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范文

时间:2023-11-30 17:29: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篇1

关键词:体育教师;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4-035-1

一、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作用

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与传统教科书相比,课程资源是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放性的。它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这是传统教科书所无法代替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各项事业的不断前进,我们学校课程资源开发到了关键的时期,对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时代人才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资源的组成部分

课程资源目前可以利用的主要有三部分,一是校内的课程资源,如图书馆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二是校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三是信息化课程资源,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校内外的网络资源等。四是建立课程资源开发的社会网络。开发课程资源不仅要靠学校和教师,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社区和家长的支持。学校应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与家长委员会、社区教育委员会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建立密切联系。

三、体育教师应该怎样开发课程资源

学校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有着各自学科的不同特点,体育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有体育自身的特点,下面我就联系我校的实际情况,简单谈谈我校怎样进行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从学生的身体现状出发开发体育课程资源

所有的课程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的身上,开发出来的体育课程资源也是为他们服务的。因此,学生是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导向,从开发出来的体育资源的有效性出发,把关注学生的身体发展作为开发体育课程资源的途径,主要基于下面的考虑:

要对学生的普遍兴趣以及他们感兴趣的各种体育活动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体育课程资源。从学生的兴趣着眼开发出来的体育课程资源是学生自己的课程资源,他们最愿意参与进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的体育课程资源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最适合他们的。所以,在开发课程资源时,我们要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周围的一切,教师的视角和学生是不一样的,要努力寻找学生的兴趣所在,力求开发出来的体育课程资源是“学生化”的体育课程资源,这样学生才感到亲切,才能更好地融入进去,千万不能是“教师化”的体育课程资源。

2.从体育师资的条件出发开发体育课程资源

师资条件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瓶颈,同时也是开发课程资源的一个瓶颈,它将极大地制约我们对体育课程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有一些体育课程资源学生需求强烈,而且也非常感兴趣,但是限于师资的水平和特点,教师没有能力去开发,或是开发出来效果不好。因此体育课程开发要从学校现有的师资情况出发,看看我们的教师具有什么样的素质,他们在哪些方面有专长、特长,这样开发体育课程资源时,教师们才能游刃有余,对学校来说,这是一种非常实际而有效的开发课程资源的做法。

3.从学校的体育传统项目出发开发体育课程资源

学校的体育传统项目是学校体育资源的优势项目,学校在这个项目上有一定的优势,像我校就是市篮球项目传统学校,每班都有篮球队,我们可以定期开展篮球比赛,激发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感觉到篮球带给他们乐趣。总之,要充分利用好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优势项目,这也是对学校进一步形成和深化学校办学特色的促进。

4.从社会的需要出发开发体育课程资源

我们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健康第一”,强调“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理念。但是,以学生为本并不排斥学校要为社会培养人才,毕竟学校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要为社会输送合格的社会成员,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开发课程资源,培养学生体育方面的素质,可以让学生将来较好地适应社会。

篇2

一、自然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宇宙万象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取之不尽的源泉。自然性资源主要是指:(1)自然世界中的自然形态,如日月星辰,风霜雨雪,名山大川等等。(2)人工形态,如农田水利,园林花卉,城市景观等等。花都,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都很丰富:区内有流溪河、巴江河淌过,有省级的王子山森林公园、省级旅游度假胜地――花山香草世界、花都红山村油菜、宝桑园、芙蓉度假村等自然风景区;洪秀全故居和纪念馆、资政大夫祠、王庙、圆玄道观等名胜景观,让学生去亲临体会定会获得丰富的综合实践资源。在青山、蓝天、白云间,在600多亩香草、一大片油菜花中,在百鸟争鸣的音韵里,学生细心观察、试着感悟,欣赏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为了把这一切表达出来,于是他们尝试着说、尝试着写,这些纯真、优美的话语就像课本中的美文。在接触自然中他们甚至还产生了许多疑惑,好奇心驱动他们去询问老师或家长、去查寻资料,去了解和认识自然世界;

大家都知道各地的自然景观多种多样,适合开发的自然资源也多种多样,只要我们教师因地制宜,积极探索,自然能开发具有自己地域特点的自然性资源。

二、社会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社会性资源包括社会(历史)现实事件、社会热焦点问题、典型的社会现象等,即生活中的生产劳动和人际关系。每个人都离不开社会,各种社会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学生仅仅被关在家里校内,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未必有点独善其身的味道;什么“荣辱兴亡、科技兴国、国际风云”等等一概与他们无关,那么他们的“爱憎观”、“是非观”、“荣辱观”又从何而来?没有对八荣八耻的深刻认识,又从何而来民主、合作、竞争、进取等现代意识?因此综合实践学科应以认识社会为主线,沿着“家庭(学校)――社会――祖国――世界”的思路,以此作为课程资源,让学生到工厂、部队、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在不同的地方,接触不同的人,体验不同的生活。众所周知花都有四大产业:汽车、皮革皮具、空港物流、珠宝。其中产业之一皮革皮具就在我们学生身边,加上绝大多数的学生家里都是从事皮革皮具的,这成了学生们最为熟悉最为了解的社会资源了,理所当然也就成了我们综合实践课程的核心资源之一,开发与利用起来也较得心应手。课堂中,以“我心中的皮革皮具”为主题开展学习,开展活动。写作是展示资源成果的方式之一,通过写作,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中感受、品味皮革皮具业的勃发与腾飞。

可见,我们要通过各种社会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了解社会的现状,认识周围的生活环境,让学生体会参与社会服务的意义,熟悉各种社会资源,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往,锻炼自己勇于参与、大胆实践的品质。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养成收集、分析、整理信息、交流思想和发现、安排和组织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综合实践课的有效性。

三、学校特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篇3

关键词:体育课程资源;自然地理资源;开发利用;秦巴山区

中图分类号:G807.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9―1251一03

秦巴山区2002年开始进行新课标试点,三年来,学校体育状况虽有一些改观,但并无实质性变化。面对经费紧张,体育设施严重不足。笔者认为,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和开发秦巴山区丰富的自然地理资源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对于增强学生体质,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秦巴山区体育课程自然地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对促进体育课程改革、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秦巴山区位于陕西省南部,与四川盆地的北缘、甘肃省的东南角以及豫西南及鄂西北接壤,在行政区域上包括汉中、安康、商洛三个地区和宝鸡市的太白、凤县,共29个县(市),总面积72 487 km2,其中山地916万亩。

1.2研究方法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查阅有关学校方面的书籍、论文和文件,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根据课题研究内容,发放学校调查问卷300份,有效问卷回收23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77.3%;发放学生问卷120份,有效问卷回收9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1.7%;发放教师问卷16份,有效问卷回收1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3.8%。

2 结果与分析

2.1秦巴山区体育课程自然地理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 所谓体育课程资源,韦颂的硕士论文研究认为:“广义的体育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体育课程资源仅指形成体育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把体育课程资源分为人力资源、体育设施资源、课程内容资源、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自然地理资源和体育信息资源等几方面。本文研究的是秦巴山区体育课程自然地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

