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程改革的思考范文
时间:2023-11-30 17:29: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新课程改革的思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与“学”;知识观;人性观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0-0095-02
在教育日益向民主、平等的方向发展的今天,进行课程改革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处于基础地位的中小学课程改革。笔者就新课程改革(我这里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上)进行一些分析,以引起教育同仁们的共同思考。
一、新课程改革中“教”与“学”的思考
一般说来,“教”与“学”是不容分离的。“教”的主导者就是教师,相应的“学”的行动者即学生。学生的学习正是在这两者互动的过程中才能真正成功地开展,偏向任意一方的教育方式都是有缺陷的。而它们俩之间的微妙关系该如何处理,则正是我们要讨论的关键点。新课程改革中,对教育过程中“教”与“学”这两个方面的把握是否恰当呢?
1.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在旧的教育观中,教师是处于教育的中心地位,整个课堂都是教师在行使传授知识的职权,教师可谓讲得头头是道。可细想一下,这是不是一种越俎代疱的行为呢?它忽视了学生原本具有的学习能力,学生是有天生的好奇与求知的心理的。而在新课程改革中明确反对过分依赖对于传统书本知识的传授和注重对正规课堂的霸权地位以及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全部意义不再是仅仅独断地传递知识,他还必须扮演一个合作者和引导者。
在如今教学的现实中,教师心里是想这样去尝试新的角色,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巨大压力下,他们不得不依旧以“满堂灌”为主,课程中的互动过程在许多情况下,也只得流于形式,实际性的效果并不明显。
2.新课程改革中的学生。学生也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偏废的一方,新课程中突出了学生的地位,树立了一种新的教育观,即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以学生为出发点,它把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放在教育者开展教育的第一考虑之内,改革者想努力培养一种具有自主学习、富有创造性、主动探索的学生们,不得像旧的教育观,把学生只当作一个被动地接受知识的“不会思考”的静态学习者,貌似他们只能是嗷嗷待哺的“孩子”。
3.新课程改革中师生关系的思考。在人与人的正常交往中,不得以一个人凌驾另一个人之上为条件,教育活动中也不例外。关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一直是教育者讨论的中心,在传统的教育观中,教师是处于无法反驳的地位,教师就是权威,就是知识的源泉,是永远的真理。教师是处于上层,而学生永远是下层,没有平等对话的可能。作为求知者的学生与家长或者社会其他人,也从未怀疑过这种关系对位。
卢梭关注儿童自然本性的自然教育观为教育改革者开启了思想源泉,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新教育理念更为改革者提供了经验基础,新课程改革本着新的教育理念,强烈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与人性化发展,努力建构一个相互合作与平等、民主、开放的师生共处的教学氛围。
二、长期以来的知识观特点
1.权威性、固定性、盲从性。“每一门类的知识技术,在每一个时代都有一种统治的权威性的学说或工艺制度,但大家必须无条件地承认,唯有违反或超过这种权威的探索和研究,才能保证继续进步。所以,权威是不可以没有的,权威主义则必须打倒。这一点,在哪个领域都不例外。”[1]在中国的教育领域,权威主义一直存在。这是自古发展而成的,上层(施教者)坚持认为理性、知识从来就是他们所掌握的,而下层(受教育者)只是愚民,是服从者,不必“知其所以然”。他们(上层)认为自己手握真理,下层只需按“钦定”的知识来接受学习,就行了。怀疑和批判从来就和下层(受教育者)无缘。
这种知识观具有固定性,四书五经的教育内容持续几千年就是实证。同时这种知识观具有封闭性和排他性,看看在这种知识观的情境中的教师与学生就不得而知了。
2.权威性知识观中的教师。在中国的教育中,诸多教师自觉、不自觉地走向“师道尊严”的歧路,把自己置于课堂的主导地位。自我认为是知识权威的化身,自己就是把握着“永恒真理”,而学生不得有自己的见解,这样的教学理念带来的负面影响则可想而知。
3.权威性知识观中的学生。因为学生是有天生的好奇与求知心理的,起初在面对一些不明白、有疑惑的知识时,他们不免会竭力反抗,向教师提出疑难。比如一小学生在做填空题时,就遭遇了知识权威的压制。弯弯的月亮像( ),有的学生填镰刀、,有的学生填香蕉,而在教师的正确答案的“”下,弯弯的月亮只能像小船。久而久之,学生完全屈从高高在上的教师,没有了怀疑之心,从而养成一种惰性。
三、新课程改革背后的人性观的探索
在我国古代,每一个杰出的教育家,无不例外,他一定也是一名伟大的哲学家。所以他的教育观是在一种哲学观的指导下产生的,体现在教育上也就是他所持的人性观。总的来说,我国教育家的人性观分“性善论”与“性恶论”两类。
1.教育观应用层面的人性观。虽然在教育观上,“性善论”与“性恶论”的观点,可本质上教育上应用的只是“性恶论”。“在专制社会和专制教育存在的前提之一,就是性恶论,就是对百姓和受教育者的不信任和蔑视。”[1]在传统的教育观中,学生的本性就是“恶”的,他是不懂事和不自觉的,教育者如果不加以管制与约束,学生就会变“坏”,所以就有“棍棒底下出孝子”和“严师出高徒”之说。
新课程改革中对于人性观的采纳,明显是更多倾向于“性善论”,肯定学生的本性,发掘本性的积极因素,教学者要做的是引导学生本性的发展,不得压制学生。
2.教学方式层面的人性观。由于坚持“性恶论”的人性观,在教学方式上,教师一般采取严厉的训导式的方式,完全是一种机械式地传递知识,把教师的所知,强制性地灌输给学生。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方式,则向一种理想的教学方式走去,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学生就是学生,我们必须尊重学生;而学习上,更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为这种思维对于知识的应用与获取是十分重要的,而不只是简单地接受知识。
四、应然的知识观特点
1.批判性、变化性、理性。自从尼采宣称“一切价值都必须重新估价”之后,从来就没有人敢自称自己掌握了永恒的真理。在教育中,亦是如此。“知识,特别是我们的科学知识,是通过未经证明的(和不可证明的)预言,通过猜测,通过对我们问题的尝试性解决,通过猜想而进步的。”[2]所以在关涉教育中的知识方面,教育者应坚持批判的、变化的、理性的知识观。
2.应然知识观中的教师。在人与人的正常交往中,不得以一个凌驾于另一个人之上为条件。在教育活动中,也是如此。这种知识观中的教师,并不宣称自己是知识的源泉,并不是一味向学生“灌”所谓的“真理”,而是学生学习、探索的合作者。他们之间则有了平等对话的可能,这样,可以发现知识的缺陷,也会使教师知识点中的错误之处得到纠正与完善,这样的师生关系,不正是杜威所企盼的民主教育吗?
