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30 17:29: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思政教育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Key words: holistic education;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reform;practice effect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2-0207-03
1 全人教育概述
1.1 全人教育理念的发展
1.1.1 全人教育理念的缘起
“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在古希腊时期已经孕育而生,是全人教育理念的雏形。中国自古以来就提倡“全人教育”,重视人身心的协调发展,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即“天人合一”。我国西周时期所设置的“六艺”,体现了德、智、体、美等育人目标,主张思思德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要求按照礼仪规范约束自身行为,重视内心情感的养成,从而充分体现出和谐、全面的人才培养观。孔子“仁”教育;孟子“明人伦”为中心内容的伦理道德教育;荀子“大儒”教育;道家老子提出“法自然”更是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天人合一境界,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返璞归真。这些均体现了我国古代以培养完整人格,具备道德、学识上的多重修养,重视道德伦理培养的培养教育目标。
1.1.2 全人教育理念的兴起与发展
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国家也开始倡导全人教育理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种理念在西方国家日渐成熟。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更关注人的个性,希望通过教育来实现心灵的解放和人性的和谐全面发展。新兴资产阶级的学科体系比较完善,以培养智慧、信仰、身体和品的行为和谐发展的人才为目标,学习内容除了拉丁文和希腊文,还设有几何、天文地理、法律等内容,另外还要学工农、园艺知识,以达到培养实际才能的育人目的。欧洲工业革命时代提倡“完整的教育”,认为应该顺应人的天性来开展教育,崇尚和谐自然的育人理念。全人教育包涵许多饶有特色的育人思想,因此学术界至今不能对其进行定性分析。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西方教育领域开始广泛关注全人教育思想,一些有建树的学术期刊更是对此高度重视。美国隆?米勒(Ron Miller)是提出“全人教育”的第一人,他创办了“全人教育出版社”并发行了《全人教育评论》(即《交锋:寻求生命意义与社会公正的教育》,加拿大的约翰?米勒(John Miller)所领导的安大略教育研究院(OISE)在全人教育课程方面成就斐然,其代表著作包括《全人教育课程》等。日本的小原国芳在1921年提出“全人教育”的主张,并在日本东京郊外创立了玉川学院,探索并践行“全人教育”的理想。瑞士民主主义教育家裴斯泰洛奇提出“教育必须激发人的天赋力量”,强调还原人的本性,将人培养成品的思想端正、身体强壮且富有智慧的人,及有自然本性的“完整的人”。
1.2 全人教育理念的内涵
美国学者隆?米勒认为, “全人”包含六方面的基本素质,即精神、情感、身体、审美、智能,各部分所代表的内涵见表1。这名学者认为,教育除了具有传递知识技能的功能以外,还需要重视人的人格的升华与内在情感的培养,譬如还应该培养人的兴趣、想象力、创造力等,以实现知识技能与人性的和谐统一。
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曾指出:理想的教育应该以培育“全人”为终极目标,所教授的知识应该涵盖人类的全部文化。而所谓的培养“全人”实际是培养真(学问)、善(道德)、美(艺术)、圣(宗教)、健(身体)、富(生活)全面发展的人。①
在对“全人教育”的理解上,国内学者提出了不同见解。按照刘宝存的学说,“全人教育”是指培养精神、情感、心智、身体和心灵力量融汇一体的人,即“完整的人”。②
虽然诸多专家对于全人教育的定义各有不同,但是他们对全人教育的目的却都惊人的一致。在他们看来,全人教育的唯一目的只有一个:让受教育的人拥有更好地生活。基于此,笔者认为“全人教育”把教育目标定位为:在健全人格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个体生命的潜能得到自由、充分、全面、和谐、持续发展,那么“全人教育”关注的“完整的人”人的培养涉及以下七个领域,即品德,智能,身体,社群,技能,情绪,美育。具体来说,是指一个人应该具有开放、独立、有责任、有视野个人的品质和德性;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的能力、理性、推理能力;具有认识身体,管理身体,锻炼身体的能力;具有交流思想表达自己并被他人理解的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合作领导力及情绪管理能力;一定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鉴赏,欣赏、创作、感知能力。
1.3 全人教育理念的特征
1.3.1 全面性
全人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均衡发展,在充分开发其智力的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传授其生存健体的知识以及做人的道理,所以课堂教学所传授的知识要全面,关注各学科知识间的统合整全,通过学科间的交叉互动来扩宽知识结构,以充分体现知识内容的全面性。教师讲课时,应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备课时应将各个关联的知识点穿插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掌握更多知识内容,单纯教授某个知识点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1.3.2 多样性
人类社会与现实世界是多元化的概念,我们的教育也应该将学生看作多元体,多角度全方位得挖掘学生的潜能,这样才能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全人教育要尊重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的不同需求,了解学生在成长中多面的个性及性格特点,关注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切忌以单一化的硬是教育模式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潜力,应该尊重文化的平等和多元。
1.3.3 差异性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形式,每个儿童都是一粒独特的种子。”全人教育在关注全体学生的教育的同时要深入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注重个体的差异性,以期充分施展学生的天赋或个性。在教育内容和教学形式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求知欲,注重兴趣培养,将学生视为一个多元体,全方位多角度的挖掘学生的天赋,制定符合其自身发展的教育计划,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现代教育体系就是个性与教育的统一,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我们的教育决策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而定,在充分施展其个性的同时促进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才是素质教育的本质和最终目的。
2.1 传统的课堂教学
2.1.1 传统观念
在传统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授课教师往往会受限于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更多关注知识的全面传授,而忽略学生的差异性;而且授课教师为了高效地、按计划完成授课任务,很少关注与学生的互动,即使提出问题与学生互动,但对学生的知识背景关注极少,如文科生与理科生的知识背景差异。现今的大学生都是“90”后,他们思想活跃,渴望沟通、崇尚平等,乐于接受新事物,个性张扬,敢于追求梦想,有很强的表现欲和探求欲,对他们来说,传统的授课观念使得思政课内容抽象、空洞,理论上说教多,远离实际生活,不易理解和把握,况且思想领域潜移默化的影响无法让他们感受到立竿见影的现实价值,课程的参与度并不高,这样学生仅是完成了课程的学习,其他比如智能、情感、社群、审美等方面能力都没有得到锻炼。
2.1.2 传统的授课方式
大班授课的方式使教师不能充分的关注每一个学生,课堂采用授课方式也主要以讲授为主,若教师讲授过程中并未将课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很好的结合,这就容易使得本就很抽象和枯燥的政治理论课沦为“说空话”、“讲大道理”的境地,并不能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学习的投入度。
2.2 陈旧的课程评价体系
思政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在各项实践活动中培养并展现学生的各项素质和能力。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思政课程的评价体系大多是以考试为主,重成绩轻过程,如此评价体系也导致学生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自我参与度不高,学习热情不高。
