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对工艺美术史的理解范文
时间:2023-11-30 17:28: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简述对工艺美术史的理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工艺美术 传统文化 中职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a)-0185-01
1 我国民间工艺美术简述
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民间工艺美术是我国众多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为了生活和审美的需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手工方式为主创作的工艺美术品,它们既朴实无华、又特点鲜明,涵含着当地特有的民族情感和乡土气质,是反映我国各地乡土人情和风俗习惯的生动教材,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实用价值。在今天,这些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民间工艺美术仍在各民族的日常生活和艺术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的民间工艺美术主要来源于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并且大多来自于民间工艺美术艺人独特的生活艺术视角和审美理解,是民间工艺美术艺人长期对生活的观察和认识后,根据自身艺术经验而创作出来的,因此其作品内容独特,有着与众不同的艺术价值。但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我国民间传统工艺美术创作方法多为家族式传承,传播范围小,保护难度大,许多民间工艺美术因此继代失传。所以尽快做好民间工艺美术的保护和继承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
2 民间工艺美术在中职教学中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幅员广阔。各地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因为历史文化、自然环境、风俗习惯和审美观点的不同,也造就了丰富多彩、特点各异的工艺美术作品。如织染、陶瓷、木器、剪纸、竹编、蜡染等等。民间工艺美术是中华文化的缩影和具体体现,是中华文化中取之不尽的艺术宝库。因此,传承和发扬好这些宝贵的民族文化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中职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阵地,根据当地的社会和文化需要,积极开展和设置民间工艺美术课程对于我国民间工艺美术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可以更好的传承民间工艺美术文化
在中职教学中,开置民间传统工艺美术课程,可以更好的传承我国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使我国的民间工艺美术得到系统性的保护和挖掘。通过工艺美术教学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民间工艺美术实践体验的机会,培养他们的艺术文化情感,使学生在学习中真实的感受到民间工艺美术的魅力。同时,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工艺美术课程,可以让学生理解民间工艺美术的审美意境,学会民间工艺美术的制作方法,掌握民间工艺美术的创作技巧,使我国民间工艺美术后继有人,从而民间工艺美术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2.2 加强对工艺美术的了解,激发工艺美术的学习热情
在工艺美术教学中,通过工艺美术知识的学习,并组织学生参观和欣赏当地乡土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可以增强学生对民间工艺美术的了解,更加透彻的理解和认识到民间工艺美术的艺术价值,从而使学生对民间工艺美术产生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民间工艺美术的热情。
2.3 增强学生工艺美术的保护意识
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许多传统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的实用价值已经被现代工业产品所取代。再加上我国地域辽阔、民间工艺美术种类繁多,以及过去社会对民间工艺美术一直没有进行过系统性保护,使一些传统的民间工艺美术正处在消失的边缘。例如:竹编这种以前很普及的民间工艺美术,现在就已经很少有年轻人在从事这个古老行当,如果老艺人相继离去,这种民间工艺美术就有可能面临失传。通过民间工艺美术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保护的重要性和急迫性,从而提高他们的民间工艺美术保护意识,增加他们参与民间工艺保护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4 丰富学生的课堂文化生活、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
中职学校生活比较紧张,管理也比较严格。学生在学习中会产生厌学、溜号、逃课等现象。而工艺美术教学内容新颖、课堂氛围生动活泼,学生动手参与性强,因此,可以很好的丰富学生的课堂文化生活,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工艺美术学习要求学生动手能力强,而年青学生的思维比较敏捷,创作思维没有局限性。因此,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也非常有帮助。
2.5 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塑造学生的人格品质
