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定义范文

时间:2023-11-30 17:29: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课程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课程定义

篇1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 语文课程 自我定位

目前,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在各中职学校中悄然兴起,并在应用中被逐渐纳入日常教学体系,随之被认为课程改革的最佳选择和最有效的突破口。不可讳言,“理实一体化”的旋风方兴未艾,给包括语文课在内的公共基础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从而引发了对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下语文课程何去何从问题的思考。

1. 一体化教学背景下的语文课程现状

作为重要文化基础课程之一的语文,虽然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这一学科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普遍存在着如下问题:第一,学生学习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不高;第二,语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脱离当前的教学实际,使得整个课堂沉闷至极,学生痛苦,老师也痛苦。这样就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学生越来越不喜欢语文课,语文课也越来越难上;第三,为了在招生竞争中取胜,教育管理者随意压缩、删减语文课的课时,语文课堂教学不断被弱化、语文教师不断被边缘化。

正是语文课程这些不尽如人意的现状,才被 “理实一体化浪潮”推到了被批评的风头浪尖上。语文课程存在本身没有错误,语文课程那些不尽如人意的现状,是人们对待语文课程的态度以及使用语文课程的方法发生了偏差。目前,对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下语文教学的争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语文课的去留问题;二是语文课是否可以应用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

2. 语文课程的设置符合当今中职人才培养的要求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对技术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既要求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又要具备高水准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以及继续学习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语文课堂恰恰是一个综合性的大课堂,在中职教育中更显十足魅力,它不仅可以充实学生的基础知识,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判别等能力和思想道德修养,从而提高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还对于学生学好各类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继续学习和发展、塑造健康人格,都具有重要作用。

3. 专业课程实行一体化教学模式和语文课程的设置并没有冲突

我们再来借鉴一下广州市中职专业课程结构范型图,从中可以看出广州市把中职教育课程分为四个基本课程,只有项目课程、综合实践课程涉及到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而学科课程(如语文、数学、德育、计算机基础、体育等)是与理实一体化课程是同时存在的。由此可见,专业课程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和语文课程的设置并没有冲突。

说到这里,也许会有人质疑:广州市对中职教育课程的划分属于个案,不能完全解答语文课是否可以应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这一问题。那我们不妨从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概念入手进行分析。理实一体化教学,通俗点讲,就是围绕企业的某一项任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为主导的情况下,采用边教,边学,边做的教学方法。而中职语文课程主要是以文本的形式让学生感悟职业素养和人文素质,其渗透作用是潜移默化的,除了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外,没有其他实际操作的内容,更无法提炼出符合企业情境的典型工作任务,因此,语文课程不能生搬硬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4. 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语文课程作用愈发重要

之前,许多专业课程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教师单一的传授理论知识,理论学完后再由实习老师上实习课。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最大的缺陷就是最大的缺陷就是理论管理论,实践管实践,理论和实践相互脱节,有的时候学生不能学了马上用,有的时候学生长时间的理论学习再安排实习,理论的早忘光了。还有很多学校的课本理论知识陈旧,和实践有很大的脱节,而学生实习的时间很少,或者实习设备没有,直接导致实践知识非常欠缺。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较好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问题,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但是,不可否认,这种教学模式下淡化了教师的角色,教师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向学生传递人文素养(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它应该包含人文学科知识、人文情怀和人文精神)的机会少了许多。而中职毕业生将来从事某一专门职业时,其专业知识的运用和专业技能的发挥,又往往与个人的人文修养,职业道德,心理素质,身体情况等非专业方面的因素有很大关系。由此看来,语文的学科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其承担比以往更多的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任务,且所起的作用也愈发重要,这种作用在文科类专业学生的培养中尤为突出。

正如前面所述,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语文课程作用愈发重要,不能删掉课程也不能生搬硬套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但是也绝不能在“理实一体化”旋风面前无动于衷,必须思变,必须根据自己的学科性质和规律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样才不会在“理实一体化”浪潮中迷失方向。我相信,只要我们给语文课程一个正确定位的同时积极求变,我想语文教学将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篇2

关键词:热工理论与应用;职业技能鉴定;一体化;教学实践;对策;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044-01

随着国家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的推行,高职院校毕业生可以参加相关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热工理论与应用》是高职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学好这门课为后续专业技术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同时为在相关电力行业热动专业工种技能鉴定时得到具体应用。

因此,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与职业技能鉴定的内容联系非常紧密,要求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在教学中以突出专业特点为主线,优化教学内容、强化“以鉴定促学习”、重视实践训练等多方面,实现课程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一体化改革创新。

一、优化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热工理论与应用》实践教学学时偏少,理论内容与高中《物理》热学知识点重复,其教学方法、手段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为使教学内容体现“鉴定联系实际、注重应用理论”的特色,挖掘出课程教学与技能鉴定之间存在的紧密结合处显得尤为重要,从而在教学中对有关联、相似度极高的内容进行分析、整合与优化。

《热工理论与应用》与高中热学基本概念重叠部分可以进行删减,再筛选与职业技能鉴定内容一致的知识点,优化出实用性教学内容,放在课堂教学的核心地位,有效解决少课时而教学内容偏多的矛盾,增强课程系统性,避免将课程内容无限扩展开。优化后的内容制作成通俗易懂的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利用课件和黑板板书相互配合教学,有益于学生在技能鉴定中职业综合素养的培养,大大改善教学效果。

二、强化“以鉴定促学习”

针对《热工理论与应用》课程特点及电力行业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相关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要求,应强化“以鉴定促学习”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环节中,一体化教学是学生对理论知识内化和升华的重要手段,教学方法多样化,使学生能活学活用。

(一)加强基础知识、数学、计算应用等方面的储备量。丰富作业的形式,基本概念可写在作业本上,复习思考题可放在课堂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讲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让概念由“抽象”变“形象”,易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二)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提问、分组讨论的方式,将大比例教学时间分配在职业技能鉴定难点、热点、新点上。难点问题采取循序渐进,热点问题采用教与学双方互问、互答的方式,调动学生互动参与热情,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鉴定新点按照精心设计好的板书书写或放在网络平台上,由学生摘抄、下载独立完成,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新性。

三、重视实践训练

现行的职业技能鉴定制度主要包括初、中、高级技术等级考核和技师、高级技师资格考评,职业资格鉴定对于提高劳动者素质,规范教育培训,促进就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职学院职业方向的教育培训更直接地与生产活动、经济活动结合在实践训练过程中,这就要求在《热工理论与应用》课程教学中,加大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落实在过程中的细节处,至始至终贯彻课程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一体化思路。

基于虚拟技术的热工基础网络实验,各项《热工理论与应用》实验可以通过网络完成,同时生成、提交和打印实验报告。重视虚拟网络实验的实践训练,不但能帮助学生巩固和验证基本理论,还可以精简教学时间、节省资源,充分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实验网络可升级改造,实验题目随时更新,实验内容可深可浅,不受时空限制,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时间和机会。此种教学方式在职业技能鉴定一体化教学中如虎添翼,实践训练在普通计算机中心即可完成,学生互相合作、采集实验数据,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从而提升技能鉴定实际操作考核能力,大大缓解实践教学资源供求不足的矛盾。

除此之外,利用参观300MW和600MW火力发电仿真集控室的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让学生从实践中悟出真知,将理论知识转化吸收为鉴定知识,以便在相关工种职业技能鉴定中顺利过关。

四、结语

根据上面所述内容,学生能在职业技能鉴定中顺利过关,取决于能否有效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以鉴促学与以学促鉴并行,实现一体化教学过程。进一步探讨《热工理论与应用》的教学改革,就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修改,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把课程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紧密的结合。

参考文献:

[1]张国磊,杨龙滨,李晓明.提高《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08,(11).

