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过程基本环节范文
时间:2023-11-30 17:28: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教学过程基本环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是中学生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学生在上体育课时,他们的身体从相对安静状态逐步进入运动状态,他们的机能运动能力总是从相对较低水平逐步提高到较高水平,然后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最高水平,最后又慢慢出现疲劳状态,运动能力逐渐下降。也就是说,经历了上升――稳定――下降三个阶段。体育教学必须遵循这条规律,合理安排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强度)。一节课中,练习时间太短,次数过少,运动量太小,平均心率还达不到110次/分,对身体素质锻炼作用不大;运动量过大,比如有的生理测定平均心率超过180次/分,密度80%以上,运动指数超过2,心率曲线高峰又出现在课的前半部分。这种课不仅使学生疲劳,而且有损他们的身体健康。因此,教学中要严格遵循合理的运动负荷原则,安排好练习和休息的时间以及适当的运动量。但可悲的是,目前很多学校的体育课尤其是初三年级的体育课成为一种摆设,表现为一是上得很少,二是训练强度不够,达不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二是中学生动作技能技巧形成过程的规律。体育动作技能形成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粗略掌握动作阶段。在这个阶段,老师要给学生介绍一些动作要领,并给学生做示范。在这个阶段,学生只能建立初步的动作概念,但很难准确掌握动作要领,所以他们的训练有时虽然很认真,但很难规范到位。改进和提高动作阶段。大脑皮层联系处于分化阶段,因而动作逐渐变为协调、连贯和准确,但还不熟练,不能运用自如。动作的巩固、提高阶段。大脑皮层已经形成巩固的动作定型,因而能够高度准确地练习和轻松自如地完成动作。掌握和遵循以上两条基本规律,就可以保证体育教学的效率,从而避免无效劳动。
其实,不仅是中学体育课,就是别的学科的教学过程也同样有规律可循。例如,语文教学中的识字教学,经过长期摸索总结,已经初步揭示出识字教学的规律,并形成了一定的 “序”。传统识字教学是一个字一个字地教,学生死记硬背一节课学三、五个字,两年内学生只能识一千字左右,学生独立识字能力差。而现在,无论采用集中识字、分散识字,还是发展识字法,两年内学生均可识二千五百个左右的字。学生在掌握汉字笔画、笔顺、偏旁部首、构字率强的独体字以及最基本的构字方法基础上,借助拼音,就能够较快地运用构字零件和部件分析字形,整体认读,音、形、义结合,识字与学词、学句紧密结合。这样,不仅字学得快,记得牢,用得好,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所以如此,其基本原因是,教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既力求符合汉字的结构规律,又力求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和学习语言的规律。体育教学同样如此,虽然教师教学风格不同,方式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但只要掌握程序的变化规律,都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篇2
一、如何重视与理解中学体育教学
1.中学体育教学的各个要素:中学体育教学由8个基本因素组成。即学生、教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学评价。
2.中学体育教学过程理论: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而计划和实施的,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和进行体育道德行为教学的程序。这个程序具有学段、学年、学期、单元和课时等不同的时间概念;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五大规律有运动技能形成规律、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的规律、体育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的规律、体育学习集体形成与变化规律、体验运动乐趣的规律。
3.中学体育教学过程的层次及其特点:中学体育教学的过程的层次可以分为超学段体育教学过程、学段体育教学过程、学年体育教学过程、学期体育教学过程、单元体育教学过程、课时体育教学过程。超学段体育教学过程具有国家规定性、多样性、非全体性的特点;学段体育教学过程具有发展阶段性、相互衔接性;学年体育教学过程具有系统性、承启性和周期性的特点;学期体育教学过程具有季节性和集散性的特点;单元体育教学过程具有规模变化性和学理性的特点;课时体育教学过程具有结构性、行为性和方法性的特点。
4.中学体育教学主体理论:教师的主导性是对应学生主体性的概念,主导性表明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地位和主要责任,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教授、指引和引导下所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有独立性、有创造性的学习行为,教师的主导性不是主宰性,学生的主体性也不是自由性;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指导性越强,学生的主体性越强,相反,教师的指导性差,学生的主体性也差;要通过强化和优化教师的指导性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
5.中学体育教学原则理论:中学体育教学原则是实施体育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保持体育教学性质的最基本因素,是判断体育教学质量的基本标准;以体现体育教学活动的特点和增强体育教学原则的指导意义为侧重点,结合当前中国体育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际,提出中国当前的基本体育教学原则七项。即:合理安排身体活动量原则、注重体验运动乐趣原则、促进运动技能不断提高原则、提高运动认知和传承运动文化原则、在集体活动中进行集体教育原则、因材施教原则以及安全运动和安全教育原则。
6.中学体育教学模式构造及分类理论:中学体育教学模式应由三个基本的要素组成,即教学指导思想、教学过程结构、相应的教法体系三部分;可按认知、技能、情感、生理和集体五大教学过程的规律来进行体育教学模式的分类。
7.中学体育教学方法及其分类理论:中学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和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有计划地采用的、可以产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具有技术性的教学活动的总称;体育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教学策略、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三个主要的层次;按照体育教学方法的外部形态(信息传递途径)和这种形态下学生认识活动对体育教学方法进行分类,将体育教学方法分为五类: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以比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以探究性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8.按目标将体育教学内容分类的理论:在现在的条件下,按教学目标分类的方法是一种较好的分类方法,这种分类方法应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9.教材层次和排列理论:如果以小周期循环的多与少为横轴,以大周期循环的多与少为纵轴画一个象限图,就可以得出四个不同功能和形态的体育教材的排列方式
