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相关技术范文

时间:2023-11-30 17:29: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多媒体相关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多媒体相关技术

篇1

1 多媒体教学对音乐教学的影响

增强课堂参与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一切知识的获得都与学生的兴趣分不开,学生对音乐学习、音乐欣赏产生浓厚兴趣,有助于增强其对音乐知识的求知欲。多媒体技术涉及面广,涵盖范围大,而且情境再现力强,通过逼真还原的声色给学生带来感官上的刺激。另外,传统音乐教学模式单一,在介绍乐曲创作背景及作家生平时,一味口头叙述,不能带给学生更多感受。如在介绍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时候[1],教师平白无奇的语言表达不能还原歌曲风貌,即使教师表达能力再好,也只是让学生触及到语言文字的美,并没有将美停留在音乐本身上来。

而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克服了传统教学大部分的缺点,在以往的音乐教学中教师为让学生体会到音乐本身的美,通常都是搬来录音机,以磁带或光盘的形式让学生感受,但音质效果不理想,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弱,对音乐的欣赏不全面,因此无论是乐曲欣赏还是歌曲演唱的学习方面,学生都无法形成对音乐本身整体的认知。多媒体技术引人入胜,可将一首乐曲从最初的作曲家生平介绍到乐曲最终反映的情感之间的环节进行一一诠释。如《梁祝》中梁山伯、祝英台两人分手时惨淡愁离的别绪,以哀鸣婉转的小提琴音色洋洋洒洒倾泻出来,图片上化蝶时缠绵难舍的蝴蝶及曲终时甜蜜又凄凉的情绪,完全可以靠声音、图片及解说字幕表现出来。一些能够意会出的情感在初中生的心里生根,能够更加快速地培养其审美观念,带给学生区别于传统教学的美感,省去教师大部分解说时间。

同时多媒体对课堂情境建设能力强,氛围渲染能力强,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爱,有利于音乐教学的开展。学生在多媒体技术的情境再现下情绪高涨,学习的潜在积极性被调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无需教师过多繁琐的语言说明,就可以在学生的头脑中画上形象完美的情景,感官上使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感同身受,教学活动就能够胜过反反复复的语言强调,所以说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思维和作者音乐创作搭上一座桥梁,无形中将无声的语言传递出去,使学生在多媒体情境演绎下得到震撼。

拉近音乐与学生的距离,培养其想象能力 通常情况下学生会认为音乐与实际生活差距甚远,非专业人士对音乐无从下手,因此完全没有将音乐学习重视起来。这是因为传统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解形式单一,无奈情况下学生感到音乐是一门不切实际的学科。事实上问题的发生是由于教师将音乐的讲解、欣赏与学习和生活脱离开来,使学生观念产生偏差。多媒体灵活性强,方便快捷,教师可依据多媒体的呈现以贴近大众的形式进行各类讲解,而不是传统意义上为音乐穿上玄之又玄的外衣,导致学生对音乐的学习产生距离感。利用多媒体教学,图片、文字、声音的表述比语言讲解更加亲切和具体,能够有效拉近学生情感,破除学生距离感,并通过情境创设以及课堂氛围渲染,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对音乐的意境构造及赏析层面产生更多认知,增强音乐理解的自主性,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在若即若离的多媒体表达下进行多样的思考,在自己的想象下更能促进创造力的形成。

2 多媒体技术对音乐教学的要求

注意课件安排,防止以次易主 多媒体带给学生的视听效果固然很好,但是教师在制作安排多媒体课件时,如何全面又准确地布置课件内容,成为值得深思的课题。课件资源纷繁复杂,如何取用、如何选择成为一件难事,稍有疏忽就会将主次颠倒,造成不如意的效果。而若将课件做得十分详尽,又将无法摆正教师与课件之间主导与辅助的关系,学生完全不用教师讲解,直接观看PPT画面直接进行视听环节就可以了。此种状态下大大削弱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不利于师生之间学习的互动和情感的交流。课件安排不合理,会造成占用课堂时间过多。在应该由多媒体发挥作用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因过分迎合学生的心理而忽略课堂主要部分的讲解。而多媒体最终也只是方便教学的辅助用具,课堂时间完全交给多媒体完成,时间一长,就会使教师与学生缺乏沟通与感情交流,影响教学氛围,对于学生学习态度塑造和教师教学习惯养成十分不利。因此,要摆正多媒体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同时不让多媒体形成“大满贯”局面。如多媒体占用时间较长,就应适时增加教师讲解时间,缩短多媒体演示时间。综合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实践中总结教学经验,扬长避短,真正使多媒体的运用为音乐教学带来方便,使之实现优势最大化和劣势最小化。

有选择地过滤素材,以免阻碍学生想象空间 多媒体技术在音乐课堂中的运用和其他事物一样,是一把双刃剑,在使用合理情况下会发挥其巨大作用;如若在使用中控制不当,就会滋生许多弊端。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相比优势众多,但物极必反,缺点也是因其优势而引起,那就是过于具象。如对德彪西《月光》的欣赏,介绍完创作背景及作者之后,欣赏过程就要依靠教师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情感领悟,如果这时多媒体把全部情感都详细说明,学生自行领悟时就感受不到乐曲本身要表达的月光宣泄、静谧又悠长的感情基调,即使感受到也很难锻炼出学生自主思考与主观欣赏的能力[2]。