3.应然知识观中的学生。“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3]如果一种教育完全束缚了受教育者的自由,那么这样的教育乃是失败的教育。在教育中,学生的思考、怀疑的自由是必须予以尊重的。在应然的知识观中,学生不再是盲目的知识的服从者,而是一个主动的具有建构性的独立个体。他们可以向知识权威提出挑战,向教师提出疑问,从而使自己的思维得到发展,批判能力得到发展,而这些能力不正是我们所希望受教育者能具备的吗?
五、反思:借鉴与超越
1.借鉴。从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内涵与具体的课程表述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改革者借鉴国外教育思想的痕迹。卢梭以关注儿童自然本性的自然教育观为教育改革者开启了思想源泉,在他的教育观中,儿童就是第一位的,尊重儿童就是教育的出发点;而杜威以“儿童为中心”的新教育理念更为改革者提供了经验基础。
2.超越。在课程结构与组织中注重培养学生们创造性的思维、观察的独立性、学习的灵活性。学生自我能力的训练,自己遇到问题自行思考与解决,在这之中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引。这是一种心理态度,也是提升思维的有效途径,可以使学生各自的学习能力及倾向得到最大的激发与发展。真正的民主教育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过程,在此过程中须保持开放和互动。儿童之间应进行交流、探索和建构共同的价值观与知识,使教学、教育真正植根于学生发展。
因为教育致力于学生的发展,是要实现学生的完全发展,这种发展是三个维度的,包括学生自身的发展,学生与他人的关系发展,学生与外界(自然、社会)的关系发展。而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学生自身健康、向上、多方面潜能发掘、充分地发展,学生与他人交流畅通、相处融洽、合作共进;学生与外界互动有序有效、协调发展,这样的三维发展,生生不息。
参考文献:
[1]顾准.顾准文集[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234.
[2]扈中平、刘朝晖.关于中西教育观的比较与思考[J].教育评论,2002,(1);10.
[3]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M]傅季重、纪树立等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5.
[4]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4.
[5]金生f.规训与教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8.
[6]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篇2
关键词: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改革
高中英语教学也需要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出发,针对当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改革英语教学内容及形式,推动英语教学环境的改善,促进英语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师专业水平较低,理论及实践知识不足
教师专业水平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实施。对于高中英语教学来说,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知识水平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两个方面。理论知识水平是指教师所具有的英语专业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等,实践知识水平则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教学能力、课堂教学经验等。但是当前高中英语教师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却明显存在着专业知识不足、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以传授知识为主,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引导和创新型教学方式的应用。
2.教学方式陈旧,学生自主性不足
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充分理解新课标的要求,也没有对现代教学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不愿主动采取新型教学方式,担心新型教学方式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无法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仍然以讲解知识点为主,通过大量练习让学生不断重复、模仿以巩固语言知识及促进知识应用。另外,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虽然也能认识到学生自主性的重要意义,但是在具体的课堂活动中仍然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只希望尽快完成教学进度,将学生所需知识讲解完,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
3.课程开发不足
由于学校和教师对新课程的研究不足,缺乏对新课程的深入思考和探讨,导致在新课程进入学校后,师资力量难以达到预期要求。再加上学生对此认识不足,教师对教材的拓展能力较弱,严重影响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水平提升的有效策略研究
1.科学的制定高中英语教学改革方案
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教育目标明确提出英语教学国际化发展理念。因此,英语教学改革方案的制定作为教育改革落实的核心内容,在制定过程中,首先,任课教师应结合现阶段英语实际教育情况,适当的融入在以往教学中遇到的难点与重点内容;其次,任课教师还要简化教学方案内容,这样能够使学生对英语知识进行更好的吸收和理解,从而实现英语教育改革师生教学相长的目的。
2.适当的更新教学方式
高中英语教学方式的更新要源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经过长时间的教育观察中发现,教学方式的科学采用能够显著提升高中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例如,将多媒体数字技术应用到高中英语教学中,能够改善传统英语教学的枯燥程度,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笔者在进行必修课程一《Traveljournal》授课时,利用了与旅游相关的影视和图片素材,帮助学生把握该课程的教学重点,学生在这种多媒体教学方式下,能够积极的展开英语知识的学习,从而帮助学生学习用英语告别、祝愿和交通的表达方式,学生该影视和图片素材中感悟到出行之前要制定相应的旅游计划,通过学生之间用英语的相互讨论,使学生养成用英语写旅游日记的良好习惯,进而从根本上提升其英语写作能力。
3.加强学生的英语口语训练
口语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首先,正确的发音是口语的第一关,教师指导学生发音的口形,抓住要领,反复揣摩,掌揖发音技巧,形成正确的发音习惯,使英语口语自然流畅,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其次,加强听力训练,听既是接收的过程,又是建立的过程。通过“听”获取语言信息,获得语感,学会表达,从感觉到理解,学说英语必须从听开始,反复听别人说,知道什么情况下说什么,最后产生说的愿望,表达思想,进行语言交流,学生听的广度与深度直接影响口头交际能力。在听的过程中,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型,词汇是口头表达的关键,扩大学生的词汇量,要求学生记忆一些常用词,掌握典型句型,在需要时就会灵恬“调取”。要求学生背诵好句子、好文章,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英语语境,建立语感,在背诵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发言,克服自卑,大胆张口。让学生朗读一些含义浅显的优美诗歌,作为晨读材料,在朗诵的过 程中,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例如:选择叶芝的诗歌《my love and I did meet》、《Down by the salley agardens》
4.提升教师理论及实践能力,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
篇3
一、把握新课程的性质,明确课程改革的目的。树立科学理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高中历史教育不是为了培养历史专业研究人才,不必过于注重和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专业性,而是要通过历史这门课程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这是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在课改的实验中,历史教学不能再仅仅局限于知识掌握与能力的培养,更应在此过程养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关心自身发展和人类命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师生共同体验、探讨、领悟历史,大力提升师生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研究新教材,构建既符合课标要求又适应学生实际的历史教学内容体系
我校使用的是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科书,它具有体例新、容量多、学术性强、难度大、融通古今中外、内在逻辑严密等特点,它给历史教师展示才华带来了机遇,也给历史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要积极应对这种挑战,历史教师应该重视以下问题。
