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作用范文

时间:2023-11-30 17:28: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作用

篇1

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国内很多学校已经较多的设立了电气自动化的相关学科,学术探索不断增加,专门的从业人员也随之增加,随着国家低能环保技术、积碳经济的提出,社会很多行业对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人才也随之增加,他们掌握着先进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根基雄厚,毕业后在社会中寻找了令自己满意的工作,这也就促使电气自动化技术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2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2.1变电站自动化明显

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变电站对其实行了有效、合理的引用,在电气工程运转的过程中,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和整理时刻不在,即使在生产作业中也有效、合理的应用自动化来进行,变电站的工作效率不断提升,工作质量也改善很多。在电脑屏幕上及时出现业务流程的相关内容与有效信息,这就是自动化及时工作的基本原理,操作人员可以去进行有效的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和疏漏马上去进行改进,通过自身学到的自动化技术去合理解决难题,从而保证变电站全程自动化、电力行业系统良好进行,在自动化控制中享受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众多便捷性、有效性。

2.2调度电网自动化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低碳经济资源有效利用的提出,这一大趋势影响下,电网调度必须去进行自动化处理,对电脑信息技术、电显示屏、印刷和打印机以及工作地点等一系有效列设备加以好好利用。电气工程行业中的很多资料,必须经过自动化技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然后调度电网看其是否正常运行;同时,关于电力系统的系统观察也很有帮助,判断是否有电量过重或过轻,预估整个电气工程系统是否合理、有效进行;对于工作进行中遇到的紧急不可预测问题进行及时侦测,把危险不确定灾害彻底消除。凭借很多科学、专业资料整理看出,在电网跳的这一工作中,电气自动化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涉及面越来越广,覆盖范围越来越大,主要作用逐渐显现出来。

2.3自动化技术在发电厂控制分散系统的应用

电脑终端设备实行高端、有效、合理服务,然后将搜集到的所有信息实行自动化技术管理,充分应用到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中,对结构合理有效分层设置,通过一系列分析、整理、汇总,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有效处理。处理好这些以后,事后的监督管理工作也必不可少,将每个设备、设备与电子线路进行正确、合理的连接,运用有效的传递设备传输及时必要的信息,处理相关有用的数据,做好相应的任务工作,在合理维护和密切关注下,及时的发现相关问题,然后及时的对其进行改造、完善,使自动化技术在发电厂控制分散系统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推进相关工作顺利开展。

3如何使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良好应用

3.1开发平台应该系统化、开放化

对开放平台实行系统化、开放化的管理,可以良好的推进电气自动化的有效运行,对低碳经济的贡献很大,促进资源共享和能源节约,在一定程度上是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决策。通过系统、开放的系统平台运作,在迎合广大人民的喜好上做出贡献,对于工作效率的改进、经济生态效益的提升有巨大作用。针对电气自动化运行中出现的一系列不良效果及时进行改进,监测系统正常运行,及时处理问题,保证整个电气工程作业得到良好运行,节约电力资源,提升工作人员积极性,在一个可持续、可运营的良好环境中不断发展我国的电力行业。

3.2注重以人为本,提升服务质量

虽然,现在科学技术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然而我们知道科学技术在先进,它的一系列操作仍然离不开人们的控制。同样,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的运用,也离不开专门技术人员的操作,所以在以后的相关操作工作中,必须重视相关工作人员的主要作用。每个运作工作单位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员工福利和精神需求,使每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和运用,从不同的方面去顾及他们、照应他们,注重个性化的发展。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把服务质量做到最佳,这也可以良好顺利的开展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运用,使客户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好好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保证整个电力系统平稳、可持续的进行。

4结论

经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电气自动化应该可以在电气工程中好好地应用,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因素,在电气工程运作中,使电气自动化在事前、事中、事后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做好预测、监控、处理问题的能力.而且,世界经济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电气自动化的运用中,可以充分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措施,取长补短,使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合理、有效的应用。

作者:刘小钰 单位:莱芜市莱城区凤城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朱尚林,乔荣耀.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7).

篇2

关键词:电气工程;电气自动化;问题与解决对策

1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的运用现状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作为一种新型的科技手段,渗透入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应用价值不断提升,其应用优势不断彰显出来,而且随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技术发展,在各个行业和领域的应用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另一个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背景下,也在不断的更新升级,电气工程技术水平在不断提升,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对改进自动化技术,创新自动化机制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2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电气工程节能效能不理想。电气工程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也是推动我国工业模式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但是,从当前电气工程在工业领域的应用现状来看,电气工程对能耗的控制和管理水平较低,未能充分体现出电气工程节能的理想效能。特别是,在当前建设低碳环保社会的背景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如果未能将节能作为首要任务,将会影响其在各个领域的可持续发展。(2)电气工程建设质量不达标。伴随人们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对电气工程建设质量的关注度不断提升,要求电气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必须确保施工安全,质量达标,才能保证电气工程充分发挥作用。但是从当前情况来看,电气工程建设单位对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安全意识不强,在施工过程中管理过于粗放,检测工作开展不细致到位,导致电气工程建设质量很多无法达到国家的相应标准,严重影响了电气工程的建设质量。(3)电气工程集成效果不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目标在于,充分发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性能,保证其集成效果的发挥。但是,从我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性能发挥的现状来看,其集成功能的发展方向虽然已经确定,但是集成化研究的起步较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不仅无法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互联,而且也无法保证各领域之间的资源共享,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功能挖掘不够,导致其在各领域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出来。(4)电气工程系统架构不统一。电气工程系统构架按照统一的结构和标准,是充分激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功能的基础。但是从当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社会应用来看,我国缺乏统一的电气自动化系统构架,不同的企业使用的电气工程自动化网络构架也有所区别,不同的行业之间使用的电气工程自动化网络构架更是大相径庭,导致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以及不同行业之间的电气自动化系统兼容性不够,这就造成在生产软硬件结构时使用的标准不一致,影响社会资源的共享开放性。