10.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理论:能否进行良好的体育课堂的组织与管理,重要的是要妥善地处理好体育教学中的几个基本矛盾:讲解与练习的矛盾、约束与自主的矛盾、师生关系与生生关系的矛盾、成功与挫折的矛盾等;体育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涉及到许多方面,从组织与管理的基本内容来看,可分为:运动技能学习的组织与管理、身体锻炼(体能发展)的组织与管理、体育学习集体的组织与管理、体育行为教育的组织与管理四个主要方面。
11.中学体育教学中“即时评价”理论:由于体育学习的效果主要表现在运动技能上,因此它的学习效果马上就可以显现出来,这形成了体育教学的独特评价环境和方法。
12.中学体育教学研究理论:根据对当前体育教学研究的成果分析,可以将体育教学研究分成:描述现象的层次、解释现象和归因层次、实证研究的层次和理论和外推层次的研究,各个层次的研究都有着各自的范围和常用的一类研究方法;体育教学研究还有着学理性研究特点、实践特点和行动研究特点,这是从事体育教学研究的人应该充分理解和认真对待的。
二、中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与德育教育密切结合起来
一般说来,中学体育课是由开始阶段,准备阶段,基本内容教学阶段和结束阶段四个部分组成。德育内容可以说渗透在体育课的每个阶段。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就应该将德育教育的内容纳入计划之内,利用体育课的特殊形式,将德育教育与体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地做到教书育人。如体育课的开始阶段是让学生明确课程的内容、任务及要求,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出勤情况进行检查和记录。这个阶段的主要问题是女同学时常借口身体不适而请假,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除了加强出勤管理外,还要加强对所有学生的组织纪律教育,使他们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地遵守纪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从生理上心理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逐步提高他们大脑皮层的兴奋度,使他们精神振奋,情绪高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安排一些游戏活动。这些游戏又往往是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的,于是就形成了若干个小集体。由于这些游戏大多带有很强的竞争性,所以,我们除了要求同学们积极参与外,还要培养学生热爱集体、为集体争光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在游戏中认识到团结协作的力量。
篇3
体育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可以理解为依据党和国家的体育教育方针和政策,遵循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运用现代科学管理的理论,科学组织体育教学过程,完成体育教学计划和目标。科学的组织体育教学过程,可以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稳定的教学秩序是完成教学计划和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需要注意2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运用教学最优化原理,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各个因素;二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职能。制定与实施体育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建立有效的教学指挥系统和稳定的体育教学秩序,体育教学的指挥系统是在学校校长或分管副校长的领导下,由教务处长或教导主任、体育教研室(组)主任组成。体育教学的规章制度分为行政管理和课堂教学2个方面,体育教学规章制度的制定必须要有科学性、可行性、稳定性,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要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学
二、体育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
依据现代科学管理的理论,结合我国体育教学实践,体育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有体育教学工作的计划管理、体育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管理和学生学习过程的检查管理。体育教学工作的计划管理主要是全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和体育教研组的计划管理。全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是分析体育教学的基本情况,实事求是地肯定成绩,查找不足,提出工作的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全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全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应该包括课堂教学、校内竞赛、校外竞赛、课外活动。体育教研组的计划管理主要是在学校体育教学计划管理的前提下,具体完成学校体育教学计划。体育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管理主要是指体育教师的备课、上课、考试及成绩评定、课外辅导。备课主要有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2种形式。集体备课要为老师们提供良好的环境、向老师们提出备课要求,要从备课中鼓励老师们体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课堂教学管理在为教师与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的前提下,主要是组织好课堂听课工作,课堂听课的形式多样,可以组织同行听课、专家听课、公开课等。听完课后要组织形式多样的讨论研究,肯定授课教师的优点,分析不足并提出进一步提高的建议。重视和检查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现代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和内容。现代教学理念下的体育教学中的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查更加重视发展性评价和过程中评价,以往的体育教学重视学生的成绩,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使得我们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重视学生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获得的运动技能,重视学生的体质,采用的评价方法更加科学。
三、体育教学管理的基本措施
3.1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管理制度
体育教学管理制度是协调体育教学管理者与学生之间、与教师之间以及教师之间关系的约束机制。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管理制度能够保证稳定的教学秩序,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制定体育教学管理制度时要充分解放思想,摒弃传统的观念,切实保障教与学的自由,完善体育教师的激励机制,建立科学的体育教学评价机制。
3.2引进现代科技成果,加强教学档案管理