1 分析教材结构和内容体系的变化,解析其内在联系,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人教版新教材单元设计依据不拘泥于《内容标准》,有所创新,内在逻辑严谨,真正体现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新课程特色。比如《必修Ⅱ》,按新课标内容标准有八个专题,先是探究中国经济从古至今的演变,然后再来探讨世界近现代经济的发展即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历程以及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历程,最后探讨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由中国再世界然后中国融入世界这样一种编排体系。我们应该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认真体会编者的意图,解析各单元和每课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科学有效地使用教材、理解教材。
人教版教材的课文附件部分也很有特色,大致包括“历史纵横”、“学思之窗”、“资料回放”、“本课测评”和“学习延伸”等内容,给我们教学活动的展开提供了许多素材和信息,提供了思考问题的方向和活动方案,我们要充分合理地利用好这些课程资源为教学活动服务。
2 注意初、高中教材的衔接,必要时为高中学生“补课”,简要补充某一历史问题的来龙去脉。比如:必修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讲了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四节内容,主题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突出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其中有一个问题就是古代中国朝代更替,但大部分学生不太清楚,在这里老师就应该给学生补补课。必修①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中,为帮助学生理解曲折的含义,建议老师们补充一些关于的历史,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这段历史,又能提高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所以,我认为注意初高中的衔接就是有关知识的衔接和历史兴趣的衔接。老师们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和自己的经验做好这件事。
3 以课程标准作为指挥棒,关注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以往的历史教学是一套教材,而现在是“一标多本”,那么高考怎么考?当然要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国家所修订的历史课程标准,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以往忽视教学目标的惯性思维,在教学中要紧紧抓住课标这个核心,并且注意拓宽知识面,关注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三位一体”表现在课程目标上,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
首先,知识和能力是学生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在课程学习的“质”方面,指的是课程内容质量高低关系乃至决定学生未来的发展,教学应以课程资源为教学对象,面向生活,历史教学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才会焕发它的生命力。在“量”方面,强调关注目标底线,“顶”的程度要根据学生情况处理,不能过分拔高。实际上,无论是关注“质”还是“量”,教与学就是实实在在围绕课改精神进行富有个性和创意的实践与探索,就是通过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健全的思维方式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方法内化为学生一生成长的动力的过程。
其次,过程与方法纳入课程目标是新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教学过程中师生都不能“套上枷锁去跳舞”。这指的是要有平等和谐、互动开放、体验感悟的基本理念。教师自己要避免“一个头脑两个系统”。两个系统一个对外,应付检查开优质课耍弄教学手段;一个对内,“穿着新鞋走老路”。教师更不能抑制学生的学习独立性、学习主动性、学习创造性,教师要树立发展本位的教材教育观,要通过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及对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再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它拓宽了课程教育目标的内涵,更加关注人的发展过程,更加强调学会学习的同时学会做人。它更注重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以及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为人类和平和发展做贡献等人生理想。作为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了解并把握好上述课程目标对于学生而言,意味着“学会求知、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对于教师而言,意味着观念的更新和学科教育重心的转移;对于本地区课程改革的实验和推广而言也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拓宽学科知识面,主动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新一轮课程改革从课程理念到课程目标,从教材内容的选取到知识的呈现方式,从课程结构到课程评价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全新的价值理念,这也对中学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历史教师知识结构的水准将对历史课程改革的成效产生显著的影响。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了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内容更多也更深。例如必修课②“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这个专题,“新课标”要求通过古代中国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基本史实,概括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再将这些特点综合起来,认识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还要通过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的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的原因。这个专题从涉及的历史知识到运用的思维方法和指导理论,都是比较深奥的。这些更多更深的内容需要教师加强自身专业素养。
四、教师必须更新观念。重新认识学生特点和教师职能
篇4
关键词: 高中英语 课程改革 英语测试
普通高中教育不仅要为高等学校培养和选送一批高水平的人才,还要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新课程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教育评价改革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对学生外语学业成绩的测定和评价成绩很多,问题也很突出。对问题的认识和反思,是改革的开始。只有找出问题所在,并勇敢地面对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才能更好地推进高中学生英语学业评价改革。
一、目前英语成绩测定和评析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对学生外语学业成绩的测定和评价,不仅方法多样,而且考试名目繁多。这些考试为推动我国英语教学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是他们在检验学生学业成绩和外语能力方面,效果却不尽人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是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的:
(一)“高分低能”在目前的学生中似乎是比较普遍存在的现象。
有不少学生在考试中得到了高分,但英语技能的运用能力十分低下。造成“高分低能”的现象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这种现象可以看作是学校应试教育的产物。在我国,评价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往往是看该校的学生的考试分数的高低。有的学校为了提高自身的声誉和知名度,只能搞应试教育,追求高分数和高升学率。二是这种现象可能与考试命题和判卷不科学有关。现在有些考试过分标准化,都是些有标准答案的多项选择题,模式僵化。因此,考试分数很难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
(二)在目前的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中,往往局限于对学生分数的评定,忽视了非分数的因素。
许多教师在评价实践中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忽视独立思考及批判性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责任感等多方面素质的培养与评价,导致师生关系、学生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等反面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教师缺乏培养和评价学生多元素质的经验,不知道如何科学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各种素质和能力。很多教师对成长记录袋、表现性评价等新兴评价方式还比较陌生,不知道如何在实践中实施学业成绩和成长记录袋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