调查表明,秦巴山区学校体育课程在开发利用自然地理资源上存在严重不足(表1)。

除越野跑有40%学校开展外,其余项目开展均较少.没有一所学校开展野营和河湖游泳。这里除学校出于安全考虑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学校管理者和体育教师的课程观念和课程资源意识不强。造成一方面由于经济落后致使体育课程资源(主要指场地、器材)的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却又使大量的体育课程资源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造成许多有价值的体育课程资源的闲置与浪费。在秦巴山区调查中发现,由于怕发生意外伤害事故,体育课基本取消了危险性项目,课外活动基本是自由活动,体育课程走出校门困难重重,安全问题几乎使秦巴山区所有的中学体育课程被囿于校园围墙之内。

2.2秦巴山区自然地理资源特征 秦巴山区主要是由秦岭和巴山以及附属的高山、中山和丘陵构成。区域内水系众多,河流湖泊纵横交错,森林覆盖率达26.1%~46.7%,植被发育良好,动植物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基因库之一。秦巴山区丰富独特的自然地理资源,在数千年历史文化的映衬下更显熠熠生辉。清澈纯净的褒河边有横亘在悬崖绝壁的褒斜栈道,苍翠秀美的紫柏山上有张良庙,当同学们体验着登上定军山的喜悦时,不仅可以欣赏到定军山的秀美风光,还可以游览定军山古战场,下得山来,顺道瞻仰定军山脚下的武侯祠墓,缅怀一代名相的丰功伟绩。一路走来,既游览了湖光山色美景,又走读阅历了年代久远威武雄壮的历史画卷;既锻炼了身体、放松了身心,又增长了见识、受到了教育。秦巴山区的这一大片独特秀美的自然地理资源是开展登山、郊游、野外生存、游泳、攀岩、森林探险、安全自救、洪灾逃生训练及结合体育进行环境保护、科学考察、生态探究等综合实践课程的天然场所,是难得的体育课程佳品。

根据秦巴山区自然地理资源特征,可开发的自然地理资源如表2所示。

2.3体育课程自然地理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2.3.1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是指开发的自然地理资源在利用过程中必须是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易发生意外事故的。目前,影响秦巴山区体育课程自然地理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障碍是安全问题。教育部三令五申,加强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伤害,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笔者通过调查和历年意外伤害事故统计,认为秦巴山区自然地理资源开发与利用可根据项目的安全系数分为低危资源、中危资源和高危资源三个层次进行分层开发。如郊游、定向越野等相对安全的项目属低危资源,可重点开发;登山、穿越森林等稍有危险性的项目属中危资源,可根据情况开发;河湖游泳、野外生存、攀岩、野营等具有一定危险性的项目属高危资源,可选择开发。

2.3.2从实际出发原则 从实际出发原则是指在开发自然地理资源过程中应本着从地方经济、社会、历史、文化、地理的客观现实和学校、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开发。秦巴山区经济落后,地形复杂,学校情况差异较大,在开发与利用中应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实际区别对待,城镇和农村中学由于经济水平不同,体育经费差异大,开发与利用资源的水平和层次就不同;平川与山区学校,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周围环境不同,可以开发与利用的内容和项目就不同。因此,秦巴山区自然地理资源开发不能一个模式,一刀切。

2.3.3 环保性原则 环保性原则是指在体育课程自然地理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应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不破坏环境,不污染环境,培养学生保护环境意识。自然地理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自然地理资源保护得好才具有开发和利用价值,而开发利用又能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秦巴山区经济落后,环境保护意识较差,结合体育教学,从小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家乡的意识,可以起到既锻炼又育人的作用。

2.3.4开发与利用相结合原则 开发与利用相结合原则是指在体育课程自然地理资源开发过程中,不能单纯为开发而开发,要注意开发与实际利用相结合,使开发的自然地理资源通过课程实施进入体育课堂。以前,对课程资源的地位和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对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开发重视不够。如今,课程资源开发问题已经引起关注,但这又可能导致另一个极端,即肆意开发各种资源,而忽视实际的利用。因此,体育课程自然地理资源的开发应从实际需要出发,用多少开发多少,既要注意开发的数量,也要注意开发的质量,使之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2.4体育课程自然地理资源的开发程序 从体育课程资源

开发案例的调查来看,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一般含有调查、制定方案、实施和总结四个主要环节。因此,本文将体育课程自然地理资源开发的基本程序划分为四个阶段:调查研究、制定方案、组织实施和总结评价(图1)。

2.4.1 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资源开发的准备阶段,决定着开发的质量和效果,体育课程自然地理资源的调查研究包括对学生兴趣、爱好、基础的调查;自然地理状况调查;询问有关专家和有经验教师;查阅有关政策和规章制度等。通过调查研究获取第一手资料,并写出可行性分析报告。

2.4.2制定方案制定方案是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开发方案。方案中应对体育教学活动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行程路线、方式、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进行详细阐述。方案应具体、详尽、可操作。方案制定好后,应广泛征求意见,并取得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

2.4.3组织实施 组织实施阶段是制定的方案付诸行动的过程,它是整个体育课程自然地理资源开发过程的核心。体育课程自然地理资源开发的实施不仅需要考虑如何配备人员以及协调人员之间的关系,而且需要考虑有可能影响实施过程的外部因素,如季节、天气、时间等,因为每个影响因素都有可能最终导致整个开发过程的流产和失败。在实施阶段,可能会暴露出一些出乎意料的棘手问题,这些都需要进行果断处理和及时解决。实施阶段包括课前考察地形,计算时间,预计行程、危险地段安全处理与标注、设置意外伤害处理、安全预案演习、学生组织、课程实施等。

2.4.4总结评价 总结评价阶段是体育课程自然地理资源开发的结束阶段,其主要任务是进行回顾和评价。总结是对实施过程中经验教训的回顾与反思,包括教师心得体会、学生反映、其他反馈和书面总结材料等;评价是对实施效果的总结与分析,包括主要收获、开发与利用的效率、开发与利用过程所存在的问题等。

课题组于2005年3月-5月对秦巴山区5所中学进行自然地理资源开发与利用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表3),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制定详细方案的基础上,通过教师认真组织实施和课后总结评价,学生满意和非常满意率达94.9%;教师满意和非常满意率达93.3%。可见,秦巴山区利用自然地理资源进行体育教学是完全可行的。但对于教师多付出的工作量应予以适当补偿。

2.5秦巴山区体育课程自然地理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

2.5.1分层开发,逐步深入秦巴山区体育课程自然地理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应先开发利用低危资源和部分中危资源,等条件相对成熟后,再选择一些锻炼价值高的中危资源和高危资源。小学生危险意识和自救能力较差,应限制在低危资源之内。当然,高危与低危也是相对的,教师、学生安全意识强,训练有素,高危项目也可以转化为中危或低危项目;相反,如果教师、学生安全意识差,纪律松散、混乱,低危项目也可能发生事故。因此,体育课程自然地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必须以加强教师、学生安全意识为前提,本着先低危后高危,进行分层开发与利用。

2.5.2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秦巴山区学校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其周边环境也不同。有些学校近山;有些学校近河;有些学校离森林较近;有些学校附近有名胜古迹;有些学校旁边有奇峰险洞;有些学校身处风景名胜区……体育课程自然地理资源开发应因地、因时制宜,突出校本特色和学生特点。春天,可以开展登山、郊游、远足、骑自行车;可以进行主题活动,如:参观城固桔子园、西乡樱桃沟、勉县武侯庙会、留坝张良祭祀。夏天,可以开展远足、野营、游泳、定向越野;可以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如:考察秦巴山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探究秦巴山区独特的地理地质环境等。