规范、严格、科学的体育教学档案管理,能有效地推动体育教学的规范化,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化。体育教学管理要高度重视体育教学档案的管理,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引进现代科技成果(包括计算机、网络等),加快体育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进程,建立体育信息管理网络。
3.3以人为本,提升现代教学管理理念
人是体育教学管理的基本对象,体育教学管理主要围绕着人展开,体育教学管理主要的对象就是对教师的管理和对学生的管理。构建人本理念为核心的管理制度,管理者必须在管理活动中确立以调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为出发点,以管理效率的最大化为目标。管理制度应该为师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以使师生在这种保障下得到个人的最优化发展。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更加重视教师的需要,关注教师的成长,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激发出教师实现自我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3.4建立一支稳定的体育教学管理队伍
加强体育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充分挖掘体育教学管理人员的创造力和能动性,是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管理不断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高校应充分重视体育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调动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从而保证学校教学秩序的稳定。重视对教学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培养和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
四、结束语
篇4
【关键词】中学体育 教学 有效性
在国家经济、文化发展速度日益提升的背景下,教育重视程度也不断得到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发展是当前各项教学环节的重中之重。中学体育课程是提高学生身体综合素质的有效环节,但是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们对体育课程的热情逐渐降低,因此如何提高中学体育课程教学活动的丰富性和课堂教学效率是体育教师所面临的重要难题。笔者将结合学生课堂心理特征以及体育学科教学发展方向谈谈如何有效提升中学体育课程的教学有效性。
一、中学体育教学目标与宗旨探析
1.强化学生课堂体验
在基础教育体系中体育课程的学科突出性越来越强,但是教师们在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切不可忽视体育与学生生活之间的相连性,必须不断强化学生生活与体育学科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们能够在生活中强化体育素养训练,同时在体育锻炼过程中领悟生活哲理,实现两者之间的多元融合。学生们在中学体育课堂中的体验是体育学科教学体系中的重点,教师一定要提高中学体育课程的教学灵活度,积极开发多个教学柔性方向,让学生们能够结合自身兴趣爱好进行特定锻炼,发展自身优势并适当弥补自身体育素质缺陷。中学体育课程强化学生们的生活化体验,学生们在多元的柔性体育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加懂得生活的意义,其对体育课程的看法也会逐渐产生积极性变化。笔者认为中学体育课程的学生体验应当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体育文化体验、体育生活锻炼体验以及体育活动体验。学生在柔性方向的体育课程中能够更加体验到这三种体育文化,从而在学习体育的过程中既能够提高自身身体综合素质,又能够提高自身内涵,实现教学目标的双向融合。
2.深化学生体育互动
在传统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体育互动性不强,导致整个体育教学环节在形式和内涵上都缺乏灵活性。教师要想在现阶段提升中学体育课程的教学有效性,一定要设计多项体育教学活动,使得学生们能够在体育活动中实现生生互动,不断加强其多元互动,使得整体中学体育课程能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中学教学阶段中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教师一定不可忽视体育学科的教学实践性,让学生们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体育互动氛围,继而在体育互动氛围中体验更好的体育精神理念,强化自身综合素养。
二、中学体育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1.制定有效体育教学改革实践方案
教师们要想在当前阶段中有效提升中学体育课程的教学效率,首先要清楚地认识到体育课程的教学发展目标,让学生们能够获得一定的思维扩散空间。教师必须要深入探究中学教学阶段体育课程的教学特征,结合学生们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学习兴趣爱好制定一系列的完整教学改革方案,这是提升中学体育教学连贯度的重要过程。笔者认为在中学教育阶段,体育课程的正确教学方向就是提高学生们在体育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不断推动其融入新型体育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们能够较好地完成教师们在课堂中的教学任务,还能够真正学得知识,懂得中学体育课程的真正教学意义。
比如,在中学体育教学课堂上,进行足球专业训练课时,我在课前对班级学生的足球了解程度进行了相应程度的调研,并就足球基本运动竞赛技能进行了层次性和阶段性的划分,使得学生们能够在不同阶段中学习足球技能知识,提升学生们的专业熏陶程度。为了让学生们能够积极摆脱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我设计了多元柔性教学环节,先带领学生们初步了解足球比赛的各项环节,然后就组成环节出发锻炼学生们的足球基本持球与跑动能力,最后通过比赛互动的方法,让学生们能够在实战中获得提高。
2.加强体育课程教学评价
教师提高中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必然要素就是加强体育课程教学评价,让学生们能够在有效性的评价中发现自身的缺陷,同时教师也能够通过评价环节来发现自身在以往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不足,继而进行优化和改进,不断总结出更好的教学方案与规划,让学生们能够在更加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中提炼自身体育要素,强化自身体育综合素质。
比如,在中学体育课程篮球训练课中,我对学生们的篮球基本运球、投篮和上篮技能进行了随堂考核,对学生们在阶段性课程训练中的结果进行评价,及时指出学生们在体育课堂学习和锻炼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我还让学生们进行自我随堂评价,通过阶段性自我评价来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有效提高了中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
结语
体育课程在基础教育体系中的教学地位越来越突出,教师应当深入探究体育学科的教学意义,以及深入了解学生们的心理发展趋势,了解其对当前中学体育课程发展与实践的看法。同时,教师必须要针对中学体育课程有效性改革制定一系列的发展规划以及实践方案,在系统、完整的体系中有效改进中学体育课程教学效率,并有效提升学生们的体育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周林清、卢青、周林旺. 体育教学评价的教育学思考[J]. 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2000(03).