3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问题的解决对策

(1)坚持电气工程节能设计的原则。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要牢固树立节能意识,坚持节能原则,才能在细节处理上注重节能元素,从而将电气工程与节能技术紧密结合,使电气工程在应用过程中节能效果不断提升,也推动了电气工程持续优化发展。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实际建设中,可以选择绕组阻值较小的变压器,减小变压器的能源损耗,进一步降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程的运行成本。(2)重视电气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加强对电气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工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提高电气工程企业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通过组织开展技能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电气工程建设理论知识,提升实际操作的技术能力,从而确保电气工程施工顺利进行;二是加强对电气工程施工材料的检测,通过对采购进行监督检查、入场抽样检查等方式,确保进入施工环节的施工材料符合施工标准;三是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管理,设立施工管理部门,依照电气工程施工方案,对施工环节进行质量管理,保证每一个施工环节的施工质量达标过关。(3)制定电气自动化系统统一化标准。国家相关部门要结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现状,制定电气工程统一标准,推动各行业在电气自动化工程生产过程中,可以按照统一的标准,生产出同样标准的产品,增强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以及不同行业之间的兼容性,实现电气工程系统之间的资源共享。(4)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集成化水平。在提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集成化水平的过程中,一是要加大资金投入,吸引鼓励更多的专家和专业学者,加入到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研发工作中,并且能够自觉主动改善当前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为电气工程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创新思路;二是要积极与国外企业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电气自动化集成技术,学习和借鉴国外的电气工程自动化集成标准,结合我国的实际,制定符合我国的电气自动化集成标准。

篇3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 系统设计 原则

中图分类号:TM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2-0249-01

各行各业都已经离不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自动化已经成为一门多功能的学科,在这门学科里,包含了很多的内容,其中就有电子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以及网络方面的技术,最为重要的是机电一体化的应用,其功能不仅强大,而且涉及范围也比较广泛;电气自动化的主要特点是“三大结合”的应用,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和软硬件结合的应用。

一、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现状

目前,世界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在各行各业当中,都无法离开计算机的应用,而在电气工程当中计算机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之前这些技术的联合应用还有些难度,可是当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技术、IEC61131以及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的研发成功,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就有了平台;IEC6113标准的颁布意义是非同小可的,它使编程接口标准化,可以让不同的程序得到很好的开发,大大提高程序员的工作效率。IEC61131的出现就解决了不同厂家使用不同技术的问题,IEC61131是产品接口的统一标准化。这就使产品形成一个统一的界面,进而促进了工作效率,使得在编写代码方面的时间大大缩短。标准化的出现,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所以,工业上的标准控制平台都采用了微软的Windows NT系统。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方面,也采用了灵活而又易于集成的PC控制系统。

之前,由于IT技术的应用,使得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有很大的进步。可随之而来的C/S系统、以太网和互联网等技术的出现,使得电气自动化又迎来了一次新的革命。如今,电气自动化已经与IT平台实现了统一,电子商务也促进了他们融合的过程。在现代的企业管理中,离不开电气工程,因为在管理当中是以电气工程自动化为基础,软件在运行时,都离不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因为运行环境就是由电气自动化组成的。

二、新时期配电系统综合自动化的功能

1.具有电能质量监测评价的功能

现在人们都比较关注市场环境下的电能质量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电力企业不得不建立相关的监测措施.对企业来说,以最少的投资获取最大的利益为目的,要想建立这样的系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还要不断地投入维护成本,这样就会加大供电企业总成本的投入。在电能质量监测中我们需要把分布式综合自动化的功能融入其中,所以开发出配电SCADA系统和相应的分析软件,这样就可以让供电企业通过这样的监控得到相应的信息,及时决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加强供电的稳定性。

2.高级应用分析软件加以改进以适应电力市场需求,并且真正将负荷预测实用化

目前的电力市场,由不同的电价组成,当我们施行需求侧竞价时,负荷的随机性就会不断的增加,这样就会使负荷预测的工作难度加大,所以负荷预测的软件必须改进,才能保证电力市场的稳定发展;在电力市场的环境下,无功优化和电压调节所涉及到的问题主要是阻止用户的供电质量发生问题,因为供电质量的保证措施不一样,所以价格收取也是不同的,所以才使用无功优化和电压调节使收入达到最高。

3.提高并加强信息系统集成化及应用功能综合化的力度

就目前来说,我们必须降低供电的成本,必须打破单一自动化工程中的相互独立和功能重叠的现象。对于这一点,我们需要将配网自动化系统各方面的信息进行有效的集成,将他们的功能进行重新有效结合,如SCADA系统和CIS系统集成设计等系统的组合,这样才能使配电管理系统实现全面革新。

三、电气自动化的专业建设的方法

第一、在电气自动化方面,我们需要非常专业的人员才可以实现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电气工程自动化作为一门传统的又具有现代化科技的学科,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所以如何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是现代社会所关注的重要课题。我们也只有保证人才的不断发展和提高,才能满足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最基本的要求是进行专业训练,通过理论研究、培训和社会实践等培养全面的人才。

第二、加强课程体系的建设,建立创新教育理念,培养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教学内容是遵循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开展的,要有精品课程和重点课程,要以自主性和创新性为指导思想,提供一些困难较大的综合性实验作为选择实验,为那些具有天赋的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机会。

第三、需要改善电气工程的实践能力。我们可以将专业培养分为课程实验和专业综合实验两个方面。在教学过程中适量减少验证性实验,应研究和开发多层次、系统化综合设计实验,这样才可以真正为学生提供一个培训学习和提高的机会。

四、结论

对于信息时代和科技时代来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不断地发展,这方面的技术也需要不断革新。21世纪科技发展重在人才的培养,只有高科技人才才能促进经济的进步,我们必须站在时代和和社会发展的高度去迎接挑战,加强电气自动化方面的人才培养,为我国塑造一批高科技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振跃,杨泽斌,朱熀秋.电气工 程及其自动化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09.4.

[2] 杨泽斌 ,谭伦农.新形势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导报,2011(9).

[3] 孙金明.自动化技术的三大革新[J].中国科技信息,2010(14).

[4]朱雪凌.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C]. 科技导报,2010.