2.5.3加强管理、重在利用 秦巴山区体育课程自然地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目前还存在许多障碍。因此,地方教育部门应加强管理,创造条件,既要重视开发,更要重视利用,使其更加有效地服务于秦巴山区体育课程教学。如:各区县教育局可以以文件的形式要求各学校积极组织学生野外活动、组织全区中小学生越野赛或进行体育课程自然地理资源开发与利用评比、经验交流等。

2.5.4 以生为本、身心结合体育课程教学应以学生身心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体育学习,积极锻炼身体,培养在野外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勇敢顽强、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新课程主张将体育课的空间扩展到校外、大自然中,体育自然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这一理念。在野外、大自然中,学生既可以吸收清新空气、沐浴阳光雨露,又能放松身心、陶冶情操。

3 结 论

篇4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高职体育 体育课程资源

一、体育课程资源的界定

从理论上探讨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助于深刻认识体育课程资源的特点,对构建高职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方法和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加强对体育课程资源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澄清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强化体育课程资源的意识,提高对于体育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有利于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体育课程资源,对于高职体育教育来说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体育课程资源划分为人力资源、体育设施资源、课程内容资源、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自然地理课程资源、体育信息资源等。但最主要的是人力资源、场地设施资源、课程内容资源。

二、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资源中的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广大高职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资源改革的主力军,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体育课程资源之一。这是因为,体育教师不仅决定着体育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还是体育素材性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体育教师自身就是体育课程实施的首要条件性资源。因此,体育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体育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及发挥效益的水平。所以,必须建立健全体育教师的培训和教研制度,加强他们自身的学习,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这也是推动高职体育课程资源改革,提高高职体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通过多元化的培训,使他们对《课程标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我们通过阅读有关的文献资料认识到高职体育教师大部分是田径、篮球、乒乓球、武术、跆拳道、健美操等专业的。然而,现实教学中体育教师这一资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与利用。为了有效地开发与利用这一资源,必须做到:(1)更新教学理念,实现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在传统体育教学的基础上,创新教学理念。(2)定期培训,提高专业素质。也就是说每一个体育教师都应该明确自我充电的目的,既要结合自己的专业和教学科目,选择主攻方向,又不能局限于此。应该兼容并蓄,广泛涉猎,不断开阔视野。要在业务素养上不断查找瞄准自己的薄弱环节,在教育理论与职业专业知识、技能与现代化信息技术、企业用人综合素质等方面存在的薄弱之处下工夫。(3)自我充电,讲究方法,持之以恒。除了整合传统的自学方式与继续教育资源之外,还要科学利用不断开发出来的职业活动课堂等学习方式和资源。同时在教育教学中研究实践、高于实践,不断反思,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资源中的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高职院校的体育设施资源中一般有一个标准的400米操场,有几个标准的篮球场,几十张乒乓球桌,几个排球场、小足球场。可即使有这么多的场地也容纳不了全院各班级,几千多名学生。每到课外活动时间,人满为患,学生的需求并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通过观察,体育课堂内容除了篮球、足球、乒乓球以外,很少上其他内容。这除了场地的限制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教师害怕出安全方面的问题,出了问题,对学校、对己都不利。(2)学校传统的运动项目是足、篮、排及田径几大项。(3)教师专业水平的限制,到外校学习与交流的机会不多。(4)教师没有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创新课程内容。总之,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可极大地拓展现有狭窄的教育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各方面需求,促进高职学生人格和人性的健全完善,保证了学生主体意识的最终确立。教师根据学生生活经验、项目特点,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利用一些废旧物、生活物品、生活设施和工厂实习中的生产用具等制作成简易器材,既可解决体育器材匮乏的困难,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资源中的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高职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贴近职业需求、回归所学的专业,要考虑学生以后所受从事的职业的需要,符合全面锻炼学生身体的实际,面对全体学生,把那些具有实用性、简易性、趣味性、娱乐性及锻炼价值高的,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选入体育课堂。游戏是学生乐于参与的一种活动,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体验。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能体验到体育运动的乐趣。因此,首先要给学生提供场地、器材,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所需的职业素质创编游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其次要科学地选择游戏内容,给学生创造一个健身的平台。只有当学生以浓厚的兴趣,自觉的态度,积极参与到游戏之中,才能达到健身的目的,实现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教学目的。

篇5

关键词: 三江并流地区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1.引言

三江并流地区位于东经98°―100°31′,北纬25°30′―29°,总面积约40000平方千米,其核心中心区面积约10000平方千米。包括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丽江地区在内的云南省西北部。这是一片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并流、三山(梅里雪山、白马雪山、玉龙雪山)并立的神奇之地,更是多元文化融合、多民族和睦相处、多种宗教和谐并存的人间净土。[1]在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被列入了体育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之列,该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各自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

课程资源又称为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2]民族、民间体育类项目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是课程内容资源利用与开发的一个重要途径,特别是三江并流多数地区属于贫困地区,办学条件较差,因此因地制宜地将少数民族体育项目通过挖掘、整理、选择、引入学校体育,为三江并流地区体育教育的改革注入新的内容和活力,还对保护和传承三江并流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及体育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研究三江并流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期学校体育课程建设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获得双赢。

2.结果与分析

2.1三江并流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概述。

三江并流地区是一个少数民族的聚集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2.05%,以傈僳族、白族、怒族、普米族为主,还有彝族、独龙族、纳西族、藏族、傣族、回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3]这些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各民族特有的或某些民族共有的传统体育项目。三江并流地区现存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表1所示。

由表1可见,三江并流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极为丰富,为该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较大的选择面。

2.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对该地区学校体育课程的作用。

在开发与利用体育课程资源上,只有充分地运用好国家的政策优势、空间优势和课程内容资源的优势,使之符合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才能使学生通过体育课程内容的学习,达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五个学习领域目标”的要求,实现国家对体育与健康教育实施的课程改革,否则,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难以实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4]

三江并流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在课程资源的投入上相对不足。所以,三江并流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体育的发展相对滞后,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近十年了,但是三江并流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的发展仍然落后。地方、学校和教师的观念需要转变,适时地运用好国家的课程改革政策,使体育教师获得较为宽松的空间和环境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因地制宜地把本地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当地学校,从而完善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设计。

对于三江并流少数民族地区来说,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到当地学校有利于丰富当地学校体育课程内容;有利于解决该地区学校体育资源(器材、场地、体育教师等)缺乏的问题。

2.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对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作用。

随着三江并流地区旅游业的开发,外来文化迅速渗透到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中。体育领域避免不了被现代体育同化,被现代体育所取代。面临这样的情况,较好地保护和传承当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成为众多体育研究者的当务之急。学校是体育的摇篮是原始体育形态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普及化的必由之路。[5]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不仅迎合体育课程改革,可有效促进该地区学校体育课程建设,而且对该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整理、加工,使之成为当地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组成部分,是保护和传承当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体育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2.4三江并流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人力资源。

三江并流地区少数民族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少数民族学生,他们从小受到本民族传统思想、劳动技能、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教育和熏陶,对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曾耳闻目睹或亲身体验,因此,三江并流少数民族地区开展这些项目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和环境,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并产生较大的兴趣。另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土生土长”的运动形式,其活动方式简单易行、老少皆宜,不受时间、季节、场地和器材的限制,这些都为在当地学校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再者,三江并流地区多数是多个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在生产生活中各民族兄弟相互交流,在传统体育项目上也相互交流和促进发展,形成了既有各个民族独有的项目,又有多个民族共同喜爱的项目的局面。还有,该地区绝大多数学校都是拥有多个不同民族的学生,把各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学校,不仅有利于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而且有利于促进各少数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团结。因此,三江并流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可以从众多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选择适合本地校体育教育的内容、项目,进行合理的整合、应用,科学地开发当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为该地区体育教育服务。