3 全人教育理念下思政课的改革
全人教育理念要求以人为本。西安欧亚学院在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过程中始终贯彻全人教育思想,并且围绕该教育理念开展思政教育,注重学生的主体需要和个性施展,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使教育理念内化为日常行为,在锻炼学生实践技能的同时,促使其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其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3.1 基于全人教育理念构建多元的思政课程体系
传统的思政理论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基本知识与信息的传授,有着自身的优势,所以我们新的改革思路是以传统的思政理论课程为依托,网络信息化教学和专题研讨为辅助,实践教学为手段的多元新型思政课体系。
首先,思政理论课部分的授课体现并保证理论知识的体系性和完整性,主要由主讲老师在教室完成授课,授课主要采用讲授和视频资料相结合的方式,要求授课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等问题,为学生做好理论知识的铺垫,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和理性思考的能力,为了保证教学效果,班级人数控制在100人以内。
其次,引入优质的网络视频课程作为理论讲授部分的资源补充,由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安排学习,由相应的助教老师进行课后交流沟通。学生利用网络能够及时便捷的向助教老师咨询自己生活、学习中的困扰,使得思政课教学能够真正走入学生内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关注自我成长。
再次,专题研讨课以专题讲座和学生讨论为主要形式,理论课的授课教师和视频课程的助教老师一起来组织学生结合理论课和网络视频课程的知识学习及社会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专题研讨,学生在教室引导下可以自己选择关注的话题,形成团队,完成热点问题得讨论与分享;或者由教学名师开展主题讲座。这是对思政课教学环节的升华。
最后,实践课的开设与运行。实践课是思政课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最能够体现思政课教学效果的环节。在理论课和视频课之外单独开设实践课,教师提前设计好实践任务以及实践要点并编制独立的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学生分组完成各个实践项目,学生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外出参观、社会调研、读书分享、辩论赛、法律大讲堂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思政课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实现以“学习参与”到“实践体验”直至“内化践行”的深度融合的思政实践课程体系,具体来说就是让学生参与各实践项目具体方案的设计和策划以及成果分享,充分发掘、发展其自身潜能,悦纳自我,提高学生的组织与决策、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思考与表达、团队合作与人际沟通、管理与策划、终身学习、科技与信息处理能力等方面的能力,由此使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相协调,理性生活、道德生活、审美生活相统一,认知、理解、感悟和体验融为一体,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个体生活的主体、学习活动的主体、社会活动的主体,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实效性,使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得”,使思政课真正成为 “心灵上有触动、思想上有感悟、行动中有体现”的课程。
3.2 构建新型的课程考核方案。
3.2.1 对于理论课程采取“3+2”的考核模式,引入在线测试
对于学生的课程成绩的实施“3+2”的考核模式,其中“3”是指对于平时成绩进行三部分的考核,即课堂理论授课部分、专题研讨课以及网络视频课三部分构成,三部分分为4:3:3的比例进行考核;“2”是指期末考核,即采用书面答卷和网络在线测试相结合的模式,设为1:1的考核比例。最后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按照5:5的比例进行最后核算。
3.2.2 对于实践课考核采取项目成果汇报制,关注学生能力提升
由于实践课采用项目制教学,其考核体系区别于理论课程的考核体系,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实践项目的选取,实践过程的设计、实践活动的展开、实践成果的制作与汇报,实践成果的分享、成果资料的后期完善等等环节均需要进行指导与敦促,每一个环节均需设计相应的评分标准进行逐一考评。
在全人教育理念的指导之下,新的课程体系以及考核方式逐步成熟,在期末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估的数据显示:除了知识上的收获之外,新的课程体系以及考核方式不仅让学生有全新的课程体验,而且在课程的教学质量测评中有89.2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有所提高,65.8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决策与组织能力有所提高,此外学生认为责任感、自我认知、、表达演讲能力、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以及思辨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与提高。
全人教育理念下的思政课程体系“外化与行”的目标也有所实现,82.14%的学生认为新课程体系使自己与同学分享、讨论学习的机会多了;80.61%的学生也有了团队意识,此外使学生的人际关系改善、计算机技能的提升也非常有帮助!
全人教育理念倡导“以人的完整发展”为核心理论,关注个体和谐全面的发展,最终的目标是使学习者拥有更好的生活,高校的思政课不仅肩负着培养具有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人,同时也肩负着培养具有幸福感的人!将全人教育理念引入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来,是全人教育理念的具体学科的延伸,有助于解决当前思政课教学的呈现的问题,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解决措施,使得思政课的教学更具有实效和意义。
注释:
篇2
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价值”概念,不包括自然物的使用性价值,只包括蕴含在人的行为中的精神性价值。具体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学中所使用的“价值”概念包括双重维度,即以“善”为原则的道德价值和以“正义”为原则的政治价值。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学;道德价值;政治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是一种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的价值观培育活动,目的是实现受教育者对教育者所传播的价值观的认同。价值观无非就是人们对于某种价值所持有的观念,即对于某种价值在观念上认同或者不认同的态度。因此,价值观培育的逻辑前提是澄清什么是“价值”。只有明确了什么是“价值”,才能进一步探索价值观是怎样形成的。究竟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所关注的“价值”?本文将初步讨论思想政治教育学语境下的“价值”概念,而不是讨论价值观。
一、自然物的使用性价值及其主体对自然物相对价值的立法
在广义上,自然物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形成的物,另一种是人在某种自然形成的物的基础上进行加工而形成的人造自然物。所以,狭义上的自然物所指的是自然形成的物,而广义上的自然物包括人造的自然物。因此,一切物都属于自然物,它们和精神相对应。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当中,自然物的价值不在讨论范围之内。但是,为了澄清思想政治教育学中所说的价值的本质,我们首先要区分两类不同的价值。一类是自然物的使用性或欣赏性价值(如果我们把欣赏也看作一种功用的话,那么欣赏性价值也可以被看作一种使用性价值,即作为欣赏的使用价值。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全部自然物都归结为它具有某种使用性价值);另一类是某种精神或观念因为符合真理而具有的精神性价值。第一类价值显然不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讨论范围之内,但我们对这一类自然物的价值应该有本质性的分析,以澄清它为什么不在讨论范围之内。本文讨论的自然物,包括自然形成的和人造形成的自然物。和人的自然需求相关联的价值,相当于经济学中一个物体所具有的使用价值。一物对某人有使用价值,但对于另外的人不一定具有使用价值;一物在某一时间或地点对某人有使用价值,但在另外的时间、地点不一定具有使用价值。价值是由主体的需要决定的,这不是说物绝对没有价值。物虽然绝对是有价值的,但是相对于个别主体而言,这一价值并不一定能够得到实现。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1)自然物对主体的需要来说具有的是使用性价值。(2)主体需要的个体性差异,决定了自然物并非对每个个体都有价值,因此自然物对于个体来说有相对价值。(3)主体的自然需要决定了自然物对其自身来说是否具有价值,因此,主体需要就成了自然物相对性使用性价值的“立法者”。概言之,人的自然需要为自然物的使用性价值立法。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清楚,为什么自然物的使用性价值被排除在了思想政治教育学之外———因为自然物的使用性价值所针对的主体性条件是个体的自然需要,而自然需要是由人作为自然物(生物)的需求决定的。自然本性决定了人们需要的产生,而不是由人们的某种观念决定的。在这个意义上,一个人具有怎样的自然需要,是完全由自然物的生理机能决定的,而不是教育的结果。