多媒体的应用应详略得当,在这种情况下只需配以应景的月光如水、月色绵软的图片即可,无需详细说明乐曲内涵,待学生体悟一番过后,再将作者表达的情感娓娓道来。其他情况也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春江花月夜》的情景渲染可以张若虚的同名诗《春江花月夜》开篇,在领略古诗带来的韵律美之后,逐层导入古筝名曲《春江花月夜》的旋律,在音乐与古诗二者的美中细细分辨,寻找不同领域中美的契合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在多媒体资料意境的导入后,教师进行大略讲解,细微说明后让学生自行感受,培养学生欣赏能力的同时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在似有似无、若即若离间为学生留有自行想象的空间[3]。

3 总结

在信息化技术的影响下,音乐教学也越来越展示出其教学的独特魅力。多媒体技术营造的良好学习氛围,为教师讲课过程提供便利,同时为学生的理解提供感官上的支持。相信多媒体的优势将会越来越多地发挥出来,为音乐教学形式的转变填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形成良好的教育势头和更大范围的教学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陈亚廷.让音乐之美弥漫课堂:例谈小学音乐情境情感教学实践[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12):

204.

[2]孙彩萍.音乐教育的魅力[J].教育教学论坛,

2013(27):96-97.

篇2

关键字:护理;教学方式;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7-0000-02

多媒体教学就是根据教学的对象和教学的目标,经过教学设计,合理有效的应用教学媒体,用图像、语言、图形、影像、声音、文字来作用于学生,然后对学生加以教学,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以其灵活、立体、全方位的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而这也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更能主动的去学习。

1 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的转变

多媒体教学是以学生自主活动来作为主要目标的,充分的体现出了学生主动学习这个特点,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让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在传统的教学中,粉笔、黑板是课堂的主要工具,而多媒体技术则是多处在辅助的地位,传统教学方法的单一,让学生虽然能记录下知识要点,但却不能很好的理解,而教师在备课的时候,繁多的知识点和内容让教学效率也大大的降低了。我国传统的教学观念就是老师讲学生听,而这种教学观念在我国的教育事业当中是一直存在的,但是现在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对所需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那这样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就根本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从而也忽略了学生创新力和思考能力的发展,因此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该得到更多的支持和重视。

传统教学思想就是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在考试的时候取得好成绩,但是这样也就忽略了学生其他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学生日后立足于社会。我国从古代开始就非常重视对人的教育,但是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现在的教学课堂都是以教师讲解书本知识为主体的,学生在课堂上不能随意发表想法,这也就限制了学生创新思想的延伸,而书本上的知识是静态的,白纸黑字根本就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我国的教学都是以“灌输”为主的,重视的是学生有没有记住知识要点,而忽略了学生是否理解了知识真实含义。我们不能说这样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是对是错,但是从目前来看,这样的传统教学严重的限制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达到了教学目的,却没有达到教学效果,学生学习在丰富自己知识的同时,也是为了日后能为国家、为人民服务,因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才是当今教学中的重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大大的改变了课堂气氛,让学生有更多发言、思考的机会,在多媒体教学课堂中,教师摒弃了从前的说教方法,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观察、去思考,而这种教学思想的改变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多媒体技术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让教师们开始树立起新的教学思想、新的教学观念,这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有着很大的推进作用。

2 教学方式的改变

2.1 备课方式

从前教师备课都是以教材为主的,找出本节课的知识重点和知识难点,然后设计出说讲方式,但是现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教师备课从教材变成了课件,这也让教学方式也变得更加灵活。利用各种的信息将教学内容进行结合,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这就是多媒体课件所具有的最大特点。那么为了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出多媒体课件的优势 ,我们就要注意下面这些问题:(1)在制作教学课件的时候,要避免和教材内容相互堆砌,要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机组合在一起,教学的纲要需简洁明了,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接受;(2)对一些课件中所需要的素材要合理的选用,在课件中可以插入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视频、图片等,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课件不能设计的过于花哨,不能只关注了课件的视听效果,而忽略了教学目的,要不然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反到影响了教师教学的效果;(3)我们在设计课件的时候要要重视授课质量,虽然说多媒体课件节省了从前书写板书的时间,但是课件的内容比较多,节奏也比较快,那么学生也就不能有过多的时间去联想、思考,那么一节课下来,学生也就不能对知识留下太多的记忆,那么我们在设计课件的时候就要掌握好授课的节奏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将互动和启发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让学生能有更多的时间去消化、思考知识,这样才能更好让学生能理解知识。

2.2 学习方式的改变

像是一些护理外科休克、急腹症病人这样理论性较强的知识,从前都是教师按照书本上的内容向学生进行讲解,那么在多媒体教学当中我们就可以以学生自学或是开展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对学习进行教学。其方式如下:(1)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情况来编写成学习提纲,在上课的前几天发放给学生;(2)将学生分为4人或6人一组,让学生针对学习提纲自己预习、查找资料,同时准备好课堂讨论内容;(3)在上课时,每组派出一名发言人,在学习提供中的一个问题进行表述,其他同组学生补充发言,但在此期间教师不进行任何评论;(4)所有学生发言完毕以后,对学生所说正确地方教师给予肯定,不足或错误的地方加以补充,最后教师总结发言,将本节知识的重点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对本节内容加强记忆,能得到正确、清晰的认识。从前的教学方法教师讲的时间很长,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很少,而这也就阻碍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发展。给学生自学提供时间,让学生能具备解决、思考问题的能力,在学生自学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从而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出问题的答案,这样也就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这样的方法对教师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因此教师就要设计出明确、周全的活动目标,合理的分好讨论的时间,让学生能够更有效的自主学习。