艺术的主要作用是使人身心愉悦、陶冶情操,并对人的性格品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工艺美术教学能让学生在感受到艺术之美,置身于艺术世界的同时,使学生的思想和情感都会受到积极的影响,进而塑造了学生优秀的人格品质。
3 中职民间工艺美术教学中的几点建议
3.1 做好民间工艺美术的教材编写和课程设置
在中职学校工艺美术教学中,要根据中职学生的自身特点,结合当地民间工艺美术的实际情况来精心编写教材和设置课程。多选择当地一些具有悠久传统历史,对人民生活影响较大的工艺美术和需求进行抢救性继承的工艺美术来组织进行教学。并注意教学内容与就业需求相结合,使学生学习的内容可以学以致用。通过学习既可以熟练掌握工艺美术技能,又能够快速就业。
3.2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工艺美术教学
在中职工艺美术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避免单纯的灌输式教育方式。可以利用声、光、电等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在教学内容上,要注意内容不要过深,少讲理论知识,多进行实践教学。在课堂上要增加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使课堂氛围生活活泼。比如,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在课堂上进行工艺美术作品创造比赛,还可以邀请民间工艺艺人来传授经验,建立民间工艺兴趣班等实施教学。
3.3 参加企业的实践活动,建立工艺美术实习基地
在工艺美术教学中,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企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企业的实践活动中真实了解到工艺美术的就业需求和就业方向,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后续就业提供良好的锻炼机会和做好准备。另外,中职学校还可以根据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学内容和就业需求,建立自身的实习基地,使学生在实习基地中通过模拟实践的学习,掌握和具备工艺美术创作能力和技能,使中职学校工艺美术教学体系更加完善。
4 结语
民间工艺美术是我国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具体体现,继承好、保护好、发扬好我国民间的工艺美术是当代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应勇于承担起这一历史重任,积极开设工艺美术课程,培养工艺美术人才,为做好工艺美术的继承,促进我国民间工艺美术的发展和传播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2
世界上的物可以分成两种类型,其中一类是大自然自己产生的,是在人类还没有出现前就已经出现在世界上的物。另一类就是在人类出现后,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生产出来的物。
那么,对于这些物的创造,人类又是秉持着怎样的态度来面对的呢?本文先后简述了对于艺术设计美和技术美的理解,然后进行了简单的对比来分析了两者之间所存在的关系。
[关键词]:艺术设计美;技术美; 理解
设计美学是一门交叉类的学科,它的出现证明了两点:一是人类要有物质的需求,二是要有精神的需求。原始社会,彩陶的造型选用的元素是“圆”,而不是其他“方”或“三角”,“圆”首先是在制作上便捷,其次是有利于后期的加工美化。所以彩陶是自古以来人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得出来的。继彩陶之后的漆器,造型上多样化,用料上也会添加金银等材质,统治阶层对于漆器的使用上更是秉持着精益求精的精神,但是在封建社会,平民是不允许使用统治阶层所使用的物品,漆器一开始出现的时候只有统治阶层允许使用,这时候的漆器不仅代表着皇权的象征,更记录着当时社会所表现的文明。譬如,夏代的漆器不仅用于日常生活,也同样用于祭祀活动,在这一时期,祭祀使用的物品在民众内心具有一定的神圣化的意义。在南北朝时期,佛教的盛行同样会影响着漆器的制造工艺。在经济文化繁荣的唐代,漆器的艺术、技术都会远远超过之前的朝代。同样的这一时期的漆器会呈现出华美富丽的特色。
设计的审美标准(也称之为设计维度)就是多元化的,但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从历史发展这一角度来说明设计美的多元化。中国古代艺术设计美学思想的体现,主要存在于像《墨子》、《韩非子》这类哲学、文学思想著作中,先秦时期的《考工记》和李诚的《营造法式》也同样保有着工艺上的记录,包括笔记杂谈――沈括的《梦溪笔谈》上也会有着对于美学思想的记录。
通过对于中国古代相关著作的阅读,不难发现,在中国古代设计美学思想中,美学受到封建礼制的影响,多数物品都会注重产品的象征意义,简单的举一个例来说,“天子之堂九尺”就表现出明显的等级划分。不同于诸侯的七尺、大夫的五尺,“尺”就是区分等级的尺度。朝堂之上,对于服饰也是有着要求的,臣民中所使用的的礼乐器皿更是能体现出明显的封建等级区分。
中国古代的审美会注重“天人合一”的观念,古代工艺制作上会讲究一个“鬼斧神工”,强调的就是人的制作工艺等同大自然自身所产生的的物品,这也恰好说明了一个现象:在没有科学依据的古代,人类对于未知、神秘的事物往往会依赖到“神”上,这正是古代封建王朝为统治而选用的手段之一的一个表现;设计美学讲究的是形式内容的统一,功能装饰的统一,审美面势,各随其宜。
古往今来,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都是属于自发的行为,那么我们通常所说的“产品”就是人类通过有计划的劳动和后期的加工,并且依照一定的客观规律从自然物中取得生产的结果。产品的出现最基本的满足了人的物质需求,实现了人类自我身存的目的。人类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改变了内在自然和外在自然,进而使自然物发生了结构形式的变化,同时在参与实践活动中,人类将自身的感官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很明显的例子,每每当人们见证了自己劳动成果的诞生,从中看到了自身的创造力、并且能够看到理想转为现实成功的可能性的时候,人的内心自然会产生欢悦的情感。这种“实践活动――产品成果――自我的肯定――产生愉悦”的过程,恰恰说明了产品不仅具有功利价值同时还具备着审美价值。