篇5
关键词:初中教学;体育教学;兴趣提升;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042-01
初中教育呈现出一定的特点,比如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等,初中教育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当做一个重要目标。素质教育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对课堂教学时间进行重新调整,将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个性特征的重视。在初中素质教育背景下必须要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加强对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改进,从而不断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得学生能有更好的身体去应对更加繁重的学习任务。
一、影响初中体育教学效率的因素
第一,教学理念比较陈旧。在当前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理念还比较陈旧,还采用常规模式进行体育教育。以传授体育知识和体育动作为主,对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考虑不多,没有结合“生命教育”理念对体育教育进行改革。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要学会如何使用利用体育课程来提高自己的身体素养,并且要通过体育学习加强对自己的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而不是简单地掌握各种体育动作。
第二,学生自身的基础较差,个体差异较大。很多学生虽然想要进行体育训练,但是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其基础能力较差,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都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人身体素质较弱、协调性不好等,这些都会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久而久之,会使得学生渐渐变得自卑,甚至丧失学习兴趣。
第三,教学内容比较单一,评价模式比较单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理念决定了教学内容也比较单一,比如很多体育课就是对一些基本的教学内容进行重复教学,教师引导,学生练习,这种模式以及单一的内容会使得学生认为体育课十分乏味无趣,最终失去学习兴趣。而且传统的评价模式就是通过考试来完成的,对学生的主动性有很大的限制。
二、初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1、提高初中体育课堂的趣味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爱好,在传统教育过程中,体育课堂是沉闷无趣的,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也不高。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都会加强各种体育运动的讲解或者示范,尤其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将课堂教育作为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的一个重要过程,使得学生掌握了更多取得高分的技巧,但是没有真正掌握体育技能。因此,在未来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对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进行改进,要将提高课堂趣味性当做提高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可以借助新媒体加强对一些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利用。比如教师可以针对一些体育视频进行讲解,对球员在比赛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判,提炼出一些关于体育运动的动作要点,从而使得学生可以掌握更多专业化体育运动知识,从而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进行自我训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比如教师在教学之前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中,再比如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可以组织一些小游戏,让学生进行热身,同时在游戏的过程中也能得到锻炼。
2、加强体育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以及合作的关系,共同完成各种学习任务的过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尤其是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很喜欢参加一些体育运动,在体育运动中践行合作理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合作一般都会形成不同的小组,在一个特定的时间范围内,不同的小组可以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这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改革的一个重要途径。比如教师可以在体育课堂上组织一些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这就有助于实现合作教学的目的,让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能够提高自己的团队意识。另外,还应该要加强课后的延伸合作练习。为了提高初中体育教育效率,需要加强课堂与课外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课外也可以进行积极的训练,比如在课程结束的时候让给学生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结合其他同学共同完成,从而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也能加强体育学习。再比如在课后,也应该要将合作理念延伸应用。在课后可以通过各种体育比赛,来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锻炼,比如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等,都是比较常规的体育比赛,通过学生之间的组队与合作,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而且在比赛的过程中能够加强对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
3、加强教学评价的改革
传统的评价模式比较陈旧,一般是采用考试的模式,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与考核的,这种评价模式对于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往往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水平。因此在未来的改革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教学评价的改革,比如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对具体问题的解决效率、对具体体育问题的延伸拓展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加强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的评价,尽量改变传统地以成绩为主要评价准则的现象,使得学生可以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教育过程中,体育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为了要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在当前初中体育教育过程中要加强对各种影响因素的控制,丰富教学内容,积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信心,让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许 峰.影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及对策分析[J].新课程:中学,2013(14)
篇6
关键词: 中学体育课堂 教学管理 管理策略
管理(management)作为人类社会协作劳动和共同生活的产物,其实践活动和人类历史一样悠久。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体育教学越来越注重教学管理的方法,使得其更专业、更科学化并不断渗入每个环节中。管理活动从很久以前就已经出现,然而对于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管理的研究还较为浅显。因此,笔者从中学体育教学过程管理的主要特点入手,分析其教学管理的具体策略,从而挖掘对于提高中学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
1.中学体育教学过程管理的主要特点
每一门课程都有其各自特点,而从其特点入手,掌握课程精髓且才能更好地把握课程的教学手段及教学模式。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管理也是如此,笔者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学体育教学过程管理,对其特点进行了分析。
1.1中学体育教学过程管理与中学体育教学过程的区分。