2.3 情景式教学方法

学生身在校园,虽然通过课本能了解到护理知识,但是纸上谈兵并不能让学生很好的理解知识,那么在教学中就可以以情景模式、角色扮演这样的方法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教师先通过多媒体来简单介绍下本堂课的内容,在课件中加入关于护理过程的视频,让学生在看完以后能对本节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那接下来就开展情景式教学,让学生自己扮演护理人员,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好实际操作的技巧。

3 总结

多媒体技术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增强了教学效果,那么在护理教学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我们就要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设计好课件,让学生能够更直观的学习到知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思想、方式,全面的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但同时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要科学、合理的利用好多媒体技术。

参考文献:

[1]冯明高校混合式学习的新模式——三分屏课件与互联网主机结合解决面对面教学的不足[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2]刘国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建构"自主、互动、创新"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电化教育,2004(02).

篇3

一、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融合的内在价值

1.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融合符合物理学科特点,能有效展现物理思维活动的过程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教材中许多物理概念和规律是非常抽象难懂的,有不少物理实验,在现有的学校实验室里很难完成。如果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模拟课堂上不能做的物理实验,可以将抽象为化直观、形象,让学生在模拟实验中把握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比如,在讲解粒子散射实验时,如果教师仅停留在教材实验的讲解上,那么学生就很难想象,更不能理解其中的奥秘。若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教材中的实验,将原子物理部分链式反应内容通过课件来模拟展示,学生对原子模型的理解会更容易些。再如,在讲解布朗运动实验时,用投影仪将布朗运动投影到大屏幕上,让学生观察分析放大后的现象,这样教学效果会更佳。其实,电场、磁场、分子运动、原子核衰变、链式反应等知识点都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将抽象难懂的概念和规律,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2.扩大信息来源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通过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融合,将网络上很多与课堂教学有关的资料补充给学生,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网络搜索最新的备课资料,寻找难度适合学生的,突出教学目标的物理习题。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教育论坛与同行探讨物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交流教学方法和经验,扩大教学信息的来源渠道,提升教学质量。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物理学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而又比较抽象深奥的学科,对很多学生来说比较难学,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热情不足。因此,不少学生对物理望而生畏。如果能创设出相应的物理情景,把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变得形象生动,将图画、音频、视频技术等运用于课堂教学中,那么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比如,在讲摩擦力时,学生容易将“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误认为“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几种不同情况下,物体相对滑动的动画或视频,并在动画或视频中显示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两物体相对滑动的方向和各物体相对地面运动方向,把抽象的摩擦力方向问题形象具体化,可加深学生对“相对运动”概念的理解。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融合应注意的问题

1.切勿将信息技术的使用代替教师的指导

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的广泛使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也造成使用泛滥,使某些课堂教学演变成视频播放课,忽视教师的作用,更谈不上师生之间的交流,这样的教学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调控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决不能替代教师的作用。

2.切勿本末倒置,产生教学负效应

多媒体技术能提供文字、图片、动画、视频以及音频等给学生展示丰富的画面,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所有的教学手段都是为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服务的。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应该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让学生掌握物理方法等角度出发,突出教学内容和目标。因此,在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时,应该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较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3.切勿用多媒体模拟,完全代替真实的实验

物理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许多物理学规律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得到的。所以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学校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应让师生亲自实践。多媒体模拟实验,只是那些在现实教学中无法完成的实验。

总之,多媒体技术将图、声、色等融为一体,将物理学中的抽象知识具体、形象、生动化,以便学生理解相关知识,从而有效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计算机运用能力和课件制作水平,在教学中将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结合起来,有效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4

Abstract: Multimedia has been used in chemistry teaching and its features such as flexible,fun,intuitive,broad provide a wide platform for practical chemistry teaching in the classroom. The use of multimedia is easy for lesson preparation group collective classes,easy to overcome the difficulties of teaching;use of multimedia is an effective way to play students' main role;at the same time,there are problems in the media used in chemistry teaching,mainly the problems of chemistry teachers using the media,multimedia courseware making problems,and multimedia using and thinking 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s problem.

关键词:化学教学;多媒体;应用

Key words: chemistry teaching;multimedia;applications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3-0199-01

0引言

加拿大著名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说:“媒体是人体的延伸。”的确,媒体的选用克服了人类感官的局限性,提高了人的感觉和思维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选用合适的教学媒体有助于提高教学信息的传递效率,有助于克服不同受教育者、教育者在学习或传播知识方面的弱点,有助于克服他们固有的局限性,扬长避短。多媒体作为教学手段已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化学教学中,所讲授的化学知识用电教手段阐释,可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下面谈谈多媒体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1化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优势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为化学教学提供了新手段,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许多缺憾,为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充满活力与生机的工作、学习环境。

