档来学习几个新控件,以此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技术会过时,但学习的能力永远不会过时,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新技术,才能在这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3.2教学练一体化与项目式案例教学

Android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我们摒弃传统的教室上课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场地直接选择计算机专业实验室,教师通过电子教室控制学生屏幕进行理论教学和案例演示。教师可以根据案例的规模大小和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分阶段的教学演示,学生在听完老师讲解后可以马上进行项目实践,这样能够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果,教师也容易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调整教学的进度。教学案例的设计也应该有所讲究。传统的案例教学都是围绕知识点设计一个个案例,由于每个案例的规模比较小,缺乏实用性,所以不容易吸引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此外,每个案例之间缺乏联系,学生即使通过每个案例学习了所有的知识点,也难以将这些知识点融会贯通,在期末较大项目的实现上依然无从入手。因此,我们将传统的案例式教学升级为项目式案例教学。同时,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项目案例的设计。首先结合地方经济,选取能够满足地方企业的移动化需求的项目。其次,项目要具有层次性,教学可以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展开,结合知识点进行版本控制,每个版本都是从上一个版本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功能模块。最后,项目要有可扩展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大小对项目进行扩展,实现从模仿到创新的飞跃。

3.3积极开展课外拓展训练

近年来,我校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促进学生学科竞赛的指导意见,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竞赛。本课程依托学院搭建的“创意、创新、创业”三创平台,积极组织学生组队以移动端项目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通过比赛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一方面保证了对学生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拓宽了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交流的能力。在团队中采用帮扶策略,让优秀的学生带动能力不足的同学共同进步。此外,还可以通过对不同应用领域的各种技术及知识的应用和结合,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性思维。例如近年来人工智能快速发展,AI技术与移动开发技术的结合诞生了很多创新性的项目。这种跨领域的技术结合,不但能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也符合计算机学科发展的趋势和企业对学生能力的需求。

篇8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 培养学生 判断性思维

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培养学生全面提高素质的需求越来越高。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应试教育的惯性依旧沉重,学生的创新与思考因此受到了束缚,在这种模式下教育出来的学生,往往只会死板地掌握书本上僵硬的知识点,而没有真正学会自己主动地思考,去探究知识点背后的科学与规律。判断性思维要求学生主动获取各种信息、资料,并且进行综合分析,然后在这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评价,进而得出科学的判断结论的思维方式,这是一种有利于学生的最佳的思维模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摸索着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判断性思维,并在教学中取得了一定进展。

一、什么是判断性思维

判断性思维的概念来自于英文Critical Thinking,最早在古代西方由柏拉图的老师哲学家苏格拉底在他的哲学理念中指出,“Kriticos”,在希腊文中意为提问、理解事物的意义,即“辨明和判断的能力”。判断性思维也被称为批判性思维。

判断性思维方式对于人有以下的基本要求。

(一)解释

要求人能够理解和表达多样化的情景、事件、规则、程序、经验等的含义,要求人能够对事物进行归类,澄清其不同的含义。

(二)分析

能够识别意图与表达之间的推论关系,能够识别事物的概念、描述、存在的问题,或者其他表达信息、理念、理由、经验、意见的表征方式。对于分析更细化的要求,是能够发现并且解释论证,能够把一个复杂的事物分为不同的简单部分或简单方面,并对每一个部分或方面进行理解和解析。

(三)评价

要求能够评估陈述的可信度,能够对关于主观的感知、经验、判断或意见的描述进行合理评估,并发现这些陈述与其他客观事实之间存在的推论关系,能够在所分析出的各个简单部分中,找出对解决问题比较有用的部分或者方面;评价就是要找出最有用的部分,对于各种主张和论证进行筛选,从而为判断提供依据。

(四)判断

能够依据各种相关信息中的数据、陈述、证据、意见、概念、描述,形成自己主观的理性猜想,得出结论。结论是基于对事物的比较深刻的理解、独到与独立的分析,理性的评估的基础上做出的最符合逻辑的合理判断。

二、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存在以下弊端。

(一)填鸭式教学导致学生思维不够活跃

由于应试教育的特点,生物教学这种原本丰富多彩的自然探究也是长年处于一种僵硬知识点与题海淹没学生的状态。学生为了提高学习成绩而死记硬背,没有去深刻领会这些知识点背后的科学规律,甚至没有想要去发现这些规律,或举一反三地去思考其他的关联知识。