中学体育教学过程强调的是学生,学生是主要的受教育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起主要作用,而在中学体育教学管理中,是由学生占据主体地位,是以教师为主导的体育教学活动,重点突出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指挥和领导作用,部分学生起辅助作用,这就是中学体育教学过程管理与中学体育教学过程最大的不同。在管理中更注重体育教师的作用,体育教师是其指挥者和领导者。
1.2其实施受特定的环境约束。
中学体育教学过程的管理在实施过程中要受到特定的环境的约束,其环境约束可分为内部环境的约束和外部环境的约束这两种。内部环境主要受到教师本身的具体情况的约束,比如说教师自身的文化水平、技能水平、对教学的认识程度、组织管理能力,等等。而外部环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除教师自身以外的一切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包括有天气的情况、温度的状况、体育馆内的场地器材,等等,社会环境则包括当地的人文、习俗习惯、教育理念,等等。
1.3四大基本职能。
中学体育教学过程管理具有四大基本职能,是其特定而自身所独有的特点。其四项基本职能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这四项基本活动,也可被称为中学体育教学过程管理的四大基本职能。这四大基本职能是教师最基本的能力,也是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组织课堂教学的基本能力。
2.中学体育教学管理对策分析
2.1对教学环境的改革。
中学教学环境的改革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即硬件环境的改革和软件环境的改革。其中硬件环境的改革包括场地器材、人员服装、活动场地等的改革,其中有场地器材摆放的位置、运动服装使用之后的清洗及对运动设备设施的平常维护,等等。软件环境的改革包括和谐融洽的师生之间、有爱的生生之间的关系等,都能使得课堂气氛轻松、活跃,这样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师生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使学生能够全面、健康、积极向上发展。
2.2对教材的改革。
教师的教学都是根据教材的内容而展开的,所以首先要对教材进行改革才能使得中学体育教学开展得更加顺利。体育课的特殊性就要求教师根据学校的具体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比如说学校的操场、场地器材等都需要教师以教学内容为依托,结合学校的具体实际情况制订教学方案。体育课是一门趣味性很强的课程,然而目前有较多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究其原因是在教师的约束下,体育课失去了原本的趣味性,使得学生对于上体育课的兴趣不高,而且学校对于设备设施的不完善使得学生在上体育课时无法用到需要的器材,因此,要想转变目前这一现状,就需要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恰当的选择或是对其进行改革,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2.3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规章制度的建立。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管理人员要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学校要加强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要增加体育教学管理人员的数量及提高其质量,同时不断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等等。还要加强规章制度的建立,规章制度是一个学校的立身之本,只有完善规章制度才能让学校有一个良好的氛围。那么如何加强规章制度的建立?首先要完善各种管理上的工作规章制度,其次对在教学管理工作的责任和义务进行明确要求,区分其责任和义务,最后,要科学地指导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
2.4提高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加大其投入力度。
首先在学校中能够有效开展各种教学活动,都需要学校领导的支持。而体育教学管理工作不能够有效开展受到的阻碍最为明显的是学校领导对其不够重视,制约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此,提高学校领导的重视是中学体育教学管理工作开展的首要条件。学校领导对中学体育教学管理不重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校领导的思想观念比较陈旧、落后,对体育教学管理工作没有清楚的认知且没有清楚认识到开展体育教学管理工作对中学生的有益影响,单方面地认为开展体育教学管理工作对中学生没有任何好处,只会耽误中学生的学习时间。在这样的状态下,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于中学生来说成为一种形式化而不具有任何意义。因此要通过多种措施引起学校领导的重视,让学校领导明确认识到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从根本上改变他们陈旧的思想观念,从而提高他们对其重视程度。同时也要加大对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投入力度,尤其是在财力、人力、物力上等,从而保证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实施。
总之,中学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首先要引起学校领导的重视,同时要投入相应资源,这样才能保障体育教学管理工作顺利开展。要加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规章制度建立,要加强对教材内容、教学方式的改革,这样才能有效完善中学体育教学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高中 体育 教学 德育 实践
一、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的基本要求
1.应把德育工作贯穿到体育教学的全过程。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思想活动很多是产生和反映在各项身体练习中,因此,应很好地将思想教育跟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教学过程学生思想活动变化的一般规律,积极把思想教育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去,既教书又育人。
2.应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并有系统地进行体育教学过程的德育。教师应当根据教学进度、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实际,在备课时确定课中思想教育的任务、要求、措施与方法,使德育工作贯穿于课的教学全过程。
3.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就是要求教师以身作则,为人表率,处处事事成为学生的榜样。体育教学过程的德育工作要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要根据学生班集体的特点,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性别、体质、技术与技能等具体情况以及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备课时拟好德育措施,这样,一旦出现预先估计到的情况,就能心中有数“对症下药”,提高课的德育效果。
4.要善于利用集体舆论和发挥集体的力量做好课中德育工作。要发动和依靠学生群体,形成班集体良好的风气。善于调动和发挥学生中的积极因素,使学生自己教育自己。
二、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德育的原则
1.教书育人,“三育”并举。德智体并进,是体育教学过程的教育性规律。德育、智育、体育是现代学校教育的三个基本方面,它们共同构成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国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而教学则是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教学在一切情况下都在客观上对学生起着教育的作用。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增强学生体质,传授知识、技术、技能,以及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三个方面的关系,这三个方面应当全面兼顾,既要有一定的练习密度和运动量,保证增强学生体质的实效,又要重视体育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技能的传授,同时通过组织教学和练习过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在课中既炼身体、强体质,又学到知识、技术与技能,并提高了思想品德修养。
2.积极引导,正面教育。高中学生正值长身体、长知识并逐渐形成世界观的重要时期,这时他们的上进心、自尊心和自信心都比较强,尤其是当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中学生的思想非常活跃。在课中应坚持正面教育,以激励和表扬学生的优点和进步为主,对课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应摆事实,讲道理,解剖分析,启发引导,并进行必要的批评以达教育的目的。例如,在进行队列操练或徒手操时,常常会出现个别学生精神不够集中或动作迟缓等现象。针对这种情况进行教育时,一般宜用肯定、表扬学生多数的做法,以调动学生积极的一面,而不宜采用指责、训斥的方法,免致挫伤多数学生的积极性。