篇3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的发展,时代的不断变迁。从建国至今我国的基础教学体育课程改革先后进行了8次改革。8次的改革意味着8次的变化,当中有好的也坏的。在体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衍生出了两种不同派别的思潮:科学和人文。支持科学观点的学者人文现在的体育课程缺乏科学的教法的同时,还缺乏科学技术在体育课堂和教学或竞赛的应用。而相反的支持人文观点的学者却认为当今的体育教学中缺乏人文关怀,“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师道尊严,不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等。在这两种不同学派的争辩中不但没有阻碍改革的进程,反而还推动着体育改革的发展。当然,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去探讨既然两种分隔能推动学校体育改革的发展,那么如果将这两种思想融合在一起会产生怎么样的效果呢?

关键词 科学 人文 学校体育改革

建国60多年来我国基础教学体育课程改革先后进行了8次改革。从1950年《小学体育课程暂行标准》、《中学体育课程暂行标准》草案的提出至2003年《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提出。我们回顾这8次改革带来的经验与不足,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我们建立比较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建立了明确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同时对学校体育的基础性,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发展学生个性也越来越重视。看到体育改革越来越完善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中间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内容过多、规定过死、技能掌握不好还有在课程实施中存在“以教师为中心”的倾向,教师决定一切、主宰一切。师道尊严,不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不管学生的心理感受,甚至不尊重学生,讽刺、挖苦、体罚、打骂学生等等一些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因此在学校体育改革过程中生成了“科学”与“人文”这两种体育观念。科学观与人文观是人类看待世界的两种观念,这两种观念对体育领域产生影响,便形成了对体育的两种不同观念:科学体育观和人文体育观。

一、科学体育

(一)科学体育的定义

1888年,达尔文曾给科学下过一个定义:“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达尔文的定义指出了科学的内涵,即事实与规律。

(二)科学体育理性认识

在科学体育观中我们强调的是如何将科学技术运用在体育教学中去。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现代科技事业进入了历史上最快最好的一个发展时期。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了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三大体育领域中,只有竞技体育与科学技术是同步发展的,学校体育在将科学技术运用到当中处于一种高不攀低不就的状况。在竞技领域中现代科学技术为体育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现代化的仪器设备、科学化的训练手段等都是促使体育运动水平提高的因素,特别是在运动训练和比赛方面,包括科学选材、机能评定、技术动作创新、心理素质锻炼、训练方法应用、兴奋剂检查等方面,无不引入了科学技术的新成果。现在使用塑胶跑道、新型跑道、电子计时等,都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然而在学校体育中恰恰就缺乏科学技术的投入和引用。所以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呢?要靠科学,要靠最新的体育科学研究成果,要把体育科学知识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

二、人文体育

(一)人文体育的定义

胡小明(1999)提出:“人文体育观,指在对体育的认识中倾注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生物体育观,则把注意力集中在体育对人的生物性效果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世纪呼唤体育以人为本,体育不能无‘人’”的主张。

(二)体育中的人文关怀

体育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口号已经喊了多年,但在教学实践中还是压抑学生的主体,忽视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培养。聂集林在《当代中国学校体育课程人文关怀的缺失与重构》一文中深刻的谈论到了当代学校体育课程目标定位中严重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学校体育中对特殊需要学生缺乏必要的关怀、学生喜欢运动而讨厌体育课已成为体育界的共识等一些问题。学生说:“我们只会按照老师的指令,按部就班地完成动作,如同一个受人控制的机器人,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高强度的训练,让我们不自觉地把体育与恐怖画上了等号,曾记否,我们有多少次的对天祈祷,希望天降大雨,只为避开体育课。体育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为人性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关注“全人”的发展。关注学校体育与人的成长,人的发展关系。关注个体生命的成长,关注生命活动的解放,生命情趣的体验和生命的价值取向。

三、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或者思辨

科学体育观和人文体育观这两种观念从不同的视角审视学校体育,反映学校体育的不利影响,只有二者有机的结合才能真实地反映学校体育的全貌。我们要认识到科学技术是学校体育发展的一个强大动力,同时也要注意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学会关注学校体育不断发展的同时,就越需要这两种观念的交流与结合,二者的融合将给学校体育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马卫平.体育与人――一种体育哲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2.

[2] 周西宽.体育基本理论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56.

[3] 胡翔.剖析我校体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几个问题[J].体育世界.学术.2009(9).

[4] 鞠鑫涛.浅谈高校体育课程改革[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

[5] 田国祥,赵菁.论两种体育观的生成、发展与启示[J].甘肃高师学报.2006(5).

[6] 冯霞,杨文轩.我国近年来人文体育观研究述略[J].体育与科学.2005(4).

[7] 马维民,陈竞雄.学校科学体育的萌芽状态及未来发展[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199(3).

[8] 李忠堂,阎智力.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60年回顾[J].体育学刊.2010(12).

篇4

关键词:高校体育 有效教学 评价机制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实施,体育教学为了追求更高水平的教育品质,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式的运用,教学方法的更新,教学评价的使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创新,并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绩。高校体育是以大学生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与健康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本文把高校体育教学有效性目标建立在学生健康水平的进步或发展程度上,学生的“健商”有无进步或发展应是衡量高校体育教学有效无效的重要指标。

一、“健商”促进作为高校体育教学有效性标准是时展的要求

通常人们普遍认为健康就是不生病,但事实并非如此。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所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不生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这一定义从三个不同层面来诠释健康的涵义,即身体层面、精神层面和社会层面,这是一个立体复合型的定义,它反映了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相一致的现代健康观。体育的最本质的功能是强身健体,增进健康。高校体育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运用体育的健身功能,增进学生的健康,另一方面要以体育为载体,充分挖掘体育的其它功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以“健商”促进作为高校体育教学有效性标准的特点是:在观念上,摒弃了不适应时代的体育教育观念,是对“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全面贯彻,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实施体育的终极目标;在具体的课程目标上,除了要完善了身体健康的目标外,还要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从而全面实现体育课程价值目标;在教材内容和教学方式上,淡化以竞技运动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运动兴趣、锻炼习惯、卫生习惯、终身体育的意识的养成;在教学关系上,突出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在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上,注重学习过程中的态度、行为、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既评价结果又重视过程,既有自我评价,又有外部评价。

二、“健商”促进作为高校体育教学有效性标准对教师的要求

现代教学论已经实现了从注重以知识、技能传授为价值取向到以注重建构学习主体为价值取向的转变。以往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过分注重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承及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以“健商”促进的体育课程将更加关注课程在健康、实用性、可持续性和个体需求等方面的价值体现,使体育课程在促进学生坚持参与体育活动,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身心健康的发展等方面发挥重大的作用。以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的课堂教学法,压抑了学生对运动的欲望,限制了他们对运动乐趣的体验,对规范和标准的盲目追求,使学生在没有体验到运动乐趣之前就已经厌倦了,课堂教学缺乏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从而使课堂失去了生命活力和创造特性,导致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怪现象。让学生运动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学生体验到体育的乐趣、感受体育运动给身心带来的益处。因此体育教师要成为合格的健康教育者必须以确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引导学生自觉锻炼为中心,改变传统的教学行为,注重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康意识,提高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锻炼习惯。因此,体育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以运动技术,技能教学为主线的教学方式,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由单纯的体育知识、技能传授者向健康教育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转换。