2多媒体有助于强化课前研究

课前研究是讲课教学的准备,只有课前研究进行充分,才能上出高质量的课,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利用计算机强化课前研究,辅助备课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计算机备课便于随时修改教案,当然这并非计算机辅助备课的主要目的。我们应利用计算机收集整理化学教学内容和信息,譬如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查看国内外的化学教学信息,或者选用市场上出售的教学软件,如“CSC”,或“翰林汇”以及“鹏博士”等教学软件,从中选择或借鉴对教学有用的东西来充实化学课堂。更多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利用多媒体技术自己开发制作多媒体软件,使我们的备课具有创意。

3用多媒体便于攻克教学中的难点

化学教学中,由于教材内容的抽象性和学生的知识基础不扎实,长期以来,人们都在寻求解决教材内容难点的办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较好地攻克这个难点,例如,讲解核外电子排布知识,面对电子绕核运动的抽象性,这一难点,今天,我们可以用多媒体来解决,将《核外电子的绕核运动》制作成小课件,并将电子在核外的分层运动制作成各种GIF动画,使抽象的、难于想象的微观粒子的运动转化成直观的、易接受的感官画面,来让学生认知这一知识;又如,在《分子和原子》这节课中,氧化汞受热分解成汞原子和氧原子,许多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许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这一知识点,是为了给学生建立原子的概念,但它是教学中一个难点,用多媒体把这个内容制作成课件来教学,通过形象逼真的动态演示,学生就能较好地理解原子概念了。在化学教学中,如果图表比较多,或知识点容量大、板书内容多时,课堂教学中不能完成的实验,等等,如果运用多媒体教学,都能很好地处理这些问题。

4多媒体优化教学过程

化学的新课,不容置疑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许多化学现象、化学概念、化学反应、化学规律都要求学生在学习新课时有一个正确的第一印象,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造成认识上理解上的模糊或错误。在讲授新课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运用文字、声音、图像来刺激学生和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以多种方式,不同的表现手法对新授课的内容进行加工,生动、有趣地展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充分认识化学现象,化学反应及规律。同时,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加大传输的信息量和信息传输的质量,实现课堂的优化组合。实践证明,正确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课堂生动形象,学生普遍感兴趣,让学生在活泼轻松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接受快,课堂效益好。

5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运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学习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实现了课堂教学中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教材中的很多知识点都可以制作成GIF动画展示给学生;同时围绕这一知识点的活动,又可以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活动,给学生进行探究。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教师可以告知学生这些问题可以在网上去查阅有关材料,并对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和加工,由此找到答案。还可以在网上利用QQ信箱或电子邮件与同学间进行及时的交流。把学习交流的方式从课堂扩展到家庭,同时,学生还可以在网上进行自测,随机检查学习效果。可见,在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利用多媒体教学,成为了课堂教学中“教”与“学”转变的有效途径;这才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广阔平台。

6化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6.1 把握好恰当的教学节奏

把握好恰当的教学节奏是实施多媒体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则。给大多数的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时间和记笔记的时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6.2 根据教学内容与进度的需要给出相关的教学信息

因为同时给出较多的教学信息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而影响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在制作演示片时就应按教学内容的顺序逐项制作,在教学中才能利用Powerpoint的动画效果逐项显示,使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能根据教学内容与进度的需要给出相关的教学信息。

篇5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造成教育领域信息化步伐滞后的最主要原因既不在技术,也不在经济,而在于陈旧的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的束缚”。因此,要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首要的是更新现代教育观念。在目前,本校教师中普遍的做法是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错误地把多媒体展示理解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编写和制作好了多媒体课件就等于把一堂课备好了,也没有进行细节设计。于是,教学活动就变成了幻灯片放映,大有将多媒体展示变成第二块黑板的趋势。表面上看,这是因为教师的数字技能还无法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但从根源上说,这是因为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发生过改变,对教师到底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一知半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教育界非常关注的一个研究课题,而美国是推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较早的国家,其发展过程也经历了几个阶段,在现阶段所倡导的是以“BlendedLearning”(翻译为融合性学习)为标志的教育思想,即“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相结合”的教育思想,在这种教育思想指引下的教学观念,是兼取传统的“教师传递—学生接受”和创新的“学生自主—探究”这二者之所长,而形成的一种全新观念。这种新型教学观念强调“教师主导下的自主探究相结合”为标志的教与学活动。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这种观念不排斥教师的讲授作用,在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同时,对学生也并非放任自流,而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的自主学习与探究。目前国际教育界有愈来愈多的学者确认融合性学习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具有优势,只有将这二者结合起来(即主导—主体相结合),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2信息技术与解剖生理课程整合的网络环境建设

解剖生理课程教学信息化的真正实现,基本条件是要有一个由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教室、校园网络以及制作软件等设备组成的操作平台。在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化学习中,离不开这样一个网络平台所提供的技术支持和功能服务。有了这个平台,教师可利用此平台调控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活动也可以依托该平台进行,也方便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网络平台可提供的技术服务是多种多样,有些是在现实课堂教学环境中难以实现的,如提供某种虚拟模拟学习情境,在“虚拟实验室”里模拟观察、分析和做实验,为下一步具体的实验操作做好充分的准备,虚拟技术的使用还能够有效解决职业类院校中由于实验资源紧张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即将成为职业类院校实验建设的一种必然趋势。一个内容丰富的课程网络资源库是网络平台得以有效运行的软基础。把与解剖生理学相关的资源链接到网络平台上,使学生能在短时间内进入到相关的网站进行学习,教师和学生可通过计算机储存的大量教学资源,迅速、任意地选择和调用图文视频资料,学生还可在网络上观看影视资料,非常直观的了解相关解剖生理知识,获取相关知识,亦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建立一个适合高职解剖生理课程资源库,就像是为教学信息化提供了一个能源加油站,而资源库丰富的内容和及时的更新,将为解剖生理教学信息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