3.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由于学生的年龄、性别、健康、体质、认识水平和思想状况等各不相同,进行教育的要求与方法也应有所区别。例如,对低年级的学生应运用具体生动活泼的事例进行正面的启发教育,坚持多肯定、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而对高年级则应着重于摆事实,讲道理,以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又如,对男生要既严又亲,注意从活动中因势得导;对女生则要特别讲究教育的语气和态度。另外,还要根据学生体质好或体质差,技术好或技术差,是先进班抑或后进班,是纪律性强的班抑或纪律性差的班等不同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4.严爱结合,通情达理。体育教学过程要坚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和严密组织教学。如果要求不严,管理不严,组织不严,教学任务就难以完成,教学质量就不能保证。但是,严要与爱紧密结合才能发挥积极的效应。爱是严的基础和内涵,严是爱的外延和表现,只有严和爱的结合,才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爱心、热心和耐心。因此,体育课中实施德育时,教师应当特别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注意维护学生的形象。这样,即使严格要求贯穿教学始终,学生也会感到通情达理,乐于接受,从而收到教育的效果。
三、高中体育教学过程德育的内容
1.选用世界伟人或者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以及他们从事体育锻炼的故事等,既可作为专题理论讲授,也可根据课中实际情况潜移默化地加以渗透。
2.充分发掘和利用教材的思想性对学生进行教育。由于体育教学是以身体活动为主,教学内容有别于其它学科的教材。其中有的具有比较鲜明的思想性,如队列练习、活动性游戏、球类、接力等等。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和发挥这类教材的思想教育因素。如通过队列练习培养学生高度的组织纪律性,活动性游戏和球类教材等,都有各自严格的规则和集体配合的方法,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团结协作,爱护集体,遵守纪律以及胜不骄、败不馁,勇敢、坚毅等思想品德教育。而对于一些思想性不明显的教材,则要善于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培养和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使学生明确体锻目的,不断端正对体育的认识和态度,从而提高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篇8
摘 要 在中学体育新课标的要求下,合理的运用体育游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到体育动作技术。同时在游戏中学习体育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精神和优秀品质。
关键词 游戏法 初中体育 运用
新课程的基本要求就是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发展自己的个性,让学生能够快乐的成长。然而游戏具有活跃氛围的作用,深受学生的喜爱,因此,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运用游戏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
一、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新课改的目标主要是坚持以体育运动为基础,并且兼顾多种的教学目标。在初中的体育教学课堂中不断融入游戏活动,能够达到全面教学的目标。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运动技能、心里素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充分反映学生的身体发展状况和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目前,很多初中教师在心里上并不是很重视体育教学,导致在教学的过程中出现懒散的现象。一般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最初的准备活动都是让学生选择慢跑几圈,采用的都比较单一的技巧活动;很多在课堂的最后阶段也只是简单的点名解散,这些单一的学习形式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甚至还会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反感。然而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插入一些有趣的游戏,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够起到活跃课堂的作用。比如说:在进行篮球进球教学的时候,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运球接力比赛”等活动,让学生能够在比赛的过程中感受到体育的趣味性,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二)提高学生体育活动能力和适应能力
一般体育游戏都要求具有一定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比如说:走、跑、跳、投等活动。如果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融入这些游戏,有利于提高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的能力。但是在运用游戏教学的时候,需要充分掌握学生基本情况和耐力条件,然后再采取合适的方法策略。通过运用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全面提高初中学生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让他们的记忆和思维得到有效的发展,让他们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外界环境。
二、如何将游戏更好的融入到体育教学中
(一)根据教学环节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游戏方式
体育游戏的特点让其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达到新课程规定的标准。其中体育课程在每个部分都具有不同的特点,我们便应该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根据每个环节的具体特点,选择不同的游戏方式。
1.开始游戏,激发兴趣
在体育教学刚开始的时候,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其快速投入到体育课堂中。比如说: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反口令练习、听觉练习、视觉练习等体育游戏活动。这些活动形式都比较简单,学生容易接受,能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当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时,能够有效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
2.变化游戏方式,奠定基础
进入体育课堂教学的准备阶段,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身体的各个部分为接下来的运动做好准备。在这个时候,便可以让学生接触一些简单的游戏,为接下来深入课堂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利于促进学生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例如:可以选择上下传球、左右传球、击打活动目标等游戏活动,让学生能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为体育实践教学做好准备。
3.丰富课堂,提高技能
体育实践教学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技能和学生的身体素质。在这个阶段,应该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游戏形式,不但可以让学生快速掌握体育动作,而且还能够起到活跃课堂氛围的作用。例如:在短跑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接力赛和相互追赶游戏;在球类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接力传球、对抗竞争、绕物游戏等。通过这些活动,能够让学生在竞争的过程中提高体育技能。同样,在其他体育教学过程中,都可以选择与之相似的游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体育的兴趣。
4.调节氛围,放松身心
在体育课堂接近尾声的时候,老师便需要组织学生逐渐恢复到安静的状态,让学生的身心能够得到有效的放松,避免因为动作量过大出现肌肉酸楚的现象。最后结束时,同样选取一些较为放松的运动方式,能够减少大脑运动神经的兴奋度,让学生的身体器官能够得到有效放松。例如:在田径课即将结束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邻近数字组合”的游戏,就是让所有的学生围在一起,然后由老师说数,随后被叫到的学生快速将自己邻近数字的学生抱在一起,如果出现错误就会淘汰。这个游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反应的灵敏度,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感到体育学习的快乐。
(二)采取合适游戏活动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游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充分利用体育游戏的特点,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到一下几个问题:
1.立足体育学习基础
作为农村体育教师,首先应该认识到体育游戏的重要性,并且将其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完成制定的教学目标,便需要有针对性的选择游戏内容,同时这些教学内容必须与实际农村体育教学要求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体育教学需要将教学目标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结合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游戏方式,进一步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