3.结论和建议

3.1结论。

3.1.1该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极为丰富。

三江并流地区是少数民族众多地区,除了一些其他地方也有的少数民族以外,还有该地方独有的14个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为该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丰富的可选择的体育项目资源。

3.1.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利于丰富该地区的学校体育课程。

三江并流地区在经济上仍属于落后地区,在学校体育课程建设上,由于资金投入有限,学校体育课程在现代体育项目为主体的情况下,导致学校体育课程内容较为单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效丰富该地区的学校体育课程内容。

3.1.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利于该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

随着现代体育的渗透,众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走向灭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不仅仅是一些体育项目,还蕴含着各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因素,拯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不仅是简单地挽救某些体育项目,而且是在拯救各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之机,就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继续传承的机遇。

3.2建议。

3.2.1解放思想。

高度重视三江并流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的发展,充分发挥体育的多元功能和作用,让更多的人关心和支持少数民族体育;解放思想,深入改革,明确学校体育融入民族体育的必然性,转变观念,把发展少数民族体育事业,开发民族体育项目作为一个长期任务来抓。

3.2.2重视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合理利用。

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因此,开发人力资源显得尤为重要。要做到开发,我们就必须尊重有体育特长的各种人才,特别是当地少数民族民间艺人,因为他们是当地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者,只有挖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多种作用,体现人的多种价值,才能使他们有展现能力的机会。在少数民族地区可以把当地一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爱好者请到学校,对学生进行表演和授课。要注意,学校教师要与广大少数民族学生及家长在体育课程开发方面进行沟通,让少数民族学生和家长充分认识到少数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及传承的重要性。

3.2.3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规范化和多样性。

三江并流少数民族地区学校要根据学校的特点和实际,开发各地区现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资源,既适应和满足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实际需要,又可以丰富当地学校体育课程内容。学校和教师应根据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加强对现有现代体育运动项目和当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改造。通过简化规则、简化技战术、降低难度要求、改造场地器材等手段开发出新的体育课程内容。发掘新项目,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相结合的路子。也可以开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体育项目进入学校体育,优选适宜于当地学校体育的民族体育项目进入体育课程。制定项目规则、细则,在学校定期举办民族性体育比赛(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单项的),使其规范化、大众化。把民族体育舞蹈、节日类项目引入学校,开展一些演出活动,如纳西族打跳,可伴随篝火晚会、学生乐队集体跳舞、唱歌,使学校体育不拘一格,开展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规范化和多样化。

参考文献:

[1]缪家福.“三江并流”区域民族文化的内涵和保护[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71.

[2]季浏.体育课程与教学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1):119.

[3]郝性中,杨子生,徐旌等.怒江土地资源[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7.29:33-34.

[4]罗玲.西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与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开发利用[J]黔南民族学院报,2006,(03):49.

篇6

【关键词】大学体育 体育课程 课程资源 课程开发

为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大学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体质健康水平,很多学校应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通知精神的号召,都纷纷做出响应,制定一系列实施办法。开展体育课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课程资源,还要充分利用课程资源以提高学生素质,对此教育部也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着重强调了开发课程资源的重要性。广义上说,课程资源指的是一切有利于课程目标实现的所有因素, 比如说当地的生态环境、人文景观、师资力量、网络资源条件等;狭义上说指影响课程形成的直接因素:课本、器材、场地、师资力量等。显而易见课本与课程资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资源的存在是课本实施的前提。课程资源却不能全然代替课程, 只有对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利用, 形成课程要素,融入课程之中,才能真正发挥资源的价值和意义。

一、课程资源的概念

资源初始含义指人与自然社会关系中所有创造物质、精神财富的客观来源。资源得以开发利用的程度以及事物运行的成功率与资源的多少成正比。社会运行中所有事物都是以资源为支撑的,体育建设也是这样。2001年课程资源概念提出,指的是一切课程要素以及实施课程的相关条件,狭义的讲是教育资源。课程资源作为教、学资源的逻辑存在基础,一直以来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总体上讲课程资源主要分为自然资源以及人为的为达一定目标而做出设计的社会环境资源。该资源表现基础主要是以人为载体的,这种生命载体主要包括资深体育工作者、课程专家;非生命物质载体则是一些课程教学大纲、教材、课程教学系统等。

二、体育课程资源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把课程资源概括为不同的类别。按资源的来源分,可以将体育课程资源分为校内、校外课程资源两部分;按课程资源存在形式分,可将其划分为显形和隐形课程资源;按资源性质划分,可根据性质不同划分为“硬件设施”、“软件”以及“活件”三类资源;按体育课程资源功能特点分,又可将其分为条件性课程资源以及素材课程资源。本文中主要将体育课程资源分为师资力量资源、仪器设备资源、运动项目资源、非课内体育资源以及体育信息资源和非人为环境资源等。其中人力资源主要包括:从教教师、班主任、校医、家长、等;仪器设备有运动场地、器材;项目资源比较广泛但也比较受限制,主要有:校内设施项目、流行项目、民间传统项目等;相比之下课外体育资源较为充分也较为灵活,包括体育俱乐部、家庭体育、社区体育等;就信息来说,互联网是主要的也是最大的信息载体,如今各大高校的体育信息的获取也大都通过网络,当然还有报纸,书刊;自然环境资源也较为丰富,是当今人们活动向往的方向。

三、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措施和方法

当今社会,体育资源已经相当丰富,资源的开发利用直接影响着体育课程的实施水平。其实体育资源的丰富程度是以所居高校的实际情况决定的,在遵守娱乐、健身以及多样性的原则上,要充分的开发利用本校以及所在地的体育资源,对不同的资源进行不同程度的开发与利用。

(一)师资力量的开发

对师资力量的充分开发利用就是要发挥老师的潜能,充分体现其在体育教育上的价值。不得而知,体育课程的开设不仅需要设备的支持,还要有优秀的人才资源做引导,才能充分利用设备的价值,以创造更高的体能素质水平。在此就需要教师的能力了,在课上,教师不仅仅是组织者,还是指挥员,对课程的进行与学生素质的提高都有着指导和决策作用。但在师资力量方面,由于国家对此没有给予足够的政策鼓励和资金支持,高校体育是质量还是比较匮乏的。因此体育老师不仅要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力量,学校还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重视体育教师力量的培养。总之,体育教师要与时俱进,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掌握新一代教学技巧,不断提升自己,适应现代教育对教师队伍的要求。

(二)对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

体育设施是否齐全直接决定着学校是否可以正常开设体育项目,所以对设备的开发重视极为重要,学校要以“一材多用,一材多能”为原则,使之与时间、人物、地点充分结合,旨在充分利用现有器材设备的价值,比如跳绳,一般情况下是一人使用,但可以对器材稍作修改就可以变成团体运动器材,可以双人跳,多人跳,不仅增加了很多乐趣,还充分挖掘了器材的使用潜能,充分显示了一材多用的效果。还适当打消了学生因体育课上器材资源不足而产生不愿锻炼的念头。同时老师要注意学生的意见,当一个器材使学生玩得失去兴趣时,要及时想办法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充分挖掘现有器材的功能,旨在提高学生体能素质。在器材设备条件一定时,可以采用比赛或团体赛的形式增加学生锻炼次数以及锻炼人数。