二、英语测试的类型
要有效地组织和实施英语测试,达到英语测试的某种目的,我们必须对各种类型的英语测试的性质和作用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英语测试的类型多种多样。按测试的目的可以分为:1)成绩测试,这是用于了解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对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学制或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要求。2)学能测试,这种考试的目的不是衡量应试者现有的英语水平,而是在于预测应试者学习外语的潜在能力。3)诊断性测试,它的目的在于检查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进展情况,了解他们在学习上的困难和教学上的薄弱环节,以便弥补教与学的不足之处,达到改进教学、促进英语学习的目的。根据不同的评分方法,测试可以分为主观性测试和客观性测试;根据测试方法的不同,测试又可以分为口试和笔试两种。
三、测试组织工作的要点
使考试科学化、考试分数客观化,以求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业水平,是广大的外语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加以研究解决的问题。学校中的考试规模较小,一般都由教师直接组织实施。尽管规模小并且受到一定的条件限制,学校考试也必须遵循外语测试的基本原则和规律,提高测试的信度和效度,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测试效果。为此,应注意以下测试组织工作要点:
(一)注意收集教学反馈信息,灵活使用不同形式的测试方式。
测试的目的是要及时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学校教学。因此,测试的次数不能过于频繁,以避免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更不能把测试作为迫使学生用功读书或奖惩学生的手段。同时,为了获取不同的信息反馈,应该灵活地使用各种不同的测试方式。除每学期的期中和期末考试外,还可以根据教学进度情况举行一些必要的单元测试。这些测试或测验可以记录成绩也可以不记录成绩,目的是要使教师能及时、正确地了解教学的发展情况,改进教学,弥补不足。
(二)在课程标准规定的范围内,组织各种测试。
测试要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全面地检查学生语言的基础知识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命题要与课程标准要求相一致,而且要有针对性、难易适度,既要体现教学重点,又要强调命题的覆盖面,避免超出课程标准的难题和偏题。
(三)注意测试的计划性和命题的科学性。
测试的计划性,是指测试要有一个合理、周全的安排,每次考试要有其特定的目的和要求。计划性包括考试时间、考试方式和方法、考试内容及考试重点等。命题的科学性,就是命题要程序化。这个程序包括:1)决定考试内容和认知层次;2)决定考试方法,确定命题范围;3)编拟试题,注意分配试题和难度比例;4)检查修订试题,制定评分标准。
(四)注意试卷的设计、安排和管理,要提高试卷的卷面效度。
要做到这些,应注意下列几点:1)试卷用语要准确,不能产生歧义。特别强调的词语应该使用黑体字或大写字母表示。要注明各个题目的记分方法;2)题型不易过多,特别要慎用新题型。出现新题型时,应该有说明或示例;3)试题安排一般应该由易到难;4)题目中不应含有暗示本题或其他题目答案的线索。阅卷评分要客观准确,尤其是主观性试题更要有明确具体的评分标准,包括记分原则、可接受答案、不同类型错误的扣分方法等。评卷记分始终如一,防止因为评卷人的心理状态、卷面的整洁情况、客观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忽高忽低、时宽时严的现象。
英语测试是教师系统地获取学生个体发展和教学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通过考试,教师可以了解和检查学生掌握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深度、广度和熟练程度。考试,也是对教师的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所体现的教育目标的检验。因此,考试不单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判,也是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的检查。新课程要培养全面而个性发展的人,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今后我们的英语测试工作要围绕这一目标,在多方面做好调整,更好地为新课程服务。
参考文献:
[1]李锋伟.教学评价改革是英语课程改革的关键.教学新思维,2007年第12期,总第353期.
[2]徐晶.深化英语测试改革 推进英语课改进程.现代教育科学,2008 年第1期.
篇5
【关键词】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语文选修课准备思考
一
语文学科作为母语学科,是选修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
从语文学科自身的角度而言。语文学科的功能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前者立足于学科中对人的精神层面的影响、熏陶,后者侧重于专业的技巧、技能等方面。两者本应是和谐的统一,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相辅相成。然而对高考升学率的片面追求,导致教师在上课时将精力过多放到后者身上。在今天声讨应试教育弊端的同时,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功能被提到了相当的高度,现行的素质教育呼唤着人文性。但是,在高考制度和评价制度还未发生根本性变革的前提下,必修课上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总得不到足够重视。选修课的开设弥补了这一缺失。学生可以从中感受母语巨大的文化魅力,扩大知识面,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因此,选修课是对必修课的重要补充。
从学校整体课程设置的角度而言。社会、学校都大力提倡人文教育,强调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文科是体现人文氛围的最主要的课程,而语文又是文科中最能体现人文关怀与人文素养的学科。所以,语文选修课的开设是重中之重。
二
新课程对语文的选修课提出了大致的几个模块,如: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等,从中又衍生出许多系列,如:古代文学常识系列、古代散文选读系列、外国文学系列等。
面对如此多样的选修课,我既高兴又担忧。
高兴的是,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不再有浪费、脱节的遗憾,而能与学生们一起分享。现在的高中生,也能在文学的殿堂中畅快漫步,汲取人类知识的精华。语文选修课,将为高中生打开神奇的文学之窗。
让我忧虑的是,面对高中新课程改革,我有能力上好选修课,为学生带来丰富的精神食粮吗?
三
对于选修课的准备,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博览群书,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这是准备选修课的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任务。语文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从学科的专业角度来看,文学上包括古今中外的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语言上包括语法、修辞、逻辑等。此外,还与诸多非专业学科息息相关,如政治学、经济学、天文学、地理学、哲学、心理学等。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师应是“通才”,不能只局限于单一的学科思维方法和能力,而应当具有宽域思维的方法和能力。
所以,语文教师需勤于读书,而且要读很多书。装满一肚子学问,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开阔了眼界,在课堂上才能厚积薄发,信手拈来。当然,这并不是要语文教师做“两脚书橱”,而是要从实际出发,处理好“精”与“博”的关系,学以致用。
2.精挑细选,培养整合材料的能力
确定了某一专题后,往往会找到许多现成的相关材料,但是不能简单照搬照抄了事。选修课不像必修课那样有较多学习的要求,它对学生的约束力较小,所以首先必须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其次,由于学生只是高中生,接受能力毕竟有限,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都还需提高,所以,应选择适合他们的内容,重新加以整合。而把握的“度”,不妨借鉴必修课的内容。 转贴于
3.细心揣摩,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除了学会筛选材料,还需细心揣摩,多思考、多研究,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只是纯粹的人云亦云,教师就成了“传声筒”。如果能够在尊重史实的情况下,适当融入自己的见解,凸显个性光彩,不仅能促进教师更加深入的了解文本,而且教师也将成为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好榜样。
4.,重视选修课内容的人文性
既然由于高考的原因,必修课上较多关注语文学科的工具性,那么在此基础上,选修课将更重视人文性。比如:也许在必修课上,学生只知道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是唐宋家之一。那么,在选修课上,我们要让学生知道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他一贬再贬,浪迹天涯,他谪居黄州,忧谗畏讥,他泛舟赤壁,浩歌江东,他关心民疾,兴修水利,他胸怀旷达,文学创作光照千古。
四
对于语文选修课,我还有一些感到困惑的地方。
1.授课方式是讲解式好,还是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好
一方面,选修课的时间相对不多,一个专题的容量却很大,要在短时间内学习完一个专题,由教师直接讲解是一个好办法。但是这样一来,学生又回到了教师占主导地位的学习方式中。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好吗?