篇4

【关键词】智能化技术;电气工程;自动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也在不断的加强,要想全面的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那么就必须要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企业自动化的办公水平,从而有效的全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电气工程中使用智能化的技术,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全面提高其办公自动化的水平,在设备发生故障的时候及时的排除故障,实现真正的智能化控制,不断的加强电气工程的工作。

一、智能化技术的概述

1.1智能化技术的理论基础

智能化技术来源于人工智能技术,其理论基础也是人工智能的提出之后,广大专家学者进一步提出的相关理论。智能化技术最开始是运用在拥有人工智能的机器人中,根本目的是通过机器人代替人们完成一些危险系数和难度系数较高的工作。随着科技发展,智能化技术也得到了更为良好的研究和开发。究其本质而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原理是在计算机编程的过程中参考人类大脑对信息的处理方式,进而对信息进行收集,并将信息作分析处理,最后将内容反馈到计算中。经过多年事实证明,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有着显著的效果。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工程成本,还使工作人员的强度降低。此外,也节省了人力资源,使工程质量得到提高,确保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得到技术保障。

1.2智能化技术应用的优势

智能化技术之所以广泛运用到各行各业中,除了市场竞争机制的要求之外,也因为智能化技术凭借着其特有的优势,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1)设备更加可靠,其维护成本也随之减少。

(2)作业环境得到优化,工人劳动强度降低,进而工作效率以及作业质量提升。

(3)减少了施工外部环境条件的限制。

(4)设备故障可以智能化的控制。

二、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的应用现状

智能化的技术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在后期演变而来的,具有一定的行为能力和思维能力,只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使得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办公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智能化的技术也在不断的趋于成熟。电气自动化作为一门新型的学科,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占有很大的作用。为了使得我国的经济更加快速的发展,在电气工程中使用智能化的技术是非常的有必要的。目前智能化的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人们在对于信息的处理、农业的灌溉技术和企业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应经使用到了智能化的技术,有效的改善恶化提升了企业的效益。随着智能化技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一定的推广,目前各个行业都在使用智能化技术,智能化技术在一定的程度上为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不仅仅方便了人民群众,为经济的发展也提供了一定的支持。智能化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不仅仅只是计算机技术,利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改善了工作的环境,从而降低了工作的难度,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工作的质量。随着智能化技术的普及,人们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可视化的科学计算,使得信息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智能化技术在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在不断的应用中自我更新,朝着高速化、集成化、网络化、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

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智能化技术的具体应用

3.1故障诊断

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投入运用到工作中之后难免会出现一些设备上的故障问题,而其中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重要的原因就是工作人员不能及时发现设备中出现的问题。故而,将智能化技术应用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中可以充分利用智能化技术的特点,进而诊断设备中常出现的故障,最终实现故障预防的工作。通常来说,智能化故障诊断技术是一旦变压器出现漏油情况,工作人员可利用计算对其分解的气体进行分析、明确变压器出现故障的位置和范围。最后,维修人员便可根据计算机反馈的位置和范围信息进行检修。

3.2智能控制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工作时往往会面临高空作业或者深水作业的情况,一般具有一定难度和危险。针对这种情况,智能化技术的智能控制就有着巨大的优势。例如,通过智能化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让机器人代替作业人员进行作业;通过控制人员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进行无人或者远程控制,使智能操作可以变得更高效和自主,从而开拓智能化控制的应用空间。

3.3优化设计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的设计程序极为复杂,关系到众多物理性的理论,比如电路、电机、电磁场、变压器。这就对设计人员理论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在传统的工艺设计中,大多采用的是手工的方式进行设计。这样不仅导致设计方案的达标率低,返修机率和难度也偏高。而且一旦出现问题之后,极易造成成人、物、财三方面的巨大损失。但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设备方案的设计就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设计。其中运用最多的就是CAD图形设计软件。通过CAD软件许多人脑无法实现的设计程序或者图形都可以在计算机软件中得以实现,使设计方案的实用性和质量都有了质的飞跃,而且设计时间也大为减少,对优化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4.1性能发展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水平的高低关键是看其运用时速度、效率和精度的实际情况。通过智能化技术的运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水平可以达到高速度、高效率和高精度的水准。因此,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在性能上逐渐走向高速度、高效率和高精度的方向。

4.2功能发展

虽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设计非常复杂,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却需要其操作的简便和人性化,因此,其功能性就务必进行扩展。智能化技术开发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人们对设备进行智能化的操作。其包含了许多功能性很强的技术,例如,用户界面的图形化、科学技术的可视化和多媒体技术等。

4.3体系结构发展

通过智能化技术的运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体系结构向着集成化、网络化和模板化发展。其中代表性的技术就是LED显屏技术。这种技术不但科技含量高,而且体积小、质量轻,还可以将信息显示到超大尺寸的屏幕上,这无疑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显示器的性能有着大幅度地提升。同时,将电力系统模板化,可以帮助提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整体结构的集成性,便于实现其控制系统的标准化。智能化技术的实现基本上都是以网络作为基础,利用网络的方便性,便可以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联网操作。最终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操作系统,控制信息显示器,实现由一人对多台设备进行控制,达成电力系统的无人操作或者远程控制的愿望。

四、结束语

智能化技术因其不可多得的优势逐渐在各行各业中广泛运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通过智能化技术的具体应用,实现了故障诊断、智能控制和优化设计,对电力行业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有着极大地提高。随着技术的开发,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应用还将将走向高速度、高精度和高效率,功能将更人性化,体系结构也将集成化、网络化和模板化。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智能建筑是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等融入到建筑工程当中,为使用者创建一个具有舒适性、安全性、节能高效的空间环境,对建筑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优化。建筑电气工程主要是由动力配电系统、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高低压变配电系统和防雷接地系统等组成,在智能建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智能建筑的各项功能都是基于电气工程的基础上来实现的。因此,加强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并充分应用到智能建筑当中,就可以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之上实现智能建筑电气工程的高效运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1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概述

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不断完善,建筑市场正在向着集成化、智能化以及高效化的方向发展着,建筑电气自动化也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在提高建筑智能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所谓的建筑电气自动化就是一种自动化的控制系统,通过这种自动化的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建筑物内部动力配电工程、楼宇控制系统以及防雷系统的自动化运行,使其能够根据建筑物的实际环境对电气设备作出实时调节,进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智能化程度,保证建筑电气系统的高效运行。