(三)运动项目资源的开发

运动项目的改造和开发要基于一定的体育知识基础,不仅要让学生感兴趣,还要使之有采用价值,能确切提高学生体质,这就需要教师有较为深厚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对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取舍比如篮球、田径、越野,不仅仅是要改造规则,还要适当对器材做一些调整,目标是简化规则,在简单易学的基础上才能普及、推广。

四、小结

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对体育课程资源进行深一步的剖析,旨在找出提高现代学生体能素养的方法途径。课程资源的开发程度将直接影响着体育课程的实施情况。我们的工作要本着提高在读大学生身体素质为原则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各种体育课程资源。

参考文献:

篇7

【摘 要 题】体育研究

【关 键 词】学校体育/课程/开发/利用

在新世纪到来之际,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我国启动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今后,国家不再制定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取而代之的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不再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进行具体的规定。同时,为了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要求,还实行了国家、地方和学校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地方、学校和教师在课程管理和教学实施上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开发课程。要开发课程,必须拥有足够的课程资源,于是课程资源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被提出来。新一轮的“体育与健康”(小学仍称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同样需要地方、学校和体育教师充分挖掘和利用课程资源,开发出有地方和学校特色的体育课程。因此,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个急需研究的新课题,它将成为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调研、访问调研、逻辑分析等方法,结合当前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践的观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概念与分类、开发与利用以及开发的主要原则和途径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1 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概念

资源指“资财的来源。一般指天然的财源。”[1]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资源的概念在不断扩大,资源不再仅仅指自然的资源,还包括了各种社会的资源。人类的各种实践活动都需要有一定资源的支持。

课程资源是因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而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2]。”“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按照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大致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3]。”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要达到新一轮课改的目标,当然也需要有一定的课程资源作为前提。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即是指形成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根据这一概念,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亦可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素材性资源主要包括体育与健康知识、体育锻炼方法与手段、体育教学组织与教法、课程目标、体育情感与价值观等五个方面。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条件性资源主要包括实施本课程的人才资源、财力资源、时间资源、空间资源和体育器材用品资源等5个方面。

素材资源是体育与健康课程要素的来源,即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的方法体系的来源。它可以看作是体育与健康课程运行的软件。现代信息传递的渠道多种多样,体育课程素材资源可以从各种教材、书籍、报刊、杂志、广播、电视、音像材料、光盘和互联网等获取。另一方面,还有大量的体育课程素材资源存在于各地方、社区之中,需要靠我们去开发、筛选和利用。

条件资源是体育课程实施所需要的硬件,缺乏条件资源体育课便难以顺利进行,因此,它决定着体育课程实施的范围和实际水平。体育课程对时间和空间条件要求是比较高的,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需有较大的时间和空间作为保证,除此之外,还需要有一定的人力、财力和体育器材的支持。

课程资源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设的前提,但丰富的资源只有经过筛选和加工后才能真正进入课程。因此,要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目标,需要提高课程资源开发和运用的水平。

2 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全国执行学大纲的体育课程管理体制。由专家们根据体育学科的逻辑编制的统一大纲,把各学年段的教学内容、教学时数、教学进度安排得十分详细周到,全国各地都按照统一的大纲实施体育教学。全国一个纲的课程管理体制,具有权威性,管理十分方便,地方、学校和体育教师执行起来较省事的特点。但是,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地理、气候、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学生的基础等差异很大,以致于不少地方由于条件的限制而无法执行大纲。原大纲包含着大量的未经改造的竞技体育内容,其中一些内容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可望不可及,而且对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未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根据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不再制定全国统一的体育教学大纲,而是提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称课标)。课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对课程目标、学习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提出具体的要求,但对完成课程目标所需要的内容与方法只提出了一个大体的范围,各地区、学校和体育教师都有相当大的选择余地。由于课标没有规定教学内容的时数,根据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状况,教师可随时对不同内容的教学时数进行调整[4]。课标是对全体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是各地方、学校和教师应当努力做到的。但对于如何实现课标,地方、学校和教师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地方、学校、教师应当根据各自的需要、特点和优势,充分挖掘丰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并从中筛选出受学生欢迎的、有效的和切实可行的各种教学内容与方法,创造性地去实现课程的目标,做到目标一致,殊途同归。另外,国家、地方、学校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也是为了调动地方、学校和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积极性,让大家放开手脚更好地完成课改的任务。这些改革措施不仅意味着给予地方、学校和教师放权,更意味着对地方、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体育教师来说,今后不再有现成的固定的“脚本”照搬了,每位体育教师都应当在追求课标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拟定自己的“脚本”,上出自己的特色课。

3 更新观念,全面开发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

长期以来,体育课程被理解为仅仅是按课程表排的,在学校操场上的体育课,是一个限定在学校中和规定的45 min内的封闭系统。对体育课程的这种理解,限制了我们对身边丰富的体育课程资源的关注和开发。如今,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已经逐渐打破了以往的封闭式的课程观,把体育课程看作是存在于校内外广大空间且不受45 min限制的开放系统。“因此,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让体育课走出学校运动场,与学生的课余活动、家庭和社区生活结合起来,是现代体育课程发展的必然要求[5]。”这种新的体育课程观有利于我们开拓眼界,充分开发、利用丰富的体育课程资源,更好地实现体育课程目标。

3.1 树立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时间观

要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首先要有时间的保证,仅靠每周2~3次体育课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课程包括课业与进程,其中,进程决不仅仅指课堂上的教学过程,还应当包括学生在校内的课外体育活动和校外体育活动过程,包括学生节假日参加的家庭、社区等体育活动过程。学生的这些体育锻炼时间都应当被看作是体育课时间的延伸,属于体育课程的时间范畴。充足的时间资源是实施体育课程的保证,体育教师应以开放的眼光积极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的时间资源。

在体育课改过程中,由于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常使得体育课时间的安排不可能同以往那样固定不变。为了适应改革的需要,在时间资源的调配上应当灵活机动。目前,不少学校的选项课、俱乐部制等学校改革,就不但打破原来的班级授课制,也打破了常规固定的教学时间。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有时还要求我们打破一堂课45 min的规定,有些内容的教学需要采取课时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必要时还可以安排在周末进行。当然,时间资源的灵活调配,并不是意味着可以随便和无计划,任何时间上的调配都应当事先征得学校的同意,并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

3.2 拓展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空间

体育课程的实施需要有较大的空间,没有足够的空间,体育教学便难以进行,这是体育课程一个突出的特点。然而,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多数学校的体育空间都是十分有限的,这对体育课程改革是不利的。因此,我们在努力拓展校内体育空间的同时,还应当以开放的眼光去开发校外的体育课程空间。