三、完善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机制是促进学生“健商”发展的关键。

体育评价是为体育教学目的服务的,根据“健商”理念、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建立科学而合理的多维评价体系,从学生的学习态度、成绩进步幅度、应用技术和技能的能力等多方面加以评价,最大限度地激励学生锻炼的动力,从而实现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和“健商”的发展。既然“健康”的概念是指“不但没有身体缺陷和疾患,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既然我们要讲求“身心并完”的健康理念,那么,体育课的“考试”就应转变为阶段性的健康检测,变成一种对过去阶段的总结和新阶段健康水平的目标与计划的确定。“考试”的观念、内容及方式方法由此会产生了迥异于前的变化。学生也会由“被考”转变为“考自己”、“自己考”。教师的“主考”角色也转化为“辅考”。试卷就是学生自身的健康实践――“我的健商水平与体育锻炼成效”。即: 以“健商测评”为主,辅之以体能测试、技能测试等,探索考评方式方法的改革,引导学生以自我测试、相互评价等方式参与体育课成绩考评。具体做法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大学生活的不同阶段,设定健康目标,制定健康计划(“运动处方”),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按时检测自己的健康状况,调整目标和计划。由此便产生一种全新模式的“学习”、全新模式的“考试”,一种开卷的又完全没可能也不需要作弊的考试。另外,国内外运动生理及医学等学科已经有着多种研究成果可用于健康水平的测试。如以“靶心率” 来评价不同年龄、不同健康状况及不同运动史人群身体状态。体育界的体能测试也有可借鉴的内容及方面。还可以借鉴心理学中心理测试的一些简便有效的方法。其实,将拓展训练引入到体育课中,就已经会带来对个人以及“团队”的评价观念上的更新和方法上的“创造”。

篇5

关键词: 结构方程模型 高校体育课程 评价指标体系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正经历着巨大的嬗变。随着“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的不继深入,教育部重新制定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不仅对体育课程的性质进行了重新定位,而且对体育课程的目标作了新的阐述,即通过体育课的学习,将以往体育课程在实际主要关注增强学生体质、传授体育运动技能方面,扩展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基于这种价值观念的根本改变,以传统的“单一”的体育课程评价办法已完全不能反映《纲要》的精神。因此,构建科学、以人为本、便于操作和推广的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是一项任务艰巨、时间紧迫的工作。因此,在高校体育课程评价中,必须通过实证研究将抽象多元化的体育课程评价概念转化为具体可操作性。可操作性一般是指具体的行为、特征、指标上对变量的操作进行描述,将抽象的概念转换成可观测、可检验的项目,在实证性研究中,操作性定义尤为重要,它是本课题研究是否有价值的重要前提。

在实证研究中,建构指标体系是定量分析现实社会的关键环节,尤其是在解释性研究中,而高校体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就属于解释性定量分析研究,是在对学生课程学习进行检验,因此必须先建立指标体系,这样才能将思辨色彩很浓的学生掌握知识理论概念转变为经验世界中那些人人可见的具体事实,对假设的检验才成为可能。高校评价指标体系是有关一个概念的树状分层(分级)结构(指标体系框架),最高层称作日标层(概念),最底层称作指标层,中间各层叫作次日标层,也可以简单地将从概念的下位开始的各层称作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等等。在建构高校体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涉及统计学、社会学、管理科学、决策科学、模糊数学、系统理论等多个学科的综合叉方法,因而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很大难度,各自所建构的指标体系不论是体系框架还是权重分配都有差异,有时甚至大相径庭。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建构指标体系的方法和步骤,最后构建高校体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一、结构方程模型

结构方程模型(SEM,Structure Equation Modeling)的思想起源于Sewll Wright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路径分析概念。SEM是应用线性方程统表示测量变量与潜变量(难以直接测量的变量)及潜变量与潜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通过为潜变量设定测量变量,用测量变量之间的关来研究潜变量之间的关系[1]。

结构方程模型假定一组潜变量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潜变量可以分别用一组测量变量表示,是某几个测量变量的线性组合。通过验证测量变量之间的协方差,可以估计潜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从而在统计上检验所假设的模型对所研究的过程是否合适。如果证实所假设的模型合适,就可以确定潜变量之间关系的假设是合理的。

一般来说,结构方程模型有3个方程式:

其中:x――外生显变量组成的矩阵;

y――内生显变量组成的矩阵;

ξ――外生隐变量组成的矩阵;

+――内生隐变量组成的矩阵;

Λ――外生显变量与外生隐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外生显变量在外生隐变量上的因子负荷矩阵;

Λ――内生显变量与内生隐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内生显变量在内生隐变量上的因子负荷矩阵;

δ、ε――分别为测量方程(1)和(2)的残差项,反映了方程中未能被解释的部分。

结构方程一般可以写成如下通式:

η=βη+Γε+ζ (3)

η是内源潜在变量,ε是外源潜在变量间关系,ζ是内源潜在变量间关系,Γ是外源潜在变量对内源潜在变量影响,是模式内未能解释的部分。

结构方程模型有如下特点:

(1)可同时考虑及处理多个因变量;

(2)允许自变量和因变量项含有误差;

(3)允许潜变量由多个测量变量构成;

(4)可构建潜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估计模型与据之间的吻合程度。

二、目前高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是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通过专门的技术和和考察手段对学习者进行的相对获取知识和能力进行综合比较和科学分析的过程。体育课程评价按照一定的客观标准,从出勤率、学习认真程度等方面出发,来评定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程度,是一个对学生阶段性学习成绩进行系统衡量、评比和估计的过程。根据基础和学习相对能力,可以确定不同的等级,因此建立公正公平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

在目前的高校体育课程评价中,直观评判法与运动能力测评法相结合的评判方法最普遍。此评判方法的设计核心就是根据体育课程评价要素,并采用一定的分数表示每一个要素的权重,然后按照课程标准衡量标准,对学生现行掌握的技术动作、运用等方面进行比较、评估,最后经过归一化处理得到各个学生的分值。

通常采用直观评判法和运动能力测试评判法的高校体育课程评价,步骤如下:

1.与学生体质健康、技能掌握、学习态度等有关的要素,都可以作为评价要素。例如:体质健康、体育技能掌握与提高、学习过程、学习目标达成、体育实践与参与等。

对于高校体育课程评价要素的确定,从大量国内文献资料来看,一般通过体质健康、体育技能掌握与提高、学习过程、学习目标达成、体育实践与参与这五项指标进行衡量的,如表1所示。(注:各类学校具体指标可能有所不同)

2.为了精确评价各学生体育课程的掌握标准,需要将评价要素进一步细分。在细分过程中参考各高校学生特征。

3.要素权重确定。不同要素对学生体育课程掌握程度是不同的,在高校体育课程评价中需要确定各要素权重。

4.在此基础上,需要根据学生实践情况编制实施细则和评分标准,实施细则和评分标成为教师评判学习使用手册。

三、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高校体育课程评价研究

高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建立后,需要进一步计算各个要素的权重,明确各要素在评价体系中所占比例。本文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并结合模糊评价的思想确定要素的权重。