另一方面,采用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确认,却需要大量的课堂时间,这样,在规定时间内,不仅专题内容需减少,而且可能会影响到必修课的学习时间。
这一组矛盾,该如何解决?
2.学生会真正投入到选修课的学习中,确保学习效果吗
尽管选修课的开设,重在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尽管选修课有考试、学分的制约,但是与高考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而语文学科历来对学生起到的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没有显而易见的短期成效。那么,在高考重压之下,在必修课学习时间也已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学生会安心学习吗?
3.是否能够将选修课的文化视野拓宽,开设贴近学生的课程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明珠俯拾皆是。我们民族曾经出现过无数了不起的人物,产生过无数璀璨夺目的文学作品。一份如琼浆玉液般的精神养料,能够经由语文教师之手,将它们源源不断的输送给学生们,是老师的荣幸,也是学生的荣幸。
但是,在吸取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我们的学生还在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同在他们这个年龄、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郭敬明的《幻城》、《梦里花落知多少》、《左手倒影,右手年华》,韩寒的《三重门》,乃至于来自韩国的可爱淘的《那小子真帅》等,还有一大批名目繁多的校园青春系列作品,它们的贴近校园、贴近学生生活,在学生中掀起了一股又一股的阅读热潮。且不说这些作品的文学水准高低如何,传递的人生观、世界观良莠如何,如果能开设以它们为主题的专题课程,恐怕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对学生加以合理引导,促进他们的思考。这与选修课关注学生人文性的目的是不相违背的。
篇6
【论文摘要】教学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着眼于提高学生素质的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学需要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法上进一步提高、完善,以高等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为例,切实推进启发式分层教学方法的探索,真正使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彰显。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经济成份多样化、利益主体多元化和社会生活方式复杂化,中学的德育工作,特别是中学的思想政治课教育工作中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德,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新课程教学改革就是要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真正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因此,新课程教学改革要在原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努力探索新方法、新模式,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一、新形势、新变化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影响
要深入研究思想政治课教学方式方法,加强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学生的思想脉搏,研究教育工作的现状。现阶段,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中学生所接受的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特别是中学生的思想状况已形成了较大的反差,为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带来重大的挑战。
1.社会价值观变迁与学生思想变化的差异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化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使青少年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方式发生改变,主要体现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造成精神文明的多元化和差异化,使得部分学生不比俭朴比阔气、不比艰苦奋斗比荣誉、不比节约比浪费;城乡教育资源差异造成视野差距化和不均化,教学资源的不均、生活环境的差异使得学生在接受同一教学内容时产生不同的影响;信息获取方式的立体化和多样化,给学生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带来深刻的变化。
2.家庭教育观转换与学生道德取向的变化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对学生的成长方式和道德取向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道德价值观多样化的出现,学生接受教育观念上的变化表现在:缺乏正确的善恶是非观念和法制观念,思想认识和道德品质异化,利己主义、个人主义存在普遍化的倾向;重享乐、轻发展,自控能力、自觉性、学习态度、学习纪律较差,存在生活依附、学习依附和心理依附,创新和敬业精神不够突出等。
3.学校教育观发展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教学改革使素质教育成为主题。随着学校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也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说教式传授方法无法满足学生探究式、体验式学习的兴趣,开放式教学环境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提高,应试教条式教学方法使学生无法体会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科学性与伦理性、政治性与历史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有机融合。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方式的创新与探究
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实效,关键是方法问题。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创新教育是全面教育,它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新教育既要求面向全体,又强调个性化教育。因此,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必须创新。首先,要把知识的传授与学生的情感体验结合起来;其次,把教育改革的新成就及把探究法、研究法与人格法结合起来;最后,激励法与成就法结合。对中学生进行理想、道德教育,并使之成为中学生自觉的精神追求,必须经过反复激励,使他们有所感悟、有所成就才能实现。因此,对教学方式的创新与探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启发式教学为主,改变“注入式”孤立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课堂教学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课堂教学有注入式和启发式两种方式。传统的注入式以教师为中心、片面强调对学生的知识传授,教师满堂灌,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只是一个“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育方式完全忽略了学生智力的发展,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启发式教学注重在知识传授过程中突出主体作用,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既注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结合,又注重学生学习的情绪体验。因此,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观念首先要从注入式教育向启发式教育转变。
2.以分层式教学为轴,突破“填鸭式”机械模式,激发学生探究式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具有导向和评价作用。按教学大纲要求,将认知能力、情感水平、行为操作三者融为一体,从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全面提高素质诸方面考虑,确定与各层次学生学习实际水平相适应的分层教学目标。目标分层适宜低起点、多层次、有弹性。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从认识知识的深度、广度,接受新知识的速度,练习、应用的强度等提出不同层次要求。将课程与每章节的教学目标分层时应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既能达到基本要求一致,又能鼓励个体发展。各层次学生最低要求要达到课程标准基本要求;中层学生要能进行较复杂的分析和应用;对高层学生要求具有自学、探索、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能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实践。
3.以递进式教学为主,突破分数、答案的单向性,探索学生的开放式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方面,大力度进行了课程内容的梳理,在坚持保持课程的应有系统性,利于未来知识的展开和深化的前提下,大幅度淡化“难、偏、繁、旧”性内容。首先侧重基本思想方法教学,构建进退自如的课程框架内容,即“基本平台内容”。合理进行教学内容的层次处理,规范课程提纲,细化课程要求,最后形成富有弹性的课程教学执行大纲。教学设计方面,强调教学内容必须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相匹配,难易要适度,要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等来安排相应的教学活动,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反思以往的教学高耗低效、不讲效率的原因,培养教师向教育科研要效益的意识和能力,不断研讨逐步完善具有特色的凸式递进教学模式,具体实践“分层递进、重点突破”的课程教学战略。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内容是多学科、多专业,各种知识为一体的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学生要学好这门课程,需要许多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不顾基础而一味地统一内容,统一要求,统一施教,势必形成基础差的学生“吃不了”,优秀学生“吃不饱”的现象。因此,在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该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这种启发式分层递进式教学、统筹兼顾的教学方法,为每一名学生提供了获得成功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巴班斯基.论教学过程最优化(吴文侃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篇7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误区;教学目标;教学评价;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09-0164-01