二、实践理性是精神性价值的立法者
思想政治教育学中所说的价值,是和人的行为相关的,即在行为中承载着的精神价值。精神性价值的本质是“善”,因此我们认为符合“善”的原则的行为是有价值的。对于这种精神性价值来说,我们再也不能从物当中去评判了,而只能回到人的观念当中加以评判。观念是思维的产物,对这一观念的精神价值加以评判显然是非常困难的。一个物具有怎样的使用性价值,是很容易被人们直接从感知中加以判断的。但是对于一个人的精神性价值的态度,即其价值观来说,我们的评判和鉴别就非常困难了。说到底,评判或者改变一个人对精神性价值的认同和看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问题。除了和人的自然需要相关联的价值,还有和人的自由意志相关联的价值。这些存在者不是因为其具有使用性价值。使用性价值即便存在,也可能以消极的方式来成就超自然需要的价值。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人的精神需要,比如对高尚人格的需要、对正义感的需要、对良心的需要等等。总而言之,这是一种超越使用性价值的精神价值。这种价值一般是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出来的。即便有某种“物”出现在价值行为当中,也不是因为物本身就具有这种精神价值,而是由于人的行为赋予了其某种精神价值。比如,我们把一支笔赠送给朋友的时候,这支笔就变成了友情的载体,我们和朋友之间的友情就是一种精神价值。但是,这种能够承载精神价值的物本身,也应该是有某种价值的东西。如果一个物没有使用价值,要想成为精神价值的承载者,就一定要具有其他的价值。物本身的使用价值或者审美价值,并不直接就是我们所要表达的精神价值。在人们的精神价值当中,虽然有某物出现,但物本身的价值是消极的,即它仅仅提供了表达精神价值的“条件”,而其本身并不具有精神价值。唯有人作为主体把某种意义赋给它的时候,它才可以用来表达某种精神价值。我们现在需要追问的是:这种精神性价值来自何处?精神价值是满足人类精神需要的,因此,这种价值的本质是人的某种精神的显现。而从性质上来看,这种精神是有价值的,它独立于人的感性需要,自身就具有价值。比如,一切道德行为或者正义的行为,往往是通过牺牲物质利益、感性快乐而获得的。这说明,在我们所谓的“高尚”的行为当中,体现的是一个行为主体的“精神价值”,它不依赖于物质的使用性价值而独立存在。也就是说,精神性的价值是不需要把物质利益作为存在的前提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康德认为道德永远是一条来自理性的“绝对命令”[1],道德价值是没有功利性的价值作为前提条件而独立存在的。因此,由这种精神的支配而实施的某种行为,就是符合“善”的原则的,因而是有价值的。那么,我们就应该到人作为实践主体的理性当中去寻找精神性价值。人们在行为当中总是有具体目的的。这一目的应该包括两种:一种是为了某种实用性的或功利性的目的;另一种是超越功利的理性目的,比如良心。根据康德的道德学原理,一切从功利性目的出发的行为,都不应该是符合道德法则的行为。只有我们的目的是追求良心的满足或正义的需要,这种行为才是有精神性价值的。在这个意义上,实践理性是能够为自己颁布法律的,它抛开了一切功利性的诉求,单纯从理性的正义法则出发来行为。因此,精神价值的根源在于实践理性本身,它和人的自然需要毫无关系。我们无法从一个人的行为现象当中评判其行为是否是有价值。比如,一个人“路见不平一声吼”,我们能否从这个人的行为中评判其价值观呢?显然不能。如果这人是出于“报复”的心理动机,或者是为了“讨好”被帮助的人,那么他的行为就不能算作符合正义原则的行为,因而不具有精神价值。就其行为的表现形式来看,他似乎是出于“正义感”,但我们无法判断其真实动机,因此也就不能对其行为作出客观的价值判断。这就是说,精神价值来自于行为主体的实践理性颁布的正义法则,因此,精神性价值是主观的。关于精神性价值,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1)精神性价值的本质规定是“善”。(2)精神性价值是对人的精神需要的满足,它要通过人的行为得到体现。(3)精神性价值不能从行为结果当中得到评判,而只能通过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动机的反思得到评判。(4)实践理性是精神性价值的立法者。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的双重维度
从总体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对人的价值观的培育,无非是对人的道德价值观和政治价值观的培养。至于世界观、人生观以及蕴含在其中的爱情观、婚姻观、财富观、事业观、幸福观等等,都是从这两种基本的价值观中推论出来的。
1.道德价值及其客观性
抛开人在生产关系和政治关系中的存在,人只剩下最为纯粹的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就是由内心的道德法则所支撑的世界。人有向善而在的自然本性,但是人为什么经常偏离道德法则呢?原因在于道德法则经常受到其他力量的干扰和破坏,这一力量无非就是个人的私利。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个使命就是帮助人,使其内心的道德法则建立起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人不仅要知道道德法则的存在,而且要知道为什么要按照道德法则的要求而存在。一般来说,人们对道德的认知是容易的。即使没有受过教育,人们也会很容易地了解道德的力量,因为道德本身作为实践理性的立法原则是直接发生的,它甚至不需要教育。正如那些没有接受过充分教育的人,也可以知道道德法则的力量并按照它来行为。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功能就在于它让人们自觉地按照道德法则来行为。道德价值是一个人凭借自己的实践理性颁布法律而形成的。一个人的行为是否是道德的,他人是无法评判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道德价值没有客观性。正如康德为道德所给出的定理:“你应当这样行为,使你的行为规则同时成为一条普遍有效的法则。”[1]只要有健全的理性,每个人都会发挥自己的实践理性,颁布相同的道德法则。也就是说,在道德价值上,每个人所作出的道德判断都应该是一致的,这就是道德价值的客观性。这种客观性决定了在道德价值的认同问题上,几乎不容易形成分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对人的道德价值观的培养,就是基于这种道德价值的客观性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道德价值的客观性,我们就没有权利教育他人按照道德价值来行为了。但是,除了道德价值以外,思想政治教育最关注的还有政治价值。在政治价值的层面,问题会变得复杂一些。
2.政治价值及其客观性
政治价值是指建立在某种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制度及其意识形态的正义性。如果一种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是符合正义原则的,那么其就是有价值的。政治价值是通过国家制度和法律被规定下来的,而意识形态就是对这种制度和法律的合法性证明。所以,政治价值与道德价值不同,后者不需要外在的立法来加以确认,它完全凭借一个人的良心道德法则得到确认;但是政治制度要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制度和法律得到确认,政治价值的本质在于国家政治制度和法律的正义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对人们的政治价值观的培育,首先要证明一种政治价值的客观性。如果不能证明一种政治价值具有客观性,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就没有必要了。我们凭借什么教育他人服从一种没有正义原则的政治制度,接受一种没有正义原则的意识形态呢?显然,政治价值的客观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前提。但是按照马克思的说法,国家政治制度和法律不是从人们的头脑中产生的,也不是从抽象的自然法当中衍生出来的,而是从一定的经济基础中建立起来的。因为政治价值不过就是保证经济基础得到确立的价值系统。这样,政治价值实际上是由其经济基础的正义性决定的。这是马克思提出的著名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一种经济制度是以全体人民对生产资料的普遍占有为基础的,那么这种经济基础就具有了正义性,因而也决定了它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具有正义性。在这个意义上,所主张的公有制经济基础,“私有制的扬弃”[2]就应该是符合社会正义原则的。建立在其上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是符合正义原则的,它才能获得政治价值。此外,政治价值的客观性还与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有关。这里我们要承认政治价值的相对客观性。所谓相对客观性,是指不同国家和民族因为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形成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也会有差别。每一种制度和意识形态对自己的国家是实用的、有效的,但对于其他国家和民族不一定是有效的。这意味着除了经济基础决定的绝对客观性以外,还要承认不同国家民族历史文化差异基础上的相对客观性。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对政治价值观培育所应考虑的问题。