(二)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缺乏评判的思维

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生物学作为新世纪里极具众望的新学科,如果学生都迷信书本上现有的知识,甚至将之认为是教条,而没有从根源的规律上去理解和分析,进而评估判断知识的可信程度,那么未来就不会有志于生物的学生发现出新的规律和理论。因为,新的更接近于真理的理论往往都是建立在传统经典理论的基础上的,就如同达尔文进化论上帝造人的说法一样。

三、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判断性思维的方法的摸索

近年来,教育者们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判断性思维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进展,总结出以下几点较为有效的经验。

(一)利用课程实验提高学生的理解与判断

在高中生物课程中有多个需要学生进行动手操作的实验。这些实验中,有一些是关于实验方法的应用探究,一些是关于背景问题的探究,还有的是关于知识原理的概念重现,另外的是关于基础实验能力的培养等。但不管哪种实验,都需要学生自己主动地进行动手操作。这个过程要求学生对实验步骤与目的的理解,并且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估,进而得出最终的判断结论,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判断性思维。

(二)利用科学史的发展的关键事件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生物学发展历程中一个个里程碑式的重大事件的故事,用生动的历史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思考那些发现新的生物学理论与现象的科学家们是从哪些角度思考问题的,是如何进行假想的,哪些细节成为了他们正确猜想的证据,最终他们又是如何从论证的现象中总结出结论的。

(三)联系日常的生活,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验证知识

生活往往是最好的老师,环境能够让人产生最深刻的记忆。在教学中,应该有效地利用这一点,让学生多去生活与自然中“发现”书本中的知识与规律,这样在他们恍然大悟的同时又会有新奇与成就感,能够提高学生主动思考与判断的积极性。

判断性思维作为以逻辑方法为基础,结合学生日常实际的思维模式与心理倾向发展形成的批判性思维技巧之一,对于还处于心理发育期的学生的思维与人格的成熟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作为一种技能与思想态度,判断性思维不仅仅是在生物教学领域中有重大应用,事实上它没有学科限制,在任何课程的学习中,应用判断性思维模式来分析、判断、理解,都有着非常好的效果,甚至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以及学生未来的工作与人生中,学会用判断性思维来做出最合理的选择,都是非常关键的。所以,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在教学领域努力探究创新,摸索出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判断性思维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陈禹.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应用及效果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3):11-13.

[2]何兰平.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对策[J].学周刊,2013(2):154.

[3]朱东跃.基于教科书谈提升学生判断性思维品质的若干途径[J].中学生物学,2011(4):10-11.

[4]周新霞.新课改中高中生物教学的发展与思考[J].网络财富,2010(21):143.

篇9

关键词: 探究式教学活动 初中数学教学 应用策略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的模式,设置全新的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应用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初中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从而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及思维能力。另外,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有助于提高教学教学效率,优化学生学习的质量及效果。

1.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的重要意义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好地鼓励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教师也能够在探究式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正确地思考问题,有助于初中生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数学的学习过程包含着思考,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锻炼自身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更有助于初中生提高自身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另外,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可以加强初中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让学生和学生之间有更深的了解,有助于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也能促使初中生更全面地认知及思考数学知识,从而提高数学综合能力。

2.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的策略

2.1加强知识的理解和探究,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实际状况,在探索新知识时会存在比较大的难度,所以只有学生合作探究,才能够提高新知识探究的效率,才能够培养初中生团结合作的精神[2]。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积极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还要鼓励、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转变数学学习的思维,加强团队之间的良好合作,更加全面地掌握及理解数学知识。

2.2营造出平等、自由及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初中生掌握数学知识的状况,还要锻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3]。同时,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教师始终要做到尊重初中生自身的思维方式,在掌握初中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有效地提高思维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授关于“三视图”的知识点时,可以通过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实物,促使学生更好地总结、观察、理解及探究三视图的知识。另外,教师可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针对一个实物的三视图知识开展探讨、交流的活动,教师在其中只是指引者,营造平等、自由及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初中生的数学思维,探究出更多全新的数学知识。

2.3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数学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学生探索的自主性。

新课程改革之后,由明确规定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凸显出初中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需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组织初中生及正确指导学生参与数学探究活动中进行有效的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只有凸显出初中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更好地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探究式教学活动。