1.模型标量设计

为了构建高校体育课程评价的结构方程模型,必须先对高校体育课程潜变量进行研究。体育课程最终成绩必须与学生学习程度成正比。体育课程学习掌握程度越高,进步越大,给予的成绩也应该越高,反之亦然。因此本文中,需要将体育课程影响要素进行度量,考察各要素对高校体育课程的贡献。高校体育课程构成要素有体质健康、体育技能掌握与提高、学习过程、学习目标达成、体育实践与参与。

在高校体育课程评价的结构方程模型中,体质健康、体育技能掌握与提高、学习过程、学习目标达成、体育实践与参与为外生潜变量,体育课程评价相对成绩为内生变量。在本研究中的标杆则是以往我国体育课程评价课程评分标准。

根据结构方程,可以构建方程图1:

2.结构模型

课程评价受上述的体质健康、体育技能掌握与提高、学习过程、学习η目标达成、体育实践与参与五个潜变量的影响。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定义变量,如表2所示。

高校体育课程模型时外生潜变量与内生潜变量之间的方程。

根据结构方程模型的机构方程模型:

η=Bη+Γξ+ζ(Ε[ζ]=0)(4)

其式中,

η―内生潜变量

ξ―外生潜变量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B―内生潜变量间相关系数举证

Γ―外生潜变量对内生潜变量影响系数举证

基于上述变量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到高校体育课程评价模型,表达式如下:

系数大小通过结构方程模型估计。

结合上述潜在变量和测量变量的构建,我们可以得到高校体育课程评价测量模型。测量模型如下:

y=λ・η+ε(6)

在上面表达式,λу为标杆对课程评价相对成绩的系数。

3.权重的计算

针对课程评价,为了实现评价体育的公平,在原始数据的获取过程中,本文通过“高校体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课题获取大量高校的数据。

在处理数据时,本文使用LISREL8.8软件对上述模型进行计算。根据运算后的路径图,可以得到模型中每一个潜变量和测量变量的路径系数。通过归一化处理可以确定权重。所得路径图如图2所示。从拟合指标来看,卡方检验值为187.44,自由度为64,且统计显著。其它拟合优度指标NFI,NNFI,CFI,IFI及RFI都在0.7以上,从整体衡量,该模型的拟合优度尚可。

根据结构方程路径图,进行归一化处理,高校课程评价指标体系,见表3。

4.结论

本文通过结构方程,从体质健康、体育技能掌握与提高、学习过程、学习目标达成、体育实践与参与等五个方面进行系统的衡量、估算,并确定各要素的权重值。

为了使课程评价更加合理,最大程度地降低教师个人因素对学生课程成绩评价的误差,实现评价体系的内外部公正,本文运用了结构方程。

结构方程模型的采用,使课程评价各要素权重的确定更加具有客观性,克服了已有层次分析法研究中直接对评价要素采用专家打分的主观性;而标杆管理衡量方法的采用,增强了课程评价的横向可比性,使得课程评价结果能够保持外部公平。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主要讨论课程评价要素权重的确定方法和过程,对于课程评价中各要素的确立未作全面研究,只是参考以往评价体系各要素的构成,因此各高校在建立自身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是,需要根据学校所处的具体情况进行修正。

参考文献:

[1]Sik Yum Lee,Xin Yuan Song.Application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to Quality of Life [J].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2005,12,(3):435-453.

[2]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2002-08-06.

[3]丁曙.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体育新课标下学生的学习[J].安徽体育科技,2008,29,(1):76-79.

[4]徐焰.高校体育课程考试方法的改革[J].体育学刊,2004,11,(6):88.

[5]张瑞林,闻兰,黄晓明,等.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52-57.

篇6

关键词:体育课程;运动技术;默会知识;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9)05-0077-03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Some questions aboutSport technique in PE curriculum. Firstly,Sport technique is a tacit knowledge. There is cognition in PE curriculum. This understanding is very important to rise theSubjectStatus of PE curriculum.Secondly,Sport technique is not only PE curriculum object but also a carrier for other PE curriculum objects.So, it is very important in PE curriculum. Thirdly, weShouldSelectSport technique holistically and aimly, and devise its teaching process meticulously according to the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So, the teaching objects can be achieved overall andStressfully.

Key words: PE curriculum;Sport technique; tacit knowledge; teaching

1 运动技术是一种默会知识

就运动技术而言,过去鲜有把它看成是一种(特殊的)知识,而普遍地把它看成是一种(特定的)方法,如1989年出版的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体育概论》认为,运动技术即身体练习的技术,是指那些能充分发挥人体机能潜力的、合理有效的完成动作的方法。[1] 1995年出版的高等学校教材《体育概论》把运动技术定义为:“能充分发挥人体机能能力,合理有效地完成动作的方法。”[2]2000年出版的《体育科学词典》也认为运动技术是合理有效地完成动作的方法。[3]

把运动技术看成是方法不能揭示其本质属性,方法只是运动技术的表征,从本质上讲运动技术是一种知识。波兰尼将“我们所知道的要比我们所能言传的多”这句话作为认知命题,提出了“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达的,只是一种知识。而未被表达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前者就是我们熟悉的“明言知识”,后者则是“墨会知识”。墨会知识主要通过身体的感官或理性的直觉而获得,是情境化和个体化的认识,不具备明言知识习得过程中那种能够同时为不同的人们所分享的共同性。[4]由此看来,运动技术应收编在墨会知识理论的旗帜下,其知识属性归属于墨会性。

由于运动技术定义中主题词(“方法”)的不合理,传统上人们不把运动技术的获得当作知识学习来对待,认为体育实践课教学没有知识传习可言,只不过是指挥学生跑来跑去、蹦蹦跳跳而已,于是体育课程的知识性、学科性被人为地降低了,体育课程变成了“小三门”,甚至变得可有可无了。

由此看来,把运动技术定义为一种特定的方法是不妥的,而应该把它界定为一种特殊的知识,即墨会知识。墨会知识理论为我们把运动技术纳入认知体系提供了依据,对提升体育课程的认知性与学科地位具有重大的意义。

2 运动技术在体育课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运动技术之所以在体育课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因为运动技术不仅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目标,而且是其它体育课程目标达成的重要载体。

首先,运动技术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目标。这里的体育课程指的是我们通常所讲 “正课”,即正规体育课程,对于这种课程,实践中我们也经常把它称之为学科,所以实践中的正规体育课程实际上是或主要是学科类课程。对于学科类体育课程而言,传授体育知识与运动技术就应该成为其最重要的目标与任务。因此,传递运动技术是(正规)体育课程的重要目标。

过去,在学校体育领域存在着两种影响颇大的观点,一是“技术中心论”,二是“体质中心论”。现在看来,我们不能笼统地批判它们对还是不对。就(正规)体育课程而言,“技能中心论”还是有其积极的意义的,只不过在重视运动技术的同时,不能忽视或排斥体育课程的其它目标;而“体质中心论”在此处则显得不够妥当。就体育活动课而言,“体质中心论”也有可取之处,因为活动课的主要功能、目标、价值取向是发展学生的体质、情意等;而“技术中心论”在此处则显得不合时宜。