美,是社会性价值的存在之一,人本身对于产品、事物所进行的鉴赏评价就是人类的审美活动。
人们日常行为的趋向能够导致具体行动的意向,而这种意向所推动的实践活动会满足人的实用和物质需求,但凡是牵扯上多数人的使用情况,往往会涉及到功利性。我们都知道,部分人群在面对消费的时候往往会有一种虚荣感,就像是平常使用的手机,有的人会追求选用苹果之类的高端品牌,并不会对于品牌下的产品有过多的要求。但是也有一部分人选用的时候仅仅关注产品是否会符合自己的使用喜好、审美观念。这也就说明在审美价值和功利价值的作用下,产品所带来的便利与效益有时会高于个人自身审美的要求。烧呋故怯斜局是别的。
技术美的价值取向会直接与产品的功能目的相联系,它的形态就是物质产品的美。也就是说可以这么来理解:产品的形式用来表现它的功能目的,而产品的形式变换是根据功能向形式转化的轨迹来改变。
翻阅造物文化的历史记录,史前原始人对石器的不断改造是根据当时对其物质功能的需求,而对于石器的加工造成的形式变化更加深了对形式的感知能力。不断改变的石器在功能和使用上来说会相比于之前的石器在使用上有一定的便利性,对称的矛头可以更精确地帮助人类进行捕猎。
产品的造型通常是根据它的物质功能来的,当产品的形式还不能表达自身的功能表现时,会选择已经出现的、功能相近的产品所有的形式。当最初的BB机出现的时候,其主要功能就是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通讯联络,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不断创新,现在随处可见的智能手机,从一开始的只进行简单的通讯功能,到现在的娱乐、照相、记录等功能的出现,都是说明了技术美的核心就是功能美。
技术美有强烈的功利性,技术美的功利性能够区别于审美的使用功能效用,其次是可以把审美也归入人的功利之一。技术美有情感性,诸多产品都包含着一定的情感存在,这是人对于造物过程中所表现的情感表达。中国民居中有一种建筑――窑洞,当地人热衷于对窗花的研究创作,中国自古以来就崇尚“天、人”观念,对于窗花的热衷就源于人类本身对于“天”的向往,窗户是人在窑洞中居住时能够直接面对外部环境的存在。窗花――是人对于憧憬、尊重“天”的一种情感的表达。
结语
艺术设计美还是技术美都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他们的出现代表的是人类发展的见证,历史轮迁,人类对于美的追求却是一直存在,无论在何时,对于“真、善、美”总是人类努力的方向。艺术设计美是艺术家本身的情感表现,技术美的出现则将这种精神上的情感转化成为物质能量的表现,在当下,技术美与艺术设计美同样是值得所有人去追求。
[参考文献]:
[1]陈望衡.《艺术设计美学》[M].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年份:2000年
篇3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生活性;转变
非物质遗产是现代化的一种产物,在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了解中,可以从中反映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多样化及多元化引发了国际上的思考,尤其针对其合理及合法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将现阶段国际社会现代化与全球的语境中,对传统及本土文化的一种需求。不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受到怎样的保护,并有效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实现这项诉求,也是在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所需要不断探讨的问题[1]。
1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仅从社会以及整个学界的认识来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效具备了历史、社会、文化、精神、审美、艺术、经济、教育以及科学等相关介质[2]。目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身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而随着时代不断的变迁,对其“本真性”的把握也越发困难[3],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项目来说,其中的相对稳定性可直接简述成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因为在文化样式中有加强的可辨识性存在,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的辨识性特性予以确定,不过这些并非存在一定的历史惯性,而且它实际是有过程性存在;其次,因为传统文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也有较大的关联。但其关联性存在复杂因素,如果从本质上来分析,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主要是将征物与文化中的关联性有效反映出来。并且如果要以长期历史角度来进行分析,有些地域中的人们,同非物质的生活及生产形式有密切联系,而此群体中,其文化心理特征会深入到文化的延续当中,不过这种文化心理结构也存在于历史的不断变迁中。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文化基因”所衍生出来的价值。并且此价值一般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存在的绵延性时,我们能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生产及生活的一种实践,也是在人们的群体与文化认可中,提供相应的精神与行为依据,让所有认同的形成级变迁都能存在鲜活的力量;第二,这一种衍生的性质可充分体现在群体文化结构的不断沉淀当中。在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我们了解到生活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人们对历史、自然及社会中关系及价值的一种自我判断,只有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才能对其群体文化的心理结构进行持续不断的沉淀,能对今后的社会发展环境有更好的适应,同时也能更为成熟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2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们生活所存在的“共生”关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动态的延续,可与全新文化生态环境条件相适应,并以此获取人们的认同。