新的教育理念提倡学校应成一个开放的系统。当前,人们正在呼吁学校的体育场馆应向社会开放,反过来看,为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学校的体育课程也应当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我国地大物博,各地区的地理、气候、经济、文化等差异很大,各地区都拥有丰富和独特的校外体育课程资源,这些资源的合理开发,将为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十分有利的条件。近年来,为了使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不少学校都开始在积极地尝试开发校外的体育资源。比如,深圳市高级中学为了使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正在尝试以俱乐部的形式进行体育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项上课。该校除设置篮、排、乒、羽、武术、健美操等项目的课程外,还设置了棒垒球、橄榄球、曲棍球、网球等对场地要求较高的项目课程。为解决这些课程的场地问题,他们组织学生走出校园上课。比如,该校的网球俱乐部,每逢周日晚上,便组织俱乐部的上百名学生前往观澜乡村俱乐部网球中心,热热闹闹,开开心心地学打网球[6]。广大农村和经济尚欠发达地区,虽然缺少现代化的体育场馆,但具有发达城市所没有的独特的体育空间,这些地方美丽的山山水水,沙滩、绿地等,都是良好的体育空间资源,只要我们留心开发,合理利用,都能发挥出独特的作用,使体育课程目标得以实现。

在关注校外体育课程空间资源开发的同时,还应当重视校内空间资源的开发,毕竟体育课主要还是要在学校内上。尽管校内可开发的空间资源比较有限,但潜力总还是有的。不少学校为了给体育课程腾出更多的空间,充分挖掘学校的潜力,建设了一些实用的体育场、馆,一些城市学校甚至还将田径场托起来,下面留出与田径场同样大的面积建成体操房、健身房、乒乓球房等场地,为体育课程的实施提供了更多的空间。

3.3 开发丰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素材资源

长期以来,地方、学校和体育教师都习惯于按照全国统一的大纲进行教学,大纲中规定要教什么,大家就都教什么。而且大纲中规定的教学内容大多数又是正规竞技体育项目的内容,由于是统一规定的,于是不管学校有无条件,学生是否兴趣,学生能不能学会,体育教师只能照搬照教。这就使地方、学校和教师用不着去考虑课程资源开发这个问题。正在实验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仅对课程目标、学习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对具体的课程内容不作硬性的规定。这就要求地方、学校和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地去选择课程的内容与方法。

“健康第一”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宗旨。因此,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应当是健身的知识和锻炼身体的方法手段。人类的健身手段与方法是十分丰富的,而且还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发展。目前,除竞技体育外,社会上还有许多广大青少年喜爱的新兴体育项目、娱乐体育、休闲体育、民间和民族体育的内容,如各种时尚的健美操、健身舞、民族舞、街舞、软式排球、气排球、轮滑、攀岩(人工)、飞盘以及有特色的体育项目等,都可以被堂堂正正地引进体育课堂。有的体育老师还动脑筋想办法,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创造出不少既令学生喜欢又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锻炼方法。体育课教学内容的开发还应当包括对常见的竞技体育项目的改造和利用,不少竞技体育项目,只要我们降低技术要求或器械标准,突出其健身与娱乐的功能,仍不失为受学生喜爱的好教材。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还包括传授一定的有关健康的知识。在现代社会里,人们普遍关注自己的健康。因此,各种媒体都注重报道一些关于健身、保健方面的新知识、新观点、新方法。这些知识的来源,是非常丰富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选用一本好的教材外,还应当经常通过各种书籍、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广泛搜集有关材料,及时补充一些新的教学内容。

3.4 充分开发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人力资源

体育课程人力资源可以理解为介入该课程并对课程的实施起积极作用的人力来源。课改要求体育课程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的人力资源不但包括校内的体育教师、学校有关领导、班主任、学生等,还包括校外的有关专家、教练员、社区体育指导员、家长等。这些人都可能对体育课程的实施起到积极的作用。

以往,除了体育教师,很少有人会直接介入体育课程的实施工作。然而,开放式的体育课程,由于时间和空间的拓展,内容与方法的多样化,则需要多方人力的介入才能得到较好的实施。为了更好地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校内,需要校领导、教务管理人员、班主任和学生积极介入学校体育工作。体育课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仅靠体育教师的力量往往是不够的,在必要的情况下,完全可以考虑聘请校外的有关专家、教练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担任部分的教学工作。实际上,一些学校已经在开始这样做了。有的学校还提倡校内外体育人力资源的相互流动,学校不但提倡在需要时可灵活聘请校外人员担任教学工作,还提倡在允许的情况下让体育教师走出校门,担任社区体育的指导工作,参加各种业务进修提高,以此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当然,无论体育课程如何改革,体育教师仍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体育教师既是课程的主要实施者,又是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素材资源的载体。因此,充分挖掘体育教师的潜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是人力资源开发最重要的环节。在课改的进程中,体育教师应当尽快完成角色的转换,即从原来的课程执行者转变为决策者,从一个“教书匠”变为一个课程的研究者。角色的转换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应当为体育教师创造条件,让他们有机会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与技术,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体育教师自身也应当加强学习,积极思考,参与教学研究,在改革的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以适应课程改革形势的发展。

篇8

摘 要 本文从教育生态的视角切入,针对现阶段我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进行了分析。文章首先简要阐述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学的生态化的内涵,然后又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了教育生态视角下我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学中现存的问题和相对应的发展策略,希望对我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所启发或帮助。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教育生态

随着教育学和生态学的发展,教育生态学这门交叉学科也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了学校教育的理论基石之一,对包括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内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开展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从生态理念出发,以整体论和全面系统的观点来审视和反思所组织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能够有效的深化我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促进我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育的科学化发展。鉴于此,本文就从教育生态的视角出发,对现阶段我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进行了简要的探索与分析。

一、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学的生态化

要理清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学生态化的内涵,首先要明确教育生态环境的概念。教育生态环境,简单而言,实际上指的就是以教育为中心、在教育的产生、存在以及发展过程中,发挥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元环境体系。体育教育的生态环境是教育生态环境的下位概念,是包含在教育生态环境这个大的系统的之中的子系统。所以,体育教育的生态环境同样也是在这个多元环境体系之内的,要促进体育教育的发展,就必须要针对体育教育生态环境体系中的因素进行全面的、综合的考虑,并在此基础之上,做出正确科学的判断,贯彻落实合理有效的策略,才能够更好的促进体育教育的发展。因此,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学的生态化,指的就是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的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利用系统资源,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学情境、组织与协调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诸多内外因素,并将学生的个体发展和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学习置于体育教育生态系统之中,运用教育生态学中的均衡理论、协同学理论等来指导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促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推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学的良性发展。

二、教育生态视角下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学现存的问题

首先,体育课程理念不符合生态教育理念的基本要求。现阶段我国多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都是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作为学校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的,虽然说,上述的体育课程理念突出了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认可和强调了人的因素在教学活动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但是却无法实现“人―教育―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而这显然是不符合教育生态理念的基本要求的,也不利于生态化体育课程理念的形成和生态化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以至于成为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生态化体育教学的障碍性因素之一。

其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足。《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针对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专门指出: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教学顺利实施的基础和保障。然而,综观现阶段我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体育教学现状却可以发现,很多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工作都比较滞后,不但没有因地制宜的充分发挥区域体育课程资源的优势和地域特色,而且远远没有实现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教育生态化之间的有机结合,并没有将教育生态的理念的融入到学校的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环节之中,并因此影响到了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高效开展。

最后,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滞后。校园体育文化对学校的体育教学活动和教学主体均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现阶段在我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体育文化的发展却存在明显滞后的问题,丰富多彩的、内生性的校园体育文化并没有形成,从而使得学校生态化的体育教学失去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影响了生态化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教育生态视角下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策略