新课程改革是建立在新的教育观念基础上的,其标准特别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反思,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把教学目标定位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叶澜教授说过:“一节好的课堂教学应包括“五实”,即备课要扎实、教学内容要充实、课题资源要丰实、教学心态要平实、教后反思要真实。”
一、课堂教学误区
(一)教学目标的误区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结束时所要达到的结果,或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新课程改革以课程标准、教材及学生特点为依据,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
一些教师在利用新课程进行教学时,忽视了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使教学目标游离于课堂之外,一味追求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过程变成了无轨电车,导致教学结构松散,教学内容不确定,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严重影响新课程改革效果。教师对新课程改革中教学目标认识的错误和偏差反映了教师培训不到位,体现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有待于提高。
(二)教学方式方法使用误区
1.合作学习。目前的合作学习有形式而无实质,因为教师对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未进行思考与设计,教师作为仲裁者,出现了讨论泛化、应付式、形式化讨论,教师控制讨论过程,学生未进入合作学习状态就在教师的要求下结束。小组成员缺乏深层交流,结果往往是组长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成员的意见和想法,不积极的学生成了听众,这充分说明我们追求学习方式转变时,未把握好实施的“度”,教师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标签式”教育。
2.探究性学习。目前探究性学习被错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提出的问题缺少探索性,浅而无聊的讨论和言说布满了课堂,不能激发学生深层次思考。这种教学方式的错误使用使整体性教学支离破碎,降低了知识智力价值;再次,教师将探究“泛化”与“神化”,用科学家的探究水平看待学生。
3.独立学习。独立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我探究合作创新,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的主人。然而,有的老师对此理解有偏差,上课时忽视问题的难易度和学生能力上的差异,一味让学生独立学习,自己解决,也没有学习后的讨论、交流,学生学习后收获很少,影响教学效果。
(三)教学手段误区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学手段形式上,滥用多媒体技术和其他教学方式。某些教师上课时完全依赖多媒体教学,违背了现代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规律,把过多的时间花在课件图片、影像制作上,花样繁多的多媒体让学生在视觉上得到了满足,但留给学生动脑的时间极少,导致教学效果不佳。[2]
(四)教学评价误区
有些教师未真正理解新型师生关系,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但并不意味着对学生要一味表扬,对学生而言,过多的夸奖会导致上瘾,同时,会让学生习以为常,导致学生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削弱了评价的激励功能,不但不能使师生相互交流,而且对新课程改革是不利甚至是有害的。
二、课堂教学误区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和责任感
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是解决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改革误区的重要途径之一,改变教师陈旧传统的教学观念,及时纠正关于新课程改革观念中的错误想法,正确实施课程改革。
(二)正确把握教学目标中的三个维度
教师应先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及学生特点确定当前的教学目标,并以此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在目标的达成程度及实现的方式上,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新课程改革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教学目标三个维度,全面涉及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明确课堂教学的具体教学目标,安排教学过程及内容。
(三)教师应正确使用合作性探究性学习方法,合理设计课堂讨论及提问
教师对课堂教学形式、目的、方法、时机及过程应提前进行认真的思考与设计,合理安排讨论及提问过程,保证教学有效开展。课堂上要避免不分巨细、处处提问的做法,也要尽量避免判断性提问,注重师生有效互动,使教师和学生真正平等对话,进行知识的交流和传递。[3]
(四)教师应正确使用教学手段及教学评价方式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正确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方法的使用效率,同时教师需要用巧、妙、抛的评价方式,不能一味地夸奖表扬,也不能一味的惩罚批评,要合理应用强化及惩罚方式,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需求,正确引导学生,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进步成长。
三、结语
新课程改革条件下,教师需要追求一种有思考价值的课堂教学,课堂不求完美,只求真实而有价值,讲究从学生的思维水平出发设计问题,让学生在认知的冲突中自己寻求发现。课堂是学生的生命阵地,不是教师的表演场所;教师的教学就是让学生自己尝试、发现、经历、创造。只有当教师的教学方式有意识地有效转变,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不会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内核虚化与流于表层,有助于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旭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打造优质高效课堂[J].才智,2010(6:):29.
篇8
问题一:实施新课程是否要全面否定旧课程?
回答这一问题需要客观辩证地认识旧课程与新课程的关系。在最近的一些关于新课程改革的论文和书籍中,有很多内容是“控诉”旧课程的种种弊端,很容易给人造成旧课程一无是处的感觉,使人们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我们不难看出:旧课程虽然在很多方面存在缺点,如课程缺乏选择性和多样性,使原本具有多元智慧的学生只能朝着同一个被课程设计者固定的方向发展;课程缺乏统整性,导致学科过于分化,各学科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和沟通;课程缺乏技术型与艺术型,导致高中教育对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和体育教学的冷落。但是旧课程的优点和历史作用还是客观存在的。旧课程的优点是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而新课程改革是在旧课程基础上的调整和改进,注重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问题。新课程改革针对以往课程设置中的缺陷与不足,重视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倡导从发现中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张个性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等。新课程是旧课程的继承和发展,是对旧课程的辩证否定。只有全面辩证地认识新旧课程的关系,发扬旧课程的优点,在教学实践中既能注重知识的系统传授又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意识的培养,才能更好地为新课程改革服务。
问题二:实施新课程是否要改变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回答这一问题需要辩证地认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这本是正确的,但如果我们因此而否定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则从根本上违背了教育的规律和辩证法。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离不开教师的培养和塑造,如果削弱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在课程的实施上,可能出现教师只重视学生如何学习的层面,只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层面,而忽视教育的宗旨和目的等倾向,可能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导致教育过程的自由化和学习过程中的无政府状态。实施新课程改革,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绝不能动摇,只能进一步加强。
问题三:实施新课程是否只要发现学习而废止接受学习?
回答这一问题需要辩证地认识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的关系。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都是人的重要学习方式。“应试教育”片面强调灌输,在课堂教学中,只重视教的过程,不重视学的过程。教师习惯于把课本上的知识原原本本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滴水不漏地讲给学生听,唯恐因某一点没有讲到而造成考场上失分。学生的学习基本上被老师包办代替,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这些做法的根源在于把接受学习推到了一定限度。新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了人的发现学习,重视对知识的探究和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如果我们只要发现学习,不要接受学习,忽视老师对知识的系统讲授,忽视学生对全面系统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其结果就会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同时,降低学习效率,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学生对系统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在课堂教学中,遵循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获取知识。注意引导和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教的过程与学的过程紧密结合起来,这是现代教学论的根本观点。
在新课程实施中,我们要把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他们各自的优点,既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又要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对系统知识的掌握。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从而完成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
问题四:实施新课程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做些什么?