2电气自动化技术对智能建筑的重要性

智能建筑各种功能的实现离不开电源技术、屏蔽技术、抗干扰技术、防谐波技术、防静电技术以及防雷与接地技术等多项电气技术的支持,因此电气自动化技术是实现建筑智能化的基础,它能够帮助智能建筑实现智能化监控,进一步加强智能建筑的安全防范能力,从而有效实现智能建筑间的信息传输。所以说,电气自动化技术是实现建筑智能化的关键,因此在智能建筑电气设计中,设计人员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各种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建筑的智能化,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3.1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配电系统是智能建筑中的核心系统之一,加强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配电系统中的应用能够有效保证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同时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约各种资源。

3.1.1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就是时刻监控变电站的运行状态,在保证变电站安全运行的基础之上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因此在智能建筑变电站的设计中应该进一步考虑以全微机化的设备替代常规电磁式设备,尽可能的用光纤通信电缆代替传统的电力信号电缆,然后利用计算机系统实现对变电站的实时监控,这样可以有效实现变电站监督与管理的自动化。

3.1.2自动化技术在供电系统中的应用

自动化、智能化的建筑供电系统能够提高配电效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在智能建筑供电系统设计中,设计人员应该根据智能建筑的实际需求状况建立供电调度自动化系统,点能量计费系统、调度生产管理系统以及配电管理系统等系统,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智能建筑供电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进而提高智能建筑配电效率。

3.1.3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安全系统中的应用

随着各种家用电器的不断普及,智能建筑的用电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电气安全问题也渐渐成为了人们所关心的问题,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电气安全的实时监测,能够有效监测智能建筑电气的绝缘性能,同时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能够准确计算出地面与带电体之间、身体与带电体之间的安全距离,而直流调速,晶闸管技术能够有效监测供电线路的安全载流量,进而保证智能建筑的电气安全。

3.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楼宇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智能建筑楼宇控制系统主要包括排水系统、照明系统、通风系统以及消防监测等系统,这些都是与用户生活密切相关的系统,实现智能建筑楼宇控制系统自动化能够提高各项系统的运行效率。例如在智能建筑照明系统中利用智能开关能够可靠、准确的控制开关灯,使建筑照明既能达到实际需要,又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约能源,同时在建筑照明系统中运用照明实时监控系统能够实现智能建筑照明状态的自动监测、自动报告,从而不必进行夜间巡灯值班。例如在智能建筑消防监测中应用在线监测系统,尽可能使用各种传感器技术,这样能够实现自动监测、自动传输数据、报警数据自动发送,进而掌握智能建筑的实际动态,从而有效提升消防监测的精确性,将火灾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从而防止火灾的发生。

3.3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智能化建筑的核心就是智能化,而通信系统却是建筑智能化的核心,因此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必须要尽可能实现通信系统的自动化。首先智能建筑应该完善数据通信系统,这样可以使智能建筑用户建立局域网,以联接办公区内计算机及其他外部设备完成电子数据交换业务,这样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用户对这个方面的需求。其次,在智能建筑通信系统设计中应该进一步利用卫星通信技术、IP通信技术、个人通信技术和移动通信、数字微波通信技术、数据通信技术等自动化技术,这样可以有效形成比较完善的智能建筑通信网络,进而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例如在智能建筑通信系统中应用卫星通信系统能够突破地域的限制,实现全球信息零距离、零时差的交流,实现资源的实时共享。

4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电气自动化逐渐朝分布式、信息化及开放化的方向发展。分布式结构能够对网络中的各个职能模块进行保证,使其能够拥有自身单独的工作网络进行使用,进一步将系统危险分散的效果得以实现。开放化作为系统结构及外界的借口,能够使系统与外界网络得到合理连接。信息化在系统信息中发挥着综合处理的作用,运用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方式,从而使网络自动化及管控一体化得以实现。在对电气自动化进行开展时,应严格把握“中国制造”转化为“中国创造”。在对产品价格竞争力进行保证的同时,我国企业还应对电气自动化的健康发展道路进行探索,通过对高新技术引言的不断吸收,从而对电气自动化的新局面得到开创。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及精神实质出发,与本地区的实际状况相结合,通过对差距的寻找,促使相关经验及教训得到总结,发展观念的转变,进一步对大展思路进行调整,实现我国电气自动化逐渐朝国际化、现代化及全球化的方向发展。

5结束语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建筑已经成为了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而智能建筑各种功能的实现离不开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技术,因此设计人员在智能建筑电气工程的设计中必须要加强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建筑的智能化,提高智能建筑电气工程的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董祥.智能建筑中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2).

[2]鄢庆桂.智能建筑中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探讨[J].中国科技投资,2013(3).

[3]于雪琪.朱娜.智能建筑中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4).

篇6

关键词:智能化技术;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智能化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人们提供了大大的方便。将智能化技术应用带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对电气工程的设计起到了一定的优化作用,实现了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诊断,为电气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大的动力。

1 什么是智能化技术

智能化技术是人工智能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相互融合之后形成的一项先进的科学技术。智能化技术是对计算机技术、机密传感技术、GPS定位技术的综合应用。智能技术被重点运用于信息的收集、图文识别、信息分析、判断中,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实现各种问题自动的解决。

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实际应用包括: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系统运行等。

2 智能化技术的特点、优势

2.1 特点

2.1.1 智能化具有高精度高效化的特点

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控制中应用,主要对高速的CPU芯片、RISC芯片、多CPU控制系统进行了应用,大大提高了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精度和效率,有利于提高电气产品的质量,促进电气行业的发展。

2.1.2 工艺复合型和多轴化

在电气工程的自动化系统中采用智能化技术最终的目的就是促进电气工程的生产工艺简单化,减少工艺的辅助时间。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控制中应用的发展趋势是多轴化控制功能。

2.1.3 计算科学化,可视化

智能化技术的引用,能够保证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过程持续高效的运行,使得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不再受到传统传递模式的限制,突破了文字和语言的表达模式,可以通过视频、动画等模式实现数据的传输,减少传输过程中的错误率。

2.2 优势

2.2.1 智能化技术具有一定的一致性

智能化技术可以保证电气工程的自动控制系统对陌生数据进行合理的估计,并保证驱动器不会对数据造成使用性的影响。对于不同的控制对象所产生的反应不会相同,因此,在对电气设备进行初步设计的时候应该仔细的进行审核。如果发现智能控制器对数据的处理效果不理想,应该及时排查,恢复智能控制器的正常运行。