首先,针对课程理念层面的问题,要树立生态化的体育课程理念。要确保我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学的生态化发展,实现“人―教育―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树立生态化的体育课程理念,以生态化的体育课程理念来指导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而要树立生态化的体育课程理念,一方面学校要有意识、有计划的逐步构建生态化的教育制度,通过理念制度化的方式来影响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另一方面,要通过宣传、培训、学习等多种方式,转变学校体育任课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让教育生态的理念真正为体育任课教师所接受和认可。

其次,针对课程资源开发层面的问题,一是要注意创新生态体育教材,改善学校的生态体育资源;二是,要注意有针对性的对学校的课程资源进行“二次开发”,例如,在已有的生态化体育教学内容中引入民族文化元素或者是引入当地的特色体育项目等等,在体现生态特色的同时,充分彰显体育课程开发的地域特色;三是,要注意利用网络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来构建高校生态体育课程资源库,以此来为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便利。

最后,针对校园体育文化层面的问题,一定要注意良好的校园文化的塑造。不但要注意经常性的通过校园网络、校园广播向在校学生传播积极健康的体育精神和体育知识,还要注意经常性的组织开展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以此来促进学校体育教学与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之间的有效衔接,从而通过良好的校园文化的塑造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学的生态化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开发体育;体育课程;课程教学;资源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4-155-01

随着教学模式在各大学校改革的风气日渐扩大,素质教育在学校内部的广泛普及,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有的教学模式以及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学生的需要,为了更好的促进行时的全面发展,培养成为21世纪需要的全能型的高素质人才,就要对开发体育课程教学的资源,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丰富体育课堂上的内容,创新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内容,进而提高学生对体育方面的学习兴趣,最大化的发挥体育资源的优势。下文关于如何开发体育课程教学的资源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一、开发体育课程教学资源的必要性

(一)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

近几年,各个学校都更加注重学校的升学率问题,课堂上总是一遍一遍的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一定要更加重视主要科目的学习,而体育课程被大部分老师当作是辅助课程,体育课变成了很多老师想要暂用的时间,学生唯一一节课外活动,锻炼身体的课程也被剥夺,这一现象就导致当代学生的身体素质大不如从前,跑步等最基本的体能项目也达不到测验时的要求。开发体育课程教学资源的研究是利用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不仅仅让学校对体育这一课程加以重视,更要使学生通过新课程下对体育的学习,进而对体育课程的学习产生兴趣,增加自身体育技能和知识,在课余时间多用一些时间学习,提高身体素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了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最大化的发挥自己所学知识的最大价值。因此,开发体育课程教学资源的研究是促进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提高身体素质重要的环节。

(二)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兴趣

体育课程不仅仅是在课内传授体育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对该课程教学资源进行深入的研究,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利用新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体育课有进一步的认识。开发体育课程教学的资源开展新的课外活动,增加学校体育设备的数量,及时对损坏的健身器材以及锻炼场地进行维修,积极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去户外活动和学习,利用新的方式启发学生体育方面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激发其对体育知识和活动参加的积极性。

二、开发体育课程教学资源的具体方法

(一)创新教学方式,传授积极健康的体育知识

正能量一度成为群众热议的话题,向学生传授正能量的体育知识是每个教师的责任。随着社会各界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体育也成为家长越来越关注的科目,21世纪的体育教学,已经不能局限于三尺讲台的教学,想要学生对体育有深入的了解,就需要开创新的体育教学方法。对于教师来说,想要把一节体育上好,在课下就必须做大量的功课,围绕这节体育课的基本内容,结合当时学生热议的正能量积极健康的话题,把课程内容生动形象的传授给学生。在课堂上营造一个活跃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学习体育的乐趣。

例如:教师在课下准备课堂内容时,可以结合当时热播的具有健康主题的电影或者动漫,利用其在课堂上引起学生的共鸣,打造一个良好的开始,然后一步一步深入到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娱乐中学到体育专业的知识,进而加深学生对于体育课程学习的认识,给其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以体育为中心开展实践活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利用课余时间,学校开展一些关于体育知识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到体育课程中要求的知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使体育文化更加贴近生活,使学生体会到体育的实用性。在活动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其自由的发挥,利用该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结合相应的实践,体会到体育活动的乐趣。

例如:学校在学生不上课的周末,可以举办一些以体育为主题的活动,体育知识争霸赛等,通过考察学生对体育知识的了解状况,评选出相应的一等奖,二等奖等,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这种树立榜样的作用,方法激发其他同学学习体育知识的积极性。通过该活动还能让学生在争霸中学到更多的体育知识,使其既获得了知识有的得到了一定的奖励。在轻松的活动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并能使学生树立主体意识,明白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

三、总结

21世纪是我国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迅速的阶段,在大部分群众不在为填饱肚子发愁的当代,身体素质成为人们关心的对象。开发体育课程教学资源的研究已经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话题,当代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也是教学任务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想要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就要提高其体育方面的能力,在体育利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开展关于体育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是促进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有效方法。该方法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学习体育知识,加深对体育学习的印象,为培养新时代所需的全能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明华.MOOCs.革命:独立课程市场形成和高等教育世界市场新格局[J].开放教育研究,2013(3).

篇10

【关键词】高中体育 体育教师 人力资源 开发利用

当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面对教育课程改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课程资源”这一概念在教学中的重要性。然而,课程资源对很多体育教师来说仍是一个新概念,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仍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所谓体育课程资源,即形成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因素来源以及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即以学校的体育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的过程中,通过依据各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为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而开发并引入到体育教学中的一系列体育资源的过程。其中人力资源是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首要资源。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江苏省71所高中约230名高中体育教师和2600名学生。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的项目和内容,随机抽取,分别抽取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区域的高中各11~12所,每个区域还分为城市、县城、乡镇。从中再各抽取学校3~4所,以对230名高中体育教师和600名学生进行调查。其中,男教师159人、女教师71人,男学生383人,女学生217人。发放教师问卷230份,回收218份,经核查,有效问卷212份,有效回收率为92.2%,发放学生问卷600份,回收597份,经核查,有效问卷590份,有效回收率为98.3%。

(3)逻辑法。

(4)实证调查法。对江苏省20所高中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况进行实地调查。

(5)数据统计法。

二、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结果与分析

1.体育教师资源。

(1)体育教师对新课程的了解。调查显示,有70%的体育教师认为我国正在实行的课程管理体制是国家、地方、学校的三级管理,有22%的体育教师认为是国家与地方共同管理的二级管理体制,只有8%的体育教师认为现在仍实行的是国家一级管理体制。有87%的体育教师认为课程资源是指课程开发过程中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于实现体育教育目的的资源;有5%的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课程资源是指教材资源;有4%的教师认为体育课程资源是指人力资源;有4%的教师认为体育课程资源只是场地设施资源。数据表明,当前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资源的认识还存在差距,但对其理解不再狭隘。