要顺利实施新课程改革,辩证评价教师的劳动是十分关键的因素之一。教师是落实新课改精神的先行者和执行者,教师在授课时体现的思想直接影响新课改精神的贯彻。如果上级教育部门仍然简单地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的唯一标准,那么老师就无法积极主动地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来适应新课程目标的要求。
篇9
【关键词】四步教学法 问题 条件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2-0097-03
迎着世界新课程改革的滚滚浪潮,我国第八次新课程改革也于2001年起航。经过近八年的改革实践,我们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课堂教学也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但是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本文依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所指引的方向,结合新课程课堂教学实践,试图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一些理性的思考和尝试,以望对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所帮助。
一、新课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课改态度有待于进一步端正
对于新课改这个新生事物来说,它从一开始就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阻力,其中教师对于新课改的态度显得尤为突出。俗话说:“态度决定行动,行动决定成败。”教师的课改态度对新课改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说到底,新课改的实施要靠所有一线的教师去执行。教师对于新课改的态度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①固执不改型:对新课改充满抵触情绪,怨天尤人,牢骚满腹,不愿主动的去进行教学改革,固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对于新课改中出现的困难,不是积极地想办法解决,而是一味的埋怨;如果学生的成绩出现了波动,就马上归咎于新课改,指责新课改是罪魁祸首。这类教师主要以一部分中老年的教师为主。②犹豫观望型:由于师资培训没有到位,或是评价体系不完善,也或者是学校的改革措施没有齐全配套等等原因,不少教师对新课改是将信将疑,对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充满了畏难和观望的情绪。生怕自己积极地投入课程改革,会在中考中吃亏,所以还是按原来的老办法保险一些,先看看再说,于是出现了大量的“穿新鞋走老路,用新瓶装陈酒”的现象,这部分教师在新课改中占了很大的比例。这种态度上的犹豫和行动上的观望,直接影响着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③积极响应型:对新课改热烈响应,并积极行动,能很快的领会新课改的精神并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把新课程理念付诸实施,对于改革中出现的困难,想方设法的解决并积极的探索新办法;对于取得的经验,能互相交流,取长补短。这部分教师以青年教师为主,他们是新课改的主力军,一般也是新课改的领军人物。由以上可以看出,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待课改的态度不积极,需要改正。
2.缺乏专业教学设计人员
这里的“专业”教学设计人员是指那些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有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的专家型的教学设计者,如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他是世界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同时又一生未脱离教学一线,是一位实实在在的教育理论实践者,而现在的新课程的教学设计者一般是各个高校的专家、教授,他们的“专职”一般是高校的教学和教学研究等,虽然他们一般也有各自的试验对口学校,但是由于教学工作和教育研究的繁忙,他们去中小学校调研的时间毕竟有限,即使能抽空去一线调研,但仅凭几节课又怎能说了解了中小学的实际情况呢?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做出来的教学设计很容易出现理论和实际相脱节的现象。一线的教师虽然对实际的课堂教学很了解,但是由于平时教学工作的繁忙和考试的压力,以及教育理论的欠缺等原因,无暇也无法设计出适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实践证明:当一名教师缺乏有关学习理论和教育教学的知识的时候,便会将教科书和教学模式等奉为法典,会极力的依赖课程开发者和教材出版商为其开具并印制的教学处方,而这些人往往并不太熟悉教师身处的教学情景,也不太了解那些独特的课堂里的学生究竟在想写什么。所以,缺乏专业的、实用的教学设计,这是现在新课程改革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
3.课堂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中存在“两张皮”的现象
学科教学设计所处情景的复杂性导致了课堂教学设计的一种尴尬的情形:一方面,面对学校教育发展对教育新理念的呼唤,“专业”教学设计者十分不解,为什么学校教师和管理者不愿意采用他们出色的设计理论和模型?另一方面,面对瞬息万变、推陈出新的专业教学设计理论和模型,学校教师和管理者更为困惑,研究者为什么不能提供出实用的、可操作的、用教师们可接受的、可理解的形式表达的、能指导日常教学活动的知识?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专家们的教学理论似乎并不能切实有效的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教学理论高高在上,下面的一线教师却是“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理论和实践的脱节,极大的阻碍了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现在的“两张皮”现象还在游历着,分离的势头也似乎有增无减。
二、四步教学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评价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教学,改善课堂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主渠道。笔者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所指引的方向,针对以上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课程教学实践,对新课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四方面尝试,简称四步教学法,具体如下:
1.学生自学
达尔文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要交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因为科学的自学方法,不但是学生自学的基础,而且是他们形成自学能力的前提。我校的位置处于城乡结合部,学生学习环境差,家长不重视学生的学习,很多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以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为万事大吉,课余时间很少有主动自学的。鉴于这种情况,我利用每周的两节早读课,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学,通常是先通读课文,自己利用工具书疏通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然后采用新旧联系、归类比较、把握要点等方法让学生再读课文,理清思路,抓住要点,找出文章的重点段落,同时要求学生在书上勾圈点画,不懂的地方先做上记号。这样,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小组互学
卢梭在《爱弥儿》中说道:“……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注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规定: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自主、合作、探究方法的形成。我觉得小组互学的学习方式,有助于这种新型学法的形成。我把班内的学生按就近的原则,以四人为单位,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的学生有好、中、差不等,这样便于他们交流、互助。上课以后精心设计导语,以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然后四人为一组,相互交流各自在自学中的发现,解决在自学中遇到的疑难,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问题,都能解决一些问题。最后由各小组的小组长归纳总结,小组内解决不了的疑难,由小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在课堂上集体交流时提出来。老师这时可巡视全班,或参与到其中一组,与学生共同学习。
3.交流评议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布鲁纳也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发现过程,要求学生主动的学习,自己去发现问题的结论和规律,成为一个发现者。在小组中不能解决的疑难,这时可以拿到课堂上集体交流,每个小组都可以提出各自的疑问,也可以回答其他同学的疑问,全体师生互相交流看法,评议其他组的观点。在这期间学生可以发表自己不同于他人的观点,也可以反驳他人的观点,也可倾听别人的见解,对有争议的问题,可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老师这时可把自己的观点作为一家之言摆出来,对学生进行启发、点拨,也可以供学生讨论、评议。课堂气氛热烈但不乱,讨论集中而不散,这就要求老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要掌握好课堂的节奏。此法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探究问题的能力。
4.教师导学
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并不是意味着不要老师的主导作用了,二者要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前面三步的基础上,学生对课文已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一些细节和一些重、难点也已突破,但他们的知识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或者说不太完善,老师这时可对学生及时进行导学:教师可以对本课的重、难点在此予以强调;也可以综合学生的某些重要发言,查缺补漏,进行完善;还可以对学生认识较肤浅的地方深入探究;更可以做些拓展延伸的创新练习。总之,教师可根据不同的课文类型,不同的教学要求选择不同的导学,这就要求老师不仅要有掌控课堂的能力,还要有较高的驾驭教材的能力。
三、所需要的条件
但是,要想用这种教法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1.教师的教学功底要扎实
教学功底是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是否扎实而丰厚。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一看语言是否规范而有激情。作为教师,首先要能说一口规范而又流利的普通话,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另外,教师的语言应风趣,有幽默感,还应有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节奏、韵律感。二看课堂调控是否巧妙而恰当。课前的教学设计毕竟是一种预案,预案只是一种静态行为,面对瞬息万变而又不可预测的动态课堂,课堂教学活动中出现结卡或偏差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教师应该及时予以调控,决不能因课堂上出现偶发性的事情而束手无策或乱了阵脚。三看课堂评价是否有弹性。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恰当的评价有助于鼓励学生积极进取,让学生以旺盛的精神状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有利于解除他们的疑惑,让他们走出困境,走出迷茫;有利于情感的交融,关系的和谐,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人格受到尊重,个性得到张扬,让他们生成不断,精彩不断,创新不断……