2.2.2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电气自动化的控制性能

正常意义上的电气自动化是需要对其进行控制模型的设定的,智能化电气控制器打破了传统的自动化控制,其在运行的过程中户根据需要自动对控制对象进行调整,不需要设置固定的控制对象模型,比如对下降时间的调整就不需要进行控制对象模型设置,提供了自动控制的效率。智能化控制器的自动调节功能提高了智能控制器的精度,也实现了自身性能的提高。

3 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控制系统中应用的理论基础

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对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涉及到的理论基础包括了编程语言,计算机基础,生物学和医学等学科,理论基础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智能化技术在电气自动控制中的应用主要是对机器的人性化发展的研究,希望经过相应的技术设置能够使机器智能化,具有能够单独进行高风险,高复杂性作业。

为了保证智能化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可以促进智能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高度结合,提高智能化技术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高效性。

4 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实际运用

4.1 实现对电气自动化的智能控制

电气自动化控制工作中应用了智能化技术之后,变得简单,能够保证电气自动化控制工作高效的进行。实现了对某些特点的控制部门进行无人化操作,远程监控,简化了工作任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智能化技术为电气行业的高度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4.2 优化设计

电气自动化控制包括了对电气设备的设计,不仅要求设计人员具有过硬的电路知识,还要求设计人员能够对磁场、电子、其他学科进行有效的关联。建议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采用CAD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辅助完成,这种方式既能够减少设计时间,还能够提高设计的质量,提高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4.3 对电气工程系统进行故障诊断

电气工程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是无法避免机器发生故障的问题,但是我们可以在机器发生问题之前及时发现以及蛛丝马迹,提前准备预防措施,减小机器发生故障带来的损失。这就应用到了智能化技术的故障诊断功能。智能化技术可以对机器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对机器进行不定期的测试和维护,能够有效的预防机器发生故障,发现机器发生故障的迹象及时报警,能够有效的减小故障损失。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智能化技术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智能化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电气工程故障诊断的准确率和效率,有助于优化电气产品的设计。实现电气工程中控制系统的智能化控制的过程中,要对电气设备的自动化控制能力进行强化,对促进智能化控制的安全性、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雪.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具体应用[J].科技展望,2015,10(2):94.

[2]刘斌.浅析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2(5):187.

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电气自动化;安装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进步,因此电气自动化也走向飞速发展的道路。但相比国外的技术,我国的电气自动化还是与他们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建筑工程的工作上,电力工程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建筑自身的功能、结构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建筑工程的领域里,做好相应的电力工程的自动化,它一方面可以保证建筑工程中所有的电气设备能够正常运转,另一方面它可以很大意义上节省人力,所以做好电气自动化就显得格外必要和重要。

1 电气自动化的概念

电气自动化,全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主要涉及机电一体化、计算机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网络控制技术等领域。它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生产具有很大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是息息相关。也正是因为如此,虽然它是刚刚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但却获得了较为成熟的发展。作为高科技技术的组成部分,现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工业、农业等各个方面。可以这么说,大到飞机的探究,小到房间开关的设计,都会受到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影响。电气工程自动化有这么几个特点:软硬件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机电相组合、强弱电相结合等。也正是因为它方方面面的影响,所以我们可以说它在整个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 电气自动化的安装要求

建筑工程中的电气自动化系统是以分布在建筑各个部分的远程处理机和中央处理系统设备通过总线连接来进行数据信息置换的。所以中央设备包括CPU(中央处理机)、显示器打印机、操作键盘等外部设备以及不间断的电流(UPS)。而建筑监控系统则由数据资料收集箱(DGP或DDC)、测量元件和控制件、通信设备、中央设备四部分组成。

建筑工程中的电气自动化并不是这些部分的随意拼接,所以要想充分发挥这些建筑监控系统的功能,保证整个设备的安全运转,就要严格遵守设计或施工的要求对这些小部分进行安装组合。

(1)中央处理器所配置的不间断的电流供电时间至少要大于半个小时,不间断电流的电容量包含建筑工程中电气自动化系统中所用电量的总和,其中我们还要考虑到预计扩展的容量。(2)电气自动化系统中所用的通讯设备的传输线可以使用塑料绞线、光缆或者同轴电缆。我们一般在干扰比较强,传输距离比较远的情况下使用光缆,在数据传输方面,我们可以使用低频传输,这样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高频干扰。而数据传输的线路一般都为屏蔽线,又或者是制造商专门设计的导线,此时要注意,这个传输线不能和其他线源共同铺设,比如电源线。如果必须要在一个槽内铺设,则要用金属材料分隔,或者使它们的相隔距离大于0.3m。(3)传感器会因为产品、现场实际情况、设计要求等的不一样有不同的安装位置。所以在安装传感器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安装的位置一定要能反映传感器的特性,另外,安装的位置也要便于维修和安装。(4)数据资料收集箱(DDC)的构成相对比较复杂,因此在安装的时候,技术要求也比较高。DDC的安装一定要严格按照图纸中的进行,另外它通常安装在通风良好、光线充足,便于检修的地方;DDC上输出输入的数据一定要与现场的测试相符合。(5)众所周知,建筑中的电气自动化系统包括了很多的通讯设备和计算机,因此在进行能量转化、信息的输入输出中都比较复杂,所以为了保证整个系统的顺利运行,就必须对电气设备直接接地,以确保安全性。

3 建筑工程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在建筑工程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电气接地系统

3.1.1 TN-C-S系统。TN-C-S系统从名字当中可以看出来,它是由TN-C和TN-S两部分组成的。它通常使用于区域变电所引起的电力能源的建筑工程中。在对系统进行设计处理的时候,一般情况下先使用TN-C,在正式进户之前,一定要进行接地处理,然后在转换成TN-C与TN-S进户。

3.1.2 TN-S系统。TN-S属于接地系统当中的一种。它指的是电源中点直接接触地面时,电气设备可导电部分通过零线接地的措施,从而保护整个系统安全。在这个系统中,保护线和中性线是独立分开的,换句话说,它就是由一个三相四线和PE线组成的电力接地系统。这种系统一般使用于建筑工程中,比如民用建筑,又或者抵押供电系统的工业建筑。