(2)体育教师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从表1中可以看出,有20.75%的体育教师非常赞同体育教师是课程设计的主体,55.66%的教师比较赞同,19.81%的教师不太赞同,3.77%的教师不赞同;49.06%的教师非常赞同体育教师有权利依据教育部门预设的课程进行二次开发,44.34%的教师比较赞同,3.77%的教师不太赞同,2.83%的教师教师不赞同;28.30%的教师非常赞同体育教师是课程的创造与开发者,63.21%的教师比较赞同,8.49%的教师不太赞同,没有人不赞同。在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中,首先要确立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和课程资源开发意识。体育教师所确立的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课程资源开发意识有助于其形成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通过卡方检验,分别从区域、学校位置、性别、学历、职称、教龄、培训几方面分析了这些因素对体育教师了解新课程和对他们的体育课程资源开发意识有无影响。结果显示:学校位置、性别对于体育教师了解新课程体育和开发意识影响差异不显著。学历对于教师了解现在实行的课程管理体制的影响差异显著,学历越高,选择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人数就越多。教龄、学校区域对于体育教师认为自己是课程设计的主体的影响差异非常显著,苏南、苏中、苏北持赞成态度的人呈递减趋势;教龄越长的教师越不赞成自己是课程设计的主体。分析教龄影响的主要原因是:随着教龄的增加,教师常会出现一种“职业倦怠”现象。教师职称对于教师了解自己是课程设计的主体影响显著,职称越高,赞成态度就越多。是否通过新课程培训对体育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影响非常显著,没有通过新课程培训的教师对新课程的了解比较少,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也比较薄弱。由此可见,提高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要注意学校区域、教龄、学历、职称、新课程培训对体育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的影响。

2.学生资源。通过调查看出:12%的教师采用放羊式管理。通过卡方检验,学校的位置不同,教师采取的管理方式有非常显著的差异,位于乡镇学校的体育教师基本都以放羊为主。由于乡镇教育的复杂性和其经济差距的必然性,而体育师资和场地设施建设是体育教学生存的土壤,对体育教学目标的完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因素使乡镇学校的体育一直为人们所忽视。这种氛围使乡镇体育教师也不太清楚体育的最终目的,致使放羊成了体育课的正常现象。

77%的体育教师采用民主的方式教学。通过卡方检验,学历对于教师选择何种教学方式有非常显著的影响,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大多采用民主式和其他混合式的教学管理,大多本科学历的体育教师都采取民主式的教学管理,大专学历的体育教师则采取完全支配、放羊、民主的管理方式。由此可见,深入的学习对于体育教师教学有一定的影响。

5%的体育教师采取完全支配学生学习的教学管理方式。通过卡方检验,教龄对于体育教师选择教学方式影响非常显著。教龄在21年以上的老教师大多采取完全支配的教育方式。很多体育教师在受教育阶段都是接受一味灌输的教学,且灌输式学习在我国已经有了很久的历史。自课改提出要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以来,体育教师也在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改进,不断的提高。但接受、运用一种新的教学管理方式不是短时间的事,更不是容易的事,这就需要体育教师不断地努力,以得到更大的进步。调查发现,体育教师目前比较注重发挥学生的能动性,采取民主的方式教育学生,以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造精神,这种现象与现在的教育方针是相适应的。

从学生问卷的分析可以看出,体育教师多倾向的民主式体育教学方式在学生中的教学效果不显著,26%的学生认为目前体育教师所采用的是放羊式体育教学方式,22%的教师采取的是完全支配的教学方式。这就需要体育教师明确了解这三种教学方式的异同,并注重教学方式的利用,因为教学方式最终将运用于学生,学生如果感觉不到这种方式的效果,就需要不断完善这种方式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从表2中可以看出,有72.64%的体育教师比较了解学生的体育需求。通过卡方检验,学校位置、学历对体育教师了解学生的体育需求有非常显著的影响,性别对于体育教师了解学生的体育需求也有显著的影响。由于学校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经济环境不一样,学生所受到的关注也不一样。在问卷中发现,处于市区、县城的体育教师比较注重了解学生的体育需求,县城体育教师非常了解学生需求的占44%,市区比较了解学生体育需求的教师占78%,在乡镇很少了解学生需求的教师占了36%。

另外还发现,并不是学历越高,了解学生的体育需求就越多:大专学历的体育教师在这方面比本科学历的教师要强,所以本科学历的体育教师要注重了解学生的体育需求这一块。男教师比女教师更了解学生的体育需求。学生问卷显示,有23%的学生很少被了解,5%的学生从来就没有被了解过。从这可以看出,学生需要教师关心,想得到关心,且体育教师在了解学生体育需求的过程中不能忽视了那些“弱势群体”,即不是尖子生也不是比较弱的学生,而是技能一般,又比较守规矩的学生。

表2显示,20.75%的体育教师经常让学生选择体育教学内容与体育教学评价,55.66%的体育教师有时让学生参加,21.70%的教师很少让学生参加,1.89%的教师从不让学生参加。随着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体育教师也在逐渐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体系中来,让他们对自己进行评价;同时,让学生参与教学内容的选择,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卡方检验,学校位置对体育教师让学生参加选择体育教学的内容与体育教学评价有显著影响。从教师问卷可以看出,学生经常参加和有时参加体育教学内容与评价的县城教师占了31%、63%,乡镇多数教师都很少让学生参加或从不让学生参加自我评价。学历对于体育教师让学生参与选择体育教学内容与体育教学评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教师学历越高,学生参加选择体育教学内容与体育教学评价的频率就越高。是否受过新课程培训对体育教师让学生参加选择体育教学内容与体育教学评价也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受过新课程培训的体育教师明显比没有受过培训的更愿意让学生参加,但总的来看现状是美好的。同时,教师的责任还比较艰巨,仍有约11%的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从来没有提出过自己的意见,从来没有参加过对课程的评价。

从表2看出,59.43%的体育教师经常发挥学生的骨干带头作用,37.74%的教师有时发挥,2.83%的教师则很少发挥。因此,总体上说,教师还是比较注重发挥学生的骨干带头作用的。通过卡方检验,区域、学校位置、性别、学历、职称、教龄对体育教师发挥学生的骨干带头作用几乎没有影响,只有是否受过培训对体育教师发挥学生骨干带头作用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受过培训的体育教师发挥学生骨干作用的比例明显比没有受过培训的要多。但是通过学生问卷可以看出,近一半的学生觉得体育教师没有发挥学生的骨干带头作用。

长期以来,体育课程的实施被认为仅仅是体育教师的事,而很少会有其他人介入体育课程。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可以把学校、社会、家庭的人力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三方面的合力效应。在学校,发挥校长、班主任、校医以及其他在校教职工的特点,支持、帮助与配合体育教师的工作,共同实现课程目标;在社会,聘请社会体育指导员为校外体育辅导员,并发挥他们的特长和作用;在家庭中,发挥家长的督促作用,建立“家庭体育活动站”组织等。

三、结论与建议

体育课程的人力资源包括体育教师资源、学生资源及其他人力资源。调查发现,体育教师有较高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但没有充分发挥全员参与的合力。即经常开发学生资源,但很少发挥其他人力资源的作用。体育教师应整合所有人力资源,让其他人力资源介入体育课程中,实现体育课程的优化。因此,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体育教师的创新与实践能力。通过调查,目前体育教师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意识,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教师只有大胆地创新与运用,才能开发出更多的课程资源,才能实现课程资源真正的价值。体育教师的创新与实践能力需要通过学习与培训来进行,然而培训不能停留在理论层次上,用几十个课时宣讲一些课程资源的理论概念,不能解决体育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问题,思想的问题还是要靠实质性的技术来解决,如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时间培训。通过课程资源开发技能学习、训练达到转变思想的目的,才是实实在在的,才具有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宋乃庆,徐仲林,靳玉乐.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2]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3]范兆雄.课程资源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4]教育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