作者:丁亚春 黄梅 马玲 单位:吉林大学医学院
[参考文献]
篇3
引言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是2012年涌现出来的一种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这种教育方式是指由主讲教师组织学习内容,世界各地的学习者共同参与,通过教学视频,课后练习,网络互动和学习测试等一系列网络教学过程来实现。对于求知者来说,这种在线教育模式不仅集中了全球优质的教育资源,而且使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可能,因此,吸引了大批忠实的使用者。MOOC的三大平台coursera,edX以及Udacity,其中coursera一个学习社区的注册者已超过1500万,edX的学习者也已超过500万。与这种主动和自律的学习势头相反,高校的大学生们对思想政治课一直处于被动、他律的学习状态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借鉴MOOC大规模吸引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MOOC的先进性使之成为促进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重要基石。
一、MOOC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
(一)教学团队共同参与课程教学。
大量的教师以团队方式参与课程教学,因为慕课从策划到执行再到互动,实在不是一个教授的力量所能够完成的。首先,要制作精美的视频,然后要将课件上传到网上的指定位置,随着课程的执行,还要及时解答学习者的疑问,组织协调大量学习者在学习社区中有效互动,并引导学习者在线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等等。Coursera学习社区中有一门“大数据”课程,它的制作方就包括五位成员,五位成员角色不同,分工也不同,有的负责用户服务,有的是HPC应用的专家。
(二)教学的开放性。
教学的开放性包括教学资源、教育和学习形式的开放。教学资源的开放意味着大部分的课程可以免费、随时获取。全球最大的网络课程联盟coursera共享了1470门课程,涵盖艺术与人文、商务、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生命科学、数学和逻辑、个人发展、物理科学与工程以及社会科学等学科领域。教育和学习形式的开放是指教师和学习者以及学习者之间的互动是开放的,在这样一个开放的学习平台,教师和学习者以及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会积极而和谐,不仅能够促进学习者对新知识的巩固,而且很有可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三)在线。
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和学生在同一个时间到达同一个地域才能完成教学过程,而“在线”打破了“教”与“学”在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它不仅意味教育机构或教育者可以随时随地将课程、教学内容与资源上传到网络平台,而且意味着具备网络条件的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并且能够及时得到学习反馈。这种在线的教学模式不仅会让全世界的人们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分人种和阶级,不论富贵和贫穷,而且也使大规模个性化的学习成为可能。
二、利用MOOC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建立跨学科、跨学院、跨专业的教学团队。
MOOC的出现真正使学生完成了从“接受式”到“主动式”、教师完成了从“传授式”到“学习式”的转变,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变和教学内容直接相关。而教学内容的优良又取决于教师个人的文化素养。很显然,教师个人的文化素养有限,我们应该整合所有能够利用的资源为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服务。
建立教学团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教学中获得1+1>2的教学效果。由于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受众面广,我们可以建立一个跨学科、跨学院、跨专业的教学团队,建立一个完全不同于过去以专业或学科为平台的课程体系。在建立团队时,应该考虑到各个授课教师教授内容的关联性。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团队的规模,团队成员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团队的发展。一般来说,5-7人为宜。比如,南开大学的“科学素质教育系列公共课团队”隶属于南开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该教学团队中现有7个课程组,开设有以下10门科学素质教育类型的校公共课:世界科技文化史、科研方法论、数学文化、天文学概论、宇宙掠影、基础生命科学、基础生命科学导论试验、环境伦理学概论、前进中的物理学与人类文明、物理演示实验[2]。
(二)扩展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开放性。
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开放性包括开放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形式。一方面,教师要将教学资源上传至网络;另一方面,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营造“自主开放,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任何学生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丰富的教学资源、多样的教学模式以及快捷的教学效果评价与分析,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能够提高优秀教师的教学效率,提高教师与学生比例,为学生的学习带来极大的帮助。主要包括几个步骤:(1)教师的课件、讲义以及与课程相关的视频上传至网络,还要(2)设置试题库测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3)利用微博、微信、QQ等社交工具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或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答案。
(三)利用网络在线的功能丰富教学方法。
高校思想政治课可以利用在线的功能营造一个虚拟课堂。在这样一个课堂中,教师事先对课程有一个总体安排,视频、文件可以多方共享,教师可以利用文档、电子白板等多种互动教学软件获得学生的反馈,可以有灵活多样的提问和探究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交互性和实效性都将得到一定的提升。
三、总结与启示
MOOC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已受到了学习者的广泛青睐,它的教育理念在许多方面都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其中教师团队化、开放的资源和教学模式以及在线学习功能尤其值得高校思想政治课借鉴。
篇4
第一,思政教育基本理论科学化,其科学化主要表现在为两个层次:一为彻底性,基于马克思理论的整体性这一条件,吸收并总结马克思理论以及其在社会发展中所获得的各种新成果,通过当前我国国情的分析,对这一理论体系进行相应的创新,继而进一步解答人们对当前社会现象所产生的各种思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才可将思政教育基本理论科学化的发展揭示出来。二为层次性,所谓层次性就是思政教育基本理论要想成为一套的科学化理论体系,就必须要在原有核心概念以及基本原理工作的凝练上深入进行研究与分析,同时思政教育还要针对不同要求、不同对象以及不同内容来构建层次不同的有关理论。第二,思政教育实践工作科学化。思政教育实践工作就是指通过思政教育规律的应用来解决实际思政教育方面的问题,思政教育实践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高低主要是通过这一实践工作所得到的成果以及成效所体现出来的。因此,思政教育实践工作科学化必须要便于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的形成。第三,学科体系科学化。由于科学化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要求在理论形态各范畴上必须要有一个和其原理具有相应内在联系的一套科学体系。因此,在思政教育教育中,必须要重视该学科体系科学化,确保思政教育科学化贯穿于现代化思政教育的科学理论与实践中,继而体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以及真理性,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科学化。
二、实现思政教育科学化的标准以及相关途径
(一)实现标准