2.1共生关系
在以往的农耕社会当中,尤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不管是精神生产方式,还是应用制作工艺美术产品来传承这些文化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们生活中融入的非常自然,也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尤其是那些以美术与音乐形式来传承的传统文化,在人们生活中广泛出现。现阶段有一些技艺型的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应用物质生产来获取利润,比如像:手工工艺与传统的医药,尽管生产出了基本物质形态成品,但其中却将人们所掌握的精湛技艺充分展现出来,并且从此传统技艺中能将人们对自然及地域文化的理解很好的传递出来。仅从文化的我发展方向来说,非文化遗产在与现代性的结合中没有存在较大矛盾,而且现代性所形成的生态环境提供出一个能有效实施文化变迁的方法及手段给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看出在非物质遗产中所含有的内涵有十分丰富的现代色彩。而针对如何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有效推进传统文化在其生态系统能不断向现代性所转换。
2.2生产与再生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非常复杂的符号系统,它充分的借助了美术、音乐、文学与舞蹈等相关符号中存在的多样性叙事手法,以此将人们对社会、生命、历史与自然等价值的阐释有效传达出来[4]。而在其中现存的物质载体也在持续的转化中衍生为一种新时代的文化符号,并且还能积极参与至传递及生产意义当中。而在此过程中人们从事着生产工作,把在群体生存中所了解到的所有图景细致的建立出来,而且很好的将集体性中存在的美学与智慧有效融合进去。因此,在人类生活当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较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要在持续进行的社会生产中,对它进行有效的延续与传承,而这也是继承社会意义的一个过程。实际上,现今我们在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不仅需描述某种文化系统中的符号来源于其特定背景所蕴藏的文化意义,同时也是我们对其进行重新的解读时,在符号化过程中来进行的生产实践活动。而在这个过程中,新符号对广大受众群体的意义能否充分的激发出来,并非被动符号的消费者,这也是现今我国对人们生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意见“共生”关系的研究目的[5]。
3现阶段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存在的不足
3.1缺乏集体性
现阶段我国并未建立一个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机制,来促进广大社会公众能积极的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中来。我国政府所采取的手段是通过学校教育以及大众传媒等方式,让广大公众能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认知[6]。不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价值多数体现为人与文化的互动,也只有保证非物质遗产对于人符号意义生产具有的一定载体价值,针对非物质遗产出现的去符号现象的遏制,推动人们生活和非物质遗产间共生文化价值的实现,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促进非物质遗产的延续与发展。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断延续需要人们积极的参与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举措上来。基于文化自觉这一方面,文化和人之间相互协调与互动,文化从内在去影响人与塑造人,同时人也在自发的创新与调适文化,而对文化的认知能够经过社会中的教育和宣传来实现,可文化的自觉性却需要通过文化自知、文化自信、文化自觉这一系列的过程才能实现。所以说,现阶段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缺乏集体性。
3.2生产保护体系的局限性
首先,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所呈现出来的精神与物质生产基本就是两个浑然相反的生产方式,仅将符号与精神生产当作成为重要目的的传统曲艺以及民间音乐与文学来说,缺乏直接商品的相关流通性,所以,“生产性保护”更与民间美术、传统医药及技艺等项目相适应[7]。不进如此,现阶段我国一些地域在实施生产性保护的时候,以此呈现出很多借用该理念名义来过度进行利用及开发等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产业开发及经济的结合过度,不单单由现在的手工生产工艺已经逐步被机器生产工艺所取代,而且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来生成相关产品从而获取的利润也在慢慢掩盖此文化特有的内涵。
4从“生产性保护”转至“生活性保护”