例如,教师在教授“反比例函数图像与性质”的相关知识点时,需要结合之前学生掌握的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及一次函数图像的画法,组织学生多使用一次函数图像画法探究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并且教师在开展探究活动之前应该提示学生结合之前学习的知识点画出其图像。另外,数学教师也可以按照图像,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反比例函数的主要性质,有助于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好地提高初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成绩。

2.4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在学习任何知识的过程中,兴趣始终是最好的导师,指引着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并且兴趣是主要营造轻松、愉快教学环境的方式之一。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初中生更自主、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这样才能更有助于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

例如,教师在教授关于“旋转”的数学知识时,可以通过现代化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在课堂中向初中生展示各种图形的很多种旋转方式、图形旋转之后组合获得的图形,之后让初中生分成学习小组,针对图形旋转前后的特点进行探究,探究之后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总结发言,讲述自己所在小组所探究的结果。通过这样探究式教学活动,可以让初中生更生动及形象地感受数学旋转的魅力,提高数学学习兴趣,更好地掌握有关图形旋转的知识点。

3.结语

在开展数学研究时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养成探究的好习惯,还要锻炼和他人合作探究的能力,有助于初中生在学习数学课本知识的基础之上,更多地掌握探究出的数学知识点。在学生参与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还可以养成良好的探究、合作的学习习惯,有助于优化学习初中数学知识的效果及质量,也更容易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蔡汉江.实践出真知――浅析探究式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2012,21(05):154-154.

篇10

一、初中数学利用四边形解题的必要性

(一)引导初中学生利用四边形解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重视初中数学中的数学学习能力培养,不但能够帮助初中生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也能够帮助初中生形成优秀的逻辑控制能力。四边形是初中数学课的重要知识点之一,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解题有巨大的帮助作用。四边形章节作为初中数学平面几何部分的重要内容,在解答四边形章节问题 案例过程中,需要运用到各种各样的解题策略和方法,这对于初中生解题能力和学习技能的提升,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 。P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对角线AC上一动点(P与 A、C不重合),点E在射线BC上,且PE:PB。(1)求证:①PE= PD. ②PE上PD;(2)设AP= X,APBE的面积为Y。①求出Y关于的函数关系式 ,并写出的取值范围 .一 解:(1)当AD=BC时,四边形ABCD是矩形,因为AB=DC,AD=BC,所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又因为AC=BC ,所以四边形ABCD是矩形。

(二)利用四边形解题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初中数学知识点解题教学中,能够观察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中的能力,初中数学知识点解题教学变化,使学生的初中数学知识点解题教学素养得到提高,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初中数学四边形教学解题的具体方法

(一)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就要从以下几点着手进行:第一,联系实际生活。联系实际生活,能够提高学生的实用性。学习来源于生活,因此,要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就得从生活中来。经过实践证明,让学生从生活中学到的知识往往都能够使学生记忆牢固。学生也能够在生活中产生学习的兴趣,通过现实的情境教育,使学生提高数学能力,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碰到很多的数学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解决问题的动力,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比如,教师在讲解平行四边形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问题,用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板可以得到几个形状不同的平行四边形?课堂上,同学可以自行司考,再行交流,这样,不仅在能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目提升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使课内、课外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能够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是深刻的,能够有效地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比如,一个四边形,已知三个角的度数,问另一个角的度数为多少?这时教师要将关于四边形的知识点向学生讲解清楚,这样学生遇到这类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二)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具体分为以下几点:

首先,训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训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制作四边形,通过观察平行四边形与普通的四边形之间的差距,来确定解题思路[3]。

其次,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数学知识点解题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教育,在这种学生自主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表达方式下,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帮助引导学生,将初中数学中的表达学生自主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转化成一幅幅画面,使学生能够在强烈的画面感下,感受初中数学中的学生自主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和蕴含的意义。

最后,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要做到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第一,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四边形解题产生兴趣,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我国的传统教育观念是,重视初中的数理化等传统重要课程,这对学习数学课程的帮助非常大.第二,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培养其创新精神。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四边形找出多种解题思路,想学生传输一种一道题目有多种解题思路的观念,这样不但能够培养人的思维,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培养其创新精神,也能够给学生带来身心的享受,因此,对于初中数学知识点解题教学中的数学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