要想实现思政教育科学化,首先,其学科建设必须要达到标准,该标准就是学科建设中所必须要遵循的一般规律,在思政教育这门学科的建设发展过程中,需借鉴与吸收有关学科理论研究成果;其次,基于该基础再结合思政教育实践中所获得的经验,使其成为一门综合应用型的学科。在思政教育中,因教育对象为现实生活中人,因此在其所要解决的这些问题中就涉及到了人自身的协调发展、人和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而在这种如此复杂的关系下,思政教育所涉及到的学科理论也相应地增多,如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以及心理学等。基于这种情况,在进行思政教育学科建设时,首先,应该明确一种鲜明且正确的学科依托意识,基于相关学科在理论深度、高度的发展,不断吸取其理论中的精华部分。其次,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应和当前有关学科研究所获得的成果以及现有资源积进行有效地整合。除此之外,在学科建设中,除了要坚持综合性以外,还应注重该学科自身独立性,辩证统一地认识思政教育这门学科,简而言之就是增强思政教育学科建设综合性其实就是为了使该学科独立性更加凸显,不断强化其独立性。
(二)实现思政教育科学化相关途径
篇5
关键词:CDN;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模型
一、研究意义
CDN是Content Delivery Network的简写,翻译成中文就是内容分发网络。CND的理念是解除有可能影响数据传输的相关锁定,使得数据稳定高速。通过放置服务器集合组成云服务器网络,该技术能实现地根据使用者需求访问最近的服务器节点上相关数据。该技术能够让用户可最近获取相关数据,解决互联网的瓶颈锁定,提升访问用户数据载入速度。[1]新媒体同电视、报纸、电台这些传统媒体来说,其使用数字移动技术,互联网等媒介以及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脚等平台,对使用者提供数据的媒介形态。[2]通过新媒体思政教育交流研究,把控思政教育的交流流机制,对于相关高校构建相关思政教育体系,能起到范式作用,有利于思政教育科学共同体的构建。
二、新媒体思政教育的过程模型
(一)新媒体发展概况
通过统计2014年一年的微信和微博App月度覆盖人数对比可见,微信在月度活跃用户数上和增长量上均远超微博App。微信2014年12月不年初相比增长了1.05亿,远超微博App的2778.9万。从月度覆盖人数上看,微信的月度活跃用户在2014年的12月份达到了3.3亿,是微博App活跃用户数的近3倍。从月度总使用次数的变化趋势看,微信和微博App均呈现上升趋势,但微信2014年12月不年初相比增长了159.8亿次,远超微博App的10.5亿次。
从月度总使用次数上看,微信在2014年的12月份达到了547.5亿次,是微博App的10倍。从总有效使用时间的变化趋势看,微信和微博App均呈现上升趋势,但微信2014年12月不年初相比增长了7亿小时,远超微博App的0.8亿小时。从总有效使用时间上看,微信在2014年的12月份达到了20.6亿小时,是微博App的近7倍。[3]
从人均单日使用次数看,微信用户的为7.8次,远超微博App用户的1.8次,用户使用频繁度高从人均单日有效使用时间看,微信用户的为18分钟,远超微博App用户的4.2分钟。微信已成为移动互联网用户生活中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4]微信,不仅是个App。微信平台化的目标是连接一切,连接人、货币、物、服务。它既是公众平台,有O2O特性,也是即时通讯,是一个社交平台。同时提供微信支付,并向商家开放支付入口。其中微信公众平台还具有开放设备接入能力。
(二)CND技术在新媒体平台的主要特点
CDN技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用户的访问速度,节省了视频等大型文件的传输流量。其基本思想是:采用价格低廉的存储空间来缓存经常被访问的文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高昂的传输费用,也提升了用户的实际访问速度。
CDN技术的相关优势如下,本地数据缓存加速、数据远程加速、服务器带宽优化、云服务器的集群抗攻击,同时能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数据质量。[5]新媒体类资源的核心也是相关服务器提供的服务,要增加用户粘度,必须提供相关新媒体服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应用CDN技术有利于解决稳定和降低服务器负载的双重问题。
(三)新媒体思政教育过程模型概述
由于新媒体思政教育交流具有一定的粘度优势和优点加上微信等APP的规模上亿的用户群,目前各宁波高校无法再忽视这一新兴的学术资源。为能较好的熟悉了解新媒体思政教育交流过程,本文是以新媒体中的微信公众号为示范,来解释和分析思政教育过程模型(见图2-3)。此模型讲微信公众号思政教育交流阐述为,以思政教育信息发表者及使用用户为主体,以微信公众号为平台支撑,由微信公众号思政教育信息素材、微信公众号思政教育信息需求、微信公众号思政教育信息取得、结果评价与分析利用等过程进行作用,组成一个完备的开放式的思政教育交流系统[6]。
(四)微信公众号思政教育交流过程模型概述分解分析
1.微信公众号思政教育交流主体分析
微信公众号思政教育交流主体分为内容者与订阅者,者为高校微信公众号运营团队,其质量和数量及相对影响力都大于思政工作者,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之一。宁波大红鹰学院微信公众号的周数据(以2015年11月21日至11月27日及2015年10月29日至11月27日为区间)可见(图2-4-1、图2-4-2),在周数据统计中,11月25日的阅读数最高为2925次,其中时间集中为16时、18时及20时。在月数据统计中,11月20日的阅读数最高为3951次,其中时间集中为16时最频繁、18时次之。本文对宁波相关高校的微信公众号展开调查研究,研究其主体特征。
作者利用datastory可视分析工具对相关宁波高校微信公众号进行分析,通过数据归纳分析得出,宁波大红鹰学院微信公众号阅读数总和为20472次,更新文章数为14篇,其中带原创文章标志为2篇,点赞数共329个,平均阅读数为1462次,平均点赞数为24,平均头条读数为1878次,质量指数为135,影响力为24(见表2-2)。其中平均阅读数为30天的平均阅读数,平均点赞数为30天的平均点赞数,平均头条读数为30天的平均头条读数,质量指数为平均阅读数、平均点赞数、点赞率的加权平均数,影响力是总阅读数、总点赞数的加权平均数。
作者利用datastory可视分析工具对相关宁波高校微信公众号进行分析,通过相关数据评价情况分析得出,宁波大红鹰学院微信公众号月阅读数为20472次,总阅读量排第三,前两外的分别是宁波诺丁汉大学微信公众号微28992次,及宁波大学微信公众号26304次。其中宁波大红鹰学院微信公众号月平均阅读数为1462次排第二,宁波诺丁汉大学为1705次位居第一。用户对平均头条阅读数的统计可见,宁波大红鹰学院微信公众号微1878次,宁波诺丁汉大学微信公众号为2184次,宁波大学为1587次(见表2-2)。用户平均点赞数宁波大红鹰学院微24次排名第一,比浙江纺织服装学院高2次。宁波诺丁汉大学微信公众号总体的综合影响力实力最强,月发表文章数宁波大学最多,点赞数也是最多。 2.微信公众号思政教育交流内容
通过datastory可视分析工具数据采集的方式,对校园活动、校园生活、毕业与校友活动、各类比赛和校史介绍等项目的喜好进行了数据采集。其中学生用户对宁波高校微信公众号最为关注的是相关校园生活相关的内容。微信公众号用户关注度除了最热门的校园生活外,校园活动是用户关注最高的,此外学生还关系毕业及就业相关的内容,说明学生关注自己未来今后的发展。
三、微信公众号思政教育交流平台问题及建议
新媒体思政教育交流在思政教育实践过程中有着传统媒体及中介无法比拟的优势,然而由于宁波高校微信公众号平台,同传统思政教育交流平台的系统兼容性还存在一定问题,在具体思政教育过程开展当中时,还是存在着许多不足和问题,大致有以下方面:
1.微信公众号思政教育交流的传播的制约
微信公众号者和内容订阅者的身份有不可逆转的对立,一方面压制了其系统的开放互动,另一方面,微信公众号者又难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实时的适应。实时信息每页能够观看五十个信息,其实对于很多微信公众账户而言,不可能每天看着信息的内容,实时信息有个搜索功能不错,唯一的缺点的只能按照粉丝发送的内容搜索,不能按照微信号或昵称搜索,但是微信团队用另外方式代替,就是点击粉丝,就能够查看粉丝回复的所有内容。[6]
2.微信公众号思政教育交流内容碎片化
碎片化的概念最早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本世纪中国学者黄升民把碎片化概念引入传统的传播学,使碎片化概念用于媒体研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媒体、云技术、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大大提升了用户作为传播个体处理数据信息的能力,碎片化现象让用户群体风化形成碎片化现象,使得用户个性化得到加权,新媒体传播表现为碎片化。微信公众号内容更新较快,内容大,信息量来不及消化,导致快餐式的文化消费,这是对思政教育的负作用,相关教育流于形式,实际效果不佳。
3.微信公众号下的思政教育建议
在思政教育者研究相关微信公众号平台的过程中,新机遇和新挑战也会不断涌现,需要不断的进行科学的实践,进行证伪。由于高校微信公众号内容更新速快,比较适合热点问题同思政教育相关热点想结合,起到很好的隐性教育的效果。互联网+下的信息是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有原来无可比拟的优势,可以采用人工筛选及机器采集多种方式进行资料获取。利用CDN技术对相关服务进行分布式云加上,提示微信公众号的服务能力及稳定性。
通过相关微信公众号后台及批量分析工具等应用分析微信公众号时代下思政教育交流中的重点热点问题。通过分析数据图谱,分析出该区域领域的思政教育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并对相关问题进行长期动态的跟踪分析及数据处理。通过运用HTML5技术及CDN云加速技术,使得通过第三方API接口维护的微信公众号更好更快的响应订阅者需求。
参考文献:
[1][5]百度百科.CDN[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21895.htm.