最新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虽然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但并没有忽视运动技术。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阐述课程性质时明确指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5] 尽管把增进学生健康作为正规(学科类)体育课程的主要目的的提法有待推敲,但非常重视运动技术的学习,而且设有专门的运动技术领域目标。在这一学习领域中,明确提出了不同水平的学习要求,例如:水平一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简单的技术动作”,水平二要求学生“会做简单的组合动作”,水平三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运动基本技术”,水平四要求学生“发展运动技战术能力”,水平五要求学生“提高一两项运动的技战术水平,增强技战术的运用能力”,水平六要求学生“组织和参加小型体育比赛”等。[6] 通过运动技术的学习,使绝大多数学生学会多种基本运动技术,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兴趣爱好,并有所专长。

其次,运动技术是实现其它体育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体育课程目标是多样的,包括身体目标、技能目标、心理目标、社会适应目标等,但它们的实现方式是不同的,技能目标是显性目标,是以外显的方式实现的,而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目标均属于隐性类目标,是以内隐的方式实现的,是在运动技术的学习或运用过程中间接地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运动技术是其它课程目标达成的载体,如果没有运动技术,其它课程目标的实现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体育课程中运动技术的载体作用主要是在运动技术的学习过程中得以发挥的,因此在运动技术的教学过程中,不要单纯地着眼于运动技术传习,而且要精心设计、组织运动技术的教学过程,使体育教学在传递技术的同时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从这个意义上看,学习运动技术与增进身心健康是统一的、不矛盾的。

对于体育课程中专门的身体素质练习而言,运动技术的载体作用主要是在运动技术的运用过程中得以发挥的,这种运用虽然表现为重复的练习,但它的着眼点不在于运动技术的学习,而主要在于通过重复某种适宜的运动技术发展学生的身体。当然,在此过程中也伴有运动技术的提升。

3 运动技术教学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3.1 关于运动技术的选择

由于体育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每种运动形式中又包含许多运动技术,而学生的体育学习时间又是有一定限度的,这就决定了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应有所控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内容来进行教学,否则,我们的教学就会面面俱到、蜻蜓点水,什么都教什么都学不好。

从总体上来讲,我们应该选择那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的、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运动技术作为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在当前学生体质下降的情况下,应特别注意选择那些有利于学生体能发展、体质增强的运动技术。

从不同学制阶段来看,小学低年级一般不出现独立的运动项目,其运动形式多为基本活动及活动性游戏。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小学高年级则出现了一定数量的体育运动项目。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普遍进入青春期,迅速成长的期望剧增,他们不再满足于儿童时期的故事性、情节性的游戏,而愿意接受正规的竞技运动项目和竞争性游戏,因而该阶段的体育教学内容基本上是以运动项目为基础的。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当今初中体育教学是“在每一类运动项目(如球类、田径等)中选择若干动作技能作为教学内容”的。高中阶段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学生“形成稳定的爱好与专长”,这表明高中阶段更为注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因而主要开设选项教学课,同时还要必选田径类项目进行学习,这与初中阶段的体育课程形成了很大的区别。大学体育课程由于推行“三自主模式”,目前普遍开设的是选项课,学生根据学校提供的运动项目自主选择,确定学习内容。

根据上述分析,目前各学段所选择的教学内容虽然有较强的针对性与适应性,较过去更为合理了,但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全面性还不够。大学只有选项,没有配项(配给的必修内容),实际上是只重视了兴趣、个性与特长,而忽视了一般(基础)发展;中学虽然有选项,有配项(田径),但配项的学分只占运动系列学分的十分之一,不能满足学生一般发展的需要;初中则相反,只有配项,没有选项,忽视了学生中心兴趣的培养、个性与特长的发展,显然是不够全面的;小学(主要指小学高年级)在一定程度上也存有初中所面临的问题。尽管小学、初中是基础教育阶段,应着眼于打基础及一般发展,但体育(包括美育、语言等)有其特殊性,运动兴趣、爱好与特长的培养应从娃娃抓起,错过了最佳时机再来培养,那只能是事倍功半了。

3.2 关于运动技术的改造

关于学校是否需要竞技,长期以来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看法:其一是原封不动地把正规竞技移植到学校体育课程中;其二是认为竞技应当从学校体育教学领域排除出去。[7]

在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并没有采取上述极端的做法,他们还是根据大纲的要求,在一定的范围内开展着竞技运动项目的教学。

然而,在对竞技类项目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难以摆脱正规竞技技术及其相应规则的制约,致使教学质量难以进一步提高。可以设想,我们教给学生的是和教给运动员一样的复杂技术和严密规则,就会严重脱离学生的实际。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当重建体育课程中的竞技教材体系,要对正规竞技内容进行改造,使技术与相应规则适应普通学生的身体条件与心理需求。

实际上,竞技并不是单指正规竞技,而是包含了游戏性竞技、非正规竞技、半正规竞技、正规竞技若干层次在内的完整意义上的竞技。游戏性竞技只需要最基本的运动技术,而且规则可以自定;非正规竞技有了初级运动技术即可满足需要,规则由参加者商定;半正规竞技要求参与者达到中级技术水平,通过修改正规比赛规则来满足比赛的需要;正规竞技要求有高级运动技术相配备,而且使用国际统一规则。

由此看来,竞技在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理应不能排除。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应当针对不同的教育教学对象,将正规竞技改造成与之相适应的半正规竞技、非正规竞技,甚至改回到竞技运动的原始状态――(竞争性)游戏。

3.3 关于运动技术教学的阶段性特征

运动技术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因而不同学制阶段技术教学的要求是不尽量相同的。

小学阶段应以初步掌握一些简单的组合或成套技术动作为主,不要过分追求运动技术传授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不要过分强调技术动作的细枝末节。[8]这一阶段以培养学生的一般运动兴趣为主,适当地在高年级培养一点特殊运动兴趣,形成某些爱好。这一阶段的运动技术教学要突出趣味性,力争使技能教学与游戏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初中阶段应着力使学生学习不同运动项目中的若干运动技术,同时还要有重点地学习某些项目,在培养广泛运动兴趣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中心运动兴趣与爱好。这一阶段从总体上讲同样不要过分追求运动技术传授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另外,这一阶段的教学内容是由教师配给的,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口味,易使部分学生产生枯燥、厌烦的情绪,因此在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方法与手段,例如游戏法、比赛法、指导法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高中是以选项作为主要学习内容的,其目的是要在此阶段提高学生的技战水平及运用能力。因此,这一阶段应较为系统和完整地学习选项,培养学生稳定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与特长。但选项教学不能完全照搬运动员的训练方法,毕竟学生不是运动员,要防止过渡追求运动技术而造成课堂气氛单调、沉闷、乏味的倾向,应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新颖的教学组织形式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此外,尽管选项是高中的主要教学内容,但必修的内容也不能轻视,否则就难以从整体上完成体育课程的各项目标与任务。

大学阶段的运动技术教学特征与高中雷同,但为了满足学生自我实现或走向社会发挥运动特长的需要,应进一步深化运动技战术的学习,同时提升某些运动项目的指导水平、裁判水平及组织水平等。

3.4 关于运动技术教学的育人功能

运动技术是其它目标达成的重要载体,在运动技术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实现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等。[9]

当前,我们在进行技能教学时,应特别重视身体健康目标,努力发展学生的体质。

体质即人体的质量,是指在遗传变异的基础上,人体在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活动能力、适应能力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征。影响体质的应然因素很多,有遗传、锻炼、心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物质的与精神的)、卫生保健、生活方式等因素。然而,从学生体质下降的实际情况来看,影响学生体质下降的实然因素主要是运动不足、营养过剩、用眼过度或不卫生等,而这其中的“运动不足”与体育教育及其课程不无关系。