2.有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这里主要指要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所谓和谐,从心理学角度讲,“指事物和现象各个方面完美的配合、协调和多样的统一”。和谐的师生关系即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融洽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是心灵的互相接纳,在师生中形成真挚的情感关系。这也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
“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教学就是要以“情”为纽带,以教师之“情”去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如果老师一味搞“一言堂”,“满堂灌”;如果老师的课堂严厉有余,活泼不足,课堂一片沉寂;如果……总之,如果没有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很难想象会出现“读书朗朗、议论纷纷、情意浓浓”的情形。如何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呢?罗杰斯认为,新的师生关系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一是真实,指师生关系坦诚如实,不掩饰情感,不粉饰缺点。二是尊重,也称接受或认可,指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善于倾听学生意见,重视学生情感,欣赏并赞扬学生的优点,宽容其缺点,维护学生的尊严与爱好,相信学生能自己作出选择和决定。三是理解,也称“移情性理解”。它是从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其思想情感,以及对世界的态度,不作定性评价,而只表示理解、同情和尊重。罗杰斯的观点给我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供了好的借鉴。
四、结 尾
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不可能只依靠一种教学方法,必须把多种教学方法合理地结合起来。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过程,从教学过程内外诸因素的关系来看,教学方法又处在一个变量地位。虽然教师在备课时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了各种教学程序和具体的教案,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存在着各种可能性的变化。教师必须注意随时调整,根据教学过程的动态特点运用教学方法,并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的、创造性的掌握教学过程,以争取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
【注释】
1 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 论教育.商务印书馆,1996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1.7
2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7
3 李秉德.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9
4 姜亚琴.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探究[J].教育经济研究,2006.7
篇10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创新对策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以后,使高中教学工作受到了非常深刻的影响,过去高中教学的出发点更多的是应试教育,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而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之后,素质教育开始逐渐取代应试教育,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不仅体现出了教育工作的人文关怀特点,而且也是我国教育事业进步的重要体现。高中地理作为一种逻辑性极强的学科,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比较高,在学生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必须要加快转变过去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创新高中地理教学方法,促进高中地理教学工作的高效顺利实施。本文就是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创新的研究。
一、转变教学观念,坚持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工作中,教师没有摆正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因此,在教学中一直充当着操控者或决定者的身份,控制着整个教学活动的进行,一味地重复相同的教学内容,学生只能进行被动地学习,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了很大的抑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而高中地理的课程内容十分众多,仅凭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是难以取得效果的,只有将学生的主动学习与教师的高效教学配合起来才能真正丰富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而且分配到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时间本就十分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到更多的知识对于教师而言十分重要,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有时间紧迫感,必须更快适应教学新目标,转变过去的教学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并对当下社会中的时事热点加以关注,将其运用到地理课堂教学中。其中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各种各样的形式进行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加强师生互动,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不论对于哪一门课程的教学来说,良好的师生关系都是有效教学的催化剂,可以为教学水平的提高奠定稳固的基础。在过去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很少进行互动,往往都是教师自己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讲台下听,学生很少有发言的机会,以至于一些学生在课堂上有问题时也无法得到及时的解答,最终不断积累,学习问题越来越多,学生难以构建一种有效的自主学习体系。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重视培养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对于高中地理教师来说,其必须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学生构建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有了问题可以向教师请教,教师也要在学习与生活上给予学生真诚的帮助和关心,询问学生的学习建议并加以慎重考虑,这可以大大增强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
三、采取生动活泼的方法进行教学,I造积极的课堂氛围
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学生才是教学工作中的主体,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自身性格、知识、思考、情感、经验等,并将其有效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丰富性与灵活性。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与课堂组织形式的转变相适应,紧跟新课程改革下教学进步的步伐,采取多种多样的生动教学方法。比如,在地理教学中,学生作为地理教学活动的主体,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与接受能力都不同,因此,其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个体性与差异性,教师首先必须尊重学生自身存在的这种学习差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最合理的教学方法,并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理念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完成从纯教材模式教学向实践式教学的转变。比如,在讲解“长江三峡”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告知学生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包括搜集长江三峡的地理位置、气候、地质环境、风景等内容,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将其所掌握的知识讲述出来,然后教师再适当引出问题,比如“三峡工程的建立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三峡工程的作用与意义”等,在抛出问题之后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思考时间,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主动查阅相关资料,并且在必要时教师也可为学生提供相关参考资料,在学生进行了一定时间的思考后,再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思考结果向其他学生展示,对于学生的思考结果要以鼓励为主,通过这种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与回答问题的方式,不仅实现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而且还营造了一种积极的课堂氛围,全面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与想象力。
综上可知,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给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不断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并对教学方法加以创新,只有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才能够实现学生地理综合水平的提高,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如此才能够对有效的教学方法加以科学合理的运用,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进步,开创整个高中地理教育事业的崭新局面。
参考文献:
- 上一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规划
- 下一篇:体育课程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