3信息技术与解剖生理课程整合的人力资源培训

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是顺利实施解剖生理课程教学信息化的重要保证。在现代信息社会中,不具备信息技术素养的人将成为名副其实的新文盲,而师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也将成为信息技术与解剖生理课程整合成功与否的关键。为此,要加大师生信息技术素养培养的力度。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信息能力一方面是教师的基本功,另一方面也是学生必备的学习、生活与工作的能力,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目的之一就是提高师生的信息化能力。反之同理,只有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才能增进相互之间的多边交流,从而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具体培训内容主要是对师生开展分阶段的集中培训和日常训练,要培训师生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学习的技能,特别是培训学生以具备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学习的基本能力,以及利用BBS、博客进行有效交互的技能。对教师的培训重点是其利用网络课程平台设计开展信息化教学活动的能力,如信息技术开发和运用、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学习,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角色与地位的研究等。另外,针对在培训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开展反思活动,以短期集中、网络专题活动、QQ群中的小组实时讨论等方式进行相应的反思交流活动,以解决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障碍。

4信息技术与解剖生理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

篇6

1. 应用现状

根据教育部的相关条例显示, 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 明令要求不同的高校的多媒体使用课时, 拿普通高校来说, 教育部就要求学校上课的多媒体使用课时不能够低于15%, 而其他级别更高的学校则要求划分更多多媒体的使用课时。根据目前的状况来看, 多媒体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在大多数学校里, 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了一种比较流行的教学方式, 标志着传统式教学也逐渐开始走向没落。

2. 应用效果

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 多媒体教学能够呈现给学生一个更加丰富的课件, 如讲《蜀道难》一课, 为了让学生领会到蜀道的险峻, 可以在PPT的课件中插入一些蜀道的照片、视频, 直观地给学生展示出蜀道的艰险,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虽然多媒体有着许多优点, 但在使用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如一些教师对多媒体并不了解, 并且缺乏多媒体相关技术的培训, 不能熟练地使用多媒体, 在多媒体的操作和课件上的制作上存在着一些较大的问题, 导致备课内容不完整, 影响上课效率。在一些情况下, 有些老师甚至直接在网上下载一些课件, 但是却存在着老师的思路和课件思路不统一, 上课南辕北辙, 学生只会云里雾里。

二、优化高校多媒体教学的策略

1. 合理制作、运用多媒体课件

在多媒体的制作上, 不能够一味地追求内容的花里胡哨, 要在保障内容的完整下才使用PPT, 把内容的完整性、科学性作为第一准则, 根据不同课程的不同特点, 进行不同的PPT课件设计。另外, 教师在设计课程的时候, 不能盲目地选择教学模式, 要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考虑该课程是否适合进行多媒体教学, 不能够盲目追随多媒体教学的潮流, 不管不顾全部使用多媒体教学, 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提高课堂质量。另外, 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 要坚持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保证课件内容与学生知识水平的大致相符, PPT的内容制作上, 适当加入一些幽默元素, 可以是一些搞笑视频或者图片, 当然, 这些插入的内容要与课文息息相关, 才能够更好地帮组学生理解课文。

2. 适时设置问题, 促进学生意义学习

适当的提问是对教学质量的一个保证。在课件中, 把需要讲授的课文内容和提问进行有机组合, 在一段老师讲解之后, 对学生进行提问。比如, 在《雷雨》中, 对文章情节进行大致梳理后, 让学生探讨文中人物的关系以及内心矛盾, 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本文的把握, 了解这个家庭的矛盾。同时, 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 给学生一定的反应时间, 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记录笔记, 不能为了赶教学进程, 快速翻PPT, 让学生没有时间去理解消化。

3. 开展网络化多媒体教学, 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推广网络化多媒体教学, 在如今, 很多人都对这感到陌生, 这要求制定详细的发展计划, 让更多人了解到网络化多媒体教学, 相信它, 接受它, 使它真正的走进人们的生活。在整个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 把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作为主要任务, 在小组学习中, 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并且学会与人交往的艺术,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4. 重视校园网络的建设, 打造多媒体教学平台

21世纪是一个被网络引领的新时代, 为了促进高校多媒体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学校必须要重视校园网络的建设, 为老师, 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便利的多媒体教学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上, 为全校师生提供一个更加便捷的获取信息的途径, 老师可以更好地进行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 学生可以遨游在虚拟的网络世界, 获得自己所想要的知识, 体会不一样的学习方式。

三、结语

综上, 多媒体教学受到老师和学生的深刻喜爱, 但是它同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我们去解决, 为了使多媒体教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各教育机关和技术部门要加强改革, 落实基础技能的培训, 加强网络建设, 让多媒体教学真正地走进各大高校, 为教育事业带去便利。

参考文献

[1]商兆奎.高校多媒体教学的偏误与匡正[J].现代教育科学, 2015, (4) :102.