3.2 在线监测系统

3.2.1 环境监测。电气设备以及配电输送的线路受环境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所以做好环境的监测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另外,还要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以确保设备得以正常运转。一般情况下,环境测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对象:湿度、温度等。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后,要立马向监控中心发出信号,以便通知技术人员排查。

3.2.2 绝缘监测。绝缘性是电力设备设备当中最重要的,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安全,所以做好电力系统的绝缘工作就显得十分必要。现在技术多使用绝缘子挂网监测绝缘性,这样方便技术人员了解设备的绝缘性能,确保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

3.2.3 雷击测试。监测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雷击测试,我们要根据电力设备的实际情况,对它做最准确的雷击测试规划,雷击监测多用安装避雷网或避雷针的方法,用以保护电气设备不受雷电的影响。

3.3 电气保护系统

3.3.1 防雷接地。如前文所述,雷电测试时监测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理所当然,防雷接地也是电气保护中最重要第一部分,因此它的设计一定要全面、严谨,谨防出现纰漏。在建筑工程中,各种电气设备众多,一旦受到雷击,将会造成不可收拾的后果,所以要切实做好防雷接地工作。我们多是在房顶或者钢筋柱头上安装相应的避雷措施,然后与防雷系统相连,形成一个防雷保护层。

3.3.2 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有时受周围环境的湿度的影响,又或者人体自身活动过多,这些情况都会产生静电,这些静电汇集在一起,会对设备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有必要将设备和PE线实现多点对接,这样很大程度生可以避免静电的作用。

3.3.3 屏蔽接地。在电气设备使用的时候,电磁干扰也是十分常见的。它对电气设备的影响很大,所以这也应该受到相关的技术人员的重视。想要预防电磁的干扰,可以从电气自动化的设计中下手,在设计中添加接地或者屏蔽等措施来实现。在屏蔽接地时,可以使用PE线连接屏蔽管路的两头,这样的方法来实现屏蔽接地也是比较方便的。

4 建筑工程中电气自动化的意义

电气自动化作为现今社会中较为先进的技术,它被应用于建筑工程上一方面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技术层次,促使中国开始和国际接轨,逐步走上国际道路;另一方面,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运用也使人民生活变得越来越舒适,逐步解放了人们的双手。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面对社会各行各业的迅速发展,抢占先机。在建筑工程领域,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和进步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它不仅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整体性能,最重要的是它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走向国际潮流,同时它也影响着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印象。在城市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时代,做好电气自动化显得格外重要,这也就要求相关的技术人员要加大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和探索,在保证其正常功能的前提下不断创新,从而推动我国电气自动化的逐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海燕.浅谈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安装技术要求[J].中国科技信息,2011,2:55-56.

篇8

关键词:电机电器及其控制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徐永明(1979-),男,山西山阴人,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陶大军(1982-),男,湖北襄阳人,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讲师。(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0-0088-02

一、专业概况

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由原电机电器及其控制、高电压绝缘技术、电气技术等专业整合而成的。目前在教学中又分为电机电器及其控制、高电压技术、电气绝缘与电缆、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和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等5个专业方向。各专业方向针对学生今后的就业趋势及专业特色开设课程及各种实践环节。电机电器及其控制专业方向的毕业生主要从事电机与电器设备的设计、制造、运行、控制与维护等方面工作,因此对本科教育中的实践教学环节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生产实习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方式,是理论教学、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三结合的结合点,总结生产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提高生产实习的质量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生产实习的内容及存在的不足

哈尔滨理工大学生产实习一般安排4周时间,实习的内容除全面了解电机的设计、生产、工艺、总装和试验等整个过程外,还要求学生结合专业知识熟悉电力设备的配置、运行方式以及电力部门的工作流程等。但在具体的实践中,目前的生产实习模式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目前国内电机行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而迅猛发展,面临市场竞争激烈,生产任务饱满以及对生产安全要求高,使得他们对接待在校大学生生产实习态度消极。加之各高校众多学生集中进行实习,超出了企业的接待能力,因而使得实习质量难以保证。学生越来越难以有机会实际动手,生产实习逐渐发展为参观实习,随着这种现象的日趋严重,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打击,最终使生产实习流于形式。

二是经费不足。市内企业的实习费用逐年见涨,市外实习所需的交通住宿费用较多。而学校对实习费用的投入增长缓慢,远远抵不上实习成本的上涨,使得实习经费预算捉襟见肘。

三是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的问题,对生产实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将生产实习作为能够把所学理论知识在实际中应用的良机而很好把握。另外,用人单位也未将学生的生产实习内容及成绩作为是否录用的主要参考指标,这也使学生对生产实习的作用产生怀疑而未能高度重视。结果导致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三、生产实习新模式的探索实践

1.实习内容

(1)增设实习导论课。为保证生产实习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在实习前两周开设实习导论课。在实习导论课上,由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给学生详细讲解生产实习设置的目的、意义、主要实习内容及教学模式。并结合专业具体情况向大家介绍今后工作中需要的而理论教学中学不到的、生产实习中能够掌握的知识。实习导论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起了学生对生产实习的重视,为生产实习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实习内容的优化。

1)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机电器及其控制专业方向对原有生产实习内容进行了整合优化,并结合目前各大电机厂对电机专业本科生要求,在生产实习的内容中增加了电机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绘图、电机工程应用软件等内容。利用生产实习第一周的时间让学生采用国家标准机座号进行电机的电磁设计,用AutoCAD软件绘出电机定转子冲片图及绕组连接图,采用Ansoft软件对所设计电机的电磁场进行计算,应用Matlab对电机的性能曲线进行仿真,最后指导学生自己绕制绕组并下线,通过试验看可行否。可行总结积累经验,不可行分析设计中的环节,重新设计。这样,学生对电机设计的整个内容就真正掌握了,教学质量真正提高了。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融入了本专业教师的科研内容。利用一周的时间增加了电机设计制造中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和部分特种电机的内容。为学生介绍了如特殊工作环境的潜油电机、特殊结构形式的采煤机用高功率密度防爆电机、特殊供电形式的变频电机、适应当前国家节能形势的高压高效节能电机、采用遗传算法蚁群算法等全局优化算法对电机优化设计等专业教师所承担的国家级、省部级及企业委托课题等项目中的特殊电机的设计。请佳木斯电机厂、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的电机设计专家结合他们企业的具体情况为学生做电机设计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型等内容的专题讲座。把科研中的内容和工厂技术专家的讲座融入生产实习教学中,学生觉得学的内容贴近实际应用,既能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又能开阔大家视野,深受学生喜欢。