[2]郭俗丹.浅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教育探索,2011(07)
篇6
【关键词】初中 思想政治教学 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近年来国家始终都在普及的教学方针,其注重学生思想素质的提升、观念的形成以及心态的转变,与传统的应试教育完全不同,其不仅注重学生的能力,更注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所以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导向应当是最为符合的,但是就当前国内院校的思政教学模式来看,多数院校在思政课程教学上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思政教育最终要达成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正确观念以及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但应试教育显然不符合思政教学的这些需求,我们应当充分利用素质教育理念对当前初中阶段的思政教学进行改革,使其发挥出实际的育人作用。
一、素质教育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是以学生的主体地位、身心的健康发展以及思想境界提升为目标的教学方针,自这一理念被提出之后,便在教育领域当中迅速被普及,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其兼顾了学生的身心发展,所以可以说在每个科目的教学过程当中这一理念都是十分适用的。但是就当前我国初中阶段思政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多数学校在思政教学过程中却并没有很好的融入素质教育理念,采取素质教育模式,多数都只是单纯的利用传统应试教学方法去实施思政教学,这样不但无法达到思政教学的育人目的,甚至会使学生产生误解,认为成绩优秀就代表着思想素质优秀,而且也无法将积极的观念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方式是非常不可取的,但是如果将素质教育理念融入教学过程当中,便能够有效的提升思政教学的效率与效果,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思政教学的教育目的,了解到积极的心态与正确的观念对于其未来发展的重要影响,将自我提升、自我约束的理念贯彻到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过程中,切实提升学生的素质与思想境界,这样才是真正达到了思政教学的目的①。
二、素质教育理念在初中思政教学中的渗透措施
1.渗透素质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
思政教育,本就是一门致力于改善学生思想,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与正面心态的课程,而并不是一门让学生死记硬背、追求好成绩的课程。所以作为思政教师,应当做的是将素质提升的理念融入教学过程当中,对刻板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学校与教师关注的是其身心的健康成长,而并非是考试的成绩。比如在讲解到关于我国资源方面的基本国情时,教师可以暂时不讲解课本上的内容,带领学生去参观一些城市内的污水排放点,或者事先预备一段关于当前生态情况的讲解,在有了这样的直观了解之后,学生自然会了解到我国当前的生态环境是处于怎样的局面,人类的生活面临着多么严重的威胁,我们的一举一动对于周遭环境有多大的影响。学生了解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自然就会对于自身乱扔垃圾、摘花踩草等行为进行反思,并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的渗透式教学要比刻板的讲解更加有效②。
2.渗透素质教学理念,转变考核体制
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会使学生有急功近利的倾向,对于学生的思想素质却并没有任何提升作用。所以教师应当将学生脑中固有的传统教学思维方式排除出去,让学生真正注重自己观念的转变而并非是对于成绩的一味追求。这一改革应当从改变考核的体制开始,思政课程重在育人,重在培养学生的正面思想,养成良好的思维与生活习惯,所以教师应当向学校申请,改革思政教学的考核方式。摒弃以往以成绩为标准的审核方法,注重学生自身对于思政知识的理解以及自身的思政观念。比如可以适当减少试卷中的概念性考核内容,加入一些陈述题,让学生表达对于某种观点或某一事件的看法,以此来衡量学生的思想观念。此外,还应当针对学生平日的言行表现设立日常考核制度,将其列入总分数内,让学生注重在平时对于自身一言一行的约束。
3.渗透素质教学理念,促进教师素质的提升
学生成长过程中最主要的参照对象便是教师,教师的言行与观念对于学生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所以在素质教学理念当中,需要约束自身行为,提升自身素质的不只是学生,还有任课的教师,这也是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的有效渠道之一。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师需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学生做出榜样,并且还要转变自身的定位,将自己视作学生的好朋友,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关心学生的思想状态与思想需求,这才是为人师者应有的教学状态③。
结语
总体来说,素质教育在思政教学中的渗透是至关重要的,其不但关乎思政教学的效果,更关乎学生未来的发展,只有真正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素质教育理念,才能让学生摆脱传统教学的功利化思想,真正对自身的思想观念进行改革,约束自身的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这才是思政教学真正的目的。
【注释】
① 汪忠诚. 浅谈如何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 大观周刊,2012(26):236-236,207.
② 秦登弟. 浅谈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渗透[J]. 教育教学论坛,2010(16):36.