2.立足安全,讲究科学
教师在选择游戏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学生之间身体素质存在的差异性。再根据实际情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确保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安全。因此,老师在选择游戏方式的时候应该做到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保持一致,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投入到体育游戏活动中,以便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除了选择合适的游戏方式外,还应该注意游戏场地和器材设备的选择。每次在游戏之前老师都要仔细检查相关设施,减少安全隐患,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3.立足学生,务求创新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让学生充分自主能动性,以便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游戏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尽可能的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活动,将以前较为死板的规矩灵活运用到体育游戏中,给学生足够自由发挥的空间,以便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应根据具体要求,改变游戏的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体育游戏的目的。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游戏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科学合理的运用体育游戏,有利于促进学生熟练的掌握体育技能。然而作为体育教师,便应该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然后合理利用这些条件,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体育课中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最终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在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应注意的问题
(一)灵活的选择有趣味性的游戏
老师在选择游戏的时候,应该将游戏的动作、情节、规则和组织方法都了解清楚,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实际身体情况、认识能力做出与之相适应的选择,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接受体育游戏,教师应该灵活的改变游戏规则。在田径运动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一些合适的情境,比如说:在竞赛短跑时,可以创设“奔向月球”的情境以及“喊号追人”等;如接力赛跑又可以分为迎面接力、往返接力、分段接力等不同的方式。在这些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创设“通过障碍”、“跳绳跑”等一些特别的接力方法,来灵活指导教学。
(二)针对性的选择较为安全的游戏
不管任何时候,老师都要避免选择容易伤害学生以及超过学生可承受运动量的游戏。在每一个游戏之前,老师都要对相关器械设备进行仔细检查,避免在游戏的中途出现损伤现象。因此,作为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难度合适的游戏内容。
(三)选择的游戏要满足教学条件
在选择游戏时,不能够只考虑形式和内容上具有吸引力,还应该考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是否具备可行性,比如说:“越野CS战”等,如果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实施这种游戏的话就显得不切实际。老师在组织游戏之前,应该对学生讲明游戏规则,有不清楚的情况再让学生提出来,老师再进行讲解;但是在游戏过程中,如果出现违纪的现象便要及时制止;同时在游戏过程中,当老师发现有身体不合适的同学时,便要及时调整游戏的运动量和强度。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游戏,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同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创设行的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设能力。
参考文献:
[1] 俞云燕,杨莉敏.体育游戏在体育课教学中的运用及其注意点[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0(02).
篇9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学生;主导作用;发挥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改革,高中体育教学已经成为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内容。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越来越喜欢体育课。
一、尊重学生的自主性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来设计教育内容,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只有这样做才可以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但是体育教师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在开展课堂教育时要增强协商性以及互动性。比如,当老师要开展足球的运动技术教学时,教师可以选择运球中的“保护与破坏”这一游戏。老师要为学生的活动确定一个范围,每人一球,其他人可以主动破坏另一个人的球,对手要保护好自己的球不被他人破坏。这种游戏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也可以将学生的主导作用发挥出来。体育这一门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在这门课上最容易开展游戏活动。所以,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开展游戏活动,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增强体育课堂的互动性。另一方面,教师要为学生留出更多的练习空间。教师为学生留出更多的空间,学生才可以自主发挥,便于学生更快地掌握相关的运动技能。比如,当老师要讲解“控球、假动作、抢截球以及视野等基本功”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首先要做示范动作给学生看,然后给学生留出足够多的时间来让他们练习这些基本功,当学生在练习这些基本功时,教师要适当指导学生,不断规范他们的动作。教师这样做能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效率。
二、合理地、科学地评价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评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并且也体现了教学质量。大部分教师也比较关注评价这一环节。创新式的评价方法既可以达到鼓励学生的目的,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将学生的主导作用发挥出来。同时,教师要用全面的、整体的眼光来评价学生,增强学生的信心。在判定学生最后成绩时,教师要将学生自我评价的分数、相互评价的分数加起来,确保评价的结果具有客观性以及公平性。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身实际情况的不同来为其安排不同的训练任务,针对那些运动悟性较好以及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教师要为其安排具有难度的训练任务,不断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针对那些运动悟性较差以及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教师要为其安排最基本的训练任务,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对于学生的一个好球、一个好动作教师都要给予其肯定,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当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了失误,教师应该给予其安慰,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在评价学生的时候,不仅要注重评价学生的动作是否规范,还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认真,通过这种多样化的评价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主体性。