[2]傅俭.高校多媒体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江苏高教, 2011, (01) :88.

篇7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地理; 课堂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多数的地理课堂教学中老师通常是通过板书或者地图、地球仪等教学工具进行教学,教师成为课堂的主体。中职地理是一门内容多、领域广的学科,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直观动态地模拟地理现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的多媒体技术可以在课堂上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使课堂变得更具有动态性,让学生融入一种更加具有活力的学习氛围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中职地理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使课堂不再静态且呆板。在中职地理教学中有许多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实际事例,在讲解地理运动与地表形态时,导入部分运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关于沧海桑田的影视片段,通过变换的画面、悦耳的音乐以及详细动听的解说,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给学生美的享受。与此同时,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其集中精神到课堂上。在讲解地貌以及外力作用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一定的地貌景观的图片,包括风积作用中的风蚀蘑菇、风蚀柱等。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得到增强,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产生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在现代的地理教学中,网络技术应用广泛。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网络教学,让学生自主探究地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真正的主体,而教师起到指导和促进的作用,同时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更多的丰富的画面。声音以及文字,使学习内容变得更加形象具体,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记忆。如在讲解工业废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时,可以制作幻灯片进行教学,制作生动的动画进行演示,同时在动画播放的过程中插入适当的文字讲解,使文字与动画结合起来,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课件演示的同时,教师可以在班级的中间位置进行授课,这样可以更好地亲近学生,同时也最大范围地对学生进行监督。

三、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在中职地理的学习中,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将地理事物落实到实际的地图上,所以学生应该掌握读图和解图的技能。应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然而在书本上的图片是静止的,学生不容易理解,运用多媒体技术则可以直观地展现设计内容。例如,在讲解洋流内容时,运用多媒体播放视频以及动态的图片展示海水在地球表面的流动方向和变化的规律,学生通过直观的感受更容易理解并且在脑海中形成比较深刻的印象,最终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读图能力。

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网络地理教学,内容非常具有时代性,教学氛围非常活跃。这样,学生状态非常好,从而进行自主学习。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具有很多的优点,可以多种媒体相互交错地使用,非常方便并且迅速,与传统的教学相比,运用多媒体教学,教学容量更大,教学效率更高。如在讲解西北地区的内蒙古草原时,可以播放相关的音乐,如《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或者播放有关于草原放牧的视频,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有效地活跃了课堂氛围。在中职地理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小结

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地理教学时,也应该注意传统教育手段的应用。多媒体技术虽然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应该和传统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能完全取替传统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陈希如.浅谈中职地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7(1).

[2]库勒米拉•克兰拜.浅谈多媒体技术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下,2016(2).

[3]李丽.论如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巧妙应用多媒体技术[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4).

篇8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 误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它有传统语文教学无可企及的优势,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从教学观念来看,它以庞大的信息量和快捷的信息切换满足了现代教育的需要;从教学手段看,它具有综合处理文字、影像、声音、图片的功能,使教学内容更全面、更直观、更生动形象,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有效时间的利用率,增大了教学信息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从教学效果看,课堂气氛空前活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效果得以明显提高。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优点远不止这些,但由于它的介入而导致的教学误区亦很突出。

一、多媒体取代传统语文教学媒体,埋没了教师的个性和特长。

现代教育媒体的出现取代了传统教学媒介――教科书、黑板、实物、模型等实体。而现今课堂上,不少教师唯一的动作就是点点鼠标,在学生眼里,语文老师常常成了课堂的技术操作员、幕后工作者。

语文课是最有情致的,最易展现教师的个性和特长,成功的课堂应闪烁着老师个性的光芒。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或深沉含蓄,或热情大方,或温文尔雅,或爽朗俊逸。每个教师还有自己的特长,有的长于叙述,有的长于描绘,有的长于诵读,有的长于论辩……这些多样化的个性和特长使得语文教学领域繁花似锦,争奇斗艳,对学生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板书和朗读本是教师的基本功,也最能体现语文独特的审美特征和风格,但许多教师完全抛弃了黑板、粉笔,整堂课不见一字。他们忽视黑板的存在,漠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甚至用电教媒体代替板书。板书是教师进行教学最重要的辅助手段,是根据教学进程逐步演示的,是根据所传授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进行的。因此,板书不是几张幻灯片可以分割完成的。书写、口头表达的优势是多媒体所不具备的,然而许多教师偏偏舍简就繁、舍易求难地选择多媒体,这样就使得本应体现个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变成了人与计算机的对视。

二、用视听代替想象、朗读,抑制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再创造力。

阅读是读者对读物的再创作过程。学生在阅读时,不是单纯的接受者。在阅读的过程中,阅读主体对作品的个性体验是千差万别的。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正是在这样一次次的阅读中得到了培养。正当学生对文章进行思考想象时,教师却出示多媒体画面,让学生直观地观赏,以求帮助理解。文学语言岂是一幅简单的画面所能体现、所能言尽的?这样的直观不仅是多余的,而且摧残着学生想象力。因为再好的图片的表现力也不能与文字所能提供给读者的无限想象空间相比。

语文学习是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生动形象地描述激发自身的形象思维、想象,在大脑中呈现出相关的具体图景,并产生相应的思想感情。语文不是由“图像”而“形象”,而是由“语言”而“形象”,用多媒体展示图形、图像不能代替阅读主体即学生的想象,正如观看电视剧不能取代阅读文学作品原著一样。