运动技术的教学需要一定的身体练习,而从事身体练习就能使学生承受一定运动负荷,从而使学生的体质得到发展。但是,以多大的负荷进行练习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过大、过小都不利于学生体质的健康发展。然而,目前的问题不是过大,而是过小、不重视,在体育教学中,人们更为关注的是兴趣、娱乐、休闲、舒适,那些费力气、拼毅力的运动练习,即便好玩,也未必能够受到青睐,至于课的强度、密度等指标则不被人们所经常提起,似乎提起这些东西就不时髦或有碍于课程改革。于是乎,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自在的气氛中经历了完整的教学过程,获得了良好的心理体验,这样的体育课对学生的身体发展能有多大作用呢?因此,在运动技术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体质的发展,首先,注意选择具有一定运动负荷强度的运动项目或运动技术作为教学内容;其次,要精讲多练,提高运动技术教学的练习密度;再次,倘若运动技术实际教学的运动负荷不够,应追加身体素质练习,弥补不足。

然而,我们在运动技术教学中重视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或排斥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而应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竞争能力等,否则就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相悖。

4 小 结

4.1 运动技术是一种知识,体育课程具有较强的知识性、认知性,这种理解对提升体育课程的学科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4.2 运动技术不仅是体育课程的目标,而且是其它体育课程目标达成的载体,在体育课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4.3 应根据不同学制阶段的特点,整体地、有针对性地选择与改造运动技术,设计其教学过程,全面而有重点地完成体育教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体育理论教材小组.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9:193.

[2]体育概论教材编写组.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102.

[3]中国体育科学学会,香港体育学院.体育科学词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0.

[4] 杨炳荣.墨会知识与体育教学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243.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3-15,35.

[7] 高力翔.社会学习理论在体育课运动技能教学各阶段的运用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6):56-58.

篇7

关键词:技工学校 职业实用性体育 模块设计

一、问题的提出

技工学校是专门培养技术工人的中等职业学校,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肩负着培养直接面向建设、生产、服务、管理的一线技术性工人的责任。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对一线技术工人的综合素质要求日益严格,然而,目前的技工教育要么还在沿用初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么选择高校的教学形式,不能很好地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和学生自我锻炼的需要。近几年高职院校的职业实用性体育研究和高中模块体育教学研究取得了很好的经验,职业实用性体育有效促进学生就业能力,这对我们技工学校的课程改革来说有很好的借鉴意义。通过对技工学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模块设计进行探讨,为技工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进行有益探索与尝试,对构建出适合技工学校专业特色的体育课程服务。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1.技工学校:

技工学校是专门培养技术工人的中等职业学校。始称工人技术学校,是在建国初期劳动部门举办的专业训练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职业实用性体育:

丁宗伟在《试论高校体育教学与未来职业需求的结合》中认为:职业实用性体育是为使各专业的学生能够更好地的适应未来职业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有目的进行职业所需要的体质、身体运动技巧与技能的锻炼,并开展有关理论知识的教育,

王苹聪在《中职体育课中进行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理论探索》中定义为:职业性体育是指适应和发展用于各种职业生产劳动与之相关体能、心理与道德所需要的一种针对性较强的体育活动。郭玉军、尉宏等在《实行职业实用性体育是中专卫校体育改革的切入点》中定义为,职业实用性体育,(VPPE)即“vocation practicability physical education”对VPPE的理解就是利用体育具有多功能的特点,在发展一般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注意加强对学生特殊身体素质、技能的发展和培养,以便更好地进行职业活动,并利用在校期间所学的实用性体育知识进行合理有效的体育锻炼,达到强身健体预防职业病的目的。

翁惠根在《体育教育改革与实践的探索》一书中说: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是指以“准职业人”(学生)目前所学专业、未来可能从事的第一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工作综合能力为工作任务, 以培养和完善从事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体能、终身体育锻炼能力、职业特殊身体素质和综合职业素质为教学目标而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内容的总和。【1】

结合以上分析,本人对职业实用性体育定义为:“职业实用性体育”是体育与健

康课程的一部分,即在发展一般身体素质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专业特点,注意加强对学生未来职业特殊体育知识、技术、技能、身体素质、职业保健知识的教育,达到强身健体和预防职业病的目的,更好地服务于未来职业的一种教育活动。

3.模块设计:

“模块”(module) 的概念是1976 年由美国教授迈克尔・加扎尼加(Michael Gazzaniga)提出的。“模块”一词最初是建筑、家具、计算机等行业的术语,后来才被广泛地应用于其它各技术领域。所谓模块,是为了实现明确的教育目标,围绕某一特定主题,通过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而设计相对完整、独立的学习单元。 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对“模块”的概念定义为:每一科目有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应学科内容的逻辑关系。每个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2】

设计:《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 “在正式做某项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制定方法、图样等”。戈登.罗伦德在《设计与教学设计》中认为:“设计就是为创造某种具有实际效用的新事物而进行探索”。

本文认为: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模块设计就是依据学生专业特点,进行岗位核心身体素质分析以后,对教学内容充新分解和构建,围绕核心身体素质所进行的一种教学设计和教学安排。

三、模块设计理论构想

1.模块设计流程图

模块设计属于教学设计,目的就是解决教学中的现实问题,也是对教学资源和程序作出有利于学习的安排。根据毛振明、于素梅两位老师的《体育教学计划编制技巧与案例》获得启发,从技校学生就业现实出发,在对体育教学过程中各因素进行分析,然后进行目标的制定,教材的选取,场地器材的使用,将教学各要素有序,合理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

图1 体育教学模块设计流程图【3】

2.技工学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模块设计具体方法

2.1确立研究专业与该专业的职业实用性体育核心身体素质。技工学校专业分类众多,每个专业的职业实用性性体育教学内容也有所不同,所以我们要首先确立某个专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专业特点,专业职业实用性身体素质类型。

2.2确立该专业学生进行模块内容的选择。可以是某个运动项目,也可以是某几个运动项目,这取决于后续研究的能力水平。

2.3对该专业学生进行模块分析,包括学习需要,学习内容,学习者等分析。

2.4进行具体模块设计。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策略的设计,教学媒体的设计,教学过程设计等。

2.5进行模块评价部分的设计。包括教学设计的评价部分,一般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进行。

2.6对模块进行反馈与修正。为了保证模块设计的有效和完整,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根据反馈问题要及时进行修正。可以咨询专家和实际操作相互配合,以保证设计的科学性。

总之,技工学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模块设计属于技工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一部分,在技工学校还是起步阶段,我们要借鉴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和高中模块教学的成功经验,结合技工学校自身特点,设计出适合我们技工学校的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模块设计,为技工学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作出我们技工人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翁惠根、体育教育改革与实践的探索[M]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篇8

关键词:开展;职校;休闲体育;培养;终身体育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8-0250-011.休闲体育概述