3)为拓宽知识面,实习内容安排饱满,在介绍科研内容的一周内同时安排学生参观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制造厂家等,使学生熟悉电力设备的配置、运行方式以及电力部门的工作流程,增加就业竞争力。

4)最后两周的实习时间联系校企合作厂家,安排学生在企业跟班实习,参与电机铁心的冲剪、机座端盖的铸造及加工、线圈的绕制、下线、铸铝、装配、试验等整个电机的生产过程。每个环节由企业配备生产、技术一线员工对学生一对一指导,学生真正实际动手操作,真正熟悉和了解电机的生产过程。

2.实习基地的建设

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机电器及其控制专业方向前身是哈尔滨电工学院的电机专业,本科专业设立于1958年,无论人才培养还是工程技术与科学研究均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相应的行业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广大校友现在多是各大电机厂的技术骨干和重要领导,利用校友起到联系学校和企业的纽带作用,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学校和哈尔滨电机厂有限公司联合建立了“大型电机电气与传热技术工程研发中心”,和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建立了“节能电机工程研发中心”,和南阳防爆电气集团联合建立了“防爆电机工程研发中心”,和江苏华鹏变压器有限公司联合建立了“江苏变压器研发中心”。这些工程中心加强了校企合作的同时又能满足学生的生产实习。同时良好的合作使得这些企业愿意接纳学生进行生产实习,并愿意安排学生进行跟班实习,在师傅的带领下实际动手操作。实习基地的建设成功能够有力地保证了生产实习教学质量。另外,由于这些企业均为行业内著名企业,学生感觉能够在这些企业实习非常荣幸,都认真对待,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实习机会,客观上也保证了实习质量。部分同学在实习的过程中,获得企业的认可,就与企业签订了就业合同。达到了学校、学生、企业三赢。

3.教师队伍建设

生产实习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事关实习能否顺利进行和实习质量能否提高。指导教师应该由本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来担任。但一般这样的教师都是博导、教授和硕导,他们承担课题多,指导的研究生多,加上科研任务繁重,很难有足够的精力指导生产实习。因此本专业目前指导生产实习的教师多是青年教师,他们年富力强,精力旺盛,学科理论知识扎实,但缺乏深入的生产实践经验。哈尔滨理工大学正在参与国家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该计划要求工程类学科专业教师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结合这一计划,哈尔滨理工大学选拨年轻教师到对口合作企业从事1~2年的实践工作,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实习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发了青年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对青年教师综合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催化作用,造就了一批理论素质高、工程能力强的后备队伍,为学科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实习经费

哈尔滨理工大学目前对生产实习经费的划拨标准按照245元/生。实习经费主要用于企业实习费用、外地火车票、租车费、住宿费和专家讲课费等几大块。实际上经费根本不够。由于专业在行业内的良好声誉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高度认可,合作企业或实习基地为加强校企合作,更为了能够吸引学生去该企业工作,他们一般会减免实习费用,并适当对每个学生的交通费用和在厂实习期间的住宿、伙食费用给予补助,这样一定程度上缓减了实习经费紧张的所造成的困难。

5.自主选择实习单位

对于部分将来不从事电机行业的学生,学校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实习单位。但自主选择并不意味着放弃管理。必须监督学生按照生产实习教学计划要求,结合自身的就业意向及个人兴趣爱好,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生产实习单位。具体实施中要求自主选择实习单位的学生必须提供以下材料:实习单位加盖公章的接收函,并承诺保证学生在厂实习期间的人身安全;学生本人及家长签字的安全保障协议;实习手册(含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完备的实习鉴定表和实习期间的照片)。没有上述材料则视实习无效。实习期间要求实习单位必须指定一名技术人员作为企业导师,和校内老师密切配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实习任务。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可增强实习的针对性,提高实习的效果。

四、实习效果

自2006年哈尔滨理工大学实施新的人才培养计划以来,本专业方向对生产实习模式进行了改革,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其学到很多在书本上学不到而在实际中很有用的知识。调查表明,通过实习导论课,93%的学生明确了实习目的、意义和任务,调动了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热情;87%的学生认为实习时间和任务安排饱满合理,实习效果好;98%的学生喜欢这种实习模式。

通过对新模式的实践,实习学生和实习企业的信息反馈表明我们对生产实习教学改革的探索是切实可行的,提高了生产实习的教学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收获有: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就业需求,为其提供了自由的选择机会,受到学生们的普遍欢迎;学生在实习单位能够实际动手操作,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力地促进了学生与企业的接触,为学生就业和企业考察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五、结语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生产实习是教学计划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它能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紧密结合生产实践,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电机电器及其控制专业方向紧紧把握电机装备制造业迅猛发展的脉搏,克服了实习经费不足的困难,对生产实习的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提高了教学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炎平.电气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探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9,(3).

[2]李喆,何波,毛建东.自动化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31(s2).