另外,一些教师对课件中的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甚至问题的设计都早已安排好,教学时只是按照准备好的流程机械地操作鼠标,完成各个教学步骤,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朝着指示的思路走下去,致使学生难以打开思维。这种定向式、模式化的教学,折断了学生想象的翅膀,剥夺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再者,多媒体课件里那些动听的音乐、好看的画面,往往成了最抢眼、最热闹的东西,使学生忽略了学习最根本的东西――思考,这些都严重束缚着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人机交流,阻断了师生的互动和交流。

语文课堂当是人文化的课堂,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师生间思想情感的交流。文学作品大都是作家情感的结晶:“荷塘月色”的静美淡雅,“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晓风残月”的儿女情长,“夕阳西下”的游子情怀……这些语言文字是作家情感的载体,语文教学中应以情感贯穿始终。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让学生领悟语言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不能仅依靠教学技巧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而是有赖于师生之间通过语言手势、肌体动作与神态等来交流情感,有赖于教师牵引学生流连于字里行间。

在教学中用课件代替讲解、朗读、板书,教师就很难集中精力将全身心的感情融入到课文中去,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时间就大大减少,交流的频率也大大降低。这种以人机交流取代人与人交流的方式使课堂失去生动活泼的场面,教学的双边活动成了教师指挥课件运作,学生死盯屏幕,失去了教师发挥教学机智的空间,阻断了师生的互动和交流。

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走出多媒体教学的误区,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

1.正视局限性

多媒体的运用使得现代语文课堂教学在传播知识信息的密度、直观形象等方面确实有着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也有不可与传统媒体相比的不足,况且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已经经历了长久的教学实践的检验,我们应继承传统教学媒体的合理因素,对现代媒体选择性的使用,不能因为可能走入上述误区而拒绝使用,也不要因为它的优势而滥用,要正确处理好现代多媒体与传统教学媒体的关系,正视其局限性,真正做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

2.坚持科学性

多媒体教学在媒体的选用和操作上,要加强科学性,根据不同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来选择合适的媒体。要以优化学习目标、提高教学效果为宗旨,而不是将更多的信息输入学生的大脑。在多媒体教学中相关信息的获得更多的应该是依靠学生的自主行为,教师的任务只能是在点明课文重点难点的前提下,指导学生对知识信息加工整合,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3.注重实效性

教学媒体是教学系统诸要素中的一个因素,媒体仅仅是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和手段。不可否认,它在语文课堂气氛的渲染、文本内涵的剖析、加深学生理解感悟鉴赏等方面,的确能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它毕竟只是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终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教学方式。因而,语文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分清主次,切莫出现“以屏幕为黑板,拿鼠标当粉笔,变授课为演示”的现象,滥用多媒体,喧宾夺主。

4.加强选择性

篇9

一、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当今世界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学生学习的性质应当由传授性、继承性转变为探索性、创造性。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内容上,要从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既学语言又学文化和科技知识,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培养人文精神。在教学方法上,既要有中国特色,又要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不仅研究教法,还研究学法。这些方法都要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品质为出发点,以便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因此,一支粉笔“驰骋”讲坛的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了,恰如其分地运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将多媒体运用于课堂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是指集计算机、录像机、录音机、投影仪、VCD教学软件等多种工具仪器于一体,由教师根据不同课型的要求,灵活运用相关的仪器进行教学。多媒体在提供语言操练和模仿上起到了其他教学手段无法相比的作用。

二、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一)加大容量,激发兴趣。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扩大英语学习的相关知识量,还可以把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进行一定的引申和扩展,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多角度地理解难点、重点。

(二)操作灵活,增删方便。

在选材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根据自己教学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剪切、复制或粘贴网络上的各种资料,为教学服务。例如,在讲解NSEFC Book 2 Unit 2“The Olympic Games”时,我通过相关奥林匹克网站下载了大量的奥林匹克体育项目名称、中国奥运史,特别是中国第一个奥运冠军许海锋的相关资料,由于他是本省的运动员,学生的兴趣立刻就被激发了出来。

(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1.演示教学。演示教学就是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多种感官视听材料,展示学生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或现象,以提供生动活泼的直观形象材料,使学生更好地获得知识、存储知识。如在教学Earthquake时,教师播放大陆板块运动所产生的地震演示图,学生一下子就会明白地震产生的原理。

2.情境教学。学习是一种自我吸收、自我消化的过程。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课堂上,教师要创设一种“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英语氛围,产生自觉学习的内动力。

(1)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英语交际环境。高中英语教材每一单元都设置了speaking部分,如果教师将其转化为多媒体视、听、说的教学形式,就可以为学生真实而形象地创设语言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愿望与热情。

(2)借助多媒体技术加强语篇教学。在学习SEFC Book 1B Unit 14“Festivals”课文主题“The birth of a festival”的过程中,我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视、听功能,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①听力:利用PowerPoint的图表功能,让学生在听力过程中完成一个表格,这样学生通过表格就一目了然地了解了课文主题“The birth of a festival”。

②阅读:利用PowerPoint制作了“True or False”练习,培养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阅读的能力。