三、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来设计教学内容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改革,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来设计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一味按照教材中的内容来授课,这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在开展足球专项技术以及基础战术配合的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根据每一位学生的情况来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以及练习方式,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提高。这种教学方法既提高了学生的知识以及技能,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老师要讲解“脚内侧的踢球方法”这一教学内容时,内侧踢球是运用大趾骨、舟骨和跟骨所连成的三角部位击球,这主要是由于这个部位接触球的面积较大,出球平稳,但力量较小。但是由于一部分学生自身的基本功较差,他们觉得学习这一踢球方法比较困难,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为学生安排不同的练习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高中足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选择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同时,高中体育教师要不断改革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法,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增强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篮球教学 有效性
1.教学有效性的理解
有效教学是教学过程有效性即合规律性的教学,是有效果的教学,是有效益的教学,是有效率的教学。崔允认为,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无效益的唯一指标。
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教学的有效性依赖于教师有效的“教”,并克服无效的“教”。“有效的教”指的是促进学生“学”的“教”,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直接的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二是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达到了不需要教的境界。
2.研究高职院校篮球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高职院校篮球教学有效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传统体育教学实践的需要、素质教育的需要、贯彻“终身体育”思想的需要。传统的体育教学实践需要学生掌握“三基”,就是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虽然目前我国以“健康第一”为基础的素质教育观念已经深入基层教育的方方面面,但是体育教学仍然不能放弃“三基”这个基础,只有在此基础之上,才能谈学生的素质,学生的健康。因此,不论是传统的体育教学实践,还是现行素质教育理念下的体育教学,都必需实现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即学会某一项体育技术、技能,并掌握相关的体育知识,通过学生对体育技术、技能的学习、练习,才能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凸显体育教学的效果,即有效性。“终身体育”思想对体育教学的要求提升了一个层次,如果把传统的体育教学实践和素质教育的目标理解成为短期目标的话,那么“终身体育”教育思想对体育教学的要求就是一个长期的目标,是传统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延伸和升华。因此,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不应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体育教学目标和素质教育的目标,应有所突破,体现出“终身体育”思想下的体育教学的目标。
因此,不论是传统的体育教学实践、素质教育,还是“终身体育”思想指导下的体育教学,都应体现出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当然,篮球教学也不例外。篮球教学的有效性对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适应“终身体育”的教学思想有积极的意义。
3.高职院校篮球教学的有效性
高职院校体育是以学生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与健康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高校体育教学有效性目标建立在学生健康水平的进步或发展程度上,有人把健康水平发展程度成为“健商”,认为衡量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就是学生“健商”的提高。而高职院校篮球教学有效性的标准主要通过以下四个维度评价。
3.1一维――教学目标有效性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高职院校篮球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其制定原则应与体育教学的职能和当前体育教学的理念契合。高职院校篮球教学目标既不能脱离传统体育教学“三基”的教学内容:篮球基本知识、篮球基本技术、篮球基本技能;更应该契合“健康第一”的素质教育观念,通过学习篮球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掌握篮球基本技能,并用篮球运动这样一种形式进行体育锻炼,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还应将篮球教学纳入“终身体育”教学的进程,在学生篮球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篮球健身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觉锻炼身体的意识,将篮球作为终身锻炼的一种形式。因此,制定和检验高职院校篮球教学目标的有效性应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将中短期目标、阶段性目标与长期目标结合起来考虑。
3.2二维――教学内容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内容,指教学过程中同师生发生交互作用、服务于教学目的达成的动态生成的素材及信息。教学内容有效必须重点突出,内涵丰富,内容具体,操作性强。高职院校篮球教学内容安排应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和兴趣爱好等特点,各项内容的选择都应从高职院校篮球教学的目标需要出发。这里还涉及篮球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选择较难的教学内容,不仅不能达到学生锻炼身体、增进健康水平的目的,而且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挫伤学生学习篮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选择较易的篮球教学目标,对于学生来讲缺乏挑战性,不能满足学生对篮球学习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篮球教学内容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身体素质条件等因素量身定做。
3.3三维――教学过程有效性
教学过程,即指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借助一定的教学条件,指导学生主要通过认识教学内容从而认识客观世界,并在此基础之上发展自身的过程。我们可以把篮球的教学过程分成以下四个阶段:引导学生获得篮球技术的感性认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篮球技术、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篮球技术的系统学习和练习、检查和巩固所学的篮球技术。篮球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是教学目标有效性的具体化,如果说篮球教学目标的有效性表现在整体的有效性,那么篮球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则体现在细节上,是教学目标有效性的量化。教学过程的有效性不仅仅表现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如通过篮球学习和锻练身体素质有所提高,健康水平有所增加这些量化指标,还表现为那些隐性的、内涵的教学目标达成的关键环节。有些同学通过教师对NBA球星技术特点的介绍,更加喜爱篮球这个项目,并热衷于从事;有些同学在练习时得到老师的赞扬和肯定,更加积极的练习篮球。这些都是简单的量化指标测试不出来的,也是“终身体育”教育的实质。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学目标达成才更有意义。
3.4四维――教学评价有效性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它包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和进行课程评价。高职院校篮球教学评价主要包括技能、身体素质和理论知识两个部分,其中技能和身体素质水平测试所占的比重较大。篮球教学评价的有效性指的是指篮球教学评价能够正确、客观地反应出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既要有对篮球教师篮球教学工作进行评价,“教”的过程评价,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学”的过程评价。而评价细则和内容的制定是体现高职院校篮球教学评价有效性的关键。
4.结语
高职院校篮球教学有效性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传统体育教学实践的需要、素质教育的需要、贯彻“终身体育”思想的需要;高职院校篮球教学有效性主要表现为四个维度:篮球教学目标的有效性、篮球教学内容的有效性、篮球教学过程的有效性、篮球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莫豪庆.“多、快、好、省”促进体育技能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学校体育,2010,(12).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体育课程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