篇7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当前社会背景下,新媒体的概念处于不断变化与发展当中,因而新媒体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定义,它是通过数字交互特征来实现的信息与服务传播模式。校园新媒体不同于社会媒体,其传播范围仅仅局限于校园空间之内,通过对信息载体的传播来达到为学生提供新闻资讯或是学习指导的目的。
新媒体在校园中的出现与网络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关联,这一新兴的校园媒体形式对于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当前校园媒体革命正蓄势待发,而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思政教育的实施也面临着不可多得的机遇和挑战。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思政教育被赋予了更加显著的时展特征,在彰显思政教育魅力的同时也为高职思政教育的开展创设了更加优越的校园环境,其实践价值不容小觑。成熟完善的新媒体环境不仅为高职思政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必要的舆论导向功能,同时网络本身的开放性特征也使得思政教育的空间更加广阔,这对于提升思政教育本身的育人功能和亲和力至关重要。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不可控性与广泛性特征,这极易导致不良社会信息渗透进入大学生日常生活,这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显然是不利的。因此,新媒体在高职思政教育中的应用需要积极避免其中负面信息的影响,尽可能突出新媒体环境对于高职思政教育的促进作用。
二、基于新媒体环境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创新
(一)充分突出新媒体在思政课程方面的教学优势
高职思政教育实施既需要依赖于传统教学模式的理论教育作用,同时也应当积极将新媒体融入思政教育实施过程之中,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角度提升高职思政教育的实施效果。像是MSN、QQ、BBS、Email等都是有效的新媒体形式,这对思政教育教学方式的革新有着积极影响。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在线交流的方式来实现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由于新媒体本身具备了快捷和无屏障的优势,因此这对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发展状况是极为有利的,是构建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辅导员或班主任还可以通过班级群组的建立来及时将思想观念通过QQ或是飞信的方式发送给学生,帮助学生构建和内化思想,严格执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这更加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完善自身的道德品质素养。
(二)积极构建相关的网络生活平台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网络生活平台的搭建来辅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其中网站内容的构建并非是对学校概况的简述,而是应当将校园网中的课程连接通过网页的形式到校园网上,积极构建与思政教育相关的电子图书阅览功能,引起学生对思政信息的关注。此外,思政专题网站的构建也是极其重要的,这有利于学生通过各种案例来更加深入地理解指导思想与爱国主义的核心内容,从民族精神以及时展特征出发更好地将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时展精神相结合,促进新媒体在高职思政教育中重要作用的发挥。这一专题网站中还应配备必要的师生互动平台与资料库,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观影的方式来欣赏经典影片,及时了解时事新闻,并在欣赏过后与教师形成在线互动,便于师生之间观后感的交流,这对学生思政课程学习兴趣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都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这一新媒体交流的方式既是学生所乐于接受的,同时也能够将思政教育内容通过网络平台的方式呈现出来,学生不再沉迷于虚幻的网络游戏当中,而是将新媒体转换为思政学习的工具,更好地帮助自身完成学业。
(三)发挥家庭、社会与学校的多方联动效应
篇8
【关键词】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全民族;中国梦
1.“以人为本”强化校内思政教育的主导作用
首先,思政教育必须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必须立足于开放的社会系统之中,改变传统思政教育思念,通过强化与当前社会大环境、民族关系以及国际形势的联系,以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国家安全为核心科学地开展、指导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并在高强、突出大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思政教育工作者还必须全面了解、掌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传统、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个性表现的基础之上,加强与学生们的交流,充分掌握他们的思想现状、学习和生活情况,灵活、客观地拟定出更具针对性的思政教育方案来真正帮助学生们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这样一来,既能有效地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又能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其次,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紧紧抓住国家的民族政策、民族团结与发展的思想内涵,在结合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之下,强调民族平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强化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
2.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集体归属感
少数民族大学生多来自贫穷落后的偏远地区,与高校普通大学生相比他们的文化基础、政治觉悟的认知水平等均相对较差。其沟通、交流能力也相对较差,既不擅长与其他大学生进行良好、广泛的多方交流;同是,他们又具有着各自特有的民族传统、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个性表现等,这往往也导致了他们与其他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上有着较大的差异,加之他们还要面对毕业的就业、生活等诸多问题,而导致其心理上存有较大压力。而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在思政教育实践活动之中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与疏导工作,在提高其心理素质,全面增强其自信心的同时,鼓励他们更快地融入到校园大环境之中,积极参与到校内的集体活动之中,增强其对集体生活的认知与归属感。与此同时,在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基础之上,也促进了少数民族大学生们的集体认同感与归属感,从而促使更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们更加理解、感受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3.思政教育的创新实践
高校还必须全面、客观地考虑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殊性,在思政教育实践之中积极进行创新,通过不断的创新与实践找出思政教育的新方法、新思路;加强高校思政教育的隐性教育创新活动与实践。由于隐性教育并非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而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种延伸与拓展;隐性教育内容其往往存在于社会、人文、生境等环境之中,同时也会存在于民族风貌、历史传统、民族文化、价值体系等之中。因此,高校可以组织一些具有民族特色、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在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的同时,也应鼓励少数民族大学生们积极参与到这些活动之中,以进一步增进各民族大学生之间的广泛交流。在全面增强各民族大学生之间交流、关怀、尊重意识的同时,也可以有效地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交际能力与适应社会的能力。笔者在通过组织少数民族大学生参加各种校内文化活动过程中发现,这类文化活动既可以保护、发扬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热情与传承;同时,还可以积极地促进大学校园内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融,而隐性教育的功效也被充分地发挥出来。
4.用中国梦的思想武装民族思想政治教育
不仅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国梦的实现有着巨大推动作用,而且中国梦的内涵、实质等方面的要求也恰恰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即以观念形态、思想意识形式反映着整个社会发展对受教育者思想成长的客观要求及体现着社会对所造就的社会个体身心成长、政治思想发展的方向、性质的总的设想和规定,这也即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中国梦与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关系中,就是要用中国梦的观念反映出当前社会对所有受教育者的政治思想发展的方向,以中国梦的思想作为核心原则和内容来对社会成员进行民族政策、民族观等内容的思想展开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中国梦与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二者是紧密联系,相互推动,互动发展的,应将中国梦的内容的各方面融入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各层次。根据 “短板理论”可知,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 “限制因素” ( 或称“短板效应”) 。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才成。由此我们可知,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想使全国 56个民族所有人民都实现梦想,这才是中国梦的根本,而这正要求全国56个民族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 “掉队”,不仅看到我们当前的成绩,而更应特别重视全民族中那些落后的民族发展,这些发展落后的民族才正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 “短板”之处。而这一点也应融入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中,使每个民族都拥有一种要将全国 56 个民族的发展作为己任的责任感,这种全民族、全人民的民族观恰恰是实现中国梦最关键的。将中国梦融入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中,首先要将中国梦的思想内涵融入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中,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正是民族观教育。所谓民族观,就是社会成员对民族问题、民族现象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是一定的世界观在民族问题、民族现象上的表现。中国梦的丰富内涵中包含的民族精神以及体现出的民族政策和理论都应是作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国梦的根本即是人民的梦,人民的又可以具体细分为个人的梦、家庭的梦、全中国的梦,这些梦贯穿在每个人、每个家庭、全社会,这和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是社会成员吻合,这个社会成员的内涵既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 既可以是少数民族社会成员,也可以是主体民族社会成员。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环境不仅应局限在学校等个体单位中,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功能,将范围应扩展到每一单个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个单位集体,最终连网成整个社会,这样分层次的开展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也正是实现每一个人的梦、每一个家庭的梦、全社会的梦所必须的。