关于休闲体育的含义有多种说法,但基本殊词同意,有研究曾对休闲体育下过这样定义,认为休闲体育是指人们在休闲时间里自愿参与、自主选择的,以身体参与为主要手段,以缓解压力、恢复体力、娱乐身心、调节情绪、强身养生为主要目的的一种健康科学的身体活动方式。也有研究者得出如下定义,认为休闲体育就是在余暇时间里用各种方法、各种手段进行身体锻炼,开展多种形式、多样内容的身体娱乐,并把它作为一种现代文明社会的交往方式和交际手段。有的学者还对休闲体育进行了细致的分类,有一观点认为从运动形式上休闲体育可分为竞技性的和非竞技性的,显然这种观点有所偏颇,确切的应该是娱乐竞技性。休闲体育既然是促进身心健康的一种活动,有竞技性的因素可以增强参与者的意志,提高参与者的团体凝聚力的意识,促进个人交往能力的发展。但过强的竞技性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功利性会大大增强,这样势必会阻碍人们身心健康良性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德西曾经对动机问题做过实验,认为奖励将会削弱人的内部动机,它限制了人的自主性动机。为了更好地体现休闲体育的价值,休闲体育还是最好不要有竞技性成分的介入。

通过分析体育与休闲的关系,休闲体育(leisure P.E)可以这样定义:休闲体育是一种形式多样的以促进人们生理、心理各方面良性发展的有计划、有目的的个性化社会文化活动。

2.休闲体育具有的功能

2.1休闲体育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休闲体育,属于体育的一部分,当然具有体育的原本功能,可以起到强健身体的作用。尤其是随着科学发展,人们在体力支出大大减少,营养过剩和运动不足等原因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三脂高等"现代文明病"逐步威胁着我们的健康。人们开始重视体育运动,在闲暇时间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来强身健体,以弥补缺乏运动对身体健康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2.2休闲体育对心理健康有促进功能。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所带给心理压力和心理疲劳感也在加重。我们可以通过休闲体育娱乐身心得到心理放松。我们从事的休闲体育活动,没有竞技体育激烈的对抗性,也可以回避因失败而产生的消极心理,不必肩负成败胜负的责任,无论在精神上还是体能上不存在任何压力。我们还可以在闲暇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活动的项目、方式、时间,依据自己的意愿,自由、轻松地从事身体活动或观赏休闲体育活动,已忘却学习、工作、生活中的一切烦恼,在精神上获得一种解脱和快乐感。

2.3休闲体育具有促进人际交往的功能。休闲体育不仅是娱乐健身的载体,也是拓展交际、增进感情交流和交友的剂。人们通过休闲体育运动可以结识不同职业、年龄、性别的人,丰富生活和增进相互间的感情交流。无论在各个行业之间,休闲体育已经成为人们情感交流的有效途径,可以说休闲体育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桥梁。

3.休闲体育与学校体育的结合

3.1休闲体育与素质教育。在大力提倡与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休闲体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的学校体育工作相对薄弱,一旦学生进入职校就应该多给他们时间,让他们能够在体育课中体会到休闲体育的乐趣。通过休闲体育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就显得非常重要。休闲体育的功能较为独特,是任何学科无法取代的。它能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意志品质。因此,休闲体育是当今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3.1.1休闲体育与身体素质。学生在校接受体育教育的时间最长不过十几年,而绝大部分的体育锻炼是在学校毕业之后。

3.1.2休闲体育与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休闲体育具有丰富的形式内容,结合不同内容形式的体育实践,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和个性的培养,愉悦身心,陶冶感情,完善个性,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精神健康"的人。

3.2休闲体育与终身体育教育 。要发展职校的休闲体育,丰富学生的闲暇生活,使休闲体育得以普及和发展,引导学生走上终身体育的道路。

3.2.1休闲体育与树立主动体育的体育观念。休闲体育是在人们闲暇时间,自愿选择并从事的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因此,利用学生的闲暇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休闲体育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锻炼身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发展完善学生的个性,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

3.2.2休闲体育与职校体育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是完善素质教育体系的核心环节。体育课程改革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素质教育的需要。休闲体育与现代体育课程密切相关,休闲体育与树立全新的课程理念以及与现代体育课程内容的相互整合,将是体育课程发展的趋势。

3.2.3职校开展休闲体育的必要性。(1)有助于愉悦身心,增强心理素质;(2)有助于促进高校教学改革;(3)有助于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发展。

总之,中职生阶段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是中职生提高身心素养的前提和保障,也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手段,终身体育教育对于中职生的一生都是十分重要的,中职体育教学可以使中职生学会体育健康常识,学会自我锻炼方法,养成运动的兴趣与习惯。因此,重视中职体育教学,合理有效利用体育场地设施,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提高体育教师业务水平,才能更好的提高中职体育教学整体水平,开展终身体育教育,使每个"中职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司磊,沈久城,刘元强.试论"体闲体育"与"体育体闲"[J]体育文化导刊,2006,4

[2](美)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

篇9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程应急体适能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许龙成(1980-),男,江苏淮安人,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讲师、高级拓展培训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体适能评定与拓展训练。(江苏淮安223003)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第一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项目“高职体育教育纳入突发事件应急体适能训练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YB5)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1-0150-02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如2003年上半年爆发的“非典”、2004年春季爆发的禽流感、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0年的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这些事件无不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众多同胞的伤亡,在国人心里留下了深刻的、不可忘却的记忆。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的规定:“在大中专院校和中小学开设安全知识课程,提高青少年在道路交通、消防、城市燃气等方面的识灾和防灾能力。”作为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密集的高校要积极行动,利用一定的课时把应急知识、应急技能和应急体能教育科学化、常规化,切实把大学生应急体适能课程纳入到教育教学计划中来。因此,笔者就目前高校开设应急体适能课程的现实意义提出了自身的观点,并针对高校体育教学引入“应急体适能课程”进行了试探性研究,以期更多的高校乃至学校的体育工作者投身于此研究中来。

一、应急体适能课程概述

1.体适能的概念。“体适能”一词来自英文的Physical Fit? ness,最早出现在半个多世纪前由当时“美国健康、体育、休闲协会”组织和制定的《国家青年适应能力测试》的文件中。1996年美国健康与服务部将体适能定义为“指人们所具有的或者获得的与其完成体力活动能力有关的一组身体要素”,而具有良好体适能的人通常是能够“以旺盛的精力执行每天的事务而没有过度的疲劳,以充足的活力去享受闲暇时间的各种休闲活动并能适应各种突发事件”。

2.应急体适能的概念。近几年,随着全球突发事件的剧增,尤其是汶川地震、上海商学院宿舍火灾事件后,一些学者开始对高校突发事件领域展开关注,而体育学科也不例外。但就其概念,目前已经出版的体适能教材、专著、体育百科全书以及有关学术文献中,尚未对“应急体适能”概念做出界定。笔者试探性地将应急体适能(emergency fitness)定义为,是指在各种突发事件来临时,人们为了克服和应对重大事件所具有的应急知识、应急技能、身体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

该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应用并重的体育课程,主要是以大学生身体活动为载体,通过设置特定的情景模式,全面提升大学生应急知识、应急技能、身体能力以及心理适应能力。该门课程的宗旨是培养大学生具备由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所导致的突发事件前期、中期和后期的应急体适能的综合素质,使他们面临各种突发事件期间能够熟练掌握应急处理的方法。

二、开设应急体适能课程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依据《高等教育法》第一章总则中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急体适能课程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和应急素质教育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更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2.有利于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法规。2002年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简称《纲要》),是国家对普通高等学校在体育课程方面的基本要求,也是新时期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的重要依据。《纲要》指出,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在运动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理论知识,并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教学手段来提高大学生的体育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十条强调,各级各类学校应当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应急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与互救能力。从这两个文件中我们不难看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需要应急体适能课程的纳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家政策法规的施行。