③讨论:设计几个讨论话题,让学生把语言知识转化成语言运用能力。

(3)视听结合,培养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在处理自然灾害类的题材时,可以利用PowerPoint的影片插入功能播放如地震、火灾、台风等情景及危害、损失的短片。贴近生活的画面、鲜明的视觉形象无疑能刺激学生的英语思维,产生说英语的愿望。

(4)重视语言情景,提高英语思维的灵活性。如在SEFC Book 1A Unit 4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s的Warming Up教学中,我首先用Yesterday Once More这一优美动听的歌曲引入话题Talk about past experiences,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意识,再通过鲜活逼真、栩栩如生的画面,激发学生说的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英语思维活动,达到了Warming Up的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用英语描述事件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英语思维在活动运用中得以开发和发展。

三、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运用的效果

(一)多媒体能充分调动学生们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多媒体教学形象活泼,内容丰富多彩,可为学生营造一种积极参与、主动思维的语言氛围,长期参与到这样的教学活动之中就会使学生的兴趣、意志、情感和思维等诸多方面得以全面提高,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产生良好的效果。

(二)体现了以教学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恰如其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重构了新型的教师、学生和媒体之间的关系,形成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和教学与媒体之间信息知识的交互性,有利于贯彻抽象与具体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有助于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节奏、快速度和大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使用的误区

(一)过分迷信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教学作为高科技、创新教学的手段,在教学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部分教师却步入了误区,认为在教学考评、上级检查和公开课中离开了它,就违反了新的教学原则。因此,整堂课都使用多媒体,使课堂教学活动成了流水线式的程序化模式,教师只是点击鼠标,成了“机械操作工”,没有发挥师生之间有效的交互作用,违背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作用。所以,教学应从实际出发,恰当地利用多媒体,不要过分迷信多媒体。

(二)过分追求动画效果。

多媒体技术集声、像和动画于一体,具有丰富多彩的视听效果,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但在多媒体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中,如果过分和片面地追求花里胡哨的动画效果,而忽视学生的注意规律,就会导致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多媒体画面和形式而不在教学内容上。所以,在设计和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适时、适当地利用动画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五、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原则

(一)科学性。

多媒体选用要合理,应根据文本图形、动画、视频、音频等特点,描述相应的内容。

(二)可控性。

课件应便于教学操作。例如用“菜单”选择形式运用一个可执行程序,通过单击鼠标来完成画面切换及相应按键,完成动画放映及图片浏览。

(三)独立性。

课件应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做到构思新颖,情景交融,知识结构完整,不易混淆,具有教学的独立性。

(四)交互性。

充分利用Authorware的交互制作功能,进行交际英语的操作。在课文讲解、巩固提高和阶段测试中进行各种形式的人机交互。课件操作方便,功能键定义符合习惯,便于记忆。

篇10

1.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的特有魅力,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形成学生学习音乐持久的情感态度。兴趣是调动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动力,为了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内容上,最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初中生面临中考升学压力,音乐教学在很多学生看来是浪费时间的,学生对音乐学习兴趣不高,课堂学习效果自然不佳。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生动、新颖的动画教学情境,将原本静态的音乐转变成动态,引起學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音乐教师巧妙运用多媒体,在声、光、影等多种要素的综合下,使整个音乐教学过程变得有声有色、妙趣横生,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当教师在进行《说唱脸谱》的歌曲教学时,先设计好歌曲背景相关的知识内容,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脸谱”的相关知识,感受京剧的魅力,然后在感受京剧知识的过程中,进行歌曲教学。 

2.渲染音乐氛围,使学生与音乐产生共鸣 

初中生年龄小,对于色彩和声音特别敏感。而传统的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主要是通过听觉感受音乐,对音乐中包含的情感难以领会,教师也缺乏合适的辅助教学工具进行有效教学,仅仅是通过语言引导,难以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2]。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正好利用多媒体音画结合的优点来制作音乐欣赏课件,引用多媒体课件进行音乐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创设出符合音乐情境的教学环境、营造出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通过多重的感官刺激,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音乐,从而与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 

3.开阔视野,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音乐是一门感官和思想上的美感艺术,初中开展音乐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音乐教学是多边性活动,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充分协调好教学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与分配。当学生在有了美好的音乐视听感受后,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都被调动起来,从而会从听、看、想等多种渠道去品味和把玩音乐,从乐曲所要表现的意境来深层次地评价音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对音乐内容感受用语言描述,将音乐音律美转化为文字美,充分感受音乐带给人类的画面美[3]。 

比如,当指导学生倾听《春江花月夜》时,学生就能以此乐曲为基础将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出来,将倾听音乐的感受一一的描述成画面,这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春江花月夜》音乐流畅、舒朗,感受到的音乐画面主要是:夜渐渐深了,江水也逐渐地恢复了平静。平静的江面在月光照耀之下,显得让人着迷。这时候,劳动了一天的人们都已经进入了甜甜的睡梦之中……”,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用动画、视频将这一系列画面一一展示出来,学生在画面、音乐的双重作用下,也能充分感受到《春江花月夜》的魅力色彩。 

结语 

初中音乐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有着一定区别性和特殊性。音乐本质上是一门美的艺术,初中教育教学开展音乐教学主要是通过鉴赏、学习音乐,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加入多媒体课件,既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渲染音乐氛围等方法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葛琴.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 实现初中音乐教学创新[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02: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