5.结论
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是为国家、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同时,结合思政教育的主导作用,积极创新思政教育方法进一步强化思政教育实效性,要将中国梦的概念融入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中,在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中将中国梦的全民族的民族精神教育贯彻,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无论是在科学知识的学习、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均能全面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并成为国家、各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及各民族地区的发展做出贡献。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数据形势思政教育
1大数据的含义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未来学家———阿尔夫托夫勒最先提出“大数据”的概念,并认为:大数据形势可以算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最佳佐证”。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很多专家学者都在不断地加强对大数据的探索与研究。近年来,在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移动终端等技术的兴起与应用,大数据技术开始在社会各个领域进行全方位覆盖。其中,美国最初关于大数据方面的研究为相关专家、学者对现代大数据进行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然而,当前国际上对大数据的定义依然存在分歧。我国很多学者都认为,现代的大数据是一种超过了传统分析数据软件的单位;大数据技术的容量非常强大,可以在信息交换过程中产生很多新的价值,推动了现代知识经济的发展。综合学术领域的相关理论,可将大数据当作传统的IT技术,在一定的程度中感知、获取数据信息的集合。总之,大数据时代下呈现以下优势,即信息海量化、传播快速化、知识的获取多样化。
2高职院校在大数据形势中开展思政教育的创新体现
2.1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数据化
大数据背景下,一些数据信息仅需通过相关的计算机软件的分析,就能够将数据载入到思政教育的数据库里,因此,将大数据结合在高校的思政教育体系中,可以创新教材内容,实现内容的数据化。数据化是指学校的教育工作人员对教育客体展开信息的采集,并量化地分析、处理相关信息数据。另外,教育者能够利用一些文字信息、关键词等,可以判断客体的思想在发展、变化中的实际效用,以便把握好客体的思维流向。同时,教育工作者还可以借助教育客体在微信、微博、搜索软件等其他现代信息载体上的使用情况,数据化地分析出教育客体的情感变化的人际关系,这样可以有效地保证我国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体系得到更加精准化的发展方向。
2.2高校思政教育的资源丰富化
大数据形势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能够有更为宽广的信息获取途径。思政教育渠道中的信息包括了图片、文档等传统化结构的信息数据,还有视频、音频等非结构、半结构的信息。教育人员可以将客体的详细信息,例如:年龄、性别、家庭成员等完备地储存于教育系统,以便获取客体关注的阅读、购物、搜索引擎的资料,以及客体已经上传至网站的各种资料数据等。这种海量的数据资源和多元化信息获取方式,有利于学校的教育人员更好地掌握教育客体的思想动态,并进行针对性的思政教育工作,创新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体系。
3高职院校在大数据中开展思政教育的部分困难
3.1教育人员的地位
长期以来,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在进行思政教育活动中,教师是作为知识的重要输出者。同时,师生之间建立的是单向的关系,学生的学习十分被动,正因如此,开展思政教育的实际效果并不太好。而大数据的发展形势中,思政教育的这个现状得到了有效的改变。大数据具有共享性、开放性、即时性和互动性的优势特点,是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衍生物,学生们在教育中没有了拘束限制,能够有效地提升高职院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在现代大数据形势的发展中,新媒体的衍生使得学生们的身边有了越来越多的不良信息和虚假信息。而高职学生们涉世不深,极易受到虚假信息的影响,使得教育人员的主导身份受到极大的冲击。在学生们受到错误社会思想的误导时,教师不能及时地进行归正干预,使得虚假不良的信息不断地影响和侵蚀学生们的思想,让高职院校在大数据形势中开展思政教育的工作面临着困境。
3.2教育技术上的困境
大数据形势中科学技术不断地发展,使得高职院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不断地依赖于大数据的技术模式。虽然现代的电子平台、信息网络中心、社交网站均可作为获取信息的途径,然而,为了让海量信息有效地应用于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活动中,数据的储存、筛选和分类等工作都是我们要面对的重点难题,一定程度上影响数据信息的有效利用。大数据的信息技术具有真实性、密度大、分布广等特征,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一定要做好信息数据的技术处理工作,这样才能够保证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另外,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85%的教师都不能有效地对大量的信息数据进行真实精确的筛选,使得高职院校在大数据形势中开展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着另一种困境。
4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策略
4.1改进教育方式,突出教师的主导性
大数据时代为我国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有了创新性的特征,同时,也让教育工作面临了一定的困难。为了有效地管理好海量的数据信息,保障思政教育工作有精准的发展目标,创新教育工作的实行模式,高效地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从以下两点开展工作。第一,发挥大数据技术的预测功能。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中,教师应当明确大数据时代的双面性,并积极地做好预测。重点注意科学化分析信息数据的工作,预测学生在特定环境中的思维想法,在其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预先设计好思政教育的教学环节和内容,以防学生受到虚假、不良信息的影响迷惑。第二,教师在工作中创新话语方式。教师应当不断加强自身在社交网络语言的学习和认识,提高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正确地引导学生,让虚假的信息远离学生。
4.2科学化组建教育团队,促进大数据的融合
大数据形势中,保证大数据的技术和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不断地进行创新性的融合,才可以更有效地发挥出高校思政教育的作用。因此,采用更科学化的方式打造教育团队,提升教育工作者掌握技术、综合性分析能力非常重要。组建高职院校的教师团队可以从以下两点入手。第一,提高学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运用大数据技术的能力。不断地开展针对学校教育者的教育培训工作,以此提高教育工作者对信息数据的运用意识与敏感度。遇到实际的教育问题时,应该运用信息分析的筛选功能,来预测思政教育的工作,实现学校创新性优化教育模式的目的。第二,选择一些网络技术能力强、分析数据能力强,且具有先进政治思想的综合性人才,充实我国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团队,促进教育团队提高综合性的能力。
4.3树立现代大数据的理念,保证大数据技术的充分运用
在创新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实践中,树立起大数据技术的信息理念是运用教育技术的有力保障。在大数据发展中,数据的运用价值不断地彰显在实际发展中,信息数据的运用中,让个人的信息也失去了安全上的保障,人们的网上聊天数据记录和的信息都可以轻易地被他人获取。因此,完善地保管好个人的信息数据,树立起现代大数据技术的理念,明确现代个人信息的共享性和隐私性,是我国高职院校里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数据信息意识。另外,教育者还要不断地强化对数据信息的敏感度,能够在搜索学生信息时,及时地发现信息数据里存在的部分问题,运用信息数据进行准确的判断和推理,有效地树立其大数据的技术观念,提升我国高职院校在大数据形势中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精准度。
篇10
机电系 贾浩
近期,在我院参加了2021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与教学能力比赛专项培训。此次培训让我印象深刻,心灵备受震撼。其中王航赞教授的讲座尤其让我受益良多。王航赞,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副教授。对于如何推进课程思政有着深刻的认识,他从课程思政的背景、课程思政的重点和重心以及课程思政的实施等题进行了深刻的讲解。他指出:思政教育是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目前,教育领域内存在诸多问题:疏德、弱体美、缺劳的问题尤为严重。因此教育部颁布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了“课程思政”的概念。2018年6月,陈宝生部长指出:要把课程思政提升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层面来认识,推动每一位专业课老师制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但是如何“课程思政”却是我近期有些困扰的问题,心里有这样的概念,但却不知道如何在课堂中穿插引用“课程思政”,尤其是专业课中知识专业性较强,不知道如何在课堂中进行思政教育,也对“课程思政“没有更清楚的概念。而且我发现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知识是传授了,但是学生的德行及其他方面仍有较大的可改善的空间,这不禁让我怀疑自己在教学过程当中出现了问题,如果没有德行傍身,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没有正确的信仰,学到了再多的科学知识又有何用呢?
- 上一篇:广播电视的双重属性
- 下一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