3.有利于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高校课程是实现高校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课程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目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内容不能够满足当今大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突破原先的传统体育课程模式,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并能更好地适应今后生活、工作和学习环境,高校应根据学生兴趣和职业特点开设较为有意义的体育选项科目。而应急体适能课程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身体活动为载体,创设模拟的情景模式,融“教、学、做”为一体。这既符合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特点,又兼顾了体育课程的功能和价值,对丰富和完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应急素质。当代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知识和急救技能匮乏,造成大学生急救知识水平低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高校在大学生中开展必要的急救知识、技能教育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多数大学生仅有的急救知识是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零散地被动获取的。这势必导致学生应急知识和身心能力的学习过程不系统、不完整、不规范。而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可让他们从理论学习到分组讨论、模拟演习,再到回顾点评的教学程序中得到体验,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应急素质。

5.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高校和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在突发事件导致的压力下,学生们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譬如心率加快、血压增高、呼吸急促、激素分泌增多,长此以往会导致自身适应能力的下降,甚至对外界环境有着很强的排斥反应。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应急体适能课程讲授,让学生学习丰富的应急知识,以及如何运用体育锻炼手段来调节情绪,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样不仅能够起到预防作用,还能够在应急状态下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

三、课程体系的构成要素

1.课程目标。体育课程目标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系列具体目标体系,按照学生身心发展顺序加以组合,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学校体育目标的直接依据和评价标准。课程目标按要求共划分为五个领域,分别为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具体目标内容如下:(1)运动参与目标。通过多媒体、情景设置、分组讨论以及模拟演习等教学方法,吸引大学生积极参加应急体适能课程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培养他们的突发事件应急意识,并能够独立地制定应急处理方案。(2)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各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基本方法和技能、锻炼大学生应急逃生所具备的肌肉力量、速度、耐力和柔韧性、灵敏性等身体素质和机能。(3)身体健康目标。让大学生了解应急体适能水平,客观地评定应对突发事件所具备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以及身体机能状况,并能够熟练掌握提高应急体适能的锻炼方法和手段。(4)心理健康目标。传授大学生学会在突发事件前期的心理准备、中期的心理适应以及后期的调整方面锻炼自己,并能够运用各种方式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5)社会适应目标。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挑战个人体能极限,提高学生的竞争和合作意识,尤其是应急环境中表现出良好的身心适应。

2.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分成两个模块:一是人为因素类突发事件,包括交通事故、人为火灾、抢劫事件、活动伤害、溺水、烧烫伤等项目;二是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包括地震灾害、地质灾害、自然火灾,洪涝水灾、核生化伤害等项目。按照课程形式又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其中理论课程主要讲解基本的应急知识、应急技能和心理适应;实践课主要是通过情景设置、现场演习和分组讨论等环境让学生来亲身体验,通过身体活动来达到应急所需的身体能力的水平。一般课时安排在两个学期(56个学时左右),第一、二学期分别为基础班和提高班。

3.课程资源。体育课程资源是指在体育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富有教育价值的,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财力、物力、自然地理资源以及其他资源的总和。人力资源主要是指授课教师,也就是体育教师,他们不仅仅是课程的组织者、执行者,也是策划者、开发者。体育教师在具备应急的身体素质、身体机能的基础上,还要掌握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知识和娴熟技能,但许多高校体育教师并不具备,这就需要他们积极参加比较系统的、正规的专业培训后,通过考试合格方可担任此课程的授课工作。财力资源主要是用于投入一次性教学材料和定期置换及维修体育设备的经费。物力资源包括教学场地、器材和情景道具。自然地理资源主要包括学校运动场、图书馆、实训室、宿舍、食堂和学校周围气象、水文、地质、地理、生物等有利资源。

4.课程实施。课程实施阶段是整个课程体系的主要关节,它是执行课程计划和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过程。首先要确定课程实施的主管部门是体育教学部(体育学院),然后要考虑课程的类型,即是选修课还是必修课,再考虑课程的组织形式,应急体适能课程采用非传统的模块教学法,即理论学习场景布置分组讨论模拟演习回顾点评。课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并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是否能够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5.课程评价。对学生的应急体适能课程的考核主要包括学生参与度、学习态度、应急体适能的理论知识、体能、技能以及心理水平组成。理论知识既可以是试卷形式,也可以是课堂提问形式;体能和技能水平是考核的核心内容,主要有肌肉速度、力量、耐力、柔韧性、灵敏度等身体素质和应急知识、应急救护等技能。

四、结论与建议

应急体适能课程作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是国内高校首次提出的课程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人为因素类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建议高校领导和职能部门加强对应急体适能课程的建设和指导工作,加大经费的投入,确保课程得到落实;加强师资培训和训练基地的建设,满足教学的正常需要。

[参考文献]

[1]王健.健康体适能[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2]文庠,杜文东,王挺,等.非典期间大学生心态及心理行为的调查报告[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3]孟惠平,栾天宇,杨廷哲.突发事件对大学生心理和生理影响的调查[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

篇10

关键词:合作;体育;教学

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体育课程一直是以教师为主置带领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学生围着教师的教学任务来完成体育课程,这种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新课改教学模式。学生缺乏主动性,对于体育课的误解,学生没有作为主体来自我发展,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范围和体育课的真实价值,新课改的提出就是要让教师改革创新出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课程中,体现体育课程的真实价值。

一、合作学习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基础教学方式

目前我国体育教学没有全面的关于体育合作学习的理解和定义,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理念还有合

作学习的本质概念可以作为体育合作学习方法的基础核心内容来探索。教师在教学中要将体育教学目标改进方法带入课堂,为合作学习提供前提和基础,把握合理的合作分组,让学生和其他科目的合作学习一样,在体育课程中适应同样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要强调学生的互助能力和责任心,对于学生的进步和考验是巨大的,在教学任务中通过合作学习完成,让学生对小组合作做出自我评价,同时教师也要做出鼓励和提醒,让学生在体育课程中逐渐适应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提升了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和体育技能的掌握能力,让学生在互帮互助的过程中同时加以竞争和拼搏,对于学生体育学习的受益是巨大的。这样的合作学习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对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同时合作学习也加强了学生对于人际关系的维护,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以自身为主体提高了各方面的能力,合作学习对于高中体育课程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二、合作学习在高中体育中的研究方法和设计理念

高中体育教学内容中大多教学任务是可以让学生以团队形式来完成的,学生在对待教师教学任务的同时,要考虑如何以团队的形式完成任务,教师的任务设计需要合理,对待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分配任务和设计任务完成方式的同时要明白学生自身的能力,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具有良好的态度和热情,教师不仅仅要考虑任务完成与否,还要时刻关注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是如何配合协调的。教师在任务的设计中要运用多样化手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不会感觉无聊枯燥,对体育课程逐渐产生抵触情绪。教师在协调学生团体的同时让学生明白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使得学生相互之间产生依赖和信任,让学生以团体为中心去参与整个体育课程,在学习中逐渐掌握体育技能和合作学习带来的责任感及合作能力。

体育教师要摒弃过去的教师定位和概念,适应新课改的条件和背景,做好教师引导者的身份,让学生自主地通过合作学习参与到体育学习中去。教师在教学中要全方位把握整个课程的核心和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适当地让合作学习正确地融入高中体育学习中去。高中体育学习的真实价值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体育技能教学,通过教学来让学生全方面发展才是新课改要求下的高中体育课程,这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共同创新、共同研究、共同探索来开辟新的教学模式道路。

参考文献:

[1]邓征军.新课改视角下高中体育教学创新思维初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