现阶段,很多传统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逐渐与人们日常生活越来越远,并且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当中,传统文化对人们的吸引力也因为社会中五花八门的文化形式而不断减少,因此,人们需要重视人们的文化自觉[8]。而这种存在的时空分割关系首先就需要改变,要以此建立起保护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活场”,还需要使人们能密切的接触传统文化,并积极的参与进去,不仅如此,人们在对文化历史的对比差异以及判断都需要自行进行不断调整,而在全新时代背景中,必须要将人与文化最为适当的互动方式找到,只有这样,才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好的传承下去,并对其进行大力发展。充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争取从“生产性”往“生活性”保护不断转移。这并非是有效完善“生产性保护”,只是仅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技艺与行为这个层面,转变为人们生活与其代表的文化符号的关联层面。可以说,现阶段仍要让物质文化遗产重新具备其内涵与意义,让人们能再次认同传统文化[9]。我们需要重新了解非遗存续的文化空间。所有的符号意义都无法离开特定文化空间,而仅有对应的文化空间中其符号才具有一定的意义[10]。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有类型项目的相关保护,都必须要有其文化空间,而作为一种生活的“场域”,它不仅不能刻意再现文化生态环境形态,也不能让群众及生活基础的文化恪守脱离开来,必须要将人们主观能动性充分的发挥出来,并且能进行有意义的互动及交流的对应空间。而这不仅要让我们能对一些传统节日或民俗予以保护,同时也给提供更为繁华的公共空间来不断提倡传统文化,通过再次生产这种社会空间让人们能更为深入的了解到传统文化的意义[11]。并使人们能积极的参与到文化意义的创造与生产中来。要让所有人的生活都与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紧密的联系,而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其开发模式上,因为一些投资的主题投入了太大的资本,使社会群众在参与遗产项目时并非自由参与,有很多传承主体也因经济实力不够,所以在文化多样化的社会中缺少了一定的话语权,因为这种方式让很多传统文化项目渐渐的远离了社会大众,从而也缺少了生活基础。不仅如此,因为非物质遗产在其历史上的传承主体存在跨民族以及少数民族,所以,在进行“生活性保护”时,需要要对该文化空间中传承的区域性与限制性予以尊重[12]。
5结论
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必须要应用生活的态度来了解,并且在生活实践中将其不断的进行延续。贯彻落实好“生活性保护”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提贴切的保护形势,同时也是我们在对待自身传统文化应该要具备的正确态度。要想将我们共同精神家园守护好,就必须要在日常生活中融入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且还要在新文化领域中进行持续的沉淀。以此提高人们对待传统文化的自信与自觉,大力推进我国传统文化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以青.基于民众日常生活需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以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中心[J].民俗研究,2013(2):223-224.
[2]黄永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模式研究———以湖北宜昌民间故事讲述家孙家香、刘德培和刘德方为例[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256-1257.
[3]胡惠林,王媛.李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生产性保护”转向“生活性保护”[J].艺术百家,2013(3):222-223.
[4]刘坚.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2(1):199-202.
[5]熊诗意.湖南通道侗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4(3):245-246.
[6]朱以青.基于民众日常生活需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以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中心[C]//山东省民俗学会.山东省民俗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山东省民俗学会,2013(4):332-336.
[7]朱以青.生产技艺的生活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视角[C]//山东省民俗学会、枣庄市民俗学会成立筹备委员会.山东省民俗学会2013年年会暨中国石榴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山东省民俗学会、枣庄市民俗学会成立筹备委员会,2013(3):179-182.
[8]陈华文.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几个问题[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2212-2214.
[9]李瑶.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下的历史街区活力复兴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3(5):195-196.
[10]柳红波.人力资本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微观机制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3(4):164-168.
[11]古力米克热•莫合旦.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13(12):2221-2224..