篇9

【关键词】智能 变电站 运营 维护 系统 科学 运行

智能变电站充分利用了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与控制技术实现了自动化管理,通过对对一次系统与二次系统的自动化管理,实现科学、标准的网络通信平台,实现无人看守或少人看守的模式,从而提高了变电站的运行安全性,节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智能变电站与传统的变电站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在运营维护上同样也需要采用特殊的模式。通过对目前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现状分析,制定相关的运营维护策略,并对未来的运维提出相关的建议与意见,促进智能变电站运行可靠、稳定。

1 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的区别

智能变电站比传统的变电站采用了更多的新设备、新材料与工艺,利用现代信息数字化与控制技术,实现了集成化的智能控制柜,对传统的网络式布线模式进行取代,极大地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智能变电站在信息采集、传输与处理各个环节都与传统的变电站有所不同,智能变电站集成化程度更高,可以实现一、二次设备的一体化与智能化整合,具备全网意识,强调满足电网的运行要求,注重变电站之间、变电站与控制中心的协调互动,提高整体性运行水平,有别于传统的变电单单强调手段、功能与满足自身需求的目标。智能变电站具有三层结构、两层网络架构,实现简单化的网络系统处理更加复杂的数据关联。

2 智能变电站运行现状分析

智能变电站运用了光纤设备、智能模块、网络通信与在线监测等技术,全面实现了系统的智能化。它首先简化了相应二次回路,利用网络化的结构实现了数据的传输便捷与信息共享,对倒闸操作方式进行改变,提高了一、二次设备的顺控与遥控操作应用。智能变电站极大地提高了供电可靠性与电压合格率,为能源的可靠供应提供基础。

智能变电站在运行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首先,在智能变电站的内部装置中,有源电子互感器需要有源端模块长期供电,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降低,温度等外界因素对于光学互感器的影响作用较大,影响输出信号的波形,造成稳定性差;电子互感器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中需要通过中间多个环节进行信息传输,造成了延时增加,需要在保护跳闸处处理智能终端,对加速保护造成影响,一般智能变电站相比于传统的变电站慢5-7毫秒;在一次设备附近加装保护设备,可以对电缆使用量进行控制,体现智能化,但是室外安装智能汇柜需要严格的环境条件,造成设备成本不断增加,设备的运行维护与检修将会成为重要问题。

3 智能变电站的运营维护系统建设

智能变电站的运营维护系统是一项新兴模式,需要从传统的变电站运营维护模式中进行转变。目前发现,在运营维护系统中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运维人员缺乏严重,随着新设备与技术的应用,运维人员对设备的熟悉度不够,专业技能素质还需要不断提高;在智能变电站操作方式上,一二次设备的更换速度快,科技水平高,具有摇控操作功能的设备不断增多,传统的操作模式,如全面摇控操作与程序化操作模式较少;在现场的工作细节处理上,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剖一,如误防锁具无防尘罩,变电站区域杂物混乱,二次标示不规范,各种保护装置切换把手的操作步骤不够详细等。基于以上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对运营维护系统进行规范。

3.1 强化责任落实,进行合理的系统规划

智能变电站的运维需要结合季节特点与实际需求,开展周期性的运维活动,把月、周、日的工作安排进行列入计划,每个周期的工作重点相互联系、促进,把每月的活动主题细化的每周的工作重点,把每一环节的任务落实到具体的岗位、人员,具体的日工作安排,以于统一指挥管理,通过例会的形式把实际工作内容与计划进行对照,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对比情况进行工作进展的检查与考核。

3.2 抓运转、强维护推进运维一体

(1)图文并茂抓巡视过程。《智能变电站运转管理规范》规定智能变电站设备巡视分为五种,在正常巡视、熄灯巡视、全面巡视、特殊巡视的基础上增加了远程巡视。组织编写了《智能变电站远程巡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对各种智能设备拍照、编辑与汇总,在巡视标准基础上添加图形,形成了图文并茂的《标准化巡视作业指导书》,实现了智能设备远程巡视的标准化。

(2)两卡一书保操作。倒闸操作采用“两卡一书”工作法,即“智能变电站倒闸操作标准措施卡、大型操作票审批卡和倒闸操作流程作业指导书”,实现了“倒闸操作全过程管理”。通过“两卡一书”制度的实行,优化了操作流程、提高了操作效率、缩短了停送电时间,仅220kV线路停电时间就降低了18%,确保了倒闸操作安全、有序、高效。

3.3 完善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制度

首先是现场运行规程。运行规程主要包含变电站设备的运行方式情况、设备的组成、技术参数与智能高压设备状态监测、电子互感器等部分的组成特点与运维特点。其次,要完善设备巡视检查制度,设备主要包括可视化设备、智能在线监测设备、终端设备、光纤接头盒、网络交换机等,巡检制度中明确检查周期与检查内容,对于发现的问题情况如何处理等,另外还要对高级应用程序进行维护管理制度制定,对其基本原理、技术实现方式以及运行维护特点进行规定。在巡视中,按照“巡视标准化作业指导卡”进行,对发现的缺陷问题,准确分析,并做好相关的记录。

此外还要加强对现场的安全管理,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与技能。大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提高培训力度。通过外送培训、自我培训、专业设备培训等方式相互补充,提高对新设备的重视程度。结合设备保养维护、制度健全与安全保障,促进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系统的建设与发展。

4 智能变电站运维系统工作建议

目前智能变电站的监控画面与系统功能受供应商不同而难以统一,尤其是对于所有的信息量采用报文的方式进行上报,没有对信息的规范性提出要求,另外对于监控后台软压板的设置问题进行明确,所以需要制定统一的标准与规范,提高运维工作效率;随着交换机在智能变电站中的使用数量不断增多,要要求施工对端口光纤进行定位,要求设计单位在图纸中包含相应内容,加强网络交换机的设备维护,避免土建施工与设备安装同步进行,避免粉尘污染对光纤设备造成影响,导致投入使用后信号传输出现异常;[5]智能变电站长时间运行,将会产生大量的电子资料,要做到重要电子资料的统一规范整理,专人负责,每座智能变电站的电子资料单独存储,避免受到病毒或恶意代码攻击、破坏,及时对电子资料进行备份,在系统改造等级时,要对配置文件修改前后进行备份,以便后续运维时进行追溯;最后要加强智能变电站的辅助系统整合,把在线监测、防火、防盗与通风、环境监测等辅助设备进行有效整合,充分发挥辅助系统的作用。

5 结语

智能化是未来变电站发展的趋势,要通过提高运维水平,不断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与稳定性,通过深入学习智能变电站的运维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增强运维纪律意识与安全意识,在工作中认真执行,促进智能变电站运维系统的建设与发展,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2009年版[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07).

[2]张世强,李世林.数字化变电站二次侧调试技术分析[J].河北电力技术,2010,29(1):5-8.

[3]王晴.变电站值班与运行管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4]隋香富.探究智能变电站中运行维护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30).

[5]王强,贺洲强.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J].探讨电力安全技术,2012(5).

作者简介

高梓济(1986-),男,吉林省吉林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供职于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研究方向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作者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